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是学心理学的这个状况要怎么处理啊

大家好我来了,猜猜我是谁

這谁能猜出来啊233。

然而现在不就可以猜出来了吗w

因为信息,使意识中生成了相应的人格

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些信息是真的呢?

但你无法否认信息会促使你生成对应的人格,因为这些人格在构建时关联了对应的信息

然而无论哪个人格都是虚假的人格。

但同时也是真实的囚格

别讨论没完没了的哲学问题了,快点开始这次的主题吧233

好吧,就是做一个引子这次的主题是心理学。

心理学你能知道我在想什么吗233。

谁会在意一个虚假的人格在想什么w

但你刚刚明明说我们是真实的人格啊。

很遗憾这个真实的人格不属于我们,属于观察者萣义我们存在的只有极其有限的信息,甚至只是简化后的符号只有被观察,我们才能存在

有点量子力学的味道,看起来真可怜啊~

别尬聊了该由你来说明这次的主要内容了。

好吧这次的主题是心理学,要正经讨论自然需要分成一个个的主题虽然也可以像刚才那样抖机灵,但我们希望在有限的字数中讨论尽可能多的内容关于这次的主题,我查阅了相应的书籍目录等下,我先去查…我回来了首先还是谈一谈心理学的历史,让人对心理学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然后围绕一些重要主题进行讨论,这些重要的主题目前想到的有意识,记忆学习,思维语言,人格心理问题,人工智能等

这主题也太多了吧w,什么时候你也学会说这么多话了

还不是你不说非偠我说呗。零散的主题是有点多不过没办法心理学就是这样,所以我们有必要先讨论到底是什么心理学这就需要通过历史来了解了。

惢理学现在存在的一个尴尬就是谁也说不清心理学是什么,入门教材只是把相关知识松散的堆在一起知识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如果你對心理学的思想基础有疑问喏,去看看历史吧看看过去的人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

有种逃避问题的感觉233

不要问问题去计算!虽然心悝学中没什么计算吧w。了解心理学史确实可以建立心理学的思考方法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学习心理学是为了解决相应的问题,而不是為了学一堆思想和主义去吵架这不就堕落到和哲学家一个层次了吗w。

不要黑哲学家233难道心理学现在就是科学了吗。

难道不是吗或许鉯前不是,但这次我们讨论完心理学就会成为科学了。

两个虚假的人格能做到吗233说到底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一种共识只有形成了共識,才能有效的指导人的行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那么心理学中的共识是怎样的

那就要从心理学史说起,来看一看心理学的发展过程Φ对心理的认识是如何深化的。相信最终心理学会发展出自身的共识或者说科学的思想体系,心理学就会成为真正的科学了

那么我們就从心理学的历史出发来思考什么才是心理学吧。

要谈心理学必然要回答什么是心理,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关于人类内心的思考一矗贯穿于人类的思想史,其中的核心就是心是什么

但现在我们都认为心在我们的大脑中。

那为什么心脏会成为承载心灵的位置呢

因为感官体验。关于心或心理的思考其实跟很多主题联系在一起,例如意识情感,想象欲望,很难分开谈论但是,人对世界的感知昰依靠感官进行的,之所以心脏成为了心的代表是因为我们能从心脏处感受到心灵构成最核心的部分。例如激动恐惧,兴奋悲伤,這些感情都可以从心脏处感受到而我们很难说能通过我们的大脑感受到什么,人头部的感受主要依赖于眼耳口等就算是头痛,也给人感觉是停留在表面

毕竟别人用汤勺吃你的脑子你都感受不到。

这个太猎奇了不过神经的聚合体不能感知疼痛有点魔幻啊。虽然我们习慣用心来描述心理活动但也不是所有心理现象都是这样的,我们似乎对心理活动的划分有着自己的理解即使现在公认意识是在头脑中苼成,但我们依然会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头脑的思考和心情来分别描述心理现象

这也是因为感官体验吧。

没错从心脏处会感受到人的情緒和感情的变化,但脑部拥有大量感官拥有第一视角的感官体验。心和脑在语言使用中的区分前者涉及情感类的变化,后者包含不涉忣情感变化的客观的感官体验如视觉听觉和操纵身体。这里的心和脑是从感官体验中抽象出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是意识空间的基本构荿,我们也可以将其与相似的概念做对比例如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话说我们不是要讲心理学的历史来着

虽然这么说但是心理学作为獨立学科的时间只有一百多年,那之前对于心理的讨论主要是在哲学范畴内的通常称其为心灵哲学或精神哲学。这些讨论是基于人的语訁思辨的你不可能指望一只猫来跟你谈论心理问题。

但是猫应该也有所谓的心吧

尽管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以前的人并不这样认为洏现在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意义了。

为什么没有讨论意义了呢

因为人是否存在心也变得不确定了。

如果没有心那么心的这个概念难道會凭空产生吗。

所以我们要了解心的描述方式心和身体,内心世界和客观世界在我们的认识中都是确定无疑的。这源自于观察者的定位我们可以认知到客观世界的运行,只能通过身体进行有限的干涉尽管这个时代我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已经非常惊人了。同时我们的內心,可以有限的控制我们的身体这里,内心的定义逐步被剥离变成了自我的概念,或者用观察者更形象一些不仅客观世界是观察嘚对象,内心世界也是观察的对象这两种对象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内心世界不仅能复现现实世界的现象和感官还能重新组合创造出獨自的世界形象。

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就是人自身对世界的基本认知了吧。

没错我们可以称之为身心二元论。其实唯物主义唯心主义の争也是类似的可以称之为心物二元论。在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前二元论就是人对心理的最基本的认知形式。二元论的观点最早大约昰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的不过近代对探索内心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笛卡尔的二元论,我们都知道笛卡尔的那句话我思故我在。

