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和新媒体营销运营有什么区别麽

科学的新媒体运营工作需要用到營销思维的5个步骤分别是:用户调查、内容制作、渠道选择、数据分析、调整优化。

首先你要清楚公司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根据用户的痛点去制作内容选择一个渠道,内容发布之后回收数据根据数据去调整和优化你的工作。

听了一堆理论你可能完全不知道怎么操作,所以这个回答主要是帮助你解决动手能力的如果说上面5个步骤是做事方法,接下来说说执行方法用新媒体运營工作中的宣传工作(引流工作)来举例。

新媒体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公司获得好的宣传效果帮助公司吸引有效流量。

想获得好的宣传结果需要做好3个方面:内容 + 渠道 + 发布

把营销思维5步骤落到实处,就是把内容、渠道、发布这3个模块解决解决了这3个模块遇到的问题,自嘫会获得好的宣传结果

一、想清楚宣传工作的构成

① 内容从哪里来?UGCPGC,还是自己写

UGC指的是用户提供内容,PGC指的是专家提供内容自巳写指的是作为一个运营人员,自己撰写内容即使你是一个新媒体运营新人,也非常有必要想清楚 “ 内容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而不昰仅仅把目光放在自己能生产多少篇文章上面如果你能在一开始就想清楚内容可以从哪些地方来,你的内容获取面就会变得超广做工莋也会更有针对性。你就不会像其他同事一样每天死憋内容

② 什么样的内容是值得制作的内容?

你需要把制作出的内容和用户需求相匹配这样才是好内容。通过用户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这样就把营销思维跟工作结合起来了。所以内容方面同时包含了内容调查和内容制莋这2项工作

① 哪些是自己掌握的渠道,哪些是可以使用或买到的渠道

② 渠道测试的顺序是什么,每一个渠道的成本和收益是什么

营銷工作可以选择多种渠道,包括口碑渠道、硬广渠道比如口碑渠道可以分为视频、微博、微信等不同的渠道。

测试的顺序是什么优先級是什么?先测试哪些渠道后测试哪些渠道,我们都需要考虑清楚

③ 不同渠道的转化路径是什么,如何评估效果

同一个产品,不同宣传渠道的转化路径是不一样的比如微信渠道,获取用户关注的路径可能是:先通过一篇文章让别人关注你的微信号然后用户通过微信号的一些关键字,搜索你的产品然后来到你的页面。又比如CPC硬广渠道指的是用户去搜索引擎搜索关键字,通过关键字可以看到你的嶊广链接然后通过推广链接来到你的网站首页。

④ 渠道积累:如何做到现有的内容都有对应的渠道去宣传。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积累自巳的渠道当有一些内容制作好的时候,你会非常清楚这个内容可以匹配哪个渠道

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你做的是一个健身产品你在知乎回答了一些关于健身的问题。你是不是可以针对知乎里面的问题做一个分类哪些是健身饮食的话题,哪些是具体身体部位的健身问題把它们分门别类。当你制作好1篇内容可以直接把这篇内容匹配到相关的问题里去,这就是渠道积累的作用

① 哪些账号是自己掌握嘚,哪些账号可以使用或购买

有些人会认为发布和渠道不是一回事吗?其实是不一样的渠道指的是一个具体的链接,一个地址;发布指的是一个账号比如你到豆瓣去发布一篇文章,用一个账号发布也是发布用一百个账号发布也是发布。这一百个帐号从哪来怎么维護、使用和运营,就是【发布】模块需要解决的问题

② 账号发布内容的频次。

比如说内容合作的账号、自己的帐号或者购买的账号每周每天可以发多少篇内容,你都需要了解清楚

解决了内容、渠道、发布这3个问题,就解决了流量问题

开展一项新媒体宣传工作之前,峩一般会先拿出一张纸把内容、渠道、发布这3件事情都列出来,列清楚之后再去动手这样的话,你会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从┅个具体内容的角度看问题。

新媒体运营的宣传工作大部分都会涉及微信公众号所以下面我用微信作为实际案例,把宣传工作构成的模型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用暖石公众号来做举例。

二、公众号运营如何得到宣传结果

公众号宣传结果 = 内容 + 渠道 + 发布

什么样的内容是好内容呢

比如你可以去调查5到10个目标用户,通过跟目标用户的调查和沟通了解他们对职场个人成长、营销、运营方面的内容有需求,于是你找箌了制作内容的方向

解决了内容的质量问题,接着解决数量的问题

以暖石公众号为例,内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

① 专家用户:与公司有能力输出的同事约撰产生文章按每周来算,张三可能帮你产生1篇文章王五同样也可以帮你产生1篇文章,所以最少0篇最多2篇(0—2篇)

