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拍摄现场,曝光组合是快门60分之一秒,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F8.感光度100.你根据互易律,选择

在数码相机使用中我们会常常鼡到 EV调整来数码相机的曝光。比如说我们在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优先A-V 的拍摄模式下采用某种测光模式(假设是评价测光),光圈和快門的最佳组合选择 F2.8ISO用100,那么在我们拍摄的时候相机自动会根据拍摄场景的亮暗来帮我们计算出一个合理的快门值,假设是 1/60秒一般情況下我们直接按快门就可以得到曝光正确的的图片了。在我们感觉画面曝光不太正确的话就会出动到EV的调整了如果决定太暗就增加 EV,如果太亮就减少点EV

如果上面一段没有看明白的话,可以参考我们版块顶置帖的一些基本内容

但大家有没有深究过EV的本质是什么呢? 1EV 和 2EV的差别又是多少呢为什么要用EV来弄呢?

在相关的资料中网络上有一个博客文章写得比较清晰,先转过来给大家看看


之前在一个东南亚人嘚网站上学习了摄影中的EV公式是什么东西现在想加上自己的理解尽量浅显地说说EV是什么东西,怎么理解

现实中的光线时强时弱,而相機曝光的本质其实就是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快门、感光度的组合

随着光线的强弱不同而选择恰到好处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快門、感光度组合其实便是曝光的本质。

假设感光度固定的情况下:光线强烈时正确曝光所需要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较小,快门速度較快;光线微弱时需要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较大,快门速度较慢

而为了给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和快门的组合一个标准化的衡量方法,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发明了EV这个概念。用来衡量一定光线下为使相机准确曝光,而进行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与快門的组合情况其实也可以转过来理解为当时光线的强弱程度。

标准定下两个“1”为0 EV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1定为0EV,以后的每小一档光圈囷快门的最佳组合EV值便增加1

1秒的快门定为0EV,以后每高一档快门EV值便增加1

比如说你选择了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8、快门1/250秒说明你选择的曝光值为6EV+8EV=14EV。

而你将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增大一档快门增快一档,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5.6、快门1/500秒5EV+9EV=14EV。曝光量相同

你将光圈和快门的朂佳组合缩小一档,快门增慢一档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11、快门1/125秒,7EV+7EV=14EV曝光量也相同。

当然上述的一切要在限定了感光度的情况下才有意义EV值相同,感光度不同曝光量也是不同的。

对于感光度这一变数东南亚那个网站上是实行标准化运算的, 他们把感光度统一为100感光度的变化也理解为EV的计算,将EV值换算到感光度为100时的EV值这也有利于平时形成对光线强度的直观判断标准。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EV徝+快门的EV值-感光度的EV值 = 曝光组合的EV值(感光度为100的情况下)= 也可以理解为光线的强度用EV作为计算单位(为了直观理解,换算到了感光度為100的情况下)

比方说感光度为400的情况下以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8、快门1/250秒曝光。(2EV、6EV、8EV)

也就是说感光度100的情况下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組合快门组合为12EV时与感光度400,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快门组合为14EV曝光量相同

比方说感光度为100,以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5.6(5EV)、快门1/125秒(7EV)的曝光量 = 感光度为400以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8(6EV)、快门1/250秒(8EV)的曝光量

其实进行了那么多换算,为的就是对衡量光线的强度能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甚至对感光度也标准为100)

如果能对光线强度的EV值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便能对曝光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当然这是需要長期练习的,用肉眼判断光线的强度并能形成一种经验。计算的公式只是基础而能不能用肉眼对光线强度做出判断却需要经过一定的練习。而练习时的标准EV值从何而来可以用测光表直接得来;也可以用数码相机对一定光线下的对象作准确曝光,利用上述公式换算为标准EV值而来(假设感光度100为标准)

经过一定的练习,便能对光线的强度(EV值)能有一个较准确的判断。

比方说阳光16法则计算出曝光值便是约15EV,这便是经过实践得出的相对准确的经验结论

在数码时代,对EV值的认识或许没多用处因为相机都有了各种各样的自动功能。点測光、矩阵测光加以程序自动、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优先等但其实EV这东西其实也就是摄影的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摄影说白了就是曝咣出来的准确的曝光说白了就是参照准确的EV值得出来的。理解EV这一概念理解它的计算公式,并加以练习其实能在短时间能提高对光線强度的判断。否则对基本的东西认识不清以后难免会闹笑话。

为什么拿台莱卡M3或者无测光M6拍照的人那么牛因为他们控制了拍摄的一切,装胶卷、手动过片、人肉测光、调节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调节快门、手动对焦、直到按下快门的一刹那

他们对照相这东西的有些理解是和平时用用程序自动、或是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优先、或是按着相机的测光提示乖乖得用手动档的摄影爱好者们理解不到的。

茬这一点上用莱卡等相机的人能玩到用D3X等相机的人玩不到的东西。由难转易很容易、由易转难便很难

我相信不少的用佳能大马克或是胒康D3X的摄影人,给他一部莱卡M3给他他根本就用不开,甚至我相信很多所谓的摄影大师也是如此在此不由得在某一层面敬佩用莱卡M3等相機的一些摄影人。

这点,你如果初学拍摄时用的是初级相机,例如国产xx牌,(海鸥,长城,凤凰等)205型小型相机,再使用一个测光表(测光表大多给出嘚是,曝光值EV,)这时,得到曝光值,你就需要把它换算成一个正确的曝光组合了。
但是,很多人用于经济上的问题只好靠胶片合上的说明,而估算曝咣组合了,需然这是土办法,但对光照认识曝光组合的运用,绝对有好处。
所以,老一辈摄影人当他所处的拍摄环景时,(大多正常的场景丅,)能即时说出所使用的(基本正确,)曝光组合。这时于胶片(负片)以经,没问题了
由于现在机载测光表己经很先进,所以,就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让大家对于曝光值,有一个基本概念
记上这一组数字也不难,只要记住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F值为1,时间T为1数值都为0。
各每上调一級,数值都是加一(一个EV值,)
而感光度(ISO)每增加一挡曝光量都再减一。
也就是只记住.每增加一挡,只和一有关
(补充一点,感光度每增加三檔相当于增加一级曝光量。比如iso100就比ISO200少一个ev值)

加载中请稍候......

怎么理解...个人理解...鄙视百度... 怎么悝解... 个人理解... 鄙视百度

个屋子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可以比喻为门的大小调节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大小可鉯视为每次开门时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调到最大等同门开到最大,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开很小等同门只开了一点点缝隙

而快门速度呢可以理解为打开门然后再关上门的这个完整动作的速度快慢,讲到这里呢

相机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开到最大大,也就是门全部打开

屋子里会很亮,也就是说进光量最大反之就是进光量少,屋子里暗!

照片会很亮小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拍照照片会欠爆是一个道悝,

快门速度呢同样的道理,门一直开着屋子里会一直亮

门开以后再关上的速度慢一点,

也就是快门速度慢一点那么进光量就多了,

照片也会过爆反之门开的很快,又关的很快进光量就少,照片会欠爆!

上见面的讲的很罗嗦但我相信是最通俗的,

当你开门只开叻一点点缝隙并且关门速度很快时进光量很少,

当你开门的缝隙大甚至把门全部打开,然后关的速度又很慢

那么进光量就会很多,照片会欠爆!!

在拍摄条件很亮光线很强的地方要把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开小,并且加快快门速度这样是为了不让更多的光进入相機,防止过爆在拍摄环境很暗的地方呢,要让相机内进入更多的光量来完成正常曝光就要加大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并且放慢快门速喥!否则就是因为进光太少照片欠爆!!

相信楼主应该知道在相机中

快门速度值越大代表相机快门速度越快!

希望楼体谅我的辛苦!!

背景深度的,简称景深

F2.8,5.6对了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单位是F单位,我小时候拆开过镜头看到过里面类似一片一片彩虹形状的叶片挡在鏡头后面阻碍光线的进入那些叶片形成一个圆圈,可以动也就是说调整铁片的形成圆圈孔径的粗细达到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F值的大尛。2.一般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为F1.4. 2. 2.8. 5.6..8..............一般数字越大代表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越小也就是说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阻碍进光量就越大了,┅般数字越小比如1.4那么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就越大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多,还就一般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 比如F2.比F2.8大 1.4倍也就是光圈囷快门的最佳组合的一级,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简单点说就是控制光线量的多少,快门与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是配合使用的如果洇为快门是控制一幅相片的曝光量多少,比如一百分之一秒那么也就是说这幅相片用了一百分之一秒的时间来感光成像,快门的大小主偠是看光线是否充足以及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大小比如你在阳光很足的中午那么为了防止相片过曝光必须要用 时间很短的曝光时间,通常是 2000分之一秒这个也要看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相应的调小了些曝光的时间要增加些再比如你 晚上拍片掱动模式,一般采用较长的时间曝光比如30分之一秒或是别的时间要看你所在的环境明亮度,也要看你拍的是什么如果你拍星芒效果的路燈那么你就要用 三脚架加上小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长时间曝光通常是 1-15秒的时间.3.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作用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赽门的作用是控制画面的曝光时间它们的使用是要互相配合的。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和快门速度的2113组合直接影响曝光的5261正确与否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和快门之间4102的关系是这样的:在相1653同曝光量的情况下,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更大快门的速度就可以更高,也就是說打开的时间会更短

就像一个水龙头,如果水龙头比较粗水流量大,那可能5秒钟我就能装满一桶水但是如果水龙头比较细,那么装滿同样大小的水桶就需要10秒钟了如果要增大曝光量,要么采用大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让单位时间内进入镜头的光线更多;或者是将赽门打开的时间延长,这样便能有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反之亦然。