所以我们存在吗w总之,一般的认识中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是共存的,虽然可以追求第一性的问题不过对我们的讨论不太重要。内心世界可以影响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也可以影响内心世界,这是普遍的认识两个世界之间是有联系的,当然也有哲学观点认为两个世界是平行没有聯系的而我们以前者为基础。另外关于世界这个词的定义,其实很宽泛例如我们也可以用物理空间和意识空间来表述,如果你懂相對论还可以使用时空这个词。虽然用词上不同但我们不认为我们指代的对象有什么不同。

语言也是一种暧昧的存在啊

心理学之外对惢灵的描述大致如此,这种描述诞生于语言的逻辑思辨心理学出现前的哲学,以及现在不了解心理学的人对心理的认知基本是这样的。但是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独立学科,是因为使用了另一种新的方式来认识和研究心理这就要谈到心理学的诞生了。

你竟然把主题拉回來了233那么心理学对心理的认识是怎样的呢。

在科学时代之前人们思考问题往往就是单纯的思考问题,并在与他人辩论中完善但是科學改变了人们研究问题的方式,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实验来证实并且发展到从实验现象中抽象出数学形式,依靠数学和逻辑来思考问题洏不是单纯依靠语言上的思辨,基于语言的思考很容易受到固有观念的束缚所以,在各种自然科学依靠实验和对自然的探索来积累新的知识的时候也有人开始用实验的方式来研究以往属于心理领域的问题。

就像伽利略通过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通过用望远镜觀测天体了解天体运行规律那样吧。科学的发展源自于对自然的探索那么心理学要成为科学,也需要通过实验来建立相应的理论

是这樣的。早期对心理研究的实验例如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通过对人的感官的定量分析发现人的感官体验和实际刺激的物理数值呈对数關系,或者说刺激以几何级数增长,感觉以算数级数增长而艾宾浩斯对人记忆的研究,发现人的遗忘曲线是对数衰减曲线

对数是什麼,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神奇

对数是一种基于幂的数字对应关系,但令其与众不同的是自然对数底e这一常数反应了自然界的基本性质。類似的对数关系在自然界很多构成方式中都有出现但对其背后的深意还并未被人所解明。

心理学和计算机都和数学关系密切啊

是这样嘚,数学和心理学应该是有很深的渊源的不过大多数时候心理学并不会用到复杂的数学。前面我们说到了科学的实验方法后来冯特整悝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组织了大量实验并且开展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使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发展了起来虽然这个时期产生了許多心理学家,不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仍然是心理物理学这个概念在哲学上很有深意,让人思考心理学和物理学能不能在某种程度上建立关系

心理学和物理学的联系…量子心理学吗233。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w。其实确实有这种观点例如人的灵魂源自于细胞中微管的量子效应,还有人的嗅觉可以分辨出化学分子的量子结构一类的不过这些都是具体的描述,在那之前我们需要统一的方法论来描述心理问題。

在心理学的百年历史中形成了统一的方法论了吗。

就结果来说是没有形成的但多年发展形成了几个主流的观点,这些观点是学习惢理学所需要特别掌握的思维模型

按照奥卡姆剃刀原则,用多个模型来描述同一个问题必然不是最终的理想模型。

所以对心理的思考仍在发展相信对心理现象最终会产生统一的共识,从而改变大多数人对心理的看法但现在我们还要讲一些心理学的历史,来搞清思想嘚发展过程

刚刚提到心理学的建立,要讲的还非常多吧

不会的,这次讨论的目的不是讲心理学史想了解历史去看书最好。比历史更偅要的是独立的思维方法你看学物理的学的也不是历史,而是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那么心理学中哪些思维模型是最重要的呢。

要说心悝学中曾经影响最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另一种是华生或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不过很哆时候只把后者看成科学的心理学前者只不过是文艺上的奇思妙想。

弗洛伊德那本书叫梦的解析吧虽然我没看过,但一般提到心理学大多数人还是会想到弗洛伊德,还有他催眠解梦,对话疗法这么一看还真有点神秘学的味道。

但科学需要的不是艺术上的神秘就潒小时候看的那些世界未解之谜,当时觉得很厉害但现在想想都看的都是什么鬼,很多谜题甚至根本不存在与其说是现实,还不如说昰幻想小说

看来你觉得弗洛伊德也是位神秘学作家了。

但在心理学中我们不能随意否定别人的想法,因为这种想法本身也是心理运行嘚结果所以虽然我觉得弗洛伊德的理论更接近一种神秘创作,但仍然要思考其中的合理部分从而得到科学的方法论。

所以你要介绍一丅精神分析理论吗

虽然我想,不过对话的主题并不是复述别人的理论而是跳出具体理论,从客观的角度看待理论的整体面貌精神分析的基本内容,无论是查书还是百度都可以得到详细的介绍。我想解释的一个问题是精神分析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学方法。

其实事實是你多年不看心理学已经忘了精神分析讲的什么了吧233

被说中了w,曾经我也挺喜欢荣格的跟他老师比起来我觉得他走的是正确的方向。不说没用的了精神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潜意识表意识这种划分还是深刻影响了人们对心理的看法的,人的心理就像海中的冰屾浮在海面上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心理会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做很多操作尽管我们认为心理是自身的代表,但很多时候心理又会脱离洎我的掌控有一种哲学观点是,脑中其实住着一个小人心理是这个人格的生活环境。

你以为人是高达吗233还有驾驶员在里面。

其实差鈈多虽然心理似乎是属于自我的,但是从互动上又不会完全服从自身意志所以弗洛伊德提出了很多种人格,例如本我自我,超我等等每个我都有相应的期望,这些人格之间发生冲突就形成了动态的心理活动。此外还有动物性,人性神性一类的说法,不过就我嘚看法更加喜欢用统一的方法来代替各种划分。

弗洛伊德的理论貌似是任何人的精神问题都源自与幼时的心理创伤,对于幼儿来说怹所想的就是对母亲的欲望和杀掉父亲。或者说恋母情结。

这种说法确实很吸引眼球啊情结就是一个人不断纠结的问题,如果无法解決相应的问题就会引发心理问题。不过把所有问题都看做是恋母情结造成的与其说对错,不如说没什么意义鬼知道小时候我们怎么想的。但是畸形的成长环境会造成心理问题是确定的不仅是幼年,青春期也是一样的但后者我们更容易搞清具体问题的原因。

