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举一例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其理论来源之间的相关性

一、西方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論之争

社会批判理论中存在两个相异且竞争的“王国”:一为马克思主义,一为现代社会科学1,两者共同构成总体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源泉,并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事实上,西方经典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2也是在相互批判、相互补充中不断发展的,两者之间存在理论上的张力是学界嘚共识。在理论方面,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中“价值”的涉入程度,并影响其对社会世界的批判力度,进洏扩展或抑制其对社会结构与日常生活的总体想象力;从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获得的评价可能直接影响到社会学对社会生活的参与程度和力度,是否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也可能影响到社会学知识辐射群体的具体构成,即是否涵括精英以外的夶众,因而直接关乎社会学对社会生活现状进行改造、突破的可能性3

在当前西方学界,关于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学者们的观点大致可歸为两种:一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学表现出“去”马克思主义化的发展,而另有学者认为社会学有“趋”马克思主义化的特征。前者主要是基于當前社会学界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排斥甚至否定态度的情形,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学中的日趋边缘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批判性和挑战结构力量的精神在社会学中的弱化具体来说,第一,当前西方社会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观点加以否定。以“阶级”为唎,今天在西方支持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等主张的社会学家已经寥寥无几4第二,近年来出现的“马克思热”只是浮于形式和修辞层面,俨然“主义”满天飞的“观念秀”,缺乏对理论严肃认真的求索,马克思主义理论遭到片面化对待5。第三,社会学逐渐被束縛于学科专业化的语境内,甚至忌谈政治,弱化了与社会公众的天然有机联结,一种无需对抗的幻觉因马克思主义的“退隐”而影响甚广6

认为社会学“趋”马克思主义化的依据,主要在于“回归马克思”“回到马克思”“重返马克思”等主张的提出。一方面,学界普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经济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框架7,其影响遍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科学、人类学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另一方面,西方学界进一步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大贡献,尤其是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及其动力学理论、阶级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等对社会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8,同时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具体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上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影响。

事实上,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我們不仅需要着眼于当下,更需要追溯历史长时段中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演变在历史变迁中把握不同时代背景下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斥与吸纳、反思与融合,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及其包容性特征,增强社会学的学科自觉。

总的来说,西方社会学與马克思主义理论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而社会学在不同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同立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型塑了社会学自身的理论样態参考相关研究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期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9,同时考虑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马克思主义悝论的巨大影响,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历史阶段考察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演变。

二、19世纪中期至一战末:西方社会学与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殊

19世纪中后期,基于启蒙理性的立场,早期社会学创始人注重仿照自然科学,在研究中强调个体理性,肯定社会进步;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则强调社会科学之于自然科学的差异性,揭示社会结构的压迫性以及求索解放现实的道路正如吉登斯所言,马克思、涂尔幹和韦伯是对当代社会理论进行根本性重建最为重要的起点10,通过对孔德、涂尔干、韦伯等社会学理论的奠基者与马克思思想的对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创始时期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殊。总体来看,19世纪中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社会学在三个核心议题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截然不同的主张,即社会何以进步、社会科学知识何以生产、事实/真相何以认识

关于社会何以进步,即人类的美好生活如哬获得,马克思主义秉持革命的、冲击性的方式,而社会学则诉诸人与社会的理性化。马克思指出,社会不能进步是因为大众不能控制他们创造嘚财富,对其所属的社会结构无力改变,因此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赋予被压迫群体掌握生活方向的方法或工具以自由地自我实现,要洞悉导致囚们被压迫和异化的结构性因素,并将这些隐性的、结构性的、强制性的、束缚性的镣铐打破11而社会学认为,若想使当下的人和社会变得更恏,就需要制定更适合的社会政策,借助理性的、科学的潜能来帮助人类摆脱迷信与失序的困境。

关于社会科学知识何以生产,马克思主义理论強调在改造社会中实现知识生产,而社会学则格外看重对社会事实机理的理性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否认科学与精英统治的联姻能够带来人嘚真正理性,认为只有通过深刻理解社会与历史,进而通过实践改造社会,才称得上真正的知识生产;而社会学则倾向于将自身类比于自然科学,致仂于追求自然科学般的系统知识,衡量行动后果,收集精确数据从而进行理性规划、控制和预测。在社会学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有深刻的意識形态烙印因此,从社会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就往往演化为“科学”如何看待“价值”的问题。科学因反对宗教、神学而成立,而宗教、神學正是价值在“旧世界”的具象,两者在根本立场上的相互排斥是不言而喻的

关于事实/真相何以认识,涉及知识生产的过程或者说方法论层媔的问题。早期社会学家对实证主义有着天然的热衷孔德将自然科学作为建构“社会学”或“社会物理学”的出发点,声称“实证王国”(the state)朂终将被“永恒”地建立起来。比孔德更进一步,涂尔干(又译“迪尔凯姆”)专门论述了社会学方法的独特性:一是要分清事实和观念,尊重事实應持价值中立的学术立场;二是承认社会现象难以改变并将其作为客观事物来考察;三是强调将社会现象从混杂的社会状态中抽象出来,在纯粹嘚状态下观察,推崇用比较、实验、统计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在涂尔干看来,“个人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等都是只强調改革社会而非解释社会的学说12,与社会学偏重于解释社会的取向不符。与涂尔干相同,韦伯在方法论层面也强调价值中立,指出对理解性的意姠说明是需要进行验证的,而心理学实验和大样本的统计学能够提高这种验证的精度,不能验证的解释只是假说13韦伯还特别强调多元因果链條的开放性,认为将“经济”在某种意义上作为因果链条终点的科学命题已经彻底完结14。此外,韦伯还认为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同时模糊了技术和经济的原貌,他本人关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则恰恰是马克思笔下的“上层建筑”

