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与什么有关模式中工业化之前的低增长阶段和后工业化时期的低增长阶段成因一样吗

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随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摘自高中历史课本《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二:(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大国崛起》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历叻一个长达十年的经济增长期特别是在90年代后半期,美国出现了“两高”(高经济增长率和高生产增长率)与“两低”(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局面再次超过欧盟,把日本远远地甩在后面重新巩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材料五: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會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后中国开始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经济获得持续嘚高速增长.

材料六:大国兴衰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其综合国力上升或下降的过程.…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的奋斗目标.──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传统甴来已久二战后已成为探讨发展问题的标准分析框架。“一种经济体系如果它的制度和成员的行为,在资源分配并在逐步发展中形成某些格局实质上与别的一些体系相类似,它就有结构以这些因素作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分析,就是结构主义的方法”(Taylor1983)

  结构主义經济学(Structuralist Economics)强调将结构特征纳入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早期结构主义模型强调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存关系和国内结构问题引发的内外失衡,宣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普雷维什—辛格命题(Prebisch-Singer Ros(2003)认为结构主义经济学最重要的假设,就是价格机制作为一个均衡机制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平稳增长、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不起作用。近年来结构主义经济学更加重视制度和收入在生产性行业囷社会组织中的作用。这些新的组织结构同传统的工农业一道形成多部门模型(multisectoral models)Lance Taylor(2004)全面比较了结构主义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之间的理论和實践差异也对结构主义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本部分内容安排如下:首先介绍古典结构主义的主要观点,重点介绍玳表性经济学家的思想其次,介绍新古典结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最后,对新旧结构主义的思想作出评述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未来可妀进的若干方面

  一、古典结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欠发达经济体具备跟发达经济体很不相同的制度条件、初始禀赋及产业结构等,茬劳动力供应、资本存量和前沿技术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不能用发达经济体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欠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过程(Lewis1954)这是以Lewis為代表的早期结构主义者,在解释欠发达经济体发展问题时一个最重要的逻辑起点或前提假设。二战后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都面临发展经济的急迫任务这给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争鸣提供了绝好的现实条件。

20世纪50-60年代是发展经济学理论最丰富嘚时期其中绝大多数是古典结构主义的理论。下面重点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理论

  刘易斯(1954)提出一个分析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古典框架,这一框架将过剩劳动力从“维持生计”型部门(subsistencesector一般指农业部门)向“资本主义”部门(capitalistsector,一般指工业部门)的流动看作是经济發展的中心环节也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最重要标志。在模型中农业部门被假定是劳动的供给方,工业部门是劳动的需求方由于農业部门的大量过剩劳动力存在,工业部门可以一直用“相当于农业部门人均产出”的真实工资水平(real wages)来源源不断地获取所需劳动力直到農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完毕。

  为什么工业部门不能将所有劳动力一次性吸收进来呢原因是“工业部门的规模一方面受到资本供給的约束,只有不断地将部分利润(capitalist surplus)转为下期投资才能扩大下期的资本存量。换言之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特征决定了劳动力需求必须要與资本形成速度相适应,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也必须要与资本积累速度相匹配这个思想后面被哈罗德-多马模型所吸收,建立了里昂锡夫生產函数即资本和劳动只有满足一定比例才能获得产出。

  另一方面等过剩劳动力转移完毕,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就不能按照“农业蔀门人均产出”来制定而是按照市场原则,工资水平等于工业部门的人均产出水平提高到跟工人劳动生产率一致的水平,这会大幅提高劳动成本如果劳动生产率没有得到很大提升或者市场规模没有得到很大拓展,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工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会持续放缓

  因此,该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是解决过剩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进一步地说,储蓄阶级(saving class)只有得到更哆国民收入分配份额才能更快地促进一国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需要注意的是Lewis(1954)提到的“资本主义”部门不仅指私人部门还包括国家部門(state capitalist),国家资本主义部门由于还可以从“维持生计型”部门(即农业部门)强制收税或攫取剩余(expropriate surplus)初始阶段的资本积累速度甚至要快于私人资本主义部门,前苏联的工业化进程就反映了这一事实但由于人口从农业部门向国家资本主义部门(国有工业部门)的流动,不是受市场规律(两蔀门“真实工资水平”差异)驱动而是听从政治权威的行政命令,最终的均衡结果跟Lewis(1954)模型所预测的均衡结果完全不同

  既然工业部门嘚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从增长可持续性来讲在什么条件下整个社会的资本积累速度才会放慢,进而带动经济增速放缓呢从理论上讲,这个条件是转移完全部过剩劳动力前提是“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必须不变,工资水平一直维持在最低生活水平”但Lewis(1954)認为,这一前提假设不能够存在由于以下因素使得“过剩劳动力转移完前,工业部门的真实工资水平就已经上升资本积累速度开始放慢”。第一资本积累速度快于人口增长与什么有关速度,就是“维持生计型”部门的人口转移速度快于增长速度由于剩余劳动力的转迻不会导致本部门产业下降,因此人均产出水平会自然上升推高了工业部门的真实工资水平。第二随着“资本主义”部门的不断壮大,产品价格较快上升为保持工人真实收入不变,必须提高工人工资水平第三,“维持生计型”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有资本主义部门嘚技术外溢、资本投资等原因)任何提高本部门生产率的措施,都会推高工业部门的真实工资水平第四,两大部门产品的贸易条件发生變化“维持生计型”部门的产品一般价格需求弹性较少(如粮食),资本主义部门的壮大会增加对粮食等需求量拉动粮食价格上涨,进而帶动真实工资水平上升和利润下降Lewis(1954)的结论是:只有两大部门的真实工资水平达到一致时,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过程才会停止具体停止时间要取决于两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等因素。

  在刘易斯框架的基础上拉尼斯和费(Ranis and Fei1961)分析了农村和城市部門的互动(interaction)首先,他们认为Lewis并没有对农业部门进行详细分析按照Rostow(1956)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起飞阶段中“农村就业人口占比大幅下降、储蓄率翻一倍、工业部门快速成长”Lewis对起飞阶段何时结束并没有明确定义。

labor)两个概念前者是指边际劳动生产率(MPP)为零的劳动力,后者是指边際劳动生产率(MPP)低于平均劳动生产率(APP)的劳动力(包含MPP=0的劳动力)这就把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分成了三大部分,分别是MPP=0MPP<APPMPP>APP

  最后,工业部门嘚工资水平、资本积累也按照农业劳动力的三阶段转移过程呈现相应的三阶段特征。第一阶段:农业部门转移完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勞动力劳动力的无限供应阶段就结束了,这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Lewis turning point)即刘易斯意义上的无限供应的劳动力就全部转移完了。这一阶段Φ工业部门可以用农业部门的人均产出水平作为不变工资水平,雇佣到持续转移出来的这部分劳动力结果是资本积累加快,工业部门勞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也会随之提高第二阶段:农业部门转移掉剩下的处于隐蔽失业状态的劳动力,由于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正转移完后整个农业总产出会有所下降。假设农业产品需求不变农产品(如粮食)等价格会相应上涨。由于农产品消费是工业部门劳动力的偅要成本支出(尤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这需要提高工业部门的名义工资水平,以保持真实工资水平不变同时农业部门的真实工资水平仍嘫不变(以人均产出为标准)。第三阶段:在两大部门的真实工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农业部门继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劳动力,由於这部分劳动力的农业边际生产率要高于平均生产率因此需要按照边际生产率来制定农业工资水平。农业工资水平会相应提高反过来會推高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这一阶段中市场化力量才真正发挥作用劳动力工资才真正按照边际生产率的最大化原则来确定。同时也標志着Rostow(1956)的起飞阶段结束、进入自我维系发展(self-sustained)的新阶段。

  虽然以上三阶段分析只是静态的但即使考虑了农业生产率上升和农业人口数量增加等因素,除了几个阶段的拐点出现时间会发生变化上述基本结论仍成立。如果考虑了经济起飞阶段的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假设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由工业部门的一部分利润投入农业引起的,就涉及到Nurkse(1953)平衡增长问题(balanced growth)即总投资在工业和农业部门间的分配问题。呮有达到合适的分配结构整个经济才能处于平衡增长轨道。

  概括一下刘易斯-拉尼斯-(Lewis-Ranis-Fei)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发展中国家或二元经济體的发展过程会伴随着劳动力和农业剩余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工业部门的扩张能力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条件如果农业部门没有剩余,工业部门的增长将变得非常困难他们认为,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仍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更多的资本意味着對劳动力的更大需求,这会引起劳动力进一步从农村流向城市但随着更少的农民必须支持更多的非农工人,农产品价格(包括食物价格)会仩升因此,经济发展由资本积累驱动但又受到剩余食物供应能力的限制。

  刘易斯-拉尼斯-费理论的三个主要缺陷是:1.忽视城市部门現实存在的失业现象只假设在存在工资差异的情况下,城市部门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吸收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2.对人口的城乡间流动现潒,缺乏微观解释基础尤其对决定流动的因素考察并不完整。这两个缺陷也正是Harris-Todaro(1970)理论所要完善的最后一个,忽视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服务部门研究到了新结构主义时期才开始进行系统研究。

Todaro(1970)首先观察到“在许多欠发达经济体(尤其在热带非洲)都存在较严重的城市夨业现象”并且“即使农业部门的边际产出为正,仍还有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一现象在Lewis-Ranis-Fei模型里不能得到很好解释,因为以湔模型都是假设城乡间存在固定的工资差异没有将城市失业现象正式纳入城乡人口流动的分析中。Harris and Todaro(1970)正式提出“期望工资”(expected wage)概念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取决于“城市部门的期望工资与农业部门工资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建立了一个将城市失业纳进来的两部门内部贸易模型(two-sector internal trade

  这一模型假设城市部门只生产制造品部分产品会进入农村换取农产品,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两部门贸易模型农村部门有两种选擇:第一,使用全部劳动力生产单一农产品(部分农产品会供应城市)第二,只使用部分劳动力生产农产品、另一部分劳动力进入城市部门这个模型最重要的假设是,只要城市部门的边际期望实际收入超过实际农业人均产出农村人口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其实是把农村人口视作期望收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这一过程也可概括为城市部门的劳动力需求(demand pull)和农村部门的劳动力供应(supply push)相互作用的结果。

Todaro(1970)模型的主要思想是人口流动被视为人们对城市正式部门与农业部门期望工资差距的反应。城市正式部门向工人支付高工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進入城市正式部门,这时他们会转向城市非正式部门去维持基本的生存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城市的人口流动就是离开一个相对仳较确定的工作(作为农业工人或在家庭农场就业)去面对寻找一个正式部门工作时带来的不确定性。按照这个观点城市非正式部门其实是雇佣了那些没有进入正式部门的“失败者”。这回答了“托达罗之谜”即增加城市正式部门的劳动就业将会扩大非正式部门的规模,原洇是作为对该项政策的反应大量人口会从农村流向城市,其中的“失败者”会进入非正式部门

  这个模型的优点在于摆脱了Lewis(1954)建立的“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资本不足”为前提的发展框架束缚,在假设农业边际产出为正、城市具有一定资本存量的前提下重点研究城鄉间的人口流动问题,并将农村人口流动视为“对城乡期望工资差异”的理性反应这就为后来的新结构主义运用微观数据研究城乡人口鋶动,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模式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只涉及人口流动,没有对城市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进行详细阐释这也是后来的Chenery(19551975)Kuznets()等结构主义者需要完成的工作

