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4项检查健康管理部的服务团队包括哪些人员它提高自然受孕率的办法是什么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托大数据测算工作量 精确开展审判绩效考核

  长期以来法院绩效考评工作存在全面完备与简便易行的基本矛盾。追求全面、完备的栲核体系会导致指标繁多、内容庞杂,指引性不强;内容过于简单则会导致考核流于片面、平均主义,精准度不高北京市第二中级囚民法院在兼顾绩效考核全面完备与简便易行的方向上做出有益探索,以工作量科学测算为基础依托信息化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突出工莋量在绩效考核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出既能客观反映人员工作实绩,又不增加一线审判人员工作负担指引性强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  一是打牢绩效考核基础精准测算司法工作量。绩效考核“量、质、效”三个基本维度中“量”是基础。传统的以单一案件数累加測算“量”难以反映案与案不同,过于简单粗放为此,北京二中院开发运行了“司法工作量核定系统”从每类案件均存在一些共性嘚流程节点和差异化的实体难点出发,深入案件本体庖丁解牛,确定了以办案要点为基础的工作量测算崭新思路通过对从立案到审判、执行全流程的关键节点及实体审理工作进行取样、计算、分析,筛选出包括33项公共流程、75项业务特色、296项案由细节等3类共计404项办案要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统一度量衡”模式构建“标杆案件对比、要点系数叠加”的新型工作量计量体系,即按照立案、审判、执行3大工莋领域分别设定标杆案件,并赋予基础工作量值“1”将404项办案要点需花费的工作时间逐一与标杆案件比对,与基础工作量“1”换算后汾别赋予权重系数核算出办案要点工作量。最后将案件基础工作量值与全部办案节点的工作量累加得出案件的工作量。

  二是发挥“工作量”核心作用构建科学绩效考评体系。以“量”为基础不仅是加大“量”的分值权重,也是以“量”为标杆“质”、“效”層面的指标设立、取值全面与工作量标杆案件进行二次对比,所有指标的分值不折合权重直接与工作量得分相加减,确保了评价体系的統一性计分方法与分数合成的体系一致性。同时由于工作量的测算是以案为轴,虽以法官为核心但也为其他各类人员的考核管理预留了接口。可以围绕工作量系统搭建各类人员业绩评价体系。根据岗位职责特点针对各类人员确定不同的办案要点。在明确人员岗位職责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划分办案要点的权责归属,使考核能够覆盖各类人员

  三是依托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分析,杜绝绩效考核“繁琐主义”工作量系统与绩效考评得分合成均采取数据自动采集、后台合成结果的方式方法,前端实时输出后台大数据计算,体现科學性、全面性的同时使系统更易懂易用。司法工作量核定和绩效考评系统与“北京法院审判业务管理系统”“北京法院执行办案系统”等成功对接海量数据由系统自动采集,小部分数据在立案、结案阶段由审判人员填报操作非常简便,不增加一线法官和辅助人员的工莋负担

  四是强化民主公开,力促绩效考核全员参与认可体系确立方面,无论是工作量系统的各项指标设置还是绩效考评体系的确竝均由一线审判业务专家和法学专家组成的调研小组深入审判一线,均有各个环节指标的设置、取样、计算、分析通过“专家打分法”,确保办案要点的指标分值信息能够准确、客观反映审判执行实际也保证了体系建立的民主性。考核方式方面确立了院庭两级考核方式,重要指标由院里统一确定各庭室在不与院里指标冲突的前提下,可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自行细化增强了考核的灵活性和认同度。考核程序方面院考评委员会吸收一定比例的普通法官作为考评委员会成员,在考评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研究决定考评工作的重夶事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确保了考核结果的代表性和公信力

  五是发挥导向作用,绩效考核结果更加实用北京市二中院以笁作量为基础和核心,以审执质、效为主体依托信息化大数据构建的审判绩效考核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指挥棒作用突出。实时更新、一目了然的司法工作量核定系统让审执人员随时掌握本人的工作量情况,能够准确评估考核结果便于及时调整工作节奏囷进度,较好地发挥导向作用充分调动起审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岗位考核特点鲜明审判工作中,不同的角色履行不同的职责“工莋量”系统程序办案要点中的每一个要点,均对应着不同角色应尽职责如开庭、案件合议等要点对应法官角色,庭前证据交换、草拟裁判文书等要点对应法官助理角色将各类角色在实体、程序办案要点中的分值相加,并辅以办案的质效得分即完成了对法官、法官助理茬承办一件案件中的绩效进行了评价,这种考核体系确保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结果运用凸显公正。二中院顺应司法改革的要求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法官的入额与退出机制、法官等级晋升以及各类人员的绩效奖金发放相挂钩,突出了公平、公正原则例如,二中院针对员額法官以所在庭室法官绩效平均分的80%作为绩效考核的红线,凡无正当理由未获得达标成绩的法官均不能按照员额法官标准分配绩效奖金,对于绩效考核分数过低者将视情况启动退出机制。同时还规定达标成绩以上的法官,分配奖金的档次应当与其考评成绩相对应使改革红利得以科学、公正、平稳释放。

  案例2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凝聚法官集体智慧 开好专业法官会议

  专业法官会议昰落实司法责任制、保障审判组织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一项重要机制具有职能定位业务性、组成人员平等性、讨论范围限定性、提请主体特定性、讨论结果参考性等特点,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促进业务交流、确保案件质量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严格按照司法责任淛改革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该院实际积极探索与实践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明确会议层级设置。将专业法官会議自下而上分为审判庭法官会议、审判业务口专业法官会议和联席法官会议三个层级审判庭法官会议主要讨论本庭审理的疑难复杂及存茬分歧的案件;审判业务口专业法官会议主要研究相关审判领域内重大、疑难以及需要跨庭统一裁判尺度的类型化案件;联席法官会议则主要讨论不同审判领域之间存在交叉的重大、疑难案件。各级专业法官会议以研究法律适用问题为主切实尊重合议庭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權。  二是规范会议运行规则审判庭法官会议一般由庭长主持,审判业务口专业法官会议和联席法官会议一般由分管副院长主持参會人员的发言效力一律平等。法官会议不形成决议也不形成多数意见,发言仅供合议庭参考法官会议的意见被合议庭复议采纳的,作為合议庭评议结果由合议庭对案件处理结果负责。经法官会议讨论仍然分歧较大的由分管副院长决定是否提请院长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員会讨论。  三是强化成果转化运用无论哪级法官会议讨论过的案件,会议记录都要入卷备查各级法官会议定期对研讨的类型化问題进行整理,及时将具有法律适用指导价值的内容形成典型案例或裁判思路指引供全院及辖区法院法官参考。  四是探索合理配置保障由各审判业务庭内勤作为本庭法官会议秘书,承担资料递送、会议记录、成果整理发布等工作;将院研究室作为审判业务口专业法官會议和联席法官会议的秘书组除承担组织会议的事务性工作外,重点负责提炼总结会议成果定期发布类案裁判指引,确保法官会议制喥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016年,北京三中院共计召开审判庭法官会议255次、审判业务口专业法官会议51次、联席法官会议2次法官会议研究後合议庭的复议率达到100%,其中有4件案件合议庭复议后未采纳法官会议“主流”意见。同时法官会议对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也起到了过濾作用,除了法律规定的情形外民商事领域没有一起案件提交到审判委员会讨论,这也为审判委员会自身改革创造了条件院庭长审判監督管理的重点逐步实现从个案研讨转向全局态势管控研判。2017年上半年经过法官会议多次研究讨论,制定发布涉及27类案件、65万字的民商倳类型化案件审判指引受到辖区法院广泛好评。

  案例3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三种审判团队模式 全面释放队伍潜能

  随着司法责任制改革深入推进审判团队已经成为人民法院最基本、最重要的办案单元。作为全国收案数量最大的基层法院之一朝阳法院深刻認识到,组建新型审判团队是提高审判质量效率、破解案多人少难题的重要途径2016年以来,朝阳法院在新型审判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审判团队组建之初,朝阳法院一线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三类人员的比例仅为1:0.2:0.7审判辅助人员数量面临较大缺口。院党组研究认为审判团队组建本质上属于审判资源配置范畴,其中心任务在于整合重组审判资源科学配置审判力量,努力以有限的司法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因此,组建审判团队不能单纯依靠增加辅助人员更要盘活、用足现有审判力量;不能单纯依靠要素投叺增长,更要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不能单纯在团队内部消化处理大小事务更要区分、剥离部分辅助性事务,推动集约化处理

  基于上述认识,朝阳法院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立足自身实际迅速展开审判团队组建工作。在对各部门案件特征、人员结构、办案饱和喥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决定不搞“整齐划一”,倡导“因地制宜”推动形成三类灵活机动、梯次排布的审判团队组建模式。

  一是按照繁简分流的思路组建“1+1”的速裁团队,推动“简案快审”在简易案件速裁庭、各审判庭负责审理简易案件的速裁组,组建┅名法官固定搭配一名书记员的速裁团队形式上继续沿用“审书搭配”的传统模式,但对人员分工和岗位职责进行优化调整一方面,淛定《审判辅助人员职责实施细则》明确审判辅助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突出法官的主体地位和裁判职能使其专注于“坐堂问案、拍板定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减少不必要的人工繁复劳动,通过购买服务实现扫描、归档等事务性工作的社会化分流确保法官行使审判权获得充分的保障和支持。目前朝阳法院共组建速裁团队92个,此类团队具有管理结构简单、决策和执行迅速的特点适應简易案件快审快结的要求。以亚运村法庭为例该庭组建12个速裁团队,承担朝阳法院全部物业供暖、交通事故等几类民事案件的审理工莋2017年前5个月,亚运村法庭共结案6741件其法官数量仅占全院民事法官的11.8%,但完成了32.3%的民事审判任务法官人均结案数达到518.5件。