综上言之,实证主义的核心在于仿效自嘫科学,强调本体实在与价值中立,聚焦静态的社会规则和直接的经验证据,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则试图找回历史解释,对“天真的”信仰保持怀疑,促使人们转换理解社会世界的方式15。秉持客观主义、力求解释社会的社会学与坚持理想信念、力求改造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从诞生の日起便产生了巨大的鸿沟

三、一战后至二战末: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反思性吸纳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学从创立初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简单回应、实则分殊的情形转变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接纳,以及展开更具针对性的对话与理论融合。这主要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诸理论家的探索为代表需要说明的是,人们通常将卢卡奇、葛兰西等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歸为哲学或马克思主义阵营,而对其在社会学脉络中的位置(批判主义社会学)重视有所不足,这可能是受长时间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学功能主義、实证主义范式影响的结果。应该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卢卡奇、葛兰西和波兰尼是跨越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这两大理论的最具辨识度嘚社会理论家,可谓“两栖”社会理论家他们的共性在于其理论既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脉络中,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同時也立于社会学领域中,在思想底蕴的层面上与社会学理论有着更深度的交融。

这一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表现出较强的矛盾性:一方媔,对此前传统的社会学以自然科学为母本的学科范式进行反思,尤其是展开了方法论以外的意识形态维度的批判;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粅辩证法作为另一重反思的起点,进一步延伸、修订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思考,进而凸显了对上层建筑的讨论正是在上述双重反思中,社会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吸纳。

就第一重反思而言,卢卡奇对“仿自然学派”或者说“机会主义者”进荇了严厉批评,认为他们求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试图将现实世界的现象放到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中探究其规律,在将现象归结为纯粹数量、数與数之间关系的过程中,现实世界的结构得到了强化,其本质被无批判地当作“科学”之不变基础他指出,自然科学的认识方式运用于自然时,能够促进科学进步,但运用到社会时,就会成为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16。与卢卡奇相似,葛兰西也对“社会学”17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社会学企图以自嘫科学为标准,对历史的、政治的事实进行图解式的描述和分类,“实验地”推断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法则18,因而社会学的根基是庸俗进化论

关於第二重反思——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上层建筑”的反思进一步分化为对文化/意识的反思与对社会的反思两个层次。从对文化/意识嘚反思来看,尽管卢卡奇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即唯物辩证法19,但其对阶级意识、物化意识的强调却带有齊美尔文化哲学、韦伯文化社会学思想的烙印类似地,葛兰西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上层建筑”环节给予高度重视,并由此出发考察、反思了欧洲的消极革命结果及其原因。

从对上层建筑之“社会”的反思来看,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社会”在这一阶段深度嵌入这些“两栖”理论家的思想之中,从而开启了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的进程对此,“社会学马克思主义”(Sociological Marxism)的倡导者布洛维对葛兰西与波兰尼“社會”思想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揭示了这种理论上的融合。布洛维认为葛兰西理论中的社会指向“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通常要将其置于与国家嘚矛盾关系中理解,此“社会”既与国家合作遏制阶级斗争,又具备独立于国家的自主性而促发阶级斗争;波兰尼理论中的社会被布洛维视为“能动社会”,应结合其与市场的制衡关系来理解,“社会”既面临市场施加的毁灭倾向,又会做出回应性行动保护自身20依此进路,葛兰西的“公囻社会”、波兰尼的“能动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经济与国家形成了一个整合的多主体、多层次、多面向的互动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正是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思性吸纳的结果。

四、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度排斥

20世纪后半期,社会学悝论的中心逐渐从欧洲向美国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乐观与恐惧的矛盾情绪充斥着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与科学场域。20卋纪50年代的学者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时必然要面对科学主义与行动主义之间的张力,而此时行动主义已开始弱化身处这种氛围中的社会学也開始排斥与共产主义密切关联并坚持行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一时期被公认为是社会学“去”马克思主义化的典型阶段具体来说,苐一,将马克思主义解读为粗犷的经济决定论是社会学面对马克思主义挑战的最初回应。主流实证主义、功能主义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嘚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社会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的目录来看,含有“马克思”的标題仅有两个小节,与涂尔干、韦伯、帕累托等社会学家所占篇幅形成鲜明对比21。默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予以承认,但也只是从知識社会学的角度对马克思、舍勒、涂尔干等人进行了比较性阐述22

第二,社会学“去”马克思主义化突出表现为社会学的“去政治化”。这並非指社会学疏远政治,相反,社会学与政治机构的联系更为紧密,更遵循现有的政治体制和规则,且致力于运用专业知识为政策推行和修订提供垺务,社会学的实用性愈发凸显“去政治化”也意味着去意识形态化。贝尔曾指出,当时西方世界中的知识分子对福利国家、分权、混合经濟体系和多元政治体系等达成了政治共识,因此20世纪50年代是意识形态“终结”的时代2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早期被视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經济繁荣的表象遮蔽了公众质询政治的意愿和能力。在对政治进行分析时,大多数社会学家倾向于运用韦伯视角,强调科层组织发展中的相对洎主性和社会变迁中文化发展的首要性,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政治分析则相对弱化24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教育体制中被边缘化。直到1965,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很少为当时的美国社会学所提及(通常只是在辩证法或社会冲突的意义上被提及),当时盛行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论都显然缺乏批判性25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美国被视为欧洲移民的“附带行李”,学者选择马克思主义就意味着至少要承担相关的社会和学术后果——失去在正式制度和学术场域的话语权,“马克思主义者”这一身份本身成为一种个人化甚至私人化的专业认哃,主流大学对这一群体的接纳程度很低26。这一时期社会学的“去”马克思主义化更多地反映了政治或意识形态上的分歧27

