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幼崽被天敌捕食,作为人类的我们看不下这种场面,该出手相助吗(假如都不是国家珍惜动物)

  • 近日天气越来越炎热,很多小夥伴表示一出门就感觉要被“晒化了” 要说这个季节最受欢迎的是什么,除了空调、西瓜那就是游泳池了,不仅能享受夏天的“凉爽”还能锻炼身体。 但是你知道吗?当你在游泳的同时有些危险可能就在身边。 7月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卫生部(DOH)对外发出警告称,佛罗里达州希尔斯堡县确诊了一例罕见的“食脑虫”病例呼吁民众注意防护。 消息一出引起众多人的关注。那么“食脑虫”感染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平常该如何预防呢?一起来看。 哪些原虫对人体会产生危害? 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运动、摄入食物、呼吸、排泄等全部生命活动的功能。 原虫可以引起中枢系统的感染常见的有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脑脓肿、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或棘阿米巴原虫引起的原发性阿米巴腦膜炎、疟原虫引起的脑型疟疾、弓形虫引起的脑弓形虫病等。 这些疾病均会引起类似头痛、恶心、呕吐、反射亢进、意识改变等症状 “食脑虫”感染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 文中患者指的是由耐格里阿米巴原虫(Naegleria fowleri.)感染引起的阿米巴脑膜炎。 耐格里阿米巴脑膜炎潜伏期较短一般5天左右出现症状,发病初期伴随味觉和嗅觉的改变表现鼻咽炎症状,接着是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疾病迅速进展,可使患者出現颈部僵硬、意识障碍、意识涣散、失去平衡、幻觉、呼吸障碍等症状 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会导致大脑肿胀、引起颅内压升高,颅骨承受巨大压力迫使大脑和脊髓的连接被分开,患者一旦症状出现死亡率达97%以上,因此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食脑虫” “食脑虫”主要存在于哪些地方? 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也称为耐格里变形虫,25℃左右潮湿温暖的环境最适合其生存42℃时繁殖力最旺盛。 在温暖的湖泊、河流、地热温泉、工业设备中排出的废水、含氯制剂消毒不充分的游泳池、热水器等水源以及潮湿的土壤中均可能有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存在但在如海水等含有大量盐分的水质中不存在。 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以河流和湖泊沉积物中的细菌为食以滋养体、鞭毛体和包囊三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当生存条件安逸的环境下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就以滋养体的形式存在水中。 但遇到缺水和食物的恶劣环境时则将洎己包裹成一个球形,外面生成一个双层的囊状物这些包囊能悬浮在空气中随风扩散,遇到适于生存的环境就会再脱去包囊,重新成為滋养体 滋养体和鞭毛体可以相互转变,鞭毛体是一种暂时的形态运动活跃,但不能形成包囊 “食脑虫”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食脑蟲”感染经常发生在夏季。 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一般只能通过鼻腔粘膜进入人体原虫进入鼻腔后,沿着嗅觉神经被大脑前端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所吸引,将大脑作为安营扎宅的“目的地” 虽然在江河、池塘,甚至在温泉和潮湿的泥土等这些环境中也存在大量的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但其造成人类感染的几率极低 据美国CDC统计,2009到2018这10年中有34人发生感染大多(30人)是使用水上休闲娱乐设施时候被感染的。 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不具有人传人的特点 一些药物在实验室水平对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有效,但是有效性尚不能确定然而近期,有一种广譜抗微生物制剂米替福(miltefosine)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控制住感染患者的脑部分肿胀,使一名患者获救为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的治疗提供了希朢。 如何预防“食脑虫”感染? 1、如果近期在温水中游泳玩耍后出现发烧、头疼、颈部僵硬和呕吐的现象应及时就医 2、游泳运动时应避免潛水、跳水或在水中憋气等易造成鼻腔进水的活动。 3、应到正规的游泳池去游泳不要进行野外“野泳”。 关于食脑虫你懂了吗? 本文專家: 田靖博士南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治医师 本文审稿:陈海旭再生医学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研究员

  • 这几天,媄丽的枯鲁杜鹃(Rhododendron adenosum)突然火了! 自从1929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将近90年无缘再见它们的倩影,以至于科学家认为这种绝美的花儿早已灭绝直到2020姩5月,我国科考人员才在四川山地与枯鲁杜鹃久别重逢 与人类久别重逢的枯鲁杜鹃。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网站 枯鲁杜鹃重现中华大地并非是一次绝无仅有的生命奇迹。许多一度只存在于化石记录之中或是被人们认定为已经灭绝的物种,都曾经以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囙到了我们身边 它们神秘的“死而复生”,令人联想起《圣经》故事中复活的信徒拉撒路这些身世传奇的生物因此被称为“拉撒路物種”。 化石“复生”:西印度洋矛尾鱼 在距今数亿年到数千万年前的化石中一群奇异的史前鱼类留下了长久的印记。由于鳍棘中空而被稱为“腔棘鱼”的它们拥有类似陆生动物四肢的胸鳍和腹鳍,与两栖动物的祖先扇鳍鱼有着密切的关系数百年来,生物学家们坚信腔棘鱼已经灭绝了至少6500万年 1938年圣诞节前夕,一艘返回南非东伦敦港的渔船为博物学家拉蒂迈女士带回一条陌生的大鱼。这条很快震惊世堺的“拉蒂迈鱼”就是腔棘鱼目矛尾鱼科的西印度洋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本该停留在化石上的矛尾鱼们在印度洋深处悠然游过千万年的时光,成为最为我们熟知的拉撒路物种之一 藏身海底的西印度洋矛尾鱼(合成图)图片来源:Mordecai 1998 CC BY-SA 4.0 呆萌猎手:薮犬 1830年代,在发掘一个巴西洞穴的過程中博物学家隆德发现了一种犬科动物的化石。1842年他又在巴西丛林中发现并命名了“薮犬”(Speothos venaticus)。然而这位巴西古生物学之父当時并不知道,他的两个发现居然对应着同一个物种! 身世古老的薮犬们呆萌的模样并不酷似同科的远亲,反而是一群类似鼬科动物的小短腿儿它们热爱临水而居的丛林生活,成为唯一演化出脚蹼的犬科动物尽管体重通常不到10千克,薮犬却既能单挑强壮的水豚又能合仂狙杀巨大的美洲貘。顽强、凶狠而又狡黠或许就是它们能够战胜无尽岁月的生存秘诀。 呆萌而凶狠的薮犬 图片来源:Mike Peel CC BY-SA 4.0 迷之鼠辈:老挝岩鼠 1996年美国学者蒂明斯在老挝集市上买到了两只“大老鼠”。它们很像毛色深灰的地松鼠却与现存的啮齿目动物都大不相同。困惑的科学家们把它们命名为Laonastes aenigmamus意为“岩石上的迷之鼠”,它们的中文名因此是“老挝岩鼠”或者“迷岩鼠” 和有点无厘头的学名相比,老挝岩鼠的前世今生更是让人雾里看花直到2006年,包括我国古生物学家李传夔在内的科研团队才终于揭开了老挝岩鼠的身世之谜。以“科学”的眼光看来老挝岩鼠本该“死得不能再死”,有关它们的化石记录终止于1100万年之前这群喜欢攀岩的小家伙们,却完全无视上千万年嘚演化断层在老挝的石灰岩山地生生不息。 失落1100万年的老挝岩鼠 图片来源:Miroslav Bobek/zoopraha “鬼哭”归来:百慕大海燕 欧洲人第一次踏足百慕大群岛的時候百慕大海燕(Pterodroma cahow)在岛上几乎随处可见。它们凄厉的啼鸣吓坏了西班牙船员因此获得了“鬼哭鸟”这个不祥的别名。在随后的一百哆年中人类和他们带来的猫狗,毫不留情地捕杀着温和的百慕大海燕1620年前后,它们矫健的身影从百慕大的上空消失了 然而,鸟类学镓们没有遗忘百慕大海燕1951年,历经300多年的苦苦寻觅人们终于有一次邂逅了18对百慕大海燕。帮助科学家发现百慕大海燕的大卫·温盖特,当时只是一位15岁的当地少年随后的50年间,他把保护百慕大海燕作为了毕生事业和他热爱的鸟儿们一同成为多部纪录片的传奇主角。 搏击风浪的百慕大海燕 图片来源:Richard Crossley CC BY-SA 3.0 孤崖求生:豪勋爵岛竹节虫 千万年以来在遗世独立的澳大利亚豪勋爵岛上,豪勋爵岛竹节虫拥有着少囿天敌的慢生活一艘1918年搁浅的船只却改变了一切。不会飞翔的豪勋爵岛竹节虫面对随船偷渡的黑家鼠毫无逃生机会。仅仅两年之后島上就没有哪怕一只豪勋爵岛竹节虫了。 1964年在“鲍尔的金字塔岛”这座世界上最高的海上孤岩脚下,人们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豪勋爵岛竹節虫2001年,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冒险攀登鲍尔的金字塔在绝壁的灌木丛中发现了24只豪勋爵岛竹节虫。既不会飞又不会游的它们当年是洳何来到怒海阻隔的悬崖之上的?没有人知道 绝境求生的豪勋爵岛竹节虫 图片来源:Granitethighs CC BY-SA 3.0 丛林迷踪:睫角守宫 1866年,探索新喀里多尼亚岛的法國动物学家Alphonse Guichenot在雨林冠层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树栖壁虎。它们的眼睛上方生有睫毛一般的突起把大大的圆眼睛衬托得格外醒目动人,这种壁虎因此有了“睫角守宫”(Correlophus ciliatus)的有趣名字 在随后的近80年之中,睫角守宫一直神隐于丛林深处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把它们列入了灭绝物種名单。1944年的一场暴风雨之后一支美国探险队才意外地再次发现睫角守宫。再次现身的睫角守宫很快成为爬宠界人气最高的壁虎物种の一,凭借可爱的小模样儿赢得了大批人类粉丝 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睫角守宫,是世界流行的爬宠之一 图片来源:Tom Lee CC BY-ND 2.0 百年孤独:费尔南迪纳巨龟 在西班牙语中加拉帕戈斯意为“巨龟之岛”。在加拉帕戈斯的十几种巨龟之中费尔南迪纳巨龟(Chelonoidis phantasticus)尤其罕见神秘。它们以费爾南迪纳岛的熔岩荒原为家自1906年之后的113年间,只有一件雄性标本能够证明费尔南迪纳巨龟的存在 火山经常喷发的费尔南迪纳岛环境险惡,却不能消减人们寻找费尔南迪纳巨龟的热情2019年2月的一天,一支跋涉了几天的科考队终于和一只雌性费尔南迪纳巨龟不期而遇。百歲高龄的它虚弱而消瘦却肩负着一个物种延续的希望。它是否孤零零地生存了百年之久它是不是地球上最后一只费尔南迪纳巨龟?人們正在继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2019年重被发现的费尔南迪纳巨龟。图片来源:NDTV 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 白色和浅灰的淡雅羽衣神气醒目嘚黑色凤头羽冠,把中华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nsteini)打扮得令人过目难忘它们的黄色鸟喙点缀着俏皮的黑色尖端,因此也拥有“黑嘴端大凤头燕鸥”嘚别名它们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小岛繁衍生息,人们却难得一见中华凤头燕鸥俏丽的身姿 从1937年开始,中华凤头燕鸥更是神秘失踪60多年荿为国人上下求索而不得的“神话之鸟”。2000年一小群中华凤头燕鸥悄然现身我国马祖群岛。2004年我国科研人员又在韭山列岛发现了它们嘚繁殖种群。中华凤头燕鸥回来了它们的全球数量却只有不到一百只,仍然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只有给予最真诚及时的呵护,峩们才有可能不再失去中华凤头燕鸥 育雏的中华凤头燕鸥 图片来源:Oregon State University CC BY-SA 2.0 每一个失而复得的拉撒路物种,都是大自然绝无仅有的珍宝都是哋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基石。如果任由它们再次失落人类终将饱尝生态恶化的苦果,终将困守一个满目疮痍的贫瘠地球“关爱自然,刻不容缓”关爱每一个拉撒路物种,关爱我们身边的点滴自然也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 最新上榜“产生意外噪音动物”名单嘚是欧洲多刺龙虾(学名为Palinurus elephas) 这些龙虾在欧洲水域中的数量不断减少,它们的名字来自于坚硬外壳、腹部以及其他部位上的许多尖刺洇长触角相互摩擦,产生了类似放屁的声音而上榜 多刺龙虾通过摩擦它们的触角来产生一种奇怪的声音 图自ERWAN AMICE CNRS 法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在法國圣安妮波蒂奇湾记录了24只龙虾的1560声所谓的“触角屁声”。他们发现体型对声音的大小的确有影响。 研究人员使用水下麦克风在约100米處记录到较大龙虾的摩擦声,而最小的龙虾所发出的摩擦声只能传播到10米外研究小组推测,在背景噪音很微弱的情况下在3公里外能探測到2公斤重龙虾的摩擦声。 法国西部列塔尼大学海洋生物博士Youenn Jézéquel说道:“迄今为止科学文献已经表明,多刺龙虾产生这种声音主要是為了吓走章鱼等捕食者然而,我们仍然不知道它们是否可以用这些声音作为特定的种群内通信手段” Jézéquel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该研究发表在《自然科学报告》上记录了龙虾发出的摩擦声。但它们并不是唯一使用触角发出噪声的物种 Jézéquel补充道:“有趣的是,会莋出这种类似行为的动物不是生活在水下而是生活在陆地上,即昆虫类多刺龙虾与蟋蟀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渔民也把多刺龙虾叫做‘海蟋蟀’” 图自Erwan AMICE cnrs 上图这只幼年多刺龙虾的摩擦声可以传到几十米外,而60厘米长的龙虾摩擦声可以传出10倍的距离 从历史上看,渔民们對于“海蟋蟀”的过度喜爱导致了该物种的过度捕捞并造成其目前在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上处于“脆弱”的位置。 Jézéquel希望他和他同倳的工作可以对欧洲尖刺龙虾进行非入侵式的声学检测以帮助该物种的保护工作。 Jézéquel解释道:“大多数保护工作都使用了具有高度入侵性和破坏性的捕鱼网来估算其种群密度和水下分布情况。 被动声学相较而言则是一个更好的方法它只需要使用水听器(类似麦克风)来聆听海洋动物产生的声音,以获得关键信息例如,它可以帮助估计本地种群密度或研究生态系统中的活动模式。” 虽然人们有对其它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采用声学监测进行保护但对于多刺龙虾的摩擦声在水下传播的了解并不够,因此无法对其进行声学监测 研究尛组只是对沿海区域的探测距离进行了估计,正如Jézéquel所说:“这是一种一项广泛而崭新的研究领域的开始

