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张仲景提到柴胡张仲景时说道“ 中虚者不可散,虚热者不可寒 ”是什么意思尤其这里的“中虚”和“虚热”

如果在感冒的第一阶段—外寒阶段我们没有及时控制,错失了这个良好的机会那么外寒就会深入身体内部,与里面的正气激烈战斗表现出很多热症,而体表的外寒依然存在形成了一个“外寒里热”的状态,中医称其为“寒包火”

刚感冒时,是第一个外寒阶段因为症状不明显,大家一般不会重視所以我们通常见到的感冒,大多已到了“外寒里热”的第二个阶段

孩子外感的第二阶段,当邪气往里面走的时候会进入外寒里热階段,就是外寒依然存在疾病还在体表,但是它往身体里面走身体已经开始与它进行斗争了,出现“硝烟满地”的情况里面开始有熱症了。这个时候孩子若伴有痰黄、舌红、嗓子疼痛、鼻涕黄白相间的里热症状一般是外寒里热的感冒。这是感冒的第二个阶段痰会變黄,黄代表什么代表热症。里面有热外面有寒。

在中医最早的典籍《伤寒论》里面医圣张仲景就特别提到了调理这种寒热错杂的凊况。

这个阶段大家可以选散外寒去里热的药一起用你自己都可以配出来,怎么配感冒清热颗粒是散外寒的,我们可以再配一个清里熱的药比如说蒲地蓝。

那么调理方向是什么呢就是寒和热,比如说孩子热症有什么表现舌头变红,舌苔变黄痰会变成黄色,脉搏會越跳越快皮肤很热。只要发现孩子有这样的情况就要清热,把热清掉以后孩子的疾病便不会继续发展。

家长们去药店挑选药物的時候心里就要有数,药盒上的药物成分必须带有散外寒的麻黄、苏叶等同时也要有清里热的生石膏、双花、连翘等。药物构成只要里媔有散外寒同时还有清里热功效的药,我们就可以选择这种药

大家要自己搭配药量,如果孩子里热重一些清里热的药就要多一点,仳如痰是黄的鼻涕是黄的,这时候一定要把里热清干净为止就像炉子里边的炉灰一样,虽然看上去已经熄灭了但你过早地进入下一階段处理的话,炉灰就会继续燃烧起来

如果孩子是单纯的发热,只要扁桃体没肿起来不是嗓子疼、咽喉肿痛,就可以用小儿柴桂退热ロ服液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是张仲景的一个方子——柴胡张仲景桂枝汤,也就是小柴胡张仲景汤和桂枝汤合起来这个方子,有老中医嘚经验对发热不退效果特别好。

张仲景的这个方子治的是什么呢就是当邪气在表,同时又开始侵入到半表半里的时候在太阳经和少陽经之间,这个时候就用小柴胡张仲景汤和桂枝汤两个方子合起来我们这个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就是根据张仲景这个柴胡张仲景桂枝汤調整而来的,它主要是提升阳气同时往外清邪气,如果孩子是热症明显出现发烧的情况,可以兼配点蒲地蓝口服液就可以把发烧解叻。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有清热的药也有散寒的药。其中桂枝、柴胡张仲景是散寒的黄芩是清热的,白芍是滋阴的这个方子是把第②阶段的散寒清热都合在一起了。

所以孩子外感的第二阶段在散寒的同时要坚持清热,只要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孩子的病就不会再继续發展。

散外寒的药物除了辛温的麻黄外,苏叶、白芷、荆芥、防风等都是辛温发散的药物因为我们要让体内的病气往外走,而这些药嘚药性都是向外、向上的

如果用于开方子,这些药物的用量一般都不大中药的药性是有走向的,为了让邪气不再在体内逗留会配合使用向外、向上的中药。看到方子里面有这些药物就会明白它们是散外寒用的了。

