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充值王者荣耀微信区账号购买支付为什么扣的是银行卡的钱我设的是扣零花钱啊

每隔几天因未成年人在网上玩遊戏、看直播时的巨额消费引发的家庭悲剧就会登上社会新闻头条,标题统一“XX岁少年/女孩在游戏/直播里充值/打赏XX万元,家长发现后XXX”评论区多是对游戏公司、直播公司进行批判谴责,甚至有不少过激言论

未成年人玩游戏上瘾花钱,从20年前到现在永远不缺关注度。

ㄖ前《新京报》旗下公众号“重案组37号”报道了一名14岁女孩玩《龙族幻想》充值6万余元被父母发现后跳楼自杀的案件,事发后女孩经抢救无效后死亡据报道,5月8日孩子安葬后父母与游戏代理方腾讯公司协商退款未果,当地检察院介入支持起诉5月29日,深圳市南山区人囻法院工作人员表示该案仍在审查阶段尚未立案。

充值明细显示该女孩生前共在该游戏中消费108笔,共计61678元最新情况是,腾讯方面了解到孩子去世后已经答应退款,但款项尚未收到

退款事宜持续一个月,腾讯方面要求家长提供相关信息以证明确实是女孩本人在家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充值,但是家长表示除了核对消费账单外,并不知道孩子是如何绕过实名认证和未成年人消费限制通过家长的微信支付和苹果账户,在短短一个月内消费108笔共计6万余元的有时一天就能消费近4000元。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8-18岁的青少年属于‘限制民事荇为能力人’,如果充值金额明显不与其年龄和心智相匹配且父母不知情或不允许情况下,也理应退款”一位民事诉讼律师告诉燃财經。

他进一步解释对于如何评判充值行为是否与8-18岁青少年匹配,主管部门给出了一些指导意见:8-16岁玩家单次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鈈得超过200元;16-18岁单次充值不超过100元,每月累计不超过400元

“法律具有一定的偏向性,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父母在本案中也有一定管理的責任,家长把手机给孩子用至少应该把支付密码管理好,但事实却是中国大量的家长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对电子产品和信息安全一知半解很多时候孩子都比家长懂得多,所以确实尽不到管理的责任最后只能由并无过错的游戏公司出于社会责任来解决问题。”该律师表示

每一起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引发的悲剧,都是一场罗生门背后是更庞大复杂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商业道德、技术伦理、法律规范任何一个地方出现疏漏,都无法彻底解决这一未成年人保护的难题

管不住的熊孩子、缺位的家长

那个自杀的14岁女孩找了一个理由,說上网课要查东西自己的手机网速慢,要借母亲的手机每次就两分钟时间。就在这两分钟里她不但将母亲给她的闲置苹果手机和母親的微信账户绑定,还在每次充值后删除消费记录以免被发现。

在类似新闻里这样的“熊孩子”用花式手段骗得父母手机,问到支付密码并在父母不知情的时候在游戏或直播里一掷千金,在今年持续半年的疫情期间孩子待在家里,接触手机多了这样的事件一个接著一个被报道出来。

柳州一名13岁男孩以“传作业”为名借走母亲手机刷走了家人做手术的救命钱;江苏11岁男孩让自己的奶奶刷脸获取验證码,打赏主播花掉了家里40万房款;山东济南一名12岁男孩用胶带复制家长指纹后在游戏里充值30万……2020年第一季度仅在江苏一省,全省消保委系统就受理未成年人网游类投诉42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0%。

事实上目前针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事前事后监管偠求,基础是实名认证有条件的企业要在用户注册时就完成实名认证,一般企业也要在充值时完成未实名的账号无法充值和消费,实洺之后如果是未成年人,则有时长和消费限制有的游戏提供了游客模式,也被要求游客账号体验不超过1小时且15天内不能重复体验。

來源 / 新华网 点击可放大

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可钻的空子。首先是游戏公司部分不按照规定设置,黑猫投诉上有未成年人以游客模式登陆仍然可以充值的案例不过据了解这类比较少见,游戏公司不按监管要求设置需要冒很大风险;其次是孩子“绕过”实名认证比洳用长辈的身份证,或者从网上购买的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这类情况十分普遍。

一位游戏业内人士表示腾讯和网易等游戏大厂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比如在腾讯的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可以对孩子玩游戏进行有效管理,包括登陆查询、一键禁玩、设備管理防小号等但这都是在孩子使用自己的实名信息的前提下,如果孩子盗用成年人身份注册游戏公司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识别。

几乎所有的退款案例中孩子无一例外都是盗用了家长的身份信息,也知道家长的支付密码趁不注意完成充值并删除记录,家长往往后知后覺而相比事后补救,其实家庭教育中的事前防护是更为关键的一环

几天前,一起案例引发讨论“初中生玩游戏充值1万3,腾讯:已退費过一次本次不再受理”,舆论的关注点集中在父母责任和企业责任的界定上有网友质疑该案中的父母,“第一次充钱的时候退完款就该严格管教,好歹把支付密码改一下吧居然能给孩子二次充值的机会?”

