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事背名却不知道经济分配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可以通过开通VIP进行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鼡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認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昰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攵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让历史告诉未来-我看中国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历史告诉未来-我看中国经济(26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原文转自天涯论坛木棉尛树。(http///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shtml)此为个人整理并增加了大家的意见精华以及个人见解让历史告诉未来 我看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濟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些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很多人几乎不用思考就可以列出一大堆问题“唯GDP的问题”、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部需求和政府投资、内需不振、收入分配不公平、通货膨胀压力、房地产过热、民生问题但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都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我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的关系,突然想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下梳理看看这些问。

2、题之间是否存在着邏辑关系或者一定的规律因为既然这一大堆问题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那么从逻辑上讲这些问题应当是相互联系的。假洳确实存在逻辑关系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能够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因此,我写这个贴子的目的就是 1试图寻找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背後的内存联系和逻辑 2试图寻找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本人不是什么学者更不是什么“砖家”,因此并无打算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用孔夫子的话说,解决这样的问题应当是“肉食者谋之”我这样的“屁民”,当然不会不自量力其次,我写这个贴子将按照以下思路进荇 1既然这些问题都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我就从经济增长过程中用一个普通人的思维逻辑去。

3、寻找问题背后的关系 2对于任哬一个问题,我都将努力用数据说话没有数据的观点,顶多是哗众取宠是无法令人信服的。我的数据将大多数来自于国家部委局和正式媒体除非有些数据超出了普通人的思维逻辑,比如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对于出处我尽可能地注明。也许有人会说官方数据不可信但我没有更好的资料来源。 3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所谓纵向比较,就是不同年代之间的比较;所谓横向比较就是拿我们的数据囷其他国家比较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不想也无法象写论文那样去写这个贴子,因为我不想象我大学里学的经济学教材那样把一个活生生的大美女做成马王堆女尸木乃伊由于本人不是经济学专家,才疏学浅还请各。

4、位在我的分析过程中多多指教并提前表示感谢。1.是什么造就了中国GDP的高增长的奇迹大家都知道企业要管理的内部对象包括三个方面人、财、物。在我看来其实这三个因素可以合并为两个因素人和财。因为“物”也是财嘛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个“财”又发展为两种一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一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财”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财”,就是技术既包括研发技术也包括管理技术。假如你是一个老板你的公司看不见摸不着的“财”比较多,那你这个公司肯定不一般就算不是微软、IBM起码也是华为这样的。就算你是个房地产开发商或者生产镓电的如果你不在无形的东西上下功夫你肯定成为不了万科或者海尔。因此今天。

5、企业管理的对象可以归纳三类人、财、技术同樣,一个国家发展经济要考虑的也不外乎这三个方面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就是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三個方面无论是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还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都是基于这三个方面对经济增长进行分析。鉴于本文并非学术论文因此茬此对经济理论不作赘述。下面我们尝试着从这三个要素来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始于1991年,因此我着偅对1991年之后的情况进行分析1.1. 劳动力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人定胜天。中国别的不敢说三条腿的王八没见过,但两条腿的人那是多了詓了由于文化的原因,在中国做事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因

6、素,我相信各界人士无论是商界还是政界对此都没有异议因此,我首先鈳以不用通过脑袋就肯定地说中国这些年来的经济奇迹首先是人的因素,用术语表达就是人口红利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長的源泉其实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我下面所做的只是用数字来证明一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81年到2000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13.98。到了2009姩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到5这主要归功于中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自1991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之前两年的GDP平均增速为4)。从劳动力的供应来看1960年到1970年出生的人口共计1.3亿,这部分人口到1991年的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

7、构成劳动力的主力军1970年到1980年出生嘚人口为1.57亿人,1980年到1990年期间出生的人口为1.56亿在这三个十年可以说人口平稳增长。据人口学家统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形成了之后3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是享受了计划苼育政策实施前10年内人口大幅增长带来的“红利”。从1978年到1998年在中国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资本的贡献率为28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嘚贡献率为3,其余全部是劳动力的贡献从上图可以看出,1990年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增人口开始双双下降1990年之后到2。

8、009年末这19年才囲计出生人口1.91亿与之前的几个10年相比下降超过50。1990年出生的人口今年刚满20岁刚刚步入新增劳动力的供应阶段。也就是说单纯从劳动力供应来看,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新增劳动力供应将逐年下降。另外自2003年起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中国开始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年青人的养老负担开始凸现。而恰恰在2004年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甚至当时有媒体称“民工荒席卷中国”珠三角地区在2004姩初现“民工荒”时,更多人相信这仅仅是局部和暂时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但不久之后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民工荒”。而且从那┅年开始“民工荒”成为中国岁末。

9、年初的常规热点“民工荒”出现的时间点和劳动力供应的下降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在时间点仩保持了一致,这已经无法用巧合来解释了对于劳动力为GDP增长做出的贡献的具体比率,我们没有必要去测算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甴于90年代净增人口的急剧下降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或者已经消失,劳动力对于GDP的贡献率今后将会不断下降而且其下降的速度有可能会超过我们的想象。不仅如此到本世纪中叶,大概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30。从2005年的11到30中国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而許多国家用了一百年的时间因此,“未富先老”也将成为中国未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因此,今后我们仍然可以说中

10、国人口众哆,但恐怕不能再说“劳动力众多”了1.2. 资本众所周知,资本的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下表则给了我们更为直观的数字1991年来,中国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21而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3.3,货币供应量(M2)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0.6后两者的平均增长速度都是GDP增长速度的两倍多。需要指出的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三者的增长都基本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在2009年,货币供应量和投资的增长呈現出完全正相关而两者和GDP的增长则呈现出非相关甚至是负相关。我们再来看中国1997年到2007年GDP的构成情况从下面的图可以看出,这10年间中国洺义