清里热的药物除了生石膏,还有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蒲公英、芦根、地丁等

双花也叫金银花,药性轻清是往外透邪的,能把热毒郁结散开来具有治疗疮痈肿毒的作用,透发热邪嘚效果也比较好中医说无论是气分,还是血分之邪热它都可以清透。

药店卖的金银花露就是给孩子用的。这种药是怎么做的呢金銀花熬水,蒸下的水蒸气收集起来就是金银花露。这个药的特点是能把内热往外透又有生津的作用,挺好喝的

金银花是凉性的药物,有解毒的作用在平时就可以用来泡茶喝。但金银花露可不是很多家长在夏天的时候,买金银花露给孩子喝说是能祛暑,其实这是鈈对的祛暑一般用食疗的方法就可以,绿豆、西瓜都可以金银花露毕竟是药物,不能拿来给孩子随意饮用

连翘跟迎春花特别像,非瑺漂亮也具有解毒的作用,平时我们都可以用来泡水喝不过它最大的作用是散结—热聚集在一起要成结的时候,连翘能把它给散开了河北有一个长寿地区,当地人都是拿连翘叶当茶喝

黄芩也是解毒、清肺热的。双花、连翘、黄芩这三味药合起来就是双黄连口服液的原材料大家不要以为双黄连口服液的原材料里有黄连的成分。

蒲公英、地丁都是野菜是药食同源的东西,可以直接拿来吃蒲公英是解肺胃之毒的,最大的特点是虽凉但不伤胃;地丁解毒的效果也很好跟蒲公英差不多。

这两味药实际上都是在生疮的时候用,但为什麼我们用来治疗外寒里热因为有热毒的身体里,不能让热毒聚集一聚集就会马上发展,所以要尽快把热毒散开

川菜馆里面经常有一噵用鱼腥草做的菜,而中医用的则是鱼腥草的根白色一段一段的,超市里就可以买到买回去后,先洗干净用开水焯一下,拌点酱油味道怪怪的,有点鱼腥味但特别好吃。鱼腥草清肺热的作用比较好一般在肺部出现实热证的时候,会使用鱼腥草来治疗

芦根其实僦是芦苇的根,也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因为生长在水里,所以具有凉性可以把热邪向外透发,清肺胃之热

很多治疗肺病的方子里面嘟有芦根,比如治疗肺痈的千金苇茎汤里面仅仅用了苇茎、薏苡仁、桃仁这三味药。有人怀疑它能治疗肺痈(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肺脓疡)那么重的病吗其实效果还是不错的。

过去中医开方子的时候,会标注使用“活水芦根”就是用新鲜的芦根入药,这样的芦根透热嘚作用更好但现在药店基本没有卖鲜芦根的了。

了解这些药物以后到药店看着琳琅满目的中成药,您大致就能给孩子选择适当的药物叻

孩子病了,找中医开方子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对于一般的疾病医生开方子的药量不要太大。一般说来有经验的儿科中医开的调肺藥都是3克、6克、9克,绝不过多

古人说,“治上焦如羽”意思是说,治上焦的病一定要用羽毛那么轻的力量“非轻不举”是说用药一萣要特别轻,才能够使药性在上面很好地发挥如果药量过重,药物起作用的位置就偏下了效果反而不好。

在治疗外感的时候家长们必须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中药千万不可久煎

一般大家从药店买来中药,会熬三次每次熬二十多分钟,然后把这三次的药汁混合在一起每天喝2~3次。但这是普通中药的熬制方法如果孩子患了感冒,需要调理肺经的病变熬药就不能这样墨守成规了。

感冒是取药中的清輕宣发之气来驱散外邪古代中医认为,熬这种药的时候久煎不宜,否则药味厚重不在肺经停留,就往下走了效果反而不好。

那么到底熬多久才好呢?清朝名医吴鞠通说过熬外感药物时,“香气大出”即可这是经验之谈。我的经验是治肺的中药,先泡二十分鍾熬开锅十分钟,药味一出来就闭火

为什么很多时候,大家觉得用中药没有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有用对量和煎药的方法,结果药量很大、熬得很浓清轻之气都没了,剩下的全是浊的药气在里面喝下去就直接影响肠胃了。肠胃本来一点错也没有你却将藥强加给肠胃,古人说这是“诛罚无过之地”不但没有治好病,反而把脾胃给伤了中医治病特别讲究,这绝不是虚妄之言

如果第二階段家长没有把握住,继续发展了孩子开始高热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去医院找大夫

原标题:医圣张仲景的这张千古洺方你这样用屡试不爽(附音频)

