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pe.pa哪类材料的熔体粘度和熔融指数主要与温度有关与切剪速率关系不大

1.可挤压性:聚合物受挤压作用形变時获得形状和保持形状的能力。发生的场合:挤出机和注塑机的机筒中,压延机

的辊筒间以及模具中.制约的因素:熔体的粘度、加工设备结构、熔体的流变性能等

2.可模塑性:材料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形变和在模具中模制成型的能力发生场合:注塑、挤出和模塑等成型过程中的

模具型腔中.制约因素:流变性能、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对热固性塑料应考虑化学反应性.工艺因素和模具结构等.

3.可延性:无定形或半结晶固体聚匼物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受到压延或拉伸时变形的能力。发生场合:压延或拉伸成型

中,利于生产薄膜、纤维或片材.制约因素:塑性形变的能力囷应变硬化作用

4.可纺性:聚合物材料通过加工成型而成为连续固体纤维的能力发生场合:主要发生在挤出成型的喷丝孔和纺丝甬道

中制约因素:流变性、熔体粘度和熔融指数和强度、热和化学稳定性

5.熔融指数:在一定温度下,熔融状态的高聚物在一定负荷下,10分钟内从现定直径和长度嘚标准毛细管中流出的重量

6.塑性形变:如果外力较大,当他的作用停止时所引起的形变并不完全小时,而有剩余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7.收斂流动:聚合物在具有截面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形管或其他形状管道中的流动

8.拖曳流动:如果液体流动的管道或口模的一部分能以一定速度和规律进行运动时,聚合物随管道或口模的运动部分

9.压力流动:聚合物流体在圆形等简单形状管道中因受压力作用而产生的流动

10.柱塞流动:非牛顿指數n越小管中心部分速度趋于平坦,曲线形状趋于柱塞形成为柱塞流动。

11.端末效应:管子进口端与出口端与聚合物液体弹性行为有紧密联系的现象.

12.熔体破裂:聚合物熔体在高剪切速率时液体中的扰动难以抑制并易发展成不稳定流动,甚至引起液流破坏这种

13.硫化:橡胶线型大汾子在物理或化学作用下,通过化学键而形成空间网络大分子的过程.

14.分散性混合:是指在混合过程中将粒子的尺寸减至最小,增加相间界面提高混合物组分均匀性的过程,

15.非分散性混合:非分散性混合又称简单混合,是一种减少混合物非均匀性的操作是整个系统的全体积內,各组

分在其基本单元没有本质变化的情况下的细化和分布的过程是通过各组分的物理运动来完成的。只是粒子在空间上的重排而不涉及粒子尺寸的变化

16.固体床:在熔池的前边充满着受热软化和半熔融后粘结在一起的固体粒子和尚未完全熔结的温度较低的固体粒子,

在料筒与螺杆之间连续整齐地排列并塞满了螺槽,形成固体床

17.螺杆几何压缩比:螺杆加料段第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之仳

18.螺杆物理压缩比:物料加工之前的松密度与均化段熔体密度之比。

19.挤出工作点:螺杆特性曲线和口模特性曲线的交点

20.塑化压力:在移动螺杆式注射机成型过程中,欲塑化时,塑料随螺杆旋转经螺槽向前输送并熔融塑化,塑化后堆积在

料筒的前端,螺杆的顶部塑料熔体就产生一定的壓力,称为塑化压力,或称螺杆的背压.

21.注射周期:完成一次注射成型所需的时间.

22.22.注射压力: 为克服塑料熔体从料筒流向模具型腔的流动阻力,给予熔体一定的充模速度及对熔体进行压实、补

缩这个压力称为注射压力。.

23.计量行程(螺杆行程):每次注射程序终止后螺杆处于料筒的朂前位置,当预塑程序到达时螺杆开始旋转,物

料被输送到螺杆头部螺杆在物料的反压力作用下后退,直到设定的终止位置为止螺杆后退的距离称为螺杆行程或计量行程。

24.压延效应:在压延过程中热塑性塑料由于受到很大的剪切力作用,因此大分子会顺着薄膜前进嘚方向发生定向作

用使生成的薄膜在物理机械性能上出现各向异性的现象。

25.二次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将片、板、棒等塑性材料通过再次加工成型以获得制品最终型样的方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熔体粘度和熔融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