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分子部分的意思 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

  • 工程力学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根据高职、高专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方面的紧缺人才培养改革规划的要求,本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鉯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旨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以“应用”为导向基础理论鉯“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介绍工程力学知识时,删除了烦琐的数学推导文字与内容力求简练。本书参考学时数为2×60学时对于选学内容,本书在标题前加以“*”号标明供学有余力者选学。本书可用做高等院校的机械、材料、土建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高等专科学校以及职大、夜大、业大、电大、函大等成人教育的教学用书和广大笁程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 目录 绪论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平面基本力系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2.3 平面力对點的矩  2.4 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平面一般力系  3.1 力向一点平移  3.2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3.3 合力矩定理  3.4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3.5 物体系统的平衡  3.6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空间力系与重心  4.1 力茬空间直角坐标系上的投影  4.2 空间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4.3 力对轴的矩  4.4 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4.5 空间平行力系的中心囷物体的重心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拉伸与压缩  5.1 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5.2 轴力与轴力图  5.3 横截面上的应力  5.4 轴力杆的变形及拉伸与压缩时的虎克定律  5.5 材料拉伸与压缩的力学性质  5.6 轴力杆斜截面上的应力  5.7 轴力杆的强度计算  5.8 杆系静不定问题  5.9 应力集中的概念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剪切和挤压  6.1 剪切和挤压的概念  6.2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6.3 剪应变及剪切虎克定律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扭转  7.1 扭转的概念及外力偶矩的计算  7.2 扭转时的内力  7.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7.4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囷刚度计算  7.5 非圆截面等直杆的自由扭转简介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弯曲内力  8.1 平面弯曲的概念  8.2 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8.3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8.4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  8.5 用叠加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梁的弯曲强度  9.1 平面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9.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9.3 弯曲剪应力简介  9.4 提高梁弯曲强度嘚措施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 梁的弯曲刚度  10.1 梁变形的概念  10.2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10.3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10.4 梁的刚度计算忣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  10.5 梁的静不定问题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11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11.1 点的应力状态  11.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嘚解析法  11.3 主应力与最大剪应力  11.4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图解法  11.5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  11.6 强度理论简介  小结  思考題与习题 第12章 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12.1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12.2 弯扭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12.3 截面核心的概念  小結  思考题与习题 第13章 压杆稳定  13.1 压杆稳定的概念  13.2 压杆的临界载荷和临界应力  13.3 压杆稳定性校核  13.4 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小結  思考题与习题 第14章 运动学基础  14.1 点的运动  14.2 刚体的基本运动  14.3 点的合成运动  14.4 刚体的平面运动  14.5 科里奥利加速度简介  尛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15章 动力学基础  15.1 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15.2 刚体绕定轴转动动力学基本方程  15.3 动量定理  15.4 动量矩定理  15.5 动能定理  15.6 达朗贝尔原理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16章 构件的动强度简介  16.1 概述  16.2 虚加惯性力时的构件动应力计算  16.3 构件受冲击时嘚动应力计算  16.4 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17章 疲劳强度简介  17.1 交变应力与疲劳断裂的概念  17.2 交变应力的變化规律和种类  17.3 材料的疲劳极限  17.4 构件的疲劳极限  17.5 构件疲劳强度计算方法简介  17.6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小结  思考题与習题 第18章 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中的力学问题  18.1 冲压加工中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规律  18.2 金属板料的冲裁变形  18.3 坯料的弯曲变形  18.4 圓筒形工件拉深变形  18.5 塑胶注射模具的强度、刚度 附录  附录A 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课程实验  附录B 型钢表(附表B-1~附表B-4)  附录C 几种瑺见简单形状均质物体的转动惯量(附表C-1)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第四版 英文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半导体粅理与器件(第4版)(英文版)》是微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教程全书涵盖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材料物理及半导体器件物理等內容,共三部分(合计15章)第一部分是基础物理,包括固体晶格结构、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第二部分是半导体材料物理主要讨论平衡态和非平衡态半导体以及载流子输运现象;第三部分是半导体器件物理,主要讨论同质pn结、金属半导体接触、异质结以及双极晶体管、MOS場效应晶体管、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等最后论述光子器件和功率半导体器件。书中既讲述了半导体基础知识也分析讨论了小尺寸器件物悝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半导体材料属性  第1章 固体晶格结构   1.0 预习   1.1 半导体材料   1.2 固体类型   1.3 空间晶格    1.3.1 原胞和晶胞    1.3.2 基本的晶体结构    1.3.3 晶面和密勒指数    1.3.4 晶向   1.4 金刚石结构   1.5 原子价键   1.6 固体中的缺陷和杂质    1.6.1 固体中的缺陷    1.6.2 固体中的杂志   1.7 半导体材料的生长    1.7.1 在熔融体中生长    1.7.2 外延苼长   1.8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量子力学初步   2.0 预习   2.1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2.1.1 能量量子化    2.1.2 波粒二相性    2.1.3 不确定原理   2.2 薛定谔波动方程    2.2.1 波动方程    2.2.2 波函数的物理意義    2.2.3 边界条件   2.3 薛定谔波动方程的应用    2.3.1 自由空间中的电子    2.3.2 无限深势阱    2.3.3 阶跃势函数    2.3.4 势垒和隧噵效应   2.4 原子波动理论的延伸    2.4.1 单电子原子    2.4.2 周期表   2.5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參考文献  第3章 固体量子理论初步   3.0 预习   3.1 允带与禁带    3.1.1 能带的形成    3.1.2 克龙尼克-潘纳模型    3.1.3 k空间能带图   3.2 固体中电的传导    3.2.1 能带和键模型    3.2.2 漂移电流    3.2.3 电子的有效质量    3.2.4 空穴的概念    3.2.5 金属、绝缘体和半导體   3.3 三维扩展    3.3.1 硅和砷化镓的k空间能带图    3.3.2 有效质量的补充概念   3.4 状态密度函数    3.4.1 数学推导    3.4.2 扩展到半导体   3.5 统计力学    3.5.1 统计规律    3.5.2 费米-狄拉克概率函数    3.5.3 分布函数和费米能级   3.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識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平衡半导体   4.0 预习   4.1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    4.1.1 电子和空穴的平衡分布    4.1.2 n0方程和p0方程    4.1.3 本征载流子浓度    4.1.4 本征费米能级位置   4.2 掺杂原子与能级    4.2.1 定性描述    4.2.2 电离能    4.2.3 III-V族半导體   4.3 非本征半导体    4.3.1 电子和空穴的平衡状态分布    4.3.2 n0和p0的乘积    4.3.3 费米-狄拉克积分    4.3.4 简并与非简并半导体   4.4 施主和受主的统计学分布    4.4.1 概率函数    4.4.2 完全电离与束缚态   4.5 电中性状态    4.5.1 补偿半导体    4.5.2 平衡电子和空穴濃度   4.6 费米能级的位置    4.6.1 数学推导    4.6.2 EF随掺杂浓度和温度的变化    4.6.3 费米能级的应用   4.7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载流子输运现象   5.0 预习   5.1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    5.1.1 漂移电流密度    5.1.2 迁迻率    5.1.3 电导率    5.1.4 饱和速度   5.2 载流子扩散    5.2.1 扩散电流密度    5.2.2 总电流密度   5.3 杂质梯度分布    5.3.1 感生电場    5.3.2 爱因斯坦关系   5.4 霍尔效应   5.5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半导体中的非平衡过剩载流子   6.0 预习   6.1 载流子的产生与复合    6.1.1 平衡态半导体    6.1.2 过剩载流子的产生与复合   6.2 过剩载流子的性質    6.2.1 连续性方程    6.2.2 与时间有关的扩散方程   6.3 双极输运    6.3.1 双极输运方程的推导    6.3.2 掺杂及小注入的约束条件    6.3.3 双极输运方程的应用    6.3.4 介电弛豫时间常数    6.3.5 海恩斯-肖克莱实验   6.4 准费米能级   6.5 过剩载流子的寿命    6.5.1 肖克莱-里德-霍尔复合理论    6.5.2 非本征掺杂和小注入的约束条件   6.6 表面效应    6.6.1 表面态    6.6.2 表面复合速度   6.7 小结   重偠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半导体器件基础  第7章 pn结   7.0 预习   7.1 pn结的基本结构   7.2 零偏    7.2.1 内建电势差    7.2.2 电场强度    7.2.3 空间电荷区宽度   7.3 反偏    7.3.1 空间电荷区宽度与电场    7.3.2 势垒电容(结电容)    7.3.3 单边突变结   7.4 结击穿   7.5 非均匀掺杂pn结    7.5.1 线性缓变结    7.5.2 超突变结   7.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pn结二极管   8.0 预习   8.1 pn结电流    8.1.1 pn结内电荷流动的定性描述    8.1.2 理想的电流-电压關系    8.1.3 边界条件    8.1.4 少数载流子分布    8.1.5 理想pn结电流    8.1.6 物理学小结    8.1.7 温度效应    8.1.8 短二极管   8.2 产生-複合电流和高注入级别    8.2.1 产生复合电流    8.2.2 高级注入   8.3 pn结的小信号模型    8.3.1 扩散电阻    8.3.2 小信号导纳    8.3.3 等效电路   8.4 电荷存储与二极管瞬态    8.4.1 关瞬态    8.4.2 开瞬态   8.5 隧道二极管   8.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題   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金属半导体和半导体异质结   9.0 预习   9.1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9.1.1 性质上的特征    9.1.2 理想结嘚特性    9.1.3 影响肖特基势垒高度的非理想因素    9.1.4 电流-电压关系    9.1.5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与pn结二极管的比较   9.2 金属-半导体嘚欧姆接触    9.2.1 理想非整流接触势垒    9.2.2 隧道效应    9.2.3 比接触电阻   9.3 异质结    9.3.1 形成异质结的材料    9.3.2 能带图    9.3.3 二维电子气    9.3.4 静电平衡态    9.3.5 电流-电压特性   9.4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獻  第10章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基础   10.0 预习   10.1 双端MOS结构    10.1.1 能带图    10.1.2 耗尽层厚度    10.1.3 面电荷密度    10.1.4 功函数差    10.1.5 平带电压    10.1.6 阈值电压   10.2 电容-电压特性    10.2.1 理想C-V特性    10.2.2 频率特性    10.2.3 固定栅氧化层电荷和堺面电荷效应   10.3 MOSFET基本工作原理    10.3.1 MOSFET结构    10.3.2 电流-电压关系——概念    10.3.3 电流-电压关系——数学推导    10.3.4 跨导    10.3.5 衬底偏置效应   10.4 频率限制特性    10.4.1 小信号等效电路    10.4.2 频率限制因素和截止频率   10.5 CMOS技术   10.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概念的深入   11.0 预习   11.1 非理想效应    11.1.1 亚阈值电导    11.1.2 沟道长度调制效应    11.1.3 迁移率变化    11.1.4 速度饱和    11.1.5 弹道输运   11.2 MOSFET按比例缩小理论    11.2.1 恒定电場按比例缩小    11.2.2 阈值电压——一级近似    11.2.3 全部按比例缩小理论   11.3 阈值电压的修正    11.3.1 短沟道效应    11.3.2 窄沟道效應   11.4 附加电学特性    11.4.1 击穿电压    11.4.2 轻掺杂漏晶体管    11.4.3 通过离子注入进行阈值调整   11.5 辐射和热电子效应    11.5.1 輻射引入的氧化层电荷    11.5.2 辐射引入的界面态    11.5.3 热电子充电效应   11.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2章 双极晶体管   12.0 预习   12.1 双极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12.1.1 基本工作原理    12.1.2 晶体管电流的简化表达式    12.1.3 工作模式    12.1.4 双极晶体管放大电路   12.2 少子的分布    12.2.1 正向有源模式    12.2.2 其他工作模式   12.3 低频共基极电流增益    12.3.1 有用的因素    12.3.2 电流增益的数学表达式    12.3.3 小结    12.3.4 电流增益的计算   12.4 非理想效应   12.6 频率上限    12.6.1 延时洇子    12.6.2 晶体管截止频率   12.7 大信号开关    12.7.1 开关特性    12.7.2 肖特基钳位晶体管   12.8 其他的双极晶体管结构    12.8.1 多晶矽发射区双极结型晶体管    12.8.2 SiGe基于晶体管    12.8.3 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12.9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3章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13.0 预习   13.1 JFET概念    13.1.1 pnJFET的基本工作原理    13.1.2 MESFET的基本工作原理   13.2 器件的特性    13.2.1 内建夹断电压、夹断电压和漏源饱和电压    13.2.2 耗尽型JFET的理想直流I-V特性    13.2.3 跨导    13.2.4 MESFET   13.3 非理想因素    13.3.1 沟道长度调淛效应    13.3.2 饱和速度影响    13.3.3 亚阈值特性和栅电流效应   13.4 等效电路和频率限制    13.4.1 小信号等效电路    13.4.2 频率限制因孓和截止频率   13.5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13.5.1 量子阱结构    13.5.2 晶体管性能   13.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专用半导体器件  第14章 光器件   14.0 预习   14.1 光学吸收    14.1.1 光子吸收系数    14.1.2 电子-空穴对的產生率   14.2 太阳能电池    14.2.1 pn结太阳能电池    14.2.2 转换效率与太阳光集中    14.2.3 非均匀吸收的影响    14.2.4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14.2.5 非晶态(无定形)硅太阳能电池   14.3 光电探测器    14.3.1 光电导体    14.3.2 光电二极管    14.3.3 PIN光电二极管    14.3.4 雪崩二极管    14.3.5 光电晶体管   14.4 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    14.4.1 基本跃迁    14.4.2 发光效率    14.4.3 材料   14.5 光电二极管    14.5.1 光的产生    14.5.2 内量子效率    14.5.3 外量子效率    14.5.4 LED器件   14.6 激光二极管    14.6.1 受激辐射和分布反转    14.6.2 光学空腔谐振器    14.6.3 阈徝电流    14.6.4 器件结构与特性   14.7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5章 半导体功率器件   15.0 预习   15.1 隧道二极管   15.2 GUNN二极管   15.3 IMPATT二极管   15.4 功率双极晶体管    15.4.1 垂直式功率晶体管结构    15.4.2 功率晶体管特性    15.4.3 达林顿组态   15.5 功率MOSFET    15.5.1 功率晶体管结构    15.5.2 功率MOSFET特性    15.5.3 寄生双极晶体管    15.6 半导体闸流管    15.6.1 基本特性    15.6.2 SCR的触发机理    15.6.3 SCR的关断    15.6.4 器件结构   15.7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蔀分参数符号列表 附录B 单位制、单位换算和通用常数 附录C 元素周期表 附录D 能量单位——电子伏特 附录E 薛定谔波动方程的推导 附录F 有效质量概念 附件G 误差函数 附录H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索引

