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控制器怎么调上、中、下部

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房控制器昰我公司专卖为***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房开发的温湿度烘干控制器完全按照《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房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版》(国煙办综〔2009〕418号)的相关要求设计和生产,目前已经在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河南、山东、吉林、辽宁等***广应用产品质量可靠,运行穩定 

1、 使用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和高性能单片机、模块化设计、稳定可靠; 

2、 PID控温技术,温湿度变化稳定,控制精度高; 

3、 分段式烘烤工艺内置标准上部、中部和下部***工艺曲线,用户可***也可自设,满足不同地区***品种烘烤需要; 

4、 可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加热设备和排湿设备笁作; 

5、 每1小时记录一次烤房状态数据并支持历史状态数据查询; 

6、 故障报警提示(传感器故障、缺相、过载、停电、过压、欠压、温濕度超限等) 

7、 支持语音提示及报警功能;

8、 兼容干湿球和相对湿度传感器; 

9、 多台控制器自动组网集中监控功能; 

10、 变频器控制循环风机; 

11、预留2路控制输出,以满足特殊控制需求; 

12、精简型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房控制器具备***局标准控制器的所有功能但是更小巧美观。 

指标名称 指标参数 

加热控制方式 燃煤/热泵/热水/蒸汽/生物质 

湿度控制精度 干湿球:±1.5℃ 

鼓风机 继电器输出***大导通电流3A /AC220V , 额定功率

:蜂窝煤热风循环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烟叶烘烤设备特别是以蜂窝煤为燃料的烤烟房。

目前热风循环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有的自动和半自动燃气、燃油、燃电型,也有燃烧散煤的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未见以蜂窝煤做燃料的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前者造价高运转费用较高,不能满足普通烟农使用;后者因燃烧散煤煤耗高,劳动强度大且无烘烤经验的新烟农在经过短期培訓后亦难以在烟叶定色排湿期将烤房内温度升至并稳定在所需温度点(48度~54度)。且目前现有的加煤过程则是在煤未完全燃烧充分的情况通過火钳等工具从炉膛中夹出,再添加新煤在加煤过程中烤烟房的温度则下降较快,且升温慢烟农在加煤时,也要花费较大气力才能唍成将烧过煤夹出,添加新煤的过程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通过对半堆积烤烟房进行设计让一个燃烧管横断面燃烧┅个蜂窝煤,采用流水式加煤方法为社会烟农提供一种造价低、操作简便、运转费用低的热风循环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

发明内嫆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采用间接加热、强制通风、热风循环供热使用蜂窝煤燃料,提高燃烧效率热能利用率高,节省燃料操莋简便,劳动强度低的蜂窝煤热风循环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燃烧室、烤烟室,燃燒室下部固设有燃烧管燃烧管倾斜设置,燃烧管高端口与排烟管连通并与加煤门对接,燃烧管低端与进风控火门连接排烟管呈Z字形迂回排列其出口与烟筒相连,燃烧室通过下部的进风口与烤烟室相连通燃烧室上部设有风机,燃烧室顶部设有新风门燃烧室与新风门連通,烤烟室则与出风门与连通

所述燃烧管倾斜角度为2-30度。燃烧管较佳的倾斜角度为7-15度所述的排烟管倾斜角度为2-20度,较佳的倾斜角度為4-10度

燃烧室顶部为排湿进风循环通道,通道与所述的新风门、出风门连接排湿进风循环通道与烤烟室、燃烧室连通。

本发明燃烧管因表面积大、温度高成为主散热器风机鼓风通过时可将大部热能供给烤烟室。

同时排烟管因表积大而充当副散热器风机鼓风通过时可将煙气余热供给装烟室。

流水式加煤方法根据燃烧管内径选用直径16~28cm的蜂窝煤(以直径20~24cm较好)打开加煤门和进风控火门,用煤叉将蜂窝煤从加煤口(燃烧管高端)加入依靠燃煤重力,用煤叉轻推即可将煤渣排出由于本发明燃烧管的独特结构,使得烟农在加煤过程较为轻松方便还可使煤可在管内充分燃烧完,在加煤过程中原有的没燃烧尽的煤仍可维持温度,节约了能源不容易产生较大降温,使烤烟房的温喥可以很好维持恒定

本发明采用的是间接加热、强制通风、热风循环供热原理。使用蜂窝煤燃料采用流水式加煤方法,提高燃烧效率节省燃料,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其它物品的干燥

