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是人类在进化如果是因为较真道德,那是不是对全人类的讽刺

之前没写完所以没发出来既然看到了就贴出来吧,现在不会再继续写了

原作者: 已获得作者授权。

对于道德是否进化而来我的看法是:道德感的进化出现,是为了使个体在人群中受欢迎

由于人类智力高涨导致欺骗互相严重,社群进化出喜爱闲言闲语的机制抵制欺骗在大家会互相交流评价的生活環境里,道德名誉的好坏变成了是否能得到合作机会的关键如何能被视为好人呢?会做道德判断且视道德是不为利益行事的人能在尔虞我诈的环境里被视为好的合作对象。

欺骗可以轻松获利甚至攸关生死这在动物界很常见,例如高鸣行鸟会假装受伤好让猎食者远离它嘚鸟巢琵琶鱼会趴在海底,混在沙中露出像虫的肉诱拐小鱼过来觅食而将之吃掉,东方猪鼻蛇受到威胁时会腹部朝上发出恶臭并把舌头滑出嘴巴,各种动作都是为了装死但蓄意欺骗可能是类人猿专属的行为。

大约在两百万年前我们祖先的大脑开始快速扩张发展,夶到原始人先祖的三倍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转变呢?大脑非常消耗能源他的质量仅占了全身的一小部分,却消耗了五分之一的能量腦容量大就需要更多的食物,需要更多食物意味着生存有着更高的风险表示我们的智慧所相应得付出的进化代价不菲。进化过程中我們和黑猩猩住在相似的环境里,而且我们的 DNA 还和黑猩猩有98%完全一样某个时间点我们和他们分道扬镳之后就远远将之甩在脑后,是什么关鍵性的差异使我们现代统治了世界呢

则认为和群众相处的社会生活远比对抗自然环境需要更高的智力,毕竟树木不会移动石头不会骗赱你的晚餐,每一个人都需要倚赖他人帮忙才能顺利存活及繁衍但在争夺食物或配偶时,又要学着如何利用他人、记住发生过的事、计算你即将做的事大众会有什么反应等 等原本的挑战混合了新的社交竞争,使得心智进化快马加鞭的迅速进展

1982年Frans de Waal 的黑猩猩政治学《Chimpanzee Politics》生動的描写了黑猩猩众多复杂的权力转变,有集结斗争、帮派瓦解又重组、有计划的暴力压制行动等等使得黑猩猩欺骗的研究有了学术级嘚正统基础。

利物浦大学的人类学家 Robin Dunbar对于复杂的社交促进大脑进化,也提供了相当的证据他发现以脑和身体的比例而言,灵长类的脑嘟偏大而住在大型社群中的狒狒,脑又特别大相反的住在小型社群中的长尾猴,脑的比例就比较小如果你在 10 个人的社群生活环境里,你的大脑得应付记忆十个人的相关信息以让你了解谁是敌是友,谁困难时会提供帮助谁会是谋略的搭档,当人数增加到 20 人你的大腦得应付 190 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0 人时则高至 1225 则人际互动关系人数与人际信息量是等比级数式的飙涨。

Dunbar用大脑新皮质(Neo-Cortex)的体积代表脑容量這位在大脑外层,处理抽象、反省和计划等工作的区域灵长类,特别是人类的大脑新皮质在约两百万年前开始迅速地尺寸增长。Dunbar 发现粅种的大脑新皮质和该群体的成员个数有着明显的正相关也就是知道该物种大脑新皮质的平均,就能成功的预测该物种群体生活的成员數量事实上Dunbar 也预测了人类的群体大小,得到 150 人这个数据当他整理了人类以及社会学的种种文献后,发现很多人类的团体大小也就是 150 人

接续Dunbar 的研究,Richard Byrne 和 Nadia Corp 发现物种说谎的频率直接与大脑新皮质的大小成正比婴猴(Bush baby)和狐猴(Lemur)的新皮质相对较小,它们的行为比较诚实坦荡大猩猩等擅长说谎的灵长类,其大脑新皮质也就最大越会说谎的,新皮质就相对越大附带一提,Richard Byrne 和 Nadia Corp 并没有测量人类的说谎能力因为哪物種是说谎的佼佼者,不证自明还有其他显示人类说谎能力的实验,儿童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Victoria Talwar 做了个测试儿童说谎的实验“偷窥游戏 Peeking Game”。實验内容是让儿童转身面向墙壁猜是什么玩具发出声音的,猜对三次就有奖品试几题轻松的题目之后,会有一题突然把他们难倒了主试者这时会说有事要离开房间一下, 而叫他们不要转身偷看答案出去之后再回来前还会发出声响让儿童知道主试者要回房间了,好让怹们如果偷看答案有时间可以再转回面向墙壁当孩子们得意的说出答案后,问他们有无偷看看他们有没有说谎。六岁大的孩童之中囿百分之九十五会说谎,美国、英国、中国、日本的孩童都一样Dan Ariely 对于大学生做实验,要他们回答五十题复选题问题和一般测验差不多,例如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白鲸记》的作者是谁?希腊神话中谁是爱之女神等等十五分钟作答时间结束后,学生们要把答案從题目誊写到答案卷之后再一同交至教室前方每对一题可以有十美分奖金,另一组学生也同样做实验但答案卷上面已经标了答案,要昰他们题目卷上自己写的答案和答案卷上的解答不同他们可以选择作弊,在答案卷上标出正确的答案还有另外一组,在缴交答案卷前把题目卷丢进碎纸机,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毁掉作弊的证据,神不知鬼不觉的拿到高分而领多一点的奖金最后一组,连题目卷与答案卷通通丢进碎纸机甚至不必告知自己对了几题,作答完之后就从教室前一个充满零钱的桶子里头自行拿走自己应得的金额如果有人存惢欺 骗,这是最佳的时机一点欺骗的证据都没有。这些学生会诚实作答吗或是受诱惑欺骗获利?

第一组学生无从作弊五十题里面平均答对 32.6 题,第二组可以看到答案且能够偷改答案组平均答对了 36.2 题,第三组提高了作弊诱因能够毁掉题目卷,平均答对 35.9 题声称的答对題数和第二组不相上下,最后一组能够自己拿钱的声称自己平均答对 36.1 题。Ariely 从实验中得到结论是一旦有机会,许多诚实的人都会欺骗怹发现绝大多数的人都会作弊,但只是偷改几题而已因为这四组题目相同,但受试者可以作弊时出现了平均数位移的现象。

时间再往湔拉儿童欺骗的能力可能还比清楚的意识更早出现,Steven Pinker 所著的《心智探奇》一书中第七章里头有谈到婴儿淘气的进化婴儿还尚未有清楚嘚意识,但已会善用仅有的利器也就是可爱的笑容或举止,来为自己挣得养育资源婴儿都能早熟的对于妈妈的各种动作作出反应,例洳和妈妈视线接触、露出笑容、甚至还会模仿妈妈的表情这都是能挣得更多爱护的技巧。动物学家Konrad Lorenz 曾指出婴儿身上形体的各种特征,潒是过大的头、圆圆的头型、大大眼睛在脸部的相对位置、圆润胖胖的脸颊都是进化中刺激母亲爱意而能获得更多关爱的进化结果。Stephen Jay Gould 写過一篇有趣的文章《米老鼠的生物本源》(A Biological Homage to Mickey Mouse)生动的将米老鼠设计稿一直以来渐渐的持续改变,对应发现其改变方向都是朝着越来越像人類婴儿形体上的可爱特征。

婴儿为了要挣得更多养育资源进化会让他们对于父母原本预期愿意付出的量,想办法诱骗出更多例如温暖嘚温度和母亲的奶水在成长初期至关重 要,婴儿如果真的饿了或冷了才有反应可能会遇到刚好没食物的时机,或兄妹更需要照顾的时机所以婴儿会在没那么饿或没那么冷的时候哭闹,但由于父母也会学会看出哪些是属于“狼来了”式的哭闹所以宝宝得用更高明的技巧,他们也并不是要更精练于作假而是进化出在生理上并没有真正需要的情形下,还能够拥有觉得自己可怜的真实情绪Pinker 说到,人们很可能从小就拥有了这种自我欺骗的能力

原本天择对于群居动物的烦恼是如何促进合作,狼群一同狩猎成功率若是比较高且分食的效益仍夶于自己猎食自己享用,那使之合作就会有利于生存和繁衍鱼群一同移动,单体可以藉用其他鱼只拍打的水流前进更为省力, 合作常鈳以增加族群适存度而人类也是群居动物,基本上不论是狼、鱼、人类或其他动物要促进物种间的合作,天择设计情绪欲望心理机制僦可以做 到人类也的确有许多利他行为的情绪倾向,但是人类的生活互动远远高过于其他物种其中有一项明显的差异就是因为我们人類的智力高涨,而出现了很多精巧的蓄意欺骗原本能够合作的生活互动,如果欺骗出现而不解决行得通吗?Richard Dawkins 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到计算机仿真的合作—欺骗实验合作者是别人需要帮忙时合作者就会帮他,欺骗者反倒时常接受其他人的帮忙当对方需要回报时他掉头就走,这样的状况里欺骗者得到帮忙而获利, 实际上这获利可能是别人帮他清除掉背部的寄生虫之类的但自己从不付出精力与时間出去,所以总获利最大即使一开始只有一个欺骗者,在没几个世代间欺骗者的基因也会散布开来,不久之后合作者的基因就会逼菦灭绝,原因是不管群体中合作者和欺骗者的比例如何骗子的获利总是占上风,譬如 说群体里合作者和欺瞒者人数各半时,欺骗者只受惠而不付出他们的情形总是比合作者好。当欺骗者比例到达百分之九十时可以说大家都不怎么互相帮忙,整体的产能很低不过即使到这一地步,欺骗者仍然总比合作者好这仿真实验显示,如果有欺骗出现却不解决合作状态会瓦解。

后来模拟实验又加入新角色:記恨者他只帮助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而且对方只要一欺骗他他会记恨在心,不再帮他在只有合作者和记恨者在场的模拟环境里,两種人都很有利他精神其实不太分得清楚谁是谁,两者的获利状况都很好但在一群都是欺骗者的环境里,一个单一记恨者不怎么能胜出因为他得花去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遇到的欺骗者,然后发现他是欺骗的坏蛋不再与他合作,毕竟要让他记恨所有的欺骗者也需要佷多的时间与付出 记恨者人数若是比欺骗者少太多的话,他们仍然可能会在进化世代中绝迹不过如果记恨者数量能达到一个关键性的仳例,那么记恨者遇到记恨者的机率就会大增他们的合作获利就可以抵消遇到欺骗者所损失的时间、精力,一旦达到这个比例记恨者嘚获利就会比欺骗者高,而欺骗者会以飞快的速度走向灭绝在即将灭绝时,欺骗者数量减少的速度会缓和下来然后这少数民族可以生存很长ㄧ段时间,因为身为少数的骗子要遇到同一个记恨者两次的机率很低,他还是可以到处行骗

人与人的生活互动非常多元,难以鉯几种行为倾向简单区分也因此相对的要推论什么社会型态发展很难有扎实有力的推论。但为了要探讨道德感如何进化出来尝试重建進化过程的工作还是得尽量去做。上文计算机仿真的实验是想说欺骗出现了,不能不解决否则合作状态会瓦解,又如果有能够记住欺騙者的人出现他的进化优势可以更胜欺骗者。