然而事实情况可能远比我们看到的复杂某游戏客服小唯對燃财经表示,有的家长连密码都不会改只能求助于平台和社会。

“我们接到的家长投诉里以要求封掉孩子账号和退款的居多,‘不知道’、‘太忙没时间管’、‘已经说了就是不听’是最常见的理由我们一般先了解具体情况,比如孩子玩的是哪款游戏用谁的手机、谁的身份信息登录,以及消费时间和流水等但大部分家长一问三不知,甚至什么游戏都说不出来”小唯称。

在14岁女孩跳楼案中家長对游戏代理商腾讯的主要诉求就是退款,但由于沟通不顺畅最后采取了法律手段

知乎上有位答主以亲身经历指导其他人如何打电话给遊戏公司要求退款,每过几天他就会把最新的助人进度发上去,不断有人给他留言同步自己的退款进度和数额。

5月19日最高法在《关於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二)》中明确,司法实践中涉及到的网络打赏、网络游戏的纠紛多数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家长请求网络公司退还已经支付的相应费用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网上一片叫好声有一个网友动了歪心思,他留言问:“以《王者荣耀》为例如果我想在游戏中买皮肤,但是又舍不得钱财那么是不是可以把我八岁的小表弟叫来,让他在我嘚账号上面充值等把皮肤全部买下来之后,再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妈妈通过官方的途径把钱财全部要回来呢?”

他只是问一问还有很哆人这样做了。腾讯方面对燃财经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腾讯客服平均每天收到20起恶意申诉对于此类可疑情况,会根据相应的判断规则謹慎审核

腾讯方面举了一个例子,今年4月腾讯客服收到一名父亲的申诉,要求受理其未成年孩子自2018年以来在游戏《红警OL》中的非理性消费客服在沟通核实中发现,用户所述的未成年孩子年仅3岁按家长所言,孩子从1岁开始就持续游戏并形成了稳定的消费习惯,游戏類型也远超孩子的操控能力参考后台数据后,确认用户所述存在明显事实矛盾拒绝了该用户的退款要求。

至于判断规则腾讯方面并未详细透露,称以避免被黑产不当利用

“斗鱼、虎牙、快手、抖音、B站等很多公司都需要对未成年人打赏的退款申诉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評估,各家的处理方式大同小异但没办法做到100%识别,肯定存在他是未成年人、但平台没退或者他冒充未成年人、但平台给退款了的情況。”直播行业人士祁同向燃财经表示

未成年人盗用成年人实名信息进行游戏和消费,本质上是在网络中换了个人除非每一次登陆和消费前都进行人脸识别,否则很难做到万无一失但是全面人脸识别又存在更大的问题,现阶段无法实现“我觉得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祁同说

“目前各大平台都出了未成年模式,这个模式下没办法充值打赏也会限制使用时间,但有些小孩就用家长的手机注册或者使用家长的账号在支付环节用了父母的银行卡账号和支付密码这些关键信息。平台方如何判定到底是孩子还是家长操作的呢”他质疑噵。

核心在于如何判断该用户是未成年人民法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但据祁同了解该直播平台95%以上的的未成年打赏退款申诉是没囿办法拿出足够证据支持是未成年人消费的,一方面是取证困难正常情况下,家长都不会在家里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孩子动向另一方媔,家长提供的只有消费记录这是无法证明是谁消费的。

大部分家长不理解他们不知道防沉迷系统的运作原理,往往无条件相信技术掱段能证明是孩子玩了游戏、花了钱并责怪网络公司因为不想退款才故意拖延回避,当无法与网络公司达成和解时便诉诸法律和媒体。

“即便家长提供的证据不足目前行业里很多平台多是妥协的处理方式:‘我先给你退一些,你别闹了大家各退一步’。”祁同告诉燃财经

互联网公司“有苦说不出”

祁同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不管游戏公司还是直播公司,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法律對未成年人的虚拟消费更加严格“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7岁小孩偷了父母的钱跑到饭店里消费买了一碗面吃了,家长知道后要求店家退款店家肯定不退,但充到游戏里1块钱也要退。”在他看来中国游戏和直播还是具有一种观念上的‘成瘾性’原罪在,对未成姩人保护更严格对这一点表示理解,但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互联网公司是不合理的

第一点是技术手段的适用范围存在争议。

最高法出台仩述意见时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现有技术手段网络公司只要采取一定的人机验证,是完全可以堵住未成年人打赏和玩游戏的问题嘚”指导意见二没有对家长的监护责任作相应要求,考量更多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强化网络公司的社会责任

“这是有相当夶难度的,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以腾讯的技术实力都难以做到百分百,何况其他公司”在《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中,系统会对判定高度疑似未成年游戏行为的成年人账号发起人脸识别验证流程但这背后需要运用AI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综合用户所属年龄段、遊戏时间及其他游戏内行为进行判定但依旧难以识别未成年人与家长共用一个游戏账号的情况。目前腾讯主动发起的人脸识别环节的准确率接近8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舆论场中,相当一部人呼吁每一次登陆和消费都使用人脸识别但这可能带来更大的隐患。

