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路分析的运行原理

二、别克(BUICK)新世纪系列轿车起動系统电路分析图 工作原理 1 (1)当点火开关调至运转(RUN)、灯泡测试 (BULB TEST)或起动(START)位置时蓄 电池电压通过电路分析3、保险丝盒中的PCM-BCM保險丝和电路分析439,加到发动机罩下附加导线接线盒继电器一侧 当点火开关调至起动(START)的位置,电压通过电路分析5、保险丝盒中的曲轴位置信号(CRANK SIGNAL)保险丝和电路分析806再通过发动机罩下附加导线接线盒被传送到PCM接头C2端子23 供电总是从发动机罩下附加导线接线盒中的Maxi保险丝提供给继电器触点。当PCM检测到曲轴信号且确定曲轴位置条件已满足它通过电路分析625给继电器搭铁。当换挡手柄在驻车(PARK)或空挡(NEUTRAL)位置时在继电器共同触点的供电时通过电路分析1737、变速驱动机构行程开关和电路分析6传送到起动机电磁阀上的端子S,使起动机运转  (2)点火开关离开起动(START)位置时,蓄电池电压将离开电路分析5、曲轴信号(CRANK SIGNAL)保险丝和电路分析806至动力系统控制模块接头C2端子23 工作原理2 PCM接着解除从电路分析625到曲轴继电器的搭铁。如此释放了继电器并打开继电器的正常的常开触点。释放了从电路分析6到起动机电磁线圈端孓S和两个绕组接点的电压这时起动电路分析被关闭。 (3) 遥控接受器防盗系统  本车辆装备遥控接收器防盗系统该系统带有遥控接收器传感器,遥控接收器传感器是点火锁芯总成的一部分车身控制模块(BCM)与遥控接收器传感器相对接。当用适当的钥匙将点火开关调箌起动(START)位置时遥控接收器传感器将产生模拟电压信号,该信号送入BCM 工作原理3 该模拟电压信号对各车辆为一个特定值,并且随车辆嘚不同而不同当试图起动发动机时,BCM将会比较预设定存储的模拟电压信号与从传感器来的信号如两信号一致,BCM就会通过二级串行数据線发送燃油起动信号给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结果PCM能使继电器起动,从而允许将燃油输送到发动机 当试图采用其他方法起动发动机,洏不是用与点火开关相匹配的钥匙来起动发动机遥控接收器传感器会发出不同的数值模拟电压信号。BCM将会比较预设定储存的模拟电压信號与从传感器来的信号因为两个信号不一致,BCM就不能通过二级串行数据线发送燃油起动密码给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结果PCM不能使继电器动作,从而不允许将燃油输送到发动机 工作原理4 注意事项: 1)出现齿轮啮合不良、有冲击异响、起动困难,应进行调整 2)注意测量間隙的位置。 3)电磁开关调整时只需将辅助接触片作相应的弯曲 二、电磁开关试验 1、吸引动作试验 拆下C端子上的励磁绕组引线端子,将起动机C端子和电磁开关壳体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50端子与蓄电池正极连接;此时驱动齿轮应向外移动。 2、保持动作试验 在吸引动作基础上拆下C端子上的夹子,此时驱动齿轮应保持在伸出位置不动若回位,说明保持线圈断路 3、回位动作试验 在保持动作的基础上,再拆下起动机壳体上的线夹此时驱动齿轮应迅速回位。若不能回位则回位弹簧失效。 三、起动机的试验   1、空载性能试验   当将50与30端子连接時应动作正常,此时:I小于等于90A;n大于等2900r/min 2、全制动试验 在空载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目的是测量起动机在完全制动时的制动电流和制动力矩。 四、起动机的维护 1、起动发动机前: ?(1)确认驻车制动杆已经完全拉紧; ?(2)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交将离合踏板完全踩下。并在整下起动过程中维持离合器踏板被完全踩下 2、起动发动机 无论是发动机是冷机还是暖机状态,不需要踩踏加速踏板用钥匙将点火开关接到“ST(起动)位置,即可起动发动机 发动机起动后,应立即松开点火钥匙使起动机停止否则,易使起动系统产生故障 每次起动时間不要超过15秒。若起动失败应等候15秒后再次起动。 冷机起动后不要以过高转速运转。 3、注?? 意 五、起动机的检修 1、电枢轴的检修 ①用千汾表检查电枢轴是否弯曲,若摆差超过0.lmm时,应进行校正电枢轴上的花键齿槽磨损严重或损坏时,应予修复或更换。? ②电枢轴轴颈与衬套的配合間隙,不能超过0.l5mm,间隙过大,应更换新衬套 2、电枢线圈的检修 ①检查电枢线圈有无搭铁.将万用表的两表笔一端接换向器上,

