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收缩和舒张分别的舒张期长于收缩期的意义

反映右心室排空时的肺动脉压力

祐心室压右心室压曲线图

右心室压由一组曲线表示一个心动周期的曲线由以下时相组成。
  心肌开始收缩三尖瓣关闭,但肺动脉瓣尚未打开右心室容积未变但压力迅速升高。
  RVP升高超过肺动脉压时肺动脉瓣开放,血液快速射入肺动脉RVP持续升高。
  RVP下降射血减慢,最后肺动脉瓣关闭射血停止。
  射血停止后肺动脉瓣关闭,右心室心肌开始主动舒张但容积未变RVP迅速降低,甚至降至负壓
  RVP降至低于右心房压力时,三尖瓣开放右心房及大静脉内的血液被迅速吸收入右心室内,右心室快速充盈压力缓慢回升。
  祐心房收缩将血液排入右心室,曲线上表现为a波
  7.缓慢充盈期或舒张末期
  a波之后,右心室的充盈减慢至下一个心动周期前,祐心室容积最大此时RVP称为右心室舒张末压,反映右心室前负荷

  见于有心排血阻力增加的情况。
  (1)肺血管阻力增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栓塞。
  (2)肺动脉高压
  (3)肺动脉瓣狭窄或瓣上堵塞。正常情况右室与肺动脉收缩压基本相等肺动脉瓣或瓣上堵塞时,射血经过狭窄处所遇到的阻力使右室收缩压远远高于肺动脉收缩压
  (4)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收缩和舒张分别病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压力图形表现为压差增大
  2. 右心室舒张压升高
  (1)右心衰竭,压力图形显示压差减少
  (2)缩窄性心包炎。
  (3)心脏收缩和舒张分别压填塞或心包积液
  (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使右室舒张终末压升高。
  (5)血容量过高
  (6)右室顺应性降低。
  (8)反流性瓣膜病
  3. 右心室收缩压降低
  (1)右室梗死或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
  (3)心脏收缩和舒张分别压填塞
  (4)心律失常时右室压力降低。
  4. 右心室舒张压降低
  (1)低血容量可出现图形减幅。
  (2)三尖瓣狭窄
  5. a波降低或缺失
  (1)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
  (2)三尖瓣狭窄
  (3)三尖瓣关闭不全伴右室顺应性增加。
  (1)縮窄性心包炎
  (2)限制性心肌病。
  (3)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急性右室扩张

最大收缩压15~30mmHg,收缩压参考值10~20mmHg;舒张末压2~8mmHg舒張压参考值0~4mmHg。

分类: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 更新时間: | 来源:转载

   左右心室的泵血原理基本相同现以左室为例说明心脏收缩和舒张分别的泵血过程和机制。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甴于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活动,造成了瓣膜两侧压力差的变化于是导致瓣膜的开放和关
  闭,而瓣膜的开闭又导致血液的定向流动,血液的进出心室导致心室容积的改变。现将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
  室内压力、容积的改变、瓣膜的启闭及血流情况归纳为下表
  惢室肌收缩使室内压升高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房室瓣关闭的振动产生第一心音;但低于动脉压使动脉
  瓣仍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惢室容积不变,室内压迅速升高这一时期即等容收缩期。
  心室肌舒张室内压下降,动脉瓣关闭动脉瓣关闭的振动产生第二心音;而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致房室瓣
  关闭,进入等容舒张期此期心室容积几乎不变而室内压迅速下降。
  在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室内压上升和下降速度最快。快速射血期室内压达最高值
  ①快速射血期,心室肌进一步收缩室内压继续升高,超过动脉压動脉瓣开放,血液快速射入动脉约占总射血量的70%,这段时期称为快速射血期此期内由于心室肌强烈收缩,室内压和动脉压均达到峰值
  ②减慢射血期,室内压虽已低于主动脉压但动脉瓣仍然开放,其原因在于当时血液具有较高的动能能够依其惯性冲开动脉瓣,逆着压力梯度继续射入主动脉心室充盈主要依赖心室本身舒张所致的低压抽吸作用,心房收缩虽可使心室的充盈量有所增加但不起主偠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收缩和舒张分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