  (三)库兹涅茨——钱纳里(Kuznets-Chenery)结构转型的国际比较研究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新古典观点认为國民生产总值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这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成立的需求变化和部门间的资源鋶动和配置不被认为是重要的。因此新古典将增长的原因就严格限定在供给因素上了。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個方面,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变化应更有效利用技术。在要素没有自由流动的条件下结构转变极有可能在非均衡条件下发生。洇此劳动和资本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

  以KuznetsChenery为代表的学者,认识到发展中国家要素市场的非均衡现象表现得更突出生产结构变化速度也更快,挖掘资源再分配的潜力对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重要。因此新古典理论是增长研究的有益起点,但如果要用新古典理论解释转变过程中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必须以其进行重大修正。

  1.库兹涅茨(Kuznets)的结构主义思想

  Kuznets朂早认识到经济结构数量上的跨国分析价值并用归纳法来识别发展型式。从一些国家记录的国民经济核算要求开始度量了伴随收入增長,消费、生产、贸易和其他指标的结构变化为比较国家间和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的发展型式提供了度量标准。

  作为发展经济学的早期经济学家之一Kuznets收集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实证数据,并从产业结构、最终产品使用等角度进行实证研究他发现,现在的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工业化国家在其不发达阶段的情况,因此不能简单地假定所有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是“相似的”、“线形的”。并主张要建立专门研究发展经济学问题的学科,重点研究当前不发达国家的独特发展过程和经历Kuznets(1966)认为,亚当·斯密以来的自由放任的思想,忽视了连续而根本性的技术变迁和产业结构升级这个使现代经济增长区别于前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特征

  (1)国民收入和工业结构

  工业部門在原材料使用、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形式等方面加以区分。一国的工业结构可以依照上述分类方法定义为“投入资源和全部产出在不哃产业间的相对分配结构”。

  Kuznets(1949)提出区分工业结构的三类标准:1.自我维持(self-subsistent)结构和市场导向结构(market-oriented)这个在工业化国家和非工业化国家的比較中尤其明显。两者区别主要是主要生产性活动是发生在家庭和组织内部还是通过商业企业进行。同样是农业新西兰的生产组织是基於商业基础上的,而中国、印度的大量农业生产仍是在家庭和乡村组织内部进行的从国民收入的统计来看,非工业化国家的国民收入统計难度较大因为相当比重的生产性活动不是基于商业组织进行的。2.立足国内(domestically

  国民收入被定义为:当年商品和服务的净产出从一国嘚生产体系进入最终消费者手里或成为一国资本存量的净增额。这个定义同时也指出了国民收入是由最终消费和资本增额(投资)两部分构荿。为国际比较这里的净产出是真实水平(real net output)

  Kuznets(1949)指出“目前国民收入的国际比较还面临几个严重的问题,以至会影响结果的可信度”1.对前工业化国家的价格水平估计,是以工业化国家的零售价格为标准而不是以本国的生产者价格来定。2.从数据比较入手发现对前工業化国家的国民收入存在低估。之前研究表明相当大比例的前工业化国家人民,收入水平是低于每年40美元的水平因此,一方面需要找箌“前工业化国家有哪些收入没有被统计进来”另一方面“要从两类国家的消费和生产水平的差异性来比较”。

  第一、工业化和前笁业化国家在最终消费方面的国际比较

  发达国家在统计国民收入时不包括妇女在农场提供的各类服务以及城镇妇女提供的家庭服务,这有多方面原因:第一对这类服务没有好的评价标准。第二这类活动的规则跟基于商业原则的活动规则不一样。第三这类活动占嘚比重不高,可忽略不计但在前工业化国家,这些服务却占到经济社会的相当大比重如果以工业化国家的标准进行国际比较的话,就會存在相当大的偏差

  可行的办法是,找到工业化国家和前工业化国家居民都需要消费的产品或服务比如烟草、衣服、鞋帽、家具等。有一些服务比如医疗服务,占美国家庭消费支出的很大比较但中国这些服务是由家庭(家族)内部或组织提供的,没有市场价格因此,像医疗服务这类的服务就无法进行国际比较另外,最终消费者与职业相关的支出(occupational

  第二、工业化和前工业化国家在资本形成方面嘚国际比较

  国民收入比较的另一个难点是对资本形成(或投资)的衡量。前工业化国家的许多投资是在市场外进行的比如农户参与改良土壤,建造房屋和集体建筑等活动是不计入资本形成的。这类活动占资本形成的比例要比工业化国家要高。另外资本形成从长远仩看是要提高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的享受范围和质量。

  第三、处理国民收入在国际比较中的价格因素

  首先要找到工业化国家和湔工业化国家中都有的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否则有些产品和服务只存在工业化国家以工业化国家的价格来比较,就会得到很大偏差相对服务而言,产品的同质性和标准化更容易实现;相对于复杂的制成品粗级产品(如原材料等)更容易作国际比较。这是由于原材料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自由流动,这会不断减少各国对原材料定价的差异范围(differentials

  其次用工业化国家的价格水平来衡量前工业化国家的产品或服务,会高估前工业化国家的国民收入得出的两类国家的差距会被低估。反过来用前工业化国家的价格水平来衡量工业化国家的產品或服务,就会低估工业化国家的国民收入但前面提到,前工业化国家许多产品或服务由于不进入市场交易活动因此没有价格水平,用国际可比较的价格水平这会忽视很大比重的经济活动。因此前工业化国家既存在忽视许多经济活动的“向下偏差”(downward bias)、又存在价格沝平被高估的“向上偏差”(upward bias),但总体看“向下偏差”程度会高于“向上偏差”程度,前工业化国家的国民收入仍然存在一定低估

  (2)經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

  Kuznets(1955)提出著名的关于收入不平等趋势的“倒U曲线”假说。他发现发达国家的收入不平等趋于缩小是相对近期的事凊,而不发达国家的长期收入结构同发达国家相比更加趋于不平等因此,他认为”在经济增长早期阶段收入不平等会扩大随后会有一段收入不平等相对稳定的时期,然后在接下来的阶段中收入不平等将缩小

  在测算收入不平等前,要满足五个条件:1.以家庭收入为单位2.分布要完整。必须包括所有家庭的收入而不仅仅是最高或最低层家庭。3.尽可能将挣钱的家庭成员区分为正在工作的和已经退休的。这可以更好体现经济活动的特征4.收入应该定义为国民收入。5.家庭单位的分组应该按照收入的不变水平划分(grouped

  Kuznets首先发现三个特征事實:1.美国、英国、德国等经济体的年度税前家庭收入分配,逐步趋于平等如果考虑了政府的转移支付,税后家庭收入分配的平等性会进┅步增大2.不平等程度的下降,伴随的是人均实际收入的显著提高尤其是低收入组的提高幅度比高收入组更大。3.用年度收入来代替固定收入其中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主要是发达经济体进入较高阶段后家庭收入受各类扰动因素的影响较小,短期内波动幅度不大

  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有两股力量在推动收入不平等程度上升1.储蓄主要是由高收入群体完成的。以美国为例最高收入的5%群体承担叻2/3以上的储蓄,最富裕的10%群体几乎贡献了所有的贡献2.工业化和城市化会加大社会收入分化程度。以城乡收入差异为例农村地区人均收叺要低于城市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则要小于城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城市人口会进一步上升,这会增加城乡收入差距

  进┅步将样本国家区分为“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利用印度()、斯里兰卡(1950)和波多黎加(1948)这三个欠发达的家庭收入数据发现二战后,欠發达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比发达国家更严重这表明,欠发达国家更大的收入不平等性伴随着其更低的人均收入水平。原因可能是“欠发达国家的储蓄率只能依赖最高收入群体更准确地说,高收入群体的储蓄水平要低于发达国家高收入群体其它群体的收入只够维持苼存”,另外政府无力启动刺激经济的新项目、改善教育和健康等公共服务体系这也给低层收入群体进入更高一级收入增加了难度。

  Kuznets最后提醒说受数据可得性限制,前面推断出来的经济增长阶段中的收入不平等分布趋势,只有5%是基于实证数据95%都是基于猜测。

  2.钱纳里(Chenery)的结构主义思想

  钱纳里(1988)认为“新古典观点和结构主义观点的最重要区别体现在它们的全部假设上,而不是体现在任何其它方面”新古典理论假设,无论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的观点看资源都存在长期的有效配置。在任何既定时点部门间劳动和资本转移都鈈可能增加总产出,资源的重新配置仅仅发生在经济扩张时期相反,结构主义观点没有假设充分的最优资源配置劳动和资本使用在不哃的方面,收益可能出现系统差别在发展中国家,非均衡现象更多地表现为劳动和资本在不同部门的收益差别而不是表现为市场均衡唍全失效的过剩和短缺上。

  钱纳里把经济发展过程看作国民经济结构(不同产业和经济活动部门生产结构)出现的一组变化并通过国际仳较研究,探索不同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共同性和特殊性不同于Kuznets的国际比较方法,钱纳里采用一般均衡框架内的结构变化模型来描述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结构间的相互关系更容易发现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趋势。

  许多结构主义者在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时受数據和分析框架所限,往往只针对储蓄和投资、贸易、税收、工业化、城市化和就业等某个方面使用的方法、假说和数据也不尽一致,因此很难把这些结果转变成一个连贯的发展型式整体或找出各过程间的相互关系。钱纳里和塞奎因(1975)出版的《发展模式:》标志着钱纳里结構主义分析框架最终形成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分析框架。首先详细阐释了发展中国家增长过程中的结构变动和各结构间的相互关系,並设计了包括积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在内的10个基本过程进行描述的27个变量并运用统一的回归方程对100多个国家的约2万个数据进行处悝,得出每一个结构变量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变化的逻辑曲线即所谓的典型事实(stylized model)。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各国具体发展过程与正常发展型式偏离的原因,进一步把发展中国家按幅员大小和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与特点分为初级产业专业化、均衡生产与贸易、进口替代和工業品专业化四种不同资源配置型式,为比较和评价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

  (1)钱纳里和塞奎因(1975)的“发展模式:”

  钱纳里和塞奎因(1975)认为,国际比较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影响所有国家的普遍因素效应与自然禀赋或政府政策等这些特殊因素相分离一个国家发展型式的每个方面,如观察到的储蓄或工业水平的增长都能用三个成分来描述:第一,与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普遍因素的正常效应第二,其他一般因素如市场规模或政府很少或完全不能控制的自然资源效应。第三各个国家的历史以及政治、社会目标和政府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特殊政策的影响。就多数结构特点而言第一和第二个因素一般可以解释各国观察到的一半以上嘚结构差异。在保留每个发展型式的一致因素后就可以容易评价某一个国家特有因素的影响。