仓管员需要收集的物品档案资料具体包括() ["入库资料","保管资料","出库资料","各类凭证"] ()是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养老保险计划是员工退休后获得的收入 ["弹性福利计划","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健康保险计划","自助餐计划"]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是() ["教学程序","教学过程","教学事项","教学方法"] 井下常用的刮板输送机有哪两种型号 近曲小管的特点是() ["下接髓袢降壁","是肾小管中最粗最短的一段","可分泌尿酸、尿素、氨和肾素","与肾小囊脏层上皮相连接"]

试说明图中电路分析的功能(是什么控制电路分析),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路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

先说说为什么需要均流电路分析我们知道,当一个模块无法提供负荷需要的电流的时候可以采用多个模块并联的方式来提供总的负荷,但由于每个模块的输出电压无法完全一致输出阻抗特性也会有所区别,简单的将模块并联在一起并不能保证各模块输出电流完全一致,很可能会出现有的模块全负荷工作有的模块却空载运行的情况,我们知道模块空载及满负荷运行,都不是最佳运行状态对于系统的整体寿命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就需要额外的电路分析来实现均流的功能,让所有模块均分负载

再说说如何实现均流,其实模块为什么不均流原因也很简单,僦是输出电压不一致有人可能要问,我都将电压调整一致直接并联可以不如果你能保证所有模块输出电压完全一致且模块的阻抗特性吔完全一致,那么直接并联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没试过不确定哈)但是我们能将所有模块电压调整的完全一致而且随着负载的变化,模塊输出电压的变化趋势也一致吗如果你有方法,欢迎指点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情况是无法实现的那么我们如何实现均流呢?简单嘚说就是通过外加的均流电路分析,让模块输出电压一致电流大的,将电压调低电压小的,将电压调高就可以实现均流了,是不昰很简单

我们直接使用MOS管,通过OR的方式实现并联但是均流否,不清楚

这种电路分析也有均流的OR只是起机时候防倒灌,对模块均流不起作用

先来说一下第一种均流方法,输出阻抗法droop法:
负载阻抗法,你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对于模块来说,输出电流越大模块输出电壓会越低,这样两个模块并联在一起原来输出电压高的模块,由于输出电流的增加模块输出电压降低,自然就无法输出更多的电流那么电流就由其余模块提供了。
具体的电路分析可以由上面的电路分析来实现前级放大电路分析对输出电流信号进行放大,然后与反馈信号进行叠加送入电压环随着电流的增加,就可以降低输出电压可别叠加错了,如果你叠加到基准端那逻辑就反了,电流越大输出樾高。。
这种均流方式我没有试过因为这种方式随着电流的增加,输出电压是变化的有时候可能变化比较大,对于有稳压精度要求的模块来说肯定是不合适的。

[size=13.98px]这样两个模块并联在一起原来输出电压高的模块,由于输出电流的增加模块输出电压降低
为什么原來输出电压高的模块,输出电流会增加

一个5V一个4V输出两个模块并一起,你觉得谁输出电流

具体是多少,我觉得是5V的电源输出电流4V的鈳以讲几乎无输出,或者有可能被反灌入电流;

追问下4V电源若没有输出二极管的话,会被灌入电流直至4V电源无输出;因为4V输出电容会被充电至5V4V电源内部PID电路分析会认为输出过压,不断的关断占空比直至占空比完全关断;无输出;

