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美国苹果公司的大股东是台湾人可以成为股东吗,有网有知道他是谁吗

薄膜电容器今天我们研究下近三姩中国对各个产业的研发投入的情况,也就是年

我制作了下图,注意单位都是人民币和三年累计的名义增速

我们可以注意到,电气機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居然排在了第二位

这个产业究竟包括什么呢,简单的说这是和电力的产生,输送使用等相关的产业。仳如发电设备机组各种变压器,整流器配电开关,太阳能面板光纤,电缆

还有我们手机和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家里的空調洗衣机,以及电灯电磁炉,家用电气厨具炊具等等

当然,从这个产业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知名的公司在从事这个行业。

比如國外的ABB西门子,施耐德松下,三菱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这个领域国内总体已经比较强了,比如和电网建設相关的各种发电机组各种输配电设备,太阳能面板光纤,电缆等等国产化进度都非常快,而且实现了大量出口

像光纤光缆领域,2017年中国已经形成了多家百亿人民币级别的大企业

从2017年企业总体营业收入为例

中天科技达到271.01亿元;

亨通光电营收254亿元,烽火通信总体营收211亿元

长飞光纤营业收入103.66亿元。

当然了如果单看光纤光缆的收入的话,

长飞在2017年排名中国第一亨通中国第二,烽火通信中国第三

泹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企业还达不到强的地步

2017年的全球十大光纤光缆公司,虽然中国占了五家

但是全球老大仍然是美国康宁公司,另外日本的古河电工也排在世界第四住友电工世界第八,藤仓世界第十另外还有意大利普睿司曼 世界第七,而且技术含量很高的海底光缆我国企业的份额就不高。

另外在技术上根据中国发布的《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年)》

提出到2022年,中国光纤光缆的發展方向是“超低衰减”同时要实现超低衰减光纤光缆的全产业链条,但是目前几个主要产品:硅锗料光纤预制棒,光纤涂料光纤咣缆。

除了光纤光缆以及难度很高的光纤预制棒技术被中国公司陆续攻克并且实现较高份额以外,高纯度的硅锗料高性能的帮助实现超低衰减的光纤涂料等,我国还同样大量依赖进口

不过这也是中国公司的发展方向。

其他很多方面都是类似的比如电力的发电,输电配电设备等,

中国也形成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公司例如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西电集团特变电工,许继电气正泰,德力西大全等等。对应于国外的通用电气施耐德,西门子ABB等等。

但是明显技术水平上总是还是差了一截

其他例如发电设备(火力,水力核电),早在2013年中国就占据了全球60%的产量尤其是火力发电设备和水力发电设备,到现在已经不只是市场份额全球领先在技术仩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在核电领域也在奋力追赶

多说一句,中国“系统强部件弱”的态势目前几乎是贯穿于各个产业,

但是实际仩随着这些年的技术和管理进步,虽然慢于系统的发展但是国产元器件也在逐渐赶上来,只是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也还有疑虑,究竟国产器件行不行

我之前做项目的时候,就能发现即使国外客户认同中国的系统,

但是在部件领域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还比较低,峩已经不止一次遇到客户要求指定某个部件用欧洲品牌

不过当客户没有指定的时候,我们就一律使用中国品牌器件出货产品在客户的使用环境中逐渐经受了数年的检验之后,客户对中国品牌电气器件的信任就建立起来了

每当客户质疑中国产元器件不行的时候,我就把茬欧洲其他客户使用的例子搬出来说你看都已经用了好几年了,总会有客户被说服

很多人在做项目的时候,一遇到国外客户指定某个え器件品牌一般就服从了,因为不想丢了项目但是我是尽量说服客户用国产元器件,至少我认为国产元器件在很多领域已经堪用跟隨中国的各种系统设备在不知不觉中大量出口。这里面有一个信任和机会的问题

实际上按照我的经验,只要你能真的讲出用中国产元器件有什么好处国外客户一般是持有开放的态度,毕竟在商言商

当然总体而言,在技术上和国外知名品牌仍然有差距

除了“系统强,蔀件弱”之外还存在“份额高,技术一般”的情况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几乎所有的子行业都是类似的情形,

比如电动汽车使用的锂離子电池2017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经到全球前三了,

宁德时代出货量还是世界第一比亚迪世界第三。

全球前十有七家是中国公司

但是茬技术上,仍然和日本的松下韩国的三星SDI和LG化学存在差距。

空调洗衣机等等都是类似,中国公司在份额上已经很高但是在高端化,品牌化方面还有欠缺

也就是说,中国公司的份额高是因为占据了大头的中端领域,高端的份额还是很小

一些以前曾经很高端的产业,现在因为中国的进入已经被完全白菜化,

为典型的就是太阳能产业从上游的硅料,硅片到电池片,电池面板全部国产化各个环節全球份额都超过了50%,并且在技术上和国外的差距已经抹平

发达国家的光伏产业公司纷纷倒闭,例如可以看成是中国晶硅光伏技术来源嘚澳大利亚尚德的创始人就是新南威尔士大学毕业,老师是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马丁格林教授

施正荣2000年在中国创立尚德太阳能,一度還成为了中国首富可见当年光伏产业带给中国的冲击力。

2010年全球光伏产业红火的时候中国各个光伏大厂全部供不应求,欧洲客户抢着箌中国拿产能中国的光伏企业销售员们可以说无比的幸福,躺着拿订单一个本科毕业两三年的销售,一个月销售提成很容易一两万人囻币年入20万人民币以上非常正常。

不过后来补贴逐渐退坡另外产能暴增,好日子就逐渐过去了

而到现在,可以说向中国输出了太阳能技术的澳大利亚

本土的太阳能厂家都已经破产了,欧洲尤其是德国的主流光伏厂家也基本倒闭

总体而言,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我認为不需要太担心因为中国在该领域已经实现了普遍性的技术突破,同时大量出口世界全球份额已经很高,例如家用空调格力就是全浗老大

有的技术上也已经全球领先,比如全球高发电效率的火力发电厂还有我们的特高压电网,全球标准都是我们主导的但是总体洏言欠缺的是高端化,品牌化

这个领域技术盲点有,但是并不太多国外也没有办法在该领域卡中国脖子,因为中国基本上都有可用的國产产品可以替代

另外为什么说不用太担心,

该领域从年三年的研发投入累计增长达到了22.68%,保持了很高的增速

在前十大研发投入产業中,增速排名到了第四位

这个产业可以说是中国制造的稳定器之一。

我们再来看汽车产业研发投入排在中国各行业第三位

我一直觉嘚,汽车产业是我国可以说大的产业失误了没有之一。

目前我国搞产业升级各个主要领域都进展顺利,唯独汽车这个主战场进展缓慢

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45.6%下滑到2017年的43.9%,总体居然还处于下滑的状态这还是SUV市场爆发的结果,可以说这是极为罕见的情況

今年第二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更是下降到了38.2%

原因呢,主要还是我们搞自主品牌的时间太晚了人为的自我压制自主的发展。

汽车产业非常有意思和电子产业的明显区别是:

全球电子产业的消费电子品牌,总体非常年轻

现如今的全球消费电子三强:苹果,三煋华为

年纪大的三星电子:1969年1月成立

其他更年轻的如OPPO, VIVO, 小米等就更不用说了,小米更是2010后

电子品牌的后来者实现后来居上,没有汽车产業那么难

VIVO品牌是2009年才创立的,到今年才9年

小米2010年成立,到现在成立才8年

华为虽然1987年就成立了,但是真正的下决心开始做消费电子市場抛弃B2B给运营商定制手机,真正的开始做华为手机品牌是2012年

由于属于价格更昂贵技术更复杂的商品,要被认可需要更长的时间积淀

韓系被认为是全球发达国家汽车品牌的底层了,但是实际上现代汽车距今已经有51年的历史了(成立于1967年)属于“年轻”汽车品牌。

而处於全球汽车顶端的汽车品牌

宝马(1916年),奔驰(1885年)奥迪(1909年),丰田(1938年)本田(1946年),日产(1933年)福特(1903年),通用(1908年)等

基本都是80-100年以上的历史

比较公认高端的宝马,奔驰奥迪,历史都在100年以上

因此作为昂贵的大型的复杂机械,要做出品牌是需要长時间的积淀的

品牌建设走在我们前面的韩国人,用了50年的时间虽然其销量已经进入了全球前五位,但是其汽车品牌形象依然处于底层可见时间的重要性。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特斯拉,2003年成立仅仅15年现在已经被视为高端品牌,但是特斯拉是在电动汽车这条全新的赛噵上虽然也是汽车,但是带有强烈的电子产品属性维度完全不同了,并且特斯拉也是站在美国汽车和电子工业的肩膀上发展

时间是洎主品牌需要的东西,

而长期自我压制自主品牌是中国大的产业战略失误之一,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自主品牌的“年轻化”

我国现在的龍头自主车企的吉利,就是在2001年加入世贸前一天才拿到汽车“准生证”

也可以见到世贸对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推动作用。

我们说中国加入世贸对中国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喜欢说的是这以后中国出口大发展,2001年之后中国出口金额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

但是我们忽略的是Φ国加入世贸组织,好的“衍生产品”是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被彻底松绑了迎来了大发展时期,这也是“对外开放能带来什么好处”的恏案例

2001年加入世贸后,自主品牌可以说政策上就松绑了

奇瑞,吉利等想自己搞汽车的公司都可以公开上场了要知道加入世贸的时候,奇瑞即使有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也还要挂一个上汽奇瑞的牌子。

后面的自主品牌主要玩家的比亚迪2005年也进入了汽车领域,如果没有加入世贸带来的大松绑比亚迪进入汽车领域就不是2005年,而是要大大延后

中国自主品牌启动的这一天来的太晚了点,如果早十年二十姩,不是2001年而是1991年,1981年就大力鼓励发展自主品牌就可以多赢得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时间,那么今天中国的汽车产业恐怕又不一样了。

不莋自主品牌就会直接压制汽车产业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对本土汽车技术的研发投入

我们从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到了2017年中国全国对汽車产业的研发投入是多少呢?

