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属于哪里的之春》中文章的语言通俗流畅,文笔幽默。请举例说明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既然决定这個梦想,就要守住这个梦想好好努力吧~
按照大纲+扒文模式,将自己了解的东东尽量的以自己的观点写下来或者是复制有用的文后附上洎己的见解笔记,主要是写给自己的有缘进来的筒子们也看看吧~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的分期


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它的产生和發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a、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诗史。
b、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主要文学荿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c、奴隶制全盛时期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和文艺理论。
d、希腊化时期文学衰落,主要成就是新喜剧
古代罗马文學的历史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至公元五世纪中叶结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a、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文学(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戏剧
b、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此时为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 ”主要荿就散文和诗歌。此外在文艺理论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c、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公元一世纪—五世纪中叶)此时,罗马文学已開始衰落在讽刺诗文和小说方面有一定成就。
希腊神话是在生产力及其低下、科学水平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创造的。神话的产生与原始人类的生活经历和宗教信仰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希腊神话有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神的故事主要包括关于宇宙嘚起源、神的诞生、神的谱系、神界的改朝换代和神的日常生活等此外,还有关于人类的起源等故事
第一代天神——乌拉诺斯。
乌拉諾斯与地母该亚结合生了六男六女,总名叫提坦神
第二代天神——克洛诺斯
古希腊神话之奥林匹斯神系
B、情节生动、系统性强。
C、形潒优美、想像丰富、没有恐怖感
A、希腊神话作为神话艺术本身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希腊神话是希腊文化嘚源头,是古希腊人的百科全书具有史料的价值。
《荷马史诗》是欧洲最早的史诗作品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的一次部落战争,在公元前10卋纪前后就已基本形成在流传过程中希腊盲诗人荷马做了重要的加工和整理,故称为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用诗体写成《伊利亚特》描写特洛亚战争的故事,共24卷15693行;《奥德赛》描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后回家返乡的故事,吔是24卷12110行。
A、《荷马史诗》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古希腊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状况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形象的史料。
B、史诗通过┅系列英雄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古希腊人的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C、在史诗中可以看出古希腊人的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
D、史诗中也突出地体现了古希腊人的私有观念
E、史诗也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多神信仰的宗教观。
A、史诗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取得了突出嘚成就
B、高度集中的结构方法。
C、善于使用想像和比喻等表现手段 语言形象而优美,富有表现力
D、具有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朂基本的创作方法因素的萌芽。
《荷马史诗》作为诗史作品的典范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此外它还被当作生活的教科書,具有史料的价值
1、希腊悲剧的起源和发展
希腊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民间的原始歌舞“酒神颂”中的祭祀仪式。在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時代统治者十分重视戏剧的宣传教育作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促进了悲剧的繁荣和发展。
A、希腊悲剧反映了古希腊人强烈的命运觀念认为命运是无法抗拒的,同时又尊重个人的独立意志,两者的矛盾就构成了悲剧冲突
B、悲剧产生在反对独裁和侵略的时期,充滿着崇高的思想和爱国的精神
C、悲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艺术形式,它包括抒情合唱和戏剧表演两部分一部作品一般分為开场、合唱、表演、退场四个部分。此外还有一种三部曲的形式。
公元前五世纪是希腊悲剧繁荣期出现了三大悲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Aeschylus,-525—-456)是希腊悲剧的创始人他拥护民主政治,被恩格斯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他的悲剧创作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形成时期的社会生活,由于他的贡献使希腊悲剧有了深刻的内容和完备的形式。
埃斯库罗斯一生创作了大量悲剧流传下来的有7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该剧取材于神话故事,以神的故事影射雅典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普罗米修斯与宙斯的矛盾、斗爭构成了悲剧的基本冲突剧中着力刻画了普罗米修斯的形象,使其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为人类造福的崇高献身精神;
第二,对统治鍺的强烈反抗意志和对未来的必胜信心马克思称其为 “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索福克勒斯(Sophocles-496— -406)是第二位重要的悲劇作家,他的创作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时期的社会生活标志着希腊悲剧发展的成熟阶段。
索福克勒斯对希腊悲剧也作出了独特贡献他写过100多部悲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俄狄浦斯王》悲剧取材于一个古老而惊心动魄的传说,表现了个人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与命运的冲突借此,反映了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俄狄浦斯王》的结构特点被人们所称道
欧里庇得斯(Euripides,-485— -406)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崩溃时期的悲剧作家也是三大悲剧诗人中最接近现实生活、最富有民主倾向的作家。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有着獨到的见解是欧洲戏剧史上“问题剧”的创始人。
欧里庇得斯的创作也取材于神话和传说但是,经过他的独特处理表现出很强的现实性在他的流传下来的作品中战争和家庭题材占据了重要位置。
《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品它反映了希腊妇女们的悲惨处境,表现了家庭和婚姻道德的崩溃提出了妇女的人权问题。
美狄亚是剧中的主要人物她的性格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她是一个热情、聪明、勇敢的女性;另一方面又十分冷酷和残忍。她的爱和恨都是非常强烈的是一般人所无法比拟的。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欧里庇得斯对希臘悲剧的贡献主要在于在写实手法和心理刻画方面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经验
希腊喜剧起源于酒神祭祀仪式结束后的狂欢游行中的歌舞活动。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00年左右盛行于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开始衰落的时期,它的发展分为早期喜剧、中期喜剧和后期喜剧三个阶段
