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泵右端盖端盖m4螺孔作用

CY14型是采用配油盘配油、缸体旋转嘚轴向柱塞泵由于滑靴和变量头之间、配油盘和缸体之间采用了液压静力平衡结构,因而与其它类型的泵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寿命长、重量轻、自吸能力强等优点。它适用于机床、锻压、冶金、工程、矿山等机械及其它液压传动系统中该泵只需要换馬达配油盘亦可作液压马达使用。


例:63SCY14-1B 为1000r/min时公称流量为63L/min正向旋转手动变量,缸体转动的轴向柱塞泵(B型图纸)

轴向柱塞泵是一精密的元件使用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泵的寿命因此,所有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下述要求正确地使用该泵。

(1)油泵可以用支架或法兰安裝泵和原动机应采用共同的基础支座,支架、法兰和基础都应有足够的刚性以免油泵运转时产生振动。对于流量大于或等于160L/min的泵由於原动机功率较大,建议不要安装在油箱上

(2)泵的传动轴与原动机的输出轴安装的同轴度误差及其找正方法如下:

A、支架安装:原动機输出轴与支架安装精度的检查方法见图12-1、12-2;


B、法兰安装:在这种安装形式中,如果原动机与泵之间是采用联轴器联接则其安装精度检查方法同上图。如果将泵轴直接插入原动机输出轴内则其安装精度检查方法见图13-1、13-2。

(R为泵安装螺孔分布圆直径)

(3)泵和原动机传动軸之间应尽可能采用弹性联轴器联接由于该泵传动轴不能承受弯曲力矩,因此严禁在泵轴上安装皮带或齿轮驱动油泵如果一定需要采鼡皮带或齿轮与泵联接,建议加一个支座来安装皮带或齿轮(图14)

(4)油泵的旋转方向,按泵的标牌所示订货时未注明旋向者,一律按顺時针旋向(从轴端看)供货要更换泵的旋转方向时,需向制造厂联系

(5)油泵的安装应考虑到检修方便,使变量壳体很容易拆下便於取出泵内的缸体和配油盘。

由于该泵是采用静液压轴承的结构因此必须严格注意防止油液的污染,而油箱设计得好坏对于油液的污染起着重大影响。液压管道安装前应严格清洗一般钢管应进行酸洗,并经中和处理;清洗工作应在焊管后进行以确保管道清洁;油箱設计要密闭,以防造成连续污染

图14 用皮带轮或齿轮驱动泵的安装方法

油箱的容量,在开式油路中油箱的有效容积(活动容积)应大于系统中所有泵的每分钟流量的三倍。在闭式油路中油箱的容量也可参照上述原则,但油泵的流量可考虑按补油泵的流量计算对于有蓄能器的系统,油箱应考虑能容纳蓄能器的回油量另外油箱的容量还应考虑系统的发热,如果设备的体积和重量无严格要求为了提高冷卻效率,油箱容量可适当加大

为了防止油的不断污染,油箱上面必须严格密闭由阀和管道漏在油箱盖上的油不准流回油箱,油箱内部通过空气滤清器与大气相通清洗油箱时必须同时清洗空气滤清器,插入油箱里面的管道必须与油箱顶盖严格密封以防灰尘进入。

该泵嘚正常使用温度为10~65℃当使用中超出这一温度范围时,必须在液压系统中安装加热或冷却装置

工作油液的清洁度对油泵的寿命起着重夶的影响,箱内应设置隔板来消除回油时带来的气泡隔板上装有80目滤网。液压系统应在回油部分设置15μ~20μ的精滤器,以维持系统油液清洁。(泵泄漏油管不准装精滤器,以免使壳体腔压力增大,造成骨架密封处漏油。泵的进油管不应安装滤油器,以防增大吸油阻力。)

除以上提出的要求以外使用者必须特别注意:

(1)在安装、试车之前必须将油箱、管道、油缸、阀门等清洗干净。在向油箱灌新油时也必须用滤油机对油液进行滤清防止由于油桶不清洁而引起油液的污染。

(2)新泵在使用一星期以后需将全部油液滤清一次,并清洗油箱和滤油器然后依据机器工作的负荷情况,3~6个月使用15μ~20μ的滤油器滤清一次,或更换一次油液,清洗一次油箱。

(3)使用过程中严禁甴于系统的发热而将油箱盖或注油孔打开

油泵安装时应尽可能考虑使油箱液面高于泵的进油口,对于流量小于160L/min的泵可装在油箱上自吸;对于流量160L/min以上的泵应采用倒灌自吸。油泵吸入管道通径不小于推荐的数值截止阀的通径应比进油管大一档。进油管端至油箱侧壁的距離H1>3D至油箱底面的距离H>2D,弯头不得多于两个;吸油管和泄漏油管均必须在油箱低油面200mm以下以防止空气进入。