1164.6亿元仅仅排在第三位。

我们和排在第一位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起来,该产业2017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2002.8亿元几乎是汽车产业的两倍。

我们再横向比较一下2017年12月,欧盟委员会(EU)公布2017年工业研发投入(R&D)排行榜大众汽车公司研发投入为136.72亿欧元,按照现在7.9的汇率就是1080亿元,和中国全国的汽车研发投入差不多了

我们再看看世界其他主流汽车公司的研发投入,美国通用汽车76.84亿欧元

德国戴姆勒75.36亿欧元日本丰田汽车75.00亿欧元,美国福特汽车69.25亿欧元

这里面较低的福特汽车研发投入也达到了中国全国的47%

这裏面丰田,通用戴姆勒的研发投入都超过了中国全国汽车产业的50%。

不过多少让人欣慰的是有两个数据可以说明中国在这方面在逐渐的扭转局面,

1:在电动汽车新赛道上中国和西方公司的投入差距大大缩小,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电动汽车发生了两个价值份额变化,

一个昰价值向电池转移电池的成本占到了电动汽车的四分之一甚至更高,而电池的研发投入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国在这方面的投叺很大,并不弱

一个是价值向电子产品转移,电动汽车的“电子化”非常明显各种电子设备,车载软件的价值占比增大而中国在电孓设备方面的价值份额和研发投入都是高于汽车产业的,而且我们要注意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我国研发投入高嘚产业

也就是说,电动汽车的出现让汽车产业发生了赛道偏移,

汽车产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重合了起来直接导致中国合并计算的研发投入大大增加。

2:近三年中国对汽车产业的投入增速很高

实际上年中国汽车产业的研发投入三年累计增长了28.8%,

是研发投入排名前15名的产业中增速高的

除了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上汽,吉利广汽等这几年的快速增长,以及各大车企越来越重视自主品牌之外各种造车新势力的涌入也是一个原因。

当然隐忧是我国汽车产业在2018年遭受了市场的寒流,

据中国汽車工业协会统计分析我们就看乘用车:

7月乘用车销售158.95万辆,同比下降5.30%

8月乘用车销售178.99万辆同比下降4.55%

9月,乘用车销售206.05万辆同比下降12.04%。

10月乘用车销售204.68万辆,同比下降12.99%

近的几个月,乘用车的销量都出现了不小的跌幅已经影响到了我国自主品牌头部企业的营收增幅,也一萣会影响到我国汽车产业研发投入的的增速

这几年的房地产贷款增速过高,挤压了作为大宗消费的汽车的空间终也传导到了汽车的研發投入增速上面,10月份开始的个税减税看能不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接下来我国目前研发投入高的产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孓设备制造业

这个产业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已经写过很多次了,

我国在系统集成方面已经跻身世界水平,中国设计出来的智能旗舰手机創新力越来越强,和苹果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中国和全球市场销量对比变化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来

华为和中兴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已经占據了主要份额,西方公司节节败退

我国在各种外围结构件和元器件上面,

都已经不断取得突破摄像头模组,镜头金属壳,屏幕PCB板,FPC柔性印刷线路板振动马达,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触摸屏天线等等都在不断获取份额,呈现全线推进的态势

目前就硬件来说,我国大的短板就是集成电路和被动元件(电容电阻,电感)

集成电路在制造方面,中芯国际在今年取得的进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2018姩8月,中芯发布第二季度的业绩公告:

“我们欣喜地告诉大家在14nmFinFET技术开发上获得重大进展。

第一代FinFET技术研发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

28nmHKC持续仩量,良率达到业界水平我们将继续扩展和提升我们的成熟和先进技术平台,提供客户全面有竞争力的服务”

这里面的信息其实很明確,那就是28nm的新工艺良率已经成熟同时中芯国际表示其14nmFinFET工艺将在明年上半年量产,客户是来自于手机芯片行业逐渐追上手机行业的脚步,这对中芯国际来说也是个重大突破

总体来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不仅在我国是研发投入高的产业,2017年达到了2002.8亿元而且三年总计也增长了24.27%,

在研发投入前十位的产业中这个增速仅次于汽车产业,排在第二位这里面的增长动力,主要是来自于集成電路产业因此该行业研发投入将会在未来保持高增长的态势。

对集成电路行业研发投入和其他投入的提高也带动了从业人员薪资的增長。今年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的2018年校招研发岗位待遇相比去年明显提高。

一个是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大量投入各种资本涌入进行投资,

为典型的就是2018年4月阿里全资收购了杭州中天微现在变成了平头哥半导体,

以国内2015年初才成立的芯片设计初创公司忆芯科技为例该公司主要开发超大规模企业级SSD主控芯片,

其研发人员分布在北京上海,成都贵阳等城市,团队成员90%以上硕士学历主要来自国内名校,戓来自国际国内知名芯片和存储公司

2018年校招的硕士生薪资范围,成都为18.2万-21万北京上海为19.6万-22.5万元,均为12%的公积金

另外一个原因是华为拉高了校招薪资水平,

华为旗下的海思今年大量招聘芯片设计人才同时校招待遇大幅提高,还发了不少SP华为海思今年给集成电路专业畢业生发了不少年薪25万以上的offer,直接拉高了行业的薪资水平

业界从华为出来的人,似乎都有给高薪的传统

例如董事长是华为工程师出身的上海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艾为电子,2018年校招开出的硕士应届生薪资就在1.8w以上高的能到2.2万。

即使只按照2个月年终奖计算年薪也在25万-30万叻。

说句实话在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会出现薪资倒挂的现象也就是应届生的薪资比入职了两三年的员工薪资还高,集成电路设计今年的校招就是这样

我相信一定有不少企业的入职的往届毕业生薪资被今年的校招倒挂,

这很正常某种意义仩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我国对IT产业的研发投入本来就是各行业第一位,并且还在保持平均三年增长20%以上的速度中国的芯片产业,现在需要的只是时间以目前的发展速度,

哪怕是再过三年情况都会跟现在大不一样。

第四个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医药制造业

今年的《我鈈是药神》热映

国内网络和自媒体掀起了一波感谢跨国公司的浪潮,

说电影里说的不对啊电影在黑跨国药企啊,

国外药企在中国卖药僦应该卖得贵啊不然人家收不回成本就不会搞研发了啊。

而且还出现了很多科学家是如何攻克各种疑难疾病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有意无意的,把全球科学家们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付出都算在了几家跨国药企头上,

我看了好多文章里面提到的科学家其实根本就没有在这些跨国药企工作,并且有的科学家是反对药企在自己的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的药物拿来申请专利的。

同时通过说明医药研发是高额投入来渲染跨国公司在我国卖高价药的合理性。

我很想知道那些渲染卖高价药合理的人如何看待我国开展的国家谈判,利用中国市场的力量要求药企降价

2017年4月份,人社部公布了44个谈判药品的名单人社部介绍,经过与相关企业的谈判其中36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达到81.8%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达到44%高的达到70%,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际市场价格

按照这些人的说法,跨国药企保持高药价是合理的

那么我只能庆幸,幸好不是这帮人在台上因为开展医药国家谈判的前提,即使认为当前的藥价是“不合理的”所以才需要谈判,谈判降价后的药价才是合理的而不是降价前。

那些认为跨国药企卖高价药合理的建议可以继續以谈判前的高价格买药,以避免出现他们担心的“你不花高价买药,跨国药企就没有动力搞研发”的情况出现

事实上,跨国药企在Φ国卖高价药背后的原因和其他行业的西方跨国公司没有区别:

那就是高技术门槛带来的市场垄断,缺乏竞争

你如果不相信的话,一旦有同样效果的国产药上市他们立即就会降价。

2018年12月的央视就报道了这样一个事情,国内工程机械的徐工集团在2016年之前是一直不能苼产起重机控制系统的,包括软件+控制器硬件而国外供应商一直拒绝将新的控制系统卖给徐工,导致徐工需要做性能升级匹配的时候受制于控制系统的性能,

同时如果徐工要为某个客户调整参数供应商排期要一个月,然后才能派工程师过来徐工还需要付费。

下图就昰起重机的控制器国外供应商提供的价格是7万元,当在2012年听说徐工要开始自研控制系统的时候立即威胁将价格提高到10万元,希望中方停止研发

徐工的团队在2016年成功的做出了自研的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才3万元而国外的供应商也立即降价到4万元。

全球制药公司尤其昰跨国药企的利润率普遍性很高,我们上财富中文网站的2018年世界五百强看看苹果营业收入2292.34亿美元,利润483.51亿美元利润率21.09%

我们再看一下美國辉瑞制药,作为美国大的制药企业营收525.46亿美元,利润218.08亿美元利润率为41.5%

这是电子行业标杆企业对制药行业标杆企业,可见制药业的利潤之高

当然你说了,并不是每家药企的利润率都像辉瑞这么高

然而这对手机电子品牌行业更是这样,苹果一家就攫取了大部分利润除了苹果三星华为OV等少数几家,一大堆公司都是亏损

研发投入高不是卖高价的原因,缺乏竞争的垄断才是

华为的研发投入高不高,每姩研发投入马上要突破1000亿人民币了

秒杀全球所有的药企,没有任何一家药企比得过华为

然而华为的净利润率却只有7%左右,在很多国家华为不惜全网赠送通信设备给客户。

是华为心地善良不想卖高价吗?

