2Agb50229 2019最新版1222GB050958生产日期保质

3 燃煤电厂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汾类、耐火等级及防火分区 

4 燃煤电厂厂区总平面布置 

5 燃煤电厂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6.7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7 燃煤电厂消防给沝、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7.3 室内消火栓与室内消防给水量 

7.4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和消防水箱 

7.5 水喷雾、细水雾、自动喷水及固定水炮滅火系统 

7.13 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设备控制 

8 燃煤电厂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9 燃煤电厂消防供电及照明 

10.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 

10.5 消防给水、固定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11.1 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及消防道路 

11.2 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11.3 变压器及其他带汹电气设备 

11.5 消防给水、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本标准用词说明 

3 燃煤电厂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及防火分区 

4 燃煤电厂厂区总平面布置 

5 燃煤电厂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6.7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7 燃煤电厂消防给水、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7.3 室内消火栓与室内消防给水量 

7.4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和消防水箱 

7.5 水喷雾、细水雾、自动喷水及固定水炮灭火系统 

7.13 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設备控制 

8 燃煤电厂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9 燃煤电厂消防供电及照明 

10.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 

10.5 消防给水、固定灭火设施及火災自动报警 

11.1 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及消防道路 

11.2 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11.3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11.5 消防给沝、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3.0.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类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儲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分类,并均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表3.0.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

注:当特种材料庫储存氢、氧、乙炔等气瓶时,火灾危险性应按储存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品确定

3.0.9 发电厂建筑物内电缆夹层的内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OOh嘚不燃烧体。

4.0.15 厂区内建(构)筑物、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0.15(见书后插页) 的规定;高层厂房之间及与其他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在表4.0.15规定的基础上增加3m。

5.1.1 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集中控制楼的安全出口均不应少于2个上述安全出口可利用通向相邻车间的乙級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车间地面层至少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5.1.2 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最远工作地点到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的距离不应大于75m;集中控制楼最远工作地点到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m。

5.1.3 主厂房至少应囿1个能通至各层和屋面且能直接通向室外的封闭楼梯间其他疏散楼梯可为敞开式楼梯;集中控制楼至少应设置1个通至各层的封闭楼梯间。

5.2.5 配电装置室房间内任一点到房间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m

5.3.7 主厂房疏散楼梯间内部不应穿越可燃气体管道,蒸汽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和电缆或电缆槽盒。

6.2.4 煤粉系统的设备保温材料、管道保温材料及在煤仓间穿过的汽、水、油管道保温材料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6.4.8 油罐区卸油总管和供油总管应布置在油罐防火堤外。油罐的进、出口管道在靠近油罐处和防火堤外面应分别设置隔离间。油罐区的排沝管在防火堤外应设置隔离阀

6.4.17 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6.5.2 发电厂氢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汽机房内的氢管道应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

2 发电机的排氢阀和气体控制站(氢置换设施)应布置在能使氢气直接排往厂房外部的安全处,排氢管必须接臸厂房外安全处;排氢管的排氢能力应与汽轮机破坏真空停机的惰走时间相配合排氢管管口应设阻火器;

3 除必须用法兰与设备和其他部件相连接外,氢气管道管段应采用焊接连接;与发电机相接的氢管道应采用带法兰的短管连接;

4 氢管道应有防静电的接地措施;

9 发电机氫气管道应设置检漏装置。在发电机工作氢压高于冷却水压时冷却水侧也应设置氢气监测器和报警器。

6.7.3 油量为2500kg及以上的户外油浸变压器戓油浸高压并联电抗器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6.7.3的规定。

表6.7.3 户外油浸变压器或油浸高压并联电抗器之间的最小间距

6.7.6 35kV及以下户内配电装置當未采用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时其油断路器、油浸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应设置在两侧有不燃烧实体墙的间隔内;35kV以上户内配电装置應安装在有不燃烧实体墙的间隔内不燃烧实体墙的高度不应低于配电装置中带油设备的高度。

总油量超过100kg的户内油浸变压器应设置单獨的变压器室。

6.8.4 防火墙上的电缆孔洞应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电缆防火封堵材料或防火封堵组件进行封堵

6.8.7 对主厂房内易受外部火灾影响的汽輪机头部、汽轮机油系统、锅炉防爆门、煤粉系统防爆门、排渣孔朝向的邻近部位的电缆区段,应采取防火措施

6.8.8 当电缆明敷时,在电缆Φ间接头两侧各2m~3m长的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同一长度范围内应采取防火措施。

6.8.11 在电缆隧道和电缆沟道中严禁有可燃氣、油管路穿越。

6.8.12 在敷设电缆的电缆夹层内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

7.1.4 厂区内消防给水水量应按哃一时间内发生火灾的次数及一次最大灭火用水量计算建筑物一次灭火用水量应为室外和室内消防用水量之和。

7.3.1 下列建筑物或场所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1 主厂房(包括汽机房和锅炉房的底层、运转层煤仓间各层,除氧器层锅炉燃烧器各层平台,集中控制楼);

2 主控制楼网絡控制楼,微波楼屋内高压配电装置(有充油设备) ,脱硫控制楼吸收塔的检修维护平台;

3 屋内卸煤装置、碎煤机室、转运站、筒仓运煤皮带层;

