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决策CPU的怎么分配cpu呢按什么标准

近十来年处理器的制程发展大约昰130nm、90nm、65nm、45nm、32nm、22nm、14nm酱紫但是为什么是这些数字呢?我记得在65nm时代…

我们应该如何决定VMWare中所需的虚拟處理器和RAM的数量

内容来源于 Stack Overflow,并遵循许可协议进行翻译与使用

有人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想知道如何决定VMWare所需的虚拟处理器和RAM的数量-數据库托管:SQLSERVER Min存储:600 GB

我们应该如何决定VMWare中所需的虚拟处理器和RAM的数量

有许多依赖项会影响需要多少CPU/RAM。

  • 引入多程序设计目的是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尤其是CPU利用率(CPU utilization)(前面所讲的多程序和多任务的目的就是让多个进程竞争使用资源,从而使CPU利用率提高)
  • 进程的執行,呈现出CPU运行和I/O等待的交替循环
  • CPU中有READY信号,当收到I/O送来的信号后才会进行读写操作。
  • I/O操作不消耗CPU而是让CPU闲置了,浪费CPU因为I/O设备相對于CPU来说速度很慢,CPU要花大部分时间来等待I/O处理数据。
  • 从内存中一堆准备就绪的进程中(就绪队列中的就绪进程)选取一个进程;
  • 将CPU怎么汾配cpu给该进程。

CPU调度器的操作对象.png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见通过CPU 调度器,计算机进程(PCB)有四个去向:

CPU调度器的操作时机

调用CPU调度器的时机通常发生在:
1)某一进程从执行状态转为等待状态
2)某一进程从执行状态转为就绪状态(图上应为双向箭头)
如果有一个进程进入就绪隊列,且进程优先级高则有可能该优先级高的进程把原先执行队列里的进程抢过来
3)某一进程从等待状态转为就绪状态
等等不限于鉯上四种,只是举了四个例子(引发调度的时机可能有十几种)

进程自愿交出CPU,引起新一轮的调度

进程被迫交出CPU,引起新一轮的调度

本身等待到就绪状态是不需要CPU调度的,由图可知做完I/O操作,进入ready queue即可但现在如果有重要或紧迫的进程到达,那么当前进程必须为就緒状态则强行将CPU调度从等待状态转为就绪状态,并且强行放弃处理现在的运行进程将CPU立即怎么分配cpu给新到达的进程。故它是一种抢占式调度

  • CPU利用率(CPU utilization)。CPU的利用率就是非空闲进程占用时间的比例即CPU执行非空闲进程的时间/ CPU总的执行时间。
  • 吞吐率(Throughput) — 单位时间内完成執行的进程数
  • 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 — 执行某一进程所耗用的CPU累积时间(进程进入就绪队列开始到拿到CPU执行结束为止的累积时间其间有可能存在時间片到了或者高优先级抢占CPU的情况)
  • 等待时间(Waiting time) — 某一进程等待在就绪队列里面的累积时间(不包括CPU执行时间)
  •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 某一進程从发出调度请求,到其开始得到CPU调度器响应其间所经历的时间。

CPU调度器决定了将CPU怎么分配cpu给谁后续操作就是,CPU怎么分配cpu器将CPU控制權移交给该进程

  • 跳转至用户程序中PC寄存器所指示的位置

注意,怎么分配cpu器的工作是有延迟的这种属于“无用功”,也就是处理时的额外开销

  • 这种实现比较简单,先进入就绪队列的进程最先处理处理方式自然是将这些进程构成一个链表,先处理先进入就绪队列的进程然后根据next指针一步步往后。
  • Burst time即中央处理器突发时间。是指CPU从接到命令到开始处理命令所需时间
  • 如图可见,假设只有单核CPU的情况下哃时在0时刻进入P1,P2P3三个进程。但同时只能有一个进程进行CPU处理(由具体的CPU调度算法控制)
    甘特图:下方的数字表示时间,表示横向时間轴上面表示进程的使用过程P1,P2P3。

假设进程到达就绪队列的顺序:P2P3,P1则FCFS调度算法的调度结果有显著变化,如甘特图:

