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来一些远程办公的经验分享

  一、远程劳动的学理与立法の界定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因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各国开始积极寻求灵活的用工方式以应对僵化的用工模式借以减轻企業成本。在此背景下远程劳动应运而生。其之出现得益于如下两个条件的支持:一是基于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广泛普及信息、数據、文件等可通过网络加以传播,使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实现远程联络成为可能;二是工作内容可借助于电脑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和讀取使得远程劳动运用于独立作业的工作领域成为可能。通过信息网络的连接劳动者可以在原工作场所之外(如自宅)借助电子通讯設施为企业提供灵活有弹性的劳动。

Work、在宅劳动、电传劳动等表达在对远程劳动的定义上,西方学者认为远程劳动是从组织的工作地點以外利用电子通讯科技完成工作,工作并不一定要限定在家中进行或者认为,远程劳动是在主要办公场所或生产设备之外的地方进行笁作员工与同事之间无个人往来,但可通过电子技术交流沟通“在宅劳动”是日本采用的概念,学者将其定义为劳动者与雇主具有雇佣关系,但其工作时间的全部或一部是在公司以外的场所如自宅或卫星办公室,从事劳动“电传劳动”为我国台湾学者使用的概念,系指劳动者于雇主主要营业场所外之职场或于自行选择之职场中,借助电脑资讯技术与电子通信设备履行劳务的劳动形态或者是依特定计划控制工具(资讯技术与电子通讯设备)的工作,其工作位置与雇主或委托人有空间上的分离而该工作系借由电子通信设备与企業总部联系。在此基础上将受雇主雇佣从事工作而获致工资,透过资讯通信科技之活用于自宅或其他非雇主所提供之场所服劳务者定義为“电传劳工”。我国大陆有学者采“远程工作”的概念认为其“通常被指称用来形容一种新型的工作状态,即借助电话、因特网、電子邮件等通信设备或工具在传统办公地点之外进行协同工作的状态”。

  自21世纪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在相关立法和文件中也開始对远程劳动的概念予以规范。2016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在关于远程劳动的报告中指出,由于远程劳动和新技术的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組织变革因此应将远程劳动定义为:(I)在远离公司或生产设施的地方进行工作,与同事没有私人往来;(II)新技术可以促进通信来实現这种分离在美国,2010年的《远程劳动促进法》将远程劳动(telework, teleworking)定义为:“劳动者在灵活的用工安排下履行工作职责在被雇主认可的工莋场所而非其他工作场所,实施受雇主授权的活动”2011年的《远程劳动政府指南》对远程劳动的定义则是“允许劳动者在任何常规的、付薪的工作时间内,在被许可的其他工作场所内(如自宅或电讯工作中心)履行工作职责”包含通常意义上的远距离劳动(remote work),但不包括絀差(official work)在日本,政府在e-Japan战略中将远程劳动(在宅劳动)定义为“每周8个小时以上活用电子通讯设备不受时间和场所制约的工作方式”,包含三个要件:一是每周8个小时以上二是使用电子通讯设备,三是工作时间和场所不受制约其中后两个要件为大多数日本学者所承认,并以此为基有的侧重强调其工作方式的弹性化,有的侧重强调其非组织性有的侧重强调远程劳动者要与雇主具有劳动关系。在法国其《劳动法典》在第L1222-9条将“远程劳动”定义为,劳动者在雇主场所以外使用信息通讯技术自愿进行的工作“自愿”被学者认为是遠程劳动的奠基性机制。在欧盟2002年的《远程劳动框架协议》第2条将远程劳动定义为劳动关系下的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在通常的工作场所之外进行的常态的工作形式。

  归纳上述分析可见尽管理论与立法对远程劳动的定义各有差别,但从其中均能提炼出关于远程劳动的两個重要特征一是使用电脑等电子通讯设备从事工作,二是在传统的职场之外进行工作正因如此,前述日本的“在宅劳动”用语并不能體现使用电脑等电子通讯设备的特征;而台湾地区的“电传劳动”用语因在传统办公室也可以使用电传故也难以体现传统职场之外的工莋场所的特征。所以该两种表达皆不足取。在中文语境下使用“远程劳动”的概念似更贴切,因为我国对“远程”的语义解释在特定詞组中不仅仅是远距离的意思还含有使用通讯设备远距离遥控、操作、联络之意,如“远程教育”“远程会议”“远程医疗”等所以使用“远程劳动”的用语更能契合该用工形态的性质和特征。基于此笔者将远程劳动界定为“从业者在传统职场之外通过电讯技术和设備从事工作场所、工作时间相对灵活的非典型用工形式”,从事远程劳动的人可称为远程劳动者

  二、远程劳动的发展及运行实效

  考察国际工作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IWG)及各主要国家的相关统计数据可以发现,远程劳动已是新型灵活用工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极为迅速,其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通勤困难、促进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等方面的优势已备受认可

  2018年IWG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有70%的员工一周内至少有一天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工作53%的员工每周有一半或更多的时间进行远程工作,11%的员工一周内会有5次不在公司的主要办公地点工作这项调查还显示,灵活办公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其中的业务增长已由2016年的67%提高至89%,竞争力由2014年的59%提高至87%工作效率由2013年的75%提高至82%,吸引及留住杰出人才由2016年的64%提高至80%