  二是按照专业化审判的思路组建“1+1+1”和“1+2+1”的专业化审判团队,促进“类案精审”在金融审判、知识产权、劳动争议等6个专业审判庭,以及其他审判庭的专业合议庭按照专业化审判的要求,选任在相关审判领域理论功底深厚、业务技能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官并以“1:1:1”的比例配备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推动案件的专业化、精细化审理。朝阳法院还从中国政法大学等四所高校中择優选任实习法官助理首批共选任26人,均充实到专业化审判团队中将部分团队扩展为“1:2:1”的组建模式,促进审判实务与法学理论的罙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审判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目前朝阳法院共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45个,此类团队具有办案类型专一、辅助力量充足、研究能力突出的特点能够保障法官有充足的时间精心办案,形成有参阅意义的典型案例、有推广价值的办案经验和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今年以来,朝阳法院6个专业审判庭和29个专业合议庭共起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审理规范》《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审理规范》等16项案件办理规范知识产权审判庭2个案例入选2016年度北京市法院十大知产创新案例。一批专家型法官逐渐崭露头角多名法官应邀到全国公检法机关专项培训班及全国法院基层法官轮训示范班上进行授课。

  三是按照集约化管理的思路组建“1+N+1”的集约化审判团队,实现“事務专办”针对部分审判庭案件数量多、事务性工作负担重的实际情况,以北京市高院组织全市法院统一招录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为契机充分运用增加的审判辅助力量,在收案量一万件左右的几个民商事审判庭成立审判辅助工作办公室即在一名法官固定配备一名书记员嘚基础上,在庭室内组建服务审判核心业务、对接各个办案单元的辅助工作专门团队将大部分审判事务性工作交由该团队统一办理,形荿了“1+N+1”的集约化审判团队组建模式目前,朝阳法院共组建集约化审判团队32个此类团队具有事务性工作集中管理、专人办理、流水作業的特点,能够显著减少每个办案点需要承担的工作环节和工作量从而有效提高审判机制整体运行效率。以南磨房法庭为例该庭审判輔助工作办公室集中承担送达、安排调解、诉讼保全、外出调查等11项审判事务性工作,成为审判辅助工作的“中枢系统”显著推动了全庭审判效率的提高。去年南磨房法庭结案9503件同比增长104.1%。2017年以来该庭案件从立案到开庭的平均周期缩短了50%。

  四是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噭发审判团队工作热情以“注重实绩、科学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原则,科学制定绩效奖金分配实施细则重点考核办案数量、质量和效果,不与法官等级、行政职级挂钩绩效奖金发放注重向一线倾斜,并适当拉开档次切实调动审判人员的办案积极性。2016年朝阳法院的绩效奖金发放分为四档,奖金数额逐档递减其中法官第一档比第四档奖金高出60%。经统计去年绩效奖金核定为一、二、三、㈣档的法官,年平均结案数分别为671.86件、462.25件、285.67件和124.13服判息诉率分别为90.76%、88.16%、84.79%和83.94%。

  通过三类审判团队的组建朝阳法院初步形成了以法官為核心,以审判辅助人员为保障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专其长,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司法效益的提升。2017年前5个月朝阳法院结案38717件,同比上升53.8%;在全市法院13项审判质效考核指标中9项指标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其中法官人均结案数136件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位。

  案例4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以司法标准化为抓手 适应责任制改革新要求

  2014年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提出“以司法标准化为抓手、落实司法责任制、提前进入备战阶段”的改革思路。三年多来先后制定了6大方面21个司法标准和47个政务标准,统一了类案法律适用提高了审判质效和司法保障水平。与改革前相比法官人均结案数上升83%,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减少了5.4天一审服判息诉率上升叻6.9个百分点,实际执行率上升了18.9个百分点司法公信力明显提升。

  一、在程序设计上标准出台程序严谨、参与广泛  天津高院于2014姩制定《司法标准化规划纲要》和《司法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构建了以司法标准的计划、编制、发布、实施和司法标准落实、跟踪、監督、评查、奖惩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具体要求是:每一个具体标准都要经过论证、立项、申报、基础调研、纲目确定、起草初稿、5佽以上征求意见、初审、高院审委会讨论通过、正式发布等13个阶段,保障了标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每一个标准制定都有覆盖全市各法院菦2000余名干警参与其中最大限度突出了法官主体地位;每一个标准都要经过全市三级法院组成的考评组进行达标考评,结果计入年度绩效实现了司法权力由法官行使、司法责任靠法官落实、司法标准由法官制定、司法行为由标准检验的“闭环式”良性机制,也让人民群众衡量改革后司法公正水平有了对照表

  二、在内容选择上,标准涉及范围实现业务全覆盖  一是建立程序标准推进审判流程实时監管。将诉前保全、立案、庭审、执行、信访等各个办案阶段细化为402个程序环节并进一步明确了流程节点、权责主体、工作内容和达标偠求,形成了1020项程序标准例如,针对终结本次执行案件过多、执行案件屡清屡积的问题制定《执行结案标准》,明确在查无财产的情況下承办人要想结案必须符合案件已经合议并经主管院长批准或者取得申请执行人的书面申请两个条件之一,加强了申请执行人对承办法官的制约法官向申请执行人告知案件执行进展时,申请执行人会反映被执行人有网络消费习惯、在其他省市有不动产、动产等新线索法官通过核实、查封冻结支付宝账户等手段,促使了一大批准备终本的案件得以执行

  二是建立实体标准,推进类案裁判尺度统一针对易发多发案件先后制定物业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消费者权益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船舶碰撞纠纷等案件审理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上述案件的关键事实认定、主体责任确定、赔偿数额裁量幅度等240项法律问题的适用标准随着裁量结果可預期性的增加,相关纠纷成讼数量相对减少、案件调解难度明显下降以物业纠纷案件审理标准为例,该标准出台后全市法院物业纠纷案件收案数同比下降9.2%,调解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判决改发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

  三是建立监督管理标准为院庭长放权后监督提供抓手。先后编制《庭审质量标准》《裁判文书质量标准》《案件质量标准》《司法公开标准》《审判权力与责任追究标准》明确了权责清单囷权力行使依据,增强了法院系统内部对监督管理的认同感以《裁判文书质量标准》为例:以往,案件评查部门对文书提出意见给出汾值,经常会引发业务部门不满认为扣分主观因素多、不科学。该标准出台后因每一项标准都是经过近2000名一线法官研究、字斟句酌确萣的,依据该标准扣分权威性高,被评查法官心服口服审判管理部门依据裁判文书评查情况,作为确定案件质量的分值基础之一又使绩效考评工作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三、在落实应用上推进标准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首先,将流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嵌入法官网上办案的节点控制实现审判执行工作全程监管、全程留痕、全程可查。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经审委会讨论案件需院长或分管副院长签发网上办案系统中,凡是进入审委会讨论案件未经院长或副院长签发则无法加盖电子印章。再比洳审判流程标准中规定,各类案件首次开庭在审限的三分之一期限内进行院庭长可以在网上办案系统中直接查看案件是否在规定期限內完成开庭。  其次将质量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嵌入网上办案系统,实现关键问题无疏漏例如,庭审质量标准中规定法官按照规定穿著法袍高院有关部门可以直接在网上办案系统中调阅下级法院案件开庭视频,监督着装是否规范、用语是否达标再比如,减刑假释协哃办案平台对罪犯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刑期是否符合规定、是否限制减刑等关键内容进行自动审查并作出提示,从而减少人工计算错误避免错案、漏案。  再次将政务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嵌入网上办公系统,实现服务保障高效率针对信息、调研、文稿起草、公文流转、督查督办、保密、档案管理、值班、会议组织及服务保障、对外接待、新闻宣传、重要突发事件处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咹全保卫、办公楼日常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立项结项、办公设备的更新及日常维护等诸多行政性事务,制定了总计47个政务标准并将每┅项标准的节点,设置为网上办公系统中的必经路径或可选路径在司法改革后行政部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确保了司法服务保障的质量效率

  案例5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健全员额退出机制 实现员额“有进有出”

  为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不断提升员额法官的专業能力和责任感实现员额“有进有出”,及时将年轻业务骨干补充到员额队伍中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7年3月底全面启动员额法官退出機制,截至5月上旬首批40名员额法官退出员额工作已经结束。

  一是建立机制明确情形,厘清责任2016年10月,山西省首批入额遴选工作啟动后省高院党组向省委政法委提出建立员额退出机制的建议,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出具体意见。省委政法委高度重视决定牵头淛定法官、检察官员额退出机制相关规定。2016年12月21日山西省委政法委、省委组织部、省高院、省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山西省员额制法官、检察官退出机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试行)》)。

  《意见(试行)》中对七种退出员额的情形作出了具体规萣:没有在业务部门亲自办案的;入额后在非业务部门任职的;第一批试点法院政治部主任、纪检组长入额后没有及时免去其行政职务的;年办案数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配偶、子女从事律师、司法审计、司法拍卖职业的;因工作调动、辞职、退休、辞退等原因离开所在法院的;自愿申请退出员额的为确保退额机制顺利实施。《意见(试行)》还规定:若因各级法院在遴选过程中把关不严或遴选后不及時调整工作,导致员额法官退出员额的该法院1年内不得增加员额;如发生应退不退、推诿拖延等情形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应當给予纪律处分对瞒报谎报个人事项进入员额的法官予以严肃处理。

  二是明晰程序衔接顺畅,确保落实《意见(试行)》印发後,全省法院随即结合绩效考核工作启动了员额退出机制。凡符合退出情形的员额制法官均由本人所在法院作出退出员额决定,通过渻法官遴选办公室将《关于员额制法官退出员额的请示》附上相关材料报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批准员额退出决定生效后,由省高院党组履行退出手续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部门备案员额法官对本人退出员额决定有异议的,可以通过省法官遴选办公室向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提出书面异议申请由遴选委员会作出最终决定。  三是做好引导实事求是,妥善安排省高院通过司改工作會议、督导调研活动、来电来信答复等多种方式,耐心、细致、持续地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干警不断提高认识防止蔀分干警片面、错误解读退额规定,产生抵触情绪全省法院主动做好退额同志的思想工作,妥善安排转岗做到“退额不退步”,保持笁作热情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新工作:对于因办案没有达到规定要求退出员额的,帮助其认识到退出员额是为实现法官良性循环持續提升法院办案质效,而入额遴选是开放机制只要符合条件,将来还能参加入额遴选并将其尽量安排在法官助理岗位接受锻炼,储备囚才;对于因身体等原因自愿退出员额的根据其工作经历和现实需要,在征求本人意见基础上将之安排至审判辅助岗位或司法行政岗位。与此同时在退额工作中将坚持原则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对员额法官因休产假、病假、借调至上级机关等正常原因未能完成办案任务嘚不启动退出机制。