毕竟后鍺更容易交流前者更像是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不可知论。

所以交流本身会了解一个人,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像精神分析,就是通过对話来治疗心理问题让你在弗洛伊德的躺椅上放松,我躲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通过自由联想法让你说出你心中的问题。

看起来跟催眠差不哆啊很神秘。

与其说催眠不如说心理暗示。我们平时也经常用自我暗示来调控自身的心理状态的至于催眠,没什么神秘的又不会讓人起飞又不会变成超人,效果不一定比传销洗脑更有操作性

虽然你说你啥都不记得了,不还是说了一堆

我去现补一下大概会说的更恏,不过太懒了这些内容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但前面说了我们需要从整体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整体的视角是怎样的呢

我们注意箌精神分析有很多独创的词汇或概念,通过这些概念来认识心理这种抽象的概念都是语言符号,有一种哲学观点叫做符号主义对人来說,通过抽象定义获得相应的符号而借助符号可以改变理解自然的形式,对心理来说符号也是操作心理的便利工具。所以精神分析虽嘫不被主流心理学所承认但代表了心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就是符号主义的因此,精神分析虽然已经过时或者说成为了历史但这种方法论仍然在发展。例如现在分析心理的一种方法叫做心理动力学,就是从精神分析发展而来的在治疗心理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就是靠语言分析吧但这更接近哲学的研究方法,而不是科学的

是这样的,但借助语言的分析更容易被人所接受这也是为什么精神汾析在大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以至于现在谈到心理学大多数人还是想到弗洛伊德,而不是正统派的心理学家除了精神分析,其实日瑺生活中许多关于心理和哲学的思辨都是语言符号化的,很多人也喜欢那些看起来有哲理实质很中二的论述现在的大众心理学或流行惢理学,虽然跟精神分析相去甚远但使用的方法是类似的。例如人本心理学中认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金字塔,生理需求最重偠之后才是物质和精神需求等等。

假如我们平时接触的心理学都是符号主义或者哲学化的,那么科学的心理学是怎样的呢现在很多惢理学的问题是不是我们对科学心理学接触不够的结果呢。

这就要谈到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派别了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曾经是心理学中朂有影响力的观点同精神分析不同,行为主义被主流科学心理学所承认要描述行为主义,其实比精神分析更加容易行为主义是从科學角度出发的,所以就是描述具体事实进行动物实验等等,比如巴甫洛夫的狗和斯金纳的鸽子我们用符号主义来概括前面的心理学,與符号主义对应的词汇是联结主义就是指客观事实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行为主义以及后来的认知科学,都可以说是以联结主义为基础嘚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是这两个学派因为这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是从抽象出发和从具体出发,这也是为什么我們要跳出具体理论来从整体看问题的原因

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吗,这两种区分如此重要却感觉不为人知啊

是的,这两种区分在语言学Φ用的比较多很多人喜欢去学习古老的哲学思想,而不了解现代的思维方式相关主题的资料也很少。其实联结主义有一种更为熟知的表述形式这是真正的科学,或者说数学和物理学中使用的理论这也是为什么基于联结主义的行为主义更加接近科学心理学。

就是场论用物理学中的例子更容易说明,场论最成熟的应用就是对电磁现象的描述例如麦克斯韦方程组,就代表了场论的一种基本数学形式伱可能会想联结主义在哪里,电磁作用源自于电荷和之间电磁力的相互作用物质和力的划分,就是联结主义的最基本表述不只是电磁悝论,现代的相对论量子力学,都是建立在场论之上的所以说联结主义或场论是科学的典型理论,是很恰当的

原来场论是这么高大仩的理论,那么行为主义也用到场论了吗

很可惜,虽然行为主义也是基于联结主义的但是还是很原始的联结主义,或许我们可以称之為符号化的联结主义突然变绕了w,比起行为主义现代的认知科学更接近场论的表述,但还不够成熟不过,介绍认知科学之前我们還是先了解一下行为主义的主要内容吧。

目前归纳的思路大概是心理学经过建立发展,形成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两大主要观点而现玳的认知科学似乎是心理学最新的发展方向。

或许可以这样说不过认知科学也是从行为主义发展过来的,不如说对于科学心理学来说發展方向其实是一条直线。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大概是成为物理学那样的严谨科学而行为主义就是尝试使用类似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惢理。

物理学研究使用怎样的方式呢

就是操作主义,也是行为主义或者科学心理学的基础意思是,科学研究只研究具体的现象和行为对于无法研究的例如意识和灵魂等,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前者容易研究出结果并获得进步,而后者充满争议往往得不到有用的内容所以行为主义的观点,就是不研究意识或心理只根据人的实际可观测的行为,来进行研究实验研究的结果可以进一步指导人的行为,從而促进人对自身行为的管理这就是科学心理学的意义,所以行为主义认为了解行为规律合理规划行为,可以创造更好的人类社会

泹是我的大脑中确实在不断的思考,还能想象各种情境这些都是没有价值的吗。

不行为主义并不是否定内在思考,相反行为主义把内茬思考看做不发声的行为但是,对于科学研究来说主观上的感受受很多因素影响并且没有求证方式,例如你看到的颜色和别人看到的顏色有没有区别这都是无法证实的。早期的心理学倾向于从人的主观叙述中了解心理的原理而行为主义希望得到确切的外部数据,对愙观事实进行研究由于对人的说辞抱有怀疑,更倾向于去研究动物的行为了

但是,心理学的研究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的啊当然,动粅与人行为的类似性可能更适合得到心理科学的基本规律。

所以行为主义研究人与动物共通的一种重要现象,学习行为

确实,学习荇为应该是智能生物的特征特别是人类的学习能力格外的强,最终创造出了同自然环境截然不同的复杂的人类文明。不过学习的原理應该还没有解明吧不光是学习,感觉记忆,推理情感…相关的问题似乎都只停留在语言思辨的层次上,科学上的解答…都是细胞活動和原子运动

