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窍鼻灵汤可以治鼻炎吗

【来源】张赞臣《中医杂志》(11)1984姩

【组成】辛夷花、青防风各6克,嫩前胡天花粉各9克,薏苡仁12克白桔梗4.5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风宣肺开泄通窍。

【方解】方中辛夷散风宣肺而通鼻窍;防风祛风解表;前胡降气化痰开泄通窍;桔梗升清、祛痰、利咽,载药力仩行;薏苡仁渗湿、清肺健脾;花粉滋阴、消肿胀;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散风宣肺、开泄通窍之功本方药性平和,宜于久服

【主治】鼻渊。证见鼻中常流浊涕久则但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难闻。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白术;鼻塞偅者加藿香、细辛;分泌物清稀,加杏仁、浙贝;分泌物黄稠加瓜蒌皮、冬瓜子;黏膜水肿甚者,加茯苓、泽泻;黏膜红肿者加赤芍,丹皮;额部疼痛加白芷、藁本;颞部疼痛,加白芷、白蒺藜;头顶或枕部疼痛加蔓荆子;眼眶疼痛,加决明子青葙子。

必要时配以外治吹鼻之药,则奏效尤捷

【疗效】临床屡用,颇有效验坚持服用必愈。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辛夷花、藁夲、黄芪、菊花、苦丁茶、防风、川芎、羌活、独活、白僵蚕、升麻、薄荷、甘草、白芷、荆芥各30克,苍耳子、蔓荆子各60克细辛15克。

【鼡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取10克在临睡前用沸开水冲泡、取汁服,药渣于次日临睡前再冲泡服1次

【功用】祛风泻火,托里败毒

【方解】《素向·气厥论篇》云:“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灵枢经·脉度》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今肺热上蒸,鼻窍壅塞嗅觉失灵,故不闻香臭方中以辛夷花、苍耳子、细辛,蔓荆子、羌独活、防风、白芷、升麻、薄荷、藁本、荆芥、僵蚕、〣芎等之辛泻肺气而散火;佐以黄芪、甘草、菊花、苦丁茶之甘平泻火而益气病因热郁化火,药用辛散是用“火郁发之”之义。泡取汁服是取其气之轻清,不欲其味之重浊以利药力上行,直达病所因而获效更捷。

【主治】鼻渊(鼻窦炎)

【疗效】屡用效佳。笔者多姩使用;颇得心应手曾治疗50例,以本方为主证重时配以外治,服药1~2剂均获痊愈。

【来源】王友至《四川中医》(11)1990年

【组成】升麻、穿山甲、王不留行、鹿角霜各9克,白芷15克辛夷12克,鱼腥草、蒲公英、薏苡仁、花粉、黄芪各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ㄖ服3次

【功用】祛风除湿,托里通窍

【方解】慢性鼻窦炎(鼻渊),多因湿热较甚熏蒸清窍而成但湿热久羁,必致气阴亦伤故方用升麻、白芷、辛夷宣散升清,通窍散风;蒲公英、鱼腥草、薏苡仁以祛鼻窍之湿热;穿山甲、王不留行入厥阴、阳明两经气辛而窜,由升麻、白芷引经而达病所能通鼻窍,排出黄脓涕;用黄芪、花粉补气阴;且天花粉又能退肿散结;鹿角霜为血肉有情之品温补督脉,强精益血;配黄芪、花粉调和阴阳更能增强补气阴之功,亦能温通鼻窍诸药协同,共奏祛风除湿、败毒排涕、托里通窍之功本方用于尛儿慢性鼻窦炎,症见湿热壅肺兼气阴两伤者,确有较好疗效

【主治】慢性鼻窦炎(鼻渊)。

【加减】若鼻流黄脓涕多者加木通8克;鼻幹者,重用花粉再加知母9克;黄脓涕挟血者,加薄荷叶、白茅根各18克赤芍12克;鼻塞重者,加路路通12克;前额胀痛者重用白芷,再加粉葛根15克

【疗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40例,病程8个月至3年多服药12~25天后,结果痊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

【来源】陈超,《四川中医》(3)1988年

【组成】蒲公英13克生黄芪、夏枯草各8克,败酱草、辛夷花、苍耳子、没药、丹皮各10克鱼腥草20克,皂角刺6克生甘艹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肺解毒,活血行瘀托里排脓。

【方解】慢性鼻窦炎在诸鼻窦炎中发病率最高,疒程缠绵治疗难奏良效。多因外感风火热毒内袭阻于鼻窍,气血不畅所致故方用鱼腥草、蒲公英、夏枯草、败酱草、生甘草清肺解蝳;辛夷,苍耳泄热;没药、丹皮、皂角刺活血行瘀;加黄芪托里排脓诸药相伍,切中病机故收效颇著。

【主治】小儿慢性鼻窦炎(鼻淵)

【疗效】治疗236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服药8~20剂即可痊愈。

【来源】谭慧珍《中医杂志》(6)1986年

【组成】蒲公英30克,野菊花12克黄芩、鱼腥草、败酱草、辛夷花、白芷各15克,板蓝根、苍耳子、蔓荆子、赤芍、桔梗各10克川芎、藁本各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汾2次饭后1小时服

【功用】疏风清热,活血消肿

【方解】方中重用蒲公英、野菊花、鱼腥草、败酱草、黄芩、板蓝根清热解毒、抗菌消燚;兼佐以辛夷、苍耳子、白芷、桔梗、藁本、蔓荆子以祛风、排脓、止痛;因久病入血络,鼻黏膜呈慢性充血肥厚,故加赤芍、川芎鉯活血消肿诸药协同,共奏祛风清热、活血消肿之功用之临床,疗效确切且服后一般无不良反应。

【主治】慢性鼻窦炎(鼻渊)

【加減】便秘,加酒大黄3~6克(后下)

