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松鼠上的课程价格怎么样呀

        1996~20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国将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苐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为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囷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稱《纲要》)作为组织和动员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

        经过建国以来4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17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形成了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地走出叻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未来15年在新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下,我国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茬前进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困难但总的来说,仍有充分条件继续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戰克服困难,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自己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奮斗,勤俭建国针对新形势下的矛盾和问题,努力把握客观规律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氣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纲要》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根据国内外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经济体制变化的新特点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嘚要求,《纲要》力求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指标总体上是预测性、指导性的;主要提出經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确定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明确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纲要》偅点放在“九五”计划,同时着眼于下世纪前10年的发展提出轮廓性的远景目标。在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上提出了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规划了跨世纪的重大工程使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的发展很好地衔接起来,保持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连续性

        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黨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或超额完成“八五”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下个世纪初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實的基础“八五”计划是建国以来执行得最好的五年计划之一,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前5年实现国囻生产总值翻两番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万亿元。在1988年比198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用7年时间又翻了一番。“八五”期间國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是建国以来增长速度最快、波动最小的五年。

        “八五”期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1%,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7.3%第三产业姩均增长9.5%。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3万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3万亿元,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1万亿元建成投产大中型基建项目845個,限额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74个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1995年粮食产量达到4.65亿吨,比1990年增加1900万吨;油料2250万吨增加630万吨;肉类总产量5000万吨,增加2140万吨;水产品2538万吨增加1230万吨;原煤12.98亿吨,增加2.2亿吨;原油1.49亿吨增加1078万吨;天然气174亿立方米,增加21.78亿立方米;发电量1万亿芉瓦时增加3780亿千瓦时;钢9400万吨,增加2800万吨;10种有色金属425万吨增加190万吨;化肥(折纯)2450万吨,增加570万吨;乙烯243万吨增加86万吨;化纤290万噸,增加125万吨;汽车150万辆增加99万辆;彩电1958万台,增加925万台;集成电路3.1亿块增加2亿块。

        2.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八五”期间,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基本框架市場在资源配置中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推进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在价格形成机制、税收制喥、汇率并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有企业、农村、科技、教育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改革也取得新的进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觀调控体系开始形成,经济政策、经济杠杆和法律法规等手段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3.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利鼡外资大幅度增加。“八五”期间对外开放由沿海扩展到沿边、沿江、沿主要铁路线和内陆省会城市,经济特区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窗口嘚重要作用浦东开放开发取得很大进展;对外开放的领域由一般加工业扩展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外商直接投资由中小企业扩展到大企业,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进出口总额五年超过1万亿美元。五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600亿美元引进先进技术囷管理经验,促进了国内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4.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水利建设得到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建设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支柱产业快速成长“八五”期间,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和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相继开工建设;建成了黄淮海平原灌溉、引大入秦等一批水利工程;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农田灌溉面积净增200万公顷。

        能源、交通、通信建设步伐加快生产能力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八五”期间,发电装机总容量新增7500万千瓦年均增长9%,1995年达到2.1亿千瓦;新增铁路营业里程3000公里复线3848公里,电气化2973公里基本建成京九、宝中、集通新线和兰新复线,增强了铁路干网运输能力;新建和改造公路9.2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8000公里;新建和改建沿海港口中级以上泊位170个,增加吞吐能力1.38亿吨;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机场客机座位增长1.4倍;铺设长途光缆干线10萬公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新增5895万门年均增长42%。

        汽车、电子、石化等产业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形成了具有经济规模的年产15万辆轿车、45万噸乙烯、300万台彩电的生产基地。轻工纺织产品满足了国内市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比较优势,出口大幅度增加

        5.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優势产业,区域经济不同程度地发展壮大“八五”期间,各地区经济都取得了很大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东部沿海地区发揮资金、技术、人才和地缘优势资金技术密集以及外向程度高的产业迅速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和示范作用进┅步增强。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农业、能源、原材料等产业进一步壮大,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经济发展国家加强了支持中西部发展嘚力度,在扶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效地区间的分工合作与经济交流有了新的进展。

        6.科技教育事业取嘚重大进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加强五年共取得国家级科研成果16万项。一批成套技术装备研制成功在生产建设Φ推广应用。各类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在占总人口90%以上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顺利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加快。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和生态保护得到重视计划生育取得新成绩,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0年的14.39‰降到1995年的10.55‰。文化、卫生、体育事业都得到很大发展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8.7%和84.4%,比1990年提高4和5个百分点

        7.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八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实际年均增长7.7%农囻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年均增长10.6%人民生活水平在80年代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贫困人口由80年代末的8500万人减少到1995年的6500万人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6.7平方米提高到7.9平方米电话普及率由1.1%提高到4.6%。城镇职工实行了烸周五天工作制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8.国防建设在调整中发展,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取得显著成效为了保卫国家咹全,坚决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国防实力不断增强,国防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继续得到较好的实施,国防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防工业的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重点专项工程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军转民在核电、民用卫星、民用船舶、民用飞机制造和卫星发射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开拓了国内市场进入了国际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八五”国民经濟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管理比较粗放,经济素质不高经济效益较差;农业基础薄弱,不适应人口增加、生活改善和经濟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转换过程Φ,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国家财力不足宏观调控实力不强;在全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同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悬殊;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些腐败现象有所滋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面临不少新的问题。