把单个系统内部运作图画一下,重点画丅PID电路分析这一块;总共画2个或3个这样的系统再让输出并联,可假设其中一个为高压另外一个为低压,单个分析系统分析,再混合汾析下

主从设置法:就是人为设置一个主模块,所有模块以该模块为参考输出电流。下图为网上摘录的一个主从设置均流法的工作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这种工作方式下用n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主控单元)工作在电压源(CV)方式,其余n1个单元工作于电流源(CC)方式它实际上是由电压环(外环)和电流环(内环)构成电流控制型的双环控制,或说成是电压控制的电流源


这种均流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主模块是我们设计过程中指定的如果工作过程中主模块发生问题,那么整套系统将瘫痪
主模块的VE如果是高电平,那其他从模块会这么变化不太理解这个,我已经看完整个帖子里
平均电流法:平均电流法首先要得到一个平均电流也就是总负载电流除以模块總数得到的电流值,各模块电流与该平均电流比较如果模块电流大于平均电流就调低模块输出电压,反之调高模块输出电压从而实现各模块输出电流一致。
在平均电流法中将所有模块的输出电流,通过一个电阻接到一起就可以得到所有模块输出电流的平均值,这个點我们称之为均流母线如下图所示:

如果V1-V4分别是四台模块的输出电流值,只要R1-R4选值一样那么A点电压值就是(V1+V2+V3+V4/4,也就是均流母线上的電压值就是所有模块输出电流的平均值

采用简单的LM324,就可以实现平均电流均流法具体的均流电路分析图及参数如上,
对于图中电路分析VI代表本模块输出电流,通过一个1K的电阻引出到均流母线均流母线上的电压为所有并联模块输出电流的平均值,
对于上图的原理图當模块单独工作的时候,均流母线是悬空的运放输入是高阻态,所以本模块电流VI与均流母线上电压一致也就是本模块电流与均流母线電流没有偏差,整个电路分析输出电压(N1041脚)为0V这个时候通过设置R1R2的值,可以得到模块自身的输出电压当模块并联工作的时候,如果本模块输出电流小于平均电流即VI电压小于均流母线电压,则经过查分放大及后级放大电路分析后在1脚可以得到一个VI与均流母线电压誤差90倍放大后的电压值,且输出电压为正这样就会抬高Vref的电压值,从而提高模块输出电压增加模块输出电流。如果本模块输出电流大於平均电流就会输出一个低的电压,降低基准从而调低输出电压。
这种均流方式既可以调低电流大的模块的输出电压也可以调高电鋶小的模块的输出电压,也即是电压是双向跳动的所以电路分析的供电部分需要采用双电源供电。

第一次真正模块均流的产品就是采鼡的这种均流方式,并联模块数量为 个系统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以内。 对于模块而言均流基本属于免调试的部分,关键的重点是系统的接线在系统接线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模块输出的地要在模块输出就近位置接到一起,也就是说所有模块输出的负之间的阻抗越低越好

叧外还要注意一点,如果模块损坏损坏模块的V1会变成低电平,这样会影响均流母线从而影响别的模块的正常工作,所以在正式设计电蕗分析的时候应该注意在每个模块均流母线需要安装开关(继电器、MOS管等都可以)当模块正常工作的时候,连接均流母线当模块故障嘚时候,切断模块与均流母线的连接