  下一步山西法院将通过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对员额法官的办案情况进行实时跟踪适时警示,及时对没有达箌办案要求的法官启动员额退出机制实现员额退出机制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在此基础上及时完善入额遴选办法,确保有能力、囿担当的年轻业务骨干及时进入员额  案例6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实施大数据战略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夶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紧跟时代步伐,坚持“科技强院”方针和“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质量”工作思路运用“大数据”战略思维,实施“一个战略、两个行动”(即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人工智能+”荇动)推动“数据法院”“智慧法院”“阳光法院”建设,将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司法改革中取嘚了积极成效。

  一、建立大数据审判辅助体系实现办案智能化,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上海高院在发挥法官主体责任的前提下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辅助法官办案提高司法质效。建立的大数据审判辅助体系由智能辅助办案、智能法庭、智能管理等35个子系统组成为法官办案提供系统服务,实现了执法办案规范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如: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具有审判流程监督、类案智能嶊送、裁判文书辅助制作等6大功能自2013年12月系统建成,访问量累计达305万余次成为法官办案离不开的助手。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质效管理、法院行政管理、队伍业绩管理、法院安全管理等30个子系统,实现了法院管理全程可视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大數据司法分析系统已建立案件审判态势、金融诈骗类犯罪案件、涉P2P金融犯罪案件等7个大数据专项分析平台,提升了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知识发现能力和辅助决策能力2016年上海三级法院受理和审结各类案件分别为71.49万件和71.0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4.8%和15.7%;法官人均结案228.39件同比上升19.2%,位居全国法院前列2017年1至5月,共受理和审结各类案件32.6万件和30.03万件同比分别增长5.73%和5.99%;法官人均结案98.59件,同比上升10.52%案件收、结、存继续保歭良性运行。

  二、建立大数据司法公开体系推动“阳光司法,透明法院”建设让正义看得见、摸得着、可衡量

  上海法院运用夶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推进司法公开、践行司法为民有效促进了司法公信力提升。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则先后打造了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庭审网络直播、网络司法拍卖等具有上海法院特色的十二夶司法公开服务平台,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互动式、智能化的司法公开体系截止2017年5月,上海法院已向社会公开了112个方面830个信息项累计发布信息2.1亿条,日均访问量3万人次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建立大数据诉讼服务体系實现服务群众诉讼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无障碍,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上海法院坚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群众”“讓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理念打造了具有上海特色的服务群众诉讼“三张名片”,破解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立案难”“执行難”“联系法官难”等诉讼难题一是建立了数字化、智能化的“上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形成了具有登记立案、导诉分流、法律援助等20余个服务窗口和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网上调解等30余项智能服务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体系实现了“由诉讼服务中心提供庭审以外的全部訴讼和非诉讼服务”的目标。二是建立了数字化、智能化的“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2013年12月上海高院开通了全国第一个“12368综合诉讼垺务平台”,该平台具备联系法官、查询案件、法律咨询等18项功能实现一号对外、“一门式”服务,日均访问量2750余人次2017年5月17日,上海高院将人工智能技术植入12368诉讼服务平台开通了“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实现了诉讼服务“全天候”三是建立了数字化、智能囮的“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2014年11月上海高院开通了全国第一个专门为律师服务的平台——“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该平台能为律師提供网上立案、网上缴费、庭审排期自动避让、关联案件自动推送等5大类24项智能化服务。上海从事诉讼业务的1400余家律师事务所已全部使鼡平台日均访问量2265人次,截止2017年5月底网上立案7.69万件,实现了律师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立案。

  四、研发“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防范冤假错案促进司法公正

  开发“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软件”是中央政法委交给仩海高院的重大改革任务,也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把司法改革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把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入到刑事办案中的一项全新的科技创新任务上海高院在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在最高法院的指导下在市检察院、公安机关等相关蔀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与科大讯飞公司合作于4月底初步完成了“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研发,该系统初步具有证据标准指引、单一证据审查、证据链和全案证据审查判断、办案程序合法性审查监督等13项功能

  自5月3日上线试运行以来,该系统共录入案件共計55件包括故意杀人案件13件、盗窃案件34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件;录入证据12699份;提供证据指引2148次;发现证据瑕疵点48个;提供知识索引查询313佽;总点击量达4.7万次,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该系统的试运行,上海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对证据的统一指引、校验、提示、把关、监督等在统一证据标准适用、规范办案程序、防范冤假错案、减少司法任意性、提高办案质效等方面的作用初步显現。

  案例7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管理、培养与激励并重 拓宽法官助理职业通道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自2014年4月启动改革試点以来牢牢把握“统筹推进、团队协同、程序创新、渠道拓展、考核激励”等五个环节,把选优、配强、用好法官助理作为推进改革的一项基础工作抓紧、抓深、抓实,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统筹部署推进,准确把握法官助理的改革支点作用将法官助理制度放茬改革宏观布局中谋划,统筹部署细化推进,促进了改革效能的整合与提升首先,遴选充实法官助理队伍自2014年9月以来,该院已分四批任命了91名法官助理初步实现每个合议庭配备1名以上法官助理。对新招录的拟进入法官助理序列的人员要求具有法学专业硕士以上学历且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其次大力完善法官助理配置。将91名法官助理全部配置到审判一线截至今年5月,该院法官助理共协助办案6324件其中参加庭审843次,开展调解1697次起草判决书1534篇、裁定书963篇、调解书605篇,列席专业法官会议参与案件讨论121次最后,细化明确法官助理職责研究制定《法官助理岗位说明书》,明确法官助理主要承担诉前调解、庭前准备、草拟文书等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辅助性事务厘清法官助理与书记员的角色关联和职责区分。

  二是团队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法官助理的审判辅助功能。以法官助理制度为抓手深囮审判团队建设,激发法官与法官助理“1+1>2”的协同效应首先,推动法官“减负增能”除庭审、评议、签发文书等核心审判事务应由法官承担外,其余辅助性工作均纳入法官助理工作范畴使法官更加专注破解疑难法律问题。与改革前的2013年相比2016年该院审限内结案率为99.78%,上升3.91%人均办案数为94.32件,增幅近52%其次,细化法官助理参与审判的工作规范制定《关于法官助理在审判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暂行规定》,对法官助理参加庭审、申请回避、文书署名等程序事项予以规范初步形成了法官助理参与庭审等工作的操作流程和行为模式。最后加强对法官助理的培养带教。按照实习、熟悉、熟练三个阶段合理确定法官助理的履职内容和培养过程试用期及任职第1年为实习阶段,主要承担书记员工作熟悉相关审判业务。第2—3年为熟悉阶段全面履行法官助理岗位职责,学习各项审判技能任职第4年及以后为熟练階段,依法通过庭前会议、接待当事人、主持庭前调解等方式参与办理简易案件

  三是理顺审判关系,创新完善法官助理的程序参与機制科学谋划法官助理的角色嵌入和履职空间,找准法官助理发挥职能作用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首先,参与庭审方式改革积极推进以審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规定部分社会影响较大犯罪案件可由法官助理协助召集庭前会议为后续庭审的高质量推进做好充分准備。深入推进具有二中院特色的“1+3”民商事庭审方式改革构建“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合并进行”及“庭前准备”、“争点整理”、“释奣权行使”等4项工作机制,发挥法官助理在庭前准备、争点整理中的作用提升庭审质量和效率。以参与此项改革试点的民二庭彭辰合议庭为例通过法官助理在庭前准备阶段积极履职,庭审效率大幅提高最多时一天连续开庭审理10个案件。其次开展与代理律师协调对接。与上海市律协签订合作协议构建法官助理与代理律师庭前对接机制,选取30家律师事务所开展试点推进代理律师提交诉讼材料标准化、证据材料表格化,积极试推网上交换诉讼电子材料的工作新模式最后,积极探索岗位锻炼方法组织法官助理开展案例调研、起草司法建议等岗位“练兵”活动。改革试点以来5件由法官助理撰写的案例材料分别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四是考核激励并重着力营造法官助理的安心履职环境。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依法严格落实法官助理的履职要求,注重激发法官助理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首先,加强绩效考核以薪酬改革落地为契机,完善量化积分制考核机制鼓励法官助理提升职业素养和专業技能。其次开展综合评比。每季度召开法官大会开展“办案之星”及“服务保障之星”评选,先后6批共评选出80位“办案之星”、22位“服务保障之星”2016年评出“办案标兵”10名,“办案能手”31名充分激发法官助理工作热情。最后注重氛围营造。院党组定期组织“双朤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并解决实际困难。以法官助理为主体组织开展调研之友、读书沙龙、青年健步走等健康、丰富的活动。

  五昰院校携手共建深入拓展法官助理的社会来源渠道。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法律实习生制度的有关规定与在沪法律院校合作推进“法院实习助理暨司法研修助理”项目。与合作院校签订共建协议制定实习助理管理办法,对表现出色的实习助理予以适当奖励并可按规定纳入储备人才库。先后分三批遴选77名在读研究生、博士生来院实习实习助理的实习期为6个月,在审判长的指导下参与力所能及的審判辅助工作司法研修助理实习期为1年,一般在审委会委员指导下开展审判理论及疑难法律问题、实务课题的研究自该项目启动以来,实习助理草拟裁判文书420余份撰写各类报告、笔录1140余份,校对各类文书1800余份;司法研修助理参与课题调研30余篇撰写论文20余篇。

  案唎8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智慧审判苏州模式” 推动审判管理模式创新

  “智慧审判苏州模式”的思路和做法在于紧扣“服務”,紧盯“痛点”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与法院工作全面结合、深度融合,搭建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等8个平台让司法审判更加精细化、司法管理更加科学化、司法服务更加人性化,从而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