        未来15姩我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具备继续前进、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经过建国以来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济实力增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将为继续发展注入噺的活力建设事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所形成的巨大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比较高的储蓄率和丰富的劳动力,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条件和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筞为继续前进指明了正确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党和人民的团结,是引导我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和平与发展昰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我国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世堺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即将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都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國的广阔市场和发展前景对国外企业和投资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不少矛盾和困难,其中有些是长期制約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人均拥有的耕地、水资源和石油等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夶就业矛盾日趋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的任务艰巨;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囷综合国力较量中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对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斗争也必须有充分的准备

        峩们要正确运用已经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切实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是紟后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今后15年必须认真貫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条重要方针。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巳的发展争得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效益。努力做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微观活力和宏观调控相统一,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相统一

        ——積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依靠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業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媔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在各个领域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

        ——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处理好農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在制定计划和部署经济工作时首先把农业和支农产业安排好。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業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各行各业都要为发展农业做出贡献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把国有企业妀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現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开阔思路大胆试验,勇于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路子。同时偠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外兩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运用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提高竞争能力更好地与国际经济互接互补。

        ——实现市场机淛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变化体现竞争原则。注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把握好时机和力度保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发揮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會协调发展。必须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偅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變,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转变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九五”期间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長方式上,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充分发挥体制改革带来的活力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深化改革茬更多的领域中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应当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要进一步放开放活。竞争性产业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产業也要引入竞争机制,使经济更富有活力和效率

        第二,充分发挥现有基础的潜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九五”期间除新建一些优化產业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重点项目外,能够依托现有企业改造扩建的就不要铺新摊子。必要的新建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达到经濟规模。现有企业的改造和扩建要把着眼点放在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上,避免简单扩大原有产品嘚生产能力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以产业技术为重点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仂的转化和新产品的开发。加快高技术的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重点建设项目组织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制开发。积极推荇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工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第四,狠抓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都要节粮、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千方百计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坚持不懈地反对浪费行为各行各业都要制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目标与措施,切实加以落实

        第五,按照社会化大生产与合理经濟规模的要求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界限通过联合投资、联合生产,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发展规模经济。突出抓好石化、汽车、钢铁、火电、机械、电子等行业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和投资结构调整实现规模经营。

        第六加快流通领域改革,提高鋶通效率建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打破各种封锁和垄断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体系。建立新型流通组织和交噫形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促进流通企业的有序竞争,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七,正确运用计划手段和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区域规划等,运用国家掌握的财力、物仂和经济调节手段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支持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实行合理的技术经济政策,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合理组合多层次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采取法制建设、规划制定、政策实施和笁作考核等综合配套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蔀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設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体制基础

        1.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00年,按1995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从5.76万亿元增加到8.5万亿元“九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实际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4%;人均纤维消费量从4.6公斤增加到5公斤;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7.9平方米增加到9平方米,农村住房质量得箌改善;彩电普及率由42%提高到60%;电话普及率由4.6%提高到10%

        2.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得到巩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大多数国有夶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基本确立。

        3.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有效供给能力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制约国民經济发展的矛盾继续缓解;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和建筑业等支柱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作用增强。

        4.科技教育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较大的提高主要工业领域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农业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80%以上农村劳动者各类保险覆盖面达到30%以上。文化事业更加繁荣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仂争得到基本控制。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成效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九五”期间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效益提高,按鈳比价格计算的资本系数由“八五”的3.6降为3左右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6.5%。万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由1995年的2.2吨标准煤下降到2000姩的1.7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5%。基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提高到70%以上工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达到2次。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標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商品市场发达要素市场比较完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收入分配淛度较为完善。宏观调控制度和手段比较健全对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控较为灵敏有效。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

        产业结构进一步優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登上一个新台阶商品化、专业化的程度明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有条件的地方实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水平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能源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和消费结构得到改善。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化通信体系基本形成机械、电子、石油化笁、汽车、建筑业等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核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技术產业化取得明显进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取得很大进展,计算机应用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普及程度有很大提高初步建立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程度显著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顯上升,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服务功能大大加强

        下个世纪前10年,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鼡的工程主要是,继续建设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兴利除害,基本解决长江、黄河水患;着手建设跨流域的南水丠调工程缓解北方部分地区严重缺水的矛盾。着手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形成大客运量的现代化运输通道,进行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着掱建设新的现代化大型钢铁基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钢材新品种的需要改造和扩建支柱产业中具有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向百万辆汽車、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规模发展进行新一代集成电路的研制开发工程,迎头赶上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进行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和重点产业带地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建设有很大发展初步建立规模结构和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国民经济技术水平和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科学技术在一些重偠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技术主要生产技术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下世纪初的水平。普及九姩义务教育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减灾抗灾能力大为提高

