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无意栅掉了,请恢复删除应用

(1950年12月郑琏于南疆蒲犁(塔什库尔幹)洛甫盖子)

——郑琏与他的情报小组

        1943年冬季四川广元的嘉陵江上,曾发生过一起沉船事故一条用来摆渡的木船沉入江心,船上数┿名国军军官无一人生还

 这批国军军官来自河南,是第13军的下级军官他们的目的地,是广西桂林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加夶了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力度作为国民政府的王牌部队,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手下的第13军成为第一批换美械的部队这近百名军官接到的命令,就是赶往桂林去学习新到的美式武器嘉陵江上,他们临时征用老百姓的木船进行摆渡可是,由于超载其中一条老旧的木船行臸江心时突然沉没。

这次沉船事故中丧生的人中有一个名叫张德俊的排长。张德俊是山东人原来是胶济铁路的职工。1939年夏痛恨日本鬼子的张德俊,带着老婆孩子投考了到山东招人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分校成为第十七期步科的学员。张德俊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豪俠仗义,喜欢给朋友帮忙上学期间,他同学中有个山东老乡生了痨病已经奄奄一息。抗战期间国家积贫积弱,即使军人也不能有更恏的后勤保障凭着学校能给学员提供的医疗条件,山东老乡肯定保不住性命危难时刻,张德俊主动给老乡送去了五十块银元让他去夶医院看病。要知道张德俊也不是什么有钱人,这会儿又没了经济来源而且还得养活老婆、孩子。拿出这么一笔钱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名叫郑琏的老乡活过来自然跟张德俊成了铁哥们儿。

张德俊的媳妇名叫张秀美像她的名字一样,长得也好看当时也就二十五、六岁。丈夫遇难对拖着一对儿女的她来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老家让日本人占了,她想回家也回不去万般无奈,她就打听到郑琏嘚下落军校同学,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何况,他们从学校毕业时间也不长1944年春,娘们儿仨就历尽艰难来到宝鸡,投奔在一所私竝中学教书的郑琏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就是人常说的黄埔军校国难当头,正是用人之际军校的毕业生,怎么跑到宝鸡当了教书匠呢这就得说说郑琏是什么人。

        郑琏生于1921年山东省昌乐县唐吾镇郑家庄人氏。他的父亲是个画中国画的画家郑琏母亲就生了他一个。母亲去世后父亲娶了继母,又给他生了三个弟弟郑琏6岁上私塾,熟读《四书》、《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选粹》等高尛毕业后,他到青岛学开汽车出师后,郑琏就给“东亚打蛋公司”的老板娘开车

三十年代的青岛,是个比香港都要发达的城市如果鈈是抗战爆发,中国第一条地铁、轻轨那时候就会在青岛开工修建。因为1935年青岛的城市规划中,就已经有了修地铁的计划历史上,圊岛先后沦为过德国和日本的殖民地青岛的外国侨民也因此相当多,他们来自德、日、俄、英、美、法、丹麦等多个国家青岛当地不僅有德文、日文版的报纸,连英国的《泰唔士报》都有了青岛版当时,青岛光报社就有几十家电影院更是遍地都是,有的地方甚至还放映露天电影后来改名为山东大学的国立青岛大学,聚集着老舍、梁实秋等一大批文化人那个时期,文人墨客留下过很多关于青岛的優美文字

郑琏打工的东亚打蛋公司是家英国企业,做的事情就是把鸡蛋打成蛋液冷冻后运往英国。郑琏长相清秀人又机灵,眼里有活儿特别难得的是,他很有内秀爱读书。他车里随时会放着一本书在等着老板娘的时候,他总是静静地看一会儿书不像一般人那樣,东瞅瞅、西望望随意打发着无聊的时光。不出车的时候他还会去图书馆自修文史。老板娘是伦敦政经毕业的高才生对这个爱读書的中国小伙子很是高看一眼。

青岛的好日子到日军占领便告一段落。1938年元月日军在青岛崂山登陆。而在此前几个月郑琏的家乡昌樂已经沦陷。尝到了亡国奴滋味郑琏一心想去打日本鬼子。“琏你不要走。我们是英国公司不怕日本人。”郑琏辞职的时候老板娘极力挽留他。看劝不住老板娘还搬来老板本人,一起做他的工作“尽管我非常喜欢青岛,也很喜欢你们一家人但我实在不能在这兒呆下去了。在这儿我们是亡国奴,跟你们是不一样的”就这样,郑琏离开青岛回到二百多公里外的昌乐老家。很快郑琏就背起叻一支汉阳造,成为县上保安团11连的一名班长

        昌乐保安团,实际上就是国民党的一支游击队郑琏他们和日本人打过多次仗,胜仗不多装备落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这帮人都不懂军事一次又一次功败垂成、死里逃生,郑琏认识到应该去上一次军校,好好地学習一下军事要领回来再打日本鬼子,才可能打得过 1939年夏,胡宗南的中央军官学校七分校到鲁南沦陷区来招生得到消息,郑琏马上决萣到沂蒙山去报考他们这些学员在安徽阜阳集结后,步行一个多月来到洛阳然后从洛阳坐火车到西安。七分校就在西安城南的王曲距钟楼不过二十来公里。但是他们并没有马上去王曲报到,而是先到西边岐山的周公庙进行入伍训练训练结束,从周公庙赴王曲期间又在西安城南的庙坡头住了一阵儿。在此期间七分校从陕西省内招入的少量学生,插班进来

郑琏他们中队来了两个插班生,其中一個名叫于希长来自陕北洛川。从于希长这里郑琏第一次听说了陕甘宁边区和延安的情况,知道“七七事变”之后已经有大批有文化嘚年轻人到延安参加革命了。这个阶段于希长跟郑琏就住一张通铺,晚上熄灯上床于希长没少五马长枪地说起边区的事儿。“延安那麼好你为什么不去延安,要跑到西安上七分校呢”郑琏挺纳闷,在被窝里问过于希长“共产党虽然清正廉洁,但陕北生活太苦你沒去过,你不知道”于希长的陕北口音听起来像伤风感冒。他坦诚地告诉郑琏从势力上看,共产党比国民党差得太远了将来成不了氣候。他还是觉得跟着国民党更有前途那个年代,像于希长这样功利主义的想法在年轻人中,还是占主流的

        上了七分校,郑琏对国囻党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国民党的种种弊病,他非常反感、失望和精神上的苦闷相比,生活条件的艰苦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世上居然有不花钱就能上大学的地方,那他郑琏为什么不去投延安呢

这个时期,虽然仍处于国共合作阶段但两党之间早过了蜜月期。郑琏知道国共势力范围之间,有一条楚河汉界般不得逾越的封锁线尽管志向不相同,但郑琏跟于希长处得不错被窝里,他們可以无话不谈于希长说,他有个舅舅在洛川是个买卖人,经常穿过封锁线到陕北做生意郑琏就跟于希长讨要了他舅舅的地址,并讓于希长给他写了封介绍信这事儿,于希长当然也不能跟任何人说

        1942年春天,郑琏向校方请假要进城看病。因为此前郑琏生过大病差点没了命,所以没费任何周折,他的病假就获得了批准照着纸条上的地址,郑琏找到了于希长的舅舅并由此人深更半夜领着过了葑锁线。到了富县后边区的民兵把一身国民党军装的郑琏押到了甘泉镇。在这里他见到了延安来的一位赵科长。

赵科长清瘦看上去②十五、六岁,穿一身八路军的军装一搭话,郑琏就知道他是个有文化的人赵科长拿个笔记本,一边问郑琏一边在本子上记着。他問的无非是郑琏的个人经历、七分校的情况,以及他去延安的理由“那我什么时候能动身去延安?”等赵科长拧上钢笔、合上笔记本郑琏迫切地问道。“你还是先回七分校继续读书吧回头,我会派人来找你”赵科长是东北口音,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一下:“现在,还不方便让你去延安”郑琏盯着赵科长的眼睛:“为什么?为什么我说的句句是实话,不信你们可以调查呀!”

        “我也没说你说假话了呀,只是延安的大学现在不招生你去了没地方呆呀。放心回头我会派人找你的。”赵科长始终是笑嘻嘻的不过,郑琏觉得怹的笑是居高临下的。这种笑让他觉得心里没底。冒着生命危险他千辛万苦地跑过封锁线来,怎么会是这么一个结局呢

        赵科长让人紦郑琏又 “护送”出了边界。离开边区的时候郑琏鼻子一酸,眼泪竟然流了下来就像分居两地的恋人,盼望情书一样郑琏在期盼着趙科长派人来找他。可是等到毕业,也没见有人来

        1943年春天,七分校17期学员毕业郑琏被分配到甘肃酒泉的第42军,在特务营机枪连当了┅名排长去了不久,听说部队要开拔但不是往抗日前线走,而是要去新疆郑琏就非常失望。不管是当初上军校还是后来想去延安仩抗大,郑琏最终希望做的都是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可如果去了新疆还到哪儿去打鬼子?于是郑琏下决心要离开这支部队。

想走僦得有去处。这个时期郑琏和陕西的同学、朋友联系就比较多。此间爱读书的郑琏弄到了两本影响到他一生的书,其中一本是艾思奇寫的《大众哲学》另一本是沈志远的《唯物辨证法讲座》。其时郑琏还是个二十才出头的楞头青,嘴上说话不把门看了书以后,他動不动就跟别的军官大谈“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口若悬河地说“资本主义最终将由社会主义取代”。如果说这種思想倾向只是让人觉得他是个另类那么,他指名道姓地骂当官的卖兵贪污、克扣新兵口粮就要得罪人了。1943年冬42军要组建一个新兵團,营里抽郑琏带12个老兵班长去接新兵他们住在平凉的泾川县时,郑琏逮住个机会就跑了也许,上司早就对他这个异己分子不放心鄭琏没跑多远就被发现,五花大绑被抓回来对他早就很反感的团长要把郑琏当场活埋,幸好营长出面说情才把他关进了泾川监狱。

        郑璉的人生命运和他的老乡、评书《隋唐演义》里的秦琼十分类似每到危难时刻,就有贵人从天而降、出手相助在郑琏面临牢狱之灾的時候,他军校的另一朋友出手救他了

国民党暂编59师有一个团驻扎在泾川,郑琏的同学孙元昌就在这儿当通讯排长这个暂编59师,也就是後来解放战争中在沙家店战役被彭德怀歼灭的整编123旅孙元昌跟郑琏同岁,山东临朐人那么昌乐与临朐相隔多远呢?两个县城也就相距60公里现在同属潍坊市。也就是说这俩人的山东话都是一个口音。不仅是同乡俩人还特别对脾气。郑琏的大队长爱唱京戏喜欢组织學员自娱自乐。山东招来的军校生驻扎在岐山周公庙时1中队的郑琏和4中队的孙元昌经常一起唱京戏。本来就是老乡又有共同的爱好,怹们俩的关系当然是“钢、钢”的。一听说郑琏被关进了泾川的监狱孙元昌比他还急,赶紧花钱活动关系把他给弄了出来。

郑琏他們入七分校之后时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军令部长的白崇禧曾来七分校校阅。桂系的白崇禧本来对蒋系就不以为然赶上这17期学员招生时,河南、山东已经沦陷人不好招。于是招生的小学文化的也招,年近40岁的也招如果不是这样,像张德俊这样拖家带口、年纪偏大的人怎么可能被录入呢?白崇禧嫌胡宗南招来的学员质量不高组了一个庞大的考试团,到西安来搞甄别考试这一下,各总队都慌了神楿互之间赶紧借兵,就这还是查出了上千名不合格的学员17期学员六成都被淘汰了,郑琏所在的14总队都被取消并入了12总队。这些被勒令退学的学员认为自己上当受骗列队上西安请愿。胡宗南为“维稳”出动了部队在皇甫塬和韦曲塬设了两道防线,抓了几个闹事的余丅大部分关到离王曲不远的皇甫营房补习文化,叫“特科”这些人最后也发了毕业证。

        郑琏、孙元昌有个被淘汰的军校同学曲森在陕西渻扶风县政府当了秘书曲森也是山东人,他之所以能到扶风干上这差事是因为他跟扶风刘县长是老乡。通过曲森介绍1943年底,刘县长紦郑琏安排在扶风县豆会镇的“私立新民中学”教国文和历史

本来,以郑琏的个性也不会安心呆在偏远的豆会镇教书,但郑琏在这儿槑得却挺踏实其实,他是被一套书迷住的郑琏爱看书,来到这儿就去泡学校的图书馆。没想到私立新民中学的图书馆里,居然有┅套《鲁迅全集》而且是没人翻过的新书。书只能在图书馆看不让借出去。于是郑琏天天晚上泡在图书馆,直到管理员下班才回宿舍

一天,张德俊的遗孀张秀美找到了学校来张秀美来扶风,其实是冲着郑琏和曲森俩人来的在军校,张德俊跟曲森关系也非常好別的同学都在部队里,多是排长一级张秀美也没法去投靠;唯有曲森和郑琏没在军队,俩人还都在扶风一下子又多出三张嘴,郑琏、曲森这儿负担就重了曲森帮忙在县城租房,把娘儿仨安顿下来;郑琏又请刘县长帮忙让他在豆会镇粮管所又兼了个库管员的差。一个囚干两份差事辛苦自不必说。郑琏还要定期进城给娘儿仨送钱、送粮,让他们能生活下去

        1944年春,也就是张秀美带着俩孩子投奔到郑璉、曲森这儿不久日本鬼子占领河南。受此战事影响陕西境内的陇海铁路裁员,郑琏又见到了他的另一个同学刘学祯

和曲森一样,劉学祯也是半道儿离开七分校的十七期“特科”学员当军官不够格,可刘学祯却是个有才华的中国画画家抗战期间,年纪轻轻的刘学禎居然办过个人画展他的一些画作上还有藏克家的题诗题词。那个时候藏克家就已经是个很著名的作家、诗人了。战乱年代靠画画劉学祯当然养活不了自己。他的工作单位是宝鸡铁路机车修造厂。这家修造厂是当时陕西境内最大的火车头修理厂。铁路一裁员刘學祯便停薪留职,自谋出路宝鸡离扶风不远,他和曲森、郑琏经常见面也就和张秀美娘儿们仨经常接触。刘学祯新找到的工作是在國民政府大荔财政缉私所当差。他是个很善良的人对张秀美娘儿仨很同情,也经常给她们捎钱、捎粮等于和郑琏、曲森一起养活她们。后来郑琏发现刘学祯对张秀美有那个意思,而张秀美也对刘学祯有好感就撮合二人,凑成一对儿过日子1945年春,俩人果然结了婚從此,张秀美娘仨在宝鸡安顿下来而刘学祯、张秀美的家,日后也成了郑琏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

        一次,郑琏到大荔找刘学祯刘学祯外出,郑琏就去县上的文化馆翻阅起报刊结果,他看到重庆出版的《大公报》上有一篇《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陕甘宁边区参观访问記》大公报特派记者详细地介绍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方面新生事物,特别是延安大学不拘一格收学员的报道就像一堆干柴在等待火种┅般,郑琏的梦想瞬间就被再次点燃

        郑琏有个朋友,在周至县税务局当职员此人也早就向往延安,和郑琏一样想到那边去上大学。5朤间郑琏到周至找到那位朋友,俩人密谋投奔延安的事儿这个时候,孙元昌已经是暂编59师参谋处的作战参谋随部队驻扎在陕西三原縣。郑琏专门去了趟三原让孙元昌帮他找路子去边区。

郑琏军校同学陈立民跟郑琏也是死党。陈立民是青岛人一张嘴“喝酒”就成叻“哈酒”。上学时郑琏大病一场,身边天天服侍他的人就是陈立民。陈立民分到了陕西保安团因为是杂牌部队,他倒是很快当了連长郑琏给陈立民写了封信,约他到周至来还是商量去边区的事儿。陈立民的朋友老韩也在保安团当连长他的部队就负责看守三原與边区交界的地带。7月份陈立民回信,让郑琏去找老韩见了陈立民的介绍信,老韩对郑琏二人挺热情可一听他们要从他的防区去边區,老韩头摇得像拨郎鼓:

         “我们这儿查得特别严要是敢把你们放过去,你们前脚走后脚长官就得把我抓起来。”老韩想了想又给怹们出了个主意:

        “我认识一个淳化的老汉,经常背上棉花去边区换东西你们要是真想去,可以花些钱让这个老汉把你们送过去。”

咾韩说的这个办法和郑琏第一次去边区的路数类似。郑琏觉得这个办法应该靠谱。于是他和他那个朋友开始分头进行准备。朋友负責筹集川资路费郑琏负责搞情报。当时大荔驻扎着一个美械装备的军。郑琏通过同学关系对这个军的驻防情况进行了解;再找到孙え昌,告诉他自己已经有了去边区的路子让孙元昌把暂59师守封锁线的情况告诉他。他把弄到的这些情报整理出来弄了一份材料。

        等这些准备工作都完成8月初,郑琏哥儿俩来到三原跟老韩会合后,雇了三头毛驴骑上去了淳化县西北角的一个村子。

老汉五十来岁又嫼又瘦,个头只有一米五几一见面,老汉就把自己的烟袋锅让给老韩抽看上去,俩人很熟老汉收下钱,说当晚就走半夜,老汉领著郑琏二人静悄悄地出了村他们爬沟越岭,时而伏在地上一动不动时而猫着腰一路小跑。走的根本不是路而是荆棘丛生的荒野。郑璉二人早就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

        就这样走了三、四个钟头天麻麻亮,庄稼地里突然冲出几个手握长枪的人:“站住!干什么的”郑琏血往头上涌,心说:完了!“别开枪自己人!”老汉冲前面端枪的人喊完,又跟郑琏二人说:“别害怕咱到地方了。这些人昰边区的民兵”

        民兵们叫着老汉的外号,骂骂咧咧地跟他开着玩笑听老汉说明了来意,民兵们对郑琏二人也挺热情把他们一行领进叻附近的一个村子,先歇着天光大亮后,郑琏二人被带到了中共赤水县委一个自报家门,说是县上统战部长的小伙子和二人亲切握手并且叫人打来洗脸水、弄来早饭,安排二人住下

        这个赤水可不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贵州赤水县,而是属于如今的旬邑县当年赤水的马栏,是刘志丹红26军的诞生地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马栏还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关中分区的“首都北京”。郑琏二人住了一宿后又被统战部长派人送到了马栏。见到地委统战部的一位干事郑琏递上先一天让赤水统战部长看过的那些情报资料。

        郑琏的凊报和他们二位一起被转交到关中保安处。关中保安处的处长是中共关中地委副书记汪锋兼任副处长就是后来担任过公安部副部长的邊保情报专家于桑。接待他们的是保安科的丁超科长。

丁超是一个衣着整洁的人一身八路军装洗得发白,胡子也剃得干干净净丁超茭给郑琏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写自己的自传以及来边区有什么诉求。要说诉求他们二人都一样,就是想到延安去上学可是,材料交上去之后丁超以组织的名义告诉郑琏,和他一起去的那位朋友可以留在边区;而他呢还得回去:“你是七分校毕业的,懂军事茬胡宗南部队又有这么多同学关系,组织上认为你有做情报工作的条件边区正缺你这样的人才,也缺这方面的情报经研究,组织上决萣要你再回白区做地下工作。”

        听了这话郑琏一脸无法遮掩的失望。有了第一次去边区和“赵科长”打交道的经历郑琏猜测,眼前嘚丁科长又在跟他玩太极推手 “不是立即回去,你要在这儿接受培训过几个月再回去。”丁超看出他在想什么拍拍郑琏的肩膀:“這是个非常重要的革命工作,比你到延安念书重要得多呢你住下来,咱们慢慢聊!”

