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顶穴是什么穴位

    前顶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際正中直上3.6寸(百会穴前0.5寸)。

    前前部也。顶挤顶也。该穴名意指前面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被顶撞而不能上行本穴物质来自于百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和囟会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百会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时是散热冷缩的变化而囟会穴的水湿之气在上行至本穴时则昰吸热蒸升的变化,二气在本穴相会后降行的气血顶住了上行的气血,故名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3.5寸处取穴

前顶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左、右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

前顶穴有清头目、潜肝阳作用

湔顶穴主治头面疾患等。如头痛、目眩、头风、顶中痛、面赤肿、小儿惊癫、瘈疭及高血压、鼻炎等

1、前顶穴配百会、后顶治头顶痛;配太阳、太冲治头晕目眩;配迎香、合谷治鼻炎。

2、前顶配后顶、颔厌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眩晕偏头痛。

3、前顶配攒竹、人中囿熄风镇静,清热宁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急惊风。

4、前顶配百会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目暴赤肿头痛、眩晕。

1、刺灸法:前顶穴平刺0.5-0.8寸

2、艾灸法:前顶穴艾条灸5-10分钟

现代临床用于感冒,鼻炎等症的治疗

《普济》: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绕四方1寸以下,其头肿痛立瘥覆以盐末,生麻油揩发际下

按摩前顶穴有效缓解鼻炎。用中指指腹按揉前顶穴并做环状运动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钟或者根据需要而定

1、病的针灸穴位主要选哪些

(1)神经根型,多选取落枕穴、后溪、手三里、尺泽、小海、华佗夹背穴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为主

(2)脊髓型,多选取绝骨、昆仑、足三里、阳陵泉、次_、肾俞、大杼等穴位以补骨填髓,益肾填精为主

(3)交感型和椎动脉型,多选取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太溪、阴维、阳维等穴位。以滋补肾阴调和阴阳为主。

2、颈椎病的针灸取穴、配穴

手足麻木这种现象通常与周围神经病变或是颈椎病有關的,需要查找一下病因,长期用同一种姿势有可能会出现手指的麻木现象的,必要时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如弥可保、维生素B12等治疗
意见建议:适当多活动,你还要注意正确的睡姿,枕头不可过高和过硬

答:你先让他低头颈后最高的骨头就是大椎骨,再往下数11个椎骨下方的凹陷旁开1.5寸,就是脾俞穴左右各一个。pi腧穴已在图中给出

4、颈椎病针灸常用哪些穴位

(1)神经根型,多选取落枕穴、后溪、手三里、尺泽、小海、华佗夹背穴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为主
(2)脊髓型,多选取绝骨、昆仑、足三里、阳陵泉、次_、肾俞、大杼等穴位以补骨填髓,益肾填精为主
(3)交感型和椎动脉型,多选取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太溪、阴维、阳维等穴位。以滋补肾阴调和阴阳为主。

5、颈椎病按哪个穴位最好

颈椎病是由于颈退行性变、颈椎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您可以先试试药物治疗常用的有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血管扩张剂,您也可以用中药止痛膏药外敷配合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您还是选择牵引治疗、推拿、理疗等方法治疗。平时要注意枕头的高度及形状和睡眠还要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6、颈椎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百会(头頂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风池(在枕骨粗隆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于胸锁乳突肌之间)、天柱(在哑门旁1.3寸)、肩井(大椎穴和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高处)、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祝您康复!

7、针灸 治疗 间盘突出, 颈椎病上传图片了! 图片针刺的是什么穴位啊!

第一幅是扎颈椎,最上面的扎风池下面的都是扎的颈椎夹脊穴位,右肩部是肩井学旁边那个科能是阿是穴。下面的两张都是腰骶椎体的围刺并不一定都在扎某个特定穴位上。关键要看你的那个老师靠谱不是正规单位、或者某个名中医么。像这么具有个性的扎法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方法是他的经验所积累。二是他是乱扎的,不靠谱

8、颈椎病按哪个穴位?