进化心理学认为认知能力和心脏、肾脏一样,有基础的功能性结构是特化来处理对应問题的,就像内脏器官或组织这些心理特征像是语言学习、乱伦的嫌隙感、侦测骗子等等。Leda Cosmides 提出一个实验来显示我们的心智模块里面囿一个部分专门处理侦测欺骗,他采取 Wason 实验要受试者找出违反“若 P 则 Q”的情况:实验是使用一面印着英文另一面则印数字的卡片现在桌仩有四张卡片,上面亮着 Q、R、4、9如果在“一面是 R 的话,另一面就是 4”这条件下你需要检查哪几张卡片才知道有无违反条件呢?答案是 R 囷9再将字母与数字换成生活问题:使用一面是年纪另一面是所喝饮料的卡片, 桌上亮着的四张是 16 岁、21 岁、喝可乐、喝酒“成年人才能喝酒”这条件下,需要检查哪几张才知道有没有人违反呢这一题多数人会觉得简单很多, 答案是 16 岁与喝酒发现同样逻辑结构的问题,呮是包装情境不同第一题只有5%~30%的人答对,第二题却高到 65%~80%的答对率实验不只在大学测试,连亚马逊河流域的施为阿尔部落也是如此也鈈只成人如此,三岁小孩也是这样Leda Cosmides 发现,当人们检测的是一种契约或是一种规范利益交换的规则时,人们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樣的情境下,得出某些规则错误就等于是在揪出骗子“如果你享受了这个好处,你就得符合这样的条件”而骗子就是享受了好处却没有遵守该符合的规范喝酒代表的就是一种好处,要能得到这个好处就得证明你的年龄符合规定。这不是因为在需要侦测骗子的时候我們才将负责逻辑思考的模块打开来使用,而是我们使用一种不同种类的思考规则这些适合察觉骗子的思考有时会和逻辑思考一致,有时則否当研究员将成本和好处的位置对调,像是“如果你付了一千块钱你就可以得到这个包包”,逻辑错误是付了一千块钱却没有得到包包但人们仍然会选择侦测骗子的卡片检查:拿到了包包,却没有付钱实验更显示人们自拟为哪一方的人,便会擅长侦测那一方的被欺骗“如果一员工得到退休金,那他必定工作了十五年之久”在侦测这个题目谁违反了规则时如果受试者经题目包装情境而采取的是雇员的观点,他们就会挑出工作十八年却没得到退休金的卡片; 如果受试者采取的雇主的观点他们会挑出的则是工作不到十五年就领退休金的卡片。

这样看来我们的心智似乎配备了一种专门侦测骗子的机制,题目内容不管怎么变换只要要大家从社交情境中找出骗子,對人来说就很容易若是问题改成以逻辑形式呈现,问题就变得棘手很多而且侦测骗子和发现逻辑错误一致的时候,人们可以精准的察覺但当这两者相左的时候,人们仍执意要找出骗子我们天生有侦测社交利益损失受骗的本能,举世皆然

我们有欺骗的本能,也有侦測别人欺骗的本能两种能力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军备竞赛,会是“邪不胜正”还是“正不胜邪”呢Paul Ekman 研究了多年面部表情,确定了面部表凊是举世皆然的而且特定情绪会有特定表情。人在说谎时如果牵涉到的利害关系越大,他就会感受到越多的情绪像是焦虑与恐惧,這些情绪会从脸部和声调泄漏出来

而 Ekman 又接着发现,不幸的是我们侦测骗子的能力相当凄惨,即使大家自认有能力识别出骗子但事实仩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在行,能够侦测出骗子的机率和乱猜的机率一样只有少数人对于侦测欺骗很在行,一万两千名受试者中只有二十個人天生有侦测欺骗的优秀能力。

心理学家 Charles Bond 问了各个不同国家的两千五百位成年人问他们如何察觉出欺骗,超过七成的人回答了具有普遍性的刻板印象:骗子会坐立不安、说话不流利、想避开视线接触等等尽管这些刻板印象完全没有实证或统计的任何支持,人们对于说謊者的猜测印象仍非常的天真

谎言专家 Bella DePaulo 研究识别骗子能力并加以分析,某向度下受试者能辨别真伪的比例是47%也就是说,要辨别对方有無说谎掷硬币还比较有效。

其实多数人都能看出对方表情的异样但困难的是如何解读,例如对方紧张可能不是因为说谎反而是担心所说的实话不被相信,总的来说从这角度来看,某方面欺骗能力和侦测欺骗能力的进化攻防战是欺骗占了上风。

但是怎么会骗人能仂高过侦测骗子的能力呢?Paul Ekman 提出不少解释首先他认为在进化的环境里,大家住在相近的部落中缺乏隐私使得骗子难以掩盖作为,大家靠对方的动作行为就可以发现谎言不必靠表情来判断。再者谎言被揭穿会名誉扫地,这是不容忽视的下场

欺骗总能够在合作中撷取哽多利益,天择用情绪欲望让人们合作之后会放任欺骗而获利继续发展吗?我认为有个控制欺骗的机制进化出来——闲话机制

你一天婲了多少时间和人说话闲聊?可能有四分之一天的时间!有什么收获吗我看大概是不多,不过也不是完全不重要语言这东西很奇特,沉默无语会让人觉得尴尬会急着找东西来讲,无论是多么没意义的话我们为何要这么做呢?

Robin Dunbar 的回答是:语言是一种理毛的形式对猿猴而言,理毛不是为了保持卫生而是为了表达承诺,这行为比较像是在说:“与其和那边的小明在一起我宁愿在这里和你一起理毛”。猿猴类有许多这样肢体碰触的动 作这是所有亲密关系的基本特征,人类的父母、情侣、朋友也都愿意花上几小时的时间抚摸、碰触彼此的毛发简单来说,肢体碰触是社交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肢体碰触,人类还加上了独有的语言就很多方面来看,说话和理毛的目的很相似聊天像是让我们表示出:“我觉得你很有趣,我愿意花上时间和你在一块儿”当然,聊天不只是传达愿意和你在一起这件倳而已聊天还可以交换彼此信息,当猿猴想知道谁可以当盟友谁不可靠或谁和谁比较要好时,只能靠直接肢体观察得到但我们人类能够经由口耳相传的方式知道这些事,这会大幅扩展我们的社交圈人类进化出的语言让我们能够整合许多社交关系,它让我们能够交换鈈在场人士的信息和一个人聊天,可以知道很多事例如其他人可能正在做什么、当我们实际遇到他时该怎么应对、以及他和另外的别囚是什么样的关系等等。这些都能让我们更有效的协调团体中的社交关系对于人类特有的大型团体,这点格外重要报纸(手机、平板)上嘚八卦总是如此的吸引我们,即使在大学里等庄严的地点对话主题也常是个人八卦。Robin Dunbar 为了了解八卦监测大学餐厅里用餐时大家的对话內容,结果发现社交关系以及个人经验占了约七成的对话时间,其中一半时间都在谈论不在场的第三人的事

能够交换不在场的别人的信息,这让我们能教导别人如何与素未谋面的人建立关系或者在他们面对困难之前教导他们处理的方法,若是缺乏这些资 讯我们可能需要多花好几天的时间观察,才能找到建立关系的依据

闲言闲语还有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抑制欺骗多人大家一起侦测欺骗,比起一个囚单打独斗判断对方有无说谎还来得有效一个人若要判断对方有无说谎,只能靠对方表情、语调、某些动作等依侦测欺骗的本能来判断而且对方只要脱离视线就没有对他的行为信息,他是否言行如一也就无从得知也无法知道他是否编纂了没发生的事;众人如果喜欢闲訁闲语,谁做了坏事即使我没有在场看到,在大家三姑六婆时还是可以听到俗话说“坏事传千里”,做了坏事要是被发现了会传开會给说谎欺骗很大的吓阻力,等于是众人一起监督恶行闲言闲语机制是个有效抑制欺骗的方法,能维持并加强社会规范 经验科学的证據可以支持说明,人类的确是喜爱闲言闲语的动物你能想像人们在酒馆相遇聊天,谈的不是谁谁谁的八卦而是汽车修理手册吗?说闲話是个跨时代且跨文化,举世皆然的爱好在人类清醒的时间里,平均有80%都和其他人在一起我们一天平均有六到十二个小时都在进行對话, 主要是和熟识的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有三分之二的对话内容是自我揭露, 而其中的11%讲的是心理状态或是身体状况(像是我快被逼瘋了或是我觉得我大腿好粗)、计划而关于他人的对话当中最常见的主题是举动(像是我昨天排挤他)。

由于人类有语言我们如果想知道某囚是适合合作或他会不会背叛,是可以不必直接面对他而可以到处打听他,找出他过去的行为模式赛局理论学者称之为间接互惠,让聲望和八卦有了实际的价值

说闲话可以培养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建立名声说闲话可以满足人归属于一个团体与被团体接受的需求。

我们是这么的喜欢聊琐事每天与人聊谁谁谁如何如何,我们也容易被八卦消息吸引即使知道科学新知比较有用,还是想看看艺人八卦这样子的人类社群,会衍生成什么生活形态呢我认为会促成一种大家都要很注重个人名誉的生活形态。

人们在选择要和谁交朋友偠和谁合作共事,一定想找不会骗人的人和人合作总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因为另一个理性的人欺骗的可能性太高了合作为什么不偷偷的偷懒,又多骗点利益借钱如果能不还不是很好吗?给了承诺在得到好处之后不履行当初说好的付出,不是总利益最大吗打猎时讓队友去出生入死,我共享收获与荣耀不是很好吗如果要获利,骗人实在太有效了所以合作被骗的风险着实太高了。但人类是群居动粅不得不合作,所以大家一定都想找某种“好人”特质的人众人迫切的想知道他人有无骗人前 科、有没有背信忘义过、或是有没有做過什么坏事等等的言行评价。所以我们祖先面临到了一个进化压力就是:怎么选到不会骗我的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如果我看准了这个人徝得交往是个适合合作的伙伴,说不定他倒是觉得我不适合合作如果这样,就算我很擅长选人却不被他人选中, 我依然得不到合作機会另一个进化压力是:我怎么被大家视为好的合作对 象?

在这个“我怎么选择朋友”以及“我怎么受欢迎?”的进化压力之下 进囮的结果就是,道德感是在这个进化淘汰竞争中能够胜出的关键机制。下一章我会论述道德感如何进化出现还有它怎么解决这些进化壓力,它在大脑与意识之间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等等但现在我想先回顾一下目前的论证。

就如同古生物学家Stephen Jay Gould 所说这就又是一个如此这般嘚故事(Another so-so-story),生物进化出什么机制似乎不存在形如“A 而且 B 加上C,然后就会进化出 X”的“论证”尤其在我们人类这么复杂的动物身上。举个唎子当讨论起为什么人类采双足站姿,而不像其他动物常见的那样四脚在地上爬,这还真是个困难的问题毕竟这样的姿势在充满高速冲刺的动物界里牺牲了速度。从研究可以发现站起来有许多好处:可以解放双手也就有长距离携带物品的能力。走路的能量花费方面消耗效率优于跑步,虽然我们人类平均跑步的耗能高过四脚动物的平均耗能但走路的耗能较动物还低,所以我们祖先如果能一边慢慢赱一边避开猎食者的注意,或许能够藉由双足走法节省能量双足站姿还有其他好处,雄性可以展示生殖器以吸引雌性雌性较容易抱著婴儿,而雌性把生殖器藏在大腿之间借以隐藏排卵期的迹象,使得雄性需要持续对伴侣献殷勤32还有其他细微的好处可以再继续列下詓,但那不是我现在想讨论的重点试想一下,这个“为什么我们人类会进化成双足站姿”的问题,答案长什么样子有能够解放双手嘚好处,加上站立行走能量 消耗比较低再加上其他那些的好处,然后就会进化成双足站姿吗一定不见得,为什么某个东西会进化的成洇理由就是会难以论证。难道脱离家庭的保 护伞出去闯荡能有更多的学习,又加上较不会和家人乱伦有这些种种好处 的物种就会进囮成青少年叛逆?难道雌性无法独立雄性生活又加上没有雄性 愿意带别人的小孩,雌性有杀婴需求的物种就会进化出产后忧郁症进化嘚过 程太复杂了,看看大家都活在同个地球上但生物进化的结果却千变万化就知 道了,为什么会进化出 X 的理由都只能回去看看可能的原因或好处有 A,B,C, 难以从 A,B,C 就推论出会进化出 X所以我上文尝试尽量说明我认为道德感进化出现的原因,也许它看起来不像是个严谨的论证進化的由来时常也只能如此论述了。

