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二字年隶书怎么写写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興化人,乾隆元年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为人疏放不羁因为饥民请赈得罪官吏,罢归后返扬州有“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來”之誊1746年,山东潍县县令郑板桥在县署中画了一幅墨竹送给巡抚题诗就是那首著名的“街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蓸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更加声誉卓著。著有《板桥全集》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的书法, 自称为“六分半书”他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 穷极变化这幅“两歇杨林东渡头”行书,体現了郑板桥书法艺术独特的形式美“桃花岸”三字提顿之间尤为明媚动人。
郑板桥别县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1693—1765),清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石生平以画为第一生命,死后书家名声却高于画家的名气郑板桥書法,世称之为“六分半书”书中真隶行书相参、布局上字形大小不一,书体有架势有笔力,金石味浓扑茂劲拔、奇秀雅逸、方方圓圆、正正斜斜、疏疏密密,排列穿插得十分灵巧和别致
这种创格和变体,一改当时书法界“滑熟”、“媚俗”的风气对当时书法艺術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清?农在郑板桥道情十首书卷题跋为:“板桥先生一代之奇人也其文奇、其字奇。观其文迹其字,而先生跃跃见于纸上篆者吾知其为篆,隶者吾知其为隶六朝吾知其为六朝,真行草三体吾知其为真行草三体。
若不论其为篆为隶为六朝为真行草而一以贯之,合无数眷属为一眷属而其意中并不知有无数眷属,直视为一眷属于先生外,吾见亦罕”清何绍基亦题跋曰:郑板桥“一生跌宕牢骚,奇趣横溢……字傲山谷(黄庭坚)间以兰竹意致,尤多别趣山谷草法源于怀素,素师得法于张长史(张旭)其妙处在不见起止之痕
”而清代才子袁枚亦曾讥笑郑板桥的书法为“野狐禅”,有失“国色天香”的自然之情
“六分半书”书法囿多种字体的风格。
全部

照民书法隶书 清 郑板桥 题画竹之②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隶书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