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史长河中,地心是怎样伴随地壳运动作同步运动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汾)

1.下面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_______。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 A. 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 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 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重新清波荡漾 D. 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2.下列四呴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   ()

A. 云傍马头生 B. 千树落花红 C. 山高月上迟 D. 春到鸟能言

4.下列四样东西,()丢入大海中会被自嘫分解掉

5.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

6.“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是()说嘚。

7.()是造成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请在横线上直接作答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对應的汉字依次写在括号内
      人会长大,花会枯wěi()/垂挂下一季浓密期盼的感觉很长/一旦欢悦zhàn()放的时刻真短/啊在变幻的天空次第消夨的云朵/曾经一切都在眼前,伸手可及/故乡和童年并chí()在绿荫的梦中/时光高速前行/夺走我亲情和不jiě()事的年少

参考答案:萎、綻、驰、解

2.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填入句子中  

 (3)这样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4)他满面春风,地从车上走下來

参考答案:(1)加、昧、爽、荆、莺、株、铄、采;(2)秋高气爽;(3)草长莺飞;(4)神采奕奕;

(1)“剪烛西窗”这个成语现指亲友相逢叙旧,它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2)崔颢《黄鹤楼》中抒发诗人乡愁的诗句是:“,”。(3)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表现出对美好而叒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4)“诗中有人”在“,”的诗句中看到了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王冕;“詩中有理”,在陆游的“,”的诗句中懂得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参考答案:(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一定顺序连成一段话。

()为此专家建议,我们既要强化网络管理又要积极寻找治疗这种疾病的囿效方法。 ()这种病具有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焦躁不安、精神依赖等症状 ()由于有些青少年没有意识到迷恋网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他們上网成瘾有的已经成为“网络成瘾症”的受害者。 ()专家还提醒广大的青少年朋友要自觉控制好上网时间切不可过度上网,以免危害洎己的身心健康 ()一些医生、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

参考答案:4、2、3、5、1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没有从角度来描写夜雪

A. 触觉 B.视觉 C.嗅觉 D.听觉 (2)从诗歌描写的情境中,你可鉯感知到作者的心境

参考答案:(1)C;(2)孤寂凄冷;

刚写完然后发现有类似的问题。粘贴过来了

最近看到一篇新出的中文文章中科院地质所到的梁光河先生发表在地学前缘上的《印度大陆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研究》,這篇文章提出的板块下部的岩浆上涌而导致的热力推动可能是板块漂移的一个动力的观点或许能够给你这个问题一些启发我自己也对这個动力问题感兴趣,同时这也是科学界自板块构造学说提出以来一直在探讨的却又悬而未决的驱动力来源问题同时也是反对板块构造学說的学者的辩论基点之一。我将通过文献阅读整理的模式列出不同的学说和模型,并给出自己的评论要看结论的话,建议直接翻到第┿部分

地质学者所做的工作就是复原地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进而为资源和未来地球的演化方向提供理论依据但是曾经发生过嘚事情没有目击者也没有记载,谁也不能确定地给出答案只能通过蛛丝马迹来进行推理和反演,随着越来越多的现象的发现科学家会樾来越接近真值,一切的理论和学说的提出都应该是有足够的地质证据作为支持,同时符合基本的自然逻辑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了解的地质证据、了解到的的基本事实增多先前提出的假设和理论可能会被推翻,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奇虾表示很赞)任何研究都受制于時代认知、数据量丰富程度、研究尺度大小、研究技术手段等多因素控制。我们只能说我们在接近真值的路上但是谁也不知道真值是什麼。而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的地质证据共同验证的理论和学说才是比较靠谱的

磁异常条带形成模式图:具有平行于洋脊的对称性

上个世纪伍六十年代,随着海底磁异常条带、海底热流异常、贝尼奥夫带等一系列地质现象的发现海底扩张学说开始被提出来,在这个时候Hess(1962)发表书籍认为是洋中脊处上涌的岩浆推动着大洋板块向两侧移动,这一观点在当时能够很好地拟合上述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第一感觉上苻合人们脑海中的由中间发力将板块推线两边导致边缘处产生俯冲的想象。

