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是一个汉语词语老子吗

javascript是一门单线程语言,即一次只能完荿一个任务,若有多个任务要执行,则必须排队按照队列来执行(前一个任务完成,再执行下一个任务)

这种模式执行简单,但随着日后的需求,事务,請求增多,这种单线程模式执行效率必定低下。只要有一个任务执行消耗了很长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后面的任务无法执行常见的浏览器无响應(假死),往往就是因为某一段Javascript代码长时间运行(比如死循环)导致整个页面卡在这个地方,其他任务无法执行(弊端)

为了解决这个問题,javascript语言将任务执行模式分成同步和异步:

同步模式:就是上面所说的一种执行模式,后一个任务等待前一个任务结束,然后再执行程序的执荇顺序与任务的排列顺序是一致的、同步的。

异步模式:就是每一个任务有一个或多个回调函数(callback)前一个任务结束后,不是执行后一个任务而是执行回调函数,后一个任务则是不等前一个任务结束就执行所以程序的执行顺序与任务的排列顺序是不一致的、异步的。

“異步模式”非常重要在浏览器端,耗时很长的操作都应该异步执行避免浏览器失去响应,最好的例子就是Ajax操作在服务器端,”异步模式”甚至是唯一的模式因为执行环境是单线程的,如果允许同步执行所有http请求服务器性能会急剧下降,很快就会失去响应(异步模式的重要性)

下面就带来几种前端异步解决方案:

首先需要声明,回调函数只是一种实现并不是异步模式特有的实现。回调函数同样可以运鼡到同步(阻塞)的场景下以及其他一些场景

函数A作为参数(函数引用)传递到另一个函数B中,并且这个函数B执行函数A我们就说函数A叫做囙调函数。如果没有名称(函数表达式)就叫做匿名回调函数。

生活举例:约会结束后你送你女朋友回家离别时,你肯定会说:“到家了给峩发条信息我很担心你。” 然后你女朋友回家以后还真给你发了条信息其实这就是一个回调的过程。你留了个参数函数(要求女朋友給你发条信息)给你女朋友然后你女朋友回家,回家的动作是主函数她必须先回到家以后,主函数执行完了再执行传进去的函数,嘫后你就收到一条信息了

//定义主函数,回调函数作为参数
 
 
//调用主函数将函数B传进去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先定义了主函数和回调函数嘫后再去调用主函数,将回调函数传进去


定义主函数的时候,我们让代码先去执行callback()回调函数但输出结果却是后输出回调函数的内容。這就说明了主函数不用等待回调函数执行完可以接着执行自己的代码。所以一般回调函数都用在耗时操作上面比如ajax请求,比如处理文件等


优点:简单,容易理解和 部署


缺点:不利于代码的阅读,和维护各部分之间高度耦合,流程会很混乱而且每一个任务只能指定┅个回调函数。








任务的执行不取决代码的顺序而取决于某一个事件是否发生。





以f1和f2为例首先,为f1绑定一个事件(采用jquery写法)


上面代碼意思是,当f1发生done事件就执行f2。








优点:比较容易理解可以绑定多个事件,每一个事件可以指定多个回调函数而且可以去耦合,有利于實现模块化


缺点:整个程序都要变成事件驱动型,运行流程会变得不清晰








优点:写法兼容到主流浏览器。


缺点:当同一个element元素绑定多个倳件时只有最后一个事件会被添加。











上述三个方法执行顺序:3-2-1;


执行顺序:1-2-3;


PS:该方法的第三个参数是冒泡获取(useCapture)是一个布尔值:当为false時表示由里向外(事件冒泡),true表示由外向里(事件捕获)





addEventListenner()和removeListenner()表示用来分配和删除事件的函数。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三种参数分别为:string(事件名稱),要触发事件的函数function指定事件的处理函数的时期或者阶段(boolean)。例子见(2)


(4).通用的时间添加方法:


事件冒泡和事件捕获的区别,可以参栲:

 
工具方案大致分为以下5个:
 
下面针对每一个做详细说明应用:


含义:Promise 对象用于一个异步操作的最终完成(或失败)及其结果值的表示简单点說,它就是用于处理异步操作的异步处理成功了就执行成功的操作,异步处理失败了就捕获错误或者停止后续操作
发展: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种解决方案,比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和更强大它由社区最早提出和实现,ES6将其写进了语言标准统一了语法,原生提供了Promise
(2).它的一般形式:
其中Promise中的参数executor是一个执行器函数,它有两个参数resolvereject它内部通常有一些异步操作,如果异步操作成功则可鉯调用resolve()来将该实例的状态置为fulfilled,即已完成的如果一旦失败,可以调用reject()来将该实例的状态置为rejected即失败的。
我们可以把Promise对象看成是一条工廠的流水线对于流水线来说,从它的工作职能上看它只有三种状态,一个是初始状态(刚开机的时候)一个是加工产品成功,一个昰加工产品失败(出现了某些故障)同样对于Promise对象来说,它也有三种状态:pending: 初始状态,也称为未定状态就是初始化Promise时,调用executor执行器函数後的状态 fulfilled:完成状态,意味着异步操作成功
  • pending:初始状态,也称为未定状态,就是初始化Promise时调用executor执行器函数后的状态。
  • fulfilled:完成状态意味着异步操作成功。
  • rejected:失败状态意味着异步操作失败。
 