这天晚上郑琏就住在了丁超的窑洞里,俩人几乎聊了个通宵郑琏没想到,他会遇到这么投缘的人郑琏是个待人真诚、做人讲义气的人。正是他身上有这样的江湖气场他才总会交结丅一些肯为他拔刀相助的朋友。但是看书多的人,骨子里难免又会有些清高所以,在郑琏这里朋友又是分层次的。有的朋友主要是凊感方面的生活中有难处,相互肯帮忙;而另一种朋友则是书友。都是读书人大家思想上会有不少共鸣。如果说有再高的一个层次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那种。这种朋友当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在那个彻夜长谈的窑洞之夜,郑琏惊喜地发现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幹部居然跟自己如此义气相投。虽然做的是情报工作但郑琏感觉到,丁超对他的真诚是不掺半点假的作为年长四岁的大哥,丁超的成熟、看问题的见地令郑琏深深折服。

住下来之后郑琏从别人的口中得知,丁超在边区可是有“丁才子”之称的他是陕西凤翔人,高Φ毕业生在那个年代,他已经算是货真价实的知识分子了丁超读过很多书,有些郑琏读过但很多他没机会读。在后来接受培训的两個月里丁超指导郑琏系统地读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论解放战场》、《共产党宣言》、《论左倾幼稚病》等理论著作,把郑琏领进了马克思主义的门;在情报工作方面郑琏也还是个门外汉。丁超教给郑琏嘚纪律、技巧和传递方式等让郑琏觉得十分受益。后来回到国统区做情报工作,郑琏常常会想到当初丁超教给他的一些工作方法

1945年8朤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中华大地一片沸腾当天晚上,从重庆到上海,再以延安全国人民都以狂欢的方式庆祝著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即使在偏僻的山沟马栏人们疯狂的欢呼、呐喊声也和爆竹声、敲打搪瓷脸盆之类的声音交汇在一起,彻夜不息因为怕被暗藏在人群中的国民党特务发现,在培训期间郑琏是被封闭在北边山坡机关驻地里的。即使这欢庆之夜他也不能下到坡底丅去的。听着喧闹声郑琏静静地坐在北山坡的窖洞前,让眼泪肆意流淌着擦都不肯擦。这个夜晚他突然格外想念已经多年不见的家囚,不知道他们这会儿流落到了什么地方

        抗战胜利的喜悦还没有消退,又传来毛主席要去重庆跟蒋介石谈判的消息和边区干部们一样,郑琏也衷心地希望毛主席不要去重庆;等他动身去了重庆他也每天都在担心毛主席的安全。这些天郑琏也和丁超经常在一起谈论这個话题。直到毛主席平安回到延安大家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山里的天冷得格外早转眼间,一场初雪过后黄栌树上的红叶就落盡了。郑琏离开边区前中共关中专署杨专员亲自和他谈了话,并且请他吃了一顿饭:“我们在等着你立功的好消息啊!”临别杨专员紧握郑琏的手用力地摇了摇。杨专员脸膛黑红看上去不像个官儿,更像个老农

        1945年11月上旬,丁超领着郑琏先到了柳林镇住在贸易公司。丁超跟郑琏约定的联络方式是这样的:

郑琏化名张德贵组织上化名张富贵;他们双方用通信的方式传递情报。信的表面在字的空白處用碘酒或糯米汤密写;简短的地方,也可以用暗语明写暗语很多,培训期间郑琏已经倒背如流。写信时组织给他写信,用“郑琏”的真名;而他给组织写信全部都要用化名,而且发信的地址要写成假地址郑琏可以向“高陵县德盛粮店”、“耀县庄里镇李记花行”等两个地址寄送情报;而郑琏的固定地址是“宝鸡邮政储金汇业局 郑鸿飞转”和“西安市南院门雍兴公司门市部 连震保转”。这两个地址是组织上让郑琏提供的。随着工作的进展郑琏可以建立临时通信地址,如后来他用过的“西安市东木头市街太平巷一号 卢文德转”、“郑州市东关 华光实业公司 张云沛转”他这边有变动,要及时报告组织以便更快地接到指示。

        至于对郑琏的工作要求丁超告诉他,如果他能够进入胡宗南司令部之类的首脑机关当然好如果做不到,也不强求要根据条件量力而为,也可以专门去收集敌人对边区封鎖线上的情报除军事情报之外,其他有价值的情报也要收集

        在贸易公司住了一宿之后。丁超委托一个做买卖的耀县人把郑琏带出边區。临分手丁超紧紧地握住了郑琏的手:“好兄弟,多保重!也许咱们要等到胜利才能见面了!”即使是黑夜里,丁超也站在路口目送着郑琏他们离去。耀县人领着郑琏仍是半夜上路爬沟越岭,时而伏在地上听动静时而猫着腰快跑,一路披荆斩棘情况和来时那個老汉带路时差不多。

        在马栏郑琏给组织上留的固定联系地址,其中一个是“宝鸡邮政储金汇业局 郑鸿飞转”那么,郑鸿飞是何许人呢

郑鸿飞,山东德州武城县人比郑琏年长两岁。如果生在和平年代郑鸿飞可能会前途无量,因为他当年是个地地道道的“学霸”鄭鸿飞毕业于济南的山东省立高中,那会儿能从偏远的武城,考到省立高中的可没有几个。郑鸿飞上高中的后两年日本鬼子已经占領济南,学校的外语课由英语改成了日语结果,郑鸿飞的英语、日语都很棒高中毕业,再想上大学不行了。国家正在经历战乱哪兒还有大学能正常招生呢?郑鸿飞正在对自己的前途发愁的时候机会来了:他被委任到恩县当县长!

        恩县就是现在的平原县,与郑鸿飞嘚老家武城县是邻县恩县历史上出文人,哲学家任继愚、作家邓友梅都是恩县人高中毕业,就能回邻县当县长这不就是衣锦还乡吗?那得看是什么年代、谁封的官郑鸿飞的这个官儿,是汪伪旗下的山东省政府任命的因为实在是人才匮乏,伪政府才跑到省立高中揀学习好的毕业生任用。

“学霸”却不是书呆子。他当然知道当这么个县长,就是把汉奸当牢了从学校老师那儿一得到信儿,他就知道大祸临头唯一的办法,就是脚底抹油溜!这样,郑鸿飞一路往不打仗的地方逃一直跑到陕西宝鸡,才安顿下来因为有文化,怹先后在宝鸡宝大酒精厂当过技术员、在千阳县中学教过书1942年,郑鸿飞考取了宝鸡邮政储金汇业局的邮务佐捧上了战争年代格外珍贵嘚“铁饭碗”。

邮务佐是个什么职务呢这就得说说民国时期的邮政管理。以中国近代邮政发祥地上海为例邮政职工被分成三等十种管悝。其中职员序列从上至下分成邮务官、邮务员、邮务生;实习生序列包括拣信生、信差、听差、额外听差;而工人序列包括邮差、邮役、杂役,总共十等邮务长、副邮务长(1936年起改为局长、局长帮办)属于政府的特任官员,不在此列1928年起,邮务官、邮务员改称甲等郵务员邮务生改称乙等邮务员,拣信生改称邮务佐

邮政职工的薪水是按照职务等级确定的。1924年一个刚入邮局的信差工资为银元14.5元,資深的信差最高工资为37.5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市面上一袋25公斤的面粉是2块多钱1斤烟台苹果约2角左右。如此算来只要当上一个信差,解决一家人的基本温饱就不成问题信差还是低阶的职员,那邮务生、邮务员、邮务官的更是以数百上千计算邮政是有国家保障的“铁饭碗”,因此邮局的差事在那时也十分吃香、竞争激烈。报考邮务员、邮务佐门槛相当高。甲等邮务员需大学毕业;乙等邮务员偠高中毕业;邮务佐也得初中毕业而在那个时代,初中毕业的人就绝对算得上知识分子了

名牌高中毕业的郑鸿飞当邮务佐,当然有点尛小的屈才但这不要紧,颠沛流离中能有个挣钱不少的“铁饭碗”,才是最重要的这不,到了1945年他又再次考取了邮务员,仍在宝雞的这家单位工作1949年5月,郑鸿飞的业务能力再次得到肯定他被调到四川万县专区邮电局任分局局长。不过这个时候升官和高中毕业時升官情况很类似,等待他的将是一个恐怖的陷井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郑琏是1943年通过同学曲森,认识郑鸿飞的郑鸿飞为人正派,乐於助人和好读杂书的郑琏有很多共同语言,于是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从边区回来,郑琏首先就落脚在郑鸿飞这儿郑鸿飞经济上比较宽餘,能养得起他这么个白吃饭的朋友

郑琏弄到的第一份情报,还是来自孙元昌在边区,郑琏已经把孙元昌的情况如实汇报给组织孙え昌和他一样,是在边区挂了号的情报员从边区回来后,郑琏从宝鸡给孙元昌写了信俩人相约在三原县城见了面。郑琏把从边区带回嘚任务详细告诉了孙元昌孙元昌一口答应。这时候暂编第59师已经被改编为整编第123旅,旅部设在三原县东里堡孙元昌在旅部参谋处当參谋。在旅馆里孙元昌连夜写了一份关于整编第123旅的详细报告,并且画了一幅兵力分配图郑琏通过之前约定的方式,将情报送了出去

        1946年2月,郑鸿飞年后上班第一天回来时就捎给郑琏一封“张富贵”写给他的信。郑琏、孙元昌报送的情报受到了组织的肯定组织上让怹尽可能多地了解封锁线上国民党军队的情况。于是郑琏来到三原东里堡,住在了孙元昌家

这个时候,孙元昌刚结婚不久他媳妇陈玊琴比他小五岁,山西人抗战期间,跟着她姑姑跑到陕西1945年,陈玉琴从陕西省立三原女子中学初中毕业后到淳化县小学教书。陈玉琴三原女中有个同班同学叫郭淑惠,陕西泾阳人长得挺漂亮。女中毕业后郭淑惠又去上陕西省红十字会高级护校。寒假期间郭淑惠来三原东里堡,找陈玉琴玩四个年轻人就挤在一个屋住,过得特别开心后来,郑琏和郭淑惠谈起了恋爱两年后,俩人结了婚从此,风风雨雨地携手走过一生

有个少校参谋卢文德,和孙元昌是参谋处同事卢文德是山东莒县人,也有家小和孙元昌租住在一个院孓里。军队里最铁的圈子无非老乡加同学。卢文德比孙元昌资历深平时对这个山东老乡就比较关照。两家住在一个院子谁家吃点什麼好吃的,肯定要给另一家分些尝尝卢文德是七分校14期的,是孙元昌、郑琏的师兄其实,即使是老乡、校友也有个政治取向之分。這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郑琏接触后发现,卢文德跟他们是一路人对于国民党的腐败,他也是一肚子牢骚卢文德的军校同学,有恏几个在陕西省保安团当团、营长就驻扎在国统区与边区的封锁线上。郑琏以找工作为名让卢文德给他几个保安团的同学写了推荐信。郑琏提上点礼物挨个找到他们。酒桌上把他们的兵力、人员配备以及调动情况都弄到手上。

整编第123旅守封锁线时是把一个团摆在葑锁线上,两个团在后边加紧整训为进攻边区做准备,每三个月轮换一次这样一来,封锁线上的分力就比较薄弱大部分是一个碉堡┅个班,夜里一般不敢出来沿封锁线进行巡逻封锁线上的保安团当然也有空子可钻。郑琏在马栏培训时认识的关中分区保安分处秘书陈鑒后来官至陕西省检察院副检察长。解放后陈鉴告诉郑琏,他们提供的封锁线情报对边区人员出入封锁线以及物资交流,起到了很偅要的作用

郑琏骑着辆借来的破自行车,三天两头往外面跑一天,他回到东里堡的孙元昌家孙元昌、卢文德已经神色严肃地在等他:“你在这儿呆不成了,赶紧走你让人盯上了。”孙元昌告诉他参谋部情报参谋严鸿诚是军统的人,上过戴笠的谍报人员训练班因為孙元昌、卢文德的关系,他跟郑琏也认识表面上,他也跟郑琏见面点个头但他早就开始怀疑郑琏了——一个军校毕业生,不在部队幹也不在外面找工作,整天闲住在孙元昌家而且老在封锁线上活动,不是共党间谍他能是什么人呢?私下里严鸿诚跟另一个情报參谋阎逢汉说了这话。他还说他已经跟上峰作了汇报,准备把郑琏抓起来严鸿诚却不知,阎逢汉跟孙元昌关系好如果郑琏被抓,孙え昌能脱得了干系吗眼看朋友要遭大难,阎逢汉就觉得自己知道了不吭声太不仗义。于是他赶紧找机会告诉了孙元昌。

        郑琏没敢耽擱赶快离开三原,去了西安他的新落脚点,也在马栏向组织汇报过就是雍兴公司陕西分公司南院门门市部连保震那儿。

雍兴公司是浨子文旗下中国银行西安分行经营的一个附属企业“月儿弯弯照九州”,雍州就是古时的九州之一雍州得名于凤翔境内的雍山、雍水,后来“雍”就被代指陕西西安建国路上,就有“雍村饭店”、“雍村小学”而中国银行西安分行内部,就简称“雍行”雍兴公司昰“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成立于1940年雍兴公司主要经营棉纺织业,由于资本雄厚原棉有中国银行所属的中国棉业公司做后盾,收棉打包机构据点很多豫陕一带的好棉绝大部分都收到了雍兴公司的打包厂里。因而雍兴公司成立后短短两三年内,就在陕西的覀安咸阳、宝鸡、蔡家坡,虢镇和甘肃的兰州等地先后经办了十三个厂矿如果加上代管雍行享有权益的一些企业,就有二十多个企业抗日大后方,当时一共才十几万个纱绽雍兴系统就占了七万多绽,是解放前西北最大的垄断资本企业

连保震是郑琏军校未被淘汰的哃学,但他毕业后没在部队干而是到雍兴公司南院门门市部做了职员。他向门市部主任推荐了郑琏经过面试,郑琏成为公司的“试用職员”他的工作是为公司所属各工厂采购办公、文体用品等,按时送往各厂对这份工作,郑琏很满意一是可以解决他的生活问题,囿了经济来源;二是可以东跑西颠他有时间去西安绥署以及城防部队找同学聊天,从他们中了解军事情报这期间,孙元昌两次派他太呔陈玉琴来西安给郑琏送来情报;为了工作便利,郑琏还让卢文德在西安东木头市太平巷一号租了一院房让卢文德的太太彭幼文带着駭子住下来。太平巷一号就成了郑琏又一个联络地址

        雍兴公司的待遇不错,本来三个月试用期一满,郑琏就可以成为正式职员薪水洅涨一大截。可只在这儿干了一个月7月下旬一天,郑琏口渴在西安街头一瓜摊正吃西瓜,有人在他肩头拍了他一把掌郑琏一回头,看到一张长着一对儿小眼睛的四方大脸小眼睛一笑,没了呵,这人是他的军校同学孔繁诚

孔繁诚,山东曲阜人自称是孔子的后代。军校毕业后孔繁诚被送到重庆中美合作所接受军统特务训练,现任交通警察第十六总队的一个中队长坐到离瓜摊儿老板远点儿的地方,孔繁诚压低声音告诉郑琏他们从四川来,准备接手陕西的铁路警务十六总队有三个大队,其中三大队去了山西一大队将担任潼關至天水的警务。为了应对陕北的特殊情况二大队将担任咸阳至铜川的警务。“你当个小商人有啥意思呀?军校不就白上了弃武从商,我看至少现在不是时候”孔繁诚深为郑琏惋惜,吐沫星子飞溅非要说服郑琏加入他所在的交警总队。面对老乡加同学的一片诚意郑琏看上去是动了心。

        孔繁诚所在中队驻扎在咸阳过了几天,郑琏利用去工厂办事儿的机会去咸阳找到孔繁诚,让他写了一封介绍信拿着这封信,郑琏到宝鸡找到了二大队的梁大队长交警总队正是用人之秋,交谈之后梁大队长对军校毕业生郑琏印象不错。他让鄭琏先回西安等着总队批复他的任命书。

        到了宝鸡郑琏当然要见郑鸿飞。他把要去交警总队的事儿跟郑鸿飞说了郑鸿飞半天没吭声。闷抽了半根烟后郑鸿飞一声长叹:“老弟,我觉得你的书都白念了前头,我推荐你去教书你不肯去;推荐你去《宝鸡日报》当副刊编辑,你也不想去现在,你在这雍兴公司干得好好的却偏要去当什么交警。你当这是个什么好活儿这事儿有什么前途可言?”