  钱纳里和塞奎因(1975)把发展过程分为“积累过程”(投资、政府收入和教育)、“资源配置过程”(国内需求、生产)以及“人口和分配过程”(贸易、劳动力)早期的结构主义者如罗丹(1943)、納克斯(1959)、刘易斯(1955)等提出了均衡和非均衡增长的各种理论,并认为“主要商品的国内需求价格弹性相当低消费主要由收入水平来决定”、“进出口水平不足以抵消主要商品的国内需求与供给失衡”。钱纳里和塞奎因(1975)证实了第一个观点但认为第二个观点对大国是成立的,对囚口在1500万以上的国家其适用性不强因为在这些国家进口通常占商品总供给的40%以上。实证研究表明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提高,会出现以下典型事实:1.初级品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3%下降到6%进口则从4%上升到6%。制成品出口平均从国内生产总值的1%增长到13%2.初级产品生产的增徝从国民生产总值的52%下降到13%,是食品需求下降的两倍工业产业的增加也大大高于国内需求的增加。3.人均收入水平超过300美元时工业增值通常会超过初级产品生产的增值,工业化是构成这一结构变化的突出特征制成品出口份额的上升直到收入水平达到600美元时才达到中点,貿易结构转换时期要晚点生产结构转换

  在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后,会逐步转向利益的分配钱纳里和塞奎因(1975)同样揭示了人口和分配过程的发展型式:1.在最低收入水平,初级产业部门的生产占总产业的52%提供的就业占71%。随收入的提高初级产品份额的下降速度超过初級产品部门就业的下降速度。这说明投资和技术进步集中在工业剩余劳动力的积累集中在农业。2.在收入水平500美元时初级产业部门的相對劳动生产率从70%降至50%,劳动力份额降至15%初级产业与工业和服务业在生产率上的差距,在中等收入范围(200-500美元)最大这个范围中收入不平等吔最严重。3.收入水平超过1500美元时服务业的劳动力占比要超过生产总值占比,表明跟生产部门相比服务部门用资本替代劳动的困难更大,技术进步速度更慢

  城市化是一系列事件发展的结果,最早出现需求和贸易的变化导致工业化,并引起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不斷流动影响城市化过程的因素有预期的收入与就业、政府支出的分配、各种社会因素以及生产结构的变化。利用90个经济体数据发现:1.囚均收入超过500美元时,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主导地位;2.超过700美元工业雇佣劳动力数量超过初级生产部门。3.城市人口达到总人口75%时趋于穩定

  (2)钱纳里等(1988)“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钱纳里等(1988)出版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讨论了3组问题第一组问題涉及发展模式的一般特征,特别是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的发展趋势第二组问题涉及增长和结构转变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歭续增长需求和贸易的变化,同要素供给和生产率变化一样都是重要条件。第三组问题涉及政策实现手段运用国际比较研究成果来提高政策选择能力,从而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首先,钱纳里等(1988)证明了需求和贸易结构对解释发展中国家增长的重要性运用30-50个发展中国镓在年间的数据,把需求和供给因素同时作为解释性变量对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资本增长仍是最重要因素但楿对贡献从新古典模型的50%以上降到加入结构因素后的30%-40%2.劳动力增长重要性也减少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样本中,劳动力不具有统计意义這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过剩劳动力”现实相一致。3.资源再配置的作用加强资本和劳动从农业向其他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约占平均增长的20%4.年间,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都对增长作出重大贡献5.资本流入除了影响投资和出口外,对增长也有重大影响

  其次,按照各国增长的特征性事实钱纳里等(1988)提出增长的三阶段说。第一阶段是“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初级产品的生产活动-主要指农业,是产絀增长的主要来源在低收入水平上,制成品的有限需求不能支撑制造业成为总产出的主要来源附加值中农业的高比重,是这一阶段总增速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供给方面,资本积累低速至中速增长劳动力加速增长,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极为缓慢的增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以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根据动态模型导出的标准变动模式,一旦收入水平超过400美元制造业對增长的贡献就高于初级产品生产的贡献。同时与农业向工业转移相联系的生产率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增加了。第三阶段是“发达经濟”从需求角度看,制成品的收入弹性开始减少并从某一时点起,制成品在国内总需求中所占份额也开始下降出口持续增长可以在┅定时期内抵消这种变动趋势。但劳动就业中制造业份额仍会下降就供给方面看,要素投入的综合贡献减少了资本增长速度放慢,人ロ增速也减缓仅有少数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还有明显增加。其中农业的变化最显著。多数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由生产率低速增长的部门轉变为劳动生产率增速最高的部门。农业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农业同其他部门的工资缺口的逐步消失是变化的基本原因,共同促进了资夲对劳动的替代和各种技术进步

  在此基础上,钱纳里等(1988)区分了4类有代表性的发展战略由于50年代几乎所有经济体都实行了由某种程喥的进口替代政策,其中包括那些后来在外向型政策指导下获得最大成功的经济体因此,对各国在准工业发展阶段的发展战略的分类是從1960年开始第一类是外向型初级产品生产导向的国家。处于准工业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具有特别强烈的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但多数国镓对制造业实现保护政策,少数例外(如马来西亚)采取鼓励制造业出口政策第二类是内向型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以某种形式的大量保護政策为特征保护政策会导致进口替代综合症,即在比较劣势日益突出的制造业部门推行制成品的国产化1970年后,多数国家的保护政策嘟有所修改第三类是中间型国家。根据贸易的平均水平和平均模式以及仅属中等的保护水平。典型的中间型经济如哥伦比亚第四类昰外向型的工业生产导向地区。这种发展战略是外向型政策和初级产品出口缺乏比较优势这两种现象结合的产物除香港和新加坡两个城市型经济外,韩国和台湾最接近理想类型

  二、新古典结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新古典结构主义在分析欠发达国家的结构问题上,采取具有微观基础、逻辑一致的新古典分析框架但新古典结构主义的观点相异很大,如Murphy.etal(1989)认为大推进和平衡增长理论是指导欠发达国家工業化进程的重要理论,需要同时推进多种产业发展林毅夫(2010)则认为只有建立起基于禀赋的产业结构(就欠发达国家来说,工业化初期就应该發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使欠发达国家走上可持续工业化道路跟50-60年代相比,在建立新理论和理论之间出现竞争等方面新古典结构主义鈈如传统结构主义,更多地是从技术改进和微观计量等方面作出贡献(Lewis1984)

  (一)乔根森(Jorgenson)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economy)概念指一个经济体中同時存在先进或现代部门(一般指制造业部门)和落后部门(一般指农业部门)。制造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有不同的生产函数前者是由劳动力和资本構成,规模报酬不变后者是由土地(数量固定不变)和劳动力组成,规模报酬递减其次,假设资本积累过程只在制造业部门进行(农业部门產出全部消费掉)两个部门的技术进步都是中性的。另外只要农业部门存在剩余(粮食供应量超过全社会需求的),农业人口就可以转移到淛造业制造业和农业部门的工资差距会长期存在。Jorgenson(1961)建立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中只要拥有一定量的初始资本禀赋(可以是最小数量的资本)囷不断增加的农业剩余,就可以进入自我维持的经济起飞阶段;如果农业剩余消失了或者不能持久存在整个经济就会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low-level trap)。因此他认为“二元经济体进入起飞阶段,并不需要Leibenstein(1959)所说的‘最低限度努力’”,并且判断“最终会形成制造部门主导的经济模式届时就可以用哈罗德-多马等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模型来刻画。”最后,Jorgenson(1961)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较深刻不仅指“城市资本的进入,提高农業生产率”还包括“农业组织形式和农业经营理论等方面的变革和创新”。

  Jorgenson(1961)首次用新古典理论框架来分析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用生產函数来刻画两部门的特征和发展轨道,以及最后的均衡条件这个新古典结构主义分析框架,为今后学者对发展问题的更微观研究奠定叻基础

  (二)大推进理论的新古典解释

  有些新古典结构主义者,用新古典方式对传统结构主义者的观点进行重新阐述Murphyetal(1989)将“大推动理论”视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从一个坏的均衡向好的均衡转化的重要力量,并从Chenery Syrquin(1986)关于“国内需求的增长是一國工业化产出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结果中得到启示进而认为“国内市场规模的大小是决定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单个产业由于罗丹(1943)提出的“外部性”等问题对扩大市场规模影响非常有限,如果不同时推动许多产业共同发展国内市场规模囷需求空间就会受到极大限制。Murphy.etal(1989)建立了一个新古典分析框架,假设欠发达经济体是不完全竞争的(主要是工业部门有垄断定价)并存在总需求的溢出效应(aggregate effect)和跨期配置(intertemporal allocation)等视角并以韩国的工业化进程为例,强调了政府的重要作用要采取包括投资补贴、建立投资基金等方法来形成大推动所需的大规模投资。

etal(1989)从总需求的外部性出发建立了“大推进”理论,这一思想来自Rodan(1943)Hirschman(1958)Nurske(1958)有两个重要假设:1.存在借贷市场的②期模型(人只活二期),没有遗产等2.最终产品的生产函数是CES形式(由差异化的中间产品构成)。结论:1.存在两类均衡:落后和工业化(backwardness industrialization)在微观基础上讲,就是所有垄断竞争者都不投资于新技术或都投资于新技术2.总需求外部性对选择哪类均衡起重要:当只有自己投资时,投资没囿利润;当其它人也投资时投资有利润。理由是当初对新技术的投资是取决于第二期有没有总需求。3.许多国家落入“发展陷阱”就昰没有企业愿意投资于新技术,因为让投资变得有利润的需求空间不够4.许多国家成功启动“工业化”,是因为成功地解决了外部性和协調的问题使企业愿意投资于新技术。缺陷:1.工业化是个动态过程这个模型将其视为一个静态的均衡。因此不能解释一种情景,就是“一个国家先处在没有投资的均衡中再转向有投资的均衡,即工业化进程”2.多种均衡模型跟现实不太符合,很难想象“一个社会不能茬一些范围内取得协调而这些结果是有利于所有企业和家庭的”,这低估了人类组织解决协调问题的能力

  (三)新古典竞争型一般均衡的工业化模式

  Acemoglu and Zilibotti(1997)提出了跟Murphy.etal(1989)不同的工业化推进理论工业化发展初期的私人项目投资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如果完全按照个人收益朂大化的原则整个社会的分散式均衡(decentralized equilibrium)结果是帕累托无效,达不到社会资源的帕累托最优分配跟Murphyetal主张用国家介入来解决“协调失败”鈈同的是Acemoglu and Zilibotti主张建立一个有效金融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Zilibotti(1997)建立的“起飞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工业化过程大意是:工业化能否成功取決于各国在不同部门的投资效果。如果一国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一个或某几个产业但这些产业最后证明是无效的或失败的,这些国家的工業化进程就会减缓甚至停止另外,也有基于协调失败和“大推动”理论为基础的工业化起源假设

  这个新古典动态均衡模型假设经濟体存在制造业和农业两大部门,代表性家庭的效用函数是Stone-Geary只有制造部门有技术进步。在各个市场出清的前提下得到消费者效用最夶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同时实现的劳动力最优配置结构。将两部门的最优劳动力数量同现有数量相比得到需要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并且“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更多劳动力需要配置到制造业中去”。这个模型还分析了国际贸易对工业化模式的影响比如,在开放经济体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会增强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在可以大量出口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不需要转移到制造业中因为市场需求空间的擴大使农产品的供应不限于国内需求。因此该模式得出一个结论,即“在开放经济体中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会使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延迟”,因为减少了向制造业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数量

law)表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用于农产品(粮食)的支出份额会减少这自然会造成农業的相对发展速度放缓。从供应看资本密集度不同的部门,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随着资本-劳动比例的上升那些高资本密集型的部门会發展得更快一些。

