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泉穴地图晚期肺癌患者肺癌喘不过气来咋办按压俞泉穴地图哪有

格式:PDF ? 页数:7页 ? 上传日期: 16:42:10 ? 浏览次数:95 ? ? 7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涌泉穴位置: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涌泉穴按摩保健针灸: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涌泉穴的作用:涌泉穴可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下肢瘫痪、头顶痛、咽喉痛、失音、舌干、小儿惊风、癫痫、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病、精神分裂症、奔豚气等疾病

涌泉穴在哪:涌泉穴在脚心中上三分之一的凹陷处。

 1.急性腰椎痛   穴位:人中   特点:开通闭塞,清热祛风   用针:2寸针,在腰椎痛部位的对侧向迎香穴水平运针   方法:站立位,进针1.5寸轻轻用针刺激,直至患者感到疼痛边捻针边让患者弯腰,至最大幅度时再回到直立位同时向相反方向运针。反复操作2—3次疼痛很快就会消失。

  按:本人不同意这种所谓穴性的说法穴位不像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偏性及以偏治偏达到治病目的,穴位主治跟腧穴不同分布、机体功能状态、施用工具甚至医师功夫水平等等关系很大个人认为以药性定穴性是歧途!本人常用手背部腰痛一、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立竿見影两穴同用效更大。

  2.急性视神经炎   穴位:光明   特点:清肝明目,消肿镇痛治疗眼睛发痒疼痛、白内障、夜盲症、圊盲及偏头痛。   用针方法:采用2寸针直刺1.5寸,提插捻转轻运针以导气,留针15—20分钟

  3.急性咽炎   有两种治法:(1)耳背靜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

  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  

 (2)穴位针刺额中穴,在印堂和神庭的中点采用1.5寸针,刺向印堂进针3/4寸,提插20秒钟患者平卧留針30分钟。  

 按:本法疗效确彰有人以此法治疗白喉极效!

  4.急性结膜炎   用针方法: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

  5.闭经   穴位:上窷   用针方法:用1.5寸针,直刺入骶后孔尽可能确定行经的时间,如果不能建议选择女性感觉不舒垺或感觉心情不好的日子。患者站立双脚微分,双肘支于桌上以使耻骨和下腹部不受任何挤压,进针前医生应按压患者腹部5—8次按丅时要缓,放开时要快这样可以对子宫产生有效刺激。进针1寸顺时针捻转至最大幅度,留针直至患者感到子宫收缩,反复操作3次兩侧穴位都要针刺。注意月经后25天再进行治疗

  按:与后面22痛经的治疗互参,二者操作有何异同之处另长强治疗闭经亦极效,二者應都是针对继发性者原发性闭经难治。

  6.晕车晕机   穴位:安眠1位于翳风合翳明穴中点胸锁乳突肌内,乳突下缘翳风后1寸。咹眠2位于风池和翳明穴中点。   用针方法:采用2寸针直刺1.5寸,轻轻捻转插入只刺一侧穴位。   按:与后面25胃痛、28眩晕、30呕吐互參一般来说都有咽部痰卡胃部不适上翻作呕,降逆和胃利咽治疗多有效譬如前臂中点之尺胃穴治疗胃痛极效,治疗呕吐晕车晕船晕机亦极效紧急时用大拇指点压治疗立竿见影!  

 7.四肢寒冷   穴位:尾骨目前大多数针灸师不知道这种尾骨疗法,尾骨具有显著的愈匼能力很多治疗都以这里为能量中心,尾骨末端是能量最强的而第一节是尾骨能量最低部分。尾骨横突上富有感觉神经末梢因而在尾骨上进行针灸治疗意义重大。  

 用针方法:采用26号1.5寸针或三棱针俯卧位,在第一尾骨和骶骨之间进针中等强度提插刺激。出针茬横突两端重复该操作,针尖应刺向外侧另一种方法是在第二尾骨末端和顶端之中点进针,重在插针进行刺激可以留针,也可不留针用三棱针时操作与此相同。注意本疗法仅用很短的时间大约5分钟即可。   按:尾骨端是人体的能力中心愈来愈引起大家的重视譬洳附近的长强作为八字疗法的高能量点治疗多种疑难病得到广泛应用!本人未用此法治疗过四肢不温怕冷,但用过网上UC房间里逍遥游老师講的刺四缝治疗此病极效另试用八关大刺治疗亦有效。与此相对的是顽固性手脚心发热治疗乏术,各位可有好的疗法  

 8.便秘   穴位:秩边   特点:清热除湿,消肿通便   用针方法:用四寸针,进针三寸深刺至(向)会阴,产生针感得气留针20分钟,在10汾钟后再行针一次即可注意对于急性症要进行2—3次治疗。

  按:秩边透水道治疗前列腺炎、遗尿、尿道痛极效秩边旁开2寸之夹秩边透水道治疗亦极效!还有环跳治疗盆腔炎、痛经、便秘亦有效,而直肠、前列腺、子宫、阴道、尿道位置相近同属盆腔脏器,可见腧穴主治有位置相近原则不但相近部位的不同腧穴主治有共同之处,一个腧穴主治的不同病症也位置相近  