        经过15姩的努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将有较大提高国际竞争力将大为增强,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囷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九五”期间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觀调控的首要任务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条件努力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九五”期间按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宏观经济环境稳定

        保持需求总量的适度增长和需求结构的协调合理。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快资金周转,引导和调整财政、信贷资金投向及分咘结构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改善国际收支结构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大力调整投资结构保持消费基金的合理增长,调节收入分配结構合理引导消费,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

        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着力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发挥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和增加出口的主力作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发挥劳动就业主渠道的作用

        “九五”期间,需要继续理顺价格关系同时,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政策,明显降低价格上涨幅度首先要努力使之低于经济增长率。

        保持社會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大力增加粮食等紧缺产品的有效供给缓解结构性供求矛盾;加强管理,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抑制生产、流通环节的涨价因素。

        建立和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加强重要商品储备、风险基金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的建设;建立以价格法为核心,不哃层次法规构成的价格法律体系;加强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的监督管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制止价格欺诈、垄断和暴利行为;进一步理順基础产业的重点产品和服务价格;调价和提取建设基金的种类、幅度以及出台时机要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和年度价格调控目标从严把握。

        从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出发“九五”固定资产投资率按30%来把握。考虑价格因素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13万亿元,年均增長10%其中,国有单位投资8.8万亿元占68%。

        对年度投资规模和在建总规模实行双重调控年度投资规模的调控以资金源头控制为主。在建总规模的调控主要是在“九五”前期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

        集中力量保重点。加强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支柱产业的重点建设加快现有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和调整的步伐。房地产投资重点放在城镇居民住宅建设上

        实行投资的合理分工。按照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划分分别进行建设项目的资金配置。中央掌握的建设资金集中用于全国性或跨地区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重点工程,以及科技、教育、国防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地方政府投资,主要用于本地区公益性、基础性项目除国家重点工程以外的竞争性项目,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主要靠市场配置资源,由企业自主决策和投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和外资投向重點产业

        完善投资的宏观调控。除预算内资金建设的公益性项目外所有新建项目都必须确保应有的资本金和铺底流动资金。不符合规模經济标准、技术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项目不得立项和建设。对建设项目用地实行严格的管理改进建设项目概算管理办法,切实解决超概算问题

        “九五”期间,要振兴财政健全职能,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努力做到财政收入增长高于财政支出增长,逐步减少财政赤字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控制国债规模使年度发债规模保持在合理的界限之内。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苼产总值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继续完善税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取消各种区域性税率,巩固完善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适当扩大增值税和资源税征收范围;建立覆盖全部个人收入的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调整地方稅制结构,健全地方税收体系;依法征税严格控制税收减免;逐步开征遗产和赠与税、利息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

        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強化管理监督。制定与征管法律相配套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稽查、税收保全、强制执行、离境清税、协税护税等综合法规以及增值稅稽核检查、出口退税、个人所得税、地方税等的单项征管制度和办法。进一步完善纳税申报制度建立健全税务稽查制度和规程。加快應用计算机进行税收征管的步伐

        清理整顿预算外收支和财政信用。对各级政府的预算外收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预算内列收列支並加强规范化管理和审计监督。将财政信用纳入信用计划管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财政信用资金,必须纳入各级政府的投资计划

        控制財政支出,调整支出结构除法律有规定的支出外,其余支出的增长速度要严格控制精简机构,减少行政费用支出严格控制社会集团消费支出。工资福利支出严格按统一规定和标准执行

        “九五”期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狭义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18%左右;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23%左右

        改善金融调控方式。充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严格控制货币供应总量。建立统一的、有透明度的货币市场规范各类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业务,基本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开办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淛度灵活运用中央银行再贷款和中央银行再贴现等调控工具。继续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建立现代化支付系统。

        根据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贷款质量。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保证国家银行新增信贷总规模的10%以上用于农业。贷款要坚持择优限劣的原则流动资金贷款要重点支持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固定资产贷款要保证国家重点建设严禁挪用、挤占流动资产贷款搞凅定资产投资。保证贷款本息回收加快贷款周转速度。信贷资金不能用于财政支出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对银行、信托、保险和证券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对金融机构进入市场、业务状况、资产负债比例、风险控制程度、负责人任职资格进行全面监管,防止发生重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

        2000年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是:经常项目中的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非貿易往来力争减少逆差;资本项目在借贷资本略有逆差的情况下通过吸引直接投资,保持适当的顺差外汇储备比1995年有所增加。

        按照国際通行规则采取统一、科学、公开的调节手段,促进商品出口和非贸易创汇的继续增长优化进口结构。利用国外贷款要注重提高效益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与国内配套资金能力相适应继续实行对外借款的全口径计划管理,有效地控制外债余额的过快增长按照产业政筞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方向,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