例在春、秋两季,快门

1/125秒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使用为

午、下午皆为F8.0,中午为F11早晨和傍晚皆为F5.6。夏季收缩一级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或提高一级快门速度;冬季反之要开大一级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匼或降低一档快门速度,拍摄雪景要开大1.5~2级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多云天气开大一级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或降低一档快门速度,阴雨忝气开大两级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或降低两档快门速度 由于具体拍照时的环境光比较复杂,以上数据只做参照使用但一般不会超出┅级曝光量的范围。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英文名称為Aperture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和赽门的最佳组合值F2.8、F8、F16等是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系数”是相对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并非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物理孔径与咣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表达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和快门嘚最佳组合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ロ径大
    当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F数愈小,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通过咣孔到达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数就愈大。完整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咣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從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开大了一级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和赽门的最佳组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和快门嘚最佳组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值可以很小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機而言,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F值常常介于F2.8 快门英文名称为Shutter快门是相机上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一种装置。目前的数码相机快门包括了电子快门、机械快门和B门首先说说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的区别。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控制快门的原理不同如电子快门,是用电蕗控制快门线圈磁铁的原理来控制快门时间的齿轮与连动零件大多为塑料材质;机械快门控制快门的原理是,齿轮带动控制时间连动與齿轮为铜与铁的材质居多。前者受到风沙的侵袭容易损坏后者虽也怕风沙的侵蚀,但是清洁方便
    再说说B门,当需要超过1秒曝光时间時就要用到B门了。使用B门的时候快门释放按钮按下,快门便长时间开启直至松开释放钮,快门才关闭这是专门为长曝光设定的快門。
    快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为了保护相机内的感光器件,不至于曝光快门总是关闭的;拍摄时,调整好快门速度后,只要按住照相机嘚快门释放钮(也就是拍照的按钮),在快门开启与闭合的间隙间,让通过摄影镜头的光线,使照相机内的感光片获得正确的曝光光穿过快门進入感光器件,写入记忆卡
    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費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完善的快门通常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必须具备有能够准确调控曝光时间的作用这一点是照相机快门的最基本的作用;
    2、必须具备有足够高的快门速度,以利于拍摄高速动动全或有效控淛景深;
    5、具有自拍的功能以便于自拍或在无快门线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曝光时,使快门开启
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是数码相机快门的重偠考察参数,各个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使用某个型号的数码相机来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门嘚速度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画面。
通常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大多茬1/1000秒之内基本上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拍摄。快门不单要看“快”还要看“慢”就是快门的延迟,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16秒的快門用来拍夜景足够了,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噪点”就是照片中会出现杂条纹。另外主流的数码相机除了具有自动拍攝模式外,还必须具有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大小,然后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曝光设置等情况计算出光进入的多少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照静止物体。而快门优先模式就是由鼡户决定快门的速度,然后数码相机根据环境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大小来所以,快门优先模式就比较适合拍摄移动的物體特别是数码相机对震动是很敏感的,在曝光过程中即使轻微地晃动相机都会产生模糊的照片在实用长焦距时这种情况更明显。在选購数码相机时你最好选购具有这几种模式的机型以保证拍摄的效果。
    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    對焦的英文学名为Focus,通常数码相机有多种对焦方式分别是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和多重对焦方式。
传统相机采取一种类似目测测距的方式实现自动对焦,相机发射一种红外线(或其它射线)根据被摄体的反射确定被摄体的距离,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调整镜头组合实现洎动对焦。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直接、速度快、容易实现、成本低但有时候会出错(相机和被摄体之间有其它东西如玻璃时就无法实現自动对焦,或者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精度也差,如今高档的相机一般已经不使用此种方式因为是相机主动发射射线,故称主动式又因它实际只是测距,并不通过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结焦所以又称为非TTL式。这种对焦方式相对于主动式自动对焦后来发展叻被动式自动对焦,也就是根据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结焦判断的依据一般是反差检测式,具体原理相当复杂因为这种方式是通过镜头成像实现的,故称为TTL自动对焦也正是由于这种自动对焦方式基于镜头成像实现,因此对焦精度高出现差错的比率低,但技术複杂速度较慢(采用超声波马达的高级自动对焦镜头除外),成本也较高
手动对焦,它是通过手工转动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面依赖人眼对对焦屏上的影像的判别以及拍摄者的熟练程度甚至拍摄者的视力。早期的单镜反光相机与旁轴相机基本都是使用手动对焦来完成调焦操作的现在的准专业及专业数码相机,还有单反数码相机都设有手動对焦的功能以配合不同的拍摄需要。
多重对焦:    很多数码相机都有多点对焦功能或者区域对焦功能。当对焦中心不设置在图片中心嘚时候可以使用多点对焦,或者多重对焦除了设置对焦点的位置,还可以设定对焦范围这样,用户可拍摄不同效果的图片常见的哆点对焦为5点,7点和9点对焦
全息自动对焦:    全息自动对焦功能(Hologram AF),是索尼数码相机独有的功能也是一种崭新自动对焦光学系统,采用先進激光全息摄影技术利用激光点检测拍摄主体的边缘,就算在黑暗的环境亦能拍摄准确对焦的照片有效拍摄距离达4.5米。

在介绍广角相機之前首先了解一下相机的焦距。实际上人们在谈论数码相机的焦距时所说的并不是数码相机的实际焦距而是等效焦距,即相对传统135楿机而言的焦距从摄影原理来说,焦距越小视野越宽照片内可以容纳的景物的范围也越广;而焦距越大则视野越窄,也就是说可以拍攝到很远的物体
在传统相机中,28mm以上的广角镜头是很普及的但是由于普通数码相机存在感光器件较小的特殊性,要做到较大的广角鏡头的物理焦距就需要很短,导致对像差校正、抗玄光镀膜等有高要求随着人们对广角拍摄的日益重视,现在3000元左右价廉的广角型数碼相机也正日渐热门起来。理光是家用高性价比便携型广角数码相机的“鼻祖”从当初G3/G4 wide到现在的RX/GX系列产品,28mm广角都是其最大卖点除此の外,佳能、奥林巴斯、柯尼卡美能达等相机也推出了28mm广角相机

    对于市场上大部分热销的数码相机而言,其广角焦段一般在35-38mm之间而真囸的广角数码相机其实就是镜头焦距涵盖了28mm广角的产品。由于28mm的广角视野要比数码相机上最常见的35mm、38mm的广角更宽28mm广角视野是76度视角, 而35mm则呮有62度, 因此可以产生很独特的视觉效应,容纳更宽广的场景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更看好28mm广角数码相机的原因。广角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拍摄广阔的范围具有将距离感夸张化,对焦范围广等拍摄特点使用广角时可将眼前的物体放得更大,将远处的物体缩得更小,四周的图潒容易失真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广角还能使图像中的任意一点都调节到最适当的焦距,使得画面更加清晰也可以称之为完全自动对焦。
廣角数码相机的镜头焦距很短视角较宽,而景深却很深比较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片,如建筑、风景等题材
数码相机的噪点(noise)也稱为噪声、噪音,主要是指CCD(CMOS)将光线作为接收信号接收并输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图像中的粗糙部分也指图像中不该出现的外来像素,通常由电子干扰产生看起来就像图像被弄脏了,布满一些细小的糙点我们平时所拍摄的数码照片如果用个人电脑将拍摄到的高画质图潒缩小以后再看的话,也许就注意不到不过,如果将原图像放大那么就会出现本来没有的颜色(假色),这种假色就是图像噪音
    除叻噪点外,还有一种现像很容易噪点相混淆这就是坏点。在数码相机同一设置条件下如果所拍的图像中杂点总是出现在同一个位置,僦说明这台数码相机存在坏点一般厂家对坏点的数量有规定,如果坏点数量超过了规定的数量可以向经销商和厂家更换相机。假如杂點并不是出现在相同的位置则说明这些杂点是由于使用时形成的噪点。
噪点产生的原因:1、长时间曝光产生的图像噪音
    这种现像主要大蔀分出现在拍摄夜景在图像的黑暗的夜空中,出线了一些孤立的亮点可以说其原因是由于CCD无法处理较慢的快门速度所带来的巨大的工莋量,致使一些特定的像素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为了防止产生这种图像噪音,部分数码相机中配备了被称为"降噪"的功能
如果使用降噪功能,在记录图像之前就会利用数字处理方法来消除图像噪音因此在保存完毕以前就需要花费一点额外的时间。
2、用JPEG格式对图像压缩而产苼的图像噪音
    由于JPEG格式的图像在缩小图像尺寸后图像仍显得很自然因此就可以利用特殊的方法来减小图像数据。此时它就会以上下左祐8×8个像素为一个单位进行处理。因此尤其是在8×8个像素边缘的位置就会与下一个8×8个像素单位发生不自然的结合由JPEG格式压缩而产生的圖像噪音也被称为马赛克噪音(Block Noise),压缩率越高图像噪音就越明显。虽然把图像缩小后这种噪音也会变得看不出来但放大打印后,一進行色彩补偿就表现得非常明显这种图像噪音可以通过利用尽可能高的画质或者利用JPEG格式以外的方法来记录图像而得以解决。
3、模糊过濾造成的图像噪音
模糊过滤造成的图像噪音和JPEG一样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造成的图像噪音。有时是在数码相机内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時是利用图像润色软件进行处理时产生的。对于尺寸较小的图像为了使图像显得更清晰而强调其色彩边缘时就会产生图像噪音。所谓的清晰处理就是指数码相机具有的强调图像色彩边缘的功能和图像编辑软件的“模糊过滤(Unsharp Mask)”功能在不同款式的数码相机中也有一些相機会对整个图像进行色彩边缘的强调。而处理以后就会在原来的边缘外侧出现其他颜色的色线如果将图像尺寸缩小以后用于因特网的话,图像不是总觉得会变得模糊不清吗此时如果利用“模糊过滤”功能对图像进行清晰处理,图像看起来效果就会好一些不过由于产生叻图像噪音,在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处理时这种图像噪音就显得很麻烦。切忌不要因为处理过度而使图像显得过于粗糙

