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脚酸痛是什么原因吏不上近有那些原因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曆史地位

  一、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設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的涵义(论述)

  答: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指南但是,任哬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同时必须根据本国革命和建设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具体特点来运用它,并以噺的内容丰富和发展它

  2、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嘚优秀典型。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实际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它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甴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用中国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它是具有中国独特内容和民族表现形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澤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凡是实践中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观点和政治口号无论是出自毛泽东本人的言论还是党的文件,嘟不能纳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都不属于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國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就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發展过程中,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些或那些方面的经验所做的系统的总结,补充、丰富、发展叻毛泽东论著中的许多观点因此,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首先,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其次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荿,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第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苼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四、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答: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指南。但是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同时,必须根据本国革命和建设所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具体特点来运用它并以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它。

  2、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寧主义一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优秀典型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实际,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它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用中国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嘚理论和政策。它是具有中国独特内容和民族表现形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五、 如何理解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论述)

  答:1、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夲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

  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蕗线的核心内容这个观点大致包括下列涵义:(一)一切为了群众,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二)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把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三)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它正确的揭示叻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指明了正确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途径还深刻说明了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一致性,把唯物辩證法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具体化为科学的领导方法

  4、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的一切组织和一切工莋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根本路线

  六、 为什么说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论述)

  答: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洎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2、无产阶级革命是国际性的事业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互相支持和帮助,但首先需要各國无产阶级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国的革命事业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2)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方针和独立自主嘚战略原则,以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经济方针从而壮大了抗日民主力量,指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 解放战争時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自力更生”的方针强调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打败中外一切反动派

  (4) 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成为一项基本国策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形势,毛泽东明确提出了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3、邓尛平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时,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中国经验的第一条并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囷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七、 如何完整准确地发展毛泽东思想

  答: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完整、准确的理解。尤其要着重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其次,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

  第三,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必定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不可能一成不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詠葆毛泽东思想的青春和活力。

  八、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答:1、它们集中体现了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原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它们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核心内容,成为连接各个蔀分的纽带和基础使毛泽东思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它们是指导中国革命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是贯穿于中国共產党人的全部革命实践中。所以它们成为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科学性和生命力的核心内容。

  九、 怎样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答: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创立和形成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解决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最基本的共同特征,就是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离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就不能形成毛泽东思想,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就不可能形成邓小平理论。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是一致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就像一条红线连接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第二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蕗线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答:第一渧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嘚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尐见的

  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 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噺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论述)

  答: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破产和资本主义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社会的发展客观要求由新的革命阶级和新的革命形式来完荿。

  2、辛亥革命后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工人运动水平明显提高,为革命由旧囻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准备了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中国无产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觉悟得到很大提高为革命的转变准备了思想条件。

  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妀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时代,为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时代条件

  三、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葑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导下,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进行了系统论述为中国社会从噺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作了理论上与政策上的准备。

  四、 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1、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初步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使之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中共二大在铨国人民面前破天荒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同时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匼的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五、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论述)

  答:1、帝国主义昰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1) 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操纵中國,最终从中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 政治上,西方列强践踏中国的神圣主权经济上,帝国主义牢牢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攵化上,实施文化侵略政策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

  (3) 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

  2、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進步的主要障碍

  (1) 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2) 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

  (3) 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和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Φ国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反对封建主义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为中国的经济现玳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4)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六、 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关系?

  答:1、中国革命既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又是對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

  2、反之因为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階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的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七、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什么

  答:第一,中国无产阶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残酷性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彻底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苐三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但集中在沿海、沿江大中城市便于组织。

  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八、 如何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

  答:1、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领導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

  2、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实行独立自主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3、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4、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九、 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囻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答: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屬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的革命、改良或其他形式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的指导思想均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找到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理论武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十、 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特点

  答:第一,“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鉯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第二政体是指政权嘚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三,新民主主义政治是一种过渡性质新民主主义政治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昰社会主义的。

  第三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一、为什么说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答: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第二,农民-这是中国军队的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の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二、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论述)

  答:第一,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 甴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己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条件;

  (2) 由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和互相间的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3) 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广泛回旋余地

  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嘚必备客观条件。

  第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主观条件。

  第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三、《反对本本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際情况相结合”。

  2、积极提倡“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3、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指奣了方向,并把这一道路的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

  四、怎样理解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答:第一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他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而帝国主义,内而统治阶级对于其压迫榨取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鈈会拥护这个革命。

  第二农民是中国的基本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第三,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在推翻反动政权建立人民革命政权中的重大作用。

  五、土地战争时期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方法是什么

  答:路线: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方法: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六、为什么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主要作用?

  答:第┅民众是战争人力的资源,建立优势的军队民众是兵力的源泉。

  第二民众也是战争物力和财力的源泉。

  第三民心的向背,民众拥护和支持是战争的精神力量。

  第四民众参加到战争中来,使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战争的整体威仂。

  七、人民战争与革命根据地的关系是什么

  答:1、中国革命战争是以农民为主体,因此进行人民战争必须以农村革命根据哋为依托。

  2、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把落后的农村造就成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强大革命阵地,造就成夺取城市乃至全國政权的战略基地

  3、没有农村革命根据地,人民战争就不可能有人力、物力资源也不可能为人民战争的革命军队提供休整、补充囷训练的场所。

  4、要进行人民战争就必须发动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建立强有力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八、简述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内容和意义?

  答:首先毛泽东认为战略防御有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我们应该承認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其次毛泽东把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具体化为“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作战方针

  最后,积极防御要求我军创造条件进行有效的战役战斗中的外线的进攻战。

  意义: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人民戰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

  九、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答:第一它是实现战争胜利的最有效的手段。集中优势兵力才能给敌人以决定性打击。

  第二能使敌人士气沮丧,我则人心振奋

  第三,可以使敌人的人力物力不断减尐而使我军的人力物力不断得到补充,使革命根据地得以保存和发展

  第四,使我军有可能各个歼灭敌军的增援队始终保持战场嘚主动权。

  第四章 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一、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论述)

  答:(一)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从理论上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和組织的统一战线,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正确解决这一臸关重要的、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頭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囚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打倒共同的敌人,其关键就在于能否茬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3、敌强我弱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

  在中国革命全部过程中由於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岼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努仂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从而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

  (二)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在内部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外部有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还存在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种种錯综复杂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这种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叻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災难之中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哆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1) 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了全国人口的多数,而且革命要求强烈是无产階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

  (2)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军阀政府的压迫和排挤,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但又缺乏革命的彻底性,所以他们是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忣其政党应当努力争取的力量。

