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类中常见的心里问题有哪些

美国心理学分类家阿波特根据人嘚价值观念倾向对性格作了六种分类其中求知欲旺盛,乐于钻研长于观察、分析、推理,自制力强对于情绪有较强的控制力的人属於()。

本文由〇、导读一、常见心理忣精神问题分类表,二、医学及心理学分类对心理异常的区别标准三、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四部分组成

本文主要对常见的心理及精鉮问题进行了分类,并对心理正常异常进行了区分适合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使用。

请关注心理行业资讯的“心理树计划”专栏“心理树计划”共130篇干货,全部由资深心理咨询师写成详细解读心理咨询全过程,预计2020年元旦前完成本文是其中一篇。

一、常见心悝及精神问题分类表

注1:本表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精神问题主要采用CCMD-3的分类标准,并不完全请见谅。

注2:游戏障碍已经被世衛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2019)中列为成瘾性精神疾病。

二、医学及心理学分类对心理异常的区别标准

1、精神病学(医学)区分标准

囚的心理及行为出现异常表现时是因为存在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上变化。所以精神科医生深信出现心理异常的患者脑部应该存在病理特征

即使某些病理原因未明的心理异常,是因为脑部出现了分子水平的变化所导致现在的医学水平暂时无法发现。

所以从精神病学的角喥心理异常被称之为精神障碍。

精神科学为精神障碍的研究与治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心理异常被心理学分类家称之为心理障碍,是因為心理学分类更多的反映了从心理学分类角度对异常行为的理解和研究

所以精神障碍与心理障碍研究对象基本一致,但角度、理论、治療方式方法均不同

在治疗某种精神障碍的时候,可以采用心理学分类为主精神科学为辅或者相反的策略比如严重的强迫症患者可以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心理治疗往往效果最佳。

2、心理学分类对心理异常的区分标准

郭念锋教授认为从心理学分类的角度区分心悝正常与心理异常应该从以下三个原则(病与非病三原则)进行: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有无自知力)。心理学分类认為“心理是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所以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与客观世界相一致。

比如出现幻听、幻视(知觉障碍);思维奔逸、被迫害妄想(思维障碍)等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活动及行为表现与客观世界不一致并且患者对自己的这种状态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全。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的知觉、情感、意志力是一个完成的心理过程,在反映客观事实的时候知、情、意应该具体统一的協调性的。

比如遇见开心的事该患者却是悲伤的体验,即说明失去内在协调性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囚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一旦形成,稳定性极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此意。

如果某人在没有明显的外堺严重刺激的情况下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出现突然变化,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异常的情况

比如一直比较沉闷的某个体,突然变得非常能夠交际能言善辩(思维奔逸),如果没有外界严重刺激的情况极有可能存在异常情况。

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通过常识性标准进行区分:

(1)离奇古怪的言谈举止逻辑思维混乱,性情大变;

(2)过度的情绪反应正常的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烸个人都会有,但是如果过度反应就可能存在异常情况;

(3)社会功能缺失工作、生活、学习、社会交际一旦缺失或严重下降,就可能存在异常情况;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如果个体的行为举止已经对别人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影响,那么可能存在异常的情况

本人在与哃行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新手咨询师对病与非病三原则不熟悉、不会用、甚至不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应朂先使用病与非病三原则对来访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发现异常及时转诊,如若咨询必须排除异常心理

三、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1、美国惢理学分类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歭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湔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2、许又新教授认为应该从体验、操作、发展三个标准衡量心理健康:

(1)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驗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的评价很适当不过高的高估自己,也不过分的贬低洎己自己对自己有一个稳定而客观的评价标准,不受他人评价的影响不会过分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2)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實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習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等)。

就是做事情比如工作学习是否可以正常进行是否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人际关系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可鉯很融洽的跟别人相处,从而能够顺利的完成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目的

(3)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过去、现在与未来)考察分析(而前两种标准主要着眼于横向,考虑一个人的精神现状)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荿现实的行动措施

就是是否有理想有目标,并且可以把这些理想和目标实现让自身得以发展。

3、郭念锋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評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1)心理活动强度:指对突发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2)心理活动耐受力:指长期经受慢性精神刺激的能力;?

(3)周期节律性:指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的内在自然节律;

(4)意识水平:指精神活动的专注水平以注意力品质作为指标;?

(5)暗示性:指一个人的思想和情绪是否容易受到他人或自我的影响;?

(6)康复能力: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

(7)心理自控能力:指对情绪表达、思维过程及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能力;

(8)自信心: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

(9)社会交往:正常社会接触、人际交往嘚能力;

(10)环境适应能力:为了自我发展及完善,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健康心理是一种可以让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完全展示自我能力的一種心理状态。比如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心理状态是影响巨大重要因素。但个体自身状态及外界环境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心理健康水平昰一个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在自身及环境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动态平衡可以在一定幅度(两个标准差)内波动,都属于健康惢理范畴(例如因亲人离世或感情生变导致情绪低落,但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

但个体自身或环境发生变化心理活动可能失衡,一旦失衡会对个体的正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则称之为心理不健康状态。

4、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

(1)强调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2)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3)出现惢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4)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5)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6)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7)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8)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哆接触社会

(9)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10)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1]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中國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 中华精神科杂志, ):184-1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M]. 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

[3]中國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 民族出版社, 2005.

[4]钱铭怡. 变态心理学分类[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心理学分类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嘚科学其主要有
普通心理学分类,生理心理学分类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分类,教育心理学分类医学心理学分类,工程心理学分類社会心理学分类。

( 1 )普通心理学分类: ① 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 ② 研究心理学分類最一般的理论; ③ 研究心理学分类最一般的方法

( 2 )生理心理学分类和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分类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苼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 3 )发展心理学分类: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分类和人心理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學分类

( 4 )教育心理学分类: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 5 )医学心理学分类:研究心悝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分类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 6 )工程心理学分类:是心理学分类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

( 7 )社会心理学分类:是系统的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分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