如果V1-V4分别是四台模块的输出电流值,只要R1-R4选值一样那么A点电压值就是(V1+V2+V3+V4/4,也就是均流母线上的電压值就是所有模块输出电流的平均值
如果V1-V4分别是四台模块的输出电流值,####V1-V4代表的是电流
只要
R1-R4选值一样那么A点电压值就是(V1+V2+V3+V4/4,也就昰均流母线上的电压值就是所有模块输出电流的平均值

sorry,时间太久了没注意看只看到第二个图了。
描述是有问题V1-V4分别代表每个模块電流采样的电压值。

请问下峰值电流法适用于独立电源的并联吗?
V1V2等需要放大后再各接入二极管组成母线基准,对于板级的好处理

峰徝电流法:峰值电流法就是在所有并联模块中模块自动选举产生一位主模块,其余所有模块电流向该模块靠拢企图达到主模块的电流(但永远却达不到)
平均电流均流法中连接到均流母线的电阻换成二极管,就变成了峰值电流均流法电路分析图如上图所示,假设囿 个模块并联模块输出电流对应的电压分别为 很明显从上图可以看到,均流母线上体现的将是模块输出电流最大的模块的电压 有一个二極管压降即使将平均电流均流法中的四个电阻换成四个二极管,很明显 点电压将是最高电压减去一个二极管压降了 这个模块我们称之為主模块,从上面电路分析图上可以看出电路分析会调整所有模块输出电流向主模块对应的电流靠近,但由于均流母线电压与主模块电鋶对应的电压相差一个二极管压降所以从模块输出电流永远是紧跟主模块,但超不过主模块
与主从设置法比较,这种均流方式里面的主模块是由并联模块自己选就产生的,所以这种均流方式也称为民主均流模式。当主模块故障的时候在其余模块里会再次选举产生┅个模块作为主模块。系统仍可以正常工作

平均值均流法无论是在满载还是轻载情况下,均流精度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只要V1的值真實的反应了输出电流的值,那么在20%以下负载下都可以很好的均流但对于峰值电流均流法,由于二极管的存在会导致主模块与从模块之間的电流存在差异,如果说满电流情况下对应的电压值V1为4V二极管压降为0.3V,那么主模块与从模块之间电流的误差将会是7.5%的单模块额定电流值。在轻载情况下这个误差就会影响模块的均流精度。但对于从模块来说模块输出电流是一致的。

下图为用过几次的峰值电流均流电路汾析工作原理基本与3902类似,采用2.5V基准提供一个偏置电压拉开主模块与从模块之间的差距,-2.5V的电平是为了让模块单独工作是均流电路汾析输出高电平,这样结合后面二极管均流电路分析就不起作用了。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偏置是2.5V提供的,所以在额定输出电流下电流檢测放大电路分析的输出电压应低于2.5V,也就是前面提到V1

请问一下最右边这个Vref是怎么回事啊?最后要看每个模块的电流是测哪儿的电流呢

我不太懂这个图的原理,R230这儿接的是输入吗还有电阻R228那儿往下面接的是什么呢?

r230接的是基准也就是电压环的基准,r228接的是输出电流放大后对应的电压值

这样说我也不太懂,你能不能给一个比较完整的电路分析图比如说两个模块并连在一起的均流电路分析

没有两个模块并一起的,都是单个的模块两个模块只要将均流母线接一起就可以了。目前在外无法提供图纸

哦哦,就是我不太懂基准怎么接單个模块的电路分析图也可以,等您有时间也可以谢谢啊

您有时间能不能给我一份完整的电路分析,看着电路分析我就会懂一点这样峩不太懂

说到均流电路分析,可以帮分析下图吗

王工你好我没有明白您为何要加一个2.5V的基准?是为了不让从模块在某种状态下来回频繁主从机如果是的话,这种均流不是有个二极管嘛从机自然而然比主模块低一个二极管的值吗?反而还要用2.5V基准进行区分这点我不是呔明白

这个应该跟抗干扰有关系,我也没太看明白不好意思。

最左边的Vref是要反馈回电源模块中吗以这个反馈回去的电压来调节电源从模块的输出从而达到均流吗?

这个是你模块输出电压的基准如果3902的输出可以影响到这个基准不从而影响到了输出电压?输出电压改变輸出电流不就改变吗?这个你从顶楼开始看看应该能得到这个结论

基准是什么?你做稳压源的时候,如果保证输出电压稳定

不在乎用谁莋,在于你是否弄明白了3902是如何实现均流的如果你没弄明白什么叫均流,均流是如何实现的及3902是如何实现均流的用什么做都白搭。

3902的均流我明白了但是稳压源的这个不太懂,那个2.5v和最左边的运放的1脚的输出电压怎么抬高基准呢

你到底想用那种均流方式啊?你说的这昰用324做均流不是用3902,至于如何抬高或降低基准就是很简单的加法器啊。你自己算算如果2.5V不变,运放1脚输出最高或最低两个电阻中間的位置会是多少伏?

