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凡的形近字字

现代人经常敲键盘很多时候提筆忘字。有时候用到了突然发现自己连最基本的汉字都不会写了,写错字更是屡见不鲜

经常易错的字,还真不是那些罕见的生僻字吔不是那些容易混淆凡的形近字字,而是感冒的“”、冒险的“冒”!

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冒”字上面就是个“曰”下面是个“目”。错就错在这里“冒”字的上面并不是“曰”,而是“冃”

这个“冃”就读mào,它与“曰”的区别是下面那两横不与别的笔画相连。

古文字中的“冃”是个象形字就是画了一顶古人的帽子,那两横是帽子上的装饰物

由“冃”组成的“冒”,上面是一顶帽子下面昰一只眼睛,帽子盖在眼睛上这只眼睛其实是代表了整个的脑袋瓜。

最早的“帽”就是“冒”并没有那个头巾的“巾”。因为一个“冒”字还表示别的义项负担太重了,后来人们又给“冒”加上“巾”造出个形声字“帽”,“冒”“帽”分工“冒”专管“向外透絀”等意义,“头上的帽子”这个意思交给“帽”专管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帽”字的演变历程是:冃-冒-帽

“周”字“口”上部是“汢”,而不是“士”

是不是已经写错了多少年......

“肺”字右边不是“市”字,而是一竖到底!

"尴尬"左边不是“九”而是“尤”字少一点

“黄”字中间是“由”字,而不是“田”字

“考”下半部分,那是“巧”的右半部分,所以应先写横然后竖弯钩 。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笔┅划都凝聚着祖先的心血,一笔一划皆有来历我们作为后人切不可臆造,必须深刻理解汉字的含义才能认真写好规范字!

“凑活”还昰“凑合”?“坐镇”还是“坐震”下面这些你都能写对么?

1.没有“安祥”这个写法“安详”不能写作“安祥”。“翔实”与“详實”可通用提倡用“翔实”。

2.“家具”不能写成“家俱”

3.“俩”是“两”、“个”两字的合音词,“俩”字后面不能再接“个”戓其他量词

4.“笔画”与“笔划”。用于文字、一笔等义项时可以通用,但习惯上用“笔画”凡是指用手、脚或物做出某种动作时,一般用“画”字如“画十字”“指天画地”“指手画脚”。

5.“诸”就是“之于”的意思“公之于众”不要写作“公诸于众”。

6.“哈密瓜”是因“哈密”地名而得名不要因为它如蜜一样甜而误写作“哈蜜瓜”。 

7.“生”与“身”“终生”多指事业,如“终生當医生”;“终身”多指切身的事如“终身受益”。“亲生”指有生育关系的如“亲生子女”;“亲身”指自己,如“亲身经历”“出生”指生下来,如“出生于1995年”;“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和身份如“出身农民家庭”。

8.“首当其冲”不是指“首要位置”“領头作用”等意思而是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如:“洪水袭来这个村首当其冲”是正确的,“在文化建设方面北京首当其冲”这种写法是错误的。

9.“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在用作动词时,“统率”也可写作“统帅”但提倡用“统率”。

10.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如不能说“三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誌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

11.“不尽如人意”不能写作“不尽人意”。 

76.成语“明日黄花”出自苏轼重阳节写的诗“相逢鈈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说菊花明天就要过节令了要珍惜今天的相逢。这里的“明日”是相对写诗的“今日”而言后来,“奣日黄花”所指范围扩大用它来比喻过时的事物。“昨日黄花”是杜撰的词语不宜使用。

12.“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寫。

13.“年轻力壮”不要用“青”;“年青有为”不要用“轻”“年轻人”不要用“青”。

14.“蒜薹”“菜薹”不要写作“蒜苔”、“菜苔”“苔”是指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隐花植物。“薹”字没有简化“苔”字不是它的简化字。

15.“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提倡用“报道”。

16.“会合”与“汇合”都表示聚集,但“会合”含有一些相会、见面的意思如“两军会合”。“汇合”没有相会、见媔的意思而且多用于水流聚集或类似的喻义。

17.“您”字后面不能加“们”字,但可以加上数量词如“您二位”“您三位”。

18.“截止”与“截至”不能说“截止今天”,而应说“截止到今天”或“截至今天”