  (四)农业生产率和工业化关系的新古典解释

  Matsuyama(1992)建立一个分析框架用来分析农业生产率和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國际贸易对工业化的影响主要贡献是将“恩格尔法则”和工业部门的“干中学外部性”(learning-by-doing

  为了刻画社会最低农产品消费,该模型假设玳表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标准的“Stone-Gear”形式即只有当农产品生产满足全社会最低需求时,才能保证正效用否则其它产业的消费量多少對效用不起任何作用。另一个重要假设是:农业部门有生产方式等导致的生产率差异(比如新耕地方法和土地质量高低等)但不存在技术进步,只有工业部门有技术进步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是由Romer(1986)模型中著名的“干中学外部性”(learning by doing externality)引起的,因此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率是该部门产絀的正函数(考虑到市场规模效应等机制)系数大小反映了外部性的强弱。

  在均衡处两大部门的真实工资水平相等,就可以得到“工業部门的均衡雇佣劳动力数量跟农业生产率成正比”的结论这个结论跟消费者效用函数的形式密切相关(如果是CD效用函数,各部门的就业仳重是固定的跟各自的生产率没有关系;但是“Stone-Gear”函数意味着,足够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保证只需较少的劳动力就可以满足全社會的农产品需求,更多的人口可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进一步推论:如果一国工业化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就可以将部分人口转移出詓这是工业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农业生产率越高,可转移人口数量越多工业化推进的速度就越快(timing

  这一结论,同工业部门的“干中學外部性”结合起来就可以解释农业生产率同工业化的关系。

  需要注意在均衡状态时,农业劳动力比重不变、农业不存在技术进步因此农业产值不变。所有的增长都是由工业部门的增长引起的如果考虑“价格效应”,即农产品同工业产品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兩者相对价格变化,用于农产品的支出会增加

  最后,上述结论是在封闭模型中得出的如果在一个开放环境下,农业生产率跟工业囮的关系会变得复杂因为根据比较优势确定的国际专业化分工,如果存在部门的单一外部性(sector-specific externalities)有可能会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因此如果一开始该国的比较优势是农业,随着农业生产率提高会增加农业领域的贸易竞争力,就可能会延缓甚至阻碍该国工业化的进程

  (五)移民与经济发展

  传统结构主义者在涉及人口流动问题时,一般都以两部门工资水平差异作为流动的最重要激励因素新古典结構主义更进一步地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取决于一些制度性因素最重要的是城市信息不对称程度会提高。

Zilibotti(1999)提出一类观点:传統部门的生产率低下、但信息不对称性程度也很低现代部门则相反,高的信息不对称性会引发许多信贷市场上的问题因此,从传统部門向现代部门的转变会受到信息不对称性逐步增加的影响,从农村部门进入城市的移民在城市中学会适应新的契约执行系统等需要花費成本,这会延缓整个转变速度

  上述模型假设:1.农村地区在社区执行(community enforcement)方面有比较优势。在不发达经济体中城市复杂的产权运行不昰运行完美的,刚进城的农村人口必须支付一笔钱来适应新的产权制度运行结构2.现代部门的技术存在外部性,有内生的技术进步3.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是无成本的,每个人会决定在净工资更高的地方工作

  如果施加两个条件:1.在均衡处,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净工资所得相同2.劳动力市场出清。就可以得出结论:现代部门的技术进步跟城市人口比重一样呈现“S”型分布。

  在城市初始技术水平低丅的时候城市人口比重的均衡值也低,城市的“干中学”效应也有限技术进步比较缓慢。但随着城市技术进步加快人口流入速度会加快。但到了人口流入的边界值(城市人口数量不能超过总人口数量)均衡技术进步率会下降。这就是“S”型上述的“S”型过程会受到农村部门“社区执行”优势的影响,上述优势越明显转移速度和城市技术进步速度就越慢.

  上述模型可以得到一个有意思的推断:二元經济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前沿技术的引入,跟国内的技能水平不相匹配极端地看,经济中存在两类技术(先进技术和最不先进技术)为最大囮社会总产出,必须采取最先进的技术这会耗尽所有可用的高技能工人,意味着许多没有技能的工人只能雇佣在那些不需要使用技能的技术中这会使这些没有技能的工人“固定”在低技能的行业中。

  (六)新古典结构主义对“非平衡增长”的解释

  1.经济发展过程Φ最显著的结构变动就是就业和生产从农业转向工业,再从工业转向服务业新古典经济结构主义分别从偏好相关的“需求方面”和技術相关的“供给方面”,解释为什么经济结构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动基于恩格尔法则的非平衡增长模型:KongsamutRebelo and facts”模型的核心是“扩展后嘚恩格尔法则”,即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不仅在食品方面会花费更少比例的钱,而且在服务业方面还会花费更多比例的钱体现在“Stone-Geary”效用函数中,就是认为代表性家庭的消费由“不低于维持生计所需的农产品”、“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三部分组成家庭對服务产品的需求,只能在满足了“一定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需求后才能产生

  恩格尔法则是促进非平衡增长的需求侧力量(demand-side force),资本囷劳动力在部门间的重新配置使各部门的增长速度各不相同假设三类产品的生产函数是相似的,同时存在两类生产率形式(一个是Hicks中性生產率“AF”另一个是Harrod中性生产率“XL)。假设不同部门的A是不同的但X进步率是一样的。最重要的一个假设是“只有工业产品才能用于生产投资品”即工业部门承担着资本积累的功能,农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出只满足社会消费需求这是Rebelo(1991)模型的基础。如果这个假设一放松KuznetsKaldor事实就不能统一起来。

  在上述假定下再加上一个临界条件(维持生存所需的农产品最低需求/农产品生产率=服务业的额外消费量/服務业生产率),可得出一个结论:不同部门的就业和产出增长是非平衡的但整个社会的消费增长率是个常数。这被称为“CGP(constant path)CGP中,资本所得占国民收入比重以及利率水平也都是固定的这就为我们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提供洞见:增长均衡路径是跟Kaldor事实相符的,但会伴随一系列的结构变化(如农业部门(服务部门)的生产和就业占比下降(上升))

  这个模型的缺陷:1.临界条件太苛刻,是个“刀锋条件”(knife-edge condition)技术和偏好的关系很难满足这一条件。2.制造业的就业比重是不变的这跟现实发展历程不符。这跟美国过去150年的发展历程基本相符(年间淛造业比重经历三阶段:缓慢上升、稳定不变、持续下降),但在大多数经济体的发展早期阶段伴随农业比重的下降,制造业比重会有一段持续上升的时期

  2.非平衡增长的供给方面解释

  Baumol(1967)探讨了“非平衡增长是由各部门的技术水平不同导致发展速度不同所引起的”。Acemoglu and Guerrieri(2008)從“不同部门的要素构成结构不同加上资本深化”出发,讨论“非平衡增长”的原因两者共点处:都是从部门生产函数(供给侧)出发,汾析技术水平(A)和要素结构(比如资本所得占收入比重)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不考虑部门的技术进步率差异。各部门只要存在资本深化現象、并且资本所得比重不同即使技术进步率是一样的,也会产生非平衡增长解释:假设部门2比部门1的资本密集度高(即资本所得占比高),部门2的增长速度也会相应高在均衡处,部门2的更高产出会使该部门的相对价格下降这会促使部分劳动力和资本重新配置到部门1。泹这个重配过程不能完全抵消部门2的更高产出增长

  第二种情况,考虑了部门的技术进步率差异只要两部门的技术进步率不满足(a1/(1-a1)=a2/(1-a2)这┅条件),增长就是非平衡的如果满足了这一条件,再加上资本深化和各部门资本所得占比不同的假设同样可以推出非平衡增长的结论。

  (七)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2010)建立了一个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认为经济结构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并倡導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结构和变迁以及政府、市场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一框架是在新古典经济体系下建立的因此將其归入“新古典结构主义”中

  这个新结构经济学有以下重要推断:第一一个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取决于每个发展阶段的禀賦和结构(定义为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第二,经济发展水平是一条从低收入农业经济一直到高收入工業化经济的连续频谱每个发展阶段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升级,并不必然以比自己所处水平更高的发达经济体作为目标第三,给定任何一個发展阶段市场都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根本机制。但同时由于创新过程中的“公共知识外部性”和基础设施的“正外部性”,政府偠发挥重要的协调和补偿外部性的作用

  林毅夫(2010)认为,新结构经济学跟传统结构主义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第一发展战略的根本性差异。传统结构主义支持发展中国家采取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通过行政手段和价格扭曲措施来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新結构主义则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中心作用并认为政府应在解决私人企业的外部性和协调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第二经济发展过程的認识。传统结构主义者认为发达国家让初级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的恶性循环,使高度依赖资源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受害者新结构主义者则认为,每个遵循自身比较优势的国家都有机会在每一个发展水平获得最优经济结构通过建立符合自身比较优势嘚产业,从而加速经济增长第三,对政府干预手段的运用方式不同传统结构经济学认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系统性干预是核心手段包括汇率控制、国有企业设立等。新结构主义者则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过程,必须要与反映物质人力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变囮的比较优势变化相一致政府必须有效承担起在提供硬性和软性基础设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降低单个企业的交易费用促进经济体的產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过程。

  三、旧结构主义者和新结构主义者的观点评述

  (一)传统结构主义观点评述 

  1.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茬和资本不足是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前提条件

  罗丹(1943)认为“在东欧和东南欧占总人口25%的人口()属于全部或部分失业”,并把这类人口称為“隐性失业”(Disguised unemployment)或“农业过剩人口”(Agrarian excess population)在面对大量过剩人口的前提下,要达到资本和劳动力的合理匹配按照分工理论,可以通过大量移囻(emigration)或实施工业化战略(industrialization)来实现考虑到移民会面临制度、文化等诸多方面挑战,工业化战略就成为欠发达地区解决过剩劳动力问题的重要选擇.因此资本积累被传统结构主义认为“是决定欠发达地区能否走出贫困陷阱的最重要途径和手段”。

  Lewis(1954)区分了凯恩斯意义上的“过剩勞动力”和结构主义的“剩余劳动力”两个概念凯恩斯主义是假设同时存在不受限制的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供应,因而只要采取扩张性政策劳动力就会变成“有限供应”(limited supply)。结构主义的“剩余劳动力”概念是与“资本不足”联系在一起的要通过劳动力转移和经济结构变遷才能积累资本、促进增长,而不是靠政策刺激就能推进经济发展同样,刘易斯(1954)也不同意“欠发达地区就一定存在剩余劳动力”这一观點认为“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非常缺乏男性劳动力”但普遍来看“欠发达地区一般都会存在劳动力过剩现象”。刘易斯进一步认为只要在“维持生计所需”的工资水平下,劳动力供给仍超过需求就可定义为劳动力是“不受限制的供应”(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并且明确提出“剩餘劳动力只指非熟练劳动力”因为“熟练劳动力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稀缺的”。Lewis(1958)回应了新古典主义者的批评认为新古典主义模型不适匼分析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还明确指出没有足够的资本为每个人提供就业机会这一事实是跟新古典分析最重要的区别。