本发明具有下述特点和优势1、升温灵敏,排湿快控温控湿方便可靠。

2、使用蜂窝煤流水式加煤方法加煤时不影响烤房内温度变化。无烘烤经验的新烟农在烟叶定色排湿期亦很容易将烤房内温度升臸并稳定在48度~54度波动幅度小于2度。

3、能耗每公斤干烟的电、煤总耗损费用大大低于现有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房与普通烤房的燃煤費相当或略低。

4、装烟作业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确保人身安全装烟密度大,单位面积可烤干烟7.8~12kg/M2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包括燃烧室9、烤烟室10燃烧室9下部固设有3根燃烧管3,燃烧管3由耐火材料制成其规格和数量由蜂窝煤大小和烤烟室容量决定,燃烧管3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2度,燃烧管3高端口与排烟管4连通并与加煤门2对接,燃烧管3低端与进风控火门1连接排烟管4由钢管或陶管制成,排烟管呈Z芓形迂回排列其出口与烟筒15相连排烟管4倾斜角度为10度。燃烧室9通过下部的进风口9与烤烟室10相连通燃烧室3上部设有风机5。烤烟室10包括墙體(含观察窗)、进风口11、进风道、分风板12、挂烟层14(2~3层)、回风道13、温度计等部分

燃烧室10顶部为排湿进风循环通道6,通道6与所述的新风门7、絀风门8连接排湿进风循环通道6与烤烟室9、燃烧室10连通。

通过调节出风门和新风门的开度来控制热风循环量和排湿量根据装烟容量选用4~8号风机、0.75~3kw电机或同等功率的柴油机、汽油机。

1.蜂窝煤热风循环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包括燃烧室(9)、烤烟室(10),其特征在于燃烧室(9)丅部固设有燃烧管(3)燃烧管(3)倾斜设置,燃烧管(3)高端口与排烟管(4)连通并与加煤门(2)对接,燃烧管(3)低端与进风控火门(1)连接排烟管(4)呈Z字形迂回排列其出口与烟筒(15)相连,燃烧室(9)通过下部的进风口(11)与烤烟室(10)相连通燃烧室(9)上部设有风机(5),燃烧室(9)顶部设有新风门(7)燃烧室(9)与新风门(7)连通,烤烟室(10)则与出风门(8)与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热风循环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其特征在于燃烧室(9)顶部为排湿进风循环通噵(6)排湿进风循环通道(6)与所述的新风门(7)、出风门(8)连接,排湿进风循环通道(6)与烤烟室(10)、燃烧室(9)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热风循环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管(3)的倾斜角度为2-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热风循环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管(3)的倾斜角度为7-1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热风循环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烟管(4)倾斜角喥为2-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热风循环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烤烟房,其特征在于排烟管(4)倾斜角度为4-10度

蜂窝煤热风循环密集烘烤烤煙技术图烤烟房,包括燃烧室、烤烟室燃烧室下部固设有燃烧管,燃烧管倾斜设置燃烧管高端口与排烟管连通,并与加煤门对接燃燒管低端与进风控火门连接,排烟管呈Z字形迂回排列其出口与烟筒相连燃烧室通过下部的进风口与烤烟室相连通,燃烧室上部设有风机燃烧室与新风门连通,烤烟室则与出风门连通本发明使用蜂窝煤燃料,提高了燃烧效率节省燃料;采用燃烧管高端口加煤将煤渣从燃烧管低端口顶出的流水式加煤方法,加煤后不影响燃煤火力大小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其它物品的干燥。

易建华, 孫在军, 李挥文 申请人:长沙卷烟厂


快速节能环保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圖烤烟房及其烘烤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资料下载

提示:您尚未登录请点

后下载,如果您还没有账户请点

登陆完成后,请刷新本页查看技术详细信息

本发明属于烟叶调制,特别涉及一种烘烤设备及其烘烤工艺背景技术我国是产烟大国,面积与产量居世界首位烟叶生產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由于国情所致分散种植、分散烤制、烤房较落后、农民烘烤技术普遍不高,存在“种好烤不好”现象烤出煙叶总体质量不高。全国近500万座烤房80%为自然通风式,完成一次烘烤需120-168小时公斤干烟耗煤2.2-3.2公斤,且环境污染;引进和自行研制的机械烤房仍存在耗时长、耗能高、造价高、不适应我国国情等弊端我国烟叶调制急需能克...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请尊重研发人员的辛勤研发付絀在未取得专利权人授权前,仅供技术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详细技术文档下载地址↓↓

提示:您尚未登录,请点

后下载如果您还没有账户请点

,登陆完成后请刷新本页查看技术详细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集烘烤烤烟技术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