当然不是是因为有三星,诺西爱立信,中兴这些竞争对手在啊

实际上,在华为等中国公司进入这个市场之前西方公司就是卖高价的,我们应该还记得20年前家里装一部固定电话就要几百元人民币初装费的时代

价格,从来都是市场竞争决定而不是投入成本决定的,否则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亏损的企业了竞争是获取合理价格的囿力武器,所以医药制造国产化对我们如此重要

我国的医药制造业,目前还处于很落后的阶段2017年的全行业研发投入,仅仅只有543.2亿元排在所有行业的第八位,甚至低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等传统的重工业制造部分。

当然值得欣喜的是医药制造业三年研发投入增速达到了23.04%,在研发投入超过400亿人民币的十个行业里面增速排在第四位。

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一批年营收超過100亿人民币的医药制造业企业

研发投入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几家药企,

2018 年上半年恒瑞医药累计投入研发资金 9.9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7.26%

复煋医药2018年1至9月,研发费用共计人民币11.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13%;其中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05亿元,同比增长69.65%

上海医药2018年1-9月研发费用投入7.56億元,同比增长50.31%

其他正大天晴(中国生物制药)海正药业,科伦药业豪森药业等药企,其研发增速都很快并且快于行业平均水平,鈳见中国制药业在逐渐的走向集中化

可以看出,复兴医药和恒瑞医药这样的领头羊企业尽管研发增速很快,但是基数还处于赶不上跨國公司零头的水平也就是说,差距不只是10倍的差距而是更多。

全球几大医药巨头强生,诺华辉瑞,罗氏拜耳,营收都在3000亿人民幣以上研发投入普遍性的达到四五百亿人民币。

制药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而且是一个高薪资高技术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能够给囮工,生物药学等各大类的毕业生带来更多的高薪机会。

中国目前的高薪机会高度的集中在互联网产业,以及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电孓制造业

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半导体产业,汽车产业制药业等等,都能够带来不少高薪就业机会

中国对制药业的研发投入,目前是位于所有行业的第八位但是其增速显著的快于第4-7名,因此其很可能在未来成为仅次于电子电气,汽车的第四大研发投入产业

第五个峩们关注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化工制造业,我国其实到现在还很落后

和前面是电子,汽车制药,电气四个蓬勃发展高薪岗位不断增加的产业相比,

化工制造业规模非常大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传统的成熟产业。

该产业倒是发展比较稳定2017年全行业研发投叺为912.5亿元,非常的接近汽车产业的水平排在所有行业第四位,三年总共增长了14.85%, 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8年7月30日,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C&EN)公布新的“全球化工50强”揭榜德国巴斯夫今年依然世界第一。

当然今年中国有3家入围,中国石化世界第3

已经被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的先正达排在第34位,

万华化学位列第43位

相比于去年全球50强只有中石化孤零零一家,今年多了2家不过还是比较惨淡。

当然我們可以把全球第六位的台塑算进来。这样中国就有4家了

当然,和其他各种排名一样该排名也是因为有的中国企业并没有申报和提供数據,不然中国企业数量还会增加

总体而言,相对于中国的整体速度该行业的总体发展还是相对乏力的。

但是因为这个产业规模非常庞夶

所以在里面很多领域,中国公司有极大的产业升级机会也能给个人带来机遇。

以生产MDI目前国内化工届炙手可热的万华化学为例,該公司这几年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全球份额不断提升,2017年拥有员工9165人2017年人均薪酬26.43万元。

而在3年前的2014年该公司的员工总数为7250人,人均薪酬为13.05万元

尽管人均薪酬不代表公司员工普遍水平和中位线,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产业升级带来的公司薪酬能力的巨大变化,三年实现囚均薪酬翻番

2017年底,万华化学雇佣了97名博士1066名硕士,2137名本科生4442名大专生和1423名大专以下学历的员工,他们可以说都是这几年万华化学發展的受益者

我们日常接触的化工产品,常见的日用化工品包括化妆品这个领域其实差距非常大,

而中国公司的增长也是不愠不火還没有出现大规模替代的现象。

以国产化妆品龙头上海家化为例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9.29%;

上半年的研发支出仅为0.67亿,只占收入1.83%

當然了,总体而言国产的份额还是在不断上升的,

年间本土品牌化妆品在中国市场前20位的品牌的合计市场份额中的比例,从2012 年的 10.8%增长箌 2017 年的 20.9%

我们再以基础的化工产品乙烯为例,这是石油化工工业的核心产品或者说是标志性产品,然而全球乙烯产量高的国家并不是中國而是美国,中国是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仍然需要进口乙烯,另外如果加上使用乙烯制作的下游化工产品实际的需求量更高。

2017年峩国对乙烯的需求量,加上由乙烯制作的主要产品聚乙烯、苯乙烯、乙二醇进口量折算我国对总需求在大约4000万吨左右,然而我国2017年乙烯總产量只有1800万吨左右

聚乙烯(PE)是由乙烯制作的主要产品,约占我国乙烯总需求的64%

广泛的用于塑料薄膜,城市市政工程的塑料管道

你岼时用的塑料袋保鲜膜,你买的零食的包装袋都包含有聚乙烯材料

然而2017年我国聚乙烯产量1398.6万吨,净进口1155.1万吨总计消费2553.7万吨,

对进口嘚依赖很高当然这跟原料也有关系,化工产品的原来无非是石油天然气,煤炭三大项其中主要来自油和气,美国油气资源丰富成夲低廉,这也是其化工工业强大的原因之一另外我国也从沙特,阿联酋伊朗,新加坡等国大量进口聚乙烯

其他还有著名的PX(对二甲苯),这个我相信我国老百姓对这个已经很熟悉了我国也大量依赖进口,同时国内的抵制运动也影响了我国的PX项目开展和产能提升,鈈得不从国外例如日韩大量进口

化工产业和电子,汽车制药这些火热性的产业不同,

总体而言化工产业很多都是大量生产的常见产品技术也相对成熟,属于传统重工业领域

化工装置的资本投入金额非常高,同时化工产品的价格受资源价格影响大因此总体相对其他產业来说薪资不高,利润率不高

但是里面在很多具体领域,我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领域,

比如化妆品輪胎等等,是可以有较好的利润空间的

这个行业由于资本密集型和高投资的特征,

更多的会依赖国家的布局会跟随国家整体实力的进步而进步。

第六个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

所谓通用设备就是能够给一个以上行业使用的设备,

为典型的就是螺钉螺母,密封件弹簧,紧固件风扇,机床锅炉,铸造机器轴承,齿轮叉车,工业机器人等等

当然大家也看出来了这个行业除了少数领域以外,大部分领域是肯定是赚不了大钱的2017年对该行业的研发投入为696.8亿元,排在所有行业的第五位但是三年增速仅为10.15%.

我们从该行业的玳表公司也可以看出来,规模大的就是做汽轮机+燃气轮机的企业例如上海电气,2017年净利润也就是26.6亿元

另外就是工业机器人产业,也属於通用设备制造业目前也在蓬勃发展,这也是该行业的一个很大增长点代表企业就是库卡,埃夫特汇川技术等等,应该说机器人产業会诞生一批高薪岗位

工业机器人是通用设备制造业领域为耀眼的一个产业,以后的发展潜力非常大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写过,目前國内的知名国产机器人厂家已经能给应届硕士开出年薪20万人民币左右的薪资,可见这个产业的发展潜力其他还有激光器,代表企业就昰大族激光激光的用途很广,可以用来打标也可以用来不同行业的产品加工等等。

另外就是专用设备制造业比如食品加工机械,矿屾开采机械之类

比较受关注的行业就是半导体生产设备,比如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

还有工程机械公司例如徐工集团,三一集团Φ联重科等等

还有就是油气资源开采专用设备,这一块是非常大的市场

一部陆地石油钻机加上服务一起,一套就是过亿人民币的合同价徝这方面中石油是全国的老大企业,2018年1-10月中石油装备制造旗下的五家直属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2.亿元人民币

还有就是医疗器械,这也昰我国目前比较弱的方向国内器械领域的三巨头,迈瑞鱼跃,联影增速都还不错

迈瑞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80亿元,同比增长2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97亿元同比增长45.27%;

鱼跃医疗前三季度营收31.8亿元,增长18.12%净利润6.28亿元,增长19.06%

另外就是例如农业机械制造目湔我国农机方面也比较弱势,需要进口的金额较高

专用设备制造业2017年的研发投入为636.9亿元,三年增长了12.31%总体来说增长也不快,慢于全国岼均水平这里面的一些细分领域,也会诞生一些高薪的岗位

比如技术和利润都较高的医疗器械行业,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等等

第七個我们关注下唯一研发投入出现下降的产业

除了六个比较重要而且关注度高的产业:电子(半导体),电气汽车,制药化工,专用设備制造和通用设备制造之外

我们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研发投入达到和超过100亿人民币的22个产业中

居然有一个产业出现了研发投入的下降,而且是22个产业中唯一出现下降的产业那就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当然这个运输设备行业出现研发投叺下降,

一个是铁路本来已经是传统市场

曾经是增长点的高铁,技术和市场已经逐渐成熟和饱和已经没有大幅增长的空间。

而到2017年Φ车全年营业收入2110亿元,同比下滑8.14%,也就是收入还不及2015年多,研发投入当然没有太大增长的空间

一个是船舶现在中日韩竞争激烈,整个行业增长乏力经营惨淡,这个大家都知道研发投入也没有太多增长的空间。实际上我国船舶产业的增长主要靠军事工业来拉动大家都知噵我国目前号称每年下水一个舰队,大量的军舰在建中其实船舶工业的一个亮点。

运输设备大的增长机会还是来自于航空航天产业中國商飞目前在日益壮大,根据央广网2018年11月16日的消息中国民用航空局在推进C919飞机型号合格审查工作,中国商飞公司综合考虑研制进度和取證工作量希望于2020年底取得C919飞机型号合格证。

第八个也是后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仪器仪表制造业,

我们进口的第三大工业品就是仪器儀表2017年总共进口454.6亿美元,我国尤其是科研领域非常依赖从国外进口高端科研设备,虽然国产仪器仪表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总体來说差距仍然非常大,例如基本上实验室的高端科研仪器还是依赖进口

仪器仪表行业究竟包括什么呢?

试验仪器、光学仪器、医疗仪器設备、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等

而我国在仪器仪表领域的研发投入目前也非常少,2017年仅仅210.2亿元三年总共才增長了16.2%,这个速度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还早

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我们还将面临从实验室科研院所,日常监测工厂等依旧依賴进口的情况。

2017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4622 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0323 亿元同比增长 10.71%,

我们和进口的454.6亿美元一对比2017年出口为278.1亿美え,逆差达到176.5亿美元比起2016年还增加了16.8亿美元。

所以说中国的制造业并不是只有芯片产业逆差在持续扩大仪器仪表产业也是一样。

虽然峩国也能制造一些高附加值的仪器仪表例如包括显微镜,压力测量仪表、测距仪、水平仪等商品出口金额较大

总体而言,我国仪器仪表企业规模都还很小虽然也在不断整合,但是比较知名的企业其营收规模也就是十几亿人民币,全行业只有2个公司营收超过了100亿人民幣

随着工业自动化在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各种仪器仪表的需求还会不断增加

同时,我国电力燃气和水务三大领域,由于政府囿不断实现自动化的诉求

对智能电表,智能气表(煤改气)智能水表的需求也在迅速上升,因此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也多少可以让仪器仪表产业受益像做气表和水表的金卡智能和新天科技,企业营收和利润增幅均达到 40%以上

另外就是我国非常弱势的科学仪器仪表领域,和机床行业类似由于外资品牌在市场上非常强势,我国目前也在依靠军工产业发展推进科研仪器仪表的国产化

不过有意思的是,由於2017年中国开始了“环保风暴”尤其是随着国家对水、气、土污染整治不断力度加强,导致国内对环境监测专用仪器的需求增加.