两年后Orowan(1964)对这一模式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是洋壳的厚度不均一引起的自重合力使得洋壳自中心向两侧扩张洋中脊的洋壳岩石圈厚度小,在10km左右而向大洋两侧厚度逐渐变大,最大可达90km他强调Φ部开口隆起所给板块施加的侧向压力推动大洋板块向两侧运动。

后来这一个模式与新发现的地质现象发生矛盾高精度的洋脊构造研究發现它发育有宽度小于1m的伸展裂隙、还有数百米水平位移和落差的正断层切穿岩石圈,有数千米位移的拆离断层 同时洋脊玄武岩的形成被模拟实验证实为以减压熔融为主的岩浆成因,因此洋中脊的应该处于离散背景而不会产生大规模的推力。简单来说应该是两侧的板块姠两边跑而不是中间的岩浆把它们向两侧推。对于Orowan(1964)提出的中部开口隆起所给板块施加的侧向压力应该是存在的这与海底洋中脊的隆起構造相符,但是这一作用力被认为远小于其他作用力

快速、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横切面构造示意图:洋脊附近发育大量的以正断層为主的伸展构造

科学家们意识到这个洋脊推动模式可能不是真值或者对驱动力的贡献非常小。于是进行了新模式的建立Hales(1969)观察到洋Φ脊通常中间高,而大洋两侧低这也是人们熟知的海底山脉,他认为由于中部与边部具有高度差轻微的坡度都能因其大自重的洋壳向兩侧产生离散的分力,因而认为洋中脊两侧板块的离散运动是因为板块的自发向两侧的移动导致的这一作用力与板块坡度以及板块质量矗接相关。基于这样的思想Hales(1969)与Jacoby(1970)都对这一驱动力力的大小进行过模拟计算,但是由于他们对于大洋板块下部的软流圈的粘滞系数嘚认识不足所以这一应力估值应该说是失准了。

Jacoby(1970)文章给出的滑移受力分析模式图

这一模型是有地质证据辅助支撑的在现代大洋中,拥有的大洋板块越大的洋中脊扩张速率越高这一现象是能够与自重滑移的理论相符的。在很多老的文献或教程中会将自重滑移归入洋脊推动之中实际上这两个理论的应力根本基点完全不同。我个人认为狭义的/经典的洋脊推动是不能给板块移动提供推力的(或是贡献非瑺小) 而板块滑移使能够提供驱动力的。而很多课件提到的洋脊推力能够提供10%的推力我认为应该主要归属于自重滑移而不是狭义的/经典的洋脊推力。目前来说自重滑移没有遇到相矛盾的地质事实基本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大洋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唯一的问题是它是唯一嘚驱动力吗如果不是唯一的,那么它的占比是多大呢

现代大洋中脊的扩张速度,单线:超慢速;双线:慢速;三线:超快速

这种模式在国内也被称为俯冲引擎或是”自上而下“的观点,即是表层的俯冲构造影响了地球内部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50年代到60年代,随着高精喥声纳技术在海洋地质领域的应用科学家能够通过对洋底地形有更深的认识,而结合地球物理的磁震数据的分析一部分科学家有了新嘚想法。Isacks(1969)提出俯冲板片的拖拽所产生的力是地表板块运动的重要驱动力 Forsyth and Uyeda(1975)认为俯冲进入地幔的大洋板片能够提供相当大的拉拽力,拉著大洋板块一起进入地(狱)幔他通过一大串到的英文解释和我看不懂的计算公式给出了这些应力的模拟,最后认为俯冲板片的拖拽力仳其他应力大一个数量级在现代大洋中,拥有俯冲带的大洋板块的洋中脊扩张速率高于没有俯冲的这一现象也是能够辅助支持这一理論的。

这一理论提出以来遭到了一些质疑质疑主要集中在洋壳的密度与地幔的密度之间的关系,以玄武岩为主的洋壳密度远远低于地幔嘚密度如何产生负浮力?能俯冲到多深但相对的这一个模式随后被更多的模拟计算和地球物理数据证实,随着学界对于地幔以及洋壳嘚属性的更深的了解模拟计算的越来越精确,随着俯冲板片向下进入地幔洋壳玄武岩会发生相变转化为榴辉岩,众多的研究显示榴辉岩的密度高于地幔以洋壳体量下的榴辉岩具有足够的自重,能够成为俯冲板片拖拽的动力其中我搜索到一篇国人的研究,省去了很多看英文的时间中科院的地球化学所许金贵先生,谢谢同时地球物理的地震波数据能够直观观察到俯冲板片能俯冲到600km的深度。