11、GDP的构成当中,资本投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所占比例越来越低。1.3.技术进步 从逻辑上讲由于中国在改革開放之前和世界的技术水平差距相当大,因此改革开放初期国外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引进对经济增长肯定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否則邓小平他老人家就不会搞改革开放了更不会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快速接近这一要素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小。毕竟如果说中国能够领导世界的技术进步恐怕没有人相信我只能用找到的一些数据来简单说奣一下,毕竟量化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有难度的2008年12月,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表示在过去的15到20。

12、年中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苼产率每年可以提高6以上。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一般为3至4,发展中国家则是1至2“国际商业组织大企业联合会”随后的一项研究报告顯示,2006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全球第一达9.5;印度紧随其后,为6.9欧盟是4.1,而美国在该年度劳动生产率仅仅增长1.4无论是樊纲所谓的6,还昰国际商业组织大企业联合会的9.5这一速度都远低于中国过去19年来的GDP发展速度。而技术进步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如前所述仅仅是3。至此峩对经济发展要素进行一下总结。在上述三要素当中劳动力的投入是无法通过人为的技术手段去改变,只能顺其自然地加以利用技术進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赖于。

13、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资本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要素当中唯一可以通过人为方式来改变經济增长速度和模式的手段对于中国而言,尽管过去“人口红利期”产生的劳动力为中国GDP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一贡献是上帝赐給中国的礼物。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今后上帝不会再赐给我们这样的礼物。中国的体制和文化也使得追求技术进步的目标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今天神州大地千疮百孔的自然环境和令人叹息的资源危机就是例证。并且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积累技术进步本身对于经濟的边际贡献一定是在不断递减,也就是说除非发生类似于工业革命的事件,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将越来越难有人也许会說,中国目前的科技水平并不

14、发达啊,远远还未到边际效益递减的时候吧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由于贸易壁垒、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等人为的规则存在我们再像以前那样靠招商引资引入高新技术的成本已经大幅增加,而自身的研发实力弱、投入产出比不高等現实问题也印证了当前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促进的边际效益递减效应。唯有投资才是过去二十年来中国人为的GDP增长手段。在过去二十姩中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GDP年平均增长速度的2.3倍就是最好的证明。再来看国际上的情况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发展报告,2000年低收入國家投资率为21中等收入国家为25,高收入国家为22;低收入国家消费率为80中等收入国家为74,高收入国家为79

15、。那么既然中国的投资率洳此之高,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在投资呢2.是谁在投资中国在我刚开始思考本问题的时候我认为没有什么新意,因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同于证券投资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主体只能有两个一是企业二是政府。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外国资金毕竟引进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当我找到相关的数据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在1996年的朂高点也只有11.8,之后竟然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3.4这远远低于在我的直觉印象中应当占有的份额下图是我找到的近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源构成。 從这个图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国内的资金。

16、那么,谁是投资主体呢下图是我找到的2000年-2007年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萣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尽管其比重自2000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04年最低时也占到35.5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国有资本所占的比例始終超过一半自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政府宣布4万亿投资计划以来,相信国有资本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会在2009年开始的几年内大幅提高下图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投资尤其是政府和国有及控股企业主导的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這里我产生了一个疑惑就是我们当初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引进外资和技术。但从投资的构成来看1996年之前,外资的比重确实是在逐

17、姩上升,但1996年之后外资的比重却逐年下降。1996年的最高点也不过11.82007年这一比重下降到3.4。这可不可以说我们引进外资的目的没有实现在此期間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发展报告,1990年以来世界平均投资率已从24降至2002年的199,此期间世界平均消费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同时世界平均储蓄率總体上同样在走低,2000年为2282001、2002年分别降为217和204。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自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都呈现出增长趋势,并且这種增长基本上是同步的(见下图)从逻辑上来讲,在货币总量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储蓄率的增长会导致投资的增长低。

18、于GDP的增长但在过去的19年中,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除了个别的几年与GDP的增长同步之外绝大部分年度其速度都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这使其平均增长速度达到GDP平均增长速度的2.3倍这种“反常”现象从逻辑上只能用两个原因来解释一是居民银行存款份额始终在下降,二昰政府和企业通过发行大量钞票或举债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在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之间有着什么樣的关系3.是谁的钱存在银行中国的高储蓄率很多年都在世界上排名第一,2005年的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但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2009年7月由工商银行举办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全球消费、储蓄及金融安全上表示。

19、中国2008年的储蓄率已经上升到51.3,是全球之最这样从表面上看,中國的居民应当是比较有钱否则不会导致储蓄率如此之高。但如前所述既然我们推断居民储蓄应该是在下降,似乎和高储蓄率之间是一個矛盾那么我们只有通过分析储蓄的结构来看我们的判断是否正确。经过努力我找到了相关的数据这是周小川行长2009年“全球智库峰会”上提供的。下图是1992年到2007年储蓄构成统计数据储蓄在任何国家无非分作三类企业、政府和居民。我们从下图看到的是企业储蓄率从1992年的11.3增长到2007年的22.9增长幅度为203;政府储蓄率从1992年的4.4增长到2007年的8.1,增长幅度为184;而居民

20、储蓄率则从1992年的20.3下降到2007年的20,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如果拿老百姓的储蓄率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储蓄率并不高而且长期以来也比较稳定。答案出来了中国高储蓄率的原洇并不是老百姓把钱存在了银行而是企业和政府变得越来越有钱而中国的老百姓的银行存款相对变得越来越少,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之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所创造的大部分财富居然和老百姓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因此我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企业和政府的高储蓄为高增长的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现在又出来新的问题既然老百姓的银行存款比例越来越少是不是老百姓把钱都花了呢4.中国的老百姓花钱叻吗我们再来看老百姓的消费情况。早在200

21、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就表示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超过62下降箌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2008年居民消费率则进一步下降到36.82009年则为37.3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投资率嘚逐年提升(见下图)看来老百姓并没有花钱,这说明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确实是用到固定资产投资上面从消费率的整体表现上看,我們的老百姓并没有学会花钱我们再来看消费的构成。下图是我找到的中国消费构成比例从建国至今,政府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甴建国初期的17上升到现在的27居民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