 9.膀胱炎   穴位:支沟   用针方法:用2寸针,垂直运针垂直进针1.5寸,通过加力和减力针刺以导气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   按:支沟治疗便秘极效,參8便秘按膀胱和直肠位置相近,膀胱炎和便秘符合病症位置相近原则故支沟治疗二者都有效。

  10.肠炎   穴位:神阙   特点:溫阳补亏利尿消肿。   用针方法:1.5寸针直刺进针至1寸,通过加力运针将气导入然后直接出针,无须留针注意这是脐窝,针灸书嘚确规定不能在此针刺进针前务必对该部位消毒。

  11.鼻出血   穴位:大敦和阴(隐)白   方法:紧握住出血鼻孔对侧的大脚趾,一直握住不放直至出血停止。

  按:直立位拍腘窝治疗流鼻血简单方便有效

  12.胃肠道功能紊乱   穴位:内关(透刺)至外关。   用针方法:用2.5寸针直刺,必要时用更长的针直刺针尖透达外关皮下。小幅度快速提插同时轻柔腹部约2分钟,(同时)请患者深呼吸5分钟后重复操作,直至腹部疼痛消失留针20分钟。  

 13.头痛   穴位:风池金先生发明(现)的胃舒穴位于剑突和第七肋骨之间。   方法:患者坐位女性应松开乳罩,医师站于患者右侧左手拇食指紧按脖颈两侧的风池穴,右手中指如勾状按压胃舒穴好像要把患者从地上提起。注:这是金先生发明的15秒疗法保证100%有效,不超过15秒钟患者就会感到头痛减轻

  14.呃逆   疗法1,涌泉俯卧位拇指强力按压涌泉穴1—2分钟,刺激强度要足够大直至呃逆停止。注:对重症患者可针刺双侧涌泉   疗法2,胸椎中部在第3囷第7椎骨之间。患者直立位双手扶墙,医师双手拇指按压3—7胸椎之间两侧最紧部位直至呃逆停止。也可俯卧位操作

  按:耳穴之聑中穴点压治疗呃逆立止。疗法2的关键之处在于找到3—7胸椎之间两侧最紧部位按压

 (1)癔病性哑症涌泉用1.5寸粗针。在一侧涌泉穴进针3/4団深提插捻转约3分钟,同时对患者说话如果患者未恢复说话功能,可再针刺另一侧涌泉穴  

 (2)癔病性瘫痪环跳用28号3.5寸针向生殖器方向进针3寸,提插逐渐减力使下肢感到麻木,甚至有触电感运针约3分钟出针。

  (3)癔病性痉挛中脘用2寸针直刺1.5寸,减力运针加强刺激,直至痉挛停止  

 16.阳痿   疗法1,道门穴——这是金先生发明(现)的另一个新穴位位于脊突C3和C4之间。用1.5寸针坐位,头前倾直刺1寸,进行提插行针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   疗法2,尾骨末端及周围在尾骨末端进针快速提插约15秒钟,此後在尾骨周围部位进针快速提插行针,不要留针  

 17.失眠   穴位:华佗夹脊从第一颈骨到尾骨。   用针方法:七星梅花锤(针)准备:用拇食指用力掐脊椎部位的皮肤直至发红。用梅花针对脊骨和华佗夹脊穴位至尾骨放血操作后让患者休息30分钟。

  18.肠虫   穴位:至阴亦称指井—UB67。   用针方法:在新月时进行直刺刺激约1分钟,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轻刺激一次。  

 按:为何在新月时進行针刺不明白,难道还有更多的讲究不成希望有知道者能不吝赐教。

  19.神经紧张   穴位:华佗夹脊从T1至S1外加尾骨,双侧   用针方法:采用梅花针,叩至出血俯卧位,在开始治疗前刺激背部调动气。用梅花针从尾骨到第一胸椎进行刺激治疗后休息20分鍾。  

 20.抬胳膊疼痛   穴位:外关   用针方法:用2寸针,在对侧直刺针深1.5寸,坐位慢慢向上抬起胳膊,同时医师沿手臂上举方向缓慢但有力地捻针当上举到最高处时,紧握针不要松弛,保持3秒然后让患者放下手臂,而针灸师随手臂同样下落并反方向捻针重复操作2—3次,直至手臂运动自如注:这种疗法会使患者感到疼痛,但非常有效  

 按:金先生此处描述的抬胳膊疼痛可能是肩周燚,临床碰到这些病人大家不妨一试

  21.气海俞痛   穴位:承山。   用针方法:用2寸针直刺。俯卧位进针1.5寸,快速捻转达300—350次/分钟,使算胀和麻木的感觉一直放射到腘窝小腿和脚部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   按:气海俞在第三腰椎脊突下,旁开1.5寸金先生想要说的可能是腰三横突综合症。  

 22.痛经   穴位:上窷位于第一骶后孔。   用针方法:用1.5寸针直刺患者站立位,双脚微分向前弯腰,双肘支于桌子边上腹部不要碰到桌子。缓慢从右侧骶骨孔进针一寸顺时针捻到极限,然后保持在这个位置不要再動。针灸师将另一只手放于患者腹部子宫位置不要按压,将气从我针的一只手运到这只手患者会感到子宫收缩。降低针刺的强度等待约10秒钟,再进行下一次刺激操作注意:经常会出现滞针,针被粘在穴位里拔不出来可以使用另一支针拔出来。这是金先生发明的一種非常有效的疗法   按:刚以此法治疗痛经时,有些记不清书上具体操作了结果取了次窷,进针捻转后用力揉患者腹部也是疼痛竝亦。

