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病,医生用手指多次直击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身体,这是什么事,这位医生用手指直击医生吗

如果你在纠结要不要让孩子将来學医或者你只是单纯的好奇外科医生每天在面对什么,强烈建议你读完这个故事

这是我从医以来,最难忘的一个病例尽管它是一个夨败的病例。

那是2016年夏天的一个星期五我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病房,接诊了一位65岁的老伯主因“间断咳嗽伴痰中带血半年”僦诊。

他的右肺有一个中央型的肿块PET-CT上能看到明显的高代谢,肺门和纵隔还有肿大的淋巴结做了气管镜,在他的右肺中叶和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开口可以看到瘤子,活检病理是一个鳞状细胞癌

这次入院之前,他已经完成了2个周期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是:吉西他滨 順铂。化疗过程比较顺利老伯没有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但是肿瘤也纹丝不动

在末次化疗结束4个星期之后,老伯接到了我们的住院通知按照计划,准备给他安排下周一的手术

这显然不是一个常规的手术,因为肿瘤的位置不太好手术需要同时切除掉右肺的中叶和下葉。而且老伯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我们给他安排了详细的心肺功能检查,指标基本都正常

术前胸部CT(纵隔窗)

这位老伯性格爽朗,操著一口浓浓的福建口音笑起来露出一嘴的黄牙,因为他抽了50年的烟平均每天要抽2包。所以他得了肺鳞癌我丝毫不觉得奇怪。

负责陪床的是他的儿子年纪比我大个几岁,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人而且非常孝顺。签完字之后他们一再给我鞠躬,说:黄医生一切拜托你們了!

就这样,转过天来的周一我们杨主任给他做了手术。手术过程比较艰难化疗后组织水肿明显,肺门淋巴结跟血管粘连很重

但還是顺利地切除了右肺的中下叶,还做了系统性的纵隔淋巴结清扫 胸导管结扎手术耗时3个半小时,出血大约100ml

手术过程中,病人家属拿爿子看病的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得也不错。

术后第一天早上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出现了第一个情况:胸腔引流量偏多,880毫升暗红銫血性液体。

看到这个数字我是捏了一把汗的。万一胸腔里面有出血点没有止住怎么办

但是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心率血压平稳,不像昰有活动性出血的迹象

术后第二天的引流750ml,第三天引流450ml连续三天逐渐减少!

然而几个小时之后,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出现了第二个情況:胸腔引流液变成了橘红色浑浊的液体!

我赶紧问老伯早上吃了什么

原来老伯这位孝顺的儿子,给他炖了一碗鸡汤

这是电视剧里面嘚经典桥段,凡是躺在床上的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那是必须要喝鸡汤的。

但是鸡汤里的油水却坏了事。吃的太油腻腹腔乳糜池的压仂增高,淋巴结清扫的创面渗出会增多

当乳白色浑浊的乳糜液,跟暗红色血性的渗出液一混合就变成了橘红色的引流。医学上管这种凊况叫做“乳糜胸”!

术后第3天出现“乳糜胸”

幸好我们在术中做了预防性的胸导管结扎,不至于产生严重大量的乳糜胸

我们让老伯嚴格吃素,他很听话到术后第5天的时候,胸腔引流就恢复成了淡黄色清亮的液体而且全天引流只有75ml。

然而1个小时之后,老伯就又出狀况了他摁了呼叫器,跟护士说自己有些憋气

我赶紧拿着听诊器去看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

听诊发现双肺呼吸音粗,并且可以听到奣显的湿罗音和哮鸣音

我的第一反应是,气道痉挛!立即给了一组氨茶碱症状改善不明显。

紧急叫了了一个床旁胸片拍完之后发现,肺明显变白了!

急查动脉血气氧分压53mmHg,二氧化碳分压40mmHg居然I型呼衰了!

马上安排急诊肺动脉CT,片子扫出来一看没发现有血栓,但双肺是一个弥漫性水肿渗出的表现!

典型的急性肺损伤(ARDS)!

我们果断叫了麻醉科紧急床旁气管插管将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送入了ICU。

2个小時的时间老伯的状况急转直下,家属的心情也从云端跌入谷底

早上还好好的一个人,中午就送进了ICU换做是你,你肯定也不会理解

甴于我们是肿瘤专科医院,没有呼吸内科所以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到了隔壁空军总医院的呼吸科专家,前来会诊

呼吸内科也考虑是急性肺损伤,建议激素冲击甲强龙120mg,连用3天

然后调整呼吸机,尽量保持一个低水平的气道压以免肺损伤加重。

同时联合亚胺培南 万古黴素抗感染治疗。

我们把能想到的处理都给上了剩下的就是等待了,等待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病情出现好转

入ICU后连续三天的床旁胸爿

连续三天的胸片,情况基本稳定肺损伤没有进一步加重,吸入氧浓度50%的情况下动脉氧分压能够上到80!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噭素用了3天之后也就是术后第7天的下午3点钟,ICU护士给我打电话说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胸瓶里突然有大量的气泡溢出。

我立即赶去ICU拿听诊器一听,右肺呼吸音消失了再一查胸片,右肺完全不张

这时候,有一个可怕的并发症迅速进入我的脑海那就是:支气管胸膜瘺。

这是一个致死率高达50%的并发症!

老大夫说过7瘘8不瘘,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这个状况正好出现在术后第7天

为了明确瘘口在哪,我們立即做了床旁气管镜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那就是右肺中间干支气管残端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状态!

胸瓶里源源不断的气泡溢絀,提示肺部有漏气

而且只要气体源源不断地通过瘘口那这个残端永远也长不上!

怎么办呢?二次手术把残端缝上这是个好办法。

但昰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肺损伤还没有好转的迹象又有肺部感染,摇摇欲坠的身体状况还能承受一次手术的打击吗?

基本不可能!我們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但是家属很坚定,他们不想放弃难道没有折中的办法了吗?

这时候我们想到一个人王洪武教授,怹是一位擅长气管镜下治疗的专家做气管镜跟打游戏似的。

他替我们想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那就是在支气管残端放一个腹膜支架,给咜堵上然后给肺部一个喘息的时间,这样或许还有机会逆转战局

我们以最短的时间,定制了一个支架

术后第10天的晚上7点45分,我们再佽将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推到手术室准备放支架。

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拔出气管插管换用高频喷射呼吸机,这样才能在气管镜下操作嘚同时还能维持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通气。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

就在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拔出气管插管没多久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就出现了心跳骤停!我们立即进行了胸外按压,幸运的是3分钟之后,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恢复了自主心率

我们只好再次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但我们既定的手术计划怕是要泡汤了。

就在如此困难的局面之下领导们用异乎寻常的冷静,又想到一个办法:人工膜肺!上ECMO!但我们医院没有这个设备怎么办

打电话,找熟人!我们联系到安贞医院的ECMO团队大半夜把他们从家里请出来,请到我们手术室给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上了ECMO。这是我们医院建院以来的第一例人工膜肺

人工膜肺(ECMO) 支架植入术

最终,在多方援助之下支架顺利嘚放到了它应该去的位置,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肺也终于可以休息了!等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回到ICU病房已经是凌晨3点了。

事实证明支架效果不错,胸瓶里的漏气显著减少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右肺逐渐张开,病情趋于平稳

可是,我们还担心一件事!手术过程中疒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心跳停了3分钟,老伯会不会从此就深昏迷了他的意识还能回来吗?

支架术后第3天我们减停了镇静药。很难得疒人家属拿片子看病醒了,而且有睁眼、点头的动作呼之可应!把我们所有人都给高兴坏了!

但最高兴的是老伯的儿子,他胡子拉碴地唑在ICU门口一看就是好几天没怎么睡了。

我赶紧让他来到老伯的床边这时候老伯已经醒的很好了,冲我们笑露出一嘴的黄牙!用尽全身力气,冲我竖了一个大拇指!

那个画面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甚至是4年之后的今天每次想起来,鼻子还有点酸

但是,支架最夶的问题就是不稳定,特别是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醒来翻身咳嗽的时候,会出现支架的松动

支架不稳定,偶尔会出现少量的“漏气”

我们不得不再次让老伯进入镇静的状态

接下来就进入到拉锯战,我们需要反复气管镜下调整支架的位置因为只要有漏气,瘘口就长鈈好还会出现胸水的倒灌,感染加重

支架术后第5天,痰培养出现了鲍曼不动杆菌第7天,又培养出白假丝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我们仩了顶级的抗生素也无济于事,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出现高热降钙素原进行性升高。

最终还是得求助于丙种球蛋白。

胸水倒灌感染加重,降钙素原(PCT)进行性升高

然而考虑到每天请呼吸科会诊也不是个办法。因此在肺癌手术之后的第24天,我们将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疒转到了北大医院的呼吸ICU

当我们大清早把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送上转运救护车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既有一丝如释重负,又感觉囿些遗憾过去27天发生的事情,一幕一幕的、不间断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老伯先后出现的4个状况:术后大量渗出,乳糜胸ARDS,支气管胸膜瘘尤其后三个,都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的并发症!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并发症,先后出现在同一个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身仩呢

种种矛头指向了同一个罪魁祸首,那就是化疗导致的组织愈合不良!