        其實郑琏当然不是被孔繁诚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的。郑琏考虑去二大队是看中这是一个靠近边区的军职,驻扎车站又不变动便于他收集封锁线上的情报,也便于和孙元昌、卢文德联系这样,情报来得会更及时征得组织同意后,他才去咸阳找的孔繁诚

不久,郑琏的任命下来了他被任命到二大队机枪中队当三分队的分队长。到职后郑琏才知道,他们这交通警察第十六总队原来是东北的铁路警察,“九?一八”事变后退到关内“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这支铁路警察部队为军统收编,上上下下的正职军官都是军统特务。像郑琏这样只是军校毕业、没受过特务训练的人是非常少的。当然郑琏的官也小,也就相当于一个排长交警总队的副职,一张嘴嘟是一股大碴子味儿他们几乎都是来自东北的老警官。郑琏三分队的分队副老金是个年近六旬的朝鲜族,走路腰都直不起来了

事情嘚发展出乎郑琏的预料。到交警总队上任没几天突然接到命令:二大队开赴河南郑州,去接管平汉路北段警务立即准备,次日一早就絀发郑琏这下把肠子都悔青了,后悔不该离开西安开小差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知道,他呆的地方可是军统的特务窝子。且不說交警总队是军事化管理不请假出不了门;就是逃出去了,他从此就是黑人黑户没有立足之地。如此一来他还怎么弄情报呢?也来鈈及请示组织他只好先跟着去郑州。

        第二天一早在宝鸡火车站,郑琏正在集合队伍准备上车,却遇到一个熟悉的面孔郑琏倒吸一ロ凉气。此人也看见了郑琏矜持地跟他点了点头。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孙元昌的同事、军统特务严鸿诚。

(作者2013年6月采访郑琏、郭淑惠夫妇时与他们合影)

2013年6月作者曾专程赶往新疆乌鲁木齐,采访郑琏老人郑琏的家,位于杨子江路一个老家属院里郑琏、郭淑惠夫妇住的,是一栋多层楼房的三层房间很整洁,也比较宽敞阳光映照下的各种绿植显得十分清爽。郑琏刚刚住了一回医院说话时间一长,会觉得胸闷、气短需要吸氧。但是他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而且行动自如。在一旁笑眯眯地听着我们说话的郭淑惠老人看仩去腿脚有点不好,在家里走路已经需要拄拐杖郑琏已经退休的大儿子,在家尽心尽力地照顾两位老人我们去的时候,郑琏身材高大嘚小女儿也在家里老有所依,郑琏夫妇的晚年看来是很幸福的

        采访中,郑琏跟作者讲到了67年前宝鸡火车站那个惊险的时刻他说,他當时就预感到可能会有麻烦还是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时间去吧。

        “好在就要离开这里了。”那个早晨在车站偶遇严鸿诚之后,郑琏巴不得马上离开宝鸡火车开到陕州,也就是现在的三门峡部队下车吃饭,满头大汗的孔繁诚出现在郑琏跟前:“你认识严鸿诚”

        “認识。他跟孙元昌是同事俩人不对路数。他是不是又说我是共产党”孙元昌也是孔繁诚的同学,郑琏一说孔繁诚就明白。

“对!他哏梁大队长说你是共产党间奸细。”孔繁诚说这个严鸿诚现在调到了宝鸡警备司令部,他是来给他军统训练班的同学送行的发现了鄭琏后,他立即让他一个同学领着找到了梁大队长,在火车发车前把郑琏举报了。“你是我介绍过来的车上,梁大队长就叫人把我找去问我。我说你是我军校最好的朋友,爱看书有学问,不过一直怀才不遇所以牢骚多了些,可能有时候说话也不注意场合不過,在对党国的忠诚方面你绝对没问题。我跟梁大队长说我以人格担保。他能舍弃雍兴公司优厚的待遇来我们部队,应当用人不疑”孔繁诚摘了警帽,他的脑袋像一个散发着蒸气的火车头一边擦着一头的汗水,孔繁诚一边接着跟郑琏说:“听了我的解释梁大队長说,严鸿诚的话他也不相信。经我这么一说他就更放心了。”警帽在孔繁诚的手里成了个扇子,边说边煽:“唉干我们这一行,都有怀疑一切的职业病不过,你以后说话还是注意点儿这里可不比你以前呆过的部队。”听到集合的哨子声孔繁诚拍拍郑琏的肩膀头,飞快地向车头方向跑去

        到了郑州,却一直在待命因为黄河以北的平汉铁路始终不通,他们无法履行本职工作在郑州驻扎下来,郑琏就马上跟组织取得联系他提供的回信地址,是“郑州市东关 华光实业公司会计室 张云沛转”前文咱提到过,郑鸿飞流落到宝鸡後曾经应聘到宝大洒精厂干过一段。这个“宝大”以及另一个名叫“宝光”的酒精厂总经理都是郑琏称为叔叔的一个名叫程顺堂的同鄉。抗战胜利后企业家们都雄心勃勃地想抓住机会,大干一场谁也不愿设想,一场内战会把一切打得稀巴烂山东人程顺堂看好的地方,就是铁路纵横、交通便利的郑州他到郑州大办实业,开了个华光实业公司自任总经理。公司在郑州有好几个工厂程顺堂以前的總会计师张云沛是郑琏的好朋友,这次又跟着程顺堂来了郑州

        一天,郑琏在郑州大街上遇到了军校同学卢振声。他乡遇故知俩人很高兴,找了个小饭馆小酌了两杯当然,更高兴的是郑琏。因为他听说卢振声在刘峙的郑州绥靖公署作战处任作战参谋而卢振声还有個当军长的叔叔。

        卢振声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公子哥,人不错但是个大嘴巴,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道。上军校时郑琏有点儿烦他口夶;但这会儿,却特喜欢听他吹一有空,俩人就钻到一起喝小酒于是,郑州绥署的军事意图、部队变动等情报都从郑琏这儿源源不斷地送了出去。

        因为老乡加朋友的缘故郑琏也和张云沛喝小酒。听张云沛说作为大企业家,程顺堂交结非常广陆军上将孙震每到郑州,必到程顺堂家作客俩人无话不谈。提到孙震读者如果不熟悉,那么他的侄儿孙元良比他有名;而黄埔一期毕业的孙元良有个儿孓,名叫孙祥钟后来在台湾当了演员,他的艺名叫“秦汉”当年与林青霞齐名,可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孙震1946年12月由四川调到郑州绥署当副主任,兼任第五绥靖区司令官孙震对程顺堂非常信任,连他的私人财产都托付给程顺堂运作孙震是四川人,不想来河南因此┅肚子牢骚。包括军事上的事情他对程顺堂无所不谈。程顺堂把郑琏看作自己的晚辈孙震来访并不让他回避;孙震对这个很有眼色的姩轻人也不反感,说起话来也不拿他当外人于是,郑琏也就经常去程顺堂家以期能多碰见孙震。从孙震口无遮拦的闲谈中他也的确聽到了不少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情报。

这里多啰嗦两句:1948年初蒋介石察觉出孙震有保存实力的企图,便欲罢其兵权、拟另派人统辖孫部孙震为避免军队被蒋吃掉,同时继续保有对旧部的领导权于是推荐侄子孙元良接替自己,以求两全蒋考虑到孙元良毕竟出身黄埔嫡系,这个连辣椒都吃不了的四川人其实与川军原无大的瓜葛。于是老蒋顺水推舟,谕准此事久失兵权的孙元良青云直上,就任苐16兵团司令高位后来,淮海战役中杜聿明、黄维、邱清泉等人非死即被俘或受降,只有化装成中尉副官的孙元良一路狂奔逃到了南京。

郑州机场的任务是支援黄河以北的军队,比如空援鲁西南地区的战事向被国军重新整编的汤阴庞炳勋旧部空投物资等。郑琏上军校没学过飞机方面的知识为弄情报,他没事儿就跟场长、工程师吃饭、打麻将详细了解飞机场上停放的战斗机、轰炸机都是什么型号、各有多少架,包括所载武器、载弹量、载兵量、飞行半径、加油后的续航能力等等郑琏一一都搞清楚了。此外郑琏还从那些内行嘴裏套出过机场的库存弹药、库存汽油量等。作为情报人员郑琏的记忆力是极为出色的。饭桌上、牌桌下那些枯燥的数字他只要听说了,就会刻在脑子里之后,麻将照打、酒照喝都不会有问题。回去以后他才把这些情报整理成文字,及时向组织作汇报

郑琏的分队還曾两度守过“花园口堵口”。

 说到“花园口堵口”就先得说说当年蒋介石炸花园口。实际上最早提出掘开黄河、以水当军阻挡日本鬼子的人,名叫晏勋甫1935年,此人在担任武汉行营中将参谋长的时候就曾提出,中日一旦交战就可以决黄河之堤,将日军挡在豫东1938姩,兰封会战失利后时任第一战区参谋长的晏勋甫再次向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河南省主席程潜提议,决开黄河之堤阻挡追击的日军。程潜认为可行遂向蒋介石请示。而在此之前冯玉祥、白崇禧以及蒋介石的德国顾问法肯豪森都曾跟蒋介石建议过,放黄河之水制敌所以,接到程潜的请示蒋介石回电批准。担任扒堤任务的是守卫黄河的商震部。起初决堤口选择在中牟县境内堤坝较薄的赵口。可昰赵口泥沙太多,扒不开于是,蒋介石命令贵州来的新八师再扒其驻防的花园口新八师连扒带炸,1938年6月9日花园口决堤。决堤造成89萬百姓死亡1200万亩耕地被淹没,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大面积受灾中国人以惨重的代价,延缓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国民政府的战略转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武汉会战后日本人占领的武汉,已经是一座空城抗日战争也由此从之前的战略防御阶段,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1946年夏天,郑琏第一次得知蒋介石要在花园口堵口是从他郑州绥署同学卢振声这儿得知。“蒋委员长命令限三个月把口子堵上,让黄河回归故道这一方面是还他炸开大堤的账,另外也是为了对付共产党!”卢振声这人说话总是给人感觉自信满满。比如陈述一件新聞,他一定同时要扮演评论员把个人见解加里面。不过卢振声说得没错。黄河故道大多数是共产党占领区。花园口口子一扎上黄河一回归,这片地区又将变成一片泽国蒋介石等于把“以水制敌”的故伎重演一番,只不过此时他的敌手已经由日本人变成了共产党。得到这一情报郑琏赶快告诉给组织。他甚至能想象到丁超在看到这一情报后,会是怎么一副高兴劲儿后来,耄耋之年郑琏从一夲杂志上看到,当年周恩来曾经就蒋介石不通知黄河故道百姓搬迁就在花园口堵口提出过严重抗议。他认为他送出的情报,应该对此產生了作用

此后,郑琏所在的交警机枪分队先后两次执行过花园口黄河堵口工程局的警卫任务工程局有大量联合国救济总署提供的推汢机之类的物资。蒋介石下令限期完成堵口否则要严办。工程局的局长姓朱曾在比利时留过学,娶的老婆也是个比利时人眼见着工期不能按期完成,郑琏曾亲眼看见那位朱姓局长夫妇蹲在黄河大堤上抱头痛哭。其实这项工程绝对不是一项单纯的建筑工程,背后有複杂的政治因素最后,工程在1947年春天才“合龙”郑琏还得到过一枚国民政府颁发的合龙纪念章呢。

        从1947年5月郑琏就再得不到组织上的任何回音。而这个时候胡宗南占领延安,已经有两个月了郑琏无从知道,关中保安分处的干部们此时都已经变成了居无定所的游击队員情报工作全面处于停顿状态。但是哪怕是出于对丁超人格上的信任,郑琏也坚信组织上不会放弃他的。

不光组织联系不上孙元昌、卢文德也已经随所在军队去了陕北,郑琏也与他们联系不上本来,郑琏在郑州开拓出的情报来源组织上是很感兴趣的。可是情報都是有时间性的。越是及时越是有用。而现在他弄到手的情报送不出去,情报就失去了价值那么,他还有必要在郑州呆下去吗這么犹豫着,又试着跟组织一次次进行联系到了7月份,郑琏终于下了回陕西去的决心

        此时,交警总队正在办了一个“警长训练班”紦郑琏调去当教育副官,负责编制教学大纲和安排每周的课程郑琏琢磨,如果单身逃跑铁路沿线可尽是交警总队的军统特务。如果不清楚这一点还敢跑;?但现在他明白这样的逃跑是非常危险的,就不敢贸然行动了结果,正为怎么跑发愁时郑琏又遇到贵人了!

鄭琏的军校可是没白上,这不他同学关德忠专门来郑州找他。在军校关德忠跟郑琏就是哥们儿。这个时候关德忠的父亲关露霖在西咹绥署教导第二总队的第九支队当上校支队长,部队在河南驻马店正招兵拉夫关露霖是行伍出身,书念得不多脑子里装的都是旧军阀那一套。他让儿子给他举荐个得力的人去给他当副手。关德忠听说郑琏在郑州就专程赶来说这事儿。郑琏一听就一口答应下来。他知道这是他返回陕西最好的办法。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趁军官们都回家过星期天,郑琏带了三个亲信的警长抬着他的两箱子书,坐上喃下的火车到了驻马店,当上了关露霖第九支队的副支队长8月份,第九支队就奉命开赴陕西

部队一进陕西,郑琏就向丁超跟他约定嘚高陵、庄里两个地址写了信在马栏,丁超曾跟郑琏交待过任何时候,都不能直接去接头这是纪律。部队驻扎在华阴一带时郑琏請假先回了趟西安。卢文德的家小在东木头市太平巷一号郑琏急着去看看组织上有没有给他把信回到那儿。顺便他把书籍和行李也放箌了这儿。可是卢文德老婆彭幼文告诉他,没见有转给他的信离开东木头市,郑琏又去南院门找连保震

        连保震请郑琏吃了一顿葫芦頭泡馍。掰着馍郑琏问连保震,自己离开西安期间有没有人来过信。连保震摇着头:“没有一封也没收到。”

        在西安就住了一宿鄭琏又赶到宝鸡,郑鸿飞同样告诉他没见有转给他的信;再折腾到三原,找到孙元昌媳妇陈玉琴仍然没有任何组织上的音讯。

        像断了線的风筝一样郑琏不知道该往哪里飘,心里急得不得了这功夫,他所在的“教二总队”已经开到了铜川准备开赴延安。到了延安會不会有机会联系上组织呢?郑琏赶紧又追上了部队他没有想到,梦想中的延安他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过去的。

走到半路传来了钟松的整编36师在陕北吃了大败仗的消息。这就是8月20日发生在米脂北边的“沙家店战役”孙元昌、卢文德所属的整编123旅就属于36师,一听到这個消息郑琏就心情紧张、复杂。他希望孙元昌、卢文德能够被俘这样,他们就能够找到组织;可是万一他们死在了战场上呢?

部队荇进到洛川正好遇到123旅在收容残部。郑琏过去一打听居然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孙、卢二位。俩人都好好的连轻伤也没负,只不过都昰灰头土脑、一脸的疲惫过去,二人收集的情报都是通过郑琏交给组织,他们自己和组织上并没有任何联系对他们来说,郑琏就是“组织”所以,见了郑琏他们就追着问郑琏,今后该怎么办“等到了延安,我看看情况再说吧你们等我的信儿!”说实话,对于箌延安能不能找到组织郑琏心里也完全没数。

果然到了延安,满街都是国军官兵郑琏想不出任何可以联系到组织的办法。除了心情沮丧他还发愁如何回到西安。这个时候从延安到西安,国民党军队沿路都在征兵也就是抓壮丁。深更半夜车马店里熟睡的客人,嘟会稀里糊涂地被抓了去;只要是年轻小伙儿就是店里的店员也照抓不误。如果郑琏单独往回走非被抓了壮丁不可,没有人肯听他解釋什么想来想去,郑琏决定装病以生病军官的名义,住进医院他要争取坐医院的救护车离开延安。

        装病住院是因为郑琏发现了这樣的资源。上军校时郑琏曾大病一场。看病时他认识了军医华医生。华医生是潍坊老乡、曾在青岛上过学俩人有很多共同语言。等鄭琏病好他们已经成了朋友。这时候华医生正好就在延安的野战医院。找到华医生郑琏把离开延安的想法跟他说了后,华医生认为鈳行

接下来,郑琏就突“病”了而且“病”得不轻。野战医院是帐篷医院住不了几个病号。于是没住两天,郑琏就被救护车转送箌后方医院他先到铜川,再到泾阳华医生给郑琏写了条子,让他去找他的医生朋友继续帮忙结果,回到洛川郑琏干脆都不用在医院里住,只是每个月去领一次薪水这样前后领了半年之久。由此可见国民党军队的管理实在有太多空子可钻。

        在洛川郑琏当然是经瑺和孙元昌、卢文德呆在一起的。沙家店战役中整编123旅的旅长刘子奇被俘。新来的旅长朱侠对卢文德很器重要他担任西安留守处的主任;而孙元昌这时已经没当参谋,而是当了个运输连的连长郑琏认为,卢文德的差事不错可以留在123旅,继续弄情报;而孙元昌的运输連长已经意思不大应该想办法辞了差事,离开部队

孙元昌这个运输连长,不是汽车运输而是驮马运输。他当运输连长时还有个意外收获。在陕北他捡到了一大批书,有《资本论》、《联共产(布)党史》、《列宁选集》、《政治经济学》、《中国四大家族》等還有毛泽东的著作。对于国统区的人来说这些书统统是禁书。孙元昌知道郑琏是个书虫嗜书如命,就利用职务之便给他偷偷运了回來。考虑到这些书如果被查出来会有大麻烦,郑琏把这些书大部分弄到了宝鸡分别放在了刘学祯和郑鸿飞家。他原先寄放在西安卢文德家里的一部分书也转移到了宝鸡。以后每到宝鸡,郑琏就跑到这俩人家里偷偷阅读在那战火纷飞的年月,能这样闭门读禁书简矗是一件要多奢侈有多奢侈的事情。直到解放后郑琏才把其中一部分书带到了新疆。

        泾阳离三原就已经很近了十来公里而已。郑琏先詓了三原不久,孙元昌也来了会面后,俩人多次去西安还以贩川橘、川糖等名义,去过宝鸡郑鸿飞那儿其实,郑琏去这些地方的主要目的是看组织上有没有回信。看到郑琏混成这样郑鸿飞又忍不住责备起他的瞎折腾。这时候郑琏才跟他说,他是在给共产党那邊干呢

        离开军队,郑琏、孙元昌的生计都成了问题兵荒马乱的年月,工作不好找何况,他们是两个开小差的军人为了吃饭,孙元昌拿出他这些年的全部积蓄开了一家小磨面房,俩人开始从早忙到晚给老乡们磨面。在此期间郑琏和温婉贤淑、端庄秀丽的郭淑惠領了结婚证。

1948年5月眼瞅着麦子就要变黄,磨面房快要迎来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节一个挂少将军衔的国军军官,带着两个随从来到了孫元昌的小磨房。少将军官是个红脸膛四十四、五岁的样子。一脚跨进院子此人一口湖北口音就嚷嚷上了:“喊你老板来!”他跟听箌动静迎到门外的郑琏说。显然他把郑琏当成了店里的伙计。听到熟悉的声音光着膀子的孙元昌扔下手上正干的活儿,跑出来:“副旅座你怎么来了?”赶忙搬出一只小凳子让来人坐下。

来人名叫甘树藩黄埔军校三期步科毕业生,与戴安澜、王耀武是同一期的学員甘树藩原来是整编123旅的少将副旅长,沙家店战役之前他调到联勤总部第七补给区,去干后勤了现在,他出任了第七补给区第四分監部的分监又回到了三原。当初孙元昌在59师当参谋时,和甘树藩打交道比较多甘树藩对孙元昌的才干很是赏识。他也知道孙元昌紦家安在了三原。这次甘树藩专门来找孙元昌,就有礼贤下士的意思在里面他要让孙元昌去给他当主管人事工作的参谋。

        这简直是天仩掉下来的一个陷饼只一个眼神的交流,郑琏与孙元昌就把什么都交待得清清楚楚“感谢副旅座还记着卑职!”光膀子的孙元昌站起來,举起沾着面粉的右手给少将分监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就这样孙元昌重新披挂起来,又成了一个军人

虽然天天在小磨面房里出大仂、流大汗,郑琏、孙元昌他们对外面国共战场的局势可是清清楚楚的胡宗南占领延安仅仅一年,西北战场上的战局就已经急转直下1948姩3月,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取得了宜川大捷歼敌近三万人,整编第29军军长刘勘拉响了手榴弹在战场上自杀。胡宗南只能撤出延安由所谓的“主动进攻”阶段,转入“机动防御”阶段西安绥署的部队被重新编为两个兵团,其中陕西省主席董钊兼任司令的第一兵团,主要任务是防护后方;担任与西北野战军作战的主要是西安绥署副主任裴昌会兼任司令的第五兵团。

联勤总部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国防部聯合后勤司令部是1946年6月1日国民政府国防部根据美国顾问鲁克斯的建议,参照美军的统一后勤体系而设立的统一负责各支部队的后勤保障。陕西属于第七补给区其下属的“第四兵站分监部”,是专门为裴兵团提供后勤补给的指挥机关下属有运输部队、野战医院、兵站、各种仓库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裴兵团一切行动以及团以上作战单元的驻地,事先都得告诉给分监部能到这儿去当参谋,這不就是守住了一座情报富矿吗

解放后,有部名叫《51号兵站》的故事影片曾以情节惊险,吸引大量观众并且成为国产电影的经典之┅。有意思的是郑琏就曾在国民党军队中的51号兵站干过。孙元昌去分监部上任后不久郑琏就把磨面房给卖了。他让孙元昌替他说话茬第51号兵站谋了个押运员的差事。找不到组织即使守着一座情报金矿,又有什么意义呢郑琏就琢磨着,前方战事如此吃紧那么他押運物资到前线补给,没准就会被解放军俘虏;即使没能被俘那么,他离前线这么近也总会可能逮住机会逃跑,从而找到解放军然而,去干了两、三个月郑琏却什么机会都没找到。

对于读书人来说打发苦闷与无聊,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手里的书看完了就得去買、去借;而看了书,就有了想法想法憋在肚子里,就会发酵就需要找有共同语言的人交流。于是因为这样的爱好,无论走到哪儿时间一长,郑琏就会自然而然地交下三、两个书友一天,郑琏回到三原后又去找他的书友李力群借书。李力群也是山东人在三原Φ学教书,能从学校图书馆借出书来物价飞涨,学校的老师领到的薪水已经连自己都养不活了。瘦得像麻杆的李力群却要拉郑琏去吃彡原老黄家的小酥肉这世道,这可是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呀吃完饭,抹了嘴上的油郑琏才要付钱,李力群却已经不由分说、像打架一樣付了账

        往回走的路上,俩人对国民党又是一通臭骂接住郑琏的一个话尾巴,李力群突然跟郑琏说:“问你句话你有没有胆投了共產党?”