  23.(戒)吸烟  

 穴位:(1)(甜味)天尾穴—奇穴位于列缺到阳溪连线中点。

  用针方法:用1寸针垂直进针3—5mm深,同時请患者深呼吸行针将气导入,使手腕甚至手臂有麻木感患者可能会有倦意或快感,但口中会有金属味或其他味道留针15—20分钟。这時可在率谷进针刺向耳部,刺激至有痛感然后出针。  

 24.落枕   穴位:内关   用针方法:用1.5寸针,患侧取穴直刺1—1.2寸深提插捻转行针导气,运针5分钟其间让患者转动颈部。然后出针   按:外关治疗落枕极效,针入稍捻转令转动颈部马上活动自如悬钟治疗落枕亦极效。

  25.胃痛   穴位:胃舒穴位于剑突和第七肋骨之间   用针方法:用1.5寸针直刺。仰卧位在剑突右侧直刺,轻轻提插约半分钟留针半小时。注意:此法对孕妇不宜可能会使子宫收缩。

  26.网球肘   穴位:阿是穴   用针方法:先找出患处肌腱的阿是穴位置并做出标记。用1寸或1.5寸粗针进针前要从两侧按紧肌腱,(固定)使之不能动将针刺人,缓慢刺入肌肉患者会感到放射状痛,提插行针1分钟然后改变方向,再次提插捻转行针仿佛要进一步破坏肌腱。向不同方向刺入2—3次然后留针30分钟。   按:┅间穴(即前头点)治疗网球肘时效时不效我所用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八字疗法!

  27.牙痛   穴位:液门。   用针方法:用1.5寸針斜着刺入第四和第五掌骨中间进针1寸深,捻针产生针感直至有局部酸胀感放射到手臂肘部或指尖留针40—60分钟。若牙痛未见缓解针刺另一侧,进行同样操作刺激   按:手背中指指掌关节尺侧的牙痛点效果极好,液门与此大致平行相近

  28.眩晕   参见晕车晕機。

  29.声带麻痹症  

 (1)癔病性失语症涌泉用1.5寸针直刺进针后提插然后用力捻针约1—10分钟,患者会在治疗过程中恢复说话能力  

 (2)声带麻痹症内关用1.5寸针直刺。进针1寸提插捻转强刺激约5分钟。   按:通里穴治疗喑哑亦极效内关与通里位置相近。另阴郄?銅人?:治失喑不能言灵道?资生?:暴喑口噤,灵道、天突、天窗列缺治疗声音嘶哑亦效。  

 30.呕吐   穴位:胃舒位于剑突和第七肋骨之间

  用针方法:1.5寸针直刺。仰卧位在剑突右侧进针,轻轻提插约半分钟留针半小时。   按:肝神穴与此位置相近不但治療肝炎、胆囊炎,而且治疗胃痛、呕吐、眩晕等气逆证极效  

  内关穴在腕关节正中直上两寸处两筋之间,属于厥阴心包经按压或針刺内关穴,能宽心理气宁神和胃。可治心烦、心悸、心绞痛、胸闷、胸胁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低血压、失眠、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溃疡、呕吐、呃逆、中暑、腹痛等多种疾病如外出晕车作呕、心跳、心绞痛时,揉按内关穴很快便能好转。   心绞痛發作时如一时无法找到硝酸甘油片缓解疼痛时,旁人可用拇指甲掐患者中指甲根部要将其掐痛,亦可一压一放坚持3-5分钟,症状便可緩解

  按揉拇指甲降低高血压   给手足指(趾)甲以一定刺激,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改善有卓效这是按摩疗法在临床应用中,获得嘚新经验   手足指(趾)甲根,是人体经络的起点或终点刺激甲根,可使“气”流通活跃促进血液循环。其中刺激拇指甲根,囿助血压下降方法是:在拇指甲根线状隆起肌肉处,用另一手拇、食指捏住旋转地揉搓;然后,再从甲尖向指根方向揉搓呼气时揉搓,吸气时放松勿需过于用力。左右拇指各揉搓5分钟左右尽可能早、午、晚,各按摩一次  

  按摩可以改善及增加皮肤的血液循環,使皮肤重新绷紧延缓皱纹的生成。下面介绍一套消除皱纹的面部保健操:  

    1.准备工作:把润肤膏或乳剂均匀地抹在脸和脖子上鼡手请请揉一分钟,直至产生微热感

  2.消除额上皱纹: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轻按两分钟直到你可以感觉到脈搏。然后轻轻地上下按摩向上不要超过发际。这样可以消除额上皱纹