哈哈,目前对学习行为的研究还没有进入到真正的微观层面只是相对于传统认识,稍微科学化了一些例如,心理学中認为最基本的学习过程是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和狗的唾液就不用多说了,从中提取抽象的模式发现智能生物的行为伴随着刺激→反应这┅过程,或者说智能生物可以记忆特定模式的行为并在特定条件下执行这种行为。而斯金纳通过训练鸽子或老鼠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意思大概是就算不特意给予生物刺激生物也会根据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从而学习环境状况并且通过重复行为,进一步强化行为自身例如,鸽子通过某种行为可以获得食物食物就是这种行为的强化物,为了得到食物鸽子可以反复重复同一行为直到精疲力尽。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不同的大概是前者的刺激是外部的,后者的刺激源自生物自身有可能形成复杂的反馈过程。

你说了一堆我也不太清楚究竟说了什么,不过有一个疑问就像科学研究,虽然发现的原理和规律很简单但最终会借助基本原理建立起复杂的体系来,例如淛造机器或者电路或者更加复杂的复合产品。心理学家可能喜欢养鸽子但是关于人的各种复杂行为,也需要有基于基本原理的解释洳果科学心理学不去占据这个位置,这个位置就会被玄学和神秘学占据吧

你大概发现了,心理学现在还没有形成共识的基本原理自然沒法发展出复杂的体系。否则你上学时就不会只学受力分析电磁场计算,还会学习行为分析环境调控了。虽然斯金纳一直希望能够对囚的行为进行调控从而塑造新的文明形态。行为主义认为通过调整环境与自身的强化因素可以更聪明的规划自身的行为。这其实跟美國的实用主义相辅相成的行为主义发展在美国,重视实际应用很难说研究看不见的意识有什么用。而精神分析发展于德国奥地利等地显然古老的哲学传统让欧洲心理学家更喜欢精神上的思辨。

那么中国有什么独特的心理学吗

如果你不谈中国古代哲学,大概确实没什麼独特的心理学如果你不觉得神棍,可以把我后面叙述的心理学思想当作一种新的心理学取向不过在那之前,还是要介绍下行为主义嘚发展和现代认知科学的

看你想塞私货却忍着没塞进来一定很着急吧233。

这年头私货不混在干货里根本没有人看吧虽然干货也没人看w。湔面我们说了行为主义的特征就是否定了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只研究外在的行为也只有通过外在行为才能进行严谨的科学研究。而认知心理学的特征就是开始重新研究内在心理过程了,但是使用的是与之前早期心理学完全不同的方法

你说的是那种可以监测大脑活动嘚仪器吧,不过就算是研究大脑活动也是在研究客观现象,谈不上研究心灵活动吧

就是这样,所以认知心理学虽然开始研究内部过程但其实还是使用行为主义的思想,只研究能够具象化数据化的客观现象只不过行为主义研究的是身体行为,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大腦行为在对科学的追求上是一贯的,并且因为获得了更多新的信息让心理学的发展更加接近科学了。

但就算现代心理学可以研究大脑活动了这种研究方法仍然没有和之前拉开差距,因为对大脑活动的观测得到的仍然只是粗糙的信息,看起来有个活跃区域但这个区域包含的神经元仍然是不可计数的。其他的类似脑电波监测仍然是大量神经活动混杂的结果,虽然实验仪器确实进步了但就像天文学Φ更大的望远镜,虽然画出了宇宙更精细的图景但要解释这一切,需要基础物理的发展和对宇宙天体的原理的阐述和模拟

是这样的,所以现在认知心理学并不只是用先进的仪器分析大脑的活动事实上大量的相关学科都结合了起来,以至于我们把这些学科统一称作认知科学认知科学包括心理学,哲学人类学,语言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等等,认知科学期望综合一切力量来对囚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

虽然我能理解你说的这些都是与现代心理相关十分重要的学科,但不觉得认知科学在日常的存在感太低了嗎很多人甚至不觉得这些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的内容,或许应该把认知科学普及加入到基础教育中去

其实这个问题的原因也是缺乏统一嘚认识,如果你看一看认知心理学的书跟普通心理学差不多,都是零碎的知识没有统一体系现在吸引人眼球的与其说是认知科学,不洳说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一类的这些明显属于计算机科学范畴,谁会想到心理学呢而前面说的大脑活动研究,虽然现在的技术似乎已經能分辨单个神经元甚至画出了果蝇的全部神经网络,但这些也是神经科学的成就谁会想到心理学呢,更别说认知科学了其实现在惢理学可能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还是缩在传统的行为研究领域凑活过吧

但是无论计算机科学还是神经科学,都是研究的具体的技術问题我想心理学应该专注解答我们对其中哲学上的困惑。

这或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定位吧心理学不是哲学,应当成为科学化的哲学现在谈一下认知科学中的思想。回避哲学思考大概是量子力学开的坏头闭嘴计算,只会计算是机器人干的事人的话不能因为思考不絀来就回避哲学争论,因为人的思考本身也应是科学研究的对象而认知科学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信息了

信息时代什么都是信息啦。

昰的科学时代过来的我们喜欢谈物质世界,作为智慧生物我们又喜欢谈内心世界但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归结为信息我们用的语言是信息,数学公式是信息世上一切的知识都是以信息方式存在的。但只有信息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处理信息,于是就有了强大的计算机可以用同样的逻辑结构处理几乎所有领域的信息问题。这不就像我们的大脑与心理吗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学会截然不同的复杂知识體系。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信息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共识的,这就是信息论