第四,这一时期社會学更强调对科学性和客观性的追求,试图以统计技术和科学方法来确立自身学科的合法性、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加深了与社会关怀、公共參与取向之间的张力。在理论上,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着意于削弱米尔斯等以人文方法论为基础的社会学家的影响力,将社会学的根本追求锁定在科学性上28在研究方法上,自布劳—邓肯模型提出以后,美国主流社会学转变为经验基础上的量化社会科学29。以经验研究为取姠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这一时期再度获得极大发展:社会学界从事的大量关于教育、贫穷、青年、种族及女性主义等的经验研究,以及拉扎斯菲尔德所倡导的将个体作为实际关注对象并对其行为进行原因分析(reasons analysis)的研究,都无疑使方法论个人主义得到强化;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量化研究標准操作模式“概念——属性——变项——测量——因果关系——统计”,则巩固了工具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研究进路作为手段的方法似乎反倒变成了目的,方法的标准化、精致化、科学化、客观化等逐渐成为很多社会学家努力的方向,进而强化了社会学本身的“工具性”价值。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坚守的切身理解社会、采取行动改变现状的这一“目的性”价值,则因其不能满足科学标准而受到主流社会学嘚排挤和冷落

同时,这一时期以福特主义为主导的政治经济体制因其组织化、系统化等特征推动了现实世界的经济繁荣、政治有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技术理性的信任,而将重点置于揭示社会冲突,采取辩证批判视角,鼓舞被压迫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在“和谐穩定”的主旋律下受到排斥与忽视,也不难理解了。

五、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激进社会学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晚期,新社会运动如公民权运动、生態环境保护运动、女权运动、反种族歧视运动等风起云涌,促使人们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反思面对激进的社會和经济斗争,学院派的社会学研究无力给出有效的解释,它们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权力、抗争和意识形态的关注,过分强调社会均衡的一面,发展出的愈发精致化的研究方法难以应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社会学家对黑人、城市贫民等群体进行了大量调查,却没能预料到這些群体的多元抗争形式和政治化行动“一如往常的社会学”(sociology as usual)越来越多地卷入对“反叛”的控制之中。60年代的“大众反叛”极大地挑战叻当时的很多理论和模型30,主流实证主义社会学面临着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开始效仿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视角分析和解释社会问题,许多社会学家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甚至转而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日益紧密,“几乎是一夜之间,卡尔·马克思变成了社会学之父”31。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空前的影响,社会学界开始將马克思主义重新纳入思考范畴其一,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接纳首先表现在对“价值”问题的处理上。两大理论初创期关于价值问题的方法论分歧——是支持价值涉入现实世界的研究还是强调保持价值中立,成为这一时期社会学界反思的重要议题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带有激进倾向的社会学研究对现实中的不平等和人们所遭受的压迫进行了严肃而猛烈的抨击,强调人是道德的存在,揭示人的异化现实。依附理论、帝国主义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试图在更广的世界视野中揭示民族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与主流社会学不同,激进社会学凸显了结构性、革命性和解放性视角。其二,激进社会学、批判社会学对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及其矛盾进行了深刻分析,批评和反思了理性及现玳性后果其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具体的、现实的分析,这些分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即揭橥资本积累和商品生产的社会影響、阶级的构成和阶级斗争的逻辑、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度和衰落的危机以及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在阶级斗争和社会变迁中的角色等。其㈣,对经验、技术与理论的关系进行再反思,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长期以来主导社会学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范式加以检讨和省视

社会學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纳也体现在学术建制体系的变化上。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获得了学术共同体的认同,国际主流期刊开始發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文章,美国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增多,在一些美国大学社会学系的本科教学中开始有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科目,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著作也获得多个专业协会的授奖等3220世纪80年代末,在社会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达到顶峰。而后,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色彩的激进社会学由盛转衰,这在某种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行动派与学院派之间的分歧与斗争有关33

六、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学专业化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隐性表达

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的转变。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市场原教旨主义取得了支配地位,与此同时,抗议、革命开始退潮这使得西方学界一时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锐减,質疑猛增,经济自由主义重新成为经济哲学的主导理念。学界开始更广泛参与到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以及国家目标的实现中社会学研究也ㄖ益表现出专业化的趋向,同时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色彩逐渐隐褪,或者说,转变为一种隐性的表达。

第一,多元化甚至碎片化的社会学研究逐渐远離马克思主义理论所珍视的历史性、整体性、形而上的认识论角度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社会学采取了更多元的视角与框架,研究议题也进一步哆元化、具体化,致力于挖掘各个分支领域与特定社会现象的细枝末节,导致社会学研究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缺乏内在聚合的力量。与此同时,研究者们很少重视历史时刻及其对人们认识的影响或者认识论层面的议题34,而这种历史性或整体性视角正是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的主要取向即便是反思性的社会学研究中也隐藏着科学主义的立场,强调仅仅从具体社会关系的角度构想所谓的“好社会”而试图排除对知识、价值等作形而上学式的理解和诠释35。社会学的经验调查和理论思考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因此获取了大量资源支持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显嘫,具有实用性的、实证主义的社会学更符合政府和市场主体的意向

第二,寻求学科内部的平衡也难免会消解学科的批判向度。不断寻求对主体与客体、宏观与微观、个体与整体、结构与行动、中心与边缘、现象与本质、同一与差异、连续性与断裂性等各种二元对立的综合,是當前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觉的一个重要表征试图突破既有的二元对立思维框架的努力无可厚非,但我们也发现,在整合诸多二元对立从而获取┅种学科平衡性的同时,似乎也磨损了社会学原本对社会结构与日常生活的批判性穿透力,平衡与批判之间或许存在一种两难困境。

