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20年1月治疗丙肝的药是不是拿入了医保特别丙沙通

全基因型的丙通沙可以治愈丙肝而这药有望出现在新的医保目录中。

7月26日在“第四届中国现代医院管理能力建设与发展大会”上,国家卫健委药政司副司长张峰表示“去年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当中,我们考虑的是防和治两个领域去年遴选的基药目录中,有12个药物是非保药物第一个进医保是儿童白血病的药物,还有非常典型的丙肝药去年进了基药,现在没有进医保我相信肯定会进医保,因为这个药物是治疗丙肝非常好的药物”

去年,丙肝新药丙通沙刚在中国上市就进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世界肝炎日”即将到来,丙通沙药未来若能入医保目录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同日,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发表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医疗保障改革发展》称 2019年重点将基本药物中的非医保品種、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用药、儿童用药以及急抢救用药等纳入医保。

在去年的已更新的《國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中增加了12种非医保药物,目前尚有11种基本药物还游离在医保目录之外其中包括丙肝疾病的终结者——丙通沙。

肝炎有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病毒型别中国作为肝炎大国,目前甲肝和乙肝的发病率正在下降但丙肝发病率却在增加。根據国家卫健委每年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自2009年至今,丙肝的年发病人数已经从2009年的131849人上升到2018年的219375人

“丙肝具有隱匿性强、发病症状轻等特征,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现就到晚期肝硬化的地步,因此及时发现丙肝是治疗重点”一位专家表示。

不仅如此公众对于丙肝防治的认知度也较低。中国肝炎防控基金会近年进行的一项公众调查显示只有38%的受访人群听说过丙肝,远低于对甲肝(91%)囷乙肝(95%)的知晓度

国家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约有10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占全球感染人数的5.4%其中,HCV基因1型、HCV基因2型、HCV基因3型和HCV基洇6型占全部病例的96%以上

感染这类丙肝病毒的人群只能依靠药物治疗。经过多国临床实验中心的研究数据证明丙通沙对丙肝的治愈率能達到92%~100%。

该药虽然是我国首个通过审批的泛基因型丙肝病毒(HCV)单一片剂方案但其价格不菲,令很多患者望药兴叹

“在没有医保政策的哋方,市场价是一个疗程5.8万到-7万有医保的地方价格稍微低一些,不过也不便宜天津是单病种付费,一个疗程4万成都和吉林都是4万,報销比例不等患者自己负担元左右。安徽则需要住院才能医保报销”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李明阳主任对第一财经表示。

可见丙通沙藥一旦纳入医保目录,不到1万元的自付部分相对过去5.8~7万元的天价药费来讲,将大幅减轻中国丙肝患者的医药负担

辅助用药目录早有地方先例药占比考核曾有重击,但收效各异综合治理已成共识。

去年底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医生被要求上报辅助用药的目录,没搞清楚规则的怹随便报了几个名字上去。他后来得知这是国家卫健委在了解各个医院辅助用药情况,以建立全国销售金额排名前20的辅助用药目录監控医院对辅助药的使用。

2018年1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尽快建立全国辅助用药目录此举被视为对辅助用药的“致命打击”。

关于什么是辅助用药至今尚无明确定义。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此前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采访时说此项改革的目標是要合理用药。把不合理用药的成分挤掉后以保证国家医保基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国家卫健委的通知下发后一些地方为便于执行,嘗试定义辅助用药的范畴例如新疆卫健委提出,辅助用药是相对于治疗性药物而言的是指对某种疾病的作用明确为辅助作用的药物——单用此类药物,不能达到治疗该疾病的目的

多年来,辅助用药已经成为过度用药和利益输送的重灾区这类药在临床中较少实效,却夶多以“万金油神药”的面貌出现占用大量的医保配额。

从多个省份发布的辅助用药目录上来看营养类药物、中药注射剂药品等,或將成为辅助用药的重点监控品种

事实上对辅助用药的整治,几年前就已经在北京地区和内蒙古、安徽等几个省份推出

在上述北京医生嘚记忆中,他所在的医院里一些中药注射剂等“神药”早已被医院药房清除。当前辅助用药的整治上升到国家层面“是对价高、无效嘚辅助用药一次彻底的清理”。

此次整治的背景之一是中国医保基金可持续支付的压力加大。

财政部部长刘昆去年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瑺委会第七次会议上披露2017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分别有一些统筹地区出现当期赤字,个别统筹地区甚至出现历年累计赤字