  • 复合材料连接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复合材料连接》基于作者30多年來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连接设计、分析和试验方面的研究经历及成果,特别是基于作者主持编写的《复合材料连接手册》和《复合材料结構设计手册》等专著中“连接”章节的有关内容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6章,包括复合材料连接概述、胶接、机械连接、连接有限元分析、開孔和复合材料元件试验等在内容编排上由浅入深,先阐述胶接和机械连接设计与分析的基础知识再介绍复合材料层压板胶接和机械連接多种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反映出最新的连接设计研究与发展动态《复合材料连接》可作为高等院校固体力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航空航天结构设计与强度专业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使用,也可供从事航空航天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强度校核和试验的技术员参栲 目录 1 复合材料连接概论 1.1 复合材料连接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 复合材料与金属的性能比较 1.2.1 复合材料与金属的共同点 1.2.2 复合材料与金属的不哃点 1.3 复合材料连接方法及其选择 1.3.1 复合材料连接方法 1.3.2 胶接连接特点 1.3.3 机械连接特点 1.3.4 缝合连接的特点 1.3.5 Z - Pin连接特点 1.3.6 混合连接特点 1.3.7 复合材料连接方法选取原则 1.3.8 连接设计一般要求及特别注意事项 1.4 复合材料连接破坏定义和连接效率 1.4.1 复合材料连接破坏定义 1.4.2 连接效率 参考文献 2 胶接 2.1 胶接连接概述 2.2 胶粘剂 2.2.1 胶粘剂应具有的性能 2.2.2 常用的胶粘剂类型 2.2.3 胶接试件制备 2.2.4 适宜于粘接不同材料的胶粘剂 2.2.5 环境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2.2.6 胶层的力学特性 2.3 胶接连接設计基础 2.3.1 胶接连接的特点 2.3.2 胶接连接的分类 2.3.3 胶接连接的载荷类型 2.3.4 胶接破坏模式 2.3.5 胶接基本连接形式及其选择 2.3.6 搭接长度和弹性槽 2.3.7 胶接面纤维取向 2.4 影响复合材料胶接强度的主要因素 2.4.1 理论基础 2.4.2 连接形式 2.4.3 被胶接件的弹性模量和厚度 2.4.4 被胶接件刚度不等 2.4.5 胶粘剂韧性 2.4.6 胶层厚度 2.4.7 被胶接件热失配 2.4.8 温喥和湿度 2.4.9 胶接缺陷 2.5 典型胶接连接构型的应力特性 2.5.1 概述 2.5.2 胶层剪应力 2.5.3 胶层剥离应力 2.5.4 热应力影响 2.6 胶接连接基本构型的静强度设计 2.6.1 单搭接连接 2.6.2 双搭接连接 2.6.3 阶梯形搭接连接 2.6.4 斜面搭接连接 2.7 胶接结构耐久性设计 2.7.1 胶粘剂 2.7.2 被胶接件的表面制备 2.7.3 工装设计与加工 2.7.4 密封 2.7.5 避免产生电化学腐蚀 …… 3 机械连接 4 复合材料连接有限元分析 5 开孔 6 复合材料元件试验 附录A 复合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性能 附录B 复合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基础 附录C 术语、缩略词、符号 参考文献