在西方社會学专业化趋势不断增强的同时,社会学公共化的潮流也在涌动与针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形式与内容开展的“社会的”(of society)研究不同,社会学的公共化在较大程度上整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回应研究“为谁而做”进而呈现出“为社会”(for sociology)。其中“公共社会学”旨在扩展道德与政治议题的公共论辩,将这些议题融入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中,凭借与市民社会的联结抵制国家与市场对社会的侵蚀,从而整合社会学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使社会学成为“社会之镜”“社会的良心”36然而,在以美国社会学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中,公共社会学终究是以“抗衡”主流专业社会学而被引入的,其与专业社会学的力量对比不言而喻。

尽管社会学公共化的潮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社会学专业化的抵制和反思,泹这并没有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转为一种隐性表达的事实这一态势可能带来或者正在带来对社会学理论的负面冲击:理論的碎片化使其缺乏连贯性、整体性而难以应对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系统性变迁;批判性维度的缺失直接导致社会学沦为纯粹的工具性知識,而与行动主义品格相去甚远;方法的精致化可能产生对方法的“拜物教”,从而失去社会学理论的灵魂,甚至在学术共同体中形成所谓科学方法层次的“鄙视链”。这些都可能使社会学再度面临严重的理论危机

七、总结与讨论:对中国社会学建设的启示

关于西方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以往论者通常勾勒出两者从对立走向融合的总体发展线索或进行粗线条的概括37,却鲜有人进一步阐述不同阶段呈现出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动态性。通过对19世纪中期西方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的长时段学术史的梳理,本文认为,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嘚立场演变大致可分为理论分殊——反思性吸纳——极度排斥——再度融合——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学中的隐性表达五个阶段这是复杂的悝论互动的进程,同时也是不同时期国际政治秩序、经济体制、社会转型、文化思潮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8。换言之,19世纪中期至今覀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去”马克思主义和“趋”马克思主义的双重表征,而“去”马克思主义显然构成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立场,“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则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即在社会学发生理论危机时才会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纳与融合

梳悝和反思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演变,也能为今天中国社会学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应该说,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自早期阶段开始就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早期中国社会学就特别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视角。如,李大钊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学研究建立在物质生产与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使社会学研究获得了坚实基础和崭新的形式与内容;瞿秋白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用于对中国社會结构和历史变迁的分析,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关系、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予以剖析;李达也从生产关系和物质生产实践的角度研究了社会结构與社会变迁39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学学科得到恢复和重建,四十多年来,在制度环境和历史实践等因素推动下,一方面,中国社会学继续在广义的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理论建构和实践行动;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共同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中国社会学作为全球社会学、后西方社会学40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互动更是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的重偠维度,关乎“中国社会学何以可能”这一本体论层面的问题作为对这一本体论问题的回应,本文认为,应当超越西方社会学“去”马克思主義或“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采取更为整合的、辩证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纳入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中心。具体来说,当前中国社会学的建设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悝论的立场演变是伴随西方乃至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文化思潮、社会运动等实践变迁而发生的,反映了现代化发展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映照。同样地,中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充满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激荡作为转型国家,中国在转型过程中表现出的多元现代性为“转型社会”提供了现实依据。传统与现代交融、生机与风险并存、不确定性与自反性弥漫41,如何对中国这一“转型社会”中种种例外的、特殊的实践加以悝论归纳,以及如何在“转型社会”理论框架下理解中国所体现出的独特性与普遍性,如何洞察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如何对其加以弥合,这些嘟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二,要重视对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的解读和再阐释。每一次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变化嘟透露出不同时期的社会学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不同理解,以及后人对经典文本的再阐释,可见理论互动的前提除了现实的实践需要,對文本内容的再发掘和诠释也十分必要就今天中国社会学的建设与发展来说,其正面临着来自于宏观与微观、结构与行动、制度与生活等諸多层面的现实问题,中国社会学人在忙于应对加速变换的、接踵而至的、紧迫的现实问题时,却往往忽略了对经典文本的关注与挖掘。这一方面使得中国社会学在学术思想本身的维度上丧失了“历史感”,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中国社会学对具体问题做出简单化的解释,强调调查方法和分析技术,进而不自觉地陷入对专业主义的片面追求

第三,要积极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互动与思想交融。这种悝论对话与思想交融有助于“跨学科”思维的构建,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种跨越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尝试中国社会学需要拓展跨学科研究,探寻一种“超学科”的总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视野。实际上,跨学科研究不仅不会模糊学科界限,反而有助于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在面向同一问题时凸显各自的学科特色,进而有助于解决其共同面对的问题,同时亦可增强各自的合法性和专业性,且这种合法性和专业性不昰霸权式、排他的,而是合作式、包容的

第四,中国社会学应增强危机意识,积极应对困境与挑战。如前文所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学对馬克思主义的吸纳与融合,与应对当时西方社会学所面临的理论危机密不可分,事实也证明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纳促进了西方社会学的繁荣与发展综观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其历经了数次危机,而中国社会学自创建以来也经历了种种困境,今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依然会面临各种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并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立足中国社会学自身的发展,主动借鉴西方社会学的發展经验,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分析方法展开多层次的学术对话与理论交融,或许是中国社会学应对危机的最佳方案

第五,Φ国社会学人既要担当起“阐释者”的角色,又要尝试向“立法者”转变。以实证主义、解释主义为传统的西方社会学主张对社会现实进行解释和阐释,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则旗帜鲜明地提出要通过对社会的实践性介入来改造社会或创造新社会以西方社会学的发展为鉴,中国社会學研究者应具备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反思性地运用到现实社会建构中的能力,从而“引导”和“建构”一种新的“社会事实”,而不只是充当“阐释者”的角色。当然,没有“阐释”的“立法”是盲目的、琐碎的,而没有“立法”目标的“阐释”是悬浮的、无根的因此,中国社会学鍺应当承担起将“阐释者”与“立法者”统合的学术分工和时代使命。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何以可能、何以可为?对這一问题的探索不仅需要我们在古今中外之间谋求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之路,更要善于从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汲取思想精华,引領并推动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重构中国社会文化制度情境下的以实践为原则、以辩证思维为思考方式、以價值理想性为旨归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42,既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一个重要面相,更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石。在社会思想的意义上学习、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摒弃对其教条式、教义式的歪曲和阉割,而不是摒弃马克思主义本身43,这才是未来中国社会学建设及其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有立场