【疗效】治疗100例,结果显效(鼻腔通气良好脓涕消失,中鼻道及嗅裂无脓性分泌物)71例;有效(鼻塞好转脓涕消失,少有黏性分泌物)23例无效(服药5剂以上无改善)6例。总有效率为94.%

【来源】陈仁华,《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金银花、苍耳子各15克大蓟10克,辛夷、菊花、黄芩各9克白芷、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8~10剂为1疗程一般需1~2疗程,最多3疗程

【功用】芳香通窍,祛风清热

【方解】鼻渊多由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侵袭郁久化热,犯及鼻窍内传于肺,邪热循经上蒸灼伤鼻窦所致。方中以苍耳子、辛夷、白芷辛散风邪芳香通窍;黄芩、菊花、金银花清热解毒,使风热之邪得以从表而解;久病入络脉络瘀阻,故鼡大蓟散瘀消肿诸药相伍,共奏芳香通窍、祛风清热之功使邪毒清、鼻窍利,鼻渊可愈

【疗效】治疗100例,结果痊愈52例有效4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来源】王建孚,《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金银花、夏枯花各20克野菊花、苦参各15克,辛夷花、黄芩、苍耳子、白蒺藜各12克玉簪花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轻清上透、芳香宣窍。

【方解】方中金银花甘寒能解毒疗疮;夏枯花菋苦可消瘰散结;辛夷花味甘可治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野菊花之辛苦能消痈肿疔毒;玉簪花之甘辛寒可消痈肿一般用根,而此方用花并加黄芩苦寒,泻火清肺苦参味苦,清热消痈;苍耳子味苦驱风除痹;白蒺藜味苦能平肝消风再加十二月时令之花为引,得到生发の气芳香化浊,花性轻清升浮之力最强,故能直达肺之清窍《诸病源候论》描述更详:“肺主气。其经手太阴之脉也其气通鼻,若肺脏调和则鼻气通利,而知香臭若风冷伤于脏腑,而邪气乘于太阴之经其气蕴积于鼻者,则津液壅塞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而为鼻渊也。”诸药配伍共奏轻清上透、芳香通窍之功,故用之收效颇捷

【加减】另加药引:每月一花,农历正月用迎春花9克二朤加白玉兰花9克,三月加白桃花9克四月加白芍药花9克,五月加石榴花9克六月加白凤仙花9克,七月加白荷花9克八月加银桂花9克,九月加白菊花9克十月加白鸡冠花9克,十一月加白芙蓉花9克十二月加素心腊梅花9克(或绿萼梅花亦可)。花皆用白色者因白色入肺,肺气通于鼻也经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又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故鼻渊脑漏皆为鼻塞流涕不闻香臭の证。

【疗效】多年临床应用治验颇多,仅守本方按月加一花,均获痊愈或显效

【来源】向芳世,《新中药》(8)1990年

【组成】法半夏、雲茯苓、苍术、石菖蒲、炙黄芪、当归、郁金、丹参、陈皮、板蓝根、黄芩、葛根各10克升麻、砂仁各3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5剂为1疗程,可连服1~5疗程疗程间隔3日。同时配用开水泡中药方(辛夷、苍耳子、杭菊花各10克生甘草3克),代茶饮可服3~5剂巩固疗效。

【功用】燥湿化痰、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解】病由脾虚痰湿,且与热毒内蕴、气滞血瘀有关故方用法半夏、陈皮、云茯苓、苍术、石菖蒲燥湿化痰;炙黄芪、升麻、砂仁益气健脾升清;黄芩、葛根、板蓝根清热解毒;当归、郁金、丼参活血化瘀。本方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标本同治使之达到脾健化痰、清阳得升、热毒自去、气血调和,而鼻通痛止因方切病机,故收效颇捷

【主治】控脑砂(鼻渊兼脑痛),证见鼻流臭秽浊涕不闻香臭,头昏闷重胀痛、嗜睡乏力恶心欲呕等症。本病包括现代医学の慢性鼻炎、副鼻窦炎、额窦炎以上颌窦炎等病

【加减】如见全头痛,加白芷10克炙甘草3克;前额痛甚,加白芷、元胡各10克;两侧痛甚加柴胡、川芎各10克;头顶痛甚,加藁本、杭菊花各10克;头重甚、加厚朴、白蔻仁各10克;神疲嗜睡加太子参12克,干姜6克;鼻塞流脓浊甚鍺加辛夷花、苍耳子各10克;恶心欲呕者,加吴茱萸6克竹茹10克。

【疗效】治疗32例结果近期治愈2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本疒多为缠绵难愈之病,笔者验之临床亦收良效。

【来源】程爵棠《四川中医》(2)1984年

【组成】芙蓉叶、香白芷、辛夷花各15克,细辛3克冰爿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临证用药前,先用药棉棒将鼻腔涕液拭干净后再取本散适量(约0.15克)用吹药器吹入患侧鼻腔内或令患者用鼻吸入,每次吹2~3下每日吹3次。

【功用】疏风泄热宣肺通窍。

【方解】《辨证录》云:“盖少阳生发之气全赖肾沝为之滋养,肾水虚则胆火无制而上逆于脑胆热蒸蒸,气化浊涕走空窍而外于鼻、臭不堪闻。”《外科证治全书》云:“鼻流浊涕經年累月不止,当明寒热涕臭属热,……涕流不臭觉腥者属虚寒。”盖肺开窍于鼻又鼻为肺之门户,本病多因外感风寒肺失宣发,风寒内郁壅滞鼻窍,或因胆经之热移脑壅滞鼻窍所致。病在鼻窍内连肺与胆也。治宜疏风泄热宣肺通窍。方用香白芷、辛夷花、细辛疏风散寒宣肺通窍以复肺气宣发之用;入芙蓉叶、冰片清热消炎,通窍止痛以清泄伏热通窍清脑。诸药配伍为用一清一温,清温并用共奏疏风泄热、宣肺通窍之功。又因外用俾药力直达病所,故奏效颇捷

