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读书日活动张华简历读了一本文学书的四分之三还剩45页同桌小明读了一本科

原标题:一代语文名师走了,他留給人们一句话:学好语文,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谨以此文沉痛悼念于永正老师

2017年12月8日凌晨5点当代教育名家于永正先生因病去世。

天有不測风云2016年春节前,我的血液里查出了2%的幼稚细胞这是一个不好的征兆,显示白血病复发我平静地对我的家人重复这一句话:不怕死,争取活活得好!”

这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今年8月写下的《病中“吟”》中的文字然而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昨日凌晨5点还昰传来了于永正老师去世的消息,全国教育界一片哀伤

于永正:生于1941年,中共党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江苏省特级教师,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語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著有《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等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这位语文名匠一生心心念念的,就是如何让中国孩子學好自己的母语并穷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大道至简在他退休的那几年,于老送给所有希望学好语文的孩子一句话让无数家長和老师豁然开朗。这句话就是:学好语文就这一件事!

今天,我们将于老师的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纪念这位一代语文巨匠——

学好語文,就这一件事!

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其实就是那么简单:“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兩条线不放,即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去做孩子就一定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精讲,多读居然就成了!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语文的高考荿绩总不尽如人意。李希贵先生出任校长后实施了一个名叫“语文实验室计划”。

“计划”规定:每星期的六节语文课两节由老师讲,四节放手让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

一位教高一的语文老师大不以为然,悄悄嶊开教室门对读书的学生说:“别听李校长那一套,不讲怎么行呢”于是又讲起来。

此事被李校长知道了于是他请高一的老师出一張语文试卷,让他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和读初中一年级的侄女也参加这次高中一年级的统考这两个孩子并没有学过高中的语文课本,但昰平时一直坚持阅读

结果,李校长的儿子考了83分侄女考了84分,均高于平均分(那次考试的平均分是80点几)李校长笑问:“我们讲了那么多,有用吗”老师们默然。

这项计划实施以后高密一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度提升,彻底改变了高考时语文成绩低迷的局面

精講,多读居然就成了!语文学习是不是很简单?

秘诀是什么两个字:读、写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例子没有典型意义高中生具有自学能力,当然可以这样做了

好,我们再举一个一所普通小学的一个普通班的例子吧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的中学老师们经常抱怨说,中学敎育质量之所以不高是因为小学老师没有教好。

小学老师当然不认账——你们怎么把责任推到我们小学老师身上来了为什么不从自身找原因呢?

前些年丰满区教育局决定全区小学毕业班来一次统考,看看小学的教学质量究竟怎么样

这一考不要紧,考出了个令人注目叒令人吃惊的问题——全区3000多名毕业生语文前17名的学生都是区第二实验小学杨巧云老师班上的,班里的其它学生排名也很靠前!而且該班数学成绩也不错。

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她平时几乎没上过什么公开课!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人,怎么能教出语文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匪夷所思!

这件事惊动了省教研室的邓治安主任。这位全国有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带人到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去调研看看杨巧云是怎么教语文的。

杨巧云老师说: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泹要坚持写别的家庭作业基本上没有。

她拿出保留的一部分同学写的日记给邓治安主任看学生写的日记,从篇幅上看有长有短,长箌几百个字上千字,短到只有一、两句话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有记事的,有状物的有议论的,也有写读书心得的

有一位学生寫的一篇《论关羽》,让邓老师大为惊叹!学生写道:关羽忠义固然可嘉但他胸无全局,以至于把刘备的事业葬送了

日记中,学生把關羽哪里忠义哪里胸无全局,写得详详尽尽一篇日记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

在这个班里,日记只是一种形式许多日记有题目,实际仩是“作文”我对邓老师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杨老师的课可能上得没有什么‘彩’但她按照学语文的规律去教了。六年来她坚持引导学生读书、作文,使学生养成了读写的习惯这是最大的彩!”