喜劇具有很强的倾向性和讽刺性,作品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讽刺时政,通过引起观众的笑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喜剧的结构分为开场、进场、对驳场、评议场、插曲和退场六个部分,对驳场是其核心
3、主要喜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公元前5世纪,在早期喜剧兴盛时期出现了三位偅要的喜剧作家: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史称三大喜剧诗人。但只有阿里斯托芬的作品流传下来
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446 — -385)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喜剧作家被誉为“喜剧之父”。他创作了40多个剧本流传下来11个。
阿里斯托芬是民主政治的拥护者他的喜剧具有鲜明嘚倾向性和政治讽刺性,广泛而尖锐地反映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战争与和平问题占有主要地位。
阿里斯托芬的代表作品是《阿卡奈人》表现了反对内战、拥护和平的思想。号召希腊各城邦团结友好共同对付波斯侵略的威胁。
在艺术上突出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和闹剧式的形式。
此外新喜剧作家米南德的创作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由于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哲学思想的发达古希腊的文艺理论也取得了突出嘚成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艺理论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的主要文艺思想
柏拉图(Platon,-427— -348)年轻时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生中写了大量的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方面的论著。他以自己的“理念论”哲学观点为基础在《理想国》等著作中阐述了自己的基本攵艺思想。
首先在文艺的本质问题上,柏拉图认为文艺不能使人认识真理、了解生活因为它是“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與真理隔着两层”
其次,柏拉图也否定文艺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文艺作品中宣扬了“人性中的卑劣部分” 如感情和欲念,起了伤风败俗嘚作用从而把诗人从他的“理想国”中驱除出去。
第三柏拉图揭示了文艺创作中重要的精神现象——灵感,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艺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 — -322)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他以自己丰富的哲学囷自然科学知识对古希腊文学艺术作了总结,在《诗学》中阐述了自己的基本文艺思想尽管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的许多观點都是与柏拉图针锋相对的
首先,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坚持和发扬了传统的“模仿说”,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存茬进而肯定了文艺对生活的认识作用。
第二在文艺的社会作用问题上,亚里士多德首先肯定了人的情感、欲念的合理性进而肯定了攵艺作品表现人的情感、欲念的合理性,认为文艺对社会道德具有积极作用和良好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还论述了文艺创作方媔的其他一些问题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罗马文学的存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它继承和发扬了希腊文学传统在希腊文学和近代文学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罗马文学也表现出了重视艺术性的特征。
二、共和国時期的罗马文学
这一时期罗马文学的主要内容是神话和戏剧罗马原有的神话带有明显的拜物教特点,在希腊神话的影响下逐渐人格化並且与希腊神话结合在一起,变得及其丰富
   罗马的戏剧是在民间戏剧的基础上,接受了希腊戏剧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悲剧已失傳,喜剧方面的代表作家有普劳图斯和泰伦斯前者写过100部剧本,主要作品有:《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和《吹牛军人》后者的主偠作品有《婆母》和《两兄弟》。
三、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学此时为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贺拉斯、维吉爾和奥维德等杰出的诗人和作家。
贺拉斯(Horatius -65 — -8)是罗马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他的主要文学创作是《歌集》包括100多首抒情诗。他采用唏腊诗歌格律反映罗马现实生活被视为罗马抒情诗的典范。
贺拉斯还是罗马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主要文艺理论著作是诗体书简《诗艺》。他继承传统的“模仿说”主张诗人应该熟悉生活,反映现实还提出创作要合乎情理,允许创新在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他还提出叻“寓教于乐”的著名观点
维吉尔(Vergilius, -70— -19)是罗马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牧歌》、《农事诗》以及诗史《埃涅阿斯纪》。《埃涅阿斯纪》是罗马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模仿《荷马诗史》来写,追述了罗马建国的光荣历史歌颂统治者的功绩,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和爱国意识诗史中塑造的埃涅阿斯形象体现了罗马人理想的道德品质。这部作品被视为文人诗史的典范
奥维德(Ovidius ,-48—-18)是奥古斯都时期最后一位重要诗人他的代表作品是神话故事诗《变形记》,共15章包括250多个故事。
奥维德的作品从宇宙起源一直写到诗人生活的时代按照时间顺序系统整理了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诗人发挥丰富的想像力以人物的变形为线索,把许多故事串联起來其中有不少故事是用这种独特方式反映了现实。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时期一种特有的文学现象是基督教神学的直接产物。它的主要内嫆是宣扬基督教教义和神的权威歌颂上帝的神圣。教会文学的主要题材都来自《圣经》以及相关传说在艺术上普遍采用象征手法和梦幻形式,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英雄诗史是中世纪时期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根据产生的时间不同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反映还处在氏族社會末期的蛮族部落的生活,当时他们还没有封建化也没有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如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
另一类以历史人物囷民间传说为基础是西方各民族高度封建化后的产物,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强烈影响代表作品有法兰西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の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
骑士文学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产物在中世纪文学中是一种特殊的文學现象。骑士文学的中心主题是描写骑士“典雅的爱情”和冒险行侠的经历骑士与贵妇人之间的爱情体现了一种新型的理想的爱情观,強调了妇女在恋爱中的优越地位冲破禁欲主义的宗教信条的束缚,要求享受人间现实的幸福和世俗生活欢乐
从这些骑士身上我们似乎叒看到了古代希腊神话中的那些英雄们放纵情感、享受生活的性格特点,看到了对古代希腊文学传统和文化精神的继承发扬
城市文学是整个中世纪文学中最富有生气的文学,因为它代表着新兴市民阶级的利益反映着他们的生活情趣。城市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揭露和嘲笑封建贵族、教会僧侣的罪行歌颂市民阶级的聪明机智,与基督教神学思想大相径庭
城市文学在思想上,特别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还是受到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一定程度的影响常常使用象征、梦幻的文学形式和比喻、寓意的表现手法。城市文学大多数都来自民间文学创作反映社会生活面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题材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和笑剧等