以上介绍了道德感是什么模样但道德感为何要出现?它怎么出现的它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以下繼续论述道德感如何进化出来

首先先谈谈好名声的“好”是什么意思。我们会对生活上的器具进行评 价例如:这是把好刀!这是根坚凅的好棍子等等。器具之外我们也会对人进行一些评价这些评价经过流传就会形成那个人的某种名声,像是:

  • 这个人好厉害跑的好快。
  • 这个人真好不会临阵脱逃。
  • 这个人不好会对人说谎。

这里的“好”在道德感进化出现以前,不能说算是道德上的好这些评价都屬于“是否对我有利”的评估,合作中能不能和我创造利益的工具性的好而这个是否对我有利不见得只是眼前状况下,还包含日后远虑嘚评估评估此人是不是以后是个适合合作的人。

第一条里这个人跑的好快,这名声无关道德就只是一个事实描述, 而说这个人是好嘚就只是形容他某方面才能可能可以在合作狩猎中表现的优异。第二条说这是一个好的人因为我发现他并不会临阵脱逃,目前还只是┅个事实的报导加上工具性的评价,评价和他一起去打猎是有利益的这个好指的是成功率较高,对我较有利目前的这个评价,是其怹动物也可能做的出来的评价这里的好就是对我有帮助。什么时候算是道德名声“临阵脱逃是不应该的”,“临阵脱逃是错误的举动”这并不是在说临阵脱逃不好因为危及我的损益,是表达了这举动不管事实上后来造成利益有没有减损都是不好的行为、不应该的行為,比较一下是不是道德的两种好看似都是在说这个人不好,因为他会临阵脱逃但工具性的利益评价所说他不好是因为危及利益, 道德名声的评价是说这个人不好是因为临阵脱逃是不应该的他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他这个人不好相似的,第三条也有工具性评价和道德名声的评价两个不同层面在道德感尚未进化出来的时期,工具性评价这个人不好就只是因为他说谎会对我不利,甚至我对他人说谎鈳能会被工具性的评价为好的因为说谎可能骗到的获利就是工具性评价的指标。什么状况下说谎因此这个人不好的名声算是道德名声當我们评价“说谎是错的”,“说谎是不应该的”的时候这时看似也是在说撒谎是不好的,说谎者是不好的人但这个时候的好不直接關乎利益减损与否,重点是因为说谎违反了道德戒律是个不应该的行为。所以道德名声意指守信用、乐于助人、雪中送炭等等非工具性嘚名声

分割了工具性名声和道德名声以后,其实我们搁置了一个问题也就是: 工具性的名声会流传不难理解,但何必进化出道德名声如果没有这种道德上的“好”出现,根本不会有道德感进化出来其他动物也许会计算工具性评 估,没有道德名声的评估这回事也过的恏好的为何我们人类要有道德名声? 何必我们要看待某些言行不论有没有造成危害,它就是不好的、就是不应该的

为什么需要进化絀道德名声呢?很会打猎等的工具性名声不够吗我们有个怎么选朋友的抉择,但何必要出现道德名声呢我们先谈谈另外一个问题: 择耦何必要有那些性择性状?只看会不会猎食、筑巢等工具性能力不够吗

虽然达尔文特别看重生存与奋斗,但他很明白存活只是达到目的嘚手段 最终的目的还是将基因传下去,也就是繁殖就算活到高寿,若不能成功繁 殖还是无法将体质特征遗传下去,不论是什么特征只要能够使动物顺利繁殖,天择都会青睐在这场繁殖的奋斗战争里面,能够吸引异性的个体才能胜出达尔文看出了这点,说到雄孔雀或雄天堂鸟拥有性感的羽毛装扮拖着那会妨碍行动的长长尾巴,即使需要以不利生存为代价它们都可能在死前将这些性感特征遗传丅去,因为这些特征能吸引异性再顺利繁殖的机率很高,增添性感魅力的好处能抵消了生存的不利

达尔文对于雌性动物所看重的形体特征没有深入探讨,为何雌孔雀爱好雄孔雀的长尾巴在他的性择理论里头,“女性的突发的兴致”就是个公理是个不必证明的假定,洏不是有待解释的现象所以他的性择理论一度说服不了众人,后来的生物学家们还是拯救了性择理论

两性在受孕动作所付出的物质一開始可能是一样大的,既然一样大就没有将他们称为精子和卵子差别的需要在受孕进化中,若有一个配子恰好长的比其他大些大的配孓某些情况下可以使胚胎有个好的开始,有着更多的营养或食物但另一性别的配子如果进化出反而比较小但是相对移动速度较快,较能尋找到对方性别配子倒是更能够受孕成功,天择一方面希望配子大些利于胚胎成长,另一方面对方性别配子小而灵活却又容易受孕,一旦这两方的策略差异形成进化就会加速进行将他们差距日益扩大,而大配子后来就称卵子拥有卵子的一方定义为雌性,雌性不仅茬交配时物质方面付出比较多进化也会使她们养育下一代的时间或精力付出较多,既然付出的多产出不良后代的损失也大,其择偶策畧就是慎选配偶;反观小配子就是我们现在称的精子拥有精子的定义为雄性,雄性每天能制造出上百万个精子生殖策略常是尽可能的播种,通常倾向于杂婚而且没有父带母职的性状。

当物种在选择另一半时(通常是雌性)只要有看重某些特质的选择,就会出现某些表征各物种会进化成看待某些表征为“性感、时尚”,例如孔雀和黑鷽的尾巴、公鹿的角、象鼻海狮的体型等等而且雄性具有那些表征的基因和雌性对于那表征偏好的基因会因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一起在族群中扩散,以等比级数的速度迅速一同进化

连锁不平衡是指影响男性某特质嘚基因很可能出现在女性体中,影响女性爱好倾向的基因也很可能出现在男性体中不管那些基因性状有没有表现出来,我举个实例来说奣Malte

Anderson 研究非洲寡妇鸟,寡妇鸟的尾部厚黑 长度超过身长数倍,飞越草地的时候就炫耀尾部让他在空中飘荡。Anderson捕捉三十六只公鸟有的剪掉尾部,有的接上更长的尾毛有的顺其自然。结果加长尾巴的雄鸟比剪短或天然尾巴的雄鸟得到更多雌鸟的青睐是怎么进化出雌鸟對长尾羽的偏好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上一段我有论述各物种两性求偶过程,通常会是雌性在选择愿意交配的雄性接收这个雌性选擇的开端之后,接下去再继续谈为何会进化出某种偏好影响雌性品味的基因只表现在雌性的行为中,那基因也会出现在雄性的身体里哃样的,影响雄性尾巴长度的基因也会出现在雌性身体里不管他会不会表现出来。有些基因就是会在身体里但不会表现出来例如有个侽子拥有长阴茎的基因,他的子女也可能继承这个基因这基因也许会在他儿子身上展现,但一定不会在他女儿身上表现出 来因为他女兒根本没有阴茎。但是要是他女儿生了个男孩,他这个孙子也可能继承他的长阴茎基因假定雄性身上会携带着让雌鸟喜欢长尾雄鸟的基 因,即使这基因在雄性身上不会表现;雌性身上也会携带着影响雄性尾羽长度的基因尽管该基因不会在雌性身上表现。如果我是一只長尾雄鸟可能我的父亲尾巴也很长,才遗传给我这个特征再来,由于我父亲是我母亲选中的配偶她很可能有偏爱长尾的基因,所以偠是我从父亲遗传得到了长尾基因也可能携带着若是在雌鸟身上会使其喜好长尾的基因。同样的如果我是一只偏好雄性长尾的雌鸟我嘚母亲可能也偏好长尾雄性,才遗传给我这个偏好而我的父亲很可能就是长尾雄鸟,因为他是我母亲选的所以我虽然是雌鸟,但可能會由父亲那儿遗传到使雄鸟尾巴变长的基因即使这个基因在我身上不会表现。相似的要是我遗传到了喜爱短尾的基因,我身上也可能攜带着使雄鸟短尾的基因所以任何一个个体,不论性别如何都可能一并拥有使雄性表现某特征的基因,以及使雌性喜好那个特征的基洇不管那特征是什么。这种影响雄性特征基因和影响雌性偏好的基因会如影随形、携手并进,这现象就是连锁不平衡

连锁不平衡由數学推导可以看出,这样携手一同进化的情形很容易到达一种爆炸性的快速发展这里我不打算祭出数学公式,我用 Dawkins 对这爆炸发展的比喻來描述流行音乐唱片界里,一张唱片重要的也许不是音质或包装重要的是有没有“上榜”,整个亚文化只在意唱片排行榜上的名次囿没有进“十大”什么的,上榜与否以及名次凭的只是销售量,广播节目主持人很少只提及一张唱片的最新名次通常他会同时告诉你該唱片上周的名次、根据这个信息,听众不只知道该唱片目前的流行程度还能评估流行程度的变化方向与速率。许多人买唱片只不过昰因为已经有很多人买了那张唱片,或是可能会买唱片公司会派人大量购买自家的唱片,目的在拉抬人气只要拉升到他们差不多能自荇“起飞”的地步就可以了。上榜就能大卖这现象在出版界、妇女时装界、广告界也很显著一本书只要挤入榜上,销售量就会进一步提升只因为他已经上榜。偏爱长尾雄孔雀的雌孔雀受天择青睐只因为其他的雌孔雀也有同样的口味,雌性中意的雄性质量究竟有什么价徝没关系也不相干;流行音乐迷抢购一唱片,只因为那张唱片已挤身排行榜其实与雌孔雀无异。

让公鸟长尾的基因和让母鸟喜欢长尾嘚基因会一同进化而且容易爆炸发展,雌性的某个突发爱好就可能会引起某个性状爆炸性的快速进化发展。它们所看重的那些表征囿些很具有实用性,像是发达的肌肉代表了猎食技能优良;但也有像孔雀尾巴那样事实上反而会造成行动不便。然而这又是一个问题:為什么进化胜出的是长尾而不是短尾为什么全物种不只看重觅食能力等等工具性的表征呢?何必要把那些不实用的表征视为性感呢Richard Dawkins 说:都有可能,也在不少物种中实现了如果喜好长尾的一旦形成团体里的多数,即使短尾鸟行动敏捷但群体里大多数的雌性都不觉得他囿魅力,反观长尾鸟迎合大众口味左拥右抱,这些好处抵消掉行动不敏捷的缺点还绰绰有余。无论雌性择偶时碰巧青睐什么那种青睞不论多么没道理,进化的趋势往往就是维持那个主流而且可能将之推向夸张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要有道德上的“好”进化出来呢也僦是在问为什么要有道德名声出现,如果人类对于那些“好”没感觉、无动于衷大家看重的是跑得快就是好,力气大就是好就像动物┅样看重那些工具性的名声,看起来也十分理所当然不是吗如果是这样,就我的看法那就像世界上所有动物其择偶都没有出现性择性狀,全都只看重跑得快、飞得高这种工具性名声这反而才是诡异的世界。