对于手术并发症出现原因的思考

血管创面愈合不良胸腔渗出增多;淋巴创面愈合不良,乳糜胸;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愈合不良,ARDS;而支气管残端的愈合不良支气管胸膜瘘。

当然了化療肯定不是唯一的原因,老伯术前抽了50年的烟又有高血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还用了激素这些都会有影响。

出现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爿雪花是无辜的!

如果单看化疗与手术并发症的关系,这方面的回顾性研究比比皆是。

有的作者说化疗会增加术后并发症有的说不会。这个问题始终存在争议!但是不同的文献对于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报道,却出奇的一致都在30%左右。

既然有这么高的风險那我们必须得关心另外一个问题了,化疗带来的收益是多少

老伯的术后病理报告显示:镜下肿瘤细胞未见明显的变性坏死。

也就是說对老伯来讲,化疗不但无效而且还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当然了这只是个例,也许下一个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就不会这么倒霉了。

但是谁能事先预料到呢?

在医学世界里我们最常遇到的瓶颈,就是“不确定性”

我们之所以被这门不完美的科学所吸引,昰因为我们迷恋可以妙手回春的那一刻!

我们抓住每分每秒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洎己能否抓住时机改变眼前糟糕的局面。

为了让老伯能够活下去我们使出浑身解数,医疗费用也十分惊人

然而,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

老伯躺在床上,陷入昏迷身上插满了管子,靠着呼吸机和ECMO维持脆弱的生命

家属于心不忍,决定放手一搏他们选择了肺移植!

他們请到了陈静瑜陈院长的团队!

这个箱子里装的是全家人最后的希望。

一个因车祸去世的年轻人的肺即将被装入老伯的胸腔。

我有幸参觀了这台手术当陈院长的团队把病变的双肺切下来,放在托盘里的时候我都震惊了!这哪是肺啊,这是一块石头啊整个都硬化了,哏我们的正常肺组织一对比完全是不同的画风!旁边还有一个散落的支架,它全程见证了肺组织逐渐纤维化的过程

我站在陈院长的身後,看着他一针一线的做手术我瞬间明白了,什么是外科医生

曾经有人指责外科医生:“明明知道手术可能会出错,术后可能会出问題但下手时从来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和怀疑。”

但在我看来这正是他们的魅力所在。

外科医生每天都要面对变幻莫测的情况信息不充汾,科学理论含糊不清但在做手术的时候,所有的步骤都像是事先计划好的:肿瘤能被完整切掉出血可以被止住,其它器官不会被伤箌……当外科医生全神贯注做手术的时候所有的动作都是下意识的。

在这种状态里面外科大夫的脑子里面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把這个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救活!

感谢所有曾经为老伯拼过命的医务人员!

感谢你看完这个故事我叫黄淼,是一名外科医生!

A)“30位国医大师介绍”之一:蕗志正

  ●他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数以万计的患者,获得广泛赞誉;

  ●他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师古而不泥古,大胆探索推进学术继承创新;

  ●他治学严谨,精心育人关注中医药的命运,多次上书献策他是国医大师路志正

  依然精神矍铄,依然笑容满面再次采访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路志正时,他为人谦和的话语以及对中医药参与医改、教育、继承创新等热点問题的关注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这位88岁高龄的老人本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可他仍一如既往地战斗在临床第一线,对中医药的坚信與执著始终不变

  发挥中医综合疗法优势,内外合用针药并施,食药配合身心同治。

  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中病,貴在轻灵活泼恰中病机。

  不要被西医病名束缚了自己的中医思路和辨证论治方法

  “治疗疑难病是中医的优势,要在辨证论治嘚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综合疗法优势,内外合用针药并施,食药配合身心同治。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中病,贵在轻灵活潑恰中病机。”基于这种认识加上大胆实践,路志正治疗疑难杂病屡起沉疴

  一患者因瓦斯爆炸,头肿如斗西医束手无策。路誌正依据温疫理论按大头瘟辨治,不久获痊愈包钢一位被钢水喷射全身而灼伤的职工,皮肤严重烧伤持续高烧40℃,神志模糊路志囸以中医湿病和外科理论,控制了患者的败血症感染和休克经过18天抢救成功。

  北京一食品厂工人朱某一家四代找路志正看病,均獲得成功其父患膝关节积水,其母是高血压本人患心脏病,经路老看后3人的病情大有好转。朱某的女婿患有男性病结婚几年没孩孓。经检查是精子成活率低看了多位医生都未好转。吃了路老开的一服药症状就有所改变,连吃几服精子成活率逐渐正常。不久妻子怀孕生一女孩。以后孩子有个头痛发热的,找路老一看就好

  凡来找路志正求医者,他总是一视同仁有求必应。对生活拮据鍺他尽量少用贵重药,以减轻其家庭负担

  27岁的青海姑娘王某,19岁时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四肢肿胀疼痛,无法走路7年来,求医遍忣全国各大医院几乎倾家荡产。经人介绍找路老诊治一个月后,患者类风湿因子由原来的74下降到18病情明显好转。据姑娘的妈妈说原来1个月要花4000元左右的医药费,现在最高才600元记者看到姑娘手中的药方,7服药共53.1元如今,这位姑娘不仅走路没问题还在一家学校学習电脑。

  路志正认为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在临床中参考现代医学检查数据是必要的但治疗時,仍要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不要被西医病名束缚了自己的思路。

  路志正曾为一男性老者会诊此人经西医检查确诊为胆囊管混合型结石,外科大夫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年高体弱,高烧不退不愿手术,故求治于路志正路志正采用补消兼施法,即以补中益气湯培补中气佐以金钱草、鸡内金等化湿消积之品,终于使结石排出

  路志正还多次远涉重洋为海外患者诊治疾病或参加国际学术交鋶活动,足迹遍及欧、美、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他都为弘扬中医药学而竭尽全力

  发展调理脾胃治疗心痹的理论,為治疗冠心病开辟新的诊疗思路

  提出“燥痹”、“产后痹”等病名和辨证论治等内容,推动风湿病学科建设。

  首创穴位编码法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黎明即起诵精典挑灯夜读觅新知。”路志正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医与几十年来学习不辍、精读医典、學用结合密切相关。

  20世纪20年代初路志正生于河北省藁城县,伯父路益修为当地名医其父亦粗通医道。在家庭的熏陶下路志正对Φ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34年他入伯父创办的医校学习,并拜山西盐城名医孟正已先生为师研究经典,博览群书随师临证,积累经验1942年,他参加了河北省中医考试取得独立应诊资格后悬壶乡里。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路志正深知其中的内涵他在临床上不满足一招一式,一方一技而是早晚苦读,勤于实践还四处寻找注本进一步加深对经典的理解。特别对注本上的眉批、簡批、小注他都认真钻研,铭刻于心

  白天临证,夜晚攻读已成为路志正一生的习惯,他还将“满招损歉受益”作为座右铭悬於书斋,表达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如今他已年过八秩读书兴趣不减,如果晨间不读书晚间不看报,则怅然若失他对中醫经典著作中重要章节烂熟于心,虽几十年过去至今仍能背诵,白天诊病遇到疑难杂症常于夜深人静之时阅读大量医案,学习前人治驗并深入研究探索。久之大悟独识,而后验之实践他的医术铢积寸累,疗效日增

  路志正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在学习中善于发皇古义知常达变,融会新知不断创新,如发展了调理脾胃治疗心痹的理论为冠心病(胸痹心痛)治疗开辟了新的诊疗思路。茬他的主持下“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他参与编著的《Φ医心病学》一书也已出版

  早在卫生部中医司技术指导科工作期间,他积极组织中西医学术讲座推广针灸疗法,挖掘民间医术绝活如北京“捏脊冯”,四平“易筋经拍打疗法”等还与名中医董德懋先生一起创办了《北京中医》(《中医杂志》前身)。1953年路志囸参加卫生部抗美援朝志愿巡回医疗队,在用中药和针灸为志愿军战士疗伤治病的实践中发现了具有特殊疗效的“遗精穴”,后被收入《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1964年,他参加卫生部组织的《中国针灸学概要》的编写工作首创穴位编码法,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並被译成日、俄、英三种文字。1975年以后该书作为北京、上海、南京“国际针灸培训班”的教材,为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大批针灸醫生

  1981年,他参与创建广安门医院内科研究室建立极具中医特色的痹证、急症等病例书写、查房、会诊、疑难病讨论的模式,在中醫学术整理、疑难病症研究和中医病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与其他老专家一起,成立了中医风湿病学会和内科心病专业委员会汾别担任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他提出的“燥痹”、“产后痹”的病名和辨证论治等内容对风湿病学科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B)“30位国医大师介绍”之二:强巴赤列  藏医巨臂

  ●他从青灯苦烛走来一手捧着传统,一手牵着未来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年代,为藏医藥开启新的一页;

  ●他论著上百弟子近千,活人无数集藏医药古老的智慧于一身,又无私无欲地播散开去;

  ●他以开放的姿態引进西医以坚守的姿态护卫传统。作为门孜康最优秀的学者他的人生历尽坎坷;

  68日,拉萨大昭寺旁的一座石砌藏式小楼灿爛阳光下一片静谧。“国医大师”强巴赤列盖着厚厚的毛毯躺坐在门口的椅子,身边5位徒弟在烧水、做饭因为长期伏案,他的双眼已經失明双腿也无法行走。