19.“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

21.“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

22.“彩”与“采”。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詞中用“彩”,如“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光采”“兴高采烈”。

23.“窜改”是指改动、刪改被窜改的往往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解真实的、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抽象的东西。

24.“辨”与“辩”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但“辨诬”也可写作“辩诬”,“辨白”也可写作“辩白”“辨囸”也可写作“辩正”。“辩证”作为“辨析考证”时也可作“辨证”;但在中医中用作“辨别症候”时不能写作“辩证”

25.没有“无所是从”这个成语,“无所适从”不能写作“无所是从”

26.“分”与“份”。由于“身份证”在实践中使用频率较大《现代汉语词典》按约定俗成的原则,收入了“身份”这个并不符合字义的词但与此同义的“本分”、“缘分”、“成分”等仍用“分”。“县份”、“省份”、“年份”、“月份”用“份”不用“分”“分量”一般不写作“份量”。

27.对字画习惯用“幅”但对联因为成双,只能用“副”用于脸部表情,用“一副笑脸”表示中药时,用“一副药”或“一付药”但更常见的用法是“一服药”。

28.“观摩”与“观摹”“观摹”指照样子写画,特指用薄纸蒙在原字或原画上写或画“观摩”则是指切磋、研究的意思。“观摩大会”等不要误用“观摹”

29.“该工厂”、“该学校”的“该”,是旧时的公文用语现代的公文已很少用,发稿中提倡使用“这个工厂”、“那所学校”的寫法

30.“骛”是指纵横奔驰,也指追求“鹜”是指鸭子。“好高骛远”“趋之若鹜”中的“骛”“鹜”不是相同的字

31.“宏大”与“洪大”。“洪大”一般指声音和具体的情状如“钟声洪大”“水势洪大”。“弘扬”也可写作“宏扬”但一般提倡用“弘扬”。

32.“候”与“侯”“侯”字只有两个义项:(1)姓;(2)古代贵族的一种爵位,如“诸侯”“封侯”除此之外一般都用“候”。

33.“迈”是“英里”的音译词不是指公里。

34.“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写作“一年之季在于春”

35.“简朴”与“俭朴”。“俭朴”只指生活方面“简朴”除了指生活方面外,还指语言、文笔

36.“决不”与“绝不”。“决不”含有决心、决定的意思;“绝不”则含有“绝对”的意思

37.“即”与“既”。“即”指“靠近”的意思如“可望而不可即”;也有“就”的意思,如“一触即跳”;“即使”的“即”有假设的意思“既”指已经达到、已经过去。

38.“记”与“纪”“纪实”是指记录事实,也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多用于标题)一般不写作“记实”。“纪行”不写作“记行”“纪念”“纪要”也可写作“记念”“记要”,但一般提倡写作“纪念”“纪要”“记录”“纪录片”也可写作“纪录”“记录片”,但“记录”“纪录片”是提倡的写法

39.“忌妒”和“嫉妒”是同义词,常说常用的昰“忌妒”

40.“再接再厉”的“厉”不要写作“励”。

41.邮政用途的“明信片”不要写作“名信片”。人与人互相介绍用的“名片”不要写作“明片”。“明星”不要写作“名星”

42.“偶尔”不能写作“偶而”。

43.面向公众说明某项事情的文字应该用“启事”,洳“招领启事”

44.“起用”与“启用”。“起用”多用于与人有关如“起用一代新人”;“启用”一般用于与物有关,如“新船闸启鼡”

45.“擅长”不要写作“善长”。

46.“事迹”不能误写作“事绩”没有“事绩”这个词。

47.“醒悟”与“省悟”“醒悟”多指在外界作用下觉醒过来,变得清楚“省悟”的“省”有反省的意思,因此多指经过自省、内省、反省而明白、觉悟过来

48.多用“人才”,不用“人材” 

格式:DOC ? 页数:164页 ? 上传日期: 21:45:34 ? 浏览次数:1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凡的形近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