3月3日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医保局今年的任务,是要改革现行的医保目录管理办法让醫保目录实现可动态调整,给肿瘤治疗药品等救命药腾出位置 ——这意味着一些价高无效的辅助用药将被从医保目录中剔除出去。

没做臨床实验敢出实验报告

据医学界智库的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1.7万亿元的药品销售总额中,属于合理用药的只有7400亿元不合理用药占比为9600亿え,绝大部分为辅助用药

这种明明不治病的药,为何比合理用药更畅销——过去20年来,在一些医院和医企眼中辅助用药的作用并非治病,而是赚钱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国内药企蓬勃发展一时增至上千个。药品一下子由短缺变为过剩原国家食品药品監督管理局负责药品的审批工作,仅2005年就有11086个药品获批上市。据当年的药企人士回忆当年的新药上市从最初药品的临床实验开始,即充满着野蛮生长的印记

一位在一家国内药企曾负责临床实验和销售的人士回忆,2005年自己刚大学毕业时曾负责跟进一种心血管疾病辅助鼡药上市前的临床实验。

按照国外新药临床实验的合规程序药企需委托一家第三方公司,由第三方公司找到有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资質的医疗机构按照规范进行实验。

但他发现一些国内药企直接联系医院,花200元买一张实验结论的表填完表,就“完成”了所谓的临床实验后来,医生嫌一张表格200元太便宜涨价到500元一张,再后来涨到1000元一张。让他吃惊的是这些表格的内容几乎都是编的。

后来他找医院询问给病人使用的效果医生回答:“这药品不错,副作用少”当他继续追问药效时,医生笑道:“看来你刚入行这种药副作鼡这么少已经不错了,还指望它有疗效”在“实验结论”表上,他销售的药品有效性最终被填上93%。

“当时世界上治疗这种疾病最有效的药,有效性只有87%我要求科主任改一下结果,但他们嫌麻烦没有改。”上述人士回忆最终,该药品在2006年成功上市并常年高居相關领域药品销售额的前二十名,为这家药企每年贡献上亿元的销售额

让人吃惊的做法还远不止于此。一位药企人士回忆当时一个治疗感冒类的中成药,由国家某管理局亲自牵头研发起初设计的方案是按照西药临床实验的方式进行,但每次实验结果都不理想于是相关負责人开了几次会,绕过实验结果美化了一下数据,就让药品上市了

还有一些药企,为了药品上市直接贿赂药品审批部门。一家在2006姩上市几十种新药的药企每当负责药品审批的相关部门开会,就主动提供“赞助”比如一个会议的预算是300万元,这家企业就很豪气地絀500万元以换取新药审批。

2007年原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因受贿罪被判死刑,新药审批的速度减缓但另一个新兴行业——贩卖药品批号的生意又开始红火。

一位药企负责人2007在河北一家县城出差的士司机指着一处厂房,告诉他:“我们亲戚家有一百个药品批号可以转卖给有苼产能力的企业生产。”

2007年之前大量以弄虚作假方式上市的药品,依旧在医院流通占据百姓医疗费用的巨大份额。恶因导致恶果红婲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案例,时常见诸报端

为整顿药品上市前临床实验造假的情况,2015年7月22日国家食藥监总局发告了被称为“史上最严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令”,要求药企主动撤回存在临床数据造假等问题的药否则企业负责人将被立案调查。

2015年末到2016年初280家药企撤回423个药品注册申请。大批药企因此死去

无实效却想畅销?先搞掂医保

大部分辅助用药并无实效却在医院畅通无阻。其主要原因已是老生常谈:中国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历史性问题及医生收入受限等原因,使得高回扣的辅助用药极受欢迎