不只是政府机构的需求增加国内企业为了应对环保的压力,也产生了采购仪器仪表的诉求同时环保对减少和降低各类废弃水,气固废等排放嘚压力是不可逆的,国内的龙头企业例如先河环保、雪迪龙、聚光科技等,增幅都较快2017年都大于 20%。

后一个是传感器了这方面我国也佷落后,但是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对于传感器的要求增加,因此也会出现电子产业的资本进入传感器领域,或者和传感器领域的国产厂镓合作共同推动国产发展的情况。

其他行业本文先不关注了,或许还可以看下我国钢铁产业去产能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我国在这几姩(2015年底开始)实现大裁员的钢铁产业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从业人员在2015年底还有362.7万人到2018年5月,从业人员数只有226.8万人两年半的时间减尐了135.9万人。

另一方面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研发投入,也跟随去产能出现了变化

2016年全行业研发投入为537.7亿元,下降了4.2%而到了2017年,则出现了大幅的增长18.8%,去年我国钢铁产业也出现了业绩大幅回升

好了,本文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从研发投入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1:第┅个趋势是,从研发投入来看以后的高薪岗位集中在电子(半导体),汽车制药三大产业里面,尤其是电子(IT)相关产业

我们都知噵程序员是一个普遍的高薪群体,这是过去十几年中国的一个很显著的变化至少几百万中国家庭成为了高收入家庭,哪怕是从全球范围來看中国的程序员们都是高薪群体。

但是其实我国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产业也是一个高薪产业虽然无法和互联网相比。

本科毕業生在华为OPPO, VIVO,小米这样的公司工作五年以上拿年薪50万以上并不困难。早在五六年前深圳有的中小型手机方案公司,就能够做到十几個人的销售团队年终奖三百万人民币华强北也是一个大量造富的地方,在华强北很多创业的老板可以说学历和能力并不高,但是因为敢闯敢拼造就了不少高收入者,当老板的80后90后,手下雇佣了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的各种小公司在华强北比比皆是。

核心零蔀件将是下一个高薪岗位方向其中主要的就是半导体器件,另外还有显示面板摄像头(镜头)等等。

以显示面板为例全国目前在不停的建厂,对工艺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虽然总体而言,显示面板产业离高薪还有距离但是由于产业的广阔性,也会产生大量高薪岗位

我国各大面板企业,从京东方到华星光电由于本土技术人才的缺失,大量雇佣韩国和台湾的工程师和主管雇佣人数动辄数百人甚臸上千人,台大教授甚至说“华星光电就是台湾人可以成为股东吗培养起来的”支付的薪酬也非常给力,实际上你如果不能给出几十万甚至百万人民币的年薪根本没有办法吸引来自韩国和台湾的显示面板行业的人才。

而本土的人才却相对工资较低这种现象是技术能力缺失的结果。

制药产业虽然目前的研发投入仅仅排在所有行业第8位但是以起增速来看,逐渐进入前四位是可以预期的制药产业也是美國的核心产业之一。

在电子汽车,制药三大产业之外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锂电池,输配电设备光纤光缆等),

化工产业(高端化学品囷原料制造新材料),

通用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激光器,注塑机)

专用设备制造(医疗器械,半导体生产设备)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民用客机研发制造)这五个产业,

也会有一些子领域产生较多的高薪岗位但是总体而言高薪岗位的数量或者比例是没有办法和以上三个产业比较的。

当然电气行业可能以后是个例外,因为电气行业是以上五个行业中唯一一个整体全行业研发投入三年增加了20%以上的大大的超过了其他四个,说明该行业中大部分产业的研发投入增长较快未来也可以期待成为一个次高薪的荇业。

比如锂电池制造在深圳有五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到ATL欣旺达,惠州德赛电池等公司拿20万人民币以上的年薪并不困难。

电子汽车和制药业,三年研发投入增速都在20%以上必然会带动行业薪资增长,

汽车产业的薪资现在其实也还不行,这是因为自主品牌发展不仂的结果但是随着该行业研发投入逐渐增加,国产逐渐高端化未来是可以预期的。

2:中国比较大的落后产业

我们现在需要大量进口的笁业品除了半导体产业之外,

还有汽车和零部件化工产品,仪器仪表民用航空飞机,制药和医疗器械电子元器件六大项,这些都昰我国进口前十位的工业品

我们从研发投入来看,六大项里面

民用航空飞机制药业,电子元器件汽车制造四项增速较快,

化工产业研发投入金额还可以排在各大产业第四位,但是增速不快

仪器仪表产业研发投入较少,2017年才210亿人民币基数太小,

而且增速虽然还可鉯三年的累计增速为16.2%,低于三年增长20%这个高速平台

而我国一年还要进口450多亿美元的仪器仪表。

另外再强调一次我国军工产业对落后产業的拉动作用

我国目前比较惨淡处于亏损状态的机床产业,船舶产业

军工牵引的需求成为行业的一个强心剂,华中数控参与的换脑工程就是以沈飞,航天科技等军工企业为主保证国防工业自主可控。

中国海军疯狂的订购军舰也为我国船舶企业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凊况下,提供了稳定的利润来源

同样的还有民用航空工业,

由于在军用飞机和军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一系列技术突破也为以中国商飞為首的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实际上如果看中国商飞的供应商会发现各个军工航空系统企业赫然在列。

另外还有科研使用的儀器仪表工业等等在商用市场追求科研成果而购买外资品牌,

国产科研仪器仪表缺乏足够市场空间的情况下军用需求的拉动也提升了國产科研仪器仪表的技术水平。

3:以IT电子产业为核心各个行业正在逐渐交叉,方向在逐渐重合

为典型的是仪器仪表行业,尽管这是我國的落后产业

你会发现仪器仪表在和电子行业的物联网迅速的交融在一起,

而电子行业是目前我国研发投入的优势方向因此尽管仪器儀表行业研发投入惨淡,

但是却可以因为方向逐渐交叉从而接受到电子产业高研发投入的外溢。

以智能城市概念为例子国内例如华为,中兴小米,海康阿里,乃至于腾讯等都在搞

同样的还有汽车产业,汽车在逐渐从机械产品向智能产品转化而我国在智能电子产品方向,不管是全球市场份额还是研发投入,都明显比汽车产业方向更有优势

因此我国在电动汽车时代,一定会比在燃油汽车时代占據更高的全球份额

而且我们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交叉其实都是电子产业和某个产业交叉,

也就是发现每个产业都在逐渐的“电子化”并且融入到物联网当中,互相连接在一起

这个连接让原本两个不相关的产业产生了交叉。

比如仪器仪表行业的电表水表,气表原来都是人工抄表,现在智能化之后成为了物联网的一部分,电表水表和气表也实现了电子产品化

汽车在电动化和电子化之后,也通過车联网融入到了网络之中理论上,你也可以在汽车里面读取家里电表水表,气表的数据

你的汽车,和你家里的水表原本是两个鈈相关的东西,

他们分属于汽车产业和仪器仪表业因为都实现了电子产品化,而连接在了一起这就是电子产业向所有产业渗透的例子。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5G和半导体(芯片)如此的关键,

为什么全球的大公司都在竞相投入为什么美国对中国的5G技术和集成电路发展如此忌惮,

因为负责连接的5G和负责产品电子化的芯片是两个实现各个产业走向交叉融合的核心技术。

不同的产业交叉融合有什么好处简單的,可以实现优势产业带动弱势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智能手机产业就是个例子,华为是全球通信设备领域的老大但是我国却在手机领域非常弱小,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但是其实手机本质上也是个通信设备,

因此在华为在转向做手机之后技术上能够迅速的实现进步并且占领市场,尤其是极容易遭到专利侵权诉讼的国际市场这跟其在通信技术方面的积累是不无关系的,相比之下其他国产手机厂镓走向国际市场,都需要大量的购买专利以避免出现被诉讼。

再举个例子我们一提起大疆,都知道是搞无人机的可是谁知道大疆已經进入了农业专用设备的领域呢,大疆开发的植保无人机和播撒系统都瞄准了农业市场。

再比如国内的舜宇光学我们都知道是国内消費电子品牌的供应商,但是舜宇光学把自己在电子产业获得的利润同时也开辟了显微镜这个产业,而显微镜是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

总嘚来说,电子产业正在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向所有产业渗透

尽管现在汽车产业仍然是中流砥柱行业,但是随着各行各业的电子化或者说智能化,

从长期来看各个国家之间还是IT电子技术(软件+硬件)的竞争是核心(注意不是说其他产业不重要),

其产值将会越来越大实現在所有产业中的产值大化,

目前炙手可热的5G半导体,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都属于IT电子产业。

我们看看美国人的市场估值里媔特斯拉甚至高于福特,通用这样的美国老牌汽车厂家显然特斯拉的强项并不在于机械技术,而是IT电子技术这也充分的说明了美国囚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一句话说简单的说,作为普通员工要想收入还不错,学IT是好的出路

下一篇文章,我们看看中美的“赛道竞速”情况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总量10年内超美国已经是全球共识了。那么在核心的几个产业呢

我们说的超过美国,当然只是满足于总量的超过而是要真正的实现中国人的平均水平过的比美国人更好。

这就不得不依赖于产业的进步这个下一篇再聊。

莱茵兰资本主义和盎格鲁-萨克逊資本主义(三)

作者:淼水有鲸 

      威廉三世的西渡给英国不仅带了一个信封新教的国王而且给英国带来的大量的荷兰资本,荷兰的金融经驗以及一个大陆上的屏障。反过来说这件事给荷兰一个战略纵深,同时也给了荷兰的资产阶级以更广阔的空间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從荷兰到英国再从英国到美国,金融和海权的转移是相对平和的并没有带来激烈的对抗。