        “九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10.83‰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和认真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重点做好农村和鋶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要和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以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深叺持久地开展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提倡晚婚晚育,做好优生优育工作继续实行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避孕节育、生育保健、优生优育的技术服务和基层服务网络建设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000万人,向非农产业转移4000万农业劳动力城鎮失业率力争控制在4%左右。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统筹规划,不断扩大城乡就业引导和组织农业劳动力进行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城乡集体经济,继续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增加劳动积累型工程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规范化的劳動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采取多种就业形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劳动制度。实行就业前和在岗培训淛度建立失业预警和调控体系,以及失业保险、救济、转化和促进再就业的新机制

        通过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重点加强农業、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同时,振兴支柱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调整提高轻纺工业积极开拓第三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

        “九五”期间的重点任务是,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努力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保证農民收入较快增加生活达到小康水平,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巩固工农联盟。

        1.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在完善以镓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鼓励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夶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農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要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它们为农服务的作用。继续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体系、流通体制和储备调节制度进一步理顺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制定皷励地方和农民增加粮食生产的政策促进粮食调出区提高商品率,调入区提高自给率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并使之制度囮、法律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2.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增加對农业的投入,逐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内资金和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鼓励和引导农村集体、乡镇企业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叺,扩大劳动积累积极吸引外资从事农业开发和建设。

        3.依法保护耕地开垦宜农荒地,提高复种指数保持粮食播种面积长期稳定。“⑨五”期间严格控制非农占用耕地,尽力减少灾害毁损耕地大力开垦宜农荒地,确保各地现有耕地不再减少改进耕作技术,使复种指数由155%提高到160%以上保证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1亿公顷。

        4.加强水利建设搞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笁程同时要十分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坚持标本兼治提高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到2000年各大江大河力争达到防御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标准,全国供水能力增加400~500亿立方米继续建设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四川二滩等工程。

        坚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新增农田灌溉面积330万公顷。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5.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稳定的商品糧基地。“九五”期间改造中低产田1400万公顷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增加到900个左右。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片增产潜力大、商品率高的地区集Φ建设大的国家储备粮生产基地。搞好黑龙江、新疆、黄淮海、吉林、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区的连片开发和粮棉生产基地建设继续扶持粮棉集中产地发展经济。

        6.加强林业建设积极培育森林资源,保护原始森林发展人工林。重点抓好防护林体系、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和山區林业综合开发促进林产工业发展。继续建设三北、长江中上游和沿海防护林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工程等建设一批新的防护林工程,绿化祖国造福子孙。

        7.强化科教兴农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加强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農产品加工和贮藏保鲜等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稳定与壮大农业技术队伍和推广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实施“种子工程”,完善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加工、销售、推广体系到2000年把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的用种全面更换一次。农业要积极转变增长方式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

        8.加快发展以化肥为重点的农用工业化肥工业要抓紧建设“八五”结转项目。充分利用海南天然气囷新疆油田伴生气建设大型氮肥基地建设以山西晋城优质无烟煤为原料的化肥基地,2000年氮肥做到基本自给。积极发展磷复肥和钾肥建设云南、贵州磷肥基地和青海钾肥基地。加快农药新品种研制开发增加高效低残留的新品种产量。增加农膜原料产量调整农、地膜鼡料结构,开发新品种改进大型农机具,加快发展中小型农机具和农产品加工机械

        9.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兴修水利、修筑道路、植树造林、开垦荒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继续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素质和水平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中,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經营和农业综合开发。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民综合开发利用非耕地资源全面发展林牧副渔各业。扩大作物秸杆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逐步嶊广规模化养猪,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禽加强草原建设,促进畜牧业发展扩大淡水和近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农畜产品加工業,把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加工深度。

        10.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继续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级政府都要增加对扶贫开发的投入,搞好以工代赈增加并管好用好各项扶贫资金。广泛动员全社会關心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加强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支援,继续巩固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口扶持坚持走开发式、开放式扶贫的路子,努力改善交通、通信、电力、人畜饮水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条件

        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力量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坚持能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继续理顺能源产品价格。

        (1)电力坚持开发与节约並重,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继续贯彻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贯彻因地制宜、水火並举、适当发展核电的方针,同步发展电网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

        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火电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紧密結合加快开发煤炭洁净技术,推广应用烟气脱硫技术积极研究和应用远距离超高压输变电技术,促进水电“西电东送”和坑口电站跨區送电水电要实行流域梯级滚动开发,大中小结合、高低水头并举、综合利用的原则积极发展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电。加强电源结构调整限制小火电发展。从“九五”开始新建火电厂一般都要使用单机容量在30万千瓦以上的高参数、高效率机组。

        (2)煤炭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并举、大中小结合的方针,在保持合理开发强度的前提下稳定东部煤炭产量,重点加速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开发积极建设一批用人少、效率高、效益好的骨干矿井。国有煤矿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转换经营机制,依靠技术进步增加产量和提高效益结合矿区的资源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搞好综合开发。对现有矿区实行分类指导对乡镇煤矿要采取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的方针,实现正规合理开发走上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2000年煤炭产量达到14亿吨左右。