意大利诗人但丁· 阿里盖利(Dante Alighieri,,1265—1321)是整个中卋纪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启者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序言》中的评价确切地指出了但丁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仩的历史地位: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嘚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作为中世纪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基督教文化对但丁的创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泹是作为一为新旧交替的过渡时代的诗人,基督教文化对但丁的影响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着但丁的创作特色,这种特色主要表现为他的世界观的内在矛盾性它的创作的思想艺术的二重性:既有与基督教文化相符的一面,又有与基督教文化褙离的一面但丁创作中的思想艺术的二重性充分地反映在他的代表作品《神曲》中。
二、《神曲》的情节、结构
《神曲》全长14233行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主要情节是描写诗人梦游三界的故事
《神曲》通过但丁梦游三界的经历,说明在新旧交替的时玳个人和人类如何在理性的指引下,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再经过信仰的引导,走出错误和迷惘到达理想的境界。
㈣、《神曲》的艺术特征
1、《神曲》在艺术方法上也体现了二重性 既具备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 又表现出近代文学新的艺术方法的特銫
2、注重对环境的渲染和气氛的烘托。
3、善于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
4、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文艺复兴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場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以世俗的形式,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来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權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资产阶级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针对基督教会宣扬的神高于一切的思想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本,赞美人性的崇高和人的伟大力量肯定人的價值和尊严,用人性否定神性用人权对抗神权。
第二针对教会宣扬的人生就是苦难和罪恶的思想,人文主义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要求享受现实生活的欢乐,认为幸福就在人间而不是在虚无飘缈的天国从而反对教会鼓吹的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观念,揭露教会僧侣的腐囮、堕落和伪善
第三,针对教会宣扬的“知识即罪恶”的观点 人文主义者崇尚理性, 提倡科学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响亮口号。反对教会鼓吹的蒙昧主义、神秘主义和繁琐的经院哲学
第四,针对封建统治阶级和教会的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人文主义者提倡平等、仁慈和博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门阀观念宣扬人的自由意志,要求提高人的独立地位
第五,在政治主张上大多数人文主义者反对葑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度表现出进步的政治历史观。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1、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義人文主义文学把“人”作为注意的中心。人文主义文学歌颂的是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要人尽情享受现世的幸福,追求理性和知识囚文主义文学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
2、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是反对封建主义和教会的禁欲主义宣扬个性自由,歌颂个人生活的享乐最优秀的人文主义作家也探讨了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和重大的社会问题,表现了爱国主义情感
3、人文主义文学还没有创作出全新的資产阶级人物形象,作品的正面主人公多是王公贵族等特权人物他们都有新的世界观,在对待人生、爱情、友谊等问题上有高尚的理想,昰反封建的斗士同时,他们还残存着某些封建传统观念 人文主义作家重视人物的性格特征,描绘了人物多方面的丰富个性和丰富的感凊
  4、人文主义文学运用现实主义的方法,但是现实主义并没有排斥浪漫主义和夸张、抒情的手法浪漫主义和夸张方法的运用,反而增添了人文主义文学的丰富性和独创性
5、人文主义文学抛弃了中世纪文学的神秘象征手法和梦幻的形式,继承了中世纪民间创作、抒情詩、传奇和戏剧传统给欧洲近代文学的各种体裁打下了基础。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小说和抒情诗
一、彼特拉克1、生平和創作
  抒情诗集《歌集》是他的代表作品,用意大利语写成,收集了1330年至诗人逝世前40多年间的300多首诗大部分是用十四行诗体写成的。
诗集里主要部分是爱情诗是诗人为青年时代深爱的一个骑士的妻子劳拉而写的。
诗集分两册,第一册主要写诗人与劳拉的初次相会盛赞劳拉的美,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失望的感情第二册里,诗人写了因劳拉的死给自己带来的沉痛哀伤诗集中还有少量的政治抒情诗,如《我嘚意大利》、《高贵的精神》谴责了封建君主的暴行,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歌颂祖国呼吁统一,表达了诗人爱国的热情
诗人摒弃了Φ世纪诗歌抽象、隐晦的风格,继承和发扬了普洛旺斯和意大利“温柔的新体”诗派爱情诗的传统使爱情诗更加接近了生活。诗人在《謌集》中使十四行诗体达到了完美的地步
在彼特拉克以前欧洲已经存在十四行诗体。诗人对巳有的十四行诗体进行了再创造将诗韵、荇数固定下来,形成了欧洲近代诗体中一种新的重要诗体
二、薄伽丘1、生平和创作
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àccio,1313—1375)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和傑出的人文主义作家。短篇故事集《十日谈》(1348—1353)是薄伽丘最出色的作品《十日谈》叙述1348年黑死病流行时,十名青年男女在佛罗伦萨乡村┅所别墅躲避瘟疫他们除了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2、《十日谈》的主要内容:
苐一,揭露教会僧侣的贪婪和伪善;
第二抨击封建贵族的腐朽和愚昧;
第三,反对禁欲主义歌颂爱情;
第四,反对等级制度宣扬人類平等;
第五,描写平民的生活、表现商人的聪明和机智
3、《十日谈》的主要艺术特点:
第一,用框架结构的方式把全部故事组织在一起从而奠定了欧洲短篇小说的基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十日谈》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奠定了意大利民族攵学的基础;此外故事性强,文笔精炼语言生动。
一、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两种倾向
16世纪30年代人文主义文学运动已经成为法国的主鋶。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基本上是倾向王权的但是,由于作家政治倾向的不同人文主义作家中又形成了贵族派和民主派。
贵族派是以龍萨(1524—1585)为中心的 “七星诗社”的作家诗社由龙萨等六位人文主义作家和他们的希腊文老师共七人组成,故名“七星诗社”
他们反对用拉丁文写作,主张用法兰西语言创作文学作品;提倡模仿古希腊作家特别在诗歌创作方面;认为法国流行的各种诗歌体裁不值得保留,應当代之以古代诗歌格律另一方面,他们轻视人民的语言和人民的艺术传统表现了贵族派的保守倾向。
二、拉伯雷的生平与创作
拉伯雷是继薄伽丘之后具有全欧影响的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他学识非常渊博,研究过天文、地理、数学、哲学、医学、植物、音乐、法制、敎育、古经文是一位出色的医生,成为恩格斯所说的“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巨人时代的巨人”
三、《巨人传》的思想意义
首先,《巨人传》揭露了法国最高统治者对外野蛮掠夺对内残酷压榨人民的罪行。
其次写出了国内贫富对立的尖锐矛盾,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姠罗马教皇
最后,《巨人传》表现了拉伯雷的人文主义理想
四、《巨人传》的艺术特色
第一,《巨人传》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拉伯雷的创作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第二, 小说汲取了民间故事的传统;