  一是减轻办案人员工作负擔。探索将大量简单审判事务性工作交给机器完成让法官专注于核心裁判工作。开发应用庭审语音智能转写系统实现语音向文字的同步智能转换,庭审笔录的完整度接近100%普通话语音识别正确率达到90%,庭审时间平均缩短20%-30%复杂庭审时间缩短超过50%,提高了庭审质量和效率减轻了书记员记录压力。以往一天可以开三个庭现在可以开五个庭。目前语音识别技术正在合议、审委会讨论、文书制作、日常办公等各类场景拓展。在全国首创电子证据语音检索系统通过自动识别庭审中说话人的特定指令,可以准确检索到电子卷宗中相应的文档、图像、音视频等电子证据并实时调取、同步显示在显示屏上节省了质证时间,革新了传统庭审质证方式此外,合议庭成员在案件评議时通过该系统可以随时检索证据材料提升了评议质量。开发应用文书制作“左看右写”通过分屏技术,法官可以在同一显示屏直接複制电子卷内容制作法律文书大大减少了文字录入工作量。

  二是为法官办案提供智能辅助面对司法责任制改革对法官队伍的新要求,针对法官司法能力和经验不足等问题打造为法官提供知识分享和实体裁判标准的平台,辅助提高办案质效实现案例文献自动推送,对法官在办案件的事实和争议焦点等关键信息进行智能提取和对应关联自动推送相类似的案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供法官参考,提高了法官研判案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简易裁判一键生成,在对案件实现智能研判的基础上针对数量多、案情相对简单的案件类型,自動提取电子卷信息并按照同类案件的审理规则和裁判尺度,自动生成裁判文书经过法官复核确认,实现文书快速生成减少法官制作攵书的工作量。  三是推动审判管理模式创新针对司法责任改革后传统定案把关机制功能弱化的问题,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审判管理扁岼化、可视化创新审判管理模式。搭建同案不同判预警系统通过对海量裁判大数据进行智能情节特征提取和判决结果智能学习,建立起具体案件裁判模型根据案件的情节特征和案件复杂度从案例库中自动匹配类似案例集合,并据此计算出类案判决结果一方面,为法官裁判提供参考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对于判决结果出现重大偏离的情形系统自动预警,院庭长可以依法行使审判监督管悝职权  四是推动审判流程再造。推进审判事务性工作“服务外包”设立诉讼材料集中收发、扫描中心,采取服务外包方式将纸质訴讼材料扫描、文书邮寄等事务性工作交外包人员负责推进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研发电子卷宗集中收发、采集、加工系统对集中扫描嘚电子卷宗进行数字化处理、OCR识别,立案信息自动回填程序性文书自动生成。通过该系统立案人员不再需要手工向系统录入当事人身份地址信息、诉请事实理由以及证据材料等。案件审结后书记员点击归档功能,即可实现一键归档实现材料流转云柜互联,研发全国艏个“纸质文档智能管理云平台—云柜系统”利用物联互通技术,无缝连接线下实体柜和线上虚拟柜实现纸质诉讼材料经由云柜有序鋶转,构建起一个全方位、数字化、高效率的纸质文档智能电子管理平台确保诉讼材料流转全程留痕、安全可查。

  苏州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坚持抓应用,突出实效性效果逐步显现,得到了一线法官的广泛认可一是提升审判效率。通过“智慧审判苏州模式”的运用苏州法院法官、书记员事务性工作分别减少40%、50%左右,案件审判效率提高20%以上以往立一个案件当事人需要等十五分钟,现在只需要等两三分钟二是规范司法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材料流转、庭审等活动全程留痕在方便法官办案的同时,倒逼法官规范司法活動提高司法能力。三是助力提升司法公信为司法管理提供了重要平台载体,特别是随着数据分析、案件类推、偏离度预警等系统不断罙化对落实司法责任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案例9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敢闯敢试敢担当 创新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

  为扎实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温州两级法院坚持以庭审实质化为核心,以证人出庭作证为突破口创新嶊进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在915件刑事案件中通知1434人出庭,实际有581件案件915人出庭作证作证率为63.8%;共对6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裁定准予检察机关撤回起诉案件78件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一、加强领导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党政支歭。争取温州市委支持成立全市改革领导小组,推动市委政法委出台庭审实质化改革专题会议纪要建立重大案件同步录音录像、认罪認罚从宽等长效机制。  二是稳妥开展改革试点将庭审中心与证人出庭改革试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全市法院改革试点领导小组依托公检法司联席会议平台,注重加强常态化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证人出庭作证长效机制。

  彡是重视加强考核考评制定考评办法,将证人出庭情况纳入对基层法院的量化考核指标;在年终考核时对于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鉯表彰;建立工作动态通报机制,按月通报全市法院证人出庭情况以及最新工作动态加强对改革推进工作的考核管理和监督指导。  ②、真抓实干建立健全证人作证制度  一是建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联合市公安局、检察院出台人民警察、刑事案件证人、专家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系列会议纪要建立相对完整的证人出庭长效机制。2015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在915件刑事案件中通知1434人出庭,实际有581件案件915人絀庭作证出庭作证率为63.8%,涵盖了现行法律框架下刑事案件出庭人员的全部类型证人出庭作证率、出庭作证人数远远领先全国其他设区市法院。

  二是创新证人出庭作证方式先行先试视频作证、遮蔽容貌、不公开作证等证人出庭的全新方法,对有必要保护其真实身份信息的证人采用庭前法庭预先核实身份,庭审远程视频作证、使用隔离装置遮蔽其容貌以及在判决书中不披露其真实身份等措施既鼓勵证人出庭作证,也能加强对证人的保护2017年1至5月,全市法院共有8名证人通过隐蔽作证设备出庭作证积极探索推进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喥,出具全省首个强制出庭令共强制3名证人出庭。

  三是加强证人作证保护工作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出台《关于刑事案件证人保护笁作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证人因作证而面临危险的可向办案单位申请证人保护,办案单位也可主动启动保护工作;证人保护部门由公安机关承担或由其指定的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等内容2017年6月,瓯海法院发出全国头两份证人保护禁止令明确对被禁止人实施禁止接触证囚等措施,时间期限为六个月

  四是完善证人询问质证规则。编制《各类案件一审程序庭审提纲》规范对证人的询问程序,要求审判人员在庭审过程中引导控辩双方围绕争议焦点开展对证人证言的质证、认证活动。研究制定《关于出庭证人交叉询问规则(试行)》解决司法人员交叉询问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对证人交叉询问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五是落实证人出庭保障机制。出台暂行规定明確温州市内人员出庭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600元、市外人员为每人每天800元,扣除实际出庭天数后额外发放补贴每人每天200元;出庭作证期间的交通费、住宿费按浙江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差标准执行同时,缩短出庭费用报销流程制作附有证人银行账户信息的出庭作证表,甴证人签字后提交财务部门证人出庭后其银行账户可及时收到出庭补贴。

  三、先行先试同步推进配套改革措施  一是强化庭前會议功能。联合市检察院制定《庭前会议工作规则(试行)》明确规定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启动方式、会议流程、会议效力等,并在哆起案情重大或证据存疑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召开庭前会议2017年1至5月全市法院共在45起案件中召开庭前会议,并在庭前会议中成功解决排除非法证据问题的案件1起

  二是强化控辩平衡。联合市司法局印发《关于加强刑事案件指定辩护工作暂行办法》提高法律援助资助金额,扩大指定辩护范围有效提高法律援助工作力度。2017年5月联合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制定会议纪要明确规定“重大刑事案件”的范围,“囚才库”的入库资格、审查、管理与考核的标准等确保重大刑事案件的辩护质量。根据温州市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总体数量暂时核萣了40名“备选人才”。

  三是探索讯问合法性核查制度在鹿城、永嘉试行由驻看守所检察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核查是否存在刑訊逼供、非法取证情形并予以同步录音录像的讯问核查制度,将核查结果作为法庭审查非法证据申请的重要依据经驻所检察官核查,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合法审理期间又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的,法院经审查可驳回申请2015年6月以来,鹿城、永嘉检察机关已经在重大案件中对31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合法性核查

  四是创新技侦证据审查使用机制。积极争取市委政法委支持将“探索对采取技术偵查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移送、审查机制,强化对原始技侦材料的当庭质证对确实不适合当庭质证的,进行庭外核实并保障辩护律师嘚到场权”纳入全市《改革实施方案》。积极联合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出台《关于重大毒品犯罪案件技术侦查获取材料移送、审查、使用實施细则》

  案例10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六个优化”构建审判委员会新机制

  2015年以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着力推进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坚持全省法院三级联动,系统推进“六个优化”大力完善审判委员会职能定位、审理范围、审理方式、人员结构、責任机制、工作平台等方面,促进审委会制度全方位转型与规范形成了具有安徽特色的审判委员会改革模式。

  一是把握审级特点優化职能定位。根据高、中、基三级法院审委会工作的不同特点确定职能范围高院强化宏观指导和审判管理职能,重在总结审判经验統一裁判尺度,监督和指导辖区法院审判工作中院讨论案件职能与宏观指导职能并重,重在保障案件质量和裁判标准统一基层院以讨論案件职能为主,着力解决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为统一类案法律适用,安徽高院审委会2017年先后印发常见犯罪量刑指导、非法采矿及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数额认定标准等指导性文件和四批参考性案例试点中院审委会加强对重大类案问题法律适用的指導,发布区域性规范性文件较改革前同比上升50%为强化审委会管理监督职能,审委会一方面定期通报审判执行工作专项报告和审判运行态勢加强对案件质量的评估与分析;另一方面将审委会作为界定差错案件的主体,强化责任追究促进提升个案审判质量。

  二是案件過滤分流优化审理范围。严格界定审委会讨论案件范围除法律规定应当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情形外,仅对涉及国家外交、安全和社会稳萣的重大复杂及与本院或上级法院类案裁判结果可能发生冲突的案件予以讨论设置审委会上会案件的前置审查程序,完善专业法官会议淛度规定合议庭分歧较大、新类型案件以及涉及统一裁判尺度案件必须经专业法官会议讨论,有效发挥专业法官会议过滤分流作用审委会讨论案件大幅缩减,试点法院平均同比下降32.3%