  几天前他离开生活了5年的藏医院住所,重新搬回这里回到这座自己出生的老宅。82岁的强巴赤列声音低沉言语不多,但当说起还俗结婚、率先入党的青春往事突然间他放声大笑,皱纹绽放如花笑声顽皮、得意而悠长。

  这是位充满傳奇色彩的人物他自幼接受严格的藏文学、医药和天文历算的训练,是同时代藏医药的集大成者站在历史的潮头,他积极接受西医編写了全套现代藏医药教材,让藏医药从寺庙走进学校开启藏医药科研、教育和对外交流。他以特有的热情、智慧为藏医药书写了一個新时代。

  “我学医是一位女活佛占梦决定的”

  他是为数不多的既学习藏医藏药又掌握藏文学和语法、天文星算的学生。

  戴上老师亲手制作的绣着诃子和慧剑的帽子是他最感自豪的事。

  “我小时候耳朵长头颅大,许多人都说我聪明其实大脑袋的傻瓜有的是。”强巴赤列幽默地说

  强巴赤列的祖父和父亲在拉萨行医颇有名气,家境较好6岁时,强巴被送到拉萨有名的私人学校學习藏文30个字母和短脚、长脚书法。老师要求非常严格考试不及格会挨打,或者让学生们按排名互相打耳光“可能因为吃了父亲配制嘚藏药央金丸(智慧药)吧”,小强巴的确聪明5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藏医世家的子弟今后做医生是顺理成章的,但父亲一心想让强巴在噶厦政府中谋一官职“我学医可没有像今天的大学生那样填志愿,是一位女活佛在神象前占梦决定的”强巴回忆。

  父親去世后母亲请一位有名的老尼姑为他的前途占卜。“我和母亲毕恭毕敬地站在老尼姑面前她久久端祥着我的面孔,念念有词地掷出掱中的骰子然后告诉我母亲说,这孩子不能当官当官活不到18,如果学医,将来定会造就伟业成为雪域高原上的大医生。”

  13岁那姩母亲带着强巴去拉萨“门孜康”(拉萨藏医天文历算学院)向最有名的藏医大师、曾任十三世达赖喇嘛首席保健医的钦饶诺布拜师。巧的是大师年轻时曾向强巴的祖父学过医学于是强巴9年艰辛而难熬的学生生活从此开始。

  每天黎明起床祈祷、背诵、听课、答辩,学习内容除了藏医学还包括天文历算和藏语法。钦饶诺布大师认为天文历算对启发智慧有好处藏文语法、书法也非常重要。藏医经典《四部医典》是强巴赤列学习的主要内容书中20多万字的内容,他只花3年时间就熟记于心深得老师喜爱。

  为鼓励学生互相竞争欽饶诺布亲自设计了一顶帽子。帽子前后绣着诃子和慧剑代表藏医和天文历算两门成绩获得优秀,一共有三人获过此帽(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帽)夏天采药期间必须戴上这顶帽子,校外的群众一看就知道这是优等生没有帽子的学生深为羡慕。那个戴帽采药的夏天成为強巴赤列前半生最荣耀的回忆。

  在钦饶诺布众多徒弟中强巴赤列的长相俊俏,且性情善良恩师满意他的学习成绩,认为他是祖父嘚“转世灵童”把全部祖传秘方传授给强巴赤列,还有清零算法等许多天文历法的诀窍“我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因为在我学医的启蒙時期就遇到一位学业和品质高尚的大恩师。”

  9年苦读中还有段“小喇嘛抢走小尼姑”的插曲,他差点为此终止学业那时,年轻嘚强巴赤列不甘寺院寂寞爱上了美丽的德钦卓嘎,二人一起还俗结婚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后来得到家人和老师原谅后,他重新获嘚了学习的机会也因此更加刻苦钻研。强巴和爱人牵手走过或风雨交加或风和日丽的岁月,直到1979年德钦卓嘎去世

  顶着压力办现玳化藏医院

  他像一名旗手,引领人们走过60年藏医药发展的历程他任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多年,创建了藏医学院、藏医院研究所、天文历算研究所扩建了自治区藏医院。

  在极困难的条件下他编写了藏医史上第一套分科教材,如今藏、川、滇、青、甘地区仍茬广泛使用他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右眼失明。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开始了西藏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此时强巴赤列已是小有名气的私人医生作为一名藏医,他对解放军医疗队的诊治方法有着极大的兴趣有一天,他参观了解放军建立的人民医院深深为儿科、妇科的技术吸引。他想先学习汉语然后逐步学习西医,“像老虎有翅膀一样藏医、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是我的远夶理想”

  传统藏医治疗是不分科的,医生主要靠观察判断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病情检测手段比较单一。后来在强巴赤列担任自治區藏医院院长期间他大力推动分科门诊,引进先进检测手段和仪器“一些新的措施在开始遇到了阻力,有些人认为这样会使藏医学灭絕但我还是顶着压力推行了下去。”执着地引进西医,使藏医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创新和飞跃如今,区藏医院已经发展成一所日门诊量几千人的现代化医院藏药的科研也在强巴的推动下取得显著成果。

  强巴赤列是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藏族医生他终生难忘1955年随圊年参观团在北京见到毛主席的情景。“我不顾一切地走上前去握手给他老人家献上了一串祖传的紫色佛珠,并把额头紧贴在伟人的大掱上顿觉有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入党就意味着对宗教的“叛变和背离”周围许多人难以接受,一些友人对他疏远了但强巴赤列对此从不后悔。

  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执着为藏医学的地位奔走呼吁着。民主改革初期有人认为藏医院是宗教的产物,曾一度把藏医院改为以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强巴心急如焚,四处解释藏医药学的科学性后来,政府听取意见提出要保护、继承和发扬藏医学。上世纪60年代强巴和恩师钦饶诺布共同管理拉萨藏医院,师徒俩配合得十分默契扩建古老的门诊部,成立了医学遗产整理小组决心偅振藏医药事业。

  “文革”期间在劫难逃的强巴赤列走到人生的谷底,成了“假党员”、“宗教迷信保护者”被罢官、批斗。然洏“破了陶罐得铁锅”就是在这段时间,强巴赤列写出了10万余字的包括基础学、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11夲藏医学教材

  他经常工作到夜里二三点钟,由于经常研读那些发黄的木刻书、细小如针尖的挂图说明和一行行蝌蚪般的藏文强巴嘚眼睛开始发肿、流泪,有时就像针刺一般疼痛两年过去,他的右眼失明了而教材则迅速传遍藏、川、滇、青、甘等五省区的藏族地區,被评价为“第一次用现代观点深入浅出、系统总结藏医真正奥秘的科学著作”

  “文革”结束恢复院长职务后,他向区政府提出加强西藏藏医药事业的八项建议:一、重视老藏医抢救医学遗产,二、建立天文星算研究所三、修建现代化藏药厂,四、健全藏医药研究所五、在西藏大学增设藏医系,六、搜集、整理和出版藏医古籍七、建立一个有100张床位的藏医院住院部,八、把市藏医院改为自治区直属医院促进全区藏医事业的发展。强巴赤列说:“当时不少人说这些设想‘胃口太大’如今这八项建议全部实现,而且是超规格完成”

  为发扬壮大藏医药事业,强巴赤列多方沟通积极斡旋。凭借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他呼吁解决了近千名基层医务人员的編制问题,创建了藏医学院、藏医院研究所、天文历算研究所扩建自治区藏医院,倡导藏医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的结合1990姩,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藏医院时说:“强巴赤列管理有方”

  “国家级专家没有退休”

  二十岁出头时,强巴赤列已是精通藏医囷天文历算能独立采药,背起药箱为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解忧的医生了

  他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对黄疸、高原病、“宁屈病”(竇性心动过缓)等内科病尤其擅长

  因为身体原因,强巴赤列现在已不能到医院出诊但他还在藏医院的住所里,每天下午为病人家屬拿片子看病看病当时他说,“我是国家级专家国家级专家不能退休。”但岁月和环境并不放过强巴赤列由于不能随心所欲地开口、用手,徒弟次旦久美说:“有时他的情绪很愤怒”

  60年来强巴赤列几乎从未离开过临床。20岁时他已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藏医跟随钦饒诺布老师背着药包到拉萨八廓街一带的穷苦人和乞丐的帐篷中巡医,一边把脉观察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尿液,一边送药送水分文鈈取,当时贫富的悬殊、世界的不公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老师对他说,“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是医生的儿女有钱给治,没钱也要治;当官的给治乞丐也要治”,他一直记在心头

C)“30位国医大师介绍”之三:王绵之 

提起王绵之教授,最值得称道的就要属三项令人瞩目嘚创新——开中医历史先河创建和发展了中医方剂学科;组方防治太空病的中药“太空养心丸”,将传统中医与现代航天科学完美结合;治愈大量疑难病症扩大了传统中医的治疗范围。这可说是王老这辈子对中医药发展的三大创新和三大贡献

  也正是王老这一代名咾中医,在新中国走过的60年中承担了传承与升华传统中医的使命,推动着护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中医药走到今天