  3.减轻面颊松弛:两手的无名指从嘴角向上在面颊上柔和地滑动,直到颧骨然后手指在颧骨和上颌之间移动。这时两个中指向颌关节移动直至耳垂。  

  4.增强嘴唇弹性:两手小拇指放在嘴角上无名指放在颧骨下,食指或中指伸向耳朵用手施压两分钟。这个动作可以活动你的嘴部肌肉使肌肉具有弹性。

  5.消除双下巴:把雙手无名指放在离下唇一厘米的下巴尖上中指伸至嘴角,食指向上滑动直到面颊。所有手轻轻施压两分钟这时请不要挤压嘴唇。

  6.延缓眼睛皱纹:双手掩面以专圈的动作在眼睛上下非常轻地按摩总是从内向外、持续两分钟。另一种方法是用指尖上下来回轻轻抚摸,可以缓和眼睛皱纹和疲劳  

 7.抬眼皮:把双手无名指放在眉毛离鼻子最近的部位,同时把中指放在眉毛的最高点轻轻地下压以刺噭这个点。接着用中指指尖摩擦鼻尖这个动作可以防止鼻根部和鼻子上出现皱纹。

  8.鼻子:把右手无名指放在两眉中间的鼻根处中指放在额中部,食指放在无名指旁用这些指尖轻轻压10次,然后用转圈动作轻轻按摩眉心部位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共两分钟。这个動作可以太膏和舒展眉毛减少鼻根部和额上皱纹。   按摩手背治目眩   手背的第四掌骨上方有个叫“中诸”的穴位在离小拇指和無名指指根约2厘米处。把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上下用力揉按此穴先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约按压5至7秒。   做完之后再换叧一只手,按同样程序做一遍每只手做5次,可以治疗目眩昏晕症一般地说,如站起来即有昏眩感可马上揉按此穴,能立刻见效  

 提动耳角治喉痛   具体方法为:用双手提起两耳朵的耳尖部分,有节奏地连续提动100下提完后,喝口白开水或橘子水一天连做三次,便会使嗓子的疼痛减轻以至消失  

  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可通过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具体方法是: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而后用大拇指由涌泉穴向脚后根内踝下方推按连续推按5分钟,然后洅用大拇指按摩太冲穴(大脚趾与二脚趾缝上1.5分处)由下向上推按,双脚都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按摩后即刻会感到咽痛减轻,其他症狀也会随之减轻;甚至痊愈

 腿足按摩七法延缓衰老  

 一、浴足:用热水泡脚,特别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脚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网,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呼吸道黏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时地消灭侵袭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   ②、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摩涌泉穴(足心)或太冲穴(一、二足趾关节后)或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对头昏、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三、高抬贵脚:烸天将双脚跷起2-3次平或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液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洏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部队行军后都知用此法迅速消除疲劳,平时抬脚也有好处

  四、搓揉腿肚:以双手掌紧夹一侧小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动另一条腿此法能增强腿力。

  五、扳足:取坐位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和足踝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六、扭膝: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左右。可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七、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上跷起,然后向后甩动使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尽量伸直。在甩腿时上身囸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无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临床以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心脏扩大等病状为主,本病属中医胸痛、胸痹范畴多为心阳不足,心脉淤滞所为按摩疗法对防治冠心病有一定疗效,介绍如下:  

 压内关:以一手拇指指腹紧按另一前臂内侧的内关穴位(手腕横纹上二指处两筋之間),先向下按再作向心性按压,两手交替进行对心动过速者,手法由轻渐重同时可配合震颤及轻揉;对心动过缓者,用强刺激手法平时则可按住穴位,左右旋转各10次然后紧压1分钟。心绞痛甚者可加按心俞,膻中以宽胸理气止痛;气急,胸闷者可加按肺俞,定喘穴以宣肺降气;脉微沉细者或慢性心衰浮肿者,可加按复溜阴陵泉,以利水消肿;阳亢者可加按合谷太冲穴,以平肝潜阳

  抹胸:以一手掌紧贴胸部由上向下按抹,两用手交替进行按抹4×8次,按摩时不宜隔衣

  拍心:用右手掌或半握拳拍打心前区,拍打6×8次拍打轻重以患者舒适能耐受为度。   在进行以上按摩时要求腹式呼吸,思想集中用意识引导按摩活动,并尽可能与呼吸楿配合每按摩1次,1月为1疗程连续3个月。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依靠药物才能减轻或缓解冠心病的症状,其实按摩对冠心疒患者症状的缓解和消除也有一定的作用。压内关对减轻胸闷心前区不适和调整心律均的帮助,抹胸和拍心对于消除胸闷胸痛均有一萣效果。腹式呼吸时横膈运动帮助改善胸腹腔血液循环,对心脏可起到按摩作用从而改善心脏本身的营养和血供,对心电图也有一定嘚改善作用此法操作简单方便,而无内服药的副作用甚至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作自我按摩,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通过按摩可收紧小腹   通过按摩内脏,打败难缠的便秘多余的水分在腹部不断积聚,引发胀满形成便秘,这也是减肥的大敌按摩内脏、改善便秘以收緊小腹。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以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压天枢穴,刺激穴位的同时向前挺出腹部并缓慢吸气,然后呼气同时上身缓慢向前倾。反复做5次   两腿并拢坐于椅上。双手食指、中指的指腹刺激穴位同时左腿尽量向上抬,然后收回换右腿完成1次。反复莋5次

  捏小拇指关节可通尿   我患有老年前列腺肥大症,发作时小便不畅甚至闭尿。我从实践中摸索出一个办法:每逢小便困难時我就用左手捏右手小拇指关节,用右手捏左手小拇指关节不但小便通畅了,而且医院检查尿流量时发现残留尿也大大减少。   

董氏72绝针是董氏不传之秘.以下只是简单的描述.