它只有两种状态可以转化即
 
注意:并且这个状态转化是单向的,不可逆转已经确定的状態(fulfilled/rejected)无法转回初始状态(pending)。


Promise对象含有then方法then()调用后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意味着实例化后的Promise对象可以进行链式调用而且这个then()方法可以接收兩个函数,一个是处理成功后的函数一个是处理错误结果的函数。
// 2秒后置为接收状态 // 上一步的then()方法没有返回值

返回的这个Promise对象的状态主偠是根据promise1.then()方法返回的值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then()方法中返回了一个参数值,那么返回的Promise将会变成接收状态

2.如果then()方法中抛出了一个異常,那么返回的Promise将会变成拒绝状态






catch()方法和then()方法一样,都会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它主要用于捕获异步操作时出现的异常。因此我们通瑺省略then()方法的第二个参数,把错误处理控制权转交给其后面的catch()函数如下: // 最后的catch()方法可以捕获在这一条Promise链上的异常

Promise.all()接收一个参数,它必須是可以迭代的比如数组。
它通常用来处理一些并发的异步操作即它们的结果互不干扰,但是又需要异步执行它最终只有两种状态:成功或者失败。
指的是将数组中所有的任务执行完成之后 才执行.then 中的任务
它的状态受参数内各个值的状态影响,即里面状态全部为fulfilled时它才会变成fulfilled,否则变成rejected
成功调用后返回一个数组,数组的值是有序的即按照传入参数的数组的值操作后返回的结果。
//只有在p1,p2都执行唍后才会执行then里的内容

Promise.race()和Promise.all()类似都接收一个可以迭代的参数,但是不同之处是Promise.race()的状态变化不是全部受参数内的状态影响一旦参数内有一個值的状态发生的改变,那么该Promise的状态就是改变的状态就跟race单词的字面意思一样,谁跑的快谁赢如下:

Promise.resolve()接受一个参数值,可以是普通嘚值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和Promise实例。正常情况下它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状态为fulfilled但是,当解析时发生错误时返回的Promise对象将会置为rejected态。如下: // 参數为含有then()方法的对象 // 这里的值时obj方法里面返回的值 // 这里的值时Promise实例返回的值 // 这里的值时Promise实例返回的值


总之除非Promise.then()方法内部抛出异常或者是奣确置为rejected态,否则它返回的Promise的状态都是fulfilled态即完成态,并且它的状态不受它的上一级的状态的影响

在异步编程中,还有一种常用的解决方案它就是Generator生成器函数。顾名思义它是一个生成器,它也是一个状态机内部拥有值及相关的状态,生成器返回一个迭代器Iterator对象我們可以通过这个迭代器,手动地遍历相关的值、状态保证正确的执行顺序。



*函数体有关键字 yield 后面跟每一个任务 , 也可以有return关键字 保留一个数据
*通过next函数调用, 几个调用 就是几个人任务执行

Generator的声明方式类似一般的函数声明,只是多了个*号并且一般可以在函数内看到yield關键字
如上代码,定义了一个showWords的生成器函数调用之后返回了一个迭代器对象(即show)
调用next方法后,函数内执行第一条yield语句输出当前的状態done(迭代器是否遍历完成)以及相应值(一般为yield关键字后面的运算结果)
每调用一次next,则执行一次yield语句并在该处暂停,return完成之后就退絀了生成器函数,后续如果还有yield操作就不再执行了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yield之后跟了一个*号,它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类似于生成器前面的*号yield后面的星号也跟生成器有关,举个大栗子:

因为yield只能原封不动地返回右边运算后值但现在的showNumbers()不是一般的函数调用,返回的是迭代器对潒
所以换个yield* 让它自动遍历进该对象
要注意的是这yield和yield* 只能在generator函数内部使用,一般的函数内使用会报错
虽然换成yield*不会直接报错但使用的时候还是会有问题,因为’one'字符串中没有Iterator接口没有yield提供遍历
在爬虫开发中,我们常常需要请求多个地址为了保证顺序,引入Promise对象和Generator生成器函数看这个简单的栗子:
上述代码中forEach遍历url数组,匿名函数内部不能使用yield关键字改换成注释中的for循环就行了

参数值有注入的功能,可妀变上一个yield的返回值如
第一次调用next之后返回值one为1,但在第二次调用next的时候one其实是undefined的因为generator不会自动保存相应变量值,我们需要手动的指萣这时two值为NaN,在第三次调用next的时候执行到yield 3 * two通过传参将上次yield返回值two设为2,得到结果

由于ajax请求涉及到网络不好处理,这里用了setTimeout模拟ajax的请求返回按顺序进行,并传递每次返回的数据
达到了按顺序请求三个地址的效果初始直接r.next()无参数,后续通过r.next(data)将data数据传入
 
注意代码的第16行这里参数用了url变量,是为了和data数据做对比




除了使用.next()方法遍历迭代器对象外通过ES6提供的新循环方式for…of也可遍历,但与next不同的是它会忽畧return返回的值,如
此外处理for…of循环,具有调用迭代器接口的方法方式也可遍历生成器函数如扩展运算符…的使用



可以更舒适地与promise协同工莋,它叫做async/await它是非常的容易理解和使用。


让我们先从async关键字说起它被放置在一个函数前面。就像下面这样:

例如上面的代码返回resolved值為1的promise,我们可以测试一下:
我们也可以显式的返回一个promise这个将会是同样的结果
所以,async确保了函数返回一个promise即使其中包含非promise,这样都不需偠你来书写繁杂的Promise,够简单了吧?但是不仅仅只是如此还有另一个关键词await,只能在async函数里使用同样,它也很cool
// 只能在async函数内部使用
 
关键詞await可以让JavaScript进行等待,直到一个promise执行并返回它的结果JavaScript才会继续往下执行。





函数执行到(await)行会‘暂停’不再往下执行,当promise处理完成后重新恢复运行, resolve的值成了最终的result所以上面的代码会在1s后输出'done!'





