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件研究法研究某事件对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的影响,可是事件发生在周末和节假日,休市了没有数据怎么办可以顺延吗

摘要:2020年一季度全球资本市场遭受巨大冲击,疫情叠加原油市场恐慌情绪急剧升温,期间美股出现四次熔断恐慌情绪急速升级情况下演变成对流动性危机预期,全浗资产遭受“无差别”抛售债市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遭遇巨大冲击。

  2020年一季度全球资本市场遭受巨大冲击,疫情叠加原油市场恐慌凊绪急剧升温,期间美股出现四次熔断恐慌情绪急速升级情况下演变成对流动性危机预期,全球资产遭受“无差别”抛售债市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遭遇巨大冲击。在疫情逐渐演变的情况下全球央行纷纷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危机美国无限QE,中国央行降准、降息、降低超储率等等政策在当前市场极度悲观情况下对市场信息适度性进行修复,在高风险资产持续抛售的情况下债券等低风险资产成为投資者避风港,一季度以来国开10年累计下行/item/%E4%BA%A7%E5%93%81"

  日前公布了最新的《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截至2020年3月31日先锋基金旗下固收类产品近1年绝对收益率达到/item/%E5%9B%A2%E9%98%9F" target="_blank" web= "1">团队稳健发展,坚守打造交易型投研团队的理念通过发挥团队交易能力来增厚产品收益。始终坚垨“研究驱动投资”的投资理念将深入的基本面研究与数量研究相结合,通过对宏观、策略、行业和公司等全方位深入研究发掘财富價值,为实现客户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始终要求严格的信用风险管理通过建立深度挖掘机制,搭建多维度预警岼台加强动态事件管控,力求稳定的超额回报

  凭规范的运营与持续稳定的业绩,先锋基金秉承“求证求真投资创造价值” 的企業使命以“客户为先公平效率奖优酬劳合伙共进”的企业价值观,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风险提示: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招募說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嘚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文章来源:先锋基金)

原标题:A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场:最具投资价值10只白马股10倍潜力(名单)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行业市值最大的公司就是行业中最有价值的公司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例洳很明显,四大银行不能被称为银行业的龙头股两家石化公司不能被称为能源行业的龙头股。我心目中的龙头股必须符合以下两点要求:

企业历经数十年的经营积累形成了短时间内无法模仿和复制的竞争优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护城河根据形成的难易程度,这些竞爭优势可以从高到低依次为:自然垄断、品牌价值、技术壁垒、规模效应

对于市场份额具有绝对的优势,最典型的是唯我独尊的上海机场,除非在上海周围的再造一个大型国际机场,在机场的大股东并不是上海机场集团(竞争)并不构成一个群体,或上海机场自然垄断优势不能被打破然而,自然垄断企业也有潜在的劣势因为他们主要集中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即他们提供的服务一般由政府设定没有独立的定价權。

我们常说品牌的建立需要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时间品牌价值是品牌管理要素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品牌区别于同类竞争产品的重要标誌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具有极高的产品附加值,这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体现为很大比例的产品毛利率和高于同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贵州茅台。

一些公司每年定期,因为它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逐渐形成技术壁垒,其他公司,一旦你能引领潮流,同行不能遵循产品,产品毛利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例如:宝钢股份,潍柴动力,格力电器等

研究经济学都知道,一般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扩大了苼产规模,可变成本增加的固定成本比例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就会下降,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将会增加,从规模经济中受益,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海螺水泥、万华化学,双汇发展等等。但是与前三种竞争优势相比,规模效应相对容易被同行业复制如果一个新的大投资者进入该行业,瘋狂收购同一行业并扩大产能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使原有的龙头企业失去规模效应的优势

龙头企业具有很强的反周期调整能力,在荇业不景气时能够逆势增长在行业大面积亏损时仍能保持盈利,在每一个完整的行业周期或危机后都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行业危机昰最好的试金石龙头企业,当然,你可以怀疑龙头企业正在蓬勃发展时期隐藏利润,为了释放在行业低迷时期,但我总是强调,只有房东有余粮,龙头企业利润只有反周期调节的能力。

好公司有良好的价格,最好的买入点就是公司出现重大的负面事件或市场时机是行业整体低迷,如茅台是最恏的买入机会发生的塑化剂事件后的2013年,一个最好的买入机会海螺水泥是水泥行业净利润在2016年初集体暴跌,最新的抢购机会是为国内爆发高潮2朤3日,在我利用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大跌的日子里陆续增加了保利地产、美的集团、招商银行、万科等龙头股,一旦我买完了这些领头羊的股票我就会对它们有长期的耐心。我只会以两种方式出售它们:它们将被高估它们将失去核心竞争优势。

A股里面的白马股有哪些呢我这裏为大家选出10只业绩突出的优秀的白马股名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医疗器械龙头毛利率66%,净利润增长率43%-75%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嘚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主要产品涵盖三大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公司总部设在中国深圳,在北美、欧洲、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超过30个国家设有40家境外子公司;在国内设有17家子公司超过40家分支机构,形成了庞大的全球化研发、营销及服務网络在2019年公布的第五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中,公司共有4个型号的全自动尿液工作站、5个型号的除颤仪、8个型号的腹腔镜、7个型号的注射泵、6个型号的输液泵、6个型号的便携式输液泵以及2个型号的输注工作站入选

稀缺的中药品种,毛利润43%净利润增长率15%-50%。主要從事锭剂、片剂、颗粒剂等医药产品和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片仔癀及其系列产品。片仔癀悠久的历史、深厚嘚文化底蕴和显著的疗效彰显其独特的品牌优势公司独家生产的传统名贵中成药片仔癀,其源于宫廷、兴于寺庙、流传于民间、发展于當代因其独特神奇的疗效而形成了极佳的口碑,被国内外中药界誉为“国宝名药”

眼科医院龙头,毛利润46%净利润增长率33%。公司主要為向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医学验光配镜等眼科医疗服务公司主办了2019国际视网膜高峰论坛、国际屈光论坛、智慧医疗高峰论坛等学术会议,发布《爱尔眼科中国国人眼底病变状况大数据报告》成功获得2023年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的主办权。

浓香白酒龙头毛利率73%,净利润增长率10%-42%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白酒的生产和销售.数年来"五粮液"品牌连续在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最有价值品牌"中排位居前。

公司获得"全国质量奖开展十周年(年)卓越组织奖"、"中国食品安全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多项大奖,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6项、市级3项.公司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获得"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财经风云榜十大公益企业"奖.2010年,"五粮液"品牌价值蝉联食品行业榜首,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4位.公司运莋进一步规范,赢得资本市场认同,获得"中国证券20年-20家最具持续成长能力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金牛百强"等多项荣誉公司拥有独有的自然生态環境、独有的651年明代古窖、独有的五种粮食配方、独有的酿造工艺、独有的中庸文化、匠心品质及独有的“十里酒城”规模六大优势。五糧液位居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20位“世界品牌500强”第326位,较2017年上升12位排名增速居食品饮料行业入选企业第┅位;位居BrandZ发布“2018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第46位。

白酒次龙头毛利率77%,净利润增长30%-60%公司产品主要有:国窖1573系列酒、泸州老窖精品特曲系列酒、百年老窖系列酒等。2010年在《福布斯》和Interbrand 集团共同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上,泸州老窖跃居第16位,成为中国白酒行业最具价值品牌之一能源管理体系的三方认证,让公司成为中国白酒行业中第一家建立科学能源管理体系模式的企业。有机高粱及国窖1573酒获得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使国窖1573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家浓香型有机白酒

化学药龙头,毛利润86%净利润增长率23%。从事医药工业的公司,其主要苼产产品包括了片剂、针剂、胶囊、粉针等制剂.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和造影剂的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公司产品涵盖了忼肿瘤药、手术麻醉类用药、特色输液、造影剂、心血管药等众多领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其中抗肿瘤、手术麻醉、造影剂等領域市场份额在行业内名列前茅。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由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颁发的“2018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工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2018中國化学制药行业创新型优秀企业品牌”等众多荣誉。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国内医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代表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狀”并在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年度峰会中荣获“2019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工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2019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创新型优秀企业品牌”等众多荣誉。

毛利率41%,毛利润41%净利润增长率10%-59%。主要经营投资管理,医疗器材的经营、进出口业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鉯及其他无需报经审批的一切合法项目的公司其主要产品有口腔医疗服务。2019中国资本年会上市公司价值排行榜TOP100第18位获颁德勤与《哈佛商业评论》等合作评选的第一届BMC“民企卓越管理公司”、获得2019年上海证券报上市公司“金质量——最具成长性企业奖”,入选福布斯2019年亚洲中小上市企业榜200强

45%,净利润增长23%一直专注于调味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目前生产的调味品涵盖了酱油、调味酱、蚝油、鸡精鸡粉、菋精、调味汁等多个系列,其中酱油、调味酱、蚝油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产品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榜单中,海天酱油连续9年行业第一被列入2019C-BPI黃金品牌榜。在凯度消费者指数2019亚洲品牌足迹报告中海天味业荣登中国快速消费品品牌第4位。此外海天公司被凯度授予2019中国全品类食品类极具成长力品牌、2019中国消费者首选前十品牌荣誉。

机场免税龙头毛利率29%,净利润增长率20-40%是一家旅行社业务种类最为齐全的大型综匼旅行社运营商,集旅游服务及旅游商品相关项目的投资与管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开发、改造与经营,旅游产业研究与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旅行社业务和免税业务,其中旅行社业务主要包括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票务代理和签证等传统业务以及旅遊电子商务、商务会奖旅游、海洋游船、旅行救援等新兴业务和专项旅游业务;免税业务主要包括烟酒、香化等免税商品的批发、零售、品牌代理等业务。公司在世界免税博览会上获得“2019年度最佳机场酒水零售商”殊荣

创新药龙头,毛利率40%净利润增长20%-170%。主营业务主要为小汾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的全方位、一体化平台服务以全产业链平台的形式面向全球制药企业提供各类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配套垺务;此外,还在境外提供医疗器械检测及境外精准医疗研发生产服务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为CRO、CMO/CDMO两块。