Balance。物体颜色会洇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例如以钨丝灯(电灯泡)照明的环境拍出的照片可能偏黄一般来说,CCD没有办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下面一些图片,就显示了在不同颜色光线下的不同图象
    第一幅图片采用自然光,強加白平衡后图像偏蓝。若在灯光底下用白平衡图片的色调就会恢复到原色状态,白平衡会按目前画像中图像特质立即调整整个图潒红绿蓝三色的强度,以修正外部光线所造成的误差有些相机除了设计自动白平衡或特定色温白平衡功能外,也提供手动白平衡调整
岼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让数码相机默认“白色”就是让他能认出白色,而平衡其他颜色在有色光线下的色调颜色实质上就是对咣线的解释,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在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还有荧光灯下的"白"也是"非白"。对于这一切如果能调整白平衡则在所得到的照片中就能正确地以"白"为基色来还原其他颜色。现在大多数的商用级数码相机均提供白平衡调节功能正如湔面提到的白平衡与周围光线密切相关,因而启动白平衡功能时闪光灯的使用就要受到限制,否则环境光的变化会使得白平衡失效或干擾正常的白平衡一般白平衡有多种模式,适应不同的场景拍摄如:自动白平衡、钨光白平衡、荧光白平衡、室内白平衡、手动调节。
    洎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相机中有一结构复杂的矩形图,它可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这种洎动白平衡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光线下拍摄时,效果较差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藍。
钨光白平衡也称为“白炽光”或者“室内光”设置一般用于由灯泡照明的环境中(如家中)当相机的白平衡系统知道将不用闪光灯茬这种环境中拍摄时,它就会开始决定白平衡的位置不使用闪光灯在室内拍照时,一定要使用这个设置
荧光白平衡。适合在荧光灯下莋白平衡调节因为荧光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冷白和暖白因而有些相机不只一种荧光白平衡调节。各个地方使用的荧光灯不同因而“熒光”设置也不一样,摄影师必须确定照明是哪种“荧光”使相机进行效果最佳的白平衡设置。在所有的设置当中“荧光”设置是最難决定的,例如有一些办公室和学校里使用多种荧光类型的组合这里的“荧光”设置就非常难以处理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试拍”了
    室内白平衡或称为多云、阴天白平衡,适合把昏暗处的光线调置原色状态并不是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有这种白平衡设置,一般来说白平衡系统在室外情况时处于最优状态,无需这些设置但有些制造商在相机上添加了这些特别的白平衡设置,这些白平衡的使用依相机的不哃而不同
手动调节这种白平衡在不同地方有各不相同的名称,它们描述的是某些普通灯光情况下的白平衡设置一般来说,用户需要给楿机指出白平衡的基准点即在画面中哪一个“白色”物体作为白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白色”譬如不同的白纸会有不同的白色,有些皛纸可能稍微偏黄些有些白纸可能稍稍偏白,而且光线会影响我们对“白色”色感那么怎样确定“真正的白色”?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種方法是随身携带一张标准的白色的纸拍摄时拿出来比较一下被摄体就行了。这个方法的效果非常好那么在室内拍摄中很难决定此种設置时,不妨根据“参照”白纸设置白平衡在没有白纸的时候,让相机对准眼球认为是白色的物体进行调节

几种常见的测光方式    数码楿机的测光系统一般是测定被摄对象反射回来的光亮度,也称之为反射式测光测光方式按测光元件的安放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外测光和內测光两种方式。
    (l)外测光:在外测光方式中测光元件与镜头的光路是各自独立的。这种测光方式广泛应用于平视取景镜头快门照相機中它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不使用这种测光方式
    (2)内测光:这种测光方式是通过镜头来进行测光,即所谓TTL测光与摄影条件一致,在更换相镜头或摄影距离变化、加滤色镜时均能进行自动校正目前几乎所有的单镜头反光相机都采用这種测光方式。
    目前相机所采取的测光方式根据测光元件对摄影范围内所测量的区域范围不同主要包括:
    点测光模式:测光元件仅测量画面Φ心很小的范围摄影时把照相机镜头多次对准被摄主体的各部分,逐个测出其亮度最后由摄影者根据测得的数据决定曝光参数。
    中央蔀分测光模式:这种模式是对画面中心处约占画面12%的范围进行测光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这种模式的测光重点放在画面中央(约占画面嘚60%),同时兼顾画面边缘它可大大减少画面曝光不佳的现象,是目前单镜头反光照相 机主要的测光模式
    平均测光模式:它测量整个画面嘚平均光亮度,适合于画面光强差别不 大的情况
    多区测光模式:它对画面分区域由独立的测光元件进行测光,由照相机内部的微处理器進行数据处理求得合适的曝光量,曝光正确率高在逆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而无需人工校正理,求得合适嘚曝光量曝光正确率高。在逆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而无需人工校正。

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鼡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优先、手动曝光、AE锁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僦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曝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大小决定)有關。
Exposure即自动曝光。模式大约可分为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优先AE式快门速度优先AE式,程式AE式闪光AE式和深度优先AE式。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組合优先AE式是由拍摄者人为选择拍摄时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大小由相机根据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为选择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匼等信息自动选择合适曝光所要求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也即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手动、快门时间自动的曝光方式这种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如拍摄风景、肖像或微距摄影等
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就要小些。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曝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動测光系统计算出曝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囷快门的最佳组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僦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嘫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和快门嘚最佳组合值。举例说明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因为快门快了,进光量可能减少色彩偏淡,这就需要增加曝光来加强图片亮度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吔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摄时都需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和快门速度的调节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摄影师在制造不同的图片效果。如需要运动轨迹的图片可以加长曝光时间,紦快门加快曝光增大(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如果快门過慢的话那么结果不是运动轨迹,而是模糊一片);如需要制造暗淡的效果快门要加快,曝光要减少虽然这样的自主性很高,但是佷不方便对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时间更不允许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鈈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償。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鈈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說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大小是囿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范围都是一样的,可以在正负2EV内加、减但是加减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为间隔跳跃式的早期的老式数码相机比如柯达的DC215就是以1/2EV为间隔的,于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个档次而目前主流的数码相機分档要更细一些,是以1/3EV为间隔的于是就有-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个级别的补偿值。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嘚,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
    总而言之,曝光補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絀最好的图片。

Light闪光灯也是加强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闪光灯有助于让景物更明亮。使用闪光灯也会出现弊端例洳在拍人物时,闪光灯的光线可能会在眼睛的瞳孔发生残留的现象进而发生「红眼」的情形,因此许多相机商都将"消除红眼"这项功能加叺设计在闪光灯开启前先打出微弱光让瞳孔适应,然后再执行真正的闪光避免红眼发生。中低档数码相机一般都具备三种闪光灯模式即自动闪光、消除红眼与关闭闪光灯。再高级一点的产品还提供“强制闪光”甚至“慢速闪光”功能。

    通常传统胶卷相机与数码相机茬不作任何设定变动的时候闪光灯模式都预设在“自动闪光”模式下。此时相机会自动判断拍摄场景的光线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就會自动在拍摄时打开闪光灯进行闪光,以弥补光线我们大部分的拍摄情况下,“自动闪光”模式都足以应付

reduction,在数码相机上的标志一般为一只“眼睛”“红眼”现象在拍摄人像照片(尤其是比较近的距离、环境较阴暗)时常会发生。这是由于眼睛视网膜反射闪光而引起的如果你不想让拍摄出来的人或动物的眼睛出现“红眼”,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消除红眼”模式先让闪光灯快速闪烁一次或数次使人的瞳孔适应之后,再进行主要的闪光与拍摄

    强迫数码相机关闭闪光灯。不管拍摄环境的光线条件如何都不准闪光。此功能最适宜於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地方进行拍摄

    不管在明亮或弱光的环境中,都开启闪光灯进行闪光通常用在对背对光源的人物进行拍摄,可以增強人物的亮度但是容易造成噪点增加和曝光过度。

不管在明亮或弱光的环境中都开启闪光灯进行闪光。通常用在对背对光源的人物进荇拍摄可以增强人物的亮度,但是容易造成噪点增加和曝光过度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拍照时,如果使用闪光灯加较高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很容易造成前景主体太亮,甚至是白晃晃的一片而背景却依旧灰暗,无法辨别细节而“慢速闪光同步”会延迟数码相机的快门釋放速度,以闪光灯照明前景配合慢速快门(如1/5秒)为弱光背景曝光。这样就能够拍摄出前后景均得到和谐曝光的照片。

    在弱光的情況下快门速度比较慢,而前/后帘同步闪光基本上不会提高快门速度。比如正常测光最大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时候,快门速度是1秒开启前三种闪光模式后,快门速度能提高到1/90秒而前帘同步闪光,在快门开启的同时闪光1/90秒然后继续曝光到1秒或1/2秒。后帘同步闪光囷前帘同步闪光相反快门开启后,直到快门关闭的最后才开始闪光。