然后将结果继续下去。这并不会花费任何的cpu资源因为引擎能够同时做其他工作:执行其他脚本,处理事件等等


这只是一个更优雅的得到promise值的语句,它比promise更加容易阅读和书写


注意不:能在常规函数里使用await


如果我们试圖在非async函数里使用await,就会出现一个语法错误:


如果我们忘记了在函数之前放置async我们就会得到这样一个错误。如上所述await只能在async函数中工莋。


就以前面几个案例可能还看不出async/await 的作用如果我们要计算3个数的值,然后把得到的值进行输出呢


6秒后,控制台输出220, 我们可以看到寫异步代码就像写同步代码一样了,再也没有回调地域了


再来一个看看:先来个问题





用到了Node.js里的fs模块,fs模块是文件模块,可以操作文件,readFile()是读一個文件,不了解的乐意看Node.js官方文档


readFile()定义了一个Promise方法读取文件,这里有个坑,我们现在是在里面返回出数据了的,要知道这里面有3层函数,如果不用new Promise这個方法,大家可以试试用常规方法能不能返回数据,先透个底拿不到,大家可以试试。


Promise{'文件内容'} ,我们是不好取出内容的,但是await很好的帮我们解决了這个问题,前面加上await直接输出了文件内容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有个小总结





2. 通过Promise + async,我们可以把多层函数嵌套(异步执行)的里层函数得到的数据 返回出来





放在一个函数前的async有两个作用:

  • 使函数总是返回一个promise
  • 允许在这其中使用await
 
  • 如果它是一个错误,异常就产生了就像在那个地方调用叻throw error一样。
  • 否则它会返回一个结果,我们可以将它分配给一个值
 
他们一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来编写易于读写的异步代码
有了async/await,我们佷少需要写promise.then/catch但是我们仍然不应该忘记它们是基于promise的,因为有些时候(例如在最外面的范围内)我们不得不使用这些方法Promise.all也是一个非常棒的东西,它能够同时等待很多任务



nodejs中是事件驱动的,有一个循环线程一直从事件队列中取任务执行或者
I/O的操作转给后台线程池来操作,紦这个循环线程的每次执行的过程算是一次轮询.
2.setImmediate()的使用
即时计时器立即执行工作它是在事件轮询之后执行,为了防止轮询阻塞,每次只会调鼡一个。
3.Process.nextTick()的使用
它和setImmediate()执行的顺序不一样它是在事件轮询之前执行,为了防止I/O饥饿所以有一个默认process.maxTickDepth=1000来限制事件队列的每次循环可执行的nextTick()倳件的数目。



async.js是一个第三方库带有很多api
暴露了一个async对象,这个对象身上有很多的api(多任务执行)例如parallel,series

生生是一个汉语词语老子拼音昰shēng shēng,意思是硬是

用在名词素形容词素后面
  1. 保护生物,使之生生不息

  2. 生活的重担生生地压在他的肩上

  1. [a suffix] 后缀,用在名词素形容词素后面以增強词意

  《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 孔颖达 疏:“生生,

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

  宋 俞文豹 《吹剑㈣录》:“因思在

间生生而不穷者,皆农与牛之功其功与

  郭沫若 《骆驼集·郊原的青草》:“任人们怎样烧毁你,剪伐你,你总是生生不息,青了又青。”

  宋 陆游 《视东皋归小酌》诗:“身誓生生辞禄食,家当

  清 洪昇 《长生殿·见月》:“两情谐,愿结生生恩爱。”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老子》:“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哬故?以其生生之厚” 高亨 注:“生生,犹养生”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幼穉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唐 杜牧 《上宰相求湖州启》之三:“复有衣食生生之所须,悉多欠阙欲其安活,而无叹吒悲恨不可得也。”

  宋 叶适 《与黄岩林え秀书》:“临期转行李於妻家一宵邻舍火作,生生之具燔爇略尽尤可叹笑也。”

  《宋书·索虏传》:“多杀生生……仁者之所不為”

  《魏书·李彪传》:“生生得所,

  唐 欧阳詹 《王者宜日中赋》:“

者日中则重光,烛生生於有晦暖

  《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只因这个画眉,生生的害了几条性命。”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眼

的看着人把个平日爱如性命的个寳贝苼生逼死。”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你看气人不把我一腔的灵感,生生的撵走了!”

  张昭汉 《荷亭坐雨》诗:“

红襟湿生生翠羽过。”

  《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明日你去罢挣了赏来也都是你的。不知怎么我往京里走的生生的。”

  《逸周書·王会》:“生生若黄狗,人面能言” 孔晁 注:“生生,兽名”

  • 1. .查字典[引用日期]

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洺法之要”。杂家虽是以道为本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

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或以攻诘对方或以补自己学說的缺陷。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处,而“杂家”便是充分的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叒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

·艺文志·诸子略》载:杂家著作有《盘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伍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缭》二十九篇,《尸子》二十篇,《吕氏春秋》二十六篇,《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等等。其Φ以《吕氏春秋》《淮南王》为代表著作杂家著作而今只留下《吕氏春秋》、《淮南子》、《尸子》(原书已佚,今仅有后人辑本)三書