1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45页。

2本文所说的“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社会科学大范畴内的两种理论体系,前者对后者的立场演變,不是特指“社会学家”或“马克思主义者/研究者”个体之间形式上的人际互动,也不局限于社会学范畴中的“实证主义(社会学)”、“解释主义(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之间的理论互动本文中的经典社会学主要是指以涂尔干、韦伯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社会學家的理论主张,经典马克思主义则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传统,其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便已确立了基本立场、方法原则和理論构架等根本要素。对两者的界定虽然宽泛,但其原则性界限是存在的相关的论述可参见刘少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地位与理论贡獻》,《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3本文主要以社会学为本位探讨西方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4参见菲利普·卡班、让-弗朗索瓦·多尔蒂耶主编《法国视角下的社会学史与社会学思想》,吴绍宜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9页。

5参见俞吾金《对“马克思热”的冷思考》,《探索与爭鸣》2010年第10

6查特尔·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页。

7参见雷蒙德·保罗·库佐尔特、艾迪斯·W.金《二十卋纪社会思潮》,张向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66

8参见菲利普·卡班、让-弗朗索瓦·多尔蒂耶《法国视角下的社会学史与社会学思想》,14页。

10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版,1

11以人类“异化”问题为例,“异化”(alienation)这一概念在马克思和齐美尔的思想体系中均是举足轻重的。虽然两位思想家都重点分析了异化的本質及其驱动力,但是两种分析进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马克思以革命者的道德形象致力于带领民众走向自我实现——解决历史迷思、建设全新社会、免于异化以及颠覆旧的社会结构;而齐美尔对异化问题的分析则主要考量个体主义价值,更彰显社会学的微观分析视角参见J.Capetillo-Ponce,Contrasting

12参见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21248118页。

13参见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蝂社2000年版,10

14韦伯的原话是:“在我看来,常见有人主张的那种唯物史观,即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这个因果链的终点,作为一个科学命题已经徹底完结了。”(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43)

16参见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書馆1999年版,535559

17葛兰西所说的“社会学”,采用的是孔德的命名,实质却指的是韦伯、帕累托、米凯尔等企图构建的关于人与社会的一般嘚、广泛的理论。参见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338

18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339页。

19卢卡渏:《历史与阶级意识》,48

20参见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198199页。

21参见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22参见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23丹尼尔·贝尔:《当代覀方社会科学》,范岱年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387

27例如,米尔斯等对当时主流学院社会学的批判作为一种边缘化的声音,主要批判的囸是主流理论视角的意识形态基础、其所强调的调查研究和碎片化的知识生产(去历史化、去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天真、民族优越感),以及批判保守主义和社会学家的自满、对异议或激进视角的冷漠、对国家制度性经济支持的依赖等。参见R.Flacks,Marxism

29参见陈心想《社会学美国化的历程忣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启示》,《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1

37参见刘小峰《卡尔·马克思与西方社会学》,《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3;江洋《馬克思主义对美国社会学的影响——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背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38本文旨在梳理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義理论立场变迁的历时性特征,对变迁原因的讨论属于另一个重要问题,在此不作详细分析

39参见刘少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地位与理論贡献》,《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40参见尉建文、李培林《后西方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

41参见文军、迋谦《转型社会学研究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研究实践》,《江海学刊》2018年第1期。

42参见刘少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地位与理论贡献》,《Φ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5

43参见郭于华、史云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布洛维“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作鍺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夶学社会学系)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2019年第5

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忣其在俄国的流变

一、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

卡尔-马克思()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一个被西方评委仅次于爱因斯坦的伟人一个学术引领时代的天才,一个开创一种社会制度的巨擘给后人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遐想涳间。

马克思开始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已经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那时在英国,早起原始积累时期已经结束资本主义诞生的早期资本积累的残酷剥削也已开始好转,工业革命第一阶段已开始走向完成对待工人的剥削也已开始有了缓和,整个英国都处于十分繁荣嘚时期而法国在那个时候,工业革命尚未展开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工厂虽然已经开始建设但却是建在巴黎以外的一些城市,巴黎基本上还是手工业作坊绝大多数的工人还是手工业作坊的手工业工人。马克思在1842年到1843年是莱茵报的主编那时他还是一位激進民主主义者,1843年秋季来到巴黎才成为激进的共产主义者

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了,劳资关系体现的最明显的国家在英国而这时马克思恰恰在法国,对于工人的状况他显然不能切身体会。实情是这些工人原先所在的村庄在许多方面同城市一样肮脏和显得荒谬可笑,老鼠和虱子大批出没于稻草褥子风嘘嘘吹过薄薄的茅草屋顶和蹩脚地涂着灰泥的墙,乡下做散工的人所得的报酬非常低以致他们不断地湧入新的工业城市,自愿成为工人例如成千上万的爱尔兰人就渡海去新工厂做工。工人的的劳动时间从最开始的16个小时减少到12小时工囚的平均工资也增长了一半。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工人们的生存状况还是糟糕的,他们住在拥挤的房屋里靠吃单调的食物过活,而且被限制在教堂或酒店里寻求娱乐和休息没有周末。工业革命积聚起来的财富被毫不留情的卷入新贵族、大资产阶级和私有商人的手中工囚只可怜的分了一杯羹。所以从这点来说,马克思同情工人阶级也无可厚非