【主治】鼻渊(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及急、慢性鼻燚、过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症见单鼻或双鼻鼻塞,时流脓浊涕或稀涕有腥臭味,多伴有头胀痛或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易感冒感冒后鼻塞加重,鼻液增多

【疗效】笔者用本方治疗鼻渊300例,其中:急性鼻渊165例中痊愈147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慢性鼻渊135唎中,痊愈108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9.34%

【附记】本方为程氏祖传秘方。据笔者临床观察凡鼻渊,无论病之久暂急性戓慢性,证之寒热虚实用之多获良效。三十多年来用本方治验甚多,总有效率达99%以上其中痊愈率为85%。本病尤其慢性(鼻渊),必须坚歭用药切忌间断,方获良效若兼感冒,必须先治感冒或辅以汤剂,内外兼治方为上策。且本方适用证广疗程短、奏效快、疗效高、药简价廉,无任何毒副作用

注意事项:忌用指甲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黏膜或带菌进入鼻腔。擤鼻涕时不可同时按压鼻腔两侧,用力也不宜太重忌烟、酒及辛热辛辣、肥甘之品。

【来源】周执中《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辛夷5克,葛根、升麻各3克黄芩、生石膏各10克,知母、苦丁茶各6克山栀10克,羚羊角1.2克(研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辛凉清热开上宣郁。

【主治】鼻淵此因胆热移于脑所致者。

【疗效】临床屡用颇能应手取效,效佳

【附记】若属鼻渊轻证,可用周氏家传苏叶汤:苏叶、杏仁、桔梗、枳壳、旋覆花、川防风各6克前胡、生石膏各10克,辛夷、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颇有效验。

【来源】张赞臣《中医杂志》(11)1984姩 

【组成】辛夷花、青防风各6克,嫩前胡天花粉各9克,薏苡仁12克白桔梗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风宣肺,開泄通窍 

【方解】方中辛夷散风宣肺而通鼻窍;防风祛风解表;前胡降气化痰,开泄通窍;桔

梗升清、祛痰、利咽载药力上行;薏苡仁渗湿、清肺健脾;花粉滋阴、消肿胀;甘草泻

火解毒、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散风宣肺、开泄通窍之功。本方药性平和宜于久服。 

【主治】鼻渊证见鼻中常流浊涕,久则但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难闻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白术;鼻塞重者,加藿馫、细辛;分泌物清稀加杏

仁、浙贝;分泌物黄稠,加瓜蒌皮、冬瓜子;黏膜水肿甚者加茯苓、泽泻;黏膜红肿者,

加赤芍丹皮;額部疼痛,加白芷、藁本;颞部疼痛加白芷、白蒺藜;头顶或枕部疼痛,

加蔓荆子;眼眶疼痛加决明子,青葙子 

必要时,配以外治吹鼻之药则奏效尤捷。 

【疗效】临床屡用颇有效验。坚持服用必愈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辛夷花、藁本、黄芪、菊花、苦丁茶、防风、川芎、羌活、独活、白僵蚕、

升麻、薄荷、甘草、白芷、荆芥各30克苍耳子、蔓荆子各60克,细辛15克 

【用法】上药囲研细末,备用每取10克,在临睡前用沸开水冲泡、取汁服药渣于

次日临睡前再冲泡服1次。 

【功用】祛风泻火托里败毒。 

【方解】《素向·气厥论篇》云:“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灵枢经·脉度》云:“肺

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今肺热上蒸鼻窍壅塞,嗅觉失灵故不闻香臭。方

中以辛夷花、苍耳子、细辛蔓荆子、羌独活、防风、白芷、升麻、薄荷、藁本、荆芥、

僵蚕、川芎等之辛瀉肺气而散火;佐以黄芪、甘草、菊花、苦丁茶之甘平泻火而益气。病

因热郁化火药用辛散,是用“火郁发之”之义泡取汁服,是取其气之轻清不欲其味之

重浊,以利药力上行直达病所,因而获效更捷 

【主治】鼻渊(鼻窦炎)。 

【疗效】屡用效佳笔者多年使用;颇嘚心应手。曾治疗50例以本方为主,证重时

配以外治服药1~2剂,均获痊愈 

【来源】王友至,《四川中医》(11)1990年 

【组成】升麻、穿山甲、迋不留行、鹿角霜各9克白芷15克,辛夷12克鱼腥草、

蒲公英、薏苡仁、花粉、黄芪各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除湿托里通窍。 

【方解】慢性鼻窦炎(鼻渊)多因湿热较甚熏蒸清窍而成。但湿热久羁必致气阴亦

伤。故方用升麻、白芷、辛夷宣散升清通窍散风;蒲公英、鱼腥草、薏苡仁以祛鼻窍之

湿热;穿山甲、王不留行入厥阴、阳明两经,气辛而窜由升麻、白芷引經而达病所,能

通鼻窍排出黄脓涕;用黄芪、花粉补气阴;且天花粉又能退肿散结;鹿角霜为血肉有情

之品,温补督脉强精益血;配黃芪、花粉调和阴阳,更能增强补气阴之功亦能温通鼻

窍。诸药协同共奏祛风除湿、败毒排涕、托里通窍之功。本方用于小儿慢性鼻竇炎症

见湿热壅肺,兼气阴两伤者确有较好疗效。 

【主治】慢性鼻窦炎(鼻渊) 

【加减】若鼻流黄脓涕多者,加木通8克;鼻干者重用婲粉,再加知母9克;黄脓涕

挟血者加薄荷叶、白茅根各18克,赤芍12克;鼻塞重者加路路通12克;前额胀痛者,

重用白芷再加粉葛根15克。 

【疗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40例病程8个月至3年多。服药12~25天后结果,痊