        李力群告诉郑琏他和边区已经建立起了工作关系。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郑琏也就挑明了:“我在那边也有关系,但很久没联系叻你能不能帮我带一封信过去?”这回轮到李力群吃惊了。不过他马上就把这事儿答应下来。

当天晚上郑琏挑灯给“张富贵”写叻封信。除了说了他和孙元昌、卢文德现在的情况郑琏还写到了自己失去组织后的苦闷心情。从事情报工作之后他寄给组织的信都很簡短,从不涉及个人的情感但是这次,他真的动情了他想,这封信丁超是一定会看得见的送出这封信,连日来郑琏胸中的郁闷仿佛被一风吹去他变得精神振奋。不等组织上回信郑琏就开始行动。他要让自己和情报靠得更近

第四兵站分监部的人员构成,是这样的:一般来说分监是由少将或中将担任,分监之下设参谋长和参谋室。参谋室设主任一名人事参谋一名,作战参谋三名孙元昌担任嘚,就是参谋室的人事参谋参谋室之外,有主管汽车运输的交通科、主管野战医院、救护部队的卫生科、主管各种仓库、粮品兵站的粮秣科、负责各种武器仓库和兵站的军械科、负责炮弹、子弹仓库的弹药科等分监部要为裴兵团服务,工作程序是:裴兵团的作战处要把莋战行动及团以上位置及时通知分监部参谋室作战参谋将补给细节、时间、地点等在《作战日志》中一一列出,经过参谋室主任、参谋長审阅再经分监批准,由各科负责具体执行

        郑琏让孙元昌去找分监甘树藩,推荐他出任作战参谋孙元昌本来就是人事参谋,又是甘樹藩的红人所以,他的推荐立马奏效郑琏很快就告别51号兵站,到参谋室上班

当上作战参谋,郑琏很快发现了分监部与裴兵团之间的問题本来,军队作战具有主动性而后勤保障部门为其服务,天然是被动的按常规,兵团作战处应当及时主动地通知分监部以便不誤补给。但到了国民党军队“店大欺客”成了常事儿。裴兵团作战处的人老是牛哄哄的老是一副“老子在前方卖命”的口气,拿分监蔀当家里的下人使没辙,分监部只好反过来主动去联系裴兵团。这跑腿儿的事儿就只能是参谋室的三个作战参谋。三个参谋中刘參谋是郑琏的同学,房参谋则资格要老得多年纪也要比郑琏他们俩大五、六岁。他的军校同学当少将的都有,上校更有的是而房参謀居然只是一个少校参谋,连个参谋室主任都没混上于是,房参谋的工作就主要是喝茶和接几个电话,去裴兵团作战处跑腿儿的事儿都是刘参谋和郑琏去干。刘参谋私底下还有些怨言郑琏却干得像老黄牛一样,一句怪话也没有

        1948年8月至11月,胡宗南在澄合战役中损兵5萬余人为了阻击解放军的攻势,他除了在铜川、耀县、富平一线部署三个军之外还以战斗力较强的65军为基础,另拔一个军编为18兵团甴65军军长李振兼任兵团司令,归西安绥署副主任兼第5兵团司令裴昌会统一指挥11月,裴昌会把司令部搬到了咸阳分监部也由三原搬到了鹹阳。

        一天郑琏离开军营,想去理个发走进军营附近一理发铺子。铺子里人并不多连椅上一个人放下了正看的一张报纸,露出一张笑脸来郑琏吃一惊。这人是李力群

        这家理发铺子是因为军营设在这儿才开张的,来这儿理发的多是军人。显然这里不是个说话的哋方。借口人多郑琏先出来,李力群随后也出了铺子拐进一个巷道,李力群追上了郑琏俩人边走边聊。

        李力群说郑琏让他带出的信,已经捎到了解放区给他当交通员的,就是他的小舅子这次来咸阳,李力群就是来取郑琏搜集的情报郑琏考了李力群几个问题,確信他确实是和组织取得了联系找个无人处换上件李力群带来的便衣,郑琏跟他去了一家旅社在这里,郑琏把最新的情报写出来交給李力群带走。

转眼之间树叶落尽,关中萧瑟的冬天来到了随着前线战事的紧张,作为分监部的核心参谋室也在高速运转中,作战參谋郑琏工作非常繁忙一天下午,雨后初晴传令兵通知他,有个亲戚来找他亲戚?他已经多年没有和山东的家人有任何联系了他們怎么能找到他呢?那么是郭淑惠的亲戚?作为随军家属郭淑惠已经从三原搬到了咸阳,在外面租房子住下左邻右舍,都是她这样嘚军官家属要是她的亲戚,去找她就行了怎么会找到他这儿来呢?如果是组织派来的呢李力群和他约定的有联络方式,完全没必要冒着暴露身份的风险跑到他军营来。那么来的是什么人呢?

分监部是军队的要害部门门前是戒备森严的。门里、门外都有宪兵在站岗执勤。郑琏走到二道门里一眼看见一个穿着黑棉袄的小个儿在伸长脖子往里瞅。两人一照面小个儿就跟郑琏喊:“表哥!”小个兒一张嘴,本地口音具体说,是陕西西府口音郑琏在扶风教过书,对这一带的口音是熟悉的“走,咱们回家去!”自己哪有这样一個表弟呢郑琏心里已经清楚了一半。

跟着郑琏出了军营俩人一路并没有说一句话。郑琏家离得很近走路也就五、六分钟。在进门之後小个儿伸出右手,把一个写在纸条上的“琏”字让郑琏看了一眼这是郑琏自己的写的字,郑琏做了记号和平时的书写习惯有所不哃。这是他和丁超约定紧急情况下陌生人找他时所持的凭据呀!“淑惠,你到门口去看着点儿”新娘子郭淑惠手上在缝婴儿的小衣服,她从一张椅子上拿起针线活儿就坐到门外去。初冬的太阳软软地照在土墙上坐在小马扎上,郭淑惠就像个晒暖暖的家庭妇女随时嘟可以停下手里的针线,和人拉扯上几句

        房子里只剩下郑琏和小个子“表弟”,可是房子里的空气却显得很紧张。“表弟”不说话昰在等着郑琏发话。可郑琏却一声不吭一脸阴沉,在房子里转来转去房间本来就不大。郑琏低着头走过来又走过去,连看都不看小個儿一眼

        郑琏对小个儿的态度不客气,进门后连个座儿都没给他让。小个儿注意到郑琏住的房子是个小二层,楼下是里外两间。從这次会面开始小个儿的精神已经被拉成了一张弓。而现在这张弓被郑琏缓慢的脚步声一点一点给拉满了。小个儿的神情比在宪兵眼皮底下还要紧张他的口袋里装着一把上了膛的橹子手枪。这时小个儿不由自主把手伸进衣襟下,握住了枪柄

        “你把家伙放下,到里媔去!” “表哥” 的山东口音声儿不大却吓了小个儿一机灵。他当然听懂了“家伙”,指的就是他手里握的那把撸子“表哥”腰带仩也别着手枪,但他并没有去碰小个儿把手从衣襟下收回,在“表哥”的注视下掀门帘子进了门。

        “张富贵!”小个儿还是有些胆怯嘚样子论个儿头、论力气,如果不用枪一对一搏斗的话,他根本不是郑琏的对手

        “赵寿山!”小个儿心想,报个小人物这个姓郑嘚未必知道,就搬出个大人物

        “嗯,你说是我亲戚这样还好些!”郑琏点点头,像是自言自语一样在说

        “领导让我告诉你,你们的凊报非常有价值让你们积极工作,也要注意保护自己今后,你们要切断跟李力群这条线的一切联系由我担任交通员。从今以后你鈈再叫‘张德贵’,改叫‘王青玉’孙元昌的化名改为‘李文盛’!”小个儿一气儿说完后,接过了郑琏递过来的一根烟

        小个儿交通員名叫胡均荣,陕西乾县人俩人一聊,郑琏就对另一个迷团释然了一般老百姓对军事禁区是心存敬畏的,特别是有宪兵荷枪实弹把守嘚地方看上去完全像个农民的胡均荣却敢径直来到分监部找郑琏,他哪来的这份胆子

        原来,胡均荣就是个当兵的第一次去分监部,怹就是穿着军装硬往里闯结果被人拦在了门外。回去以后他才换了便装,以郑琏的亲戚名义第二次去分监部。之所以要这样实在昰因为任务紧急,胡均荣耽搁不得

什么人干什么事儿,仿佛是老天注定的小个儿胡均荣仿佛天生就是个听差、跑腿儿的命。胡均荣在孫蔚如第四集团军下面的96军当班长1945年初,部队驻扎河南灵宝的关道口时有回美军飞机被日本人击落,胡均荣就被派去护送过跳伞的美國飞行员回后方第四集团军是杨虎城的老底子,军中陕西人是主流后来,抗战结束后96军合并到38军里。胡均荣的差事是奉军需处之命,回陕西给军官家属送钱他常跑的,是华阴、泾阳、扶风一带

护送美国飞行员那次,胡均荣狠狠感受了一把美国人在中国的特权┅路尽心尽力地把美国人送到软卧车厢门口,人家“叭”地把门关上连句客气话都没有。下了车胡均荣骂骂咧咧,心理挺不平衡他身边两个同事就给他添油加柴,大讲反对特权之类的红色大道理参照对象就是延安如何如何。胡均荣觉得有道理就跟这俩同事走得近,还受他们指派去灵宝县城给一个某某先生送过两次信。抗战胜利后这俩同事要去解放区,临走告诉胡均荣,他已经是“革命国情尛组”的成员要他继续留在部队里,以后会跟他取得联系

可是,胡均荣等来等去却一直没人来找他。转眼间到了1948年。国民党已经眼瞅着越来越不行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吧?胡均荣决定离开部队去延安。去延安先要靠近边区。于是胡均荣脱离原部队,跑到三原的17旅干了一个月然后又通过熟人关系,落脚到三原县的保警队试图找到共产党的人。后来他果然找到了两个共产党关系,并且从頭到脚置办了些行头准备化装成商人北上。

北上途中有人却拿着胡均荣的照片,找到了他来人姓陈,中共三原县委社会部长陈部長说,说那张照片是关中地委城工部的同志交给他的说是让胡均荣去给组织跑一次交通。胡均荣一心想去延安陈部长劝了半天,才答應陈部长让他找的人,就是郑琏他给他一个写着“琏”字的小纸片,另外就是一把手枪让他防身。接过枪胡均荣看到枪把上那只奔跑的猎犬。他知道这就是这就是著名的“狗牌撸子”。收起枪胡均荣跟陈部长说好,他只跑这一次没想到,他这交通后来一直跑箌了国民党军队垮台

        郑琏叫回了郭淑惠:“以后,他就是你的表哥了!”郑琏把小个儿当面交待给郭淑惠当晚,郑琏安排胡均荣住在叻自家的二楼上天不亮,胡均荣就被叫醒了郑琏把已经写好的情报交给他。胡均荣当即把情报藏在了雨伞头里趁着夜色出了门。

1949年3朤初有一次,孙元昌到裴兵团司令部问这几天有什么事儿没。作战处的参谋告诉他没什么事儿。闲聊过程中孙元昌无意间听见,莋战处长李国英在给耀县县长打电话限期准备一个骑兵师的三日马料,不得有误这个情况既未写入《作战日志》,第四分监部也并不知道李国英为什么会亲自给地方上布置粮草任务呢?孙元昌回来和郑琏就犯琢磨了胡宗南部队在耀县没有骑兵部队,那么这三日的草料是给谁备下的呢答案只有有一个:青海过来的马家军。随后他们又从马家军派来的联络参谋口中证实了这一判断,并且得知马家军計划到达淳化、耀县地区的准确时间二人马上把这一情报传了出去。

1949年3月中共西北局社会部曾制作了一份《西安城市图》。这张图后來被《中国西部秘密战》一书收录和普通的民国西安地图不同,这张地图上标注了国民党军警宪特等所有重点、要害机关所在地而且囿各单位的电话号码。这张图是当年地下情报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搜集情报绘制的。西北局社会部制作这张图显然是为了一野解放西安莋准备。由这张图就可以看出在1949年3月,一野的注意力是集中在西安的此时,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已经前往河北平山参加西柏坡会议去了驻扎在耀县柳林南原的一野司令部是由副司令员张宗逊当家的。孙元昌、郑琏传出的是一个万分紧急的情报。如果一野方面不知道鉯骑兵的速度和马家军的剽悍,腹背受敌的一野司令部是要吃大亏得到情报后,一野马上将领导机关转移并且作好了战斗准备。很快马步芳的爱将马得胜率他的248师来袭。3月12日马家军与解放军在柳林镇展开大战。马得胜脱光上衣挥舞马刀,身先士卒地向解放军阵地沖锋结果被炮弹炸死。战后马得胜的尸体被运到了咸阳,裴昌会组织司令部的军官进行了吊唁孙元昌、郑琏甚至还混在人群中,亲眼目睹了马得胜的遗容

跑裴兵团作战处,是作战参谋的事儿作为人事参谋,孙元昌怎么也跑起了裴兵团呢这就要说起郑琏、孙元昌怹们的公关活动。参谋室主任胡剑青是他们二人的直接上司。上司看下属都喜欢听话的。如果有能力、还听话自然更加喜欢。郑琏、孙元昌就是这样的人在这样一个人心浮动的世道里,手下这俩参谋还能任劳任怨地干活儿就不易了;难能可贵的是,这俩部下还知噵体谅他这个上司胡剑青是个靠薪水吃饭的军人,家里有老婆、有孩子可现在物价飞涨,想吃点鸡蛋、吃点肉谁买得起?但这两个開过磨坊的年轻部下看上去手头就比他宽。偶尔打一下牙祭他们一定会叫上他胡剑青。而且动筷子以前,人家先给他们老婆、孩子留一份儿让他装在军用饭盒里,带回家去其实,胡剑青也知道孙元昌是分监的红人。人家本来是犯不着这样巴结他这个参谋部主任嘚

参谋部其实也是杂事儿一大堆,分监派下来的临时工作哪样也不能耽搁。这些事儿参谋不干就得他胡剑青这个主任去干。可是胡剑青发现,他把刘参谋派出干别的事儿郑琏并没有来找他诉苦。一天晚上他和郑琏俩人值班的时候,吃着郑琏买回来的烤红薯俩囚聊了起来:“跑兵团作战处,一个人确实有点忙不过来孙参谋人事上的事情不多,能不能在他不忙的时候帮帮我”郑琏终于跟胡剑圊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这是他来参谋部之后第一次跟胡剑青提建议,或者说要求胡剑青知道郑琏、孙元昌的关系不一般,都是自己嘚手下只要把活儿干了,谁多干一点、少干一点跟他有啥关系呢?他乐得落这个顺水人情胡剑青点了头,才有孙元昌跑裴兵团听箌李国英的电话这样的事情发生。

        至于胡宗南放弃西安的情报郑琏、孙元昌二人也是通过一些细节预先获知的。有一次孙元昌跟第四汾监部主管粮秣的一个同事在闲聊中得知,政府1948年没有给西安最大的咸丰面粉厂调拨下一年度磨制军粉的小麦驻扎在西安的这么多军队,难道不吃粮了吗不吃粮,意味着什么呢他们赶快把这个情报传递出去,组织上认为很有参考价值

钱不值钱的年月,在外面饭馆吃吃喝喝就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郑琏、孙元昌跟裴兵团司令部的作战处长李国英、情报处长黄思用等人就是通过吃吃喝喝,在饭桌仩拉近的当然,他们之间的媒介就是胡剑青。郑琏他们还不是那种眼睛只往上瞅、一心往上爬的主儿同样通过小恩小惠和拉同学关系,他们与作战处主管《作战日志》的参谋交上了朋友这样,这位参谋不仅给他们介绍情况更加详细具体有时候还干脆把《作战日志》直接交给他们,让他们随便摘抄于是,不光裴兵团连友邻部队甚至解放军的动向,他们都一目了然了

过去有个顺口溜,叫“国民黨税多共产党会多”。其实国民党也有爱开会的。裴昌会虽然是兵团司令但好多事儿却做不了主,因为胡宗南管得特别细开会,僦是胡宗南的一个重要管理方式现如今,各级领导喜欢开电视电话会当年没这条件,但有无线电设备胡宗南的军事会议开得频繁,鈈好把军长、师长们都叫到西安去就通过无线电开会。军情紧急就不分白天晚上。夜间开会就成了家常便饭。开会需要做笔记。將军们都是些老家伙谁还亲自记笔记?都带个专门记笔记的参谋反正,无线电里胡长官又看不见。裴兵团的军事会议第四分监部嘚分监当然必须到场。分监甘树藩也要带个作战参谋去帮他记笔记他带的人,不是孙元昌就是郑琏;有时候,甘树藩要去西安绥署或鍺陕西省政府开会孙元昌也会作为跟班随他一起去。

        1949年的春天匆匆忙忙就进入了尾声5月2日深夜,裴兵团司令部情报处长黄思用来电话说有特别紧急的情况,要分监部指挥所主任、也就是参谋长快去

一个多月前,裴兵团司令部又由咸阳搬到了三原分监部没有搬,分監就派参谋长到三原设立了个“前进指挥所”军官们都带着家小,没人愿意搬来搬去这就是分监部不愿跟着裴兵团司令部搬家的原因。但是既然成立了前进指挥所,总得有人过去郑琏跟参谋长表示,他愿意随他一起去三原自从来到分监部参谋室之后,郑琏的表现參谋长当然是看在眼里的且不说他会讨上司喜欢,单看工作他也一直是积极主动的,而且不像很多军官那样一肚子牢骚。他的头脑冷静做事有条理,记忆力超好做参谋,他是难得的人才这样的人,上司哪有不喜欢的道理呢参谋长当然愿意带郑琏、而不是房参謀这样的人去三原。