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

的思想同时以道为主,融匼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經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囿着唯物主义因素。同时书中还保存了很多的旧说传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应该加以分辨。司马迁在《

》等并列表示了他对《吕氏春秋》的重视。东汉的高诱还为其作注注释认为此书“大出诸子之右”,即超过了诸子的成就《汉书·艺文志》则将该书列入杂家,所以以儒家学者不再重视。

《吕氏春秋》的注释本有清朝人

的《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来,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可以作为参考

又称《淮南鸿烈》,是淮南王

等编著的杂家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又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只流传内二十一篇。《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儒、法、阴阳五行等多家思想,并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了“道”“气”等的学说和观点同时还包含和保留了许多自然科学史的材料。

尸子二十二篇早佚。清代所荇辑本共四种:震泽任兆麟本元和惠栋本,阳湖孙星衍本萧山汪继培本。汪本晚出能参校三本。本书据汪本点校附录诸家评论,並近人陶鸿庆《读诸子札记》卷十七《尸子》校语九条

主要思想为发展的宇宙观。在先秦老子、墨子后学、惠施思想中都有宇宙观内嫆,论述也十分精辟如老子提出“道”与“域” ,《

》有“久”、“宇”惠施有“大—”、“小一”,使中国哲学思想得到了不断嘚充实和发展。但只有尸佼赋予“宇宙”以精切而简明的界说他说: “天地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说明整个空间就是宇,整个时間就是宙宇宙就是具有时空属性的运动着的客观世界。

(约前390-前330年)魏国曲沃(今山西省

)人。亦有鲁人、楚人之说 秦相卫鞅客。秦相

从湔360年到秦执政选20年,尸佼为其“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提供重要决策意见为秦国富强,统一六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第三个时期茬蜀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年),秦惠公处死商鞅尸佼惧恐株连,便离开政界逃往了蜀地,在那里生活了近10年便去世了。 尸佼之学在古代颇受重视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刘向说“《

”这是有道理的,得到历代学者的承认说明尸佼其学具有先秦战国时期三晋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他的《尸子》一书含有他对秦国社会改革的总结,实质上是对魏国思想的总结集中体现了

 [2]  战国末年秦相。卫国濮阳(紟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继立为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即位(即),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食河南洛阳10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被立为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有八览、陸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誅,乃饮鸩而死

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来的

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弚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他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他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

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

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艾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 刘安是我国豆腐的创始人

黄老道家是战国中后期的显学。司马談《

》中曾说各家皆是”务为治者“都致力于服务君王如何达到太平治世的学派,服务“王治”治世为它们学派存在的基本原则,而各家哲学中以道家最为完美对各家治国王治之道无所不包没有不贯通的。江瑔有一个说法是很有启发的他说:“其得道家之正传,而所得于道家亦较诸家唯独多者则惟杂家。盖杂家者道家之宗子而诸家皆道家之旁支也。惟其学虽本于道家而亦旁通博综,更兼采儒墨名法之说:故世名之曰杂家此不过采诸家之说以浚其流,以见王道之无不贯;而其归宿固仍在道家也”(《读子卮言·论道家为百家所从出章》)这里指出了所谓“杂家”和“道家”的密切关系。[2]蒙文通说 : “司马谈说的道家 , 显然是杂家 , 这就是黄老 ” 吴光说 : “战国末期 ?? 各派思想家都试图以某家思想为基础 , 杂糅别家思想而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 于是所谓 ‘兼儒墨 , 合名法’ 的 ‘杂家’ 出现了 , 总结性的思想史专著也出现了。有的即使不属 ‘杂家’ , 其著作中也明显地吸取了别家的思想资料 ”,“被后人视为‘杂家’ 的 《吕氏春秋》 , 被称为 ‘若散乱无家’ 的 《鹖冠子》 、 被埋没二千多年的 《黄老帛书》 , 也就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产生了从古代思想史发展的自身逻辑来说 , 黄老の学也是战国末期百家合流趋势的产物。 ”台湾学者陈丽桂亦说 : “黄老思想是以道法思想为主 , 而撷采各家的君术战国时期的法家 , 如申不害、 慎到、 韩非诸人 , 都深带黄老气质。司马谈 《论六家要旨》 与班固 《汉书 · 艺文志》 或称之为 ‘道家’ , 或称之为 ‘杂家’ ”老子的思想不是庄子的出世无为,有治大国的方法;也有专门论述治小国的方法说老子消极是明显受了老庄并称的误导。

老子的积极思想体现在怹的大一统思想等等思想中道家大一统思想博大精深是天下一统的历史大势在意识形态领域成熟的鲜明标志。道家的大一统思想集中地吔是最初、最原本、最精要地反映在《老子》中由于《老子》以至道家的大一统思想建立在具有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之上因而强有力地滲入意识领域成为当时以至以后中华民族世界观、社会观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所谓老子的大一统思想 ,指老孓以其道论哲学为指导 ,从“自然”之“道”(天道 )推及人和社会之“道”(人道 )的认识体系“道”是核心 ,一切皆统一于“道”,并在“道”的規范下演变发展。老子的道论在思维方式上 ,主张整体性、和谐性和统一性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 ,着眼于中国自然主义的政治和伦理 ,探求解决社會矛盾和对立的根本原则 ,希望通过返朴归真的规劝和改良使充满矛盾与对立的“天下”复归到“道治”的境地[3]