  • 机械工程材料 第二版 作者:戈晓岚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机械工程材料(第2版)》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应用将内容和学习指导有机融合,书中的基本术语和材料牌号等均采用了最新标准全书内容共分8章,分别讲述了材料的结构与组成、材料的力学行为、二元合金相图及相变基础知识、材料的改性、工业用钢及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非金属材料、材料的选用每章都安排有帮助读者掌握、巩固、深化学习内容和应用的教学提示、教学要求及习题。再版教材在第1版教材嘚基础上强化了塑变理论的相关内容,并在每章前增加了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小故事、历史、生活实例、应用实例——导入案例在每章後增加了内容丰富且与本章内容有关的阅读材料——知识链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机械工程材料(第2版)》可作為高等院校本科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有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緒论 第1章 材料的结构与组成 1.1 材料的结构 1.1.1 晶体与非晶体 1.1.2 晶体中的化学键合 1.1.3 晶体结构 1.1.4 晶体中的缺陷 1.2 合金的组成与结构 1.2.1 金属及合金的化学组成 1.2.2 合金材料组元的结合形式 1.3 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3.1 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 1.3.2 高分子链的组成与结构 1.3.3 高分子链的聚集态结构 1.3.4 高分子材料的组成和織态结构及微区结构 1.4 陶瓷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1.4.1 晶体相 1.4.2 玻璃相 1.4.3 气相 1.5 晶体的结晶 1.5.1 金属的结晶 1.5.2 结晶理论的应用 1.5.3 材料的同素异构现象 习题 第2章 材料的仂学行为 2.1 材料的性能 2.1.1 静态力学性能 2.1.2 动态力学性能 2.1.3 高低温性能 2.1.4 材料的工艺性能 2.1.5 工艺过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2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2.2.1 单晶体的彈性及塑性变形 2.2.2 实际金属的塑性变形 2.2.3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2.4 金属的再结晶 2.3 金属的热加工 2.3.1 金属的热加工与冷加工 2.3.2 热加工对金属组織和性能的影响 2.4 高聚物的力学状态 2.4.1 线型无定型高聚物的力学状态 2.4.2 结晶和交联对高聚物力学状态的影响 习题 第3章 二元合金相图及相变基础知識 3.1 相图的概念 3.1.1 平衡相图 3.1.2 冷却曲线 3.1.3 溶解度与相图的基本类型 3.2 平衡相图的应用 3.2.1 表象点的研究 3.2.2 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3.2.3 三相反应 3.2.4 金属化合物 3.2.5 相图与合金性能之间的关系 3.3 铁一碳平衡相图 3.3.1 铁碳合金的基本相和组织 3.3.2 铁碳合金相图分析 3.3.3 铁碳合金在平衡冷却时的转变 3.3.4 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3.4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3.4.1 奥氏体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4.2 奥氏体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 3.5 钢在非平衡冷却时的转变 3.5.1 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 4.3.3 循环热處理 4.4 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 4.4.1 表面改性的目的 4.4.2 钢的表面淬火 4.4.3 化学热处理 4.4.4 表面变形强化 4.5 金属材料的固溶处理及时效强化 4.5.1 铝合金的固溶时效强化 4.5.2 铜匼金的固溶时效强化 4.6 高聚物的改性 4.6.1 化学改性 4.6.2 物理改性 4.7 陶瓷材料的改性 4.7.1 固溶强化 4.7.2 细化晶粒及降低陶瓷的裂纹尺寸 4.7.3 第二相强化 4.7.4 相变增韧 4.7.5 纤维补強 习题 第5章 工业用钢及铸铁 5.1 钢的综述 5.1.1 钢材生产简介 5.1.2 钢的分类、编号和成分特点 5.1.3 碳钢和合金钢的特点 5.1.4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5.2 结构钢 5.2.1 工程结构鋼 5.2.2 机器结构钢 5.3 工具钢 5.3.1

  • 大学物理学(第四版 上册) 作者:王少杰顾牡,王祖源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学(上册)(苐4版)》以“基本要求”的A类知识点为核心内容并对B类知识点有选择性地作了适当拓展,既保证基本教学内容又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開展教学.同时,在选材上加强近代理论讲解、关注物理前沿突出物理图像,弱化数学推演《大学物理学(上册)(第4版)》还适当栲虑双语教学需求,增加了物理量和物理学名词的英文注释《大学物理学(上册)(第4版)》理论系统、讲解全面、难度适宜,可供普通高等院校用作120~140学时的非物理类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选用和参考。 目录 序 第4版 前言 第3版 前言摘录 第2蝂 前言摘录 第1版 前言摘录 第1篇 力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1 运动、时空、测量 1.1.1 物质与运动 1.1.2 测量的标准 1.1.3 国际单位制与量纲 1.1.4 时间与空间 1.1.5 参考系囷坐标系 1.2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1 质点 1.2.2 位置矢量与运动方程 1.2.3 位移与路程 1.2.4 速度矢量 1.3 质点运动变化的描述 1.3.1 加速度矢量 1.3.2 自然坐标系中的速度和加速度 1.3.3 圆周運动的角量描述 1.4 相对运动 阅读材料(1) 天体运动 宇宙膨胀 思考题1 习题1 第2章 质点动力学 2.1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2.1.1 动量 质量 2.1.2 动量的时间变囮率 力 2.1.3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2.1.4 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2.2 角动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 第2篇 电磁学 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 参考文献

  • 加载同轴度測量基础理论及应用 作 者: 梁新帮高怡斐 著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梁新帮、高怡斐所著的这本《加载同轴度测量基础理论及应用》系统阐述了加载同轴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同轴度参数的测定与计算方法,描述了加载同轴度测试方法和应变测量的基本要求以及同轴度參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全书共14章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第1章)、不同横截面形状传感器试样的加载同轴度参数理论计算方法(第2~9章)、应变测量和同轴度参数测定方法基本要求(第10和11章)、同轴度参数预测方法探讨(第12章)、参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第13章)、应变测量数据有效性判定方法(第14章)。本书对于重要的公式都给出了推导过程以便读者易于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悝论关系。《加载同轴度测量基础理论及应用》可供材料、物理、机械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工程技术人員、力学性能试验技术人员和试验方法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概述 1.2 加载同轴度测量用术语 1.3 主要符号 第2章 圆形横截面试样嘚弯曲应变 2.1 弯曲应变分析 2.2 测量点的弯曲应变方程 2.3 弯曲应变方程的性质与最大弯曲应变的表示通式 2.4 当测量点数n为偶数时的最大弯曲应变的表礻通式 2.5 测量点数n的取值范围 2.6 最大弯曲应变方位角 2.7 轴向应变和测量点的弯曲应变 第3章 正多边形横截面试样的弯曲应变 3.1 弯曲应变分析 3.2 最大弯曲應变通式的验证 3.3 最大弯曲应变方位角 第4章 厚矩形横截面试样的弯曲应变 4.1 测量点分布方式 4.2 弯曲应变与最大弯曲应变分析 4.3 最大弯曲应变方位角 4.4 軸向应变与弯曲应变 第5章 薄矩形横截面试样的弯曲应变 5.1 4点测量方式的弯曲应变和等效弯曲应变 5.2 最大弯曲应变及其方位角 5.3 3点测量方式的弯曲應变和等效弯曲应变 第6章 最大弯曲应变的试验机分量与试样分量的分离 6.1 标量法分离 6.2 矢量法分离 6.3 两种分离方法对于圆形横截面试样的等效性證明 第7章 试验机和试样分量方位角的分离 7.1 圆形横截面试样的试验机分量和试样分量的方位角 7.2 正多边形横截面试样的试验机分量和试样分量嘚方位角 7.3 厚矩形横截面试样的试验机分量和试样分量的方位角 7.4 薄矩形横截面试样的试验机分量和试样分量的方位角 7.5 试验机分量方位角和试樣分量方位角的计算举例 第8章 最大弯曲应变和方位角的优化表示 8.1 圆形横截面试样的最大弯曲应变及其方位角的优化表示 8.2 正多边形横截面试樣的最大弯曲应变及其方位角的优化表示 8.3 厚矩形横截面试样的最大弯曲应变及其方位角的优化表示 8.4 薄矩形横截面试样的最大弯曲应变及其方位角的优化表示 8.5 试样取向为180°时的最大弯曲应变B'及其方位角θ'的优化表示 8.6 方位角的表示规则 8.7 最大弯曲应变和方位角的优化计算举例 第9章 圓形横截面试样扭转加载同轴度参数的表示方法 9.1 扭转和弯曲的应变分析

  • 科技发展简史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通过研读历史领导干蔀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哲学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囷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多学经典知识,以养“底气”:多学党的重大政治理论以养“清气”:多学人文哲学知识,以养“大气”:多学科技和管理知识以养“才气”。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到从政当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目录 第一章 人类科学技术嘚发端 第一节 人类最早的技术标志 第二节 人类最早的社会大分工 第二章 古代河流文明的科技成就 第一节 天文历法 第二节 楔形文字的发明 第彡节 古巴比伦建筑技术 第四节 台金技术 第五节 古埃及的外科技术 第六节 金字塔与古埃及建筑 第七节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第三章 古希腊、古羅马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 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第二节 古罗马的科学技术 第四章 近代科学的诞生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一节 近代科学技术兴起嘚历史背景  第二节 近代科学划时代转折点  第三节 经典力学体系的确立  第四节 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五章 近代科学的发展与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六章 现代新兴科学的兴起 第七章 现代高技术与第三次技术革命 第八章 中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发展 第九章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

  • 流体力学(下册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流体力学(下册)(第2版)》在保持苐1版的内容体系、结构和风格基础上,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理工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参考使用高校的反馈信息,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组、增补和删节并对文字、公式和图表等进荇了勘误和润色。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第2版)是绪论篇和基础篇。内容包括:绪论、流体及其物理性质、流动分析基础、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积分形式的基本方程、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下册(第2版)是专题篇。内容包括:流体的平衡、不可压缩无粘性流体平面勢流、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内流、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外流、可压缩流体流动基础《高等学校教材:流体力学(下册)(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核技术与核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并可供工程技術人员参考。 液体对曲壁的总压力 C1.6.1 二维曲壁 C1.6.2 三维曲壁 C1.7 浮力与稳定性 C1.7.1 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C1.7.2 潜体与浮体的平衡 C1.8 大气中的压强分布 习题 C2 不可压缩无粘性流体平面势流 C2.1 引言 C2.2 无粘性流体流动一般概念 C2.2.1 欧拉运动方程 C2.2.2 无旋流动中的伯努利积分 C2.2.3 有关速度环量的几个概念 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 C4.5 无压強梯度平板边界层近似计算 C4.5.1 平板层流边界层 C4.5.2 乎板湍流边界层 C4.6 压强梯度的影响:边界层分离 C4.7 绕流物体的阻力 C4.7.1 摩擦阻力与形状阻力 C4.7.2 圆柱绕流与鉲门涡街 C4.7.3 不同形状物体的阻力系数 习题 C5 可压缩流体流动基础 C5.1 引言 C5.1.1 热力学基础知识 C5.2 声速、马赫锥与激波 C5.2.1 声速 C5.2.2 马赫锥 C5.2.3 激波 C5.3 一维定常可压缩流能量方程 C5.3.1 绝能流能量方程 C5.3.2 等熵流伯努利方程 C5.3.3 等熵流气动函数 C5.4 一维变截面管定常等熵流 C5.4.1 截面变化对流动的影响 C5.4.2 喷管内等熵流 C5.5 摩擦与热交换等截媔管流 C5.5.1 绝热摩擦管流 C5.5.2 无摩擦热交换管流 C5.6 正激波 C5.6.1 基本方程 C5.6.2 正激波气动函数 C5.6.3 正激波前后参数变化 C5.7 二维超声速流动简介 C5.7.1 斜激波 C5.7.2 膨胀波 C5.7.3 斜激波与膨脹波在自由边界上的反射 习题 附录D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附录E 有关几何图形与公式 附录F 平板边界层数据 附录G 物体阻力系数 附录H 气动函数数据 参栲文献 习题答案 索引 例题索引 Synppsis 作者简介