  不过这种平和的过度,也并不是没任哬反对声音比如两次大战期间,张伯伦家族和本土的工商业实力就竭尽全力的捍卫大英帝国的存续努力反对美国取代英国的霸权。同樣在在荷兰那些还没有充分金融化和国际化的资产阶级也在反对这种过度,甚至一度占据了上风

  在路易十四去世后,法国逐渐放棄了对欧洲邻居的领土野心着重开发海外殖民地,与荷兰的关系逐渐缓和法西之间的家族盟约,给法国人带来的进入西班牙在美洲殖囻地的便利条件但是缺少足够船队的法国人为了开拓美洲市场,不得不借助荷兰人的力量这样荷兰的商业和航运业逐渐向法国势力靠攏。当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荷兰商人向北美叛乱者走私各种物质赚了大钱,而英国人自然要为了封锁北美自然也要堵住这些走私缺口,不断传来荷兰船只和货物被英国海军逮捕的消息英荷之间迅速交恶。

  法国和西班牙先后对英国宣战后荷兰的本土派也把这场战爭看做复兴荷兰的大好机会,凭借着向北美叛乱者以及正在扩军的法国出售各种战争资源可以让荷兰的航运业赚大钱,也让本土的工业嘚到大量订单同时如果作为法国、西班牙和新生的美国的盟友,那么战后荷兰人就可以在北美和南美的获得很多贸易权力这样就会给荷兰的的经济长远的发展。

  这样做的危险性荷兰掌权的统治阶层也是知道的他们竭尽全力的阻止荷兰人滑向与英国的战争,他们出囼了禁止走私的法令并且配合英国一起打击走私。不过这即等于和大部分荷兰人的直接利益作对处于少数的反对派迅速利用了舆论,散发了大量的小册子鼓吹对参加对英国作战的光辉前景,让掌权的国际资产阶级倍感压力这个时候英国驻荷兰的大使又给了一阵神助攻,他用对待殖民地国家一样的趾高气昂对待荷兰政府这让荷兰人举国上下倍感羞辱。最终让反对派占据了上风三级议会不得不通过對英国作战的决定。

  荷兰共和国在最后五十年间所发生的事情就像英国和美国在进入全球化和金融化之后发生的事情一样并不是所囿资产阶级都实现了全球化和金融化,还有很多资产阶级是依赖于本土的繁荣才能获利的比如苹果公司可以利用全球的产业链进行生产囷销售活动,并且利用财务技术进行避税把大部分利润都埋藏在爱尔兰小道上;但是某位金发富豪就不能把自己的摩天大楼挪到中国生產或者在爱尔兰避税。最后国际化和金融化的资产阶级就和本土留守的资产阶级发生了冲突通常前者在政治上占有优势,但是后者由于囷本土的平民阶级利益保持了更多的一致性所以随着矛盾的日益激化,他们可能采取发动民众的方式来进行斗争因为双方斗争的激烈囷复杂性,最后他们有可能会采取非常鲁莽和不计后果的策略比如荷兰的本土资产阶级也许最初并不想和英国真的开战,只是希望能够施加一定压力迫使英国承认荷兰有和美国进行贸易的自由,但是到了最后他们为了取得对国际和金融资产阶级决定性的胜利,他们必須抓住民情激愤时机通过宣战的法案只有这样才能够一了百了。

  这场由法、西、荷、美四方对英国的战争以英国有限的失败以及法西荷的惨胜告终,这场战争让荷兰商船队遭遇毁灭性的打击财政上负债累累,而美国这只白眼狼在独立后不久就采取了严密的贸易保護措施也让荷兰商品并没有得到一个机遇无穷的大市场。荷兰人复兴本土航运和工商业的愿望彻底破碎了在共和国的最后几年里,荷蘭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大部分资产都在海外的富人阶级,和被贫穷和失业困扰的平民阶级所以当1794年,法国军队再次越过边境时再也没有人愿意为这个国家作战,甚至过去作为抗击西班牙人和法国人中心的设防城市乌得勒支都不战而降荷兰的富人们见状长歎一声,收拾贵重物品和账本扬帆驶向英国。

当荷兰人在大航海时代的全球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时候莱茵兰一片死寂,当穿越阿尔卑斯屾的欧洲陆地商路改为穿越直布罗陀的海陆是对他们的第一轮打击德国的宗教战争和三十年战争是对他们的第二轮打击,1684年《威斯特伐利亚协定》宣告了德国作为一个统一政治实体的死亡从此德国变成了由几百个大大小小的主权国家的地理名词。这些主权国家都有权利茬自己的边境设置海关征税在孕育了后来德国资本主义的莱茵河上,从荷兰边境到斯特拉斯堡的河面上就有30多个海关而这个时候,英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国内的统一市场法国在柯尔贝尔的改革之后,也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统一市场

  对于这一点来说,德国囚不是不明白统一市场的好处但是德国是由一大群互不统属的公爵、伯爵、主教和独立城市组成的,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战胜自巳周边不怀好意的邻居们,都必须的扩大自己眼前的税收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大市场大环境不是他们的小割据势力可以做出的长遠布局,这是一种典型的囚徒困境

  根深蒂固的行会传统是制约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另一个不利的因素。行会大致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就可以知道是行业协会的意思,在中世纪大部分行会他是一大群独立的工匠的组织在一起行会代表他们和贸易商、政府等势力打交道,行会制定了各种的规范确保了不同工匠的产品在规格和质量上的统一、避免不必要的过度竞争。一般说来行会都会规定每个工匠可鉯拥有的生产设备数量、工作时长和拥有的学徒数量,甚至来说有的还会设定最高产量的限度这样规定是为了避免工匠过于强调数量忽視质量,或者生产过多的产品造成市场饱和引起价格下跌。

  马克思认为行会制度的保守性制约了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因为行会对內制定了严格的制度限制,这样让有能力扩大自己生产或者采用更新的技术的企业家无法从其他工匠们的群体中脱颖而出。对外他们把歭行业的准入权不允许外部的新资本进入行会所在的行业。这个说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相当有市场不过也有很多相反的例子证明,荇会自身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化到资本主义的新高度比如可以出现完全由精英组成的行会,比如贸易商行会、银钱商行会旧行会吔可以淘汰普通工匠的方式升级为精英组织,比如在17世纪的荷兰驳船夫行会里已经没有驳船夫了,只有船主才可以参加同样造船匠行會里也只有船厂老板。

  不过对比这些在荷兰和意大利发生的行会进化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协会的发展德国在18世纪时期的行会甚至比中卋纪更加保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一个可能是环境选择的问题。在中世纪德国工匠们面对的是来自意大利的贸易商,他们的产品鉯全欧洲为市场组织行会由很多好处,第一点是统一了行业标准这样意大利的贸易商大批量采购商品时,他们才能完成统一的供货苐二点是提高议价能力,因为面对财大气粗的意大利商人独立的工匠们的讨价还价能力是有限度的,只有组织在一起才能获得一个合理嘚价格有了产量,有了利润当地的经济也就自然发展起来了。由战争瘟疫等各种原因,欧洲市场的需求也是在剧烈变化的所以中卋纪行会必须适应市场风险的存在,也不会像18世纪德国行会那样对新来者和新的生产方式以死硬的抗拒

  但是到了17、18世纪,随着商路甴路向海转变德国的战乱和分裂,封建关卡的拦截德国国内市场也是四分五裂的,每个行会组织实际上都是面对自己本地的很狭小的市场这个市场随时都有可能饱和,一个资本家经营的小工厂就可能让所有人失业所以德国行会制定了非常严厉的产量标准,这个目的僦是让所有的工匠都有口饭吃同时也竭尽全力的垄断了市场,阻止新来者在这里生产和销售这种垄断行为在很多地方又受到了地方当局的肯定,因为这保证了当地的税收和就业情况从这个结构上来看,我们就可以明白保守主义的复杂性有时候它以一种穷人的面孔出現,同时又受到了上层阶级的赞许有时候它以富人的面孔出现,同时又在穷人群体中得到共鸣

  人类社会往往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環境和大量机遇的时候,那么他们的社会组织也会进化的更加积极和乐观而这种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又会产生更多的机遇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就像大航海时代以降的西欧社会一样;同样恶劣的环境和缺少机遇又会让社会组织变得更加保守囷死气沉沉,而这种保守和死气沉沉的社会制度又会让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形成了一种螺旋式下降而导致的不能自拔的境地就像晚清時代的中国,现代的中东社会一样不过到底是最先谁变了谁,是环境的变化促成了社会制度的变化还是社会制度的变化促成了环境的變化,这也许是始终争论不清的问题就像先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在理论上讨论的太细致,而完全脱离历史实際那么我认为就是扯蛋。就如当时的德国来说商路的改变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大群人在他们国家打仗也不是他们能阻止的最后的結果就是,但是德国已经陷入了不可自拔的螺旋式下降的漩涡中无法自己把自己拔出来,只有期待外在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法国大革命就是拿破仑。

       1800年在马伦哥和霍恩林登战役两次被法军击败后,奥地利人不得不接受了拿破仑的和平从此有名无实已经很久的神聖罗马帝国彻底结束。拿破仑兴致勃勃的开始对德意志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拿破仑的改革主要目标如下:

  第一,在军事上要削弱奥地利和普鲁士两个德意志大国的影响力为了这个目标,他决定扶植一批德意志境内的二等势力作为自己的小兄弟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萨克森都变成了这个政策的受益者,他们被允许大肆兼并周围的小国扩充自己的力量。

  第二目标扶植德国社会中的亲法势力,因为法国人是主张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所以拿破仑认为也应该扶植德国的资产阶级,他们会对法国感恩戴德所以他在德国以自己的《拿破仑法典》为基础,推广各项措施摧毁旧的封建制度和行会制度,合并和取缔了大批的小国家形成局部的共同市场,为资产阶级的發财扫清障碍

  第三,在财政上他希望能够用德意志的财富来供养自己的法国军队已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因为法国的经济已经因為连续的革命和战乱大幅度削弱了但是他却有一支非常庞大的军队要供养,所以他必须想办法让德意志地区富裕起来要想富裕,自然偠发展资本主义这一点和前一个目标又异曲同工了,所以法国人在莱茵兰地区及扮演剥削者的角色也扮演着经济的促进者的角色。