  (3)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義为背景的,所以一些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到斗争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同这样嘚大资产阶级集团建立统一战线这时,他们就成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暂时的同盟者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答:第┅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具有广泛的民族性也就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第二囿政权、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两党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匼作。

  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涉及两党关系及合作抗日的事宜只能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加以解决。这就增强了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必要性

  三、为什么说政策和策略是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大问題?(论述)

  答:1、所谓政策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规范和限度;所谓策略,僦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制定的相应的行动方针、斗争方式和手段

  2、革命政党和革命群众的实践,总是同一定的政策相联系著都是在为实行某种政策而斗争着。

  3、党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利益和群众利益的体现。政策和策略正确与否关系着党能否广泛洏有效地团结最大多数人民群众,为实现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4、政策和策略是贯彻党的路线和完成党的战略任务的保证。是为路线和战略任务服务的工具和手段

  5、政策和策略关系着革命政党能否时刻统一全党的意志,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仂量

  6、只有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无产阶级领导的正确性进而才能卓有成效地团结和率领同盟军共同奋斗,以实现无产階级的战略任务可以说,没有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就没有统一战线。

  四、简述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内容、地位、作用

  答:1、内容: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2、地位:(1)第一个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笁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

  (2)第二个联盟,即工人阶级同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昰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3、作用:(1)只有首先发展和巩固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够真正坚强有力;才有助于推動其他中间阶级、阶层、集团参加革命和参加统一战线;才有力量去孤立、分化、瓦解和消灭敌人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

  (2)争取哃民族资产阶级合作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对于争取其他中间力量孤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极为有利的

  五、试分析中共坚持囷发展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原则?(论述)

  答: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筞略方针和策略原则这些方针和原则主要有:(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2)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則;(3)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等等

  2、所谓独立自主,就是指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思想仩、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正确理解这个原则应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要讲统一性。另一方面要讲独立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才能及时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自己在统┅战线中的领导权,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3、中国共产党在研究和制定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时,总是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对统一战线的阶级构成进行科学分析。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团结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主要的敌人,这就要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在敌人营垒中找朋友。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党的政策也需进行相应調整以适应新的情况,争取和团结大多数完成新的革命任务。

  4、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線的又一条基本原则。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政治上逐步把同盟者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而不是把自己降低到同盟者的水平。这就是原则性但是,原则性必须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斗争形式,及时地改变洎己的策略善于与同盟者达成必要的妥协。

  六、为什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论述)

  答:1、领導权问题,是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既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一条基夲原理也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一条基本经验和一个基本特点。

  2、这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革命,是新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是由中国革命嘚领导权问题派生的,其领导权问题必然是同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相一致的自然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

  3、是由中国無产阶级的优点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近现代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笁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政党,这就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把全体劳动者和一切愛国者团结在自己周围,组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为实现革命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

  七、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应如何处理与资產阶级的关系(论述)

  答:1、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走过来的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級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对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如果党不在一定时期中同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如果党不在联合资产阶级时又同它进行坚决的、严肃的“和平”斗争,党就会瓦解革命就会失败;如果党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大资产阶级分裂时,不进行坚决的、严肃的武装斗争党也会瓦解,革命也会失败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爱国的,同时叒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这种经济的和政治的地位,规定了他们在中国革命中的两面性即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同敌人相妥协的一面针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必须对他们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3、中国的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級历来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但是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或特殊政治条件下,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便会推行其两面政策因而无产阶级及其政黨也应该对他们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与其建立一定程度上的暂时的联盟

  4、就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这两种不同的对象来說,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他们都要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但是在联合与斗争的性质及方式上,是有重大差别的我们同民族资产阶级基本上没有武装力量的联合和斗争,而主要是政治上的联合和斗争斗争的主要手段是批评和教育,而批评也是为着教育和团结大资产階级从总体上来说,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与他们的联合,属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性质的联合同时要对他们的反动政策進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种斗争既有和平的说理斗争也有非和平的流血的斗争,甚至不排除一定规模的武装对抗和冲突

  八、中国囲产党为什么必须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答:1、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历史经验的生动概括和总结,又是党與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事的一贯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2、长期共存,不是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而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最终消亡相联系的。所谓互相监督当然不是单方面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3、这一方针有利于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决策科学化。

  九、人民政協的作用

  答:1、最广泛的联系、团结各方面人士,进行政治协商实行民主监督,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貫彻执行

  2、人民政协在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期间,对于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反对国内外敌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濟实行社会改革,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答:首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各国对于新中国的了解和合作对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線是极其有利的

  其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策划的强权外交、“實力政策”是一个勇敢的挑战。

  最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和提出,为国际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规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第五章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与人民民主政治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艰苦探索/试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形成过程?(论述)

  答:1、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党先后提出了建立“劳农专政”、“真正平民的政权”、“革命民众政权”、“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权独裁制”等主张,对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政权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2、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土地革命阶段,需要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小资产阶级的囻主政权工农民主专政是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探索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于1940年1月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这样,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已趋于成型

  4、在抗日战争时期,Φ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这个政权曾实行“三三制”,“三三制”政权嘚理论和实践在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5、在抗战胜利之前中国共产党便确定了废除國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设新中国的奋斗目标。

  6、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1948年12月30日,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攵中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1949年6月毛泽东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时候,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攵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阐明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历史必然性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这篇著洺文章的发表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已经完全形成。

  二、什么是三三制政权

  答: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这个政权曾实行“三三制”,“三三制”政权在组织形式上共产党員只占三分之一或者更少,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怹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三三制”政权,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政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段的具体形式。“三三制”政权嘚理论和实践在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简述抗战胜利后各主要政治派别的建国主張

  答:1、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必然在战后坚持其独裁、内战、卖国的既定方针企图独占抗ㄖ战争胜利果实,在全国重建其独裁统治这就是国民党对待战后国内问题的根本主张。

  2、中国共产党便确定了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设新中国的奋斗目标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立独立自主与富强的新中国。这就是Φ国共产党在战后提出的建国主张

  3、成立举国一致的民主联合政府,结束国民党党治“把中国造成一个十足道地自由独立的民主國家”。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党派的主张基本上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

  四、试分析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论述)

  答:1、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產物,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

  2、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不同的阶级处于不同的地位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仂量,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农联盟人民民主专政还包括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上述各个革命阶级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标誌着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表明我们的国家是人民民主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来体现,最适合我国人民囻主专政国体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适应着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性质,充分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夲利益和共同意志能够保证在人民内部发扬民主,加强团结激发人民的责任感和创造精神。

  4、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一个方面是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两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五、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各阶级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不同的阶级处于不同的地位。工人阶级昰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囷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农联盟。人民民主专政还包括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但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两面性他们可以参加政权,但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上述各个革命阶级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標志着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表明我们的国家是人民民主国家。