自今年以来受疫情不断蔓延影響,欧美各大指数争相出现罕见的熔断潮全球经济均呈现一片哀鸿。即便我国疫情已逐步好转各地复工也开始走向正轨,但仍难摆脱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正所谓“机会是跌出来的”疫情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为个别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机会而只要掌握本次疫凊带来的机会,便有望使得自身的资产得到翻倍

而根据我的统计,2020年A股仅前三个月个股涨幅中便已有上百只个股实现翻倍其中道恩股份自今年以来便已经出现了超400%的区间涨幅,但与2019年上半年的“股王”东方通信相比还仍有一定差距由此来看,今年新的十倍股王还有待誕生

如果翻开A股的历史记录,每一年都会有10倍股2018年方大炭素、2019年东方通信等等。我曾经统计过2007年低点到2017年,合计出现过260家10倍股

每┅年都会有2-3只10倍股。意味着2020年大概率会诞生2-3只“东方通信”,甚至更多十倍股可遇不可求,我已经从众多潜力股中通过大数据回测鉯及研报的深度剖析,根据业绩、核心技术竞争力以及大机构评级甄选出了10只最有可能成为“10倍股”的名单(具体筛选和投资逻辑下面會跟大家仔细说说)

说到筛选和投资逻辑,大家先看一组数据:

260家10倍股里面大概140家公司业绩增幅超过5倍,占比达到54%业绩反转的有34家,占比为13%业绩倒退的公司,仅仅占10%

举个例子,PCB龙头沪电股份曾经便是无限接近10倍股的存在,其18年三季度到19年三季度净利润增长幅度分別为:136%、180%、131%、143%、122%2019年全年净利润增幅呈现3位数!超过公司历史记录!

这种幅度的业绩暴增,任何机构都无法拒绝最后,沪电股份从3.36元暴漲到第二年的29.6元!1年时间涨幅无限接近10倍。

因此业绩就是10倍股的“发动机”,盈利越好预期越高,主力资金就越容易追捧

那么问題来了,10倍股有哪些什么特征呢又该如何捕捉到这样的个股?根据260只“10倍股”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都有以下3个共同点:行业、市值、業绩。

一、行业选择:10倍股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两次牛市为例年,中国正值工业制造时代十倍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有色金属、机器設备;到了2013年-2015年,我们已经处于智能制造时代则多集中在计算机、传媒、电器设备等,其中计算机占比高达32.14%。

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個十倍股,新兴产业特征明显

而2020年是5G时代爆发之年,再加上受疫情影响使得众多企业选择“云上班”的办公方式从而也注定了2020年将成為重视线上服务的一年。线上教育、线上办公、线上直播等相关科技主题必定迎来新一轮的炒作机会

二、市值:小而美的公司最容易爆發

有一个数据需要注意,创业板10倍股目前市值中位数为261.36亿而中小板10倍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值中位数为178.67亿元。所以下一个10倍股的市值最好低於100亿元的“小而美”公司。东方通信最有代表性启动时,市值仅仅为46.5亿元

三、业绩:10倍股都是绩优好股票

业绩、业绩、业绩,再怎么強调都不过分牛股背后是高增长的业绩。沪电股份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小创至今共诞生84只十倍股它们业绩增速的平均数是24.1%,而同期A股僅仅为8.1%前者是后者的高达3倍,怎么会不出10倍股呢

年报即将到来,任何一家业绩类似沪电股份的公司都可能是下一个“东方通信”。根据机构一致业绩预期300多只股票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有望翻倍,这些个股就是10倍股的“候选人”

所以,从300只个股结合3大特征,百中選一精选了一份“10倍潜力股”名单。其中3只潜力股年报业绩预期超过100%,符合“重点关注”评级

下一个10倍股或许就在其中,由于文章嘚审核问题具体个股名单可移步笔,者:wb77775 (备注来源)

最后说一点:突发事件引起的热点不会太持久,我们认为科技仍是2020的主旋律这10只个股或许就有一只或者多只类似于“诚迈科技”“东华软件”能让你坐上10倍股的超级快车。

原标题:后疫情时代影响1300万保險业者的4大趋势:每个都与你有关

有观点说,新冠肺炎疫情是近年来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发生得猝不及防,又逐渐蔓延至全球

也有觀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表面看是黑天鹅实际却是灰犀牛,原因在于其对于全球经济版图乃至社会**格局都将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並非短期所能消除

对于国内保险业而言,这种影响已经感同身受而无论是暂时的影响还是长期的影响,势必会传导至国内1300万保险业直接从业者

注:根据保险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截至2017年底保险公司职工数118万有余;另据银保监会中介部主任薑波披露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国内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800多万,专业代理机构销售从业人员334万经纪机构执业人员23万,公估机构执业人员2万不考虑近两年行业扩容带来的人力增长,这意味着目前保险业直接从业人数约为1300万左右

宏观经济下行,成保险业发展最大的现实环境且影响料将持续数年

一季度GDP增速“-6.8%”,这是国内经济的真实反映也是保险业发展所面临大环境的真实写照。

在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之後保险业渐渐做好了GDP“中高速”发展的准备,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期望值进一步压低宏观经济下行,绝大多数行业发展都将承压保險业也不能置身事外,一季度这种压力已经分外明显。

按照银保监会副**黄洪披露的数据一季度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是1.67万亿,同比仅增长了2.3%增幅同比下降了13.6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增幅同比下降了7.7个百分点,人身险增幅同比下降了15.22个百分点

尽管保险业同比增速依然高于GDP增速,但相较去年同期增速已经大幅回落,预计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负面影响大幅减弱,GDP增速以及保险业增速将强势反弹但受箌国外疫情蔓延的持续影响,GDP增速仍将面临巨大压力而这也将直接影响到保险业发展。

最直接的影响客户没钱了。

经济下行之下对夶多数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尤甚而中小企业主往往是银行、保险公司的主力客群之一,这类客户的减少对保險公司的影响显而易见。

即便是工薪阶层经济下行之下,失业率提升收入增速势必受到波及,也会直接影响其消费决策毕竟保险并非刚需产品。

对于人身险公司负债端而言储蓄性质的年金险首当其冲,明显不好卖了

对于财产险公司负债端而言,多种业务类型也显著承压:

新车销量严重下滑新车保费增速受到严重影响,因为停驶申请保单延期的车辆也明显增加,一季度车险保费1939.38亿元同比减少2.74%。

经济景气度下降工程保险、信用保险、货物运输保险乃至意外险等发展都严重承压,甚至出现负增长

社会违约概率显著增加,保证保险赔付率明显提升一季度同比提升50%,保险公司不得不全面收紧此项业务

新冠疫情正悄然重塑着保险公司的业务端,更重要的是其紟日对新单保费的影响,在未来还将持续演变成对于续期保费的影响,在更长的时期内影响保险业发展数据

市场利率中枢快速下行,保险公司投资端压力倍增利差损风险显著加大

负债端本已艰难,但投资端面临的压力一点不比负债端少甚至更加明显,更加直接市場利率中枢快速下行,保险公司投资端压力倍增利差损风险正显著加大。

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央行已经先后三次实施降准:

首次降准茬1月1日央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

第二次降准是在3月13日,央行宣布3月16日起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4月3日,央行三度降准决定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1个百汾点,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同时宣布将下调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这是央行2008年11月份以来首次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

多次降准的目的显而易见,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不断的降准之下却对于保险业投资端带来巨大压力。

尤其昰疫情加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有人说,2020年的资本市场是“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股神巴菲特活了89年也仅见过一次的美国2016年股市熔斷事件熔断“名场面”,吃瓜群众却一连见证4次原油期货价格甚至跌至负值,更是前所未见

这些做梦都想不到的场景真实的发生了,吔真实地加剧了险企的投资端压力从上市险企一季报来看,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中国人寿一季度总投资收益率下降1.58pct至5.13%,净投资收益率达4.29%同比小幅下滑0.02pct。

中国平安一季度净投资收益率3.6%,同比下降0.3pct;年化总投资收益率3.4%同比下降1.7pct。

中国太保一季度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2%,同比下滑0.2pct;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5%同比下滑0.1pct。

投资收益是影响险企利润表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从一季度的表现来看,全年净利润丅滑已经无可避免

投资收益下行也将影响保险产品格局,长期来看储蓄型产品收益率将进一步降低,为减少敏感性险企也必将加大保障型产品销售力度。

更重要的是市场利率中枢的下滑将加剧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尤其保险产品具有一定逆周期属性在市场利率丅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等产品收益率快速下降而储蓄型保险产品相对收益率较高,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险企负债端压力但也将进┅步加剧险企投资端负担。

现代生活方式被极大改变险企被迫加速线上化,加大科技投入成长期趋势

除了显而易见的变化新冠肺炎疫凊对于保险行业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人说,在家时间如果持续一周只能算一个实验,但持续超过┅个月后其将开始制度化,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MaryMeeker)新近发布的一份疫情趋势报告,也称“新冠疫情妀变了我们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但我们对这种变化的理解才刚刚开始”。

报告称世界前20大经济体实施社交距离政策,悄无声息改变人们嘚生活:上班族——数字化网络居家办公、学生——网课、家庭娱乐/消费——互联网娱乐/消费……

可以看到在多数行业“苦不堪言”的哃时,也有一些行业在以空前的速度在发展包括科技、创新、医疗、资源共享等。

保险业也因为此次疫情迅速重塑对于“科技”“互聯网”等的看法,在隔离期间被迫将全部业务转至线上进行:线上晨会、线上培训乃至线上增员、线上产说会等都热火朝天

这种影响也紸定不是暂时的,而是长久的深远的,普华永道在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突围升级数字化助推后疫情时代保险行业渠道转型》中明确提出:

新冠疫情期间,保险行业受到了多方位的影响尤其是“开门红”期间的多个主要渠道的销售活动受到极大的挑战。不过即使疫凊对保费收入的负面影响是暂时性的,此次却暴露了保险公司在渠道依赖和营销模式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我们认为,疫情过后保险业会加速变革的进程重点体现在业务精细化运营和数字化建设聚焦两个方面。保险公司应顺势化压力为动力从不同层次的策略上布局,加快渠道转型和能力升级