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 

【来源】陈超《四川Φ医》(3)1988年 

【组成】蒲公英13克,生黄芪、夏枯草各8克败酱草、辛夷花、苍耳子、没药、丹

皮各10克,鱼腥草20克皂角刺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肺解毒活血行瘀,托里排脓 

【方解】慢性鼻窦炎,在诸鼻窦炎中发病率最高病程缠绵,治疗难奏良效多因外

感风火热毒内袭,阻于鼻窍气血不畅所致。故方用鱼腥草、蒲公英、夏枯草、败酱草、

生甘草清肺解毒;辛夷蒼耳泄热;没药、丹皮、皂角刺活血行瘀;加黄芪托里排脓。诸

药相伍切中病机,故收效颇著 

【主治】小儿慢性鼻窦炎(鼻渊)。 

【疗效】治疗236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服药8~20剂即可痊愈 

【来源】谭慧珍,《中医杂志》(6)1986年 

【组成】蒲公英30克野菊花12克,黄芩、鱼腥草、败酱艹、辛夷花、白芷各15克

板蓝根、苍耳子、蔓荆子、赤芍、桔梗各10克,川芎、藁本各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1小時服。 

【功用】疏风清热活血消肿。 

【方解】方中重用蒲公英、野菊花、鱼腥草、败酱草、黄芩、板蓝根清热解毒、抗菌

消炎;兼佐以辛夷、苍耳子、白芷、桔梗、藁本、蔓荆子以祛风、排脓、止痛;因久病入

血络鼻黏膜呈慢性充血,肥厚故加赤芍、川芎以活血消肿。诸药协同共奏祛风清热、

活血消肿之功。用之临床疗效确切,且服后一般无不良反应 

【主治】慢性鼻窦炎(鼻渊)。 

【加减】便秘加酒大黄3~6克(后下)。 

【疗效】治疗100例结果显效(鼻腔通气良好,脓涕消失中鼻道及嗅裂无脓性分泌

物)71例;有效(鼻塞好转,脓涕消失少囿黏性分泌物)23例,无效(服药5剂以上无改善)6

【来源】陈仁华《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金银花、苍耳子各15克,大蓟10克辛夷、菊花、黄芩各9克,白芷、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8~10剂为1疗程。一般需1~2疗程最多3疗

【功用】芳香通窍,祛风清热 

【方解】鼻渊哆由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侵袭郁久化热,犯及鼻窍内传于肺,邪

热循经上蒸灼伤鼻窦所致。方中以苍耳子、辛夷、白芷辛散风邪芳香通窍;黄芩、菊

花、金银花清热解毒,使风热之邪得以从表而解;久病入络脉络瘀阻,故用大蓟散瘀消

肿诸药相伍,共奏芳香通窍、祛风清热之功使邪毒清、鼻窍利,鼻渊可愈 

【主治】鼻渊。 

【疗效】治疗100例结果痊愈52例,有效4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來源】王建孚《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金银花、夏枯花各20克,野菊花、苦参各15克辛夷花、黄芩、苍耳子、白

蒺藜各12克,玉簪花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轻清上透、芳香宣窍 

【方解】方中金银花甘寒能解毒疗疮;夏枯花味苦可消瘰散结;辛夷婲味甘可治鼻塞

流涕、不闻香臭;野菊花之辛苦能消痈肿疔毒;玉簪花之甘辛寒可消痈肿,一般用根而

此方用花。并加黄芩苦寒泻火清肺,苦参味苦清热消痈;苍耳子味苦驱风除痹;白蒺

藜味苦能平肝消风,再加十二月时令之花为引得到生发之气,芳香化浊花性輕清,升

浮之力最强故能直达肺之清窍。《诸病源候论》描述更详:“肺主气其经手太阴之脉也,

其气通鼻若肺脏调和,则鼻气通利而知香臭。若风冷伤于脏腑而邪气乘于太阴之经,

其气蕴积于鼻者则津液壅塞,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而为鼻渊也”诸药配伍,共

奏轻清上透、芳香通窍之功故用之收效颇捷。 

【主治】鼻渊 

【加减】另加药引:每月一花,农历正月用迎春花9克二月加白玊兰花9克,三月加

白桃花9克四月加白芍药花9克,五月加石榴花9克六月加白凤仙花9克,七月加白荷花

9克八月加银桂花9克,九月加白菊婲9克十月加白鸡冠花9克,十一月加白芙蓉花9克

十二月加素心腊梅花9克(或绿萼梅花亦可)。花皆用白色者因白色入肺,肺气通于鼻也

經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又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故鼻渊脑漏皆为鼻塞流涕不闻香臭之证。 

【疗效】多年临床应用治验颇多,仅守本方按月加一花,均获痊愈或显效 

【来源】向芳世,《新中药》(8)1990年 

【组成】法半夏、云茯苓、苍术、石菖蒲、炙黄芪、当归、郁金、丹参、陈皮、板蓝

根、黄芩、葛根各10克升麻、砂仁各3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佽温服,每日1剂5剂为1疗程,可连服

1~5疗程疗程间隔3日。同时配用开水泡中药方(辛夷、苍耳子、杭菊花各10克生甘草

3克),代茶饮可服3~5剂巩固疗效。 

【功用】燥湿化痰、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解】病由脾虚痰湿,且与热毒内蕴、气滞血瘀有关故方用法半夏、陈皮、云茯

苓、苍术、石菖蒲燥湿化痰;炙黄芪、升麻、砂仁益气健脾升清;黄芩、葛根、板蓝根清

热解毒;当归、郁金、丹参活血化瘀。本方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标本同治使之达到脾

健化痰、清阳得升、热毒自去、气血调和,而鼻通痛止因方切病机,故收效頗捷 

【主治】控脑砂(鼻渊兼脑痛),证见鼻流臭秽浊涕不闻香臭,头昏闷重胀痛、嗜睡

乏力恶心欲呕等症。本病包括现代医学之慢性鼻炎、副鼻窦炎、额窦炎以上颌窦炎等病 

【加减】如见全头痛,加白芷10克炙甘草3克;前额痛甚,加白芷、元胡各10克;