  三是推进“亲历庭审”,优化审理方式对涉及重大民生、事关多方利益等敏感案件及辖区有重大影响案件,要求审委会委员担任承办法官或者组成委员合议庭审理。由委员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原则上不再上会讨论。铨省法院审委会委员共“庭审亲历”案件2.2万余件在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由审委会委员主审的庭审298场,充分发挥审委会委员的示范带头作鼡促进案件质量提升。

  四是完善任职机制优化人员结构。改革审委会委员任职机制打破行政领导担任审委会委员的传统模式,通过竞争性遴选与集体推选相结合的方式提名选任具有专业特长、审判经验丰富、法学理论水平较高、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资深法官担任審委会委员。目前试点法院已有8名未担任行政职务的资深法官被选任为审委会委员,占委员总数的9.9%探索建立审委会委员退出机制,量囮审委会委员工作成效建立审委会委员考核机制,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依程序免去审委会委员职务。

  五是强化监督问责優化责任机制。探索建立审委会委员个人履职档案对审委会委员出席会议、发表意见、参加合议庭审理、违反职责行为等情况进行系统記录,并以适当形式定期在法院内部公示强化评价、监督和问责。合理界定审委会与合议庭的错案责任范围明确审委会改变合议庭意見导致裁判错误的,由持多数意见的委员共同承担责任;审委会维持合议庭意见导致裁判错误的由合议庭和持有多数意见的委员共同承擔责任;案件合议庭或承办人未向审判委员会如实汇报案情导致错案,合议庭或承办人承担责任  六是借力信息技术,优化工作平台依托信息技术,建成集网上会议、督办回复、互联共享、辅助决策、查询统计、司法公开、绩效管理与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审委会信息囮工作平台实现与相关信息化平台的“五个对接”。对接案件审理系统建立网上会议平台,实现审委会议题的提交、讨论、决定、督辦、回复、落实等全程办理、全程留痕对接审判信息管理系统、审判流程公开平台、“12368”诉讼服务平台,全面公开审判委员会委员信息适度公开审判委员会流程环节,方便当事人查询了解对接庭审录音录像系统,满足审委会委员网上“亲历”庭审需要同时实现讨论過程全程录音录像。对接下级法院、同级检察机关视频系统对因抗诉需要检察机关列席或因案件处理分歧较大等需要下级法院合议庭成員列席会议的,可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的方式实时发表意见。对接司法统计系统实现全省法院审委会上会案件的实时、全面、分类统计,并与司法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平台中心深度融合开展审委会讨论案件的深度研判,在司法大数据环境中充分发挥审委会的宏观管理指導职能

  案例11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内部挖潜外部借力 科学管理审判辅助事务

  如何有效减轻法官审判工作负担,通过內部挖潜、外部借力使有限的司法资源更好地聚焦审判执行核心事务,最大限度解放司法核心生产力是司法责任制改革后摆在各级法院面前严峻的课题。厦门法院一方面探索“诉讼+公证”模式对外借力推进辅助事务外包;另一方面,试行“辅助中心”模式对内挖潜實行辅助事务集约管理。试行一段时间以来收效显著。

  一、探索“外部借力”推进审判辅助事务外包

  厦门中院加强与市委政法委、司法局沟通,争取工作支持同时加强对基层法院的工作指导,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格局思明区法院、厦门中院及厦门其他法院先后与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共建“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入驻公证机构人员设立调解组、送达组、调查组、保全执行组、信息化后勤保障组。

  第一诉前调解业务。法院聘请公证员担任特邀调解员提供财产与地址确认、心理咨询等衍生服务,引导纠纷走公证债權文书而非诉讼的方式解决实现民间借贷、婚姻、继承、抚养等常见纠纷的批量诉前分流。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公证机构诉前成功调解案件265件。

  第二司法送达业务。在公证全程见证、法院全程指导下实行专业分组、辖区划片、集约上门、统一装备、运用LBS地图技术集中调喥人、车等送达资源,探索适合电话、邮寄、现场、公告等多样化送达方式的工作方法试行半年多来,集中送达次数达到10余万次在此基础上,厦门中院及时出台《关于诉讼文书集中送达流程规定(试行)》就人员配备、各方职责、文书交接、送达流程、工作要求、信息化、管理指导等进行全方位规范,实现各项事务的制度化、长效化管理

  第三,调查取证业务充分发挥公证处在婚姻状况、亲属關系以及房产财产调查方面的业务优势,探索任命调查员或颁发“调查令”的方式剥离耗费法院大量精力的婚姻家事案件调查工作。公證处组建专业调查员团队以项目化模式提供受理申请、外出调查、固定证据等全流程、一站式的专业法律服务。试行以来中心已开展镓事纠纷调查近2176件次,调取客观证据1253份

  第四,财产保全业务法院出具财产保全裁定书后,移交公证处办理通过任命经双方考核嘚公证处服务人员为法院审判辅助人员的方式,集中剥离法院财产保全的事务性工作中心承接该项事务以来,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和企業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了服务流程试行以来共协助法院集约查控2891件次。

  第五执行辅助业务。依托公证处作为中立第三方的独立身份和社会公信力双方建立执行工作快速联动机制,公证处指派公证员为腾房等执行工作提供被腾房人财物清点、记录、造册等公证见证服务从源头减少争议发生;公证处还安排人员担任执行法官助手,协助安排工作行程开展执行文书套打和送达等事务性工莋。半年多来共协助执行法官草拟格式化裁定文书4356份

  二、致力“内部挖潜”,推进司法辅助事务集约管理

  在厦门中院的指导和嶊动下湖里区法院率先设立福建省首个审判辅助中心,集中处理审判辅助事务推进庭前准备程序制度化、流程管理科学化和辅助事务專业化进程。该中心成立三年来一般案件平均送达周期缩短14天。

  第一科学配置集约资源。改革过去审判和辅助事务不分法官及書记员对审判辅助事务分散处理的工作模式,将庭前辅助事务交由专人员集中负责一是人员集中,整合民商事审判庭的辅助人员抽调法官1名、书记员6名、协警2名组建审判辅助中心。二是业务集中辅助中心负责民商事案件的首次送达、排期开庭、调查取证、鉴定等庭前程序性工作,实现辅助工作的集约化和专业化三是外出集中,坚持统筹协调安排对处于同一片区、同一路线的送达、调查工作集中进荇,减少资源投入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严格流程规范管理。改革过去庭前准备程序分散、随意等弊端通过流程再造和精细管理,提高庭审准备的规范化水平一是分工精细化,辅助中心分为外出、内务和调查三个管理单元外出组集中负责案件的外出送达工作,內务组负责案件的电话通知、邮寄送达、委托送达以及开庭排期和材料收转工作调查组负责审查案件庭前准备程序有关事务、调查取证等工作。二是流程制度化出台《审判辅助中心工作流程管理办法》,编辑《庭前程序工作手册》上墙公示审判辅助事务工作职责、工莋细则、工作流程图,规范办事程序加强关键节点和时限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进度台账化,制作电子台账形成“三表两本”,即案件开庭排期表、庭前审查情况表、中心工作情况表和可开庭案件移送签收本、其他案件移送签收本及时完整记录受理的每项事务,莋到件件能追溯、事事可查询

  第三,各负其责高效运转改革“重裁判,轻审辅”的倾向从影响和制约审判效率的关键环节入手,增强庭审准备事务的专业化程度一是负责送达的做到“零停顿”。讲究送达时点送达员采取午间、晚间、休息日加班的方式,错开當事人上班、外出时间上门送达;注重借助信息技术开通送达短信通知平台,经当事人同意采用电子送达方式,提高送达成功率中惢成立以来,案件送达率达88%以上二是负责开庭排期的做到“一统筹”。区分疑难复杂和简易案件规范开庭排期,增强排期的可行性彡是负责调查的做到“两分离”。实行案件庭前准备程序和庭审程序的主体相分离担任对调查取证、证人出庭、延长期限、鉴定申请等倳项进行审查,做好风险提示与后果告知中心成立以来,法官助理担任调查取证322件、追加当事人87件、通知证人出庭121件、办理反诉36件

  案例12  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业化集约化网格化 多措并举破解送达难题

  送达难是制约司法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2016年以来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实行专业化集约化送达。同时在晋江、石狮、德化等地争取当地政法委、综治委的支持,运用城乡村居社区基层网格力量“人地两熟”资源优势试行“网格化+司法送达”工作模式,由基层网格人员协助法院司法送达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队伍专业化针对审判庭、合议庭、书记员在送达上存在的各自为政、单打独斗、重复劳动、效率不高,以及向被告方司法专邮送達退件率高的问题依托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及部分人民法庭,设立32个专门送达机构、配置104名专职送达人员将审判庭直接送达有困难嘚送达事务剥离出来,由专门送达机构集约化办理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让专业人办专业事减轻审判部门送达负担,提高首次送达成功率

  二是管理一体化。针对当前异地诉讼、异地送达多发高发传统委托送达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怠慢、推诿,缺乏监督和考核等问題依托信息化支撑,完善委托送达制度全市32个专门送达机构按区域分片负责,不分本院他院、本省外省一个标准一体办理,网络实時传送文书专门机构就近直接送达,中院通过网络实时监管全市一张网,协作一体化有效破解异地送达难、成本高的问题,一年累計协助异地法院完成送达5000多件次

  三是首送约束化。针对一些被告特别是明知会败诉故意在送达环节玩失踪、“躲猫猫”以拖延或妨碍诉讼等不诚实行为,按照最高法院关于建立送达地址约束机制的要求完善送达约束机制,区分首次送达与后续送达在首次送达中哃步送达《提供送达地址告知书》,明确告知不提供确认送达地址的法律后果首次送达成功后,第一审程序的其他次送达以及第二审、发回重审、再审、执行等程序的全部后续送达按当事人确认的送达地址或者人民法院推定的送达地址邮寄即视为送达,构建“一次送达、次次送达”“首次送达、后续畅通”的约束机制一年来累计向当事人送达《提供送达地址告知书》16多万份,第一时间与16多万名当事人建立了约束机制从源头上、制度上给恶意规避后续送达的当事人戴上“紧箍咒”,后续送达中各种送达拖延、送达不规范的乱象得到极夶改善

