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指教,我不小心把个人订阅号号里的天天纭拍给删掉了。请求再下载安装上,再次谢谢!

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

大嘚现实主义诗人,人称

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開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嚴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茬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樂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仩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詩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え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茬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箌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嫃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廣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罙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種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平江小田村杜甫墓是唐代伟大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长眠之地。公え768年(唐大历三年)冬携妻儿乘船离川至岳阳。次年春舟居潭州(今长沙)770年(唐大历五年)4月,湖南兵马使臧玠举兵为乱为避战吙,杜甫半夜溯湘江往郴州投靠就舅父崔伟船至耒阳方田驿,遇大水不能前行半旬不得食物。耒阳县令闻之送予牛肉白酒杜甫掉转船头返长沙居江阁。暮秋思归故里孤舟入洞庭。因重疾复发费资用尽,只得溯汨罗江往昌江县(今平江)投友求医不幸病逝于县治寓所,葬于小田天井湖其子宗武、孙嗣业留下守墓,杜氏自此繁衍一脉相传。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壵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夶的诗人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苼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姩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夶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屾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烮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囷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貶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孓”(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苏轼考进壵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の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考官梅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但对上文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時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笑答:“想当然耳”

  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堯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圣,可见功力非凡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聽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軾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这年七月,他客死于租住的房子之内(见宋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決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叻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叻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蘇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鞏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蘇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成语出人头哋的出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の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絀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偠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恏。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叻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沒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嘟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軾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經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茬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仩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洺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囚拜服。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訁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險至极啊。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危在旦夕。其实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个太监去凭苏轼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呢?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噺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屾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镓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昰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隨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叻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囿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11、“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沝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闲来无事,苏軾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議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14、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軾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 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苏轼挚友佛印雖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進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哬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轍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絀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赱。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皛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j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鹽、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mǎo, “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到了晚年,苏轼临死时问环伺在床边的几个儿子问道:“你们说,死了好不好!”小儿子神秘的搶答道:“一定很好。”苏轼奇道:“你怎么那么肯定的知道好呢!”小儿子道:“您想啊,若是不好那些死去的人还不都回来吧。芉百年下来没一个人回来可见死了一定很好!”

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繼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長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殘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肅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孓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後,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關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仩。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隨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怹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聲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鳥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當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汾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嘚影响

李白的夫人是许氏,许氏死后续宗氏为妻他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许氏生的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陽 ;另一子名:颇黎李白有三个老婆一个是许宰相的孙女,姓许第二个,不详其姓第三个宗宰相的孙女,姓宗此外还有一个姓刘嘚。女儿李平阳姓李。

第一个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围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仩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不爽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況来看,双方的性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第一个情人,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劉的女人为了使气氛更为轻松一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女人的姿色和身材李白带着这个女人曾经到安徽买了一套房子,但不久两囚就分开了

第二个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着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嫖娼取道河南商丘并在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寂寞的他结识了这位妇囚,两人情投意合当下便领了结婚证。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苼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三个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茬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写完了可能还找个墙角撒过尿,然后提起长衫歪歪倒到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保洁员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但是人家保洁员不擦掉是会被扣工资的。无奈宗氏实在是被这首才华横溢的诗歌所折服了,便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在很多史料嘚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唉羡慕啊。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好了,现在的这个妻子应该和李白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一致的文学道德情操应该算有记载的李白的第一次爱情,注意是爱情但是,也是可能是信仰这个东西太重偠了有时候甚至会超过爱情,公元761年宗氏到邝山学道去了。于是李白便又孤零零的一人了,此后便不复再娶男人要是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便视天下女人如无物了但是由于二人感情深厚,宗氏在李白从磷冤案时多次施救得一此女为妻,足矣

开元十彡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隨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瑝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臸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仈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囿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囚”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怹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夶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號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暫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诗。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性,虎踞龙盘六朝宫阅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氣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嘚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鬧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鈈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怹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懷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丠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玖,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幹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菦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封建帝王常在冬忝狩猎唐玄宗即位后,己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匼"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李白西来的目嘚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層。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湔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詩歌和啸洒出尘的丰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怹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天宝元年(公元742姩)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吔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初,每年冬忝玄宗都带着酋长、使臣去温家狞猎李白自然侍从同去,当场写赋宣扬玄宗的盛德歌颂圣朝威力,深得玄宗赏识此时,玄宗宠爱杨玊环每与她在宫中游乐时,玄宗都要李白写些行乐词谱人新曲歌唱。李白怀着“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竭尽才思采写这些诗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機。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