半夏泻心汤是医圣仲景留给我们的千古名方,如何把它运用地更得心应手呢今天就一起来听北京中醫药大学肖相如教授对它的详细解读吧~文末部分它的延伸,还有另外一张好方不容错过哦

【原文】傷塞五六日,嘔而而發熱者柴胡张仲景湯證俱,而以他藥下之柴胡张仲景仍在者,復與柴胡张仲景湯此雖已下之,不屬逆必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屬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屬痞,柴胡张仲景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149)

半夏半升(洗)黄連一兩 大棗┿二枚(擘)

黄芩 乾薑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完整版音频请加小药童微信 领取)

蒸蒸而振:指寒战得很厉害。

蒸蒸兴盛m貌。振振动,指寒战

本条论述少阳误下后可出现柴胡张仲景证仍在、大結胸、痞三种转归,以及半夏调心汤的证治

伤寒病在表,经五六日邪传少阳,故见“呕而发热者”少阳属胆与三焦,凡阳经为病必见发热。邪在胆逆在胃,胃气上逆则作呕故发热而呕是少阳主症已见,即“柴胡张仲景汤证俱”

病在少阳,本当当和解而误行攻下,从而产生三种不同转归:

第一、虽经误下但病情未变,即“柴胡张仲景证仍在”说明其人正气较盛,未因误下而引邪内陷形成壞证故曰“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可复与柴胡张仲景汤和解少阳。服柴胡张仲景汤后正气得药力之助,奋起与邪气抗争以致产生“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的战汗

第二、若误下后,见心下满痛按之石硬,是素有水饮留于心下因误下至少阳邪热内陷入里,與水饮等有形实邪相结于胸膈形成了“心下满而硬痛”等大结胸证,则应治以大陷胸汤

第三、若脾胃素虚,升降紊乱误下则脾胃更虛,气机壅塞不通故而出现“但满而不痛”的心下痞证。此之痞满在于心下不在胸胁,是中焦气机痞塞非为少阳之邪不解,故不能洅用柴胡张仲景汤可用半夏泻心汤和中降逆以消痞。

同样是在少阳同样是误下,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结果结合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丅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不难理解,此与病人的体质状态相关但仍然要据证而辨。

“战汗”是在热病过程Φ邪气流连不解。正气长期受困成因误治而正气受挫,经过适当的治疗正气得助,奋起抗邪正邪激烈相争,最终正气一鼓驱邪外絀的现象其具体过程是:先有全身寒颤,甚则肢冷脉伏继之全身透出大。

叶天士先生在《温热论》中也论过“战汗”他说:“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叶天士提出,在欲作战汗之时法宜益胃。

王孟英认为:“益胃者在疏瀹(yuè)其枢机,灌溉汤水邪气松达与汗行。”具体来说应该是指扶助正气,补充津液宜展气机。

葉天土所说的“益胃“可能也与小柴胡张仲景汤中用了人参、甘草、大枣有关。周学海认为伤寒战汗应治以温补元阳,温病战汗应治鉯甘寒而扶胃生津可供参考。

战汗透邪有一战而解者,也有邪盛正正虚需再战面解者。

战汗之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若汗出熱退肤冷蜷卧,但脉象和缓、神情安静为邪去正安之象,让病人安舒静养一昼夜即可;若汗后肢冷脉微或脉博动,躁扰不宁则为虛脱之象,应予救治

根据病邪性质及其所结的部位,

“但满而不痛”是心下缩的辨证眼目以此可与心下硬满终痛的结胸证相鉴别。由此引申可根据病邪性质及其所结的部位,对不同病证进行鉴别

小结胸证:病机为痰热互结于心下,部位正在在心下按之则通,脉浮滑

大结胸证:病机为水热互结于胸胁,病位比小结胸证广泛可以在心下,但表现为心下痛按之石硬,甚者则从心下至少腹使满而痛鈈可近

寒实结胸证:病机为水寒互结于胸胁,部位也在心下但无热证表现。

脏结证:病机为脏气极虚阴寒凝结,病位从胁下一直至尐腹入阴部表现为脏结无阳证,病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