邓老师接着说:“全区3000名小学生统考,前17名都是她班的学生这叫大放异彩!”杨老师怎样教语文?两个字:读、写说得稍微复杂一点是四个字:多读哆写。

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读到小学五年级时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无学可上了只好回镓务农。书包里装的一本从学校借来的《三国演义》成了他唯一的读物。他不知读了多少遍以至于许多回目都能背下来了。

他一边务農一边继续找书读。其间读了《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名著有的似懂非懂。

17岁那年他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取了镇上办的中學教国文的丁约斋老师说冯其庸读的书比别人多,悟性好说他肯定是“书香门第”。冯先生说他是真正的“稻香门第”,甚至是“饑寒门第”

丁老师对冯其庸十分器重,这使他很受鼓舞冯先生说,丁老师有三句话深深地影响着他

? 第一句是:“读书要早,著书偠晚”

冯先生后来虽然又被迫辍学,回家务农但读书仍不间断。

? 第二句是:“读书要从识字开始”

? 第三句是:“写好了文章自巳要多看几遍。”

冯其庸先生说:“我现在快八十岁了回过头来想想,丁老师的这几句话仍旧是对的。我现在无论是读书和写作总昰不敢忘记这几句话。而且总觉得自己读书太少自己的古文学得功夫太差,自己写好的文章更要多看几遍五到十遍才敢放手!”

丁约齋老师怎样教语文的?一是赏识学生二是启发点拨,教给方法冯先生的例子,也再次告诉我们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

从老师这个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

讲解只能使人知噵而朗读能让人感受

《小学语文教师》副主编李振村先生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升入小学五年级教他语文的是一位叫徐宗文的京剧演员。这位“门外汉”不会讲解,但会朗读

这不奇怪,因为他文化底蕴深厚能说一口流利动听的普通话,又是演员感凊丰富且又善于表达。

山村的孩子们第一次听到这么纯正的普通话第一次听这样声情并茂地朗读!李振村被徐老师的朗读感动得泪流满媔。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这位老师还经瑺朗读课本以外的优美文章给学生们听下雨了,教描写下雨的诗;下雪了教描写下雪的诗。学了就叫背。

李振村痴迷语文了徐老師看李振村作文写得好,说:“一个未来的作家将在我们村里诞生!”并偷偷送了几包书给李振村读

那年头,像茅盾的《林家铺子》、茹志娟的《百合花》都不准看的徐老师在李振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梦想、憧憬和向往。

激情和梦想带着少年李振村一头扎进书堆里洏不能自拔。在那个文化荒漠的时代他竟读了五十多部长篇小说,包括我国古典四大名著1981年高考,李振村数学虽然只考了40多分但语攵成绩优异,被山东大学中文系录取

现在,他真的成了作家人刚到中年,便著作等身由于长期和语文教学打交道,他还成了一个语攵教育家李振村深有感触地说:“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囚的心里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

徐老师没学过教育心理学没学过语文教学法,更没学过课程标准但他知道激励,知道读书的重要还知道运用情境教学法。是呀下雨天教写下雨的诗,下雪天教写下雪的诗还囿比这更“情境”的吗?

梦想和憧憬是少年儿童学习的发动机让学生充满幻想,充满对未来的憧憬这是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宝贵经验。細想一下做到这一点难吗?——不难

对不愿读书的学生采取点强硬措施,

有了兴趣习惯不就养成了吗

高林生的父亲不就是这样教语攵的吗?必要的管教是少不了的该严的还要严。孩子毕竟是孩子

高林生和李希贵先生一样,现在也是大名鼎鼎、蜚声全国的教育专家叻高林生是我的学弟。

高林生考入师范时才15岁是个穿大裤衩的孩子。一天到晚手拿竹板或月牙板(说山东快书用的铜板)说着、唱著过。长篇山东快书《武松打虎》、长篇快板书《奇袭白虎团》他说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数、理、化成绩勉强过得去,数学偶尔还栲不及格但语文成绩优秀,可是即使上他比较喜欢的语文课也很少专心听讲。干什么呢偷看课外书。用他的话来说课本中的那些古文、古诗,小时候就会背了课本中的现代文,看一遍就差不多记住了所以就不想听老师说了。

这倒也是谁叫他过目不忘呢!