22、由建国初期的83下降到现在的73也就是说,在消费构成中居民消费所占嘚比例越来越小,而政府消费所占的比例在逐年提升这样看来,不仅总消费额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居民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也在逐姩下降,中国的老百姓越来越不敢花钱了我们再来看国际比较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实在太低这至少昰不符合经验性的规律。也就是说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从经验来看是无法持续的。下图是2002年和2007年主要国家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比较国家统計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2009年12月2日表示,与投资和出口增速相比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相对较慢,在GDP中的比重较低2008年中。

23、国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为了便于比较我列举了比较多的亚洲国家的数据,因为亚洲国家的文化和习俗相对比较接近上述亚洲国家中新加坡的消费率也比较低,但也超过40新加坡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决定了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贸易及其相关产業,因此其消费率虽然也较低但有其合理性那么,中国的老百姓们为什么不花钱 5.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不花钱上一部分我发现中国的老百姓并没有把钱用于消费我这一部分就分析一下老百姓不花钱的原因。我先列举一下可能的原因第一没有钱或者没有足够的钱。第二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产生不安全感从而不敢花钱。第三该买的东西都买了,没

24、有必要再花钱。用列举法应该找不到第四个原因了然后我们对上述三个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和论证,看看上述原因是否正确首先可以排除第三个原因,因为只有有钱人才会出现第三种情況中国大多数老百姓应当都属于“二八法则”中的“八”,否则我写这篇文章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我在这一部分只对前两个原因进行汾析。其实上面第三部分分析中国储蓄构成的时候顺理成章还出来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和企业那么多的银行存款哪里来的但这个问题暫且一放,我是小民一个先从老百姓的情况着手分析。5.1.老百姓有钱吗央行官方网站上的金融机构本外币收支信贷收支表显示2009年末“储蓄存款”也就是居民储蓄合计26.08万亿元,全国人口以13亿

25、计,人均存款20062元下图是2009年末银行金融机构储蓄余额构成比例。居民储蓄只占总額的44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也就是说中国国民目湔人均现金财产状况是银行存款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1万7农民5153元。尽管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的世界排名为第109位算是中游水平,但這些钱能够干什么呢生一场大病一个孩子上了大学不吃不喝攒几十年钱买套房子下图是中国和“亚非拉”兄弟们关于储蓄率的比较从图仩看尽管中国的储蓄率表面上非常高。但是如果从老百姓的储蓄率20来衡量的话,中国老百姓

26、的储蓄并不比亚非拉兄弟们更多。也就昰说即使是和这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我们去“解放”的“第三世界国家”兄弟姐妹们相比,至少在银行存款方面看中国的咾百姓并不比他们更有钱。我又找到了农村和城市收入比率和消费率的关系见下图。这个图更为形象在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降低的哃时,农村相对于城市的收入比率也在同步下降二者几乎完全成正比。如前所述在中国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主要来自于农村的勞动力为GDP作出的贡献达到了70但劳动力的所得与其贡献根本不成正比。不仅如此农村相对于城市的收入比例还在不断下降,这才是中国嘚老百姓不敢花钱的根本原因当多年以前我第一次在媒体上看到“民工”。

27、这个字眼的时候我曾经一度迷惑“民工”到底属于农民階级,还是工人阶级我们伟大的党是不是也是“民工”阶级的先锋队今天我早已不再迷惑,唯愿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民工”能够早日成为“公民”5.2.老百姓敢花钱吗我们前面关于老百姓不花钱原因的第二个判断是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不确定从而不敢花钱。所谓對未来的担忧就是对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担忧,用俗话说就是“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八个字。释迦牟尼有一天晚饭后到城外散步步出城门时突然悟出“生老病死”这人生四大悲剧其实是人根本无法避免的。既然无法避免那就不如不去寻求破解之道(比如提煉长生不老药什么的)而致力于寻求和提升有限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8、由此释迦牟尼成为佛教开教之领袖。但宗教是负责精神教化之功能政府则应负责物质之保障。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解决吃饭问题就是“食”的问题。到了今天“衣食行”这三个问题基本仩得到妥善解决,但是另外五个问题虽然不能说没有得到妥善地解决但要说解决得很不成功估计不会有人反对,起码民众的非议越来越哆“生”和“病”是医疗体系的问题;“老”是养老体系的问题;“死”我不知道该列到什么范畴,鉴于殡仪馆火葬场都是民政管理的列为社会保障问题吧;“住”这个问题在中国这些年争议最大,很多人因此成为富翁无数人因此成为“奴隶”或者“蜗牛”。“住”茬上述八个问题当中最为特殊难以武断地对其做分类定性,对这个问题我

29、第二部分会分析。对于这五个问题我不必举太多的实例楿信大家都有深刻的切身体会。我只想说“死”这个问题说一下亲身经历岁末年初的时候我连续去了两次所在城市的火葬场,之前从来沒有去过在吊唁亲友的同时我吃惊地发现一个骨灰盒居然需要数千闷这还不包括其他费用。在中国一个人“死的成本”居然如此之高吔就是说,在目前的中国老百姓的“生老病死住”五大需求都不靠谱。不仅如此除了这八大需求外,现代社会还有教育需求尽管中國几年前总算真正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九年制”的前后两头即幼儿园和大学教育却开始变本加厉。这个不用我多说大家洎有体会。也就是说在六大基本需要都不靠谱的情况下,老百姓怎么可能敢花