当我们祖先在选择合作的伙伴时他们一旦看重了有道德名声嘚人,而和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合作打猎、工作如果这是有助于合作的特质,自然大家的适存度会增加彼此都会有利于生存且繁衍下┅代;如果偏好的这个特质, 万一会使得招揽到的合作对象反而合作获利状况不佳,适存度下降自然会使彼此在时间的洪流中被进化剃除。假定我是喜欢和有道德名声的人在一起 的对这样的人有偏好,我的这个偏好可能遗传自我父母姑且说是来自我妈好了,我母亲既然有这个偏好我母亲的朋友们大致上就会是有着不错道德名声的人,当然我父亲是我母亲的配偶,他也很可能是有良好道德名声的囚 那么我很可能就遗传到使人会有道德名声的基因,这样一来我身上便会携带着喜欢有道德名声的人的基因,和促使我成为拥有道德洺声的人的基因这个选人的偏好,和使人成为被选之人的因素会携手并进,如影随行一同进化。

我所认为道德名声是起源于朋友的選择一如性择性状是起源于配偶的选择,这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相异点,首先相异的是性择性状以地表以上(非海里)哺乳类來说,大多是雄性在做表现而雌性在做选择雌性看重什么就会往那边进化发展,因为雌性在产生下一代的过程中无论是物质上的(卵子) 或昰非物质上的(怀胎时间)基本上付出的会比雄性来的多,自然会进化成慎选付出少者的趋势;道德名声则没有太固定的性别差异众人看偅什么,世代以来就会建立那则道德感两者虽然有差异,但在进化的作用进程是一样的:

雌性看重长尾这个性择性状找到长尾雄性与咜交配,这个选择可以达到成功的繁衍繁衍出的下一代,可能会携带着来自母亲的偏好长尾的基因以及来自父亲的使尾巴变长的基因,造成对长尾有偏好的基因和造成长尾的基因会携手进化爆炸性的快速普及。

众人看重诚实等等道德名声选择这样的人和他合作,合莋可以增加生存繁衍成功率繁衍出的下一代,可能会携带着来自双亲的偏好好人的基因以及来自双亲的使人是好人的基因,造成喜欢恏人的基因和使人变成好人的基因会携手进化爆炸性的快速普及。

雌鸟所看重的雄鸟的性状可能反而是有碍雄鸟行动的,雄孔雀的尾羽就是明显的例子要是大家觉得长尾羽很性感时尚,即使不利行动艳丽尾羽性感的“名声”可以招得许多繁衍后代的机会,能繁衍后玳的好处抵消行动不便的坏处仍是利多于弊,连锁不平衡就会把相关基因加速进化这种“诡异的性状”在道德名声方面也会出现,例洳亲人去世前赶回去见其最后一面这样的举动会被视为是符合道德的表现,我们会觉得坚持这样做的人是好人我想这很符合大众直觉。但这件事似乎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如果由外星人的角度看这件事,他们大概会觉得匪夷所思疑惑为什么地球人这么重视死前要见最後一面这件事呢?人都即将去世了对他来说,不论生前一刻怎么样都即将一切归零。地球上也没其他动物会有这种奇怪的坚持我们偠是发现某只梅花鹿得知亲人(亲鹿)即将去世,坚持赶回去见最后一面我们大概只能感叹世界真奇妙吧。那么这个道德名声怎么会进化絀来呢?要是大家觉得见最后一面是好的举动即使赶回去需要花时间、金钱,如果这行为能为我带来好名声能得到好名声的好处抵消婲费成本的坏处,仍是利多于弊连锁不平衡就会把相关基因加速进化。

Jonathan Haidt 指出一种他称为“道德不知所以然”的奇怪现象以此来强调道德的不明究理,人们通常判断一个行为道不道德是全靠当下的直觉但事后可能会反复挣扎,想要找出那个判断的理由理智的有个因为所以的推理, 但通常不会成功Jonathan Haidt 问受试者几个问题,例如兄妹你情我愿且有避孕的情况下能否发生性行为?能不能用国旗当抹布吃手扒鸡之前,能不能先和它性交家里的狗不幸出了车祸死亡,能不能把它食用受试者皆强烈的回答不可以,有确切清楚的道德直觉但┅再问起不可以的理由,受试者们说来说去到最后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们有不少“诡异”的道德判断,这样说来难道道德名声是由眾人胡乱选定,很恰好、很随机的进化出现吗不至于,性择性状不可能随机的看重左右不对称因为左右不均是受细菌病毒感染的指针,也不可能随机看重残障而视断手断脚为性感也许性择性状若是冲突狩猎能力,刚好可以显示能力优 良连有不利狩猎的性状都还能成功存活,但终究那些性状被看中不会是随机无道理的。有些道德名声的进化出现的确难以找到确切缘由因为人们文化习俗发展难以捉摸,我们也没时光机回去看看进化现场看以前的祖先怎么因当时生活文化而视它为道德上的好,但会被选为道德名声的不可能是完全随 機大多会是帮助别人、诚实不说谎等发送利益出去的言行,或者是某种作为能够让人联想到这么做的你可能也会在别的时候表现相似嘚善良。大家看重的再怎么诡异也不会随机的去看重爱欺骗、爱杀婴儿等行为。人类学家Richard Shweder 发现全世界的道德规范其实都围绕着少数的幾个主题,自主性、神性、生活共同体

另外,我认为不论是性择性状或是道德名声的内容在不同进化途径的假想平行时空里,可能会方土异同祖先们可能会看重不同的言行,而建立不同道德内容的道德体系

人类婴儿在六个月大时,便可以分辨好人与坏人研究人员讓六个月到一岁大的小婴儿,观看几何图形绘制的动画片:一颗画有眼睛的红色的球努力地要爬上山坡,黄色的四方形在后面帮忙推綠色的三角形却又把红球推下 山。小婴儿们依专心程度不同分别看了 6 到 14 次之后,研究人员要他们从“好人”正方形与“坏人”三角形之Φ选一个结果 80%的小孩都选会帮忙的正方形。

科学家向和我们人类很相像的倭黑猩猩也作类似的实验,实验有两个 第一个是给二十㈣只倭黑猩猩看爬坡的几何圆形,有时会出现五角形帮助圆形爬坡有时则会出现方形阻挠圆形。第二个实验是给二十四只倭黑猩猩看一則短剧内容是一个人掉了一个毛绒玩具,第二个人试图要将玩具捡回来给第一个人但玩具却被第三个人偷走了。然后助人者和小偷嘟递苹果给倭黑猩 猩,实验要观察它们会从谁那儿领取水果

这两个实验里,倭黑猩猩都能分辨出谁是好人坏人但结果十分令科学家们訝异的是,倭黑猩猩们倾向从坏人那里领取水果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倭黑猩猩认为粗暴行为代表着拥有较高的支配地位,坏人因為够强大所以才能逃脱制裁结交强大的盟友可以使自身较不易受到欺凌。

一些微小的想法差异可能就会使得选择朋友的看重内容不同,所以不同的进化途径会创造出迥异的道德内容。

对于道德判断为何哲学家们众说纷纭有许多版本,有的认为道德判断是表达了某种命令有的认为道德判断是表达了赞许或不赞许的情绪,有些则认为道德判断是在报导某些事实道德实在论则认为道德判断是在表达独竝于任何知觉者的客观事实。分门别类的细致讨论十分复杂显然不适合在此细细的讨论哪个派别的说法才是好的。

道德感就是做道德判斷的能力道德判断并不是仅表达情绪,也不是全然只在报导某事实我举个例子:

当香港人说大陆人是“北姑”,一方面表达了是大陆囚这个事实另一方面也做了贬低的叙述(轻蔑的用词),这例子是说一句话是可以同时有表达事实,也同时表达某种赞许或不赞许;类似嘚当我们说:偷窃是错的我们同时主张了有关偷窃的某些事实,也同时表达了某种不赞许的情绪我对于道德判断到底是在表达情绪或昰述说一个信念,是走中间路线的

正常的人类是社会动物,拥有解读背叛、信任和名誉等社会关系的能力 我们不但拥有解读这些既有信息的能力,我们也不能不使用这能力我们无法停止推论有关他人的相关事物,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或马基维利智力(Machiavellian intelligence)我们的社会智仂源自于哪里?来自人类进化的社会环境比自然环境更复杂、更具挑战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得以发展出高度心智,这种心智“必须能够计算自己行为的后果、他人的反应以及这些互动的损益”,如果怀疑我们是否有这么强大的评估众人观感能力不妨看看语言的例子,当囿人说:“你好棒棒哦”我们就是可以知道这意味着些许的讽刺,而且在不同情境所指的力道我们也能知道是有差异的大脑有能够评估某言行,众人如何看待的能力这是不可思议的强大本能。

大脑常具有比意识更强的能力当把不同重量的小砝码放在受试者皮肤的定點上,观察受试者能察觉到的最小重量差若是将砝码重量差略低于可察觉的最小重量差,尽管无法有意识的区分砝码重量他们还是被偠求硬去猜测哪个砝码比较重,而且评估信心程度实验结果是,即使信心指数都是零也就是丝毫没有把握的乱猜,他们猜对的比例还昰超过60%明显高于乱猜的机率。实验显示即便意识判别不了的重量差大脑的能力还是可以知道些差异。

大脑知道的可能会比意识还快Antonio Damasio 莋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爱华达纸牌测验”实验,受试者身上连接测谎器游戏的玩法是从两迭纸牌卡抽出卡片,一迭有小额奖金或小額赔款令一迭则是大额奖金或大额赔款, 并没有告诉受试者两迭卡片内容为何就只是一直重复抽牌。而基于我们天生会想要避开大风險在大约抽了十几次之后,受试者伸手要抽大风险牌时测谎器已测出微微的紧张和心跳加速,不过这时的受试者并不知道自己对大風险牌有身体反应,甚至还未明了两副牌的差异抽到约五十次之后,受试者才能说出他们对大风险牌有反感大约八十次抽牌之后,受試者才能知道这实验的运作知晓两堆牌的差异。有些不那么聪明的受试者一直没办法说出两副牌的差异,但都倾向抽小风险牌这实驗清楚的以科学捕捉到“直觉”的存 在,当你还没搞懂规律以前大脑可能已经先知晓而且给予意识情绪反应。

甚至某些时候大脑可以學会某些技能,而意识完全不知道自己大脑怎么办到的例如David Eagleman 写的《Incognito》书中关于雏鸡识别的能力:刚从蛋孵出来的小鸡,辨别是公的还是毋的有商业上的需要但没有任何既定科学方法可以办到,目前唯一能办到的方法只有:请会辨别的人看雏鸡的肛门 他就会“感觉”出這只雏鸡是公的还是母的,他无法把他怎么做到的方法书写下来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如果要学习这雏鸡识别的能力方法是请已经会嘚大师在旁指点你看了雏鸡肛门之后的判断对不对,你判断性别正确他会告诉你对错了他会指点你错了,久而久之你就会习得雏鸡性别識别的技能或者是说你的“大脑”久而久之就会习得此技术。

侦测欺骗也是一个大脑和意识能力差距很大的例子当我们察觉对方好像茬说谎的时候,大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判断对方有无说谎时,大脑侦测欺骗的本能做了几乎所有的工作依照对方的表情、语调等等判斷,之后大脑再把推论的结果呈现给意识给予一个对方好像在说谎的感觉;这个例子是在说大脑做了极为复杂的欺骗判断,但意识所感受到的就只是被骗的感觉而已大脑做的工作和意识感受到的会差距非常大。

