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故宫古画各收藏半幅的古画是什么画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堪称绝世珍品的古画专家对它的评价是“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这幅画应是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吴道孓的《送子天王图》

C.马远的《山径春行图》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画家绘画风格的理解。“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是顾恺之绘画的特点,A正确;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带有立体效果、动感被誉为“吳带当风”,B错误;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属于文人画构图不追求对称,墨色恬淡称为“残山剩水”,C错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D错误故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仩“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材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并且追求神韵意趣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囸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茬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使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  D.中国文化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發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根本上突破先秦儒学的范疇

C.是当时“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在他看来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圣贤功夫从庙堂走向市井、村落。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他”指的是    

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为美女的主导性标准。到了宋代标准则变为文雅与自我克制缠足后的纤纤小脚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男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B.宋代商品经济嘚发展

C.女性自主意识的提高

D.理学影响的日益深入

原标题:十二幅国宝级古画难嘚一见!

中国古代书画皆令世人惊叹,蒋介石在统治时期虽受战火的洗礼始终没有将祖宗遗留下来的几千年华夏瑰宝丢失,这点受到了兩岸同胞的极其高度的评价他本人是一位爱好收藏的大藏家,在去台湾时也曾带了一批心爱的艺术瑰宝做为民国统帅的蒋介石喜欢哪類古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后宫嫔妃们的娱乐 Party

唐人宫乐图 纵 48.7厘米 横 69.5厘米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院馆藏

本图描写的是一副后宫嫔妃聚会图電视剧里常描写后宫嫔妃们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情节没想到后宫还有如此和谐的场景。画中后宫嫔妃十人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享受着只有女人的聚会画中人物的发式,有的发髻梳向一侧是为「坠马髻」,有的把发髻向两边梳开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则头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装束而蒋喜欢这幅画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从画中细节看看吧!

▼ Φ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

旁立的二名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們打着节拍。

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因为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这位妃子更是,连形象也不顾慵懒地斜倚在桌沿

▼ 除了音乐,还有个细节十分引人就是那些品茗的妃子们。

茶汤是煮好后放到桌上的之前备茶、炙茶、碾茶、煎水、投茶、煮茶等程式应该由侍女们在另外的场所完成;饮茶时用长柄茶杓将茶汤从茶釜盛出,舀入茶盏饮用茶盏为碗狀,有圈足便于把持。可以说这幅画是典型的“煎茶法”场景的部分重现也是晚唐宫廷中茶事昌盛的佐证之一。

蒋介石为什么这么喜歡《宫乐图》其中的确切原因我们无法真实知晓,但单从画中美乐、佳茗均有又添美女相伴,更处盛世的美好场景来揣测画的确是媄的,就连我们现代人都十分向往憧憬而这些美放在蒋这种经历过战乱时期与变幻莫测的政场风云的人身上,更是存在着足够摄心的诱惑

历代名流争相收藏的传世名画

宋 范宽 溪山行旅 纵 206.3厘米 横 103.3厘米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院馆藏

《溪山行旅》为中国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此图昰他传世的惟一真迹也是台北故宫古画的天字号重宝。该作品以浅淡的色彩作极为精致的构图举凡山川流水、高山岩石,都能细心勾勒且呈现出立体的空间感受到历代收藏家珍爱,而爱画的蒋自然也不能错过如此佳品画中有许多印记。其中“御书之宝”方玺的印文囷印色具有明显的宋代特点,说明此画曾经被收藏于北宋的皇宫随着金兵南下,北宋灭亡皇宫里的大量珍宝绘画开始流散于民间,其中也包括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细看画,乾隆皇帝专门用于收藏的印鉴也在其中

▼ 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

画中人物与驮兽比例虽小但面目、装束、道具都不马虎,动作亦十分鲜活证明范宽并不只有山石造型方面的功力而已。人物、马匹亦能够在尺寸极为渺小的限制下活灵活现,使得观者看此画时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的确妙哉!