(1)安装在油箱上自吸(圖15)

  a、油泵的中心高至低油面的距离不大于500mm;

  b、在吸入管道上不允许安装滤油器;

  c、油泵如果需要减小偏角启动时则不能保证自吸(用户如果工作过程中需要较小的流量,应该在泵全偏角启动后再用变量机构改变流量)。

(2)倒灌自吸(图16)

  a、油箱的低油面至油泵中惢的距离应≥300泵可以小偏角启动自吸。

  b、油泵的进油管长度L<2500mm

(3)立式安装油泵的自吸(图17)

 a、油泵进油口至低油面的距离不大于500mm。

  b、泄漏油管上的灌油接头应高于油泵轴承润滑线(轴端法兰盖)

 5、泄漏油管的接法

 (1)泄漏油口一定要直接接到油箱,不得接在系統管道上

 (2)当泵经常在零偏角或系统工作压力低于8MPa下运转,使泵的漏损过小而引起泵体发热时可考虑采取冷却措施,将系统回油管上分流一根支管通入油泵下部的泄漏油口内进行强制循环冷却(如图18),其壳体内油压力应小于0.05MPa

 (3)由于液压系统的需要而采用增压油箱时其压力应不超过0.05MPa。

 (1) 推荐采用国产N32-46号液压油或E50=3~5粘度指数大于90的其它液压油。油内的水份、灰份、酸值必须符合有关液压油的規定

  (2) 该泵正常的工作油温为10~65℃,若采用10号航空液压油其冷却装置性能必须是良好的。

 (1)运转前检查油泵安装是否正确可靠联軸器安装是否合乎要求,用手转动联轴器检验泵轴在旋转中是否力量均匀并检查两联轴器是否同轴和是否有必要的轴向间隙。

 (2)初始使用或长期存放后运转时应在启动前必须通过泵壳上的泄漏油口向泵内注满清洁的工作油液,否则不准启动!启动时要检查泵的转向昰否正确!

 (3)将系统中溢流阀等调节到低值严禁有负荷启动!

 (4)泵启动时应先点动,正常出油后再连续运转在运转一定时间後无不良现象发生,再逐步调节到所需压力和流量液压系统中安全阀调整压力不得大于35MPa。

 (5)泵停用三个月以上而重新使用时应首先空运转半小时。运转中发现泵有异常升温、泄漏、振动和噪声应立即停车进行检查。

 (1)低负荷运转: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將泵启动后在1~2MPa压力下运转半小时。

 (2)满负荷运转:低负荷运转完毕后逐渐调整溢流阀、安全阀的压力至液压系统的高压力下运转15分鍾。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正常泵壳上的高温度一般比油箱内油泵入口处的油温高10~15℃。当油箱内油温达65℃时泵壳上的高温度不超过75~80℃。负荷运转完毕后泵可以进入正常工作。

 (3)油泵停车时应先卸荷,后停机

1、进油管道上安装的滤油器阻力太大。
2、进油管过长、弯頭过多管道、阀门或管接头通径太小。
3、吸入通道上管路接头漏气
4、油的粘度太大或油温太低。
5、油液中进水或混有杂质
6、油箱内油液不足,液面太低
7、油泵与电机同轴度超差。
9、溢流阀建立不起压力或未调整好
10、电磁换向阀安装错误或电磁换向阀不换向。
11、系統中其它元件漏损太大
1、减小进油通道上的阻力损失,可选用目数较粗大的滤网或干脆拆除
2、进油管长应小于2.5m,弯头不超过2个阀门選大一挡,管道不小于推荐值
3、涂黄油检查,如声音减小则管道漏气
4、更换较低粘度的油或将油箱加热。
5、油液中进水呈乳白色劣質油呈酱色或黑色柏油状时,油液变质须换油。
7、调整泵轴与电机同轴度≤φ0.05
9、重新调整好溢流阀。或换阀试验
10、正确安装电磁换姠阀或调换。
11、更换有关的元件

1、变量机构的偏角太小,使流量太小
2、配油盘与泵体之间有脏物,或配油盘定位销未装好使配油盘囷缸体贴合不好。
4、缸体铜层脱落或轴承损坏,或柱滑烧靴
5、有过未打开进油阀先开车现象。
1、加大变量机构的偏角以增大流量
2、拆开油泵,清洗运动副零件重新装配
3、拧开泄油管目测判断,泄油如呈喷射状则说明效率降低。

压力补偿变量泵达不到液压系统所要求的压力则还必须检查:
1、变量机构是否调整到所要求的功率特性。
2、当温度升高时达不到所要求的压力
1、重新调整泵的变量特性。
2、降低系统温度或更换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漏损过大的元件


轴向柱塞泵是采用配油盘配油,缸体旋转靠变量头变量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该泵采用液压静力平衡的油膜厚度设计使缸体与配油盘、滑靴与变量头之间处于纯液体摩擦下运转,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噪音低、效率高、寿命长和有自吸能力等优点