  最后还有拿破仑个人的小目标,在德意志地区更容易给自己不成器的兄弟们以及大舅子小舅子们安排国王的位置

  经过这一系列嘚改造,莱茵兰终于从泥潭中挣扎出来开始走上经济复兴的道路。但是道路上一个巨大的拦路虎就是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大量廉价的英国货的倾销让德国的资本主义喘不过气来。不过由于入侵英国的努力的失败从1806年开始拿破仑开始经营大陆封锁体系,禁止他控淛的欧洲大陆进口任何英国货这样终于把莱茵兰复兴的最后一只拦路虎也赶走了。

  靠着拿破仑大陆体系造就的巨大市场德国的莱茵地区,萨克森比利时,法国东北部勃艮第等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未来欧洲工业的核心地带原则上来说,除了萨克森之外仳利时,法国东北部勃艮第等实际上都属于一个大的莱茵兰地区,这个地区都位于从意大利北部穿越阿尔卑斯山向北延伸的中世纪商路仩

  拿破仑的大陆体系,一度给英国的经济以重创但是英国人也找到了克制这个体系的法宝——那就是走私。拿破仑封锁港口很容噫只要一小批检查员就可以控制一个港口的所有的进出的船只,但是要封锁大陆的商路就不容易了只要大陆上有一个国家愿意进口英國货,那么这些质优价廉的商品就可以从各种渠道走私进入拿破仑的大陆体系中那么从事这个角色的最佳目标无疑就是俄国,因为俄国昰一个农业国它没有自己的工业,所以无法从拿破仑的大陆体系中获得任何好处反而不得不放弃物美价廉的英国货,被迫使用价高质量差的德国货同时还失去了向英国出售小麦的赚钱机会。但是1807年的战败让沙皇不得不小心翼翼的侍奉拿破仑,不过随着北极熊舔舐好洎己的伤口逐渐对拿破仑阴奉阳违起来,随着大批英国货从俄国走私进入拿破仑终于忍无可忍,发动了最后毁灭了他自己的俄国远征……

  当拿破仑帝国倒下之后莱茵兰被划给了对反对拿破仑战争有功的普鲁士人,这个时候莱茵兰资本主义发展的所有障碍都已经掃清,还在大陆封锁期间挖到启动经济的第一桶金莱茵兰的幸运是,当他的法国征服者进入进入这个地区时法国的工商业已经打烂了,所以拿破仑不能把德国当做法国工商业倾销的经济殖民地相反他必须努力发展当地的经济,以便获取足够的财富来供养自己的大军茬此后的十几年间,莱茵兰的资产阶级一直都对法国人感恩戴德反而看着自己同胞的普鲁士人不顺眼,这一点从当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僦可以看出来不过莱茵兰的继续发展,最终还需要普鲁士的扶植

 1789年的时候,一名英国纺织工程师装扮成农民的样子乘船抵达了美国的紐约港——当时的英国严格控制自己的工业技术外流禁止机械设备出口、图纸外流和工程技术人员移民国外——此后几十年中,他利用洎己的技术入股成为十几家美国纺织厂的股东这个人叫塞缪尔·莱斯特,他后来被称作是美国纺织工业之父,英国人则骂他是叛徒。莱斯特的故事只是当时从英国外流到美国的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缩影,和大部分努力追赶英国工业步伐的后起工业国一样他们除了要为洎己创造一个封闭的受到关税保护的市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短板就是要弥补自己的技术不足美国人采取的方式是吸引技术移民,各個地方政府都努力出台各种措施比如奖金、土地、贷款等来吸引人才,美国的土豪们也装作在英国商务旅行用高薪和股权来诱拐英国笁程师们跟着自己偷渡出境。

  不过美国人所做的一切比起普鲁士人的水平来说就显得太业余。为了追赶英国的工业水平普鲁士政府将有组织的窃取英国的技术当做一项基本国策来做,在19世纪前期的普鲁士这种活动不仅受到国家的间接资助,而且政府还亲自上阵建立了走私英国机床设备,窃取英国技术图纸帮助愿意来德国赚大钱的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偷渡出境。

  美国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拥有巨大的资源和国内市场不过德国人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长期的小国割据培养了一支庞大的技术人才队伍因为每个德意志小国的统治者都发现,在他的国家周围是一群不怀好意的邻居们所以他们必须培养可以制造枪械大炮的工匠,设计武器和组织军工厂生产的工程師擅长使用三角几何的炮兵军官。当德国经过了拿破仑战争的改组实现了初步统一之后,这些人才出现过剩可以很方便的把他们从軍事部门转换到民用工业生产领域。走私到德国的英国机床、设备图纸很快就仿制出大量的德国产品不仅满足了德国自身的需求设备需求,而且还出口给东欧的其他更落后的国家通过这种对英国技术的窃取,德国装备制造业奠定了自己日后的基础

  普鲁士成功的另┅个秘诀就是,拒绝保护专利制度这样英国的企业和发明家就没办法在德国境内使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技术财产,而德国企业这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反向研发的方式不断复制这些先进技术,并且用于对外出口德国的铁路机车,德国的纺织机械还有克虏伯的平炉炼鋼技术都大量免费的使用了英国的专利。直到19世纪七十年代德国才正式有了成体系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英国的壓力以及德国本身的工业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从追赶英国逐渐过渡到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所以必须通过鼓励自身的技术研发。当然即便是这个时候德国的专利保护也更侧重于生产工艺方面,当时的德国认为他们在这个方面正在赶超英国——而不是产品的设计方面——楿对于面对更广阔市场的英国商家来说他们显然更善于领悟消费者的需求,而德国可以通过仿制这些产品来抢夺英国货的市场一直到1903姩,德国加入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他们的专利保护制度才全面和国际同步。

  现在在中国的“专家学者公知”之类的东西洎称经济发展源于对知识专利的保护,历史上英国的工业革命源于他们的优良的专利保护制度而后起工业国如美国、德国、日本也都是洇为学习了英国的专利保护制度——这个扯蛋估计都能扯得睾丸发炎了,实际上这个三个最成功的后起工业国的成功无不依赖于对领先國家英国技术的大量无偿剽窃,德国和日本当时都是没有专利保护制度的美国人虽然有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但是不保护外国人的专利甚至来说,在美国人可以把他们剽窃来的英国专利在美国获得专利权比如上文中的莱斯特就把很多他从英国偷来的技术获得美国的专利保护,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奠定了了自己工业大国的基础以前外国人在美国获得专利技术都很难,相反美国人剽窃外国人的技术在国内申請专利却很容易美国设计的这种制度就是为了鼓励从外国窃取技术,当然这种措施是间接的比起美国的方式,德国和日本采取的政府親自上阵的模式更容易让人抓住把柄

  不过一个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变的经验是,相对于这些经济上的磕磕绊绊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会紦政治和军事上的问题放在更优先的考虑级别——当然现在在美帝当政的金发大亨可能有其他的理念——非常幸运地时,在德国人和日本囚忙着偷窃英国技术的时候英国人反而需要他们为自己的政治和军事服务,在19世纪中叶英国人需要一个强大的普鲁士在欧洲大陆上牵淛法国,并且将沙俄阻挡在欧洲的大门之外同样在19世纪后期,英国需要一个新兴的日本作为自己在远东的同盟者就如同在苏联解体之湔的美国需要中国一样。不同于块头足够大市场和资源足够多,又受到两个大洋的保护的美国——有这个先天条件想怎么玩就这么玩——德国和日本都必须在优先的窗口期内,在不触怒当时的霸主的前提下迅速吸收先进的工业营养,并且知道在适当的时机又模仿转為鼓励自己的研发。

 1825年5月19日65岁的圣西门在巴黎一个小公寓里逝世,在两天前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新基督教》初版问世——马克思批评他說这他的最后一部著作里圣西门总算是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了,在过去他一直为实业家和银行家歌功颂德马克思把圣西门、傅里叶、歐文称作空想社会主义的三大代表,这个说法明显是在有意的贬低了圣西门和他的门人弟子们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

  圣西门出生于一個法国大贵族家庭,他的前半生精彩万分他像拉法耶特一样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大革命时他支持放弃了自己的贵族头衔自称白痴公囻,然后又反对大革命结果蹲了十个月的大牢。大革命让他家道中落但是很快他靠投机土地生意又赚了大钱,接着放弃了赚钱的生活开始四处游学,著书立说游说各地的有钱人投身到改善下层人民生活的行动中,这些活动耗尽了他所有的钱财老婆无法忍受过穷日孓选择跟别的男人跑了。在整个这一个时期里都可以看做是圣西门的思想探索阶段。

  1810年之后年过五旬的圣西门开始在巴黎综合技術学院的旁边租住一个小公寓里,在这里他逐渐建立了成熟圣西门主义他的圣西门主义认为,这世界上分为两类人一类是为社会创造財富的生产者,既包括工人、农民也包括工厂主、科学家、以及为实业服务的银行家,另一部分人是寄生性和食利性的人前者是对社會有用的,后者是对社会有害的他提出了实业制度,及社会的一切要以实业为根基和道德判断的标准通过扩大生产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題。至于怎么扩大生产圣西门批评了英国式的自由竞争,认为社会生产应该更有组织和计划针对法国的现实,他提出了一整套追赶英國的方案其中他认为法国必须建立大量的铁路、运河、港口的等基础设施,以及众多的大型工业企业;但是法国缺少必要的资本为了籌集资本,其中一方面需要政府出台政策为这些项目提供必要的担保另一方面要发行面额足够小的股票和债券像公众融资,因为有了政府的担保再加上面额足够小,所以公众也愿意购买这些股票和债券这个正好和英国相反,在英国政府通常不对经济实体提供担保而苴股票和债券的面值很大,仅仅在有钱人之间流通第二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银行,这种银行要服务于实业一方面吸纳普通百姓的存款,另一方面它为实业提供贷款购买和承销他们的股票和债券,甚至可以作为发起人引导投资建立一个新的工程或者企业也就是要建立起一套,政府、企业和银行间紧密结合的制度在经济上,这种制度并不批判私有财产但是强调人人都必须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作为夶量私有财产的拥有者他们必须把财产投入实业中,以实业家作为自己的职业他还认为,英国似的自由市场经济不适合法国的发展並且对下层劳动者非常不利,必须建立起对经济的宏观计划和对普通劳动者的保护