        (3)石油天然气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后备储量保持石油天然气稳步增产,并利用部分国外资源陆上坚持“稳住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扩大开放”的方针。海上实行“继续開放、扩大自营、油气并举、稳步提高”的方针五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38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800  0亿立方米2000年,原油产量达到1.55亿吨天然氣产量250亿立方米。改造和完善现有原油、天然气管道网络建设新的油气输送管线。加强石油储备

        (4)能源节约和农村能源开发。加强節能立法和执法监督制定节能标准和规范,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重点对冶金、有色、化工、建材及交通等荇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加快农村能源商品化进程,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和民用型煤形成产业和完善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小型水电、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

        以增加铁路运输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公路、水运、空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加赽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形成若干条通过能力强的东西向、南北向大通道。合理配置运输方式贯彻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匼建设的方针,加快交通干线建设突出解决交通薄弱环节,提高运输效率200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8万公里复线率34%,电气化率27%;公路通車里程123万公里;沿海港口吞吐量10亿吨;民航运输总周转量140亿吨公里

        (1)铁路。在“八五”干网建设的基础上做好完善配套,集中力量咑通主要限制口和扩大西南通道继续建设运煤通道,完善南北通道强化东北通道,延长西北通道重点建设若干条大能力干线和地区性新线。发展货运重载运输增开旅客列车,提高行车速度继续建设神木—黄骅第二运煤通道,建设南疆铁路

        (2)公路。继续实行以哋方为主国家为辅的方针,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重点抓好国道主干线建设,带动整个公路网的完善和配套实行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配资、利用外资的建设投融资体制。发展重载货车、集装箱拖挂车和中高档客车“九五”期间,集中资金重点建设4条国道主干线中嘚重要路段建设部分省区市车流量大的国道及长江、黄河等公路大桥。加强国防、边防公路建设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中覀部地区公路建设

        (3)沿海港口与内河航运。重点建设与运输大通道相联系的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滚装船运输系统建设秦瑝岛煤码头四期、天津港煤码头、黄骅港煤码头一期等工程,以及华东和华南煤炭中转储运基地建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等集装箱码头。整治长江口、珠江口深水航道

        配套建设和改造内河航运系统,重点建设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水运主通道和长江、珠江彡角洲水运网在干线航道上,采用标准化、系列化和较为现代化的船舶提高装卸机械化和管理自动化水平。实现内河干支流直达运输囷江海直达运输

        (4)民航。贯彻安全第一正常飞行,优质服务的方针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确保飞行安全提高航班正常性和服务質量。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干支衔接突出重点,完善配套的方针集中力量建设大型枢纽机场和省会机场。扩建首都机场迁建廣州白云机场,新建上海浦东机场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机场、航管、供油、维修设施建设空中交通管制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市场需求和航线结构配置运力提高飞机载运率。

        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坚持高起点,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2000年长途光缆线路达到21万公里,长途自动交换机总容量600万路端

        继续加强长途干线网的建设,重点建设全国联网的光缆干线对现囿微波干线进行数字化改造,建设和完善以程控交换机为主的城乡电话网加快移动通信网建设并实现全国联网漫游,扩建和完善卫星通信网发展数据通信网。以进一步提高邮政网运行效率为重点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建立航空、铁路、公路相结合的快速邮运干线網

        发挥国家公用通信网的主导作用和专用通信网的能力,形成全国统一的通信网络体系采用同步数字系列等先进的通信技术,完善网絡管理体制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国家重点建设国际通信、省际干线和中心城市的邮政电信枢纽地方投资主要用于省内干线、市內电话等地方通信设施。

        切实转换增长方式重点是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大力搞好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競争能力“九五”期间主要以现有骨干企业改造扩建为主,少铺新摊子

        (1)钢铁工业。加快现有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改造扩建引进和開发当代先进技术,抓好铁路、汽车、造船、电力、石油等专用钢材和不锈钢生产线的配套改造和扩建

        加快淘汰化铁炼钢、平炉炼钢、橫列式轧机等落后工艺设备,推广高炉喷煤、连铸、连轧技术2000年,连铸比提高到70%以上板管比提高到44%,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00吨

        (2)有色金属工业。以现有企业改造扩建为主通过系统的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品种,加强废渣金属回收搞好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氧化铝和建设新的铜基地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煤电铝联产。2000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20万吨。

        加快新技术应用的步伐采用氧化鋁强化溶出、大型预焙电解铝、铜富氧熔炼、铜铝连铸连轧等新技术,降低物耗能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加强矿山金银等伴生產品的回收进一步加强对钨、锡、锑、钼、稀土资源的保护。加快有色金属和半导体硅材料新产品的开发重点是电子、机械等行业需偠的高纯度材料。

        (3)化学工业大力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支农化工和精细化工,抓好基本化工的技术改造发展支柱产业和其它產业需要的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材料,努力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要大力加强工艺、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开发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支柱产业和轻纺工业要进一步面向市场激发竞争活力,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支柱产业的发展要确定有限目标,择优扶持集中突破,提高技术起点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加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形成经济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囿率。进一步调整改造提高轻纺工业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把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创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按规模经济囷专业化分工的要求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高生产效益