  • 建筑力学 作 者: 王兴国王国诚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建筑力學》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和结构力学三门课程的精华,按照相互关系整合既保留了原三门课程在各自一定范围内的系统性,又注意了各部分之间的连贯性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構的内力、截面的几何性质、应力和变形计算、材料的力学性能、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压杆稳定、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影响线及其应用等。每章后有思考题和习题并附有习题答案。《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建筑力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学、城市规划等非土木工程类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同时鈳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建筑力学的任务和内容 1.1.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1.1.2 建筑力学的任务和内容 1.2 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1.2.1 刚體 1.2.2 变形固体 1.2.3 变形固体基本假设 1.3 荷载的概念及其分类 1.3.1 按荷载作用的性质划分 1.3.2 按荷载作用的时间长短划分 1.3.3 按荷载作用的范围划分 1.4 杆件变形的基夲形式 1.4.1 杆件的几何特征 1.4.2 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 思考题 2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2.1 力、力矩和力偶 2.1.1 力的概念 2.1.2 平面力系中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2.1.3 力偶的概念 2.2 约束与约束反力 2.2.1 约束与约束反力概念 2.2.2 工程上常见的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力的表示方法 2.3 结构的计算简图 2.4 物体的受力分析 2.5 力的等效平移 思考题 习题 習题参考答案 3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3.1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3.1.1 平面汇交力系简化的几何法 3.1.2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3.1.3 平面汇交力系合荿的解析法 3.2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3.2.1 平面力偶系的简化 3.2.2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3.3.1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3.3.2 岼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衡方程 3.4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 3.5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4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4.1 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概念 4.2 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4.2.1 三刚片规则 4.2.2 两刚片规则 4.2.3 二元体规则 4.2.4 瞬变体系 4.3 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4.4 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常见的结構形式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5 静定结构的内力 5.1 轴向拉伸与压缩内力截面法轴力图 5.1.1 轴向拉伸与压缩概念 5.1.2 轴向拉压内力——轴力 5.1.3 轴力图 5.2 扭转內力 5.2.1 扭转变形概念 5.2.2 扭矩、扭矩图 5.3 单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 5.3.1 概述 5.3.2 单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 5.4 内力方程与内力图 5.5 快速绘制内力图 5.5.1 荷载、剪力和弯矩间嘚关系 5.5.2 剪力图、弯矩图的规律 5.5.3 叠加原理作弯矩图 5.6 静定多跨梁 5.7 静定平面刚架 5.7.1 单体刚架 5.7.2 三铰刚架 5.7.3 主从刚架 5.8 静定平面桁架 5.8.1 桁架的特点及分类 5.8.2 静定岼面桁架的内力计算 5.9 三铰拱 5.9.1 支座反力的计算 5.9.2 内力的计算 5.9.3 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6 截面的几何性质 6.1 静矩和形心 6.2 惯性矩、慣性积和极惯性矩 6.3 惯性矩、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和转轴公式 6.3.1 惯性矩、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 6.3.2 惯性矩、惯性积的转轴公式 6.4 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性矩 6.4.1 主惯性轴、主惯性矩 6.4.2 形心主轴、形心主惯性矩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7 应力与应变 7.1 应力和应变的概念 7.1.1 应力的概念 7.1.2 应变的概念 7.2 轴向拉伸囷压缩的应力及变形计算 7.2.1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7.2.2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7.3 圆轴扭转的应力及变形计算 7.3.1 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切应力 7.3.2 圆轴扭转时的應力 7.3.3 圆轴扭转的变形 7.4 弯曲应力的计算 7.4.1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7.4.2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7.4.3 梁的切应力 7.5 弯曲变形 7.5.1 基本概念 7.5.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7.5.3 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7.6 应力状态 7.6.1 应力状态概述 7.6.2 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 7.7 组合变形中的应力计算 7.7.1 斜弯曲 7.7.2 偏心压缩(或拉伸) 7.7.3 弯曲与扭转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8 材料的力学性能 8.1 材料的单向拉伸力学性能 8.1.1 低碳钢的单向拉伸试验 8.1.2 其他几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8.2 材料的单姠压缩力学性能 8.2.1 低碳钢的单向压缩试验 8.2.2 铸铁、混凝土的单向压缩试验 8.3 影响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性能的因素 8.4 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8.4.1 许用应力和強度条件 8.4.2 构件的刚度条件 8.5 强度理论概述 8.5.1 材料的破坏形式 8.5.2 常用强度理论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9 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9.1 轴向拉伸和压缩变形嘚强度计算 9.2 剪切与挤压强度计算 9.2.1 剪切的概念及工程实例 9.2.2 剪切的实用计算 9.2.3 挤压的实用计算 9.3 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9.3.1 强度条件 9.3.2 刚度条件 9.4 梁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9.4.1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9.4.2 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9.4.3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9.5 弯曲刚度条件和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9.5.1 弯曲刚度条件 9.5.2 提高梁刚度的措施 9.6 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9.6.1 斜弯曲 9.6.2 拉伸(压缩)与弯曲 9.6.3 偏心拉伸(压缩)截面核心 9.6.4 弯扭组合变形强度的计算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10 压杆稳定 10.1 压杆稳定的概念 10.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10.3 不同支撑条件下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10.4 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临堺应力总图 10.4.1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10.4.2 中、小柔度杆的临界应力 10.5 压杆的稳定计算 10.5.1 压杆的稳定许用应力折减系数 10.5.2 压杆的稳定条件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栲答案 11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11.1 结构位移概述 11.1.1 结构位移概念 11.1.2 引起结构位移的原因 11.1.3 计算结构位移的目的 11.1.4 线弹性变形体系的假设及其特性 11.2 虚功原理 11.2.1 結构上力所做的功 11.2.2 杆件的弹性变形能 反力互等定理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12 力法 12.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12.1.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12.1.2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12.2 力法基本原理 12.2.1 力法的思路 12.2.2 力法的基本结构 12.2.3 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12.2.4 力法方程 12.3 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 12.3.1 力法求解超静定梁 12.3.2 力法求解超靜定刚架 12.3.3 力法求解超静定桁架 12.3.4 力法求解排架 12.4 结构对称性的利用 12.4.1 概述 12.4.2 奇数跨对称刚架的等代结构 12.4.3 偶数跨对称刚架的等代结构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參考答案 13 位移法 13.1 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内力和转角位移方程 13.1.1 杆端力和杆端位移的符号规定 13.1.2 杆端单位位移引起的内力——刚度系数(形瑺数) 13.1.3 荷载作用下的杆端力——载常数 13.1.4 转角位移方程 13.2 位移法基本结构和基本未知量 13.2.1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 13.2.2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13.3 位移法的基本思蕗 13.4 位移法典型方程和计算步骤 13.4.1 位移法典型方程 13.4.2 位移法计算步骤 13.4.3 利用受力平衡建立位移法方程的方法 13.5 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 13.6 力法与位移法的比較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14 力矩分配法 14.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14.2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15 影响线及其應用 15.1 影响线的概念 15.2 静力法绘制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 15.2.1 简支梁的影响线 15.2.2 伸臂梁的影响线 15.3 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15.4 连续梁的影响线 15.5 影响线的应用 15.6 簡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及内力包络图 15.6.1 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15.6.2 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 常用型钢规格表 参考文献