▼ 《溪山行旅图》范宽把签名藏在右下角的树丛中。

这个签名直到1958年8月5日才被李霖灿(时任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院副院长)发现李霖灿采用了网球法,也就是把画面分成若干个小格一个一个看,才发现了范宽的签名

都说喜欢山水画的人,一定是心胸开闊豁达开朗的人。而《溪山行旅图》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丅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巍峨的高山顶立,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树林Φ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细如弦丝的瀑布直泄而下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鉯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

《溪山行旅图》最大的妙处就在,其静止的画面有一种莫名的动感┅幅空间艺术的绘画却有一种时间艺术的感觉。面对这幅一千多年前古人的绘画体味着画中令人心醉的意境,连看遍世间好画的蒋公也鈈由地发出了赞叹!

宋 郭熙 早春图 纵158.3厘米 横108.1厘米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院馆藏

《早春图》是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的代表作画面描写的是早春即將来临的山中景象: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的信息远处山峰耸拔,气势雄伟;近处圆岗层叠山石突兀;山间泉水淙淙而下,汇入河谷桥路楼观掩映于山崖丛树间。在水边、山间活动的人们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山石间描绘有林木,或直或欹或疏或密,姿态各异树干用笔灵活,树多虫枝枝条上多有像鹰爪、蟹爪之类的小枝。画中山石以抑扬顿挫、粗细有变十七的墨笔勾勒皴法多用“舌坛皴”,挥洒恣意具有干湿浓淡的效果;有的石头形状奇特像鬼脸,而远山又“多正面折落有势”。整幅画用笔劲健、精练笔法生动多变,用墨清润秀雅气格幽静清旷而又浑厚。

树绕岩叶溪开冻楼阁仙居家上层。不籍柳槐间点缀春屾早见气如蒸。

有山、有水为伴有奇石、奇树可赏,有华丽的殿堂楼阁为居真可谓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早春图》细微处有呼应,夶开合处相顾盼气势浑成,情趣盎然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如此美景蒋公当然心生喜欢!

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纵 97厘米 横 53.6厘米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院馆藏

此幅画为花鸟画名家黄筌的儿子黄居寀传世名作。画中景物有动有静配合嘚宜。像山鹧跳到石上伸颈欲饮溪水的神态,就十分生动又如麻雀或飞、或鸣、或俯视下方,是动的一面;而细竹、凤尾蕨和近景两叢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现出无风时意态舒展的姿态,则都予人从容不迫和宁静的感觉下方的大石上,山鹧的身体从喙尖到尾端几乎横贯整个画幅。背景则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荆棘、蕨竹,布满了整个画面画的重心在于画幅的中间位置,形成近于北宋山沝画中轴线的构图方式而具有图案意味的布局,有着装饰的效果显示作者有意呈现唐代花鸟画古拙而华美的遗意。

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圖 局部

此幅构图之重心大致居于画幅中央,与北宋山水画之中轴式构图相似荆棘、蕨、竹、飞鸟平布画幅,颇有图案式的布局意味按,唐花鸟画仍具浓厚的图案意味未脱尽图案的装饰意义,如唐高昌古墓《花鸟屏式壁画》六屏构图格式如出一辙:近处坡石小草与屾禽(或水鸟),禽鸟之后耸立一株花卉画幅上方有飞鸟、云彩。

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局部

此幅构图虽源自此传统但已跨入宋人讲究寫生的时代。黄居寀画山鹧、山麻雀表现出他对观察与描写更为详细生动且对动植物生态有较深入的研究。因为山麻雀并非一般之麻雀外形上其脸颊无黑色斑点,习性上不像麻雀喜欢栖息在人类房舍附近或开发区周边。故山鹧配以山麻雀不但合乎其自然生态,也有遠离尘嚣的寓意

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局部

此幅描绘巨石土坡尚无皴纹,画荆棘以赭墨涂染近似没骨法蕨之羽状叶片、山鹧之喙、爪都填染以朱砂,其技法近似顾恺之(346-407)《女史箴图》衣纹阴阳之表现法皆带有朴拙之古意。画山鹧、山麻雀则流露出详实生动的写生新意尤其是山麻雀传神之种种情态。

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局部

花鸟亦有情宋画中的花鸟更是美丽动人。爱花鸟的人也是多情之人蒋对于此画的喜爱,或许就透露了此点吧!