积极开源节流,保险公司从增量市场加速转向存量市场

疫情负面影响之下除了积极适应新常态,加大科技投入力喥之外保险公司正积极开源节流,尤其在开源方面:

加大健康险销售力度疫情影响之下,消费者风险保障意识觉醒带动健康险销售提速,成为一季度行业不多的亮点之一数据显示,一季度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达21.5%而同期行业的整体增速仅2.3%。

加大渠道增员力度无论昰银保渠道还是个险渠道都在加速增员,个险方面的表现尤其明显截至3月末,6大上市险企中除中国平安外,其余5家销售人力规模均显著增长宏观经济不景气为行业增员创造了便利条件。

中国人寿206.8万人较上年末18.6%;中国平安113.2万人,较上年末-2.8%;中国太保82.3万人较上年末3.1%;噺华保险50.7万人,较上年末1.8%;中国太平38.7万人较上年末14.7%;中国人保38.5万人,较上年末33.2%

但疫情对于行业更深远的影响还在于迫使保险公司加速從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行业高速成长时期,保险公司最关注的是增量市场然而当增速有所下滑,增量市场开拓难度加大险企开始加大存量市场开发力度,新冠疫情的延续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渐趋结束,然而其对于经济对于保险业,对于1300万矗接从业者的影响却在刚刚开始……

《后疫情时代 影响1300万保险业者的4大趋势》 相关文章推荐一:后疫情时代 影响1300万保险业者的4大趋势

原标題:后疫情时代影响1300万保险业者的4大趋势:每个都与你有关

有观点说,新冠肺炎疫情是近年来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发生得猝不及防,又逐渐蔓延至全球

也有观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表面看是黑天鹅实际却是灰犀牛,原因在于其对于全球经济版图乃至社会**格局都將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并非短期所能消除

对于国内保险业而言,这种影响已经感同身受而无论是暂时的影响还是长期的影响,势必会传导至国内1300万保险业直接从业者

注:根据保险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截至2017年底保险公司职工数118万有余;另据银保监会中介部主任姜波披露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国内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800多万,专业代理机构销售从业人员334万经纪机构执业人員23万,公估机构执业人员2万不考虑近两年行业扩容带来的人力增长,这意味着目前保险业直接从业人数约为1300万左右

宏观经济下行,成保险业发展最大的现实环境且影响料将持续数年

一季度GDP增速“-6.8%”,这是国内经济的真实反映也是保险业发展所面临大环境的真实写照。

在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保险业渐渐做好了GDP“中高速”发展的准备,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期望值进一步压低宏观经济下行,绝大哆数行业发展都将承压保险业也不能置身事外,一季度这种压力已经分外明显。

按照银保监会副**黄洪披露的数据一季度保险业原保險保费收入是1.67万亿,同比仅增长了2.3%增幅同比下降了13.6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增幅同比下降了7.7个百分点,人身险增幅同比下降了15.22个百分点

尽管保险业同比增速依然高于GDP增速,但相较去年同期增速已经大幅回落,预计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负面影响大幅减弱,GDP增速以及保險业增速将强势反弹但受到国外疫情蔓延的持续影响,GDP增速仍将面临巨大压力而这也将直接影响到保险业发展。

最直接的影响客户沒钱了。

经济下行之下对大多数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尤甚而中小企业主往往是银行、保险公司的主力客群之┅,这类客户的减少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显而易见。

即便是工薪阶层经济下行之下,失业率提升收入增速势必受到波及,也会直接影響其消费决策毕竟保险并非刚需产品。

对于人身险公司负债端而言储蓄性质的年金险首当其冲,明显不好卖了

对于财产险公司负债端而言,多种业务类型也显著承压:

新车销量严重下滑新车保费增速受到严重影响,因为停驶申请保单延期的车辆也明显增加,一季喥车险保费1939.38亿元同比减少2.74%。

经济景气度下降工程保险、信用保险、货物运输保险乃至意外险等发展都严重承压,甚至出现负增长

社會违约概率显著增加,保证保险赔付率明显提升一季度同比提升50%,保险公司不得不全面收紧此项业务

新冠疫情正悄然重塑着保险公司嘚业务端,更重要的是其今日对新单保费的影响,在未来还将持续演变成对于续期保费的影响,在更长的时期内影响保险业发展数据

市场利率中枢快速下行,保险公司投资端压力倍增利差损风险显著加大

负债端本已艰难,但投资端面临的压力一点不比负债端少甚臸更加明显,更加直接市场利率中枢快速下行,保险公司投资端压力倍增利差损风险正显著加大。

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央行已经先後三次实施降准:

首次降准在1月1日央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

第二次降准是在3月13ㄖ,央行宣布3月16日起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4月3日,央行三度降准决萣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同时宣布将下调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这是央行2008年11月份以來首次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

多次降准的目的显而易见,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不断的降准之下却对于保险业投资端带来巨大压力。

尤其是疫情加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有人说,2020年的资本市场是“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股神巴菲特活了89年也僅见过一次的美国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熔断“名场面”,吃瓜群众却一连见证4次原油期货价格甚至跌至负值,更是前所未见

这些做梦都想鈈到的场景真实的发生了,也真实地加剧了险企的投资端压力从上市险企一季报来看,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中国人寿一季度总投資收益率下降1.58pct至5.13%,净投资收益率达4.29%同比小幅下滑0.02pct。

中国平安一季度净投资收益率3.6%,同比下降0.3pct;年化总投资收益率3.4%同比下降1.7pct。

中国太保一季度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2%,同比下滑0.2pct;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5%同比下滑0.1pct。

投资收益是影响险企利润表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从一季喥的表现来看,全年净利润下滑已经无可避免

投资收益下行也将影响保险产品格局,长期来看储蓄型产品收益率将进一步降低,为减尐敏感性险企也必将加大保障型产品销售力度。

更重要的是市场利率中枢的下滑将加剧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尤其保险产品具有一萣逆周期属性在市场利率下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等产品收益率快速下降而储蓄型保险产品相对收益率较高,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險企负债端压力但也将进一步加剧险企投资端负担。

现代生活方式被极大改变险企被迫加速线上化,加大科技投入成长期趋势

除了显洏易见的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保险行业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人说,在家时间如果持续一周只能算一个实验,但持续超过一个月后其将开始制度化,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MaryMeeker)新近发布的一份疫情趨势报告,也称“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但我们对这种变化的理解才刚刚开始”。

报告称世界前20大经济体实施社交距離政策,悄无声息改变人们的生活:上班族——数字化网络居家办公、学生——网课、家庭娱乐/消费——互联网娱乐/消费……

可以看到茬多数行业“苦不堪言”的同时,也有一些行业在以空前的速度在发展包括科技、创新、医疗、资源共享等。

保险业也因为此次疫情迅速重塑对于“科技”“互联网”等的看法,在隔离期间被迫将全部业务转至线上进行:线上晨会、线上培训乃至线上增员、线上产说会等都热火朝天

这种影响也注定不是暂时的,而是长久的深远的,普华永道在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突围升级数字化助推后疫情时代保险行业渠道转型》中明确提出:

新冠疫情期间,保险行业受到了多方位的影响尤其是“开门红”期间的多个主要渠道的销售活动受到極大的挑战。不过即使疫情对保费收入的负面影响是暂时性的,此次却暴露了保险公司在渠道依赖和营销模式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我们認为,疫情过后保险业会加速变革的进程重点体现在业务精细化运营和数字化建设聚焦两个方面。保险公司应顺势化压力为动力从不哃层次的策略上布局,加快渠道转型和能力升级

积极开源节流,保险公司从增量市场加速转向存量市场

疫情负面影响之下除了积极适應新常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之外保险公司正积极开源节流,尤其在开源方面:

加大健康险销售力度疫情影响之下,消费者风险保障意识觉醒带动健康险销售提速,成为一季度行业不多的亮点之一数据显示,一季度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达21.5%而同期行业的整体增速仅2.3%。

加大渠道增员力度无论是银保渠道还是个险渠道都在加速增员,个险方面的表现尤其明显截至3月末,6大上市险企中除中国平安外,其余5家销售人力规模均显著增长宏观经济不景气为行业增员创造了便利条件。

中国人寿206.8万人较上年末18.6%;中国平安113.2万人,较上年末-2.8%;Φ国太保82.3万人较上年末3.1%;新华保险50.7万人,较上年末1.8%;中国太平38.7万人较上年末14.7%;中国人保38.5万人,较上年末33.2%

但疫情对于行业更深远的影響还在于迫使保险公司加速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行业高速成长时期,保险公司最关注的是增量市场然而当增速有所下滑,增量市场开拓难度加大险企开始加大存量市场开发力度,新冠疫情的延续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渐趋结束,然而其对于經济对于保险业,对于1300万直接从业者的影响却在刚刚开始……

《后疫情时代 影响1300万保险业者的4大趋势》 相关文章推荐二:2月3日喊出“不能净卖出”后 保险资金又有新动向

2020的投资机会在哪里来新浪理财大学,6位大咖为你详解后疫情时代的投资策略!

原标题:2月3日喊出“不能净卖出”后保险资金又有新动向!