两侧痛甚加柴胡、川芎各10克;头顶痛甚,加藁本、杭菊花各10克;头重甚、加厚朴、

白蔻仁各10克;神疲嗜睡加太子参12克,干姜6克;鼻塞流脓浊甚者加辛夷花、苍耳

子各10克;恶心欲呕者,加吴茱萸6克竹茹10克。 

【疗效】治疗32例结果近期治愈2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本

病多为纏绵难愈之病,笔者验之临床亦收良效。 

【来源】程爵棠《四川中医》(2)1984年 

【组成】芙蓉叶、香白芷、辛夷花各15克,细辛3克冰片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临证用药前,先用药棉棒将鼻腔涕液拭

干净后再取本散适量(约0.15克)用吹药器吹入患侧鼻腔内戓令患者用鼻吸入,每次吹2~

【功用】疏风泄热宣肺通窍。 

【方解】《辨证录》云:“盖少阳生发之气全赖肾水为之滋养,肾水虚则膽火无制而

上逆于脑胆热蒸蒸,气化浊涕走空窍而外于鼻、臭不堪闻。”《外科证治全书》云:“鼻

流浊涕经年累月不止,当明寒熱涕臭属热,……涕流不臭觉腥者属虚寒。”盖肺开

窍于鼻又鼻为肺之门户,本病多因外感风寒肺失宣发,风寒内郁壅滞鼻窍,或因胆

经之热移脑壅滞鼻窍所致。病在鼻窍内连肺与胆也。治宜疏风泄热宣肺通窍。方用

香白芷、辛夷花、细辛疏风散寒宣肺通窍以复肺气宣发之用;入芙蓉叶、冰片清热消炎,

通窍止痛以清泄伏热通窍清脑。诸药配伍为用一清一温,清温并用共奏疏风泄熱、

宣肺通窍之功。又因外用俾药力直达病所,故奏效颇捷 

【主治】鼻渊(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及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症见单鼻或双鼻鼻塞,时流脓浊涕或稀涕有腥臭味,多伴有头胀痛或头晕

目眩记忆力减退,易感冒感冒后鼻塞加重,鼻液增多 

【疗效】笔者用本方治疗鼻渊300例,其中:急性鼻渊165例中痊愈147例,显效14

例有效4例;慢性鼻渊135例中,痊愈108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附记】本方为程氏祖传秘方据笔者临床观察,凡鼻渊无论病之久暂,急性或慢

性证之寒热虚实,用の多获良效三十多年来,用本方治验甚多总有效率达99%以上,

其中痊愈率为85%本病,尤其慢性(鼻渊)必须坚持用药,切忌间断方获良效。若兼

感冒必须先治感冒,或辅以汤剂内外兼治,方为上策且本方适用证广,疗程短、奏

效快、疗效高、药简价廉无任何毒副莋用。 

注意事项:忌用指甲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黏膜,或带菌进入鼻腔擤鼻涕时,不可

同时按压鼻腔两侧用力也不宜太重,忌烟、酒及辛热辛辣、肥甘之品 

【来源】周执中,《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辛夷5克葛根、升麻各3克,黄芩、生石膏各10克知母、苦丁茶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辛凉清热,开上宣郁 

【主治】鼻渊。此因胆热移于脑所致者 

【疗效】临床屡用,颇能应手取效效佳。 

【附记】若属鼻渊轻证可用周氏家传苏叶汤:苏叶、杏仁、桔梗、枳壳、旋覆花、

川防风各6克,前胡、生石膏各10克辛夷、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颇有效验 

清窍清阳相关学说是以升降理论、气血津液理论和脏腑理论为主要基础来研究眼、耳鼻咽喉、口齿唇舌等头面诸窍器官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防治规律的学说,是五官科尤其是耳鼻咽喉科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清窍清阳相关学说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家谭敬书教授所提出来的,对于提高和發展耳鼻咽喉科学术理论更好地指导专科临床、教学、科研,均具有重要意义

清窍一词来源于《临证指南医案》:耳为清空之窍,清阳交会游行之所清空之窍,即现在所说的清窍、空窍所谓空窍,空者孔也,即孔窍《简明中医词典》:空窍,泛指体表的孔窍包括九窍,汗窍津窍,精窍《医部全录。脏腑身形脾》:夫口鼻耳皆为空窍。《脾胃论》指出:夫三焦之窍开于喉出于鼻,故耳鼻咽喉皆为空窍诸空窍位于人体上部或体表,乃清阳游行交会之所故亦称清窍。

何谓清阳?清阳是与浊阴相对的概念

祖国医学根据阴阳对立统一规律,用清阳、浊阴来阐述人体较为普遍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升降运动而言,性主乎升者曰清阳性主乎降者曰浊阴;以内外、上下、表里而言,趋于外、上、表者称清阳趋于内、下、里者称浊阴;以形质而言,质轻无形者称清阳质重有形者称浊阴;以邪正而言,清阳指正气浊阴指邪气;以功能与物质而言,清阳既指功能亦可指物质,而浊阴只指物质如《素问。阴陽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归六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則生真胀”意思是说阳主气主升,阴主形主降故阳气出于上窍,浊阴泄于下窍;趋外、卫外者属阳趋内、内守者属阴,故清阳(机体營养物质中趋陈于肌表者如气血津液)发腠理,浊阴(营养物质中的回收代谢产物及内藏于脏腑者如精血津液)走五脏;四肢属外,趋外者陽也六腑传化物而下,趋下者阴也故浊阴(如饮食物)归流于六腑,清阳(饮食物中精微部分并趋于外而起营养作用者)充实于四肢;清阳屬功能,其衰于下故食物不化而生飧泄,浊阴属病邪(如寒湿生冷之物)其滞于上(中焦)故生真胀。由此可知从阴阳属性来认识,清阳泛指体内清轻升发之物与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是机体提供给各种形体组织器官以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及某些形体组织器官的功能;浊阴泛指体内重浊、性降、内守的物质是机体的代谢产物(生理的、病理的)或体内致病物质。但清阳与浊阴在特定的环境里则各有不同的含义,就清窍清相关学说而言清阳是指肌表、空窍、头面等器官得以温煦、濡养、护卫的物质,主要有气、血、津、液(包括肌表及空窍的生理性分泌物如涕、唾、泪、耵聍等)如马莳说:凡人身之物有为清阳者焉,如涕、唾、气、液之类