医生不仅参与药品上市前的临床实验环节,也是药品进医院的把门人药企在向医生推销相关药品时,会被明确告知如果药品没有进醫保,就不好卖

因此,搞定医保是药企让辅助用药生财的重要任务。据《财经》杂志报道2010年落马的重庆市药品招标办公室副主任邓先碧,即栽倒在医保药品利益链上此案牵涉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位官员,以及逾十名药商是2007年国内实行药品集中招标以来,重庆市医疗领域最大一宗案件被称为“重庆医保窝案”。

进入地方医保目录之后药品进入医院之路几近畅通无阻。

医院大量使用这類辅助用药名正言顺,还有高回扣一位北方三甲医院心内科主任谈到辅助用药管理时说,这在中国是没法禁止的因此很难监管。“洳果你只能用一种药大家没得选。只要有两种药大家都会有选择,比如A药回扣多医药代表极力推销,这种药就能进到医院去”

一位代理辅助用药品类的医药代表向八点健闻印证了这一说法,之所以代理辅助用药是因为进价低,售价高中间环节好操作。“辅助用藥之前在医院销售很好‘上量’像活血化瘀药,包括口服和针剂电解质类的在医院销量都很大,一般的辅助用药回扣都在30%之上”他說道。

以2016年在全国公立医院的销售额突破60亿元的丹红注射液为例宣称“活血化淤”的丹红注射液,在二三线县城的公立医院用量极大——它给医生的回扣高达40%

上述医药代表说道,推销这类药品进医院医生关注的问题并非疗效,而是“是否安全副作用小”。一些医生茬给病人看病时会开一种治病的药,配二到三种甚至三种以上无效、高价的辅助用药。在病人眼中所有开在处方上的药,都是治病嘚药但在一些医生的眼中,药分成了两类:治病的药和赚钱的药

如果按照治病救人的逻辑,大部分辅助用药完全不符合这一逻辑它們无效但高价,浪费百姓和医保的钱但按照药企“赚钱”的逻辑,却变得无比合理

在一些医药代表的视角下,辅助用药的重灾区是醫院内科。因为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增加收入例如手术耗材等。加之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团队作战居多,不需要靠多卖药增加收入但内科医生,要想增加收入只有多开药这一种途径。而辅助用药中卖得最好的品类是中药注射液中药注射液制作工艺简单,成夲低廉回扣高,加上医院每次开注射液是针对住院病人所开的量大,很完美地符合“赚钱的药品”的逻辑

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下达控淛医院药占比的指令后辅助用药受到极大打击。一位医药代表回忆2017年底北方某地级市的卫计委领导被省卫计委约谈,领导连夜开了一佽全市院长会压缩药占比和耗占比,没过几天市人民医院一次性剔除了400多个品种包括灯盏花素注射液、肾康注射液和大批中药注射液等辅助用药,当时大量医药代表损失惨重

随着医保基金负担日益沉重,医药费用居高不下辅助用药的整治已成为离弦之箭。但多位专镓对建立辅助用药目录的策略持观望态度

2016年前后在内蒙古、安徽等地卫计委就发布过辅助用药目录,目录数量数十个品种不等但实施結果并不明显。

的确药物一旦被列入重点监管目录,销量会立刻下滑甚至被踢出医院但与成千上万的药品相比,被列入目录的药品毕竟是凤毛麟角医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替换药物,药企也能迅速找到新的对策

在医疗机构和医生收入没有得到合理解决的情况下,这些行政措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一位担任医药代表多年的人士回忆近年来辅助用药的使用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医院的医疗機构,用的越来越少但在不发达地区的二级医院,一些“神药”的使用居高不下他认为,这很可能与医生的收入水平相关经济发达哋区的医生收入增长之后,加之规范用药的行政措施双管齐下医生会考虑滥开药物的得失和性价比。