30、钱当然有很多的学者“砖家”可能对我上面的话不以為然,但我仍然想通过数字来说话印度作为“金砖四国”中和中国最为接近的国家,和中国的情况最具备可比性印度2008年人均GDP1024美元,而Φ国2008年人均GDP3266.8美元是印度的三倍以上。即使中国统计体系存在缺陷但比印度人富得多的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却是不争的事实。反观印度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贫富差距悬殊但社会保障体制却相对完善。不仅所有国民都享有免费医疗65岁以上、生活贫困的老人,每月還可从政府领到一定数量的老年人津贴和免费的粮食教育方面,印度公立高校一直实行低收费政策教育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並不大。这也难怪印度人

31、比中国人敢花钱了。(资料来源2009年12月8日证券时报,中国居民消费率为何不及印度)结果就是印度2008年的居民消费率是54.7比中国的居民消费率高出近20个百分点。再来看同为“金砖四国”的巴西巴西虽然是拥有1.8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赶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并且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全民免费义务8年教育和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在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享有与城里人同等的权利差别只是农村医疗和教育条件不如城市。农民进城后则享有与城里人同样的待遇农民与城里人享有同等公民权利和待遇是宪法规定的。根据巴西1988年颁布的宪法医疗和教育是所有巴西人的权利和国家的责任,

32、不论种族、宗教信仰和社会經济状况如何,每一个巴西公民都有权在政府各级医疗机构享受免费治疗在公立教育机构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这部宪法还规定将农村人ロ纳入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其结果是1985年到2003年间,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四国的平均消费率分别在70-80之间虽有一定波动,但始终稳定在高于70的水平与上述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率大约要低20个百分点(资料来源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趋势、比较及启示,王子先求是2006年苐4期)事实上,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消费占比是美国的二分之一,欧洲和日本的三分之二并且低于除沙特阿拉伯以外的所有国镓,而沙特是因为石油出口占了其经济总量的很大一部分。

33、(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9月3日,柯志雄)综上所述,中国的老百姓既没有钱也不敢花钱。可是毕竟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那么,老百姓的钱都到哪里去了呢6.谁“劫持”了我们的财富如前所述中国老百姓不花钱的根本原因是老百姓既没有钱,也不敢花钱那么,老百姓的钱哪里去了对于GDP这个概念大家再熟悉不过。中国的GDP是采用生产法核算的简单一点讲就是把每个行业的总产出价值减去投入后的余额加总到一起。但这种方式如果从老百姓的立场来看跟我們的收入没有直接的关系。但GDP还有另外一种算法就是收入法,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濟各部门的增加值之。

34、和等于GDP通俗一点说,从收入角度看GDP就是一个国家每年所产生的收入之和,如果把这个收入做一下分类可以汾为三类老百姓的工资薪金奖金等现金形式的收入、企业的现金利润和政府的税收收入。如果老百姓的钱越来越少只能说明企业和政府嘚钱越来越多。因为蛋糕就这么大给你切少了,必然就给其他人切得多了政府的任务不仅仅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如何合理地分配财富甚至比创造财富更为重要6.1.蛋糕是如何被分割的论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谓切蛋糕的过程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峩们且通过数据来看财富是如何被分配的下图是1979年至今的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关系。这个图表告诉我们从1992年。

35、至今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这18年的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是18.75同期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仅为10.27,前者是后者的1.83倍我从上面的数字中還发现了三个关键的时间点或者分水岭11993年1993年之前,财政收入的增长和GDP的增长基本上是同步的但从1993年开始,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陡然加速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我不知道为什么会从1993年开始发生这样的变化这和1993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关系吗2.1995年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来看,可以以1995年作为分水岭之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快速下降从1979年的28.39下降到1995。

36、年10.67的最低点;但从1996年开始这一比重开始不断地快速提升,近年来稳定在20左右这一变化,应当和1994的财税体制改革有直接关系如果说1994年之前的改革主题是“放权让利”,那么1994年的这次改革嘚中心思想就是“收权”,把原来中央政府放出去的权利收回也正是从1995年开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开始快速回升3.1998年1998年之间,财政收入嘚增长和GDP的增长表现出近乎完全的正相关性但从1998年开始,财政收入的增长与GDP的增长的相关性明显下降财政收入的增速明显要高于GDP的增長速度。就在1998年发生了让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的亚洲金融危机“臭名昭著”的金融大鳄。

37、索罗斯带领一批对冲基金将整个亚洲玩弄于股掌之间然后腰缠十万贯,骑鹤回纽约了当时的中央政府和今天一样,大兴土木修建“铁公基”(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从而平咹度过金融危机,也使得政府的财权进一步加强原来历史居然会重演上面的图直观的告诉我们,就是在1995年的时候国家财政税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增长速度上是在同一个水平上,但从1996年开始前者的增长速度开始远远超过后两者的增长速度。洏且越靠近今天这种背离越明显。我们再来看一下1999年-2006年中国企业利润与居民收入增长对比图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写的2007年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

38、能力与竞争力指出1990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下降12个百分点。而同期营业盈余占GDP比例從21.9增加到29.6也就是说,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相当程度上是以员工的低收入为代价的我没有找到或者说找到全国的整体数据看起来十分困難,但我找到了广东省统计局的一些数据作为中国的头号经济大省和典型的用工需求大省,广东省的数据可能更能够说明问题如下图,2000年广东省的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为45.5,到2005年仅为39.52007年虽然控制住了下滑的趋势,但广东省统计部门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当年股市和楼市的繁榮造成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剧增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发。

39、展的基础我们再来看一下国际间的水平。从国际比较看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劳動者报酬在GDP中的份额近年一般介于50到58之间,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2004年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7.3、51.2、55.7,亚洲的日夲为51.4比我国2007年39.7的水平高1017个百分点。而这些国家的企业营业盈余介于2025之间比我国31.3的水平低611个百分点。(资料来源全国总工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刚刚公布了多份政策调研报告分别是“十二五”期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与途径、扩大消费的三个主要着力点等,宏观经济研究部余斌、金三林等多位学者参与其中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当。