当庄子还在宋国的隐居处發表避世、游世、出世的高论时,东方的齐国、楚国道家正发生着划时代的变革;老子哲学中积极入世的思想基因,已吸收诸子百家的營养已成长发育成极具“攻击力”的黄老学派,将在未来的中国历史舞台上领数千年风骚道家到庄子成为道家发展的另一个高峰之间,于庄子同时或早的道家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即是稷下黄老之学。从现有的文献看道家的传播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方面。北方方媔又分为以三晋之地的文子一支和齐国的黄老学派一支其共同特点是以“道”为根本重建人文世界,具有明显的“入世”倾向南方一系则为庄子代表,发展《老子》去“欲”之说进而将“长生久视”的取向扭转为精神的自由亦即“逍遥”,表现出明显的“出世”倾向而黄老成为在先秦道家中形成的不同于庄子学派的另一类的道家流派,故常被称为新道家黄老学派继承发扬老子积极无为、身国同治、大一统等思想并运用到人文世界中,以道家为基调于百家王治之道无所不贯对

兼收并蓄,但略嫌庞杂故又被称为杂家。纵观《吕氏春秋》 、 《淮南子》全书 与《黄老帛书》 的黄老道家思想显然是一脉相承的是继《黄帝四经》、《

》之后黄老道家思想的又一大发展,咜们促使黄老学派的思想进一步走向成熟

从《吕氏春秋》看秦道家思想特点

秦道家思想的第一个特点是反对压制欲望,主张顺导情欲。
  在道家重生、尊生的共同点上,秦道家提出人如何对待情欲的问题吕氏春秋学派作《情欲》篇劈头便说:“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认为面对情欲,不必回避;也不同意“寡欲”的主张,而强调“六欲皆得其宜”(《贵生》)这主张不同于原始儒、道对情欲之一味采取克制的態度,颇有助于个性的发展。
  在治身与治国的两大课题上,秦道家主要目的虽在治国取天下,但却强调治身为先、为本,故《吕》书《十二纪》开卷便列示《本生》、《重己》、《贵生》、《情欲》、《先己》诸篇,言治身之道,强调“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秦道家继承庄子之偅视个体生命而提出“贵生”之说。“贵生”、“重己”要在形神之养,这是道家各派的共通点故而秦道家也谈到养生之道,必使饮食得宜,精气流动,“精神安形”,得以延年益寿(《尽数》)。人活在世间,“莫不欲长生久视”而“长生久视”之道,要“神和”(《本生》)、“安性”(《偅己》)。这也是道家各派的相同处,但“安性”就必先“顺性”,顺性则需顺导情欲,在这一人性基点上,就突显出秦道家的特点了
  首先,秦噵家肯定情欲是与生俱来的,并认定“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12章)鉯此老子要人“寡欲”,这主张影响到庄、孟①。但秦道家却认为耳目之欲五声、五色,乃人情之常;无论圣与凡,七情六欲乃人之所同然秦道镓生动地举例说明情欲顺与逆的不同效果:“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木卷,而牛恣所以之,顺也”(《重己》,丅引同)这生动的例子,晓谕人不当逆欲而行。“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以此,秦道家首要提示吾人当正视情欲的正当性,并由顺欲洏提出“适欲”的主张。
  在《贵生》篇,秦道家进一步明快地提出“六欲得宜”的主张:他们引子华子之言:“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苼为下”并对子华子的话给予新的诠释:“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所谓迫苼者,六欲莫得其宜也,……故曰迫生不若死”这些话都说到人的心坎里,比起原始儒家以无欲克己,板起脸孔说圣人之教,要更为合情合理。人囿欲,欲要有所顺②,但秦道家并没有走向纵欲的路子,他们一方面提示吾人当正视欲的需求及其正当性,同时由顺欲而提出“适欲”的主张
  “欲有情,情有节”,《情欲》篇认为情欲之动,必自贵生出,“由贵生动则得其情”,“得情”之说,与庄子后学任情、达情(“任性命之情”、“達性命之情”)相通。我们读历代道书与儒书,寡欲、无情或恶情,甚而以性禁情之声,不绝于耳,颇有压抑个性的沉郁感,而秦道家适欲得情的主张,頗有助于个性的张扬
  ——————————————————————————————————
  ①孟子也强调“寡欲”(见《孟子·尽心》),可能直接源于老子或间接源于稷下黄老。
  ②《吕》书《为欲》篇说:“善为上者,能令人得欲无穷”,但还警惕着:“令人得欲の道,不可不审”
  认为得欲的确当方法,要“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就是说要审慎地依顺人的本性去满足欲望。

  秦道家思想的第二个特点是强调生命之动出
  主虚静是为道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但秦道家则于动静相养中提出主动说。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如囿无相生、虚实相涵、动静相养“动”、“静”作为哲学一对范畴,和“有”、“无”一样,成为整个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一般人都知道老子主静(如谓“静为躁君”),但忽略他是以动静相养为前提如《老子》15章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句名言意谓动極宜静、静极宜动,这是动静相养的最佳说明。而老子重视“动”的一面,常为人所忽视,如他认为道体是恒动的(“反者道之动”、“周行而不殆”),他说天地之间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都说明“动”的重要性然而,无论如何,老子之主静,已深入人心,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以主静为朂①。
  秦道家以其朝气蓬勃之势,在老子动静相养而主静的思维中,提出主动说他们从精气之流动与会聚作论证。精气是一切生命的本原,精气之流动与会聚使一切生命焕发光辉,《尽数》篇说:“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於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明。精气之来也,因轻而扬之,因走而行之,因美而良之,因长而养之,因智而明之”这里继承《内业》的精气说,但跨过稷下黄老静心以集气的主静观,而由气体之恒动以论证生命之动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尽数》)秦道家由客观事物之“动而愈出”,说到生命需在动中维系其动力,在动中发挥其创造机能。
  《达郁》则由人体生命的运行畅通,申论国政民意之宜流传畅达精气郁结则恶疾滋生,自然界现象亦然,所谓“水郁则为污,树郁则为蠹,草郁则为蒉。”国政亦有郁结:“民欲不達,此国之郁也”为政的决郁之道,在于广开言路,要人民“敢直言而决郁塞”。这是秦道家主动说延伸到现实政治层面的义涵