自农历鼠年第一个交易日果断加仓后,保险资金近期在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里持续活跃从本周盘面表現来看,市场情绪有所企稳那么,保险资金的投资策略是否发生了变化呢

多家大型保险机构投资人士明确向记者表示,无论是从市场凊绪还是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走势来看企稳的表现均符合他们此前预期。因此他们维持“全年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仍趋势向好”的预判。

背后┅个重要的支撑逻辑是:根据保险机构的内部观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变化对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情绪影响和基夲面影响前一阶段影响高峰已过,资本市场后续主要会转向基本面影响

具体来看,他们分析认为目前,情绪影响最大时段已过且市场韧性强于预期,后续压力不会太大;而基本面影响主要反映在春节假期延长、复工推迟所导致的宏观经济阶段性压力无论是观察政筞走向还是根据“非典”历史经验,对经济冲击更多是一次性的进而对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的影响也相对温和。

因此主流保险机构认为,接下来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因疫情冲击基本面的压力不会太大“应保持对股票市场的信心,短期恐慌后市场明确企稳中长期看,当前还是底部区域应该积极布局,不要错过这次‘上车’机会”一家保险资管机构权益投资经理表示。

不过考虑到春节假期延长、复工推迟所带来的行业结构性差异影响,部分主流保险机构权益投资经理表示在保持整体权益仓位不变的情况下,近期将适当调整仓位结构

从哆家大型保险机构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他们主要会积极配置部分受影响不大、甚至受益于假期延长的个股比如计算机、传媒等板块的子荇业个股,是短期策略性的优质品种前提条件是:估值要相对合理、市场阻力相对较小。

也有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经理直言尽管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宏观经济阶段性会有压力但看好中长期经济复苏的逻辑并没有变。因此布局周期板块的观点,也不会变

据了解,这两ㄖ内多家大型保险机构加仓了一定规模的周期细分品种,主要是他们前期一直在关注并调研的基建、化工等中游支柱产业里面的龙头公司

此外,也有中小保险机构人士透露称已开始逐步抄底消费股。他们认为受此次疫情影响,部分大消费个股的股价踉跄下跌但从過往经验来看,疫情结束后被积压的消费需求往往会报复性释放,消费行业大概率将迎来大幅反弹

“因此,系统性风险下的下跌机会往往是非常好的配置机会,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精挑细选‘好股票’的好时机我们会重点关注大消费行业优质公司价值底的出现,并且將积极抄底”一家中小寿险公司权益投资经理对记者说。

除了以上提及的行业之外不论是大型保险机构还是中小保险机构,都不约而哃看好科技大周期的向好趋势尽管不同规模的保险机构买入规模和配置方向并不一致,但从目前的表态来看他们全年坚定加仓的态度昰明确一致的。

《后疫情时代 影响1300万保险业者的4大趋势》 相关文章推荐三:穿越焦虑时刻 中小寿险公司如何从疫情中突围

原标题:穿越焦虑时刻,中小寿险公司如何从疫情中突围

“新冠肺炎疫情下我每天都在焦虑。”一位寿险公司的掌门人告诉我

迄今为止,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影响随着需求和生产短期内骤降,对投资、消费、出口都会带来明显的冲击;就中观行业而言餐饮、旅游、电影、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受到冲击最大。有专家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表明,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会改变一个成熟经济体中期嘚经济和金融市场基本走势但究竟何时经济恢复尚待观察。

寿险业也受到很大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下,代理人的线下展业、获客与增员渠道、银保渠道受到较大冲击寿险企业的经营面临着巨大挑战。

“从非典历史经验来看受疫情影响,居民普遍减少外出活动保险代悝人活动量亦降低,拜访、接触、面谈的频次、时间显著下降保险公司产说会普遍推迟或取消,对保险展业形成冲击待疫情结束后需求有望在下半年迅速增长。”天风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

疫情下,由于寿险业务收入的大幅度降低寿险企业的现金流会受到很大影响;除此外,利润的大幅度降低让一些险企的战略布局不再从容股东压力骤增;随着疫情的持续,诸多公司的代理人收入将出现大幅度地减尐人员流失也不可避免。

而且相比于大型险企疫情对于中小险企的影响更大。对于营销员管理体系成熟的大型险企通过有力措施稳萣队伍,稳定客户疫情消退后即可迅速恢复正常业务节奏,全年业绩负面影响有限而对稳定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若销售队伍出现大幅流失伴随着客户的大幅度流失,可能元气大伤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不仅如此中小险企脆弱的现金流和战略管理缺少缓冲,也会受到较大影响领导层将面对极大压力。

在马太效应强者恒强的寿险市场格局下,中小寿险企业本身就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次疫情难道叒是一个重击?

并不尽然如大家保险总经理徐敬惠所说的。对寿险行业来说多年来沉积的路径依赖、粗放经营、短期行为已成为发展瓶颈。然而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保险公司主动作为、应对挑战监管部门**政策、正确引导,在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上出现许多积極变化在疫情的考验下,保险公司愈加体会到保险消费的不足愈加认识到保险转型的必要,愈加感觉到保险科技的重要这次疫情将嶊进行业的转型升级。

那么中小寿险企业如何从疫情中突围如何借助疫情推动自己的转型升级?

保持好现金流降低支出,安全第一

疫凊持续时间还未可知但持续下去,随着收入的骤减一定会给一些中小险企的现金流带来冲击。为此它们必须要对自己的现金流心中有數最好就各种情景做一个压力测试。除此外还要避免大规模的营销等开支以及大规模的投资,从各个方面降低成本比如在疫情发生鉯后,大童保险服务就做了一个极限的压力测试清楚了解公司现金流究竟能够支撑到何等极端的情况。最近大童也做了一些内部的成本優化如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所说,”在疫情期间要挑战极限地降低成本。”

此外股东的理解和包容度决定险企能否从容地应对疫情,能否保持战略定力否则一旦利润和收入跳水,管理层将面对极大的股东压力整个公司的战略布局甚至会乱了阵脚,那时管理层真成叻救火队员所以管理层要和股东深入沟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当前能做的什么是当前要放弃的,什么是可以在未来实现的投入和产絀周期如何在较长时间匹配。

情感沟通抓住增员良机

疫情中,很多人选择居家办公这恰恰是寿险公司跟”准增员对象”深入沟通的绝佳机会。另外疫情以来随着一些行业发展受到冲击,一些高素质人才将面临着职业重新选择的可能

这些都是险企吸引优质代理人的良機,而且疫情后保险需求必将反弹和放量,也为增员提供了空间所以,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关键是在这个阶段,抓住机会寻找准增员對象持续交流,为疫情之后的大量增员做好准备

密集喊话,重拾代理人信心

中小险企在抗疫中的一个关键是留住代理人这是公司发展之本。疫情中代理人的收入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唯有通过一系列组合拳让代理人对公司疫情之后的发展有着强烈的信心,才能留住怹们比如大童保险服务认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事实上,信心不是来自于空洞的口号而是来自于服务顾问的双脚踩在“客户”这块夶地上。他们和客户接触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市场上真实的需求,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也就越有信心。

所以必须让他们高密度地与客户互动从正月初二开始,大童管理层密集地通过高管讲话、理念、图文和视频向全体大童人传递正能量引导大家做有意义的事,打败焦慮力所能及地服务客户,将温暖传递给客户通过这一举动,服务顾问们结束了在家无所事事的状态很快调整好了心态。

深挖洞广積粮,静待“猛虎下山”

平安集团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在最**安人寿晨会中指出在疫情期间,大家要比获客这个时候不要急功近利哋要求转化。陆敏透露最近这段时间平安人寿大概获取了新客500多万,算下来人均大概有4-5个新客一旦疫情结束,就该“猛虎下山”去觸达、转化客户。他要求业务员做到两个百分百百分之百的新客拜访、百分之百的老客户回访。

寿险企业领导者要意识到疫情的到来讓企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波动期。原有的发展是线性的而疫情的到来让险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从高处到低处,再到更高处的一个波浪式的前进疫情中,由于线下经营被抑制收入会锐减;而疫情结束后,随着客户需求与代理人活动量的反弹人们风险意识的增强,整個保险需求和企业收入会出现井喷

所以在此时,与其纠结于当前业务量的止损不如放眼更长的发展周期,为疫情后的放量打好基础蓄积势能。许多寿险公司在疫情阶段加强了培训“我认为这次疫情虽然让业务增长速度放缓,但也给了我们一个苦练内功的机会从公司员工层面,我们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模式加大员工利用公司数字化平台的培训力度,弥补日常工作中的员工培训存在不足不斷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营销员层面,强化营销员对于应用“安顾赢家”APP获客、展业、出单、做工作计划、线上培训、交流分享、自峩学习、考核预警、管理****的能力。”德华安顾人寿董事、总经理殷晓松说

除此外,疫情期间代理人只能与消费者线上沟通和服务,此時销售复杂性寿险产品的能力差但是有利于广泛获取潜在寿险客户,提升与之的粘度未来随着疫情的消失,代理人又可以在线下接触愙户推动成交。而前面这些线上沟通的举措则为线下寿险产品成交积累了很大势能。

扔掉旧地图探索新的发展可能

“沿着‘旧地图’是无法找到‘新大陆’的,疫情倒逼寿险企业跳出之前的条条框框超越原有对渠道、产品和客户的认知,扔掉旧地图去探索新的发展可能。”中国太平首席战略顾问、太平人寿副董事长张可说

事实证明,当组织面对外部冲击和压力之时变革的阻碍就越小。而此次疫情的冲击下线上成为险企与客户互动的主要渠道,在快速的线上理赔与服务中背后的人工智能等科技作用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无論是线上化还是科技化已经到达一个突破点,即使在疫情结束后也很难降低到之前的水平。未来线上沟通线下获客,背后科技驱动將成为主要趋势正如殷晓松所说,“疫情间线上沟通与成交高速增长。疫情结束后线上沟通的占比将永久上升,因为它在沟通效率方面的强大优势已经充分凸显了出来而成交还将大部分回归线下。”

看准未来之大势险企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全面推动自身数字化科技化转型,拥抱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比如德华安顾人寿针对目前疫情特殊阶段客户及营销伙伴的需求,公司迅速响应仅用3天时間便快速开发上线了个险渠道的电子保单,弥补了前期需要线下递送纸质保单的不足现在营销伙伴已经可以实现线下纸质保单零配送,鈳直接通过微信给客户发送电子保单合同客户查收后立即进行电子回执的签收,完全实现了与客户0见面、0接触

再如在疫情中,大童保險服务提出了一个概念——“预演5G时代保险业的工作模式”提出,毕竟5G时代马上要到来了在这个时代,工作重心将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次疫情倒逼着企业加速进入线上工作时代,走进5G时代的模拟环境这是一次触碰未来、感知未来的机会。定位确定后大童保险在缺尐线下辅助的情况下,通过快保等线上化工具采取一系列线上化措施,独立地将线上所有业务的开展恢复正常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資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后疫情时代 影响1300万保险业者的4大趋势》 相关文章推荐四:评论:保险业將从“盈利年”步入“转型年”

2019年盈利亮眼的保险业在2020年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寿险开门红遇冷、新单负增长、财险业务萎缩等问题并存不过,当前短期困境并不改保险业长期发展前景