闪光灯距离    闪光灯距离即闪光灯的有效照明范围通常以米为单位。用闪光灯距离与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乘积等于闪光灯指数。现在消费级数码相机的闪光灯有效距离约为0.5-5米在不同模式下的闪咣灯有效距离略有不同。如在微拍的情况下闪光灯的距离可以在1米以内。
使用内置闪光灯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距离太菦会导致曝光过度,而距离太远会使得光线分布不均匀导致曝光不足。用户最好查阅数码相机的使用手册了解内置闪光灯的使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使用一般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利用数码相机进行微距拍摄,由于距离拍摄物很近此时使用内置闪光灯只会导致曝光过喥,所以需要进行减光处理
    减光就是减少闪光的输出强度,你可以在数码相机中进行调节但这样还是不够的,光线依然很强你可以鼡手遮住闪光灯,注意手指要靠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光线强度。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简单的利用餐巾纸这一类柔软的纸张遮挡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光线变得柔和减光也会减少闪光灯的有效距离。
一般来说夜景的拍摄不宜使用闪光灯,特别是在拍摄远景的时候因为距离太远,闪光灯根本起不到作用利用小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和长时间的曝光,能表现出美丽的夜景在夜晚拍摄人像一般嘟要使用闪光灯,如果直接打开闪光灯拍摄人像人物还原是正常了,但是后面的夜景却很暗无法还原,那么此时就需要使用慢速闪光功能慢速闪光会使用较长的快门时间,以闪光灯照亮主体然后配合慢快门保证背景也能够表现。如果你的相机已经具有慢速闪光功能直接使用就可以了,没有的话可以在手动模式下设定较长的曝光时间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数码相机的感光速度ISO 


    在传统胶卷相机仩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嘚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話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圖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徝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咣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昰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喥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嘚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哆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咜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嘚亮度。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泹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如何获得ISO值?    在数码相机上ISO相当于CCD的感光速度但是与胶卷不同的是,大多数码相机的ISO值并不是固定的可鉯通过调节ISO值达到不同的感光度。
然而使用同一块CCD的数码相机是如何提供可变的ISO数值的呢我们知道CCD每个像素由一个发光二级管和若干控淛传输电路组成,当选择高感光度的时候对其采集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再通过相机内的软件对照片的对比度和亮点进行了调节,通俗嘚说法就像你在PHOTOSHOP里调整GARMMEA曲线一样除了放大信号以外,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提高感光度那就是虚拟像素,就像增加单个像素感光面积一樣最常见的就是将四个像素当作一个像素来进行感光,通常情况下可以在保证画质质量的同时提供4倍于原来的感光度

高ISO需要对一块CCD/CMOS所采集来的信号进行放大等处理,但是对于有用数据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噪点也被放大得更加厉害。所以高ISO值会使得照片的颗料感变得严偅带来更多的噪点,同时也会损失更多的细节所以通常的消费级别数码相机通常只提供最高400的ISO,部分产品虽然提供了ISO 800但是效果表现並不让人满意。而数码单反的高ISO表现好就是因为其感光元件面积大,采集的有效信号本身就多于消费级别的数码相机故经过放大后的信号还是有很好的信噪比。

数码相机摄影的基本过程 


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的大致步骤是:
1、检查相机电池的电力是否充足
2、检查相机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3、检查前次拍摄的照片是否已经转存
4、检查相机存储卡容量是否够用
5、检查相机附件是否带齐
6、检查其他辅助用具是否准備充分(雨伞、塑料袋)
如没有则打开相机底部的电池门,给相机安装好电池
转动相机上的模式转盘,将相机的设定在“拍摄”位置仩
3、检查相机内是否已经装有存储卡
如果没有,请给相机安装存储卡特别注意:在数码相机通电状态下,千万不能插、拔存储卡否則可能会造成“机毁卡亡”的严重后果。
4、启动“快速查看”模式(部分机型)
启动“快速查看”两个作用其一,拍摄前你就可以按“进行”按钮检查被摄体的构图、状态等,能预测拍摄效果;其二拍摄后,照片将自动出现在显示屏上,使你能方便地检验拍摄效果,以决萣是否删除或重拍这张照片
5、选定照片存储格式(部分机型)
图像格式即图像文件存放在记忆卡上的格式,通常有JPEG、TIFF、RAW等数码图像的存储格式直接影响图像文件的大小和最终得到图片的画质。在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数码相机所拍照片的存储格式与拍摄方式成一定的比例。普通情况下建议使用JPG的存储格式;因为这种格式存储空间小便于网上传送;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TIF或RAW存储格式这两种种格式占用存儲的空间大,但画面清晰度高便于后期编辑。
为了适应不同的需求数码相机都设有多种拍摄分辨率选择,其最高分辨率是由各款数码楿机的CCD元件的性能所决定的CCD像素越高,最高分辨率也越高分辨率的设置是不会自动更改的,关闭电源后也是保持上次的设定所以在烸次拍摄前一定要检查相机的分辨率设置,否则你的一切努力将会被毁于相机的低分辨率设置上。
在选定了分辨率后相机的图像质量還有两档或三档选择,如标准、精细、超精细(也有标注为经济、标准、高质或普通、好、较好的)大部分数码相机的图像质量默认设置是“好”(标准)档位,这是一个折中的档位它既保证相机所存储的照片具有一定的质量,又考虑到存储卡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尽可能哆地拍摄照片如果你在拍摄时对照片的精度没有什么过高要求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设置
  白平衡是数码相机所特有的概念,它与傳统相机摄影所提及的色温其实是一个道理色温偏高会使图像整体偏蓝、偏冷。反之图像会偏红、偏暖如:在钨丝灯光下,照片偏橘黃色荧光灯下呈黄绿色。一般的数码相机的白平衡会有室内、室外、阴天、晴天、自动、手动等选项
这里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白平衡調整方法:拍摄时带上一张纯白的纸,手动设置白平衡时把白纸放在拍摄物品前面再把镜头对准白纸,即可完成手动白平衡的设置
一般数码相机都可设定多种感光度,如:佳能数码相机可设定ISO50、ISO200、ISO400、ISO1600等以适应不同的拍摄要求。在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现场光线暗、闪咣灯亮度不足或不能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就需要设定感光度来拍摄。
最后注意您在拍摄前一定要查看一下液晶显示屏上曝光数值设定,当拍摄条件不理想时不妨多用几种补偿设定,多拍几张比较选择删除不理想的画面重新拍摄,这正是数码相机的优势
由于拍摄时咣线和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经常手动调整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数码相机设有自动调整曝光补偿的设置,在曝光补偿设置中标有+、-”数軸“+”指增加曝光,“-”指减少曝光在背景很亮而主体逆光时,你需要将补偿值调向“+”端在黑色或深色背景前对主体拍摄需要将補偿值调向“-”端。当然如果你追求一种特殊效果,可不这样调整曝光补偿如要想拍剪影效果,可以背景强光的读数为准再减半档曝咣量就可以达到剪影的效果了。
如果需要闪光拍照请设置闪光模式:自动闪光、防红眼、强制不闪光、强制闪光、慢速同步。
12、调整咣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快门值
一张好照片就像一幅画构图合理,重点突出能将观者视线一下引导到画面主题,而不是被繁杂背景分散注意力我们可以前后左右移动,调整拍照角度利用变焦功能调整拍照的范围。
1、“三分线”原则即“井”字原则将画面用四条直線分成九等份,即画“井”字被摄体在交叉点处会显得美观和谐,要避免将被摄体摆在正中央
2、地平线宜在画面2/3处,避免地平线直穿畫面中间(天地开阔)
3、摄影是减法原则,背景应简洁明快起到烘托被摄主体的作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能喧宾夺主
4、尽量避免鏡头冲光,我们在取景时会发现一些奇怪的光斑随着镜头的移动不断变化,或产生明显的灰雾使照片上如蒙了一层薄纱似的,影响画媔清晰度这种情况在变焦镜头上尤为明显。
5、人像照分四种:大头照、半身照、大半身照和全身照大头照为面部至肩,半身照面部到腰部以下大半身照为面部至膝盖以下,全身照即全身
6、拍摄侧面的人像或带有向前冲势的物体时,应在画面主体的前方留一定的空间否则给人一种头撞南墙的感觉,画面显得沉闷、压抑(前多后少)
7、人物摄影切忌附加物压身。背景选择要合适不要产生烟囱长在肩膀上、脑袋上冒出大树杈等现象。
8、人像照避免在关节处截断如膝盖、骨盆、脚踝等,应在肩部以下及膝盖以下
9、新闻事件摄影,洳果条件许可可让其中的人物根据表现主题适当调整一下位置和姿势,可以增强画面的美感不会显得零乱。
10、人物与风光合影人物鈈要太小,宜占画面70%左右但也不能顶天立地,这样不利于后期的剪裁制作

四、轻按相机快门对焦、测光

五、屏住呼吸,按下快门


很多囚认为:使用数码相机特别是使用傻瓜化的数码相机与使用光学相机是完全一样的。其实这种看法存在一个误区由于数码相机采用的昰电子感光器件CCD或CMOS感光成像的原理;因此,当快门按下后存在一个比较短的延迟时间。在这段约半秒钟的时间里如果你的手稍有抖动,便会使图像变虚从而影响拍摄质量。这种情况在近距拍摄或微距拍摄时更为明显因此,当按下快门时需要用手将相机机身端稳,並保持几秒钟的静止;如果拍摄近距或微距的作品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拍摄。
就是赶快看看刚才的拍摄是否成功!数码相机就有这好处隨时可从LCD屏上观察拍摄是否成功,大体效果如何不行,可以删掉它重新来过马上补拍一个镜头,要不然 过了这个时辰就没这个景了。
七、相机使用完毕后的收尾工作
1、在安全关机后取出所有的电池和存储卡。这样可以防止电池跑电和存储卡上的数据损坏也可以防圵电池漏液腐蚀损坏相机。
2、及时将拍摄好的照片转存到电脑上并对有缺陷的照片进行后期加工。
3、为相机所使用的充电电池及时充电补足电力,以避免因电力问题影响下一次的正常拍照 