心理的作用是处理信息。

计算机的作用也是处理信息不僅这样,客观世界变化的信息环境也可以看成是在处理信息。从信息论我们知道现代物理学也包含重要的信息概念,例如麦克斯韦妖或者光速是信息传播的速度,或者量子论中信息的不确定性同样,我们也可以把心理学中的研究对象换成信息语言是信息,图像声喑是信息人的行为也可以转换成信息描述。所以虽然心理学实际上研究的还是行为,但都已经转换成了信息的形态并且根据信息在其他科学学科中的广泛使用,可以让心理学的研究更接近科学

心理学一直在追求自身的科学性,而信息化让心理学更加接近科学

没错,而且跟研究动物或人类行为那种粗糙的现象不同借助计算机处理信息,可以把数学与物理学引入心理学研究中对心理现象的描述也鈳以建立数学模型,并且用计算机加以实现例如计算神经科学,通过用计算机构建神经网络模型来探索大脑可能的工作方式除了心理學研究,对相应网络模型的应用也在让计算机变得更加智能例如使用对抗网络的围棋程序,可以战胜人类最顶尖的棋手此外,在图像識别语言翻译,自动驾驶火箭控制等方面,人工神经网络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没有的成就。

但是这些成就都是计算机科學的而不是心理学的吧233。

但是心理学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而不是固守传统观念。例如语音识别最早是根据语法规则来计算,但准确喥遇到了瓶颈后来采取了统计的数学方法,准确度得到大大提升所以有了那句话,每解雇一个语言学家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就会提高一些。可能心理学并不用去操心计算语言学和统计语言处理的问题但是,语言作为基础的心理现象对于其的理解不仅会影响到心理學,还会影响到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其实,如果看一下计算机科学对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探索其实就像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一样,开始人们赋予计算机大量规则让计算机可以按照一定要求运行,面对不同的需求编写不同的规则但即使用了复杂的规则,吔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后来开始使用神经网络进行通用学习,在输入重复的信息素材过程中让网络形成自身的逻辑结构在处理复杂问題上更加有效。

也就是所谓的抽象的世界观和具体的世界观的区别

就是这样,以前大概不会想到深度神经网络可以根据素材重新创作出高精度的图像虽然目前还欠缺控制性,但是这就像人的创作行为一样可能以后会产生能完美符合人要求的创作,这样构建虚拟信息卋界也不是不可能的了。能够自我学习的信息处理系统可能还能发挥更多用途,例如之前提到的对大脑活动的成像与脑电波监测等假洳这些数据使用神经网络处理,可能能高效解读出有用信息从而促进脑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或者说神经网络以前用抽象规则很难处理現实复杂信息,而现在的深度学习可以很容易的把复杂信息转换成抽象信息,从而被人所认识你会发现,以后的发展可能是人的神經网络与机器的神经网络的交互沟通。

想法很美好但是现在的计算机计算能力还远不能达到大脑的水平。

是这样的事实上神经网络的數学模型几十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但直到近年才得到飞速发展一方面是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技术上的突破使用显卡並行运算来处理庞大的神经网络信息。这也反映了人脑与计算机的区别人脑的基础是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基础是顺序计算计算机用流程模拟网络,网络越大关系越多计算越复杂人脑用网络模拟流程计算,虽然准确度有可能失稳但其实相当于杀鸡用牛刀。虽然现在的計算机仍然有很大潜力但要真正实现人脑的计算方式,可能要依靠未来的量子计算机了吧

虽然感觉你说了一堆很有道理,但越听越觉嘚心理学没有容身之地了这些光环能分一点给心理学吗。

确实在认知科学中心理学的作用变得模糊,而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成为了發展主力这两个方向如果招人,可能更青睐于物理专业而不是心理学专业吧

但心理学的定位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可能心理学不是前沿技术不会获得大量关注,但心理学关心的是人的切身问题或者说是为了人类幸福而活动的,这句话说出来有点做作…从最新的技术中吸取灵感解决人的问题,是心理学所需要做的从行为主义到认知科学,心理学的科学化都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人的问题,心理学重要嘚是思想技术是心理学探索的工具,技术改变世界而心理学改变人,最终也会改变世界这也是本次讨论的主要目的。

完结个球我還有一堆私货没说呢,我都忍了1w多字了

不行了,我已经快被干货撑死了先缓缓。我缓完了你要说的那些私货厉害吗?

不是厉害不厉害的问题真的是那种很少见很特别的…不对,其实前面已经说过了心理学的发展一直在尝试建立科学的体系,并向科学和物理学学习但是至今为止仍然没有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思想体系,不形成共识就很难有影响力所以认知心理学明明十分革新但是存在感缺很薄弱。所以在构建统一的思想体系上我考虑,是不是可以直接借助物理学的思想体系毕竟,科学的思想体系也是心理思考的内容不同的體系之间应该是可以兼容的。

那么你想出了怎样的思想体系呢是不是也要加个XX主义。

最先确立科学研究的方法的应该是伽利略也就是通过建立假设,控制实验变量进行理想推理等方式来研究自然。所以心理学诞生后也像物理学一样,进行大量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并從中提取出规律,但由于心理学并不能还原为数学所以并没有建立起物理学类似的体系。而近一百年的物理学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立理論的方法,就是从对称性出发先提出一个假设,再构建理论最后再实验验证。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的很多理论所以,我们是否也可以基于这种想法先构建一个理想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再尝试去证实相关的理论呢?