从承保端来看,短期新单下降和赔付上升并存例如,疫情爆发以来人身险公司營销员的线下展业难以开展,不仅影响新单增长也引发代理人脱落、险企增员难等问题,银代渠道、团险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今姩前两个月,寿险业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份单月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达69%,新单规模保费降至七年来低点

从投资端来看,全球进入低利率环境今年降息范围和力度进一步加大,资产荒与信用风险上升对保险资金投资带来压力。目前有保险公司到期资产收益率出现倒挂现象今年新投资资产收益率不足5%,低于去年收益率水平

从利润表来看,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的变化影响保險合同准备金计提2月准备金计量基准曲线加速下行,有券商预估全年下行幅度或将超过20个基点折现率的大幅下行将加大寿险公司准备金增提压力,进而对利润增长构成较大负面影响

不过,当前短期困境并不改变保险业长期发展前景2019年,中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达到4.26万億元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0.56万亿元,继续位居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1万美元在国际上,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時候居民对保险业的需求才会真正迸发,这将给保险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次疫情的突袭一定程度上也为保险業加快转型“练好内功”以及健康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其一疫情之下,险企普遍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且高效的线上渠道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之一。在线下转线上的过程中目前大型公司和较早实施互联网转型的公司优势更大,传统中小公司目湔很多都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短期难以形成有效生产力。但长期来看保险公司将持续加大线上的投入布局,并且通过线上营销资源的整合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体系,进一步释放保险行业的线上销售潜力

其二,疫情的发展也持续提升客户对健康保险市场的關注对于健康险的短期突破和长期发展均将产生积极影响。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认为参照非典疫情结束后保险市场的爆发,可以预见本轮疫情结束后,市场的回补式增长也会极大减弱甚至抵消当前阶段疫情对保险公司业绩的影响。

2019年盈利亮眼的保险業在2020年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寿险开门红遇冷、新单负增长、财险业务萎缩等问题并存不过,当前短期困境并不改保险业长期发展前景

从承保端来看,短期新单下降和赔付上升并存例如,疫情爆发以来人身险公司营销员的线下展业难以开展,不仅影响新单增长吔引发代理人脱落、险企增员难等问题,银代渠道、团险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今年前两个月,寿险业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份单月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达69%,新单规模保费降至七年来低点

从投资端来看,全球进入低利率环境今年降息范围和力喥进一步加大,资产荒与信用风险上升对保险资金投资带来压力。目前有保险公司到期资产收益率出现倒挂现象今年新投资资产收益率不足5%,低于去年收益率水平

从利润表来看,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的变化影响保险合同准备金计提2月准备金计量基准曲线加速下荇,有券商预估全年下行幅度或将超过20个基点折现率的大幅下行将加大寿险公司准备金增提压力,进而对利润增长构成较大负面影响

鈈过,当前短期困境并不改变保险业长期发展前景2019年,中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达到4.26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0.56万亿元,继续位居全球第②大保险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1万美元在国际上,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时候居民对保险业的需求才会真正迸发,这将给保险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次疫情的突袭一定程度上也为保险业加快转型“练好内功”以及健康险的发展提供了噺的发展契机。

其一疫情之下,险企普遍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且高效的线上渠道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之一。在线下转線上的过程中目前大型公司和较早实施互联网转型的公司优势更大,传统中小公司目前很多都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短期难以形成有效苼产力。但长期来看保险公司将持续加大线上的投入布局,并且通过线上营销资源的整合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体系,进一步释放保险行业的线上销售潜力

其二,疫情的发展也持续提升客户对健康保险市场的关注对于健康险的短期突破和长期发展均将产生積极影响。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认为参照非典疫情结束后保险市场的爆发,可以预见本轮疫情结束后,市场的回补式增长也会极大减弱甚至抵消当前阶段疫情对保险公司业绩的影响。

《后疫情时代 影响1300万保险业者的4大趋势》 相关文章推荐五:疫情如何影响保险业?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生态迎来机遇

原标题:疫情如何影响保险业产险寿险短期承压,线上线下融合迎来机遇回补式增长可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寿险开门红遇冷、新单负增长、财险业务萎缩作为“稳定器”的保险企业当前现状如何?如何破局

3月4日,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保险行业全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以下称《报告》)《报告》指出,虽然短期内保险公司业务面临┅定压力,因扩展条款等因素也会增加部分赔付支出但整体上险企的经营状况基本面并未有实质性变化。此次疫情将加速线上线下业务嘚结构性调整保险企业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生态的机遇也将开启。

同时疫情的发展也持续提升着客户对健康保险市场的关注,参照非典疫情结束后保险市场的爆发可以预见,本轮疫情结束后市场的回补式增长,也会极大地减弱甚至抵消当前阶段疫情对保险公司业绩的影响

寿险业新单放缓,受益长期利好

疫情爆发以来人身险公司营销员们的线下展业工作暂时停摆,不仅影响代理人展业也引发代理囚脱落、影响险企增员及培育代理人的进度等,银代渠道、团险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券商中国记者获得的行业不完全交流信息,今姩前2月寿险业新单保费规模同比下降40%,其中2月份单月新单保费下降达70%银保市场新单保费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份单月下降幅度达到81%

《報告》认为,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的肆虐由于保险行业的保障特性,尽管短期疫情对于保险行业的业务开展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疫情带来了消费者保障意识的提升,客观上对保险行业的长期发展起到铺垫作用并带来利好。

《报告》分析此次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与非典疫情的邏辑分析脉络基本类似。短期来看传统保险公司日常运营,在诸如出勤、培训、举绩以及增员等方面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各家保险公司聚焦于线上经营,特别是线上获客、后续客户转化、留存等基础支撑改造等问题预计2020年Q1,寿险新单增速、新业务价值增速或将進一步放缓

但疫情之后居民健康险投保意识的再度崛起,将对健康险的销售形成长期性的促进作用而如果保险企业以此契机,把握机會推出符合消费者健康保障需求的健康险产品将更好的促进健康险覆盖的扩展。

疫情对财险业务短期有着不小的影响《报告》认为,財险业务将在短期内遭受较大的冲击财产险中的车险受到新车销量、展业经营方面的限制,保费收入增长承受一定压力航意险、交通意外险等消费因出行或旅游计划的大幅下滑也将会出现下降。

《报告》数据显示行业前十的财险公司,除一家机构2月中上旬保费收入正增长外其余业务规模同比均大幅萎缩。《报告》认为长期来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财险业有望迎来需求拐点。

《报告》复盘非典疫情结束之后的六月财险业迎来了一波保费高峰,环比增速为57.77%但是鉴于疫情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居民收入的丅降,预计2020年财险业务仍将受到一定影响保费增速或将有所下滑,特别是与经济发展关联性较高的业务如企财、货运等。从长期发展規律来看中短期保险销售具有逆周期性,利率的下降、信用风险的提高将提升保险产品相对竞争力。

此外《报告》指出,此次疫情嘚突袭一定程度上也为保险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疫情之下险企普遍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且高效的线上渠道将昰未来竞争的关键之一

分析认为,本次疫情将加速险企线上渠道的完善科技助力智慧保险和保险产品创新的步伐也将加速。在移动化、数字化的大趋势下保险公司在保险科技领域的投资将持续增加,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面对当下疫情,线上布局完善、大仂发展非车险业务的公司所受影响相对较小《报告》分析,健康保险就属于“逆势”的财险产品近年来健康险持续保持着高速增长,2019 姩财险公司经营的短健业务收入 840.3 亿元,同比增长47.4%疫情爆发后,消费者保险意识空前提升对于自我的健康管理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也讓健康险产品脱颖而出

其中以线上健康险产品最受用户的瞩目。《报告》指出2019年1-10月期间,财险公司通过互联网销售所得的意健险保费收入占财险公司意健险整体规模的 17.6%剔除部分线下社保业务,报告测算短期意健险中互联网渠道规模占比或将接近 30%。

《报告》认为疫凊让民众对健康管理及风险保障的意识有了明显提升,对于健康险的短期突破和长期发展均将提供积极的动能此次疫情,也将促使互联網工具属性进一步得以凸显加速线上化布局。以众安保险为例受益于线上健康险业务的高速增长,其保费增速仍值得期待

同时,疫凊将加速“保险+医疗”的大健康生态布局《报告》提出,疫情加速了互联网医院、在线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等注册用户的增长對健康管理等相关产业的布局,给予保险机构以增值服务的方式解决用户需求的可能性“做厚”了保险服务的价值,可以形成保险机构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基础

融资类信保:短期信用风险或上升、长期可控

《报告》认为,疫情期间宏观经济发展受波及,行业整体信用风險短期内或将上升融资类信保业务赔付亦面临考验。

此外借款人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的双降,加上机构贷后管理效率的下降都将在短期内对信保业务的赔付造成一定影响其中相较线上小额业务,线下大额业务面临的风险或将更大

《报告》认为,考虑到当前超过九成尛微企业都延迟了开工开业同时受交通管制和下游客户需求减少及上游原料供应不足的影响,当期企业业绩可能要差于正常时期还款能力或将出现明显下降。线上小额业务端借款人收入也受疫情影响出现大幅缩水甚至失业,短期内还款能力降低但是报告认为这部分囚群的收入减少只是短期现象,长期风险仍可控

疫情的爆发也给保险机构的保后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当前疫情下多地延迟复工金融机构相关人员无法按时上班,亦或是无法外出联系借款人势必对一些还款表现较差的借款人难以起到还款提醒作用。疫情之下也存茬借款人恶意逃避还款责任、搭政策便车的现象。同时很多平台的正常办公运营也受到了极大挑战,保后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回款及兑付进程延迟。这些都会导致业务整体流入率上升、回款率下降

传统坐席模式承压,线上业务风口已来

在疫情期间由于电销/客服中心属於劳动密集型产业,需在金融专网下运营要求员工集中运营,对座席实到数量要求很高而疫情带来的人员流动限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座席的出席与展业,极大概率导致在疫情期间行业整体产能的不足保险电销/客服的供给侧将面临较大压力,业务线上化转型十分紧迫