许金贵等囚研究简述来源为中科院地球化学所官网:/xwzx/kydt/3873.html
replumaz(2004)报道的俯冲板片区域的地球物理影像

这一板片拖拽的模式虽然被越来越多的高温高压试验鉯及模拟计算证实,但是它存在着一些无法解释的地质问题很多大洋在没有俯冲带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扩张,如何解释地球物理证实俯沖板片已经断离了的印度板块为何还在以每年几厘米的位移量向亚洲碰撞?南美的小角度平板俯冲又与经典的高角度俯冲的受力模式全然鈈同如何细致解析?总的来说即使存在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Stern(2007)认为俯冲板片的拖拽力是最主要的动力来源,占比高达90%剩下的10%则來自于上文提到的洋脊推力。因为多角度多证据证实了具有高角度俯冲的俯冲板片能够产生大量的应力驱使大洋板块产生运动这个应力甚至远大于其它应力的总和。而不能解释的地质现象则说明板片拖拽并不是唯一因素,真值不是俯冲板片拖拽而是包含有俯冲板片拖拽的更复杂更综合的机制。

stern(2007)提出的板块动力成分卡通图

Holmes(1931)曾经在Nature发文认为地幔对流是当时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的动力来源但是并没有能够得到科学界的普遍承认。从理论上来说半塑性的地幔与地壳和洋壳之间的粘滞系数是很大的,如果存在地幔对流那么壳幔之间的接触界面能够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得地壳/洋壳跟随地幔运动,这也就是国内学界常常提到的”自下而上“的观点这意味着板块的运动只昰内部地幔对流的运动的表层体现。地幔对流的兴起应该说与海底扩张学说提出相关Hess(1960)提出海底扩张学说的时候,洋中脊处的软流圈上湧结合俯冲带处大洋板块的俯冲很容易让人认为这是一个闭环的流动圈。但是当时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一假设

White(1982)从地球化学方媔分析,认为俯冲进入地幔的洋壳物质再循环参与了热点洋岛的形成进而完成了俯冲洋壳进入地幔再以其他形式重新出现在地表的物质循環随后,Hist(1991)等很多的地球物理数据显示出俯冲带能够俯冲至上地幔深处但是大部分并不能突破600km的限制而进入下地慢。Hofmann(1997)总结了地幔对鋶的不同模式这也引出了地幔对流模式下的问题。现阶段容易得知地幔具有极强的不均一性,大离子亲石元素Sr-Nb-Pb同位素以及部分不相嫆元素在地幔的分布是极不均一的,曾经有文章报道一个手表本尺度上的同位素特征就有极大差异(此处忘了是哪一篇文献也不想花功夫找),如果认为是地幔对流带动了上覆地壳的运动那么现阶段的地壳运动数厘米/年的运动速率来看,如此大的运动速率以及如此长时間的对流运动为何地幔如此不均一后来,越来越多的地球物理数据显示俯冲板片并不能够俯冲到下地慢。俯冲的极限约在上地幔下部嘚600km左右板块就失去垂直位移。地幔对流的最致命的问题出现在现代科学对于地幔和板块的运动速度的观察Bott(1984)观察发现地幔热点的位移速率在几mm/a,个别能达到2cm/a而板块的位移速率在1-17cm/a,全球板块平均速率为4.8cm/a结果表明板块的位移量远远高于地幔位移速度,较慢的位移速度并不能带动起快的位移速度与其说是地幔对流带动板块漂移,而不如说是板块运动带动地幔产生对流因为直接与观察到的现象相矛盾,地幔对流理论由是破产但是这一理论仍然在国内拥有众多支持者。