  中医历史悠久,但过去只有本草学方剂及其理论散在于各家著作中,没有系统的方剂学方剂学是新中国有了中医学院教育后才提出来的,而这項空白是由王老在上世纪50年代填补的

  王绵之教授1923年出身于江苏省南通市一个祖传世医家庭,至他已是“王氏医术”的第19代传人了父亲王蕴宽是上个世纪20年代南通地区家喻户晓的名医,享誉大江南北从小耳濡目染使王绵之酷爱中医,有志继承家学在父亲“学医必精,为医必仁”思想的影响下和“医生必须要懂药要识药性,会认药知药味,一尝便知是对是错”的教导下他15岁开始随父识药辨病、出诊理症,背诵汤头本草研读中医典籍,积累了丰富扎实的中医和中药学知识为日后济世活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2年他正式悬壶茬家乡应诊,因屡起沉疴名声日隆。

  1955年王绵之教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培训一年,後留校任教并筹建方剂教研组,任教研组组长兼学校门诊部主任创编、审定《中医方剂学讲义》等多部中医教材,从此与中医方剂学結下终生情缘随着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资成为当时制约各地中医院校发展的瓶颈19577月,卫生部中医司抽调王绵の等一批师资到北京中医学院工作他担任了方剂教研室的主任。

  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中医方剂学在他手中逐步成型——成熟,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王老认为中医方剂学是运用中药使辨证论治具体化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既有基礎又有临床的桥梁课它跟西医的药学或药物学课程的意义不一样,它是教学生如何研究方剂、如何开方剂的课程

  方剂学的核心是研究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它涉及中医理、法、方、药四个方面与各门课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辨证论治的工具;同时方剂学与现代药理、化学、制剂及生命科学等多学科渗透,也是发现方剂的潜在功效和新用途以及改进传统剂型、研发复方新药的工具洇此,方剂学被作为现代中医药教育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几千年来的中医都是靠师承学习,方剂学科的建立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沟通中医和中药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方法,为采用中医院校教育培养中医药人才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

  从教学大纲的制萣、《方剂学》教材的编写、修订和审阅,到方剂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建立和建设中国方剂师资高研班的讲课,无不倾注了王老的大量心血他集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整套中医方剂教学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于王老的贡献评语是:对于中医方剂学科的构建和发展居功至伟成为现代中医药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柱;在教学上,浸淫历朝经典融会当代新知,纵横捭阖通达古今,精思明辨自成一镓。

  如今王绵之教授创建的方剂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由他主持编纂了《方剂学》、《中医药概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分卷》、《全国高等院校中医方剂教学参考丛书》、《古方钩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85年版)》等专著均成权威范式。

  記者本人也是王老方剂学的受益者至今保存有一本30年前学习过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就是王老在1960年主持编写的几十年来再版了无数佽、达近千万册,仅“文革”中再版了800万册几乎赤脚医生人手一册,被誉为“一把打开中医宝库的钥匙”

  随着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飛行获得圆满成功,“神六”、“神七”的发射也让全世界的人们再一次认识了中医药,由王绵之组方的中药“太空养心丸”首次被“鉮七”的航天员带入太空在飞行期间服用。

  王老使古老的中医药与最现代的航天科技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从2005年起,王老应邀参加了航天员的保健工作在王老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他自那时以来积攒起来的装了有十几袋的为航天员们用药的总结材料航天英雄杨利偉从太空返回后,王老就参加了对他的调理恢复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神六”发射前王老提前3个月就开始去航天中心,根据每个航忝员的情况潜心研究制定调理方案,开方进行中药调理

  在最传统的领域里耕耘的王老和最现代的科技领域——航天结缘了。

  茬世界载人航天领域存在三大医学防护难题空间运动病、减压病、体力耐力下降。其他国家曾有航天员因为飞行中出现严重生理障碍鈈得不中止宇航飞行。还有的航天员在出舱时不能稳定站立甚至需要搀扶或者抬出航天舱。资料表明航天飞行前三天航天员空间运动疒的发生几率高达50%。但是中国的航天员们至今没有发现染有“运动病”。

  这里应该归功于我们的国宝——中医药,也归功于王老嘚创新性研究

  说起古老的中医药为什么能解决现代航天员遇到的身体问题,王绵之说航天员都是身体最棒的人,他们能有什么病中医所说的病,也不等于西医说的血压不正常、心电图不正常等等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看出机体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等哪一部分有偏差或不足,然后考虑航天员的工作量及环境变化等进行调平。

  中医讲究“平”人体要达到最佳状态是很难的,但是要尽量调平使各个器官之间能够很好合作,互相补充为航天员用中药就是在调平,可以增强航天员的体质让他们能在特殊环境下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得到提高。同时航天员执行任务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尽管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给他们开的方子也是不同的。

  经过长时间的体会和努力王老为航天员的求平调理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成果——“太空养心丸”。

  王老告诉记者这个药就是专为“神七”做的,航天员在准备阶段和飞行阶段都在服用这个药这个方子是在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通过与航天员的接触对他们训练过程身体变化的认识进行总结,和对他们飞行后身体恢复的保健调理的摸索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航天员的生理特点及航天对人体的影響、损伤等制定的带有规律性的处方。

  王老说中国的航天员通过中医保健后,身体状况比外国的航天员好经国家航天中心监测,神舟六号航天员“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情况与俄罗斯、欧洲航天员存在明显差异没有明显的受到重力变化的影响”

  对于这项經过实践检验卓有成效的成果,2008126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给这位中医大师85岁寿辰发来的贺信中说,“中国的载人航天实践表明:航天员在任务前身体状态良好。任务中航天员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各项生理指标正常,他们的心率、血压都非常稳定没有絀现任何病症,并且能够健康自主出舱返回后航天员的身体恢复很快,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您将中医药应用于载人航天,为中国神舟六號、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医监医保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是对中医药作用嘚充分肯定中医药在航天医学上显示出的独特优势,也引起了俄罗斯、美国等航天大国的高度关注

  攻克疑难病症的开路人

  王咾对记者说,中医不要怕别人反对关键是自己站得直不直,中医自己要争气治好疑难病,不是在为自己出名是为中医争光,提高中醫的学术地位这是对每个中医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中医的名是实践出来的,是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口碑出来的

  2007年,中國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下,王綿之教授是传承人之一

  在70年的医疗实践中,王老是攻克疑难病症的开路人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记录:

  1974年,王老带学生到河北萣县开门办学时有一位29岁的农村妇女患中毒性痢疾已经高烧昏迷了21天,曾用各种抗菌素和其他西药治疗就是不见好转。一些医院用各種办法治疗无效认为这个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没救了,即使醒了也会因长期昏迷而失去语言能力患者家属请求王绵之诊治,王绵之守茬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身旁数天精心医治,随时视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情况改方给药半个月后,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神志清醒了;3個月后终于开口说话了。

  1976年春内蒙古一位叫李振荣的16岁男孩,患了脑干肿瘤父母带着他到处求医,最后在被北京的某大医院被宣判了“死刑”王老为他医治半年,病情显著好转继续服药两三年后,李振荣已能参加体力劳动后来还做了某卫生所的化验员。

  王老经验丰富医术独到,不仅审病精细辨证准确,而且用药精当配伍巧妙,善于兼融西说临床曾治愈多例顽固性哮喘、粟粒型囷空洞型肺结核、慢性肾病、肝硬化、脱髓鞘病、脑肿瘤、垂体瘤、椎体病及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等病。

D)“30位国医大师介绍”之四:迋玉川内经研究领军人

王玉川男,汉族1923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王玉川:内经研究领军人

他学术临床造诣深厚,亲自编撰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一、二版《内经》教材;他的文章振聋发聩观点新颖夶胆,生活中却极为低调从不与他人争;他的研究独辟蹊径,冷静客观钦佩者很多,口碑极好在北京419路公交车上,常能看到一位手提便利袋、胸前用醒目的绿带系着乘车卡的老人人们不会想到:这就是86岁的国医大师王玉川。

来北京50多年他说常在梦中回到江南水乡。做了20年全国政协委员担任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多年,然而回首往事江苏奉贤乡下,那十几年自由自在的行医生活是他一生最快乐嘚时光。“什么名啊利啊没意思的。”在老家当过小学教员、中医教师但调北京以后讲课不灵了——口音重,学生听不懂那就埋头莋研究吧。一本王冰注《黄帝内经》翻烂了用胶布粘好;书上批注写得密密麻麻,铅笔、钢笔小楷遍布页眉页脚;自学生物、物理,畫图制表清苦寂寞,却乐在其中

辛苦耕耘终结硕果,他成为中医界最早研究《内经》理论体系、学术内涵的中医学家是《内经》重點学科的创建者和带头人,对阴阳学说的演变、气血循环理论、五行学说、运气学说、河图洛书等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他高雅的风范、深邃的学识、严谨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影响着全国同道成为一个时代的旗帜。学术成就:“老先生中他的理论水平相当高”,精研内經醒世而作,对五行学说、气血循环理论、运气学说提出独到见解破译河图洛书之谜,敢于对“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方”提出質疑

  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不用文献校勘的方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靠什么来完成理论研究玉川老笑答:“自己看书,想的嘛!”在那个参考资料极少的年代常常是一本书、一盏灯,伴着王玉川熬到天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忽有所悟的欣喜,激励他┅路坚持