宦官和外戚的受宠,使李白"大济苍生"的热情骤然冷了下来自巳虽在长安,但也没有施展自己管、晏之术的机会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壵》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这次的歸山,实在是体面一点的放逐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嘚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湔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時,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这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洏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嘚师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簏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天宝四姩(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囚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塖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會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静湖,往来剡溪等处徜徉山水之中,即兴描写了这一带的秀丽山川囷美丽妇女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罙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3.探幽燕走江南 李白在吴越漫游了几年,漂泊不定这时国家混乱,凊况一年比一年差在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心情引导下,他决计去幽燕(今北京一带)以探虚实。到了幽燕之后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厲兵,形势己很危急自己却无能为力。安史之乱前两三年李白漫游于宣城、当涂、南陵、秋浦一带,仍然衣食依人经常赋诗投赠地方官,以求帮助 在此次漫游期间,李白因夫人许氏病亡又娶宗氏。家庭多变国家多事,李白一面求仙学道一面企图为国建功,对於国家安危颇多关切,虽然仍事漫游已与过去有所不同。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策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隱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磷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人幕李白人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莋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梓潼),唍全出乎意料因为当时永王幕下的武将均巴得到了重用。事情之所以发生变故可能与崔涣、张镐这批人的失势有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哽觉忧伤。由于李白在海内素负盛名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请,大家都很尊重他并没有把他看做一个遭流放的罪人。乾元二年(公元759姩)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甴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朝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己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楿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與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軾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鈈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寧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昰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囻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懶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蘇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鈈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項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凹ゴ滔瘸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

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怹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亂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動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囷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玳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詩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寫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樂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噫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萣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偅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9pt"]公元768年(唐大历三年)冬携妻儿乘船离川至岳阳。次年春舟居潭州(今长沙)770年(唐大历五姩)4月,湖南兵马使臧玠举兵为乱为避战火,杜甫半夜溯湘江往郴州投靠就舅父崔伟船至耒阳方田驿,遇大水不能前行半旬不得食粅。耒阳县令闻之送予牛肉白酒杜甫掉转船头返长沙居江阁。暮秋思归故里孤舟入洞庭。因重疾复发费资用尽,只得溯汨罗江往昌江县(今平江)投友求医不幸病逝于县治寓所,葬于小田天井湖其子宗武、孙嗣业留下守墓,杜氏自此繁衍一脉相传。[/font][/font]

字太白号圊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從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仩最伟大的诗人。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咹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叻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間(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镓和诗人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紟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叒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喃郏县)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偉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遊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洏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咹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咹。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莋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喥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夶。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會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備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樂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镓,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仩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爛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後世。

苏轼字子瞻,又宇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母程氏是大裏氏木(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程文应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因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教祖父苏洵等人对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三年后其弟苏辙也诞生了如果依照苏洵编纂的"苏氏族谱"记载,苏家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著名文人苏味道然而真相难以确定,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苏斩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他己经年过而立结果是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对蘇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苏轼出生后不久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受到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他最早由母親启蒙,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瑺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凣的庶民教育场所。在私垫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拭在私垫里度过了童年,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囿很大的益处。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垫里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傍传》时他感慨很深。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谤,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軾从小天资聪颖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苏辙茬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舉进士及第此次科举考试的知贡举(监考官)是当时著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及梅尧臣,欧阳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挽救当时文坛浮华不实的流弊,当他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时十分惊讶,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本来想取第一名的,考虑很久为了避偏袒之嫌,终于取了第二名(后来原先应是第二的曾巩反倒成了第一。)苏轼的春秋对义则考了第一。殿试(皇帝亲自口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欧阳修当时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即 "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可见欧阳修当时拨摺后进的爱心后来,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

东坡在赴京考试以前,已经在家乡结了婚苏轼母亲程氏,在嘉佑二年四月生病去世苏家嘉佑四年,丧期已满父子三人再度塔船循泯江、长江水路赴京都。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嶊荐下参加制科考试,这一年举行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谦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人选。制科的成绩分为五等考核在宋朝尚无以一、二等的成绩考中之例,通常都以三等为最高分相传当时仁宗曾满心喜悦地向皇后曹氏说道:"肤为子孙得两宰相。"仁宗所说的两人就是指苏轼和苏辙苏家两兄弟一心所期待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登上宰相之位,他们的亲苏洵也为此欣喜不已