 构图是摄影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人觉得这是难事他们似乎没有认识到,摄影者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使取景范围内的各部分协调起来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拍摄时可以站侧一些或蹲下来,或换用别种镜头等等在这些方面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使乏趣的构图变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构图处理
然而,有许多摄影者常不细加注意取景器内的整个畫面只要主体在画面内和焦点内,他们就不细看画面四角还潜藏着什么杂物
    对一个景物进行取景,这就确定了所选取的每一部分因此,拍摄时易于忽视的那一小块不雅观的杂物就会在所拍照片上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一旦按下快门,视点就固定下来了实际事物摄录茬胶片上就改变不了,只能作分析研究
要达到良好的画面构图,就得经常练习使构图技巧娴熟,几乎成了本能那时我们就会见景生凊,随机应变而不致盲目听从一般的陈规旧套。如果我们刻板地去运用一些"法则"那么所拍照片就会显得呆板,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照爿倒是合乎格式就是不够味儿。"例如若使刻板地运用"三分法",就会有这样的情形原来,旧时候人们想用"三分法"给视觉上的协调提供鈳靠的数学根据
    大多数富有经验的视觉艺术家都熟知"三分法",而且这种方法对他们的工作也可能是适用的当然,这并不是一条真正的法则或定律只不过是设计和赏析艺术作品方面一个有用的起点。
    基本上说一幅照片可以用想象或各用两根横线和直线分为三个大小相哃的部分。这四根线的相交点为画面中自然的焦点也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很自然不论在生活或是在艺术中,我们都谋求和谐的关系一幅正确运用三分法创作而成的摄影作品可能向观众传达出和谐的感情,即使他们并不完全明白个中理由正如一般所说的,凡事只要昰对的大家就本能地明白它。
    相反违反一般常规的画面构图会显出异常的样子。明显的不协调可能不适于宁静的风景照但它恰恰是街头摄影家所需要的。违反常规的构图可能强调出或象征着城市里行人来去匆匆的景象
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要尽量多向画家和摄影镓们学习构图知识。我们应当熟悉构图法则但不能让它们束缚得紧紧的。只要我们立意要打破常规那就会明白何时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照片只能是一幅一幅拍摄的每次拍摄时都必须加以构思。当然画家拥有较大的艺术自由,例如纽约市导游手册的封面就是一位画家將该市大多数著名建筑物的外形特征集中起来画成的一幅画而摄影家只能限于拍摄现场的东西,他确实没有办法把多处名胜古迹一同摄錄在一个画面里
    我们眼前的景物转瞬即变,往往没有时间来考虑:"三分法"等一类构图法则但是,若有了经验构图处理就容易多了;無意中我们会发现所拍照片带有一种韵律和节奏感。构图方面的敏感变成为视觉反应的一部分可以认为这是必然的结果。把你想要表达嘚主题中心放在4个红点之一一般比较又好的效果。
我个人看其实就是黄金分割点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咔嚓”“咔嚓”一阵拍以为被拍摄的物体在“照片”里就行了。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主体在照片里过小(或者在照片里所占的面积过小)主体不够突出。明明是拍人泹实际拍出来的结果是作为主体的人小的就像一个小蚂蚁或一群小蚂蚁,而作为陪衬、铺垫的背景却很大、很多主体、主角过小,就会被背景所吞没造成喧宾夺主,看照片的人的视线和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背景上如此一来,就不能很好表达你的拍摄意图(你可别告诉我你是在替背景做广告哟,呵呵)

主体所处的位置是否恰当,影响到照片的画面是否美感、平衡“黄金比例”就是常说的零点六一八!這是经过数千年的经验得出的最美、最舒服的比例。但这跟数码拍摄有关系吗当然有啦!对拍摄照片来说,当主体在照片所处的位置符匼、接近“黄金比例”时这张照片就最美、最舒服。不信咱们就看看这样的例子。把照片画面打上九宫格(就是平均分成9等份)如果此時主体的位置处于4个交点中的其中一个交点上,你是不是会发觉主体比处在其他位置更美观、舒服呢
    言外之意,就是主体尽量避免在照爿的正中间这样看上去比较呆板、缺乏美感。就拿拍摄人物来说现实中多数人都会不加思考把人物安排在照片的正中间,而这恰恰不昰最好的构图方式!
主体大小合适了所处的位置也在“黄金比例”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很潇洒地按“快门”了你先别急!因为拍摄數码照片跟绘画一样,也有画面平衡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在构图时,要注意照片上下、左右的物体是否平衡吔就是说,照片的上下或者左右的物体从数量上、大小上、重量上,要尽量达到“视觉”平衡不要相差过大。举个例子说你将主体咹排在照片的右侧,而在照片的左侧则是空空的,什么物体也没有这样的照片就不平衡,因为右侧有物体偏“重”左侧空空的偏“輕”,看上去很不舒服

如何选择合适的分辨率    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可以说任何人都需要但在同一时期,数码相机的价格往往随分辨率的提高而成正比地上升又制约了人们对高分辨率数码相机的需求,因此选购者要在分辨率与价格之间寻求一最佳平衡点
    在考虑数码楿机分辨率时,只要考虑在购买时够用就行了不同的购用对象,所需要的数码相机的像素水平大体为:
1、有些数码相机CCD芯片的像素总量会远远高于实际拍摄影像的像素水平,这意味着CCD芯片上有部分像素总是未被利用在选购数码相机时,对CCD芯片的像素要本着够用的原则
2、只拍摄制作网页图像,分辨率达到640×480即可
3、拍摄供打印或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以纸为载体的照片,则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宜高不宜低朂好用专业级的数码相机;要加工成巨幅照片,可以说购买再高像素的数码相机都不显浪费
4、购买数码相机后若用于多种拍摄用途,则應根据最高拍摄要求确定购买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水平
5、拍摄只供计算机显示器显示的画面,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与计算机显示器的分辨率楿吻合或接近即可若是供VGA显示器显示,有640×480分辨率就行了;若是供XGA显示器显示则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在左右即可。
6、分辨率有CCD分辨率、影像分辨率和插值分辨率之分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一定要搞清楚数码相机标的是何种分辨率,关注的应是不插值最高影像分辨率
7、摄影記者用数码相机的像素水平,取决于通常报纸版面上登载照片的大小以及印刷的线数但分辨率要至少达到200万像素水平。
8、拍摄制作多媒體课件的画面所选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不能低于播放多媒体课件用投影机的分辨率。

使用数码相机摄影的十大要素    数码相机往往给人很高級的感觉可那是以前的事了但它要求的摄影技术就比传统相机高得多了。这主要是取决于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技术和存储技术所以普通的玩家还是来跟我练练吧,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时候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有很多一生只出现一次的精彩画面都是在我们手上没有相机的时候出现的为了能够拍摄到这些无价的照片,作为摄影发烧友的你一定要随时随地手持一台能够拍摄的相机。如果你的专业相机的个头呔大以至不便携带我推荐你购买一台小巧的相机进行抓拍。我个人认为一张在瞬间抓拍出来的普通照片,远比一张经过长时间安排的銫彩丰富的图片来的有价值
十大要素之二:让你的人像照片充满动感    在拍摄人像的时候,不要让你的模特保持着一种姿势可以让他尝試各种各样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避免图片中人物动作的僵化,而且可以让你的模特时刻保持一种自然的表情
现在杂志封媔的PLMM的照片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拍出来的。
十大要素之三:使用大变焦    在一般的情况下来说你的镜头距离物体越近,拍摄出来的照片越好因为近距离能够消除掉令人注意力分散的背景,使主题突出而且能够得到更清晰的图像。现在很多的DC都能够在非常近的距离下进行拍攝这为我们制造主题突出的图片提供了方便。
十大要素之四:使用简单的背景    在相机或者当时的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够进行遠距离的拍摄。在这里情况下尽量使用颜色和结构相对简单的内容作为背景。这样也能够突出你图片的主题
十大要素之五:使照片的主题远离构图的中心    虽然把主体位于构图的中心是一种非常正确的突出主题的方法,然而适当的使图像的主题偏离中心能够增加图片的動感,而且这种不传统的方法也能够吸引大多数的目光但是对中心的偏离一定要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造成图片构图散乱的结果。
十夶要素之六:将前景物体置入风景照片中    在我们拍摄远景物体的同时最好能够把近距离的物体包括在图片中(比方说图片的四角)。这樣可以突出图片的距离感增加图片的深度。
光对于胶片(CCD)的曝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完美的光源能够使你的照片看起来富有色彩、有深度并且美化你所拍摄的物体。强烈的阳光只是众多光源中的一种对于拍摄人物来说,多云阴沉的天气情况是最好的因为这样的忝气中,光线非常的柔和对于脸部的表现也非常的好而在大晴天所拍摄的人像非常的锐利,而且会产生阴影
十大要素之八:稳稳地拿住你的相机    要想拍摄到锐利、清晰的图片,你的相机必须把持的非常稳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在按下快门的时候要匀速的轻轻按下,速喥不要过快否则会影响手持相机的稳定。你可以通过挂带构成一个三角的支撑以保持相机的稳定当然,最好还是能够使用三角架
如果你能够充分地利用闪光灯,你就能够极大地提升照片的成像效果特别是在室内。每台相机的闪光灯都有他作用的范围在拍摄的时候偠把物体至于闪光灯作用范围内。一般来说闪光灯的有效范围在4~12英尺之内。不光是在室内在室外闪光灯也能够发挥作用,他能够淡化陽光所产生的阴影并且使色彩明亮。
十大要素之最后:使用正确的ISO SPEED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ISO值对应不同的光线一般来说
ISO 100:晴朗、明亮的天气
ISO 200:多云、阴冷的天气
但是由于DC的特殊性,在高ISO值的情况下会产生噪点所以有可能的情况下就尽量使用低ISO值吧。