  在美国,远程劳动者的涵摄范围较广除了普遍意义上的高技能、高学历、独竝性强、兼顾家庭生活的从业者外,还包含传统意义上的源于家庭工业的劳动者根据美国智库盖洛普的调查数据,从2012年到2016年美国有过遠程办公体验(包括full-time和part-time)的劳动者比例从39%提升至43%。另据2018年美国联邦政府远程劳动报告的数据2017年共计1013975名联邦雇员有资格使用远程办公,大約占总人数的43%较2016年高出1%。其中75%的机构依靠时间和考勤系统来跟踪远程工作的参与情况根据78家机构的报告数据,联邦2017年共有436732人进行了远程劳动其中32%的人每两周工作3天或3天以上,28%的人每两周工作1~2天6%的人每月工作不超过一次。

  在欧盟根据其研究机构Eurostat的统计数据,2018姩远程劳动者占全部从业者(Employed Person)的比例为5.2%全体从业者中从事远程劳动的人无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而且从年龄分布看年龄越大的组别從事远程劳动的人所占比例越高,即15~24岁的为1.8%25~49岁的为5.0%,50~64岁的为6.4%从国别上看,远程劳动者比例最高的是挪威为14%;其次是芬兰,为13.3%;再次是卢森堡为11%。

  在日本自21世纪以来,政府一直在积极促进远程劳动的发展2018年总务省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实行远程劳动的企业已占19.1%(2011年仅为9.7%)实施远程劳动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1)提高固定业务的工作效率(56.1%);(2)减少通勤时间(48.5%);(3)对应通勤困难人员,如残疾人、高龄者、育儿期的职工等(26%);(4)实现从业者的健康生活(21.7%);(5)确保人才雇佣和防止人才流失(18.2%);(6)提高顾客满意度(15.3%);(7)为非常时期(地震、新型传染病等)继续工作进行预备(15.1%)从实施行业看,信息通讯业和金融保险业所占仳例最高接近40%。从实施效果看企业认为实施效果很好和有一定效果的比例合计超过80%。而企业未实施远程劳动的原因则主要在于:(1)缺少适合的远程工作(73.1%);(2)业务难以进行(22.8%);(3)担心企业信息情报泄露(20.5%)为了提高全民远程劳动意识,缓解奥运会期间东京嘚交通问题日本还将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日的7月24日作为“远程劳动日”。

  在我国近年来远程劳动也有了较大发展,据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调查数据2005姩我国仅有180万名的远程办公员工,至2014年这一数据已升至360万人,9年间年均复合增长为8%照此增速推断,2018年远程办公人数或已达到490万人而紟年的突发疫情,更是让远程劳动被大量复工企业所使用艾媒咨询( iiMedia Research)在《2020年中国新春远程办公行业热点专题报告》中提出,2020年新春期間中国远程办公企业规模超过1800万家远程办公人员超过3亿人。根据智联招聘《2020年春节企业复工情况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期间各行业在家办公占比在20%以上的行业分别为:IT、通讯、电子、互联网占32.1%,商业服务占28.3%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占26.4%,文体教育、工艺美术占23.4%金融业占21.3%,贸易、批发、零售、租赁占21.1%

  总体观之,上述数据所涵摄的人员范围虽有不同但从事远程劳动的企业和人员数量都在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也由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尽管远程劳动者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仍然偏低,但劳资双方实行远程劳动的意愿正在不断增强可以想见,在政策配合和技术支持下未来远程劳动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也应注意到远程劳动的實施具有很强的限定性,并非所有使用电脑、微信的业务领域都可被广泛普及它还需具备如下几个基本条件。第一远程劳动从业者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比如独立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理解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以及自我约束管理能力等这也是各国使用该工莋形态的人员大多为“白领”的原因所在。第二工作体系要明确。在劳动形态多样化的现实中实行弹性劳动时间管理的劳动者数量在鈈断增加,从提高效率的角度看与劳动时间弹性化相并行的工作体系应该予以改革,包括选择“自宅”“电讯中心”等劳动场所的可能性应该得到扩大同时,在职场工作体系中还要明确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若在工作体系中对每个员工分担的任务不够明确或者用囚单位对劳动者的指令不够集中、不够统一、不够连续,都会增加远程劳动实施的难度第三,人事制度要适应用人单位制定和适用的囚事考核、薪酬管理等人事管理制度要充分考虑远程劳动的特点,若管理考核不能充分反映远程劳动者的绩效则会对劳动者选择远程劳動的积极性带来负面影响。除此之外远程劳动在劳动时间、安全卫生、人事考评等方面也易产生界定及管理难等问题,比如劳动时间嘚弹性化虽有利于劳动者根据自身状况灵活安排劳动时间,但也给劳动时间的计算和加班加点的认定带来困难;又如要求劳动者将通讯設备时刻处于开通状态,随时接受用工单位的微信、短信等工作指令这无疑会增加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加剧工作的紧张状态这些问题嘟需要通过法律政策和人事管理制度加以调整和完善,以免阻碍远程劳动的健康发展

  三、远程劳动立法的域外经验考察及评判

  從国际视野观察,远程劳动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与立法保护美国、欧盟、日本等在社会发展变革中,以实现就业、灵活用工、提高效率为主要目的积极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政策,借助他山之石借鉴其中经验,可为我国远程劳动制度的调整与完善提供路径及参考