        参谋长是个有身份的人也是个上点岁数的老军人。他不可能涎着脸、送上门往裴兵团跑这样,跑裴兵团作战处的差事又由郑琏一个人包下了。每次跑过裴兵团之后郑琏都是先把情报写出来,送给边区;然后再电话通知咸阳分监部

 “主任这会儿鈈在,我能替他来吗”郑琏接起电话,就预感到可能会有什么重要的军事行动他到了裴兵团司令部之后,黄处长告诉他胡长官和裴司令刚开完军事会议,决定放弃西安撤到宝鸡“这个行动计划你可以看一下,有关的内容可以摘记”黄处长随手把一个本子交给郑琏:“这可是绝对的军事机密,不能泄露我和你们主任是朋友,才想着尽快告诉他省得你们到时候手忙脚乱。”黄思用对这个天天见面嘚作战参谋印象不错拿他没当外人。郑琏把本子打开原来,胡宗南各部队后撤的时间、路线和到达扶眉一带的预定地点一目了然

        离開作战处,郑琏没回前进指挥所而是回到家中。这次郑琏回三原郭淑惠也跟着他回来了。按组织上的要求他们家就成为一个联络点。房子是组织上安排的房东是位西北农学院的教授。部队去咸阳时孙元昌的媳妇陈玉琴没有跟着去。这样孙元昌三原的家就成为另┅个联络点。到这两个联络点来取情报的交通员仍然是胡均荣。

自从卧底第四分监部后郑琏、孙元昌传递出的情报,实在是太重要了这让组织上已经认识到,通过交通员以传统方式传递太慢,也不安全!3月底组织上曾通知郑琏去开会。但是郑琏在三原实在没法脫身,他就让咸阳的孙元昌代他去了会上,组织上提出要跟他们建立空中联络。但是电台得他们自己搞,组织上派报务员、给密码卢文德发挥神通,在西安居然就弄到了一台收发报机他们正跟组织商量电台建在哪里的时候,4月里战争的形势已经急转而下,胡宗喃要放弃西安了于是,电台没能接起来他们的情报仍然通过交通员人工传递。

        回到家关起门来,郑琏飞快地写出了情报让郭淑惠趕快去找她“表哥”,连夜出发送出情报之后,他才回到指挥所叫醒睡梦中的主任,向主任作了汇报并且电话通知了咸阳。

扶眉战役是在1949年7月10日正式打响的此前的两周,国民党军队上上下下处于一种盲目乐观状态6月下旬,西安绥署宝鸡指挥所主任兼第5兵团司令裴昌会视察漆水河沿线阵地有部下问他能否把这种局面维持到水果成熟。“吃了桃子咱吃西瓜;吃了西瓜,咱还要吃苹果说实话,我還准备在这里过年呢!”大个子裴司令的一口潍坊话和郑琏很接近。他自信满满的回答赢得了一片掌声。

裴司令的自信本来是有道悝的。在东起武功漆水河、西至扶风益店镇、罗局镇、眉县车站这100华里长的地带胡长官排列了4个军,各军、师、团、营又各自成三道防線重重叠叠、星罗棋布。当时的布署是:来自青海、甘肃的马家军担任西兰公路两侧永寿、麟游地区的守备裴昌会担任武功以西、渭河南岸“袋形地带”的守备。如果解放军用主力于西兰公路马家军即后退旬邑、彬县而固守麟游;胡宗南部则从扶风方面出击,策应马镓军形成夹攻之势。如果解放军主力用于扶风、武功方面胡宗南部队则撤退至千河西岸固守,马家军即从麟游南下进攻解放军侧背,将解放军包围在“袋形地带”加以歼灭胡宗南部之所以以“羊拉屎”的方式纵深布防,就是考虑能打则打不能打,也能跑得了

不過,军事上的较量常常是建立在情报较量基础上的。在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一举一动一清二楚的同时溃败中的国民党方面对共军却一無所知。解放军在西安、咸阳、周至、户县地区究竟有多少人、华北兵团过没过黄河、如果过来了究竟过来多少、什么番号、最近有没有進攻的准备不管是甘肃省主席、119军军长王治岐那边,还是西安绥署这边谁也弄不清,也很少有人去关心这两周里,两方部队军官们嘟在享受着战争前难得的宁静喝酒、打牌成了大家心里的主旋律。

7月10日解放军第19兵团进入乾县、礼泉以北的高地修筑工事,并以一部逼近二马仿佛要对马家军展开进攻;而守备西安的61军也向秦岭子午镇的胡宗南军队发起进攻。这样的阵势目的就是让胡宗南、王治岐搞鈈清一野的真实目的10日下午,武功方面虽然发现漆水河对面有几十个解放军在活动但连发现这一情况的119军244师蒋云台师长都没把这当回倳儿。然而11日凌晨4点,解放军出现在扶风益店镇时王治岐、李振还一致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地方部队与搜索部队发生了误会直到忝亮前听到了迫击炮声,他们才知道这不是什么误会了李振西的38军北边有王治岐的119军,南边有18兵团司令李振兼任军长的65军解放军一夜の间却神不知鬼不觉得出现在38军的后方,以至于李振与李振西开始都认为这只不过是扶风第一次解放时留下的共产党武工队在活动事后怹们才知道,出现在38军后面的是解放军的整整一个军。他们越过马继援、王治岐两军的作战地境越过他们认为不可能通过的大沟悬崖,一夜间走了150多华里横插到了胡、王两军的后面,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接下来,就是兵败如山倒参加扶眉战役的国民党18兵团38军、65军、90軍以及王治岐的119军共4个军10个师、两个独立的骑兵团,一仗打下来10万之众就损失了4.4万人,而解放军却仅仅伤亡4700余人

扶眉战役时,担任┅野二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二兵团参谋长张文舟二人曾在《陕西文史资料》(第十七辑)中联合撰文,回忆这次战役據他们说,在抚眉战役中担任穿插任务的,是二兵团十师从黄昏到次日拂晓,就是这个十师的部队一夜急行军走了150华里。其中穿过那条三、四公里长、300多米深的大沟并且涉过齐腰深的湋水,只用了40分钟除了渡河时敌人试图进行阻挡,这一夜的行动都非常顺利;与此同时十一师也取道清水营西进。十一师官兵甚至诈称敌军番号骗开了益店城门,将120名守敌全部俘虏如果没有敌军准确的布防情报,这样的军事行动可能吗尽管回忆录里不曾有只言片语提到情报的作用,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有了郑琏等人提供的重要情报,解放軍才能在扶眉战役中准确地穿插到国民党38军军部后面打得李振西、裴昌会满地找牙,全线崩溃

5月3日,郑琏等“前进指挥所”的人都囙到了咸阳。一天后三原解放。这次出来郑琏没有带家属。他的理由是合情合理的——老婆刚生过孩子不久又在生病,实在没法跟著走听说西安的城防司令换成了杨德亮,郑琏决定去趟西安军校刚毕业时,郑琏就分配到甘肃的42军当排长当时,42军的军长就是甘樹藩的黄埔三期步科同学、云南回民杨德亮。这个时候西安一派战争前的紧张空气,连大街上都修的有碉堡杨德亮喊的口号,是“固垨西安”这和李国英的说法是不一样的。郑琏认为有必要了解一下杨德亮的底牌。在西安他是不是准备跟解放军作战;如果弃城而逃,他会不会把这座古城毁掉郑琏军校同学王怀忍在杨德亮的参谋处,为此郑琏专门去西安找了他。都到了这个节骨眼儿跟自己的咾同学,王怀忍也没什么可遮遮掩掩的他说,胡长官确实要放弃西安所以,杨德亮的“固守西安”不过是个烟幕弹不过,跟亲信说過他不会照胡长官的意思,对西安进行破坏留下个千古骂名的。后来杨德亮撤离西安三天后,解放军才入的西安城也许,西安没囿被战火焚毁也有杨德亮的功劳。

        回到咸阳郑琏传出这份情报后,坐上了最后一列开往宝鸡的火车

来自丰饶田野的沁人芬芳(序言)

摆在我面前的这部文集《沃野飘香》是鹤乡农村诗词书画艺术创作的文化成果我在农村长大,又在农村工作此生与“农”字有不解の缘,所以看到这部文集,倍感亲切

《沃野飘香》共收录了 46位农民艺术家的诗词、散文、书法、剪纸和美术等十几部佳作。其作品充汾体现了农民草根艺术家的创作特点具有原生态的农耕文化和朴实的乡土乡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代表了农民的文化理想。这些作品與乡村、乡民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是泥土中生长出的庄稼,经历萌芽、长叶、开花、结实、清新、鲜活从碧绿到熟黄,令人兴奋、令囚欣喜

展卷可见,入集的作品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且不乏名家高手,精彩之作不时掠入眼帘诗词如安然的《情缘难解》写作格式仩工整简洁,内容反映上通俗易懂吴玉芬、费百瑜、孟春芳、蒋秀云、伊占勇、李言伦、何玉莲、伊丽丽、王坤、陈延明、王俊清、谢貴荣、王冬娥、李玉琢、刘海莲、马艳红、王春敏、唐清云、郭宏杰、任国友、王春洁、刘洪英、谢丽娟、张艳红、王坤、李文海、肖木江、陈延禄、刘青山、马凤云等农民作者的诗词、散文饱和着他们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諧的音韵富于音乐美,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绘画郭丽华的国画《丰收》笔运酣畅韵味浓厚,娇嫩自若农村丰收景象栩栩如生。楊占国、吴玉芬、郭丽华、李文海的画匠心独具细腻如织;书法如高志堂的行草《返璞归真》酣畅淋漓,大气穿云王文铺、孙桂霞、迋坤、陈延明、吴玉芬、李文海的书法淡远雅致,恣意空灵苍茫劲拙,清逸浑肆;摄影如王俊清的《寂静的早晨》构图简洁干净色彩鮮艳明丽……站在一个高度来看,这些作品已然达到或接近全国的水平细察慎考,左圈右点真为家乡涌现出如此多的草根艺术家和诗詞书画佳作而激奋不已。

本书主编吴玉芬受父辈的熏陶自幼酷爱诗词书画,曾一度搁笔二十多年是浩浩的改革春风和农村日新月异的變化,促使她唤起灵感再度握起手笔,用诗词书画来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取得的辉煌成就舞文弄墨,笔耕不辍不为名利,不离不弃為了这部文集,从策划、征稿、选稿筹资,排版、校审、印刷到发行,她都亲力亲为奔走于通榆县城和瞻榆镇之间。作为一位名不見经传的农家妇女其精力真乃充沛,其精神堪谓可嘉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部来自丰饶田野散发着沁人芬芳的文集背倚黄土的农民,田间地头劳作间隙,灵感突发时常常丢下手中的犁耙镰锄,把诗句写在手臂或大腿上写在卷烟丝用的小纸片上,甚至写在衣服上……谷地、农家、炊烟下和那些旁观者寻觅诗情画意的创作有别,这些诗词书画是头上流汗、脚上流血的劳作者的心声是那些沾着体溫的泥土,有着永生的灵魂

这部农民文学艺术作品集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诗词书画本身的艺术探索农民作者那种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使得他们的创作本身充满了细致绵密和升华思想的情趣。如果说诗词书画的定义存在于真善美的境界中那么这本文集則更多地包含了坚忍、执著和毅力,字里行间尽显生命的质朴小草和鲜花一起长成了大地的胸怀。我想这些足矣!

作者简介:吴玉芬,笔名:闲云野鹤吉林省通榆县瞻榆生人。新兴乡农民现居住瞻榆镇开工艺礼品店。县作家协会会员白城书画协会会员。虽胸无点墨对诗词歌赋却情有独钟,更爱舞弄丹青喜欢书法。著有诗词集《古榆新韵》用诗文描绘生活,让诗歌插上翅膀让心灵得以释放,让生命在此升华!感动你也感动我!

抒写着八百里瀚海的传说

那不为人知的寂寞·······

即使是鬓添银霜步入花甲

即使是寒冷刺骨雪壓群山

即使是风扫落叶百草枯萎

寄托几多遐想几多希望

让我对你生出朦胧的牵挂

盼阳光 呵护家乡的杏花

南山杏林穿梭着我们幼嫩身影

丠坨的沙丘留下我们攀登的足印

片片田埂寄存着我们洒下的汗滴

村边的小河流淌着我们青春的气息

有一曲悠扬的箫音伴我成长

昨天的箫  音呮能成为

编织着一生的静美的情怀

接龙诗/农民群里聚群贤

因缘结社聚群贤,泼墨挥毫赋雅篇;

轻触键盘盈皓月红尘漫步竞言欢。

红尘漫步竞言欢笔墨扬花落纸笺;

昨日田间挥锄镐,今朝吟咏格律篇

今朝吟咏格律篇,碧野乡村入画刊

蜂蝶戏花情缱绻,农夫辞海品甘甜

农夫辞海品甘甜,好似琼浆润心间;

暮月重开新领地屋檐倚杖一凭阑。

屋檐倚杖一凭阑乡野村夫大漠颠;

研墨铺萱挥妙笔,砚池浇灌梓桑田

【浪淘沙】致胡炜东老师

挥手聚群雄,点将招戎草根大纛树开通。

律阵格城攻欲破预祝成功。

瀚海一诗翁赞颂三农,人凊风物趣无穷

醉赋诗词千百首,写作颇丰

【蝶恋花】沃野飘香蓄才富

泼墨挥毫,共把乡情述

贵友贤师,鼎力倾心助

作者简介:费佰瑜,女1971年12月7日出生,高中文化系吉林省通榆县新发乡六合村农民,村妇女主任中共党员。现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一直喜欢写作,先后有几十篇诗歌散文发表在通榆县诗词书画报,鹤鸣报等刊物上县作家协会会员。写作内容朴实积极向上,文笔流畅让人读来朗朗上口!

让我懂得了有声有情的快乐

让我的心灵有了火热的诉说

勤劳的人们又开始了营生

悄悄的聚成了多情的等待

母亲的头上又添了许哆霜

叮叮碰出欢声笑语和欣慰

安然:女,1960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顾乡人。喜欢书法热爱文学,做名言是事事岂能尽如我意但求无愧於心。认认真真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喜欢你,我的知心朋友

也喜欢你美妙的诗篇 ?

也包括你的阳光和可爱……

 是何缘,与你相识!

每次囷你聊天都受益匪浅,

不舍和你中断......

 我们的缘分是突发的,

我们是冥冥之中就有了一种信任

你也想成为我的一个牵挂。 

一个人要想讓另一个人不忘记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她)一份牵挂!

因为,有了牵挂就会有思念;

你那么关心我、呵护着我

在我最危急时刻,救叻我

只有现实生活中的不离不弃

个人简介:伊战勇 网名:草原风,小学文化通榆县新发乡永胜村五社农民,虽然文化很低但对文学凊有独钟,县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文字歌吟生活,用诗歌亮丽人生

不甘寂寞的蝴蝶翩翩起舞

也在极力地想把盛夏挽留

我为祖国日新月异嘚变化而自豪

从 塞外北国到海南之角

从舰船薄弱到航母 下水

中国的国防现代化正走在世界前沿

你们把知识的种子洒在原野

你们把成熟的果孓抛给希望

希望的脚步就会勇往直前

你们把劳累的无度留给自己

自己的天空就下起了蒙蒙的雨

当季节把这美景恩赐人间

只有美丽的故事在輕轻飘散

你看尽八百里瀚海的风雨变迁

领略科尔沁草原的荣辱兴衰

让我懂得了有声有情的快乐

让我的心灵有了火热的诉说

勤劳的人们又开始了营生

作者简介:孟春芳网名:荷叶。通榆县什花道卫生院员工自幼喜欢文学,四十多年笔耕不辍 县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在风車季刊发表写作是一种自我享受和快乐,同时也希望把快乐分享给别人

 【中秋的思念】

伴着清浅的月光莫明的伤感

 看庭前花开花落

可秋,也不胜凉风的娇羞

清晨秋风温柔阳光灿烂

清浅的日子溢满了岁月的温情

 小城的园林在阳光的沐浴下

那美丽的枫叶,红的似火

 绿的如玊黄的似金

却依旧固守着翠绿的本色

或是欣赏词牌上书法名家

 悄悄的涂抹着色彩斑斓

 拨动生命的琴弦

更喜欢宋词伴着小溪流淌

约一份时咣 安然.....

将一叶素笺妆点的桃红李白

带着春的缠绵住进了心房

涓涓的河水流淌着昔日的希望

河畔的翠柳似待嫁的新娘

蛙声蝉鸣诉说着别离的惆怅

炊烟里飘洒出柴草的味道

岁月 饱含了生活的磨难

思念,似秋风摇落的金黄

悠长的笛声载着乡音乡情

思念纵然穿透黄土 

也唤不醒那沉睡嘚山谷 

逝去的岁月留下了深深的痕 

此去经年 我的笔重千斤

往事如烟交织着心中记忆

一生关爱为了家的幸福 

让我领 略了浩瀚与深邃

您的爱昰那条小巷期盼的目光 

那里可否 有您办公的地方

 可否还在书写您锦绣文章

今天在您的节日里 

只想和您诉一份亲情 

著一纸春色,带着暖阳 

伴隨您幸福安康 

却成一处撼人心魄的风景

古榆树下体会成长的经历

作者简介:李彦伦、男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裕民村村民,1990年通榆九中初Φ毕业之后通榆一中读高中因故措学,94年参加成人自学考试3年读完吉林农业大学农学园艺专业毕业,至今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科学种哋的能手。喜欢文字闲暇时用诗歌释怀,热爱书法

没腿儿的老花镜依旧挂在耳朵

灯下缝补着我们玩耍划坏的衣服

留下的是我们快干的軀壳

《基层党组织帮扶有感》

帮扶单位走访忙 

寒冬腊月入村庄 

贫困户中解生活 

生活用品暖心房 

柴米油盐酱醋茶 

生活生产全力帮 

三严三实暖囚心 

作者简介:郭宏杰,艺名:白鸽-白音塔拉女,1964年生吉林省通榆县包拉温都乡农民。宏杰自幼喜欢音乐热爱唱歌,被评为原生态謌唱家2015年 《高原恋》在北京获全国原创歌曲比赛金奖,2016年8月在北京“唱响中国”首届大型音乐展演获全国原创歌曲金奖用歌声释怀,給自己快乐的同时给大家带来快乐

 醉人的奶酒盛满

祝愿圣洁的哈达伴着吉祥

马儿踏响欢腾的歌 

雄鹰在天空自由自由穿梭

骏马奔驰踏醒梦Φ的桃源。

勒勒车追赶着太阳奔向明天

马奶酒盛满祝福撒向蓝天

作者简介:伊丽丽,网名:依

吉林省通榆县新发乡村农民。作品在风車季刊发表自幼喜欢文学,热爱生活常在劳动之余搞文学创作,她的诗热情奔放紧跟时代脉搏,讴歌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用文芓释怀书写自己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致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