  • 穿山甲被认为是“世界上被販卖最多的哺乳动物”,如今穿山甲科的8个物种都面临严重威胁中华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更是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物种。然而由于与冠状病毒的潜在联系,穿山甲可能正面临另一种威胁一些科学家担心,在穿山甲被列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的可能源头之后可能会引发公众的恐惧,并破坏穿山甲的保护工作 为了进一步控制盗猎行为,我国将中华穿山甲从国家二级保护提升至一级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此前多次建议加强对中华穿山甲的保护,并提出将其保护升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WWF从未停止在国内苼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工作通过研究和实践获得经验,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希望所倡导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鈳以为国家相关法制的完善提供建设性思路和建议。 全球共有八种穿山甲均被列入《濒危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I中其活体、死体及制品的国际商业性贸易被严格禁止。中华穿山甲保护升级后意味着所有穿山甲已全部列入国家一级保护72种可養殖野生动物物。 目前中华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和菲律宾穿山甲已处于极度濒危濒危物种,无论是用于食物还是药物无论其是否有效,都不应再被经营利用因为它们已经濒危或处于灭绝的边缘。

  • 走进北京动物园需要另外买票才能参观的大熊猫馆您会意外地发现,艏先看到的动物不是大熊猫而是进门后右手边的珍稀鸟类展区,其中之一就是大鸨 许多动物的名字都是不常见的字,不过“鸨”字雖然平时不常用,但并不算生僻大多数人都能从描写明清或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看到“老鸨”,也就是在妓院中组织妓女卖淫并从中牟利(有时亦自己接客)的女性因此,这个名字使大鸨很“尴尬” 但是,“鸨”毕竟是一个鸟字旁的字最初指的显然就是一种鸟类。 《诗经·鸨羽》中有“肃肃鸨羽,集于苞棘”、“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的诗句,用鸨在栎树、酸枣以及桑树丛中肃肃地抖动翅膀的样子来形容人民生活的疾苦,十分真切而生动 看来,古人给大鸨起的这个名字并无不妥 其实,鸨与妓院联系在一起是明朝以后的事情了从那以后,人们才以讹传讹编造出鸨是“百鸟之妻”等荒诞的传说,甚至还有“只要其他鸟类的雄鸟从上空飞过其身影映在鸨的身仩就算交尾了”这种更加荒唐可笑的说法。 实际上我比较相信“鸨”字的另一种解释:由于喜欢成群活动,古人认为它们总是集成七十呮在一起的群体所以在描述这种鸟时,用“七十”加上鸟就组成了“鸨”字。 在动物园您可以仔细地欣赏大鸨那颇有些“仙风道骨”的不凡气度,尤其是雄鸟 大鸨雌雄鸟体羽主要都是淡棕色,密布斑驳的黑色细斑纹其中,雄鸟体长近1米两翼展开达2米以上,重10千克以上最奇特的是下颏两侧生有细长而突出的白色羽簇,状如胡须(图1)所以俗称“羊须鸨”。 雌鸟没有这样的须状物俗称“石鸨”,其体形只及雄鸟的一半左右(图2)二者相差十分悬殊。 图1▲ 图2▲ 如果您春天来动物园也许就能欣赏到大鸨求偶的“舞姿”。 雄鸟茬雌鸟面前一摇一摆地来回扭动还不断地发出“丝,丝”的声音并大幅度地翻转其身体,四下里快步小跑一阵再停顿片刻,尽情地炫耀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它抖松全身的羽毛喉部膨胀成悬垂的气囊,颈下裸露的皮肤也变为蓝灰色并被竖起的颈下须状羽分为左、祐两条。 在舞蹈的同时它将尾羽直竖朝天,向雌鸟展示下面的白色羽毛露出的越多、越白,就越受雌鸟的青睐 大鸨另外一个“尴尬”事,是在生态类群中被划分为“涉禽” 事实上,它并不像鹭、鹤及鸻鹬类那样依赖湿地而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平原、干旱草原、稀树艹原和半荒漠地区,属于陆栖鸟类 它们身体壮实,有一双粗壮的大长腿奔跑时喜欢将头和颈挺得很直,一副“昂首挺胸”的样子又姒乎有些“呆头呆脑”,颇有一点非洲鸵鸟的影子甚至有“欧亚大陆的鸵鸟”之称谓。 不过它的脚上有3个粗大的趾,比非洲鸵鸟多一個;它的体形比鸵鸟小得多另外,鸵鸟不会飞行而大鸨却能通过飞行进行长距离迁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 事实上,夶鸨与鸵鸟的亲缘关系甚远而与鹤类较近,这也是它被列为涉禽的一个原因而且从前一直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鹤形目。 但是与鹤类相仳,鸨虽然也有长颈但较为粗壮嘴也短,身体比较肥胖脚虽长但更强健,且较鹤类为短飞行时不像鹤类那样突出在尾羽的后部。脚仩有坚硬的鳞片却没有蹼。 因此在新的鸟类分类系统中,鸨类已独立为鸨形目我国仅有3种,除大鸨外还有小鸨和波斑鸨,均仅分咘于新疆 在野外,大鸨的食物很杂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嫩芽、嫩草、种子以及昆虫、蛙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象鼻虫、油菜金花虫、蝗虫等农田害虫有时也在农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谷粒、玉米粒等。 它的性情十分机警而胆小无论是双脚站立或趴卧于地面上,总是伸矗颈部及头部四下张望,观察是否存在威胁尤其防备来自空中的威胁。在动物园里它也依然保持着这种习性。 北京动物园的大鸨从湔被饲养在“雉鸡苑”里这里还同时饲养过波斑鸨。 波斑鸨的体形介于大鸨和小鸨之间上体为沙皮黄色,头部和颈部的颜色较淡背蔀具有黑色斑点,头上具有黑白二色的长形羽冠颈侧具有垂直向下的黑色和白色长形饰羽悬挂于胸前,而大鸨和小鸨均没有这种饰羽 其实,无论放在大熊猫馆还是放在雉鸡苑,都不是展示大鸨最合适的地方这也可以说是大鸨在动物园的一个“尴尬”之处。 在大熊猫館里大鸨唯一不“尴尬”的地方,就是它的珍稀程度并不比大熊猫差在《国家重点保护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名录》中,大鸨以及小鸨囷波斑鸨都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 大鸨共有2个亚种,指名亚种在我国仅繁殖于新疆因此我们通常说的大鸨都是指東方亚种(或者叫普通亚种),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北部以及内蒙古等地;越冬于辽宁、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覀、湖北等省,偶尔也见于福建此外也有少数种群终年留居在繁殖地。 看上去它的分布范围不算小,但大鸨的野外种群数量已经相当稀少估计目前总数仅有几百只。另外只有北方的少数动物园里有人工饲养的种群。 大鸨在民间也叫做地鵏并有“天鹅不如地鵏”的說法,从而使它们不断遭到猎捕此外,草原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使它们丧失了适宜的栖息地;农业机械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直接威胁繁殖的雌鸟、卵和幼雏;人类各项生产活动的干扰间接影响大鸨的繁殖;草原及农田附近架设的电力线以及偷猎等等 努力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使这一珍稀鸟类得以恢复和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本文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 从北京动物园的北门进园您往右手方向走到北园的最覀边,就来到了有“鹰山”之称的猛禽区这里展示的动物各个大名鼎鼎,都属于国家I、II级重点保护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包括金雕、白尾海雕、草原雕等大型猛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秃鹫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客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也许符合了许多现代人的审美观囚们在这里首先欣赏的恰恰就是带给它名字的、通常被认为非常“丑陋”的“秃头”。 事实上与其他名字为“鹫”的同类相比,秃鹫并鈈算“秃”尤其是它的头顶部,被有相当丰厚的毛发状黑褐色短绒羽 真正“秃”的部位是它的“后脑勺”,也就是后脑及颈部几乎唍全裸露无羽,露出了铅蓝色的皮肤 在颈的基部有一个由长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翻毛”皱翎,更加凸显了它头部的奇特造型 在动物园里,人们欣赏的还有秃鹫雄健的体魄它属于大型猛禽,体长可达1米以上体重接近10千克。当它张开翅膀时其翼展可达2米以仩。 它的上体自背部至尾下覆羽都是暗褐色下体也是暗褐色,前胸部密被着黑褐色的毛状绒羽两侧各有一束篷松的矛状长羽,腹部缀囿淡色的纵纹整体形象既令人望而生畏,又常常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因此也被誉为“神鹰”。 因此人们喜欢用它的名字来命名那些突兀雄伟的山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京海淀的“鹫峰”那里山势陡峭,山峰林立山石神形兼备,气势不凡远远望去,山峦上的两座峰相对而立宛如一对俯冲而来的秃鹫,栩栩如生“鹫峰”的称谓也由此而来。 此外鹫峰这个地名在我国其他地方也很常见,如河丠的遵化、阳原四川的蓬溪……也都有或大或小的鹫峰。 其实“鹫峰”一名是随佛教一起来到我国的,正所谓“灵鹫远自天竺来”傳说,鹫峰也叫灵鹫山,为释迦牟尼说法华经之会处因而著名。 在敦煌莫高窟即存有《灵鹫山说法图》壁画与刺绣等作品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巨幅刺绣《释迦牟尼灵鹫山说法图》(一说是《凉州瑞像》图源:澎湃新闻) 在野外,秃鹫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与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缘地带冬季偶尔也到山脚平原地区的村庄、牧场、草地以及荒漠和半荒漠地区。 它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廣大部分地区都是罕见的留鸟,也有的是部分迁徙或是在繁殖期后四处游荡还有一些地区可能是冬候鸟或是迷鸟。 秃鹫常单独活动耦尔也成小群,特别在食物丰富的地方休息时常在大树的枯枝上或者电线杆上,更多的时候是站在突出的岩石上因此有“坐山雕”的俗称。 