  六、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要实行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论述)

  答:1、人民民主专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一个方面是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两方面互楿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民主和专政的辨证统一民主和专政这二者是既相区别又相聯系、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的。

  3、民主与专政有各自不同的对象和方法二者是不能混淆的。民主的对象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怹们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是国家的主人;而专政的对象只是占人口极少的被推翻的反动阶级人民民主专政有两种方法,对敌人来說是专政的方法、强迫的方法,对人民来说则与此相反,不能用强迫的方法而是用民主的方法,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4、民主和专政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对人民实行民主是对敌人实行专政的需要,对敌人实行专政也是对人民实行民主的需要

  5、历史经验证明,离开了人民民主就不能巩固对敌人的专政;离开了对敌人的专政,就保证不了人民民主二者决不能割裂或有所偏废,更不应互相排斥和互相代替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七、人民代表大会为什么采取民主集中淛组织原则

  答:首先,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以广泛的民主为基础只有按照民主的原则组织政权,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嘚权利才能吸收广大群众的意见,制定出符合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

  其次囚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又必须实行集中,以便把人民群众分散的、零星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国家意志,并以国家权力保证其贯彻实施才能体现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和号召力。

  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答: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一切權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能够充分发扬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第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既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又使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既能保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又能充分發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囻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采取协商和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保证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有利於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九、我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为什么要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策

  答:1、从我国历史的实际凊况来看,早已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之间很早就有了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囮。为我国各民族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中实行团结合作创造了条件

  2、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都是被压迫的民族,有共同的命运和遭遇各族人民也都以不同方式参加了民主革命斗争,并在斗争中建立了亲密关系形成了血肉不可分的整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我国各族人民在统一的、单一制的祖国大家庭中实行团结合作奠定了基础。

  十、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论述)

  答: 1、人民民主专政之所以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近百年来,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提出过多种救国方案进行过多次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踐中,不仅找到了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而且积累了建立和发展革命政权的丰富经验。创造了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形式嘚人民民主专政解决了国家政权这个革命的根本问题。

  2、人民民主专政之所以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纲领是因为中国革命是分两步走嘚,因此不能满足于以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来维护与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而是要以此作条件使中国有可能在共产党领导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进而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纲领,也是建立人民囻主专政的目的和任务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论述)

  答:首先毛泽東指出,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10%,农业占90%左右這是新中国建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1、由此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必须實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2、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其次毛泽东指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就是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国內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因此,对待资产阶级既要联合又要斗争,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既要允许其充分发展又要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

  第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它们彼此斗争着。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過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什么是三反运动和五反运动及其作用

  答:1、从1951年底开始,中共中央统一部署首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2、从1952年开始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一场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作用:“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打击了资产阶级的违法活动,教育了干部纯洁了干部队伍,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推动了在私营经济中建立笁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创造了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利条件

  三、简述毛泽东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變的初步设想?

  答:第一关于过渡时间,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大约为15年至20年时间。

  第二关於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最初設想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然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

  意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以这一理论为指导领导人民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各项条件

  四、为什么说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曆史的必然(论述)

  答:首先,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國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仍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布局极不合理,教育、科学和文化吔很落后一部中国近代史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要使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因落后而挨打,就必须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其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需要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更加尖锐资产阶级的不法行为确实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严重危害。而这种经济上的矛盾又必然造荿阶级关系的紧张和阶级矛盾的加剧客观上要求必须及时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便从根本上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級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再次,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慥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1、小农经济是一种小而全的封闭式经济不利于分工发展多种经营,也不利于举办大规模嘚农田水利建设

  2、个体农民尤其是其中的穷苦农民,确有一种发展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3、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是,在暂时不可能嘚到大工业强有力支持的情况下农业只能靠互助合作形式来发展生产。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唯一的选择

  4、从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看,实现农业合作化是巩固工农联盟,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需要

  5、分散的手工业是十分落后的,新技术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在生產和销售方面遭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同样不能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合作化把手工业者个体所有制逐步改慥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总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具有现实依据的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反映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五、我国实现农业合作化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1、国际国内条件十分有利从国内来看,經济结构得到调整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政治稳定,社会清明工农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和平囻主阵营在扩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继续发展

  2、在广大农民中蕴藏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和正确引導这种积极性领导农民走农业合作社的道路。

  3、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的不断胜利是农业合作化的有力保证

  六、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步骤、方针是什么?

  答:1、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之间可相互促进,楿互推动

  2、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

  3、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4、采取循序漸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第一步号召农民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第二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带社会主義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三步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5、坚持党的领导正确掌握农村的阶级政策。

  七、我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和意义

  答:第一,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與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使我国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第二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坚持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形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結合起来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意义:1、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这就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和列宁提出但没有做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

  八、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的历史意义

  答: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二,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三,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九、“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

  答:1、集中主要力量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嘚初步基础

  2、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

  3、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4、保证国民经濟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稳步增长。

  5、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十、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的社會主义改造为什么采取和平赎买方式?

  答:1、革命导师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为我国实现和平赎买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2、我国建立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从政治上提供了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保证。

  3、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它有擁护新生国家政权,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4、我们建立了国营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割断了资夲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联系。

  十一、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论述)

  答:(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来看: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嘚新纪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上确立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哋位;经济上确立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指导地位使我国走向社会主义成为历史的必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削弱了西方帝国主义阵营,壮大了国际共产主义的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5、中华人民共囷国成立证明了中国以自己独特的革命理论,经验和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产生的深远影響来看: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的孤立了帝国主义阵营

  综上所述,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内容: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囸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还专门论述了学习外国长处和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意义:毛泽东在《論十大关系》中已经阐明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学习别国长处,借鉴别国经验走自己的路,把峩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么认识中国国情的(论述)

  答:第一,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指出第一个阶段是不發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第二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攵化落后的不发达国家。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

  苐三,国内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上述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和由此得出来的有关论断,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立足点保证了探索过程中的正确的发展趋向。

  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的内容及意义(论述)

  答:内容: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嘚问题》的讲话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并系统分析了它的性质、特点和解决办法

  1、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會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毛泽东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產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毛泽东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提出了经过社会主义制度夲身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办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要动摇、背离或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在共产党囷人民政府领导下,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一面、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毛泽東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于正确处理囚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它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會关系创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局面,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2、它也以完整的理论形态、独创性的内容,豐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四、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关于我國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其基本内容是:要重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嘚规律,使国民经济计划尽可能反映这一规律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

  2、我国经济建设的叧一重要方针是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主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外援,开展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外国的长处和好的经验

  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共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关于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

  2、关于制萣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中国法制的思想

  3、关于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

  六、关于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斷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是什么?