我们用心灵吟唱生活的旋律

心灵的默契在岁月中耕植梦想

情感嘚火花在惬意中绽放

如家一样的温暖容纳我的喜怒哀伤

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团体

却有正义的能量把我激励

同一个蓝天下见证我们共同的荿长

欢快的脚步在音符上跳跃

劳动者的身影在岁月中穿梭

成熟的芬芳洋溢幸福的喜悦

你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光芒四射

勤劳的手,掀起号角嘚碧波

灵巧的手把祖国装点得五光十色

低微的身份,贫贱的体魄

在世界的脊梁上足以顶天立地毫不吝啬

庄严的国度见证了我们的爱情

崇高的思想让我们患难与共

你从遥远的异域把我带到梦中的南国

迎合我的泪水在沉痛中风干

不在乎我的残缺清贫和富有

不离不弃是你为爱的垨候

五彩经幡下的你更令人神往……

《我要把你写进诗歌里》

如同走进布达拉宫的神奇

向海的香烟与守望的梦中萦绕

听古塔寺的钟声在空淨中令人神往

白鹤起舞翱翔于自由的天空

家乡我用语言难以描述它的美丽

诗中有不褪色的一年四季

更有和谐社会致富发展的交响曲

别肆無忌惮地在我的地盘猖狂

野心,澎涨了你们罪恶的思想

贪婪助长了你们嚣张的气焰

别忘了,中国就是一枚定时炸弹

时刻准备着向你进攻開炮

小鬼的阴谋只是徒劳一场

有外侵就有我们亮剑出鞘

信念在这片热土上纵情放歌

淳朴的思维也能把诗句勾勒

笔端缓缓流淌出心中的小河

河水清清是我欢快的诗歌

在平凡中演绎不同的角色

有阳光也有我们沐雨而歌

通榆县新发乡农民玉莲是一名勤劳肯干,热爱生活的农家女生活中女强人。喜欢文学常在劳动之余搞文学创作,用诗歌抒发情感讴歌家乡,赞美草原她的诗悠扬婉转,幽情孤寂述说另一种靜美

雾漪散后的清晨清香淡雅

霞光穿过叶片 使露珠晶莹剔透。

天空的淡雾如薄纱似轻烟

袅袅散去把最后一抹色彩投向大地。

微风吹来摇落满树露珠,

远去的岁月是我生命珍藏的底片

让我看到了彩虹的斑斓,

仰望天空我心依如灿烂绽放

俯首大地苍茫之中广阔着我的胸怀。

感谢生命带给我的每次感动

星月的沉浮,时光的过往

过滤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你会为我种上一片桃花吗

静静的守望你为我种丅的春天

我会与你牵手在馨香的午后

感觉那!暗香翩跹踏雪归

也会与你在轻烟缭绕的晚霞里

听琼枝低语于浅月的皎白

满腹的忧然却又寄予蒼穹的寥寂

我真的好想让这沁人的馨香

永远的飘在我遥远的日子里

花 瓣的轻舞是鲜艳的离殇

枯萎的零落是我思绪的愁然

淡淡的忧伤里有些許的依依

冷骨的绝色却在飘逝的瞬间

我看到了风雨飘摇的往昔

飘散的却是朝夕咫尺对爱的不倦

星辰的过往重叠了厚厚的老茧

如同她的绽颜鮮艳而灼热

燃烧着她无怨无悔的一生

抚摸着春夏秋冬的不老容颜

却在深深的回望里烙下笑容

依然是生命中无法搁浅的爱

却又沉醉在手涡里旋着的幸福

飒飒英姿写出你青春无悔

却已容纳在奉献蓝天大海

就是爱你们当代最可爱的人

梦是飘在我记忆深处的苍凉

因为你是我今生的红顏!

简历:任国有,男网名,丹枫墨香生于1963年,吉林省洮南市东升乡三胜村人中共党员。洮南市农民文学艺术协会会员白城市作镓协会会员。作品刊发在十几家报刊上

八百里瀚海绽开梦的翅膀

洁白的柳下孕育出一朵红

那是谁家的花儿在此飘落

倩丽的背影宛如游动嘚画

朦胧中那一抹粉红色的温柔

让你那心湖泛起美丽的涟漪

让你那尘封的心门不再久闭

让你飘下那绵绵久违的心雨

让你辗转无眠谱写出篇篇心曲

《山花笑蓝了老道沟》 

老道沟弥漫着满坡的蔚蓝

那是谁家的少妇飘失的蓝色花裙

香息裹着牵念飘向了远方

抑或双影徜徉于蓝色的温凊中

那柔美的山花笑蓝了一季的山坡

倚着弯弯的蓝月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

1965年生女,汉族吉林省通榆县瞻榆镇农民。小学文化现为工商个体业户。少年时代酷爱文学走向社会以后一直想实现童年的梦想,特别是从2010年以来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作品现为白城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通榆县老年诗词书画会会员,通榆县作家协会会员

《与你相识是今生的缘》

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友谊

追求文学的梦想坚定不迻

个人简历:王冬娥, 网名:冬雪吉林省通榆县新华农林村永安屯农民。闲暇时爱好唱歌跳舞,写作作品散见《鹤乡》季刊,《风車》季刊《绿野》县作家协会会员。白城作家协会会员

 ‘你’不经意的和我邂逅,

我的人就和文字紧紧相连’

书写生活最美的诗篇……

 浮想岁月流失的惶恐,

欢笑把我的心装得满满……

 我的生命容进了‘你’

写到秧歌心中的喜悦布满脸。

思念起母亲含泪写诗篇

想起您泪水模糊了双眼,

梦里时常有你慈祥身影

女儿没来得及看你一眼,

轻轻的话语响在儿的耳旁

把爱的种子洒在平川山岗。

不能当误莊稼成熟生长

铲趟在一望无际的翠疆。

我们喜欢在白雪皑皑的大地

生生不息的景象。 

我永远也不会离开的地方…… 

作者简介:苏家臣男,网名梦飘凌出生于1971年8月,吉林省洮南市东升乡东升村农民酷爱小说和诗歌,作品曾发表在《府城文艺》《瀚海风》《白城日报?洮南周刊》和《白鹤源》等报刊上

我在你洁白上留一串脚印

――为家乡冬雪中山里红题赞

作者简介:张艳红,网名:懂你女1967年生,現居住在吉林省通榆县新发乡太平屯农民小学文化,活勃开朗乐观向上在劳动生活中寻找快乐,用歌声释怀用文字抒情,她的诗简單朴实积极向上,她的诗会给你带来快乐

初秋送走了炎热的夏季,

迎来了给人无数遐想的九月

帮我赶走了心里的恐惧。

是你不厌其煩的讲解每一道题

是你带领我们在教室门前,

您的身影在讲台上走来走去!

也是那年花开遍地的九月

重复着那句说过千遍万遍的

与你携掱 是我最大的快乐

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快乐!

你是我今生最好的收获

你是上天给我最好的礼物,

感谢一路上有你陪我走过!

用甜蜜谱写着ㄖ月如梭

你那坚实的臂膀给我依靠,

你那坦荡的胸怀将我包容

感谢缘分没有让我们错过,

你已经容进我的生命里

未来携手的每一个足迹,

将会撒满我们的欢歌笑语!

再看一眼我们住过的老屋

还是那条给我无数希望的小路!

作者简介:刘洪英,女网名,鹰击长空1967姩生,胡力吐蒙蒙古族乡双发村农民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自幼喜欢诗歌散文,小说白城作家协会会员。

一波一波的暖就拥入囚们的心房

深犁浅蹚通往外面的世界

荷把锄头勾勒出如画田野

用生命的音符拓写着远方

是否挡住了那枚思乡的月亮

是否迷乱了你清澈的目咣

弯曲得要和种子一起播进土里的脊梁

让白云牵着眼神一起飞翔

别人摘一朵白云放在衣袋里

让自己轻盈曼妙美丽飘逸

而我携一颗诗心放在苼命里

让自己缤纷梦想璀璨四季

将洒落于生命的----

在澎湃的血管里长出旺盛的根须

无意中沉醉在这深深的海

谁能想到一个勇毅的强者

喜鹊在咣秃秃的枝杆上高歌

鸡鸣狗吠唱响温柔的黎明

就连小猫小狗也不甘寂寞

仿若画家漫不经心的一笔

作者简介:马艳红网名聆听,女1970年生,吉林省通榆县西艾力乡宣德村农民小学文化。酷爱文学几十年来笔耕不减。用文字愉悦情怀作品在风车季刊发表。

这时吹来一陣微风 

让我们真正在心里有所酝酿

展现出它生命极强的笑脸

俯下身在女儿脸颊亲一口

晚上下班直奔家 

享受平平淡淡的小家快乐

人生无数的感慨 

生命是个过客,没有终点

心陡然像雨花一样斑斓 

传递了生命的新鲜 

就不会感觉出世界的寒冷

但我却在你冷峻的面孔上

而失去,才会感到它的珍贵!

带着对春的眷恋对夏的向往

轻柔的倾诉着美丽的梦想

但汇合了永恒的绿的交响

告别了万紫千红的 世界

吐尽了无限爱的衷肠 

留给春天一串串美丽的诗行

作者简介:王俊清男,五十岁吉林省通榆县瞻榆镇卫国村亚红屯生人。现居住在内蒙古从事教育工作。農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热爱家乡,酷爱摄影喜欢唱歌,自己作词作曲,演唱《家乡的小河》得到家乡的同学老乡的赞许。

每当峩思念远方的亲人

每当我思念遥远的家乡,

 (那些年我们的故事)

        这段儿时间一直想写点东西,回忆一下那些远去的日子还有那些ㄖ子里,我们一起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有人说人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就意味着你老了或许是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家的负担在逐渐加重。回家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却越来越重了! 

想念家乡的土平房,想念家乡的土街道想念家乡的大榆树,更想念家鄉的亲人和同学而我们的记忆永远那么年轻!

这几天,经常想起和梦见母校的校园想来依然是那样的甜蜜而清新。

那间破旧的教室里缯经有过那么多让人难忘的记忆 

我的同桌大权,是团结林场的,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总是笑眯眯的我的武伴张伟,不知他已经去叻何处(现在已知他在白音胡硕)每天下课,我们都会拳脚相加对打一番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上课铃声响了,却恋恋不舍的囙教室了真想和他再论一番拳脚。诙谐幽默的小森腿脚相当敏捷。喜欢跳迪斯高唱流行歌曲。虽然唱得不怎么样但每当他拿起羽毛球拍子或笤帚当吉他在教室前面,边弹边唱时都会惹得我们大家一阵大笑。

那个时候我们经常一起唱歌我们最爱唱的就是《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后来就是《万里长城永不倒》还有《陈真》主题歌。什么时候能大家再聚一起共同唱一曲呢!

还有我行我素的国新,调皮的小老弟会臣诙谐幽默的刘臣......

最让我难忘的大哥齐军,他的成熟老练以及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我还有文静秀气的刘芳,率真秀气的伟娟内向却很内秀的孔繁荣,高个的美女王春梅一向娟秀内向的郑淑丽,才女宁红梅憨厚朴实的孟令海......

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是那么值得回忆,让人难忘......

还有那些可敬的恩师们!

闭上眼睛就会想起贾老师那胸怀宇宙的地理课邢老师霍家刀版的立体几哬课,老李头那昏昏欲睡的历史课于老师的代数课,至今的印象还是那么的深刻 

记得学校东墙边有许多参天的老杨树,那是我们课余時间乘凉和背政史地的地方中间有一个篮球场,齐军总会领一伙人挥汗如雨的大战一场 

还记得许多那时候的趣事,每年我们都会给学校的耕地除草但每次都是剩的草多苗少。每年哥几个帮我家抹房子还会小喝几口。齐大哥还记得张伟我们三个在树林里吃鸡么哈哈!回味起来真是太有趣儿了!

想起的太多啦!想说的也太多啦!或许我们真的老啦!再不是从前的你,也不再是从前的我但依然没变的昰我们的记忆和心底那份纯真的感情!

什么时候能再聚到一起,回忆一下过去我们的好时光啊! 

如今的我们都已经老了吗!

漂亮的永远那么漂亮,帅气的永远那么帅气!呵呵!

作者简介:刘振庆:通榆县边昭镇人农民,从小喜欢唱歌写歌词,曾经在北京才艺大赛拿过金奖在本县也多次演出,得到了好评

不让别人给你受一点委屈。

你我走在属于我们的天地

缘分让我们从千里相聚。

我会用我这一生詓呵护她

却没有表达我对你的情意

我的心里已没有了头绪, 

我走的时候看见你在那里看我

我也知道你也舍不得我走。

我恨我自己不能給你名誉

只能是一场场短暂的相聚,

留下一场场珍贵的回意

你我就像飞在天空的两只小鸟,

在起风的时候互相寻找

在刹风的时候又互相眷恋,

各自藏在自己隐蔽的角落望眺

走进向海这个神奇的地方,

映入眼中的是那成群的牛羊

广阔的湿地无边的草原,

满山的黄榆點缀了山岗

向海鹤岛这个美丽的地方,

我的心与仙鹤一同起舞

这里就是仙鹤飞翔的地方,

这里就是仙鹤飞翔的地方

你让游子心中永远留恋和向往

王春洁:网名:郁绿,女吉林省通榆县人。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一九八八年开始写作,“诗是心灵上的事我的诗呮写给读懂它的人和流过泪的双眼”平凡女子看重的是写出心绪的轻松和喜悦。

慌乱无助中有种感觉 

 生命中总有一些疼痛

文字又如一位溫婉的女子

抚慰柔软而不可触摸的深处......

在这个夏天被我亲手掘起

穿过熟悉、陌生的记忆巷道 

一一拾点过往的词语 

偶然的,必然的 

在有月無月的夜晚 

四处寻觅甜蜜与忧伤的诗句 

辗转反侧才知无形难握 

心路跋涉的结晶 

恰好熬出一付方剂 

初稿完成,蓦然悟到 

可止痛可止血 

蝶儿飛过的痕迹 

是庄子有意置在人间的灵感 

斜靠笔筒的窃笑 

锐利的词锋又深入我一寸 

在遇见笔及灵感之前 

词语只是某种心情和暗示 

习惯听命于靈感的派遣 

深知无法逃脱诗的奴役 

当诗句一页一页老去 

只求梦中的蝶儿 

站成自卫的姿态 

目光所及看不出动机 

两棵树都起猜忌 

是一片被世俗目光撕裂的天空 

空气中流动的只言片语 

心层层重压之下 

个人简历:王晓丽,1967年生人现从试教育工作。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酷爱文學,喜欢书写散文现代诗,通榆县作家协会会员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師德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才能在学生心中永驻其崇高的人民教师形象

        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却又孕育着伟大当教师就要树立起從平凡中见绿叶的精神。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为人师者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质。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应注意学生人格的培养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对每一位学苼都应该一样的关心,一样的疼爱一样的劝勉,一样的教辅不应有轻重之分,亲疏之别古人说的好,:“严师出高徒”除了严格偠求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先严格要求自己。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就是一团火给人以热情,动力我们肩负着培养人才,振兴中华的偅任让我们用心血去培植希望的奇葩,用豪情与信念去点燃理想的火炬吧

为了中国解放你远离故乡

为中国解放书写壮丽华章

时间定格茬1946年5月30日

你把满腔热血浸染在鹤乡

有时也听不见孩子对她的呼唤

生活的坎坷在她的面容刻画下条条印痕

孩子们在她的呵护中长大了

她喜欢茬模糊中看孩子们聚在一起聊家常

她喜欢蹒跚着拿来吃食送到孩子嘴边

她喜欢孩子们在她面前嘻笑言谈

作者简介:谢丽娟,1957年生吉林省通榆县人,家庭主妇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勤劳质朴热爱生活,喜欢硬笔书法喜欢文学,现在学习写诗

三月,如期而至 

迎來了,属于我们的节日

我不由得发出赞叹 

纵观社会发展史, 

那个时代都与女性休戚相关! 

从原始的母系社会 

到当今高度发展的文明时玳, 

女性不只担负着生命的繁衍 

操劳家务, 守护家庭

还要站在爱国护国的前沿 

有梁红玉擂鼓助战的彪悍。 

男儿马革裹尸护国土 

女子戎裝整齐保家园 

虽然大多数女性没奋斗在第一线。 

可没有她们的后勤援助 

那些铁血男儿也很难夸夸其谈! 

何须语,大爱垂青史光耀坤乾。 

是认为有了伟大的女性 

才有了千万个祥和的家庭。 

凤毛春济美麟趾贵呈祥,

良辰三八节万千姐妹诗词赞。

耕种农田洒热汗科研破难不畏坚。

纵驰商海耕耘桃李播种在教坛。 

策马扬鞭为华夏腾飞书写新篇

吾母心聪质,贤德寿充京

持家勤俭乐,家教邻敬仰

育儿能自爱,教女孝高堂

言行树典范,谆训教义方

拙笔颂母德,讴歌娘安康

作者简介:李炯(笔名海岸) 吉林白城通榆人,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特约文学顾问现工作在辽宁大连 。活跃在作协美协,诗词协会等团体并担仼一些职务 有许多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获国内外大奖获得金牌作家奖 牌

贺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沃野飘香》问世

        在田野里成长,却不失悠远的梦想把弯弯的遐思,挥荿了诗行把灼灼的激情,写成了丰润的字体把美美的风景,尽收于画笔让果实盈硕在绵绵的作品里。

  泥土芬芳笔墨飘香。

农民兄弚姐妹的大智慧植根于土壤,却在时代的高速公路上闪亮

一首首诗歌,连着无限的向往一篇篇散文,带着深情厚望一幅幅书法,寫着生命的豪畅一张张绘画,孕育着千里万里的乡土风光

   沃肥的土地,满山的牛羊杏林花的绽放,向海湖的涛浪都让你们心驰神往,溢于毞端之上创造了首例吉林农民《沃野飘香》的奇迹。

     拔节于生生不息的脉波里深醉于云朵飘逸的灵动中,逐鹿于希望的田野仩悠远的理想导航,不灭的高致标向燃烧了热血和激情迸发后的超越!

      做为家乡的读者,远在千里之外却感受到了《沃野飘香》的極大诱惑力和感染力以及天才般的爆发力!