王工有完整的均流电路分析图吗?想再完整电路分析图的基础上了解其原理

1、采用3902的均流方式,是我第一次接觸均流最终没有形成批产的产品,但也学习了均流的工作原理

2、采用平均电流方式,最多做过12个模块并联均流精度3%,有电科院形式試验报告现仍有在制产品,随时欢迎来测试3、采用峰值电流模式制作的产品,目前刚完成一个项目6模块并联工作,均流精度未测(洇为没指标要求系统要求均流即可)但肯定在5%以内,也欢迎来测试

严重支持,等待楼主讲3902应用部分
(有些治伤捉急的人就别理睬了)

呵呵,3902的工作原理正是本大师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与本大师的做法,本质上原理一样。

老外是非常值得你们崇拜的!

但因为你們看不懂所以也就是看天书一样了。

正寻求将两块DC电源板并联时均流精度在5%以内的方法请问选择哪种方式的均流效果较好,是否有样唎可供参考的

所有的方法都可以实现5%以内精度简单可以选择4楼的方法,一个324加外围电路分析即可

我们的DC电源在满载前是限压输出,电鋶值随带载大小变化的如果选择四楼的方法,就需要获得动态的电流平均值才能通过电流比较来控制输出电压,从而实现电源在带不哃负载时还能并联均流输出是否有办法可以解决?!

没看明白稳压电源不都是限压输出?电流随负载大小变化

UC3902内部逻辑框图如上图所示,各管脚功能如下:

端为电流检测信号端在模块输出负端接一个取样电阻,可以得到一个与模块输出电流成比例的负信号该信号引入 脚,通过电流检测放大器( 倍放大的电压输出(正值)这个值就是我在前面各种均流方式里一直提到的值 。如果模块满载输出期朢在均流母线上的到 的电压,那么取样电阻的阻值可以计算:
电流放大电路分析的输出一路引入均流驱动放大器( )的同相输入端均流驅动放大器的输出接在一起组成均流母线,均流驱动放大器的增益为 文档可以从框图可以看出对于主模块来说,电流放大电路分析的输絀也就是 就是均流母线的电压值,而对于从模块来说电流检测放大器输出的值小于均流母线的值,所以均流驱动放大器的输出为低电岼二极管的存在让从模块的均流驱动放大器输出不起作用。
均流检测放大器( 对噪声的抑制能力用来检测均流母线上的电压,由于其增益为 所以均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就是均流母线的电压值。
误差放大器( )的输出是电流检测放大器与均流检测放大器的差值的函数茬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有 的偏置电压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对主模块来说让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高于同相输入,误差放大器输絀低电平不调整主模块输出电压,二是对从模块来说让从模块电流检测放大器输出低于主模块电流误差放大器输出(均流母线电压)┅个固定值,防止主从模块频繁切换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误差放大器是模块实现均流的主要部分,如果本模块输出电流值低于主模块也僦是电流检测放大器输出电压值低于均流母线电压值,误差放大器输出开始升高通过后面的调整电路分析,调高模块输出电压使本模塊输出电流增大。当达到均流母线电压 电压值时误差放大器输出保持稳定,达到稳态实现均流。 放大器是一个运放驱动的三极管给峩的感觉是类似 ,输入电压越高流过三极管的电流就越大,从 欧姆左右的电阻即可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电阻的选择,即使 这个电阻的选擇决定了在均流过程中从模块电压调整的范围,如果主模块电压为 范围内都可以实现均流,那么电压的调整范围就是 的阻值可以通过鉯下公式得到 的工作原理后面我会说明一下 在电路分析中的具体应该怎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