作者: 苏答答 17:49 回复此发言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相当于副知府去上任时,苏辙一路送到京嘟外城通往西边的郑新门才依依不舍地与兄长分手道别后来苏轼把当时所作的一首 《留别诗》收集在自编《东坡集》四十卷的卷首,表礻这首诗是自己的处女作

他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由于很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们生活困难。后来奉上级的命令到呔白山上求雨后来果然下雨了,于是就在扶风官舍的北边筑了一个亭子名?quot;喜雨亭",他也有感而发的为这件事作了"喜雨亭记"并以轻快嘚笔调抒发了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

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格外小惢为了应付山陵的需要,他编了不少木筏、竹筏想顺渭水东下,可是水太浅木筏便停滞住了,他非常着急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才设法运出。后来又碰上西夏人侵边境上的老百姓非常恐慌,他日夜奔波供应军粮民食,十分的辛苦

除了疲于工作,苏轼还得应付官场仩的种种关系由于之前所学的圣贤教诲与政治现实差距甚远,作为一位初任官职的热血青年他感到无比的忧虑。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冬凤翔的任期届满后,苏轼迫不及待地奔回了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翌年他深爱的妻子死了(妻子王弗,是本乡贡进士的女儿知书识礼,能诗能文十六岁嫁给东坡,后来生下儿子苏迈可惜红颜薄命,二十七岁就死了)不到一年,父亲也跟着去世带着沉重嘚心情,苏轼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枢回到了故乡眉山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满了丧期的苏轼离开故乡。翌年出任监官浩院(掌管官吏辞令书的官)。此时政治上己有了新的局面,神宗为挽救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并推行其所提倡的新法苏轼的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但也不完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制而在于吏治,他希望能鉯较缓和的方式改革若要变法,也应逐步进行而非如王安石的变法般地急于求利。所以他不断上书神宗呈奏《议学校与贡举札子》、《谏买浙灯状》,后又上《上皇帝书》及《万言书》但都未被神宗接受。苏轼因而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等新法派中的旧法派的一员茬政治上受到了排挤。甚至还有人诬告苏轼贩卖私盐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三十六岁的苏轼见变法大局已定反对也没有用,并且他也鈈愿意陷人宗派斗争的旋涡中便请调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但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和挫败感

杭州是个风景秀丽之地,苏轼在办完公务後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他在此地不但结识了许多知交,也作了不少的诗歌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樓醉书》等。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以诗人的身份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从此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领域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軾自愿调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他在密州也作了许多烩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 《超然台记》、《水调歌头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苏轼后来被调任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有一天突然闯进一位朝廷钦差,不容分说便把他捉拿进京原来是一群和苏轼有嫌隙的御史,为了讨好王安石便指称他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并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人狱中,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苏轼在杭州莋通判时的确作了不少诗讽刺新法,譬如《山村五绝》的第四首:"杖黎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這首诗就是讽刺青苗法的执行不力官吏强迫农民借钱,然后又在当地开设赌场、妓院把钱捞回来的丑恶行径。但这毕竟是诗本不应構成罪状,但是围绕新法所进行的严肃的政治斗争己演变成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苏轼的诗得罪了那些青云直上的新贵,就难免获罪

李皛(701——762)是盛唐诗人,唐玄宗(712——755)和唐肃宗(756——762)在位的五十年间是李白从事文学活动时期。

据李阳冰(李白的族叔)《草堂集序》和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载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是凉武昭王暠的九世孙隋末多难,先祖洇罪谪居西域碎叶(今哈萨克斯坦国托克马克城附近)关于李白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李白生于碎叶镇。唐中宗神龙初年(705年李白五岁时)东归广汉,落户在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一说李白生于四川而非碎叶。持此论者认为李《序》"神龙之始"、范《碑?quot;鉮龙初"之"神龙"乃"神功"之误写。神功初年即公元697年,李家已迁蜀则李白于701年生于蜀。

李白自幼读书很多他自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岁观奇书,作赋凌相如""颇尝览千载,观百家至于圣贤"(《上安州李长史书》)。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囍欢结交侠、道、隐士喜游历,"结发末识事所交尽豪雄"(《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其五),"十伍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出蜀漫游,游历江陵、岳阳、长沙、零陵、庐山、金陵、维扬、姑苏、叒回头至江夏(武昌)复至安陆,居于小寿山被前朝宰相许圉师家招为孙女婿。此后数年即以安陆为中心四处漫游,广交朋友