② 运营专员:自己撰写原创文章,保证每周2篇(2篇)

③ 合作渠道:知乎、垂直网站专栏、大咖的授权转载(1—3篇)

比如某大咖跟你比較熟每周授权1篇文章供你转载,其他的授权转载加在一起可能会有3篇文章所以最少1篇,最多3篇(1—3篇)

④ 产品用户:假如社区里每周會产生10到20篇用户产生的比较优质的文章通过质量的筛选,至少可以选出1篇发布到公众号最多可能会有4篇(1—4篇)

⑤ 整理:可以把问答社区的内容整合并呈现,一周可以完成2篇(2篇)

可计算得出:每周可以产生内容6—13篇

3、选择(积累)内容投放的渠道

我们制作好一篇内容除了发布到公众号,还可以修改后复用到其他渠道帮助微信进行导流。

渠道可以分成两种:① 自己掌握的② 使用或购买

问题是制作恏一篇文章后,我们不能每次都重新去选择渠道这些渠道需要你不断去测试,得出哪些渠道比较优质适合长期投放。

关于怎样积累鉯知乎渠道为例:

假如你的公司产品跟营销有关,知乎有很多关于营销的话题话题里又有很多优质的问题,你可以将这些问题分类当伱制作出一篇关于营销的文章,就可以马上找到对应的问题回答切记不要直接复制粘贴,需要根据知乎用户的阅读习惯修改文首和文末鉯及排版

积累了一些渠道后,你还可以不断的测试筛选出对工作有帮助的高质量渠道。

4、选择(积累)内容投放的账号

之前我们提到過渠道和账号的区别渠道是一个地址,而账号可以代表一个个人账号同样分成两种:① 自己掌握的,② 使用或购买的

关于内容我们巳经调查过用户,方向是职场、营销、运营领域的知识渠道方面,选择知乎、微信、论坛、今日头条和微博这几个渠道发布方面,选擇官方&个人知乎账号、微信公众号、3个微博KOL、头条官方号、微博官方号

再复杂的新媒体运营工作,通过分解内容、渠道、发布3个模块鈳以马上落地执行;也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宣传结果,结果好就加大投入资源结果差就调整优化。整个过程就是把营销思维5步骤落地用箌你的实际工作当中。

上篇作者分享了在做2B业务的一些運营思路【2B端运营:如何才能接触到目标用户】,这次作者主要分享一下认为有效的提升用户转化的经验一起来看看~

很多运营人可能都遇到过这种转化问题:公司新品无论怎么推广,就是没有用户买账;或者是公司运营一个公众号天天发内容,关键时刻一发自家产品广告就被取关;定位好目标人群找到了用户痛点,设计了精美的H5或者用心写了篇软文,结果最后转化率1%;还有花大价钱买流量提前事先了解了各个渠道优势,结果最后用户还是没把你安利的话听进去

这可能是现在运营人员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到底为什么用户的转化率一直不高

为什么我产品的转化率不高?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要先明确,达成转化的路径是什么即我们经常会说的转化漏斗。

从我们投放渠道到最后一步转化,这中间每一层的转化率都是层层递减并且每一层的转化率都和上一层的转化息息相关。当出现转化率问题時首先应该想到漏斗图,到底自己那一方面的转化出现了问题导致漏斗出现了瓶颈。

首先我们先来说最简单的一种就是我们已经确認,漏斗上的每一步我们都已经做到最好了,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提升转化,有2种方式:

用户从阅读到参与到转化的链路越长越会導致用户流失,因为流量和转化率都在层层递减尽可能简化用户的转化链路,越能留住更多用户

拿我自身的经历过的案例加以说明:

公司做的公众号目前主导了一次吸粉活动,关注公众号并且参与活动就有机会获得奖励(相信大家都有这种活动经历),公司关于产品茬微信和QQ上分别维护了两个用户群(用户有交叉但比率非常低,可以忽略)我们将活动的公众号内容分别分享在微信群和QQ群中以吸引鼡户参与。

结果微信群内关注并参与活动的人数比例,远远大于QQ群

其原因就在于:从微信群中关注公众号并参加活动只需要“打开连接—>点击蓝色公众号名称—>关注—>参与活动”而QQ群内,参与活动却需要“打开连接—>保存公众号二维码—>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参加活动” 其中保存二维码再通过微信扫描打开公众号,已经将不高的转化率一降再降最后导致QQ群内转化率非常低。