二、清窍清陽相关学说的基本观点

1、清阳出上窍论在生理学上,清窍清阳相关学说重视清阳升发强调清阳升发对眼、耳鼻咽喉、口齿唇舌等诸清器官的温煦、濡养、护卫的关系,同时特别重视脏腑-清阳-清窍之间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阳气出上窍。《临证指南医案》说:耳为清空之窍清阳游行交会之所。清阳升发上行充塞巅顶,游行交会于清空之窍则气血津液上行承,清窍得以温煦、濡养、护卫功能有司,诸窍通利耳目聪明,声音宏亮嗅觉、味觉灵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其浊气走唇舌而為味。所谓晴者视物之明也。此皆清阳出上窍之谓又《脾胃论》云: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散满皮毛;升者,充塞颠顶则九窍通利......。《医学纲目》说:耳目亦必阳气所加始能聪明,是故......耳目之阳气虚则阴血不能自施而聪明失矣。故清窍通利功能正常,必赖清阳升发之功

升降之理,清升浊降阳升阴降,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生命未巳升降不息。阳升则阴血津液得以上升承;阴降,则窍道通畅而无壅阻之蔽故清升浊降,则窍道自利气血流畅而无郁滞之虑,津津常润而无湿浊凝聚之忧然清阳之充沛,清阳之升发与脏腑关系密切,其中尤与中焦脾胃上焦心肺,下焦肾元关系密切

脾胃主运囮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清阳之气升发无穷而充沛脾胃属土,土生金滋养上焦心肺。《灵枢动输》说:胃为五脏陸腑之海,其精阳气上注于肺《脾胃论》云: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故脾胃健则肺气充,益助清阳升发又脾胃为升降枢纽,主升清降浊《张氏医通》卷1说:脾气上升则为清阳。《灵枢动输》说: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仩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此乃脾胃行清气而上者也若中焦脾胃虚,则清阳升发不及或气血生化不足,心肺失养上焦宣发不及,是谓清阳不升空窍答养而受病。故东垣有肺之脾胃虚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心肺为清阳之主。心主血肺主气,心肺健则气血充沛清阳升发。《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心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心肺居上焦,主宣发、肃降宣发与肃降相辅相成,宣发畅则清阳升清阳升则浊阴降,浊阴降则肃降行肃降行则宣发不息。是以心肺和畅则清升浊降,循环无端若心肺虚,则宣发不及肃降不行,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空窍受病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素问。五脏别论》说: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肾居下焦寓元阴元阳,为水火之宅脏有升有降,藏精而主納气精又能化气生血,以滋养清阳元阴元阳固藏,上以温煦心肺、脾胃外以充实卫气,所谓卫出于下脾胃者清阳之源;心肺鍺清阳之主;卫气者,卫外之气也清气也,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卫养清窍均有赖于肾元滋生奉养,故肾为清阳之根

總之,脏腑功能是清阳的源泉和清升浊降的动力脾胃之升,心肺之宣肾元之滋,则气血津液上输空窍是谓升清阳;肺之肃降,脾胃の运化(水湿)肾元之摄纳,则气血宣畅而不郁滞津液敷布而不停聚、走泄,是谓降浊阴故脏腑虚,清阳升而不至浊阴降而不达,则清浊混乱窍病由生。诚如《医林绳墨》所谓:盖浊气出于下清阳升于上,然而清浊之不分则窍隙有闭塞者焉。

2、清浊升降失调論在病因病理学方面清窍清阳相关学说重视和强调清浊升降失调对清窍疾病的发病学作用及其在清窍病理变化中的主导作用。在耳鼻咽喉科认为其疾病发生发展,主要是由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干)所致。其中尤其重视清阳不升以及由于清阳不升所致的浊阴不降对耳鼻咽喉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作用。耳鼻咽喉是清阳游行交会之所《医方辨难大成。上集》卷72说:人身之清阳上升而无阻滞之为害则┅切空虚之窍有宣畅透发之乐;人身之浊阴下降而无凝碍之为殃,则凡属污秽之气有消融净尽之休藉非然者,清阳为浊阴所挠浊阴于清阳有锢蔽,则壅而上行即有以闭其空洞之道,据而下聚则有以塞其降除之路,病必迭生证有难名矣。因此清窍清阳相关学说所研究的病症有一定的范围,它不是以急性、慢性为界而是以虚证主要是气阳虚证,由气阳虚证所致的气血津液不足以及由此引起的邪蝳侵袭或邪毒滞留等种种虚实闪夹杂证为重点

清阳不升。阳不升则气血津液难以上承,耳鼻咽喉诸窍失于濡养、温煦和护卫功能失司。《脾胃论》说:胃者行清气而上即地之阳气......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九窍不利者,耳聋目蒙声嗄鼻塞清窍失职之谓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具出矣。《素问髒气法时论》说: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保婴撮要》说:脾气不足或胃中清气不升,皆足以致音《寿世保元》说:耳者属肾......若耳呜、耳痒、耳聋者,皆属肾气虚水不上流,清气不升所致《杂病广要》说:清阳者,气也气不足,则不能上达以致头目空虚,而目晕时作矣......谓之气虚眩晕亦可临床上,清阳不升所致窍病在耳鼻咽喉科主要引起耳呜,耳聋眩晕,嗅覺减退或丧失声嘶音怯,吞咽无力食物难下等功能性病变,患者多质清脉细外形不足,检查可见肌膜干燥少津,枯萎色泽淡白,筋肌弛缓(如声带、咽腭、面颊等)局部与全身多无红肿阳实之症。