CY14-1B系列泵是采用缸体旋转,靠变量头(斜盘)变量的轴向柱塞泵由于滑靴和变量头之间、配油盤和缸体之间采用了液压静力平衡的油膜厚度设计,使上述两对运动面之间处在纯液体磨擦下运转并省去了重型推力轴承,因而与其它類型的泵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重量轻、噪音低、寿命长、自吸能力强等优点,它适用于锻压机械、机床、船舶、航空、冶金机械、塑料机械、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等液压设备

用户可按实际使用负荷照上列公式计算后选用电机

MCY(M)14-1B轴向柱塞泵(图示为正轉泵,反转泵进出油口与正转泵相反)

* 零件图的阅读 读零件图 的方法 和步骤 零件图 读图举例 习题 讲评 总目录 结束 机械类 专业 非机械类 专业 支座 瓷板 壳体 轴 摇臂轴座 溢流阀体 齿轮泵体 滤清器座 蜗轮箱体 齿轮箱体 軸 套 端 盖 托 架 支 座 齿 轮 泵 右 端 盖 回 油 阀 阀 体 球 阀 阀 体 §1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在设计和制造工作中往往要求根据零件图,想象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了解零件的尺寸和各项技术要求等项目的作用,以便对该零件进行分析、加工、制造、或进一步改进 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驟 概括了解 分析视图 形体分析 尺寸分析 了解技术要求 读零件图的方法 和步骤 读零件图的目的 读零图 举例  获得零件结构形状 上 节 CAD 链接 从标題栏中可知其名称,属于箱壳类零件泵体是齿轮油泵右端盖中的主要零件,在部件中主要起支承齿轮轴、包容齿轮等主要零件并保证实現部件功能的作用该零件的材料为铸件(HT250),因此在图中应能找到其铸造工艺特点。 采用了4个视图和2个局部视图主视图和左视图为局部剖视,分别表示几处螺纹孔和安装孔的深度结构;俯视图与B-B剖视图为全剖视图分别表示两齿轮轴孔、下端螺孔及支承板断面结构。主视图的安放位置按工作位置所取 概括了解 齿轮油泵右端盖 的泵体 分析视图 采用形体分析法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并配合投影关系分析忣以上的视图分析可知该零件由泵壳、圆柱、底板、连接部分、圆筒等几个部分组成。 分析形体 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宽度方向的主偠尺寸基准 高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首先分析各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主要尺寸有两齿轮轴线的中心距56 ± 0.016、两齿轮孔的轴线的高度75、泵体涳腔的直径φ62H8和深度60、二齿轮轴孔的直径φ26H7等均直接从主要尺寸基准标出。 了解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 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有5 种Ra徝从小(要求高)到大(要求低)进行排列: 分析尺寸及技术要求 尺寸公差 图中有φ62H8、φ26H7、56 ±0.016、M6-6H等标注,均表示为加工精度较高、有一定特殊要求的结构 获得零件结构形状 上 节 读零件图的方法 和步骤 读零图 举例  齿轮油泵右端盖 的泵体 获得零件结构形状 上 节 读零件图的方法 和步骤 读零图 举例  §2 读零件图举例 例一 读轴套零件图 在▼1、 ▼2、 ▼3 、▼4中,哪一个是长度方向主要尺寸基准 主视图左边两条虚线的距离为多少mm? 36×36表示的是方孔还是圆孔 如果将36×36的方孔改成圆孔,其B-B断面图有没有变化 画出B-B断面 轴套 端盖 托架 支座 右端盖 回油阀 阀体 讀零图 举例  上 节 球阀阀体 习题讲评  球阀阀门 蜗轮箱体 例二 读端盖零件图 在图中标出该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 解释 的含義 在指定位置上画出右视外形图 上 节 轴套 端盖 托架 支座 右端盖 回油阀 阀体 读零图 举例  球阀阀体 习题讲评  球阀阀门 蜗轮箱体 例三 读托架零件图 在图中标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主视图属于何种剖视图?它是采用的哪种剖切方式而获得的 顶面上共有几个供連接用的通孔?它们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分别是哪些 A向视图中的螺纹代号2× M8的含义是什么? 右部圆柱孔的直径¢35H9的含义是什么 画出咗视外形图 高度方向主要基准 长度方向主要基准 宽度方向主要基准 上 节 轴套 端盖 托架 支座 右端盖 回油阀 阀体 读零图 举例  球阀阀体 习题讲評  球阀阀门 蜗轮箱体 例四 读支座零件图 画出左视外形图和A-A断面 该支座用了哪些表达方法?主视图和左视图各采用的是什么剖视 指出图Φ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图中尺寸分为哪几种项部4个螺孔“4×M5/倒角C0.5”表示什么含义?其定位尺寸是什么 A A 高度方向主要基准 长度方向主要基准 宽度方向主要基准 上 节 轴套 端盖 托架 支座 右端盖 回油阀 阀体 读零图 举例  球阀阀体 习题讲评  球阀阀门 蜗轮箱体 例伍 读齿轮油泵右端盖右端盖零件图 该零件属于哪一类典型零件?主视图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全剖视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齿轮油泵右端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