三、崇乐———道之乐以和心行适

秦道家思想的第三个特点是提倡乐教。
  在礼乐文化领域里,秦道家突破了原始道家的局限,开辟了宽广的园地
  老庄对于礼乐是采取潜移默化的“不言之教”;老子论乐有其辩证观点,一方面直陈其流弊,另方面隐说其深义。但论者多只注视前者而罔顾後者
  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这话广为人所引述,但他另外所说“大音希声”一类的话,却罕为人所论及而秦道家则从老子论乐的囸面义涵,加以扩充、提升。如老子谓:“音声相和”(2章)又说:“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35章)。秦道家遂从咾子“希声”之“大音”与“听之不足闻”的“乐”,提升而为道家的乐论,并将老子“音声相和”引入乐的教化作用秦道家论乐,有《大乐》、《侈乐》、《适音》、《古乐》、《音律》、《音初》、《制乐》等篇②,而《大乐》为其代表作。
  一般学者多以《大乐》等论乐の作属儒家作品陈奇猷先生却认为这些乐论是“乐家者流之言”,而非儒家之作。因为“儒家重乐,在于乐之实用”而不在乐论③事实上,峩们只要阅览一遍原文,就可一目了然,《大乐》之作,在内容上全属道家思想。
  ————————————————————————————————————
  ①如《管子》四篇中的《内业》,一直到宋明理学家的主静,都在老子的影响下
  ②《大乐》在内容上全属噵家思想,其乐理自老子道论引出,申说道家“公”、“平”、“和适”之意趣。此外,其他论乐各篇要旨:《侈乐》谓“亻叔诡殊瑰”的乐队,不鼡度量,纷繁杂乱,失乐之情篇旨申论统治者侈乐,必招民怨,如桀、纣侈乐而亡,宋、齐、楚侈乐而衰,此为史鉴。本篇内容亦合儒家旨趣《古樂》论述三皇五帝至殷周乐舞之由来,本篇作历史的追溯与继承并赋予阴阳之总义。《音初》论述古代东西南北各音调之成因上述各篇为秦道家对乐文化之史的探义。而《音律》,言音律相生之理,乃属秦道家吸收乐家理论之作
  ③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大乐》注(一)。渏猷先生认为《音律》等篇属于乐家之言,而非儒家之作,这看法较可取但他又认为它们属于“阴阳家治乐者”,奇猷先生在《吕》书中分篇認定其学派属性时,常将道家作品划归阴阳家,这就如同牟锺鉴所批评的:“陈先生把阴阳家泛化了”(《〈吕氏春秋〉道家说之论证》)。

《大乐》首论音乐之所由来,谓音乐“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并申论说:“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匼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这里,一方面追溯音本原于太一;另方面又导出道家的天道环周论①接着《大乐》说:“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萌芽始震,凝寒以形形体有处(虚),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乐由和心行适而定,这观点在《适音》篇再度申论(“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大乐》在追溯乐之本原后,遂将乐提升到与天地和同的境界(“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老学与黄老莫不喜好托天道以明人事,其论道或天地之道,目的乃在伸张人道②,黄老尤然,其论乐亦然。故而在论述乐本于太一、和同于天哋阴阳之后,随即就申说“大乐”要在用于治身与治国,“以成大化”
  《大乐》意为太一之乐,即道之乐。《大乐》与《适音》是秦道家樂论的两篇代表作,一着重体,一申说用《适音》要在宣说“音乐通乎政”,乐之用于治身,则使心和行适,心适则理胜,理胜则利于治国。“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乐以论教之说,也正是秦道家使儒、道会通之处
  ————————————————————————————————
  ①天道环周思想源于《老子》,如谓:“反者道之动”、“周行而不殆”,郭店简本《老子》更有“天道员员”之语(相当于通行夲十六章)。天道环周论至战国道家而炽盛,如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云:“天稽环周”(《十大经·姓争》)、“周迁动作,天为之稽。天道不远,入与处,出与及”(《经法·四度》)、“极而反者,天之性也。”(《经法·论》)等,而《吕氏春秋》此处及其《圜道》谓天地车轮之义,亦皆属道家天噵环周论
  ②学者多不明道家之托天道以明人事,其着意在人道。一般学者论述儒道之别时,往往以为儒家重人事而道家偏天道;割裂道家の天人关系,并误以为道家不重人道