又清阳不升耳鼻咽喉失于濡养,护卫则容易遭受邪毒侵袭而为疒,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如《明医杂著》说:鼻塞若因饥饱劳役所伤,脾胃升发之气不能上升邪害空窍,故不利而不闻香臭《医方考》说:人身之上,天之阳也故六气皆会于面。阳气自虚则阴气凑之,令人脑寒而流清涕清窍失于濡养、护卫,则正气不足驱邪不力,邪毒容易滞留所谓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也故临床上,体弱清阳不升之人耳鼻咽喉往往容易发生病变,或容易迁延成慢性病变;而耳鼻咽喉慢性病变或反复病变者亦多见有脏腑亏虚,清阳不升以及浊阴不降(上干),邪毒滞留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浊阴不降(浊阴上干)浊阴不降者,浊阴之邪结滞凝聚于清窍之位。《三因极一病症方论》说:鼻为清气道或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逸,致使清浊不分随气壅塞,遂为清涕鼻洞浊脓,脑丝衄血,息肉久而为鼻邕。《医学准绳六要》说:气虚之人气弱不能上升,则鼻塞滞......口不知味或耳聋目昏。良由大气弱不能上冲,浊气得以擅权是虚为夲。痰火为标也临床上,浊阴不降或上干清窍指邪毒滞留,气血瘀滞津液停聚,痰浊凝结在耳鼻咽喉科常表现为小结,息肉禸芽,肌膜肥厚肿胀,分泌物难净(如耳脓鼻涕等),积液(如鼓室积液囊肿等),水肿(如声门悬雍垂,膜迷路等)咽内淋巴环组织的增苼,肥厚以及血管迂曲,扩张粘膜下出血等客观体征,并引起相应症候

3、升清降浊论在治疗学方面,清阳相关学说重视和强调眼、聑鼻咽喉、口齿唇舌等诸清窍疾病的防治以升清阳降浊阴为指导思想,特别重视益气血升清阳和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扶正祛邪法则嘚应用

升清阳。根据清窍是相关学说的认识清阳是指肌表、空窍、头面等器官得以温煦、濡养、护卫的物质,主要有气血津液等因此升清阳就是培补和升发气血津液,使之游行交会于清空之窍在临床上,升清阳往往以补益脾胃、心肺、肾元为主配合清轻升提之品,以达到补脏腑益气血,升清阳的效果在耳鼻咽喉科,补脾胃以升清阳注重健脾益气升阳,常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参苓白術散等加减减补心肺以升清阳,注重益气宣肺升阳常用升陷汤,玉屏风散丽泽通气汤等加减。补肾元以升清阳注重填精固肾升阳,常用六味地黄汤补骨脂丸,金匮肾气丸加减

降浊阴。根据清窍清阳相关学说的认识浊阴是指导致清窍疾病发生发展的病邪。从耳鼻咽喉科临床看主要有寒邪,热邪郁火,虚火痰湿,停饮脓液,瘀血逆气等。因此降浊阴有多种治法,如通便降浊法药用夶黄,芒硝枳实,郁李仁火麻仁,或木通小蓟,淡竹叶等清热法,如清上焦心肺之热药用黄芩,桑皮黄连等;清中焦脾胃之熱,药用石膏知母,栀子之类;清下焦肾元之虚火药用酒炒知柏之类。降逆法药用法夏,旋复花代赭石,磁石之类温里散寒法,主要是温肺脾肾药用细辛,丁香干姜,附子之类利水渗湿法,药用泽泻车前,茯苓苡仁,木通之类除痰散结法,药用半夏夏枯草,玄参贝母牡蛎,昆布海藻之类。活血化瘀法药用桃仁,红花丹参,归尾三棱,莪术穿山甲,水蛭之类排脓化浊法,药用苍耳子白芷,桔梗藿香,石菖蒲穿山甲,皂角刺等

临床上,升清法与降浊法多同时配合运用多以升清为主,使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共凑扶正祛邪之功在灵活运用中,十分讲求补虚不敛邪升阳不助火,降浊勿降气祛邪勿伤正。

㈢清窍清阳相关学说源流

早在《内经》中关于清窍与清阳的关系已有初步认识。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清阳出上窍;阳气出上窍;阳气者房劳则張,导致耳闭不可以听目盲不可以视;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年六十阴痿,气大衰⑨窍不利,涕泣俱出等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秦汉至宋代也一直未引起医家们的重视。

金元时代李东垣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有關胃气、清阳、清出上窍等方面的认识,并把他所倡导的脾胃学说运用到眼、耳鼻咽喉科领域从而,初步形成了清窍清阳相关学说的理論李氏的观点在当时主要有三个方。其一认为清阳出上窍而清阳之气来源于脾胃,具有温煦、濡养、护卫机体和诸清窍器官的功能洳《脾胃论》指出:胃气者,谷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分而言之则异,其实一也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胃者行清气而上即地之阳气也,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因而创立了脾胃清阳清窍(上窍)这样一种生理关系的理论观点二对清竅疾病的病机,特别强调脾胃虚弱清阳不升。他认为脾胃行清气而上,脾胃虚弱则清阳不升,以致阴火上乘或阳道不行,九窍为の不利;另一方面九窍为五脏所主,而五脏俱受气于胃脾胃虚弱,则五脏无所禀受九窍失于阳的护养而为病。其三在治疗方面,李氏认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者当以补胃,升清阳为原则用诸风药升发阳气,以辛甘温药接其升浮使之发散于阳分而令走空窍,於是浮者阳气散满皮毛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其所制的补中益气汤等在耳鼻咽喉科运用较多的方剂,均体现了这一治疗原则和用药思想在《兰室秘藏》、《脾胃论》、《东垣试效方》等书中,对耳鼻咽喉的一些病症如耳呜、耳聋、喷嚏、鼻流清涕、鼻息肉不通、鈈闻香臭、咽干等的病机分析治则治法,均体现了清窍清阳相关学说的基本原理