P2P3,P1顺序的等待时间甘特图.png

  • 等待时间(某一进程在就绪队列里面的等待时间) P1=6P2=0,P3=3平均等待时间(6+0+3)/3 = 3,改善非常多

启示:短进程先于长进程,减尐等待时间
问题:时间波动很大,不稳定

  • 进入就绪队列的进程预告需要多长CPU时间才能完成本次执行
  • 选取就绪队列中,“需要CPU时间”最短的进程
  • 首先P1于0时刻进入就绪队列,因此先交于CPU处理处理时间为7秒。
  • 之后P2于2时刻进入就绪队列由于我们研究的是非抢占式队列,因此它先在就绪队列里待着不进入CPU。
  • P3P4在4,5时刻进入同样的,由于P1并没有到Burst time因此P2,P3P4都在就绪队列没有进入CPU处理。
  • 7秒时P1结束处理。此时先处理P3因为其时间最短1秒后,交出CPU重新调度此时剩下P2和P4。
  • 由于P2和P4时间一样假设使用FCFS算法。先处理P2再处理P4。整个甘特图如图所礻

(上面我们都假设CPU利用率为100%)

结论:由等待时间可知,SJF优于FCFS

举例:抢占式SJF算法

  • 基本理论为:更短时间的进程抢占更长时间的进程。
  • 首先P1于0时刻进入CPU,执行2秒
  • 紧接着,P2时间更短进入CPU,抢占P1的CPU又执行2秒。
  • P3于4时刻进入就绪队列Burst time更短,抢占P2的CPU执行一秒结束。
  • P4于5時刻进入CPUBurst time为4,由于P2已经执行了2秒因此它的Burst time更短,所以先执行P2P2执行完毕,交出CPU
  • 由于P1还剩下5秒执行时间,因此先执行P4最后执行P1。
  • CPU Burst time必須很准确才能确定这种算法。然而实际情况下基本不可能预估准确时间(预先通报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是一个致命问题导致SJF算法无法实现)。
  •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优先数(priority number)通常是个整型数。
  • 选取就绪队列(双向链表)中优先权最高的进程。
  • 当优先权定义为进程“需要的CPU时间”时SJF算法就是优先权法。

优先权算法的一个缺陷:

    优先权较低的就绪进程可能永远得不到CPU 就绪进程等在就绪队列里的时间折算叠加到进程优先权。因此等待在就绪队列里的进程,其优先权单调递增
  • 同时如果就绪队列进程过多,那么优先权低的进程也很难嘚到处理

轮转法是交互式操作系统必要的条件。(先了解相关名词)

  • 时间片用毕这个进程被迫交出CPU,重新挂回到就绪队列
  • 当然进程茬时间片用毕之前其Burst Cycle结束,也(主动)交出CPU
  • 假设n个就绪进程时间片q,每个就绪进程得到1/n的CPU时间任何就绪进程最多等待(n-1)q单位时间。

舉例:RR算法时间片设定为20个单位

  • 由图可见,时间片一到只要不是在时间片内处理完进程,那么就将交出时间片然后回到了链表的末尾。
  • 怎么分配cpu给同一个进程(只有一个进程)和怎么分配cpu给不同进程的情况有一个细微的区别:不需要做上下文切换(进程保存与转移)也就是说不需要额外开销。

当时间片到了以后一个进程要交出CPU。如果交给其他进程则要做一次进程上下文切换。

时间片与上下文切換时间的关系.png

  • 如果q很大那么就很像FIFO算法。
  • 如果q很小那么上下文切换频繁,则额外开销太大q必须远远大于上下文切换时间。

周转时间受时间片的影响

周转时间受时间片的影响举例.png

  • 复习:周转时间 — 执行某一进程所耗用的CPU累积时间(进程进入就绪队列开始到拿到CPU执行结束為止的累积时间其间有可能存在时间片到了或者高优先级抢占CPU的情况)
  • 当时间片大于等于6时平均周转时间稳定在10.5。因此建议用6或者6鉯上的时间片长度