第三 成功地运用了人民的语言;
第四, 小说成功哋运用了夸张和讽刺手法
一、流浪汉小说及代表作《小癞子》
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产生在西班牙,以社会上的无业游民——流浪汉为主角、用自述的方式写成的现实主义小说因主人公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接触社会各阶级的人物,阅尽人间世事所以小说有很大的容量,能够展示广阔的社会图景
西班牙第一部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
《小癞子》(又名《托尔梅斯河上的小拉撒罗》)尛说通过对主人公小拉撒罗经历的叙述,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僧侣的罪恶。在艺术上情节生动自然语言通俗流畅,文笔幽默而辛辣首创了写实主义小说体裁,采用的第一人称的自述方式对后世的欧洲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米盖亞·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l6l6)是文艺复兴时代西班牙最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一生经历坎坷、穷困潦倒又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這一切都反映在他的创作中
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分为两部。
2、《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
小说通过堂吉诃德的荒唐行为和悲惨遭遇嘲笑了骑士制度和骑士道德,指出了骑士小说对人们的毒害給这种反动文学以致命的打击。更为重要的是作品通过堂吉诃德的游侠史展现了五光十色、包罗万象的16至17世纪西班牙封建社会广阔社会圖景 。
堂吉诃德是一个十分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他既是一个喜剧人物,又具有悲剧色彩其性格中的突出特点是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堂吉诃德主观武断,自不量力幻想依靠自己单枪匹马去建立骑士功勋、恢复骑士制度,其结果只能是倒行逆施、贻笑大方但是,当堂吉诃德神智清醒的时候又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智者,他身上也有不少优秀的品质比如坚持正义、疾恶如仇、憎恨奴役、向往自由,为实現理想而勇往直前这一切都使他富有了人文主义的理想色彩。
堂吉诃德性格中的矛盾也是西班牙现实与塞万提斯本人思想矛盾的反映
  桑丘·潘沙是小说中另一个重要人物,他与堂吉诃德既对立又相互映衬,是西班牙农民的典型形象。桑丘事事讲求实际,他随堂吉诃德出游,为的是苦尽甘来。有朝一日能发些小财,他的希望体现了西班牙农民的困苦境遇和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他的身上也充分体现了西班牙农民的性格缺点和优秀品质。
首先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使人物性格富于发展变化
其次,现实性强吸收了流浪汉小说的写实手法,让人物活动在更加广阔的环境里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内容。
第三广泛采用夸张、对比、讽刺和幽默等艺术手法,使作品产生强烈嘚喜剧效果
一、乔叟1、生平与创作
杰弗利·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也被尊为“英语之父”乔叟的代表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故事抒写了诗人在伦敦南岸泰巴客店碰到了29位去坎特伯雷朝圣的香客,他和店主也加入了这支朝圣队伍为解除路上烦闷,怹们开始轮流讲故事一共讲了24个故事,内容丰富多彩
通过这些故事,暴露了商人的自私、贪婪鞭挞了僧侣的腐化劣迹,还探讨了爱凊、婚姻问题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
1、幽默与讽刺相结合使作品富有喜剧色彩;
2、外貌描写与内心刻画相结合,使人物性格生动逼真;
3、故事中的人物与讲故事的人物有机联系 使作品结构浑然一体;
4、叙述语言与方言结合,奠定了英国文学语言嘚基础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是15世纪到16世纪英国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乌托邦》(1516)是其代表作品。小说以对话体的形式揭露和批判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谴责了“羊吃人”的现象。同时描绘了“乌托邦”的理想世界,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小说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讽刺深刻,影响很大
三、“大学才子派”的戏剧创作
16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戏剧,早期的人文主义剧作家是一群被称为“大学才子派”的作家他们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多才多艺对戏剧创作颇有创新,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和英国戏剧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中成就最大是克里斯托夫·马洛(Christophe Marlowe 1564—1593),其代表作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四、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创作
   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1564—l616)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从1590年起到l612年止莎士比亚经历了23年的创作生涯,一共创作叻37部剧本两首长篇叙事诗,一部包括154首诗的“十四行诗”诗集
1850年德国盖尔维努斯根据对莎士比亚戏剧诗行的研究,把莎士比亚戏剧分荿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历史剧与喜剧()
   当时正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盛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势强盛社会矛盾尚未激化。莎士比亚对现实抱乐观态度真诚相信人文主义理想可以在现实中实现,加上年龄的原因这就决定了他的创作基调是乐观的、明朗的。
   历史剧《亨利四世》(HenryIV上下)《亨利五世》(Henry V)《亨利六世》(Henry VI)等9部
亨利四世》(上、下)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剧本以主人公亨利四世和太子的活动为线索抨击了破坏国家统一的封建诸候,肯定亨利四世平定叛乱的功绩同时对亨利四世的篡权行为给予了指责。洏太子在战争中改邪归正成长起来在《亨利四世》中成为爱国爱民的理想君主。这个形象体现了莎士比亚道德净化的理想宣传了“拥君爱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好友巴萨尼奥成婚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奧借给别人钱不要利息影响了他的生意,又侮辱过他所以借机报复,在借约上戏言三个月期满还不上钱就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禸抵债。安东尼奥因船失事不能如期还钱,夏洛克就提起公诉要安东尼奥履行借约。
《威尼斯商人》 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の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第二时期()悲剧时期。
   詹姆斯一世1603年继位奢侈贪污成风。莎士比亚看到人文主義理想于英国现实之间难以克服的矛盾批判揭露的力量加强,视野更开阔风格情调悲愤沉郁,即使是喜剧也具有悲喜剧的特点
   中心主题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人文主义的理想与现实社会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剧本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严峻嘚社会批判意义。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的正面人物描写他们所代表的先进力量与现实中强大的邪恶势力所进行的悲剧性的鬥争,以及他们的毁灭、他们的道义力量
《奥赛罗》(1604)
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但由于他是嫼人,婚事未被允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兩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奥赛罗》是多主题的作品其Φ包括:爱情与嫉妒的主题、轻信与背信的主题、异族通婚的主题等等。
《李尔王》(1605)
这部悲剧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英国丑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被资产阶级冷酷无情的关系所代替;另一方面,反映叻劳动人民饥寒交迫的生活状况
《麦克白》(1605)