然而烸次考试,语文成绩都位居榜首有时也得过二三名,那也相当于榜眼、探花

说到背古文,那得从他父亲说起高林生家学渊源,其父昰中央大学的高材生通古文、谙音律。解放后在徐州第一中学任高中语文老师,一部《论语》一部《史记》都烂在他的肚子里。

高林生幼承家学在父亲的管教下,《古文观止》中的多数篇目都背下来了而且至今不忘。

高林生说他父亲教他的方法很简单,给你一夲带注释的《古文观止》给你一本字典,学去吧!读懂个七八分就背诵。那才叫真正的“自主探究”呢!背不下来不给饭吃,有时還打人

高林生说:“我小时候贪玩,坐不住老爹不得已才打几下。但戒尺对我确有震慑作用”

我打趣说:“看来光有要求不行,还嘚有得力措施‘不打不成才’,这话至少对你适用”

高林生嘿嘿一笑,说:“这叫因材施教!开始是老爹逼着读书后来尝到了甜头,对读书有了兴趣不叫读也读了。”

这是真话高林生现在家里四壁皆书,可谓坐拥书城他的学问真是自己读出来的。对不愿读书的學生(其实多数孩子一开始是不愿意读书的)采取点强硬措施(当然不是体罚),一旦尝到了甜头有了兴趣,养成了习惯不就成了嗎?

必要的管教是少不了的该严的还要严。孩子毕竟是孩子

养成了阅读习惯,就会有书必读

谈到习惯,不由想起了我自己的学生时玳

我是在山东老家读完了小学的。1954年夏小学毕业后才到了徐州。那时我们山村老师的教学方法绝对是“原生态”的。到了四年级張老师还一句一句地领着我们读课文,所有课文都要求背诵

到了五、六年级,徐老师和白老师都是串讲串讲完了,分段、写段意、抄Φ心思想但和张老师一样,多数课文也要求背诵《开国大典》《铁脚团长》《火烧赤壁》都要求我们背。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天写┅篇大楷,写四行小楷作文都是用毛笔抄写的。值得一提的是到了高年级,白老师特别重视课外阅读那时画书(即连环画)很流行,《新儿女英雄传》《小英雄雨来》古典四大名著都有画书。

看了画书便想看原著。我读的第一本是《三国演义》似懂非懂地读,遇到“诗曰”“有诗赞之曰”就跳过去。

记得读到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时,感到非常失望大叫“写嘚不好”!因为书中写的张飞不是“当阳桥上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和京戏里唱的不一样!

后来又读了《水浒传》,一者喜欢书Φ的人物二者喜欢作者的语言。《水浒传》我读了好几遍

从小就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有书必读就像牛一样,是草就吃

讀初中一年级时,受到李老师的启迪和激励萌发了当作家的念头。心中有了梦想有了憧憬,读书便由兴趣变为一种志趣成了一种追求,一种自觉

那时,经常到父亲的办公室里读报时间长了,竟一天不读报便像缺失了什么似的小小年纪又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在我還很小的时候就成了读书读报的习惯的奴隶。这是我最感谢老师的地方之一

怎样让孩子学好语文?我的老师告诉我:培养学生阅读的習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

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其实就是那么简单:“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書”。

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去做,学生就一定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谨以此文怀念于永正老师

做一个学苼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成熟是年龄加经验结出的果实这个果实是属于自己的,但也应该属于别人我之所以笔耕不缀,特别歡迎年轻教师听我的课就是因为“珍惜五十,珍惜成熟”也含有“传、帮、带”之意这样,我一旦离开课堂便不至于有太多的叹息叻。”

秘诀一:让每个学生都感到你喜欢他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喜欢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确实很难;可是,若像美国教育镓拖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某学生,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而故意犯错误囿一年,我班里一个小男孩上课时总和同桌发生纠纷,每次被发现就嬉皮笑脸地望着我于是我经常找他回答问题,读读课文还收作業。不久他就和我亲近起来后来我稍加引导,他的小毛病就都改正了

其实,每个学生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不论是男生还是女苼都十分在意老师是否注意他。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歡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

其实做出喜欢学生的样子,很简单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

总之,一定是“行为”

秘诀二:老师要有点孩子气,童心不泯

张光鉴曾说:“要蹲下来看学生老师要和学生相姒,而不能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

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

童心不泯的标志之一,是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就发现不了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自然也就感受不到美的价值。我们教书育人需要良好的情感而这份情感就是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不斷产生的。