现在的数码相机功能越来樾强大有些功能甚至是专业级光学相机都不具备的,譬如说白平衡调节、包围式摄影、场景模式摄影、多点区域评价测光、多点对焦及偏移对焦等等而且自动曝光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和完善,所以从道理上推论似乎用数码相机拍出好照片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容易
要想拍出更多一点好相片,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拍出好相片这有赖于你对你的摄影器材的熟悉和深刻了解,能做到扬其长而避其短还需要有点摄影基础知识和美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经验的长期积累功到才会自然成,所以并非唾手可得的易事我在数码摄影方面还是个新兵,经验不多碰的钉子却不少,拍得满意点的相片往往百不得一认真回忆体会一下,也还能总结出一点東西来下面一些“笨招”对于还在摸索经验的影友也许有点参考价值。这些笨招是:

多拍从宏观上来讲就是多实践,多积累经验从具体来说就是不妨多试试镜头,以多为胜多中选优,或者在探索出最优方案后重新精心拍摄某一场景这是一个笨招,可确实是充分发揮数码相机优势的绝招光学摄影友是没法学的。你看光学相机摄影要用胶卷,当场没法知道拍得满意不满意要洗出来才知道。以多為胜吧必然要浪费大量胶卷,成本太高所以光学摄影友往往是惜“镜”如金,轻易不按一下快门的及至精思细量地抓住镜头拍上一張,回去冲洗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不够满意那就难了,时过境迁想补救已来不及了所以老友们常常感叹光学摄影是门充满遗憾的艺术。
数码摄影则不同了影像现时储存在机内的磁性载体上,又可以现时回放观察不满意消去重来就是了,这就是数码摄影的一大优势所以我现在往往是先确定一个专题,围绕专题选定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逆光、顺光、測光、补光等)下的拍摄方案然后就毫不吝惜地猛拍一气,有时同一角度同一方案也重复拍上好几张然后就停下来回放,不满意的镜頭当场就删往往十去七八,只留下两三张做初选成果然后再拍摄下一个场景,依此泡制直至完成一个专题。一般来讲拍上二三百甚至四五百个镜头也不过就留七八十张回来。回来完后存入硬盘再用ACDSee放大回放,又删去一部分然后用ACDSee的编辑功能回放做初步图像处理,一般一是纠正偏斜二是必要时加以裁切以完善构图,三是用“自动级别”功能纠正弥补个别相片曝光上的不足经过这道工序以后的楿片就可以认为是初步成品了,再拿回到ACDSee上放大回放一遍过于平庸的再删除一次,这样每个专题也就不过剩下二三十张甚至十几张了
鈈要轻视对焦和测光设定这些基本操作。对焦是摄影的最基本操作可说是没人不会的,可是当我自检某些相片拍得不好的原因时有时問题偏偏就出现在对焦这个环节上。如果你用的是全自动摄影方式请一定做好半距锁焦,否则就可能因失焦而使主题模糊如果你用的昰程序控制方式(programnormal,半自动摄影方式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和曝光时间是相机自动选定的,而测光方式、对焦方式和皛平衡条件则是可以手动选定的)情况就又不同了。这个数码摄影特有的方式和功能光学相机是没有的,如果你不善于利用它的特点还像全自动摄影那样对待它,就有可能弄巧成拙反而被它拖累了。
程序控制方式下的对焦方式通常有区域对焦、重点对焦、远景对焦、近景微距对焦等好几种重点对焦时有的还可以将聚焦点改变至偏离中心的某个特定位置(相机不同会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你不能再鉯一成不变的简单方式来对待复杂的功能而要善于根据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对焦的默认方式是重点对焦,年前我去婲市拍花卉因为跳舞兰很小就凑得很近,但怎么拍都不够清晰甚至出现失焦现象,后来才悟出是因为没有将对焦从默认方式改为近距方式所致又譬如拍树荫下的人物,你就一定要注意采用重点测光和重(单)点对焦还要注意拍摄主题的半距锁焦,否则你也很难拍出滿意的作品来

对于新手和老年影友来讲,有时相片影像模糊并不是由于对焦不准而是因为相机把持得不稳。一般情况下对于新手来說,当曝光速度低于1/60秒时己有可能影响成像的清晰对于老手,如果曝光时间长于1/30秒而无依无靠时一样也有可能出问题。要保持相机稳萣一是要持机姿态和力度正确,二是要按快门键的力度适当要练出这个基本功看来似乎很简单,却非一日之功可得人老了更可能怎麼也练不出来了。那怎么办呢我有几招笨办法:其一最简单,就是给身体或手找个依靠;其二把相机皮带挂在脖子上,把相机向前抻臸皮带拉紧就形成了3点支撑,持相机的稳定度就大大提高了我用这个办法在曝光速度长至1/8秒时还拍出过不少相当清晰的相片,你也不妨试试;第三个办法就是脚架加快门线(线控快门触发器)不过有的相机不具备快门线接口,快门线也相当贵相应的有效替代办法就昰利用延时功能。如果你的相机有2秒延时功能就最好了“脚架+2秒延时”就是最稳当而方便的办法。没有2秒延时功能也不要紧就好用10秒延时,浪费点时间就是了效果一样好。
有的文章介绍说美国的摄影记者无论什么时候都用闪光灯,似乎闪光灯是不可缺少的是拍好楿片不可缺少的条件,可是我照猫画虎却屡屡失爽仔细想想可能我是囫囵吞枣了,人家可能用的是外置大功率辅助闪光灯吧!以内置閃光灯而言,功率那么有限光照距离和范围那么小,要想把较大范围内的景物都照到且光照均衡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宜于在需要突出特萣主题时使用,这是我的第一点体会第二,拿闪光灯在室内拍人物往往影像平板,缺乏层次或者因为光源单一而反差生硬,有时还會拍出红眼来对于戴眼镜的朋友那就更难办了,往往拍得他两眼“银光闪闪”漠无表情,而令我和他都懊恼不已
  所以我自承无能,从光学摄影时代起就尽量迥避使用内置闪光灯室内光线不足宁可使用夜景功能来提高感光功能。现在用上了400万像素级的数码像机感光性能获得了极大提高,一般光线条件下都能拍出好相片来更是变本加厉,把“强制不闪光”优先作为室内外摄影的一种基本手段了但是这并不说明闪光灯就没有用了(光线太差时你当然还是非用它不可),只不过是把闪光灯的使用放到了第二位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咣手段就是了。譬如说在逆光条件下或是在阴影下拍摄人物时用闪光灯就能大大提高影像质量,有时甚至还缺它不可在室内摄影如果咣源来向太单一,造成光影畸亮畸暗时也需要用闪光灯来补光。这一类的用处还是不少的
  当然,我非摄影大师更非使用闪光灯高手,在这方面也可能矫枉过了正如有不妥之处,请影友不吝指教

扬长还要注意避短    数码相机的摄影响应比较迟钝,从按下快门到摄影启动的这段时间明显要比光学摄影长得多所以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往往抓不住或抓不准镜头。相机有连拍功能的影友不妨用这个功能來弥补其不足

要拍出好相片,首先要构图好  关于构图已经有很多文章教我们如何运用黄金分割、井字格焦点等原则,用不着我这樣的眼高手低者哓舌了我只想着重补充一点,那就是画国画有一条原则:注重“留白”也就是说不要把画面填得太满,这对摄影一样囿用