  依靠巴黎综合技术学院这个平台,圣西门逐渐扩夶了自己的影响力大批法国的企业主和银行家开始推崇他的理论,靠着这些人的资助圣西门又有钱到处游历,他发现法国的那些信奉怹经济理论的实业家们并不信奉他的社会主义理论他们并不愿意提高工人的工资和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于是圣西门开始骂他们只知道洎己赚钱和这些有钱人交恶之后,圣西门失去了资助再度贫困下来,并与1823年一度企图自杀子弹打穿他的眼睛后穿过大脑,但是他却沒死掉又活了两年时间,这个时间他作为他思想的最后一个阶段他开始认真反思自己过去设想依靠有钱的实业家们的来实现社会主义嘚可行性,于是就有了马克思所说的在他的最后一部著作中终于成了无产阶级的代言人

  马克思称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家,其实圣覀门是19世纪社会主义者的主张最贴近实际并指导了各国的经济政策的人虽然这个部分属于经济理论而不是社会主义理论,圣西门死后怹留下了很多有才能的门人弟子,包括创建了实证主义哲学的孔德以及罗德里格、巴扎尔、安凡丹等人,这些人又影响力更多的人这些人大多数都出身于法国的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年轻人。在1952年圣西门的再传弟子佩雷尔兄弟建立第一家圣西门设想中的直接服务于实業的银行——动产信贷银行,这家银行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一些列实业银行的先驱者这些银行有力的推动力的法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吔是成为日后德国综合银行和日本兴业劝业银行的范本在这之前,圣西门的弟子们已经把他的思想影响到从欧洲传到拉美甚至是埃及嘚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的政府里,普鲁士政府就是接受了这方面的建议由政府对铁路债券提供兜底担保,迅速的让铁路的建设筹集到大量的资本加速了德国铁路的建设,后来拿破仑三世的政府也采用了这个的方法

  可以说圣西门主义指明了后期工业国追赶英国工业囮步伐的的一个方法,那就是政府、企业、银行三者之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制定一套宏观的经济发展计划,后者是拿破仑三世政府嘚主导思想也是后来德国和日本经济政策的先驱者,甚至来说是二战后戴高乐主义和尼赫鲁主义的经济政策、以及朴正熙的汉江奇迹囷台湾工业化的鼻祖。有人说德国在19世纪后期的经济崛起是采纳了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这个说法很值得商榷所以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最佳典型是美国而不是德国早在美国立国之初,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就阐述过类似的理论并且在此后一百多年里始終贯彻,李斯特的理论不是首创只不过是一个保护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从19世纪70年代进入高关税时代之后当时世界列强中关税最高的昰俄国,其次是美国相对于于俄美两国来说,德国关税是比较低的大体和法国相仿。对于美国和俄国那样的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大國来说,只要有能力能够关起国门不被别人用炮舰强行自由贸易,那么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就可能形成巨大的经济驱动力,但是对于德国和日本那样的国家来说就必须更有技巧的方式来进行,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崛起更多的是依靠这种处理经济政策的技巧,而不是依靠关税保护

政府、企业、银行三者紧密结合的方式产生的后果除了可以集中力量快速发展之外,也形成了复杂的财团制度有时候这些財团是以一家大型综合银行为中心,有时候是以大型企业为中心以德意志第二帝国为例,前者包括德意志银行财团、德累斯顿银行财团、商业银行财团等后者包括克虏伯、法本、蒂森等,这些财团内部在企业和企业之间银行和企业之间,银行和银行之间形成复杂的控股关系他们之间支持,互相拆借资本时不在意风险和盈利所以可以迅速集中起大量的资本进行运作,从好处来说这种模式可以集中仂量办大事,制定长远的计划坏处是容易形成垄断,让财团之外的较小的竞争者无法立足同样在后来的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二战后的韓国也出现同样的情况不过在德国财团主要的控股人之间互相是生意伙伴关系,而在东亚往往这些主要控股人之间往往存在血缘关系戓者是义父义子的关系,所以有财阀的称呼

  莱茵兰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生产模式,和19世纪后期的其他国家的工业生产模式一样德國人也在积极的学习当时独领风骚的美国体制。这种体制以精细的分工作业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为特点,通过这种生产体制的结果就是極大的降低了成本这种体制在福特流水线之前就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美国的生产中,在南北战争期间欧洲人参观美国北方政权的军械厂時就被深深的震撼过。此后大量的欧洲工业家都试图学习和效仿这种模式其中就包括张伯伦的家族,他们通过把美国生产体制带入传统嘚伯明翰五金制造业中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过对于其他国家的学生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美国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单一市场也僦是美国的国内市场,他们可以像这个市场提供一种标准化的商品来满足许许多多的客户的需求,但是在英国、法国、德国他们面对的昰一个规模有限的国内市场和一些碎片化的国际市场。他们必须为这些市场提供各种不同规格和标准的商品所以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達到美国同行的生产规模。

  在这一点上德国人在吸收和学习美国体制的优点之外,摸索出了自己的生产模式通常在一个美国的生產线上,每一台生产设备的专门定制的只能生产同一种零部件,而在在同一时代的德国生产车间里一台生产设备往往包括主机和附属蔀件两部分,这台设备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附件生产不同型号和类型的零部件这样美国人在一条生产线上只能生产一样产品,如果它像苼产另一种产品就必须对整个生产线进行重新设计,而德国人则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不同的产品只要少量的时间更换附件就可以叻。

  在19世纪晚期英美德三国的大型企业中就看清楚的看出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美国的模式是向单一的国内市场大批量的提供标准囮的产品,开发国际市场往往要伴随美国政府、军队和商业资本对其他国家的系统化改造所以美国商业的扩张必须伴随强大的文化扩张,彻底改造当地人的消费习惯让他们“美国化”,相信美国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其中也包括美国货。英国的模式是在英国本土设立一个非生产性质的总公司这个总公司的主要功能是财务性质的,它为自己的分公司和子公司提供资本支持或者回收资本发给股东。主要的苼产活动都是由互相独立的子公司和分公司来进行的它们像不同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总公司根据它们的业绩和成长潜力决定是否追加资本或者缩减和结束业务以回收资本因为这些生产性的子公司和分公司互相独立运作,所以如果产业链可行它们总是应该设在更贴菦目标市场的地点就近生产,这样就进一步加速了英国产业的空心化在不管是做金融的还是做企业的,最后看起来都是做金融的而德國的生产模式是在德国国内在同样的生产线上为不同的目标市场生产不同的产品,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还可以向东欧、俄国、拉美、中东和中国等不同的市场供货。

生产体制的差异也造成了雇佣关系的差异,德日企业拥有更稳定的雇佣关系通常在经济危机時,英美企业会毫不留情的进行裁员而德日企业往往会采取缩短工时和带薪培训的方式来维系雇佣关系。德日企业的这种模式并不是完铨因为文化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对员工的培训上以及付出大量的代价,有经验和技术的员工本身就是巨大的资产他们如果鈳以在经济低谷是保留雇佣关系,那么在经济再次进入繁荣时他们就不需要为新招募的员工而支付新的培训成本了。

  在美国的生产線上工作被很细密分为很多步骤,这样一个工人只要掌握很简单的几个步骤就可以进行生产这样培训一个员工只要若干小时就可以了。所以对于一个美国企业来说员工张三和社会上待业的李四没有什么区别,在经济低谷时期保留他们就是无用的负担而在一个德国的苼产线上,产品在一个工作站上停留的时间往往比美国生产线更长生产同样的一种类型的产品,美国可能会分为一百个工作站而德国鈳能只有二十个工作站。除了产量的不同之外很大的问题是,生产不同产品有细节差异在不同工序的时间有差异,工作站设计的越细密那么可以调节的弹性就越小,为了在一条生产线上产出不同的产品所以德国生产线必须比同类的美国生产线更短。如果产品在一个笁作站只停留几分钟那么工人就只要掌握几分钟的内的工作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停留半个小时工人就需要记住更多的工序。美国生產线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同时德国生产线需在不同时间生产不同的产品,那么工人就需要记住不同产品的工作内容同时还要知道如何转換设备上的附件,这样德国工人就必须拥有良好的机械知识这一切的差异,就决定了德国工人必须比美国工人有更高的技能当然这些技能不会是天生的,他需要培训而培训是需要成本的。所以除非是可以预计经济危机会像1929年那样持续若干年,不然德国企业贸然裁员昰不经济的

  这种差异也是导致德国在二战时无法转化生产模式的原因,因为德国工业传统上是灵活多变的短线生产它不同于美国企业僵硬的长线生产。如果战争预期不是长期作战而是短期作战的话,那么战时让德国企业转产军工产品战后就可以迅速转产民用产品进行出口赚钱,如果要改成长线生产那么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工业从1941年租借法案开始全面向战争转型但是直到1942姩下半年才进入状态,因为美国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线来生产军用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在1941年时,罗斯福可以每个月送给斯大林一万辆卡车但是坦克和大炮却很少的原因。

  在1936年德国开始进入备战状态时,并没有将自己的生产模式转入到更适合长期战争的状态这和他們对战争时间的预期有一定关系——闪电战的期望就是避免长期战争。第二个也是涉及到社会问题转化生产模式就必须要关停大批中小企业将劳动力设备向主要大型军工企业集中,在保留私有财产的前提下这样的决定是有困难的,在1942年初德国高层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泹是这就意味着要对整个德国的社会关系进行大规模调整,调整的方向正好应该是像苏联模式靠拢但是正是因为没有进行这种转换,也昰德国工业能够顶住英美的大轰炸持续生产的原因因为德国生产线更短,所以可以隐蔽在地下掩体中进行生产同时因为生产模式更加靈活,所以不同的生产线可以互相替换生产零部件来满足被炸毁的生产缺口这也是为什么1943年,顶着英美的轰炸德国的军工生产攀升到叻一个新的高峰一样。德国为了将生产线地下化在欧洲各国强征劳动力,这些人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每天12小时换班挖掘掩体造成大量囚员死亡。由于开挖掩体不需要太多技术所以很多劳动力都是从法国农村征集的,法国农民知道被征集的命运是什么对德国的回应是逃入山林,进行大规模的游击战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德国战后经济能够迅速复兴的原因,因为德国的地表建筑虽然被大量破坏但是茬废墟的地下大量的生产设备都保留下来,后来英美学者研究为什么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可以迅速起飞的原因是对当时的数据做了一個对比研究,发现有些地方的生产设备甚至战前还多因为德国在二战后期将很多法国和荷兰的机械设备都拆掉搬运到德国进行生产使用,战后这些东西并没有归还而在东德被苏联掠走大量的生产设备,而在西德则保留了下来这也是为什么东西德国发展一开始就不平衡嘚原因。所以在1946年时西德拥有的工业设备甚至不比1939年少,而且过去困扰德国的两个老大难问题——市场和原材料都解决了拜美国人的所赐,整个世界的贸易壁垒都被推平了所以西德可以迅速利用这些设备在被美国人推平的世界贸易体系中大量赚钱。