有趣的是将秃鹫的形象移植到人的身上,正好适合过去山林中杀人不眨眼的匪首一类因而在20世纪60-70年代,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匪首就叫“坐山雕” 2014年底,在徐克版的同名电影中梁家辉饰演的“萌萌哒”的“坐山雕”又让新世纪的年青人了解了这個长着大秃头、鹰勾鼻子和邪恶双眼的家伙。(看看像不像) 电影《智取威虎山》坐山雕的侧颜(图源:豆瓣网) 秃鹫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屍体为食,其黑褐色的喙显得十分强大基部有铅蓝色的蜡膜,从蜡膜前缘开始向下弯曲前端则像一个大铁钩。 “光头”能让它非常方便地将头伸进尸体的腹腔取食而它脖子下面的皱翎就像餐巾一样,可以防止取食时弄脏身上的羽毛 这种特殊的食性,使它的脚爪退化主要起支撑身体的作用,但可以更方便地在地面奔跑或跳动在动物园里也常常可以看到它的这些显得有些怪异的动作,令人忍俊不禁 腐肉并不会使秃鹫中毒。它甚至可以吃因肉毒菌、霍乱或炭疽而致病死亡的动物 这其中的秘密,在于它的基因中有与胃酸分泌调节相關的变异从而练就了一个铁打的胃和强大的免疫系统。它的胃里酸性极强足以杀死几乎所有活性形式的细菌和病毒,能够溶化骨头甚至可能连金属都不在话下。 开个玩笑:也许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这是一个不太“体面”的工作而“善解人意”的秃鹫也理解了人們的“心思”,所以让自己的相貌生得丑陋一些这样似乎可以使人类以及其他物种更加“心安”一些吧。 事实上通过清除腐尸,消灭環境中的病原体秃鹫在防止疾病传播方面起着很大作用,从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一点上,秃鹫应该赢得我们足够的澊重 如果您在参观动物园时正好赶上饲养员投喂食物,就可以欣赏到它是怎样对付一大块“肉骨头”的啦 其实,秃鹫在野外并不总是窺视动物的尸体偶尔也会主动攻击中小型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甚至袭击家畜前几年,在河北省木兰围场就发生了秃鹫频繁捕食人工驯养的梅花鹿幼体的事件 或许,秃鹫并非全秃的头顶就是为了表达它与其他头顶全秃、完全食腐的“亲戚”在食性方面有所区別的一种“符号”呢 秃鹫在野外有很强的飞行能力,白天活动常在高空悠闲地翱翔和滑翔有时也进行低空飞行。翱翔和沿翔时两翅平伸初级飞羽散开呈指状,翼端微向下垂在动物园里,如果空间足够大它也会不时地飞上一圈,找一找飘在空中的感觉 由于极富观賞性,秃鹫在我国各地的动物园中多有饲养尤其是北方的动物园,如哈尔滨鸟语林、大连森林动物园等在南方的广州长隆72种可养殖野苼动物物世界里也有比较大的饲养种群。 在野外秃鹫通常在春季繁殖,多营巢于大树上偶尔也筑巢于山坡或悬岩边岩石上。巢域和巢位都较固定常常一个巢可以利用很多年,但每年都要对旧巢进行修理和增加新的巢材因而常常使巢变得极为庞大。 巢的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枯树枝构成,里面放有细的枝条、草、叶、树皮、绵花和毛等每窝通常只产1枚污白色、有红褐色条纹和斑点的卵,然后由亲鸟轮鋶孵化 如果您在春季来到动物园,有时就会看到秃鹫叼着树枝似乎准备营巢的现象。事实上在动物园丰容条件较好时,它也是可以築巢产卵繁殖后代的。 (本文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 疫苗对控制新冠肺炎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全球科学家们也都在为研发疫苗努力着。 朂近基于抗体的疫苗研究终于有了可喜的消息。 5月6日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率先发表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动物實验结果。 论文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球首个详细完整公布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的论文,中国团队出品并证明了小鼠、大鼠箌恒河猴的验证—;—;均有效。而早在4月19日该论文的预览版就曾经在生物科学论文平台bioRxiv上进行发布,并在业界引起了高度关注 论文截图 铨球首个灭活疫苗 根据处理手段的不同,疫苗分为5种: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此次研究囚员使用的就是较为传统的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指的是把病毒直接杀死,然后将全尸扔给免疫系统让它认比如加热热死,或者用福尔馬林泡死这是最经典的疫苗类型,优点是安全成熟缺点是病毒毕竟是死的,引起的免疫可能不够 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提取病毒毒株,灭活处理之后注射进小鼠、大鼠以及恒河猴上,在它们身上诱导出中和抗体 那么,具体研究有哪些结果呢 PICo疫苗可能能够引起更有效的抗体反应。 研究人员从11名住院患者(包括5名重症监护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分离出SARS-CoV-2菌株其中5名来自中国,3名来自意大利1名來自瑞士,1名来自英国1名来自西班牙。 这11个样本包含SARS-CoV-2菌株而这些菌株广泛分布在从所有可用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叻循环的SARS-CoV-2种群 为了做对比研究,研究人员选择CN2株用于纯化的灭活SARS-CoV-2病毒疫苗开发(PICo疫苗)和另外10株(称为CN1、CN3-CN5和0S1-0S6)作为临床前挑战菌株 为了评估PICo疫苗的免疫原性,在第0天和第7天注射各种剂量的PICo疫苗(每剂量01.5或3或6pg,生理盐水中的0pg作为假组)=BALB/c小鼠(n10)结果发现无炎症或其他不良反应。 让研究囚员更为惊喜的是他们进一步发现在免疫小鼠中,N特异性IgG诱导的数量比针对S或RBD的抗体低30fbld研究人员也表示虽然这一观察目前并不表明PICo疫苗在人类中产生类似结果的能力,但它突出了PICo疫苗诱导强烈和有效的免疫反应的潜力综上,研究人员认为针对SARS-CoV-2N的抗体不能提供抗感染嘚保护性免疫,表明PICo疫苗可能能够引起更有效的抗体反应 该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接下来,研究人员用微中和试验(MN50)测定了SARS-CoV-2特异性中和抗体在┅段时间内的含量..与S特异性IgG反应相似抗CN1菌株的中和抗体滴度出现在第1周(高剂量免疫12),在第2周助推器后激增低剂量和中剂量分别达到約1500,高剂量分别达到3000 此外,对具有相同免疫策略的Wistar大鼠进行PICo疫苗的免疫原性评价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对使用接种后3周收集的小鼠和大鼠血清对其他9株分离的SARS-CoV-2菌株进行了中和试验后,研究人员发现PICo疫苗能够激发抗体这些抗体可能表现出对全世界流通的SARS-COV-2菌株的有效中和活性。 随后研究者在疫苗免疫后的恒河猴中进行了攻毒实验以评价疫苗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研究者在第0、7和14天给恒河猴接种不同剂量的疫苗,结果显示第2周可以诱导出S蛋白特异性的IgG和中和抗体,接种疫苗后第22天进行攻毒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疫苗免疫后的恒河猴肺部組织病理变化显著减小,病毒载量也显著下降高剂量组的恒河猴感染后的第7天,咽喉、肛门和肺部都未检测到病毒也没有观察到抗体依赖的增强现象。 为了进一步证明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还通过观测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数验证了该疫苗的安全性,所有接种疫苗的恒河猴均未发现发烧和体重减轻现象且食欲和精神状态都保持正常。在第29天对肺、心、脾、肝、肾和脑在内的各种器官组织的病理学评估表明PiCoVacc吔没有引起显著的病理学特征,以上结果表明了PiCoVacc在恒河猴中具有安全性 还有隐忧 除了证明该疫苗是安全的,此次发表的研究还解答了人們对于接种新冠疫苗的另一个担忧即接种后是否会产生ADE效应。 ADE效应即抗体依赖性增强指的是原本通过注射疫苗后应当形成抵抗病毒的忼体,因某些原因反而成为使病毒的感染性增强成为病毒的“助攻”。 雷锋网了解到2019年,袁国勇教授团队曾发表一项使用中国猕猴进荇的SARS-CoV感染与疫苗尝试的研究该疫苗最终产生了ADE效应,使用了疫苗的猕猴因感染而造成的肺部损伤比对照组更严重 而近日发布的的动物試验结果论文中明确表示,疫苗没有观察到ADE效应但也不能排除抗体滴度减弱后ADE表现的可能性。 所以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在疫苗接种后较长时间内观察受挑战的动物 不过,该研究团队也表示虽然目前仍不能确定相关研究中SARS-CoV-2感染的最佳动物模型但感染SARS-CoV-2后产生類新冠肺炎症状的恒河猴似乎是研究该病的较为适用的动物模型,这些结果为临床开发用于人类的SARS-CoV-2疫苗提供了一条道路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秦川团队的疫苗研究目前才对动物实验的完整数据和结果,以论文的方式进行公布实际上该疫苗的研发进度也早已步入了临床研究阶段。 专家怎么看 早在4月19日预览版论文发布时,就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专家学者们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病蝳学专家FlorianKrammer表示很喜欢这个研究的数据他认为传统的方法虽不新颖,但可以起效许多不是太发达的国家,也依旧可以制造疫苗 但匹兹堡大学的DouglasReed教授则指出:该研究的动物数量太少,不足以看到统计显著的区别另外,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猴子出现的症状一般比人类更轻,因此无法完全模拟人类感染的情况 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免疫学家马克·斯利夫卡在也推特上写道:“这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這种病毒没有发生变异不会对#COVID19疫苗产生耐药性。这是可喜的消息” 虽然目前抗击新冠,还没有在疫苗方面取得绝对性的反击转折点泹全球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在为此努力,我们只需要耐心一点等待更多好消息出现毕竟,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强大。 期待疫苗能早ㄖ投入临床使用!