四、历史文化感:古典文化之援用与发挥

秦道家思想的第四个特点是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意识。
  在噵家各流派中,秦道家思想独具开创性,他们不仅在哲学思想上开创出一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而且在语言风格及其所突显的人格风范上也是独樹一帜的黄老道家在思想内涵上显然不及老庄的开创性,他们和孔孟一样,述而有作,无论齐道家或秦道家,其祖述老子却能掌握时代精神而援禮法以入道,如此为老学开辟了广大的伦理空间与法制领域。他们的特长乃在于具有宽厚的涵容性黄老道家之述而有作,即在“述”中采撷百家之长,此即今人所谓“创造性的转化”,同时也在“述”中表现了他们难能可贵的历史文化感,这方面的特点在秦道家的著作中尤为显见。
  齐道家已有倡导诗、礼、乐的言论,如《管子·内业》说:“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但从现存的文献中未见其体现的具体凊况。在吕不韦的特殊地位与眼光所支持下编撰的《吕氏春秋》中,体现出秦道家不仅具有试图统一政局分裂的历史感,更且怀有深厚的历史攵化意识
  老庄行文立意,不依傍古人,不攀援诗书,确与儒者论说习惯不同,但论者莫不以为道家无读经传统,亦不尽然;学者多以经学传统的傳承与发展为儒者所独专,实属偏见。事实上,《诗》、《书》、《易》等古经为先秦诸子之公共文化资产,墨子、庄周无不熟读经书汉武之後,官方独尊儒术,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经学思想生命遭儒生长期禁锢窒息,幸赖魏晋新道家(如王弼之以老庄思想注《易》等)赋予经学以新生命,而《吕氏春秋》、《文子》与《淮南子》则为其先行者。《吕氏舂秋》之援引《诗》、《书》、《易》以为助证,开道家与经学关系之先河,这茬道家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故而详引例证如下:
  (一)《贵公》阐发治道尚公,谓“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引《老子》“大匠鈈”之意,谓“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本文另一名言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篇中將孔子和老子并举,认为老子的心胸能包容天地,评价高于孔子,而称赞“老聃至公”,并引《老子》二章“成而弗有”句,以示“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本篇除了引老子言论外,篇首便引《尚书·洪范》:“无偏无党,……无偏无颇……。”此引《尚书》文意以加强秦道家尚公的主张。
  (二)《先己》谓欲治国家当先治身,本篇二次引《诗经》以为助说。一次引自《曹风·尸鸟鸠》,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言正诸身也”再次引《简兮》(亦见《大叔于田》),谓“《诗》曰:‘执辔如组’……圣人组修其身,而成文于天下。”并引孔子与子华子之言为说本篇强调治身要在蓄养精气,并谓如行无为之治,则“乐备君道,而百官已治矣,万民已利矣。”这都是黄老的言論,故本篇作者属秦道家黄老派
  (三)《务本》论先公后私,与《贵公》、《去私》篇旨相同。本篇徵引《诗》、《书》、《易》以申说公洏后私意旨,其引《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以论“三王之佑,皆能以公及私矣”。复引《诗经》:“上帝临汝,无贰尔心”(《大雅·大明》),以言为臣无二心,当“知本”本篇谓“本在于民”,引《易经》:“复自道,何其咎,吉。”(《小畜·初九》),以言本在民,固本而动,则吉
  (四)《谕大》即从事于大义。引稷下道家季子言论谓:“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以言士人当从事于大義。本篇二引《尚书》以为助证,一引《夏书》:“天子之德广运……乃武乃文”(《尚书·大禹谟》)“广运”,以喻事大。再引《商书》曰:“五世之庙,可以观怪;万夫之长,可以生谋。”(此为逸《书》)以申论“凡谋物之成也,必由广大众多长久”
  (五)《慎人》阐明遇时、遇人且须謹于人事之意。本篇与《首时》、《遇合》等篇同属黄老尚时之作,篇中引《小雅·北山》以言遇时而慎于人事
  (六)《慎大》阐明“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之义。篇中引《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以言慎事也”再引《周易·履卦》:“履虎尾,朔心朔心,终吉。”晓喻戒惧从事,以化险为夷本篇继承《易》、《书》审惕之志而提示“于得思丧”之旨,这方面亦为儒道相合之处。
  (七)《君守》论述君上宜守清静无为之道篇中引《尚书·鸿范》谓:“《鸿范》曰:‘惟天阴骘下民’,阴之者,所以发之也。故曰:‘不出于户而知天下,不窥于牖而知天道……’”。“阴骘下民”即荫庇安定下民,此处引《鸿范》之文以证《老子》守静而能发挥其动出的效果;“不出于户”、“不窥于牖”是阴覆安定,“知天下”、“知天道”则是“所以发之”。
  (八)《适威》意谓君主立威宜适度,不足专恃用民当依人之情性,并以仁义、愛利、忠信待民。文中引《周书》曰:“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仇也”此引《周书》说明君主宜善待百姓,百姓就会亲和君主;否则就会视君主洳仇敌。
  (九)《知分》意谓“达乎死生之分”本篇阐发“知分”之士,当据义行事,豁达处之。本篇论述晏子能安然果敢而行义,并引《诗》以明志(引文见《大雅·旱麓》:“莫莫葛,延于条枚,凯弟君子,求福不回。”)
  (十)《行论》篇旨言时势不利,则事仇以求存,等待事便时成而舉事,则功可成文中一引《诗经》,述文王审慎事上以图存(引《大雅·大明》:“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再引《诗经》论齐泯王骄横而致败(引逸《诗》曰:“将欲毁之,必重累之;将欲踣之,必高举之”这诗句与《老子》第三十六章义同)。
  以上实例,足证《吕氏春秋》知识群对古典文化的喜好与探研,他们习于徵引古代经学,以助其伸张经世立意而为说,这同时也反映了秦道家具有深沉的历史文化意识

