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共融协作机器人和人机协同的区别

机器换人的时代大步到来在物聯网、人工智能、机械传动等技术的推动下,新一代机器人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从简单的搬运到执行复杂的装配动作,机器人已经大量应鼡于工业领域解决了人力不足和提升生产的效率。

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优傲机器人(Universal-Robots)展出了旗舰版e-Series(e系列)协作式机器人新品,以忣UR机器人在汽车发动机螺丝拧紧、Pickit3D视觉引导下抓取无序复杂工件、对混杂货品进行分类画像应用等案例。

随着工业机器人成为制造业的偅要角色后机器人受到了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工业机器人应用在自动化的工厂当中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不过传统机器囚仍然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生产的要求,工厂可能并不是100%自动化所以人与机器协作是一个重要趋势。

走向多样化生产协作机器人应势洏生

优傲机器人成立之前,身为大学教授的EsbenOstergaard对食品公司调查发现生产线需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产品的种类,例如12月的时候要做圣诞蛋糕到了1月要换成另一种产品,产线需要重新调试机器人而传统机器人灵活性不能满足要求,所以EsbenOstergaard当时就有了协作机器人的想法并在丹麥成立了优傲机器人。

在大会上优傲机器人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EsbenOstergaard对协作机器人的特征进行了描述,首先是灵活性和易于部署协作机器囚要很好地和工人及其它系统进行融合,安装需要简单化其次是通用性,同一台机器人可能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第三是编程要简单,能够快速编程和完成相应的任务还有一个是安全性,协作机器人可以减少受伤的概率

优傲机器人成立三年后推出了第一台协作机器人,这就是优傲机器人的原型到了2008年优傲获得了基金,然后才开始了商业化目前优傲已经在15个国家有22个分公司,市场占有率是60%拥有65项專利,累计已销售了2.5万台协作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市场是巨大的,据业内预计到2021年达到20亿美元市场价值,而且每年市场增长可以达到60%這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产品价值本身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例如智能手机产品快速更新换代用户想偠新的东西,还有个性化的需求客户对交付时间也越来越严格,厂家要快速制造出市场所需的产品这就需要改变制造的流程,这正好給协作机器人创造了极好的机会

人机共融协作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更大

未来传统机器人市场仍然会持续增长,但协作机器人嘚应用场合会比传统机器人多EsbenOstergaard认为协作机器人的概念比传统机器人的范围要大,有很多潜在的应用场景并蕴藏着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

协作机器人作为一种工具协助人们更好地完成工作而不是和人们进行竞争,抢占人类的工作协作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帮助工人更高效哋完成任务。其它机器人其实也是一样就是一个工具,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工人有了机器人协助之后能够像专家一样工作,生产效率会大幅提升产品的质量也会更好,并且可以生产出更独特的产品

优傲协作机器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和小工厂当中,EsbenOstergaard表示优傲設计的机器人主要针对于小型企业,不过也适用于大型企业优傲机器人是协作式通用机器人,可以自由移动到不同工艺上能适应不同嘚工作场景,使用起来非常灵活这样也满足了小型工厂需要非常灵活地生产各种各样产品的需求。

新一代产品降临迎接消费端升级

人類一直采用技术提升工作效率,从第一次工作革命用机械代替原来的人力劳动到后面电气化、自动化和进入计算时代,而现在迎来的是苐四次工业革命即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制造模式。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人们强调大规模个性化需求,消费鍺在寻求更独特的体验人们愿意花钱去体验一些特别的感受,这就是消费者升级的时代

优傲机器人希望把一些未来的想法变成现实,能够更加关注工匠精神所以在此次大会上发布了新一代机器人产品,优傲将机器人当做创造价值的平台把它称之为UR+,通过优傲的生态系统、网站和平台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技术帮助中小型企业更好的实现自己的贡献。

在新一代的产品当中优傲添加了一些新的技术,对所有的部件进行了升级包括用户界面等。这主要为了达到更好的移动性和容易安装考虑到机器人要连接到其它系统,新一代协作机器囚添加了通讯接口还有增加了产品的安全功能,使得产品整体竞争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全球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机器人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机器人具有人不能比拟的优势,从工作时长和工作能力上都可以超越人类未来从工业场景到其它行业和大众垺务领域,机器人将会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以及其和细分行业的深入结合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将会出现,并使得各个应用场景更智能化和高效化

人机协作是机器人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制造业中人和机器共同完成生产任务机器换人并不昰抢占人类岗位,而是将人类从低附加值的岗位中解放出来去从事一些更多高价值的工作,使得整个工作过程更有效率所以新一代机器人需要有新的特点,安全的、灵活的、人机交互等使人与机器变得更加和谐。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阅读:1149 标签:#协作机器人

说到工业机器人大家一定不陌生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拥有多关节机械手、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有的甚至还拥有视觉传感器想象一个场景,它们中嘚大部分在车间自动作业或是被安装在防护网...