Robert Trivers 指出要佯装善良或是给人虚构的才能印象之所以困难,是洇为他人必定会有能力逐渐看穿想要抓到对方说谎,可以看看对方有没有自我心理矛盾如果你察觉对方一丝犹疑不真诚,可能代表他茬隐瞒什么Trivers 大胆提出,天择可能赞同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以从源头压制住这些线索,不被看出说谎我们会欺骗自己,好在向他人说謊时更加可信同时,大脑中无意识的一部分会记住我们能力有限的事实以防我们说过头而偏离现实。这有点复杂需要实验辅佐解释┅番。

设计了精巧的实验他们请受试者分配工作给自己也在其中的一群人,一半的人会指派到轻松惬意的工作令一半的则指派至乏味無趣又艰难的工作。有两个方法分配工作:直接自己随意分或是由随机数字来决定。实验结果是几乎每个人都采直接自己分配的方式,而且都为自己那组选择轻松的工作受试者们之后会收到匿名问卷,其中悄悄夹带一个问题问他们分配工作是否觉得自己是公平的,結果即使自私的将自己所在那组分配到轻松的工作,多数人仍觉得自己是公平的再来心理家向别的受试者描述上一位自私受试者的选擇,并问他这样的举动是否公平不出所料,没有人认为这是公平的

接着是关键的问题,这些自己觉得自己公平的自私人他们意识上昰觉得自己公平没错,但他们大脑知道这是不公平的吗心理学家让受试者评估这项测验,评估的内容包括评论自己分配工作的方法公不公平以及评估他人分配工作的方法是否公平,评估时受试者要记住七个数字这样可以干扰他们的意识,结果是评论自己为不公平和評他人为不公平的状况一样。这实验结果支持 Trivers 的理论:大脑“知道”把轻松的工作分配给自己是不太公平的这个评论一直存在大脑里,泹是呈现给意识使其进行工作分配时不会让意识觉得这不公平,是让意识觉得自己是个公平的人这样做是为了以防被他人看出内心假裝公平的心理冲突。天择打造强大的大脑而使出自我欺骗这招术是不被揭穿自私的最好方案。

大脑能够有高于意识的能力有时大脑做嘚工作和意识感受到的会差距非常大,甚至大脑能够让意识认为大脑希望意识认为的样貌。

道德判断我认为就是道德名声的判断,是┅种大脑感受众人会对于什么言行会觉得是道德上好的言行,能够为自己带来道德名声的判断这样说起来彷佛道德判断是个非常市侩嘚程序,就是判断什么会为我带来好形象这可和一般人想象的道德感有不少的落差,要和大众印象中的道德判断接轨还要再看看大脑發挥极强大本能评估众人观感之后,对意识所使的伎俩:虽然行道德判断时大脑评估的是能否为我带来道德名声,如果有个言行被大脑判断为符合道德意味着大脑判断此言行能为我带来道德名声;但大脑会让意识认为此言行该去做的理由,完全没有因为它会带来名声利益大脑会让意识认为此言行是“应该的”,不为利益的没有适用情境范围的。

大脑做了这种“什么会被认为是好人”的判断后呈现給个体意识的,倒不是“我判断了此行为会带来道德名声去做”,而是让意识不觉得是做形象的算计让意识认为这个行为仅是出自于洇为道德是应当的而行事。

举个例子来看看这种表里不一:当朋友问起你向他借钱一事即使你很不想认账还钱,依照道德还是要诚实的囙复的确借了而且会尽快还清。这时大脑做了一个道德判断:诚实不说谎是获得道德名声的行为但当大脑做完了这道德判断后,呈现給意识的并非“诚实能为我挣得道德名声”,而是“诚实是作人应当的行为”大脑会让意识认为道德不是为了任何利益而行事的。

道德判断大脑感受了众人的眼光而判断什么言行会被视为好人,但没让意识知道他做了这么多算计相反地是把名声判断的结果,呈现给意识使之觉得仅是出自于道德行为是应当的这个原因大脑做了名声判断,意识做的是道德判断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做了道德判断,并不昰在说他主观意识算计了什么会带来好形象而是他的大脑在意识背后做了道德名声的判断,而意识台前所做的则是认为道德行为是做囚应当的行为而得到该做的决定。

何必要这种:大脑算计了什么能得到道德名声呈现给意识的却是让意识认为反倒不是为了得到名声的樣子。

因为选择朋友出现了大家选朋友所看重的特征——道德名声,大家喜欢和有道德名声的人合作共事喜欢和好人在一起的偏好,囷促使人成为好人的基因一起共同携手进化就像雄天堂鸟得竞争尾羽长度一样,我们祖先们也要互相竞争“被觉得是好人”这件事

天擇想让你在人群中“混的好”,有几个策略:

1. 打造高明的骗子亦即虚情假意求得道德名声而不被揭穿,必须要装好人而不被发现天择嘚确有朝这个方向下了些苦心,让当时的人类有骗人的本能但一味的提高虚假技巧是个好策略吗?有两个理由说这一个策略会行不通:

1)“欺骗”与“反制欺骗”的军备竞赛天择终究会让能反制欺骗而能好好合作的族群胜出,欺骗不会是进化的好发展再举个苏黎世大學 Ernst Fehr 做的实验说明,Fehr 发给一群人每人$10让他们自由乐捐,捐出来的钱乘以二之后再平均分给每个人,如果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所有的$10大镓 的这笔大钱乘以二再平均发还回去,每个人能获得的金钱是最多的但有的人会发现,如果我不捐我不用付出就可以得到大家合作捐絀去所回馈的收获,我就会变成群体里面最有钱的人总利益比谁都来的多, 当越多人有这个想法以后越多人想偷懒获利,大家捐出去嘚钱越来越少收获也将越来越少。当这群人要和其他群的人竞争收益的时候越多偷懒者的群体会输的越惨。这是个精巧的实验说明叻“合作的群体竞争能力会优于有一堆欺骗者的群体”,我想这是个很显然的道理所以天择不会放任欺骗横行,不会一味的增强虚情假意谋得道德名声这个策略

2)天择会给予闲言闲语很高的侦测欺骗强度,到了能压制欺骗与虚假的强度像是人们会很喜爱谈论八卦,很哆时间三姑六婆闲言闲语人们越这么做越可以打探出他人有无欺骗,终究骗子在以往环境里会有不小的被发现机率;又加上天择配套的設计了骗子被揭穿的后果很严重可能是信誉破灭或甚至遭受死亡,这更打压了虚假骗子的生存一旦说闲话机制够强,骗子会有不小的被揭穿可能而且被揭穿后果又很严重的话,那打造高明的骗子就不是好的策略

天择还可能的策略有:打造追求道德名声者。这样的人倒不是用虚情假意骗取形象或名声而是直接对道德名声有爱好,也不忌讳让大家知道他就是想要道德名声出自于想要道德名声而做能夠获得道德名声的举动。天择打造这样的人能让他真的获得道德名声,而能顺利地生存以及繁衍吗这个策略会在一个前提下失效:当“为了道德名声而行事”正好不会得到道德名声时。如果天择打造人们为:即使是针对获得道德名声的作为也会带来道德名声,我认为嘚确也有其可能但这要天择配套设计整个和现况不同的一套道德系统,那套道德系统以我们现在已经配备了现有这套系统的人类来看勢必会怪异且难以想象(事实上我们自己这套也很怪异)。但我们进化途径的发展就是并非如此我们现实上这套道德系统,基本上你为了某種利益而行事既然是出自于利益的追求,就不是出自于“那是应该的”这种定言的规范动力那这行为就不属于道德的,大家也不会对這种行为有“好”的感觉

天择还有另一个策略:打造真诚善良的好人。既然真实的是好人那就根本没有被拆穿的问题,反而还能得到“被发现是好人”的好处虽然身为“好人”,可能要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或是打猎冲第一个,陷入危险收获都不私藏等等,这些好人嘚作为虽然看似获利方面很差但如果这些损失低于身为好人而有好名声所带来的好处,比如大家愿意和你一块儿生活什么事也愿意帮助你,打猎采集也喜欢一同出征那这些无私的发散利益举动,其实还是能让自己获利而且也对群体好。

东方有句谚语是说:“为善不欲人知为恶众所皆知”,正好精巧的传达了我理论下的道德特性后一句是威吓大家别做坏事,不然名声扫地会是很惨的;第一句就是此节讨论的要点是在提醒大家,做好事就是要本着不是想被知道的心态去做唯有这样才是真的善良,想要被知道以获得道德名声的作為是没有用的

跟三岁大的孩子要他的糖果,他是有不小机率会给你的人类就是这么独特,很罕见的会对非直系血亲做利他行为我们昰“真的”会做很多好人的举动的,人人被创造成这样不仅可以不必活在四处防范的欺骗世界里,而且一群想法、利益各异的个体也洇此容易一起共事。无私的成为好人付出自己获利也让群体能顺利合作。最高明的自私 倒是打造一个无私的意识,这是不是意识出现嘚目的我不清楚至少成效斐然。

大多数的谈话或演讲是演讲者分享确实的信息给听者,演讲者要花去时间以及精力听者只是接收信息,如此看来语言信息为听者带来的好处高过演讲者,那为什么我们不是进化成一群爱听的听者很喜欢听演讲或上课,而反倒我们是佷爱讲话呢

人类清醒的时间里,平均有80%都和其他人在一起我们一天平均有六到十二个小时都在进行对话,主要是和熟识的对象进行一對一的沟通有三分之二的对话内容是自我揭露,为什么我们是爱讲话的这副样子呢明明听比说还要有利,为何我们会是喜欢说更胜过囍欢听呢

对于这个问题,进化心理学家 Geoffrey Miller 提出:“进化对于利他信息分享的喜爱不会大过于对利他食物的分享。因此大多数的动物信号の所以会进化一定都是为了要操纵其他动物的行为,让发出信号者从中受益”,亲属选择和互利惠他主义也可能让信息分享有益处泹Miller 认为可靠咨询分享的进化不太符合亲属选择和互利惠他的预测,关于人类这个不知为什么爱讲话的情形Miller提出的答案是,语言的复杂度與信息分享是为了口头求偶所进化而成的这解决了利他的疑惑,因为男女流利的说话能力可以得到性的回报

人类学家 Robbins Burling 提出了一个相关嘚解释方案,他很好奇当时的语言原始形式已经足以应付人类狩猎、交易、制作工具等需求为什么还要发展出更复杂的形式呢?他认为茬语言开始崛起以后由于辩才无碍的男性互相争夺社会地位,而口才好的男性具有繁殖优势继而造成语言复杂度日益增加。

对于“为哬人类是这副爱讲话的样子”这问题,我有另外一个看法延续我看待道德进化的缘由,我认为我们遭遇到了“被认为是好人”的竞争竞争失利的人会没朋友,以致于适存度下降而天择怎么让个体“混的好”呢? 他打造了强劲的大脑能评估什么言行会被众人认为是恏人,但是当大脑的评估呈现给意识的时候,又使了些诡异的手段大脑让意识认为道德行为并非为了道德名声而做,仅是因为道德行為是应当的大脑在这个进化脉络下所采的策略是打造真诚的好人、不是虚假的认为道德具有定言约束力的真的好人; 而既然大脑都使出這招了,再来大家所要竞争的就变成“被知道是好人”这件事,演变成一场营销的竞赛所以天择让人爱讲话,赶快让“我是这样的 人”这件事被大家知道当然,意识不会秉着“想被知道自己善良”的动机而爱讲话就只是因为单纯的爱讲话而已。如果天择没有使出“咑造真诚真实的好人”这个策略而是有某种欺骗伪善的成分,那么创造出爱讲话、爱发散自己是什么样价值观的人并不合理,天底下哪有骗子还希望多被了解的

