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艾灸时怎样选穴

格式:PDF ? 页数:4页 ? 上传日期: 18:57:59 ? 浏览次数:239 ? ? 3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古人云:用穴如用兵穴位也讲究排兵布阵,搭配好了更容易获胜。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鼡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穴位的调理作用。

在中医学里选穴配穴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常用的中医配穴法有:

近取法:找临近的穴位帮忙

循经取法:找同一条经络上的穴位帮忙。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的穴位与腰以下的穴位配合应用的方法如牙痛取合谷内庭

湔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穴位配合应用凡调理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

配穴有讲究穴位的艾灸顺序也有讲究。

先阳后阴——先灸背部后灸腹部;或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先左后右——先从左侧灸起,后灸向右侧

先上后下——先灸头面部、躯干部,后四肢部;或先灸头面部和胸部后灸腹部和四肢部。

先健侧后患侧——先从健側灸起后灸向患侧。

每个病症艾灸时都有主穴和配穴之分。比如治疗胃病的穴位中,中脘穴、足三里就是主穴艾灸时间可以久一些,其它的配穴艾灸时间短一些。

今天小艾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调理常见病症的取穴法

父母会艾灸,儿女有福子女懂艾灸,父母好命多学习一点艾灸知识,多一份健康生活的保障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門医院针灸科主任王军

艾灸是中国传统灸疗法的一种利用点燃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并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疾病。对寻常人来说艾灸还能达到强身健体治未病的效果,是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

艾灸的作用可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预防保健: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提出防病于未然的理念,艾灸除了治病外兼有防病保健的功效。对寻常百姓来说艾灸操作简单、功效明显,适合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方式

可以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俗言道:若要安三裏常不干。艾灸足三里可以健脾养胃补益气血,有助于祛病防病是百姓保健的常用方法。

温经散寒:灸法最大的特点是治疗过程中可鉯生热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外感风寒湿邪、素体阳虚等因素导致的疾病效果明显临床上,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宫寒不孕、腹泻等病症用艾灸的治疗效果很好。

四肢怕冷手足不温的朋友,可以艾灸三阴交、足三里、悬钟、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有助于改善疏通经络;痛经是年轻女性常见的病症,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具有温经散寒暖宫止痛的效果,可以作为年轻女性的常用保健方法

扶陽固脱:阳气是人的重要精微物质,阳衰则阴盛而灸法能够祛除阴寒,振奋阳气适合身体虚弱、阳气衰微的患者。气除有温煦的作用外还有固摄的功能,气不足可出现脏器下垂之症灸法对本类病症也有很好疗效,如子宫下垂、胃下垂、肛门脱垂、大气下陷等

身体虛弱的老年人,若出胃寒腹冷等症状可以艾灸神阙、中脘、气海等穴,有助于缓解症状

化瘀散结:瘀指的是瘀滞,包括气瘀、血瘀、痰瘀等影响经络的运行。灸法能起到化瘀散结疏通经络的作用。中医讲“不通则痛”血瘀阻络诸症,均可采用艾灸法治疗比如,腰痛可以艾灸肾俞、大肠俞或者痛点所在部位;肩周炎可以艾灸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灸的时候出很多水是为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