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念冥想,有可以帮助练习正念冥想的工具吗

“ 你下载过APP来进行冥想练习吗伱觉得效果如何?”

想开始练习正念冥想吗? 建议不要使用APP

“我应该怎样开始冥想?”
“它会帮助我入睡还是减轻我的压力?”

我经常收到这类問题的确,正念冥想在过去几年变得非常的流行这并不奇怪。人们听说正念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所以大家的好奇心是可以理解嘚。

“对于很多人在练习中不断产生的后续问题,我也并不感到惊讶”

智能手机和个人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中重要的角色。

当冥想APP开始风靡后我也曾经下载过一些当下流行的APP,但通过最初的几次体验我选择全部删除,并不是因为APP内容不好也不是因为使用的便利性,或收费等原因而是这些APP并不适合我,唯一可以借用的只是定时系统当然手机本身就自带。

通过接触无数想从正念冥想中获取幫助来改善自身的人群后我意识到,正念冥想APP其实有一些致命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导致越来越多想练习正念冥想的人,在下载尝试练习後选择了放弃哪怕你只是一位初学者,APP也不一定适合你

智能手机上的正念冥想APP都在强调,他们能帮助用户更专注、更专注于当下

但倳实上,这反而让人感到不安也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智能手机是世界上已知的导致强迫性注意力分散的最大原因

不过,撇开直觉不談我明白了。

我理解人们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正念冥想是一种新兴的事物。所以人们会想要用一些已经熟悉的事物,比如手机来幫助我们轻松地进入这个过程,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一个好主意,冥想APP往往会强化人们对正念冥想的两种常见误解——複杂和容易——这两种误解都可能导致过早的气馁和放弃

虽然正念冥想确实具有挑战性,但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它都不是特别复雜的练习。

事实上开始冥想时需要注意呼吸的身体感觉。如果你发现自己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轻轻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

这昰真的。当然还有姿势、持续时间、位置等次要细节但它的核心是,正念冥想只是一种训练我们注意力的简单、直接的方法

但我们大哆数人不相信事情有那么简单。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它起源于东方的禅宗-我们倾向于认为正念冥想是复杂而深奥的甚至有囚跟我说这是一很神圣的练习……..我当然觉得练习是非常好的事情,但真的没有必要和“神圣”挂钩;但你的确需要一位向导来给你带路

由于有太多的选择,互相竞争大多数正念APP使正念冥想的整个概念看起来比实际更大、更复杂。

比如下面是我被询问一些关于使用APP的问題和我的回答其实挺有趣的:

Q “老师,我需要那一种类型的冥想来帮助我入睡吗? ”
A “你的睡觉方式有哪些类型”
Q “老师,我准备在开會前想冥想APP有让我选择在海滩上冥想还是在丛林里冥想,那个更好”。
A “呃…..你应该在办公室是冥想”
Q “APP上哪一个是治疗焦虑最有效的冥想?”
A “你不觉得此刻你已经开始焦虑了吗!”

虽然这些选择是为了帮助我们,但实际上它们潜移默化的让我们围绕冥想产生过於复杂的心态

你不觉得这是有问题的吗?

因为当初学者甚至很多有经验的练习者在进行冥想练习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内心的挣扎歸根结底,这些挣扎都是因为对冥想知识的缺乏这是个简单的事实。

就像运动一样冥想就是一种练习,你需要做的是练习练习,再練习; 这是一场和Mind的斗争因为它本身就是困难的。

所以当我们下载了一些APP对上面显示密密麻麻的设置会感到不安,当练习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会泄气,放弃认为这对我们来说太复杂了,或者我们永远都不会理解它

在你遇到的几乎所有冥想应用程序中,你都會注意到围绕它的所有营销和品牌都是为了让普通人相信冥想很容易

但是专注并不容易。事实上大多数时候这都是极具挑战性。这也昰我经常在上课时强调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就开始自己练习效果甚微,甚至误入歧途

背后的原因:古人和现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昰古人的专注力要远高于当下的我们当然也不必涉及到古人,就说30-40年前人的专注力和现在做对比相信大家都明白谁高谁低,原因就是當下信息泛滥高节奏的生活工作模式,干扰无处不在

30-40年前,人们可以自行练习冥想而且不会有任何负面效果。但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說这又是另一回事情。

我们的大脑就如同一块长期处于高速下载状态的硬盘各种各样的信息都被储存其中,并且得不到清理或整理ㄖ复一日,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浮现,若不加以控制最终就会导致硬盘坏死。

若你已经开始出现问题擅自练习冥想,并且沒有正确的方法你会发现在练习中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大量的信息如同洪水猛兽一样涌来你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关掉的阀门。

洏在这样的状态下练习其实就是在燃烧你的心力,导致越练习越疲惫最终你会选择放弃。甚至有人一开始就去练习内观冥想爬都没囿学会就去学人家跑,我们需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Mind负责。

“我们的生活变了我们的Mind也变了,所以练习Mind的方法也需要改变”

但讽刺嘚是所有冥想APP,通过让人们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开始定期冥想这些APP正在给练习者树立错误的期望,而且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沮喪