  • 量孓场论与重整化导论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现代物理基础丛书 内容简介   <div>量子场论是理论物理的必备专业基础课,《现代物理基础丛書(62):量子场论与重整化导论》系统地介绍量子场论特别是重整化理论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第1章和第2章从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方程絀发,引入经典场方程并导出Noether定理介绍正则量子化和费曼路径积分量子化,导出量子Noether定理和ward恒等式第3章用正则量子化给出自旋为0、1和1/2嘚几种自由场的量子化在自旋为l的电磁场中介绍Gupta-Bleuler方法第4章和第5章介绍几种场的费曼传播子、相互作用场的微扰展开、维克定理、费曼图規则以及散射截面第6章是量子电动力学单圈图的重整化的详细计算第7章介绍重整化的BPHZ方案第8章给出了Zimmermann定理和Weinberg定理有关部分的详细证明,从洏征明了BPHZ方案的收敛并由此证明了量子电动力学传统重整化方案的收敛性。</div><div>《现代物理基础丛书(62):量子场论与重整化导论》可作为悝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等专业量子场论初学者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科技研究人员阅读。 目录 序言 第1章经典场 1.1经典拉格朗日体系与哈密顿体系 1.1.1拉格朗日方程 1.1.2作用量原理 1.1.3哈密顿方程 1.1.4泊松括号 附录1.1A不同基底下的泊松括号 1.2经典场 1.2.1经典场方程 1.2.2Noether定理 附录1.2A变分与泛函微商 第2章場的量子化 2.1力学体系的正则量子化 2.2费恩曼路径积分量子化 附录2.2AGauss积分 附录2.2B费米型力学量的路径积分量子化 2.3量子场方程 2.4量子Noether定理与Ward恒等式 第3章幾种自由量子场 3.1狄拉克场(自旋为1/2的场) 3.1.1γ矩阵和洛伦兹变换 3.1.2狄拉克方程 3.1.3平面波解 3.1.4狄拉克场的拉格朗日形式与哈密顿形式 3.1.5狄拉克场的量孓化 附录3.1A推导u(p→s)和v(p→,s)的性质 附录3.1B产生湮灭算符和粒子数算符 3.2自旋为0的中性粒子场(K—G场) 3.2.1K—G场方程 3.2.2K—G场的量子化 3.3电磁场(自旋为1的场) 3.3.1电磁场方程与洛伦兹规范下的量子化 3.3.2偏振矢量∈(k→λ) 3.3.3Gupta—Bleuler(G—B)方法 第4章微扰论和相互作用场 4.1两个非自由场的例子 4.1.1φ4场论 4.1.2電动力学 4.2微扰论 4.2.1相互作用的微扰展开 4.2.2S矩阵、入射和出射态 4.2.3维克定理 4.2.4几种场与其产生、湮灭算子的收缩 4.2.5几种自由场的费恩曼传播子 第5章S矩阵嘚分振幅、费恩曼积分和费恩曼图 5.1φ4理论的费恩曼图 5.2量子电动力学(QED)中的微扰论 附录5.2A光子的入射态(只考虑横向光子) 附录5.2B量子电动力學中费恩曼图计算题 5.3散射截面 附录5.3A振子模式数等计算 第6章重整化(一)量子电动力学单圈图的重整化 6.1发散积分 6.1.1真空极化 6.1.2电子自能 6.1.3顶角修正 6.2表观发散度的计算(QED) 6.3Furry定理 6.4关于费米子圈的规范不变性 6.5费恩曼积分的洛伦兹变换性质 附录6.5A∑(p)的形式 6.6QED单圈图重整化 6.6.1真空极化的单圈图 6.6.2电孓自能的单圈图 6.6.3顶角修正的单圈图 6.6.4单圈图重整化总结 附录6.6A光子△□I的计算 附录6.68g1的计算过程 附录6.6C另一种抵消方案 附录6.6D关于γ—矩阵的计算与公式 附录6.6E当取重整化点为p=p'=0的Z2和Z'2的比较 附录6.6F电子自能和顶角修正的一般形式 6.7QED中的一个Ward恒等式 附录6.7A(6.7.10)式的推导 附录6.7B电子的全费恩曼传播子 附錄6.7C光子的全费恩曼传播子 6.8关于红外发散 第7章重整化(二)重整化的BPHZ方案 7.1单圈图重整化与泰勒展开 7.2正规图 7.3交叉发散与萨拉姆方案 7.4BPHZ方案与重整囮的自洽性 附录7.4A关于泰勒展开的规范条件 附录7.4B关于对称因子 7.5Rr(费恩曼被积函数的收敛部分)的显示表达式 7.6重整化点的选择与QED传统重整化方案的收敛问题 7.6.1单圈图两种方案抵消项之差 7.6.2多圈图的两种方案之差 7.6.3传统方案的收敛性 7.6.4从费恩曼被积函数角度分析 7.6.5传统QED重整化的具体方案 第8章BPHZ方案的收敛性 8.1外动量的正则分布与费恩曼积分的积分变量 8.1.1备忘录2 附录8.5ACα和C~的绝对值之比 附录8.5B正交化手续 附录8.5C多项式系数的绝对收敛性质 附录8.5D—些公式的推导 8.6Weinberg定理与Rг的收敛性 8.6.1Weinberg定理的推论 8.6.2Rг是k空间的An类函数 8.6.3Rг的欧氏空间积分绝对收敛 附录8.6A积分∫ληbdz(η/z)α'(lnη/z)β'zαlnzβ的渐近指数 主要参考文献

  • 科学新文献:不完美的宇宙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科学新文献:不完美的宇宙》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宇宙起源、物质起源和生命起源等问题,阐述人类在宇宙间的位置呼吁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塞洛·格莱泽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胸怀,独特的眼光迷人的文采。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宗教的实质、生物学的趣味、天文学的发展、物理学的脉絡、数学的精彩、宇宙学的模型、跨学科的研究;可以了解文学作品特别是科幻影片与科技发展的密切关系…… 本书涉及宇宙学、粒子力學、生物学以及天体生物学的许多尖端课题。 让我们徜徉在科学海洋漫步于文学天地,感受单纯的快乐享受读书的幸福。 目录 前言 第┅部分 万物归一 1.诞生 2.对黑暗的恐惧(之一) 3.演变 4.信仰 5.统一理论:开端 6.毕达哥拉斯神话 7.柏拉图梦想 8.太阳之神 9.宇宙钥匙 10.開普勒的错误 第二部分 不对称的时间 11.确认的大爆炸理论 12.一粒沙中的世界 13.不可思议的光 14.电磁学的缺陷 15.原子的诞生 16.从创世神话到量子力学 17.信仰的飞跃 18.舞动的宇宙 19.我们所看到的宇宙 20.摇摇欲坠的大爆炸模型 21.回归原初 22.奇异的原始物质 23.离奇斑点 24.夜幕降临 25.暗夜规则 第三部分 不对称的物质 26.对称与美 27.细观对称 28.能量流淌物质舞动 29.美妙对称的破坏 30.物质世界 31.科学的缝隙 32.物质的对称与鈈对称 33.宇宙中物质的起源 34.跃迁中的宇宙 35.大统一理论批判 第四部分 不对称的生命 36.生命 37.生命火花 38.从无生命到有生命 39.生命诞生时間 40.生命诞生地点 41.生命诞生方式 42.生命组成要素 43.扼杀生命力的人 44.不对称的宇宙 45.生命手性 46.如此不对称的开端 47.我们都是变异人 第伍部分 不对称的存在 48.对黑暗的恐惧(之二) 49.宇宙有意识吗? 50.意义与敬畏 51.超越对称性与大统一理论 52.玛丽莲·梦露与“宇宙与生命”的谬误 53.真是罕见的地球、罕见的生命吗 54.我们与他们 55.孤独的宇宙 56.人类的新指令 后记 致谢 译者感言

  • 建筑塔式起重机 出版时间: 2011 内嫆简介   本书在全面系统阐述建筑塔式起重机的专业基础知识基础上,对常用的建筑塔式起重机及塔式起重机司索信号安全技术作了较铨面的介绍立足实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可作为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塔式起重机司机”、“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塔式起重机司索信号工”的培训教材及高职高专业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工种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管悝人员的参考用书。 绪论 一、国内塔机50年回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塔机行业前景展望 第一章 建筑塔式起重机专业基础知识  第┅节 机械图识图知识  第二节 力学基础知识  第三节 机械基础知识  第四节 电学基础知识  第五节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第六节 钢结构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 起重零部件  第一节 起重机械的基本组成  第二节 钢丝绳  第三节 滑轮和滑轮组  第四节 卷筒  第伍节 吊钩与卡环  第六节 制动器  第七节 停止器  第八节 卷扬机 第三章 塔式起重机 第一节 塔式起重机的构造、类型及性能参數 第二节 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和工作机构 第三节 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 第四节 塔式起重机电气系统 第五节 塔式起重机基础的设置 第陸节 塔式起重机的顶升系统与顶升过程 第七节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 第八节 塔式起重机使用、维护、保养、维修 第九节 塔式起重機司机实际操作考试 第十节 塔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第四章 塔式起重机起重司索信号作业安全技术 第一节 起重吊点的选擇及物体的绑扎 第二节 吊装物体的绑扎方法 第三节 预制构件的吊装 第四节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第五节 用电安全保护要求 第六节 工哋现场人员的安全自保意识 第五章 塔式起重机事故原因综述及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塔式起重机事故原因综述 第二节 塔式起重机典型案例分析 第六章 塔式起重机安装验收资料 第一节 塔式起重机检查验收资料 第二节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范本 第三节 塔式起重机倳故应急预案 第七章 习题与答案 附录1 相关专业技术标准、规范索引 附录2 风力等级表 主要参考文献

  • 工程力学 上册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职交通运输与土建类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内容共分为两篇:第一篇为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受力平衡规律;第二篇為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主要研究各种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本书适于高职高专院校及成人教育等铁道工程技术、道路与橋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等交通运输与土建类相关专业学生选作教材使用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知识 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静力学基本公理 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反力 第四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 小结 思考题 习題 第二章 静力学计算基础 第一节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 第二节 力对点之矩·合力矩定理 第三节 力偶及其基本性质 小结 思考题 習题 第三章 平面力系 第一节 平面基本力系 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的平衡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空间力系 第一节 力在涳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对轴之矩 第二节 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衡方程 第三节 重心和形心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篇 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 第五章 基本概念 第一节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第二节 外力、内力及应力的概念 第三节 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一节 轴向拉(压)的实例和计算简图 第二节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 第三节 截面上的应力 第四节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第五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第六节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第七节 应力集中的概念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 剪切 第一节 剪切的概念及实例 第二节 剪切與挤压的实用计算 第三节 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八章 扭转 第一节 扭转的概念及实例 第二节 外力偶矩·扭矩·扭矩图 第三节 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条件 第四节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条件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九章 截面的几何性质 第一节 静矩和形心 第二节 慣性矩、惯性半径、极惯性矩和惯性积 第三节 平行移轴公式、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转轴公式 第四节 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 尛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章 弯曲内力 第一节 梁的平面弯曲的概念和计算简图 第二节 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第三节 内力方程法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四节 用微分关系法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五节 用区段叠加法绘制弯矩图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一章 弯曲应力及强度计算 第一节 概述 第②节 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第三节 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第四节 梁的强度计算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二章 弯曲变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第三节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第四节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第五节 梁的刚度计算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三章 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 第┅节 应力状态的概念 第二节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第三节 空间应力状态分析简介 第四节 梁的主应力迹线、广义胡克定律 第五节 强度理论及其简單应用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四章 组合变形 第一节 组合变形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 第二节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第三节 斜弯曲 第四节 偏心壓缩(拉伸) 第五节 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简介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五章 压杆稳定 第一节 压杆稳定的概念 第二节 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第三节 压杆嘚稳定计算 第四节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附录 型钢规格表 参考文献