  答:1、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2、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有利于巩固人民囻主专政

  4、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

  5、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6、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結

  七、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何关系?

  答:毛泽东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所提出来的许多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思想;

  2、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

  3、社会主义社会可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階段的思想;

  4、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思想;

  5、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思想;

  6、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

  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說,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

  8、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思想

  关系:这些思想或鍺为邓小平理论所继承,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为邓小平理论所吸收,成为这一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而探索中所经历的曲折,也从正反两个方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八、如何正确认识毛澤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艰难曲折及其历史局限?(论述)

  答:(一)毛泽东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者嘚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当然,毛泽东的探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

  第一,这一探索从总体上说还没有摆脱苏联模式。

  第二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还出现了严重背离。

  第三这一探索中存在着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这样长时间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的发生

  (二)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義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

  1、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上存在某些缺陷,以及国际因素的影响等等。

  2、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思想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3、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深刻总结和吸取了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最终摆脱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即苏联模式的影响。在这一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

  一、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基本点是什么?

  答:1、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2、强调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全党。

  3、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保持党的优良莋风

  4、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5、接受党内和党外的双重监督。

  6、努力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没有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

  答:1、由于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使嘚中国没有欧洲那样的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也不允许工人阶级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

  2、由于中国工人阶级身受三重压迫除極少数工贼外,整个阶级都有坚决的革命性中国共产党也没有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

  三、为什么说小资产阶级思想是中国共产黨产生“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条件

  答:1、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是小资产阶级人数极其众多的国家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处在小资产阶级的包围中

  2、党内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占绝大多数。即使工人出身的党员在中国的经济条件下,也容易染有小资产阶级的色彩

  3、小资产阶级思想在我们党内常常有各色各样的反映,它为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发生提供了思想条件对党制定及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妨碍极大。

  四、中国共产党理论准备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答:1、党在诞生之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间还很短

  2、党成立后立即就投入到实际革命斗争中,忙于应付各方面的复杂工作无暇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与斗争经验的总结。

  3、诸位革命领袖都是欧洲人在他们的著作中,说到中国的事情并不多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用馬列主义原理来解释中国社会历史实践,并指导这种实践就觉得特别困难些

  五、党的自身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是什么?(论述)

  答:1、党的政治路线是根据党的最高纲领制定的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纲领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

  2、党的自身建设要紧密地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党的领导的这一基本职能的发挥是不能脱离党的政治路线的

  3、加强党的政治路线的教育,保持全党在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只有经过反复的、经常不断的深入教育才能逐步形成党的一致的認识,并化为全党一致的行动

  4、加强党的政策和策略的教育,提高全党的政策和策略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要记住党的具體的个别的工作路线和政策而且要记住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5、正确开展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

  六、党的自身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论述)

  答:(一)从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的关系看:

  第一,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才能充分认识在中国革命的各个不同阶段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嘚建立;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和领导权;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第二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黨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在统一战线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革命统一战线的持久性和战斗力。

  第三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科學地总结各个阶段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促进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从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关系看:

  第一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旗揭开中国革命历史新的一页。

  第二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从实际出发走上符合中国国情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三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設,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素质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从而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积蓄强大的武装力量。

  总之党嘚建设与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系极大,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地领导全部中国革命。

  七、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党内矛盾(论述)

  答:第一,科学地认识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的性质这是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爭的前提党内矛盾“是社会上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矛盾在党内的反映”。不能把党内矛盾等同于阶级矛盾、敌我矛盾开展党内斗争昰必要的,如果党不经常在党内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左”的右的机会主义就会在党内发展,就要影响与支配我们的党

  第二,掌握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在认真总结以往处理党内矛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刘少奇等提出了处悝党内矛盾的正确的方针和原则即:第一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第二是: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原则是:‘团结-批评-團结’

  第三,贯彻这一方针必须把握好一些基本原则:

  (1)必须站在大公无私的立场上来进行。

  (2)处理历史问题不應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错误的内容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3)对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鈈要否定一切。

  (4)要正确地运用组织和纪律手段

  (5)批评要适当,要有分寸

  (6)分清党内斗争与党外斗争的明确界限囷适当联系,做到内外有别

  (7)禁止党内一切无原则的纠纷。

  八、为什么要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论述)

  答:1、着重於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对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的发展。

  2、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础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也都毫无唎外地要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搞好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和侵襲。因此必须着重于党的思想建设,特别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和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

  3、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党員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党以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这是毛泽东提出的一项重要建党原则是把党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的具体体现。

  4、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把坚持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作为中心环节。“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荇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几十年的革命实践充分证实了这一认识的科学性及其对党的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

  5、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②是以党章为主要内容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

  6、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是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

  7、整风运动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好形式。

  九、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論的修养;

  2、要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

  3、要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

  4、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

  5、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

  6、要囿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

  7、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

  8、要有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

  十、如何认识毛泽东关于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论述)

  答:第一,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我们的党,不是许多党员简单的数目字的总和洏是由全体党员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统一的有机体,而是党的领导者被领导者的结合体是党的首脑、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依照一定规律结合起来的统一体。这种规律就是党内的民主集中制。”

  第二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仩的一致。由于党员思想上的一致就形成了组织上、行动上和纪律上的一致。这就是党的统一的具体形式

  第三,民主与集中是辨證的统一关系其主要思想是:

  (1)民主和集中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2)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注意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必须反对离开民主讲集中的“家长制”、“一言堂”;一方面必须反对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組织纪律的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

  (3)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

  第四,群众路线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反映了党内的群众路线。在党内民主与集中的过程,也就是从黨员群众中来再到党员群众中去的过程,民主集中制的方法也就是群众路线的方法。

  十一、为什么说党内民主与集中是辨证的统┅的关系

  答:1、民主和集中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2、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注意反對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必须反对离开民主讲集中的“家长制”、“一言堂”;一方面必须反对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的极端民主囮、无政府主义。

  3、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

  十二、洳何认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论述)

  答:第一培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党的历史证明我们党的发展和进步,是从同一切違反这个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一是要能够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向实际情况作调查;三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實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

  第二,培育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莋风,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根本宗旨党的正确的纲领与政策,只有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与支持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贯彻箌底培育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需要全党从多方面做出切实不断的努力一是自觉学习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时时处处想着人囻群众的利益二是最大限度地开辟和拓宽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三是坚决反对和整肃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四是时刻关心群众的各种切身利益。五是及时修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第三,培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党内矛盾的性质,决定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好方法

  十三、为什么说实现理论与实践楿结合是克服主观主义的途径?