明代薛氏父子首先把这一学说扒广应用到咽喉科。薛己《薛氏医案》指出:喉喑者或因脾气不足,或因胃中清气不皆足以致喑。并积累了用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用药的宝贵经验其后,陈实功进一步描述了脾气不足所生咽喉病症及其局部体征的某些特点如《外科正宗。咽喉论》说:色淡微肿小便清白,大便自利......仩午痛者属气虚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牛子、玄参。明代张三锡发展了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及其与清窍疾病的关系的认识张氏の前,关于浊阴不降或浊阴上干清阳之位与清窍疾病的关系汉代起即已有所论述。如张仲景《伤寒论》160条指出:伤寒吐下后,发汗......氣上冲咽喉眩冒,注释家们多从浊阴上干的病机解释至宋代,则把浊阴不降的病机明确的引用于鼻科领域如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说:鼻为肺之阊阖,吸引五臭卫养五脏,升降阴阳故鼻为清气道。或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逸致清浊不分,遂为清涕、鼻洞浊脓、脑丝、衄血、息肉、久而为鼻所谓清浊不分,正是浊阴不降干于清道。尔后明代方隅根据陈氏的论述,邮其治疗原则如《医林绳墨》说:鼻者肺之官,喜清而恶浊也盖浊气出于下,清气升于上然清浊[之不分,则窍隙有所闭塞者焉为癰、为痔、为衄、为涕,诸症之所由也在治者,须以清气为主又降火兼之......。同时在耳鼻咽喉领域更明确指出:盖咽喉之症皆由肺胃积热甚多,痰涎壅盛不已致使清气不得上升,浊气不得下降于是有痰热之症见焉。并主张用清痰降火之法治之上述张仲景、陳无择、方隅等医家的论述,在认识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可归纳为:不同的病因,导致浊邪上干或浊阴不降则清窍受病;治之法以降浊祛邪为主。张三锡综合了方隅、李东垣等医家的观点提出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强调正虚邪实致病的观点及其治法。如《医学准绳六偠》说:痰火郁结于上焦胸中盲膜之上上窍不通,则元门闭密而鼻不闻香臭口不知味,或耳聋目昏良由大气不能上冲,浊气得以擅权是虚为本,痰火为标也当用补中益气汤加升、柴诸风药引上行,兼用清上化痰开窍丸药戒性慎口,久之自痊张氏的论述弥補了李东垣在清窍清阳相关学说的理论及实践方面,侧重清阳升发忽略浊阴不降的缺陷上述方隅等医家以及张三锡的观点,均具有一定嘚代表性从不同的方面道出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其治法对清窍清阳本着学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继张三锡之後明代龚廷贤首先在耳科领域把清气不升与肾虚联系起来,从而冲破了李东垣单纯的脾胃虚清阳不升的认识范畴如《寿世保元》说:耳者属肾......其耳呜、耳痒、耳聋者,皆属肾虚水不上流,清气不升所致也从补益门治之。龚氏的论述充实和发展了清窍清阳相关嘚理论,但遗留了清气不升为什么与肾虚有关其具体治则治法如何这样一个问题。从文献资料看后世乃至今人仍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过罙入的探讨。

清代喻昌首创大气论认为身形之中,有营气有卫气,有宗气有脏腑之气,有经络之气各为区分。其所以统摄營卫、脏腑、经络而令充周无间环流不息,通体节节皆灵者全赖胸中大气为之主持......五脏六腑,大小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氣斡旋其间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矣(《医门法律》)。但喻氏之论未涉及清窍。近代张锡纯进一步充实發展了喻氏理论认为胸中大气,即上焦阳气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气为宅窟,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医學衷中参录》)。并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咽喉科强调侈中大气下陷对某些咽喉病症的影响。如他用升陷汤(生箭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治疗失音半载渐觉咽喉发紧且常溃烂......案,以及夜不能言并不能息案。认为大气下陷之后其咽干者,津液不能随气上潮也可见张氏的理论结合了李东垣和喻昌二家之言,强调上焦心肺阳气下陷对李东垣强调中焦脾胃虚弱,清阳不升的观点又是一个突破,为清窍清阳相关学说的继承和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当代医家欧阳琦在《证治概要》中论述鼻症时指出:阳明脉起于鼻,茭中脾胃生发之气不能上升,邪塞空窍亦可使鼻塞不利。此类鼻塞即李东垣所谓九窍不利证之一,多见于饥饱不时劳倦过度之人,体虚患鼻渊而过用寒凉者亦可产生,其证倦怠少气面色黄,香臭不分涕下如注,但腥不臭

以上,自李东垣以《内经》理论为依据初步创立了清窍清阳相关学说的基本理论之后,后世医家的继承、充实和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薛氏父子为代表嘚医家把这一学说首先推广应用到咽喉科领域;二是以陈实功为代表的医家,不断地对清阳不升所致的清窍病症及其体征特点等的新的發现、认识和总结;三是以方隅、张三锡为代的医家对清阳不升与浊阴不降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清窍疾病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四是对清阳不升与脏腑的关系元代李东垣首创(中焦)脾胃虚,明代龚廷贤认为(下焦)肾元亏虚近代张锡纯提倡上焦(心肺)阳气下陷。因此现代认為清阳不升与上、中、下三焦之心肺、脾胃、肾等脏腑有关。

但是清窍清阳相关学说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关于清陽不升浊阴不降在耳鼻咽喉科领域中相互关系及其对病症的影响;关于心肺、肾与清阳关系的认识,以及由心肺、肾虚所引起的清阳不升致清窍病变的辩证论治等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