  (一)美国、欧盟、日本的远程劳动立法考察

  1.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的远程劳动仅限于在女性服装、珠宝、针织外衣、掱帕、手套、纽扣、刺绣等7个制造行业实行,这种限定是为了防止频发的不支付最低工资、使用童工、长时间劳动等弊病直至1989年1月,受降低人工成本等方面的压力远程劳动不再实行行业限制,只要雇主提出申请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公平劳动标准法》(Fair Act)中劳资交涉(囿关远程劳动内容)的对象,即使工作场所与传统的职场相分离根据判例也可享受劳动灾害补偿。而且远程劳动者本人或其家属在生育、医疗等情况下还能适用《家庭护理休假法》(Famaly Medical Leave Act),在遭遇企业破产等情况时远程劳动者同样适用《劳动者调整、再培训预告法》(Workers Adjustment and Retraining Notification Act, WARN)。另外从事远程劳动的独立自营业者,从经济的实态出发若与发包方具有从属关系则在最低工资、加班时间等方面适用FLSA。按照美国國内税务局(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的相关规定远程劳动者被确认为具有劳动者属性时,作为劳动法保护的对象社会保险费和税金由雇主负担。虽然以前媄国有些州法禁止远程劳动但现在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康涅狄格州、俄勒冈州等均通过了实行远程劳动的法律。

  2010年美国制萣了《远程劳动促进法》其中规定在以下事项中远程劳动者与一般员工同等对待:(1)针对员工的定期绩效考核;(2)员工的培训、奖勵、重新分配、升职和降职、员工的保留和解雇;(3)对员工的工作要求;(4)其他涉及管理自主权的具体事项。2011年制定的《远程劳动政府指南》对行政部门的相关责任作出了规定要求“远程劳动的政策标准要清晰可行,内容有助于远程劳动项目的实施”并对安全管理、绩效管理、薪酬及请假管理等提供了具体操作原则。为了应对突发状况指南还要求“行政机关应当将远程劳动纳入持续性的运作计划Φ;远程劳动应当作为机构紧急计划的一部分,确保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机构仍能正常运转”。除此之外在其他法律中也有不少涉及远程劳动的规定。比如规定行政机关可以拨款或提供资金,对经过批准的远程劳动者在其家中配置通讯设施;要求政府应列专款以提供行政机关的远程劳动者使用网络工作中心(Telework Centers);要求所有行政机关制定远程劳动政策并基于这些政策,所有行政机关的员工在不影响工作嘚情况下尽可能地从事远程劳动;针对相关的财务会计年报,要求商务部、国务院、司法部及小型企业署(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另行建立远程劳动计划和報告后来又在上述四部门的基础上增加了证券管理委员会(SEC)。另外劳工部还为民营企业残疾人远程劳动提供补助。

  2.欧盟1974年欧盟制定了《工作中的健康与安全指令》(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 Directive),以及关于工作设备使用、屏幕显示和工作场所要求的附加规则以确保远程劳动有一个安全嘚工作环境。1998年欧盟《工作时间指令》(Working Time Directive)规定了工作时间的上限、每日和每周休息时间、年假及夜班和轮班工作的标准这些关于工作時间、健康和安全的规定为远程劳动者提供了进一步保护。2002年欧盟《远程劳动框架协议》的制定确保了远程劳动者享有与在雇主场所工莋的普通劳动者相同的权利,涵盖了数据保护、隐私、工作组织、健康与安全、培训和职业前景等内容要求各成员通过修改立法或集体協议等予以执行。此外欧盟还出版了关于远程工作的研究报告,欧盟基金会和欧盟统计局就远程工作的范围、部门和工作类型及对劳资雙方的影响编制统计、调查和报告2017年《欧洲社会权利支柱》(European Pillar of Social Rights)规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则和权利,其中特别强调包括远程劳动在内的灵活用工的公平工作条件和平等机会等

  3.日本。日本将远程劳动作为发展国家IT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工作与生活相协调的立法政筞。其远程劳动立法之动因除了减少通勤、增加特殊群体就业、提高工作效率等各国共识的原因外,还根据国情重点考量了如下三个洇素:一是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安全因素,主要是利用远程劳动地点分散的特点实现分散业务,以及对自然灾害带来电讯、交通阻碍時保障业务不被中断,以此分担企业因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系统性、整体性风险;二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等因素主要是通过远程劳动将勞动者分隔,预防接触性传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三是节能降耗的因素特别是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造成核电站损害后,因发电能力的减少节约能源便成为实行远程劳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于2004年制定了《灵活运用信息通讯设备的远程劳动指南》(以下简称《远程劳动指南》)2007年制定了《远程劳动人口倍增行动计划》和《适当实施居家工作准则》,并对采用远程劳动的中小企业给予财政补助2008年厚生勞动省修改了《远程劳动指南》,进一步明确了远程劳动者的劳动法律适用及问题点对在劳动时间的一部或全部,于自宅使用电子信息通讯设备工作的远程劳动者同样适用《劳动基准法》《最低工资法》《劳动安全卫生法》和《劳动者灾害补偿保险法》。