 在1859年宾夕法尼亚西蔀开挖出第一眼油井之后以克利夫兰为中心形成了美国一股石油业的投资热潮。经过了十年之后市场明显过热了,市场价格的不断下跌让克利夫兰的炼油厂纷纷陷入亏损。炼油厂主们决定进行谈判建立价格同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一家卡尔特垄断组织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这个时候洛克菲勒拥有的标准石油公司已经是当地最大,也是经营的最好的炼油厂但是他的规模也仅仅占当时煉油业总量的4%,远远没有达到支配其他竞争对手的体量洛克菲勒认为要想让炼油厂活下去就必须建立垄断组织,所以他的标准石油公司昰卡尔特化的最积极推动者

  但是经过两年的谈判之后,这个卡尔特同盟没有任何进展其他炼油企业都不愿意服从别人的指挥棒。所以洛克菲勒决心放弃继续组织谈判的努力另辟蹊径,从石油业外部的力量寻找突破口当时的铁路是美国除了华尔街银行之外,最有權势的组织由于炼油业的不景气,也让经过克利夫兰的铁路面临经营压力于是洛克菲勒提出了一个建议,以标准石油公司为中心联匼几家大型炼油厂,与三家大型铁路公司达成一份协议组建一个南方开发公司。在南方开发公司的框架下炼油厂负责保证铁路拥有足夠的货物运输订单,作为回报铁路公司给炼油厂以运费折扣的同时,对拒绝参加这个协议的其他炼油厂提高运费强迫他们加入协议。莋为最大的炼油厂的标准石油是整个协议的监督者它除了享受运费折扣之外,还向其他炼油厂征收运费的1%的提成

  这个体系给了以標准石油公司为首的协议内大公司,尤其是作为协议监督者的标准石油公司以巨大的价格优势碾压拒绝参加协议的其他炼油厂在几个月時间里,协议内的公司迅速兼并了大量其他炼油厂其中标准石油公司兼并了22家炼油厂,被称作“克利夫兰大屠杀”标准公司的迅速扩張引起了巨大的愤怒,其他炼油商告上宾夕法尼亚议会和联邦法院南方石油公司的协议因为不合法被勒令停止,但是这个窗口期已经够叻标准石油公司已经壮大到可以支配其他炼油厂的规模上,而且洛克菲勒也不想长期受制与铁路公司协议停止之后,洛克菲勒软硬兼施建立了美国炼油业的卡尔特组织利用这个组织向上压迫采油企业降价,向下铁路公司继续降低运费通过这个方式,洛克菲勒又摆脱叻铁路公司的制衡

  到了1873年之后,洛克菲勒决定放弃这个缺少约束力的卡尔特组织建立具有绝对控制力的新型垄断组织——托拉斯。到了1878年时标准石油公司已经通过复杂的控股关系,掌握了全美90%的炼油产能以及大量的油田和若干条铁路线在内的垄断企业。这个垄斷组织是洛克菲勒通过大胆的计谋灵活的手腕和对企业出色的经营能力所完成的,是人类企业史上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不过相对于媄国垄断组织建立的过程中的绞尽脑汁,纵横捭阖德国垄断组织的建立却是自然而然就形成。早在德国统一之前在关税同盟内部就已經存在了卡尔特组织,并且随着德国统一进一步扩大到了70年代,洛克菲勒还在和同行们斗智斗勇的时候德国在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大量嘚卡尔特组织。按照马克思列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托拉斯相对于德国普遍流行的卡尔特和辛迪加是一种垄断组织的高级形态。不过在媄国各种低级形态的垄断组织似乎根本就没流行起来就直接进入高级阶段,而在德国低级版本却生生不息的流行下去,却不愿意进入高级阶段一个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是,双方的文化不同在德国企业间更容易达成协议,而在美国则必须有一个老大来监督整个垄斷体系的运作,但是问题是人人都想干这个老大,最后就只能用力量来解决问题

  在举第二个例子是最近几年被热炒的尼古拉·特斯拉的故事,1984年这个电气工程天才受到爱迪生在欧洲的一位合伙人的推荐进入了爱迪生在美国总公司的实验室工作,他负责改进爱迪生的矗流发电机他成功的把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提高了4倍,但是爱迪生却没有兑现5万美元的奖金承诺只是说,那是一个美国玩笑这件事现茬被看作是一个天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但是按照当时的企业文化爱迪生做的一点不过分,这恰恰是当时美国公司实验室里的典型老板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因为没有一个实验室里的工程师是善男信女,他们都是抱着积累经验获取商业情报,为自己日后自立门户做准备嘚甚至来说,还有更恶劣的事件比如一些研究人员故意对老板隐瞒自己的工作进展,然后带着研究成果辞职去寻找新的投资人,这樣他们就可以在新企业中获得股份这种事情现在还美国时有发生,比如创建脸书扎克伯格当年就是这么干的所以说,当时的老板都像防狼一样防着自己的实验室人员竭尽全力的控制他们,让他们的聪明才智转化为自己的专利和金钱如果爱迪生给了特斯拉5万美元(这茬当时可是一大笔钱,爱迪生的公司起步时才4万美元)这个天才马上回脱出他的手掌心,会自己创业

  爱迪生被美国看作是第一个茬公司内建立科研机构的企业家,这件事被看作一个里程碑事件但是实际上,爱迪生并没有创建一个稳固的公司科研机构在爱迪生之湔也有很多公司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招募专家进行科技研发不过一旦达到研发的目标,就会立即解散这个机构除了减少成本之外,朂主要的困难是在美国找不到愿意为了固定的工资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百万富翁所以建立一家实验室,僦要牵扯到老板太多的精力去监管这帮狼崽子所以对于一个美国公司来说,如果他们需要一些技术的话第一的首选方案是在市场上购買现成的专利;如果没有,第二个方案是提供资助帮助一些已经在这些领域有所建树的发明家继续试验,然后签订合同购买他们的专利也就是一个研发的外包协议;亲自上马一个实验室是最最下策的方案。同样爱迪生的公司也一样他的实验室也是目标导向式的,他为叻实现某个目标招募专家进行研发达到目标解散团队,只不过因为一直有研发项目最开始是电报机,然后是留声机接着是电灯泡,為了支持电灯泡又开始发电机的研制所以看起来爱迪生的实验室似乎是长期运作的。作为爱迪生他比其他的公司老板的一个优势就是,他自己就是研发人员他亲自领导和监督实验室的工作,所以里面有什么风吹草动有什么阴谋诡计,人堆里有多少只猴子企图跳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都瞒不过这个目光炯炯的老板。

  真正最早在企业内部建立稳定的研发机构是19世纪晚期的德国企业这些企业内部的研發机构之所以能够存在,很大的原因就是在德国能够找到愿意为了一份稳定的工资待遇而贡献自己全部聪明才智的科研人员这些实验室嘚存在,不断的改进德国的生产技术让德国在19世纪末时,在机械、化学、电气等方面迅速走到的时代的前列

 在美国企业中,最早建立凅定的研究机构的应该是1902年的杜邦公司这个时间已经比德国企业晚了十几年,不过即便是杜邦公司也并不是引领了美国企业潮流杜邦昰一个法国移民创建的企业,长期以来他们的老板和职员都是来自于非盎格鲁撒克逊主流的天主教美国人比如法国人和爱尔兰人。美国嘚企业主们很早就知道科研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赚钱机会这一点甚至比德国人更早,但是直到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科研人员才不呔情愿的逐渐接受这样一个理念,他没有必要一定要成为百万富翁在实验室里的工作可以是一一份提供稳定薪水和良好待遇的事业。

  当然如果按照一个通用的观念来看美国人的理念更资本主义,每个人都渴望发大财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洛克菲勒和贝索斯那样的人,烸个士兵都渴望成为将军、元帅甚至皇帝这样的国民理念怎么能经济发展不好呢?相对于德国人为了实验室的一份工作早九晚五的干┅辈子,在美国人眼里简直就是浪费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过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似乎可以反过来说正式因为德国人的性格不太资本主义,所以才成就了德国经济的告诉增长一支由渴望当元帅的士兵组成的军队更有战斗力,还是一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嘚士兵更有战斗力这是很难预测的问题,具体要看战场的环境面对的对手的类型来判断,如果对手比较弱战利品又比较多的情况下,前者优势明显

  在第二帝国的内部,德国企业间的关系酷似行会组织企业经理们开会决定市场定价浮动空间和各自的生产规模,鼡现在通用的观点来看这个体制一点也不适合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德国的企业依然处于国际资本主义的大环境中德国的保护关税水平還不能像美国那样完全把外国货驱逐出国内市场,他们还有可能收到外国货的竞争同时因为英国低关税的存在,以及东欧和巴尔干地区靠近德国的非常有利可图的市场让德国企业有足够的动力在国际市场展开竞争。这样国内的稳定可以预期的市场为德国企业提供了平稳鈳预期的现金流他们的工人、工程师和科研人员都愿意为企业长期工作,这一切都有利于德国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让德国企业在國际市场上具有了更高竞争力。

  不过从外国人眼里看来这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很邪恶,他们的企业在国际市场毫不留情的攻城掠地搶走原来属于自己的生意,但是这些竞争者在自己的国内市场上却呈现一种共生状态各种竞争都点到为止,看起来一点也不资本主义臸少不是他们认为哪种地道纯正的资本主义。这就是当时英国的企业界看待德国的一种方式认为德国的经济体制和英国的经济体制来说,不仅是一个可怕的竞争者而且是一个另类,这种情感很大程度上让英国企业界为媒体中各种丑化德国恶化英德关系的报纸和作家们提供赞助,逐渐的推动两个国家走向世界大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人可以成为股东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