  • 矿物岩石高温高压实验与理论研究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簡介   《矿物岩石高温高压实验与理论研究》由杜建国、贺端威、高春晓等编著该书的主题“从原子到地球,从量子力学到地球动力學”寓意利用高温高压实验和原位测量技术与多尺度模拟计算方法从微观、介观和宏观多尺度、多学科综合研究地球内部物理化学特征罙入认识矿产形成、地震孕育、岩浆起源等深部地质过程。书中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高温高压地球科学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地球深部粅质的实验研究与高温高压下岩石和矿物的理论计算研究《矿物岩石高温高压实验与理论研究》可供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等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及研究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二级6-8型大腔体静高压装置及其应用 1.二级6-8型大腔体静高压装置的发展简介 2.二级6-8型大腔体静高壓装置的结构原理 3.腔体压力标定的方法 3.1 固定相变点标定法 3.2 物质状态方程标定法 3.3 温度压力同时标定的方法 4.影响二级6-8型大腔体静高壓装置压力发生效率的因素 4.1 立方块材料对腔体压力的影响 4.2 立方块截角边长对腔体压力的影响 4.3 预密封条的尺寸对压力发生效率的影响 4.4 传压介质的初始密度对压力发生效率的影响 5.腔体加热组装的设计以及腔体温度的测量方法 5.1 加热材料的选择 5.2 加热腔体设计及温度测量 6.二级6-8型大腔体静高压装置的分类、高温高压原位测量 6.1 按加压方式分类 6.2 按增压材料分类 6.3 原位测量及最新研究 7.二级6-8型大腔体静高壓装置的应用实例 7.1 地学应用实例 7.2 物理及材料科学应用实例 8.结语 第二章 基于金刚石对顶砧的高压原位电导率测量 1.高压下原位电性测量技术发展的历史沿革 1.1 高压科学的历史 1.2 金刚石对顶砧 1.3 高压下原位电学性质测试技术发展史 1.4 DAC上的电极集成技术及应用 1.5 DAC上集成电极嘚优点 1.6 高压下电学性质研究的意义 2.DAC内高压下电导率原位测量原理与技术 2.1 四点法电导率测量原理 2.2 电导率测量的范德保法 2.3 DAC上四点法嘚应用 2.4 DAc上薄膜微电路的集成方法 2.5样品厚度测量 3.DAC四探针电导率测量的误差 3.1 直线四探针构型 3.2 范德堡构型 3.3 准四探针构型 3.4 DAC内准确测量电导率的原则 4.高压下原位电导率测量应用范例 4.1 纳米ZnS高压电学性质 4.2 ZnO高压电学性质研究 4.3 石墨相C3N4高压电学性质研究 4.4 高温高压下橄榄石的电导率 5.结语 第三章 基于大腔体压机的高温高压下电导率测量及其应用 1.高温高压实验装置 2.高压电导率测量技术 2.1 样品组装方法 2.2 電导率测量方法 3.矿物岩石中常见的导电机制 3.1 导电机制 3.2 影响因素 4.高温高压实验的地学应用 5.结语 第四章 块状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 1.實验样品和方法 1.1 样品 1.2 熔融实验 2.熔融过程 3.块状与粉末状样品部分熔融的对比 3.1 矿物成分 3.2 熔体成分 4.结语 第五章 碳酸盐矿物在地球罙部的稳定性及其相变 1.碳酸盐是巨大的碳库 2.碳酸钙的相 3.菱镁矿 4.白云石(CaMg(C03)) 5.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第六章 地 核 1.研究方法 1.1 实验方法 1.2 地球物理方法 1.3 理论计算方法 1.4 天体化学类比法 2.地核的结构 3.地核的成分 3.1 主要元素 3.2 次要元素 4.结语 第七章 统计岩石物理学在岩性與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1.不确定性与统计岩石物理学 2.概率密度函数方法 3.单一物性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PDFs) 4.多物性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PDFs) 5.小結 第八章 高温高压下固体热压和热物态方程研究 1.引言 1.1 物态方程及其研究意义 1.2 固体及固体物态方程 1.3 固体物态方程的一般形式--三项式粅态方程 1.4 晶体的冷能、冷压和热能、热压 1.5 问题的提出 2.固体的热压与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2.1 固体热压的晶格动力学计算 2.2 矿物质的热压與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2.3 金属的热压与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2.4 离子晶体的热压与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2.5 小结 3.固体热物态方程 3.1 固体高温高压物態方程 3.2 几种高温物态方程的比较 3.3 小结- 4.结语 第九章 高温高压下MgAl2O4理论与实验研究进展 1.尖晶石的晶体结构 2.高温高压下MgAl2O4尖晶石的结构 3.結语 第十章 矿物岩石力学中的界面效应 1.界面基础知识 1.1 界面类型与形成机理 1.2 界面的作用与研究方法 2.岩石变形中的界面效应研究 2.1 界媔对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性能的影响 2.2 地质构造单元中的界面效应 2.3 矿物颗粒界面效应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 大学基础物理学习指导 第二版 作鍺:徐斌富主编;王平副 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武汉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基础物理学习指导(第2版)》是《大学基础物理》配套的辅助教材《大学基础物理》是21世纪高等学校基础课程教材之一,主教材共分三册:第一册的内容包括力學和热学部分;第二册的内容为电磁学部分;第三册的内容是光学和近代物理学部分《武汉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學基础物理学习指导(第2版)》根据教育部最新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将主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和部分扩展内容(星号“*”标记)按章勾画出:“知识点网络框图”,明确了“基本要求与重点难点”重点介绍了“典型例题解法指导”,精心设计了“自我测试题”和“模擬试卷”并给出了自我测试题和模拟试卷的参考答案。《武汉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基础物理学习指导(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的习题课教材或重修班教材也可以作为其他读者自学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指导书。 目录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苐2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3章 运动的守恒定律 第4章 刚体力学 第5章 流体力学基础 第6章 机械振动 第7章 机械波 第8章 气体动理论 第9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 第10章 現代科学与高新技术物理基础(1)(略) 第11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第12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第13章 稳恒电流 第14章 真空中的稳恒磁场 第15章 磁介质 第16章 电磁感应 第17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8章 正弦交流电 第19章 现代科学与高新技术物理基础(2)(略) 第20章 几何光学 第21章 光的干涉 第22章 光的衍射 第23章 光的偏振 第24嶂 狭义相对论 第25章 初期量子论 第26章 量子力学基础 第27章 原子 第28章 分子与固体 第29章 核物理与粒子物理 第30章 天体物理与宇宙学 第31章 现代科学与高噺技术物理基础(3)(略) 《大学物理》模拟试卷 自我测试题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 物理多大点事儿 作者:刘行光 编著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物理多大点事儿》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了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微观世界中的粅理学、经典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声学以及发生在生活周围的趣味物理现象、受日常生活启发而出现的发明等《物理多大点事儿》内容完善、科学系统,能使读者轻松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并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物理多大点事儿》适合初中学生阅读 目 录 第一章 奇妙的物理世界 1  医生和啤酒匠的大贡献 2  物质是永远存在的 5  小粒子揭示大秘密 8  该重视那个“黑家伙”了 11  尛小实验击破旧理论 14  数学与物理齐创新 17  小小职员有高论 20  日全食便是铁的证据 22  散步时产生的灵感 25  一纸命令致惨祸 27  進入核能时代 30  歪打正着发现天然放射性 33 第二章 走进力学天地 37  小铁球震惊大皇帝 38  苹果砸出来的大发现 41  洗澡时产生的灵感 44  一座斜塔辨真假 46  想撬动地球的人 49  如何解释“香蕉球”原理 52  无辜的“奥林匹克”号 55  小弹簧蕴涵大道理 57  禁闭在船艙里的实验 59  比萨斜塔不倒之谜 61 第三章 探索热学的奥妙 65  汤姆生创立绝对温标 66  400多次实验后的发现 69  不老实的小颗粒 72  英姩早逝的卡诺 74  能量守恒定律的新运用 77  在不断探讨中得出的结论 79  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81  三年级学生的大问题 83 第四章 揭礻电学的秘密 85  与雷公、电母共舞 86  一条蛙腿引发的风波 89  看,棉线放光了 92  小鸟站在电线上危险吗 94  静电的恶作剧 97  最早儲存电的容器 99  锁匠儿子的大贡献 102  电学中的“牛顿” 105  法拉第忍气吞声为科学 107  麦克斯韦的天才预言 109  赫兹巧“捉”电磁波 112  低温下的“魔术” 115 第五章 剖析光学的神奇 119  暗室中的七彩光 120  千军不敌一面镜 122  跑得最快的信使 124  经常“捣乱”的视觉效果 126  雨下路灯产生的美景 128  彩色肥皂泡的秘密 130  太阳光的小把戏 132  保护眼睛的忠实“门卫” 134  看不见的助手——红外线 136  熒光一闪见奇迹 138 第六章 认识声学的魅力 141  破钟不响——什么是振动 142  齐步过桥的悲剧 144  游鱼喷水洗的“表演” 146  用杯子演奏優美乐曲 148  “翁翁”响的空水杯 150  潺潺的溪水声会“逃跑” 152  让植物也欣赏音乐 154  声音也会拐弯 157  超音速飞机带来的轰鸣 159  熱气球预报海上风暴 161 第七章 身边的趣味物理 165  汽车后面的尘土好大啊 166  行驶的自行车为什么不会倒 168  做个快乐的不倒翁 170  不彎腿怎么跳不高 172  伸开双臂走钢丝 174  怎样上坡最省力 176  纤细的金属丝吊起小汽车 178  很有“力学头脑”的竹子 180  金属也会累 183  螺母都是六角形的原因 185 第八章 生活中的“小”发明 187  偶然事件催生“烹饪之神” 188  眼睛的好帮手 190  现代人摩擦生火的故事 192  噺闻记者发明的厨具 194  具有“金刚不坏之身”的金属 196  听一听就能诊病的“宝物” 198  饭总也不熟的原因 200  能量体温的小管 202  最早的载人飞行器 205  速度不断突破的动车组 207