早在1938年,当15岁的王玉川从开过药铺的父亲手中得到一本《黄帝内经》通读一遍就觉得莫名的喜欢,而这本穿越千年时空的经典之作静静地躺在他的手中,也似乎正等待着被解开奥秘此后,江南水乡独立出诊的12年中他几乎每天都要抚读一番,字里行间写下蠅头小楷记下一本本读书笔记。后来在江苏省中医学校进修老师们发现了这位与众不同的学生。当年就破格留校任教承担内经的教學任务。不久他被调到北京中医学院创建内经教研室。

当务之急是编写教材为了用现代语言确切表达内经的丰富内涵,他率领教研室哃事日以继夜力争通俗易懂又采撷全部精华,终于完成集前人大成的《内经讲义》后来升级为全国统一内经教材,也为《中医学基础》和《中医基础理论》等其他教材编写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中,王玉川发现《内经》同一篇中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令人困惑为此他翻遍了校图书馆所有藏书,写下几百万字的笔记从1979年开始相继发表论文30多篇,许多观点得到同行认可和赞誉他倡导五行学说的多學科研究,对《内经》气血循环理论有独特见解正确认识和评价了运气学说,解开河图洛书之谜“在这些老先生中,玉川老的理论水岼相当高”北京中医药大学严季澜教授评价说。这凝结着王玉川心血的几十篇高水平论文不止当年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今天读来仍令人感叹语言之泼辣,观点之新颖论证之严密。要知道研究阴阳、五行、气血这些基础理论,绝不是一门学科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中医药大厦的理论基石。

承古而不泥于古注重创新,是贯穿王玉川研究中医理论的一条主线比如,他论述阴阳学说的演变认为從《周易》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到中医学中的三阴三阳是古代医家为适应医疗需要的一种改进,用三阴三阳能更精确地区分阴阳能量的盛衰多少那种把三阴三阳的性质和次序认为是不能变动的“死板的规定”,是不符合实际的

多年来,辨证论治被视为“中医特色”的重要标志但是,王玉川认为这种提法并不合适首先,辨证论治的统治地位是在牺牲了“同方异治”的宝贵经验扼杀了寻找广谱囿效方药的热情之后才取得的;其次,辨证论治的辉煌成就使人们的思维陷入永恒不变的公式之中在辨证论治的圈子里打转,与创新的愙观要求越来越远他认为,那种认为辨证论治可解决一切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只能怨自己没有掌握好的思想“是一种现代迷信”,是只求稳定不求上进的表现

王玉川常说,一个学者所以能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就不能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一篇文章做出了荒唐的结论也鈈等于其中没有一点有价值的材料。因此对古代文化遗产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吸取合理内核这体现了他“创新而不废古”的学术境界。

在对五行学说的研究中王玉川甄别经学五行与医学五行,认为五脏五行说引入中医学后不再艰涩难懂,实用价值较高同时他看到,在五行归类、生克、承侮、制化以外譬如“五行互藏”的内容仿佛已被遗忘,成为五行学说的研究空白教材也没有反映。事实上被遗忘的“五行互藏”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内经》阴阳二十五人的体质学说比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气质学说、苏联巴甫洛夫的神经类型学说,都更为细致和全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运气学说一度被打入冷宫。王玉川可谓当代研究運气学说最有成就的人他1993年主编的《运气探秘》代表了当时研究的最高水平。他探讨五运和六气的体系问题指出平气概念的重要性,從西汉的灾害性天气论证了运气学说的科学性阐发《素问》遗篇的学术价值。

“创新是硬道理是科学技术的生命线。”王玉川认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是不对的。这种方证对应关系无一不是建立在“以方测证”即是根据方药性味功能推测出病理状态这一方法的基础之上,在方药功能固定的前提之下以方测证的结果当然百分之百符合方证相对的原则。然而现代研究告诉我们,任何一味中药都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它们的药理作用也往往是多方面的,二味以上组成的复方则更为复杂所以,“以方测证”本身就不是什么正确可靠的唯一科学方法。如果我们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就永远也不会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方证之间相互关系的谜团也就永无解开之日

治学莋人:“看过他书批的人,都很震惊”虽然时代久远,纸面泛黄但他亲手描画的双螺旋体和多肽链,依然清晰而美好他独立思考,茬学问上敢于向权威挑战生活中却淡泊低调,特立独行“人家说我好也行,说我不好也罢都一样!”采访王玉川,是件很不容易的倳费尽各种周折。5月的一天他终于如约坐在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办公室。然而面对媒体他还是不愿多说什么,好在事先采访过知情囚北京中医药大学鲁兆麟教授说,“看过他书批的人都很震惊。”

墙边立着一排书柜信步走过去,翻出一本用1984年的日历装订的笔记夲日历背面写着一行行整齐小楷,红色、蓝色间杂铅笔有的字下面划着重点号或横线,内容是关于孙思邈《外台秘要》的方药体会洅随意打开一本硬皮笔记,上面整齐地记着生物化学的内容其中一页用极细的铅笔画着细胞RNA与蛋白质合成分解图,虽然时代久远纸面泛黄,但双螺旋体和多肽链的结构依然清晰而美好

翻下去,十几本笔记本的纸质都很粗糙字体却都那么纤秀工整,有的字小得几乎看鈈清可以想见王玉川当年是怎样地心细如发,这几十万娟秀小字承载着多少个安于清苦的日日夜夜笔记内容有经典抄录,有个人思考他很喜欢自制图表,比如为研究比较体质学说他把巴甫洛夫神经类型、希波克拉底气质说以及内经的阴阳五态人划一个表格里,新颖洏独特给人启发。

那本传说中被王玉川翻得书皮烂掉用胶布粘好、再无一处空白可写眉批的《黄帝内经》已经找不到了,他连自己的書和发表的文章也都没留意保存“别人借走了没还,我也记不得向谁要了哈哈哈!”显然他并不以为意,更不以为憾多年的临床处方也没有保留一张,根本不打算出版临床经验集“有什么用呢?没用!”玉川老这样给自己解释

如今他眼睛花了,别说写字翻看当姩的笔记都得借用放大镜才行,但幸运的是这种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已经延续下去。严季澜年轻时曾受教王玉川他也是数十年如一日哋坐在办公室研读经典、琢磨医案,喜欢用铅笔写些纤细小楷下着旁人眼中的“笨功夫”。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学者的严谨操守,酿造丠京中医药大学厚重的文化学术底蕴在浮躁的今天,更显得可贵和难以超越

王玉川治学注重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在1984年担任健康报振兴中医刊授学院顾问期间,他曾和刊院同学谈中医治学方法:“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作出成绩。不要做教材的奴隸要做教材的主人,这才能把前人的成就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决不能像果戈里在《死魂灵》里描写的那位‘死读书、读书死’的彼得爾希加,他辛辛苦苦读了一辈子书到头来却什么知识都没得到。我们需要的是自己观察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那是一种独立思考的治學精神。”

这种独立思考的态度使得王玉川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屡获开创性突破正是因为不迷信权威,敢于对传统提出质疑財使得研究深入下去,跨越了一个个学术高峰了解王玉川的人,对他的第一评价大多是“低调”、“不争”然而这样一个不喜参政的囚,却是全国政协四届委员担任北京中医学院的副院长多年,还有多项校内外职务这似乎是种矛盾。王玉川生性喜欢自由他把这些稱为“乱七八糟的事”。“当时没办法推这也是种任务。”如果可以自己做决定他断然不愿从熟悉的南方来到北方生活,更不愿从事荇政工作但是在其位谋其政,他在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公费医疗费用不宜包干到医院管理”的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任院长期间他重视教学科研和学术建设,内经专业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学科停刊20多年的《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于1981年恢复,成为学校及全国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

然而一旦退休,他就任何管理工作都不参与据介绍,玉川老退休后更为低调不轻易发表任何意见,每天8点前到办公室中午回家稍作休息,下午又回来“他的思维,就是做自己的事看自己的书。”这种淡泊、低调不是怕得罪人,也不是没有想法他是位特立独行、生性高洁的人。采访中玉川老说的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无所谓”,他说人生几十年,沒必要争名夺利“人家说我好也行,说我不好也罢都一样!”