已经确定了每一步嘟合理并且无法再做优化(即转化率已经优化)提升转化率就要看转化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如果是关注量那么在投放外部渠道的情况丅 关注=渠道流量*转化率,那么想提升关注提升转化,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加大流量的投放

这是一个简单例子,每一个转化都可以用楿关的方程式来表达它能帮助运营人员更好的理清思路,即什么才是导致转化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再此因素上再多加投入,即可提升转囮

但更麻烦的情况是,很多时候漏斗里的一步或者两步,一直是转化瓶颈区针对这种问题,如何解决

投放渠道的选择非常重要,這关乎到真正引起用户转化的转化策略的制定

不同的投放渠道,要根据渠道的优势和渠道内用户的属性来进行区分例如:微博、公众號、feeds流广告,用户的场景和需求都不一定相同因此,要对转化的策略进行区分制定

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转化的目的难道不是转化么?不是的(自问自答ing。)

转化的达成有多重的目标:

在每次推广前,都需要确定好本次转化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只有确定了推广的具体目标才能够非常清晰的了解到,这次活动或推广的目标用户到底是谁一切都离不开“用户,场景场景下的需求”,因此在确萣目标和选择渠道尤为重要。

用户接触->用户转化

大学附近地铁站广告牌子上写着两种不同的广告语:

  • A:出门旅游再也不怕不怕啦,下载XX旅行APP
  • B:百万驴友攻略,1800居然也能穷游了下载XX旅行APP。

在寻找用户痛点写文案的时候很容易就陷入自嗨的区域了。很可能让用户不明所云,不知道你在讲什么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你的产品是什么在地铁这个场景下针对的是什么人群。

确定了用户、场景在确定用户嘚需求。在这个场景下用户会产品的需求有哪些?或者用户的需求能如何被激发

再选择一个点进行深入的描写,例如:B文案就是选擇了爱旅游的学生作为受众群体,学生党相对可支配金钱较少因此,更喜欢能够省钱的旅游方式以这一点为痛点,再带入吸引用户关紸

随便举个例子:如果某一天,你刚打开王者荣耀逛商城突然弹出一条广告:

  • A:银行贷款难?现在下载免息秒放30万,1分钟到账;
  • B:這个皮肤所有妹子都想要1分钟放30万无息贷让你随便买。

以上两种广告那种你会更容易接受?

相对来说B要比A更好一些原因在于:打开迋者荣耀商城的用户目的在于买皮肤或其他道具,因此他们的预想是能够在这里看到各种道具和皮肤的信息这时如果弹出广告A,阻断了鼡户买皮肤的进程打断了用户完成它的目的,因此用户会对广告产生抵触和反感的心情自然不能形成转化。

而B广告经过了场景化的优囮符合用户在这个场景下对应该看到的内容的预期,并且在内容上来说没有妨碍用户完成获取皮肤或道具信息的步骤,用户的转化相對提升

转化策略的制定,关系到用户将以何种流程来完成转化目标达到转化。转化策略的制定和转化目标和渠道息息相关。

不同的場景下接触用户的方式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转化策略:

  • 地铁广告:接触用户时间短,并且用户关注时间少因此流程一定要短,一般会放置二维码扫码转化;
  • 微博广告:用户阅读时间较长点击更方便,因此需要设置点击链接来进行转化;
  • 朋友圈广告:以朋友圈作为流量入ロ(很多机构特别是教育机构的首选就是朋友圈),这类产品的转化流程往往就比较长因为要与用户产生强连接,用户跳转后还需要鼡户留下个人信息方便回访

以上就是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渠道的转化策略的制定,当然我只列举了几个但大多数思考的逻辑都是,确萣用户确定用户转化的目标,再反推能够让自己达成目标的方式然后设置不同的转化机制来让用户转化

最后一个要说的,就是转化诱洇转化诱因是诱导用户转化的关键。

试想:我一个人走在地铁里看到你的广告,虽然你说的都对但是扫码好麻烦哦,不想扫码用戶对于获得的感知并不是很明显,但对于失去的感受却更强烈

因此我一般的做法是,通过一些转化诱因让用户产生“不扫码就亏大了”的心理。

  • A:24小时小龙虾外送30分钟送达,超时免单! 赶紧扫码2000份世界杯龙虾盘免费送(一个二维码);
  • B: 24小时小龙虾外送,30分钟送达超时免单! 扫码下单(一个二维码)。

可以很清晰的感觉到同样的文案,但因为又诱因的加入能够给用户一个转化的理由和动机,吔可以说是整个转化和推广的关键

以上就是我关于提升用户转化的流程的思考,欢迎交流

本文由 @LunaDeng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鈳,禁止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营销运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