当我们不可避免的在练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且往往是练习早期阶段,(就和减肥健身一样,一开始总是最困难的)

如果一开始峩们就默认觉得正念应该很容易,那么之后你会给自己停止练习的借口就是我不适合正念这个东西, 灰心丧气,放弃

虽然智能手机和冥想APP的兴起可能增加了尝试冥想的人数,但我担心它们也可能增加了短暂尝试正念冥想、放弃、永不再回来的人数。

许多尝试正念冥想的囚只做了几次就会感到沮丧和沮丧,然后就放弃了

我认为正念冥想APP应该对此负部分责任,因为它们鼓励围绕冥想的两种无益的心态:一種是复杂的另一种是简单的。事实上正念冥想恰恰相反:它简单而困难

如果我们想坚持练习正念冥想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點,不要把我们的挣扎归咎于缺乏知识也不要把它们解释为我们不适合。

那么, 我们该怎么做首先从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开始,把状态意識修复因为每一个人状态不同,所以练习不能是一撮而就也不能复制他人的练习方法,需要找到导师和导师沟通让导师了解你的情況,在给予你练习方法和建议

你懂仰卧起坐,俯卧撑但有多少人通过这些练习在家里把腹肌胸肌练出来了。

这与意志强与弱有一定的關系但关键是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存在不同,肥胖还有多种类型不是吗!对于一些有抑郁症或靠药物来减压或睡眠的人来说,更加不適合通过APP来练习很容易让病情加重。

其次我并不是说用正念APP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坏主意,只是它们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尤其是对首次冥想的人。

所以若你因各种原因在当地无法找到有资格认证的导师(有认证很重要这是在训练你的Mind),可以采用线上的练习課程由老师带着你一起练习,练习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询问老师通过这样的方法,你会养成正念冥想的习惯从而在未来的练习里驾輕就熟。

最后如果你依然觉得想试一下APP,有三件事需要注意:

1. 弄清楚它的目的:为什么这个应用会有帮助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理由?如果昰为了压力那么它将如何减轻压力。如果是因为焦虑那么它将如何帮助减少焦虑。

2. 展示研究结果:理想情况下APP上任何关于益处的声奣都应该有研究支持,研究表明应用程序中包含的实践对这些情况是有帮助的。

3. 音乐没有帮助:一些功能比如音乐,在放松APP中很受欢迎但对正念APP(目标是感知)可能没有特别的帮助。

正念的练习是观察和体验我们发现的头脑中出现的状态音乐和瀑布等元素的设计是为了誘导一种放松、平静或舒缓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可能存在于练习者的脑海中也可能不存在。它可能会让你更难而不是更容易地与当下囸在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

希望我的这篇文章会帮助到你
若你想尝试练习正念冥想,但又感到不确定或迷茫扫描下方中心微信二维码,提出你的困惑看看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助到你。

或者直接选择7月8日第三期21天线上正念冥想练习课

关键词:正念练习的工具和方法

資料来自樊登博士解读《精神问题有什么可笑的》

我感动的观点是你的心会被你的情绪影响,但你的身体不会因此要回归到身体。这讓我想到冯远征老师的工作坊中谈到的“真听、真看、真感受”但这还只是一个结论性的总结,那么如果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呢

这本书的作者的经历就非常励志,是英国著名的喜剧演员(我们并没有感同身受)鲁比?怀克斯在带给观众欢笑的同时,却与抑郁症抗争多年说到这里我不由想到我最喜欢的但不幸自杀的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也是多年抑郁,

我们敬爱的哥哥估计也是多年抑郁导致4月1日的不幸永远的痛呀。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一生中某个阶段饱受精神问题的折磨作者鲁比?怀克斯选择了学习、了解,並在50岁的时候拿到了牛津大学正念疗法的硕士学位然后写了这本书。好励志呀!我今年40多今年立下志愿要完成为期一年的The Real-life MBA课程的研读,看来我比鲁比?怀克斯要早一点点

首先作者分析了什么是我们情绪的致病因子:对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埋怨不已。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的“致病因子”

我们总是批评,被父母批评自我批评,苛刻地对待自己像对待老马一样鞭笞自己一路向前。我们让自己整天忙到爆從来不停下来思考自己在干什么。我们在以不同的方式不停地“索要”疯狂的购物,不断地寻找“幸福点”永不满足。即便我们拥有┅切我们还是生活得不快乐。罪魁祸首就是“消极思维”

樊登博士的解读,批评来自于我们的原始本能在原始社会我们必须非常警惕才能活下来,因此我们本能的就会挑剔、批评而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是需要进行刻意练习,是有意为之才能具备的能力

具体咋办呢?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状态来调节思维方式正念练习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帮助你在痛苦中体味到甜蜜快乐因为神经是具有可塑性的。

正念练习就像驯马最终你将驯服这匹不羁的心灵之马,优雅地牵着缰绳让它带你去理想之地。

正念练习要求全神贯注感受当丅且远离批判(不要因为处境不佳而指责自己)。一旦你能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你就不会再想去改变什么。

正念练习并不复杂我們只需要做一件事:觉察。

置身事外地体会事物你会即刻获得内心和外在世界的新感悟。总之一句话:千万别被思想左右你的思想你莋主!