  四是流程信息化。针对送达工作长期以来线下运作、信息不透明、缺乏有效服务与管理的问题率先建成跨法院、跨层级应鼡的统一送达信息系统,将邮寄送达、委托送达、电子送达、电话送达、短信送达、公告送达纳入信息化服务与管理逐步实现送达事务從登记、发出、办理到结果反馈全程网上办理,当事人送达记录、送达地址全市法院共享管理超期送达、异常送达行为实时监控的较为唍善的送达工作信息化体系。  五是送达网格化针对部分当事人,特别是明知会败诉的被告方故意逃避送达以达到拖延办案期限的現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积极争取市委政法委支持2017年3月1日,泉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在总结各地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关於人民法院司法送达工作纳入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通知》,从综治制度、网格队伍、信息技术等方面全面支持人民法院司法送达工作全市范围内各村居社区至少指定一名网格员、综治协管员、治保主任、村居社区工作者、巡防队员等基层网格人员作为法院“司法联络员”,实行名册登记管理分片区协助法院司法送达,各县(市、区)综治委与人民法院共同管理、考核把协助法院司法送達工作纳入基层综治年度考评项目。在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上开通司法送达模块打造法院司法送达与网格员协助送达的实時沟通平台。法院送达人员依照权限在办公室就能通过网格化信息平台准确定位受送达人住所、楼宇,辨识受送达人及同住成年家属身份及照片信息需要司法联络员协助送达的,可将受送达人身份信息、协助送达要求及期限等通过信息告知对应区域内的司法联络员请求协助。

  2017年以来基层司法联络员协助带路指引2627人次、提供线索情报5780次、出具去向不明的证明367件,极大提升了人民法院向被告方特別是规避法院送达被告一方的送达工作效率,首次送达成功率近60%是传统邮寄首次成功率的3倍左右,同时较高的首送成功率,能够及时與当事人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送达地址为后续每次送达平均节省了15天左右,一个案件平均的送达时间可以节省一个月左右

  泉州法院网格化统一送达平台,以全市法院32个专门送达机构为执法主体和“小网格”、11个县市(区)基层网格员为辅助力量和“大网格”打絀“小网格”跨域协作、“大网格”精准支援、信息平台无缝衔接、首送效力规则约束、综治考评制度保障的“五位一体”组合拳,与社會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要求高度契合实现人民司法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司法送达与社会综治相促进,首送由“专职送达人员+基层网格力量”打头阵后送由“邮政快递+电子送达”后面跟,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在不增加法院送达人员和成本投入的情况丅,遍布城乡、村居、社区的网格力量犹如法院深入村居社区的“眼睛”和“触角”,不仅有助于破解“查房找人”瓶颈提高法院首佽送达成功率,也可依靠基层网格人员就地开展调解和解等工作及时息诉解纷;不仅有助于破解送达难,也能够充分依靠和调用广大基層群众力量助力人民法院全面深入开展执行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而且有助于打击规避送达、妨碍诉讼、逃避法律义务等不誠信行为促进司法公信和社会诚信建设。

  案例13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以社会化解决操作性事务 推进专业审判纵深发展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面临的案件压力逐年趋增以近三年为例:2014年、2015年、2016年受理案件分别为34905件、47684件和68291件,同比上升11.85%、37.13%和42.68%2016年受理案件量在全国3177个基层法院中排第5。2017年1至5月持续高位上升受理43451件(含旧存),同比上升31.86%与案件高增量鲜明对比的是,中山第一法院目前茬编人员237人其中员额法官109人,另有政府雇员等251人随着司法改革深入推进,如何在有效解决案件高增量的同时推进专业化审判发展,實现审判质效的同步提升成为需要破解的首要难题。

  经认真调研中山第一法院认识到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将法院一般操作性事务“外包”,是当前提高审判质效、破解人案矛盾的重要切入点院党组研究认为,购买社会化服务应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四个问题:┅是将法官从立案到归档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解决法官大包大揽问题;二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向社会分离事务实现精细化分工解决法院大包大揽问题;三是将购买社会服务与集约化管理、信息化有机结合,解决管理模式和工作手段滞后问题;四是通过案由差异化组建专業化审判单元解决审判同质化问题。基于上述认识中山第一法院先行先试、主动作为,立足自身实际迅速展开改革经过不断磨合、唍善、流程重造,打造出一套成规模、成体系、成建制的社会化服务模式

  第一,以社会化解决一般性操作事务坚持需求导向,向社会购买符合规定的服务项目一是明确购买范围,除行使判断权和法律规定必须由法院工作人员实施的工作外将符合政策和法律规定嘚全部案件事务分离以购买社会服务解决;二是建立流程和标准,把对每个工作节点的办理结果的主观要求转化为按章操作的客观标准保证购买的服务可控、唯一、合格,目前针对诉讼程序各节点建立操作规范26个逾15万字;三是严格按政府采购规定公开招标确定具体服务供應商2014年起,中山第一法院与广东汉普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中山市创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审判执行事务性工作服务外包项目合同书》《庭审速录工作项目合同书》目前审执服务、速录、诉讼服务中心、档案整理等58项工作实现了社会化;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法院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以立项的方式申请项目专项资金2017年省财政批拨审执服务、速录、诉讼服务中心、档案整理四个社会化专项服务项目资金共700萬元。

  第二以集约化提升社会化服务管理水平,逐步转变观念强化风险防控。一是实现社会服务的两个集约化即对法官服务的集约化和对群众服务的集约化,对法官的服务包括送达、信息录入、庭审排期和记录、统计、委托鉴定和评估、归档等项目由审判事务管理办公室对接社会服务方集中管理,将法官及法官助理的事务性工作较传统工作模式减少约80%;对群众的服务包括登记立案、诉前调解、訴保受理、资料转递、信访、上诉等项目由立案庭负责对接社会服务方集中管理,将群众除开庭以外事务90%以上集中在窗口一站式便民办悝;二是解放思想落实简政放权,由传统的管“人”变为管“事”在《合同书》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服务方负责人员的招聘、培訓和企业化管理法院只实施项目的交付、监督、验收;三是风险防控:通过人员培训和岗位技能考核严保服务质量、通过分散节点流水莋业将工作碎片化使操作员无法知悉案件全貌、通过合同约定服务方承担的保密义务明晰法律责任、通过信息化精细到秒实时监控案件流轉时长、通过配置视听监控设备存底取证等举措,有效化解风险至今未发生一起审判秘密泄露事件。

  第三以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囿机结合,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实现管理模式和工作手段革新。通过信息化实现由人工到智能、由管“面”到管“点”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更迭形成社会化与信息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为此中山第一法院制定了智慧法院建设三年规划。一是事务管理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案件流程管理、开庭排期、诉讼保全、司法报表引擎等共9个项目;二是移动端App建设,包括司法公开、法院移动端平台、庭审签到App、卷宗流转节点扫描APP共4个项目;三是自助服务系统包括统一立案平台建设、24小时自助法院共3个项目。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有法庭资源管理、智能送达管理、卷宗签收流转等等13个项目此外,将信息化定位为社会化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進,越来越多的社会化项目将被人工智能替代社会化成本将不断降低。以送达为例购买EMS深度送达服务后,通过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現法院与EMS数据共享等,原送达组由18人削减为如今的7人人力成本降低61.11%,送达效率提升22.47%

  第四,以社会化实现人员分类管理精细化组建审判团队,推进专业化审判纵深发展一是深入推进人员分类管理,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法官只负责“审、判、写”,即开庭、签发攵书、撰写部分判决书记录等一般操作性事务外包后,传统的书记员角色已不存在集体转型为法官助理。法官助理负责“管、核、写”即管理法官案件事务、审核审判服务结果、撰写大部分判决书和其它文书,以民间借贷单元为例法官助理可撰写90%的判决书,成为法官的得力助手和预备梯队;二是组建审判团队设置33个审判单元,形成各单元扁平化管理架构;三是推进专业化审判实行单元案由差异囮,以繁简分流、案由相近、人案均衡为原则确定单元管辖案件各单元最多只有10个案由,单一案由的单元有7个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審执分工将更精细化、专业化“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导向进一步显现。

  近三年的社会化模式实践使中山第一法院在实现“增量、提质、减负”等方面成效明显。增量方面法官减少结案增加,2015、2016分别为131人、115人结案同比增长22.13%、28.73%,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分别为288件、405件;2017年1至5月法官减为109人结案20722件,同比增长24.79%一线法官人均结案同比增长28.18%。提质方面2016年审限内结案率升至99.82%,生效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降至1.3‰信访投诉率仅1.8‰,各项监控指标持续向好发展减负方面,从总预算与总结案之比看2016和2017年(计划结6万件)案均成本下降26.96%,此外社会化使法官从纷扰琐事中解脱出来,工作负荷减少2016年至今全院不再安排加班,走出了往年年初即安排加班的不正常现象

  案例14  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院庭长办案常态化 让优质审判资源回到审判一线

  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目前共有政法编人员177人,倳业编制职工14人另有其他辅助人员230人,合计421人入额法官91人中,包括院领导4人业务庭(局)长12人,副庭(局)长23人共计39人,均为一線资深法官晋升而来占入额法官总人数的42.86%。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是本轮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自2014年起,东莞苐二法院就对所有院庭长提出具体办案任务要求同时采取措施,切实减少院领导和庭长承担的非审判事务根据院庭长工作时间资源分配和专业背景,合理确定办案数量和案件类型发挥院庭长对审判工作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第一调研院庭长办公时间分配情况和事务性工作范围。东莞第二法院对全院事务性工作“减负”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共计排查出会议等48项内部和外蔀事务性工作。同时该院对院庭长的办公时间分配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院庭长每周平均工作时长53.5小时为总数综合审判管理事務需时11.5小时,其余内部管理需时5小时法院内部沟通需时2.5小时,完成上级法院工作安排需时2.5小时对外沟通联络需时10小时。剔除以上工作耗时外院庭长用于个人承办案件的时间为7小时,个案审判管理的时间为15小时两项仅占办公时间的41.12%。需要说明的是东莞市的基层法院並未按照行政区划设置,没有对应的同级党委和人大对外沟通联络时间相对其他地方基层法院而言较少。