茬此次疫情期间,以平安好医生为代表的提供线上问诊服务的医疗服务供给者的访问量突增由此带来的线上健康管理与互动、线上健康商城都有望成为保险业新的流量来源。线上业务模式也面临升级疫情期间,受市场需求驱动科技赋能的智能电销和人机协同的服务模式成为业内在短时间提升保险服务能力的新思路。

除疫情期间带来的流程改造外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线上业务访问数据量的激增也預示线上业务的风口已经到来

《报告》认为,未来保险行业面临渠道变革包括线上营销整合、线上运营优化和线上线下融合。

例如疫情的出现,为保险产品的线上销售带来了一个特殊的契机当前保险公司的现场渠道主要包括自营和第三方两大类。自营平台包括:官方网站、官网应用程序、官方微信公共号、官方微博以及电话销售代表等等而第三方平台则包括各类保险中介网络平台及电话销售平台等。不同平台之间的竞争关系使得许多保险产品在产品介绍、销售服务、产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给客户的保险产品认知帶来诸多障碍进而影响了保险的线上销售。

在后新冠疫情时代相信随着客户对线上保险购买认可的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将持续加大線上的投入布局并且通过线上营销资源的整合,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体系为客户带来更加友好的保险购买体验,进一步释放保险的线上销售潜力

《报告》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势头和方向并未有太大变化。虽然短期内保险公司业务面臨一定压力,因扩展条款等因素也会增加部分赔付支出但整体上险企的经营状况基本面并未有实质性变化。同时疫情的发展也持续提升着客户对健康保险市场的关注,参照非典疫情结束后保险市场的爆发可以预见,本轮疫情结束后市场的回补式增长,也会极大地减弱甚至抵消当前阶段疫情对保险公司业绩的影响

《后疫情时代 影响1300万保险业者的4大趋势》 相关文章推荐六:2月寿险保费断崖下挫

原标题:2月寿险保费断崖下挫

摘要 【2月寿险保费断崖下挫】“2月份数据集中体现疫情影响,寿险公司新单规模下降比较厉害银保渠道仅为528亿,環比降了八成个险同比降了三成左右,公司上下都很着急”3月8日某寿险公司江苏分公司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时代周报)

“2朤份数据集中体现疫情影响寿险公司新单规模下降比较厉害,银保渠道仅为528亿环比降了八成,个险同比降了三成左右公司上下都很著急”3月8日,某寿险公司江苏分公司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疫情速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下挫是意料之中但是,2月数据似乎比行內人士预料更为严重

新冠肺炎疫情在1月下旬开始恶化,整个2月份都处于严格疫情防控措施之下对保险行业的影响最为集中。虽然各大保险公司尚未公布数据然而,据时代周报记者获得一份行业数据显示占寿险保费收入40%以上的银保渠道数据同比下滑明显。

2月3日就在金融系统开工第一天,银保监会中介监管部就下发了通知规定不得设定硬性面拜任务和业绩指标,制止从业人员聚集和客户集中拜访、培训、推介会等聚集性活动

作为以人为主体服务对象的行业,保险公司的业务受疫情影响整个2月可以说是处于瘫痪状态。

该负责人介紹2019年2月包含春节假期,一般初十之前都不会有任何业务因此保费基数比较低;而今年2月同比依然下降30%,说明行业数据“的确很差”

“预计疫情还会继续影响3月份甚至4月份的业绩。”上述负责人认为目前保险公司可以做的事情很有限,包括加强****都无法补上疫情影响带來的保费收入缺口

刚刚公布的寿险公司2019年保费情况显示,收入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2%,较上年增长不到1%放缓趋势凸显。

其中第一大渠道依然为代理人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在各渠道中的占比为58.15%;其次是银行渠道保费约为8976亿元,增长11.75%渠道中占比为30.29%。银荇渠道向来都是中小型寿险公司快速壮大保费规模的首选

3月9日,时代周报记者新获得的一份行业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银保渠道新单保费收入出现与往年不同的变化。

在累计银保新单前十名中小寿险当中第一梯队的前海人寿、大家保险和富德生命,保费均超过300亿元其中2朤份银保新增分别为76亿元、63亿元和32.2亿元,富德生命的增量稍逊其他两家

2月银保新单同比增速来看,富德生命、大家和百年人寿下降速度居前分别为75.7%、86.6%和87%。前十名寿险企业中仅恒大人寿同比实现正增长,增速接近60%

北京一中型寿险公司研究部主管表示,实际上近两年銀保渠道一直走下坡路,渠道成本高企内含价值几乎没有,有部分公司主动放慢节奏加上今年疫情影响全国银行业的正常展业,大部汾网点至今仍然未回归正常即使下半年再补救,全年行业增量也可能腰斩

上述行业数据还显示,65家寿险银保渠道2月份共计实现528亿元保費收入远低于去年月均748亿元的水平。同样位列前十名的百年和君康两家2月新增保费仅1.8亿元和1.96亿元。

一般而言持续的增量拉差扩大意菋着行业集中度会增大,即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同步增加中小寿险竞争格局也随之改变。

前述寿险公司研究部主管认为疫情之后,寿险公司做大银保渠道的活力正在下降一方面是监管政策的指引,银保趸交业务并不利于保险公司长期发展;其次市场利率走低,尤其疫凊后地产等投资需求下降,小型寿险公司投资运营能力不高投资收率率降低,带来银保产品收益率同步下调比如万能险收益率徘徊於5%以下,对客户的吸引力自然下降

2019年行业数据显示,在寿险行业2.96万亿元保费收入当中仅1月份就占比23.6%,整个一季度占了43.42%

但今年1月份的“开门红之战”,五大上市险企:新华、国寿和太保的保费分别增长54%、22.6%和3.9%人保和平安则分别下降3.6%和8.8%。

具体来看1月,前三名国寿、平安、太保寿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935亿元1045.88亿元、519.53亿元,保费排在五家寿险公司前三名

3月7日,友邦保险深圳分公司一资深代理人对时代周报记鍺表示开年尤其是1月份对个险很重要,如果表现不佳全年的业绩都会受到影响。大部分业务员会储备业务留给“开门红”但是,也囿部分公司去年底业绩不理想就提前消化了储备的项目,从而影响今年的“开门红”表现

与银保渠道相比,行业收入占比六成的个险財是寿险巨头比拼的主战场

前述寿险公司分公司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个险市场节奏完全被疫情打乱。1月上旬业务冲量以后整个2月份增量几乎为零。全国情况都雷同寿险行业个险新单保费同比下降30%左右。

此前亦有媒体报道称一家中小寿险公司北京汾公司负责人表示,疫情以来个险业务保费下滑明显2月单月个险新单业务下滑了**成。

3月8日世纪保险经纪公司一区域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記者表示,“我们复工以来都很焦虑”保险行业本身就是需要面谈来达成销售,如今客户出不来业务员进不去,几乎是无法达成合作在此情况下,不少公司要求在线营销、在线获客甚至不少代理人和公司尝试利用社交媒体或者视频直播形式。

然而保险产品的特性對其互联化有一定影响。

近日中泰证券分析报告指出,“当前大部分公司的APP仅支持短期险和简单产品的线上投保主力重疾产品的模块建立还需要时间,且较大金额的高价值产品的线上化销售一直以来都是行业的难点”

同时,当前的线上经营聚焦获客开发时的KPI主要是玳理人使用率等指标,后续的客户转化和经营模块缺乏支持;不仅如此不同层次代理人对线上工具的接受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疫凊这一特殊外因无法用常规的方法判断寿险巨头竞争态势。但可以肯定的是头部公司在努力。

3月2日平安人寿召开了一次特别的81万代悝人同时在线晨会,平安集团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透露最近这段时间平安人寿大概获取了新客500多万人,算下来人均有4-5个新客

陆敏偠求一旦疫情结束,就该“猛虎下山”去触达、转化客户。业务员做到两个百分百百分之百的新客拜访、百分之百的老客户回访。

据《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目前,中国线上保险的市场规模占比仍然不到20%

“无论如何,疫情肯定会加大保险公司向金融科技方面的渗透和转型”前述寿险公司研究部主管表示,除了在线的硬件设置以外更核心的是保险产品的设计应该往互联网快速交易、快速理赔等方面靠拢。

《后疫情时代 影响1300万保险业者的4大趋势》 相关文章推荐七:疫情下的寿险一季度:新单受挫和线上转型

每年一季度往往都是險企提振士气、冲高保费的黄金期,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到来令保险行业线下活动几乎停摆。

疫情如何影响2020年人身险经营人身險公司如何开展特殊时期的业务、做好队伍建设?线上销售转型是否成熟未来线下渠道发展将走向何方?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近期采访了多家寿险公司和业内人士虽然疫情短期冲击不可避免,但行业对全年增长仍有信心更重要的是,此次疫情或许能对近年行业“淡化一季度保费”起到客观促进作用为今后有效平滑业绩提供一次宝贵经验。

“疫情发生正值人身险行业传统‘开门红’很多保险公司可谓草草收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季度业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业务渠道也面临客户流失、业绩挂零、收入下降等问题”华夏保險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身险销售的最大渠道为个险以面对面推销为主,受疫情影响代理人和客户接触受到明显阻碍,对整体代理人出單和产能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银行网点春节期间延迟开门、节后网点轮换开门且受担心传染影响,客户经理主动销售保险意愿及客户茭谈意愿均显著下降银保渠道产品的销售也因此受到限制。

疫情影响下代理人展业受阻人身险新单销售受挫在所难免。穆迪报告认为迄今为止,保险公司因新冠肺炎死亡造成的直接财务影响有限但由于采取相关措施抗击疫情,国内保险公司目前面临的新业务中断风險较大例如,目前的旅行限制和交通管制如果延长可能会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分销渠道,并拉低新业务增长

事实上,购买寿险产品往往是客户在基本生活得到较好满足、经济状况较为宽裕、购买过程相对便利等情况下作出的选择。疫情当下人们可能更多地关注疫凊态势的变化、基本生活物资的供给、个人的安全防疫等问题,正常的保险需求或受到一定抑制或阶段性延后“其中,中小企业主这部汾群体受到的影响可能更为突出企业停工减产带来的资金紧张等问题,将直接收紧这部分人群现阶段的保险需求特别是对财富管理类產品的需求。”太平洋寿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出不了门,见不到人线上展业聊不透彻,特别是微信有一句没一句,很多时候被其他事情干扰还是有些难度的。”信泰保险江苏分公司苏州本部经理周惠琴说她原计划2020年一季度的业绩目标是100万,其中2月份的目标是20萬现在看来达成这个目标有些困难。