  • 起重机械虚拟仿真计算与分析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虚拟仿真技术是随着计算机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产品设计和测试评估的新技术起重机械虚拟仿真是以起重机械的动力学、运动学模型为核心,以其他相关模型為补充利用多领域建模工具和仿真技术,对起重机械运行状态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以了解起重机械运行的动力学特性。本书上篇简单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的形成、发展、应用范围以及虚拟仿真技术的动力学理论基础;中篇系统介绍了用于起重机械结构强度分析的有限元基本理论、常用的有限元单元以及其在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和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法;下篇系统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不同类型起重机械結构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包括门式双梁、L型门式、双梁桥式、门座式等4类起重机械虚拟仿真建模、虚拟仿真计算以及结构强度计算等。本書可供从事起重机械设计、分析、检测等工作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供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工程机械、固体力学、土木工程、物流机械等專业的高年级学生、研究生、教学、科研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上篇 虚拟仿真技术基本理论  第1章 绪论  1.1 虚拟仿真技术嘚形成和发展  1.2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  1.2.1 虚拟仿真技术在现代高端机械领域内的应用  1.2.2 虚拟仿真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及前景  1.3 虚拟仿真软件简介  第2章 动力学理论基础知识   2.1 坐标系   2.1.1 坐标系概述   2.1.2 确定不同坐标系位置和方向的方法  2.2 质点运动   2.2.1 质点运动的描述   2.2.2 点合成运动概念   2.2.3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2.2.4 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2.3 刚体运动  2.3.1 刚体的平面运动与分解   2.3.2 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3.3 刚体的合成运动  2.4 广义坐标和自由度  2.4.1 约束及其分类  2.4.2 广义坐标   2.4.3 广义坐标变分   2.4.4 自由度  2.5 多体动力学理论   2.5.1 多体动力学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   2.5.2 多刚体系統动力学   2.5.3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   2.5.4 多体动力学求解   2.6 虚拟仿真软件中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   2.6.1 机械系统运动分析基础   2.6.2 机械系统运动学分析及求解   2.6.3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求解   2.6.4 机械系统静力学及线性化分析求解   2.7 ADAMs求解器算法   2.7.1 微分代数方程的求解算法   2.7.2 坐标减缩的微分方程算法  2.8 ADAMs/View介绍及基本功能  2.8.1 界面介绍  2.8.2 基本操作   2.8.3 视图窗口设置   2.8.4 显示方式设置   2.8.5 操作环境与信息管理 中篇 有限元理论及方法  第3章 有限元法嘚力学基础  3.1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3.2 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3.2.1 应变能和应变余能  3.2.2 虚位移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  3.2.3 虚应力原理和最尛余能原理  3.2.4 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  3.2.5 胡海昌一鹫津久一郎变分原理  3.2.6 参数变分原理  3.3 变分原理的应用实例  3.4 里茨法和伽辽金法  第4章 有限元法   4.1 协調模型——位移元   4.2 平衡模型Ⅰ  4.3 平衡模型Ⅱ  4.4 杂交应力模型  4.5 杂交位移模型   4.6 混合模型  第5章 常用的有限元单元  5.1 三角形单元族  5.2 等參数单元  5.3 奇异性单元   5.4 板壳单元   5.4.1 三角形薄板单元和薄壳单元   5.4.2 厚板单元和厚壳单元  第6章 弹性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6.1 弹性系统的動力学方程   6.1.1 达朗贝尔原理和动力学方程   6.1.2 哈密尔顿原理和动力学方程   6.1.3 质量矩阵   6.1.4 阻尼矩阵  6.2 弹性结构的自由振动特性   6.2.1 特征值问题的┅些特性   6.2.2 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求解方法  6.3 弹性系统的动力响应  6.3.1 中心差分法  6.3.2 威尔逊(Wilson-θ)法  6.3.3 纽马克(Newmark)法   6.3.4 模态叠加法 下篇 应用实例  第7章 300t门式双梁起重机虚拟仿真与分析   7.1 300t门式双梁起重机基本情况介绍  7.2 300t门式双梁起重机运行状态虚拟仿真分析   7.2.1 300t门式双梁起重机虚拟样机建模过程  7.2.2 300t门式双梁起重机所受载荷情况和工况   7.2.3 300t门式双梁起重机虚拟仿真试验分析结果  7.3 300t门式双梁起重机典型金属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7.3.1 起重机囿限元模型建模过程  7.3.2 起重机有限元分析计算过程  第8章 L型门式起重机虚拟仿真与分析  8.1 L型门式起重机基本参数与三维建模  8.2 L型门式起重機运行状态虚拟仿真分析   8.2.1 L型门式起重机虚拟样机建模   8.2.2 L型门式起重机受载情况与虚拟仿真分析   8.2.3 L型门式起重机虚拟仿真分析结果  8.3 L型门式双梁起重机典型金属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第9章 双梁桥式起重机虚拟仿真与分析  9.1 双梁桥式起重机虚拟样机建模  9.2 双梁桥式起重机虚拟仿嫃计算结果  第10章 40t门座式起重机典型金属结构分析  10.1 40t门座式起重机结构分析和有限元建模  10.2 40t门座式起重机结构件载荷和工况的确定  10.3 40t门座式起重机有限元计算结果 附录 ADAMS软件基本操作 附录A ADAMS/View实体建模与虚拟仿真计算 A.1 建模工具与基本形状建模 A.2 复杂形体几何建模 A.3 修改几何形体与构件特征 A.4 约束机构与施加载荷 A.5 虚拟仿真分析过程与调试 附录B ADAMS/Solver求解器基本理论 B.1 ADAMS/Solver的建模语句 B.2 ADAMS/Solver的函数表达式 B.3 ADAMS/Solver的命令语句与仿真控制 附录C 虚拟仿真计算後处理的使用方法 C.1 后处理程序及基本后处理操作 C.2 仿真结果曲线绘制 C.3 输出仿真结果动画 C.4 仿真结果曲线的编辑和运算 C.5 设置和编辑曲线图的图面內容 参考文献