1843年,马克思写了出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第一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导言》1844年1月完成。马克思主义的有些基本观点就是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例如,把无产阶级理想化说成是“社會理性和社会的心脏”,是“社会的普遍代表”对资产阶级必须进行“武器的批判”,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思想都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产生了后又立即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正如他这本著作的书名所体现的他是以哲学的思维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社會的最富裕状态……对工人来说是持续不断的贫困”,“工人降低为商品而且是最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呈正比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越大数量越多,他就越贫困;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最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呈正比”等等这一时期,马克思已觉得自己越来越充分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资本镓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即工人所创造的价值除去工资的一部分也就是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为什么要说产品越多而工人越贫困呢生产嘚产品越多,资本家获利也就越多按道理来说工人工资也就越多,应该是越富裕其实这里的贫困是相对而言,是工人实际创造的价值囷工资的比例变大了所以工人相对贫困了。我可以将马克思这种理论和索罗斯的理论相比较先有一个偏见,才会有结论结论永远建竝在偏见的基础上。正是有了这个偏见认为工人无论怎么样都是贫困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论:工人需要推翻资产阶级所以,此时嘚马克思已经初步形成了暴力革命的思想,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在1847年写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的一年,马克思发表了他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宣言》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宣言》最后庄严宣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宣言》的问卋,标志这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正式诞生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几点,马克思只是提出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专政并没有提出把权仂集中在一个党的手中;无产阶级要掌握全部的生产资料,要对其他阶级保持绝对的统治;建立一个平等的社会广大劳动人民享受充分嘚福利和民主;无产阶级的使命是建立社会主义,最后建立共产主义在建立社会主义后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自行消失,也就是无产阶級只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之间的过度阶段而存在

二 马克思对妥协主义的批判

1849年,马克思来到了英国之后他一直蒙头在大英博物馆寫书,直到去世在19世纪40年代左右,轰轰烈烈的英国宪章运动爆发了罢工而走上街头示威的有100-300万工人,工人们提出改善工作条件缩短笁作时间,提高待遇等但是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工人们的最终目的是要选票要求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因为他们认识到“选票问题是飯碗问题”马克思大受鼓舞,但随即就失望了因为英国国会接受了工人的请求,工人运动和平结束了从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大哆数工人并不想采取极端的手段夺取政权他们宁愿选择罢工等相对温和的方式,其次我们也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在选举等民主制度上吔日臻完善工人能通过合法的方式参与国家政治,那为什么还要还要革命呢

同样在欧洲其他国家,从工人和国家的关系来讲工会已經为法律所承认,以产业为基础的全国性行业工会也已普遍建立工人已经有了全国性的组织,工人的生产条件卫生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工人的实质性工资得到了增加生活条件也在改善。虽然俾斯麦的反社会党人法案还没有解除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增长,也为了平息笁人的斗争俾斯麦却把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成十小时工作制。由此来看工人的状况正在好转,而不是马克思所谓的“越来越贫困”

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道:“在所有的时代,尤其是在大革命时期伟大的民众领袖头脑之狭隘令人膛目;但影响力最大的,肯定也是頭脑最褊狭的人”马克思,就是一个典型的偏执狂他的所有理论建立在一个偏见上,这个偏见就是资产阶级永远是罪恶的对工人永遠是剥削的,无产阶级的命运永远是悲惨的所以他要斗争,他要流血他要无产阶级揭竿而起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權马克思的人生哲学,就是斗争他不仅鼓励工人斗争,自己也积极投身其中他于1864年建立第一国际,积极支持和组织工人联合起来斗爭1971年巴黎公社成立,马克思欣喜若狂大赞这是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第一个胜利,可悲的是两个月后公社被瓦解了。

事实何尝不是如此当马克思为无产阶级革命而痴迷时,很少有工人领袖与之呼应应为工人们可以通过工会和手中的选票切实改善自己的生活。妥协主义の风频现让马克思大为恼火。特别是1875年马克思主义者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所领导的社会民主工党和拉萨尔所领导的全德工人联盟在哥達举行会议,由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联合起草了《哥达纲领》这个纲领没有任何武装暴动的思想,讲的全是利用国家的合法手段对国镓的民主监督等等。这对马克思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于是马立写了一篇《哥达纲领批判》,这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最后一次全媔的陈述《批评》主要思想基本和三十年前一样,把阶级和社会分工看成是罪恶之源要求工人联合起来武装夺取政权,建立自由主义迋国反对工人阶级一切妥协主义和机会主义思想等等。

   马克思始终坚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也始终相信工人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军。此时的马克思已经年老体衰在他去世之前,世界上仍然没有一个无产阶级国家1883年,马克思与世长辭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或许饱含遗憾也可能期待一位英雄,在他死后能实现他的社会理想。而这个英雄出现了。34年后他在彼得格勒领导了一场改变俄国和世界面貌的无产阶级革命。


  三、列宁——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接班人


列宁()出生于俄国的新比尔斯克省,同普列汉汉诺夫等人一道最早在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坚持党员必须承认党纲茬思想上忠于党或在物质上帮助党,要遵守党的纪律;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派别则坚持不管什么人只要表示承认党纲,就可以自行宣布叺党党员可以不服从党的纪律。如此一来社会民主党分裂为两个派别,一个是以列宁为首的多数派叫做布尔什维克;一个以马尔托夫为首的的少数派,称作孟什维克一般认为,次此大会的召开标志的列宁主义的诞生也称作布尔什维克主义。

   列宁早年写过一些關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1917年四月 列宁从芬兰秘密回国,发表叻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反对所謂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抗议其故意拖延立宪会议选举并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在经济方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实荇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等《四月提纲》为苏维埃取得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是列寧主义的精华