有很多頸椎病患者都苦不堪言因为颈椎病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复发。所以不知道怎么能把颈椎病根治很多颈椎病已经患有很多年了,不能彻底的根治了只能够缓解疼痛。中医擅长针灸与按摩来缓解疼痛中医讲究很多穴位。早期的时候可以用针灸的方式来根治颈椎病那我們来了解一下脊髓型颈椎病穴位治疗方法。

1、按摩百会、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2、对按头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3、按揉风池、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風池穴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4、拿捏颈肌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對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遍

5、按揉缺盆以左(右)手四指置于对侧耳下翳风穴处,沿胸鎖乳突肌方向揉按到缺盆穴10~20次,注意动作不宜太快和过重两侧交替进行。

6、按压肩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然后由轻箌重10~20次,两侧交替进行

7、斜摩大椎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复斜摩大椎各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8、对按内、外关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同时对合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9、掐揉合谷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合谷穴,其余四指放在手背上拇指用力掐揉合谷穴10~20次,双手交替进行

10、梳摩头顶双手五指微曲分别放在头顶两側,稍加压力从前发际沿头顶至脑后做“梳头”状作20~30次。


康兴高端激光低频治疗仪
采用微电脑程序控制将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體表穴位或患处,具有循环敲打、按摩、轻揉等实际感受是一种用于去疼痛的绿色物理疗法,让您随时随地享受到健康舒适的电疗按摩

导读:按摩后顶穴的作用与好处 緩解治疗头痛、脱发、目眩、失眠、健忘、癫痫等后顶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后顶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后顶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上3寸)。或当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后0.5寸取穴

    【位置补充】或当前、后发际连线中點向后0.5寸取穴。当百会后1.5寸下距脑户3寸。《针灸甲乙经》:“在百会后一寸五分”;《医宗金鉴》:“强间上一寸五分”

    【局部解剖】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脉分支。肌肉:帽状腱膜神经:枕大神经分支。血管: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

    【后顶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别名:交冲穴穴在头顶,当百会穴之后故名。

    【穴位含义】督脉的上行气血中滞重水湿在此冷缩下行

    (1)后顶。后指本穴所处之位为头之后部。顶挤顶也。后顶名意指督脉的上行阳气中滞重水湿在此冷缩下行本穴物质为强间穴传来的陽热风气,在运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散热吸湿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冷缩并循督脉下行本穴如同有挤顶督脉气血上行的作用,故名后頂

    (2)交冲。交交会也。冲冲撞也。交冲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交会并相互冲撞本穴物质为强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濕风气不能全部循督脉上行,上行至本穴的气血如同在穴内相互冲撞一般故名交冲。

    【运行规律】大部分散热冷缩后循督脉下行少部汾则循督脉上行。

    【主治病症】风眩、目眩、颅上痛、癫疾、瘛疭、狂走项直颈痛等。

    【古代记述】风眩、目眩、颅上痛、癫疾、瘛疭、狂走项直颈痛。

    【近人报道】脱发、健忘、失眠、癔病、精神分裂症

    【穴位配伍】后顶穴配、颔厌穴治风眩;后顶穴配治脱发;后頂穴配、治偏头痛;后顶穴配、治头顶剧痛。

    【配合方例】1、风眩:后顶、玉枕、颔厌2、颈项痛、恶风寒:后顶、外丘。3、顶心痛:后頂、涌泉4、脱发、后顶、风池、大椎、头维。

    【按摩手法】用中指指腹按揉后顶穴并做环状运动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鍾或者根据需要而定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關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或添加穴位密码QQ群()交流讨论,直接点击

公众号介绍: 在古代中医把疼痛作为疾病的代名词,你知道疼痛是怎么产生的吗经络穴位保健在预防和缓解疾病方面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呢?利用经络穴位进行养生保健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欢迎关注“ 经络穴位”微信号,与您一起畅谈经络穴位驱病养生的独特魅力!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