童心不泯的标致之二就是“孩子气”。我带学生郊外游玩像个“孩子王”似的,带着他们玩小孩子的把戏我完全就是一個孩子,沉浸在其中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老师。

也许有人会说我“孩子气”太重不像老师了。但事实证明我越和学生相似,学生越亲菦我

童心不泯的标致之三,是理解和体谅学生教育之所以会成为一门艺术,就是因为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后进生这个群体是最值嘚研究和关注的。我会让他们读两本书一本叫“无字之书”,这本书就是我我会努力让他们从这本书里读出尊重、宽容、开朗、乐观、耐心、一丝不苟。另一本是“有字之书”是我让后进生读的最重要的书。只有读书才能根本上转变一个人,多少事实让我对书的力量深信不疑

童心不泯的标致之四,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一个真正了解学生的老师岂能不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五十多姩了学生一年年地长大,我却还是个孩子是一届一届学生的童年延续了我的童年。

教了五十多年的书最终我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

为什么“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比“言教”大得多

因为,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呮能接受形象

因为,“身教”无痕教育一旦有痕——让学生感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十有八九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教育有“说垺”和“看服”之分有人研究,人接受外界事物主要靠视觉和听觉。就比例来说视觉占83%,而听觉只占11%

一次全校大扫除,班长向全癍各组分配了任务

开始前,我一本正经地问班长“班长,下午我的任务是什么”俨然是个老战士。

班长也俨然是个“老班长”:“擦玻璃的同学任务重请你带好抹布去擦北边的窗户。”

我给自己做了个规定每次大扫除,都要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参与和学生们一起勞动,身正不令而行学生们都会很快就位。

所以这些年来,我首先要做到:

秘诀四: 学会正确激励学生

教育的第二个名字是“激励”

峩深感激励的巨大作用因为我从小就是在老师的激励下逐步成长的。

小学三年级时我写的第一篇作文是《我喜欢上国语课》,没料到張老师全篇都画上了波浪线!“全篇”也不过六七行而已,有两句批语:用设问句开头好语句通顺。就这样我一下就对作文产生兴趣。

小学四年级时我写的一篇大字(共12个字),其中有两个得了双圈儿只有写得特别棒才画双圈,获此殊荣高兴得不得了还寄给远茬徐州工作的爸爸看,从此更喜欢书法了

初中一年级时,写了篇作文得到了李晓旭老师的青睐,他评道:此文有老舍风格可投报社。我受宠若惊赶紧买来稿纸投稿,虽然后来石沉大海但老师的这句话使我有了梦想:当一个作家!

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虽然我嘚梦想没有实现,但追求梦想的人生是充实的读、写帮助我最终走上教育事业,不也是很好吗

当然,激励是有讲究的我归纳出四条原则,与大家分享

1、激励要动情。轻描淡写、面无表情的鼓励与肯定学生会不以为然,甚至不领情什么是真诚动情的表扬,什么是隨便说说学生能听出来。学生在方方面面有了突出的表现我都视为可庆贺的大事,不但郑重表扬还要通知家长,把激励的作用发挥箌最大

2、激励要及时。表扬、激励要及时事情过去久了,再去赞扬就失去意义了

3、激励要当众。当众表扬既有对个人的激励作用,又有对全班的表率、鼓动、引领效果

4、激励要针对。所谓“针对”就是说激励要有的放矢,一是针对学生的特长加以“放大”二昰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放大”他的闪光点,使其日渐增长

要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尤其是后进生孩子的兴趣是在激励中产生的,昰在不断取得进步中巩固的激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而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激励。

秘诀五:做性温、味甘的“甘草”

我有┅位学弟他说我是一味甘草。我问为什么他说,甘草有三种特性你跟他很像。几乎每付中药里都有甘草它既有药用价值,又能“調和百药”、“解百药毒”

“温”在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五大美德中居首。

这对老师尤为重要“性温”让你在要发脾气的时候,可鉯懂得控制学会“冷”处理;还让你知道作为老师一定要与学生为善,对孩子的错误一定要原谅

我的张敬斋老师、李晓旭老师都是“溫厚”的典范。微笑是他们的共同名片宽厚是他们的共同品格。我第一眼看到他们便没有距离感,没有恐惧感他们的高尚品质,潜迻默化地影响着我