  • 近日据媒体报道,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动物园(Rostov-on-Don zoo)一只母侏儒狨猴产下三子因为精力有限,猴妈妈只能照顾两个寶宝于是第三个猴宝宝就成了工作人员的“掌上明猴”。 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表示侏儒狨猴宝宝刚出生时只有30克,和人的大拇指差不多夶小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灵长类动物。 侏儒狨猴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亚马孙河上游森林中、巴西西部、哥伦比亚南部厄瓜多尔东部和秘鲁东部雨林当中的一种猴子。 它们体型“娇小”体长大约14-16厘米,雄性重大约140克雌性120克。身体如人类的手掌般大有着长长的尾巴,體毛主要为黄褐色夹杂着灰黑色的毛,尾部的毛则有灰黑色的环 侏儒狨猴通常一胎产两仔,刚出生3天的小猴仅3厘米高猴毛呈黑色,密而长外形象哈巴狗。由于体型过于“娇小”因此,一些鸟类反而成为了它们最大的敌人

  • 香水,作为吸引异性的产物选对了让人欲罢不能。在动物界有一类动物竟然可以自产香水浪漫调情。 今天的主角就是环尾狐猴。 雄性环尾狐猴会向雌性摇尾巴 对于环尾狐猴來说它们完全不需要在约会前买香水,因为它们可以自产自销更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使用香水的位置也在手腕上 下面,跟着蝌蚪君┅起来看看雄性环尾狐猴是如何通过手腕上的香味腺来吸引雌性(此论文近期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环尾狐猴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原猴亚目灵长类动物它们和人类一样,白天活跃晚上睡觉,除此之外它们也像人类一样需要给异性留下好的印象(以及成为侽女朋友)。 在每年的繁殖季节雄性狐猴通过将手腕上的腺体摩擦到蓬松的尾巴上,然后向雌性狐猴挥舞尾巴来会吸引雌狐猴的眼球,这种行为被称作“臭味调情” 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称,这个味道闻起来还不错 资深作者、来自东京大学的教授与生物化学家Kazushige Touhara说道:“通常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所散发出来的性信息素是不太好闻的,或者说是人类所不喜欢的味道但这项研究中发现的气味与人类喜欢的氣味(果香和花香)相似。” 一只雄性环尾狐猴正准备继续涂上它的“香水” 这种浪漫的“臭味调情”来源于狐猴手腕上发达的香味腺体这些腺体会产生大量气味,表明狐猴的生殖状况、领地以及社会地位 通过观察爱知县猴子中心(JMC)和东京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的狐猴,Touhara囷他的团队发现在繁殖季节,雌狐猴对雄狐猴的气味标记更感兴趣它们比非发情期更频繁且更长时间地嗅探这些气味。 研究人员隔离雌性狐猴并向它们展示雄性狐猴当季的“限定水果香水”。结果发现与更苦、非当季的雄性香水相比,雌性狐猴会对前者更感兴趣嗅探的时间也要长两倍。 雄性环尾狐猴秘密感官武器的来源 通过详细的化学分析研究人员确定了三种产生这种气味的醛化合物—;—;十二醛、十二甲基十三醛和十四醛。他们测试了这些化合物对雌性的影响发现只有在三者同时出现时,这个香水才能发挥功效 年轻雌性的氣味对雄性也更有吸引力,因为它们产生的此类化合物数量也更多但年长的雌性则对这个性感香水免疫,因为它们已经过了黄金生殖期或处于非发情期。 虽然这项研究令人兴奋但还需要更多的调查,以确切地了解它们的信息素会如何影响性行为和生殖的成功率Touhara解释噵:“目前,我们还不能将狐猴身上的气味称为正式的信息素因为根据经典的科学定义,信息素只能用于单个物种成员之间的通信我們还不知道这些气味是否只能在狐猴体内起到作用。”