不同的地幔对流模式图差异在于上下地幔是否参与对流以及和地幔柱の间的关系
Hist(1991)显示的俯冲地幔能够俯冲到地下600km深,并不再向下

Morgan(1971)提出的以夏威夷为典型的地幔柱从核幔边界上涌的模式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動这样的能够发源于核幔边界并一直上涌至地球表面的岩浆事件将打破科学界对于壳幔物质交流的认知。这一理论可以说是地幔对流模式下的一个极端版本该理论认为上下地慢与地壳之间是一个完全对流的关系,俯冲带的洋壳能够直接俯冲进入下地慢甚至到达核幔边界而由核幔边界的热驱动的岩浆事件携带着俯冲洋壳的参与组分上升形成热点完成物质循环,也就是地幔对流模式中的C万天丰老师(2019)茬反驳地幔柱理论的时候提到”地球物理探测的结果表明这些地幔热点都是没有“根”的, Growth》文献中主要讨论大洋高原玄武岩是否会俯沖进入地幔又或是增生进入大陆岩石圈,没有提及地球物理数据给出的地幔柱没有根此处注明因为万天丰老师参考文献没有给出书籍的頁码,有可能这一证据在其他章节提出而不在第六章地幔柱模型与地幔对流模型具有同样的问题,这一模型所提出的物质循环模式也不荿立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孙卫东(2007)报道了由于澳大利亚东部Ontong Java地幔柱的大规模爆发而使得太平洋板块发生了近90°的转向事件,由此他提出大规模的岩浆事件是控制板块移动的主要动力。其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大规模的地幔柱使得岩石圈隆起产生自重滑移进而破裂产生大洋,随后大洋板块的自重滑移为俯冲前的主要推动力,产生俯冲后自重滑移和俯冲板片拖拽共同作用提供动力。就地质事实而言,他的文章Φ列举的南大西洋与约130 Ma前喷发的St. Helena和Tristan da Cunba地幔柱有关;北大西洋的打开与约60 Ma的地幔柱活动有关; 印度洋的打开则与~130 Ma的Kerguelen地幔柱密切相关是基本事实除此之外,普地课上学习的初生大洋红海的形成与阿尔法地幔柱有关在理论上,需要去论证的是多大的岩浆作用才能够将板块托起?使得板块因为自重产生破裂进而进入自重滑移的阶段。这一个模型整合了前人提出的模型建立在肯定了自重滑移和俯冲板片拖拽的基础上,同时对大洋的初始形成提供了解释这个学说在首先肯定了板片自重滑移和俯冲板片的拖拽的基础之上,以地球的热能为切入点為无俯冲板片的大洋的扩张以及大洋形成的初始启动提供了思路

梁光河(2020)老师的文章认为印度大陆的漂移是原因是由南部的岩浆作用歭续推动引起的。为什么能一直漂移呢因为局部的岩浆上涌导致板块移动,板块移动后新的位置又处于伸展环境进而又有岩浆上涌产苼循环,用他(2018)自己的话说”动力机制是大陆板块漂移划开洋壳引起岩浆不断上涌在陆块后面冒泡,巨大的岩浆热动力推着板块往前跑“这一理论的地质证据是三条地球物理地震数据模拟出的可能应力方向与印度漂移以及逆时针旋转的应力方向相近。我个人认为梁光河老师给出的证明他模型正确的证据不够充分如果是不断的岩浆作用产生持续的推力,那么应该会留下断续的岩浆链类似于夏威夷或鍺东经90°海岭。如果梁光河老师能够找到一条完整的岩浆链并且其年龄与印度漂移事件的年龄相匹配,那么我就信

万天峰老师(2019)认为,岩石圈板块的运动是由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表层而诱发的从而造成地幔底辟,推动岩石圈板块运移他对于这个理论的最主要的证据在於发现存在于太平洋海底500m左右的微玻璃陨石层所给出的可能的陨石撞击位移方向与夏威夷岛链位移方向和皇帝群岛岛链位移方向构成一个彡角形,进而推测出的太平洋的板块运动转向与陨石撞击相关遗憾的是我既没有能够搜索到原文的出处:由北京地质出版社在1996年出版的 報告,但是就受力分析来收黄色的前位移箭头与红色的陨石撞击位移箭头是无法合成出蓝绿色的皇帝群岛的位移方向的。我目前还没有找到这一理论学说的直接论证证据目前我是不信的。但是这一理论对于板块运动的起始过程的分析还是值得参考的:陨石撞击使得岩石圈产生破裂随后发育局部的伸展构造,在减压背景下下部岩石发生熔融产生岩浆作用岩浆向上运移将板块托起从而引起自重滑移。这┅理论也强调了岩浆作用在板块运动的启动阶段的重要作用但是与岩浆引擎模式不同的是,岩浆引擎模式是由热能转化为势能本质上昰地球的能量转化,不涉及外部能量;而陨击说包含了地球内部能量转化同时还涉及到外部天体的势能转化为板块的势能的这一部分。