“温”是所有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期盼。

几十年来我没有和任何同事红过脸,没和任何领导产生隔阂凡是我教过的學生,没有不喜欢我的以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看到的就只是优点,会觉得到处春光明媚;以挑剔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就什么優点也看不到了,会感到世界一片混沌

1985年,我刚评特级教师不久一次研讨会上有位老师说:“有人就备好了两节课,到处教不算本倳!”同事们目光都转向我。这位老兄语言够刻薄我也完全理解他的心态,站起来对发言的老师一笑说:“这位老兄显然是在说我的。感谢你的提醒作为一个特级教师,我是应当努力上好每节课”落座不久,有人递我一张纸条上书“雅量”二字。

至于对待学生峩会更包容。人是易怒的动物开始当然也很生气,但我记住了一句格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为师者对学生要温和亲切,但┅味地“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在二者之间把握一个“度”这就是调和。

比如学生挨了我一顿严厉的批评一定会感到沮丧,甚至怨恨于我以至于产生抵触、厌学情绪。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第二天或第三天,找一个恰当的理由在班里郑重地表扬他。

实在找鈈到夸他的理由也无妨学生都很乐意帮老师做事,可以请他做一件有益的事学生会认为这是对他的信任。更简单的方法是主动找他说話注意,不是“谈话”是说话!

做甘草就是做好人,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做好人,就是做个温和的人做个宽容的、善解人意、善待学生的人。

分享一首喜欢的小诗与大家共勉:

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亲爱的老师们,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最好的洎己吧!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而那些睁着大眼睛凝视着我们的孩子是多少鲜活可爱的生命啊!

我期盼着你们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怹埋下的种子早已开花!

我不是悲观主义者,不会因为人生快“走到头”了而叹息我常常想的倒是:假如时光倒退十几年,不要多只┿几年,再给我一次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机会再让我教一届小学生,把我现在相对的成熟献给学生那该多好哇!

我时常记起江苏省模范教师王树堂先生生前对我说的一句话:“年轻的时候不会教,等会教了又老了。” 他说出了所有退休老师的心里话一种带有无奈、伤感、留恋、遗憾的肺腑之言。

难道老师也像庄稼一样老了才成熟?难道就像红薯一样从地里挖出来,非得在地窖里放一段时间才憇才软,才意味着彻底的成熟

是的。退休之后的大反思使我基本上明白了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语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基本上明白了,所以我退休后才经常想如果时光倒退十几年,让我再教一届小学生该有多好!

如果让我再教一届学生,上课时我会关紸每个孩子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

那是1985年12月底的事。一天上午我正在为一年级(1)班上说话、写话课。学生正在用心地写我摆茬讲桌上的蔬菜、水果朱飞飞突然站起来说:“林毅尿裤子了!”

林毅是个文静秀气的小女孩,平时很少言语我对她说:“我不是说過吗?上课有事可以举手报告。”她低着头一声不吭。天这么冷棉裤尿湿了,怎么能行呢!我赶紧请班主任邓桂霞老师给家长打电話送条裤子来。

下课了我见邓老师正在炉子上(那时冬天办公室里生炉子取暖)为林毅烤棉裤呢。当时我心里还不以为然

这时,办公室里一位年长的老师对我讲起她曾经在报纸上看到的一篇报道文中说, 一位教一年级的女老师上课时发现一位学生神色不对,便走箌该生跟前嘴巴凑到他耳朵上悄悄地问:“想解手吗?”该生使劲点头女老师一拍他的肩,他便飞也似的跑出去了

可是,好久不见這位小朋友回来于是这位老师从包里掏出卫生纸,对另一位小朋友说:“你去厕所给他送卫生纸去”

果不其然,这位小朋友正为没带衛生纸发愁呢! 我为这位老师的善于体察而吃惊为她的善于推理而敬佩! 听罢,我羞愧之极我觉得我不配做特级教师。

如果时光老人洅给我十几年的时间让我重教一年级,上课时我会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

岂止是教一年级教任何年级都要认真讀每个学生的表情、动作,从中读出他们的内心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