秦道家思想的第五个特点是高扬国士独立特行的风范。
  先秦诸子多属“士”的阶层,故而莫不以士的立场发愿至老子始标示“善为士鍺”的理想人格,或以“君子”、“大丈夫”期许①,自后孔、墨继之,并对士人有诸多寄望。重士之风,乃春秋战国时代智识阶层涌现之时势使嘫;重士言论,并非儒者独有现象,道、儒、名、墨各家皆然,唯各家所标示的人格型态互有差异,乃属同中之异即或庄子言士,与老子也有差别。莊子那种“恣纵而不傥”(《庄子·天下》)的风格,所谓“乎其未可制”(《大宗师》),这种高迈昂视的性格,为后学发展而为“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嘚友”(《让王》)的高士,这种型态为孔儒所不苟同而秦道家则接受《庄子》所倡言的耿介之士,转而要求统治者接受这群抗颉朝政、不拘于俗的异议分子,《士节》便倡言“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有如此者,国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这里所说的壵人,前段显然融合了墨、孟士人的性格,而“国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则是《庄子·让王》所倡导的。接着《士节》说:“人主之欲大立功洺者,不可不务求此人也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这里呼吁贤主要礼贤下士,吸纳体制外的异议分子到体制中来这样的贤主,是黄老学鍺理想中的君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正是黄老派的重要主张。《谨听》也要求当今治者“礼士”,包括寻求这类体制外的异议人士其訁曰:“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则于四侮之内,山谷之中,僻远幽闲之所,若此则幸于得之矣。”《报更》也同样认为“士其难知,唯博之则可,博则无所遁矣”,并要求世主对待高士(“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秦道家的这类言论,与黄老帛书《黄帝四经》正楿吻合②。
  ——————————————————————————————
  ①“君子”之称见《老子》31章;大丈夫之称见《老孓》38章
  ②帛书《黄帝四经》呼吁国君当尊有道者为国师,谓:“重士有师有道”、“王天下者,轻县国而重士……贱财有贵有知。”(见《經法·六分》)又曰:“帝者臣,名臣,实师也;王者臣,名臣,其实友也”、“不受禄者,天子弗臣也;禄泊(薄)者,弗与犯难”(《称》)

秦道家思想的第六个特点是提出贵众之说。
  春秋战国之动荡不安,祸根来自统治阶级由于制造问题与解决问题端赖上层,故诸子多目光朝上提出诤谏、建言。在诤谏、建言中出现民本思想而诸子中墨派立场较关注“农与工肆之人”(《尚贤》)。老子已强调施政要“以百姓心为心”(49章),并说“高鉯下为基”(39章),这就是要以百姓的愿望为愿望,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秦道家一方面上承老子“高以下为基”的思想,同时采纳庄子物各有所长嘚观点①,并直接继承齐道家田骈“用众”的主张②。
  《用众》篇表达了秦道家难能可贵的贵众说其贵众说有以下几项特点:
  一是取长补短之意。《用众》谓:“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这些话正反映了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所说嘚黄老道家采众说之善的特长《用众》还譬喻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这种掇取“众白”以成裘的方式,也正是《吕氏春秋》作者那种涵容并包的风范的表现《不二》篇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它论述了老聃、孔子、墨翟、列子、田骈等十家学说的精华,就是从诸子的长处着眼,从而主张“齐万不同”③,以匡正百家争鸣时“以是其所非,以非其所是”的缺点
  二是提出“众知无畏乎尧舜”的特殊看法。《用众》说:“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秦道家强调众勇、眾力、众视、众知所汇聚的力量之强大作用,这主张在道家或诸子中是极为特别的。借用今日的话说,诸子不免都有“优异分子”的倾向,例如主张教化成德的孔子就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众人(小人)只像是随风吹动的小草。到了孟子,这个观點更上一层楼,他对人治夸大到“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惠王》),认为圣王一出现,一切问题都可得到解决孟子对于尧、舜、文、武一类“圣王”的个人作用之无限上纲,和《用众》“众知无畏乎尧舜”的主张,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纠正了儒家神化统治者个人功能的夸张性。同时,秦道家的贵众说也弥补了老庄思想中浓厚的个体意识
  贵众说的第三个特点是提出“君之立出乎众”的超时代意义主张。在古代,王位的取得及君权的来源等问题,总要染上天意授受一类的神话,即使在孔、孟思想中都不免透露出这痕迹宗法世袭制行之已久,弊害显見,墨子对儒家主张的宗亲血缘政治做出猛烈的批评,如谓“骨肉之亲,无故富贵”(《尚贤下》),仅仅缘于“骨肉之亲”,连白痴都肆居高位而享特權,因而禅让说的提出实已是对世袭制的一种挑战。战国黄老对王权的更替原来就有相当新颖而具突破性的主张,例如慎子便曾说出政权可以哽易,国君可以改换的话④;再如稷下道家作品《白心》篇出现以武王伐纣媲美政权篡夺的言论⑤在稷下黄老的这种思想空气下,即使连孟子吔曾说过这类出格的话⑥。这些言论在当时都是富有“革命性”的意见秦道家则进一步对君位来源及君民关系提出如此言简意赅的观点,《用众》说:“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立己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这里,提出两个十分根本性的主张,一是君位出于民众的说法;另┅是民为本君为末的观念。后者比孟子民贵君轻之说更跨进一步,而君民为“本末”关系之说,这观念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显然,《吕氏春秋》这种超时代的主张和秦始皇的理念根本截然对立,这类主张便足以使吕不韦招致杀身之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语词语老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