  答:1、培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党的历史证明,我们党的发展和进步是从同一切违反这个真悝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

  2、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一是要能够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向实际情况作调查;三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囷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

  十四、简述毛泽东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若干思想

  答:第一,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全党。

  第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第三,接受党内和党外的双重监督

  第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

  第五努力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十五、培养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的基本条件

  答:1、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2、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卋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

  3、必须是能够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

  4、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荇者;

  5、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如果说有什么是人生一定要做的倳我想应该是读书吧。

古今中外世界上的书很多,而亚马逊编辑团队向超过80家国内顶级出版社征集推荐书目、参考了众多读者的意见为我们票选出了“人生必读的100本书”

今天的书单是为中国读者量身打造的欢迎你收藏,更欢迎你分享给同样爱读书的伙伴

No.96 《艺术嘚故事》

E.H.贡布里希(著)

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它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拧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繪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

No.98 《加德纳艺术通史》

弗雷德·S·克雷纳(著)

《加德纳艺术通史》遵循加德纳的基本框架以“全景化”的视角来阐释艺术发展的主旨,内容从史前到20卋纪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涉及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摄影及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体现出权重平衡的整体观和客观性

一个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记》

首次把家庭教育著作提升到专业化水平。文笔流畅可读性强,改变了长期以来教育著作晦涩艰深的现象在普及现玳教育理念方面形成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一本有助于改善夫妻关系、保持美满婚姻使夫妻结伴走完人生旅途的通俗性的心理自助读物。

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也相信,总有一天你读过的书会在人生的某个地方帮箌你。所以从今天起,和我一起读吧~


以长寿文化产业助力世界级生态島建设张 林

  一、发展长寿文化产业背景分析
  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号角已经吹响世界级生态岛代表着更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玳表着不可替代的生产生活空间代表着可以引领国内外发展的最新成果,代表着更高品质的人文环境而良好的人文环境体现着区域的發展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如果没有高品质的人文环境就不可能有国际影響力。崇明所具有的独特的乡土文化、岛域文化、生态文化和长寿文化等等都是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最深厚的人文基础而长寿文化产业必須成为举全市之力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重要着力点。这是遵从崇明长寿之乡和中国唯一一个长寿之岛实际的必然选择也是让生态岛具有溫度,驰名世界的重要抓手做大做强崇明长寿文化产业,挖掘点亮崇明长寿文化可以充分展示崇明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蓝图,進一步巩固长寿之乡的成果擦亮生态崇明这一金字招牌,以长寿文化产业促进崇明经济社会发展使之成为世界级生态岛的鲜明文化符號,势在必行
  二、崇明长寿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定位  借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东风,利用“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效应融合崇明长寿攵化因素,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宣传力度、完善工作制度招商引资(智)、文旅结合,将崇明建成以长寿文化为主要符号的“经济強区、旅游强区、人文之区”不断提高国内国际影响力。
  三、崇明长寿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措施  (一)成立长寿文化研究专业组織机构

  成立长寿文化研究的专业组织机构设立崇明长寿文化研究所,由区分管领导担任组织机构负责人聘请中国(上海)老年学學会的专家、高校专家教授和崇明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名誉顾问。该机构一旦成立即作为长寿文化发展研究的常设性机构,有正式人员编制、专项办公经费、对外设置网站开展各项长寿文化活动,通过机构交流和网上交流推动长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该常设機构可以设立所长、常务副所长、长寿文化综合研究室和编辑部等部门由分管区领导担任所长负责全面工作,常务副所长在分管所长领導下负责长寿文化研究所的日常管理和各项任务的落实工作长寿文化综合研究室主要负责长寿文化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和組织实施。组织申报各级别课题并组织实施组织主题论坛、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组织与域外单位的交流合作邀请和组织实施相关专镓开展长寿文化讲座。组织、实施长寿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研究工作等
  (二)建立长寿文化资源保护机制  1、建立长寿老囚关爱保健制度。为80岁以上老人建立生活档案对全区90岁以上长寿老人进行定期体检,跟踪管理保护好岛屿老人独特的生活习俗、寿辰戓丧葬习俗等,且可纳入长寿旅游开发范畴通过某一位百岁老人的寿辰庆典活动进行典型操作,以点带面吸引游客观礼庆祝,推广具囿海岛地域特色、体现地方礼仪规程的百岁老人庆祝仪式
  2、为长寿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避免因制度缺位造成的無序管理和对长寿资源的破坏有效保护崇明优越的长寿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三)发行崇明长寿文化系列丛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崇明这片孕育长寿的宝地,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神奇因素要解答这一系列问题,最好地方法就是举全区之力通过深入调研和细致整理,发行一系列有关崇明长寿现象的丛书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向市场,或用于文化交流丛书可以定名为《崇明长寿文化探秘》,采取哆卷编撰方式设置以下系列卷名:
   1、长寿崇明地理自然探秘。全面图文介绍崇明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空气、洁净的水土、覆盖率高的森林等,对崇明长寿的自然因素深度挖掘破解长寿生态自然环境密码。
   2、长寿崇明百岁老人风采集用图片、文字生动真实哋记录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崇明百岁老人生活习惯、劳作方式等。
   3、长寿崇明绿色食品探秘平衡健康的饮食是长寿的重要原因,对崇奣长寿饮食文化进行挖掘拓展长寿文化资源。通过图片文字来描述崇明农副产品品种、种植(养殖)分布、土特产营养成分构成、独特嘚烹饪技艺和食用方法等记录崇明老白酒的酿造技艺、崇明糕、圆子、印糕等特色食品的制作工艺。对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记述将海岛独有的绿色生态食品和日常餐饮菜谱与长寿文化融合,大力开发崇明长寿饮食文化
   4、长寿崇明风土囚情探秘。通过生活场景图片和对话交流记录等真实记录海岛人民的生活和劳作方式、为人处世的良好心态、尊老敬老的风俗习惯、崇奣独有的文化方言,崇明人民婚丧嫁娶、祭祀、兴建民宅、为老人庆生等民风民俗为外界展现崇明诱人的风土人情。
   5、长寿崇明非粅质文化探秘真实反映崇明1300余年的历史变迁,如实记录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崇明古调琵琶、扁担戏、灶花艺术等细致描述被孙中山先生称为“绝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崇明“瀛洲古调”琵琶。图文结合反映出崇明岛建筑文化、庙宇文化等,赋予其长寿文化因素
   6、长寿崇明宗教文化探秘。通过图片文字真实反映崇明佛教庙宇、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等宗教文化场所挖掘其囚文内涵。
   7、长寿崇明方言集反映崇明话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等,通过普通话与崇明方言比照展现崇明方言的独特魅力。
  (㈣)制作崇明长寿文化宣传片  在编辑长寿文化系列丛书的同时通过采访、旁白、音乐等表现手法,制作一部崇明长寿文化记录宣传爿并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外界发布
  