  2.政府主導型的工业化模式是传统结构主义的政策主张

  年间有两类针对欠发达国家摆脱贫困陷阱的工业化战略选择,分别是市场推动型的非岼衡增长理论和政府主导型的平衡增长理论传统结构主义主张“只有同步推进所有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过程,才是走出贫困陷阱的唯一途径”二战以来,强调市场失灵是传统结构主义的核心思想许多结构主义者都支持政府通过主动推动工业化进程、直接配置资源进行投资,并利用建立国有大工业部门来克服私人市场失灵等问题(Rosenstein-Rodan1943Nurkse1953Hirschman1958)

  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罗丹(1943)从基础设施和需求的不可分割性、外部经济性等角度,罗丹认为“为减少单个企业投资的边际风险、达到工业企业的‘最佳规模’(optimum size)工业化的范围和区域必须足够大(a large-scale planned industrialization)”,主要理由是:1.外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阶段,各类产业的互补性很强如果只从自身利润最大化考虑,单个产业对培训工人、技术研发等投资会存在不足但从全社会角度看这些投资又是必需的,因此需要通过政府推进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避免由于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差异过大造成社会投资水平不足、资本积累速度过慢等后果。2.不同产业间的互补性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就业,如果都集Φ在一个产业受其购买力限制,市场空间不足导致产业发展潜力有限如果能建立起完整的产业系统,市场需求空间扩大“产品卖不絀去的风险就会减少”。另外跟发达经济体相比,欠发达地区的新转移劳动力需求范围较狭窄、需求结构比较确定,因此政府对互补性产业建立后的经济结果有很强把握出错概率不大,或者说私人资本进入所需的“私人信息”(Local

  罗丹从经济外部性出发认为政府在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需要扮演重要角色。在工业化初期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产业(basic industries)和那些外部性强的公共产业(public effort)。以基础设施为例初始成本很高且大部分是固定成本,只有达到一个相当大的市场规模后私人资本才愿意进入。但在市场规模还较小的工业化初期政府必须承担起建设基础设施的“临界最小努力”。因此许多传统结构主义者将基础设施投资视为大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Rostow1960Rosenstein-Rodan1961)

  Lewis(1954)认为政府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通胀融资”(inflation -financed)方式来加快资本积累并且通胀后的收入分配格局要有利于工业企业阶级时,政府对资本积累的莋用才能最终体现出来Ranis and Fei(1960)从经济平衡增长的角度,提出政府应在合理分配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重、同步推进工业和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莋用

Todaro(1970)从促进城乡人口流动的角度出发,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刚性的城市最低工资水平要显著高于市场决定的工资水平。”这是慥成城市内部存在大量失业的重要原因,城市失业降低了农村人口的城市期望工资水平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会相应放缓。因此政府不应该制定城市最低工资水平,而应该提供就业培训、扩大就业机会等政策安排来降低城市失业率和帮助农村移民在城市里找到合適工作

  Chenery(1975)认为,一国发展战略的选择不仅受经济结构特点而且受政府的社会目标和使用各种政策工具的意愿的影响。

  3.相对忽视叻农业部门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索

  传统结构主义者认为“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工业部门资本不断积累在下一阶段还可以将蔀分工业积累资金投入农业,农业自然可实现生产率提高、规模化经营等目标”“农业部门生产的改进也是工业化的一部分,两者是同┅个问题的相互联系部分”(罗丹1943),虽然也承认“工业化的第一个任务是培训那些将成为完全或部分产业工人的农民”

  Lewis(1954)认为,只有城市才是积累资本、产生新思想、创新技术的所在地农业部门只有在“帮助城市积累起巨大资本的时候”才能算是一个“生产力部门”(productive sector),并主张要把资本剩余尽可能多地分配给工业企业家而不是农民因为工业企业家“肯定会将利润用于再投资,而农民”尽管也会用剩余所得来改进农场但最有可能的仍是用它来偿付债务或是购买更多土地,而不是增加现有土地上的资本量“虽然他也认为”工业化的持續健康推动必须依赖于农业部门的改进“,但其出发点仍是”只有农业部门的生产率提高才能降低粮食等产品价格抑制工业部门的工资沝平,为资本积累作出贡献“并没有探讨农业部门的发展规律和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Ranis and Fei(1961)正式将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互动纳入发展模式中考虑了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人口增长与什么有关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次提出工业和农业平衡增长的观点比Rodan(1943)Lewis(1954)更强调农业部門发展的重要性。

Todaro(1970)从城乡人口变迁的角度认为“要想解决城市部门(尤其是传统部门)的大量失业问题,必须考虑增强农村部门的就业吸纳能力”否则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后只能成为“非正规就业者”,主张要“将资本合理投资农村增强农村地区的吸引力”。这一主张仍然沒有摆脱前面结构主义者对农业附属地位的基本判断只是换了个角度,即从减少城市失业状况、平衡城乡居民工资水平的角度来补充了湔面的判断

  4.封闭工业化和开放式工业化战略

  林毅夫(2010)中提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国际贸易的剧烈收缩导致出现关于出口的悲观主義思潮。Prebish(1950)Singer(1950)都认为初级出口品贸易条件的恶化直接导致了财富从这些资源密集型发展中国家流向了资本密集型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镓避免被发达国家剥削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所谓的进口替代来发展本国制造业。

  当然传统结构主义者也不全是主张封闭工业化战畧的,许多人都是深入探讨了这两类战略的利弊得失罗丹(1943)区分了封闭式和开放式工业化发展模式,前者是不借助国际投资、单纯靠国内資本积累;后者是融入全球经济、充分利用全球分工体系来加快资本积累他认为,相对封闭式模式开放式模式主要有两大优点:1.通过吸引国际资本,资本积累速度加快同时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不用过快下降。2.按照国际分工原则人口过多的地区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应该发展重工业以免造成全球重工业产品过剩。因此罗丹主张开放式的工业化模式,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应该出口加工食品和轻工業产品林毅夫(2010)认为旧结构主义者(包括罗丹)都主张进口替代型的发展战略,没有意识到罗丹跟其它主张进口替代发展的人之间的区别

  Lewis(1954)也同样在封闭和开放经济模式中讨论发展问题。在封闭模式中当资本积累超过劳动力供应时,工资水平开始超过维持生计所需的水平资本积累速度开始放缓。但在开放模式中只要世界上还有存在过剩劳动力的国家,该国就可以通过鼓励移民或出口资本产品的方式避免资本积累速度的放缓。

  5.主张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推进

  传统结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就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是推動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城市工业的发展是以农业人口转为产业工人为前提的。从逻辑上讲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相辅相成、同步推进的。只有借助城市化过程工业化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劳动力来积累资本,以及获得足够的市场需求空间来扩大规模同样,也只有工业化的歭续推进才能给农业过剩人口成为产业工人提供较高的工资报酬和充足的工作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

1-1 有关增长问题的两种不同观点

所有部门的要素收益都等于

内部需求随收入水平而变动

外部市场受约束,调整滞后

有完全的预见性所有市场

生产结构转变导致要素市场非均衡

需求和贸易的替代弹性较高

要素市场呈现分割状态,采用新技术迟缓

资源再配置即资源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

资料来源:钱纳里囷塞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1988

  (二)新古典结构主义的评述 

  1.新古典结构主义不侧重城乡或工农的两部门分析法(dual economy)

  除了Jorgenson(1961)建立了两部门的新古典分析框架外其它新古典结构主义者都没有使用这一二元模式。Murphy.etal(1989)建立的新古典分析框架,没有把农业蔀门纳进来而是假设每个行业都存在两类企业,一类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竞争性企业一类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企业。

  2.对全球貿易结构的新判断是新古典结构主义的重要特征

  传统结构主义一般都认为全球贸易结构是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国内产业的需求空間不能太依靠国际市场主要靠国内市场来解决(Nurkes1953);“制造品的大规模出口只有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Chenery and Syrquin1975)。但也有像Murphy.etal(1989)等少數新古典结构主义者赞同这一说法。但大多数新古典结构主义都反对上述说法他们认为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市场一体化为欠发达地区的比較优势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全球市场,尤其在工业化初期不必太担心国内市场规模对产业需求的影响(林毅夫2010)。因此不必采取扭曲禀赋条件的大推进和平衡增长发展战略,而应该实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的不平衡增长战略

  3.认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

  传统结构主义把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新古典结构主义者则认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級”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林毅夫(2010)认为,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增长速度,靠的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鈈断升级,不管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具有后发优势,后发优势也就是指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可以用前人经驗和前车之鉴,减少成本创新速度可以大大加快,转变为经济增长从历史经验看,以1990年的购买力计算当日本、德国等人均收入达到1萬美元时,其人均收入已达到美国的65%;而我们达到1万美元时人均收入还不足美国的25%。同样是一万美元而日、德的后发优势已经很小,洏我们的后发优势还非常巨大据麦迪森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是美国的21%相当于日本1951年的水平、台湾地区1975年的水平以忣韩国1977年的水平。在这个阶段日本维持了每年9.2%的增长,台湾地区是每年8.3%的增长韩国增长速度也超过7%

  (三)结构主义的解释力缺陷

  结构主义分析框架为理解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具有代表性的二部门模型是分析结构变迁及配置效率变化的理论参考系。但结構主义遵循的是比较静态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以下挑战。

  第一把“城乡关系”简化为“工业与农业”或“现代行业与传统行業”的关系,认为借助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就可以解决农业问题或“把传统农业改造成功”将城乡二元结构用一元化方式解决,必须會推导出“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这种建立在“农业只作为城市化、工业化的劳动力和食品来源,始终处于城乡关系附属地位”基础上嘚结构主义是出现“半城市化”、“伪城市化”的理论基础。

  第二低估了农业改革对城市化、工业化顺利推进的决定性作用。从喃美各国的城市化进程看一个成功的农业改革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条件。南美各国在农村改革尤其是土地制度改革没有到位的凊况下快速推进城市化,大量人口涌入到就业吸纳能力不足的城市中农村的大土地所有制改革让这些流动人口丧失了自有土地,农村居民只能从事各类非正规活动并要经历足够长的抗争(包括与市政当局和城市居民)才能在城市里落脚。

  第三忽视了农村人口对城市淛度安排的冲击、调整和重塑作用。结构主义没有引入动态的制度分析而后者恰恰又是城乡关系是否协调融合、进而决定城市化能否顺利推进的最重要条件之一。从国内外城市化经历来看城市体系都是在原有农村地区上进行扩张,也是农村的人、地、钱等要素重新配置箌城市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会对原有城市制度安排造成重大冲击,城市居民和农村人口的利益冲突会加剧

  第四,良好政治和經济制度的假设解释力不够二元结构主义认为,发达部门的高工资对落后部门的劳动力形成很强激励促使其不断流入。这里的暗含假設是不存在阻碍这种流动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但现实中往往存在各类阻碍流动的制度,最典型的是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黑人居住区长期維持,只是为了保证白人政权能够获取廉价劳动力但不允许黑人居住在白人社区(城市)里。另外也不允许黑人接受良好教育,白人政权怕黑人成为熟练劳动力后会跟白人的劳动力形成竞争降低白人劳动力的工资。这些排斥性(exclusive)的制度存在使二元结构主义设想的“人们从欠发达部门向发达部门转移,逐步从非熟练劳动力变成熟练劳动力”路径完全走不通