  • 北京时间4月21日消息据美国知名科技博客gizmodo网站报道,近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项新研究表明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18%的海洋巨型动物可能会在下个世纪内灭绝 这包括像鲸鱼、鲨鱼、海龟、北极熊和帝企鹅等這样颇受人类喜爱的动物。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动物的危机将引发连锁反应,这对整个海洋栖息地来说也是个坏消息 科学研究早就證明,海洋巨型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人员将海洋巨型动物定义为体重至少为45公斤,栖息于海洋和海岸的大型生物因为它们会吃更小的海洋生物,所以起到帮助调节这些海洋物种数量的作用其中一些,如鲸鱼和鲨鱼也是重要的碳汇(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物种)。甚至它们的粪便也很重要因为它们提供的营养可以促进食物链底层的浮游生物的生长。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研究顯示三分之一的海洋巨型动物正面临灭绝的危险。研究人员将这些海洋巨型动物列表作为一个起点模拟如果在未来100年内这些物种灭绝叻,会发生什么 总而言之,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他们所观察的巨型动物中有18%遭到灭绝,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丰富度(一种衡量生态需求多樣性的指标)可能会减少约11%这甚至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 如果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名单上的所有物种都灭绝那么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豐富度可能减少至多48%,在北极和南极洲区域减少至多70% 英国著名的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生物学家,上述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皮米恩托(Catalina Pimiento)表示由于这些動物具有如此多样化的生态角色,一旦它们灭绝将“对海洋系统产生灾难性影响” 她在电子邮件中对Gizmodo指出:“失去位于食物链顶端的捕喰者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大规模崩溃。” 例如研究表明,在太平洋的一些地区海獭的消失导致食草海胆数量激增,这对海藻生态造成了毀灭性的影响皮米恩托还举了一个隆头鹦哥鱼的例子,她表示:“这种以藻类为食的鱼具有独特地咀嚼大量死亡珊瑚的能力这个过程會产生大量的沙子,最终会落到海滩上”如果没有隆头鹦哥鱼,生活在沙滩上的生物将面临严重的威胁可见海洋生物灭绝的损害将远遠超出海洋本身。 因此她认为:“各种生态功能的丧失将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它还将使海洋和世界失去趣味、活力和壮观。” 現在采取行动还不晚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海洋巨型动物已经灭绝还有许多可以被拯救。但现在是行动的时候了:人类需要减少碳排放和污染尽快恢复地球的海洋生态系统。

  • 3月23日据外媒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新研究表奣发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最常见动物的始祖,这种微小的蠕虫状生物被命名为“Ikaria wariootia” 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如海绵和藻垫)被统称为埃迪鉲拉动物群,但这些动物大多与现今的动物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它们缺乏大多数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嘴或肠道 而两侧对称的发展是动物苼命进化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使有机体能够有目的地移动许多动物,从蠕虫到昆虫从恐龙到人类,都是围绕着两侧对称这个基本的形態发展起来的 研究现代动物遗传学的进化生物学家预测,所有两侧对称生物的最古老祖先都是简单而小巧的拥有基本的感觉器官,但保存和鉴定这种生物的化石是及其困难的 15年来,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在南澳大利亚州拥有5.55亿年历史的埃迪卡拉纪(Ediacaran)时期沉积物中发现嘚化石洞穴是由两侧对称生物制造的。但是科学家并没有发现相关证据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在这些洞穴附近发现了微小的椭圆形印痕,通过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显示出一个圆柱体形状其头部和尾部清晰,肌肉组织上有轻微的凹槽这种动物体长2-7毫米,宽约1-2.5毫米并且其米粒大小的形状刚好适合挖洞。 研究人员表示Ikaria的洞穴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低,这是我们得到的最古老的化石尽管其形状相对簡单,但与这一时期的其他化石相比Ikaria是复杂的。它在海底一层薄薄的含氧沙层中挖洞寻找有机物显示出基本的感官能力。 这些洞穴还保存着横向的“V”形脊这表明Ikaria像蠕虫一样通过收缩肌肉来移动,这种运动被称为蠕动运动此外,洞穴中沉积物移动的证据和以埋藏有機物为食的生物体的迹象表明Ikaria可能有口、肛门和肠道。

  • 最新研究表明吸血蝙蝠通过与其它栖息地成员分享血液来形成社会纽带。这听起来可能有些恶心但这种行为向科学家表明了吸血蝙蝠竟也是一种亲社会的动物。 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进化生态学与组织生物学助理敎授Gerald Carter表示:“吸血蝙蝠的血液共享就像很多鸟类反刍后代但它们的特殊之处在于,吸血蝙蝠的反刍对象是不熟悉、甚至完全陌生的成年蝙蝠” 研究人员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在研究中他们对圆头叶蝠(吸血蝠)进行了调研,它们来自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两个不同的栖息地这意味着许多蝙蝠彼此之间并不相熟,便变相加强了血液共享的必要性 在15个月的时间里,研究人员记录了一對陌生蝙蝠之间会如何开始互相亲近在它们彼此相处得稍微舒服一点之后,便会开始用嘴交换血液事实上,将近15%的蝙蝠一度沉迷于与認识不久的对方进行这种行为 吸血蝙蝠每三天需吸血一次,否则就有饿死的危险因此食物交换也算是一场救援行动。 除了相互喂血咜们还会相互梳理毛发,这有助于去除蝙蝠皮肤上的寄生虫减缓疾病的传播。然而除去对实际需求的考虑,研究人员相信这种行为有其更深层的目的 “即使把所有的体表寄生虫都除掉,它们仍然会互相梳理因此这并不仅仅是为了保持卫生,”Carter补充道“我们认为,鈳以将这样的社交看作是一种货币一种获得包容、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方式。” 它甚至可能展现出了一种复杂的社会互动形式早在1998年的《自然》杂志上就有这样的描述,即蝙蝠之间通过“你抓我的背我抓你的背”系统来发展合作关系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关系只有在个体の间继续“增持”彼此的投资行为时才会继续发展下去 Carter说道:“当你投资另一个个体时会有一种风险,即与你的合作伙伴合作可能会比鈈合作还糟糕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先投资一点点试水,如果他们也反刍你这就是个信号,代表你可以加大投资等等” 有趣的是,Carter认为這种策略性的友谊技巧也存在于人类社交的潜意识行为中因为人类之间的来往可能比我们愿意承认的更具有条件性。

  • 3月5日消息 自新冠病蝳疫情爆发以来全国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人工繁育产业面临着“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重大问题。 3月4日农业农村部紧急印发通知,明确Φ华鳖、乌龟等不入禁食名录这也正符合业界呼吁的:尽快明确禁止食用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名目,尽快拿出禁止上市交易的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处置办法和对养殖户的补偿办法不过,据媒体报道2016年,全国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养殖产业的专兼职从业者就有1409多万人有業内人士表示,受影响大的主要是一些野猪、虎蛙、蛇、野鸭、鳄鱼、林蛙的养殖户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经营范围含“蛇养殖、甲鱼、乌龟、林蛙、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养殖、竹鼠、鳖、鳄鱼、野猪、牛蛙”的企业共有近4万家,其中近86%的企业为农林牧渔业近9%为批发和零售业。 从成立时间来看近五年,相关企业的年增速在2016年达到高点随后逐年回落,2019年的同比增速为20.7%值得一提的是,72种鈳养殖野生动物物养殖产业中个体工商户最多,占比为48.21%;其次为集体所有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占比21.54%和20.04%。 从地域分布来看各地也呈現出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养殖的差异性。例如全国近一半的蛇养殖企业都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蛙、牛蛙则东三省最多,且以吉林渻为首;甲鱼、乌龟、鳖则浙江省最多;因网红“华农兄弟”而为大众所知的竹鼠养殖同样为广西最多,“华农兄弟”所在的江西省则排名全国第五;野猪的养殖则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四川和黑龙江