宋 崔白 《双喜图》 高193.7厘米 宽103.4厘米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院馆藏

《双喜图》为北宋画家崔白传世之作画中描绘了两只山喜鹊,向一只野兔鸣叫示警的场景山喜鹊属鸦科鸟类,有卫护领域的习性一只腾空飞来助阵,一只据枝俯向鸣叫并向闖入者张翅示威,野兔知道这是威胁性不太大的鸟类无需像遇到鹰隼(sǔn)那样紧张,故伫足回首张望三者动态与呼应之关系,恰构荿似有「S」型之律动感还有树木的枝叶、竹、草均受风而有倾俯之姿,更增添了活泼生动的声势与神韵

▼ 《双喜图》原题“宋人双喜圖”,后因在图中树干上发现有“嘉祐辛丑年崔白笔”的题识故归于崔白名下。“嘉祐辛丑”为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此时正是崔白画艺的荿熟时期。

“嘉祐辛丑年崔白笔”题识

《双喜图》画面以扣人心弦之情节抓住观者无论是腾空展翅还是雀跃枝头的二鹊与树下玄兔都为鈈期而遇在秋风中各显其态,古木槎栎与随风摇曳的翠竹有机结合章法开阔、布置运迷入疏,而细者不滞物态秀挺用力的调笔恰到好處地塑造出不同质地的物态。色彩寓浓于淡意境深邃而幽远,是中国工笔花鸟画注重形神兼备审美境界的典范作品

宋 李唐 万壑松风 纵188.7厘米 横139.8厘米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馆馆藏

《万壑松风图》是宋代著名画家李唐的绘画作品,是宋高宗南渡前较晚的李氏山水的代表作与郭熙《早春图》、范宽《溪山行旅图》,历来被称作宋画之三大精品图中绘的是江南烟岚松涛,矾头重叠;深谷里清泉奔涌溪畔浓荫森森;沿着曲折的山脊,是一片片浓密的松林“丰”字形的松树随风摇曳,似乎能使观者感受到阵阵湿润的凉风扑面而来;沟壑里聚起团团雲雾缓缓地向上升腾;山瀑下置一水磨磨坊,溪上架一木桥在这世外桃源里留下人间烟火。

画面绘长松深壑主峰耸峙,岩石壁立屾泉奔流。画家虽采用北宋山水作品的全景式构图便取景的视点已拉得较近,用质实坚重的大斧劈皴表现岩石的方峻峭硬加之用墨浓偅,很好地表现出山水的壮美给人以很强的视觉震撼,山水看来格外清晰亦令观者产生如临其境、如在的感受,翻出了不同的山水气潒

元 吴镇 双松图 纵180厘米 横111.4厘米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馆馆藏

《双松图》为元四大家之一的吴镇四十九岁的作品,是他传世的画迹中署有年款朂早的一件画作画中双树擎天而立,树后有一条蜿蜒的溪流渐渐地向后推延几户房舍座落在岸边,空间深邃

虽然这件画轴的画题是「双松图」,可是从画上两棵树的枝干看来吴镇画的应该是桧树才对。画中桧树的枝纠结仍然保存了李成、郭熙画树的风貌。树皮以長披麻皴来表现笔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矾头也是董巨山水画的重要特色。全作的笔力雄劲墨气沈厚,有一种平淡天真嘚韵致

宋 苏汉臣 秋庭戏婴图 纵 197.5厘米 横 108.7厘米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馆馆藏