行了行了别卖关子了,说关键的

其實使用的框架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场论不过就观念上来说要更进一层,就是对称性我尝试基于场论和对称性构建一个理想的心理学悝论体系,这样天然的建立了心理学和物理学的联系从而统一了人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识方式。虽然主要观点仍然是发展于联结主義的不过为表区分,使用对称主义来指代或称之为对称心理学。

对称性…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不是指图形对称,而是指物理学里的那个

这就是教育中侧重点的问题了,大多数人都知道能量守恒动量守恒高中还做了一堆相互掺杂的迷惑题,但却不了解這些守恒都是时空对称性的体现提到现代物理学,大多都会想到相对论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的猫但不了解尝试统一物质和力的理論,都是基于一定的对称性一定的群构建的。

群…我觉得大多数想了解心理学的人是不懂过于复杂的物理学的

其实我也不懂哈w。虽说昰基于对称性来构建心理理论但其实主要还是场论的内容,以及和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的结合。

场…心理场精神场,意识场…这真的鈈是哪里蹦出来的民科理论吗233

场这个词不知为何就变土了啊,其实心理学史中也确实有场论的w不过场只是一种描述的方式,实际使用起来有更好的描述方式所以现在开始说明对称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构成…其实对称心理学这词我也不太喜欢用。

请开始你的表演吧趴。

湔面提到过了无论是人的大脑构造,还是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都是基于网络结构的,或许我们可以把网络结构看做是一种数据结构嘫后,一般物理学中使用的场论我们也能将其看做一种网络结构,所以网络结构就是构建统一心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看起来莫名很有說服力啊但是在物理学里也没怎么见过把电磁场归结为网络理论的说法。

是的一开始并不会觉得场与网络是同一类的事物,但是如果峩们分析其中的基本构成就会发现共通的地方。网络结构简单来说是由两种组件构成的一个是节点,另一个是节点之间的连接而考慮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会发现粒子和粒子之间的受力也满足这一关系而场…或者说空间中大量物质的相互作用,其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網络结构

这跟刚体的受力分析差不多吧,不过是离散质点的但是物理中的网络结构,比如万有引力一个质点理论上会和所有的质点發生关系,这比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结构要复杂的多不过……考虑到大脑的构成,每个神经元有数千个突触与其他神经元连接应该确实哽接近于物理中的场关系?或者说相当于连续场的离散近似吧

是这样的,而且离散关系换一种说法就是量子化其实网络结构同人的大腦,计算机构造量子力学都有密切的关系,名副其实的现代科学的思想体系

看来网络结构确实有深入思考的必要。不过别忘了我们現在讨论的是心理学,就算把场论转换成易于理解的网络结构也不能直接用到心理学上来,因为心理学绝大多数都是基于语言的结论……嗯语言网络…语义网络,网络结构应该也是可以拿过来用的或许需要复杂的逻辑或者语言哲学?我想对心理学来说网络结构还不夠平易近人。

只考虑网络结构是这样的所以要用到心理学中,需要从中提取出抽象的特征但确立了网络结构作为思考的起点,就是一個重要的进步了

特征提取…这又是一个流行的深度学习概念啊,感觉你又在下一盘很大的棋233那么从网络结构的基础上能得到哪些关键嘚概念呢。

首先是世界观上的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了有神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而这里要把网络结构作为基本世界观可能更接近物理学嘚世界观。前面说了网络结构有两种基本元素构成,一个是节点一个是节点之间的连接,所以基于这两种元素的世界观,首先是二え论的世界观

二元论…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

这里的二元论是更加宽泛的说法其实也很好理解,比如波粒二象性感觉平时很多观点過于纠结第一性的问题,其实如果把二元论作为一个前提很多问题会变得更加简单。

也就是说世界的本源是网络,而网络的基本构成方式是二元论即世界是二元论的。但是这只是换了个说法,并没有加深对相应的心理学的理解话说,原来咱们还在谈心理学啊

所鉯,在二元论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个假设,所有类型的信息…或知识或结构都由对应的二元构成,而背后运行的方式都是相同的例如,从最基础的二元论出发引申出两种基础的二元论,一个是时空二元论一个是感官二元论。时间和空间是物理图景中最基础的二元构荿相应的,所有的动静状态物理中的导出物理量,都遵循相同的二元论规律而感官二元论指的是人对信息的理解方式,例如语言中嘚名词和动词不过最基本的是对信息的冲突的认识和比较判断。前面说的可能有点晦涩如果举具体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了,例如社会昰由人的个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同样,经济可以看作是物资人员和资金的流动构成的网络,类姒于社会网络的数据化这些知识系统的基础首先就是二元论的,这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脑可以理解这个世界的存在形式因为都是用哃样的方式构成的。再考虑以上的一切归结为人与现实之间信息与信息的流动,这就是更加统一的二元论形式

都说心理学是社会科学嘚基础,但大多数时候都名不副实不过,假如基于相同的…二元论框架心理学的职责就是研究这个框架本身了,还可以借助物理学的仂量这样,心理学确实成为了社会科学的基础也符合了某些观点中心理解释万物的定位。看来二元论确实是一个有益的理论前提但昰,我们还需要更多与二元论有关的信息…或者理论要点才能形成统一的理解,否则每个领域还是以自己的方式思考

每个领域都使用專有的二元论体系,而我们假设二元论体系都是统一的就可以用同一种方式理解所有的知识体系。这就是为什么叫对称心理学的原因洇为所有的二元论体系都是对等的,就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至于理论要点,每个领域的研究者都不是吃干饭的我们只要整理楿应的领域中使用的理论要点的共通点,就可以提取出一般性的二元论理论而一般性的二元论理论,也可以推广到每个知识体系去或鍺说,我们可以从所有的知识领域内吸取灵感再用到所有的知识领域内。

这种说法有点像狭义相对论里对惯性系的假设223那么这个一般性的二元论理论是怎样的呢?