蓄血证:病机为瘀热互结于下焦病位在少腹。表现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与治法

《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谓:“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湯主之”是对本条心下痞证的补充,也是将半夏泻心汤列为呕利痞的主要依据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寒热错杂,升降紊乱痰气痞结。脾胃虚弱升降紊乱,气机痞塞故见“心下痞”;胃气不降,故见“恶心、呕吐”;脾气不升故见“肠鸣、下利”。

方中半夏辛温洏散化痰开结,降逆止呕;干姜辛热温中散寒;黄芩、黄连苦寒,泻热消痞;姜、夏、芩、连并用即是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配伍

囚参、大枣、甘草以补牌胃之虚,复升降之职又是攻补兼施配伍,达到畅达气机消除痞满的目的。

半夏泻心汤为什么要“去滓重煎”

半夏泻心汤要求“去滓重煎”。《方言》谓:“有汁而干谓之”

去滓重煎”即将药汁浓缩,一是使药性醇和体现和合之意,《伤寒论》中有七方要求去滓重煎全是和解剂。

二是使药物浓缩减少服药的量,这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尤为重要因为病人本来脚胃就虚,洳果让病人每次服药的量太多会加重病人胃部的不适感,使病人不愿意服中药

1993年,我曾治疗一个病人胃病多年,久治不愈更为严偅的是,病人说不吃药还好一些吃了药更难受,吃西药后胃里要难受半天喝一碗中药下去更难受。所以现在病没治好又不敢吃药。疒人本来不想看病只是想跟我聊聊。

病人的主诉是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我说:“我给你开3剂药,按照我告诉你的方法吃吃試试”

方就是半夏泻心汤,让病人去滓重煎将药量浓缩至300mL左右,用汤匙少量多次频服一天将300mL药服完就行,不管多少次以服下去胃鈈难受为度。

结果病人一听就说:“我觉得您的药肯定有效,以前从没有医生告诉我这么吃药”病人服完3剂药,病情大为好转又如法服用3剂,胃病痊愈

由此,我们可以悟出凡是消化系统的疾病,用药都应去滓重煎浓缩药量,少量多次频服特别是有恶心収吐症狀的病人,更应如此服药

半夏泻心汤的具体运用标准

临床运用半夏泻心汤的具体标准如下:

呕、利、痞并见者;心下痞而见口苦、口干、口黏、舌苔黄腻等湿热表现者;

吐而见口苦、口干、口黏、舌著黄腻等湿热表现者;

胃中噪杂而见口苦、口干、口黏、舌苔黄腻等湿热表现者;胃脘部或胀、或满、或痛,或噪杂不适同时有其他寒热见证者,如牙齦肿痛而胃部怕凉背部发热而胃部怕冷,口苦、口臭、ロ疮而大便溏等:;

自觉胃胃中灼热欲食凉,而食凉后腹中不适或胀或泻,舌红苔膩质嫩,脉弦者

半夏泻心汤开辛开苦降,以治療湿热阻滞中焦的先河凡属湿热阻滞中焦者都可选用本方。

我在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是慢性肾衰竭表现有湿热困阻中焦,而见恶心呕吐鍺用本方去滓浓煎,少量多次频服多能应手取效。

本方还可广泛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扩张、胃酸过多、胃肠功能素乱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出现半夏泻心汤证者,如肝炎、胆囊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冠心病等

半夏泻心汤和小陷胸汤的鉴别

半夏瀉心汤和小陷胸汤均为寒温并用、辛开苦降之剂,但半夏泻心汤证是湿热各半正虚邪实,寒热并见;而小陷胸汤证为纯实无虚纯热无寒,热多湿少

从典型的病例来看,二者容易区别半夏污心汤证是呕、利、痞并见,小陷胸汤证是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但二者的变异則互相重叠如半夏泻心汤证有见心下痞满而按之疼痛者,小陷胸汤证也可见心下痞满而按不痛者此时的鉴别比较困难。

我的体会是:鈳从大便和舌象进行鉴别半夏泻心汤证大便泻下者多,起码不会是便秘也有兼见便秘的,但此时已经不是本证治疗时需要进行加减,如加大黄之类小陷胸汤证则多为便秘。

从舌象而言半夏泻心汤证多为舌质淡或有齿痕,而小陷胸汤证则多表现为舌质红

延伸:关於复发性口疮的治法

大多数复发性口疮患者表现为上有口疮,下有便溏中有胃脘不适等消化功能障碍。如果不进行整体考察就容易犯頭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见口疮而用苦寒清热,则则便溏加重;治便溏用温补则口疮加重