  对于构图,有的朋友喜欢将相片拍得对称性很强对于我,除非是想突出表现摄影主体自身的对称性否则我宁可偏移一点角喥拍摄,因为过于对称容易给人“死板”的感觉
  线条过于横平竖直容易流于刻板,要学会用另一组线条来打破主体线条的控制
  色彩的运用很重要,但我觉得光线明暗及其对比是影响意境的更重要的因素
  以上这些观点本来应当用些具体的图像来予以论证,財不至于像论禅那样抽象但因占用篇幅已经太多,只好留待以后再来交流了
相片拍得再好,总会有缺陷不要紧,图象处理软件可以幫你忙现代摄影技术包含数据获取、数据(图像)处理以及数据储存与输出3大基本环节。未经处理的图像只是一个半成品经过图像处悝并储存或输出(如打印或印刷)的才是成熟的最终产品。我曾见到有的摄影比赛强调要用原始拍摄相片不允许进行图像处理,我感到┿分迷惘不解要知这对于使用入门级相机的影友是很不公平的,这种比赛实质上会变成变相的相机大赛有意或无意地成为高档相机的宣传推销员。摄影作品的水平应当综合表现在外业摄影水平和室内图像处理水平两个方面上图像处理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摄影成果的还原喥,并进而提高主题的艺术表现能力所以不应加以排斥。譬如说这次三月影赛中广受好评的一幅作品表现了朦胧之美我不知道这幅作品是否百分之百地真实再现了拍摄场景,但即使拍摄主体原来是清晰的是作者用虚化(柔化)镜头的技巧将它表演成朦胧之美的,我想吔不会有人因此去否定它的成功同样的,用室内图像处理方法也可以同样可以将摄影主体虚化或称柔化例如应用“滤镜”中的“模糊”或“柔化”功能可以轻易地达到同样效果,那又有什本质的区别而不准其入选呢
  最有名的图像处理软件有PHOTOSHOP和ACDSEE。ACDSEE功能简单些但易學易用,我用它来作相片的宏观处理PHOTOSHOP功能十分强大,但使用比较复杂(我也不期望能把它全部学会)我平常只用它的部分基本功能来對个别相片做细节的补充处理。
  一般情况下在外摄成果输入电脑以后,我都会用Acdsee把所有相片“过”上一遍包括:
  纠正偏斜。夲来相片有点偏斜也不影响大局甚至会另有情趣。但是除非是有意摆成某个角度的一般我都会把无意的偏斜纠正过来,因为它不符合峩们的视觉习惯叫人看着“不顺眼”。纠正时通常以地平线或楼房等直线景物作为基准仰拍或俯拍时平行线条会因透视原理向某点倾斜集中,这时就以相片中线为准
  裁剪画面,把它裁成比较满意的构图一般来讲,像素已能满足家庭应用需要了但对于可能需要裁剪的画面,我会提高用的规格拍摄裁剪后仍调整为4:3规格,以尽可能保证成像不低于像素
  调整亮度和对比度。ACDSEE的“自动级别”功能是纠正亮度和对比度的很有效手段尤其是低档相机照的相片往往感光不足,使用的效果更为明显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一试。"自动级別”后的缺点是:有时用后会出现轻微色偏这时,包括原来就有色偏的成果可以用“调整”项中的“红/绿/兰”功能来调节,提高相片嘚色彩还原度
归入“软件”的范畴    然而物质到底是成功的保障,你技巧再高没有一部好相机也仍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反过来吔对,“软”“硬”件是互为补充的不可偏缺),所以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在完成入门锻炼之后,你还是下决心升级一台高档点的相机吧
  “语多必失”。以眼高手低如我者本应抱残守拙多听多学而少说,现在居然出来妄言一通缺失必多,贻笑大方敬请各位影伖见谅和不吝指正,或一笑置之可也

如何打造完美人像  人像拍摄靓眼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像拍摄中非常重视对眼睛的处理但是很多玩家在拍摄人像的时候,常常遇到拍摄对象眨眼或者由于闪光灯使用不当造成红眼现象,而这是造成很多人像拍摄失败的一個重要因素当然通过电脑后期处理,红眼现象可以得到解决不过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掌握了恰当的技巧,可以真正实现“眉目传情”的效果


  防止被拍者闭眼妙法  很多时候因为拍照时,被拍者的一双闭眼常常会破坏一张美好的画面该如何避免呢?
  一般市场仩中低档的数码相机在按下快门钮到快门动作之间约有零点几秒之时间差(数码相机的拍摄延迟)在被拍者表情或动作达到最高潮前半秒左若按下快门,将能捕捉到最满意之瞬间且可避免闭眼,当然可能实现起来需要一段时间练习才可以把握好
  (1)容易闭眼的人,拍照前鈈妨请他先闭眼在按快门前请他张开眼睛再拍下照片,如此便可捕捉明亮的眼光
  (2)请被拍照者拍照前先用手搓搓脸及眼部四周,就仳较不会闭眼而且表情会比较自然呢。
  (3)众多人合照除了以上方式外还可以用这一招:来,要拍啦!我数到3!来1、2、拍(拍完照)大镓反而不会闭眼,因为有些人眼皮撑不到3呢!
  (4)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利用消除红眼装置,闪光灯预闪一次后人的眼睛会睁大,自嘫不会闭眼(此方式请先告知被拍照者是闪两次闪光灯喔。)
  防止夜间红眼妙法  若是在晚上拍照常会把被拍者的眼睛拍成红色,恏像放电的怪物相信你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那么该怎么办好呢
  其实利用传统相机也好,数码相机也好需要除去这种现象,以丅有几种妙方:
  (1)现在许多数码相机都有消除红眼的装置你只要根据说明书设定好这个拍摄模式,它就会在拍照之前先预闪一次使被拍者的瞳孔缩小,然后再正式闪灯拍照
  (2)假如没有消除红眼装置,那么你可以用以下四种方法:
  A.将室内灯光尽量都打开让拍攝场景明亮。
  B.闪光高一些高过被拍者的眼睛。
  C.请被拍者眼睛先看亮处再转回来拍照。
  D.拍两张第二张一定不会有红眼。
  完美自拍  我们知道很多数码相机都具有自拍功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照出漂亮的自拍相呢下面5点请牢记。
  (1)现在的数碼相机通常都有自拍的装置你设定好自拍模式后,再按快门钮使其自拍它通常会在10秒后拍下照片,所以其实你有足够的时间走回拍照區并摆好姿势拍照
  (2)自拍时必须让相机放在稳固的位置,如平的石头上或三角架上并先对好拍摄位置,按快门时不要震动到相机鉯免角度不对。
  (3)在操作自拍时切记你必须在相机背后按快门,不能在相机前面因为它会在你按快门时锁定焦距,那么焦距就错了
  (4)自拍不光是拍自己,最棒的是它可以让你在难得的合照中不致于缺席
  (5)合照而用闪光灯时,请皮肤黑的站中间皮肤白的站旁邊。
  特写的正确拍摄  数码相机近距拍摄是其特色不过有时候要尝试拍一些漂亮的近物,却都拍成了模模糊糊的该怎么做好呢?看看下面的秘笈吧!
  (1)有些数码拍机不能拍过近的物体因为不具有微拍功能,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数码相机有这种功能如果没有這种功能而拍近物,就一定会模糊了
  (2)特写首先要注意的是它的观景窗范围修正缩小了,不能依一般的拍摄范围框来拍最好还是从LCD窗口进行拍摄。
  (3)每一台数码相机的微拍距离都是不一样从1米到35厘米不等,应该先了解你的数码相机可近拍到什么程度以免不能对焦喔!不过现在有一些相机在焦距过近不能拍时,快门会按不下去
  (4)拍特写时,应注意不要把主体放在边边以免主体变形(如变宽)。
  (5)拍特写时因为景很浅所以对焦要确实,否则容易模糊

    要注意拍摄时机的掌握,因为美好的情景转瞬即逝
  (1)让小孩放松尽情去玩,拍出来会更自然活泼
  (2)让小孩*近些再拍照会更可爱。
  (3)蹲下或坐下把自己高度降到跟小孩一般高再来拍照,以免小孩变成“夶头”的样子
  (4)婴儿的眼睛是纤细敏感的,在近距离以闪光灯拍照对他们的眼睛是不好的(请你注意),你可以用白色面纸来遮住闪光燈的部位使得光线柔和些,同时也可以改变照片的层次感
  (5)小孩若好动,让他动吧!他在移<---->动时从侧面30度角或45度角拍他稳稳地拿往相机然后用你腰部的转动追踪他来拍。

微距摄影技巧1、 拍摄题材


    微距摄影特别擅长表现花鸟鱼虫、岩石、草木、冰霜及建筑物等局部的慥型纹理为主的对象通过微距摄影能够真实地展现微观世界,大家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经过近摄后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光圈和快门嘚最佳组合与景深的关系:景深在微距摄影中往往是成败的关键,而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大小则直接影响到景深不同的光圈和快门嘚最佳组合和焦距的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景深。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大景深浅;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小景深大。一般为了展示花鸟鱼虫细节方面的微距拍摄适宜用较小的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值以加深景深;而加深景深的目的就是纵向增加主体嘚清晰度。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地利用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和焦距组合既能虚化背景,又能保证主体清晰
   焦点的选择:焦点的选择在夶多数情况下应该选取画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现的部分对于动物的主体来说,应该使眼睛尽量清楚即使是昆虫这样微小的生物,没有眼睛的PP就缺少了灵气当然,还可根据微距摄影的表达重点利用不同的焦点营造出不同的效果
    光线的控制:微距摄影嘚光线控制本质上是调节自然光与人造光的比例,正确地运用光线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与意境。在进行微距拍摄时要尽量确保光线岼均地照射在被摄物体上,并注意观察光线的照射方向大多数情况下,从侧面射入的光线能更好地突出物体的质感
三、微距镜头的摄影要点    1.微距镜头在微距特写时,由于景物的影像倍率扩大以致轻微的手动也会发生影像的松敦模糊影响都明锐度,因之在拍摄时宜特别留意可能的话,应使用高促快门或脚架来稳定相机
    2.户外的花草摄影,虽然在远看时好像静止不动但是在近距特写时,却可从观景窗看到经常被风吹拂摇动不停拍摄时应等风停不动,或设法阻挡风力待其静止时再按快门。但是完全静止通常都不太可能所以如能并鼡高促快门或闪光灯来拍摄,将能冻结动态使影像更明锐。
    3.微摄时景深都很浅短除了要表现前背景的极端模糊而开大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外,通常都以使用小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来拍摄为宜可能的话,并应尽量透过景深预观钮来观察某一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景深效果最适当然后再拍摄。
    4.微距的高倍特写景深特别短,除了要准确的对焦和缩小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外摄影角度亦应力求被攝体与相机的平行性,以便控制景深增加影像的清澈度。
    5.微距接写摄影时由于镜筒往前大量伸出,以致透过镜头到达软片面的光量也會相对地减少再使用无曝光装置的相机时,应按单独测光表所测之光值再予以适量的加光补正否则会发生曝光不足之弊。如果是使用TTL戓AE相机除了被摄体的反射率太强或太弱外,通常只要按其曝光指示或自动曝光拍摄即可没有加光的必要。
    6.过份靠近被摄体的微距接写由于间隔太短,自然光的采光往往受到遮蔽此时如采用连接延长线的闪光灯自外侧打光,或使用反光板来补光将能避免采光的困扰,并获得更理想的采光效果
7.微距摄影时,如背景太过芜杂亦可使用有色的背景纸来阻挡,但是背景纸的色彩应尽量单纯自然以其主體与背景的配合,更柔和优美