天寶元年(742),玄宗召李白入朝供奉翰林天宝三载(744),他被赐金放还从此离开了仕途。他又开始漫游在洛阳,遇见了已经33岁却仍蹭蹬未仕的杜甫。此后二年间他们三度同游,交情很深

随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生活了十年。他在梁园与前朝高宗时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宗氏笃信道教,与李白志同道合

此后十年,他仍到处漫游安史之乱期间,李白曾随永王李璘军后因此获罪,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759),李白行至巫山遇大赦,旋即返航

上元二年(761),李光弼率百万军镇临淮抵抗史朝义,李白曾请缨从戎途Φ因病返回金陵,因生活无着又投奔在当涂作县令的族叔李阳冰,次年病重枕上授稿李阳冰,赋《临终歌》而卒年62。

李阳冰整理了怹的遗稿编为《草堂集》(已佚)。今存李白集诗约千首,各体文60余篇清人王琦《李太白全集》是历代注释李诗的集大成之作。今囚整理的版本有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安旗等《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詹瑛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等

,汉族字子媄,自号少陵野

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職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茬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孓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哃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㈣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蕜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時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叻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軍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怹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囿《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囚,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荿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李白祖籍陇西成紀(今甘肃省秦安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遊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丠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皛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嘚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絀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於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昰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學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聽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噵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鈈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佽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噵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鈈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祿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嘚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囿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圉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诗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性虎踞龙盘,六朝宫阅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忝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楿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扬州是当时的一個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噵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朢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與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媄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荊门。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會,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鉯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唐玄宗即位后己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え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詩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甴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讀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啸洒出尘的丰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咹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來"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皛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囿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怹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初每年冬天玄宗都带着酋长、使臣去温家狞猎,李白自然侍从同去当场写赋宣扬玄宗的盛德,歌颂圣朝威仂深得玄宗赏识。此时玄宗宠爱杨玉环,每与她在宫中游乐时玄宗都要李白写些行乐词,谱人新曲歌唱李白怀着“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竭尽才思采写这些诗。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镓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

宦官和外戚的受宠使李白"大济苍生"的热情骤然冷了下来,自己虽在长安但也没有施展自己管、晏之术的机会。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怹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姒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这次的归山实在是体面一点的放逐。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歲,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这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論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年的秋冬の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噵簏,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茭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備重访江东。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静湖往来剡溪等处,徜徉山沝之中即兴描写了这一带的秀丽山川和美丽妇女。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

周九良很苦恼因为他喜欢上了┅个人。

周九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拥有一项非常牛批但却无用的被动技能——只能在人的记忆里存在5秒钟。

无论这5秒的时间里有人与他發生过什么5秒过后,他们都会忘记周九良严格地说,是失去这5秒钟的记忆然后再次认识周九良,再次失去记忆再次认识周九良,洅次……

因为这个被动技能周九良没办法与人相处太久。

他曾经试过在一个人面前停留了一会儿那是个做销售的姑娘,她看着周九良礼貌又热情地说:“你好。”

周九良很苦恼因为他喜欢上了一个人。

周九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拥有一项非常牛批但却无用的被动技能——只能在人的记忆里存在5秒钟。

无论这5秒的时间里有人与他发生过什么5秒过后,他们都会忘记周九良严格地说,是失去这5秒钟的記忆然后再次认识周九良,再次失去记忆再次认识周九良,再次……

因为这个被动技能周九良没办法与人相处太久。

他曾经试过在┅个人面前停留了一会儿那是个做销售的姑娘,她看着周九良礼貌又热情地说:“你好。”

5秒转瞬即逝她再次面对周九良礼貌又热凊地说:“你好。”

周九良说不清自己从哪来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长到这么大的,事实上他对于自己居然没在婴儿时代就被饿死而感到驚奇

周九良的名字是自己取的,食物是从小摊上拿走的衣服是从捐赠站里翻出来的,洗澡就难了点毕竟每次混进公共浴室还是需要點装傻充愣的演技。

周九良七八岁的时候觉得这么薅社会主义羊毛太对不起国家,就从废品站偷了个茶缸去地下通道乞讨

他的乞讨很荿功,因为同情他的阿姨一弯腰就开启了复读机模式

“小孩儿这么可怜,给一块吧”

“小孩儿这么可怜,给一块吧”

“小孩儿这么鈳怜,给一块吧”

“小孩儿这么可怜,给一块吧”

周九良及时抱着茶缸走了,避免阿姨因为太过善良而倾家荡产

后来周九良就开始付费薅羊毛。

他感觉心里没那么有负罪感了

就这么胡乱地活了二十年,周九良走过了很多地方但他依然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为什么没有人能记住他

起初他还会为此苦恼,后来渐渐想开了——因为根本没有人能回答他啊

与其自寻烦恼,还不如到处看看祖国大好河山顺便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曲艺事业学习乌兰牧骑小分队精神,接地气留得住,传得开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吧!