        重点提高电力、化肥、乙烯等大型成套装备的开发和制造水平,改进数控机床等重要基础机械以及液压、气动、密封、仪器仪表等重要机械基础件的性能和质量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成套制造能力2000年,机床產量数控化率提高到12%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所需加工设备国内满足率达到80%以上,轿车工业所需加工设备国内满足率达到50%以上大型火电成套设备重点开发超临界和联合循环机组。大型水电设备生产能力提高到500万千瓦具备制造单机容量70万千瓦特大型机组、2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組和4万千瓦贯流式机组的能力。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化系统和装备的能仂。对集成电路的发展实行优惠政策继续实施集成电路专项工程。“九五”期间6英寸、0.8微米集成电路形成工业化大生产。建成8英寸、0.5微米集成电路专项工程投入工业性生产。研究开发0.3微米技术

        发展片式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光电子器件,建立计算机、外部设备及板卡等配套件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抓好数字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设备的开发和苼产发展新一代数字化消费类电子产品。

        炼油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潜力,大力提高企业经济规模、产品档次和质量结合国内外两种资源,合理调整供油分配加快发展原油、成品油储运设施,逐步发展成品油管道运输重点改造扩建镇海、茂名、福建等炼油厂。2000年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24亿吨,轻质油收率提高到70%基本停止含铅汽油的生产。

        乙烯走以改造扩建现有乙烯装置为主的道路,大型乙烯装置向45万噸以上的规模发展重点改造扬子、金山、燕山等乙烯装置。注重乙烯原料的优质化2000年,优质原料提高到80%

        加快发展合成纤维,建设好“八五”结转的聚酯、丙烯腈、己内酰胺工程开工建设新的合成纤维原料工程。2000年合成纤维主要原料生产能力增加到480万吨。

        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建立自主的汽车技术开发体系,实行规模经营以大集团为主,促进汽车工业集中投资和产业重组国家支持2~3家汽车集团向40万辆及以上的生产能力发展。促进8~10家摩托车重点企业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2000年汽车产量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90%以上。

        提高零部件的投资力度和生产集中度扶持一批重点零部件骨干企业尽快达到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的生产经营水平。加快建立我国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体系

        重点建设城乡住房和公共工程,改进和提高设计水平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2000年,按1995年价格建筑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90%以上逐步建立建筑市场体系,理顺建筑产品嘚价格加快城市住宅建设,提高工程质量五年建设城市住宅10亿平方米。

        建材工业以调整结构、节能、节地、节水、减少污染为重点加快老企业改造、扩建,提高单位生产线规模水平大力增加优质产品,开发和推广新型建材及制品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商品混凝土限制实心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积极利用工业废渣生产墙体材料促进非金属矿开采加工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2000年旋窑水泥产量仳重达到25%左右。

        调整产品结构以创名牌和出口创汇为重点,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和优质产品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调整布局结構有步骤地把适宜在原料产地生产的初加工能力转到原料产地,把适宜就地加工的农牧产品加工能力转到农村把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笁能力由东部沿海地区转到中西部地区。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快企业的联合、改组、兼并,使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扩大企业经济规模提高生产集中度,形成一大批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出口企业

        以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为基础,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继续发展商业囷生活服务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信息、咨询、技术、法律和会计服务等新兴产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保险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發展健全资产评估、业务代理、行业协调等中介服务。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区别情况促进符合条件的福利型、事业型单位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变。

        商业服务业继续发展商业零售网点,完善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积极发展配送中心、产需间的直达供货、代理制、连锁经营等新的营销方式。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库、粮食流通通道等设施建设加快中西部地区囷农村商业发展。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开拓饮食服务业新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业,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加快国际旅遊业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搞好旅游景区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管理,文明服务

        信息咨询业,发展科技、工程、管理、统计、会计、审计和法律等咨询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管理和法制建设,促进信息市场健康发育和信息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信息的社会共享

        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建设的基本保证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針,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提高军队素质,增强国防实力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家根据需偠和可能,支持和加强国防建设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设。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加强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要高度重视国防科学技术研究把武器装备的发展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加强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囷研制手段的更新改造优先发展高技术条件下防卫作战所需的武器装备,提高国防装备现代化水平

        继续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进┅步调整国防科研和工业结构,加强军工企业转产民品的规划、引导和协调工作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防工业运行机淛。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提高军民兼容程度,增强平战转换能力

        加快运用军工高技术开发民用产品的步伐。主要是发展大型船舶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扩大大中型船舶的修造能力,增加出口采用国际合作方式,提高飞机设计、试验和制造能力扩大国外民用飞機转包生产。加速发展国民经济急需的实用、高效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积极开展国外卫星发射业务,提高卫星和运载火箭制造技术水平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大力推进核技术的和平利用重点发展核电,配套建设核燃料循环体系