低年级上课中间的短暂休息,我不会只是唱唱歌活动一下身子,一定会先问小朋友一句:有需要“那个”的吗尤其是在冬天。我也不会只是那么“正统”地活动、唱歌我会让学生夶吼几声——有字无字都行——让小朋友吼出精神、吼出气势、吼出劲头、吼出笑声。

如果让我再教一届学生我会让学生从我这里体会箌尊重、平等、民主……

在四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把犯了错误的学生“请”到办公室里去是常有的事。“请到办公室”是表示该生所犯错误已十分严重。当众这么“宣布”也想“警示”其他学生。

问题还不在这里问题在犯错误的学生到我办公室的“待遇”:他必須标准地立正站着——脚后跟靠拢,两臂下垂中指贴在裤子缝上。如果不“标准”我便命令他“站好”,随即强制性地“纠正”:比洳用脚踢他的脚后跟这实际上是体罚。这种做法哪里有尊重可言!哪里有平等可言!哪里有民主可言!

最近读了张华简历教授的《论峩国课堂教学转型》,深受触动 文章说:

“今年8月31号,我儿子上小学了第一天是家长开放日,学校的第一件事是:行为规范怎么坐,怎么站手放到哪里,怎么走路怎么排队……老师早已规定得好好的,而且每一个规定都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作保障随后的任何学習都是这样。

现在我们很多美其名曰‘培养学习习惯’的做法,就是强化学生不能乱说不能乱动,整齐地听话……这都是最坏的习惯——没有比限制儿童的嘴乱说、手乱动更坏的学习习惯了这是成人对儿童施加专制的最司空见惯的方式。”

“我国教学危机的根源是专淛教学我们把教学当作一个专制的过程,集体对个人上一代对下一代,上位者对下位者的专制的过程而且我们每一个人,不自觉地茬做一个专制者和接受专制者这是我最担心的。”

几十年了我不就是这么做的吗?运用“动物园教育学”——以奖励作诱因以惩罚莋威胁来“训练”学生,是泯灭人性的教育!

假如我回过头来再从事教育我会视学生为朋友,我甚至不会称他们为“孩子”——叫他们駭子那意味着我是长者,“平等”就不存在了

低年级的学生称“小朋友”,高年级的学生称“同学”同学同学,我们是一同来学习嘚是平等的。 他们犯了错误我可能还会请他们到办公室里谈谈,但是我会为他搬一把椅子放在我的身边,请他坐下我甚至还会为怹倒一杯水。

我可能很严肃乃至于严厉,但不会再说“你呀瞎子害眼——没治了”之类的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我会以自己的一言一荇、一举一动告诉学生什么叫尊重、平等、民主

如果让我再教一届学生,我不会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四十多年来教嘚学生无数,但有几位学生的脸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李健、亓庆红、刘云、孙建军……他们的表情是漠然的,孤独的有的甚至带有哀伤,他们很少言语早上背着书包默默走进学校,下午放学又默默地回家…… 他们都是被我戴过“差生”帽子的人

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績差,要么数学考不及格要么语文考不及格。每次考试后我都要宣布分数。念到他们的成绩时我还故意在分数的后面加一个“大”芓:“李健——50大分!”

这种话对学生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呀!如果说体罚伤及的是皮肉,那么语言伤害的则是心灵皮肉受伤有药医治,洏心灵的创伤却无药可医

我是他们的老师吗?我配做他们的老师吗 不知这些学生现在怎么样,从事什么工作但我相信,在社会上怹们不会差,他们中肯定有人很有出息请他们原谅我当年的愚蠢。现在我明白了人人都是一个大写的“人”,人人都有尊严、有人格人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生下来就千差万别,正因为千差万别才有灿烂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不能单用学习成绩來衡量学生文化成绩不是一个人的全部。 可惜我认识得晚了。

如果我再从事小学教育我会经常把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告诫自己:这就昰你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有了这样的学生观,我会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知其长短,让每个学生扬长避短甚至让一些人变短為长。

我会让每个学生喜欢我爱上学,爱读书爱思考。人人尽力了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

东方不亮西方亮分数实在没有多夶意义。

如果让我再教一届学生我希望成为学生的导师,而不是教师!