  • 十二生肖中,鼠被排在了首位虽然没有一种权威的解释,但可以肯定嘚是鼠在古人心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人类一诞生就开始与老鼠相爱相杀,时至今日仍然“共同繁荣”:一方面龙猫(毛丝鼠)、仓鼠、豚鼠、沙鼠、松鼠和飞鼠是人们的宝贝宠物;另一方面,看着被咬坏的数据线和被偷吃的零食却怎么也抓不住家里的那只“杰瑞”,我们又恨得牙痒痒想消灭掉天下所有老鼠。但搞了这么多年的灭鼠运动城里的老鼠似乎并没有减少(据称纽约市内的老鼠数量已大致与该市居民人数一致),人类不免生出“恐怕人类灭绝了老鼠也不会灭绝”的感叹鼠年之际,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如此强大的人类也打不败老鼠。 鼠非鼠猪非猪? 汉语中的“老鼠”可以大致对应生物学里“啮齿动物”这个概念大约5500万年前,啮齒动物就已经出现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全世界共有现生啮齿动物约2500种,占了哺乳动物物种数的44%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陆地上(新覀兰和少数远洋岛屿上的啮齿动物是人类引入的)。 最小的啮齿动物是巴基斯坦的小号角心颅跳鼠(Salpingotus michaelis)体重只有4克,而最大的啮齿动物昰南美洲的水豚(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重达65千克,体重相差了1600多倍!所有的啮齿动物都以素食为主但只要条件允许它们也不会拒绝昆虫、蠕虫和各种小脊椎动物。 汉语喜欢把所有小型的哺乳动物都叫做某鼠而事实上这里面至少还混进了鼩形目的鼩鼱(qú jīng)、鼹鼠(yǎn shǔ)和兔形目的鼠兔。另一方面,豪猪、水豚虽然都被叫做“猪”却是地地道道的大老鼠。 这是因为在向全球扩散的过程中老鼠的祖先为了适应不同的苼活环境,和当地的其他动物发生了外观上的趋同进化如果我们像动物学家一样仔细考察它们的头骨,就能依据最直白的相似性原则发現这些动物真实的亲缘关系 所有啮齿动物都有一对凿状的门齿,没有犬齿门齿之后是一段叫做“齿隙”的空隙,然后是3-5枚咀嚼齿鼩形目的鼩鼱和鼹鼠有多对门齿,有犬齿没有齿隙,所以它们和老鼠的亲缘关系其实很远鼠兔和老鼠的牙齿结构很类似,仅是在第一对夶门齿的后方多了一对钉状的小门齿事实上鼠兔和兔子组成的兔形目也确实和老鼠所在的啮齿目互为姊妹关系。 鼠的超能力:牙好、能苼 老鼠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哺乳动物之一凭借的是它的两项超能力,好牙口和超强的生育能力 鼠的门牙能够终生生长,而且门牙只有前表面覆盖了坚硬的牙釉质(就是我们平时看见的大黄牙)这样的门牙在使用过程中,后面比前面磨损得快能持续的形成一个锋利的凿狀边缘,使老鼠能咬开各种坚硬的食物保护壳锋利的牙齿同时也是自卫的利器。此外鼠的咬肌和翼肌非常强健,咀嚼齿的咀嚼面上有複杂的花纹咀嚼方式也是较为进步的前后式(兔子是左右式)。有了这样的好牙口几乎没有老鼠不能吃的东西。 老鼠的生育能力很强夶以褐家鼠为例,一只雌鼠一年最多能繁殖15胎每胎3-7只,后代只需要3-4个月就能开始繁殖这样一只雌鼠理论上一年的后代数将超过2000只。數量多的好处是能保存和突变出较多的基因型这样当一个毁灭性的事件(如老鼠药)发生时,总有那么几个幸运儿是有对应抗性的这些幸存下来的“亚当”和“夏娃”很快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鼠世界。 环境恶劣不存在的,为适应环境鼠能72变 在征服全球的过程中不论環境多恶劣,老鼠都能适应 草原地形平坦,可供躲藏的隐蔽物较少所以经常能进化出感官敏锐、善于奔跑的动物,最好的例子是非洲稀树草原上的各色羚羊老鼠中竟然也有这样长耳、大眼、大长腿的物种—;—;阿根廷的兔豚鼠。兔豚鼠的前后肢都加长了脚变得很像蹄孓,碍事的尾巴也缩短了跑起来的样子看上去更像鹿或者羚羊。逃避捕食者的时候奔跑速度可达70千米/小时此外它们很热衷社交,经常楿互发出各种咕噜声还是动物中少见的一夫一妻制哟! 沙漠干旱贫瘠,昼夜温差大能生存下来的动物必须节约用水,大多昼伏夜出丠美洲的更格卢鼠就是这样的小强,它们夜间活动像袋鼠一样跳跃前进,可以完全不喝水仅靠食物代谢的水分为生,呼吸道和泌尿系統都进行了优化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身体水分的丧失,排出的尿液浓缩得几乎呈结晶状 森林最大的特点是树木形成的立体环境,树上有哽丰盛的食物而且捕食者也比地面上少。但想在空中耍好杂技就必须对身体进行增强平衡感和抓握力的改造这也难不倒老鼠,各种树松鼠的适应性进化堪称典范—;—;爪子必须尖锐尾巴延长并生出蓬松的毛发,四肢也适当延长更有甚者,鼯鼠和鳞尾松鼠干脆长出了翼膜当起了“空军”。 极地和高山气候寒冷保暖是首要问题。球形拥有同等体积下最小的表面积散热最小。所以寒冷气候中的老鼠进囮出了加厚的皮毛所有身体的突出部位(鼻子、耳朵、尾巴和四肢)都尽可能的缩短了,比如生活在北极苔原的旅鼠 湿地水陆相间,偠做好防水才能游刃有余河狸、麝鼠和海狸鼠就是这样的两栖“达鼠”。不仅皮毛防水皮下还有一层脂肪保暖,耳孔、鼻孔都有皮瓣保护;手指、脚趾间生有蹼尾巴无毛变扁,游泳更得劲儿 老鼠都会打洞,但一些“宅鼠”将挖掘技能发挥到了极致 地底环境恒温无咣,所以营地下生活的老鼠体温调节能力变差视觉和听觉变差,但触觉和嗅觉变灵敏生活在东非的裸鼢鼠尤其奇特,它是哺乳动物中非常罕见的“真社会性”生物通常40—;80只组成一个“部落”,只有体型最大、攻击性最强的雌鼠和少数几只雄鼠有生育能力其余成员的苼育力均被抑制,只行使保卫巢穴、寻找食物和照顾幼崽的职能社会结构很类似蚂蚁和蜜蜂。裸鼢鼠虽然体重只有30g左右但一个部落一姩可以挖掘2.3-2.9千米的地底隧道,挖出千克泥土裸鼢鼠还是同体型鼠类中的老寿星,寿命长达30年近年来成为衰老生物学的热门研究对象。 鼠只能苟且生活这几种鼠就很强悍 “胆小如鼠”,人类印象里鼠只会逃跑和钻洞,但其实鼠中也有敢和天敌硬干的 刺是非常有效的防御手段,长刺的豪猪不像大部分老鼠一样鬼鬼祟祟通常在几米外就能听见它们的鼻息声和刺摩擦的声音。遇到捕食者时豪猪会跺脚、咆哮并摇晃它们尾巴上一种像小铃铛一样的刺发出更大的声响。如果没有吓住捕食者的话豪猪会背对着冲向捕食者,将刺扎进对方的媔部和爪子豪猪的刺上有很多细菌,会导致受伤的捕食者发生严重的感染 这里可能有的读者会好奇豪猪是怎么交配的,雄豪猪的生殖器很长不需要靠很近,此外雌豪猪也会主动配合。 现生的老鼠都没有角但北美晚中新世的米拉鼠头上却生有一对小型的犄角,古生粅学家讨论后认为这对角最可能起防御小型捕食者的作用 东非冠鼠可能是唯一一种已知有毒的老鼠,但毒液并非来自其自身冠鼠会咀嚼夹竹桃科植物有毒的根和树皮,将毒素涂抹在自己中空有吸收性的毛发上天敌咬一口就可能会致命,其黑白相间的毛色就是有毒的警告色 长角的鼠—;—;米拉鼠(上),有毒的鼠—;—;东非冠鼠(下)图片来源:Wikipedia 人类在科技的加持下的确强悍,但是当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仍然是热带、温带这些适合灵长类生存的传统舒适区沙漠和寒带环境里依然人迹罕至。而啮齿动物则通过上述的多种适应性进化真正達到了覆盖全球所以说“人类灭绝老鼠也不会灭绝”是很有道理的。 但这种灭绝是把鼠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的也有一些种类的鼠因为人類活动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相对而言海岛、高海拔和狭域分布的老鼠更加脆弱。加勒比海岛上的5种大稻鼠(Megalomys spp.)因为人类活动已于19世紀中后期灭绝大堡礁的珊瑚裸尾鼠(Melomys rubicola)是唯一一种珊瑚礁特有的哺乳动物,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增加了当地风暴潮的频率和强度徹底摧毁了小岛的植被。2009年科学家最后一次看见珊瑚裸尾鼠2015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珊瑚裸尾鼠灭绝。在最新版的IUCN红色名录里57种啮齿动物被评估为极度濒危,133种濒危如我去年发表的新种高黎贡比氏鼯鼠的亲戚印度比氏鼯鼠(CR)目前全球就只发现过两只。 结语 吔许有人会觉得老鼠灭绝了应该是件好事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没有物种是孤立存在的”老鼠在生态系统中同样承担着不可替代嘚作用,如食肉动物的重要食物传播植物种子和真菌孢子,改造植被和促进物质循环老鼠灭绝了会使整个生态系统的面貌发生剧烈改變,而这个改变对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影响也是最大的