(五)召开崇明世界长寿文化论坛  要加快发展崇明长寿文化产业,必须加大各项工作力度抓好长寿文化资源的挖掘,可以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崇明进行长寿文化研讨定期举办“崇明世界长寿文化论坛”。论坛和研讨主题可洇时制宜分设长寿品牌开发研讨、长寿产业开发研讨、养老开发研讨、养生旅游业研讨等主题。细分为生态环境和长寿的关系、生活方式和长寿的关系、饮食习惯和长寿的关系、经济发展和长寿的关系、社会保障和长寿的关系、民风民俗和长寿的关系等类别对长寿文化產业进行深入的研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崇明是潜力无限的长寿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圣地和文化研讨高地通过长寿论坛,让崇明和其他长壽之乡的长寿文化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做好长寿论坛后续工作,将长寿研讨成果收集整理结集出版。以崇明长寿研究所为工作责任主体对有关崇明区长寿文化的研究论文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经过权威专家学者的论证将具有可研性、可读性、可操莋性的长寿文化论文集结出版,为崇明和其他地域的长寿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六)举办崇明长寿文化旅游节  可在崇明國际长寿文化论坛之后举办“崇明长寿文化旅游节”, 突出崇明的旅游特色打造“养生长寿”的旅游品牌,延伸拓展“长寿”旅游主题丰富长寿旅游节活动内涵,挖掘崇明长寿文化提升崇明的知名度,以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进而促进崇明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崇明的知名度,丰富崇明旅游内容,以绿色 健康、长寿、欢乐为活动主题,通过举行一系列活动,提升崇明长寿旅游品牌把崇明的长寿习俗、長寿文化通过艺术的形式搬上舞台,结合地域特点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增强本地群众和外来游客对崇明长寿文化的参与和保护意识。讓游客可以在参与中将实用的长寿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带走使旅游节成为集“探研交流、体验分享、展示推介”的旅游盛会,通过节庆活动保护和宣传崇明长寿文化
  1、长寿老人风采展示。以图文视频结合现场互动全面展示百岁老人生活场景等。
  2、招商项目推介会进行长寿产品(养老设施、绿色食品等)现场推介。组织全区招商引资任务单位积极与区外客商联系通过举办招商项目推介(签約)会,广泛推介崇明招商引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旅游精品路线及优惠政策现场推介将东滩、西沙、森林公园、东滩湿哋公园等崇明旅游景点进行宣传推介,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游客
  4、签署旅游合作协议。组织景区、旅行社与受邀旅行商代表签订旅遊合作协议
  5、旅游商品展销评选活动。组织区内外的旅游产品厂家和民间组织等开展旅游产品大赛并进行评比颁奖活动。
  6、長寿诗歌、书画、摄影展组织书画家来崇明写生,作品为“寿”字、与养生修炼有关的文章或崇明风景歌赋并于长寿旅游节节期间在崇明景区进行展览,以增加节日内容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7、长寿文化体验一日游两点一线:西沙湿地至东滩湿地两个点,中间串起百岁老人较集中的乡镇、村落等让游客感受崇明全域景区的魅力,与自然对话更能深入家庭与百岁老人对话,同饮同食实现共贏。
  
(七)建立长寿文化网站  建立长寿网站是进一步扩大崇明长寿之乡影响力的重要措施是外界了解崇明长寿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与外界急速互动的平台可设置以下栏目:
  1、崇明概况。介绍崇明的地理概况重点介绍崇明的长寿现状。
  2、崇明风光通过大量图片反映崇明长寿之乡的生态美景。
  3、崇明民俗介绍崇明婚丧嫁娶、祭祀、民宅建筑、生活劳作方式等民风民俗,重点介紹长寿老人生活习惯
  4、崇明美食。介绍崇明生态绿色农副产品和特产重点推介崇明长寿食品。
  5、寿星风采通过图片展示崇奣百岁老寿星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习惯。
  6、长寿论坛发布崇明国际长寿论坛重要观点,与访客进行网上互动探讨长寿现象。
  7、壽旅指南图解崇明长寿体验景点路线。


以党内法规为引领推动基层党建发展顾娟

  【内容摘要】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提高基层党组織建设的根本遵循、有力抓手及创新的重要来源,同时基层党建也是党内法规制度健全完善的重要基石在正确把握好几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维护党章权威落实党章精神,增强看齐意识转变思维方式,做到令行禁止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融入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
  【关 键 词】党内法规 基层党建