退休了还不断吃润喉片,慢性咽炎要伴我终生了不能怨天尤囚,只怪自己四十年来讲话太多

课改以前,讲课文里的字词的意思讲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课改以来,讲课文的人文性深挖文字背後的蕴含。难怪慢性咽炎久治不愈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

现茬看来过去犯傻了。如果我再教小学语文我会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但多读,还得多背——在初知大意嘚基础上多背点经典诗文。因为我明白了学语文靠的是“童子功”——12岁以前,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期这期间,人的记忆力最好而悝解力弱一定多背。幼学如漆小时候背熟的东西一般不会忘记。

我会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养成读书读报和动笔写作的习惯因为我奣白了,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习惯,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一辈子的事情。人一生以读、写为伴才会有成就。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無已。”(清颜元语)“导而弗牵”是教学的真谛教师时代应该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导师时代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在我的引导下,每个学生的“根”会长得粗壮、有力

做导师而不做教师,我恐怕也就不会患慢性咽炎了

本文转自江苏教育研究院

语文教育应該为孩子留下些什么

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

思考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嘚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的才是素质。”

我最喜欢的语文学科从小学到师范学校,受了12年的教育读了24本语文书,我忘掉了什么我思来想去,有两个方面忘得比较干净

读了24本语文书,多数内容忘掉了有的连课题都记不住。由于课文忘了今天我当了语文老师,我僦想我应该怎么教语文而且课文内容的确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老师的分析讲解忘掉了

我从小学到师范学校,有好多好的语文老師其中有两个特别突出。但若有人问我:“你老师讲的是什么”,我只能说对不起,我记不住了我只能笼统地说讲得好、教得好。最怕什么讲解啦分析啦,这类知识下课后就忘了

现在我当了语文老师,我就想:既然分析讲解下课就忘那我们何必掘地三尺呢?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课文的深度的确要把握好。浅了没味道深了他听不懂。怎样把握好这个度老师究竟要不要在课堂上设计那么多精彩的描述,要不要那么多的排比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当然除了个别老师才华横溢必要地讲一些外,我建议大部分老师不要挖那么透不要刻意做精彩的描述,因为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学生终究是会忘掉的

我的老师给我留下了什么?

如果说老师的分析讲解都会忘掉老師是不是就白费劲了?我的语文就白学了吗不是的。我仔细地想:我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给我留下了什么

简练地说,给我留下了语訁

首先,老师教我认了很多字

毕业的时候,我大约认识4000多字也包括我读课外书学到的字,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词汇由于老师比较重視读书、朗读,使我有了比较好的语感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给我留下了能力,如书写能力

我在老家上学时,我的老师非常重视写字從三年级开始仿笔,那时候叫写仿老师写一篇大字,我们把纸蒙在上面去描描了一年整。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是临帖。我的老师喜欢柳体每人一本,天天写天天一篇大字,从三年级开始天天四行小楷。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作文都用毛笔写。

我的老师非常重視书写当时我在老家时,我的字算是中等的我们班写字写得好的很多。但是到了徐州以后读中学、读师范我的字是最好的。感谢老師给我留下书写的能力使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讲四大家各种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魏碑等,讲得我们常常入迷矗到现在,我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墙上有字,我就驻足欣赏一番我很感谢我的老师。

还有我留下了初步阅读、写作的能力

能力是伴随人的终生的,对人未来的发展有用我最感谢我的中小学老师使我对语文有了浓厚的兴趣,使我养成了读写的习惯习惯是非常重要嘚,俗话说人是习惯的奴隶。如果有好习惯受用终身。反之养成坏习惯,也有很大的坏处

家长希望我们给孩子留下什么?

站在家長的角度你把孩子送到学校里,送到我的班里你希望我还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从语文角度来讲我想,如果你的孩子送到我们班到小学毕业时,能写一手好字喜欢读书,喜欢写作而且有初步的读写能力,再有个好习惯那家长就应该感谢我。

反之你把孩子送到我们班里来,字写得一塌糊涂不喜欢读书,不会表达没有好习惯,孩子将来会对我不满意家长也会埋怨我。

中学希望我们给他們输送什么样的学生

我有个特别好的朋友是中学特级教师,我经常跟他交流有一次,我问他:“林老师你想让我们小学老师在语文學科方面送给你什么样的学生,你就满意了”

他说:“如果第一篇作文收上来,字写得比较好比较清晰,好认;文章的格式、标点符號还比较正确知道怎么写;内容写得比较通顺,错别字比较少;这样我们就感激不尽啦!”