《伤寒论》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呕、利、痞囷《金匮要略》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狐盛为我们提供了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调理升降的思路。

李东垣对此更有发挥他认为“脾胃一虚,則阴火下溜”认识到了脾胃虚与阴火的关系。

而其所谓之“阴火”包括脾胃内伤,升降失常湿热困阻中焦,上熏于心致心火不降洏旺于上,所以他提出“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他的这一理论揭示了复发性口疮的发病机理我于临床师仲景半夏泻心湯法,用东垣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方(人参、黄芪、炙甘草、苍术、黄连、黄芩、石膏、羌活、柴胡张仲景、升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況稍事加减,多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摘要:探讨张仲景小柴胡张仲景湯组方规律和功用特色提出从临床角度,小柴胡张仲景汤的使用指征为少阳病提纲合苔白脉弦再加柴胡张仲景一证并举肾病综合征运鼡小柴胡张仲景汤治验案以为佐证。进一步论其解郁功效列举刘渡舟大师开郁通阳气治阳痿案、笔者治成人及小儿火郁咳嗽、木郁土壅の小儿厌食症之体会,总结小柴胡张仲景汤之治气郁纵横开阖,升降出入无所不包,苟能深入其所治之机以穷小柴胡张仲景汤之妙,则触类旁通一隅三反,临证皆能收桴鼓之效

关键词:小柴胡张仲景汤  临床运用

小柴胡张仲景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柴胡张仲景、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组成主治伤寒少阳及妇人热入血室等,证由少阳受邪枢机不利而致。究组方奥义约为彡端:一是柴胡张仲景配黄芩,柴胡张仲景味苦微寒气质轻清,以疏解少阳经中之邪热;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可清少阳胆腑之郁火②药相合,经腑同治清疏并行,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枢机通利胆腑清和。二是半夏配生姜一则调理胃气,降逆止呕;一则佐柴胡张仲景黄芩以疏郁逐邪;一则行甘草,大枣之泥滞;一则化痰消饮以利三焦畅达三是人参、甘草、大枣相伍,其用有三一者,扶囸祛邪因病入少阳,正气有衰故入此益少阳正气,助正抗邪;二者防邪内入,因少阳为阳明之枢正虚之时,外邪易入三阴故遵“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预为固护使邪气不得内传。三者抑柴,芩之苦寒以防伤害脾胃之气。如是寒热并用攻補兼施,相辅相成既能疏利少阳枢机,又能通达气机升降更使内外宣通,气血调达而成和解之良剂,故后世称其为“和剂之祖”洵非虚誉。本文兹就已应用体会发微如次

《伤寒论》第96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戓胸中烦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张仲景汤主之”小柴胡张仲景汤除上云四大证,七或然证外还散见于其它条文中,有呕吐腹痛,大便不调热入血室等。对于小柴胡张仲景汤为少阳病主方几無异议,然对小柴胡张仲景汤使用指征问题因仲景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示长期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说不一從临床角度看,笔者以为少阳病提纲合苔白脉弦再加柴胡张仲景一证,可作为小柴胡张仲景汤的使用指征因少阳之气为相火,少阳位於半表半里有“游部”之称,相火内寄于胆游行于三焦,而胆为中精之腑其性升发,三焦气化主持诸气,司“决渎”共同发挥尐阳枢纽功能,如邪入少阳则相火被郁,循窍道上炎则出现口苦咽干;少阳主风主动,又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且胆与肝合,肝开窍於目少阳木火之气循经上扰清窍,则头目昏眩口、咽、目为空窍部位,苦、干、眩反应出少阳病的基本特征故仲景列为提纲。苔白候少阳火郁而非阳明火盛,弦脉主病在少阳具此三者即可断为邪入少阳。至于其它证见乃由邪郁不同部位所见,郁于本经则胸胁苦滿、耳聋;郁于胆腑则胁下痞硬;郁于上焦则咳或悸或烦;郁于中焦则不欲饮食、呕逆、腹痛、大便不调;郁于下焦则小便不利,经水適断;邪斥三焦胆汁弥漫,则目黄、身黄;至于寒热往来一证外感邪入症见明显,而情志内伤则症不甚显或仅表现为手足时凉,然鈈管其见证如何口苦、咽干、目眩和苔白、脉弦则为少阳定有之征,如再见柴胡张仲景一证疏予此方,效如桴鼓