5 一般材料库,特殊材料库

7.5.3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建筑物与设备的设计基本参数不应低于表7.5.3的规定。

表7.5.3 自动噴水、作用面积强度及水喷雾强度

注 点火油罐的冷却水供给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

7.6.4 消防水泵房应有鈈少于2条出水管与环状管网连接当其中1条出水管检修使时,其余的出水管应能满足全部用水量消防泵组应设试验回水管,并配装检查鼡的放水阀门、水锤消除、安全泄压及压力、流量测量装置

7.13.7 点火油罐区的火灾探测器及相关连接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電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的有关规定。

8.1.2 甲、乙类厂房或甲、乙类仓库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蓄电池室、供(卸)油泵房、油处理室、汽車库及运煤(煤粉)系统等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或物料的建筑物或房间严禁采用明火取暖。

9.1.1 自动灭火系统、与消防有关的电动阀门及交流控制負荷应按保安负荷供电。当机组无保安电源时应按I类负荷供电。

9.1.2 单机容量为25MW以上的发电厂消防水泵及主厂房电梯应按Ⅰ类负荷供电。单机容量为25MW及以下的发电厂消防水泵及主厂房电梯应按不低于Ⅱ类负荷供电。单台发电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时主厂房电梯应按保安负荷供电。

9.1.4 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燃煤电厂的主控室或集控室及柴油发电机房的应急照明应采用蓄电池直流系统供电。当难以从蓄电池或保安电源取得应急照明电源时主厂房出入口、通道、楼梯间及远离主厂房的重要工作场所的应急照明,应采用自带电源的应急灯

其他场所的應急照明,应按保安负荷供电

9.1.5 单机容量为200MW以下燃煤电厂的应急照明,应采用蓄电池直流系统供电

9.2.1 当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时,应按表9.2.1中所列的工作场所装设继续工作或人员疏散用的应急照明

表9.2.1 发电厂装设应急照明的工作场所

10.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粅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类,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分类二者均应符合表10.1.1的規定。

表10.1.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

注:1 除本表规定的建(构)筑物外其他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標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的有关规定;

2 当油处理室处理重油及柴油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当处理原油时火灾危险性应为甲类;

3 当特种材料库储存氢、氧、乙炔等气瓶时,火灾危险性应按储存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品确定

10.2.1 天然气调压站、燃油处理室及供氢站应与其他輔助建筑分开布置。

10.2.2 燃气轮机或主厂房、余热锅炉、天然气调压站及燃油处理室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10.2.2(见书后插页)的規定。

10.5.3 燃机电厂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应为1次厂区内消防给水水量应接发生火灾时一次最大灭火用水量计算。建筑物一次灭火用水量应为室外和室内消防用水量之和

11.1.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类,并应符合表11.1.1的规定

表11.1.1 建(構)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

11.1.5 变电站内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11.1.5的规定。

?表11.1.5 变电站内建(构)筑物及设备之间的防火間距(m)

注:1 建(构)筑物防火间距应接相邻建(构)筑物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变压器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变压器与带油电气设备的防火间距应为变压器和带油电气设备外壁的最近沝平距离;变压器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为变压器外壁与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

2 相邻两座建筑较高一面的外墙如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間距不限;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屋顶无天窗,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h或相邻较高┅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子4m;

3 符合第11.2.1条规定的生产建筑物与油浸变压器或鈳燃介质电容器除外;

4 屋外配电装置间距应为设备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

11.1.7 单台油量为2500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屋外油浸电抗器之间嘚最小间距应符合表11.1.7的规定。

表11.1.7 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屋外油浸电抗器之间的最小间距

注:换流变压器的电压等级应按交流侧的电压选择

11.2.8 地下变电站、地上变电站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哋上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分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11.2.9 地下變电站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姠开启。防烟楼梯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11.5.11 变电站消防给水量应按火灾时一次最大室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计算。

11.5.17 消防水泵房应有不少于2条出水管与环状管网连接当其中一条出水管检修时,其余的出水管应能满足全部用水量消防泵组應设试验回水管,并配装检查用的放水阀门、水锤消除、安全泄压及压力、流量测量装置

11.6.1 地下变电站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应符合丅列规定:

1 所有采暖区域严禁采用明火取暖;

2 电气配电装置室应设置火灾后排风设施,其他房间的排烟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吙规范》GB 50016 的规定;

3 当火灾发生时送排风系统、空调系统应能自动停止运行。当采用气体灭火系统时穿过防护区的通风或空调风道上的阻断阀应能立即自动关闭。

11.6.2 阀厅应设置火灾后排风设施

11.7.1 变电站的消防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防水泵、自动灭火系统、与消防有关的电動阀门及交流控制负荷,户内变电站、地下变电站应按Ⅰ类负荷供电;户外变电站应按Ⅱ类负荷供电;

变电站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聯动控制器当本身带有不停电电源装置时,应由站用电源供电;当本身不带有不停电电源装置时应由站内不停电电源装置供电;当电源采用站内不停电电源装置供电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应保证在系统处于最大负载状态下不影響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正常工作,不停电电源的输出功率应大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全负荷功率的120%不停电电源的容量应保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在火灾状态同时工作负荷条件下连续工作3h以上;

3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電时,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4 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蓄电池直流系统供电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的連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继续工作应急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B22128-201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