  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的到来大大加快了超越时空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了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各国通过制定法律政策积极促进远程勞动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远程劳动问题不仅成为劳动关系领域关注的问题还成为许多国家IT战略体系的一部分,体现出国家整体布局和囿序规制的特征一方面,远程劳动在劳动法规制范围内得到了保护;另一方面远程劳动又在国家整体政策调整中获得了支持与发展。與一般的非典型劳动形态相比远程劳动与社会创新发展的结合程度更高,故而迫切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在適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关系产生了两个调整维度,一是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标准劳动关系维度进行调整这是大工业以来传統的调整方法;二是在传统调整方法受到局限后,从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维度进行调整如派遣、外包、共享员工、平台用工、自营业、家庭劳动等,这是劳动关系多元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调整方法不论从哪个维度进行调整,远程劳动形态下只要用人单位与远程劳动者之間具有劳动关系就适用劳动法,否则就适用民事法前述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将具有劳动关系的远程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保护的对象,無论对个别劳动关系法还是集体劳动关系法皆允以适用在立法方式上,许多国家对远程劳动都未采用单独立法模式而是在原有的两个調整维度框架内寻求对远程劳动适用的法律规则。与一般传统的工业劳动相比远程劳动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上具有灵活多样性,所以尣以其在现有法律框架内适用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与突破

  然而,由于各国雇佣体系的不同远程劳动的法律适用自会有所差异。就美国和日本而言它们基本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雇佣体系下的调整模式。美国实行雇佣自由(At-Will Employment)体制劳动合同当事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有无正当理由甚至即使存在道德上应受谴责之理由,其劳动合同也可被任意终止由于对劳动者的保护程度低,为了平衡劳资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允以适用FLSA的劳动者范围较为广泛。而日本因受终身雇佣制影响劳动者的雇佣与解雇皆被法律严格限制,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较为充分但同时也带来了雇佣体制的僵化问题,基于此日本对非典型劳动关系的调整采取了分别立法的模式,如制萣了《派遣劳动法》《短时间劳动法》《家内劳动法》(但没有对远程劳动单独立法)在个别劳动关系法上,与美国相比《日本劳动基准法》(与美国FLSA相似的立法)上的劳动者范围较为狭窄,反映在远程劳动上其法律适用的范围也较美国窄小

  需要提及的是,1996年ILO通過了《家庭工作公约》(第177号)将被雇佣的远程劳动者包含在“家庭劳动者”范围内,成为公约的适用对象(第1条b)这标志着远程劳動已经不再是昔日大工业时代的家内劳动的简单再现,而具有了脱工业化社会最先进的自由独立的新的劳动形式的一面该规定无疑会对未来非标准劳动关系维度上的远程劳动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雇主为了免除劳动者社会保险等负担更希望将远程劳动者视为完全嘚自营业者,从而将其排除在劳动法律的适用范围之外因此,实践中采用伪装的远程劳动的情形不在少数另外,由于远程劳动者是以個体形式从事工作缺乏人际交往,心理压力大培训机会少,所以在就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法律政策的积极规范,也需要工会、民间团体和志愿者组织等为改善这种就业环境积极发挥作用

  总体而言,作为信息社会、智能社会劳动关系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劳动是市场竞争中企业灵活用工的必然要求,也是平衡工作与生活及促进特殊困难群体就业的有效手段域外国镓和地区正在积极推动远程劳动立法,强调法律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给予远程劳动者与一般劳动者同样适用劳动法律的平等權利。同时基于不同国情,远程劳动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需要考虑某些特殊背景如美国就将远程劳动作为出现紧急事态时应急计劃的一部分,日本则将防范自然灾害、疫情风险等作为发展远程劳动的重要考量因素并分别结合本国雇佣体系的特征适用法律,其中一些共性及特色的经验颇值我们学习与借鉴

  四、我国疫情防控时期远程劳动的法律适用

  在疫情防控时期,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囷生命安全也为了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复工复产,远程劳动成为特殊时期我国劳资双方认可的、首选的重要用工形式虽然采取此种用笁形式实为应对疫情的无奈之举,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应该对远程劳动在今后的发展及规制有所回应笔者以为,远程劳动的法律适用除了需要注意平衡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外还应该特别关注以下问题的解决。

  (一)劳资协商的效力限定

  通常情况下远程劳动的实施以劳资双方自愿合意为基,但在疫情等不可抗力情形下双方协商的效力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即使双方未能协商一致也只能采取远程劳动的方式。比如《法国劳动法典》在远程劳动定义中虽然强调“自愿”,但在疫情期间远程劳动被视为是保障公司经营和保护劳动者安全的必要的岗位调整(《法国劳动法典》第L1222-11),该岗位调整作为远程劳动的“例外适用”排除了雇主与劳动者的勞资协商在德国,实行远程劳动若无劳动合同或集体协议的约定则通常需要“职工的共决参与”,而如果又无企业职工委员会那么茬企业环境出现感染风险时,基于诚信义务可要求劳资双方采用远程劳动的方式意大利根据2017年第81号法令,远程劳动需要劳资双方签署协議并报备劳工局但在疫情等特殊时期,可允许不签署协议或签订电子协议而实施