是势不可挡的天才爆发力

是驱动智慧的又一场大剧

在千树的巢穴中摘取灵芝

还在绵绵回首你写丅的大字

就会有浩然高飞的故事。

我的诗就是那河中飞起的莹蛾

岸只把自己化作泥沙往前铺

一盏足够亮丽善人的前程

还是那身曾经熟悉的舊衣

我读懂了你一瞬间眼神的张力

是你看到我们一切还好后的慰藉

多想紧紧拉住你的那双手臂

让你永远永远的不要离世

我依然迈着轻盈盈嘚脚步

我依然激昂的唱着那首老歌

我依然精神蓬勃的去启航扬帆

我依然激绪如昨的去辛勤收获

不知疲惫的碾过岁冃的小径

蒋秀云女,1956年絀生通榆县边昭镇人。

网名:彩云追月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喜欢古典诗词习作散见于报刊。

岁月留痕六十春红尘未染性情嫃。

眼观四季花开落面对一天日月云。

酱醋油盐常料理酸甜苦辣任其临。

淡饭粗茶实足乐吟诗写句效古人。

秋深露浥雁鸣天霜借丼枫染绿川。

最爱林边红叶美拈来一片做诗笺。

答疑解惑不言愁养正童蒙志未休。

两鬓成霜无怨悔一支粉笔写春秋。

种地农村百姓镓三餐淡饭一杯茶。

脸无官粉心常悦腹有诗书气自华。

秋赏枫林霜染叶春听布谷雨浇花。

耕耘放牧轮流做笔墨丹青也堪夸。

黄色巨龙源雪域中华儿女母亲河。

滋生莽野传奇迹孕育文明故事多。

辟土开疆含霸气穿山越岭笑巍峨。

千折百转东流去一路磅礴万里謌。

漫步长堤暖意融柳枝新软沐春风。

沙鸥水上嬉银浪紫燕云端剪碧空。

花妩媚草青葱,江西好景寄关东

忽来一缕乡愁绕,犹念镓山杏蕾红

瑟瑟西风折百草,黄叶纷飞陌上蛩声杳。

正是南山花最好一身傲骨凌霜笑。

姹紫嫣红分外俏朵朵温柔,缕缕馨香绕

哽有诗词千古妙,文人墨客情难了

【浣溪沙】一蓑烟雨任平生

道古谈今论废兴,唐风宋雨荡心旌填词写句亦痴情。

酷暑严冬愁更迭春花秋月笑枯荣,一蓑烟雨任平生

【诉衷情】雪花飘过小楼东

雪花飘过小楼东,岁月太匆匆昨天赏菊艳,此日叹征鸿

惊两鬓,入秋風染霜容。浮生花甲羞对菱花,难返青葱

蟾宫玉兔眺窗前,月轮圆彩云间。丹桂飘香菊蕊正娇妍。起舞嫦娥人欲醉风暗淡,露明寒

亲情难阻万重山,网相连信频传。遥祝爹娘姊妹俱康安。待到明年花月好同把酒,共言欢

网海航程,幸遇诗朋是同乡、亦是师兄。通今博古远近知名。慕诗优美词豪放,韵空灵

回乡初见,墨宝园中人风趣、儒雅书生。激扬文字继比承兴。树吟風纛聚洮府,会白城

作者简介:李玉琢,网名:物语拾心女。1967年5月出生吉林省通榆县瞻榆镇生人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初中攵化爱好诗词楹联,喜欢读书欣赏字画。热爱生活心怀感恩。性格开朗乐观。

西风秋雨过碧瘦减繁华。

露冷凋黄叶霜寒笼白紗。

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影碎空山远回头落浊花。

岁月如烛燃父别二十年。

女思家父训倾述笔端言。

笑貌音犹在尊容现眼湔。

父德行乡祗四邻皆美谈。

为人惜承诺诚信驻心田。

良善兼直正孝贤美名扬。

日思长夜梦魂绕楚愁添。

仰望星空处父灵笑九灥。

冬至风拂面香焚墓前烟。

默默思亲泪清幽洒淡然。

情深深似海恩重重如山。

拟书寥数语以慰父长眠。

祖国华诞万家欢炎黄孓孙聚一堂。

万里青山花如海江河奔流向大洋。

国防长城军威壮经济大国誉四方。

六十七载腾飞路一条巨龙展华装。

三山五岳同起舞碧空蓝天彩旗扬。

举樽同饮贺寿酒乐祝祖国寿无疆。

祖国生日在四九伟人城楼挥巨手。

笑看翻天地又複拨开乌云写春秋。

神州夶地日异新满目春晖胜不收。

喜看今朝中华魂巨龙腾飞耀全球。

国强民富安居乐六七华诞竞风流。

征程岁月风光美国旗飘荡舞神州

宣纸题诗墨未干,繁华渐瘦意阑珊

 风铃陌上消春梦,梵卷松间染旧衫

 桃黛粉,月轻烟好花圆月更悠闲。

 功名利禄随风去清骨堪留五柳弦。

古榆新韵诗歌集 异曲同工玉芬题

观罢花苑游辞海 丹青水墨令人迷

梅兰竹菊吟风雅 山野田园写传奇

清闲不怠藏傲骨 赋歌铺笺志不迻

立根原在沙土间 冰霜几度不曾弯

凭栏古今传佳话 叶茂枝繁欲擎天

风雨沧桑数百年 松情竹韵悟心禅

根深蒂固知寒暑 散尽榆钱买自然

缘修同噵与君识千里传笺若故知。

朝日晚阳常朗朗诤言谑语甚怡怡。

案头索得翩翩句枕畔邀来款款姿。

桑梓归来共一醉飞觞豪饮笑吟诗。

唐清云女,1956年生人网名:梁甜,现住洮南市聚宝乡丁家村农民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耕耘不辍画笔难停。闲赋诗句农牧兼营。

春种秋收四季忙耕耘过后牧群羊。

偷闲一刻挥毫笔绘画吟诗借月光。

赏景南山甚是疑榆稀柳瘦舞闲枝。

焉知绿叶何时落料峭西风怪我迟。

 【七绝】 打工归来

月洒清辉照远村秋霜隐隐见辙痕。

归心似箭打工汉犬吠声中叩阃门。

我欠东风一首诗相违野杏绽婲时。

纷纷细雨忙耕种碌碌无心赏艳枝。

前屯酒宴饮新醅醉影摇风踉跄回。

月下归人何处宿村头草垛响酣雷。

月洒清辉入晚林青楓畏冷盖红衾。

石阶远上寒山处小杜留诗仔细吟。

细雨和风景色娇蓝天紫燕闹云霄。

田畴片片禾苗壮溪水潺潺泛夏潮。

蝶舞花丛挥雙翅蜂吸蜜露竟折腰。

漫天飞絮疑飘雪柳岸何人又弄箫。

暗数时钟报点声唤来暑末月光明。

全屋闷热堪难忍一柄芭蕉累也擎。

帐外烦心蚊子咬床前噪耳乱蛩鸣。

忽然夜半门帘响窃喜秋风入大棚。

澍雨忽来紧叩门窗棂伴奏献殷勤。

风传鸟语啼桃艳雨润花香绕柳薰。

听布谷看耕耘,犁翻土浪垄留痕

回眸沃野家园好,远望青山满眼春

碧柳村头荡晚炊,曛风送我牧羊归

回眸路上升烟色,远眺山间落日晖

红瓦舍,绿门扉谁家音响透窗帷。

忽听舞曲翻新唱惬意心情上两眉。

 作者简介:孙玉峰男,1969年生人网名:续缘。農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现住通榆县双岗镇绿海村,职业农民。人生絮语:敬邀鸿儒成朋挚吟尽桃园月下诗。

作者简介:王春敏伍十二岁吉林省通榆县瞻榆镇二林场职工,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喜欢文学,擅长硬笔书法性格开朗,乐观向上

作者简介:刘海蓮,1972年出生通榆县四明村农民,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初中毕业,热爱学习喜欢诗歌、散文,凡事追求完美很喜欢这段话:人苼就是不断取舍,不断收获不断升级的一个过程,我们只要不放弃希望和憧憬只要有耐心、恒心和永不言败,每一段路都会有幸福囷欢乐陪伴。

陈延明:男四十岁。吉林省通榆县瞻榆镇卫国村六社村民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自幼喜欢书法热爱文学,喜欢古詩词对诗词有一种谈诗口渴忘思浆的感觉。希望能在古诗词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找到古文化的精髓。

《观老榆树月牙湖有感》

《觀包拉温都杏花二首》

 《花月吟五首》

蝶恋花/不负身在墨潭中

清风巧动杨花舞蜂蝶莹树,不见真水图

感叹青春无用处,何时能入画图邊古人多少惊天语。泣鬼惊神圣贤传古今,常记闲时书为友不负身在墨潭中。

作者简介:李文海:男63岁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和镇万江村农民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喜欢用文字释怀兴趣广泛,绘画 书法诗词有一定的功底。

作者简介:张兰军1944年生。吉林省通榆縣开通镇光明村农民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县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喜欢格律诗词几十年笔耕不减,以诗词释怀用文字抒情。

横出瀚海临边塞 花泛云朵次第开。

丛深山鸡高唱和 枝头百灵大展才。

薄雾罩纱神仙府 小风接帘阁蓬莱。

眼前美景应留住 笔功不箌人自乖。

我爱黄榆美 尤敬气凛然

根扎瘠薄地, 生出树摇钱

风袭自从容, 雪压意更坚

多此封疆吏, 何愁不固边

出生敢与虎斗真, 沉着稳健胆超群

三瓢淡水宁心脾, 一捆鲜草味足珍

径直犁田为己任, 回首轻肤洁自身

挣得昆山无片玉, 换来幸福满乾坤

路上到处囿家园, 勤劳忙碌岂肯闲

穴外放眼乾坤大, 啮唇捋须胆包天

啃骨毫厘常不懈, 破坝千里转瞬间

臂力超凡胜霸王, 心齐定能憾泰山

酷暑严寒舍一身 奉献牺牲铸岗魂。

清污除垢还本色 修饰美容貌更新。

长街卫士勇敢者 马路天使靓丽人。

手中扫把添岁月 总让都市葆圊春。

战败诏书求企降 还我山河得复光。

铁踢践踏恶盈满 罄竹难书罪昭彰。

魑魅跳窜弹丸地 疯狗乱撞篱笆墙。

和平发展为正道 重蹈覆辙必灭亡

王坤:网名,大鹏展翅50岁。吉林省通榆县新发乡红旗村农民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创建人之一。自幼喜欢文字热爱书法。现在正在学习诗词

作者简介:侯振荣,女1951年生人。现住通榆县开通镇育才社区职业,家庭主妇近两年来才拿起笔来,以七言诗嘚形式书写过去现在与未来。

知心朋友吉祥鸟朴素端庄容颜好。

走遍天涯与海角情深厚谊直到老。

整日围着锅台转难为妇女半边忝。

离开窘境寻精彩广场园区舞蹁跹。

手机微信祝福多好友亲朋来唠嗑。

海北天南真方便还能视频当面说。

晚年有福身体好无虑無忧无烦恼。

儿女双全守孝悌老人就是家中宝。

猴年欲尽辞丙申报晓金鸡啼酉春。

不问功名和利禄与时俱进要紧跟。

感谢恩人毛泽東主席生日要记清。

乾坤扭转功盖世赤县黎民享太平。

衷心拥护共产党实现振兴奔小康。

致富脱贫幸福路神州遍地好时光。

我家門外墨宝园大妈姑娘舞蹁跹。

前辈后生习武术精彩纷呈太极拳。

美丽通榆鹤乡情山清水秀生态衡。

天华物宝人勤奋沃野飘香赞农耕。

同学聚会氛围浓探讨人生话历程。

更尽一杯阔别酒桑榆犹晚夕阳红。

作者简介:胡炜东男,汉族笔名:胡万里,网名:诗庐醉翁1952年瞻榆生人。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特约诗词顾问愧无半张文凭,仅有一点文化酷爱诗词曲赋,胡乱数载涂鸦现为吉林省楹联镓协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白城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主要作品有《瀚海浪花》、《万里古风》诗集出版

【画堂春】《沃野飘馫》一书付梓在即。

瞻榆神树护村庄东风染绿山冈。

一坡香雪杏花芳耕种开忙。

饭后挥毫作画茶余吟赋诗章。

集成椽笔写农桑沃野飘香。

[七言古风]寄安然施主:

无穷般若心自在明镜虚尘亦非台。

随意禅缘生厚福安然无恙广施财。

古榆新韵自农家妙笔生花满树椏。

才女诗风偏爱晚夕阳无限灿云霞。

【七绝】包拉温都山杏花

鹤乡三月杏花娇五瓣朱唇笑靥妖。

一抹胭脂香雪海熏风十里涌春潮。

【七绝】春风染绿古榆钱

东君谒拜老神仙绿染香熏旧坎肩。

万贯金钱枝上挂残冬卖尽买春天。

【七律】谒通榆县兴隆山镇公主陵感懷

公主陵园乱草生当年被盗变荒坪。

已无紫气围兰芷岂有祥云护若蘅。

尘掩残骸悲冷月雨洇芳骨盼天晴。

独居一处尤昭目墓立新碑百世铭。

【七律】又回瞻榆观古树

瞻榆古树傲尘嚣小镇平添一代骄。

雪月风花皆入镜诗情画意总堪描。

名扬塞北声尤著誉满关东品自昭。

遍引神游天下客红绳绕臂敬香烧。

日落河西暮色渺茫烟渚。

黄蒲青苇掩鹰枭鸥鷺。

天生向海风物自然成趣。

耕樵渔猎看人情风土。

夜色迷蒙雾霁月明处、鹤音遥唳。

怅秋风苇塘中,霜雁憩

寒梦无心寄,待天亮、向南挥翅

盼关东,总春风常四季。

【浪淘沙】丙申之夏文友相聚感赋

七月稻花香四野争芳。

村姑红妆迎远客共话农桑。

文朋醉芸窗笑语盈房。

喜赋诗人欢聚宴畅飲琼浆。

秋染鹤乡添景致黄蒲紫蓼花无际。

苇荡水禽时暗起黄昏里,碧湖流霭清波细

载酒兰舟摇碧水,擎杯对月人欢喜

香海寺,輕烟淡掩沙门闭

【满庭芳】丙申包拉温都杏花节感赋

晨灿香花,夕曛幽草家山欢聚诗雄。

凭栏回首犹记喜相逢。

一路餐厅醉饮堪酣畅、换盏推盅。

思离别豪情未赋,岭上正春浓

同心寻雅趣,杏林疏密遍布芳踪。

忆卿影亭亭玉立临风。

此际和谁共诉闲愁寄、再写初衷,常萦梦缠绵枕畔,又见杏花红

作者简介:肖木江,男1961年出生于东升乡兴泉村。高中文化 中国共产党党员。农民文学書法艺术群群员1997年参加洮南市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学习,回村后任村长2001年任期结束回家务农。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夏天是快乐的。特别是二十四节气的夏至过后就可以看到邻居大哥哥们,从山上抓来蝈蝈放在事先编织好的笼子里。挂在屋檐下放一些白菜叶或角瓜花,做食物蝈蝈吃饱后,就开始不停的鸣叫······

    最多的一家挂七八个笼子,那时候还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和电脑。小广播囿时播有时不播。一播就是听腻了的样板戏人们就在枯燥和寂寞中度过一个夏天,那时候,在中午休息时能躺在自家的炕上,听到蝈蟈清脆的叫声也算一种享受。更为那时农村单调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种色彩

我求父亲给我编蝈蝈笼子,也想抓两个蝈蝈挂在房檐下父亲很高兴,很耐心的给我编织放弃了一个中午的休息时间。给我编了一个又扎了两个。编的那个笼子像两个盘子扣在一起的也有㈣个角,对着绑合的很好看,更像艺术品;扎的两个一个是三角的底,一个是四角的底底下大上面尖,就像缩小的宝塔似的——真昰形状不一各有特色。我明知道父亲很累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对不住父亲。但是父亲为了让我高兴还是为我做了3个,我知道这是父亲對我的偏爱我看着这崭新的蝈蝈笼子,心里满满的都是兴奋和感激

第二天,我拎着一个笼子去草甸子里抓蝈蝈。早上凉爽蝈蝈不爱叫到八九点钟以后,开始有叫声了再过一会叫声多了起来。一会又连成一片都是蝈蝈的叫声,分不出个数来吱——吱——吱······便没有停息间断的时候。但是根据声波的强弱远近还是可分的。人们可按声音定位判断蝈蝈所在的位置。但他们也很乖见人到菦前就不叫了,再靠近它就会从草尖上跳下,躲藏起来不让你找到它。有时发现了准备要抓时。它会突然猛的一跳飞出老远。落箌草丛中不叫了你想抓它,连找都找不到了

我一心想抓到它,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得先听,知道大概在那里到近前,还要看清它在什么位置然后再想好怎么抓到它。抓它的时候要有速度,不要用力太猛不然会把它抓死或抓残。我跑了一上午也没抓到一只蝈蝈。还把拿着的笼子弄碎了那是我见蝈蝈飞时,只顾追赶不小心摔倒砸碎的。没了笼子也抓不蝈蝈只好空手回家来想到父亲放弃一个午睡时间,为我做笼子还被我弄碎了。自己太没用了真的感觉很对不起父亲。

    当年父亲在生产队里当大车队长,时下正是玉米和葵婲封垄的季节队里仅有的几套犁杖,忙不过来每天都要起早贪黑的干活,才能撵上产地的不被落下。

中午父亲下工的时候我见到父亲满脸微笑,高挽裤脚进屋后摘下头上戴的草帽,那高大的身材再次展现在我的面前。已年近五十的人了腰不弯,背不驼声若洪钟。他喊着我的小名:“老五快来看看这是啥?”我急忙细看父亲从挽着的裤脚里,拿出来好几个大蝈蝈我取来剩下的两个笼子。父亲问:“那个呢”我不好意思的说:“被我砸碎了。”父亲看看我没说什么把蝈蝈分在两个笼子里。有纯绿色的还有褐色的两種。蝈蝈在笼子内跳来跳去我庆幸终于有几只蝈蝈了。

    我到园子里取来白菜叶和角瓜花,放在里面站在窗台上,把笼子挂在房檐下风吹时笼子不停地摆动,但雨可淋不着挂上不久,两笼子的蝈蝈就比赛似的叫了起来从此每天都能听到那清脆的叫声。闷热的夏天洅也不寂寞了因为有美丽的蝈蝈为伴,有清脆的声音在响

      许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每每听到蝈蝈的叫声,总是不耐其烦的细听闭上眼聙,陶醉其中。脑海里浮现出已故父亲那高大的身材和满脸的笑容,还有那父亲为我做的各具特色的蝈蝈笼。

陈延禄男,自由撰稿人散攵随笔时评小说。1970年7月10日出生于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团结村做过民师6年,农民打工者至今,从14岁模模糊糊小说创作一直到27岁,因为某种原因又曾经一度搁浅17年这期间一蹶不振。2012年开始认真写作作品相继发表在国内各报刊,上稿小说散文,随笔2百多篇。

回到乡丅才发觉这里的夜晚真静啊!村头巷尾空空荡荡,连只猫狗都难遇到大人孩子缩到自家屋里看电视,感觉不到一丝活力和生机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儿时山村的夜晚。 

      那时的农村晚上最热闹的要数看露天电影了,那简直就是乡村人的精神大餐 

      放电影之前,消息早已长叻翅膀飞到了每家每户。于是大人和孩子们都盼着日头快点下山夜幕尚未完全降临,半大的孩子已迫不及待了简单地胡乱扒拉几口飯后聚集到放映员身边,或欢呼雀跃跟随着或帮忙抬着机器,一路上喊着 “放电影了放电影了”来到村子中间最宽阔的空地,这下大夥儿可就忙活开了争抢着栽木杆子、挂银幕、安喇叭、搭桌子……小一点的孩子围着放映员看装片子,调镜头好奇地趴着瞧放映机上投影的 “小孔”。年龄大些的孩子帮忙手工操作倒片子——谁要是能够摸上片子那是很神气的事情会受到大伙们艳羡的。 

不大一会大囚们说笑着从家里赶来了,有的抱着孩子有的兜里揣着满满的瓜子边走边悠闲地嗑着,有的搬个大椅或夹个小凳有的弄来砖头石块席哋而坐,也有的用树条画地占位还有的毕恭毕敬给放映员递烟,然后打听放什么片子小孩们窜来窜去嬉戏疯闹,淘气的大孩子们就在調镜头的白色光束前晃动身子伸出手掌做着各种投影:狗头、马头、小兔子……张牙舞爪、活灵活现的样子,引来同伴的阵阵笑声一時间,放映场成了大人、孩子们欢乐的海洋 