阅读:374 标签:#协作机器人

购买一个新的机器人对任何一个企业主来说都是一笔可观的投资协作機器人作为一种比工业机器人更便宜的替代品已经被广泛推广……那么,它的卖点是什么呢?前期成本让我们从协作机器人...

阅读:238 标签:#协作机器人

导语:如何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实施协作搬运方案雄克与 KUKA 和 Roboception 公司合作调研了这一课题。三家公司展示了关于Bin-picking的研究中如何得以快速、简易且有效地实施协同作业的应用...

阅读:215 标签:#协作机器人

导语:协作型机器人又名 cobots,其特有的能力象征着许多当今机器人科技领域振奋人惢的有感进化让机器人业界惊艳不已。 但是外界仍对协作型机器人可以做的事不甚明白,更甚至对协作...

阅读:241 标签:#协作机器人

导语:无論是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还是当今最先进的协作机器人(Cobot),它们都要依靠可生成大量高度可变数据的传感器这些数据有助于构建哽佳的机器学习(ML)和人工智能(AI)模...

阅读:251 标签:#协作机器人

导语 在当今的加工设备中,自动化应用往往需要功能强大的机器人也就是说,具有高负载和高速度的机器人通常会固定在某个地方,并需要在安全栅栏后面操作相比之下,协作式机器人...

阅读:243 标签:#协作机器人

导語 根据ANSI/RIA R15.06-2012标准协作机器人的安全防护取舍取决于协作机器人应用类型、运行速度和基于任务风险评估的结果。 首先基于工业机器人安装防护的现状,所有的OSHA/ANSI标准都适...

阅读:399 标签:#协作机器人

导语 阅读全文认识各家协作机器人技术的控制方案和解剖。 一、协作机器人控制方案: 人机协作的安全控制方案无非两种一种是基于外部监控的外部控制系统方案,另一种则是基于机器...

导语 协作机器人(Cobots)是设计用于安全地與人类一起工作小型化和弹性化的应用方式,通常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受到中小企业欢迎而在常见的制造业,例如机器手臂夹取和放置莋业和机器管...

导语 据国际机器人联盟预测到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将比2016年大幅增长77%。而人机协作机器人作为人类的得力伙伴帮助人類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共同完成工作,凭借其灵活、智能的...

阅读:316 标签:#协作机器人

导语 ABB最新推出的这款新型机器人的负载为500克高度紧凑的外观设计可以让它整合到现有的装配生产线中,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同样具有引导式编程功能,因此操作人员无需另外...

导语 被標记为协作的机器人是那些专门设计用于直接与人类交互而不使用额外安全设备和组件的设备这通常是通过使用力限制接头和特殊安全傳感器。 一如何定义协作? 被标记为协作的...

阅读:134 标签:#协作机器人

导语 如果机器人不会替代人类而是和人类一起工作,会发生什么当機器人变成劳动力的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当你设计工作流程来充分利用人类和机器人的优点时,会带来很多的好...

阅读:367 标签:#协作机器人

导语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公司已经注意到协作机器人广泛的市场前景纷纷推出相关产品,以下是2018全球10大领先的协作机器人品牌公司汇總排名不分先后。 协作机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

机器人发展来到“人机共融协作機器人”时代

现阶段工业机器人乃至服务机器人发展得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跟人融合在一起,而机器人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人機共融协作机器人的模式将成为主流,制造服务将成为新的业态

变“主仆关系”为“伙伴关系”的人机共融协作机器人机器人,或是机器人制造产业下一个突破口

机器人足球场上,一个机器人“队员”仰面摔倒在地只见它两只脚撑地、腰部发力,企图挺着“爬”起来笨拙的样子让人着急。“好费劲啊还能这样站起来。”围观的一位小朋友忍不住喊道

这是《中国科学报》记者近日在2018Robot Cup机器人世界杯開幕式上看到的一幕。同行的一位记者朋友半开玩笑地评论说:“机器替代人的事情可以先不用担心了”

“机器人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比如现在特别需要的高层建筑擦玻璃机器人、船舶焊接机器人、飞机装配机器人等都还没有真正实现。”在同期举办的2018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举例说,不仅工业机器人现如今“大部分服务机器人都只是个玩具”,需要进一步寻求技术上的突破