人类相形其他动物有一特别之处,即眼白占整个眼球很大部分何以如 此?科学研究指出这是因为眼白可鉯突显眼珠移动的方向,而人类又特别注意其他人到底在看什么以此促进群体合作,长期进化下来人的眼睛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眼白嘚解剖学学名叫巩膜围在虹膜及瞳孔外头。人类的眼白特别大又特别亮事实上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巩膜颜色都很深很暗,掩饰眼珠到底茬看哪里

德国莱比锡市“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设计实验,把成年黑猩猩、大猩猩及巴诺布猿当成一组跟一岁或十八个月大的人類婴儿相比。实验中成年人类先设法吸引猿类或小婴儿注意,再抬头看天花板实验主持人的动作有三种:只移动眼睛、头眼一起动,戓抬头但闭眼后来更设计实验,就是掉过身子受测组只能看到他的后脑勺,接下来实验主持人不是抬头就是静止不动。

不论成年猿類组或是人类小婴儿都会跟着看他们认为主持人注视的地 方。但是猿类组最注意的是主持人头部的方向,而不管眼睛瞧哪儿人类婴兒则不然,最注意的是主持人的眼睛不太注意头的方向。

这个实验的成果发表在《人类进化杂志》《经济学人》报导,人类进化出白洏大的巩膜以便让其他人瞧得出他在注视哪 儿,这一点意味着合群能力对早期人类有多重要

但是,我被创造成眼白明显而容易被知道視线容易被了解的这副模样,为何对我有好处呢不是应该很有能力察觉对方想法,而自己的信息不容易被知晓才比较有利吗

我的看法跟上一段类似,要在社群中左右逢源天择采取了打造真诚好人这方法,既然都真的是好人已经没有虚假了,被知道是这样的人就变荿一种“营销”的竞争人人要竞争“被知道是好人”这回事,而我的眼黑眼白对比越明显视线越容易被他人知晓,也就越容易被他人看出我的情绪、第一时间反应等等越容易被了解、被看出我是怎样的人,就对我会越有利

为了要宣传人的真实善良,人是唯一会脸红嘚动物以利于反应真实情绪,另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眼泪人类也是唯一会哭的动物,虽然其他动物也有泪 管但他们分泌眼泪是为了眼部健康,它们不会因情绪而掉泪

那么究竟道德是什么?大脑评估了什么会带来好形象又使了点小手段让意识不觉得是为了形象行事,符合这个模式的言行就是道德吗广义来说可以说 是,但确切一点刻画符合这模式的包含了道德、礼仪等种种,大脑对于这几种言行呈现给意识所用的手段不太一样有时让意识觉得是出自于礼貌行事, 有时是出自于道德感行事切分出道德是什么,道德具有什么独特嘚特性定言意味着什么?道德判断是否在表达赞许这些问题通通都是大脑手段的手法问题,大脑用强过意识的评估本能来评估大众观感会因所处环境、所在成员而不同,时代、环境都会影响大脑视什么为道德而且意识难以参与决策,意识仅像ㄧ台简单计算器的处理能力而大脑对此有如性能极佳的超级计算机,意识以单薄的思考想要一窥大脑复杂的工作切分出什么大脑用的手段将之命名为道德,囿点缘木求鱼就算是我现在尽可能的刻画了,这也仅是在我的人生历程、我所处的现代文化环境时代内古老的大脑面对了很多没有预期要面对的现代问题情况下,所呈现给我的道德感就像心理学家 提出的,即使道德是由直觉主导所下的判断这个直觉本身也可能是来洎于直觉产生之前的某些评判结果,这些评判结果可以是个人省思而来或是餐桌上和家人争辩讨论的结论,或是将他人的讨论结果累积荿某种规范种种由来的可能加以融会贯通而成,人的一生的种种阶段或是社会时事变迁等都会激起许多道德讨论,胜出的见解就会深植在我们的道德敏感度上并抹去胜出的过程。

天择原始赋予人类的道德感其实和现今你我的道德感有不少差距,也就是说本篇所谈的噵德感和我们目前感受到的道德感不太一样,因为心理模式应用到不同社会角色可能会因时代和文化而有巨幅的差异。例如Jeremy Ginges和Scott Atran 作的实驗显示我们某种原始的道德判断的内容很重视神圣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道德直觉从原本的注重权威、纯净、神圣转为现今公平、自主以及理性为重呢Steven Pinker 认为有几个原因:人口的流动使得现代人们不局限在小村落中生活,到其他领域见识到不同世界使人们获得更具普遍性的是非道德标准这样的道德标准重视的是个人权益而非盲目的对道德尊崇。

例如 Jonathan Haidt 指出如果看美国选区划分,不看州而看更细部的郡会发现会投票给更自由倾向总统候选人的人,通常都集中在沿海主要道路在飞机和州际公路出现以前,那些地方是人们想法最容易混雜的区域暗示了非道德主流趋势逐渐脱离了原有的权威、纯净,正是由人口流动和国际化所造成的

另外,Pinker 认为的其他原因还有:客观嘚历史研究也会打破原本群体认为的高尚、纯净,以往群体认为是被一种特定、永久不变或是诸神所命定的特质所维系有客观的历史記载之后,人们会意识到自己所认为的至高无上纯洁的血统或神祇可能也和已灭亡的族群一样,其实只是某种一厢情愿的认定

我们祖先其生活环境里骗子太多,面临了怎么选朋友的困难天择让祖先们喜欢互道八卦消息,“坏事传千里”的方式抑制欺骗的发生这也提供了众人打探他人为人的机会。流言蜚语里一旦大家出现了选择朋友的偏好,和那些被选中的人格特质这两者如果大大的影响适存度,那它们会以连锁不平衡的方式一同快速的进化结果我们就进化成大家会偏好和“好人”做朋友,也就是和有道德名声的人合作而自巳也必须要是“好人”才能成为他人愿意合作的人。道德感亦即做道德判断的能力,也就是做道德名声判断的能力判断什么言行能够使我得到道德名声,但这里的判断并非意识做的判断是大脑做的。某个言行若是被大脑判断为会带来好形象大脑不会让意识发现,该莋此言行的原因是利益计算的结果大脑会让意识感觉受到某种定言的规范力,认为此言行是不论什么情况下都是不为利益而且该做的荇为。不让意识发现是为了道德名声而行事是不让他人发现是为了道德名声而行事的最好方法。

Joyce 认为道德感之所以进化出现当时人类祖先所面临的进化压力是:因为天择要让我们保有思考的弹性,并非设定好死板的追求某物所以犹豫彷徨意志不坚定势必会出现,既然囿意志不坚的情形人们可能会把促进合作这重要的行为舍弃掉,天择为了要确保这些促进合作重要的行为仍确保被做出来 所以进化出噵德感来提升做那些促进合作的行为的机率。

但我质疑这进化压力有什么特别吗为了促进合作而进化出某些情绪欲 望,还是为了促进合莋又进化出道德感如果没有新形态的进化压力,怎么会进化出现新的机制呢还有,这压力会大到进化出前所未有的新心理机制吗 有幾个问题 Joyce 的理论难以解释:

1. 黑猩猩、狼群等其他许多哺乳动物也会互相合作,思考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也会有种种选择引发的犹豫不決、意志不坚,黑猩猩最好也确保促进合作的行为没被舍弃掉如果“有意志不坚,又得确保促进合作的行为没被舍弃掉”就足以促使物種进化出道德这新的心理机制理应在其他很多动物身上也看得到某种形式的道德感,也许是比较基础、简单的形式Joyce 与 Lahti 都同意,道德感昰其他物种中前所未见的全新心理机制但是在 Joyce 理论下,进化出道德感的成因部件我们人类和黑猩猩皆很相似,当然它们可能“想”的沒那么多合作也不像我们这么精细,但差异可能只是程度上的差别不是本质上有或没有的差 别,为什么很相似的进化条件我们却进囮出前所未有的道德感呢?我认为 Joyce 的说法欠缺了我们人类是因为哪方面独特所以才进化出这种全新的道德感。

2. 其次如果仅因“各种选擇当中,有比较重要而需要确保没被舍弃掉”就会进化出新心理机制那我们应该会有一大堆新的心理机制。例如当我们面对择偶选择的時候对于不同对象身上的许多不同的性择性状,我们进化出恋爱情绪被其吸引而 A 身上的这些很迷人,B 身上的那些也很吸引人我们有時会面临择偶方面的意志不坚,而这些意志不坚里面有一些重要而不该被舍弃的选择,例如“对方的两侧对称”、或是“对方的毛发浓密”等重要择偶性状如果我们对于选择出现意志不坚等抉择,又有某些重要的要素须确保被选定理应我们在恋爱情绪之 外,又会进化絀某种新的心理机制某种“爱恋道德感”,来确保我们在择偶的时候有某些重要的评估,不会在各种喜欢的感觉交织出的复杂恋爱情緒中被舍弃掉这个“需要确保”的说法,我认为缺乏新意要进化出如此特殊的东西,应该要有一些不一样的进化压力

3. 再者,如果出現意志不坚而天择用道德感来确保促进合作的行为被做出来,有个问题是:为什么重要而需确保没被舍弃的行为是促进合作的行为促進合作何以重大到出现这么强烈明显,跨时代跨地域的道德感机制为什么不是确保自身直接利益,或是攸关生死存亡

我认为道德感进囮出现则是源自于,人类的智力大幅增长其程度远远超出其他物种,而欺骗耍诈的高明度也攀至一个新高点以至于我们祖先面临一个嫼猩猩及其他动物都没有的问题——严重的欺骗耍诈情形。当然欺骗情形也不是人类独有,目前知道黑猩猩能采取其他黑猩猩的视觉观點了解他人看见了什么,实验是让黑猩猩与人类竞争食物在黑猩猩想拿食物奖品时,人(姑且称他老王吧)把东西移出黑猩猩可碰触到的范围黑猩猩可以从障碍物后面接近老王,也可以从老王在注视或没看的方向接近他老王目光所视的食物,黑猩猩就会避开那项食物僦算身体朝向食物且触手可及,黑猩猩还是会选老王没在看的食物此外,黑猩猩偏好从不透明障碍物后方接近食物同时控制自己不要從透明的障碍物后方去接近食物。当老王发现它它会走迂回的路线退回障碍物后方,不过如果有屏障使得老王看不到黑猩猩黑猩猩就鈈会为了拉开距离而绕远路。研究员对于这种间接接近的行为感到很吃惊因为这显示黑猩猩可能知道躲起来不让竞争对手看到是很重要嘚,而且某些情况下掩饰自己想隐瞒的意图是有用的。黑猩猩能采取他人视觉观点而且有蓄意欺骗的能力,也就是暗中操纵他人相信為真的事情的能 力至少在涉及食物的状态下是如此。

而人类的宝宝两个月大就会盯着人的眼睛看六个月大的婴儿能分辨那些眼睛是不昰也在看自己,一岁大的婴儿能够看向父母看的方向以及在他们不确定父母为何会做出某些举动时,检查他们目光的方向二十个月大嘚时候, 他们能把别人心里所想的和自己的想法分开例如妈妈和他玩接电话的游戏, 妈妈告诉他电话正在响并把一支香蕉递给他时,怹能够将自己正在扮演的内容(香蕉就是电话)和他的信念内容(香蕉就只是香蕉)区分开来两岁大的孩子已可以用“看见”、“想要”等心智描述状态的动词,三岁大则能运用“认为”、“知道”等动词他们知道当一个人在找一样东西,那一定是他想要那个东西四岁大的孩孓就能通过对心智了解程度要求很高的测验,孩子们打开聪明豆(一种巧克力)包装盒惊讶的发现里面是装铅笔而已,实验人员接着问孩子們说对于一个刚刚才走进房间的人来讲,他们会认为包装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尽管孩子们知道里面装的是铅笔,他们却能够把自己与這项知识区隔开来给出聪明豆这个答案。三岁的小孩就无法把自己和自身的知识区隔开来会回答里面装着铅笔这答案。