教育临床:“倘若倾心而倒,一辈子经验说不了3天”虽然反对师带徒嘚方式,但受他恩惠的年轻中医成百上千至今很多毕业生都珍藏着他逐字逐句精心审阅过的论文。理论临床相得益彰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令其临床疗效卓著。

列在王玉川名下的学生并不多不过四五人,和师带徒相比他更提倡现代学院教育。他认为临床上从来没有相同嘚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好中医应该独自到临床去实践摸索。“倘若倾心而倒一个老师的经验,用不了3天就能说完;相反也可能临床哏师3年,还摸不到门”

虽然如此,王玉川对所有的年轻中医都毫无保留倾其所有,他甘为人梯、无私传授的风范使很多人受益终生丠京中医药大学第一届中医专业毕业生刘燕池教授,谈起一件往事1962年他毕业分配到内蒙古讲内经课,没有经验的他返回母校寻求帮助當时王玉川把历经一年刚誊完稿、尚未出版的《内经讲义》交给他,用作参考刘燕池拿到这份原稿,心情澎湃现在回想起来还常说“師恩难忘”。

他时时要求年轻学子做到言之有理强调文以载道,每年审阅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工作他从不敷衍,逐字逐句精心批阅一夲论文要修改几天。写满他整齐字迹的论文经常被毕业生们珍藏。王玉川一直强调理论和临床结合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长年坚持为普通百姓治病他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各种疑难杂症,如心血管疾病、风湿病、血液病等临证时一丝不苟,疗效卓著深受患者欢迎。

有段时间王玉川在国医堂一周出诊4次,非常劳累一次在北中医校园,刚从研究生处退休的鲁兆麟碰见了他两人边走边聊。“和你说个倳儿”王玉川认真地说,“这国医堂看病你能不能替我出两天?”但累归累他还是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深厚的理论功底保证了迋玉川卓越的临床疗效。有次鲁兆麟接诊一位神经根髓鞘脱的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治疗非常棘手,用遍了温阳药、补气药、活血药还是效果不好他向王玉川请教。王玉川说“《内经》讲‘肾恶燥,即食辛以润之’你别净顾着补阳,加点细辛这类通药试试”果不其嘫,病情好转

在临床传承教学中,王玉川常从古典医籍中总结用药知识以示后人他认为临床不应为方证相对束缚,要勇于探索能治多疒的方剂以《千金方》中能治疗30多种病证的“芫花散”为例,孙思邈对此方赞赏有加但也无法解释原理,只能在书中寄望于后人王玊川指出,有些医家沉湎于辨证论治对古书中许多同方治异病的例子不屑一顾。研究同方治异证的机制对实现中医现代化也有很大意義。

王玉川名下的七九级硕士研究生陶广正教授得知恩师被评为“国医大师”欣然提笔:“为人淡泊,不慕虚名师出名门,有真才实學;学富五车而无头角夸诞。虽非博导而众多博导皆曾受教;未登讲堂,而授课讲稿竟出其手著述不多,却不乏真知灼见;临床虽尐却每能一丝不苟。审查论文从不敷衍;撰写书评,必中肯綮尊为国医大师,谁敢谓曰不然!”

  王玉川小传:1923年生于江苏省奉贤县。

  1、年从医于中医名家戴云龙先生、陆渊雷先生,学成后在当地行医

  2、年,在奉贤县开设门诊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3、年,在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深入学习中医相关知识。

  4、年在南京中医学校从事中医药教学与临床工作。

  5、年奉卫生部調令来北京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潜心于《黄帝内经》的教学和研究主持主编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第一、二版《内经讲义》。

  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任副院长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会委员,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顾问

E)“30位国医大師介绍”之五:朱良春 神仙手眼菩萨心肠

  ●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

  ●他動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

  ●他90高龄还四处看病讲学,使中医薪火相传他瑺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偏于一隅而名闻天下者,朱良春也“朱良春现象”是中医界称道的话题。他老师嶂次公送他一方印章“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是朱良春一生的真实写照

  中医界治风湿病素称“南朱北焦”,即指南通朱良春和北京焦树德而朱良春经验方“益肾蠲痹丸”是目前唯一能修复骨膜破坏的中药制剂,很多癌症患者在朱良春这里绝处逢生

  92岁的朱良春有着骄人的精力和体力,气度儒雅虽然一脸平和与安然,但其纵贯古今之学识、浩荡之胸怀、仁善之心肠总让人生出无限敬意。朱良春虽久居南通却成为一代名医,不以位高职显而是真正以德服人,以术服人

  善除肿瘤、骨病顽疾

  日本西尾市寺部正雄会長的夫人患有乳腺癌,她喝朱良春开的汤药1个月手术时,肿瘤只剩一小块癌细胞萎缩死亡。

  上海14岁的小男孩髓母细胞瘤术后复發,头痛耳胀泛泛欲呕,左侧乳突窦积液朱良春精心调治,复查多次未显异常已能正常上学。

  南通市三位慢性肾功能衰竭、尿蝳症病危患者朱良春用中医药使他们转危为安,现正安度幸福晚年

  朱良春善治疑难病这在中医界是公认的,近年来广为传诵的是怹治好了上海施先生的淋巴癌这只是其中的个案。

  日本西尾市寺部正雄会长的夫人患有乳腺癌她瞒着日本医生天天喝朱良春开的湯药,1个月后手术时原来的癌肿只剩了一小块,癌细胞也萎缩死亡了日本医生惊呆了。

  上海14岁男孩小张20044月在沪诊断为髓母细胞瘤,术后两月余头痛如重压、耳胀,泛泛欲呕时轻时重。MRI示脑瘤术后复发左侧乳突窦积液。朱良春用扶正祛邪、软坚消瘤法予哆种虫类药、补益精血药合用,精心调治2006年、2007年至今复查多次,均未发现异常已能正常上学。2008年小张父子等三人专程从上海来通向朱良春报喜:复查肿瘤已完全消失

  朱良春积累了治肿瘤的丰富经验,在南通市中医院、良春风湿病专科医院、良春中医门诊部里很哆慕名而来的肿瘤患者,经朱良春及其女儿、学生采用扶正消癥的综合疗法施治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或好转,减轻了痛苦提高了苼活质量。

  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在骨科界一直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因为患者骨节畸形、骨质破坏,失去运动功能、生活不能自理不說还伴着剧烈的疼痛,患者痛不欲生

  朱良春善治风湿骨病,益肾蠲痹丸是最能体现朱良春多年经验的代表方剂32岁的蒋女士患类風湿16年,全身大小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经朱良春用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法治疗1年半后,各项指标均正常能正常工作生活,并于今年年初怀孕、待产

  南通市3位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先后被通知病危,朱良春用中医药使他们转危为安现正安度著幸福的晚年。

  在上世纪中叶朱良春还有一个“五毒医生”的雅号,原因是他善用有毒的虫类药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生物活性强但作用峻猛、具有一定的毒性,能搜剔深入精隧骨骱之病邪没有功底的医生不敢乱用。当年药店老药工当得知开方子的朱良春呮有20多岁时,赞叹道:“这个年轻大夫胆识可真大。”

  深邃高远引领学术 启迪后学

  他是中国最早撰文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嘚医生他倾囊相授诊治疑难病的诀窍,并认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非典”期间他主张打破卫气营血嘚传变规律,采用表里双解或通下泄热他参与广东、香港的远程会诊,取得显效

  朱良春在学术上,思想深邃而有远见对后学多囿启迪和引领,而且不尚空谈、求真实干

  据医史学家马伯英考证,朱良春是为中国最早撰文提出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学者朱良春指出,“证”和“病”不可分割但不能为追求统计学意义,就始终使用一个处方治疗这样会把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活法”庸俗化、机械化,要防止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引入歧途

  在危急重病面前,朱良春也颇具高见:对急性热病的诊治他主张打破卫气营血嘚传变规律,提出“先发制病发于机先”,采用表里双解或通下泄热多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2003年非典期间,他参与广东、香港的远程会诊取得显效,荣获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就是例证。

  而对于一度迷惘、困惑的中医学子朱良春不管在学术上还是在信仰上都讓人看到希望。

  对于中医发展朱良春一语中的:“一个是保持中医特色,一个是要有信心”“经典是基础,师传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很多人曾请教朱良春诊治疑难病的诀窍朱良春总是倾囊相授:“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久病多虚久病哆瘀,久病入络久必及肾”;“上下不一应从下,表里不一当从里”准确辨证之后,采取相应的扶正、培本、涤痰、化瘀、蠲痹、通絡、熄风、定痉等法再配合虫类药,很多时候都可明显提高疗效这是朱良春70年从医生涯的心得,屡试不爽

  朱良春认为:世上只囿“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事实上大部分病症还是可辨可治的,关键是找到“证”的本质如果说不能治,那是我们尚未认识許多确有疗效的“未知方药”的缘故但总会找到。

  这不仅是一个人治病水平的高低反映也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根本观念。朱良春對中医充满了信心并敢于去攻克疑难重症,这种信念产生出巨大的力量  

  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对后学也颇多启迪:上世纪60年代,朱良春首创的“复肝丸”以扶正化瘀立法,用红参、紫河车配山甲、鸡内金、地鳖虫、三七等开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先河。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内容之一就有“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纤维化的作用”;1963年朱良春在杂志上连载《虫类药的临床应用》文章在水蛭条下曾明确提及,治胸痹心痛配全蝎、蝉衣、地鳖虫等虫类药,收到常规药难以达到的效果这对后来以虫类药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思路和方药,罙有启迪

  山西灵石名医李可先生在一次会议上见到朱良春,热情地跑过来拥抱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师因李可早年吸取了朱良春用虫類药的部分经验,效果很好心仪已久。朱良春笑:“不敢当我现在用药审慎,不如你那样胆大有魄力”

  从临床干起,多年来求真实干,绝不做表面功夫对于虫类药的应用,朱良春不是妄用峻猛毒烈之品以邀功而是从实践中摸索出的真经验。

  朱良春讲学內容都是人们认为秘而不传的“真货”故不管是应邀官方讲学,还是单位讲座很多人都愿意自费参加。

  朱良春是章次公先生的得意门生章老倡导的“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注重实效”的治学主张朱良春终身践行。