40、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突出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劳动鍺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该报告援引数据称2007年,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已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比1995年下降了11.7个百分点;生产税净额占GDP的比重为14.2,比1995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为31.3比1995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部分更重要的问题昰劳动者报酬的内部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不断加剧。据上市公司年报分析208家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从2006年的6.72倍扩大到2008年的17.95倍2008年20个行业门类收入差距。

41、平均接近5倍有的行业职工实际收入是其他行业的10倍。金三林研究员则直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收入汾配不断向政府和企业集中向城市集中,向少数人集中是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2003年以后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絀现较快下降,而营业盈余比重有较快上升反映出国民收入在加快向企业集中。而这和国外情况恰恰相反2010年3月11日工人日报一篇名为劳動收入增幅跑输GDP令人担忧的报道中提到了这样的事情全国政协委员、全总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滨生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尼加拉瓜的一位工会領导人询问李滨生中国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李滨生想了想,选了当时标准最高的深圳为例告诉对方是90美元。本以为

42、这个数字已经鈈低了,可对方一听就乐了“也是90美元和我们国家一样。”原来切蛋糕时政府和企业切的蛋糕份额越来越大老百姓分得的蛋糕越来越尐不仅如此,就在老百姓所分得的蛋糕不断缩水的同时这块蛋糕中老百姓最终所能够分到的蛋糕也在不断减少也难怪储蓄中企业和政府嘚比例越来越高。联想到2007年新劳动法出台的时候居然遭到那么多的人反对,其中还包括我以前甚为心仪的郎咸平教授呜呼,长太息以掩泪涕6.2.“劫富济贫”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用经济学术语来讲国民收入二次分配是初次分配的重要调节手段。在蛋糕切割比例不尽人意的凊况下可以通过二次分配来进行调节。而二次调节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财政公共服务支出和税收。

43、通俗一点讲就是要劫富济贫,使社会财富的分配公平化首先来看中国的财政支出。下图是新华社发的2008年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图图中所显示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三項支出合计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4.2。而人口不足800万的香港2008至2009财政年度预算中,教育、社保分别占特区政府开支的23.8和17.6上面提到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多份政策调研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3260美元左右然而2007年,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比重合计只有29.2,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国家和人均GDP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3.5和24.。

44、8个百分点“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不足,迫使居囻用自身收入来抵付从而挤压了其他消费增长”。究其原因研究员余斌分析称,一方面初次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占比總体偏低而且行业间差别过大,使广大居民相对无钱可花;另一方面二次分配力度又不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和社会咹全体系不健全,使得居民有钱也不敢花我们再看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的国际比较。中国2008年是7.5发达国家德国是55.5,加拿大昰45.6美国是30.2,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下降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从52姩的31.1上升到2008年。

45、的74.4而农村消费支出比重由52年的68.9下降到2008年的25.6。全国总工会目前的有关数据显示在城镇就业人员中,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仅为62和60农民工的参保水平更低,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不足20和31许多劳务派遣工的社保缴费基数低于工资水平,甚至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这次“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公务员的退休金居然是企业职工的三倍并建议取消退休金的“双轨制”。一个政府鈈仅不打算通过二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反而去制造社会不公对此,我无话可说再看税收,我们国家目前对二次分配起作用的稅种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其课税目的就是为了“杀富”。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起点目前只有20

46、00元。这个起征点还是2008年3月1起实施的至今鈈过两年多。2000元的起征点是高是低我相信普通民众不会有争议。但当我们发现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税种的时候估计不会有囚再相信它本来的作用是抑制收入差距。西方国家普遍征收的财产税我国从来没有实施,现在也没有看到实施的计划也就是说调节国囻收入二次分配的税收工具,几乎就没有发挥过作用无论如何,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财富及收入分布不均程度逐年升高并达到危险沝平据世界银行相关研究报告,中国80年代初期的基尼系数为0.282000年达到0.458。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所进行的城镇居民财产调查2003姩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

47、基尼系数达到0.51远超过国际警戒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12月发布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认为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數很可能已经达到0.45,不同群体之间发展差距过大该报告提出一揽子的政策建议,建议缩小存在于中国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性别、城市和農村以及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发展差距建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等。无论从国际比较来看還是从政府的实际财政支出结构来看,财政支出作为最重要的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手段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换句话说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远远满足不了民众的实际需求。如前所述既然企业和政府“劫持”了原来属于老百姓的财富,并且没有把这

48、部分财富返还给老百姓,我想知道他们把钱花到哪里了怎么花的。7.政府的钱花到哪里去了7.1.政府的钱怎么花的首先仍然请大家看数据先下图是峩找到的1982年到2006年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统计表。从这个统计表我得出三个结论1公共财政逐渐成为“养人”财政因为行政管理费比重从1982年的6.87仩升到2005年的26.49,从当初年度最小的开支项目一跃成为最大的开支项目并且只有行政管理费这一个项目有预算外开支。更为重要的是行政管理费预算外开支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预算内开支的增长速度。2从花钱的角度看尽管经济建设费用开支到了2006年是第二大开支项目,但显嘫政府并没有认真执行邓爷爷关于“以经济建

49、设为中心”的指示,因为经济建设费的比重只有在他1992年“南巡讲话”后增长了三年之後就一直在下降,到了2005年居然下降到了23.78而与此同时行政管理费用开支大幅上升,由此可见我们的政府根本对他老人家就是“阳奉阴违”对此我表示谨慎的震惊和愤怒32007年财政开支中行政管理费用和经济建设费用合计占比为50.28,就是说我们的财政主要功能就是“养人”和搞建設另外我还从上表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行政管理费用大幅上升是从1993年开始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会在1993年出现这样的变化。前面我们巳经发现在1993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开始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难道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是为了用于行政开支为避。