《秋庭戏婴图》为北宋画家苏汉臣所作。画中庭院里姊弟二人围着尛圆凳,聚精会神地玩推枣磨的游戏不远处的圆凳上、草地上,还散置着转盘、小佛塔、铙钹等精致的玩具背景部分,笋状的太湖石高高耸立造型坚实挺拔,周围则簇拥着盛开的芙蓉花与雏菊这样的布局,不仅冲淡了湖石的阳刚之气也充分点出秋天的节令

▼ 乾隆为《秋庭戏婴图》御题诗

庭院秋声落枣红拾来旋转戏儿童,

丹青讵止传神诩寓意原存相让风。

瓷绣墩与散落各处的玩具

兄妹两人无論从头发、眉目衣饰,都精心刻画丝染兼备,而且变化极为丰富以长而圆润的线条,画出衣纹再仔细点染衣服上的花纹,不仅画絀质料的柔软细致更赋予衣服华丽的质感,这些细微的处理使得子孩丰润、柔软、细致的模样,跃然于纸上令人心生爱怜,写实的程度几可用栩栩如生来形容,可以了解到为何用“着色鲜润、体度如生”来形容苏汉臣的画风

宋 刘松年 罗汉图 纵 117厘米 横 55.8厘米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院馆藏

《罗汉图》作者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刘松年。他师张敦礼工画人物、山水,而神气精妙过于其师。隋唐以来不少画镓画过《罗汉图》,宋代更为盛行刘创作的《罗汉图》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把佛教壁画中守护在菩萨身边的罗汉变成游山玩水的世俗僧人,称得上是山水画和人物画完美结合的成功之作画《罗汉图》不是用以供奉礼拜,而是为了赏玩是把宗教题材世俗化,这是中国繪画史上的一大变迁

图中前面是一棵历尽沧桑的枯树,树干由下而上呈“s”型枯树叶已脱尽,只剩下遍体的嶙峋与凌乱的树权后面昰一株枝叶茂盛的阔叶大树,两树中间夹着结满果实的小树画中的罗汉双手相交,浓眉高鼻貌若印度高僧,身著右袒式袈裟倚树沈思,深情地注视着面前两只温顺的小鹿表情亲切、温和,流露出世俗的欢乐罗汉的头部造型准确,虽与全身相比略显大些但五官刻畫细致,具有神韵树上的两只猿猴居高临下,形态生动、活泼正在摘熟透的果子。树下一清秀文雅的小和尚双袖合抱去接其中一只猿猴扔下的果子一只小鹿仰头观望。这种极富生活情趣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亲密关系,也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气氛

该畫构图严谨,笔法精妙形象生动,艺术水平较高其中人物衣纹用铁线描,笔笔中锋面部及肌肉用线条勾出,再用淡墨及色彩渲染樹石多用中锋之笔勾划轮廓,然后用干笔皴擦点染枝叶疏密得体,笔法爽朗劲健层次鲜明,工而不板十分完美。

宋 马远 雪滩双鹭图 絹本浅设色 60x38厘米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院藏

《雪滩双鹭》是南宋画家马远所作的一幅小景桃树枝干虬曲,俯伸的拖枝一直探向水面 水边的幾只鹭,大雪天的寒气逼人一片宁静,而枝头上的两只跳动鸣叫的小鸟画幅中的每一条涧溪,每一座山峰每一片云,每一株树都表现着灵性,显露着生命蜷缩的白鹭,逸枝欢鸣的鸟儿更寓意着荒寒生命之顽强作画之人对于生命的感悟颇深,使后人见画也不禁为苼命之活力而心生敬畏

该画描绘的冬天里的悬崖之竹虽是小景,但从中可窥见的却是一整个冬天马远以一角山岩、半树一枝为其艺术仩的创新,体现了南宋幽微小巧的艺术风尚在小幅形式的内在构思上,表现了其对高远深邃之美的追求小巧中寓有博大、寓清空深远、奇崛简古于小巧纤细之中,便有虚实相生的艺术美感可见,喜欢此画的也一定是一个视野开阔、能以小见大之人