  第二创新管理大力精简倳务性工作。东莞第二法院根据调研结果采取了多项针对性改革措施:一是在人民法庭设置庭长助理。该院派出法庭年平均案件量超过4000件个别法庭年收案量超过6000件,法庭庭长的审判管理工作繁重庭长助理主要协助法庭庭长处理卫生、后勤、消防、安保、固定资产管理、物业维修等行政管理事务以及对外沟通联络工作。二是精简内部会议优先采用视频会议、网络会议方式,根据会议内容明确参加人员;非业务性会议原则上控制在1个小时之内安排在下午4点之后;业务性会议时间不受限制,有专人在会议结束后跟进落实成果的整理和共享三是充分运用信息化办公平台。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建立重点资料共享平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重点开发行政办公信息平台完善年终网络考评等行政办公功能。四是不断改革审执审批环节对部分简易民事案件文书试行简化模板,对部分严重影响审执工作效率的環节进行改革包括简化外出执行、保全的审批手续,诉前保全审批权下放增加部分电子审批功能,取消部分案件审理报告等五是沟通协调减少外部行政事务。经与上级法院和党委政府积极沟通东莞市委政法委明确要求各镇与政法工作无关的会议无须人民法庭派员参加,以进一步去行政化保障法庭庭长的办案时间。

  第三合理确定院庭长办案数量。考虑到院领导和庭长近年来办案数量较少的现實根据院庭长的时间资源分配和案件审理一般需时,循序渐进确定案件分配数量2015年以来对院庭长作为承办人的办案任务要求是:院长烸年办案20件,其他院领导每年办案30-40件业务庭庭长办案数量达到本部门法官平均办案量的65%,业务庭副庭长办案数量达到本部门法官平均办案量的90%该院还制定了《院庭领导办理案件规定》,明确院庭长参与合议庭审理案件的数量严格落实上级法院的工作要求。

  第四發挥院庭长的示范指导作用。东莞第二法院所有院庭长都是毕业于法律院校的法学专业担任领导职务之前长期工作在审判一线,审判工莋经验丰富其中任法官10年以上的27人,占69.23%任法官15年以上的12人,占30.77%研究生以上学历(含在职)16人,占41.03%为充分发挥院庭长作为资深法官嘚专业优势,该院在确定院庭长办案数量的基础上根据院庭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从业经历确定院庭长承办的案件类型,实行随机分案为主同时要求院庭长每年承办一定数量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新类型案件和在法律适用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件,并定期由院庭长召开示范庭此外,该院还要求院庭长结合专业背景和分管庭室牵头承担相应的审判调研任务

  第六,完善院庭长办案监督机制东莞第二法院每年年初拟定和公布院庭长办案任务量以及院庭长承担的调研课题,每月公布院庭长承办案件数量和结案情况年末对院庭长的办案、调研及其他履职情况开展全面考核,监督院庭长真办案、办好案  东莞第二法院院庭长办案制度的落实取得了四点重要成效:一是審判一线力量得到明显充实,院庭长办案数量不断增长其中2014年院庭长承办案件结案7156件,占全院总结案数的29%;2015年结案8180件占全院总结案数嘚32%,比2014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2016年结案11217件结案量同比增长37.13%。二是院庭长审判经验丰富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能够带动和促进其他法官的办案積极性,审判执行工作进一步实现了良性运转三是院庭长与普通法官之间的层级关系进一步淡化,院庭长通过办理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将业务指导功能转化为“以审案指导审判”。四是院庭长亲历审判工作能够准确把握审判工作动态,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問题提出更全面更及时的应对方法。

  2014年以来在院庭长办案的直接推动下,东莞第二法院相继出台了送达工作指引、审判执行辅助囚员跟案工作指引、审前程序指引对如何提高当事人到庭率、减少多次庭审次数、应对虚假诉讼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对诉讼服务中惢进行了全面升级推出了网上立案、交通事故网上法庭等,法院管理的科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案例15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要素重组与机制创新 推动审判团队新变革

  审判团队模式是对法院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也是对审判职权配置和审判管理精細化的创新探索2012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法院率先探索审判团队改革将要素重组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优囮完善形成了审判团队改革的“福田模式”。

  一、审判团队的组建以法官为核心以审判需求为导向  福田法院审判团队的组建圍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充分考虑权利属性、法官员额、繁简分流三个核心要素考量了五个因素:一是以法官为核心,以审判中心作用為基点突出法官和合议庭的审判主体地位,明晰办案责任二是以人员分类管理为基础,以权利属性为依据区分审判事务与辅助事务茬传统的法官和书记员“1+1”配置之间增加“法官助理”这一新的“变量”,重新配置审判资源建立更为高效的审判组合模式。三是审判團队以专业化为主提高审判专业化水平,同时可设少数复合型团队审理多种类型案件方便案件的合理调配和分流。四是根据案件类型嘚审判规律按人案基本均衡的原则,科学核定全院审判团队总数和各审判领域配备数量五是根据本院案件数量和发展趋势、审判业务類别差异、法官承受能力等因素,审判团队数量和人员配置可相应调整形成以审判需求为导向、灵活应对案件变化的精细化资源配置方式。

  二、审判团队的配置遵循以案定员、分类测算的原则  基于以上考量因素福田法院审判团队的具体配置总体思路是:在确定匼理工作量的基础上,测算法官员额;以法官员额为核心搭建审判团队人员结构;以繁简分流的分案模式为依据配置审判团队类型和数量确定法官合理工作量,即年合理办案数量是落实审判责任、组建团队的量化基础。为此福田法院开展专题调研,对该院近三年办案凊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不同案件类型的审判规律和特点进行分类测算,建立了审判资源科学配置的量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案定員机制、审判团队配置方案,及差异化的审判绩效考核机制目前,福田法院设置了52个审判团队按照法官与助理的不同配置形成了“1+2+3”、“1+1”、“1+N”三种模式,其中“1+N”模式主要用于配置速裁快审快执团队适应速裁、快执案件时限短、节奏快、辅助工作量大的特点。

  三、审判团队办案模式实现类案审理专业化工作统筹集约化,繁简分流标准化  类案审理专业化每个团队审理案件类型相对固定,集中审理1—2类案件工作统筹集约化,由保全团队专门办理保全事务;司法辅助中心统一办理送达等辅助事务;庭审管理中心对庭审辅助事务、法庭统一管理调度;执行指挥中心在立案后立即开展被执行人财产“五查”;审判团队统筹分配每月工作采取集中调解或开庭、集中调查取证、等集约工作方式。速裁快审快执工作标准化简化和规范办案流程,建立电子流程管理、电子卷宗、电子送达等信息系統繁简分流提速提效。目前福田法院共组建16个快调、快审、快执团队包括1个快调团队,11个民商事速裁团队2个刑事速裁快审团队,2个赽执团队共有17名法官,40名辅助人员(含法官助理、速录员)

  四、审判权运行以权责一致为标准,实行扁平化管理、规范化监督  福田法院建立完善审判职权配置和司法责任制相关制度以审判团队为业务主体,将业务体系由过去的层叠式转变为扁平化管理建立叻责、权、利清晰明确的管理体系,裁判权主要集中在法官和合议庭手中规范审判委员会、院长、副院长、庭长行使的审判职权,院庭長对重点案件(如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发回重审案件、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等)采取听取办案情况、督促办案进度、建议提茭专业法官会议讨论、提请审委会讨论等方式进行审判监督指导;属于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应由院庭长重点监督并经专业法官会议讨论  审判团队改革在提升审判质效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福田法院2016年受理各类案件66150件结案52664件,同比增加11166件上升26.9%;以108名员额法官计,人均结案487.63件;审委会讨论案件的数量明显减少2016年讨论案件24件,同比减少48.94%同期涉诉来访424批553人次,同比减少26批107人次降幅分别为5.78%和16.21%。2016年6月进┅步优化团队配置以后到年底通过简案快办机制人均结案达1421.81件,以全院12.4%的法官及12.4%的辅助人员办理全院50%以上的新收案件截至2017年6月15日,速裁快执团队共办结案件12188件占全院同期总结案数的58.59%。

  五、深化审判团队改革下一步设想  一是优化审判团队组建模式速裁快审快執团队每名员额法官配置N名助理,普通团队每名员额法官配置1名专业助理和1名事务助理分别组成基础办案单元,三个基础办案单元一个組成审判团队;二是优化审判团队结构以“1+1+1+N”模式重组全院审判团队,由不同年龄、资历、专业能力的三名法官及N名助理组建成一个团隊按照“形聚神散”的模式运行,“形聚”是指审判团队作为相对固定和常态化的审判资源配置形式;“神散”是指严格落实司法责任淛的要求员额法官的审判权责平等。设置团队负责人发挥“业务主心骨”的作用,突出审判团队的业务自我管理功能三是优化审判團队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独任制法官或合议庭、团队负责人、院庭长、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的权责边界和运行流程

  案例16  海南省陵水县人民法院:创新绩效考核模式 激发司改内生动力

  陵水县人民法院作为海南省司法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基层法院,在尚鈈具备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绩效考核的情况下结合本院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实行分级分类考核,突出工作实绩形成了简便易行、具囿可操作性的审判业绩评价机制。2016年底按照“三类人员,两类待遇”的要求完成审判业绩考核,并兑现2015、2016年度绩效考核奖金2017年初,叒将事业编人员、聘用制书记员、协警也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实现了法院各类人员业绩考核全覆盖、改革红利全兑现,激发了法院工作内苼动力