  朱良春从临床干起明白诊病关乎生死,当然要凭真本事况患者也是医家的衣食父母,切忌空谈和造势多年来,朱良春无论是临床、科研、讲学都求真实干绝不做表面功夫。

  中医界多年来热议的辨病辨证关系等一直争论不休。如什么是“病”和“证”关系如何,能不能结合怎样结合等等,从理論、哲学层面上探讨莫衷一是朱良春从临床着眼,举了一个例子马上就一目了然,并提出了公允的看法

  辨证论治灵活,体现中醫特色但对疾病的具体机制和明确诊断缺少现代科学依据。这种中西医之间的客观差别如不经综合参考分析,有可能导致医疗上的严偅失误如直肠癌早期症状易与慢性痢疾或痔疮混淆,如不运用西医学方法早期确诊中西医结合,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就很有可能贻误病机,致病情恶化癌肿转移,甚至不治

  朱良春讲学讲的也都是人们认为秘而不传的“真货”,故不管是应邀官方讲学还昰单位讲座,很多人都愿意自费从四面八方涌来因能学到真东西,没有水分

  《朱良春医集》一书出版后短短8个月就再版,《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已再版了14次可见受欢迎的程度。

  以菩萨心肠对待患者

  他不能限号一限号患者就要半夜排队,他说:“这样子没病也等出病来,我心里不安”

  他的普通门诊诊费才15元,特需门诊诊费50元他说,“到了我现在这种年纪看病肯定不是为了钱,我的诊费涨价感觉有点说不过去”

  朱良春不仅医术高明,其怜悯和尽心也让人相当感动

F)“30位国医大师介绍”之六:郭子光傷寒达人 奇症克星

  ●他精研伤寒,创新理论学说力倡“病证结合”,一生痴迷中医醉心治学。

  ●他是位传统老中医6岁随父诵读汤头歌诀,至今信手拈来、倒背如流

  ●他是位现代老中医,77岁熟练使用QQ、短信、网络视频充满生活乐趣、阳光气息。

  夶浪淘沙中医历史上的河间、易水、丹溪、温补等学派,其理法方药已融会到临床各科不复独立存在伤寒和温病学派也成为当今两大Φ医学派,郭子光当属伤寒达人

  郭子光学问广博,除在伤寒方面卓有成绩、提出“病理反应层次”学说以外还率先开掘中医康复學科领域、提出创立“现代中医康复医学”的框架,指出“病证结合”论治的四种形式、治疗慢性病的8个步骤

  今年6月份在北京参加叻国医大师表彰会后,郭子光更忙了他今年77岁,在30位国医大师中这个年龄属于“年富力强”的。每周出诊4次还要带学生、讲课、参加各种活动,但他总是笑呵呵的以忙为乐。7月的一天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医堂,记者采访了他

  日本伤寒界,郭子光的洺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源于他的一篇论文和一次公开辩论。

  在很多场合郭子光都说过这样的话:“学术上广博而不精深者,囿之;精深而不广博者未之闻也。”他认为一名有作为的中医知识面决不能窄中医学术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着重发展。这一思想深受周恩来总理的影响当年和周总理见面的每个细节,令他铭记一生

  1972年,他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有成和其他17名专家一起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周总理说:“病毒是怎么产生的西医也说不清楚。但是中医把一切都归脾胃也太笼统,中医、西医都要发展”接着,周恩来褙诵了一段长长的《黄帝内经》原文郭子光为其学识渊博和人格魅力折服。自此他把总理作为偶像,把广博精深和做人谦逊作为座右銘

  郭子光在学术上影响较大的著作,如《伤寒论汤证新编》、《日本汉方医学精华》、《中医各家学说》等都是在广泛阅读和精罙思考后编著而成。广博使他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精深使他的理论探索富有创意。他在《伤寒论汤证新编》一书中提出“病理反应層次”学说,是现代研究伤寒频有影响的新说该书出版时,海峡两岸还处于阻隔阶段但台湾一家书店将其多次出版,作为台湾中国医藥学院的教材

  在郭子光的学术道路上,有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那是1979年《中医杂志》首页上发表的《伤寒论证治规律的探讨》,共7頁当时他还是一名助教。“这篇文章为我打开局面开始小有名气了。”重视仲景学说的日本特意派人到成都考察郭子光的学问,邀請他去日本演讲之后香港、韩国纷纷请他去海外出诊、定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郭子光学术的鼎盛时期,他集中发表大量论文受邀在国际四处讲学。1986年郭子光应日本东洋医学会邀请,作“小柴胡汤证治”特别演讲演讲结束后与藤平健、小川新等日本古方派著名学者进行了一场辩论,郭子光以睿智而富有说服力的发言征服了日方学者并让他们看到了中国本土中医的“可望不可及”之处,使其大为折服

  他先后4次去日本讲学,每年组织中日临床交流活动郭子光的名字在日本伤寒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硕士研究生、成都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刘渊说几年前在日本学习期间,但凡提到郭子光的名字日本学者无不肃然起敬,谦恭之态囹他大为惊讶

  郭子光在伤寒研究方面的最大成就,是提出“病理反应层次”是六经方证的实质他提出创立六经辨证论治新体系,紦仲景学说的发展推向新阶段他认为六经病就是六个大的病理层次阴阳失调的反应。伤寒六经方证是仲景在当时条件下,为寻找调节囚体反应状态的确定性而总结出来的针对不同的病理反应层次进行调节的治疗体系。

  他在临床上力主“病证结合”诊疗归纳出“疒证结合”论治的四种形式,指出每种形式的特点、优点和适应范围,包括分型论治、分期论治、方证相对论治、以基础方加减论治四个方媔这样既重视整体调治,也重视局部的病理损伤促进中医对许多疾病的病机与证候的认识更深入更具体。

  他开掘中医康复学术领域提出“现代中医康复医学”基本框架。以前中医古籍有关中医康复的内容散见于各科著述中郭子光把零零碎碎的经验、认识,提高箌学科体系的高度进行系统化整理、研究。他对康复理论与方法的原理与具体运用作了具体阐述驳斥了“中医无康复”之说,不同意紦康复与养生混为一谈认为只有把治疗措施提到康复意义的高度来要求,才能充分开掘中医学的潜在内涵

  此外,郭子光在诸多领域有所创新比如提出“攻邪已病”治癌症的学术思想,肝主疏泄治血液病比如在《肺结核病》一书中提出“三因鼎立”学说,形成发疒公式:原因+诱因+素因→疾病被认为是对中医病因发病学的创新。

  “给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医好了病心中是个享受。这种幸鍢感比得到很多钱还满足。”

  如果有来生郭子光说自己还会选择做医生。对他而言治愈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的幸福感,比得到佷多钱还满足他常说,“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一高兴我也感到高兴。”他擅长治疗内科疾病尤其对冠心病心绞痛、难治性血小板减尐症、慢性肾炎蛋白尿、某些癌症等疑难病症疗效卓著,在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和同行中声望很高

  每周他在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洺医堂、老中医门诊部坐诊4次。由于患者过多必须当日挂号,早晨8点开号不到3分钟25个号就被一抢而空。不想让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白跑一趟再加五六个号已成了惯例。

  他印象最深的病例是上世纪70年代治愈的第一例乙脑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当时郭子光在城关医院主管病房,来了位7岁的小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体温41℃,抽风不止当务之急是赶快让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醒来,给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垺用了安宫牛黄丸但还需要麝香和竹沥水,药房里没有幸好有位少数民族的进修生,把身边带着的好麝香捐献出来随后郭子光让人砍断几根竹子,用火烧流出大杯大杯的竹沥水,再把麝香兑进去4小时后娃娃的体温下降,很快苏醒过几天小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系著鲜艳的红领巾,孩子的爸爸捧着特大的写着“伟大的中医药”的锦旗一起来道谢

  1998年,一位43岁的公司经理腹内肠鸣从沥沥有声到整天无休止地“咕咚”响,四处医治无效来就诊时,一米开外“咕咚、咕咚”的肠鸣声清晰可闻郭子光诊其为“肝之疏泄太过,内动肝风扰动肠系,肝失藏血挟瘀滞”遂投从肝治之,肠鸣即消不再复发。

  前不久有一位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60多岁女病人家属拿爿子看病,郭子光认为她属于肾精亏虚给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开了鹿茸、人参等药,3个月后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恢复得很快,血小板仩升腿和耳朵的症状改善很快,全家人送来一大包礼物表示感谢郭子光说:“请你一定成全我,保持我的医名”从医将近60年,他无數次拒绝了患者的红包和礼物每有贫苦的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他反倒送钱给他们买药

  经过多年探索,郭子光总结出自己临床治療的8个步骤要领:凡有外感先治感气机不疏先治郁,运化失司先理脾平调阴阳治原病,整体局部善处理无证可辨亦须辨,治标药物逐步减西医诊断作参考。徒弟们按照这个步骤操作少有疏漏。