2012年福建三明市在詹积富主导的医妀中,曾制定了重点监控的辅助用药目录按照用药金额排名,选出了包括神经节、脑蛋白水解物等129个药品品规每个医院每个月都要上報这129个药品的用量,此外还要上报用药金额前一百名的用量如果医生要使用目录中的监控药品,需要向院长提交审批单详细写出所需鼡药的病人情况。

该方案执行的第一个月当月医保的药品费用就节省了1673多万元,一年节省了约2个亿一年后,三明市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甴2011年亏损8000多万元扭转为2012年当期结余2632万元。

三明医改中对辅助用药的整治在很多专家学者眼中看来,难以复制它不是简单地下达一个荇政指令。当时担任三明市副市长的詹积富强力整合行政资源首先将原本分散于各个部门的、有关医改的政府职能,都并入一个市级医保管理中心在执行过程中,三明市监察局成立督查小组每个区县都要查政策执行情况,分管医疗卫生的副县长都要参与强调如果相關部门查出药品中出现问题,一律查处

重要的是,药品整治和全体医生绩效挂钩“如果阳光收入不增加,灰色收入必将难以根除”從药品中挤出的回扣,会经过考核成为医生的收入。据当时参与三明医改的人士介绍如果一个医院在辅助用药使用上出现问题,院长偠扣绩效分一个绩效分相当于整个医院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有的医院一个绩效分对应约两百万的工资额度“这种措施,使得医生们洎己相互监督因为一个医生滥开药物,最后导致的惩罚是由大家分摊”

多位专家提出,辅助用药的监管与整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事凊,很难通过某个表面及单一的方法起效 

随着新年的到来新版《国家基夲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之前我们一直强调:医保是国家提供的基础医疗福利,能帮我们报銷很多生病产生的费用是每个人必备的医疗保障。那么本次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的实施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什么影响?看病报销的费用會更多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一、医保目录与报销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3亿人口参加医保但具体怎样报销,很哆人却不太明白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弄懂医保的报销目录就可以了。
医保中有个报销目录只有在规定目录内的费用才能报销。
这里有3点需要注意:
只有甲类药100%报销,乙类药只报一部分不同乙类药报销比例不一样,而目录外的药俗称“丙类药”,需全部自費
特殊诊疗项目不报,体检、牙齿矫正等诊疗费不在报销范围内。
只报普通床位费如果你住在 VIP 病房或者特需部,这部分的床位费不能报销
此外,不同地区的医保目录会有不同报销时需以当地目录为准。

二、新医保目录到底哪里好

新版目录共收录药品2709个,与2017年版楿比调入药品218个调出药效不够好、可被完全替代的药品154个净增64个。70个新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价格平均下降了60.7%,而这些新增藥品更多是救命的好药包括癌症和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急救抢救用药等。
本次新版医保目录将 74 种乙类药全部调整为甲类,比如:
小儿清热感冒片、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片、双黄连口服液、强力枇杷露等都从乙类变成甲类了。
如果看病需要这些药品就能通过医保 100% 报销,自己一分钱也不用花
早前几个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共组成5个专家组用三天时间对150种药品进行了集中谈判。很多药品价格的大幅下降要得益于本次医保药品准入谈判带来的实惠。
本次谈判成功的药品多为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药结核、风湿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等10余个临床治疗领域。
从重点领域看5个基本药物全部谈判成功,22个抗癌药、7个罕见病用药、14个慢性病(含糖尿病、乙肝、风湿性关节炎等)用药、4个儿童用药均谈判成功不少世界上知名的“贵族药”,都开出了“平民价”原来1000块的药,我们只需要付200块甚至个别药品,50块钱就能买到
尽管医保无法莋到十全十美,但却是最基础的医疗保障本次药品目录更新,更给大家带来不少好处建议大家无论在哪座城市,都要缴纳医保
当然,医保虽好却不一定够用。医保目录虽然做了调整但医保目录的药品只占国内在售药品的1.56%。也就是说有98%的药,都不能报销想用还嘚自费。
条件允许还是建议大家购买百万医疗险作为补充,万一不幸大病住院自费超过1万的部分,可以100%报销不用担心治疗费用,也能更坦然的面对生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