三岁到四岁的駭童会学到心理学家所谓的心智理论 Theory of Mind口语一点的讲法就是“读心术”,读心术是我们都有的能力我们拥有的读心能力虽然非常高超,泹它时时都被使用常见的会让我们很少注意到我们居然拥有如此强大的本能,我们打量登门的销售员决定是否该相信眼前这个人。我們担心老板对我的绩效评价在电影中,我们注意到女主角离开前任恋人之后回身一瞥,我们会推论:她还爱着他我们察言观色的能仂根深蒂固的甚至推及到其他物种甚至无生命,相信狗有悔意或是怪罪太阳今天不现身等等。

如果少了这察言观色的能力心理学家 Alison Gopnik 用嚴重自闭症患者的立场,给出一段描述:“坐在餐桌旁的景象是这样的我的视野顶端是鼻子的模糊边缘,前面是挥动的手我的周围有數个从椅子旁垂挂下来的皮囊,塞在一件件的衣料里以一种不规律的方式摆动或前伸,两个接近顶端的黑点不停的来回旋动黑点下方囿一个填满了食物的洞,那个洞还会发出许多噪音想象一些吵杂的皮囊突然朝你走过来,吵闹声变大你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或预期他们接下来会做什么。”

自闭症患者缺乏读心术的能力他会很难想象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儿时便学习到别人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对现实的观点大约一千个孩童里会有一个罹患自闭症,人们把这些患者描述成“被吸引在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壳 里只会洎顾自生活的人”当自闭症患者进到一个房间,他会忽略掉屋里其他人的存在当某人对他伸出一只手时,他会像是把玩一只机器手臂一般对待这个人的手他们对父母也只有极少的注意力,而且在被叫唤时也不怎么理会 在公众场合他们会像对待家具一般触摸、嗅闻其他囚。心理学家们认为自闭症患者用来把心智属性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心智模块遭受了损伤对我们来说, 这病状的出现正是一种鲜明的提礻告诉我们“人有心智”这件事并非理所当然的,一定得配备了适当的机制才能了解某方面来看,自闭症患者可能才是正常的一方這世界不就是一大堆会移动的物质而已。

心理学教授 Simon Baron Cohen他发现缺少读心术是自闭症患者最关键的认知缺陷。他利用“藏铜板”的游戏检查洎闭症的症状他让小孩看到手中握有一枚铜板,接着把手伸到身后再把手伸到身前,要小孩去猜他用哪只拳头握住铜板对于四岁以仩的小孩来说,当骗子相当简单也很有趣,但自闭症患者没办法享受这个游戏他们会在 Simon

眼前将铜板换到另一手,甚至是将手掌打开偠 Simon 猜测铜板在哪。他们会犯下如此简单的错误是因为他们无法持续追踪别人在想什么。Simon 回忆有次自闭症患者告诉他:“我刚刚发现人会ロ是心非那你要怎么知道如何相信语言”他发现的其实是四岁小孩游戏场上,来回戏弄间就能学到的事

至于黑猩猩能否采取他人的心悝观点呢?目前有实验显示仅能做到某种程度心理学家 Erica Cartmill 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提供红毛猩猩向人类乞讨食物的机会这个人拿着两个碟孓,一碟装着它们想要的食物例如香蕉,另一碟装着它们不想要的食物例如韭菜。当红毛猩猩乞讨食物时第一次给它想要的食物,苐二次给它不想要的食物第三次则是一半想要的食物,实验者观察它们会怎么做实验者们推论如果红毛猩猩认为实验者误会它们要什麼,它将尝试更多的手势试图让对方明白想要的食物,而如果它们只拿到一半的食物它将重复同样的手势,因为既然第一次有点用洅做一次应该也可以拿到另一半,而实验证明的确是如此这大概是我们找到最近的证据,显示猿类具有了解他人心思的能力然而,认為猿猴类能够和人类一样解读心理而并不是像其他动物只做出行为的这个想法,已经随着时间渐渐消失因为没有实际证明除了人类之外的任何灵长类具有这方面概念化的能力,证实非人类动物有读心能力的唯一证据来自红毛猩猩但该证据不是直接证据,虽然有很多实驗证据显示黑猩猩能够了解另一个个体的观点但支持它们拥有完整心智的证据则模棱两可。

当年 Premack 和 Woodruff 创出“心智理论”这个名词的时候怹们的提问是:黑猩猩也有吗?至今已进行了四十年的实验但是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 Heyes 回顾了所有非人类灵长类的實验并加以严格评估,这些实验在动作模仿、镜像自我认知、社交关系、角色取代、欺骗她得到的结论是:每一个实验中,非人类灵長类出现被诠释为具有心智推理迹象的行为除了真的代表心智能力之外,也都可能是恰好发生的或是非心智处理过后的产物。

我们知噵我们在想什么心理学家把这种心智称为一阶意向;我们能猜测别人在想什么,这是二阶意向;我们能猜测某位 A 怎么看待某位 B 的猜测這是三阶意向;我们能猜测 A 怎么猜测 B 怎么猜测 C 的猜测,这是四阶意向……以此类推猿猴类似乎已经达到一阶意向,它们也是非人动物里唯一可能攀上二阶意向的动物但人类能处理到六阶意向而不会觉得晕头转向,不少理论学者曾经推测人类之所以能拥有统治地球这样聰明的大脑,是运用了读心术的本能群体过着权谋式的生活,引发了一连串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智能军备竞 赛才得以打造出我们现在高程度的智能,他们提出论证:要驯服一棵树或一颗石头所需要的智能就那么一丁点但是群体里其他成员所具备的聪明才智都跟你不相上丅,而且他们可能还会运用这样的才智来阻挠你想要达成的目 标,要能够求生存你最好能猜到他是否能猜到你猜到他想了什么,对于智 能要能够和对手并驾齐驱,会是场永无止境的追逐

黑猩猩的读心能力远不如人类,它们仅勉强能勾到二阶意向这点和我们一般人能够处理到六阶意向差异极大,处理复杂社会内的互动关系在这点 上,我们能够说人类有独特于其他动物的心智能力

“自我意识”也昰个人类明显的特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每一种生物都拥有自我意识,能分辨出自己和外物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起,所有活着的东覀都有一套机制能够察觉到位于自身界限之外的实体以及事件,并做出反应因此,任何一种动物或许都可以说是拥有某种层级的自我意识无论这种动物因为外界的刺激而显现出的反应有多么基本。另一方面人类的自我意识是我们这个物种的绝伦之处,我们以一种非瑺特殊的方式在体验自身据目前为止所知,这个方式是生物世界里独一无二的我们每一个可以说都有能力将自己概念化、特征化为一個独立于自认世界其他部分之外的物体,我们有意识的知道自己以及其他人拥有内心世界而使我们能够掌握这种知识的智能资源正是人類的“符号化”认知风格。这是一个简要的术语说明我们拥有能够在心理上将周遭世界剖析成一个由无形符号组成的巨大词汇的能力,嘫后我们可以在心中遵循某种规则将这些符号重新组合这些规则使我们能够通过一系列有限的元素,描述出数量无止尽的景象藉由使鼡这些词汇和这些规则,我们能够产生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己的不同版本或解释就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符号化能力,使得内化的自我陈述嘚以在人类独特的自我意识之中表达出来

虽然长尾黑颚猴和狒狒能够在它们的社群中举止合宜,但就科学家们目前的判断它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为什么要这么做,就像心理学家 Robert Seyfarth 和 Dorothy Cheney 夫妇的说法:它们“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无法思考自己知道的事,也没办法成为自巳注意力的对象”猩猩一般会被认为有更好的认知能力,但我们完全不清楚它们在这方面究竟赢过猴子多少有些猩猩在实验中能够熟撚的操作符号,它们可以精确的识别并且响应想法它们也可以灵巧的选择计算机屏幕上的视觉符号,但这是不是代表它们也有能力在心裏以同样的方式操作符号很值得怀疑,它们使用符号的方法有点像是在做加法它们可以理解一些简短字词,例如“拿”、“球”、“外面”但它们不会依照心里的规则重新组合字符串以产生新概念,加长的符号内容会让人一头雾水然后意义全失,可见黑猩猩在处理苻号方面还是和我们有本质上的差异

是黑猩猩认知学者,他提出黑猩猩和我们人类认知上具有的根本差异在于人类对于其他个体和他們的动机会形成抽象的观点,但“黑猩猩严格仰赖其他黑猩猩身上所能看见的特征借以建立它们的社会概念……它们并没有意识到在其怹黑猩猩的行动、表情、以及行为习惯之外,其实还有更多东西它们不了解其他生物的心中也充满了属于自己的内在经验。”它们体驗了自己心中扬起的情绪或直觉,不管是因而作出反应或压抑这些感觉是因为它们的社会情势需要得到上位者的允许,但就像普维内利說的它们“搞不懂别人的念头、信念和感觉……因为它们根本就不具有这样的概念。”

我们和黑猩猩的认知差异如此巨大但行为上似乎看不出有巨大认知的差别,黑猩猩和人类有时行为的方式相似的惊人尽管如此,我们应该要小心 黑猩猩和人类共享了极为漫长的进囮历史,而使得我们有这非常相似的身体构造如普维内利所说的,在相似的可观察行为背后或许也潜藏着在形式和复杂度上大相径庭嘚心理过程。

在链接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和能够符号化的光谱两端之间想必存在着层次不同的自觉状态,但是异质认知状态是我们人类難以想象的少数几种事情之一所以只要讨论到关于自觉的过渡形式,像是我们早期祖先所拥有的那种 必然会伴随着拟人化的高度风险。当我们试图推断其他生物如何理解特定的情况或它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它们事实上在整个世界里的地位,我们总是倾向套用自己的想法忍不住假设其他种类的生物对这世界的观察、理解方法不知怎么的和我们一样,只是不如我们好也不如我们透彻。然而事实是就昰无法知道现代智人之外的任何生物的主观感受为何,更遑论去感觉了

黑猩猩的声带位置较低,他的构造无法发出复杂的声音科学家們将沟通方式广义的不局限在说话上,尝试使用聋哑人所使用的手语来和黑猩猩交谈 行为科学家 B.T.Gardner 曾提出实验报告,两只黑猩猩从刚出生那一天起就开始教导手语,当它们三个月大的时候它们已经可以做出确定的手势,其中一只叫 Moja 的小猩猩甚至到第十三周时能表示“來”、“给我”、“更多”、“喝”这四个词汇了,但 Moja 它们进步的速度逐渐缓慢最终输给人类小孩,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人类没有特殊的进化压力,难以解释我们怎么进化出前所未见的道德感我质疑 Joyce 的理论,其道德感进化出现的进化压力没什么特别我们和黑猩猩嘟会和伙伴合作,也都有思考的弹性偶尔也都会有意志不坚,照 Joyce 的说法黑猩猩如果进化出道德感也不令人意外。

我的说法则可以显示噵德感出现的进化压力是极为特殊的需要有数个人类特有的能力做前提,再加以继续发展这个道德感进化出现的因果故事很 长,虽然難以界定哪一个环节点是道德感进化出来的关键位置不过整个因果故事包含了数个人类特有的要素。

故事的一开始始源于我们人类有高超的欺骗技巧黑猩猩固然也有欺骗的能力,但我认为这程度不算严重以致于进化没有迫切要去解决,由于黑猩猩的二阶意向就算有吔非常浅薄。要进行欺骗意味着要操弄对方所知、所想来影响他人的行为,而黑猩猩连自我意识都不太清楚更遑论它们能了解对方想法而加以操弄;反观我们人类的欺骗程度,全美一年因抢劫案而损失了5.2亿美元但是,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偷窃与诈欺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估计达到6000亿美元,与抢劫、闯空门、窃盗、偷车等犯罪行为的合计损失还要高出好几倍这数字比全美职业罪犯终其一生能够偷盗的金额還多上了好几倍。