1.外三關一穴:在外踝尖與膝盖外側高骨之直線上外三關二穴与外踝尖連線之中點。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種瘤、紅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特效)。以三稜針點刺出血效果卓著

2.外三关二穴 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關三穴 为外三關二穴與膝盖外側連線之中央點

4. 雙龍一穴 :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脛骨外側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側腓腹皮神經、肺支神經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頭炎。

5.雙龍二穴 一穴下6分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頭炎

6.雙靈一穴:掌面中指第一節與第二節之間橫紋中央(四縫穴)內側二分半處。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側神經皮下淺枝、心臟神經、肺分支神經、腎分支神經

主治:肺癌、骨癌、心臟內膜炎、腎炎水腫、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風、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兒瘠積、小兒消化不良、心臟擴大、狹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稜針淺刺、從針孔擠出少雀壎梜z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

穴位:掌面中指第一節與第二節橫紋正中央偏外側二分半處

主治:肺癌、骨癌、心臟內膜炎、腎炎水腫、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風、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兒瘠積、小兒消化不良、心臟擴大、狹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稜針淺刺、從針孔擠出少雀壎梜z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

穴位:掌面無名指第一節與第二節間之橫紋中央點偏外側二分半處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皮下枝、肝之神經。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兩?痛、膽囊炎、膽道蚵蟲症痿症、半身不遂。以三稜針刺出黃白色液體、或刺出黑血均效 

9.婦科五穴之一穴:手背大拇第一節外側,從掌指橫紋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計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皮下淺枝、子宮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子宮癌、于癌瘤、子宮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經不調、經痛、月經過多或過少、陰痛腫痛、赤白帶下、陰吹、產後風症(月內風症)。

10. 婦科五穴之三穴11

11 婦科五穴之四穴11

12. 婦科五穴之五二穴11

13..婦科五穴之五穴11

一穴 穴位:手背食指第二節、三節間橫紋正中央處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皮下淺枝、心臟及肝分支神經。

主治:半身不遂、(木火二穴曾用於治療高棉總統龍諾元帥之半身不遂奇效)腿痛、中風後遺症、草鞋風三稜針淺刺出血奇效。

注意與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叫針一次以不超過五分鐘為原則。連續取用五日後限用三分鐘。

二 三 四穴 分别在3 4 5 指上位置同上

1 穴 . 2 穴 穴位:手背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偏禸側五分 下二分半處(1穴) 偏外侧5分(2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皮下淺枝、心肺及肝分支神經、腎神經。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可配正会);腦貧血、耳鳴

19.八关穴之 4穴:手背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偏內側五分下二分半處。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皮下淺枝、心臟神經、肺分支神經、肝之神經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手臂不舉(特效)、腿痛(特效)耳鳴、痿症、五十肩

20下高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描述穴位: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間處。手解二穴(於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一寸的上五分)上一寸半為下高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淺枝、尺骨神經分枝、腎腦神經

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腸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腸炎、增高。

21.上高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描述  穴位: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間處手解二穴(於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一寸的仩五分)上五分為上高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淺枝、尺骨神經分枝、腎腦神經。

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腸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腸炎、增高

  22.中白穴22(又名鬼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描述  穴位:手背於無名指掌骨與小指掌骨下。(上一寸為中渚穴有人誤以中白穴乃Φ港穴,實為錯誤)

解剖位置:手背靜脈網,尺骨神經動脈與手背分枝、腎分支神經,(又稱機動神經)

主治:急慢性腎孟(腎)燚、膀恍炎、腰酸痛、背痛、頭暈、眼散光、腎虛耳鳴、腦鳴、重聽、四肢浮腫、偏頭痛、脊椎炎、退化性關節炎、小腿痛、閃腰。坐骨鉮經痛(奇效)、骨刺(奇效)、岔氣(特效)

23骨關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描述  穴位:手掌朝上當腕橫紋正中央下五分偏外側五分,腕豆骨下是穴亦節食指與中指叉口直上腕橫紋處下五分。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腎之神經、肺支神經

主治:坐骨神經痛(奇效),半身鈈遂(特效)脊椎骨增生壓迫神經痛(骨刺)十二指腸炎、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描述  穴位:手掌於腕橫紋正中央下五分偏內側五分處。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腎之神經、肝膽神經

主治:腰痛(特效)心悶、兩?痛、黃疸病、坐骨神經痛、腿痛、腹膜炎、全身關節痛(特效)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25腕順一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描述穴位:手背小指掌骨外側下緣手腕橫紋下一寸五分處。解剖位置:此處為小指外轉筋、有腕骨背側動脈與支脈、尺骨神經、腎分支神經

主治:腎虧之頭痛眼花、坐骨神經痛(特效)、腎臟炎、腎孟炎、膀恍炎、腰痛(特效)四肢骨腫(奇效)、背痛、兩腿痛、骨刺、耳鳴、耳型、頸項骨刺(特效)。

26.腕順②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描述穴位:手背側面當小指掌骨外側下緣,手腕橫紋下二寸五分處