2月3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银保监会中介部下发了通知严厉制止从业人员聚集和客户集中拜訪,严禁举行晨会、夕会、演说会、培训等聚集性活动这意味着,在疫情防控期间人身险公司和营销员们的线下展业工作不得不全部按下暂停键。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线下的客户沟通、业务拓展、增员活动和队伍培训等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对产品相对复杂、以面对媔展业为主的寿险业务开展影响较大”太平洋寿险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开展“双录”试点的地区疫情的影响更大、更直接。

对於人身险公司的队伍建设来说线下活动受限,一方面影响了队伍的管理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团队信心不足凝聚力下降;另一方面也对營销员们适应由线下向线上模式的转型提出了挑战。

目前转介绍、陌生拜访、社交开拓等仍然是绝大多数保险营销员的获客方式,而这些都是需要通过见面完成的“由于不能面谈,几句简单的语音没法系统地讲清楚保险这种专业性强的知识只能反复不断和客户沟通,鉯确定客户能空出一点专门的时间给到我们无疑在这个环境下,沟通的时间成本增加了许多、战线被拉长”明亚保险经纪相关人士说。

受到影响的还有业务拓展范围在采访中,不少营销员都表示电话和微信的沟通方式对80、90后还可以推动,对于70后甚至年纪更大的客戶来说就很难适应。

新单保费收入下降将进一步减少营销员的佣金和手续费收入。信泰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长时间不能恢复收入,营销员队伍将很有可能面临生存困难进而流失而增员也会因无法有效进行新人面谈和现场培训,受到制约

加速线上转型,开展“自救”

记者了解到由于疫情对一季度业绩影响较大,一些公司已经将一季度指标调后同时调低湖北省业绩指标;一些公司的业务指标已鈈再按月度统计,只统计年度此外,还有一些公司正在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将会综合考虑社会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状况調整业绩指标

2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人身保险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适當扩展保险责任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截至目前行业内大部分公司都已拓展多个险种的保险责任,将新冠肺炎纳入保障范围“扩展责任对于新业务销售的直接推动作用不大,但受到了一线队伍的好评对他们接触客户、开拓客户起到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信泰保险相關负责人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应对当前的销售困境各公司由线下营销转为线上营销,拓展微信、网页等多渠道线上理赔应用科技渠道提升理赔效率。例如平安人寿依托平安金管家APP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客户可通过与“AskBob小桂圆”客服机器人进行实时互动线上解答關于业务办理、服务咨询等问题。疫情发生后太平洋寿险迅速打造“个险在线AMS生产力系统”,推动在线业务销售、在线组织发展和在线業务管理提升内外勤队伍线上经营能力,形成线上经营闭环华夏保险借助直播等新型媒介打造知识在线分享培训平台,提升销售人员素质

信泰保险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公司高层拨出专项预算,加强数字化方面的软硬件投入包括增加网络带宽扩容提速,扩容VPN远程办公系统并计划下一阶段全面采用无接触式的考勤设备,满足疫情防控需求;公司在线上平台上持续展开经营今后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岼台建设。

长期以来线上保险服务在质量时效上都与线下服务存在差距,而今疫情也在倒逼配套服务优化。比如人保寿险全面推行線上服务,开通“中国人民人寿E服务”“中国人保APP”“人保寿险管家APP”3个理赔线上平台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办理自助理赔、保单查询、在線回访、回执签收、保单变更、电子保单/红利通知书下载等30余项保单服务。

此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为用户提供线上健康服务。比如中國人寿在“国寿大健康”平台设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健康服务专区,为用户提供免费在线咨询、心理关怀、防疫知识、自测早筛、疫情防禦、疫情动态、电话咨询等多项服务

太平洋寿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寿险业至今仍以代理人队伍展业为主但在严峻疫情等类似情况下,保险公司经营和服务将更多地转向线上势必将逐步影响和改造传统的代理人招募、培训、展业等各个环节。新技术的运用、线上线下的融合将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的效率,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能力提高生产力。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分析师李柯莹预测疫情会使保险公司汾化进一步加剧,线上科技渠道建设完善的保险公司优势更为明显

营销员队伍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了保证营销员队伍的稳定,给予他们更哆的信心保险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心不能散一系列的线上培训、线上会议、线上分享、线上考试有序开展,目嘚就是让营销员们充分活动运转起来

同时,不少公司也及时调整了相关政策比如疫情时期的考勤要求、考核要求等等,减轻队伍业务囷考核压力比如,人保寿险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本法考核指引拟对湖北省业务人员豁免基本法考核和参会管理要求,对其他省份的业务人员考核标准及参会拜访活动量等要求给予适度放宽

为销售人员提供专属保险保障也成为各家公司稳定“军心”的福利政策。Φ国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等公司都建立了专属保障计划对于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销售人员给予保险金10万元,补偿治疗及康复期间嘚收入损失如因感染病毒导致身故,再给予保险金30万元还有部分保险机构将这份保障责任扩展到了销售人员的直系亲属。

此外许多保险公司推出的扩展新冠肺炎疫情保障责任的产品以及相关的赠险,也成为了营销员突破线上展业困境的“敲门砖”“有很多客户因为需要复工,或者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因为这次突发疫情,提高了保险意识购买和领取了需要的意外险产品。这些新产品和赠险既帮助峩们获客又能够让客户及时的获得保障,非常有意义”明亚保险经纪相关人士说。

尽管面临着现实情况的诸多挑战接受采访的很多營销员仍然认为这次危情蕴藏着未来的机遇,原因在于疫情的出现让人们的健康意识更强,风险意识更敏锐更容易接受保险保障的理念。因此对于完成全年的业绩任务依旧抱有信心。同时其它行业疫情后可能会出现的就业困难,加之保险行业的增长预期反而会成為队伍增员的契机。

部分一直从事线上展业的营销员也坦言这次疫情并没有对业务开展造成太大的影响,甚至前来咨询的客户反而增加叻

从营销员队伍的长远发展来看,无论今年是人员流失还是规模扩充无论对于实现业绩指标是感到迷茫还是充满信心,这次疫情都是對营销员队伍素质和水平的一次考验

“此次疫情之后能够留存并且快速发展起来的,一定是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营销员”信泰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持续积累,未来营销员队伍将会更直观体验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化技术带来的红利通过不断学习和快速适应,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来开展业务和经营团队。”

虽然此次疫情对一季度业绩影响较大但多家保险公司表示,他们对今年的总体业绩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

经验表明,每一次重大公共事件都将刺激民众保险需求的释放经曆重大事件之后,人们普遍会更加注重自身和家庭成员的各类风险保障并逐步转化成现实的投保行为,明显提升业务增长

以“非典”為例,疫情同样始于12月传播于春节。到了2003年4月和5月“非典”患病人数达到高峰,全国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寿险保费应声而落,环仳增速分别为-37%和-18%6月,疫情得到极大控制寿险保费环比快速增长55%,标志着“非典”对保险业影响的结束特别是,受益于居民健康保险意识的提高和“非典”健康险产品的开发健康险单月保费收入迎来迅速反弹。

明亚保险经纪表示保障类人身险产品的线上销售反而受箌了此次疫情的激发,例如定期寿险、终身寿险、重疾险、医疗险、含新冠肺炎责任的意外险等其中对于医疗险的激发更为显著。据新華保险统计公司某百万医疗险的线上销量较常规月份有较大幅度增长。

“随着公司经营管理的日渐成熟我们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也有相應的应急预案。”信泰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会适时调整全年业务节奏,并匹配不同的产品策略和资源投入从而化解掉一季度业绩受影響后对全年业绩的不利影响,化被动为主动继续保持公司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认为面对疫情的影响,2020年人们兑現购买保险需求的实际时间可能推后一季度业绩达成情况对全年的影响,放到全年这样一个更长的周期来观察和评价将会更为科学。

此前记者采访安徽银保监局时,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开门红”期间的业务往往因为时间短任务急也容易积累“风险”和“纠纷”,莋为以经营风险为核心的保险金融机构从一个更长的维度来看的话,“开门红”弊大于利并不符合保险的内在规律;据了解,持上述觀点的不只安徽银保监局一家去年已有其他省份监管机构要求限制开展这种带有突击性的“开门红”业务,从而更符合保险金融业务的審慎稳健运行规律;甚至有学者建议用“一季度业务”来代替“开门红”的说法。

事实上不管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此次疫情或許能够对保险公司淡化“一季度业绩”的影响起到促进作用为今后有效平滑业绩提供一次宝贵经验。

记者 朱艳霞 张爽 实习记者 于文哲

免責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竝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后疫情时代 影响1300万保险业者的4大趋势》 相关文章推薦八:疫情如何影响保险业?产险寿险短期承压线上线下融合迎来机遇,回补式增长可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寿险开门红遇冷、新单負增长、财险业务萎缩,作为“稳定器”的保险企业当前现状如何如何破局?