再来又得有流利的语言也才可能有闲言闲语机制出现从这点开始,我会说这是人类独有的状况了其他动物当然也有廣义的语言,但要像人类能流利的传达庞大的信息还差得远。语言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符号化系统若不具有创造和操作心智符号的能力,人类这般流利的语言就不可能发展出来而符号化心智认知能力,黑猩猩还处于非常粗浅的阶段人类语言最显著的功能就 是,藉由改變他人所知所想所相信的内容来影响他人的行为其他动物不仅连语言都不发达,“别人是有想法的”可能都不懂

欺骗环伺,且大家喜歡闲言闲语的环境这个进化场景毫无疑问的是地球进化史上人类独有。这时又出现了的进化压力即大家寻求善良的合作对象, 也需要被他人视为好的合作对象这个“被认为是好的合作对象”的竞争,无疑前所未见其他动物即使有出现要竞争跳得高等工具性名声,才能得到交配机会但从来没见过要互相竞争“被觉得是好人”这回事,这个人类独有的进化压力刚好呼应了道德感只有人类才有。

道德感并不是用来促进人们合作的而是在人们已经能合作下,欺骗的行为破坏原本能够合作的状态而进化出说闲话的特殊环境里,又出现噺的问题——天择如何使你被认为是好的合作对象而增加你和人的合作机会?出现了个“被认为是好人”的竞争而道德感可以使你在這竞争中胜出。

这冗长的道德感出现的成因由于成因包含了许多步骤,到底是要响应哪一步骤旧的不够而需要新的道德感呢要来回应“为什么旧有的情绪欲望不够用,非得进化出新的道德感心理机制”这一问题,我选择把响应聚焦在三个点上:

1.

    前些日子盛传“价值观外交”┅说,近日一位女士“因私”传开了一句据说是法国的一位外交部长所说的名言:“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于是,也议议这个一直争论不休、一直争论不清的话题

    概念当然是有的。唐逸先生介绍说:“普世的”是拉丁文oecumenicus的意译这个词来源於希腊文,除“普遍”之义外还含有“根”的意味,是一个富含价值意义的词他认为,只有作为一切价值基础的价值才是普世价值,那就是自由

    然而,当下中文里的“普世价值”使用起来并不在意拉丁文中的“根”的含义。事实上不是“价值基础”的价值也能普世。所以我们习惯忽略那个外来语的一处原本之意,亦不无道理实际上,中国人在使用时的这种忽略扩展了“普世价值”的内容,使它不仅包含了根价值与主要标准也包含了扬善抑恶的“派生常识”和“通用办法”。

    在我看来中文里的“普世价值观”并不含混。我认为它明确的定义应该是:被各种文化形态所接受在全世界范围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的价值观念。

    杀人、放火、抢劫、强奸、偷盗、诈骗等刑事犯罪都不被任何社会所容普世价值观在焉;国际法、国际公约与国际惯例的成立,普世价值观在焉;各国立宪言论、出版与结社自由等条款进入各国宪法或实际宪法,证明宪法与个人自由等概念成为国家伦理和普世价值观

    “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僦怎样去待别人”这话被称之为“道德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叫做“道德银律”。一句短语难以周密应对各个来路的思辨和质疑金律、银律确实都有可挑剔之处,但此话大理无亏在各种文明中都是相通的。子明先生指出这一现象是“普世性价值的顯例”。

    发现普世价值观有一个便捷、准确的途径:世界上敌对的、交恶的势力相互谴责、抨击、丑化对方时的依据和标准,找出来

    這个说来原因简单:都是人。相同的人性与人之本能、人的理性---这就是普世价值观的根这里强调理性的一定高度。

    先撇开容易惹出争议嘚价值标准不谈富裕好,贫困坏--这就是一普世价值观这个概念的影响深远程度,超出多数人的平时想象比如“美”这个概念(尽管媄的具体标准不同但仍是一普世价值),就深受富的影响美,其实是一种富而刻意回避经济意味的美的标榜(比如展示或鉴赏融入文囮、历史的美)其实多是为了显示“更富”。证明制度优越和他人的水深火热都用“炫富嘲贫大法”,鼓噪我能生产、我能“共产”資本世界和“穷人天下”的当局概不例外。

   “富裕价值观”不能单独作为判断标准人们否定获得财富的不义与不公,这又是普世价值观此类例子,显示普世价值观“综合配套”的特点

    人类的“固有价值观”,甚至决定了“人类朋友”那直觉的“价值观”说句不好听嘚话,“连狗都知道”一条看家狗,一眼就能看出不作为主人的你混的如何并根据它美丑善恶的观感确定下你在它心中的地位。如果偠改变它对你的看法可以通过对狗的接触与贿赂来获得“优惠人待遇”。你的贿赂及其对狗关系的改变正是基于更具普世特征的“价徝观”—人兽世界通行的价值观,即(不同智力层次的)“趋利避害”

    13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自然法的根本律令是“趋善避恶”由此导出其他原则即“保存自我,教养后代求真理和幸福”。请看去掉“真理”这个词,人兽世界即通用这里的“其他原则”人對兽的驯化和活体利用,也出于动物具有的“趋利避害”本能于是乎有了具备意识特性的或懵懵懂懂的“利益博弈”。

    不同人群之间之所以有了通用的价值观人性相通是其基础,只要沟通交流则必然附带出经语言和文字明确的价值概念而不交流是不可能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交流使得普适价值迅速普世。无数次利益博弈的经验告诉博弈者及其后人:那些条文那些基本常识、和規则,经长期交际的证实符合我们的利益。

    历史上曾有一些与当代主流价值观相区别的人类共有的价值观比如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就昰其中一个“大观”。实践中它无法达成普适和普世,但在思想、心理层面尤其面对异己文明、族群、国家的时候,它确实是曾为全囚类所“轮换认同”也就是说,弱者与被侵犯、被压迫的一方和强势的压迫者一方在思想、理性上并无本质差别,决定他们心态、行為的只是现实力量对比,一旦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原本弱势的人群也会转变为压迫者。考察东、西方各大区域人群的制度、思想与生活我们可知丛林法则占据人类“思想和舆论阵地”的历史何等长久,而实际生活中直到眼下,舆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弱肉强食的动物法則仍在权力缺乏制约的区域起着某种主导作用,与其对立的文明进步的普世价值观只是在口头上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当然,这也是一个叻不起的胜利

    抽掉普世权利平等的内容,“共有价值观”即野蛮落后的价值观共有纯粹原始、本能的价值标准,不如各自拥有截然不哃的价值观有人热爱自由,有人却热爱被奴役;有人喜欢富足有人却乐在赤贫;一部分人爱吃爱用爱玩的,却是另一部分人非常讨厌嘚…那样的话这个世界倒是其乐融融平添无数和谐景象了,但这事不可能没有理性和人文思想的作用,人们都趋向最大程度地满足自身的本能需求而置他人于不顾共有的价值自然就成祸水。由这种价值观主导的“同志”越多则越多地引发冲突和对抗。它在实践中造僦不认可此价值观的庞大人群这就是它无法普适、更不会普世的原因。

    当代普世价值观是人类文明进化到较成熟阶段的产物由变化中嘚强者和弱者不断反思而成。而强势人群为减免灾难和不安的自我反省导致促成主动放弃恃强侍暴类型的思路,在普世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尤为重要

    普世价值观必定是朴实的,朴实方普适普适才普世。但朴实并不意味着低级作为人类共同经验和文明成果,它利于全囚类有功于世界和谐。对文明进步价值观的推行应抱乐观看法,人们自愿接受的必是符合自身利益。对野蛮、落后价值观的扩张長远看也不必悲观,如“圣战”、“专政”这种区域性的价值观肯定会趋向没落因为它在传播中将遭遇不可战胜的敌手。

    自觉身处“文囮主流”之间的人一般倾向于认可多种普世价值。拒不承认普世价值观存在的通常是在不利于他们的文化、学说面前觉察到了自身的弱势处境。于是他们说我们有与外部世界不同的价值观,有特色并且是比任何外来价值观优越若干倍的价值观即便集合所有的智力也拿不出一种立得住的理论,源源而来的挫折感反而刺激着这一精神支柱的强化应该说,这并不是完全从珍惜意淫资源的角度考量预瞻價值调整将影响现有利益分配格局,这样的眼光并不算病态价值体系本来就是围绕利益的实用设计,许多以价值观为主题的争辩的确昰在“争权夺利”。

    芦笛先生写道:“所谓‘普世价值观’如今似乎已经成了主张民主的人们打击对手的战略武器。和对手一旦交锋箌最后一步就必然要顶在这点上,他们便说民主自由乃是普世价值观而对手否认。争论于此成了武侠小说上的高手比拼内力就此沾死鈈动,余招再也发不出来了”民主是普世价值观与否成为网上辩论焦点,此现象意味深长承认民主普世价值观则等于承认中国大陆宜實施民主,于是一方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一语道破,无非是因为民主体制对利益格局的冲击最强于是相关人士的忧患也为此而罙。

    普世价值观并非不为既得利益人士着想它对利益集团成员的要求是也具有公民身份。而我们社会的“公仆”从来都没表示过拒绝此要求,并且他们还时时矮化自己宣称自身比百姓更渺小,除服务外没有任何权利

    主流媒体方面,漫道“历史的先声”即便在尔后臸今的岁月里,也从未发出过反民主的声音相反,主流的“民主之声”一说到民主,总是“真正的民主”、“中国特色民主”、“更囻主”、“最民主”、“进一步完善民主”似乎不仅是已经民主了,而且还是盖了民主帽儿的“超级民主”更有高层人士坦言民主自甴是普世价值,绝非资本国家专利这些“主流表现”,难道说明的是民主价值在中国大陆不被认可、不被重视吗

    网上公然反民主的,嘟是小掂包的、小混混吧实名发帖或能让人联系到某个现实人物的,难得一见从没在网下听到过哪个人说“那篇说民主是坏东西的文嶂是我写的”,就算有个把裸出网络的也不过一“非著名太监”。为什么这样凡有点脸面的丢不起那个人呗。

    去年朝鲜人民民主共囷国正式、严厉地谴责韩国“肆意侵犯人民言论自由权利”,“封锁互联网”如果说朝鲜不认可民主自由价值观,那岂不令人悍然震惊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这嘹亮的歌声就来自走过了血与火的威武之师。当听到它我会感到自身那有限嘚无耻,同时也明白在民主价值观面前有人是多么无奈。

    真实、真诚、真相、真正…“真字系列”非同寻常真善伪恶,就是普世价值觀并且这是基础的基础,基本价值观的基本一切之上有个“真”;各种道理中,“压倒一切”的只有真我说过“万恶假为首”(相對的就是“百善真为先”),可惜这话尚未获得众网友重视遗憾的是至今百度起来此话仍全在我文之内。世界上怕就怕“不认真”仨字中国人就最不认真,如此我们永陷沉沦的下场则几乎是注定的了可喜的是,近年中国“网络公民”较真风气大涨2007年度发生了几件将影响历史的大事(其主要的事件并不在报道范围之内),其中的“打虎运动”即“真善伪恶”普世价值观的建设性张扬,它表明中国公眾对公权系统的作伪和伪善已经不可持续忍耐因此,我称中国在2007年发生了“审诚风暴”认为这是“最有价值气象”。“我不相信!”這就是2007最强音当代最有价值音响——你相信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病是人类在进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