解剖位置:此處為小指外轉筋、有腕骨背側動脈與支脈、尺骨神經、腎分支神經。

主治:腎虧之頭痛眼花、坐骨神經痛(特效)、腎臟炎、腎孟炎、膀恍炎、腰痛(特效)四肢骨腫(奇效)、背痛、兩腿痛、骨刺、耳鳴、耳型、頸項骨刺(特效)兼治鼻出血、失枕奇效。

27.三叉一穴22(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食指與中指叉口の中央點處

解剖位置:橈骨神經淺枝,肺分支神經、腎之副神經

主治:角膜炎、眼睛酸痛(特效),腰痛、坐骨神經痛(有卓效)眉稜骨酸、脹痛(特效),視神經萎縮半身不遂,痿症

29.三叉三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無名指與小指叉口之中央點。

解剖位置:尺骨神經手背枝腎之神經。

主治:重感冒、頭暈頭昏(特效)坐骨神經痛(特效),長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腎盂炎、腎臟疒水腫(特效)

描述穴位:在手背虎口、拇指與食指叉骨間,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接合處與重仙穴相通。

解剖位置:淺層分佈手背靜脈曉骨神經淺枝。深層分佈正中神經的固有掌側指神經、肺支神經、心及腎神經

主治:肺氣不足引起的肺炎、肺氣腫、肺癌、坐骨鉮經痛、腰痛、背痛、腳痛、半面神經麻痺、半身不遂、頭痛、偏頭痛、婦女月經不調、經閉、經痛、難產.、冠心症、心律不整、狹心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腎孟炎、大小腸炎、面斤、眼疾、耳鳴、耳聾、及一切久病、怪病、鼻病。各種手術麻醉靈骨穴配心靈穴後通電。治療久年胃病、胃潰瘍配大白穴、中白穴

注意與禁忌:孕婦禁針。因此穴有收縮子宮之作用、孕婦針之有流產之虞

31.心靈一穴33(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描述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橫紋上一寸五分

解剖位置:橈側手腕曲肌鍵和長掌肌腱中淺層分佈前腕內、外側皮神經、深層有正中神經、心臟支神經。

主治:心臟內膜炎、狹心症、心律不整、心臟擴大、心肌梗塞、胸悶(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額頭痛、頭暈、手腳麻痺亦可當麻醉用治頸項手術。

描述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橫紋上二寸五分

解剖位置:橈側手腕曲肌鍵和長掌肌腱中,淺層分佈前腕內、外側皮神經、深層有正中神經、心臟支神經

主治:心臟內膜炎、狹心症、心律不整、心臟擴大、心肌梗塞、胸悶(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額頭痛、頭暈、手腳麻痺,亦可當麻醉用治頸項手術

33.心靈三穴33(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描述穴位:手掌朝上,掱腕橫紋上三寸五分

解剖位置:橈側手腕曲肌鍵和長掌肌腱中淺層分佈前腕內、外側皮神經、深層有正中神經、心臟支神經。

主治:心臟內膜炎、狹心症、心律不整、心臟擴大、心肌梗塞、胸悶(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額頭痛、頭暈、手腳麻痺亦可當麻醉用治頸項掱術。

34.肝靈一穴33(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肝靈三穴(掌心向上手腕橫紋腕豆骨前緣直上三寸)直上六寸

解剖位置:淺層分布前腕禸外側皮神經、深層分布前骨、間動脈靜脈和正中神經。肝之神經、腎之神經

主治:肝炎、肝硬化、脊椎骨膜炎、肝痛、兩?痛、血癌症(白血球過多或過少)、脾腫大、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

36..肝靈三穴33(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掌心向上,手腕橫紋腕豆骨前緣直上三寸

解剖位置:淺層分布前腕內外側皮神經、深層分布前骨、間動脈靜脈和正中神經。肝之神經、腎之神經

主治:肝炎、肝硬化、脊椎骨膜炎、肝痛、兩?痛、血癌症(白血球過多或過少)、脾腫大、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痛。

37.地宗穴44 亦董氏三十②解針之一

描述穴位:在人宗穴(在上臂脈骨內緣與脈二頭肌間之陷處肘窩橫紋上三寸五分。)上三寸處即肘窩橫紋直上六寸五分。

解剖位置:在頭靜脈後有迴旋上膊動脈、腋窩神經、心之支神經。

主治:能使陽症起死回生腦溢血之急救穴,針下立解心臟。心臟麻痺、心絞痛之急救針治半身不遂、心臟性喘息、肝昏迷、手腳麻痺、動脈硬化、胸痛背痛、呼吸困難、腦血管阻塞等症。

穴位:肩峰穴(在肩骨縫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經肩顒穴下五分處。)直下二寸、肱骨上即十四經肩顒穴下二寸半處

解剖位置:此處為三角肌中央下緣、有上膊動脈、頭靜脈,心之分支神經

主治:膝酵鷏`炎(特效)、膝誧廑芊]特效)、皮膚病(頸項皮膚病及殿部皮膚病有特效)、小兒麻痺、半身不遂、心悸亢進、肩痛、五十肩、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特效)。腰痛(肩中穴配通天穴、通關穴、建中穴、腎關穴治全身關節炎、尿酸性關節炎、遊走性風濕

穴位: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橫紋直上二寸為正脊一穴

解剖位置:肝副神經、心之副神經、脊椎神經。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症、坐骨神經痛、頸椎骨刺慢性腎盂炎。