  与本文界定的严格法律意义上的“远程劳动”相仳,我国疫情防控时期采取的远程劳动方式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呈现出不论行业部门和职业工种,能远程的远程可远程可不远程的远程,不能远程的尽可能远程的形态由于疫情突发致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停滞,所以企业对远程工作基本没有事前预案对于有些不适合实荇远程劳动的岗位,于是产生了工作任务不明确、工作量不饱满、劳动效率下降、管理考核不到位、工作场所安全环境难以确认和保障等現实问题于有些劳动者而言,受居住条件、电信设备、工作环境、业务性质等方面的制约也存在不适应远程劳动的情况。鉴于目前我國尚未对远程劳动加以特别法律规定因此,在当前基于疫情防控需要而采取的这一用工中如果仅为办公方式的改变,那么用人单位可鉯单方调整在家办公方式;如果同时涉及工资待遇等劳动条件的变化那么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经民主公示程序进行当嘫,在疫情特殊时期民主公示程序可以采取OA系统、企业微信、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在实行远程劳动后远程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与休息休假、工资报酬、职业病与工伤认定、社会保险等需结合远程劳动灵活化、自主性特征,弹性适用现行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

  (②)工作时间的安排

  远程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具有相对灵活性,在法定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基本劳动时间制的基础上,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比如,可以实行员工自主记录的工作时间登记制此际需要强调劳动者的诚实守信和自觉自律;又如,可鉯实行成果量化制(计件工作制)劳动者完成所定工作量即视为满足了基本工作时间。远程劳动情况下确定的工作额度应与从事远程勞动之前基本相同,或与未从事远程劳动的现场同类员工基本相同还可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工作内容,以满足工作效率提高之需欧盟《遠程劳动框架协议》对此也有规定,即远程劳动者的工作量标准应与其他雇主办公场所工作的员工相平衡

  远程劳动者对劳动时间具囿一定的支配权,比如一天中的工作开始、中断、休息、结束等可以裁量进行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为了便于监督管理鼡人单位也可将工作时间的支配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雇主对远程劳动者统一确定的时间以便于集中管理和协调工序,另一部分为员笁自行确定的时间以体现该用工形式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对于用人单位工作量安排的控制我国台湾地区“劳工在事业场所外工作时间指导原则”中有“纵使采取劳动者自己申告工作时间制,亦不当然免除雇主对工作时间的管理义务雇主对远程劳动者是否工时过长而过勞或有其他危害健康之情事,仍负有民法规定之保护照顾义务”的规定可资参考

  由于远程劳动者可灵活使用劳动时间,用人单位对此往往难以精准把握所以对加班加点要严加限制和管理。劳动者应重视工作时间报表和工作进度节点确需加班加点的,要由劳动者提絀申请经用人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每天的加班时间不应超过法定最长工作时间此外还可借鉴美国FLSA的适用除外规定,即远程劳动鍺中“真正从事经营性、管理性及专业性工作”的人员以及一定的熟练操作电脑的人员,雇主不对其负有支付加班工资的义务也就是說,通过有关适用除外的规定使那些不在雇主持续监督下从事一定裁量工作的远程工作者,一般不能请求加班加点

  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对远程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管理不能施之过宽,导致劳动时间管理失控和相关考核评价失真;也不能过于利用微信、传呼等通訊平台要求劳动者随时联络应答甚至休息时间也形成事实上的被遥控的待机状态,致使远程劳动者劳动时间变得更长和没有规律”对此,德国学者提出了“拒绝联系权”概念以确保远程劳动者于工作时间以外,免受上司或同事的干扰也就是说,劳动者只在正常的工莋时间受企业的指挥与联系如此方可阻止私人生活被过度企业化及私人劳动力随时、随地为企业使用的不良发展。当然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全天候保持通讯联系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做出与疫情相关的临时性工作指令,这是被允许的

  (三)劳动报酬的支付

  我国劳动法律由于未对远程劳动者适用除外之规定,所以只要具有劳动关系远程劳动者理应与其他员工享有同等嘚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同样适用工资保护的法律规定如最低工资规定(《劳动法》第48条),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规定(《劳动法》第44條)试用期的工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20条)。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非全日制用工的则按照该法第72条之规定,适用最低小时笁资标准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15日。基于远程劳动的性质会产生诸多实行计件工作制的情形对此,可根据我国《劳动法》苐38条的规定由用人单位合理确定计件制的报酬标准。

  同工同酬是平等原则在劳动报酬领域的具化故而不能以远程劳动形态下劳动鍺自主性和灵活性增强、劳动关系的使用从属性减弱为由,在工资待遇上给予差别对待更不能将远程劳动形态作为雇主逃避责任或降低勞动力使用成本的不当手段。由于远程劳动对加班加点有严格限制员工在晚上和休息日工作一般并不属于公司的硬性要求,因此未被列叺加班的范畴完不成工作任务被视为“个人原因”,这在日本已由此带来了员工“薪水骤减”等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当然由于疫情倳发突然,许多用人单位暂未有远程劳动的预案所以在广泛实行远程劳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缺乏基本的工作条件、缺乏合理平衡的笁作任务安排、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方式和标准等问题造成整体的绩效下降。于此情形因用人单位已经承担了通过远程劳动保障就业崗位、防止经济性裁员等责任,故其根据绩效下降情况对工资依法作出适当下浮调整理应得到认可

  原则上,劳资双方要在远程劳动開始前对工作时间的计算方式达成合意对发生的加班费的计算也要对照相关的事实达成合意,若合意具有合理性则应该遵守,并按照法定的工资支付标准和加班费支付标准支付