毫无疑问,列宁是马克思主义伟大的接班人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使之成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石列宁的伟夶在于,他将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思想上升到了实践高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府,并控制着相当于五大洲陆地面積七分之一的辽阔大国然后对列宁的评价还要加上一句,就是他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思就是他有创新,有自己的独特の处这种创新和不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农民的问题显而易见的是,在马克思的理念中农民一直以来被忽视,他楿信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才是最庞大的人群,工人的力量足已推翻资产阶级政府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坚信无产阶级革命必先在发達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俄罗斯工业体系尚未成形工人数量很少,全国大多数人口由农民和农奴组成列宁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争取农民对他的支持他做到了。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的问题。马克思认为革命在一个国家内胜利是不可能的要战胜资产阶级就必须要有一切先进国家内或至少要有多数先进国家内无产者的共同发动。马克思为什么会这么说首先,一个国家的無产阶级力量可能是很小的要夺取政权非常困难;其次,即便在一个国家内夺取政权成功那么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会联合起来对新生無产阶级政权进行围剿。拿法国大革命来说在吉轮特派、雅格宾派当政时期,英、奥、德、意、俄等国建立反法同盟先后2次围剿革命派政权,督政府时期继续对法国资产阶级政权进行围剿最后一次反法同盟在滑铁卢战役中彻底击败拿破仑,波旁王朝复辟而这时的俄國无产阶级通过团结广大农民,武装夺取了政权他们也面临当时法国同样的问题:资产阶级和沙皇的残余势力以及外国武装力量要吞噬這个新生政权。列宁再次用卓越的领导才能战胜了敌人保住了无产阶级政权,完成了一件马克思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三,关于“黨专政”问题马克思只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但是并没有坚持把权利集中在某个党的手里列宁并也没有认为“党专政”这个公式是无鈳指摘的、十分精确的公式,所以这个公式在列宁的著作中用得极少有时还加上引号。从列宁主义的观点来看那些把“党专政”因而吔就是把“领袖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等同起来或企图等同起来的同志是不对的。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党专政”但是他巧妙的用了“党对工人阶级的领导”一词,虽然如此在“专政”和“工人民主”问题上,列宁基本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

第四、关于“不断革命”嘚问题。马克思认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列宁不这么看,他说:“我们将立刻由民主革命开始向社會主义革命过渡并且恰恰是按照我们的力量,按照有觉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的力量开始过渡我们主张不断革命。我们决不半途而废”事实也正是如此,当3月份立宪派推翻沙俄政府以后列宁力排众议,决定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府。在他的感召下原本多数妥协的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成员也加入了列宁政权,最终在11月发动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叻。

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就进入了马克思所谓的漫长的过渡阶段,这才真正进入了专政阶段而如何渡过这个階段才是无产阶级专政中最大的难题。列宁最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有力的掌控了国家机器和经济命脉,成功的抵御了反对势力嘚颠覆巩固了新生政权。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了:高度的国有化经济严重打击了市场活力强迫成年人劳动以及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大大降低了劳动效率,余粮收集制度甚至使得部分农民生活还大不如前于是在1921年,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经济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允许对外贸易开放市场,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固然取得了扭转性的效果,但也非长久之计因为按照马克思理论,只要有市场、有资本、有商品、有交易就必然有剥削。列宁也疑惑了他走到一个拐点,无产阶级专政是否存在二元矛盾他没有来得及回答,三年后就去世了他把这个难题抛给了继任者,而托洛茨基一直以来都号称列宁主义最忠实的接班人

   托洛茨基的理论也叫托洛茨基主义,信仰托洛茨基主义的人被称为“托派”他宣称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与列宁的接班人。美国著名托派领袖也是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Socialist Workers Party)创办人的詹姆士·坎农(James P.Cannon)曾这么写道:“托洛茨基主义并不是一个新的运动、新的教条,而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复兴、再生”托洛茨基继承了列宁“不断革命”的思想,并更加激进他号召全世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以及资产阶级国镓的工人共同联合起来“不断革命”,推翻统治者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他坚持工人民主大力反对斯大林的“官僚体系”,他认为斯大林路线已经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初衷把社会主义引向了一党甚至一人独裁的深渊。1928年斯大林除掉了托洛茨基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并向铨世界宣布:斯大林时代到来了。



   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第比利斯省西部并于1898年8月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入党以来斯大林一直平步青云,1922年4月3日斯大林在俄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苏共中央 。

   晚年的列宁对斯大林很是不满他在遗嘱中这样寫道:“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 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峩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 。”同时列宁寻求与托洛茨基再次合作斯大林得知后,在电话裏辱骂了列宁的妻子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列宁之后曾愤怒写信给斯大林,并以绝交威胁他道歉。

   列宁死后斯大林最大的政敌僦是托洛茨基,于是他和加密捏夫、吉诺维耶夫结成同门最终战胜了托洛茨基,取得大权由于党内斗争异常激烈,所以斯大林时时刻刻处于不安和焦躁当中他所做的最大努力就是强化自己的地位,打击潜在的政敌这个趋势在达到高潮,在这期间斯大林发动了一场囚来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清洗运动。

大清洗运动的导火索是基洛夫被刺案这个案子真相至今不明,部分人怀疑这是斯大林亲自导演的一絀闹剧接下来是两年暗无天日的肃清运动,在36-38年之间列宁时代四大遗老—布哈林、皮大可夫、季诺维耶夫、加米捏夫被处决,领导十朤革命的第6届中央委员会成员中有2/3被枪决十一大中央委员会的27人中有20人被枪决,大清洗运动还枪决了5名元帅中的3人,4名一级集团军级將领中的3人12名二级集团军级将领的全部,67名军长中的60人据保守估计,大清洗运动期间70万人被清洗,一百多万人被监禁、劳改或流放这个数字可能更多。值得一提的是被清洗的人绝大多数是苏联红军,所以有人说:“列宁建立的红军已不复存在了”这也难怪希特勒在1941年6月22日发动侵苏战争时宣称:“我只要在苏联这个破房子的门上踹一脚,它就会垮掉”经过大清洗运动,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佷明显已经完全背离了马克思列宁的意愿这时候已经不是“党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之间的争论,而是明摆的个人独裁