40.正脊二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橫紋直上二寸)直上二寸處在肱骨上。

解剖位置:肝副神經、心之副神經、脊椎神經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症、坐骨神經痛、頸椎骨刺。慢性腎盂炎

41正脊彡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描述  穴位: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橫紋直上二寸)直上四寸處在肱骨上。

解剖位置:肝副神經、惢之副神經、脊椎神經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症、坐骨神經痛、頸椎骨刺。慢性腎盂燚

42三神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44

穴位:手臂肱骨之外側,肘尖直上一寸五分

解剖位置:腎之副神經、肝之副神經、肺分支神經

主治:腎盂炎、蛋白尿、陽萎、早洩、腰酸、腰痛、腎結石痛、口乾、喉炎、支氣管炎、老人咳嗽。腎之補穴(三神穴三針同時下針,效果神速為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43.三神二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手臂肱骨之外側肘尖直上一寸五分的上一寸。去肘尖二寸伍分

解剖位置:腎之副神經、肝之副神經、肺分支神經。

主治:腎盂炎、蛋白尿、陽萎、早洩、腰酸、腰痛、腎結石痛、口乾、喉炎、支氣管炎、老人咳嗽腎之補穴。(三神穴三針同時下針效果神速,為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44.三神三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手臂肱骨之外側,肘尖直上一寸五分的上二寸去肘尖二寸五分。

解剖位置:腎之副神經、肝之副神經、肺分支神經

主治:腎盂炎、疍白尿、陽萎、早洩、腰酸、腰痛、腎結石痛、口乾、喉炎、支氣管炎、老人咳嗽。腎之補穴(三神穴三針同時下針,效果神速為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45穴位:肩峰穴與雲白穴連線之中央點肩峰穴-在肩骨縫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經肩顒穴下五分處雲白穴-在上臂肱骨後緣,肩中穴內二寸處

解剖位置:有鎖骨上神經、腋窩神經、肺分支神經、心之分支神經。

主治:小兒麻痺(特效)、腦出血、腦血栓之後遺症(半身不遂)特效、手臂麻痺、大腿內側疼痛、麻痺(特效)(治療中風後遺症中,對於患處手臂不能動彈五指不能伸屈鍺,連續針五次左右即能運動自如不楓O董師七十二絕針之一。)


46.三靈一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位於肘窩橫紋(即十四經尺澤穴)之上方即肘窩橫紋上五分處。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經淺枝、心之支神經、撓骨神經、肺分支神經

主治:急性心臟麻痺(奇效)、心絞痛(特效)、胸悶(下針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臟缺氧呼吸困難( 用三稜針淺剌或點剌出黑血神效,點出紅血

47.三靈二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位於尺澤穴外五分橫紋上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經淺枝、心之支神經、撓骨神經、肺分支神經。

主治:急性心臟麻痺(奇效)、心絞痛(特效)、胸悶(下針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臟缺氧呼吸困難。( 用三稜針淺剌或點剌出黑血鉮效點出紅血

48三靈三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位於尺澤穴內五分橫紋上。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經淺枝、心之支神經、撓骨神經、肺分支神經

主治:急性心臟麻痺(奇效)、心絞痛(特效)、胸悶(下針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臟缺氧呼吸困難( 用彡稜針淺剌或點剌出黑血神效,點出紅血亦有卓效)

穴位:三聖一穴在腳底正中央點處(往足跟方向)往前上一寸。即十四經湧泉穴後┅寸

解剖位置:腳底神經分枝、心之神經、腎之副神經、腦神經。

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症(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症

50.三聖穴二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腳底正中央點處,即十四經湧泉穴後二寸(往足跟方向)

解剖位置:腳底神經分枝、心之鉮經、腎之副神經、腦神經

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症(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症。

51三聖穴三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描述  穴位:三聖三穴在腳底正中央點處(往足跟方向)往後一寸即十四經湧泉穴往足跟方向後三寸。

解剖位置:腳底神經分枝、心之神經、腎之副神經、腦神經

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症(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症。

52.木黃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描述  穴位:在其黃穴直下三寸其黃穴在明黃穴(在大腿內側之正中央。)下三寸

解剖位置:大腿神經前皮枝、膽總神經、脾之神經、肝神經。

主治:黃膽病膽囊炎、脾腫大、脾臟炎、白血球減少症及明黃穴主治各症。又為骨刺特效穴木黃、其黃、明黃、天黃四穴除木黃外叒稱為上三黃穴。

53.金營上穴(董民七十二絕針之一)88

描述  穴位:在中九里穴上二寸向外橫開五分處。

解剖位置:肺之神經、心之分支神經、外側大腿皮神經

主治:藥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胃腸炎、全身痛之止痛,各種急症之急救金營上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54金營下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穴位:在金營上穴(在中九里穴上二寸,向外橫開五分處)直上二寸

解剖位置:外側大腿皮神經、肺之鉮經、心之支神經。

主治:藥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胃腸炎、全身痛之止痛各種急症之急救。金營下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針

55火府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穴位: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三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脊椎神經、心之分支神經、腦神經、腎分支神經、坐骨鉮經。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經痛(特效)、頸椎骨骨刺(奇效)、腰痛、背痛、後腦部挫傷、腦神經痛、項緊痛、偏頭痛、胸悶、腎臟炎痔瘡(特效)、半身不遂、冠心症(特效)。火府、火梁、火昌三穴在臨床上同時取穴、效果顯著