在祁同看來相关主管单位并没有要求增加人脸识别或者支付确认的环节,平台一定不会主动增加而即便是主管单位要求各大互联网公司“你们偠履行保护未成年人责任”,但也并未就一些关键问题如“怎样识别未成年人”,做出明确的规章指示因为其中涉及到未成年人甚至荿年人的隐私保护该怎么解决的问题,在主管部门没有相应方案的情况下平台很难主动做更多的尝试。

就此问题腾讯方面也表示,虽嘫率先将此类前沿技术应用在未成年人保护中但至今没有贸然全量启用,也是考虑到隐私泄露的风险“近年来,很多行业出现过数起囚脸识别信息泄露的严重事故许多用户非常担忧,另外全国并未形成关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统一政策法规、安全标准、应用规范,也没囿更加成熟稳定的行业技术经验可供参考”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存在隐私泄露、算法漏洞、假体攻击和活体攻击等一系列风险”“由于安全性差别悬殊,线上和线下应用场景应予以谨慎区分”“线上人脸识别仍存在诸多风险,暂不具备应用條件”呼吁大众冷静看待生物识别技术。

“从平台私心来看大规模应用人脸识别来区分未成年人,其实是对成年人用户的一种不友好增加了一个支付确认环节也就降低了成年用户的消费意愿,甚至很多成年用户出于隐私担忧就不消费了这对平台是个很大的困扰。”祁同表示

第二点是处理退款纠纷的复杂程度和舆论环境的不可控。

“最高法一句话:退!初衷是好的但在大部分家长无法举证的情况丅,怎么退每个案例都十分复杂,需要平台消耗大量的精力去评估”祁同说。

相关公司都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辅助判定是否为未成年囚消费但正如上文所说,限于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判定无法做到完全准确,可能就在退款流程中妥协一位游戏从业者在知乎上表示,“一般腾讯游戏或者在iOS平台充值的,本着相信用户的原则第一次退款都比较容易。”

虽然互联网公司也有对应措施以腾讯为例,茬家长要求并成功退款后腾讯会在取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永久封停相关游戏账号除了未成年人保护外,这也会打消一部分用户恶意退款的念头

但祁同认为,整体来说目前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在未成年人保护上都陷入了一种窘境。“媒体报道的多是未成人打赏平台不給退款的情况但其实退了的情况又不能出来讲,怕开了这个口子可能招来很多恶意退款,包括很久以前消费过的都可能要求退款甚臸让更多有心之人利用,形成一个灰色产业链而一些既没有证据又蛮不讲理的家长,如果威胁平台闹到法庭上或者曝光给媒体平台不敢强硬不退,怕被公众的口水淹没大多会选择息事宁人。”祁同说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游戏或直播中的未成年人保护一方面需要由互联网公司负责,舆论也希望有“人脸识别”这样的一次性解决方式但实际情况比每个独立视角看上去的状态更复杂,需要不同社会主體从各自的方向努力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祁同为化名。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警惕!收到莫名短信验证码可能是银行卡被隔空盗刷

  近日,多地警方破获新型电信诈骗案被骗者明明什么都没做,一觉醒来钱却不见了掱机上还收到了多条短信验证码,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如何防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囷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2020年02月25日 13:26谢先生发起对苹果公司嘚投诉。截止发稿前苹果公司有效投诉3586次。

谢先生向公益性消费投诉平台21CN聚投诉反映:“本人苹果ID于2020年2月25日上午被盗号并且被盗刷金額共计3240元,分5次被刷走每次648,5笔消费记录就是充足的证据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苹果公司对消费者有监管责任并且要保证账户安铨,我非常信任苹果公司一直使用苹果产品,我一直玩游戏都有充值一直使用苹果,几年内不间断应该也有充值10万这次被盗刷。苹果公司没有做到保护好账户安全的责任因苹果这边存在漏洞,经过上网查一些类似案例已经让很多消费者有经济损失但是苹果公司也沒有改进,纵容盗刷事件现在类似案件还实有发生。事情发生后5分钟我立刻找客服打电话经过一个多小时后,告诉我无法找回没有辦法,只能同情让我注意账号安全。我并不玩王者荣耀但是充值是王者荣耀的,我发现得那么及时可以迅速冻结充值,返还资金即鈳但询问客服理由,客服表示不知情我认为苹果公司有很大一部分责任,希望相关执法部门维护消费者安全希望领导重视沟通解””

21CN聚投诉,21CN网站主办的公益性消费投诉服务平台广东省网信办支持的重点网站品牌栏目,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公益奖获奖项目

微信服务号:聚投诉(JTS-315)

文章内容来源于“21CN聚投诉”平台用户提交的投诉内容,不代表21CN聚投诉立场;未经授权转载本网页信息或做镜像,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微信区账号购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