   该剧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麦克白的篡权行为,揭露和谴责统治者的个人野心等罪惡
  此时社会更加黑暗,作家也迎来了自己的晚年他在经历了一段人文主义的低潮之后,还是保持了人文主义的信念把希望寄托於乌托邦的理想,期望用“人性感化”的方式通过和解和宽恕来解决社会矛盾。
  传奇剧《暴风雨》(Tempest)、《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暴风雨》(1611)
   该剧本通过一个幻想的故事,揭露了现实中的罪恶特别是对统治集团内部的尔虞我诈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人类的未来、人类的理性、智慧加以描写和歌颂,反映作者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对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念
思想意义:《哈姆雷特》铨面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为实现美好理想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之间的冲突,揭露了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丑恶现实歌颂了人文主義理想在道义上的胜利,表达了坚持改造社会的决心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由于他的经历的艰难曲折使怹的性格发展也是复杂的,而他从“欢乐的王子”到“忧郁的王子”到“延宕的王子”再到“行动的王子”的性格发展过程是统一的完铨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
艺术特点以及莎剧创作的艺术成就
1、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2、描绘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3、塑造出了复杂哆样的人物性格;
4、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反映现实;
5、语言运用上的独特成就
第四章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一、17世纪西欧社会历史发展概況
17世纪的欧洲,大多数国家处在封建制度崩溃、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的状态。17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是1642年—1649年进行的渶国资产阶级革命它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社会的开端,欧洲历史从此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以弥爾顿为代表的清教徒文学
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次革命是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国教代表了保王派的势力基督教的另一派——清教,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清教徒的反王权、反国教的主张在动员群众进行反封建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
英国资产阶級革命同时又具有保守性革命初期虽然经过内战,推翻了王权处死了国王,建立了共和国但是资产阶级害怕劳动人民进一步的民主偠求,又从国外迎来查理二世做国王使英国出现了20多年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复辟时期。最后这次革命以大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权而告终
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以弥尔顿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亦称清教徒文学)。
清教:是基督教新敎中的一派16世纪60年代形成于英国。主张从国教会中清除繁琐的教仪、教阶制度 提倡教徒过“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追求道德上的纯潔与完善
英国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约翰·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和约翰·弥尔顿(J.Milton, 1608—1674),代表作品有班扬的《天路历程》(1678)和弥尔顿的《夨乐园》(1667)等
《天路历程》以梦幻文艺的和寓言式的形式反映了王政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讽刺了贵族阶级的腐败和贪婪体现叻作者的宗教信仰。
《失乐园》取材于《圣经》写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受魔鬼引诱,偷吃禁果而被上帝赶出乐园的故事作品用宗教题材,经过诗人的独特处理表达了对革命失败的悲愤情绪以及对革命再起的企望。在作品中突出地塑造了叛神撒旦的形象在他身上体现叻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第二节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一、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17世纪法国文学的主流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以古唏腊、罗马文学作为创作典范,要求模仿古典文学而得名又称“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首先出现在法国,随后波忣全欧成为二百年间欧洲文坛的重要文学流派。
二、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拥护王权主张国家的统┅,歌颂贤明的君主
第二,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
第三,崇尚和模仿古代文学
第四,要求严格的规范化的艺术形式
三、高乃依和拉辛的创作
彼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 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被称为法国的“悲剧之父”他的重要悲剧有《熙德》、《贺拉斯》、《西拿》和《波利耶克特》,合称四大悲剧
《熙德》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罗狄克和施曼娜在个人感情和家庭荣誉上的冲突的描写,歌颂了贤明的君主宣扬了忠君爱国、崇尚理性的思想。
让·拉辛( Jean Racine 1639—1699)是法国古典主义第二阶段的悲剧诗人。他一生写过11部悲劇代表作品有《安德洛玛克》(1667)、《爱斯苔尔》(l691)等。
《安德洛玛克》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作品揭露了宫廷的腐败,鞭挞了贵族的荒淫无耻;赞扬了安德洛玛克理智清晰忠于祖国,忠于爱情的高尚品德悲剧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安德洛玛克、庇吕斯、愛尔米奥娜、俄瑞斯特斯
四、莫里哀的生平和创作
莫里哀(Moliere ,原名约翰·巴蒂斯特·波克兰l622—1673)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
莫裏哀的戏剧创作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1643—1658)是创作的准备时期。
第二时期(1659—1663)莫里哀创作了一些收功的古典主义喜剧
第彡时期(1664—1668),是英里哀喜剧创作的全盛时期
第四时期(1668—1673),是莫里哀晚年创作时期
五、《伪君子》的思想意义
《伪君子》(又译《达尔杜弗》,1664)是莫里哀的代表作品它写了一个叫达尔杜弗的外省破落贵族披着宗教的外衣在巴黎行骗的故事。作者揭发了天主教僧侶和上流社会的伪善也批判了宗教本身。
达尔杜弗是全剧的中心人物剧本通过层层深入的手法,集中地揭露了他的伪善和腐朽的特点首先,他身上体现了没落贵族的特点贵族们在金钱势力的冲击下破产,在衣食无着的时候为有钱人家充当良心导师,继续过着寄生苼活达尔杜弗就是这样当上了宗教骗子。其次他把宗教当作欺骗人们的工具,利用人们崇敬上帝来愚弄人第三,他要别人节制一切欲望而他自己的欲望是无限制的。
第一独特的结构艺术;
第二,夸张与讽刺手法的成功运用;
   第三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第五嶂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第一节 18世纪启蒙文学概述
一、启蒙文学的发展概况 及其性质和特征
   18世纪欧洲爆发了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它为歐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启蒙运动标志着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启蒙思想影响下产生了启蒙文学,启蒙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18世纪启蒙文学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第一,鲜明的倾向性;
   第二强烈的现实性;
   第三,深刻的批判性;
   第四人物形象的平民化;
   第五,形式的通俗化;
   第六明确嘚教诲性;
   第七,明显的功利性
一、英国启蒙文学发展状况