  中国的城乡变迁过程就以下方面而言是有独特性的。第一80-90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给结构主义的解释框架提出挑战。传统和新古典结构主义都认为农业过剩人口向城市工业转移是实现笁业化必不可少的阶段,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应该是同步推进的但乡镇企业却是“离土不离乡”,建立在离农村很近的小城镇甚至就跟农畾、农村住宅混杂在农村人口不用进城就可以从事制造产业。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这是中国城乡变迁过程中的独特现象,要把结構主义思想和制度经济学结合起来才能加以解释第二,90年代以后流向城市的农村人口数量迅速增加,2011年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5亿人传统囷新古典结构主义,都只考虑了人口流动的单向性即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城市工业部门的吸收能力和农业部门的供给能仂决定了转移的数量,但转移的方向是一维的这里面有个很强假定:农村人口进城后,就会享受跟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待遇因此在城市经济出现波动时,即使在城市领取失业补助金也不用回到农村。但这个假设在中国不能成立主要是我国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决萣了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特征2008年金融危机,大量农民工返乡就是典型事实


“无限供应条件下的劳动仂不仅存在农业部门的”隐蔽“失业中,还存在许多非正式工作中(比如小零售生意、码头工人等)”,见Lewis(1954)

现实中,由于城市生活的费用較高工业部门的真实工资水平一般会比农业部门的人均产出(即“维持生计”所需的工资水平)要高出30%左右(Lewis1954)但假设两者相同,并不会改變后面结论

另外,Lewis(1954)还探讨了资本积累的另一条途径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通常是银行信贷)来积累资本。但从真实资本形成角度看货币掱段只是有助于资本加快积累,但本身并不能形成资本

Lewis(1954)承认,理论上需要区分工业部门内的资本积累和技术知识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两者是相互作用且不易区分。因此在模型中将两者都归为资本积累的概念下。后来的熊彼特、罗默等经济学家对知识资夲(knowledge capital)的内涵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充分阐述

马克思主义观点是“资本积累会造成一支大的失业大军”,这从短期内看是正确的由于資本积累后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和技术效率增加,无法短时期掌握新技术的原有劳动力数量会增加失业人数会上升(技术不匹配,technology unmatching)但从长期看,资本积累同时会扩大企业规模、催生新型企业同时原先劳动力的“干中学”(通过培训等方式)、新一代劳动力的知识资本,又会增加对劳动力需求从而抵消上述作用。

平衡增长在宏观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定义完全不同前者中的“平衡增长”是指“经济进入穩态增长轨道”,资本积累、经济的增长速度不变后者的“平衡增长”,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增长速度保持合理比例 

期朢工资=农村人口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城市工资水平。

这个函数形式表明“消费者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生存所需的农产品(粮食)消费后才會享受其它产品”。

当然这个假设跟事实明显不符合,许多研究已表明农业的资本深化程度可以大大提高、会经历很重要的技术变迁泹此处为分析工业化过程,作此简化处理

事实上,林毅夫(2010)文中也提到:这个框架可称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及其变迁的新古典框架”或“新结构经济学”。

  [1]马颖2002。论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世界经济》2002年第4期,24-37

  [2]林毅夫,2010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經济学的框架,《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10卷第一期1-31页。

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標阐述: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嘚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学生要掌握的主干知识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经济体制

2、由于本课概念较多,涉及经济史故需要提前设想好学生可能不懂不会的地方进行充分准备。尤其总结其经验教训

【进度安排】新授课1课时

两次笁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俄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后,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體制的曲折探索历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以及工业化、农村集体化建设终于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就是斯夶林模式受此影响,二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先后实行这一经济体制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由于涉及概念较多学生接受起来囿一定难度,需要提前布置学生预习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產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3)运用: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通过图表、文字材料及其它新情景的创设,以及问题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进行较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通过对苏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充满艰难和曲折的學习认识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仂的重要手段

重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难点: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

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采用制作PowerPoint課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复习提问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指导学生阅读第三单元的序言,解释两次工业革命和“各国经濟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的关系接着问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所面临的的新课题那么,俄国进行了那些经济体制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將会有个初步的了解。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阅读课文感知历史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本课序言和标题思考本课三个子目與本课标题的关系。

学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讲的是苏俄经济体制的探索“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则是社会主义经濟体制的建立。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请速览课本,归纳本课的主干信息并标注在课本上,完成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要求单元组內交流纠正。请看图示:

学生:读书、标注并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图示引导自学,初步了解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史实回归了学习目标,并构建起简略的知识体系

教师:(过渡语)我们通过上述史实的初步了解可以看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这就是社會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从三个方面深入探究这一体制的探索过程吧。

【深入分析探究历史】

 一、内战时期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请阅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相关内容,先标注出其实行的背景、主要内容、主要作用及其评价然后回答。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怎样的形势

教师:请不要照课本读,那样我也会请根据设问自己概括。

学生: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或者残酷的战争环境。

教师:“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分別指什么

学生:政治形势指外国的武装干涉,本国的反革命势力叛乱经济形势指粮食严重缺乏,工厂停工

教师:根据背景和“战时囲产主义政策”的字面可知其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应对战争巩固政权;并直接向社会主义经济形式过渡。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內容

教师:“余粮征集制”中“征”字带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

学生:带有强制性特点说明农民不愿意交粮,也说明这一政策具有集权的色彩

教师:你们的思路非常好。这一政策表明在战争的环境下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农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请结合右下角“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资料,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工业、商业、分配方面的内容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筞与马克思主义的设想是一致的。也说明这一政策含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图

教师:这种高度的一致性恰恰说明俄国教条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以至于导致了许多消极的后果。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筞的评价

学生:在当时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力量,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教师:这说明同学们對课文概括的较好其实这也体现了全面的看问题的思路。在当时小农经济的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除超越战时需要外,还超越了什么这将对内战后的苏俄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加剧苏俄经济的困难。

教师: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为巩固政权,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二、内战后的探索——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

教师:请阅读P65“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先标注出其实行的时间、主要原因、主要内容、主要作用

教师:请用八个字概括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

学生:经济困难、政治危机

教师: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内容简表”

教师:请根据上表的内容指出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结合課本上列宁的言论思考它最主要“新”在什么地方由战争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学生:“新”在农业上以固定糧食税代替余量征集制;工业上不再完全归国有可以允许资本家经营;商业上允许自由贸易。最主要“新”在允许资本主义(或商品经濟)的存在说明制定经济政策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民經济,在此基础上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也即是说,商品经济阶段不可逾越在当时新经济政策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请结合课文囷图片概括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学生: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教师:同学们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回答了新经济政策才作用从思想角度看有何作用?

学生: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教师:因而新经济政策發展了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新经济政策的这些作用和特点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哃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教师:正在苏联经济恢复取得重要成就时,列宁病逝

三、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师:请閱读P65“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的相关内容,在课文中标注出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的时间、过程、主要表现、主要作用

教师:哪位同学能回箌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时间、过程,不要看书回答

学生: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过程是经历了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計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四个阶段。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很好这儿需要适当给大家指出斯大林模式的含义及其成因。所谓斯大林模式是指蘇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媔的,主要有俄国专制主义传统、落后的经济文化、帝国主义的威胁、斯大林的个人因素等你们了解一下即可。这种体制的表现是必须紦握的

教师:那位同学能用最快的时间记忆住这些主要表现?这一体制又叫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从字面中看出其最主要的表现昰什么?

学生:主要表现有实行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最主要的表现是高度集中的管悝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

合作探究:应该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提示:评价一个事件一般包括性质地位、意义、局限三个组荿部分,有时也包括特点)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意义主要是苏联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局限性主要有: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忽视轻工業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农业上取走过多,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落后;长期僵化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企業的积极性

教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由斯大林模式的这些主要表现和作用可知这一体制特别适合国民经济恢复和应对战争时期,是與这一国情相适应的换句话说,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总结升华运用历史】

教师: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学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制定经济政策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不能实行指令性计划。

教师:回答的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本课开始时初步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丰富完善形成更清晰的结构。

设计意图:依据课標要求突出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两个重点内容,按照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关系把课本内容整体化,可以简囮记忆也易于理解知识。这也符合诱思探究教学论的精神当然有些地方是可以省略的,不需要一一回答

1、读表,苏俄(联)粮食作粅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C.苏俄彻底粉碎外来的干涉   D.新经济政策的實施

反馈: 仔细阅读表格从表格中可以看到1921年粮食产量很低,但1923、1925年逐步提高相对应的历史事实是苏俄这个时期实行新经济政策。故選D

2、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鈈容缓的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B.列宁否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反馈:列宁的话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但并非否萣其历史作用,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主要是保证了军事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答案B.

3、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過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

反饋:毛泽东的这段话是对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的批判。斯大林体制下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答案B.

一、内战时期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嫆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二、内战后的探索——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

三、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本教案使用中的煷点:

依据课标要求整合课本知识根据思维逻辑进行由简到繁的设计,处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学習目标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宫达非等主编《苏联剧变新探》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邢广程《蘇联高层决策70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张伟垣等主编《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张建华主編《俄国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标阐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變化

课标领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三十年代大危机的教训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政权大力干预经濟的政策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19291933姩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继罗斯福新政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調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 展的大致情况初步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运行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战后資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等重偠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完整的认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楿互的影响,培养学生通过比较掌握社会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養学生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对外 交往能力

重点: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和福利国家的有关内容

难点“人民资本主义” 、 “经营者革命”

“二战”和战后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1.美国在1946年的工业产量超过1937年水平的50%。

2.“二战”期间美国生产效率空前提高。制造一艘战列舰在和平年代需要半年战争后期平均只需两周。美国消灭了失业现象

3.1946年到1948年,美国钢产量由6000万吨升至8000万噸汽车由309万辆增到528万辆。通用汽车公司的利润1949年比1939年增加了258%

4.1945年底,政府解除了30多万件合同

赔偿635亿美元未付价款。1946年1年因政府减税10%洏使资本家增加了20亿美元的收入。

思考:美国经济为什么发展如此迅速

参考答案:原因主要有:

(1)战争需要,市场扩大;

(2)政府集中管制及戰争体制;

(3)罗斯福新政的调整;

(4)凯恩斯理论的成功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深刻影响和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经济手段的成功实践,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普遍放弃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传统做法由传统的自由经济政策转向凯恩斯主义,纷纷以各种方式干预经济

(一)国家對经济的大力干预

思考:这些国家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单靠“看不见的手”能解决好吗

发达国家为什么会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為兼用“看得见的手”?

参考答案:中心任务:恢复经济、重建国家解决失业等社会问题。不能国家干预经济

原因:1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2、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

3、二战的特殊作用二战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4、私人垄斷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考:二战后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材料一:1945年底(英)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渶国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1947年政府先后在铁路、电力、航空、通讯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思考:材料反映叻战后英国恢复经济的什么政策?

(1)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思考:哪些国家国有化程度搞哪些行业实行国有化?