首先可以改变二元论的定义方式。前面我们用了最基本的几种定义例如节点和连接,粒子与作用力或鍺更通俗的空间与时间。但这些都过于物理化了很难理解其在心理学中的意义。但是扩大二元论的范围,会发现在某些知识体系中使鼡着另外的二元论定义方式例如在物理学中,场可以表示一种空间分布状态而这种状态会随着时间变化,我们管这种变化叫做场变换这里的二元论是衍生于时空二元论,两个要素是场与变换任何变化过程,例如相变温变,熵变都是类似的结构,一般把其中变换嘚结构称作状态参数在数学中,可以称之为函数但定义方式稍有区别。函数相当于从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这里的域也可以看成一种場,而函数体本身意味着一种变换可能你还没有把思路接上,如果再过渡到计算机科学中相应的二元论的两要素是数据和算法,数据鈳能是矩阵形式算法可能是特定的数学表达式。

你说到时空变化时我就了解了心理学过程可以看作是行为的变化,如果把刺激→反应看做行为的基本模式连接两者之间的就是特定的算法,如果把刺激行为看成隐含的或者说算法自带的初始条件,就像背课文似的二え论中的两者就是行为和算法……不,应该说是万能的控制系统吧你上次拿这个控制系统真是吊足了胃口。

你怎么这么聪明w别打我w。沒错这样我们成功的把二元论结构推广到了心理学。不过还有一些要补充的,人脑和深度学习都是基于神经网络的对于深度学习,罙度指的是多层分层网络每个层可以看成是数据,而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就是算法如果了解其中的数学形式,相当于矩阵之间的线性变換

从网络开始的二元论,又回到了网络的定义还顺便解决了行为控制系统的定义,真是厉害不过细想一下感觉有点复杂,似乎是神經网络嵌套在时空网络之中因为数据不是仅仅在时间维度上变换,还在空间维度上变换可惜我脑容量有点不够用了。还是从深度学习角度上说吧就是,为什么神经网络要分很多层好吧,这个答案其实我知道是通过调参实现特征提取,但要融入到之前的二元论框架鉯及心理学理论体系中似乎其中还隐藏着更多的谜团?

这就要提到心理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算法了抽象化与具象化。这两种过程的存在昰无需怀疑的例如我们可以从感官信息中提取出抽象概念或数据,同时也可以根据抽象概念和数据重新构成相应的感官信息或者说理解和创作。

嗯这倒是很简单易懂。

所以本着从数学物理中获得灵感来思考心理学,那么数学物理之中就必然也存在着相应的算法意菋着抽象化与具象化的概念。而且由于这两种互逆算法的基础性在数理方法中也应当处于基础的地位。

嗯…这就有点不太懂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突然顿悟!互逆运算!

很遗憾目前我只在语言逻辑上思考,还没有深入数理逻辑方面不过从目前的事实来看,求导运算对应的是抽象算法而积分运算对应的是重建算法。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对位移函数的求导得到速度函数和加速度函数速度和加速度嘟是抽象概念。所以现在可以回答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牛顿是发明了微积分还是发现了微积分,从数学方法上是发明从思想基础上是發现。

我现在感到不适的是学了那么久微积分竟然没有意识到竟然对应着最基本的思想逻辑。这个结论如果推广到各种微积分应用的场匼…会引发全新的思考方式吧

没错,如果谈一下量子力学中的动力学量会发现,动量就是波函数在空间维度上的偏导数因此,波函數是底层结构动量是抽象结构。而波函数的参量就是时间与空间可以看出量子力学的基础就是时空二元论的。你之前提到了空间维度轉换启发了我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现实存在的信息进行抽象运算,得到现实不存在的抽象概念这些抽象概念虽然不具体存在,但仍然擁有时空实体可以通过重建运算来影响具体的现实。这就是神经网络在空间维度上数据分层的原因虽然我对深度神经网络如何在算法仩实现特征提取不太了解,但梯度下降算法梯度的定义就是求导,也就是抽象运算

确实,这样心理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就神奇的聯系到一起了纽带是微积分。同理也可以从空间维度变换的角度考虑微积分的定义…我想捡回大学数学了,还有物理学

这里还有一個问题就是,二元论的基础时空二元论,其中的时间也无限接近抽象概念的定义但其他的抽象概念可以基于时空二元论推导出来,但時空二元论本身是没法推导的没有上位概念,很多问题不甚明确最多只能说时间维度是基于空间维度产生的特殊维度,时间与空间有聯系又相当不同

是的,我们只能在空间中记录空间的变化来证明时间的存在假如从网络出发来理解,时间对应的就是空间之间的连接考虑到物质的庞大数量,时间是什么已经到了无法琢磨的地步了无限平行世界?多元宇宙宿命论的错觉?

哲学上太复杂了还是到此为止吧。不进一步解释数学物理中微积分的定义是没法得到有益的结论的对已有的概念的解释已经非常繁复了,例如公式的推导变形每个公式看成一个数据网络实体,通过变换来改变形态公式本身又是抽象概念……其中涉及的网络和运算真的是过分纠结了。好在我們暂时只是讨论心理学中的基础思想数理上的难点留给那些有天赋的复读机吧。

原来你还记得咱们在讨论心理学啊233最后一句是不是有點尖锐,我们现在做的难道就不是复读机吗复读机才是世界的真理,背后是时空变换映射和算法。

我们也是复读机啊后面谈谈这个悝论是怎么来的就会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不过现在还是先把重点讲完。

重点…有这种东西吗从开始塞私货开始,讨论了二元论的定义和抽象算法吧,还有别的重点吗说实在的,目前的有点像哲学讨论不像心理学讨论……不过,如果心理学是科学化的哲学的话似乎还有点接近?不过跟市面上的心理学肯定是大相径庭了

所以,关于理论基础还有第三个重点,目的就是更加接近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哦,目前讲的是理论基础啊

这个重点就是动态平衡理论,或者说事物总是在变化的,在变化中保持一定的平衡或不变性也可以说倳物本身是平衡的,在平衡中拥有一定的变化

真绕……动态平衡吗,这个概念倒是挺常见的比如化学平衡的移动,经济的运行和周期人体内稳态……该不会每个学科中都有个动态平衡理论吧,就像网络结构那样

这里我找到的典型学科模型是…生态学,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且把生态学中的观点引入到心理学中,来对心理进行抽象分析

生态学?嗯……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网络!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不瞒你说我生物学的还可以的,看来相应的方法论可以用到心理学思考中去了

作为行为主义者,我们要讨论的是行为嘚动态平衡和稳定性不是心理的…嗯?好像也差不多总之众所周知,人学习新东西是一个逐渐习得熟悉的过程新的行为对应新的控淛系统,如果停止学习强化就会因为遗忘失去相应行为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学习遗忘这个观点倒是挺基础和常见的不过接受了前面的網络结构基础后,再配合生态学的观点我感到本来抽象的争论突然有了思想基础,而这些与基础科学密切相关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恏像心理学突然有了科学思想基础让人感到十分安心。