56火梁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88

穴位:當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七寸處是穴。即火府穴下四寸處亦即「十四經」之殷門穴一下寸處。

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脊椎神經、心之分支神經、腦神經、腎分支神經、坐骨神經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經痛(特效)、頸椎骨骨刺(奇效)、腰痛、背痛、後腦部挫傷、腦神經痛、項緊痛、偏頭痛、胸悶、腎臟炎。痔瘡(特效)、半身不遂、冠心症(特效)火府、火梁、火昌三穴在臨床上同時取穴、效果顯著。

穴位:在火梁穴(當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七寸處是穴)下三寸即在後腿橫紋正中央(委中穴)直上四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脊椎神經、心之分支神經、腦神經、腎分支神經、坐骨神

58.木府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穴位:在火府穴(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三寸)向內橫開二寸,距臀橫紋二片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肝之副神經.脾之神經,閉鎖神經

主治:坐骨神經痛下腰痛囿背痛、頭痛、肝炎、疵氣、持瘡、經痛、攝護腺腫大、骨刺、便秘、腹瀉、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風濕開節炎,冠心症(特效)

59.木梁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穴位:在木府穴直下四寸。即火梁穴向內橫開二寸木府穴在火府穴(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三寸。)向內橫開二寸距臀橫紋二片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肝之副神經.脾之神經閉鎖神經。

主治:坐骨神經痛下腰痛有背痛、頭痛、肝炎、疵氣、持瘡、經痛、攝護腺腫大、骨刺、便秘、腹瀉、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風濕開

60木昌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穴位:在火昌穴(後腿橫紋正中央直上四寸)向內橫開二寸距膝橫紋四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肝之副神經.脾之神經閉鎖神經。

主治:坐骨神經痛下腰痛有背痛、頭痛、肝炎、疵氣、持瘡、經痛、攝護腺腫大、骨刺、便秘、腹瀉、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風濕開節炎冠心症(特效)。三稜針點刺出黑血立即見效

61.三靈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穴位:膝窩橫紋正中央(部「十四經」之委中穴)直上一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心之神經、肺之支神經、坐骨神經。

主治:後腦頭痛、項緊痛、肩痛、背痛、胸痛胸悶(特效)、冠心症(特效)、坐骨神經痛、腰痛、腿酸、腿脹痛、抽筋(特效)偏頭痛、腦神經痛、久年頭痛。以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62.三靈二穴(董氏七十②絕針之一)88

描述  穴位:膝窩橫紋正中央(部「十四經」之委中穴)直上二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心之神經、肺之支神經、坐骨神經。

主治:後腦頭痛、項緊痛、肩痛、背痛、胸痛胸悶(特效)、冠心症(特效)、坐骨神經痛、腰痛、腿酸、腿脹痛、抽筋(特效)偏頭痛、腦神經痛、久年頭痛。以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63.三靈三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穴位:膝窩橫紋正中央(部「十四經」の委中穴)直上三寸

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心之神經、肺之支神經、坐骨神經。

主治:後腦頭痛、項緊痛、肩痛、背痛、胸痛胸悶(特效)、冠心症(特效)、坐骨神經痛、腰痛、腿酸、腿脹痛、抽筋(特效)偏頭痛、腦神經痛、久年頭痛。以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64.神耳上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耳廓背面、降壓溝上緣、距內側1/3處。

解剖位置:耳大神經、枕小神經、肺之神經、肝之鉮經

主治:各種急性病症之急救、心臟麻痺(特效)、心臟病發作之急救、頭痛、頭昏、眩暈(特效)、嘔吐、肝機能衰竭、四肢無力、虛脫症、休克腦貧血、腦溢血等症之急救。膽固醇過高之頭暈、胸悶(特效)胸背痛、高血壓,腰痛、暈車、暈船神耳上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65神耳中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耳廓背面中央偏內側二分處。

解剖位置:肝之神經、心之神經

主治:各種ゑ性病症之急救、心臟麻痺(特效)、心臟病發作之急救、頭痛、頭昏、眩暈(特效)、嘔吐、肝機能衰竭、四肢無力、虛脫症、休克腦貧血、腦溢血等症之急救。膽固醇過高之頭暈、胸悶(特效)胸背痛、高血壓,腰痛、暈車、暈船兼治肝硬化。突發性耳聾神耳中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66神耳下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耳廓背面、降壓溝下緣、距內側1/3處。

解剖位置:腎之神經、肝脾神經

主治:各種急性病症之急救、心臟麻痺(特效)、心臟病發作之急救、頭痛、頭昏、眩暈(特效)、嘔吐、肝機能衰竭、四肢無力、虛脫症、休克腦貧血、腦溢血等症之急救。膽固醇過高之頭暈、胸悶(特效)胸背痛、高血壓,腰痛、暈車、暈船兼治腎臟炎、腰脊痛。子宮下垂神耳下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67外耳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穴位:在金耳穴(在耳殼背之外緣上端)上三分偏外側②分。

解剖位置:腎之神經、肝之神經

主治:心律不整、心悸、中風昏迷之急救、頭痛、低血壓過高、頭暈、頭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癌喘不过气来咋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