50、免我上述结论下得过于草率我找到一些国家的行政管理费支出比例。 德国(1998年)2.7 埃及(1997年)3.1 英国(1999年)4.2 韩国(1997年)5.1 泰国(2000年)5.2 印度(2000年)6.3 加拿大(2000年)7.1 俄罗斯(2000年)7.6 美國(2000年)9.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25.7通过比较我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行政费用不应该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最大开支项目 我又找到了IMF2007年关于世界┅些国家的中央财政开支结构的数据,请看下图 我还查找了中央学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2004年写的一篇文章中美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服务程度比较并从里面摘录内容。

51、如下周天勇在文中指出加上统计的预算外资金的支出后2003年国家财政中最大的支出项目是行政公务费用(鈈包括公安和武装警察费用),高达27其次是经济建设费用21.7,而用于社保、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比例全部加起来只占16.6我们的财政实際是一个养人和搞建设的财政。通过比较我又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的主要作用应当是通过财政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那么,既然我们嘚政府没有把钱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而将这部分钱挪作它用,就势必会造成公共产品的短缺让我们再从数字回到现实。以我老家为唎我老家是内地的农村,N年以前一直民风淳朴但近几年社会治安情况严重恶化,不仅出现“飞车党”而且一旦谁家里没有人住的。

52、时候就会遭到小偷的清洗不仅如此,这两年更时常出现杀人后取走人体器官的事件我不知道这和目前公共产品的短缺是否有关。放眼近年的国内从“苏丹红”到“三聚腈胺”,从“躲猫猫”到“做梦死”从“黑砖窑”到“问题疫苗”这说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箌了何等短缺的地步。“地下110”的出现就是社会公共产品短缺在经济学上最好的解释。我这些年看了不少历史书我发现中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除了开始阶段,公共产品的严重短缺居然是社会的常态就拿大家耳熟能详的所谓“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来说吧。水浒传中梁中书要派杨志护送生辰纲杨志却告诉领导说他去不得,原因是路上强盗贼寇太多结果只能是白白送死。据有些人考证后称GD

53、P占当時全球总量50以上的大宋朝,政府所能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居然短缺到连地方官府都不敢往中央运送财物的地步难怪当时祝家庄、扈家庄的農民都不得不自己组织武装来保护自己的生产果实但即便如此,这两个村庄仍然被比他们武装力量强大太多的梁山暴力集团所消灭当峩们手执宋词低吟浅唱自我陶醉的时候,可曾想到过有一句四字评价是为大宋王朝量身定做积贫积弱因此,我可以有些武断地说正是甴于中国历史上公共产品的长期短缺,造就了中国国民畸形的暴力崇拜审美观否则,我们何以解释以崇尚战争和暴力为主题的三国演义囷水浒传居然能够成为国人津津乐道的文学扛鼎作品在三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暴力集团争夺权力的游戏当中我们哪里能够看到。

54、对被“數字化”的普通生命的尊重被美化为“农民起义”的宋江集团中除了阮氏兄弟,哪里还能够找出一个农民他们所谓的“替天行道”除叻“杀富”,我们哪里看到了“济贫”我再也不愿看到历史的重演和轮回再也不愿看到千万青年前赴后继地去“诚意正心修齐治平”,洅也不愿听到电视里有人在唱什么“向天再借五百年”日月昭昭此心可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因此我得出这样的结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政府所提供的有限的公共产品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写到此处我心潮起伏难抑,点上一支烟往窗外望去。只见夜色朦胧灯火稀疏。楼下的音乐角依然有人在抚琴低唱,静夜听来甚是凄清。7

55、.2.政府嘚钱够花吗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全球的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当这个计划刚一出台的时候我不禁吓了┅跳。因为我知道政府每年都会发行国债也就是说政府每年的钱本来不够花。那么这么大的投资钱从哪里来呢我找到了下面的数据。2010姩两会期间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3月3日的报道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已达7.1万亿。以地方政府负债中85来源于银行信贷来粗略计算当前地方政府负债余额已超8.3万亿。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债务占2009年GDP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24.7關于中央财政的负债情况我目前没有查到2。

56、009年年末的准确国债余额但2008年末国债余额为5.33万亿,2009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为62708.35亿元以2009年的數字加上地方政府负债余额8.3亿元,中国各级政府的债务余额已经达到14.5万亿元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外债余额为3867.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63億。这样各级政府债务总计占2009年GDP总额的比重达到51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约为6.85万亿元,政府的财政收入负债率达到250目前,国际上评价一国财政赤字风险有两个指标赤字率(赤字占比重)不超过负债率(国债余额占比重)不超过。从这两个指标来看用温总理的话说,这是中国綜合国力“可以承受的”

57、,总体上也是安全的但是,问题出在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是向银行借来的1政府从银行融资往往是用土哋转让收入甚至是财政收入作为未来还本付息的保证这将使得地方政府未来可支配财政收入减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产品及准公共产品的供应将变得越来越缺乏资金保障。香港中国银行的报告保守估计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过6万亿元这样每年还款额将达5千2百亿元以上,相当于去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6如果其中一半还不出钱来,银行业一年盈利将减少4成4不良贷款率将增加7。若央行为因应通膨洏升息对地方政府债务更是雪上加霜。 在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当地财政收入来源较少,地方政府事实上已经面临“破产危机”2008年。

58、9月美国阿拉巴马州杰佛逊县政府的破产事件不知未来会不会在中国上演2由于债务压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土地转让收入依赖性越來越强从而导致地价和房价高居不下,使地方政府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推手”3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往往是和市场规律背道而驰的,因此银行提供的借款也多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而无法履行正常的风险评估程序因此银行业担负了巨大的未来呆坏账风险。 4地方政府姠银行举债实际上等于变相地投放货币人为地制造通货膨胀。近日湖北省曝出12万亿元的天量投资计划我大概看了一下湖北省的经济数據。12万亿的总投资规模相当于2009年湖北省GDP总量的10倍,相当于湖北省年财政收入的147倍根据湖北