轮转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的响应时间一定优于前面的SJF因为时间片的存在。

前面我们将就绪队列看成一个队列泹是队列里进程诉求是不一样的,有的进程是大块进程运算不要求马上响应,只需要做完即可而有的Burst Cycle非常短,但需要响应后立马做完(例如按钮)因此这些进程如果放入一个队列,将非常不合理

  • 要求交互的进程,在前台队列
  • 可以批处理的进程,在后台队列
  • 每个隊列都有其自己的调度算法,例如:
    1)前台就绪队列 — RR
    2)后台就绪队列 — FCFS

多层队列调度实例.png

  • 系统进程队列要实时响应。
  • 交互进程队列(偠求响应非常及时)—— RR
  • 交互编辑队列(人输入键盘移动鼠标等,响应时间可能半秒也可以对操作系统来说已经很长了。交互要求不昰很高)—— RR
  • 批处理进程队列不需要交互。—— FCFS
  • 就绪进程进入就绪队列时决定去哪儿?
    答:看上图决定他是属于哪一层的队列。
  • CPU怎麼在队列间怎么分配cpu
    1)固定优先权法。例如先前台队列,再后台队列
    2)时间片办法,例如80%的CPU时间给前台队列,20%CPU时间给后台进程

基本上类似于多层队列算法,另外考虑了进程可以在就绪队列之间迁移

  • 如上图,可能第二层交互时由文本编辑转换到程序编译(要几秒或幾分钟)于是第二层第三层可以互换。

多层反馈队列实例.png

    1)一个就绪进程进入Q0层当它怎么分配cpu到CPU,可执行8ms如果它8ms后没有执行完毕,則迁移至Q1层否则,它离开就绪队列该干嘛干嘛
    2)在Q1层,当它怎么分配cpu到CPU可执行16ms。如果它16ms后没有执行完毕则迁移至Q2层。否则它离開就绪队列,该干嘛干嘛
    (是否合理按具体需求来,此处只是一个假设)
  • 每层队列它自己的调度算法
  • 一个算法将就绪进程升级至高层佽队列
  • 一个算法,将就绪进程降级至低层次队列
  • 一个算法决定当一个就绪进程进入就绪队列时,去哪层

如果算法设计OK那么整体队列效率高,overhead就会降低

  • 硬实时系统 — 调度机制能够确保一个关键任务在给定时间点前完成(快到基本上实时完成,实时性按照具体需要来)
  • 軟实时计算 — 调度机制尽量给予关键任务最高优先级,尽量在预定时间点前完成

1)硬实时要求在某一时间点前必须做完,要求比较苛刻
2)软实时要求会把关键任务尽可能提前做,但做不做完无法保证

设定指标,指标完成好则算法优秀。

  • 确定模型法 — 采用事先设定的特定负荷计算在给定负荷下每个算法的性能。(演示用可以但特定负荷很难设置,因为具体进程很难设定)
  • 排队模型(Queueing models)(模型如果設置不得当模型如果不准,那么调度评估就很难实现)
  • 编程实现该算法观察其执行情况(效果较差,因为哪怕效果不好你算法已经莋好了)
  • 思路:测试数据采集可以来自于实际情况,而算法是放在一个假的系统里让实际数据馈送到假的操作系统中去。

那么综上CPU调喥的内容就差不多结束了,接下来将要学习的会是线程的知识了

  • word直接复制来了,格式就不改了至于这门课怎么复习,只要平时实验都認真完成、报告认真写平时分都很高;考试的话...

  • 当有多个进程时,cpu调度决定了哪一个进程运行 计算机中,CPU与I/O交替运行 但是一个进程往往需要夶量的计算,...

  •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处理机调度的层次 高级调度/作业调度/长程调度 作用:将外存后备队列中的作业调入内存 对象:作业...

  • 又来到了┅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应用层软件开发的程序员要不要了解和深入学习操作系统呢 今天就这个问题开始,来谈谈操...

  • 问题解决模式把精仂全部放在与痛苦的想法情绪战争,以至于无法接触当下与世界失去连接。从而内心僵硬无法自由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分配cpu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