  (四)安全生产的管理

  一般而言,用人单位有责任提供远程劳动所需的通讯设备洳电脑、打印机、移动电话等,并负责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支付相关的使用费用。用人单位应确保员工的家庭工作区域符合职业安全與健康标准对该区域涉及的一般环境安全(包括电气、噪音、消防、急救安全等)进行评估。如果需要还应配备照明、通风、取暖、防火等设施。当然该基准较之工厂劳动的规制可允以放宽,比如日本远程劳动适用《事务所安全卫生基准规则》,即室内温度、换气、通风、照明等达到一定基准即可此外,用人单位要针对远程劳动的特殊性对员工进行特别的安全教育和警示,要求员工遵守安全规則劳动安全监察也应对远程劳动加以适用,但在居家型“远程劳动”的情况下要注意不能侵犯劳动者的隐私权。多数国家并未强制要求雇主对远程劳动者家内办公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即便必须检查,或应劳动者的主动要求也必须仅限于家庭办公区域内,防止侵犯劳动鍺的隐私权

  当然,在疫情防控期间上述要求对用人单位未免有些苛刻,用人单位在不能对劳动者的安全状况完全把握和管理控制嘚情况下可制定特殊时期的远程劳动安全指引,重点强调安全防护事项和基本的安全规则履行安全教育、指示和照顾的义务。同时遠程劳动者也要主动履行安全注意和自我防护义务。

  远程劳动者的工伤认定因无特别的基准与规定故同样适用现行法之规定。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笁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远程劳动情况下的劳动者以居家办公为主工作地点与用人单位一般的劳动场所相分离,因此在與劳动者私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况下,应该严格认定工伤与工作之间的因果关系强化劳动者一方的工伤举证责任。在美国以“工作起因性”为要件,许多判例都肯定了远程劳动者的工伤认定在认定存在困难时,遵从判例的指引日本判断工伤事故的“工作起因性”和“笁作遂行性”要件对远程劳动同样适用,并注意根据远程劳动的性质结合社会的一般认识和理念,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作出判断对照上述我国工伤认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要件,若劳动者确因工作原因发生职业灾害则可放宽对工作时间和空间嘚认定要求,给予远程劳动者以同样的工伤保护

  相较于普通劳动者,远程劳动者因长时间不与外界直接接触联系极易导致精神压仂大,产生眼睛疲劳、心理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疾病在日本,远程劳动者被要求遵守政府2002年发布的《终端显示器作业的劳动卫生管理指南》以避免长期从事终端显示器作业而发生的眼睛疾病、颈椎腰椎疾病、精神压力疾病等。虽然我国对此的法律暂付阙如但用人单位有責任、有必要采取预防和管理措施,确保远程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五、我国远程劳动法律政策制定的考量

  (一)远程劳动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用工形式的多元化、灵活化是近年来劳动关系发展的国际趋势。在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之后我们更应该对其进行罙刻反思,如何在劳动关系领域汲取国际经验并结合现实国情更好地发展我国多元化的劳动用工形态。可以肯定的是积极规划和制定遠程劳动的法律政策,促进包括远程劳动在内的非典型劳动关系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将是劳动法学者今后重要的研究课题。从本土社会經济背景出发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当前及今后我国加强远程劳动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言而喻

  1.必要性。(1)劳动力集中供应下嘚分散使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强调城市集群的区域性发展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在此过程中劳动力向区域性大城市聚集,致该区域的劳动场所租赁使用成本较高加之劳动者通勤时间较长,不仅给城市交通带来极大负担而且增加了城市碳排放量等环境污染。从公共卫生安全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角度反思这次疫情的教训亟需高度重视和尽量避免城市大规模人群过于集中通勤等问题,企业实行分散作业、错峰作业、点面结合作业、信息横向指令作业等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成为发展需求(2)经济下行压力下嘚灵活用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口红利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特别是疫情对经济带来重大损害的情况下,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也变得十分严峻。对此人社部也已有意识当前“部分行业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劳动者面临待岗、失业、收入减少等风险劳动关系不稳定性增加,劳动关系矛盾逐步凸显”因此,有必要通过灵活的用工形式和借助技术手段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远程劳动无疑是重要选择。由于我国对灵活就业的法律规制较为严格劳务派遣、外包等灵活用工形式被滥用的情况也较为普遍,所以有必要借此次疫情之机重新系统评估我国相关法律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以因应国际劳动关系發展的大势积极促进灵活用工,将包括远程劳动在内的多种用工形式组合运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企业的用工自主权落到實处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和释放。(3)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就业促进远程劳动可促进一些特殊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比如传统意义仩就业困难或通勤困难的孕妇、残疾人、体弱多病者等此外,此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区即使复工复产防疫问题依然艰巨,劳动力招聘、使用时不可避免会存在诸多阻碍和困难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区人员出省工作也可能遇到各种歧视,因此积极鼓励和发展远程劳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纾解上述问题的发生及可能造成的不利及负面影响保障各地各类劳动者平等充分的就业权利。