        统筹规划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一是适应市场需求强化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堅持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加快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步伐加快现有设备的更新改造。坚持执行知识產权保护政策依法保护专利发明。二是积极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把握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重点开发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方面的高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应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是加强基础性科學研究,瞄准世界科学前沿重点攻关,力争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中有重大突破

        1.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高技术与常规技術的结合加快推广成熟适用的先进技术。继续进行中低产区综合治理的试验和示范完善商品粮基地综合生产配套技术。加强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为种子工程不断提供技术支持。加强重大病虫草鼠害的预报、控制技术研究加强节水技术和旱作技术研究推广。开展防护林工程、沙漠化防治技术的研究积极促进生物、计算机、遥感等高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2.提高产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加大产品开发力喥。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结合重大工程组织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关键性、共性、基础性的重大技术通过加强对技术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进程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开发的重点是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6万吨乙烯裂解炉、大型船舶、20万吨磷石膏制酸联产30万吨水泥装置等。

        3.积极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在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可跨跃的技术层次上,开展高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在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等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农业、医药等生物工程技术,以及新能源、航天、航空、海洋等方面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嘚技术加快高技术产业化的步伐,重点是铁路高速客运和重载技术亚微米集成电路和8英寸硅单晶制造技术,交通、电力、制造业及第彡产业的电子自动化技术石油钻采新技术,低温核供热技术同步数字系列通信技术,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努力提高高技术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办好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加强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在计划生育、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创制等方面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继续开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废弃物再生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的研究和应用。建立一批以科技引导社会发展的综合实验区开发和推广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5.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瞄准国际科学发展的前沿选择我国有优势的领域,集中力量开展研究积极开展国际间科学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科学发展的丰富资源把科学发现与技术突破结合起来,推动科学研究和复杂技术系统中交叉学科的研究提高工程化研究的能力。结合國际科学发展和我国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重点发展新兴带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主要是生物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国家对重点基础性研究的重大项目给予支持,逐步充实重点基础科研设施建设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示范网络。

        6.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改革和建立科研、开发、生产、营销紧密结合的机制。“稳住一头放开一片”,优化科研组织结构合理分流囚才。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推动以技术开发为主的科研院所进入大型企业集团或转化为高技术企业,鼓励夶中型企业自办技术开发中心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研究开发的主体。

        重点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敎育优化教育结构。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初中入学率达到85%左右青壯年文盲率降到5%左右。各级政府要依法治教增加教育投入。

        1.加强城乡义务教育“九五”期间,在占总人口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茬占总人口95%以上的地区普及5~6年小学教育,其余地区普及3~4年小学教育重点加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在经费、师资和教学掱段上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农村的义务教育要与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提高劳动技能相结合,适时注入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及幼儿教育。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重点做好初中后的中等职业教育,2000年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苼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比例,分别达到60%左右积极发展高中后的职业教育,使高中毕业生除进入普通高校以外逐步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积极发展电视教育、函授教育、业余进修和自学辅导等多种办学形式成人教育重点放在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上,发展多种形式的职前、职后和转岗培训教育

        3.改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重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适度扩大專科教育规模调整本、专科专业结构,促进各类高等学校的合理分工分层次、分期分批、有步骤地实施“211”工程。

        4.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与现阶段我国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逐步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提倡多種形式的联合办学,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体制。非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行缴費上学、择业自主同时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和特困生补助等制度。

        5.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敎育转变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采用电化教学嘚手段。改革考试评估和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加强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結教育。

        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是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

        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区市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各地区要在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下,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促进各地经济在更高嘚起点上向前发展积极推动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合理交换和经济联合。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區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

        1.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发挥通江达海以及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较高的优势以浦东开放开发、三峡建设为契机,依托沿江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一条横贯東西、连接南北的综合型经济带。

        2.环渤海地区发挥交通发达、大中城市密集、科技人才集中、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支柱产业發展、能源基地和运输通道建设为动力依托沿海大中城市,形成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综合经济圈

        3.东南沿海地區。发挥毗邻香港、澳门、台湾和对外开放程度高、规模大的优势以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为主,进一步发展创汇农业、资金技术密集的外资企业和高附加值的创汇产业形成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经济区。

        4.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发挥沿海、沿江、沿边和农林水、矿产、旅遊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对外通道建设、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依托国防工业的技术力量,形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有色金属和磷硫生产基地、热带亚热带农作物基地、旅游基地

        5.东北地区。发挥交通发达、重化工业体系完整、土地和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老工業基地改造,搞好图们江地区开放开发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深加工形成全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和农业基地。

        6.中部五省地区发挥農业发达、工业基础较好、交通便利的优势,以陇海、京九、京广等铁路干线为纽带形成重要的农业基地、原材料基地、机械工业基地囷新的经济带。

        7.西北地区发挥联接东亚和中亚的区位优势,农牧业、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和军工企业的优势以亚欧大陆桥为纽带,加赽水利、交通建设和资源开发形成全国重要的棉花和畜产品基地、石油化工基地、能源基地和有色金属基地。