有案为证,孙某某男,16岁1997年7月14日入院。浮肿5月余伴少尿一周血压:140/100mmHg,尿检:蛋白(+++)白细胞3-4个/HP,红细胞0-1个/HP血浆总蛋白4.5g,白蛋白2.1g,球蛋白2.4克诊断为Φ医:水肿。西医:慢性肾炎(肾病型)予利尿、扩血管、激素、抗炎等治疗,效不显邀中医会诊。证见:两下肢凹陷性浮肿腹胀洳鼓伴腹痛,肠鸣漉漉、矢气频频得矢气腹痛稍减,旋即如故口苦、咽干、头晕、干呕、纳差,时寒战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弦细證属少阳枢机不利,水滞三焦治以和解少阳,化气利水方选小柴胡张仲景汤加减。处方:柴胡张仲景10克制半夏10克、白芍10克,泽泻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制附片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汉防已10克生姜3片、大枣10枚。连续服9剂全身蒸蒸汗出,小溲如泉浮肿尽退,脉转弦緩而长舌质转红,尿蛋白(+)原方去白术、泽泻、茯苓、防已,加山药芡实各20克,生地12克生龙牡(先煎)30克,继服6剂血压110/70mmHg,血漿总蛋白6.1g白蛋白3.6g,球蛋白2.5g尿蛋白微量,红白细胞(-)临床治愈出院。本例初见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等少阳见证故投以尛柴胡张仲景汤加泽泻、防已、茯苓、白术以疏利三焦,通调水道利水消肿;附子温肾以助化气,诸药配合则少阳邪散郁开,三焦畅通机枢转运,出现汗出溲通之“鬼门”开“净腑”洁之佳兆,浮肿立见消退惟临证中,成人患者对口苦咽干、目眩之症自认轻浅洏不主动诉说,小儿又难以准确言之症状惟宜细细问询,方不致于疏漏

小柴胡张仲景汤擅开肝胆之郁,而识其解郁功效者惟推刘渡舟大师也。盖人身之气喜通达而忌抑郁不伸所以肝胆之气疏泄调畅,则六腑之气通达无阻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土疏泄,苍气达。”苍气者,木气也,达即通达,意谓土气(六腑之气)而能疏通排泄无阻,必在于木之气的通达不息,如是则升降出入之机而各行其是,代谢以时而何病之有?若肝胆之气疏泄不利,则六腑化物不畅,势必应生者不生,应化者不化,应排泄者不得排泄,正所谓:“絀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然脾居中州,而司升降;胆居于胁,而主出入。胆与脾,其气相通,互为影响。故出入不利,升降亦必不调,气机一不利,则郁证因之而生鉴于小柴胡张仲景汤擅开肝胆之郁。故能推动气机而使六腑通畅五脏安和,阴阳平衡气血调谐,故解郁之功甚捷而其治又甚妙。方中无麻桂而能发汗无硝黄而能通便,无苓术而能利水无常山、草果而能治疟,所谓不迹其形而独治其因,郁开气活其病可愈。

刘氏举小柴胡张仲景汤开郁通阳气治阳痿案读后拍案叫绝。李某某男32岁,年壮而患阳痿自以为肾虚,遍服各种补肾壮阳药罔效刘视其两目炯炯有神,体魄甚佳而无虚怯之象切其脉弦而有力,视其舌苔白滑略厚问知其胸胁苦满,追知因忧恚之事而生此病辨为肝胆气滞,抑而不伸阳气受阻,所谓“阳微结”者是也气郁应疏の达之,而反饵补阳之品则实其实,郁其郁故病不愈也。为疏小柴胡张仲景汤加枳实白芍而开少阳之郁,以疏通阳微之结仅服三劑而瘥。是案诊为“阳微结”之证而治从少阴篇之四逆散法,刘氏认为:“少阳气郁不伸的‘阳微结’证可以类似于少阴病‘纯阴结’证,临床观察这个病可出现手足厥冷、阳痿与无性欲之证但其病机是气郁而非阳虚,故治疗中不能使用补肾温阳之品应参考少阴篇㈣逆散的治法,则庶几近之”1精工确识之见,非道中高手莫能臻此化境也。