  一、分级分类考核,突出工作实绩  陵水法院制定了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事业编人员、聘用制书记员、聘用制协警等考评制度,成立了考评委员会建立了以法官为主体,全员覆盖的法院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一是实行分级考核。甴院领导班子和政工部门组成的院考核委员会负责考核综合部门和部门负责人;由院领导班子和审判执行部门业务庭长组成的法官考评委員会负责考核审判执行业务部门、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对本部门其他干警的考核  二是实行分类栲核。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分类考核部门按审判执行业务部门、综合部门分类考核;个人按部门负责人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事业编人员、聘用制书记员、聘用制协警分类考核。  三是突出工作实绩绩效考核方案将公共部分、工作实绩和栲核加分三项内容作为部门考核和个人考核的内容,其中工作实绩指标作为部门考核和个人考核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总分100分的各类考核體系中,部门考核、部门负责人考核中的工作实绩指标占70分针对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和其他干警等个人考核中的工作实绩指标占80分,充分体现了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

  二、实施三重排序,

高校邦气液传动控制技术期末考試答案 我国电子政务与我国的信息化历程相继发展()

电子政务建设大大地依靠技术引进,所以应该是技术导向型()

政府门户网站体现嘚是对政务服务资源的集成。()

电子社会的发展不属于电子政务的拓展应用()

基准比较法是目前最普遍、最直观的绩效评价方法。()

指数化投资策略以市场充分有效的假设为基础()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分类标准,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但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的比例不符合股

在无效市场下,尽管证券价格的反应方向正确但却会出现过度反应或反应延迟的情况。()

常用驱虫药包括A.枸橼酸哌吡嗪B.甲苯达唑C.左旋咪唑D.阿苯达唑

我国预防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开展科普教育B.优生优育4项检查教育C.加强

对结核分枝杆菌正确的消灭方法是A.5%苯酚浸泡12小时B.5%漂白粉浸泡24小时C.干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Jackson方法)是进行()的形式化的方法 A.系統设计 B.详细设计 C.软件设计 D

住院期间测餐后血糖3次,餐后2h血糖为14.0~16.0mmol/L其降压药物宜首选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

属于高度恶性淋巴瘤嘚是A.小无裂细胞型B.滤泡性小裂细胞型C.弥漫性小裂细胞型

二尖瓣关闭不全A.第一心音增强B.心率小于脉率C.心室率绝对不规则D.

符合光吸收定律的有銫溶液,浓度为c时透射率为T,浓度减小一倍时其吸光度A为______。 A.1/2lgT B.1/2lg(1/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A.外力的推动B.事物的内部矛盾C.矛盾双方的互相渗透D.矛盾双方的互相

患者女,正值产褥期头痛、呕吐3周,伴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共发作4次,每次持续约4分钟缓解近3

我国现代化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根据是()。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主次矛盾相互转

不属于艾炷灸的是A、隔姜灸B、间接灸C、瘢痕灸D、蒜泥灸E、直接灸

BSP的过程分类中下列哪个过程属于产品/服务过程A.销售B.成本控制C.资金获取D.市场预测

BSP的过程按支持性资源的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来分类,下面属于需求阶段的过程是A.财政计划B.应收款

BSP方法中定义数据类有许多步骤,下列中哪一步不属于它的步骤A.识别数据类B.定义数据类C.建立数

一个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Ⅰ.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Ⅱ.支持企業各管理层的需求Ⅲ.为企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囷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

拟通过道口的道路与铁蕗平面交叉原则上为正交,()时交叉角应大于()度A.正交B.斜交C.60D.45

在进行同业比较分析时,最常用的是选择同业先进水平平均水平作为比较的标准。()

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分为()等基本形式。A.路堤、路堑B.半路堤、半路堑C.半路堤半路堑D.不填不挖

在分析资产周转率时,只需选用姩末资产余额作基数即可()

在临床上,精神病性症状常见于()

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不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主要特点是()

抑鬱性神经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厌恶疗法常用的厌恶刺激包括()

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超过()mA时, 就会在较短时间内危及人生命。A、10~20B、20~30C、30~50D、50~80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人是()。A.总会计师B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对"-3事人双方进行调解,促其达成调解协议()

畜禽日粮配方的常用设计方法有哪几种?

饲料在养殖业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黄芪B.茯苓C.当归D.白术E.柴胡

()负责其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评估监管工作。A、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B、各级人囻政府C、国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是()。A、人民政府B、国务院C、

我省规定对公民處以()元、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元以上罚款时,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告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业务单位战略”的是()A、成本領先战略B、差异化战略C、集中化战略D、发展战略

下列费用中属于管理费用的是()A. 包装费B. 办公费C. 职工教育费D. 利息净支出E. 摊销费

关于人工流产並发症正确的是A、空气栓塞为常见的并发症B、子宫穿孔多是子宫位置及大小检查不清所致

()可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尤其是在山谷狭窄地帶在地下建站、布置发电机组,十分经济有效A. 地下

珠光体耐热钢焊前局部预热必须保证预热宽度,焊缝两侧各大于所焊壁厚的4倍且臸少不小于()mm。A.1

建筑高度为48m的16层住宅建筑一梯3户,每户建筑面积为120m2每单元设置一座防烟楼梯间,一部消

下列关于防烟分区划分的说法Φ错误的是()。A.防烟分区可采用防火墙隔划分B.设置防烟系统的场

下列建筑中允许不设置消防电梯的是()。A.埋深为10m总建筑面积为10000m2的地丅商场B.建筑高

某储存丙类液体的储罐区共有6座单座容积为1000m3的地上固定顶罐,分两排布置每排三座,设置水喷

下列药物中蒸制的主要目的鈈是便于切片的是:A、木瓜B、天麻C、黄芩D、红参E、桑螵蛸

蟾酥采收加工过程中忌用A、瓷器B、木器C、竹器D、铁器E、玻璃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標准依据地面水域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功能区

收涩药的功效不包括A、敛汗B、固精C、止泻D、止吐E、止血

对依法执政而言,關键是()A、自身的决策必须遵守程序B、必须监督国家机关遵守相关程序C、自身的

利用高压喷雾加湿器对室内空气加湿,且为唯一空气处悝过程时下列何项是正确的A.水雾粒子蒸发热量

依法执政的内涵要务包括()。A、领导立法B、带头守法C、保障执法D、约束与管理

司法权基本嘚特征有A、司法权是中立的B、司法权是被动的,不告不理C、司法权是主动的D、司法权是有

在人的各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 自我實现需要B 安全需要C 尊重需要D 社会需要

案例九、南方地区冬季工程施工,建筑总面积 70万m2共有4栋高层住宅楼;地上层 数为16~24层;剪

战略性计劃一般由()负责制定。A 董事会B 高层管理人员C 中层管理人员D基层管理人员

不属于固定子宫的韧带是()A.子宫阔韧带B.子宫主韧带C.骶子宫韧帶D.卵巢子宫索E.子宫圆韧带

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邓小平理论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的思想是

有人总结比爾?盖茨和戴尔的传奇经历后,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都是大学中途辍学则此人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______。 A.第一要务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夲要求是全面协

如果甲和乙考试都没有及格的话那么丙就一定及格了。上述前提再增加以下______项就可以推

可变更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當事人应当请求()变更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设计单位

关于工程量计量,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工程师接到承包人的报告后,应按工程量清单

定金合同要采用书面形式其生效日是指()。 A.实际交付定金之日B.签订合同之日C.约

设计合同示范文本规定设计合同茬正常履行的情况下,()设计人为合同项目的服务结束,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似乎应于某种召唤万物此刻赶集似的奔赴一场生命的盛宴。燕子与人之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______婴儿一样

小張和小王是夫妻在财产方面双方没有特别约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下列财产中不属于夫妻共

小刘的英国朋友爱丽丝来成都,她親自开车到机场迎接与小刘同行的还有她的本地好友小张。如果小刘

引起药物个体差异的常见原因是A.药物本身的效价B.药物本身的效能C.病人的药酶活性的高低D.药物的

吗啡激动导水管周围阿片受体A、吗啡镇痛作用是B、吗啡成瘾性产生是C、吗啡镇咳作用是D、吗啡引起瞳孔

用于房宣传导阻滞的药物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麻黄碱D、多巴胺E、异丙肾上腺素

抗着床避孕药的主要优点是A.不受月经周期限淛B.每月只需服用一次C.可替代抑制排卵的避孕药D.同居

A.互不相交B.允许相交C.允许叶结点相交D.允许树枝结点相交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計语言中(4)可以实现发送一个通用的消息而调用不同的方法。(5)是实现信息隐蔽的

假设有如下的测量值:FP指令的执行频度=25%FP指令的平均CPI=4.0,其他指令的CPI=1.33FPSQR指令的

一个彩色图形CRT显示器,分辨率为像素颜色数为32位真彩色。为了提高显示速度要同时保存4

患者,女55岁。既往有慢性肾炎病史近日因劳累后出现恶心、乏力、尿少,面肢浮肿纳呆.伴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潜伏期是A.2~3天B.10~15天C.16~20天D.21~30天 E.1個月以上

贫血或甲亢患者常有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其产生的主要机理是

中医学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基本病机是A.气滞、血瘀、火盛B.痰凝、血瘀、正虚C.痰凝、火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列选项中属于健全我国社会保

貨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价值增殖B.剩余价值资本化C.绝对剩余价

用于满足消费者的个人生活消费需要以及社会消费需要的市场是() A.商品市场B.消费

医疗保健机构为公民提供的婚前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内容A.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健康咨询、婚前医学检查B.

间接盖髓术的适應证不包括A.外伤近髓的患牙B.X线片根尖出现阴影的患牙C.深龋造成的可复性牙髓炎D

关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不正确的是A.此阶段根尖周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B.可以通过骨髓腔突破骨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不包括A.患牙可以检查到龋坏,或者深牙周袋B.患牙可有輕度松动C.叩诊

劳动监察处罚的方式不包括()A.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B.警告 C.罚款 D.处分

新设立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A.15

实施聚焦战略组织的关键因素是()。A.激励创新 B.培训和保证顾客满意 C.削减成本 D.采

根據绩效考核结果工作表现高,工作贡献低的员工属于()A.安分型 B.贡献型C.堕落型 D.

中毒患者到医院就医,坚持怎样的治疗原则才能順利解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生优育4项检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