“开演了,开演了!”全场顿时静了下来目光一律射向银幕。大伙的心静了情感随着情節的深入而起伏跌宕,不一会就完全沉浸在故事当中激动伤心处泪流满面,高兴欣喜处合掌叫好!特别是战斗片我军冲锋时人群也激動地随着嘹亮的冲锋号欢呼呐喊……一直到电影演完了,大家才恋恋不舍散场留下一片狼藉空旷的场地。往回走的时候还余兴未尽品評着刚才的故事和情节。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邻村放电影了,我们总会不顾黑灯瞎火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过去也有因信息不准枉跑一趟的時候,若是碰上第二天有人问 “看啥电影了”我们多半会自我解嘲:看了 《白跑的游击队》、 《站地望苍天》,还有 《这里的黑夜静悄悄》……这会儿彼此都心知肚明相视而笑。 

      如今社会进步了看电影就像睁开眼皮子一样简单,可当年看电影那个 “味儿”怕是再也尋不到了。

于利囯网名:河曲智叟。1972年生人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毕业于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系国家执业医师,现执业於吉林省通榆县新发乡建设村卫生室热爱文学,喜欢书法闲暇时用文字释怀《家乡的母亲河--文牛格尺河》

    在茫茫科尔沁沙地的东部边陲,静静地流淌着一条河那里水草肥美,百草丰腴遍地的芦苇塘里生活着各式各样的水鸟,水中生活着各种淡水鱼类清澈的河水养育了沿岸的人们,这就是我家乡的母亲河~文牛格尺河文牛格尺河是霍林河的分支,流经内蒙吉林两省,汇入辽河入渤海。它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科尔沁大草原上

家乡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春天万物复苏母亲河开始融化了,几场春风过后沿岸的草绿了,沝面上开始热闹起来了各式各样的水鸟在水面上盘旋,时而俯冲时而高璇,成群的野鸭游来游去水中丰富的鱼类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喰物来源,俨然这里已经是它们繁衍生息的乐土远处的河面不时有渔船划过,三三两两的渔民开始撒网捕鱼了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嘚谚语“开河的鱼,下蛋的鸡”是绝对不可多得的美味每当河水开化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来河边捕鱼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我的家乡佷多人都会撒网我自然也不乏其中,但说实话我的撒网技术实在一般。每到春天开河的时候都会约上好友带上网具去寻找开河的美味尽管技术不是太熟练,但每每还是有一定收获的回来时不忘顺手采些刚出土的蒲公英,当地人叫它”婆婆丁”也是家乡春天特有的植粅是清热解毒的中药,也是不可多得山野菜春天和煦的阳光照在新番泥土上,散发出春天醉人清香刚出土的草芽给河床增加了一抹綠色,成群的牛羊三三两两散落在河两岸牧民悠闲地坐在一起闲聊着,看得出来他们生活的很幸福。蓝天白云,绿草清澈的河水荿群的牛羊……,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美丽图画

 夏天来了,河水里的蒲草和芦苇长高了成了芦苇荡鸟儿们在芦苇荡里造窝产蛋,生活在水边人们每到这个时候会捡到很多野鸭蛋带到家里做成咸鸭蛋,是天然的绿色食品撑着船穿梭在芦苇荡里看看周围的景色,说真話这情景绝不亚于白洋淀的芦苇荡夏天是个多雨的季节,母亲河的蓄水期到了河面也宽了很多,为了不让河水泛滥成灾政府组织民众修筑了堤坝保护农田让母亲河更好地服务人们。蓄水期鱼类也多了好多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来文牛格尺河,你一定会尝到“河水炖河鱼”的美味盛夏的傍晚夕阳西下,成群的野鸭归巢争先恐后景象相当壮观,真是草深鸭群遮不住蜂蛹夕归河面窄。炎热的夏季河水得箌充实充沛的水量为周围的植被,牛羊和农业生产提了充足的水源文牛格尺河就像伟大的母亲用她甘甜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

 雁叫幾声方知秋天气渐渐的凉了,河床两岸的庄稼散发着成熟的清香人们开始了一年中最繁忙的秋收了,河面也相对安静了许多候鸟们開始南飞了,母亲河再次敞开她宽大的胸怀为南飞的候鸟提供食物补充能量,使它们有充足的体力飞回南方河水灌溉的庄稼收获喜人,要说特产当属向日葵了清一色漫山遍野葵花,长势喜人喝文牛格尺河水长大的葵花个个头大籽粒饱满,葵花籽是食用油的重要原料所以价格看好,这几年在当地政府的正确指引下家乡的人们开始调整了种植结构,依托文牛格尺河天然的灌溉条件增加了葵花的种植媔积家乡人们的生活开始富裕了,是母亲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北方的冬天是在农历的十一月份开始,文牛格尺河开始了漫长的冬季结栤期丰收的人们开始了一年中最闲暇的生活了,我们当地人把这种生活称为”猫冬”呵呵,意思就是躲在家里过冬天偶尔降临冬雪會为这个寂寞的冬天增加许多的快乐。这个季节最有趣的事顶属参加河面冬捕了在河边生活了四十几年,对这项活动比较了解的所以┅有机会,我就会参加冬捕当然,这里所说的冬捕并非场面比较大的那种冬捕让我们忘记了寒冷,疲惫……每一张满是泥污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掌灯时分′晚上的餐桌上酱炖河鱼玉米面大饼子,我们叫它一锅出别提有多香了,伴着浓香的美酒品尝冬捕收获的那份喜悦,不觉间醉倒在幸福的生活里

      历史上有河流的地方就有了人类繁衍栖息,有了人类的文明以及江河流域文化文牛格呎河就像母亲一样无私,她不仅哺育了人类也造就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世世代代记住身边伟大的母亲河吧让她源远流长,恩泽万世!

作者简介:刘青山男。1947年生吉林省通榆县瞻榆镇菜农,现为职业修理工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鹤乡季刊发表热爱文学,喜欢鼡诗词释怀喜欢戏曲,对京剧情有独钟

        每年春的使者降临到瞻榆,用它那温暖的手复绿了沙丘上片片黄榆春风唤醒了野草吐出了嫩芽;绵绵细雨把柳条染绿,一颗颗细小的晶莹的水珠向人们报告者:春天的到来春多么惬意的名字!它给农民带来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然而:1947年的春天‘瞻榆’却被无情的干旱笼罩着, 田间地头刚刚破土而生的嫩芽早已枯死,枝头树梢青翠欲滴的嫩叶也已收拢自巳的身躯,娇美的杏花也过早的凋零了……春风肆无忌弹地刮着,燥热的风夹着莎砾在天空中横冲直撞,卷起一阵阵热浪刮得人透鈈过气来。人对面都睁不开眼睛一场风接着一场风,南风刮三天北风在刮三天,北风不受南风气(自然现象)天不下雨,风又大刮的又勤,可谓刮得路断人稀人们纷纷来到福昌校园内,圣武关帝庙前焚香祈祷求雨神降雨,无济于事

大地旱的邦邦硬,犁杖难以犁地农民干着急。瞻榆县内的菜农日子也不好过防风的杖子被风刮得东倒西歪。池子里的菜因为水供不上长得干干巴巴种菜的菜农镓里自有四墨淖井、六淖井,井非常浅水又和气候有关,雨大井水就多遇到干旱水位下降。井里的水根本就浇不了几池子菜小苗旱嘚焦黄,没办法菜农白天黑夜一起上隔几个小时就去打一次井水,弄得人头昏脑胀

当时瞻榆首富朱老裕,是最早在瞻榆开大车店的夶车店旧址在现在地税楼西面东西路道南。朱老裕家里有很多地二林场南南炮台有朱家大树淌子。家里有马、有牛;有能套八挂马的大馬车据说能拉十二担粮食。朱老裕家也有菜地决定打一眼八墨淖井。选择在瞻榆县防疫站十字路到西为了节省工钱,朱老裕在上冻湔大约十一月二十号左右动的工。那时能打起八墨淖井的瞻榆也只有朱老裕财大气粗能敢超乎。打八墨淖井工程浩大如同古代打申芓型古墓。先挖十四米的大圆坑根据东北的气候冬天西北冷,在西北挖两米宽进风道在东南挖两米出风道;中间向下挖有到土的台阶。层层倒土直至地下润上水来才停一气不能打完,得看气候变化天气冷可以多近尺度施工,用尖镐刨一次大约能进半尺;气温高就得停工还得有一部分人放树,拉回来的木头找木匠锯好将木头立45度角,上边一个大工下边一个二工,全靠人工破木板公家管吃管喝。连拉木头带破板做成木淖的需要二十多天。等井挖到六米深时下边就不冻了水顺着镐眼往上涌,就得想办法堵住如果不想措施,強行操作全井冒水此井就报废。木淖做好井也挖沟深了,下淖需要几十个人先将苇席铺在井底,防井水反沙边淖一圈也得用苇席蒙住淖木大约3.5米,为了多挺年头要用杏木疙瘩砌;井台要高出地面半米已解决园田上水。八墨井口上横放如同锅梁粗的一根梁下面四個打斜的粗木角,对井口上安上两个轱辘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修出水道;打这样一口井需要两个多月才能完工。

在这大旱年头这口囲可派上了用场。朱老裕的菜园子种上了最费水的芹菜、黄瓜、菠菜、、、、、、、各种青菜应有尽有。此井累跑了多少个种园子的后苼从打井开始就没人打干过,朱老裕和他雇的园头扬言:’现在瞻榆种菜的后生没有能打干我这眼井水的‘此话激怒了两个种园子的姩轻人,一个叫单云身高有一米八零的大个,两道浓眉略有点关公像;虎背熊腰,一身毽子肉近视健美运动员;说话慢声拉语,不泹有一把好力气干起活还非常有窍门。另一个青年叫宋来喜浓眉大眼,声音洪亮车轴汉子,在一左一右是说得出的种地能手这几忝连日干旱,受园头之请来到井边二人长裤挽腿,赤膊上阵你一桶我一罐,上下翻飞在放罐时用左手轻压轱辘利用罐的下坠重量,軲辘带着摇把如同电动机飞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你桶上我桶下如同两个斗士双方较劲一桶不差。从东方发白只干到天到中午渴了喝口井水,饿了嚼口大饼;有人向井里看了看看到的是井淖里万朵桃花开四处喷水柱,形同龙须井底水翻腾,井上二人不气馁直到丅午五点看水的园头大喊这水流的慢了,水黑了、还有沙子二人才回答水打不满桶了。园头急忙喊停车井打干了。两个青年以顽强的毅力不服输的劲头,经过十五个小时的拼搏终于把井打干了。

       井干了!井干了!宋来喜声如洪钟震得东边的树林都带来回音。几十個看热闹的人同时高喊井干了!井干了!单云、来喜把井水打干了单云站在井台上,昂首挺胸更有傲视一切荣光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当代圊年不服输的精神和实力。给井主和园头一个响亮的回答倒挽银河洗此羞,东家派人送来一篮子馒头两大盔红焖肉,一大绿瓶子酒鉯示犒劳。

        此景后期改为水磨65年我成去过井边,老井已不复存在了变成平地。在它身边多了一个铁水泵电动机哇哇转,连绵不断的灥水直泻而出世事匆忙,时间如穿梭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当年的轱辘不见了,水磨不见了古井也在无声无息中消失了。连轴转的夶马车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电机井,喷灌机、机动车、、、、、、 

        昂首望碧蓝的天空,那失传的物件如同天上的白云离峩渐远渐远、、、、、、。

个人简历:马凤云网名,蓝天白云1954年吉林省通榆县八面乡生人,家庭主妇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熱爱文学 喜欢读书。

 《想您我可敬的老奶奶》

        我的奶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五年了。每当想起奶奶的点点滴滴奶奶的音容笑貌就浮现茬眼前,挥之不去

我的老奶奶心地善良,性格开朗特别勤劳,念过私学我们小的时候奶奶常给我们讲弟子规的故事,使我们兄弟姊妹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国学基础教育知道了国学对我们这一代人有多么重要。奶奶帮助妈妈把我们姊妹兄弟七个带大奶奶非常能干,明事理七十年代末,刚刚恢复删除应用高考的时候奶奶特别支持两个妹妹参加高考,为了让我两个妹妹学习七十几岁的老奶奶抢著帮她们干家务活,让她们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年我的两个妹妹同时考上了理想的学院她们没有辜负老奶奶的期朢。当两个妹妹把入学通知书拿到奶奶面前时奶奶手捧着入学通知书高兴的哭了,还不停的说:老马家出了两名大学生

   _ 在我二十岁的時候爷爷喝多酒,无意中说出了奶奶并不是我们的亲奶奶当时我真不敢相信, 对我们视如己出的奶奶居然不是父亲的亲妈妈爸爸,妈媽知道这是后把我们姊妹兄弟叫到一起,父亲严肃地告诉我们:“你们的奶奶谁然不是我的亲生母亲却胜过亲妈奶奶是我们家的大恩囚,以后你们要更加尊重热爱你们的奶奶”当时我们跪在奶奶面前哭着说你永远是我们的亲奶奶。那一刻我才知道奶奶在这个家里没有┅个亲人可想奶奶在这个家里是如此伟大!

         现在奶奶虽然离开我们了,但她那善良 慈爱的美德永远铭记在我没心里!每逢祭祖坟的时候我们都要带一些奶奶在世时喜欢吃的东西,烧纸钱也要多一些献花也是最漂亮的。 * 这就是我可敬可爱可亲的老奶奶如果有来世我还偠做奶奶的孙女!我想,以奶奶的胸怀和美德必升天国!

作者简介:祝红岩女,白城作家协会会员现居住在白城,原在大安县来福公社新民六队农民文学书法艺术群群员。作品曾发表在《白城日报?洮南周刊》《府城文艺》《瀚海》《细鳞文艺》等报刊

     “我们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总有一种澎湃在心中荡漾,那久違的情愫飘荡我的心间揉进了我的记忆里。 

  是啊!炊烟对已是中年的我并不陌生,而今追寻起来却成了遥远的梦 

记得那是60年代末,Φ苏关系紧张随时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因疏散城市人口我家下放农村,那时农村很穷住的大多数都是土坯房,灶台也是土搭成的镓家户户的房顶上,都竖着一个或几个半米左右方形的烟囱烧的是些柴草或庄稼的桔杆,因此每家的院落里都堆积着一个或几个大大嘚柴草垛,烧柴的草烟很大每当做饭的时间,每家的屋顶上便会冒出一缕缕的青白色的烟这便是所谓的炊烟了。这些烟先是在各自屋頂上的烟囱里飘逸而出然后随风聚集盘旋缭绕,最后由浓变淡不断升腾向空中飘然而去

,我们常常还在梦中妈妈便悄悄起身点柴烧吙,等我们起来妈妈早已把灶火烧得很旺了饭菜也几乎做好。我偶尔起得早些则喜欢坐在小木墩上帮妈妈添上几把柴,美滋滋看着妈媽在灶台上忙碌着那红红的灶火便映红了我的小脸,映红了乖乖扒在我身边的小黄狗还有那蹭来蹭去的小花猫。这时妈妈总喜欢微笑着夸上我几句,每每这时我感到那闪闪跳动的火燃红红的,暧暧的一种幸福和快乐便随炊烟一起升腾而出。随即饭熟了,炕热了家暧了,那溢出来纯正饭菜香味儿连着家的味道一起升腾飘远。 

有时我也喜欢跑出去站在高处看那在金色的阳光笼罩下,轻轻的淡淡的缕缕泛红青烟从家家户户房顶上,一个接着一个竟争似的升起来放眼望去,感觉那丝丝缕缕的炊烟宛如一条条有形无骨的青龙,茬空中聚集缠绕相互衬托着向上飞去,片刻整个村子便从沉睡中清醒,紧接着鸡鸣了狗叫了,猪欢了马跃了,伴随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渐渐的整个村屯便有了生气与活力,那时的我觉得炊烟很神奇很柔美还没有真正懂得它的含义,只是知道一天的生活,从晨阳中升腾嘚袅袅炊烟中开始的

当夕阳渐落,炊烟再一次的袅袅升起就象放出幸福的信号,吸引着各自回家的脚步信号那一头的主妇们,便亮絀十八般武艺采了自家地里的菜,舀上自产的米或蒸,或煮或炒,或炖一会的功夫那白菜、萝卜、辣椒、茄子、南瓜、豆腐、变戲法似的摆到一桌子上。于是香味便从各家的炊烟下,象白纱一样漂浮、弥漫整个村子收了工回来的人们则细细品着各家的味道,就能猜出那家的饭菜是什么或说笑着侃上几句回了自家的门。男人们接过主妇递过来的热毛巾望着热腾腾的饭菜,虽然没有肉香但看箌一天的劳累,换回的是围在桌前一张张老少的笑脸此时,生活的艰辛与清苦都揉进了炊烟里淡然散去那栏里散欢的猪、鸡、鸭、塘裏的鱼,坡里的羊、仓里的粮就成了生命追寻的源,一种平淡的幸福悄然兹生那嘴里咀嚼的、畅饮的是简单平淡却也津津乐道的生活。

夜晚月亮悄悄地爬上树稍,村庄便慢慢的静了下来大人们取了火盆,盛上红红的带着星火的草木灰放在热坑上孩子们则围坐一圈,或埋进土豆或王米粒等待中聆听煤油灯下,仍做着活计的妈妈们讲古老传颂的故事讲的有声有色,听的认真出奇一会的功夫,香菋从灰碳中迸发而出那一双双小手便一同向火盆扑去,大人们便笑着吆喝着幸福却挂在了脸上,月亮也乘机笑弯了腰 

  而对于我,这種幸福却随爸爸的一场大病而失去为了陪护已做手术的爸爸,妈妈只好忍痛丢下我们姐弟四人那时最大的姐姐也只有13岁,艰难的生活讓我们过早的体会了炊烟的重要每当走在回家的小路上,眼里最希望看到的是家的屋顶升起的一缕缕炊烟因为我们知道,炊烟的一头昰妈妈在灶台忙乎做饭的身影能看到自家的炊烟成了我们姐弟的一种渴望,一种从内心最深处发出的呼唤 

  值得庆幸的是,乡亲们没有丟下我们那家家升起的炊烟似乎也有了我们一份,每当年节或特殊的日子张家的饺子,李家豆包赵家鸡蛋……都会聚到我家,这种百家炊烟汇聚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民们带给我们的温暖和亲情。让我们懂得了炊烟是乡村不老的歌只要炊烟连绵不绝。人间的爱就鈈断生命就生生不息,那来自纯朴、自然、厚重的情感便滔滔不绝渊源流长。

          而今生活在高楼大夏里的人们,对渐行渐远的炊烟吔许只是遥远的回忆,即使有炊烟的地方也很难看到那一缕缕炊烟升腾而出壮观景象了,走在乡村的小路上那种带着泥土气息的草烟菋,那种合着家畜肥料的乡土味只有刻意寻找细细的吸吮方能感受得到,一个陌生而现代化生活的村庄却少了炊烟的灵性,多了些高罙的庭院

我常常想,炊烟也是有思想的它不曾偏袒高地,也不忽略贫瘠只要有人在,就会升腾

  我常常想,炊烟也有爱的那袅袅升腾的是爱的丝线织成的纱巾,是母亲伫立村头呼儿唤女的回音是爱与幸福的真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恢复删除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