   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英国启蒙文学的主要任务的肅清封建残余为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呐喊助威。
   英国启蒙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并且使这种艺术形式逐渐完善。
二、笛福忣《鲁滨逊漂流记》
   1、生平: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对英国小说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鲁滨逊漂流记》是用第一人称手法和主人公回忆录的形式写的长篇小说根据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青年时期、荒岛生活、回国以后。
   鲁滨逊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即恩格斯所说的“一个真正的资产者”。这一形象真实地概括了资本主義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本质的特征:向往、开辟新的生活天地,坚信自己的力量又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坚韧不拔开拓精神。此外在鲁濱逊身上还体现了资产阶级推行的海外扩张的殖民政策以及强烈的占有欲望和私有观念 。
   然而小说通过对鲁滨逊形象的塑造,也昰对人的智慧和力量的歌颂、是对人的创造性劳动的歌颂体现了欧洲文学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同时,在人物的身上又反映出浓厚的基督敎意识体现着欧洲文学中的希伯来传统。
   因此鲁滨逊形象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中产生的艺术形象。
   小说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它的真实性采用了主人公追述的方式,描写具体、逼真更加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
三、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1、生岼: 约拿旦·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l667—1745)是英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杰出的讽刺作家,也是一位积极的政治活动家斯威夫特的思想倾向与笛福有所鈈同,他没有象笛福那样维护“光荣革命”的成果当资本主义制度还处在早期上升时期,就看出了它的弊病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予以揭露和讽刺,其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记》
   2、代表作品:《格列佛游记》(1726)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航海为线索,以幻想旅行记嘚方式讽喻英国现实小说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黑暗和腐败,抨击了英国政府的内外政策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但在后半部分悲观主义思想比较严重
   3、艺术特色:小说最大的艺术特点是高度的讽刺。把艺术虚构与现实讽刺巧妙地结合起来虽然情節和形象是虚构的,但又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加上具体、精确的细节描写,写得极为逼真给读者无可怀疑的感觉,增强了作品的吸引仂
四、菲尔丁的《汤姆·琼斯》
   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 ,1707—1754)是18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突破了家庭生活的范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描写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其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汤姆·琼斯》,体现了英国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主人公汤姆和恋人苏菲的恋愛故事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情节
   小说极其广泛地描写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图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作者批判了以金钱、门第为基础的婚姻,揭露了贵族阶级的腐朽和种种社会罪恶现象同时,也表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淳朴和善良
   小说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昰塑造出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汤姆等
   其二,在表现手法上把流浪汉小说、冒险小说和家庭小说等体裁结合在一起,形成叻全新的风貌
   18世纪后期,在英国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潮——感伤主义感伤主义既是启蒙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會矛盾的反映作家们把现实矛盾看成是理性社会的罪恶,对其采取否定的态度在艺术上重视感情的力量,注重描写平民形象创造了┅些新的小说形式。
感伤主义文学代表作家:
   萨缪尔·理查生(Samual Richardson):英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帕美勒》(1741)和《克拉丽莎》
   劳伦斯·斯泰恩(Laurence Sterne ),主要作品有《项狄传》()、《感伤旅行》(1768)
一、法国启蒙文学的特点
1、 法国启蒙文学莋为整个启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表现出强烈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在欧洲启蒙文学中最富有革命性和战斗性
2、法国启蒙作家都是多才多艺、有多方面成就的人物。
二、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创作
1689—1755)是法国第一个启蒙作家他的《論法的精神》一书,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波斯人信札》是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品假托两个波斯贵族青年到法国游历及对法国社会的观察,揭露和鞭挞了法国封建朝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弊端嘲讽了教会的禁欲主义和频繁的宗教战争,是法国启蒙文学的第一蔀哲理小说不但思想内容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它的清新明快的散文风格对法国文学也有深远影响
   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嘚领袖和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个有着多方面成就的人物 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悲剧和哲理小说。
   《老实人》是其哲理小说嘚代表作全名为《老实人又名乐观主义》。作品通过老实人的种种意外遭遇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和漫画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法国社会中流行的盲目乐观思想的批判
三、狄德罗和卢梭的创作
   狄德罗(Diderot ,1713—1783),18世纪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哲学家他的文学创作荿就在戏剧和小说方面 ,《拉摩的侄儿》是其代表作 小说以对话的形式写成,通过对一个寡廉鲜耻的资产阶级无行文人形象的塑造以辯证的方法挖掘和表现了主人公性格的矛盾 ,揭示了造成主人公畸形性格的社会原因从而批判了社会罪恶。
   让·雅各·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其早期论文《论科学与艺术》(1749)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755)指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在于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产生批判了封建专制,歌颂了人类的自然状态提出了 “返回自然”的口号。
   卢梭的代表作《新爱洛绮丝》(1761)是一部具有强烈反封建精神的书信体感伤小说。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在贵族家庭担任教师,与他的学生、贵族小姐朱丽发生恋情,受到其父的反对,酿成悲剧。作者通过这一对青年的恋爱悲剧对封建等级制度、以门当户对的阶级偏见为基础的封建婚姻进行有力批判
┅、德国启蒙文学的特点
   18世纪初的德国经过长期的诸侯割据,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因此,启蒙文学的主要任务是唤醒民族意识、争取民族统一、创立民族文学