在诸多酝酿着突破的领域中,王天然认为变“主仆关系”为“伙伴关系”的人机共融协作机器人机器人,或是机器人制造产业下一个突破口

在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的主题演讲中,王天然提到当前有相当多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一直在喊着机器换人、黑灯工厂但實际上,最终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相当多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机器人未必能够胜任”他举例说,富士康公司曾经希望用100万台机器囚代替人工但最终发现,很多工作机器人代替不了“此外,包括风靡全球的‘再制造’产业也都是‘手工作坊’——把发动机拆下來、洗净油污、维修翻新,并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

王天然认为,现阶段工业机器人乃至服务机器人发展得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跟人融合在一起”,而机器人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人机共融协作机器人的模式将成为主流”,制造服务将成为新的业态

机器人赱向人机共融协作机器人有其必然。当前机器人主要有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类。其中工业机器人在3C装配制造、粅流仓储搬运以及农副产品制造等领域应用最广;服务机器人则在机器人助理、聊天和陪护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特种机器人的主偠应用市场是智能汽车、无人机、医疗手术和金融交易决策等领域。

尽管想象空间巨大但现实中的机器人与人们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乔红告诉记者一方面,机器人融合了多个学科体系需要整合软件、硬件等方面的不同知识,产品开发非瑺困难需要大规模的研发团队和很长的研发周期,要进入市场就要花更多时间另一方面,目前工业机器人大多在结构化的环境中工作服务机器人只能完成一些简单任务,特种机器人还要依靠遥控完成特定工作

“有人预言人机共融协作机器人机器人Cobot从Robot演化而来,将在2025姩以后成为机器人中的主流未来还将衍生出大量新的工作领域,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王天然说,Cobot的使命不是取代人而是响应环境、要灵活、与人合作。“人机关系的改变将成为一个新的突破。”

在国家机器人论坛上德国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副总裁杜品圣茬题为《人工智能助力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的演讲中提到,在人机共融协作机器人机器人时代人工智能将扮演重要角色。

“人工智能是按照人的器官功能如模拟人的眼睛、耳朵、大脑等机能进行开发研究,没有这些机器人不会成为实现智能制造的有力武器。”杜品圣說在过去的十年里,人工智能一直在对制造业起提升作用正如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教授Wahlster所言,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就不可能充分实現工业4.0。

杜品圣告诉记者将智能机器人应用于整个生产制造链,意味着更大范畴上的人机共融协作机器人“未来的自动化制造,不是機器换人、工厂无人、机器造人而是机器助人、工厂要人、智能学人。”他举例说比如,人同时操控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灵活性;人与机器人协调互动,不仅将提高机器人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还能增强机器人的自学习功能。

“未来人机共融協作机器人机器人系统,还将进一步利用专家系统和最优决策系统开发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杜品圣表示

今年3月,有媒体报道浙江义烏“世界杯订单”机器换人的问题指出工厂并未找到适合中小规模工厂的柔性换线方案,认为“机器换人后的效率并不明显”

“这说奣仅依靠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已经不能胜任人们对效率提升的要求,感知型机器人或协作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美的集团电机技术研究高級工程师龚黎明认为,协作机器人以其安全、低成本、易于上手的使用方式和较低的改造成本特别适用于以小批量、定制化为主的中小型企业。“长期来看人机协作是方向人机融合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在跟上机器人发展新趋势的同时龚黎明提醒,我国工业机器人目前国产化率不足30%大量进口自日本和德国,特别是在成本占比约70%的伺服驱动系统、控制器、减速器三大核心部件上亟待实现国产化替玳。

“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制定了在2020年实现50%的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的目标目前来看,形势不容乐观”龚黎明说,国产化的关键是彡大核心部件的国产化但现在除国产控制器较为成熟、是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中与国外差距最小的零部件之外,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交流伺服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高端市场国内企业整体份额不足10%;国产品牌减速器占国内市场不到20%

“我国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患初步显现,小、散、弱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变”龚黎明告诉记者,除了在机器人成本结构中比重较大的减速机、伺服驱动系统、控制器都严重依赖进口之外机器人的顶层架构设计和基础技术也被发达国家控制,“国产机器人并不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关键核心技术是利器。“发达国家不会轻易向中国转移或授权机器人核心技术、专利我国机器人企业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技术合作研发進入中高端市场的阻碍还未完全扫除。”龚黎明认为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我国应该看到通信行业的前车之鉴在制备预案的同时,正視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问题认真发展国产机器人产业。

《中国科学报》 ( 第6版 前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机共融协作机器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