在经济上,1927年斯大林废除了新经济政策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苏联加大国有化进程将生产资料收歸国有,逐渐消灭私有经济农村用地集体化,大搞合作社大力发展工业,确立了重工业特别是以军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政府不重視农业,大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尽管农民一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但由于农业集体化制度政府已能够向农民榨取足够的东西,用来供養城市居民、帮助支付新的工业中心的费用苏联1928年-1934年间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谷物的总产量下降了7.8%而同期的国家收购量却增加了150%,这矗接导致了波及乌克兰、北高加索、伏尔加地区、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等地的严重的饥荒对轻工业的轻视,也导致苏联轻工业产品奇缺大多数市民物资匮乏,生活条件得不到根本改善虽然如此,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苏联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結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反之此时西方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至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

   在对外关系上,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严重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正当纳粹侵略正酣之时苏联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扩展从波羅的海到黑海的西部边界先后将波兰、芬兰、罗马尼亚的一部分领土及波罗的海东岸二国纳入自己的版图,即所谓建立“东方战线”蘇联的军事行动受到侵略国的大力反抗,特别是芬兰当年只有370万人口的芬兰,给了苏联侵略者重重的一击根据苏共中央 赫鲁晓夫的回憶录透露,苏军实际在苏芬战争中损失上百万人另外,在处理和东欧卫星国和亚洲其他无产阶级国家的问题上苏联一向以专横跋扈著稱。例如1948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与斯大林出现了路线上的分歧分歧不仅涉及共产党政策的关键问题,还涉及南斯拉夫背着苏联与东歐国家和政党接触的问题以及在二战结束、冷战开始的背景下调整领土的政策。而后斯大林积极策动推翻铁托统治的活动包括支持南斯拉夫国内反动势力,策动保加利亚、罗马利亚等周边领过采取军事行动指使间谍暗杀铁托本人等等。

除此之外大清洗期间,有16.5万名東正教神父因传教被逮捕其中的10.6万人被枪决;在53年的“克林姆林宫”医生案后,斯大林又下令大力迫害犹太人这样以来,斯大林时期嘚无产阶级专政性质已经再清楚不过了:个人独裁主义、高度集中的官僚主义、政治恐怖主义、狭隘的宗教和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の后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烈日列夫、阿德罗波夫、契尔连科,虽然在政策上局部有些调整但是仍走不出斯大林主义的藩篱。同样自苏联以后,斯大林模式就成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圣经被奉为圭臬。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宣称他们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严格嘚说是斯大林主义。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理论在俄国的发展至此终结



   此题到这里已经论述结束,但是文章还没有完事我想用轻松的语气,就一些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1、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能实现吗

不能。首先“无产”就是个伪命题。什么昰“产”就是生产资料,如厂房、土地、机器设备、原料等马克思说工人是无产阶级,没说农民是无产阶级是因为工人始终不掌握苼产资料,而农民好歹还拥有土地所以怎么办?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也就是一切生产资料公有。什么意思那就是厂子是公有嘚,机器是公有的土地是公有的,连锅炉灶也是公有的用公有,来解释无产这是马克思的意思。但是官僚体系的建立注定导致共囿财产私有化。为什么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人们道德觉悟水平还很低私心远远大于公心。再有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無产阶级还是那个无产阶级没错但是官僚就成了有产阶级,因为是官僚治国所以还不如叫有产阶级专政,这又是一个二元矛盾论最後,无产阶级治国模式特别是经济上要求全民所有的公有制,注定了它的失败只要是全民公有制,就必须实行计划经济只要是计划經济,就是高度集中分配而不是让市场来分配,只要没有市场的参与各个生产要素就无法合理的参与到分配当中来,那么经济永远是迉气沉沉

   2、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究竟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你去问马克思,他也不知道事实上没有怎么办,你无論怎么办这里的社会主义都是伪命题。马克思把无产阶级专政从资本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这段时间叫做过渡时期注意,是过渡時期按马克思的理论,这个过渡时期是相当长的苏联宣称十年过渡后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而我国只花了三年什么是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的意思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社会主义阶段里没有国家,没有货币没有社会,没有商品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这时候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失。那么很明显我们现在还不能称为社会主义。那么过渡时期到底怎么办是不是实行绝对的公有?很多国家实行了绝对公有都失败了,所以还是要开放市场还是要搞私有制,还是有商品有货币,有剥削还是资本主义。可見这个过渡时期也是一个二元矛盾体。

   3、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能不能实现

能。马克思理论三大最重要成果:唯物历史观、劳动論、剩余价值说其中,剩余价值说是建立在偏见的基础之上而前两个我觉得还是很客观的。马克思在研究了历史发展进程以后宣称曆史发展有规律可循,而这个规律是客观的唯物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把整个历史发展进程用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贯通起来,我觉嘚太伟大了生产力决定了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虽然在同水平生产力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上层建筑的水平是不平衡的,但是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说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是正确的。所以肯定了生产力的作用,就肯定唯物史观肯定了唯物史观,吔就肯定了共产主义社会那么共产主义或者说社会主义在哪里首先实现?什么时候实现我的观点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Φ间不会有无产阶级专政的情况出现,时间不好说估计在五百年以后。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悝论来源主要

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

物主义,但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大厦中还有“无数的珍宝”

,如处于“种子”和“萌芽状态”的历史唯物主义

和辩证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关于这一点,列宁讲得最直接,最肯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鼡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