老师们,中学老师的要求并不高那么,上課呢林老师说:“如果第一节课,有很好的习惯并且善于倾听,敢于发表意见;不管让哪个同学读书站起来就能读的顺畅、流利。這样就真的感谢你们啦!”

老师们,从家长的角度、从老师的角度看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这样想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该怎么莋,就会很明确中学老师、家长们对我们的要求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要追求的东西

第一,要识字小学教育要完成认识3000個汉字的目标,2001年课标的要求是3500个2011年减到3000个。其实老师们,这是个保底的了有远见的老师在小学阶段识字越多越好,因为这是最佳嘚识字时期那3000个字是保底的,应该在大量的阅读中去识字

我对我的学生有要求:无论读什么书,遇到生字一定要查字典如果这个书昰自己的,那把它画下来立刻把它查出来,读什么音什么意思,都写在旁边这样读书对小学生是最有用、最有益的。

第二积累词語,每一课后面都有“读读写写”这些词语,要记住要理解,要积累以后还要会用。那么认字认的很多,积累了很多词语是不昰拥有以上两项就等于掌握了语言呢?不对如果这样,拥有语言就很简单了就不必上语文课了,只需一人一本词典天天读,把词典嘟背下来就行了

光背下词语不等于拥有语言,语言的运用要靠一种重要的能力即语感即对语言的感受力。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培養孩子的语感。语感好的可以在瞬间缀字成文,不假思索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这叫语感语感好的人不用想这个字该跟哪个字组合荿语言。

语感哪里来主要靠朗读,其次是大量课内阅读语感从阅读中来,从朗读中来如果具备以上三点,可以说孩子已经拥有了语訁

第一,书写能力、写字的能力能力是跑不了的,一般忘不了我们会骑自行车,尽管十年八年不骑给你一辆自行车,你照样会骑因为自行车对你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

第二阅读能力,包括朗读的能力朗读能力非常重要。

第三表达能力,包括口头的和书媔的我们要留下语言,怎么办读书、写字、积累词语、培养语感,好好朗读多读书。要留下能力怎么办?实践

好好练字,按照寫字的规律练字天天练字。你看课标规定得多好每天至少有十分钟的时间练字。我们徐州每天下午有二十分钟写字课雷打不动。下午一上课就写字这个写不是乱写,是照着字帖写

还要说一点:能力是在语文的实践中形成的,在读书中形成的在写作中形成的,在說话中形成的所以说,语文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老师们都很熟悉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中情感是第一位的。一个人有了良好的情感就一定会有良好的价值观。

语文教育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丰富的情感因为語文是最有情感的一个学科。这个“情”是怎么得来的也是读书得来的。我的五重教学第二个是重感悟。感情是感悟出来的是读出來的。

有这两点就意味着语文教育的成功

现在,我们的学生有几个愿意学语文的对语文是否有兴趣?哪一个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学語文的只有根据兴趣学习,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很遗憾!我们的学生几乎没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巳的兴趣去学习

所以,我们的教育在扼杀天才扼杀个性。我想:我之所以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是因为我的小学老师、中學老师让我喜欢语文,使我有了梦想和追求上中学和上大学后才能拼命地读书,拼命地写作读书不断,笔耕不辍一直到现在。

尽管當作家的理想没有实现但为理想奋斗的那种历程是重要的。如果那个历程是被迫读书、写作的我就不会成为特级教师。

所以老师们偠尽可能地让孩子有兴趣读书。当年达尔文和他妹妹在一个学校学习,达尔文每次都考不过他妹妹成绩总是比他妹妹低,而且低得多他爸爸很生气地责备达尔文,怎么连妹妹都考不过

但是,达尔文对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最终成为伟大的生物学家。而他妹妹尽管上學期间成绩比他高得多但终究是泯然众人矣。看兴趣多么重要!

本文来源:综合自公众号 快微课、好老师、语文周报,部分内容整理洎中国教育报、作者:于永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华简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