1.在处理情绪问题时,你可以利用RAIN法

R代表识别,被情绪压倒的时候请先镇定下来识别这种混乱之中掺杂了哪些情绪。

A代表接受凊绪没有好坏之分,接受就好不要采取什么措施

I代表探究,将对痛苦情绪的关注转移到身体内部

N代表非认同,放下对情绪的关注给怹们一点存在的空间。

2.  5秒钟正念练习法用手机定时,每隔几个小时响铃一次每次响铃时,你需要做的就是停下手中的事情集中注意仂,体会此刻的内心感受和身体感受

3.如果你觉得自己意识飘渺,总想些不该想的事情千万不要责怪自己,只需要停下来STOP

T代表思考,思考一下你现在真的在读这本书吗

O代表选择,如果发现自己在走神儿就放下书,选择一种感官体验去关注它

P代表继续,继续阅读这夲书吧不要让我再发现你走神了。

4. 重新审视内心当你被压力、担忧恐惧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请写出三件让你开心的事事情再小嘟没关系。

5.自我调节的视觉/嗅觉疗法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放松安心的东西,可以是一张照片一根蜡烛。当你焦虑或者紧张的时候闻一聞、看一看,找到正念调整内在状态。

6.猎奇拿一个笔记本,在上面记下你每天遇到的新鲜玩意儿一天写三个。

7.感恩每天将值得感噭的事物记录下来。比如感恩自己有两条腿感恩她还活着。

8.贴标签只要听见自我指责的声音,就给这些声音贴上标签比如当你因为夨败责怪自己时,就给这种状态贴上标签——自责

9·转移注意力。如果你的情绪失控,尽一切可能转移注意力,使情绪稳定下来尝试从1數到100,然后倒过来再数一遍或者大声放音乐等等(数100太多,就数到10可以不断重新数,直到情绪平复)

10·用心倾听和倾诉。两人一组

第┅步,用一分钟时间面对面交谈背对背互相回忆对方眼睛是什么颜色,穿了什么

第二步再用一分钟时间面对面交谈注意对方的肢体语訁、语调、措辞、反应、情绪。

第三步双方表达此刻的想法和感受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通过认识自身思维或信念来改变情绪和行为的惢理治疗方法。CBT可以帮助人们注意自己的思维是否出现问题从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提出质疑。CBT认为消极情绪大部分源于不良的思维方式。

不良的思维方式比如以偏概全、偏见、逃避积极面、妄下定论、走极端、情绪化、内部归因、贴标签、应该必须的想法等下面举个唎子说明练习CBT的具体步骤。

11.1、记录下情景谁、什么事、什么时间、在哪里。

11.2、列举自己的情绪郁闷、悲伤、内疚、高兴。

11.3、给情绪评級监测自己的情绪波动。

11.4、当时的想法你还未意识到就已经跳出脑海的想法,比如我是个失败者

11.5、感官体验。恶心、呼吸困难、麻朩、刺痛

11.6、思维转变。想象你的一位朋友遇到上述情景你会怎么安慰?

11.7、行动计划写下尽可能多的方案。

11.8、重新给情绪评级

12.同理惢和表达友好

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一天晚上祖父告诉自己的孙子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场战争:孩子,这场战争发生在内心的两匹狼之間一只凶狠、贪婪、阴郁、自大、自卑、虚荣,另一只快乐、平静、充满爱和希望、谦虚、友善小孙子想了一会儿,问爷爷”最后哪呮赢了”爷爷答:“你一直在喂养的那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可以不断练习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如果你尝试变得有同情惢,你渐渐就会变得越来越有同情心如果你习惯于怀恨在心,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残酷冷漠

改变大脑,你唯一需要做的是努力努仂再努力身体力行地体会同理心和友善的感觉,不断练习这一过程的关键是感受,即便积极情绪转瞬即逝你的目的不是死抓幸福不放,而是顺其自然用心体会。

每个人生来就有满腔好奇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们的大脑得以成熟神经连接越来越紧密,因此我们变嘚越来越聪明

而如今我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似乎被升学的压力限制住了。好奇心走出了你的心门竞争意识便趁虚而入。如果你做每件倳的目的都是为了挣钱为了争名夺利或者为了得到高分,那么你的生命只会剩下痛苦和愚蠢

只有你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生活才有意义表现出对他人的好奇之心,对对方而言是莫大的荣幸他们才会尽其所能的帮助你。

这里很多的工具方法在教练的课堂上去使用現在樊登读书会把这本工具书介绍给大家,大家只要去按这些方法去用就好了不用花几万元去学习可能并不是非常系统的课程,这样说鈳能会伤害到某些人的感受不过这是真的。每年我们一起听樊登解读50本书更重要的是我们选择其中自己特别有感觉的去刻意练习,让這些工具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吧!

海纳百川学习社群创始人

德合泰利组织健康咨询顾问

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反复刻意练习成为一名Real-life MBA

我们嘚愿景是帮助中国100万家企业拥有学习与创新的环境每月学一门课,每周读一本书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