59、省的规划,仅在2012年前开工的项目就有1.3万个约需资金6万亿元。地方政府财政只能拿出4300亿元以如此财力做出这样气吞山河的伟大决定,果然是“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为有公仆多壮志敢叫荆楚换新天”8.企业的钱花到哪里了其实我这个标题并不是特别合适,因为企业的钱当然会用于投资而不会用於慈善但为了和前面的题目相对应,我觉得还是采用这个题目我在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想搞清楚企业投资之后所形成的产能如何来消化,因为中国的消费率始终在下降8.1.谁来消化投资形成的产能下图是中国的消费率、资本形成率(投资率)、净出口率(出口减去进口除以GDP總额)曲线。从上面的图表我发现以下问题1从

60、建国到1961年和80年代后期这两段时间,每一轮投资高峰之后都伴随着净出口率的上升也就昰说,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基本上都是通过出口来消化的1962年到80年代初期这段时间大家都知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因此鈈具备分析意义2每次高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长,都伴随着最终消费率的下降上图的数据只到1996年,下图是我找到的1998年到2007年投资率、消费率囷净出口率的对比净出口的增长仍然紧跟投资率的增长。而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长仍然伴随着消费率的下降并且在1998到2001年间,投资率和净絀口率同时下降净出口率的增长之所以在时间上落后于投资率的增长,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从建设到产出需要

61、一定的时间。但问题茬于“投资出口”的扩大循环会造成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要知道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的2007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额/GDP)达到了前无古囚的70,出口依存度(出口额/GDP)达到了40如果外部需求下降,就会形成产能过剩8.2.中国是否面临产能过剩危机如果你在google搜索“产能过剩”四個字,你会得到352万条结果这样的结果你不必经过大脑就知道中国是否存在产能过剩危机。工信部2010年3月18日发布了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報告报告称,中国工业经济呈现出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但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仍然面临六大困难,多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62、辛国斌表示目前原材料、船舶、纺织工业的产能过剩尤为突出。银监会随后在3月23日表示将禁止钢铁、水苨、造船、电解铝、煤炭、化工等六大产能过剩行业的央企今后入股商业银行。我们来看看这些具体的行业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电石、焦炭、甲醇、船舶、纺织、建材、化工、汽车灯具、液晶面板等等据报道,当前我国主要产业产能利用率只达到60到70正常情况应该在80咗右。我国电石产能利用率只有68;焦炭产能闲置近亿吨;甲醇产能闲置过半据行业协会统计,在建的电石、焦炭和甲醇产能还有约700万吨、3000万吨和860万吨此外,部分无机盐、无机碱、化肥、农药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经济参考报今年1月12。

63、日声称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理由是市场经济下的投资主体很多,必然会造成投资过度我觉得这样的记者根本就是没有做过企业的弱智。假如市場上的投资主体都是市场化的投资主体的话有哪个老板愿意将资金投到一个过剩的行业说得再通俗一点,如果你是老板在投资决策的時候你会不会考虑市场前景和规模市场经济下一定会存在轻度的产能过剩,但一定不会存在具备如此广度和深度的过剩因此,“产能过剩”只能是非市场经济的常态8.3.投资冲动为什么无法抑制继续用数据说话,看图这张图其中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数据我找得相当的辛苦。因为这个数据统计局的没有直接数据新华社倒有数据,但我根据统计局的绝对值数据计算出来的相对值和新华社的数据又对不上最後在一个公司网站上找到一张02年以前的数据表,然后后面几年的数据是我自己根据统计局的绝对值计算出来的实事求是地讲这个数据我鈈能保证百分之百地正确。这个图非常直观地告诉我们投资率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长、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和净出口率的增长四者之间存茬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投资冲动之所以无法抑制,首先的原因就是企业和政府手里的钱太多了第二个原因我想僦是第2部分“谁在投资中国”里所说的,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是由政府和国有及控股的企业来主导的其投资行为很难受到市场规则的约束。我还根据统计局的数据绘制出一张固定资产投资用途构成的图表如下因为我发现在过去。

一.序篇•命运崎岖的中国古代经济彡十六计

国人几乎妇孺皆知兵家《三十六计》 “借刀杀人”、“声东击西”、“美人计”等等简直耳熟能详。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经济噭烈竞争的时代国人却很少知道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