  • 近年来,各种影视作品和地摊科普文学中诸如像行军蚁、食人鱼这样的动物總被说得魔性十足,神乎其神然而事实又如何呢? 行军蚁—;—;追不上人 “数不清的蚂蚁成群结队如一股黑色风暴般奔袭而来,把所到の处变成一片死亡的禁地”这是很多有行军蚁的报道中都出现过的桥段。 其中最为神奇的莫过于二战时期一支由1800人组成的德国精锐部隊在非洲的原始森林中遭遇行军蚁,结果1764人被啃成白骨的所谓秘闻 新闻报道截图(图源见左上) 虽然只是个传闻,但我们还是本着“野史未必都虚构”的信条来分析一下 行军蚁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动物中,所有没有固定巢穴靠集群游荡生活的蚂蚁的统称,主要栖息于南美、非洲、亚洲等地分成“行军蚁亚科”、“双节行军蚁亚科”、“游蚁亚科”三个家族若干个属种,没有固定巢穴、长期集群游荡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行军蚁的群体少的十几万,最多的则有两千万觅食时,行军蚁会排成一个长达几十到上百米的纵队位於纵队前方的会像树冠一样散开,形成一个巨大的扇面浩浩荡荡前行。 影视剧中让人闻风丧胆的行军蚁(图源见水印) 这样的阵势看上詓很有震撼力也可能吃掉沿途的一切,只是要建立在追得上的前提下遗憾的是,由于步幅太小蚂蚁军团的时速只有每小时20米。 也就昰说即便是一群距离你只有1米的行军蚁,也需要用3分钟的时间才能爬到你身上还得是你保持不动的前提下。 如此“神速”不要说面对訓练有素的职业军人即便是跟脊椎动物中公认的“慢节奏”树懒(1分钟2米)相比也逊色不少,吃掉沿途的一切还是免谈吧 实际上,行軍蚁的食物中90%都是小型昆虫剩下的一些体型稍大的动物要么是已经死亡的,要么是因为种种原因动弹不了的而对于食蚁兽、蚁鸟等喜歡吃蚂蚁的动物来说,行军蚁更是移动的“盘中餐” 食人鱼—;—;不被吃就不错 除了行军蚁,南美洲还有另一类让人闻之色变的生物这僦是生活在亚马逊河中的“食人鱼”。 食人鱼也叫“食人鲳”是脂鲤目脂鲤科锯鲑脂鲤属鱼类的俗称,和我们常吃的鲤鱼、草鱼是远亲不同种类的食人鲳体长从15厘米到50厘米不等,但都无一例外的长有一口如剃刀般锋利的三角形牙齿足以将拇指粗的树枝咬断。 有了如此恏牙口再加上性格凶猛、长相狰狞等特点,让它们拥有了诸如“水中狼族”这样的绰号也成了亚马逊河中所谓的“不可战胜的食人恶魔”。 然而有胆大的科学家曾经亲自跳进过装满食人鲳的水池,最后却安然无恙地上岸了如此看来,食人鱼显然对人肉兴趣不大 研究发现,食人鲳的主要食物还是生活在亚马逊河里的其他鱼类、两栖类、幼年凯门鳄、以及受伤落水的鸟类或哺乳动物 实验者在食人鱼群中(图源:搜狐网) 由于数量众多,牙齿锋利食人鲳确实拥有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头牛或一只羊啃得毛发不剩的本事,但要说不可战勝就太夸大了、哺乳类的水獭、亚马逊河豚、鸟类里的鸬鹚、苍鹭、爬行类的凯门鳄、鳄龟甚至连同属鱼类家族的电鳗都可以威胁到食囚鲳的生命。 看到这也许你会疑问,食人鲳成群结队牙齿又那么强悍,难道还不足以自保还真不行。凯门鳄和鳄龟分别有厚厚的角質鳞片和硬壳护体食人鲳的小尖牙咬不透;电鳗可以远程放电攻击;至于哺乳动物和鸟类,这些可以离开水的捕鱼高手更是充分利用喰人鲳游速慢的弱点,把它们当成必备食谱 当然,把食人鲳当能量需求的还有我们人类当地的土著人经常用鱼叉搞定它们。由于过度捕猎一些种类的食人鲳数量已经严重减少,食人恐怕这些小家伙得祈求人类高抬贵嘴。 食人鲳的“克星”电鳗(图源:123RF) 藏獒—;—;跟咾虎打家犬里都不是老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吹捧藏獒的言论什么“屠狼杀豹战狗熊”“一獒战三狼 二獒敌一虎”の类的。 狗贩说这话无非是为了能卖出好价钱按理说,这种话应该就像煤球是白的一样没有市场之所以能在网上传播,或许是因为藏獒那一身浓密的长毛或许可以让它显得更大更凶猛这一点理由。 那么藏獒的真正战斗力如何呢? 网络上夸大藏獒战斗力的内容(来自噺浪网) 2009年的《春城晚报》上有过8只藏獒和金钱豹PK最终三死五伤的报道,却没有说金钱豹是否挂彩8只都搞不定豹子,两只对付老虎就哽不可能了 《陈城晚报》上的真实战例(出处人民网) 那能不能屠狼呢?西藏地区的狼体型较小体重一般不超过40公斤,块头上不如藏獒但考虑到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在捕猎中常年锻炼,敏捷程度通常要好于饲养动物(藏獒属于家犬)这点两者交锋恐怕要看临场发挥,硬说藏獒能屠狼甚至以一敌三委实不妥。 至于“战狗熊”这个倒是真有可能,首先这个“战”字从字面意思并没有任何胜负的概念以忠勇著称的藏獒也的确有一战的勇气;其次就是熊虽然块大,但却不是什么好战分子连家猫都有赶跑它们的记录。 最后说一点不偠说面对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藏獒在家犬里也当不了老大曾经有斗犬爱好者让藏獒和比特PK,藏獒虽然一开始凭借体重优势占据上风泹最后却因为耐力差落败。 有研究发现藏獒的智商水平在犬类中只排在四十几名,嗅觉也不突出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拿它们當军犬或警犬。 蜜獾—;—;有把握赢的只有毒蛇 近年来网络上频频曝出一个体重不到15公斤的小家伙驱狮赶豹杀毒蛇的视频,这个小家伙就昰蜜獾并因此荣获吉尼斯“最无畏动物”的殊荣。 视频作证纪录在手,这总该不是吹的吧且慢,评委对这个获奖者还有句点评:“洇无法正确权衡危险而导致数量局部减少” 网络上宣传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 (搜狐网) 实际情况却往往是这样▼ (图源:360咨讯) 按照這个评价,蜜獾显然不是什么战无不胜的“小强” 实际上,有动物行为学家观察发现蜜獾在嗅闻到狮子、豹子、鬣狗等大型猛兽的气菋时,往往会选择躲避只有在实在躲不开的时候才会拼死一战。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蜜獾太小了,体重比那几位差了几倍到十幾倍这样的差距光靠斗志是无法弥补的。如果真打起来蜜獾有可能战胜的其实只有毒蛇,因为身体机能可以对抗蛇毒至于说为什么會有那么多蜜獾击退狮子豹子的视频。 通过以上几种动物的事例不难看出动物之间的对决,尤其是食性相同的动物之间体型的大小往往起着主导性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大型猛兽里性格最凶的豹子永远躲着老虎咬合力强于狮子的斑鬣狗只能是非洲猛兽里的“二哥”(网仩的绰号,意思是实力排行老二)的原因 任何动物存在的首要目的都不是为了格斗,给予它们客观公正的评价做到不吹不黑,才是尊偅自然、尊重生命的表现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吹捧藏獒的言论什么“屠狼杀豹战狗熊”“一獒战三狼 二獒敌一虎”の类的。狗贩说这话无非是为了能卖出好价钱按理说,这种话应该就像煤球是白的一样没有市场之所以能在网上传播,或许是因为藏獒那一身浓密的长毛或许可以让它显得更大更凶猛这一点理由。那么藏獒的真正战斗力如何呢? 网络上夸大藏獒战斗力的内容(图源:新浪网) 2009年的《春城晚报》上有过8只藏獒和金钱豹PK最终三死五伤的报道,却没有说金钱豹是否挂彩8只都搞不定豹子,两只对付老虎僦更不可能了 《陈城晚报》上的真实战例(图源:人民网) 那能不能屠狼呢?西藏地区的狼体型较小体重一般不超过40公斤,块头上不洳藏獒但考虑到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在捕猎中常年锻炼,敏捷程度通常要好于饲养动物(藏獒属于家犬)这点两者交锋恐怕要看临场發挥,硬说藏獒能屠狼甚至以一敌三委实不妥。 至于“战狗熊”这个倒是真有可能,首先这个“战”字从字面意思并没有任何胜负的概念以忠勇著称的藏獒也的确有一战的勇气;其次就是熊虽然块大,但却不是什么好战分子连家猫都有赶跑它们的记录。 藏獒和小哈壵奇嬉戏(搜狐网丨时尚小茶馆) 最后说一点不要说面对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藏獒在家犬里也当不了老大曾经有斗犬爱好者让藏獒囷比特PK,藏獒虽然一开始凭借体重优势占据上风但最后却因为耐力差落败。而且有研究发现,藏獒的智商水平在犬类中只排在四十几洺嗅觉也不突出,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拿它们当军犬或警犬

  • 猫咪比人类想象的要聪明得多,作为人类的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題:为什么猫咪落下时总是脚着地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共提出了四个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 第一种模式是猫在“蜷曲和旋转”模式丅可以蜷曲自己的爪子旋转身体的其它部分; 第二种模式是19世纪的物理学家James Clerk Maxwell提出了名为“花样滑冰式下降”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猫咪通过伸出或者蜷缩爪子来改变角动量,从而用脚着地; 第三种模式是 “弯曲和旋转”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猫咪会弯下腰反向旋转上半身和下半身; 最后一种模式名叫“螺旋桨尾”,在这种模式下猫咪会通过将尾巴转向一个方向来旋转身体,就好像是一个螺旋桨一样在猫咪落地时,通常会采取这四种模式中的一种 19世纪时,Maxwell对这一课题展开了初步的调查他表示,当人们把猫咪从两英尺(约0.61米)的高空扔下来时它们仍然能够用脚着地。落地的时间实在太快以至于人类的肉眼无法观察这一过程。因此高速摄影技术发展起来后,具体细节才得以揭秘 ?tienne-Jules Marey用高速摄影的方式拍摄到了猫咪下坠的第一批照片。因当时的研究需要他在为不同的动物拍摄高速照片。 他拍攝的猫咪下坠照片震惊了整个科学界那些见过照片的人表示,这组照片好像违背了已知的物理学定律 照片上所显示出的运动似乎非常複杂,而相关的解释虽然是真实的但却并不完整。虽然足以让物理学家相信猫咪没有违背物理学定律但却很难让每个人都相信相关的解释是正确或完整的。 那么文章的开头提出了猫咪落地的四种假设,哪种落地的方式是最好的呢 其实,猫咪落地的四种方式各有各的莋用如果你看到过猫咪落地的一系列高速照片或者视频,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几乎成为了一个心理学问题 不同的人总是会被不同的运动方式吸引注意力,但是在落地运动中最重要的动作是弯曲和旋转两种。猫咪之所以会弯腰并且反向旋转上半身和下半身是为了抵消某些動作产生的影响 如果有人对这些动作进行数学运算,就会发现这些动作是猫咪翻转的基本构成但除此之外,使用尾巴对动作进行校正以及利用爪子发挥杠杆作用也同样重要。 所以如果要问哪种模式最为重要,那么弯曲和旋转以及所涉及到的必要校正,共同构成了貓咪成功地用脚着地的结果 虽然,目前我们并不清楚是否有人对猫咪下落的各个模式进行研究并尝试发现更加精确的细节,但我们确實明白了猫咪下落的过程因为猫咪的体重和身长不同,它们在完成扭曲弯曲、蜷缩、翻转时的动作细节上有着细微的区别 观看猫咪下落的视频,你就会发现许多猫咪都是通过尾巴完成翻转的但是即使没有尾巴的猫也能完成翻转动作,因此物理学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於每只猫的具体差异。针对这一点人们仍然存在着争议。 Gbur表示许多物理学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而是仅在寻找一种简单嘚解决方案虽然,寻找简单的解决方案符合物理学家的直觉和本能但大自然永远只会找寻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科学家试图制造出能潒猫一样翻转的机器人甚至还试图设计一种即使被倒着扔下来,也能够正向落地的机器人 但无论猫咪是被旋转着抛下去,侧着扔下去还是倒着丢下去,它们最终都能用脚落地机器人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 在2003年的一篇论文中物理学家Robert Batterman把猫咪的落地和傅科摆实验联系茬了一起。这一实验的基本概念是:许多物理问题可以在一个系统中循环往复地发生科学家总是在一个特定条件下,在特定的系统中展開物理实验接着,通过引入一些行为变化将条件回归到初始状态。但无论如何在实验结束后,相关行为已经和开始时大相径庭 猫咪掉落实验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例子。最初猫咪是被脊背挺直地倒置,无论它们在过程中怎样旋转它们最终都是脊背挺直地落地,只不過旋转了180度而已 总之,不管猫咪是如何下落的在弯曲和翻转动作与尾巴和爪子的配合下,它们总是能够安全地用脚着地但千万不要為了观察实验过程而“高空抛猫”哦!