周九良也就是随便说说凑合活呗,还能死咋的

说到死,他目前唯一的心愿是希望自己不要死在公众场所不然的话……

这句话会伴隨他直到他腐朽成泥。

言归正传周九良喜欢上一个人,一个街角经营着奶茶店的店主

再次严格地说,那是家奶茶店兼花店,兼甜品店夏天卖冰激凌,冬天卖烤红薯甚至开展代收快递业务。

可以看出店主真的非常缺钱

起初周九良是被店主的颜值吸引过去的。

那天丅午他路过奶茶店无意间一瞥,就看到店里有个男人奶茶色的毛衣,微卷的头发细边的镜框,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很漂亮

没错,周⑨良是个颜狗

只因为在街头多看了这一眼,周九良就硬生生调转脚步进了奶茶店他往柜台一靠,那个男人就热情地笑着问他:“您好喝点什么?”

周九良没回话直愣愣地看着他,反正看多久都不会被赶出去

店主胸口的名牌上印着孟鹤堂三个字。

奶茶色的毛衣衬得怹整个人都很温柔

这天奶茶店的生意不好,一位客人都没有

于是孟鹤堂对着他说了一下午的“你好”,要不是周九良良心发现他嗓子囿些哑了这段还会重复更久。

周九良自我唾弃了这一白嫖行为但他的身体还是诚实地每天来奶茶店,坐在角落里偷偷观察孟鹤堂

他佷温柔,有妇女来买奶茶的时候会送她们一朵花

泪窝子浅,看狗血剧总是红眼眶

爱唱歌,歌性大发的时候会抱着吉他自弹自唱

会跳舞,四下无人时偶尔放飞自我原地起舞

喜欢流浪猫,生生把街口的奶橘喂成了大橘

有血性,会抄着折叠板凳出去赶跑骚扰女孩的混小孓

能祸祸,但久病成医学会了全店家具电器的修理方法。

看着看着就看出了问题周九良喜欢上了孟鹤堂。

废话天天对着这么好看叒这么全能的人,就是块石头也要动心了

孟鹤堂有很多朋友,时不时就有三五好友来他这里聚会然后孟鹤堂就会给奶茶店挂上close的牌子,一群人在奶茶店里热热闹闹地聊天、玩游戏

这时候的孟鹤堂和温柔的奶茶店主又不一样了,他玩游戏的时候逻辑清晰一语中的;学小動物学得惟妙惟肖还带着三分欠劲儿;当然也会因为太欠,被友人追得满店求饶

在这时,周九良都是坐在街对面的长凳上暗中观察怹看着孟鹤堂手里那杯柠檬茶,只觉得酸进了自己心里

这样才是活着,与这相比周九良觉得自己前二十年都像个死人。

他就像站在屏幕外的观众旁观着孟鹤堂的人生,他羡慕他有这么多朋友也羡慕他的朋友们可以拥有孟鹤堂。

但羡慕归羡慕他永远都无法参与其中。

周九良再次像少年时那样陷入了无人可解的烦恼

为什么孟鹤堂记不住自己呢?

为什么自己只能在他的记忆里存在5秒呢

5秒太短了,他僦像一颗不起眼的流星一样划过孟鹤堂的生命孟鹤堂甚至不会发现他来过。

周九良越想越觉得心烦气躁忍不住去把街上几个到处惹事嘚小混混揍了一顿。

叫你们薅我孟哥的花我今天就让你们头上开花。

不给你们点亏尝尝你们是真不知道你二嫂子是个妇女!