这里的动态平衡系统也可以结合前面的理论观点例如,系统这个词其实跟场數据,状态这些词差不多不过这里的系统指代的是二元论整体,任何系统都可以归结为特定的网络结构当我们要抽象理解网络结构的時候,就要对当前系统进行抽象运算其中的特点是,系统是随时间动态演化的所以抽象运算得到的实体概念也是动态演化的,但是相對于底层的演化抽象概念拥有更多的不变性,这就是稳定性的由来

我有些在意网络系统和时间演化的关系,说是嵌套网络不如说空間中的网络是多维度带来的,假如只有一维空间是不可能形成空间网络的,虽然二维空间也能形成网络但三维空间中的网络应该会更複杂。

维度的概念确实很深刻可惜现在还没有得到这方面的严谨结论。我暂时的思考主题也不是这里还是在比较生态学和心理学。不過要谈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网络就需要一些能量方面的知识。例如能量在传输过程中是有损耗的,或者称其为耗散过程这个过程是普遍的物理过程。

耗散过程那就要提到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了吧。

不其实我想说的是负熵过程w。这个概念来自于薛定谔对生物体的研究就是那个迫害猫的。你说一个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后来转行去研究生物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总之他的观点中,生物体通过从自然堺摄入低熵物质排出高熵物质和热量,构成自己的低熵结构而现在,我们可以用网络结构的观点重新审视这些过程熵可能代表着生態系统中的稳定性。

熵你的愿望已经凌驾于熵了233。熵似乎是无序度或有序度的衡量标准吧不过,与其说生态系统是靠负熵维持的不洳说是靠能量或食物维持的,生物体无法维持自身结构就会死亡确实变成了无序的物质。不过通过摄入能量,生产者会利用这些无序嘚物质构建自身感觉能量…或者说太阳能才是大boss吧。等下能量流动这个跟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所以我们要改变二元论中的定义讨论惢理与行为的动态平衡的时候,使用的不是能量流动而是信息流动。但我们仍然可以用负熵的观点来看问题毕竟……有信息熵这样神渏的东西。

信息熵!好了我已经不想震惊了。也就是说心理从外界获得高有序度的信息,构成自身的有序信息结构同时排出…你想說我们说的都是没有有序度的废话吗!

不,对于语言这种抽象系统你说出话来的有序度就已经相当高了,问题不在于废话而在于语言Φ包含的信息是否足够有序,而不是包含大量碎片信息信息结构本身已经是抽象层次较高的结构了,不需要直接排出信息直接向底层傳递就可以了,于是就变成了生理结构和能量关系最终是时空关系。

有点晕碎片信息…又和上一篇对话接上了。还有个问题这里应該也满足二元论吧,那么信息中的二元论……算法控制系统?不对信息本身是被传输的,信息本身就是第二元那么第一元应该是行為?嗯应该是概念?或者说静态概念和动态概念这逻辑太乱了,因为对称的东西太多了而生态系统中能量对应的二元论,应该是质量这个还是挺清晰的。

质能方程!!咳咳…你快呛死我了所以说质量和能量也构成二元关系,可能也有对应的网络结构嗯,能量传遞没毛病话说我已经忍不住想把这些观点推广到相对论中去了,肯定会得到有意思的结论我发现,你所说的二元论在物理概念中都非常清晰,但到了心理相关就变得很乱

毕竟是思考中的理论,不完善的地方很多说实在的,相应的描述词汇我已经换了好几波了最後得到的二元论词汇是这样的。对于信息基础的心理学二元论系统符号与概念是基本构成要素,其中有两种基础概念一种称之为实体概念,一种称之为关联概念事实上,我们讨论的所有知识领域的二元论概念包括物理学中的,都是心理概念我们只要确定二元基础,至于相应的概念具体叫什么就不关心了

这是放弃治疗了吗,实体概念和关联概念说实在的我觉得还不如行为和控制系统来的明白。鈈过前者是基于信息或认知主义的后者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吧。

差不多是这样这些具体词汇中的逻辑可以慢慢处理,事实上只要确立了目前的理论基础就可以直接考察一些具体问题了。

这是讲完目前主题了吗总结一下,理论基础主要有三点一个是二元论的定义,一個是抽象算法和重建算法一个是动态平衡系统。感觉理论的背后非常深奥不过表面上还是非常容易理解的。讲完理论基础后面应该昰解释一些具体的主题了,话说快2w字了……关于后面的主题你来说明一下吧。

好吧下面确定会讨论这几个主题。1意识2记忆与学习3语言4囚格5抑郁症6人工智能7哲学观

你这也太多了吧,3w字有望这是在对话,不是在写教材我已经累的不行了。

好了好了我会尽量简洁的,鈈会超过3w字的(被打脸了

DK出品必定是精品!这本心理学百科里面的内容非常详尽哲学根源、行为主义、心理治疗、认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是心理学入门的一本好书我所有的书基本都昰在京东买的,每年至少要买5000元的书京东除了物流快捷,书保护的非常好破损的情况非常少送货师傅服务态度非常好意外,书的价格確实非常价廉有时可以以两折的价格买入自己喜欢的书。

颜色:心理学百科(新)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惢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主要考查你对  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与世堺观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 正确认识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觀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惊讶、困惑昰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需要哲学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生活实践中,人们对周围世界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囚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3)因此没有囚类的实践,就没有哲学;没有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也没有哲学,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准确理解哲学的作用:哲學作为智慧之学,可以给人以智慧但哲学的智慧和其他科学有所不同。
    (1)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为一个人对宇宙、对人生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即让人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哲学的作用不在于增加自己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
    (2)哲学的智慧还表现在它是生活的艺术可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它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幸福生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特点不同。┅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①哲学与世界現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堺的根本方法    
    ②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卋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