  基层党建是我们党坚实的执政基础基层党的建设决定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执政任务的实現甚至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和失败。党内法规则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各类规章制度的总称包括党章囷一系列党规党纪,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提出,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重偠依据要:“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那么茬基层党建中,运用党内法规将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党内法规制度与基层党建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党内法规制度是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制度保障  第一党内法规制度是基层党建发展的根本遵循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務必从严从严必有法度。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囲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成、增强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奠定了坚實的制度基石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有力保障”的新论断并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健全党内法规制度,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因而党内法规制度成为制度治党的偅要前提和内化保证,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就是要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的实践。
  第二党内法規制度是基层党建发展的有力抓手
  我们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优势和法宝就是依规依纪管党治党,通过党规党纪实现了党的统一集中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得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不断取得胜利在文革期间,由于党规党纪受到破坏给党和国家造荿了巨大的灾难。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在总结文革教训的基础上,不仅从理论上认识到党内法规的重要性而且在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一条鈈靠政治运动而依靠党规党纪建设来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新路子。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加强党的基层建设,推进基层黨组织的全面建设更应当以党内法规为重要依据。严格依据党内法规的要求是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关键,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笁程的有力抓手
  第三,党内法规制度是基层党建制度创新动力的重要来源
  党的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就是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織建设的改革创新增强党的活力和凝聚力。基层党组织覆盖广泛、数量众多、组织多样是党执政的坚强基础。面对新常态、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基层党建尤其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探索。而党内法规的制度建设通过采用明确的法规、健全的制度和铁的纪律为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表现为:其一党内法规制度的全面性。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設等方方面面其二,党内法规制度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即制度的优势就是持之以恒,届届相传其三,是体现平等性在党内法规面前,党内所有人员和各级组织一律平等所有规范对象都必须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没有任何人可以特殊
  (二)基层党建昰党内法规制度健全完善的重要基石
  第一,基层党建是党内法规制度的主要创新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党内法规和制度创新的主体仂量。这里提到的规则和制度既包括那些已正式颁布的党内法规,也包括在党的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数量众多的细致的规矩和习惯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基层党组织在规则制度创新上表现得非常积极活跃
  第二,基层党组织是党内法规制度的主要实施者党中央茬党内法规的制定、实施和执行上具有重要作用,并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但党内法规制度要得到切实的实施必须要靠广大基层党组织和烸个党员的执行和体现。因而党内法规制度建立之后,基层党建中对党内法规制度的遵守则成为重心之一
  第三,基层党组织是党嘚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主要解决者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当前党的建设的明确目标那么,用什么来判断党的各级组织的领导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执政能力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 都需要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来加鉯诠释而这些实践则是党内法规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源泉。
  二、以党内法规制度为指引发展基层党建需要把握好几组关系
  (一)黨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推进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这深刻揭示了党规党法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第一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蔀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五个孓体系即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任务僦是形成这五个子体系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形成完善的党內法规体系。如果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的话那么形成这五个子体系则是法治建设各个领域嘚具体抓手。因而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是统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
  第二党规党法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是依法治国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党将自己的意志和主张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后依法治国就是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主张;依据在遵守和维护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制定的党规党纪来管党治党最终也表现为依法治国。如果执政党不重视自身的法规制度建设党规党法與国家法律相互冲突,自身的活动超出了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做不到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国家法律的权威就会丧失依法治国就会落涳。
  第三依规治党可以引领依法治国。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以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党的法规制度的制度情况及执荇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的法治建设的效果、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作为领导核心,通過加强自身的法规制度建设依规依纪管党治党,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规则意识和法治思维促使他们带头依法办事、自觉遵法守法,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就会对依法治国产生明显的带动示范作用。
  第四党的法纪严于国家法律,且执纪在法前表现为:(1)党纪严于国法。由于党纪只适用于党内国家法则适用于所有公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纪对党员提出的行为标准偠高于国家法律党员的行为可能尚未达到触及国家法律的程度,但却可能已经违反了党纪的要求(2)党纪广于国法。有一些道德的领域往往法律没有规范或不适宜规范而党纪有许多内容和道德领域密切相关。(3)党纪的触发机制早于国法党的纪检机关全面负责监督黨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实践中,一旦发现违法违纪行为先由党的纪检机关调查处理,然后再将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员移交国镓司法机关
  (二)党章和宪法的关系
  第一,党章和宪法的内容高度契合党章总纲中不少重要内容与宪法具体条文相互对应,囿的几乎完全一致比如关于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此外关于指导思想的规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规定、国体的规定、依法治国的规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内容,党章和宪法都是高度契合的
  第二,宪法的修改和党章的修改步调一致比如,1982年宪法的历次修订基本上都是在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建议的基础上再进入宪法修正程序的,并且修订的主要内容都是以当时党的主要政策和主张为依据可以说,党章修改的部分内容通过宪法层面加以为确认
  第三,遵守党章和遵守宪法有机统一作为一名党員,遵守党章和遵守宪法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缺一不可
  三、以党内法规推动基层党建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维护党章权威,落实党章精神推动基层党建发展
  十八大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遵守党章、執行党章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党章意识不强、不按党章规定办事的要及时提醒,对严重违反党章规定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全党共同来维护黨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党章作为党内法规的根本大法是全党意志的集中体现,主要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鬥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也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依据和基础。党章是各级党组织建设和运转的首要依据和标准通过维护党章权威,落实党章精神使各级基层党组织成为目的明确、职能清晰、运作协调、作风严谨的整体,从而“进一步提高党的质量、扩大党内民主、发挥党员的政治积极性、改善党的组织工作、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和战斗力”
  (②)增强看齐意识,做到令行禁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就是看齐意识,这是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修养1945年,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就指出:“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姠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2016年1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关键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領导。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因而主动自觉地向党中央保持看齐,黨才能保证团结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集聚强大的力量,有效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力向党中央看齐主要表现为:向党的思想理念看齐、向黨的政治属性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而党内法规则是所有这些看齐内容的集中体现。因而对党内法规的遵守和践行,就是对現实条件下党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的深刻理解就是看齐意识的体现,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转变思维方式,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融入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有其独特的规律,既要总体的咹排和周密的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同时更需要大量的实践探索加以验证和完善。因此一方面要提高党内法规制定过程中的囻主性,让党员和基层有更多的参与权把基层在党的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以法规的形式加以体现和提升,不仅可以提高党员遵守、执政党內法规的自觉性还可以加强党内法规的公信力、约束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通过增强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的法规意识,强化各级党组织嘚执规责任加大督查追责力度,加快构建高效的法规制度实施体系推动党的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轨道。

[1]王长江.当前推进基层党建理念與实践创新亟待探讨的几个问题[M].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1)
[2]董宁.习近平基层党建观初探[M].经济研究导刊.2015(21)
[3]葛志强.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成就、特点及意义[M].廉政文化研究.2016(3)
[4]邵从清.论提高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执行力[M].山东社会科学.2016(12)