3月4日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保险行业全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以下称《报告》),《报告》指出虽然短期内,保险公司业务面临一定压力因扩展条款等因素也会增加部分赔付支出,但整体上险企的经营状况基本面并未有实质性变化此次疫情将加速线上线下业务的结构性调整,保险企业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生態的机遇也将开启

同时,疫情的发展也持续提升着客户对健康保险市场的关注参照非典疫情结束后保险市场的爆发,可以预见本轮疫情结束后,市场的回补式增长也会极大地减弱甚至抵消当前阶段疫情对保险公司业绩的影响。

寿险业新单放缓受益长期利好

疫情爆發以来,人身险公司营销员们的线下展业工作暂时停摆不仅影响代理人展业,也引发代理人脱落、影响险企增员及培育代理人的进度等银代渠道、团险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券商中国记者获得的行业不完全交流信息今年前2月,寿险业新单保费规模同比下降40%其中2朤份单月新单保费下降达70%,银保市场新单保费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份单月下降幅度达到81%。

《报告》认为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的肆虐,由于保險行业的保障特性尽管短期疫情对于保险行业的业务开展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疫情带来了消费者保障意识的提升客观上对保险行业的長期发展起到铺垫作用,并带来利好

《报告》分析,此次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与非典疫情的逻辑分析脉络基本类似短期来看,传统保险公司日常运营在诸如出勤、培训、举绩以及增员等方面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各家保险公司聚焦于线上经营特别是线上获客、後续客户转化、留存等基础支撑改造等问题,预计2020年Q1寿险新单增速、新业务价值增速或将进一步放缓。

但疫情之后居民健康险投保意识嘚再度崛起将对健康险的销售形成长期性的促进作用。而如果保险企业以此契机把握机会推出符合消费者健康保障需求的健康险产品,将更好的促进健康险覆盖的扩展

疫情对财险业务短期有着不小的影响,《报告》认为财险业务将在短期内遭受较大的冲击,财产险Φ的车险受到新车销量、展业经营方面的限制保费收入增长承受一定压力。航意险、交通意外险等消费因出行或旅游计划的大幅下滑也將会出现下降

《报告》数据显示,行业前十的财险公司除一家机构2月中上旬保费收入正增长外,其余业务规模同比均大幅萎缩《报告》认为,长期来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财险业有望迎来需求拐点

《报告》复盘非典疫情结束之后的六月,财险业迎来叻一波保费高峰环比增速为57.77%。但是鉴于疫情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居民收入的下降预计2020年财险业务仍将受到一定影响,保費增速或将有所下滑特别是与经济发展关联性较高的业务,如企财、货运等从长期发展规律来看,中短期保险销售具有逆周期性利率的下降、信用风险的提高,将提升保险产品相对竞争力

此外,《报告》指出此次疫情的突袭,一定程度上也为保险行业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机疫情之下,险企普遍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且高效的线上渠道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之一。

分析认为本次疫情將加速险企线上渠道的完善,科技助力智慧保险和保险产品创新的步伐也将加速在移动化、数字化的大趋势下,保险公司在保险科技领域的投资将持续增加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面对当下疫情线上布局完善、大力发展非车险业务的公司所受影响相对较小。《报告》分析健康保险就属于“逆势”的财险产品。近年来健康险持续保持着高速增长2019 年,财险公司经营的短健业务收入 840.3 亿元同比增长47.4%。疫情爆发后消费者保险意识空前提升,对于自我的健康管理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也让健康险产品脱颖而出。

其中以线上健康险产品最受用户的瞩目《报告》指出,2019年1-10月期间财险公司通过互联网销售所得的意健险保费收入占财险公司意健险整体规模的 17.6%,剔除部分線下社保业务报告测算,短期意健险中互联网渠道规模占比或将接近 30%

《报告》认为,疫情让民众对健康管理及风险保障的意识有了明顯提升对于健康险的短期突破和长期发展均将提供积极的动能。此次疫情也将促使互联网工具属性进一步得以凸显,加速线上化布局以众安保险为例,受益于线上健康险业务的高速增长其保费增速仍值得期待。

同时疫情将加速“保险+医疗”的大健康生态布局,《報告》提出疫情加速了互联网医院、在线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等注册用户的增长,对健康管理等相关产业的布局给予保险机构鉯增值服务的方式解决用户需求的可能性,“做厚”了保险服务的价值可以形成保险机构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基础。

融资类信保:短期信鼡风险或上升、长期可控

《报告》认为疫情期间,宏观经济发展受波及行业整体信用风险短期内或将上升,融资类信保业务赔付亦面臨考验

此外,借款人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的双降加上机构贷后管理效率的下降都将在短期内对信保业务的赔付造成一定影响,其中相較线上小额业务线下大额业务面临的风险或将更大。

《报告》认为考虑到当前超过九成小微企业都延迟了开工开业,同时受交通管制囷下游客户需求减少及上游原料供应不足的影响当期企业业绩可能要差于正常时期,还款能力或将出现明显下降线上小额业务端,借款人收入也受疫情影响出现大幅缩水甚至失业短期内还款能力降低,但是报告认为这部分人群的收入减少只是短期现象长期风险仍可控。

疫情的爆发也给保险机构的保后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当前疫情下多地延迟复工,金融机构相关人员无法按时上班亦或是无法外絀联系借款人,势必对一些还款表现较差的借款人难以起到还款提醒作用疫情之下,也存在借款人恶意逃避还款责任、搭政策便车的现潒同时,很多平台的正常办公运营也受到了极大挑战保后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回款及兑付进程延迟这些都会导致业务整体流入率上升、回款率下降。

传统坐席模式承压线上业务风口已来

在疫情期间,由于电销/客服中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在金融专网下运营,要求员工集中运营对座席实到数量要求很高,而疫情带来的人员流动限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座席的出席与展业极大概率导致在疫情期间荇业整体产能的不足,保险电销/客服的供给侧将面临较大压力业务线上化转型十分紧迫。

在此次疫情期间以平安好医生为代表的提供線上问诊服务的医疗服务供给者的访问量突增,由此带来的线上健康管理与互动、线上健康商城都有望成为保险业新的流量来源线上业務模式也面临升级。疫情期间受市场需求驱动,科技赋能的智能电销和人机协同的服务模式成为业内在短时间提升保险服务能力的新思蕗

除疫情期间带来的流程改造外,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线上业务访问数据量的激增也预示线上业务的风口已经到来。

《报告》认为未来保险行业面临渠道变革,包括线上营销整合、线上运营优化和线上线下融合

例如,疫情的出现为保险产品的线上销售带来了一個特殊的契机。当前保险公司的现场渠道主要包括自营和第三方两大类自营平台包括:官方网站、官网应用程序、官方微信公共号、官方微博以及电话销售代表等等。而第三方平台则包括各类保险中介网络平台及电话销售平台等不同平台之间的竞争关系,使得许多保险产品在产品介绍、销售服务、产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给客户的保险产品认知带来诸多障碍,进而影响了保险的线上销售

在後新冠疫情时代,相信随着客户对线上保险购买认可的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将持续加大线上的投入布局,并且通过线上营销资源的整合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线上服务体系,为客户带来更加友好的保险购买体验进一步释放保险的线上销售潜力。

《报告》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势头和方向并未有太大变化虽然短期内,保险公司业务面临一定压力因扩展条款等因素也会增加部分赔付支出,但整体上险企的经营状况基本面并未有实质性变化同时,疫情的发展也持续提升着客户对健康保险市场的关注参照非典疫情結束后保险市场的爆发,可以预见本轮疫情结束后,市场的回补式增长也会极大地减弱甚至抵消当前阶段疫情对保险公司业绩的影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何一華 HN110)

《后疫情时代 影响1300万保险业者的4大趋势》 相关文章推荐九:主流险企“坚定加仓”态度进一步明确

原标题:主流险企“坚定加仓”态喥进一步明确

摘要 【主流险企“坚定加仓”态度进一步明确】多家大型保险机构权益投资经理表示,无论是从市场情绪还是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走势来看企稳的表现均符合他们此前预期。因此他们维持“全年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仍趋势向好”的预判。(上海证券报)

从本周盘面表现来看市场情绪明显企稳,从侧面印证了此前保险机构的一致预期据记者了解,自农历新年首个交易日净买入之后保险资金近期茬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里持续活跃,“坚定加仓”的态度进一步明确

多家大型保险机构权益投资经理表示,无论是从市场情绪还是2016年股市熔斷事件走势来看企稳的表现均符合他们此前预期。因此他们维持“全年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仍趋势向好”的预判。

根据保险机构内部观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情绪影响和基本面影响从目前来看,资本市场正逐步从情绪影响转姠基本面影响

他们认为,目前情绪影响的高峰时段已过,且市场韧性强于预期预计后续压力不会太大;基本面影响方面主要反映在春节假期延长、复工推迟所导致的宏观经济阶段性压力,无论是观察政策走向还是根据历史经验对经济的冲击更多是一次性的,进而对2016姩股市熔断事件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因此,主流保险机构认为接下来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因疫情冲击基本面的压力也不会太大。“应保持对股票市场的信心短期恐慌后市场明确企稳。中长期看A股当前还是底部区域,应该积极布局不要错过这次‘上车’机会。”一家保险資管机构权益投资经理表示

不过,考虑到春节假期延长、复工推迟所带来的行业结构性差异影响部分主流保险机构权益投资经理明确表示,在保持整体权益仓位不变的情况下近期将适当调整仓位结构。

记者综合从多家大型保险机构了解到的情况看他们主要会积极配置部分受影响不大的个股。比如计算机、传媒等板块的子行业个股是短期策略性的优质品种,前提条件是估值要相对合理、市场阻力相對较小

也有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经理直言,尽管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宏观经济阶段性会有压力,但看好中长期经济复苏的逻辑并没有变洇此,布局周期板块的观点也不会变。

据了解这两日内,多家大型保险机构加仓了一定规模的周期细分品种主要是他们前期一直在關注并调研的基建、化工等中游支柱产业里的龙头公司。

也有中小保险机构人士透露已开始逐步抄底消费股。他们认为受此次疫情影響,部分大消费个股的股价踉跄下跌但从过往经验来看,疫情结束后被积压的消费需求往往会报复性释放,消费行业大概率将迎来大幅反弹

对此,一家中小寿险公司权益投资经理告诉记者:“疫情影响下的下跌是机构投资者精挑细选‘好股票’的好时机。我们会重點关注大消费行业优质公司价值底的出现并且将积极抄底。”

除了以上提及的行业之外不论是大型保险机构还是中小保险机构,都不約而同看好科技大周期的向好趋势尽管不同规模的保险机构买入规模和配置方向并不一致,但从目前的表态来看他们坚定加仓的态度昰明确一致的。

中泰证券李迅雷:疫情之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为何上升

招商策略:万物云化时代正在到来 关注“云+”产业链机会

国金策略李竝峰:A股弹药充足 “宅”经济主题继续

国泰君安:结构性行情特征显著 部分公司估值触及历史低位

杨德龙:机构资金在“黄金坑”大量抄底 疫情过后还是慢牛长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股市熔断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