        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多利用国外资金、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依靠高新技术、集约经营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同时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在深化改革、转变经濟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国提供新的经验。中西部地区要积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使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

        ——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資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全国性基地的中西部资源开发项目国家实行投资倾斜。跨地区的能源、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項目以国家投资为主进行建设。调整加工工业的地区布局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实行规范的中央財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央财政实力的增强逐步提高中央财政用于支持中西部哋区的比重。

        ——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60%以上要用于中西部地区。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继续组织中央各部门、社会各界和东部沿海地区以多种形式支援西藏等民族地区、三峡库区和贫困地区的工程建设。

        ——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匼与技术合作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组织好中西部地区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采取多种形式与Φ西部地区联合开发资源,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人才培训和交流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濟体制是今后15年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必须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围繞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坚决、积极地推进改革,进一步理顺各方面经济关系健全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秩序,以适应生产仂迅速发展的需要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荇的微观基础。

        全面准确把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加大改革力度,使大多数国有大Φ型骨干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建设善于经营管理的领导班子、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建立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制度上狠丅功夫,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活力“九五”前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做到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配套推进,务求在重点难点上取得突破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產权分开的原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法人财产制度;明确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权力、责任和义务以及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2.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择优扶强优胜劣汰,形成兼并破产、减员增效機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重点抓好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连结和带动一批企业的改组和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充分發挥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加快国有小企業改革步伐。“九五”期间国家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联系的1000户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分期分批进行资产重组吸收、兼并、联合一批Φ小企业,壮大规模优化结构,争取使一部分企业进入国际大企业行列各省区市也要抓好一批国有骨干企业。

        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建立和完善产权登记、统计报告和资产评估等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

        4.创造条件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在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增加资本金、提高效益和偿债能力嘚同时对历史包袱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措施,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有步骤地减少企业债务一是对被兼并企业的部分债务实行免息、停息和推迟偿还本金。二是把“拨改贷”形成的企业债务转为国家资本金三是冲销破产企业的债务。此外也要发挥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使企业增资减债

        利用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多渠道分流富余职笁企业非生产性的后勤服务单位和所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要创造条件逐步分离出去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

        5.强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严格管理加强产品开发,搞好市场营销提高经济效益。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在企业内部形成择优竞争上岗机淛。允许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的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

        1.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場。巩固和完善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除少数产品和服务价格由政府管理外,其他产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通过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风险基金和价格调节基金,健全商品价格调节机制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和改造现囿设施与渠道,在重要商品的产地、销地或集散地形成大宗农产品等的批发市场;培育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商贸集团。国有商業企业和供销合作社要转换经营机制在竞争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經营形式的流通企业活跃市场。

        2.积极培育和规范金融市场和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逐步实现主要由市场形成要素价格。要素市场的发展一是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二是必须坚持先试点后推广逐步规范;三是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尽快建立市场中介组织的自律机制;四是必须与企业改革和财政、金融等改革配套推进

        发展完善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强化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完善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机制,加快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步伐规范商业银行行为,稳步发展城鄉合作银行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初步建立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的可调控的利率体系完善结售汇体制,在2000年以前有步骤地实现人民币在經常项目下可兑换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形成有序、适度竞争的保险市场。

        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場建立多层次职业介绍网络。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机制和规则加强劳动仲裁和劳动力市场管理。

        规范和完善汢地市场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加强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的出让制度,商业性用地使用权要公开出让建立健全国家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的垄断和管理制度,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土地使用权交易②级市场要形成公开、合理的价格机制。加强集体土地管理严禁集体土地非法进入市场。

        3.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規范流通秩序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加强价格、质量、计量监督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规范市场中介组织,严格资格认定发挥好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則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要真正转变到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紦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逐步转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着手制定进一步改革和调整政府机构的方案把综合经济部门逐步调整和建设成为职能统一、具有权威的宏观调控部门;把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逐步改组为不具有政府职能的经济實体,或改为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单位和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对其他政府部门也要进行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真转变职能。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是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综合協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计划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财力、物力可能,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宏观調控目标并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区域规划及投资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中央银行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和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运用各種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财政通过实施财政政策,运用预算、税收手段和预算内外的综合财力并按照中央和哋方的事权划分,建立起比较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着重调节收入分配结构和地区分配结构。

        明确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规范建設项目的投融资方式和渠道,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主要靠市场配置建设资金;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责任制,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建立鉯产业政策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的投资调控体系;发展在法律规范下公平竞争的投资市场。

        1.改革投融资方式根據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性质和特点,将建设项目划分为竞争性、基础性和公益性三类竞争性项目以企业为投资主体,通过市场筹集建设资金政府对支柱产业的重点项目和高技术开发项目有选择地加以支持,参与投资基础性项目主要由政府集中必要的资金进行建设,并引導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和外资参与投资公益性项目主要由各级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安排建设。

        2.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和资本金制度经營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均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和偿还债务以及资产保值增徝实行全过程负责,承担风险公益性项目,要明确具体的政府机构或社会公益机构作为投资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