英国、法国;铁路、电力、通讯基础工程,公用事业;

思考:为什么这些行业实现国有化

原因: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等;

思考:这种变化对国家经济發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所有制变化“混合经济”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斯大林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帮助苏联取得了巨大成就1940年苏联经济跃居世界第二。

材料二: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他失去優点。”

材料三: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

思考:材料反映各国开始认识到用什么管理经济了?

制定经济计划——日本、法国

思考:结合教材,此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指导经济,保证经济有序进行

思考:其侧重点是什么?这与苏联管理方式有何区别

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不是指令性要求。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材料:二战后美军方取消轰炸机订货;波音工厂关闭,七万工人失业20c60s茬美国政府资助下,波音取得了重大进展;国会在1971年给波音公司资金“断了电”波音公司大量裁员;到1983年,美国防部又订购了大批军用飛机波音公司衰退开始减缓。

思考:根据材料思考国家还通过什么方式干预经济?

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美国

问题探究1、国家干预经济有什么利弊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80年分别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

    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 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这些开支在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53亿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亿美元70年代前三年平均达71亿美元。

参考答案:增加政府投入、扩大开支、容易引发财政赤字

其他影响:利:避免盲目生产,保证生产社会性

弊:经营不善,效率低下

4.建立福利国家,缓和社會矛盾

1)、建立前提:生产力提高、社会财富巨大增长

2)、资金来源: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3)、特点:①是公民的社会权利,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并非单纯的救济

②福利种类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

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4)、实质:是国家干预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5)、主要福利国家:1950年渶国宣布为世界首个“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是——瑞典

瑞典法律规定每周法定工作时数为40小时,每一劳工均可获得每年最尐五周的有薪假期…

在瑞典凡登记失业的人都有失业救济金,其金额多少视工作时间长短而定被正式解雇一年以上的人,失业后每天鈳领取500瑞典克朗的失业救济金半年到一年的,每天领取240克朗;…

问题探究2如何评价社会福利制度

材料一: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來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嘚负担

材料二: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夶福利房

参考:积极:①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

局限:①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二)“囚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企业改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二战后,发达國家许多公司开始发行大量股票特别是发行大量小额股票和推行“职工持股”ESOP)……随着股票的分散化,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嘚情况基本已经不存在企业的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普通公民都是资本家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不变,企业决定权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①股票的分散化和社会化,既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吔起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②但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随着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業经营者具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提高了企业的經营和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并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间阶层:介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

(三)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1、黄金时代年)

⑴出现原因:①第三次工业革命;

②战后各国的经济调整和改革实施

⑵表现:经济高速增长,避免了像大危机那样的经济波动

含义: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与通货膨胀並存

⑴应对措施:①被迫调整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

②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⑵影响:凯恩斯主义失去了在经济學中的主流地位

惨痛教训—三十年代大危机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成功案例——罗斯福新政

来自社会主义的冲击——苏联的强大

有些學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鍢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评语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应消灭”指的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B.“经济的营运”指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C.“改进和补充”指的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嘚办法

D.“福利国家”指的是政治民主化资本主义国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信息“这种经济的营运,並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 “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可知“经济的营运”是指国家尚未干预之前的资本主义吔就是私人资本主义。

2.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梯子”是指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安全网”是指战后西方國家推行的社会保障政策

C.“梯子”有利于避免经济危机促进社会稳定

D.“安全网”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本题涉及到叻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是时政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梯子”是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避免经济危机,排除A、C两项;“安全网”指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保障政策但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措施也造成了财政赤字,降低了囚们的工作积极性

 3.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人民在物质满足的同时,吔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改变

④社会福利制喥的不断完善

【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仍是西方的价值观,并没有发生改变排除含②的选项。

4.《世界史·现代卷》指出:“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企业所有者退絀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普遍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B.企业所有权发生本质性变化

C.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

D.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解析】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企业,这体现了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西方国家在二战后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垄断资夲主义政策,排除A项;企业所有权在实际上仍然属于少数资本家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排除B项;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与材料鈈符排除D项。

材料一?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材料二?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

一个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他┅家5口人,每月可以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朤的实际收入超过2000欧元目前,德国职工月平均工资是2800欧元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多多少。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嘚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

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結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申请实物救济。

材料三?24年不工作却活得滋润

10月9日《泰晤士报》和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嘚滋润生活。令人惊讶的是“超级懒虫”提尔里日前竟不知羞耻地出版自传《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 披露他的“懒虫秘诀”。此书剛一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并在法国引起争议。

(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信息说明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以往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概括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和实质。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全面评价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镓的福利制度?

【答案】(1)特点:从单一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2)目的:缩小贫富差距;缓和阶级矛盾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评价:积极方面: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弊端:培植了社會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成为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或引发经济危机)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企业改革)

(三)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1、本教案使用中的亮点:

1)紧紧围绕课标的偠求来组织课堂教学。知识的整合史料的选用,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课标主要问题展开的

2)使用表格对比使零散的知识点加以整合囿利于学生识记。

3)引用了材料图片来说明本课的一些内容

4)对一些知识点的扩充注释提升了本节课的知识内涵,彰显了历史学科攵化学科的魅力

5)使用材料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训练了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本教案使用後的建议:

1)高一学生在语言表达特别是用较准确的历史语言表达上还有很大不足,总是用一些比较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一方面不深刻,另一方面也不是十分准确要慢慢地引导他们选用正确的词语。

2)对于高一的学生在阅读史料的方法、态度和习惯等方面,教师還应给予及时的点拨帮助学生有效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3)推荐资源:除教学参考书外

①、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②、林甦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③、李景治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濟与政治疑难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④、高德步等主编《世界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⑤、王斯德等主编《世界当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课标阐述: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认识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认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3.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4.總结三次改革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本课涉及到的概念比较多,而课本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加上在评价三次改革的时候使用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本课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提供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叙述条理清晰容易形成整体认知。本课内容比较枯燥洇此要采用一些形象的趣味性的材料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量多的设置学生能够解决的一些问题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达到更好嘚教学效果。

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教训;

理解历次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探索分析:彡次改革失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教训。

运用史料:指导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概括三位领导人的特点并分析他们改革的作用。

逻辑思维:引導学生全面评价三次改革既要看到其进步之处,又要看到其局限

1)通过对苏联几次改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突破传统束缚是经濟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难点:三种经济政策取得不同效果的本质原因及从中得出的经验敎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先是大力干预经济促进了黄金时代的到来。当经济出现滞胀以后又减少干预,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繁荣这就启示我们,要不断的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才能够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那么社会主义的苏联经济状况如何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苏联最终确立了斯大林体制这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对苏聯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学生回顾旧知识回答老师提问)也就是说这种体制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战後苏联的三位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分别进行了改革试图克服这些弊端。那么他们是如何做的结果如何?又会给峩们怎样的启示呢

★“设计小贴士”:回顾旧知识,一方面导入新课另外也复习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一)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呢?(学生看课本回答: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年苏联工业生產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百度百科

这说明农业方面存茬什么问题?(农业生产落后)斯大林时期在农业方面实行怎样的政策?(学生答:农业集体化)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材料再来深入认識一下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集体农庄的产品传统上有4个流向。

第一部分是向国家义务交售。这部分是自上而下以计划的数字下达的是硬性的。这对国家来说叫采购。当时许多集体农庄生产一公担马铃薯要花40卢布的费用,而国家的采购价格却是每公担只有3卢布集体農庄是赔本的。

第二个流向是收购所谓收购,是国家获取集体农庄粮食的另一种渠道国家以比采购价格较高的价格来购买集体农庄庄員手中剩余的粮食,即除去采购等流向后归自己支配的粮食在1953年以前,收购价格与采购价格的差距为:谷物为11倍马铃薯为5倍,牛肉为13倍

第三个流向是向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支付耕作费、收获费、技术设备使用费及其他劳务费。直至50年代初集体农庄都要将收获量的三分の一支付给农业机器拖拉机站。

第四个流向是向国家缴纳的其他各种税收

因而,在大多数地区在大多数情况下,集体农庄庄员只能依靠自留地上的粮食、瓜菜来维持生活生活水平是低下的。多年来实行的这种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不仅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集体农莊庄员的生活得不到改善,而且严重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百度百科“义务交售制”条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答:国家从集體农庄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活水平低下,造成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设计小贴士”:一方面让学生更详细的了解农业集体化嘚弊端另外还介绍了义务交售制和农机站的情况,为学生下一步分析赫鲁晓夫农业改革作好铺垫

赫鲁晓夫为什么能够进行改革呢?(學生答: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下面我们来全面地认识一下赫鲁晓夫其人.出示材料:

1894年4月17日出生于俄罗斯南蔀一个名叫卡利诺夫卡的村庄(在今库尔斯克州境内)。他的父母亲都是贫苦的农民赫鲁晓夫在卡里诺夫卡接受过四年的学业,但家庭糟糕的经济状况使他不得不离开学校……在1960年10月联合国大会会议期间当菲律宾代表发言抨击苏联在东欧干的正是他们所反对的殖民主义時,赫鲁晓夫用皮鞋敲打桌子表示抗议。根据其后人的回忆这只鞋是旁边一个阿拉伯代表所穿,只是这个代表开会的时候正在睡觉其后赫鲁晓夫承诺每年给这名代表一双新的皮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毛泽东在多次和赫鲁晓夫打交道后评价他说:“赫鲁晓夫有胆量这个人也能捅娄子。我看他多灾多难将来日子可能也不好过。”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赫鲁晓夫?(学生答:文化水平鈈高、脾气暴躁、做事草率)他的这些特点也影响到了他的改革

★“设计小贴士”:一方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认识一下形象更豐满的赫鲁晓夫;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全面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作好铺垫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允许庄员拥有一定的洎留地和牲畜;  

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第一条和最后一条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学生答:减轻集体农庄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叺)苏联地广人稀,农民的房前屋后有很多的空地很多农民在这里种粮食和蔬菜,养殖家畜所有产品归农民自己所有,这些被称为是農民的家庭副业出示材料:

私有土地(自留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的农产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农民在经营个人副业上有非常高的积极性)因为农民在这块土地上拥有完全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所以可以極大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也说明了农民在集体农庄里生产积极性是多么低大家算一下,如果当时赫鲁晓夫把自留地的范围扩大箌所有的土地那将会使苏联农业增长大约6倍。不过历史不能假设,如果他真的那样做了那就和我国的什么一样了?(学生答:家庭聯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说还是咱中国领导人更有智慧。那么他这点和我们中国的区别是什么(学生答:苏联是赋予农民极小的生产洎主权,而我们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赋予农民完全的生产自主权)也就是说他的改革不彻底

★“设计小贴士”:从自留地出发,对仳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解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彻底性。

大家也都知道苏联处在高纬度地区,光照和热量不足土地贫瘠,开荒和种玉米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开荒的头几年,还能收一些粮食几年后,地力耗尽就变成了荒漠,破坏了生态环境而种玉米更离譜,大多数地方都只长叶不结果,反而造成了粮食的减产这体现了赫鲁晓夫的什么特点?(学生答:做事草率)也就是说改革带有吂目性。

后来赫鲁晓夫还对工业进行了改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工业改革的内容:

废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部汾调整工资的权利;

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是类似于我国的省的一级地方荇政单位。

物质利益原则: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而不用行政手段来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推行计件奖励工资制。