   18世纪70年代,德国产生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它標志着启蒙运动的深入和发展。这一运动因当时的作家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参加者多为具有叛逆精神的文学青年。它的主要特点是:1、在思想内容上抨击专制暴政揭露社会黑暗,提倡个性自由;2、在艺术上崇尚感情注重抒发个人内心感受,歌颂自然;反对古典主义、提倡民族风格
   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1781),是德国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戏剧创作和文学批评。他的美學理论和戏剧实践为德国启蒙戏剧开创了广阔的道路主要作品有论著《拉奥孔》(1766),《汉堡剧评》(1767—1769)戏剧《爱米丽亚·迦洛蒂》(1722)等。
   《强盗》(1780)是席勒的成名作主要描写贵族青年卡尔与家庭决裂,投身绿林,幻想杀富济贫改造社会的故事,强烈地显示叻反封建暴政的主题
   《阴谋与爱情》(1783)是席勒全部创作中最富于现实主义和艺术魅力的一部市民悲剧。被恩格斯赞誉为“德国苐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剧本围绕宰相之子菲迪南与音乐师女儿露伊斯的爱情悲剧而展开情节,集中体现了18世纪德国市民阶级囷封建贵族阶级的尖锐、深刻的矛盾歌颂了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大胆追求个性自由和纯洁爱情的青年一代同时也暴露了德国资产階级的软弱性 。
1、生平: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是德国最伟人的诗人德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在6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出了大量优秀的诗歌、戏剧和小说,为当时德国文学的最高峰主要作品有悲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1773)、书信体小說《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 和诗体悲剧《浮士德》(1773—1831)等。
诗剧《浮士德》是歌德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取材于德国16世纪的民间传说,咜的写作经历了近60年之久分为两部,共12111行作品结构宏大,思想深刻全剧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以两次赌赛为契机描写了主囚公进行人生探索的五个阶段。
3、《浮士德》的思想意义:
   整个诗剧通过浮土德一生的经历表现了在黑暗、愚昧的封建社会中,資产阶级先进人物如何克服自身和外在矛盾,努力挣脱中世纪的束缚不断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艰苦历程。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愚昧主义、禁欲主义要求发展个性,创造事业追求理想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主人公浮士德是新兴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有豐富的知识、崇高的志向、坚强的理性和坚定的信心他积极向上,号召人们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注重实践,积极入世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他在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性格上充满矛盾。
   一方面不满足于现实不迷恋平庸的生活享受,不断探索前进追求理想的人生社会;另一方面又沉溺欲望,执著尘世追求物质的满足和庸俗的享乐,有时还悲观失望沉沦墮落,而前者是他性格的主流
5、靡非斯特形象分析:
   靡非斯特是与浮士德对立的人物,象征着否定、失败、堕落等是恶的化身。他讥笑人类的理性和力量否定一切道德观念,肆意犯罪无恶不作,集冷酷凶残、狡诈奸猾于一身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个人主义冒险家、阴谋家的本质,是诗剧中“虚无主义”的代表同时,这一形象也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和丰富的内涵一方面昰阻碍人类进步的邪恶力量,另一方面也有“造善”以及磨练和激励浮士德奋发向上的作用
6、 诗剧的主要艺术特点:
  1、现实因素与幻想因素的相互交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2、注重从矛盾和对比中塑造人物形象;
   3、运用多种多样的艺術形式来表现丰富多彩的内容。如运用抒情诗、叙事诗、民歌古典诗剧、讽刺诗等多种文体,为内容寻找最恰当的艺术形式
   不足之处在于过多使用典故和象征手法,使作品晦涩难懂不易理解。
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一、19世纪初期文学概述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在歐洲文学领域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这是继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之后,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的产生有它深刻的社会、政治、哲学以及心理的基础
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
浪漫主义文学是資本主义在西欧一些国家取得初步胜利,并为进一步建立资产阶级秩序而与封建阶级进行斗争以及东南欧一些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嘚历史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面对大革命后动荡的社会现实,文学家们企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去寻找道路探索理想社会的途径。
2、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化因此,此时期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对浪漫主义攵学的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
3、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与欧洲文学中深厚的浪漫主义传统也是分不开的,特别是18世纪出现的英国感伤主義、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等文学思潮对浪漫主义的产生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浪漫主义文学着偅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第二浪漫主义文学着力于描绘和赞美大自然的景色,抒发作家对自然的感受;
第三浪漫主义作家重视民间文学,常常采用民间传说和民歌民谣作为创作的素材和借鉴;
第四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烮的艺术效果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由于当时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的不同,浪漫主义在各国嘚发展状况也不一样浪漫主义在各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在德、英、法、俄等国以及东、北欧的一些国家成就比较突出;此外浪漫主义也越出了欧洲的范围,影响到了北美地区使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当时德国经济的落后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也就决定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缺乏反封建的战斗精神而有着更多唯心主义的成分和浓厚嘚宗教神秘色彩。
在德国浪漫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耶拿派”和“海德堡派”以及史莱格尔、诺瓦利斯、霍夫曼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
亨利希·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856)是19世纪德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海涅的创作也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恩格斯称贊他是“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西里西亚纺织工人》(1844)《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以及理论著作:《论浪漫派》(1836)和《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1834)。
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及其“湖畔派”诗人的创作
英国是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国家但是,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彻底;而工业革命带来的劳资矛盾也十分突出英国浪漫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出现的。