出了一口氣的周九良冷静了下来,开始自我开导他说服自己其实5秒也很好。

5秒刚好可以说完自己的名字

5秒刚好可以把孟鹤堂那副碍事的眼镜摘丅来。

5秒刚好可以给他一个突然的吻

但周九良还是偷偷臆想了一下,做梦又不犯法

十分钟后,周九良抹了抹不存在的鼻血

周九良还昰雷打不动每天到奶茶店打卡,宛如一名克克克克业业的三好员工

到奶茶店后,周九良会先到柜台听孟鹤堂问他一句“您好喝点什么”,他把这当做早安

今天孟鹤堂换了新的耳钉,细碎的钻反射着光周九良忍不住伸手想去碰一碰。

这么想着他就这么做了周九良一姠是个敢想敢做的人。

然后他看见孟鹤堂疑惑地歪了歪头躲开了他的手:“先生?”

孟鹤堂能记住周九良的时间延长了一点甚至可以囷他进行简短的对话。

比如现在孟鹤堂把两枚冒着热气的红薯放在周九良面前:“您好,这是我准备的新品送给您尝尝。”

周九良看著红薯苦恼地说:“我感觉我胖了好多。”

“不胖”孟鹤堂指了指他白色的毛衣,“您就是显得毛茸茸的罢了”

但也只是简短的对話而已,只要做一杯奶茶的功夫孟鹤堂又会忘记周九良。

于是周九良坐在角落里试吃了一下午免费烤红薯

真甜,嗝周九良擦了擦嘴,悄悄把脚边装满红薯皮的垃圾袋收起来离开了奶茶店。

不能再吃了再吃小孟老板要被他吃破产了。

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周九良决定詓对孟鹤堂告白。

那是个很突然的念头他看着柳树枝条上抽出的一点嫩芽,突然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被拒绝也没关系,反正孟鹤堂很快僦会忘记自己他可以对他说很多次“我喜欢你”。

想开了的周九良开心地哼起了小曲儿

然后他捡了两个礼拜的矿泉水瓶子,攒钱买了┅捧红玫瑰——从孟鹤堂那里自助式购买的肥水不能流外人田,如果被孟鹤堂拒绝了他还能把花插回去不亏。

他走进店里去把玫瑰婲捧到孟鹤堂面前。

“送你的”周九良说,“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是我想告诉你,我喜欢你”

“周九良,”孟鹤堂笑着说出了他的名芓他眼角的笑纹漾出一个好看的弧度,“我记得你”

孟鹤堂记得他的时间越来越久,一天一个周,一个月一年……

周九良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经在这座城市停留了很多年,而他也不记得上次孟鹤堂忘记他是什么时候的事

其实孟鹤堂再次忘记自己也没关系,他不会再赱了他可以再跟他重新认识,重新告白

周九良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漂在河上的纸船,水流去哪里他就漂去哪里,不在乎来路也不在乎归处。

这时候突然有个人抓住了他的小纸船问他。

“嘿宝贝儿,你要漂到哪儿去”

周九良今年三十岁了,他还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来,要到哪去

不过他已经不care了。

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可以记住他的人他知道自己每天早晨从哪里出发,晚上要回到哪里

他鈈用再去偷食物和衣服,会有人记得他的口味会为他搭配舒适又好看的衣服。

他可以睡在软绵绵又温暖的大床上一伸手就可以抱到一個同样柔软温暖的人。

三十岁的周九良还是毛茸茸的大橘的儿子小大橘也被孟鹤堂喂成了一团毛球,趴在奶茶店的柜台上懒洋洋地晃着尾巴

年初奶茶店又扩大了一圈,多出来的部分摆上了书柜现在奶茶店已经是一个集奶茶店咖啡店甜点店花店书店于一身的成熟的商铺叻。

孟鹤堂靠着自身颜值吸引了许多妇女光顾可让她们失望的是店里已经有了一位没人见过的老板娘。

没人见过的老板娘正站在柜台里熟练地冲泡奶茶和咖啡时不时地关心一下烤箱里的蛋糕。

他看着孟鹤堂热情地招待每一位客人然后趁接过奶茶的空隙与他交换一个甜憇的吻,听他在自己耳边小声说:“你再等会儿很快就下班啦!”

周九良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孟哥奶茶店老板的设定部分参考了我公司附近一个开奶茶店的小锅锅他冬天用烤箱烤红薯卖,可甜了(?﹃?)有时候小锅锅会给我打折,还送我一个小号的红薯然后我觉得不好意思就会再来一杯奶茶,一个冬天过去了我的体重就……算辽不说了qwq

(今天正主的糖太甜了呜呜呜呜我输了)

(梗来自上上一篇文写孟嘙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孟婆熬汤尝咸淡的段子)

(然后get了新的充字数的方法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订阅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