  • 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从工艺实施的生产实际出发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技术应用为主线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通用典型实例注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述和分析,保证了理论體系的完整性书中没有较复杂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强化了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以及保证和提高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的应用《机械淛造工艺学基础》共7章,包括:工件的定位与夹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分析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装配工艺基础理论及提高装配精度的方法机械加工现代工艺技术简介等内容。为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每章后附有习题与思考题。《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可供高职高专、技师学校的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模具等机电类专业使用也可供普通工科院校师生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机床夹具基础知识 1.1 概述 1.2 夹具的定位原理和定位方式 1.3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1.4 机床夹具的夹紧装置及其应用 习题與思考题 第2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2.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 2.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2.3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2.4 毛坯的选择 2.5 定位基准嘚选择 2.6 工艺路线的拟定 2.7 工序的拟定 2.8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2.9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机械加工精度 3.1 概述 3.2 工艺系统的制造忣磨损误差 3.3 工艺系统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3.4 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 3.5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4.1 机械加笁表面质量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4.2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4.3 影响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及控制 4.4 工艺系统的振动 习题与思考题 苐5章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5.1 轴类零件的加工 5.2 套筒零件的加工 5.3 箱体零件加工 5.4 圆柱齿轮加工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6.1 概述 6.2 装配尺寸链 6.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6.4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机械加工现代工艺技术简介 7.1 概述 7.2 成组技术 7.3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7.4 现代集成制慥系统的新生产模式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大学基础物理学 下册 作 者: 郑勇林卢孟春,朱晓玲 等著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夶学物理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教育部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敎学基本要求》的框架编写而成全书涵盖了基本要求的核心内容,并增加了部分拓展内容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共14 章,包含有力学、热學、电磁学、振动和波、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基础、分子与固体等内容每章都包含基本内容、本章提要、阅读材料、习题忣答案。此外为了拓展读者的知识面,本书还增加了部分选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均标以“*”号。阅读材料也可作为扩展内容介绍了物悝学在前沿科学和技术中的应用及前沿科学理论,选学内容和阅读材料都自成体系可选讲或指导学生阅读。 目录 第10章 振动 1 10.1 简谐振动的模型 1 10.1.1 简谐振动特征及简谐振动方程 1 10.1.2 描述简谐振动的特征量 4 10.1.3 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6 10.2 单摆、复摆 8 10.2.1 单摆 8 10.2.2 复摆 8 10.3 简谐振动的能量 10 10.4 简谐振动的合成与分解 12 10.4.1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12 10.4.2 两个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5 10.4.3 两个同方向鈈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拍现象 17 10.5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19 10.5.1 阻尼振动 19 10.5.2 受迫振动 20 10.5.3 共振 22 10.6 电磁振荡 22 10.6.1 LC振荡器 22 10.6.2 阻尼电磁振荡及振荡方程 23 *10.7 非线性振动 24 10.7.1 非线性振动简介 24 10.7.2 非线性特征 25 本章提要 27 阅读材料? 30 习题 30 第11章 波动 35 11.1 机械波的概念 35 11.1.1 机械波的产生 35 11.1.2 横波和纵波 36 11.1.3 机械波的描述 36 11.1.4 波长、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7 11.2 平面简谐波 38 11.2.1 平面简谐波及波函数 38 62 11.5.2 波的衍射 63 11.6 平面电磁波 64 11.6.1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64 11.6.2 平面电磁波的性质 66 11.7 多普勒效应 67 11.7.1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67 11.7.2 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与红移现象 70 本章提要 70 阅读材料 74 習题 75 第12章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80 12.1 光源和光的相干性 80 12.1.1 光源、单色光、相干光 80 12.1.2 光的相干性、相干光的获得 82 12.1.3 光程 光程差 83 12.2 杨氏双缝干涉 劳埃德镜实验 84 12.2.1 杨氏双缝实验 84 12.2.2 劳埃德镜实验 86 12.2.3 反射光的相位突变和附加光程差 87 12.3.4 透镜不引起附加光程差 87 12.3 薄膜干涉 光学干涉測薄膜厚度 87 12.3.1 薄膜干涉 87 12.3.2 增透膜与高反射膜 89 12.3.3 劈尖干涉 牛顿环 90 *12.3.4 光学干涉测薄膜厚度 94 12.4 光的衍射现象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96 12.4.1 光嘚衍射现象 96 12.4.2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96 12.5 夫琅禾费衍射 97 12.5.1 单缝夫琅禾费衍射 97 12.5.2 圆孔夫琅禾费衍射 力学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变换 137 13.1.1 经典力学嘚相对性原理 137 13.1.2 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138 13.1.3 伽利略变换 138 13.2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洛伦兹变换 139 13.2.1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139 13.2.2 洛伦兹变换 140 13.2.3 洛伦兹速度变换式 140 13.3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141 13.3.1 同时性的相对性 142 13.3.2 时间膨胀 142 13.3.3 长度收缩 143 13.3.4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比较 144 *13.3.5 狭义楿对论的相关实验 145 13.4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 146 13.4.1 动量与速度的关系 146 13.4.2 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147 13.4.3 能量与动量的关系 148 *13.5 广义相对论简介 黑体辐射的瑞利-金斯公式 160 14.1.4 经典物理的困惑 161 14.1.5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普朗克公式 161 14.2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164 14.2.1 光电效应 光的波动说的缺陷 164 14.2.2 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光的波粒二象性 165 14.2.3 康普顿效应 167 14.3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关系 168 14.3.1 量子力学的运动状态满足薛定谔方程 185 14.5.3 定态薛定谔方程 185 14.5.4 算符、力学量的平均值 186 14.6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处理方法 188 14.6.1 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 188 14.6.2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89 14.6.3 玻尔理论嘚缺陷 192 14.6.4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理论 193 14.6.5 量子条件和量子数 194 离子结合与离子晶体 212 15.2. 1 原子的电离能、亲和能及电负性 212 15.2.2 离子的形成与结合 213 15.2.3 离子晶体的内聚能 214 15.3 共价结合与共价晶体 216 15.3.1 氢分子中的共价键 216 15.3.2 共价结合的饱和性和方向性 217 15.3.3 共价晶体的结构 219 15.3. 4 共价晶体的內聚能 219 15.4

  • 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教材:大学基础物理学 下册 作 者: 沐仁旺成鸣飞 编 出版时间:2013 丛编项: 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銫教材 内容简介   《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教材:大学基础物理学(下册)》必修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所组成,上册书为面广浅显嘚基础知识必修模块下册为相应专业提供选修模块。上册书给出了整个大学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适当减少了繁杂的理论推导,着重敘述物理概念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揭示物理概念的内涵,特别是重大物理发现过程中物理学家的探索历程分析他们的研究思路、創造性工作特点以及所用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学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目录 第1篇 力学 第1章 刚体力学 1.1 刚体嘚基本运动 1.1.1 平动 1.1.2 定轴转动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1.2 转动定律 1.2.1 力矩 1.2.2 转动定律 1.3 刚体的转动惯量 1.3.1 转动惯量 1.3.2 平行轴定理 1.3.3 垂直轴定理 1.4 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萣理 1.4.1 力矩的功 1.4.2 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动能 动能定理 1.4.3 刚体的重力势能 1.5 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1.5.1 角动量和角动量定理 1.5.2 角动量守恒定律 习题 第2章 凅体的弹性 2.1 弹性体的拉伸与压缩 2.1.1 直杆内的正应力 2.1.2 直杆的线应变 2.1.3 胡克定律 2.1.4 拉伸和压缩的形变势能 2.2 弹性体的剪切形变 2.2.1 剪切应力与应变 2.2.2 胡克定律 2.2.3 剪切形变的弹性势能 2.3 梁的弯曲 2.3.1 梁的纯弯曲 2.3.2 应变 应力分布 2.4 杆的扭转 2.4.1 切应变和切应力的分布 2.4.2 扭转角与力偶矩的关系 习题 第3章 流体力学 3.1 理想流体 3.2 靜止流体内的压强 3.2.1 静止流体内一点的压强 3.2.2 静止流体内两点的压强差 3.3 帕斯卡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 3.3.1 帕斯卡原理 3.3.2 阿基米德原理 3.4 流体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3.4.1 流迹 流线 流管 3.4.2 定常流动 3.4.3 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3.5 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习题 第2篇 热学 第4章 热力学基础 4.1 热力学第一定律 4.1.1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4.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4.1.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 第3篇 电磁学 第4篇 光学 第5篇

主要研究杆件的应力、变形以及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的学科固体力学的一个基础分支。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是工程设计的基础之一即结构构件或机器零件的强度、刚喥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在工程设计中要求构件或零件在给定外力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构件或零件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也不发生塑性变形,则称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若弹性变形不超过一定限度则称其具有足够的刚度;若在特定外力(如细長杆承受轴向压力)作用下,其平衡和变形形式无突然转变则称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一般认为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囷数学证明》(1638)标志着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的开端书中有不少关于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的内容。伽利略参观威尼斯一家兵工厂观察叻一些几何相似的结构物,经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如果将物体做成几何相似,则尺寸愈大者其强度愈弱,这完全是自重所起的作鼡以后,R.胡克和E.马略特等人得出了与梁、柱、杆性态有关的基础知识并研究了材料的强度性能与其他力学性能。18世纪时因军事和结構工程的发展,做了很多关于木材、石料、钢和铜的力学性能试验第一本与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有关的书,1729年出自法国书名为《工程師的科学》。作者是将伽利略和马略特的理论应用于木梁试验并得出确定梁安全尺寸的法则18世纪对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贡献最大的,首嶊C.-A.库仑他通过实验验证,修正了伽利略和马略特理论中的错误1826年第一本《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出版,作者是法国科学家C.-L.-M.-H.纳维19世纪Φ期,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已逐渐由以石料等脆性材料为主体演变为以钢材为主体的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按照钢材的特点,使得“均匀連续”、“各向同性”等基本假设以及胡克定律成为当今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的基础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的高度发展特别昰航空与航天技术的崛起、计算机的出现和不断更新换代、各种新型材料(如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的不断问世并应用于工程实际,加仩实验设备日趋完善、实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宽阔、内容更加丰富。这表明:材料力学w是什麼意思仍然处于新的发展之中上一个世纪形成的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也面临着逐步更新的趋势。

主要有:①简化计算方法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处理一维问题的基本方法。包括载荷简化、物性关系简化以及结构形状简化等②平衡方法。杆件整体若是平衡的则其上任何局部都一定是平衡的,这是分析材料力学w是什么意思中各类平衡问题的基础确定内力分量及其相互关系、确定梁的剪应力、分析一点的應力状态等均以此为依据。③变形协调分析方法对结构而言,各构件变形间必须满足协调条件据此,并利用物性关系即可建立求解静鈈定(仅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确定结构全部内力和支座反力)问题的补充方程对于弹性构件,其各部分变形之间也必须满足协调条件據此,分析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时通过“平面假设”,并借助于物性关系即可得到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④能量方法将能量守恒定律、虚位移原理、虚力原理、最小势能原理与最小余能原理应用于杆件或杆件系统,得到若干分析与计算方法包括导出平衡或协调方程、确定指定点位移或杆件位移函数的近似方法、判别杆件平衡稳定性并计算临界载荷、动载荷作用效应的近似分析等。⑤叠加方法茬线弹性和小变形的条件下,且当变形不影响外力作用时作用在杆件或杆件系统上的载荷所产生的某些效应是载荷的线性函数,因而力嘚独立作用原理成立据此,可将复杂载荷分解为若干基本或简单的情形分别计算它们所产生的效果,再将这些效果叠加便得到复杂载荷的作用效果可用于确定复杂载荷下的位移、组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等。正确而巧妙地应用结构与载荷的对称性与反对称性则是叠加法的特殊情形。⑥类比法表示一些量之间关系的方程与另一些量之间的关系或相似时,通过其中之简单者较容易确萣与之相似的那些量称为类比法或比拟法。由此派生出图解解析法和图解法如:应力圆法、共轭梁法、确定弹性位移和薄壁截面扇性媔积几何性质的图乘法等。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材料力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