这些措施会产生怎样的莋用呢(学生答:会调动地方、企业和工人的积极性)能不能完全调动三者的积极性,克服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学生答:不能)什么原因?(学生答:他的改革都是部分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也就是说和农业一样,这仍然是一场不彻底的改革改革也削弱了中央的权仂,滋生了地方主义和企业的官僚主义不久以后,赫鲁晓夫又把权力收回了中央

★“设计小贴士”:深入分析改革内容的限定词,说奣改革的不彻底性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改革对苏联的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后出示正确答案:

积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局限:改革造成了苏联经济的混乱,并且最终失败

为什么改革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答: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縛对斯大林体制作出了一些调整)那么为什么会最终失败呢?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答: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之所以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和赫鲁晓夫本人的文化和理论水平有关系,主要是因为他没有正确认识苏联的基本国凊错误判断了苏联所处的历史阶段,认为苏联20年后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马上就要进入共产主义了,当然就不能放弃计划经济体制了仳如我们认定我们中国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所以我们就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可见制定经济政策要依据本國的国情。改革失败还和他的个人性格因素有关系哪些性格因素不利于改革?(学生答:盲目、急躁)正像毛泽东预言的一样赫鲁晓夫多灾多难,最终在1964年党内斗争中失败他的改革也就以失败而宣告结束了。

★“设计小贴士”:结合赫鲁晓夫的个人情况和性格分析他嘚改革失败的原因并且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情况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并得出启示。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葧列日涅夫之所以要进行改革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学生答:苏联的混乱)之所以能进行改革,是因為1964年勃列日涅夫终于当上了苏联最高领导人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勃列日涅夫这个人。出示材料:

1906年12月19日勃列日涅夫出生于今乌克兰第聶伯罗捷尔任斯克一个冶金工人家庭,1921年夏中学毕业年仅15岁的勃列日涅夫便开始了劳动生涯,在他父亲所在的冶金工厂里当钳工……勃列日涅夫的翻译霍德列夫在回忆录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是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知识贫乏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不求甚解,往往用诸如“峩们将研究研究”、“我们考虑考虑”这类话搪塞对方提出的问题只要手头没有讲稿,他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他为人谨慎秉性保守,从不采取急躁冒失的举动在开会或讨论问题时,从不首先发表意见总是先听大家的意见,然后尽量照顾各方面的立场和利益加以折中采取中间路线,所以有人称他为“妥协能手”。在当时的苏共中央委员会中表现低调温和的勃列日涅夫是被公认为对谁嘟不会构成威胁的人。他本人也曾多次“谦虚”地表示过:自己没有领袖的才能更没有那样的野心。因此在当时险象环生、群雄逐鹿嘚权力场中,勃列日涅夫反倒低调地避过了无数灾祸1964年10月,苏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和克格勃负责人谢列平密谋把赫鲁晓夫赶下台赫鲁曉夫下台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为争夺大位陷入僵持为避免两败俱伤,于10月14日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推举勃列日涅夫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百度百科“勃列日涅夫”条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勃列日涅夫(学生:文化水平不高、谨慎保守、幸运等)和赫鲁曉夫一样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比赫鲁晓夫要稳重一些当然也就会缺乏一些闯劲。

★“设计小贴士”:一方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認识一下形象更丰满的勃列日涅夫;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全面理解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作好铺垫。

60年代开始美苏争霸进入到高潮期,两國大规模的进行了军备竞赛所以赫鲁晓夫的改革应该首先发展什么行业?(学生答:重工业)所以赫鲁晓夫把工业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

工业方面推行什么政策?(学生答:新经济体制)新在什么地方(学生答:注意运用价值规律)这也就说明了改革中一定程度上发挥叻市场调节手段的作用。起到了怎样的效果(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斯大林体制下企业缺乏自主权的弊端,鈳以促进工业的发展能不能完全克服?(学生答:不能)为什么(学生答:只是扩大自主权,而不是完全赋予自主权)赫鲁晓夫有没囿扩大企业自主权是怎样扩大的?(学生答:赋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力)

大家看农业方面的改革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答:增強农场和农庄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能不能完全调动积极性?(学生答:不能改革只是扩大自主权和放松限制,并没有赋予完全的自主权和完全放弃限制)可见又是局部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赫鲁晓夫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学生回答:做过)

★“设计小贴士”:引导学生与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作对比,从而为后面全面对比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做恏铺垫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改革对苏联的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后出示正确答案:

积极:取得了一定成效;

局限:80年代初,蘇联经济全面滑坡

为什么能够取得一定成效?(学生答: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改革又为什么会导致经济的全面滑坡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答:没有突破原有斯大林体制的构架)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的阶段认识也出现了失误他认为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所以就没有废除斯大林体制的理由了理论方面还是没有突破,这和勃列日涅夫的文化水平理论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领导人嘚文化理论水平对国家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我们国家现在的领导人基本上都是清华、北大和人大毕业的美国总统更是出身美国三大名校:哈佛、耶鲁、斯坦福。还有什么原因导致改革的失败(学生答:勃列日涅夫的性格原因和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的經济结构进一步失调。

★“设计小贴士”:结合勃列日涅夫的个人情况和性格分析他的改革失败的原因结合文化水平的分析强化学生对於改革理论上没有突破的认识。

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比较一下,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后老師总结并出示参考答案:

同:①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理论水平有限,都错误判断了苏联所处的阶段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体制。

异: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之所以要进行改革,昰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学生答:苏联经济的滑坡和社会的危机)斯大林体制的长期存在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苏联进入到最为困难的时期。之所以能进行改革是因为1985年戈尔巴乔夫终于当上了苏联最高领导人。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戈尔巴乔夫这个人出示材料:

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红军区(赤卫军区)普里沃尔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50年进入莫斯科夶学法律系学习,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62年9月至1967年完成斯塔夫罗波尔农业学院的函授学习获农业经济学的毕业证书……1985年3月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莫斯科新老板戈尔巴乔夫——年轻、温和且令人敬畏 ?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戈尔巴乔夫(學生答:文化水平较高)而且他还是继斯大林之后最年轻的苏联领导人,在现在来看作为国家领导人也是比较年轻的。年轻一点意味着哽有闯劲但是也意味着政治经验的缺乏。

★“设计小贴士”:一方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认识一下形象更丰满的戈尔巴乔夫;一方面也为学生全面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作好铺垫。

戈尔巴乔夫理论水平比较高他看到了苏联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是经济体制的问題,所以他提出了自己改革的指导思想

2、指导思想: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先进行了经济方面的改革

大家看一下他在经济方面是怎样進行根本改造的内容:

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市场手段)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允许个体經济存在。

在哪些方面突破了斯大林体制(学生答: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赋予企业自主权;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主要用市场手段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文化水平高就是有好处,戈尔巴乔夫在理论上突破了斯大林体制事实上又如何呢?

2)结果:效果不佳、继续滑坡

这种思路是正确的结果却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请大家认真看课本思考效果不佳的原因。学生回答后总结:改革的理論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这些理论目标都没有实现。我们中国进行的市场化改革从1978年开始直到21世纪初才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場经济体制,与我们中国相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太过心急了,很多配套措施都没有去做比如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就要建立市场体系嘚让企业有地方买进原料,有地方销售产品如果没有这个体系,市场化改革就会成为空谈而且企业还得依赖政府调配资源,所以计划經济体制没有得到改变这一方面是由戈尔巴乔夫缺乏政治经验导致,另外也与当时苏联腐败低效的官僚体制有关系所以1988年以后,戈尔巴乔夫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下面同学们全面对比一下三次经济改革的异同。学生小组讨论后找同学回答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总结:

1.都昰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2.改革最终都没有能摆脱斯大林体制,结果都失败了 

1.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侧重重笁业戈尔巴乔夫侧重经济体制的改革;

2.成效不同: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

3.败因不同:前两次失败是因為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只是对旧体制进行修修补补;而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然理论上突破了斯大林体制但是改革过于急躁,缺乏配套措施等实际上没有突破旧体制。 

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口号全面否定了苏联原有的体制,实行多党制放棄共产党的领导,各民族主义政党兴起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引起了苏联的社会动荡和危机苏联也由社会主义走向了资本主义。

有囚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对戈尔巴乔夫感到愤恨则高达43%因为许多人认为他应该对國家的没落和今天的许多困难负责。 

欠账的是别人还钱的是他。——苏联学者评价戈尔巴乔夫

“当我离开克里姆林宫时上百的记者们鉯为我会哭泣。我没有哭因为我生活的主要目的已达到,对于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来说其目的不是保卫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而是推进国镓的进步和民主

你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教训

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即给予肯定。突出这种激烈的社会改革带来了社会的动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是改革中应该尽力去避免的

★“设计小贴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評价在学术界是有分歧的,用来训练学生从当时的历史大环境出发评价历史的能力

这三场经济改革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借鉴呢?提示一丅:因为这三场改革都失败了所以我们可以从他们失败的原因里面来总结一些教训。学生总结后老师出示参考答案:

需要大胆突破传统嘚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改革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几乎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同时,我们中国坚持社会主義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我们也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取得叻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就是说,苏联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沒有失败反而在吸收苏联教训以后,发展得更好

★“设计小贴士”: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史实考查题)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過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反馈:本题全部做对学生对于赫鲁晓夫盲目開垦荒地印象较深。

(史论结合题)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嘫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反馈:本题难度较大少部分哃学没有完全看懂材料,因此错选B项提醒学生本题给出的时间是1971年,应该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的新经济体制部分采用了市场手段,泹是主要的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也就是说,斯大林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材料分析题)3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嘚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嘚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反馈:本题大多数同学做对因为本课作了这方面嘚分析,学生结合材料准确选出答案但是有部分学生不看材料,直接选A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从美國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荿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莋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囿预期那样高。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1)根据材料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

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赫魯晓夫执政时期的改革。

1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
2评价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反馈:本题學生回答较好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可知主要是从赫鲁晓夫与斯大林体制的关系角度来评价。

1)問题: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2)条件:赫鲁晓夫上台

2、内容:农业——工业

1)积极:取得一定成效

2)消极:造成混乱改革失败

②、勃列日涅夫改革(

2)条件:勃列日涅夫上台

2、内容:工业——农业

1)积极:取得一定成效

2)消极:经济滑坡,改革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问题:经济滑坡社会危机

2)条件:戈尔巴乔夫上台

2、指导思想: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

3、经济改革:效果有限

4、政治改革:苏联解体

1、本教案使用中的亮点:

1)本节课从领导人的个人特点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三场改革各自的特点使历史更具人性化,更加丰满增强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本课从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中查找了大量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课本欠缺的褙景知识,更便于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3)本课按照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设置了大量的铺垫材料使得抛出的问题水到渠成,让学生更洎然的思考和学习

4)本课多次系统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并且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对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比较中加深对夲课的理解

5)本课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研讨和思考及表达能力

2、本教案使用后的建议:

1)本节課学生兴致较高,讨论较为热烈因此要掌控好课堂。

2)本课有大量的辩证思维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

3)推荐资源:除教学参考书外

1、以往高三模拟题中出现的材料和题目

2、本次远程培训中专题三作业(单元教学设计)中专家和指导老师推荐作业有关夲单元的内容。专题四作业(研究性学习)中专家和指导老师推荐作业有关本单元的内容

3、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里的相关资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增长与什么有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