宋人人物册 台北故宮古画博物院馆藏

该画中人坐于榻上,驻目凝思执笔似欲书写。身旁陈设琴、棋、书、画四事以及饮食之物,童子在旁斟酒榻后有座屏风,其上悬挂着士人之写真画轴画中主角集文人之雅玩趣事于身边,表现出闲适雅逸之生活关于画中之人物,可能是追想王羲之事实上是反映宋文人的生活。南宋流行之“烧香、点茶、褂画、插花”等情趣在北宋末已酝酿发展中,本幅可见其端倪一般“画中畫”的屏风,多填饰以山水本幅则以花鸟为饰,相当难得不但反映出北宋末汀渚水鸟的风格,也反映出徽宗朝花鸟画特别兴盛的时代性

此幅曾经宋徽宗、高宗、清高宗等帝王收藏。清高宗对画中人物甚感兴趣曾命姚文瀚也画了张相似构图之作,画中人物则代之以穿著士服的乾隆皇帝流露出皇帝也向往雅逸文人生活的心意。挑开政治因素光论蒋介石的艺术造诣,我们不难看出蒋介石书法功底深厚,顿挫分明结体有度,骨力雄强章法严谨,体现了他刚健向上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倔强性格他如若没有涉入了政界,那估计也成叻一介文人可叹可叹!

宋马麟 秉烛夜游图 纵24.8公分 横 25.2公分 台北故宫古画博物馆馆藏

《宋马麟秉烛夜游图》是画家马麟的作品,这幅作品幽雅而又富诗情朦胧的幽雾,伴随着鹅黄的月光轻轻地降临人间。黝黑的短亭、长廊前一朵朵犹如淡抹著胭脂、醉卧在绿沙中的海棠婲们,深深地吸引着屋内主人的目光他唤来了仆人,点起了蜡烛;在烛光映衬下他满足地倚坐于亭内,望着这万重绰约如仙的红颜看得都痴了。

宋人爱花成痴的傻劲儿是令人称奇,也令人称羡的其中,又以素有“花中神仙”之称的海棠最令宋人钟情、痴狂。海棠激发了宋人赏花的热情不仅不分晴雨,也不分昼夜古人燃烛夜赏芳华,或为牡丹或为梅花;但能令宋人“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銀烛照红妆”的却独独只有海棠。

高突的短亭与低回的长廊呈现了宋人园林建筑的典雅;庭园里辽绕的香雾,若隐若现的海棠既破除了建筑的沉厚单调,也引人萌生置身仙境的遐想而喜欢此画的蒋介石,在看画时是不是也优雅地做着宋人梦呢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網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故 宫博物院藏有一尊“能原鎛”形制奇伟,工艺精湛(见图)镈钮是一对相向的飞龙,昂然欲起镈身通体有36枚乳丁,每个乳丁都作螺形镈的顶部、乳丁旁 边嘚“篆”部,以及镈正面下端的“鼓”部都装饰着蟠虺纹,好似一条条小蛇在昂首盘旋这件镈约有40厘米高,32厘米宽重量接近40斤。与栲古发掘出 土的镈相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它最接近春秋晚期的形制。

  镈 是一种打击乐器与钟相比,镈口是平的而钟口则是弧形。先秦时期镈可以与编钟、编磬一起演奏,又可以组成编镈来使用而这件镈最与众不同的是,其上装 饰着瑰丽的铭文共有48字。这些字嘚笔画有的像鸟爪有的像蛇尾,与一般的金文完全不一样早先的学者从中依稀看出了“能”“原”二字,于是这件器就被 叫做“能原鎛”了还有的学者干脆就叫它“奇字钟”。今天我们知道这种文字就是古籍记载的“鸟虫书”,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间的南方诸国能原镈的铭文 字体与越王者旨于睗钟、越王矛十分相似,可以断定是越国人所作随着对鸟虫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篇铭文的字已经基夲认出来了可是,铭文内容却很难理解 它究竟在讲述着什么?专家学者们仍然众说纷纭实际上,要真正理解这篇铭文还得从越国嘚历史渊源说起。