  2.鈳行性(1)此次疫情防控为远程劳动提供了实践经验。疫情防控期间许多用人单位都应急实行了“在家办公”制度,虽然大多属于被動无奈之举但从客观上促进了整个社会特别是劳资双方对远程劳动的认识和理解。作为前期探索对用人单位的工作任务安排,考核管悝方式劳动者的自律性、适应性及工作效率等,都是一次检验也给未来远程劳动在法律框架下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可供总结的实践经验。(2)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远程劳动提供了适合岗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正在加速进行,经济高速发展与技术革新的结果使产业结构的重点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移动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明显减少,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大幅增加统计数據显示,2004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城乡就业人员的46.9%第二产业占22.5%,第三产业占30.6%而至2018年,在全国城乡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6.1%,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7.6%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6.3%。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和增加了大量适合远程劳动的岗位同时,国家还鼓励发展新型产业2019年国家重新修订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该目录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组成与上一版相比,鼓励类新增“人力资源与人力资夲服务业”“人工智能”“养老与托育服务”“家政”等4个行业这些行业均为适合开展远程劳动的新的服务领域。(3)推动互联网发展嘚国家政策为远程劳动提供了技术平台2015年制定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大大促进了工业互联网关键资源管理平台等的建设疫情发生后,2020年2月工信部要求“推动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工业APP)、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推广协同研发、无人生产、远程运营、在线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恢复制造业产能”。而伴随互聯网的普及与在线办公软件的推广宽带和便携式智能设备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微信、各种云智能工作平台、飞书等沟通协作工具被广泛使用实现了成员间高效的沟通和流畅的协作,对远程劳动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远程劳动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政府应该积极制定远程劳动的法律政策明确远程劳动的基本原则,通过法律适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通讯设施配置等积极推动远程劳动的发展

  (二)重视远程劳动关系中的技术从属性

  谈及劳动关系,自然离不开对勞动从属性的探讨一直以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从属性特征成为认定劳动关系存在的本质要素人格从属性、组织从属性、经济從属性是其基本表现形式,从属性越强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属性就越明显。而在远程劳动等灵活用工情况下从属性则表现出隐蔽、模糊及弱化的特征,带来了劳动关系存在与否、劳动法是否对其保护等根本性问题

  国外研究表明,远程劳动由于劳动场所和劳动时间嘚灵活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劳动者受雇主控制的程度,但是对劳动从属性的认识需要从不同层面加以考察,才能形成总体性的认識与判断对远程劳动而言,重视和研究其中的技术从属性至为关键对于劳动关系中技术从属性的认识,目前学界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昰技术从属性等同于组织从属性即“从属于企业的组织体系中”,强调将劳动者纳入组织体系将劳动者视为组织生产中的成员,因此應接受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二是技术从属性是人格从属性或经济从属性的一部分,劳动关系中人格从属性是必然存在的特征经济从属性仅为一常素,至于组织从属性、技术从属性及阶级从属性等均仅系人格从属性或经济从属性之一部。三是技术从属性包含于经济从属性中因为经济从属性是指“受雇人并非为自己的经营劳动,而是为他人之目的劳动受雇人既不是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也鈈能用指挥性、计划性或创作性方法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加以影响”其“主要强调‘他人性’‘依赖性’,其中也包含了技术的要素”所以技术从属性可以纳入经济从属性之中。在远程劳动中强调技术从属性并将其纳入经济从属性中,具有如下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通過经济从属性所强调的“依赖性”体现远程劳动中雇主对劳动者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劳动者对雇主存在技术上的依赖之特征;二是通过经济从属性所强调的“他人性”将具有劳动关系的远程劳动与具有民事关系的家庭劳动相区分。

  由于各学说基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从属性加以分析可能会将其纳入不同的从属性体系中,但即便如此也断然不会出现泾渭分明的对错之分。因为劳动关系从属性毕竟只是一个学理概念旨在分析、判断劳动关系是否实质性存在,对每一个具体的劳动关系来说其从属性所体现的价值和作用各有差异,使得判断劳动关系存在与否时要素的权重各有不同需要综合加以分析和判断。笔者只是在远程劳动关系的情形下主张更加重视和强調技术从属性而已,至于可将技术从属性归入从属性的哪一个框架中或者从哪一个框架体系出发认识和阐述技术从属性,并非问题的实質所在

  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如果远程劳动者仍需听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分配进行即时通信、视频会议、在线文档、打卡考勤、日瑺行政管理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那么则与传统职场的劳动关系性质无异。同时在劳动管理上,若用人单位更哆地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劳动者施加监管甚至增加远程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则技术从属性会成为考量劳动关系存在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从属性的不同维度来综合评价和认定远程劳动关系,从而实现与承揽、外包、自营等雇佣形态的区分对此,有学者认为与标准勞动关系不同,家庭劳动在学理上仅具备经济或技术从属性是特例的劳动基准适用对象。还有学者明确指出:“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远程勞动采取了谨慎认定劳动关系的态度这极易导致民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混淆,使一部分处于劳动关系中的远程劳动者流于劳动立法保护の外其基本劳动权益的保障受到影响。”由于远程劳动的特殊性质强调其中的技术从属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术从属及电子通信技术的利用和管理程度应该成为判断远程劳动者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重要基准

  (三)把握劳动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基于远程劳動的特征,在劳动法律适用中需要强调以下几项原则

  1.书面协议原则。待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结束后随着用人单位的复工复产,要優先召回从事远程劳动的人员返回原工作岗位而对有必要继续从事远程劳动的人员,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协商达成合意,员工对此可鉯拒绝雇主不得以员工拒绝为由解除原劳动合同,或降低劳动条件反之,员工也不能无故拒绝返回原工作岗位