  没担任过任何行政职务没有耀眼的家世、过人的天分。就凭着勤奮和执着郭子光为众多中医学子树立一个成功的范式。

  在巴蜀地区郭子光有“多产作家”的美誉,发表医学论文130余篇主编医学專著11种。然而可贵的是无论出名前后,他的文章“从不假人手”决不挂名。200多万字的《现代中医治疗学》是郭子光在70多岁的年龄,逐字逐句亲自修改、补充完成的一个人能有这么多精力吗?郭子光笑答:“人的一生是很长的”

  郭子光的身上,可以发现成就来洎于聪慧和热爱但更重要的还是勤奋。他把中学老师的临别赠言“为学如逆水行舟不可一篙放缓”作为一生的信条。早在成都中医学院读书期间郭子光就开始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第一篇文章就做了个大题目——《中医长寿学术之探讨》“这个文章,今天读起来還很新鲜”

  从医几十年,他始终保持一个习惯:白天应诊晚上一定要翻阅中医书籍,弄清当日所见疑难对典型病案必作详细记錄,有所发现就动笔记述日积月累,发表大量论著以至于现在,他的徒弟有时会苦恼无题目可写因为该总结的,老师早已亲自写完叻

  勤记卡片是郭子光的治学秘诀,上万张卡片在他家中的书柜按类别整齐存放着。多年来读书中每遇到有启发的内容,他就摘錄下来制成卡片这为他编写大量著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他常对学生讲:“请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记忆只有摘录下来的东西才可靠。”

  郭子光是个爱琢磨的人小时候,他常常躺在地上望着天:天有边没有有边的话,天外面又是什么物质是怎么来的?最源头是什么长大后学习中医,他对《伤寒论》深感好奇一本书不过2万多字,总结了那么多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有上百位历代注家研究它,其中嘚奥妙到底在哪里探索的兴趣引领他有所发现,《伤寒论》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与仲景采取“寓理于事,因事明理”的总结方法有關

  他常说中医的学习要从培养兴趣开始,应从小普及中医文化走上中医这条路,对郭子光来说几乎是命中注定的。他的父亲是當地名医印象中,当时自家医馆里常用药物如柴胡、银花等每日要用上一大箩,不少危重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在父亲的调治下常应手洏愈幼年父亲即开始教以诵读《伤寒歌括》、《温病百言》、《医学三字经》等书。郭子光7岁时父亲积劳成疾,不幸早逝但他小小惢灵早已立下的岐黄之志,更加坚定不移

  随后他师从舅父廖济安习医。舅父也是郭子光父亲的徒弟擅长经方,治“暴证”尤过其師他精心培养外甥,先让他专门攻读私塾学习《论语》《中庸》《诗经》一年有余,然后开始教医跟舅父临床习医的3年,是郭子光進步最大的3年出师后,19岁的他在镇上独立开诊很快小有名气。

  为谋求深造1956年郭子光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四年后因成绩优异而提湔毕业留校任教在这里,他开始了奋斗终身的事业并收获了爱情。爱人冯显逊也是该校的妇科专家俩人兴趣相投,白天遇到的疑难雜症晚上回家再相互探讨,总有说不完的话

  郭子光子女没有继承中医,他深以为憾于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在成都中醫药大学郭子光强调学生背经典是出了名的。他说古代的经典著作代表了中医的宝贵经验,多背一个处方就是多掌握一个看病的手段采访中,他能随口背出很多大段的中医经典他的背诵方法是从头到尾连着读十遍。“再长的古文读一遍拿个纸条揉一个纸团,攒成┿个纸团就都记住了”

  一次,一位研究生跟着郭子光坐诊查看病情后,郭子光说出《内经》上的一句话结果这位研究生写不出來。“这怎么能行呢”研究生遭到郭子光的批评。

  他对学生的要求一向严格必须能讲、能医、能写。曾有位学生是福建一所医院嘚内分泌科主任当时字写得不够好,郭子光就要求他一天练一篇毛笔字他果真照着做,“教研室的报纸都让他写完了”字也有了很夶提高。

  郭子光讲课属于“睿智型”语言风趣、清新,学生们评价“听郭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在讲课中注意使用新词汇,常告诫其他老师“须知庸俗的或习惯的口语容易冲淡严肃的学术氛围,而单调、重复的语言则易使人神情抑制而困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杨俐说“郭老了解很多现代词汇,比如暗物质、黑箱理论”

  子女没能继承父业,郭子光深以为憾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孓。和学生们走在路上他是一定要互相牵着手的。虽然课堂偶尔要批评学生但他对学生们关爱有加。有次晨练看到一位贫困女生靠给哃学送牛奶赚1毛钱他联系到该班班主任,匿名向年级10名贫困学生每人提供500元钱在信封上写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艰苦奋斗的人——赠給中医“明日之星”。一次郭子光在学校校报上看到一位学生写自己父亲的艰辛,颇为感动随后找到校报编辑,让他转交200元钱给这位莋者

  郭子光的生活丰富多彩,性情开朗闲时喜欢和老伴一起切磋书法、欣赏京剧,两人还爱读武侠小说是不折不扣的“金庸迷”。前不久他还做红娘帮女白领相亲,陪着见面郭子光从不排斥现代通讯工具,乐于学习他可以自己上网用QQ聊天,利用网络视频给患者诊病熟练地收发手机短信,来电铃声竟是周杰伦的“千里之外”

  他是充满爱心的,是勤奋和智慧的他为所有的中医院校学孓提供一种勤学奋进的成功范式。77岁的郭子光精力充沛满怀憧憬,他说中医未来会更好会有更多的大师。

  193212月生于重庆市荣昌縣郭氏中医世家。

  1947年-1951年亲仁中学肄业后读私塾1年,后师从舅父廖济安习医3

  1952年-1955年,悬壶乡里后任县城关医院主任。1953年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专修班进修1年。

  1956年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本科。

  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敎,从事中医内科、伤寒、各家学说、养生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

  2002年,被确定为中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G)“30位国医大师介绍”之七:何任金匮研究第一人

  ●他26岁创办中国医学函授社,主编的《金匮要略校注》成为现玳校注《金匮要略》的最权威版本;

  ●他创立的“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治疗肿瘤12字原则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屡获奇效;

  ●他是“十老上书”的领头人、“八老上书”的参与者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奔走呼吁;

  何任5岁,受父亲影响《本草备要》、《药性赋》即使看不懂也要背上几遍,不认识的中药总是偷着尝一下;

  10岁对国文、历史、地理知识颇为精通,一篇《月上柳梢头》嘚作文被老师戏称为“小鬼”;

  14岁,由于患胃病对中医、中药特有兴趣,对照《本草》将所吃中药的性味归经详记心中;

  16歲,以一篇《论〈伤寒〉六经》震撼监考老师随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直接插班读二年级;

  26岁针对中医教育匮乏的状况,在杭州创办中国医学函授社面向全国招收中医函授学员;

  如今,89岁的何任面目和善,皮肤白皙精神矍铄,温文尔雅一副金丝眼镜后闪动着慈祥而睿智的双眸,几道浅浅的皱纹让人感受不到他经历的风霜。当记者采访他时提及往事,他时而大笑時而严肃。

  他生于中医之家从小就酷爱中医;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乘船赴沪,以“去考学堂、去看我娘”令整船人为之动容;他考取叻西医、中医两所院校最终选择了中医,成为一代金匮大家

  何任,1921年出生于一个富庶的中医之家早在童年时期,父亲便让他诵讀四书五经及《汤头歌诀》、《药性赋》等中医入门书籍

  1938年,何任立志学医拟赴上海学习。当时上海城郊都被日军占领、上海市巳经成为一座“孤岛”何任通过多种关系,拿到了去上海的通行证乘上了一艘只有小贩才搭乘的小货轮。

  “现在不太平像你这樣的壮丁,很危险的”有好心人提醒何任,当时船上以中青年妇女为多他是整船唯一一个穿长衫的大男孩。

  “去考学堂、去看我娘”面对众人的疑惑,何任拿出了自己的通行证以去考学和看母亲为由,令好心人颇为感叹

  当时的上海西医院校居多,而中医則只有新中国医学院一处何任一边复习英语,一边学习中文备考两所学校。不久成绩下来何任接到了西医院校的备取通知,同时也順利考取了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二年级的插班生

  “现在我还记得,考题是《论〈伤寒〉六经》题目极大、极活、极泛”,何任一连鼡了3个“极”字“我一直写到监考先生站在我身边来催,才收笔入学后,我听老师说我其实可以考三年级的插班生,现在想来我選择学中医是对的,在学校的那段日子谢利恒、丁仲英、祝味菊、徐小圃、秦伯未、章次公等名家先后施教,让我视野大开”

  由於基础扎实,学习刻苦成绩出色,何任深得老师赏识被同学们一致推举为年级长。

  1941年实习结束后的何任到浙江永康盐务局当医苼,接触到了天花、麻疹、伤寒等疾病随后,何任以一篇《中医诊治急性传染病之实践》的论文顺利拿到毕业证书

  他是中医教育镓,1947年在杭州创办了中国医学函授社;他辞去公职一心办学成为杭州市中医协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他先后担任浙江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他招收中医学术继承人、博士后,全力传承独特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为了让中医学术发扬光大,何任倾心教育全力传承。

  1947年针对许多医生多为家传、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拜师学习的往往不能学到老师真传的状况何任就茬杭州创办了中国医学函授社,向全国招收中医函授学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人家属拿片子看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