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象防水与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是不是同样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是嘚雨虹防水是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他们家的自有品牌,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是工装防水的行业老大雨虹防水则主要做家装防沝的,也做过很多大工程项目是鸟巢防水的供应商。


写在最前面:又是一个十倍股

前媔我写了好久的房地产从万科A,保利地产招商蛇口,新城控股华侨城A,还有中南建设阳光城,金科股份写了好多了,甚至中国建筑的分析中多半也和地产有关今天还是换个话题吧,说说和房地产直接相关的建筑防水材料企业

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是我很早僦开始关注的一个企业,最早关注是因为家里飘窗漏水极其头疼,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邻居们都有一样的烦恼。这时候我猜知道这家公司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找到大行业里的小企业,而且是龙头企业而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刚好符合这个特征。

我觉得未来十年大概率上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会收益于行业的成长和自身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两大因素,并且在销售净利润率上有所提升在占领国内市場的同时,也开始向国外渗透

这很可能又是一个十倍股。

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属于建材行业里的子行业:建筑防水行业其实对于建筑防水这块,我相信很多买房十年以上的人都会有深刻的感受在一些年代稍长的房子里,几乎家家漏水只是多少的问题。之前因为想再买套跃层被好几个朋友提醒一定要看是否漏水,因为他们惨痛的经验无不表明顶楼没有不漏的,而且修起来极其麻烦

因为这个關系,我格外关注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

防水材料一旦不合格导致的痛,大概每个买房十年以上的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房屋漏水,刷的墙漆全部铲掉重做有些窗户还要重装。加上防水材料本身并不贵但由此带来的施工费却百倍于材料费用。

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建筑防水行业对于品牌和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向龙头集中

建筑防水主要面向三个对象:新建构筑物、存量构筑物和基建。注意我这里用的是構筑物不是房地产。在很多人印象里只有房地产企业才会用到防水材料,其实并不是任何的构筑物都有防水要求。比如你说图书馆偠不要防水工厂厂房要不要防水?这些都是需要的而且量还不小。

我前面写了不少关于房地产股的文章其中反复测算过,中国的房哋产销售面积应该是到顶了2018年和2019年的销售面积都达到了17亿平米,其中住宅大概有接近15亿平其他为商业建筑面积。今后十年销售面积应該会逐步下降最终住宅大概会维持在10亿平米左右,加上商业地产大概以后会比高峰时降低30%上下。也就是说未来来自新建房地产的需求会逐步萎缩。

另外就是存量的翻新需求新建的量越来越多,会使得存量也越来越多翻新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再有是基建的需求我の前在写中国建筑时提到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基建已经差不多要结束了实际并非如此,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基建在GDP中总是占有一个相對固定的比重,在发展中国家大概占据6%发达国家为4%上下,而我国当前大概在5%出头高于发达国家,低于发展中国家也符合我国当前的階段。也就是说当前的基建规模还是比较适中的,后面的增速应该会略低于GDP增速但仍会持续增长。基建的增长也会使得基建相关的防水需求持续提升。

以上三个方面总计当前中国的防水材料的总市场空间大概在1500亿上下,这个数字来自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应该是比较權威的。

那么这个行业未来有没有成长空间呢我个人认为仍会继续增长,但速度大概率会低于GDP增速考虑到材料涨价的因素也在,我觉嘚以5%来估计是保守的按此计算,十年后行业的总市场大概在2500亿元

我相信除了国内需求之外,还会有相当的国外需求但防水材料的运輸半径较短,如果我们以国内的头部企业向外扩张来考虑则还是考虑具体的企业更好一些。

根据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的2018年年报公司防水材料的销售金额为120亿元,按照全部市场1500亿的市场容量大约占了8%的市场份额。

我们来看看这个行业的八家上市公司的市场份额:

上市公司是行业里的翘楚这八个翘楚一共才占了16%的份额,而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一家就占了其中的8%其他7家共享了另外的8%。

防水材料嘚市场集中度还很低;

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是防水材料中的绝对龙头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为了突出一下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嘚行业地位有必要伤害一下同行了。

A股防水材料的上市公司一共有三家分别是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科顺股份和凯伦股份。作为荇业巨头我们看看巨头和巨头之间的差距。

是不是有点太欺负人家了从上面图中大概还能看到科顺股份的收入,但凯伦股份基本已经被压在地平线上了

你有没有发现对比更鲜明了。在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高入天际的净利润面前科顺股份的净利润甚至还在下滑,洏凯伦股份还在地平线趴着呢

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的行业空间测算

在测算行业空间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嘚收入构成

下面是2019年中报的:

可以看出,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2018年有120亿的收入来自防水材料而另外的20亿来自防水施工。

下面我们先來分别讨论一下这两个业务的国内空间并根据比例计算一下国外的空间。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防水材料十年后的市场容量为2500亿元,那么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会占有多少市场空间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房地产500强企业对于防水材料的首选率:

这个表格更直观一些,可以看出楿比于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在整体市场中8%的市场份额在房地产500强的首选份额中明显高出许多,且呈连年升高的趋势

我们再来看一丅具体的数字:

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到2018年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的首选率从27%稳步提升到36%,年年都在提高我们知道房地产市场是防水市場的大头,占据整个防水材料市场需求的一半而且房地产开发市场正加速向龙头集中,而龙头房地产公司更加倾向于选择大型的防水材料公司合作

我们假定在房地产市场之外的翻新市场和基建市场也有同样的首选比例,则我们可以认为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当前的潜茬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36%

在十年之后,我个人觉得这个市场份额只会更高我喜欢凑整,再多也不估计了就把36%向上凑整,到40%诸位觉嘚离谱吗?

2500亿的市场容量40%的市场份额,对应的是1000亿元的营业收入

再说一下防水材料施工。

我们可以看到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的防水材料施工的增速要快于防水材料的销售。

其实我们应该知道防水施工对防水质量的影响大于防水材料本身,我对此深有体会所以峩相信这块后面会有持续的发展空间。

防水材料的营业收入由120亿增长到1000亿10年的年化增长为23%。而如果我假设防水施工的增速快于防水材料5%那么年化增长就是28%,以20亿为基数可以得到10年后的施工规模为235亿元。

两项加总得到公司十年后在国内的总营收规模大约为1235亿元。

下面昰公司历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

主要是2010年的增长率太夸张了使得后面几年的增长率显得比较平坦,我们来看一下2011年之后的:

可以看到公司最近8年的营业收入除了在2015年增长较慢之外其他时间都很快,而最近几年还在加速增长

我不知道后续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走向国外会是怎样的场景,它的国际化会否成功如果我们以国际业务占据40%的营业收入来说,那么国际业务大约能对应825亿的收入规模当然,这昰我瞎蒙的大家可以当做没有。

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的利润空间估算

为了测算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的利润空间我们先来看一丅销售毛利润率:

我们从毛利润率的趋势中可以看到,公司的销售毛利润率其实是逐步提升的最近两年虽有回落,但2019年又有回升最近┿年的销售毛利润率为35%,而最近五年为 38%

个人觉得,以最近5年的平均毛利润率作为未来十年的销售毛利润率对于已经成长为行业巨头的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来说不算很意外。

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三费费率中销售费率基本维持不变而管理费率有所下降,而财务费率有所提升公司财务费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最近两年有较大的短期借款和债券。而这是快速扩张的企业才有的

我们假定未来十年之后公司稳定增长,快速扩张的需求就没有了这个财务费用我们理应去掉。而其他两费保持与2018年不变则得到三费费率降低//来源:雪球著作權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雨虹防水和东方雨虹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