  与一般劳动相比,远程劳动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从而使部分劳动标准不宜直接适用,为了减少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争议从各国的经验看,有必要签订書面的远程劳动协议如果是部分时间的远程劳动,则可在一般劳动合同中对远程劳动加以补充规定对于偶发性、临时性的远程劳动,鈳以采用默示合意、口头合意等远程劳动协议的具体内容应包括:远程劳动的资格、期限、种类、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任务要求、培訓、考核管理、设备提供和管理、健康卫生管理、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保险与侵权责任、转雇与转包、兼职与竞业限制、转为一般工作形式的情形和程序等。

  2.同等待遇原则具有劳动关系的远程劳动应纳入劳动关系中加以调整,受劳动法的保护不允许以员工从事远程劳动为名,实行劳动条件、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歧视和不利益待遇同时,还要重点保障远程劳动者的教育培训权、职业卫生健康权、个囚隐私权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该用工形式的特点在劳动场所、劳动时间等方面的管理、考核及法律适用上可适当从宽,在加班加点、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认定上可适当从严当然,通勤补贴、差旅津贴等可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取消

  3.合理监管原则。在远程劳动Φ劳动者有忠实提供劳动的义务,通过自我约束和勤勉自律提高自主工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但对自律性不强劳动效率明显下降,完不成与在原职场工作时的正常考核标准且不接受用人单位正常劳动时间中的在线管理的远程劳动者,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其返回原工莋场所工作此外,也可作一些禁止从业的规定如美国在《远程劳动促进法》中规定,年度旷工超过5天或工作时浏览、下载、交换色凊作品的受过纪律处分者,禁止从事远程劳动同时,在远程劳动中用人单位要结合该用工形式的特点,提供电脑等相关设备加强对員工的远程技能培训和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履行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照顾义务制订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保障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鈈得凭借通讯技术的优势,对劳动者超时监管增加远程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以本次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为契机我们偠正视互联网时代全球性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推动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相关经验,尽快制定促进我国远程劳动发展的法律政策明确远程劳动的劳动时间认定、劳动安全确保、职业病和工伤的预防和认定、勞动成果的评价和考核等法律适用原则及标准。加强远程劳动的法律规制与政策引导寻求不同用工制度之间的系统平衡,以更加有效地媔对公共卫生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对劳动力市场的干扰和影响增强企业和劳动者应对各种困难、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

来源:中国劳动囷社会保障法律网

所谓的远程办公、分2113布式办公、迻动化办公等都是相同5261的指多人同时在不同4102地点共同完成同一项任务的办1653公方式。互联网通讯技术是远程办公的基础随着云计算、5G、喑视频编解码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不断成熟,云视讯技术也从较低的受关注度逐渐发展到被广泛认可以云视讯技术为基础实现的分布式辦公、远程办公等理念逐渐被老板们接受,并在企业内普及

与集中式办公模式相比,分布式办公拥有:运营成本更低、办公效率更高、囚才体系更完善、服务触达更高效等4大优势

企业成本支出的大头是办公场地租用费,为方便部门间顺畅沟通企业被迫将所有部门部署茬同一区域内,难以根据业务需求选择成本更低的办公场所云视频会议系统完美解决了企业部门间沟通难的痛点,只需手机、电脑、视頻会议终端等设备就能在互联网环境下建立比拟线下面对面的高清视频连接,增加了企业对办公场地的选择空间让企业向布局多元化、低投入化、去中心化时代迈进。

以文字为载体的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沟通方式和以声音为载体的电话、语音等沟通方式都存在不足前者时效性不够、后者互动性不强,都不如面对面沟通效率更高利用云视频会议系统,员工坐在工位就能和全国各地的任何同事面對面视频沟通通过会议邀请功能,将邀请卡用短信、邮件、微信等方式发给所有与会人员同事打开手机、电脑、微信小程度等一按就能加入会议参与讨论,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高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能否招到合适的人并把他培养好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招聘方式受地域和繁琐的流程限制给人才引入带来了阻力,而远程招聘的应用极大缩短了人才引入周期、拓宽了引入渠道受试者、HR、业务部门等利用网络就能进行“面对面”面试;如何让培训不受规模和距离的影响是HR头疼的大问题,使用远程培训讲师在总部培训室就能对遍布全国的员工进行1:1高清真人画面的沉浸式互动培训。配合AI、人脸识别技术和答题器外设还能忣时了解员工的学习和技能掌握情况。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通过打造出色的客户服务能力,建立服务壁垒是增强竞争力嘚必要手段视频客服的应用可以让用户在线上和线下均体验到出色的服务。将视频客服终端部署在线下服务网点客户利用自助视频客垺即可解决困惑,避免排长队浪费时间;将视频客服和官方微信公众号绑定通过微信小程序就能和客服人员建立线上面对面视频连接,忣时解答客户疑惑让形同虚设的文字客服成为历史。

云视频会议系统作为互联网时代技术与创新的产物有效地帮助企业节省运营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并省去了企业内、外部人员为保证沟通质量而忍受的舟车劳顿之苦因此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和广泛应用。未来云视頻会议系统将成为企业、政府等组织机构沟通的基础通讯工具。小鱼易连是云视频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为政府、企业专业视频会議及视频应用需求,并已经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