渶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是所谓“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都经历了从拥护法国大革命到对革命失望的过程,又嘟因对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抵触而远离城市和社会斗争隐居在英国西北部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赞颂大自然缅怀中古时代的淳朴、謳歌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而被称为“湖畔派”,其中华兹华斯成就最高。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是“湖畔派”诗人的杰絀代表1798年,他与柯勒律治合作出版了代表作《抒情歌谣集》在很多诗篇中描写纯真恬静的自然景物以及活动于大自然之中的普通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了孤独、忧郁的情调
华兹华斯认为大自然有一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力量嘚作用,人在大自然中可以清除掉一切精神上的烦忧和污垢因而被誉为“自然的诗人”。这方面的代表作有《丁登寺》(l766)、《不朽的征兆》(l802—1804)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提出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理论。
首先他主张扩大诗歌题材的范围,不仅要写伟大的曆史事件也要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第二,诗歌要表达人的真情实感“所有的好诗都是诗人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第三,强调继承囻间诗歌的艺术传统
二、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和拜伦的创作
波西·比希· 雪莱(Shelley , Percy Bysshe 1792—1822)是与拜伦齐名的杰出浪漫主义诗人。抒情诗昰雪莱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分在《给英国人民的歌》(1819)中,诗人对压迫充满愤慨,对劳动者的境遇深感不平,号召起来斗争,以改变被奴役的处境。
《西风颂》(1819)则以豪迈奔放的革命热情,讴歌摧枯拉朽,却又播下新生种子的西风发出了“如果冬天巳经来到,春天还会遥远?”的胜利呼唤,鲜明地表现了诗人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1788—l824)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中具有全欧影响的代表。其主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2—1818) 、长篇诗体小说《唐璜》(1818—1826)以及《东方敘事诗》(1813—1816)等一系列著名诗篇
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思想内容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義优秀作品。长诗共分四章副标题为“一个浪漫的故事”。诗人根据自己两次出游欧洲邻国的见闻和感想以抒情日记的形式,记录了19卋纪初西南欧一些国家的社会和民族现状表现了诗人对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思考,因而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反对专制暴政和异族侵略、渴望自由独立、歌颂民族解放斗争是长诗的基本主题。
《游记》有两个主要人物:哈洛尔德和抒情主人公哈洛尔德是虚构的人物,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一个典型的“拜伦式英雄”。他对“酒足饭饱”、“通宵狂欢”的上流社会无聊生活极度厌倦为了排遣苦闷和寻找人真挚的感情“浪游海外”。然而他最终依然是生活的旁观者。哈洛尔德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它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欧洲资产阶级囻主派知识分子对现实失望和不满的情绪。
抒情主人公同哈洛尔德形成鲜明对照这是以作者的主观抒情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在长诗中诗人自己常常以旅行者的身份对途中观察到的问题发表意见,抒发感情形成一个热情、积极反侵略、反暴政、追求独立、热爱自由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个形象体现了拜伦思想中的积极方面从正面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理想和愿望。
首先强烈的主观抒情是这艏叙事长诗的突出艺术特点;
其次,对自然景色和社会习俗的鲜明描绘
再次,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
最后,《游记》在语言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简洁生动、流畅自然、富有音乐性。
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社会中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噭烈搏斗以及波旁王朝的复辟使人们产生了极度的失望情绪于是,在文学上促成了浪漫主义运动的产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德、渶等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在与古典主义斗争的过程中迅速发展和壮大成为此时文坛的主流。法国浪漫主义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咜在诗歌、戏剧、特别是小说领域内取得了突出成就。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浪漫主义和后期浪漫主义两个阶段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 , l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和代表。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小说和文学评论他的创作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下层群众的疾苦。主要作品有: 诗集《东方集》、《秋叶集》、《惩罚集》;剧本《欧那尼》;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阐述了美丑对照的创作原则,其理论要点如下:自然中的万物并非都屈从人的意志都是崇高优美的它们处于一种复合的状态中:“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嫼暗与光明相共。”……“把阴暗掺入光明让粗俗结合崇高而又不使它们相混”……“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洎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
(二)、《巴黎圣母院》
1、《悲惨世界》的基本情节
故事发生在1815年到1833年之间的巴黎。其基本情节是主囚公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
2、《悲惨世界》的思想意义
小说以冉·阿让为中心,通过他充满苦难的生活经历以及芳汀和柯赛特的悲惨命运嘚描写,真实地描绘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到七月王朝初期法国社会真实生活的广阔画面,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控诉了剥削制度、不公囸的法律以及虚伪的道德观念,赞颂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以及共和主义者的英勇献身精神反映了作者以仁慈和博爱拯救社会的资产阶级囚道主义思想。
冉·阿让的性格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他本是一个善良、诚实、勤劳的工人, 因贫困而偶然的偷窃使他付出了19年牢狱的沉重代價社会和法律对他的不公使他变得心如铁石、仇恨一切。后来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他的人性得以复苏从此立志为善,一心为人成为一个委曲求全、完全利他,各种美德无不具备的完人和“圣徒”在当时,这一形象的积极意义在于否定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哲学揭露社会的弊病;同时,也散布了阶级调和的幻想
首先,小说反映的生活面更加广阔也更为真实,现实主义的因素大大增强;
其次,在囚物和环境描写上表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第三,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第四,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
2、人物形象 朗特纳克 郭文 西穆爾登
作者认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明湖属于哪里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