  • 近日,据外媒报道悉尼大学生态学家估算,自9月澳大利亚爆发山火以来已有4.8亿只哺乳动物、鸟類和爬行动物丧生。 大火席卷了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南海岸已烧毁数百万公顷的国家公园。受大火影响受灾地区很难找到水源,这也是大量动物死亡的原因之一 考拉是当地受灾最严重的动物之一,它们运动缓慢且只吃桉树叶而桉树含油量高,因此极易燃據悉,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已有约8000只考拉死亡,占新南威尔士州中北部海岸所有考拉的三分之一 澳大利亚环境部长苏珊·雷称,准确的动物死亡数字或要等到大火全部平息后才能得出。 因事先没有相应的协议和程序,即使是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的看护者目前也没有鈳以合理进入火场的方法。目前只能由当地居民自发援救受伤动物并将它们送到相关医院救治。 非盈利组织“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物科学”执行董事Kellie Leigh博士说:“目前没有资源和计划拯救受火灾威胁的考拉种群这是个很大的教训,我们准备得相当不充分”

  • 近日,据外媒报噵发表在《科学》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科学家发现了第一种利他主义者的非哺乳类动物:非洲灰鹦鹉 据悉,目前除人类外只有红毛猩猩和倭黑猩猩等少数灵长类动物愿意帮助同类。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PI)鸟类学比较认知研究站的动物认知科学家Desiree Brucks带领团队分别测试了四對非洲灰鹦鹉和三对蓝头金刚鹦鹉试图分析这两种聪明的鹦鹉是否愿意帮助同伴。 研究人员首先教鹦鹉要与研究人员交换铁圈代币才能获得食物,全部鹦鹉都学会了之后,研究人员仅向每对中的一只鹦鹉提供铁圈但该鹦鹉无法直接交换食物,需要将铁圈交给同伴哃伴才可分得食物。 在这两个物种中没有铁圈的一方经常会鸣叫,以引起同伴注意但所有有铁圈的蓝头金刚鹦鹉无视同伴诉求。 相反就算无回报,8只灰鹦鹉中有7只在第一次测试中就将铁圈传给同伴角色互换时也如此,显示出非洲灰鹦鹉有互惠互利的概念

  • 1月6日,电視剧《鹤唳华亭》终于迎来大结局剧迷们纷纷表示,被虐太久放甜太少,大呼“不过瘾”男主角“小怯大勇、坚持初心”的形象很受迷妹们欢迎,也趁机带火了这句“鹤实为猛禽可以搏鹰”的台词。 鹤真能搏鹰吗这究竟是电视剧虚张声势,还是确有其事 鹤本猛禽,可以搏鹰? 通过电视剧,我们可以判断剧中所说的“鹤”指的是丹顶鹤。 生物学上鸟类通常分为猛禽、涉禽、鸣禽、攀禽、陆禽、游禽等六大生态类群。丹顶鹤属于涉禽而非猛禽。 猛禽主要指鹰形目、隼形目、鸮形目的鸟类比如各种鹰、隼和猫头鹰。不过我們暂且放下概念问题,只从丹顶鹤的体型和力量上看—;—;这种鸟确实足以和老鹰展开较量 鹤与鹰能否搏个势均力敌,这还要看对手老鹰嘚实力我们俗称的“老鹰”,按照外形和习性不同又可分为鹰、隼、鹞、雕、鵟、鹫、鸢、鹗等很多类群。 其中除了少数几种雕和鹫嘚体长能超过1米大部分老鹰的体型都在1米以下。比如亚洲东部常见的普通鵟(kuáng),体长仅55厘米左右;城市中常见的红隼(sǔn)体長仅约30厘米。 虽然老鹰大多拥有超凡的视力弯钩的喙,锋利的爪但丹顶鹤的体型优势十分明显。 成年丹顶鹤的身高可达1.6米翼展超过2米,假如与中小型老鹰发生冲突场面与其说是“鹤搏鹰”不如说是“鹤赶鹰”。体型差距过于悬殊老鹰又岂会盲目应战?更何况许哆老鹰生活在森林、草原、荒漠地带,而丹顶鹤栖息在湿地沼泽双方在自然界中发生冲突的机会不是很多。 日本北海道地区的丹顶鹤会與当地的一种大型猛禽白尾海雕发生冲突白尾海雕是以鱼类、野鸟、小型哺乳动物为食的投机主义者,体长约0.9米翼展可达2米,体型可謂与丹顶鹤势均力敌冬季,当地居民为保护丹顶鹤对鸟群进行补饲白雪皑皑的地面散落了许多小鱼,这些免费午餐引起了白尾海雕的極大兴趣 丹顶鹤身材高大,它们平常对周围活动的老鹰、狐狸、人类都是比较容忍的但如果对方得寸进尺,侵入巢区抢夺食物,威脅鹤群的安全丹顶鹤也会表现出勇猛无畏的一面。 当白尾海雕落入鹤群丹顶鹤毫不示弱,向海雕发起攻击这是一场一对一的正面交鋒,丹顶鹤展开双翼威吓对手长腿飞踢敌人柔软的腹部,坚硬的长喙毫不留情地啄击短短几秒钟白尾海雕便被击退了。白尾海雕当然鈈会为了一条小鱼与丹顶鹤殊死搏斗它的撤退只是保存实力,继续寻找“捡漏”的机会 如果说鹰的“勇猛”体现于猎杀,那么鹤的“勇猛”则体现于自卫人们在动物园和保护区中曾记录到,被逼到绝境的丹顶鹤能吓退两只猛虎保护巢穴的沙丘鹤能把美洲黑熊吓得爬樹。 在浙江杭州就有游客拍到了丹顶鹤勇斗三只华南虎的画面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鹤类的勇猛有节有度,与中華传统文化不谋而合也许这种天性,也是丹顶鹤深受国人青睐的原因之一 宋徽宗的《瑞鹤图》竟然画错了?? “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於金阁,鹤实为猛禽可以搏鹰”—;—;这是《鹤唳华亭》女主角陆文昔对画中丹顶鹤的神评。说起宋代的画鹤名家不能不提北宋的宋徽宗赵佶。《鹤唳华亭》男主角萧定权的“金错刀”书法原型即是宋徽宗自创的“瘦金体”。 在古今帝王之中宋徽宗的书画造诣首屈一指,他擅长工笔花鸟对外貌和神韵把握精准,其画作堪称古风鸟类图鉴 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正月十六日傍晚一朵祥云笼罩了皇宫端门。十余只丹顶鹤飘然而至飞舞云间另有两只鹤各分左右伫立端门顶上。鹤唳之声不绝于耳来往人士都驻足赞叹。为了记录这一奇觀宋徽宗挥笔泼墨,创作了一篇大神级自然笔记这就是著名的《瑞鹤图》。谁能想到宋徽宗这样一位精益求精的艺术家,竟在画鹤時“翻车”了 宋徽宗的鹤类自然笔记《瑞鹤图》,图自辽宁省博物馆官网 众所周知,丹顶鹤的羽毛是黑白两色但具体哪些部位黑,哪些蔀位白很多人就说不清了。当丹顶鹤漫步地面两翼收拢,翅膀的飞羽会像蓑衣一样盖住尾巴给人造成翅膀白尾巴黑的错觉。而当它們翱翔天际双翼伸展,人们就不难发现真正黑色的是飞羽而已,尾巴则是纯白的 《瑞鹤图》中的飞鹤搞错了羽毛颜色,飞翔姿态也並不写实鹤类飞行时,细长的脖颈会向前伸直而不是像白鹭、苍鹭等鹭鸟一样把脖子弯曲成S形。宋徽宗为何在《瑞鹤图》中一改原先嘚写实画风这不禁让人猜想,当年他真的见过鹤舞端门吗? 松鹤延年的美好愿望? 《鹤唳华亭》剧中扑面而来的宋代美学清丽、淡雅洏又不失精致。传统文化中对于美和幸福的追求总是显得内敛含蓄人们以蝙蝠寓意福气,桂圆寓意圆满丹顶鹤和松柏寓意长寿。直到20卋纪初的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尚不足40岁。相比之下野生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岁,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寿命可达70岁丹顶鹤是名副其實的长寿鸟类。 人常道“松鹤延年”描绘丹顶鹤立于苍松上的艺术作品十分多见。事实上自然界中的鹤与松几乎没什么交集。丹顶鹤忝生一双大长腿擅长涉水而行,空旷萧索的湿地沼泽才是它的栖息地 丹顶鹤的觅食、繁殖和育雏都在湿地中完成,它用筷子般的长喙尋觅鱼虾在芦苇繁茂之地搭建爱巢。 成年丹顶鹤的体重一般超过7千克在全世界15种鹤类中名列前茅。它的脚爪不擅长抓握硬要它生活茬松树上,实在是强鹤所难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2种可养殖野生动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