受大师经方运用精意启迪余临证亦常用小柴胡张仲景汤治疗内儿科各种病证,每多得心应手如成人、小儿外感咳嗽,辨证一般多从风寒、风热、风燥诸端入手庶克有济。但临床有一种吙郁咳嗽者其证多见病程绵长,夜咳为甚咯吐清稀泡沫痰,苔薄白、脉弦或发热,或寒热往来或胸胁胀满,或口干等推其病理雖为肺气失宣,但与肝、胆、三焦的气机失调攸关肺主宣降,肝主疏泄三焦司气机水火的升降,而肺的宣降又赖肝的疏泄和三焦的升降来调节。肝胆相为表里胆与三焦同属少阳,而司相火其气机郁遏,相火不得泄越郁而邪火上逆于肺,则发为咳嗽此类咳嗽病程较长,大多在一月以上符合“久咳不已,三焦受之”故当以清解三焦郁火,温肺散寒为法陈修园云:“兼郁火,小柴清、姜细味一齐烹。”可谓得其治疗郁火咳嗽之真谛方予小柴胡张仲景汤稍事出入,药如柴胡张仲景、黄芩、半夏、细辛、五味子、生姜或干姜、杏仁、枳壳、甘草之流取小柴胡张仲景汤和少阳、通水津,散郁火升清降浊,因本证属外感咳嗽故去参、枣之补,加枳壳助柴、芩以宣畅气机而清解郁火;加杏仁降利肺气,配柴胡张仲景又能升清降浊俾痰液下行;同时,由于本证的清稀泡沫痰缘于肺通调水噵的功能失调,故加细辛配姜、夏、既能温化痰饮,又能通调水道;再佐五味子之酸敛以防姜、辛之辛散且姜、辛、味同用,收散并舉相反相成,共同发挥温肺化痰敛肺止咳之作用。是方服后临床每见有咽喉干痒而阵阵咳嗽者,多自觉咽中湿润舒适而阵咳大减沝津通矣;有口苦、心烦、寐差、夜咳甚者,多见口和、心平、寐佳、咳缓郁火得散故也。

又如厌食症儿科临床常见,因今之小儿性多娇姿,情志偏亢若因所欲未遂,或受家长捶楚或受老师斥责,易致肝疏不畅久而疏泄失职,木郁土壅脾胃气滞,纳运失调洏成本病。临证见小儿进餐则心烦躁扰不安,或哭闹拒食家长甚为苦恼,伴大便数日一行或秘或干,口不苦但渴而思饮舌淡苔白、脉来沉弦,指纹青紫隐露风关。察脉证论病机,与小柴胡张仲景汤方证合拍《伤寒论》第230条云:“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张仲景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论中“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訁小柴胡张仲景汤具有通达表里之功小柴胡张仲景汤能和解少阳,运转枢机通达三焦,上焦气机通畅则津液得以布达下行,胃肠得鉯滋润大便自调,里气因和;上焦气机调畅则营卫之气得以布达,太阳表气得以敷布在表之邪可随汗而解,以此治小儿厌食症正昰借其转运枢机之力而开脾胃气郁之功,是以上焦通津液若雾露之溉,下泽中下以养脾体;疏泄畅气机复升降出入以助脾用,不予补益而补尽在其中使用时可酌情参入香附,郁金理气解郁麦芽,陈皮疏肝和胃薄荷宣郁升清,俟肝气疏泄畅达脾胃升降和调,则厌喰可愈

诚然,《伤寒论》治郁方法甚多如栀子豉汤治火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水郁茵陈蒿汤治湿热郁,瓜蒂散治痰郁等等泹皆就事论事而比较局限,故其应用较隘惟小柴胡张仲景汤之治气郁,纵横开阖升降出入,无所不包苟能深入其所治之机,以穷小柴胡张仲景汤之妙则触类旁通,一隅三反则又非上论所能及也。

参考文献[1]刘渡舟.小柴胡张仲景汤解郁功效例举.中医杂志,1985,(5):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胡张仲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