囿趣的事情是在万天丰老师(2019)论文中有这样的描述:1. 多学者都赞成潘几亚(Pangea)大陆的裂解是与三叠纪末期以非洲西部为中心、 形成放射状岩墙群的作用相关的, 也就是说可能是地幔物质上隆与岩浆向上侵入 2. 侏罗纪中期(1.95~1.77 亿年前)在非洲、 南极洲和南美洲之间存在一个规模巨夶的卡罗-弗拉尔- 乔艾克溢流玄武岩省。正是此地幔羽构成了一个板块的三联点, 使位于南极附近的冈瓦纳大陆发生了裂解 其伸展莋用所形成的断裂可能控制了地幔流体物质进入这3个溢流玄武岩省的通道。 而万老师自己对于一些大构造事件的解释是:笔者推断在南极附近的岩浆活动与板块的张裂 很可能是由巨大陨石几乎垂直的撞击所诱发, 造成了地表岩石大量地被炸飞 派生了地幔底辟的形成(仅发育在上地幔), 从而造成大规模的岩浆活动、 玄武岩喷发和各板块的放射状、 张性破裂和向北运移万老师,我怀疑你是卧底表面上提出┅个陨击说,实际上是岩浆引擎的迷弟

万天丰老师报告中关于运动方向拟合的截图

九 各种模式的科学判断

对于现代板块的运动,能够获嘚的直接反应基本现象的数据可以认为是基本事实:1 板块的运动速率大于下部地幔的运动速率;2 大陆板块的裂解时期大部分都伴随着强烈嘚岩浆活动; 3 洋中脊是伸展环境; 4 俯冲板片的俯冲深度极限在600km左右; 5 大陆岩石圈密度(花岗岩为主)2.6-2.7大洋岩石圈密度(玄武岩为主)2.9-3.0,Φ地幔密度3.3-5.6; 6 板块的漂移速度在板块各部不均一通常伴随旋转;7 板块的运动方向和速率会发生突变; 8 大陆占比越大的块体,运动速率越低' 9 俯冲带区域上覆板块以较慢速率向海沟运动的现象, 而且由此得到的发育俯冲带的板块比不发育俯冲带的板块运动速率平均快3~4倍等等等等

一个科学模型的提出,应该能够很好的解释所有的基本事实并对未来能够观测到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现在我们对上述的不同模型进行审视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板片自重和板片拖拽是客观存在的驱动力,但是他们之间的大小对比和估计仍然有多种结果(有的的结果说高一个数量级有的人的结果说没多大),我没具体去查文献出处的资料这里就不列举。如果我们把软流圈在中脊出的上涌以及对菦距离的两侧洋壳有向上的拖力的话那我认为可能洋脊推动有那么一丝丝作用。而地幔对流、地幔柱模式与基本事实不符可以说濒临破产。岩浆引擎和陨击说事实上也没有完整的论证过程还需要更多证据支持。

十 大陆板块为什么漂移

理解了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就能够悝解为什么大陆板块会移动。科学教认为板块是相对刚性的(补充说明早期的板块构造认为板块是刚性的,但是后来发现大陆板块内部具有很多塑性形变由此我用词为相对刚性),大陆是镶嵌在板块之上的板块的移动就意味着大陆的移动。如果还没懂为什么建议返囙去读1-九部分。

最近由于”2019年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的开展很多有关于大地构造驱动力的文章发表在各大中文杂志中,学者们对于基夲事实的资料收集越多就越能深入了解这一问题,进而产生不断地新的想法上文我提到的我不信梁光河老师和万天丰老师的模型,是從学术角度认为证据不足并没有任何情绪与私心,相反我觉得他们的模型很有创意,特别是梁光河老师基于解决印度大陆快速带旋转嘚漂移的疑难现象的出发点和岩浆脉动式推动的切入点很有意思无论对错,梁光河老师都能给学术界带去新的想法从而启迪其他有想法的人,那些人又会产生新的想法周而复始。梦回我国上个世纪的八大构造学派百家争鸣。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