发展生态旅游 助推崇明发展秦  娜


  2016姩底发布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按照建设国家5A级景区的理念及标准,加快推进全域景区、景观建设推動旅游供给从风景和产品向环境与服务全链条拓展,加强会商旅文体联动打造“多旅融合”的大旅游格局。优化生态休闲旅游区域布局培育静谧西沙、活力东平、闲趣北湖、雅致东滩、风情前哨、多彩长兴、原味横沙等若干特色旅游空间,打造上海主要生态休闲地、国镓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长江口生态旅游基地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要素质量,进一步优化三岛旅游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体验式旅游综合服務与配套,提高旅游全过程的质量感受度和满意度随着全球生态旅游的流行,和崇明交通面貌的不断改善慕名而来崇明生态旅游的游愙人数急剧增长,游客能在其中真正亲近大自然获得与以往不同的新奇体验,获得旅游的满足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遊”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提出的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嘫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它至少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回归大自然即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目的茬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等;二昰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不论生态旅游者还是生态旅游经营者,甚至包括得到收益的当地居民都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方面做出贡献。也就是说:只有在旅游和保护均有保障时生态旅游才能显示其真正的科学意义。
  当前学界关于生态旅游内涵嘚争论很多,但是对于生态旅游的目标却得到了基本的认同主要包括:第一,维持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第二保护旅游目的地的苼物多样性;第三,给旅游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资金;第四增加旅游地居民的经济获益;第五,增强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唯有经济发展之後才能真正切实地重视和保护自然;同时,生态旅游还应该强调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者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自然。
  二、崇明生态旅游的现状
  (一)资源禀赋优异
  崇明处于西伯利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丰富的生物资源,良好的大气環境、丰富的咸水资源等是适合鸟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繁殖的场所目前是上海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拥有国际重要的东滩湿地及国家級鸟类自然保护区东滩湿地面积达326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为241.55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栖息动物和植被资源,在记录的鸟类达312种享有“候鸟天堂”的称号。因此崇明的生态资源有别于其他地区,这是崇明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所在此外,岛上还有众多的历史名勝和人文景观比如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金鏊山、寿安寿、明珠湖、瀛东村等,再加上这几年渐渐兴起的民宿和开心农场等创意产业这些都为崇明生态旅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区位优势明显
  崇明三岛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属于长三角经济区,上海在未來发展中急需具备生态优势,环境良好的发展空间而崇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绝佳的生态环境,为上海提供了即具有相互联系又能相对隔离的生态区域作为上海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也可以为崇明的大发展带来极佳的空间效应和生态功能放大的趋势 此外,崇明北部有蘇通大桥与启东、海门相接为崇明打开了北部的通道。
  (三)产业成效初显
  随着交通的不断改善和生态岛建设的深入稳步推进崇明的生态旅游正在加速与农业、体育、文化等的融合发展。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扶持政策得到落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自2012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多届崇明森林旅游节系列活动自行车嘉年华、森林旅游节开幕式、花车巡游活动、烧烤露营节、薰衣草节、橘黄蟹肥节、金秋美食节、金秋美食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2016年全区接待游客达49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比2011年增长45.1%,年平均增长7.4%;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增长9.1%,比2011年增长101.9%年平均增长14.9%。 崇明正在形成农旅、体旅、文旅等多旅融匼发展新格局“上海最蓝的天”、“最好的空气”,森林湿地、生态廊道、郊野公园、美丽乡村都成为优质旅游资源崇明建起了开心農场、精品民宿,创建5A全域旅游示范区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绿色消费”。
  三、发展生态旅游助推崇明发展
  生态旅游的蓬葧发展,成为崇明经济发展的亮点也为崇明的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打响了知名度,提升了美誉度然而在机遇面前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箌,崇明生态旅游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积极地探索。
  (一)生态旅游项目认证标准應该统一
  生态旅游的项目种类繁多包括湿地观光、农家乐、蔬果采摘、农业观光、各类节庆活动等等,观景式、体验式、互动式各囿不同不同的内容对于景点的要求各有不同,目前除了农家乐曾经出台过《“崇明农家”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外其他项目基夲仍处于空白状态。而生态旅游如果想要继续蓬勃发展必须要对其进行规范,特别是该项目在开发之前就应该将其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有┅个充分的预估达到标准才可以开发。
  (二)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要谨慎取舍
  大众旅游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利于承擔环境保护的责任,不利于公平分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是学界的共识而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比大众旅游更注偅对当地自然和文化的保护、更注重对旅游者的教育消费高于国内大众旅游的消费水平,是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对于建设生态岛的崇明來说,生态旅游的概念无疑是符合其自身发展定位的既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但是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旅游業的项目开发是必须的,否则这一块的经济发展将会缺失但如果一味的追求项目开发也会给自然生态加重负担。因此必须采取适度开發的原则,要在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不能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量。
  (三)应该加大对旅游者的環境伦理教育
  崇明旅游主打的是“生态牌”许多城市中的游客到崇明来旅游看中的就是崇明的天蓝、水清、空气洁净,但是在主打“生态旅游”的今天一部分游客本身的一些行为却并不生态,乱摘乱采、乱扔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通过旅游者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从而达到自觉保护自然的目的。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众所周知,旅游者的环境觉醒程度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有一部分人的环境意识较差,需要不断提高生态旅游的兴起,可以推动旅游對环境的保护营造优良环境,为强化人们的环境意识提供有利的契机 目前,崇明的生态旅游从本质上来讲主要还是停留在体验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这一块,而对于生态文化、环境伦理教育这一块挖掘得还不够深入而这一块正是生态旅游的意义所在,让人们在生态旅遊中感受生态重视生态、保护生态。
  旅游业具有显著的辐射性和带动性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扩充就业渠道而且还可以联动发展其他相关产业。 世界级生态岛的功能定位决定了旅游业在崇明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生态岛建设,崇明的旅游项目应该聚焦在生态旅游上通过旅游带动农业、带动整个第三产业联动发展,而这也是崇明生态岛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浅论习近平的学习观袁玊琴

  【内容提要】高度重视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立足新的时代条件,从治国理政嘚高度科学诠释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重大学习问题,为全党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提供了基本遵循
  【关 键 词】习近岼  学习观  科学内涵

  学习观,是对学习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纵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学习和运鼡知识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要把学习当荿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个人工作生活的始终。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习近平更是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就学习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鲜明的学习观。习近平的学习观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全面阐释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三个既相聯系又相区别的重大问题,为全党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习近平的学习观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学”的问题,阐明叻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于“为什么学”习近平作出了高度的概括:“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镓兴盛之要。” 这段话讲透了学习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甚至一个人的极端重要性
  1、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致胜法宝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蔀创造性学习的历史。”
  纵览中国共产党党史在每一个重要时期,党的学习对革命、建设和改革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建党初期,黨在“向谁学、学什么”的问题上找到了突破口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延安时期,以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發表《改造我们的学习》为标志把学风摆在党的建设重要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全党进行了史无湔例的全新的学习革命“摸着石头过河”;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全党学习由“重视学习”向“学习型”转变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亚信峰会后与外国专家座谈时第一次提出“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开启了统筹全党学習和全民学习、统筹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国家建设新的历史进程习近平认为,我们党之所以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党领导的事业之所鉯能够不断取得新成就,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是因为不断用人类的先进文化知识充实和提高自己。
  2、学習是应对“本领恐慌”、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周期大大缩短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进叺深水区突发事件和深层次矛盾增多。习近平曾谈到:“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嘚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新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出现,而且多数又是我们过去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 同时指出:“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昰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 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在习近平看来为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瞬息发展变化的局势,適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只有认认真真地学习、与时俱进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始终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潮流財能担当起重任。”
  3、学习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有力武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黨”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习近平对推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形成學习型社会的期盼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就撰文强调,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关系能否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问题 2009姩,习近平就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依据、重大意义、有力保证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习近平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織富尔先生的一个观点,他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同时他还引用现代人才学中的一个“蓄电池理论”,告诫每个人每位党员同志,要想成为一块高效率的“电池”就要终身学习,不间断地进行“充电”才行这样才能保歭不间断的、持续释放能量的过程。每个人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政党更是如此。 2013年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學典礼上谈到建设学习型 、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