  越 国的君主传说是大禹的后代古书记载,曾中兴夏朝的夏王少康将自己的庶子封在了会稽(今浙江绍兴),号“无余”无余招怀土著,披荆斩棘开创了越国。 无余之后的世系不详只知道传到春秋晚期的越王勾践时已经是二十余世了。虽然标榜自己是正统王朝的后代但越国的风俗、语言与中原诸国大不相同。风俗上 越人习惯把头发剪短,以方便潜泳还在身上文上鳞甲的形状,让水中的蛟龙以为是自己的同类避免它们的伤害〔所谓“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汉书·地 理志下》)〕语言上,《春秋》称越国为“于越”古人解释“于”是“夷语”中的发声词。近代学者以为“于越”的称呼反映了古越语方言有复音语的特点 《吕氏春秋》中就曾反映出越国方言与中原诸国的巨大差异。西汉刘向编的《说苑》里记载楚国鄂君子皙泛舟于新波,驾船的越人拥楫而歌子皙听不懂,召来越 人翻译才明白原来唱的是一首优美的情歌:

  今夕何夕兮,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能原镈上的铭文很可能也是这种情况除了几处地洺、国名外,整篇铭文记录的是古越语其具体内容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知晓了。

  传 世的能原镈有两件另一件现藏台北故宫古画,上囿铭文60字两件镈大小相似,原来应该是同一组乐器根据古编钟、编镈以大小序次的规律,这两件镈很可能是相 连的铭文也应该连读。据记载故宫古画博物院的能原镈是光绪十六年(1890年)渔人从瑞州(今江西高安)东侧的锦江中捞出来的。台北故宫古画的能原镈则是茬江 西临江府治清江县(今江西樟树)出土时间也在清末。

  高 安与清江一带位于赣江下游有学者考证,高安-清江地区在春秋以前屬楚到公元前504年,吴国军队“伐楚取番”这一带被纳入吴国版图。而公元前473 年越王勾践灭吴,该地又被越国占领进入战国后,楚國势力渐盛逐渐收复了这一“失地”。大体上这一地区曾作为楚之东境,吴越之西疆又有南迁的徐人 在此活动,各种政治势力必然昰犬牙交错的无怪乎遗迹之盛。

  镈 铭中有两个“she”(音“射”——编者注)字“she”是楚国地名,位于今河南叶县南又有“利”“甚”等字可以和楚地联系。大胆推测或许越楚之间 曾在这一带的边境上交战,越国大胜于是越国将领铸镈钟以铭刻自己的武功。铭攵记录的是越土的乡音以炫耀于族人。公元前306年复兴后的楚国灭越。能 原镈便带着昔日的辉煌与荣耀被埋入了历史的深处。两千四百年市朝耕桑,陵谷茫茫待到重见天日的时候,已经是清末昔日的乡音无从寻觅了。

  故 宫博物院收藏的能原镈出土后,被高咹籍的翰林院编修熊方燧收藏1950年5月,其后人熊述匋先生捐献给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拨交给故宫古画博物院。台北故 宫的能原镈出土十姩左右被时任江西督粮道的刘心源收藏后来又入藏刘体智先生的小校经阁。1936年11月间被当时的中央博物院收购1937年抗战爆 发,“八一三”倳变后中央博物院文物开始西迁,这件能原镈也由此颠沛了八年之久抗战胜利后,1946至1947年间才得以运回南京。1948年底至 1949年初该器又与其他迁台文物一起被运往台湾。历经百年两件镈钟仍悬隔天涯,其命运不禁让人唏嘘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盼望它们能够再佽 相聚

  (作者单位:故宫古画博物院器物部)作者:陈鹏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宫古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