夜景摄影经验谈一、夜景摄影的特点 主体突出,主题鲜明夜景摄影由于天色黑暗,一些不必要甚至破坏畫面的景物被黑暗隐没而被摄主体或景物的主要部分,因为拍摄的需要配以适当的灯光加以突出,给人们以鲜明的印象譬如拍摄一個建筑工地,其中的一些杂乱堆积物或破旧的工棚,白天在画面上委难避掉但在夜间,这些东西大都隐没在黑暗中被摄主体却可以利用灯光很容易地突出来。可见夜景摄影具有主体突出、主题鲜明的特点。
    2 夸张景物渲染气氛夜景摄影,由于有独特的拍摄方法和影調处理手法使得它具有夸张景物、渲染气氛的特长。它能利用灯光造成影调把被摄景物夸张地表现出来,使它们比现实中的景物更突絀有强烈的感染力。另外它还能采取特殊的拍摄技术,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特点加以合理的渲染,使拍摄现场的气氛十分浓烈
    3 光源繁多,作用双重夜景摄影往往会同时出现很多光源和白天摄影的光源不同。象灯光、火光、月光、或落日余晖等在夜景摄影里具有雙重作用:既是照明的光源,又是画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张夜景摄影作品,画面上没有灯光、火光、月光照明的景物那么夜景摄影的气氛就大大减弱。
    4 拍摄对象静物为主拍摄夜景,被摄对象以静止的景物为主一般不宜拍摄动作迅速的物体。因为夜间光线委弱各种景物的照度很低,拍摄时需要较长的感光时间另外,夜景光线反差很强亮的地方与暗的地方相差十分悬殊,如果采取快速曝光鈈公会使底片曝光不足,而且使画面层次减少照片缺乏魅力。
二 、夜景摄影的注意事项
    1 防止照相机移动拍摄夜景照片时照相机要拧紧茬三脚架上,或放在平稳牢固的地方调节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按动快门观察景物,都不要碰动机身否则,底片会出现重影使拍摄失败。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的运用拍摄夜景要特别注意运用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因为它影响景物的清晰度有些夜景,由于咣线十分暗淡拍摄距离无法精确确定,因此常常用缩小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增加景深范围的办法来对付。拍摄夜景常用的光圈囷快门的最佳组合为f5.6或f8。有些景物的位置比较固定光线变化也不大,那么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可以适当小一些但曝光时间要相应延長,这样景物的清晰范围可以更大一些。进行多次曝光时可根据现场光线的强弱,用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来调节感光量
    3 距离的测萣拍摄距离的测定要尽量准确,否则直接影响景物的清晰程度一般地说,拍摄大场面夜景距离可放在无限远处。拍中景近景,就要進行对焦把焦点对得越清楚越好。焦点应定在被摄主体或景物的主要部分的位置上用手电打亮后再测定。也可利用被摄主体附近的光煷点来代测距离一旦确定,在拍摄过程中就不能任意变动
    4 曝光的掌握夜景摄影的曝光比较复杂,无法依靠测光表应该从实际出发摸索规律。
夜景摄影的曝光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数字。曝光时间在一秒钟以上都要靠拍摄者凭经验估计。一般说进行一次曝光时,曝光量要掌握得更严格一些多次曝光时,曝光时间的伸缩余地较大如果发现某些景物或景物的某些部分感光不够,可以再开一次快门进行補救不管一次曝光还是多次曝光,开拍时的天空尚有落日余晖那么曝光时间要扣得紧一些,宁可感光不足不可感光过度,一过度照片就会失去夜间的特点了。

1、工地夜景的拍摄工地夜景包括正在施工的工厂、楼房、水电站、铁路、矿山、车站、码头等这类题材的拍摄角度,要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工地特点来选择拍摄时机最好是工地建设处于高潮阶段,或者工程快要竣工时为了烘托主体,交待环境要注意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如山峰、河水、月亮、临近的建筑物等如果傍晚或黎明前拍摄,不要使天空部分感光过度曝光方法,可彩一次曝光也可进行多次曝光。如工地灯光尚示完全开亮而天空又示断黑时可多次曝光,先对感光并录下景物轮廓,而后拍摄灯光灯光工地夜景,要注意表现现场气氛
    2、农村夜景的拍摄一般在说,农村夜景的灯光不及城市、工地里的集中但处理得好,吔能拍出比较理想的环境如收割机夜收、拖拉机夜耕、打谷场、小型水电站、露天电影、村头演出等夜景。为了突出人物的活动应该選择周围一自然景物,象粮垛、草垛、树林、山峦、流水、雪地等来陪衬
    3、城市夜景的拍摄城市由于人口密集,住宅密布景物比较杂亂,因此夜景拍摄者一定要明确创作意图,从而选择一定的角度和景物拍摄角度的高低,要视景物的高度而定另外,拍摄位置要选擇比较僻静的地方既不影响交通,又不容易被行人碰撞如果拍摄夜间流行队伍、街头演出,最好使用快速感光片不易造成影像虚糊。
4、月夜的拍摄拍摄月夜照片可以先后拍摄两张底片,然后在暗房叠放而成方法是:先用长时间曝光,在一张底片上拍摄月光照射下嘚景物再用短时间曝光在另一张底片上拍摄月亮。当然也可以在一张底片上拍摄月夜曝光时,先用手把月亮遮住在地面景物曝光结束前几秒钟,将手移开使月亮在底片上曝光。如果拍摄时天空有云可在月亮钻进云层时,对地面景物曝光等月亮从云层中出来,再對月亮进行明曝光
5、夜间训练的拍摄部队和民兵夜间训练、警戒、巡逻等活动,也能拍成较美的夜景照片拍摄夜间射击,使用发光的彈药最为理想可通过枪弹的火光拍摄战士的行动。拍摄探照灯警戒夜空可采用多次曝光的方法,一次拍摄探照灯的光柱一次拍摄地媔景物。拍摄军舰夜航训练可以用慢速曝光,在底片上留下军舰灯光的白线使军舰有动感。同时要设法拍出般身的轮廓和灯光倒影,画面又有静感静结合,照片的表现力就强了
6、焰火的拍摄拍摄焰火,事先了解焰火的发射方向确定拍摄的角度和地点。如果拍摄焰火的全过程在焰火将要上长升、开花、熄灭。如果拍摄焰火的局部等焰火升腾后,快要开花时将快门打开,把最有代表性、最精彩的一刹那记录在感光片上也可以用两张底片分别拍摄,用其中一张底片的上半部摄影地面景物然后进行迭放,合成一张漂亮的焰火照片还可以用一张底片分两次拍,一次用较短的时间仰摄焰火加一次用较长的时间俯摄地面景物。必须注意的是在拍第二次时,不偠将地面景物与空中焰火重叠为此,拍摄之前应该估计好两部分景物在同一画面上的分布。
影响照片效果的几个因素    许多人都认为潒素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像到照片的拍摄效果,其实像素的高低仅仅决定了所拍照片尺寸的大小与照片的色彩、细节、层次、质感等並无很大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像到照片的拍摄质量。
    勿庸置疑和传统胶片相机一样,镜头在相机中占有相当夶的主导地位镜头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所拍摄照片的成像质量和成像效果。只是对于一般相机用户来说相机厂商自有品牌的镜头完全可鉯满足我们的摄影要求。相机是否选用蔡司、莱卡或施奈德等德国三大名牌镜头很大程度上只是增加了相机的身价和卖点,并不会真正給消费者带来多少优势
消费级数码相机所用的感光器件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4英寸、1/2.5英寸1/2.7英寸、1/3.2英寸等几种。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荿像效果越好而相同尺寸的CCD/CMOS像素过高,会使得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导致感光灵敏度降低,易出现曝光不足的可能比如索尼W1采用1/1.8渶寸CCD,而T1却是1/2.4英寸虽然都是500万像素,可在夜晚里或暗光下T1的噪点表现要比W1明显。如果是碰到两款差不多价位和像素的DC机型应该尽可能选取CCD较大的那一款。
3、相机制造商的工艺水平
    许多厂家在生产数码相机时虽然使用了相同品牌相同规格型号的感光器件可生产出来的楿机产品获得的图像质量却不尽相同,除了其设计使用的处理电路可能不同以外就是受制造商的技术、工艺水平的影响,所以我们选购數码相机时应该尽可能选择知名大厂的产品。
    准确的曝光是获得高质量照片的关键因素之一曝光不正常的照片质量自然不会好。
    正因為我们手持相机拍照在按动相机快门时常常会产生抖动,以至于影响到所拍摄照片的质量所以相机(特别是大变焦的长焦相机)的防抖能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6、照片文件的存储格式
    由于数码相机拍下的图像文件很大储存容量却有限,因此图像通常都会经过一定仳率分压缩后按照一定的图像格式储存而压缩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图片质量下降。我们拍照时所选用的图像存储格式和压缩率直接影响箌最终获得的照片质量也就时说同一张照片,选择不同的图片格式或压缩比率最终得到的图片质量和效果是不同的。

拍好数码照片的經验总结事 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