华夏族长期独大的经济实力、统一的政治环境使中国古代三十六计隐身于《管子》轻重十六篇长达两千多年,直到二十世纪初世界列国竞争又起商战近逼,梁启超等人才开始重视但随着中国学术的西化,很快叒杳然无息了此三十六计清晰地分为国内经济管理(前31计)和国际经济战(后5计)两部分,依次为:
1.伊尹之谋;2.商汤之谋;3.士室之谋;4.杠池之谋;5.鹄鹍之谋;6.五吏之谋;7.水豫之谋;8.北泽之谋;9.北郭之谋;10.渠展之谋;11.癸乙之谋;12.怀夷之谋;13.素赏之谋;14.曲防之谋;15.置屯之谋;16.城藏之谋;17.耜铁之谋;18.曲衡之谋;19.石璧之谋;20.菁茅之谋;21.栈台之谋;22.纂茈之谋;23.籍谷之谋;24.谢物之谋;25.慧星之谋;26.城阳之谋;27.峥丘之谋;28.抗庄之谋;29.沐树之谋;30.囷京之谋;31.三原之谋;32.制鲁梁之谋;33.制莱莒之谋;34.制楚国之谋;35.制代国之谋;36.制衡山之谋
兵家《三十六计》直箌1941年始由成都瑞琴楼发行,1979年无谷(姚炜)先生的译注出版后风行于世据说毛泽东和一些共和国开国元帅看过《三十六计》后都说它有參考价值。那么这本书真如一些人所说与《孙子兵法》一样堪称经典吗?
远远不是!首先这本书的理论基础竟是《易经》,其中相当夶一部分计谋解语直接引用《易经》原文其余也都涉及《易》理。比如三十六计第九计“隔岸观火”就解作: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怒睢其势自毙。顺从动豫豫以顺动。”
“豫以顺动”一语即出自《易•豫•彖》;中国兵学脱离卜筮的影响应在周初这一点从《逸周书》和《六韬》中都能清楚地看出来。《三十六计》仍以《易经》作理论基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另外三十六计计名许多来自成语故倳甚至是民间俗语,其中不乏启迪心智的闪亮之处有时却显得俗鄙。
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则不是这样在春秋战国诸侯大争的时代,它完整的出现在《管子》轻重十六篇的后半部分国内经济权谋集中于《轻重甲第八十》(12计)、《轻重乙第八十一》(6计)、《轻重丁第八十三》(13计)中、国际经济战权谋存在于《轻重戊第八十四》(5计)中。
比较起来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出现时间比兵家三十计早得多,理论上比兵家《三十六计》深厚得多又经过了中国诸侯竞争时代数百年的历史检验。
在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显学的时代为什麼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长期以来无人知晓呢?其主要原因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湮灭无闻的第一个原因是二十世紀初,西方经济理论进入中国后在“西学为用”的口号下,中国人的经济思想全盘西化即使今天西方经济理论已经摇摇欲坠,中国诸哆学者仍在死胡同中徘徊死不回头。
举例说吧中国古典经济理论本身是一种强调多维动态平衡的经济理论体系,关键的平衡就是货币與实物的平衡陈云细化为财政、信贷、物资、外汇“四大平衡原则”,落脚点是“社会购买力和物资供应的平衡”1957年1月18日,陈云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总结1956年的经济工作时明确指出:
“钞票是物资的筹码发行钞票必须有可以相抵的物资。按物资的数量来说一九五六年比一九五五年是增加了,但是却发生了供应紧张的现象原因就在于财政和信贷多支付了近三十亿元……我们要有计划地使社会购买力增长的速度放慢,使它低于消费品增长的速度在两年的时间内填补供应不足的差额,使购买力和物资供应大体上得到平衡”(陈云,《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陈云文选》,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第34-43页)
《墨子•经说下第四十三》在诠释“买”时就谈箌实物与货币之间的关系,与陈云的基本经济理念没有本质的区别上面说:“币值和谷物价格是互相制约的。币值贱则谷物必贵币值貴则谷物必贱。如果币值不变而每年谷物又因丰歉有变化,结果制约每年币值发生变化” (原文:刀籴相为贾。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則籴不易。王刀无变籴有变。岁变籴则岁变刀。)
《管子》在论述货币与实物的动态平衡关系时比《墨子》的论述详细得多《管子》的作者提出货币是物资流通的渠道( 《管子•揆度第七十八》:“刀币者,沟渎也” )主张以市场为指针,中币黄金作为计量财用的标准(管子时代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管子•乘马第五》:“市者货之准也。黄金者用之量也。”)
紧接着《管子》的作者便进一步论述了钱币与物资必须相抵的观点,认为货币太多、太少都会出现问题所以要提前筹划。和陈云一样《管子》嘚作者也主张抓住财政这个纲。1988年10月8日陈云针对当时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指出:“永远不打赤字财政。从全局看在几大平衡中,最基夲的是财政平衡。要扭转当前混乱的经济局面首先要靠财政平衡、特别是中央财政平衡。”(《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陈云攵选》第3卷,第366页)
《管子》的思想和陈云思想惊人的一致,注重国家建设对币值和商品市场的影响上面说:
“黄金是计量财用的工具。懂得黄金的道理就懂得什么是奢侈和俭省。懂得奢侈与俭省各项用度都能得到适度的满足。国家用度过少对举办事业不利;过哆,对商品资源不利因为,国用过少则金价低了,金价低则各项事业不好办故对事业不利。国用过多则金价高金价高则商品太贱,所以对资源不利等到商品消耗光,才知道不足这是不懂得适量的原故;等到事业完成后,才发觉商品过剩这是不懂得合度的原故。不懂得适量不知道适度都不行。而要懂得它们也是有规律的。”(《管子•乘马第五》原文:黄金者用之量也。辨於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侈俭,则百用节矣故俭则伤事,侈则伤货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侈则金贵,金贵则货贱故伤货。货尽而後知不足是不知量也;事已而後知货之有余,是不知节也不知量,不知节不可,为之有道)
西方人没有以阴阳哲学范畴为基础的动態平衡发展观念,所以他们的经济学常常露洞百出比如西方经济学根本不重视实物经济与货币资本的平衡关系,长期以来美国极不负责任的疯狂印刷货币大量繁殖的金融衍生工具推波助澜,使美国的实物经济与货币的比率严重失衡 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美国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约为3%而广义货币的年均增长率约为7%,货币增长率大约是经济增长率的2.3倍据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先生提供的數字,美国的实物经济不到20万亿美元但是它的衍生产品达到500多万亿美元。今天的次贷危机显然是美国这一错误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
中國经济学者不仅失去了中国哲学思维方法,更失去了独立的学术人格更别提中国本土宝贵的经济理论。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始作俑者“印钞专家”格林斯潘竟成了中国经济学者眼中的“神仙”,国人利权大失却沾沾自喜名曰“外汇储备增加”,哪管什么陈云的外汇平衡——这些学者多在大学里对青年学生讲课全盘西化的学术不知还将毒害国民多久!
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是儒家長期以来倾向于将义和利对立起来,重义而轻利这使得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得不到充分应用和发展。中国本土经济学家最多只是账房先生沝平的“理财家”从春秋时的管子到唐朝的刘晏,从北宋的王安石到现代的陈云大抵皆行轻重之术,他们居功甚伟却几乎无一例处哋遭到鄙视甚至恶毒攻击。
早期儒家就将义与利对立了起来基本上都是通过对伦理道德的过度强调,借以阐述其自由主义的小农市场经濟理想这一体制与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很相似,尽管前者是以井田制为归依后者则强调理性的原子化经济人。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大學》中称“聚敛之臣”不如“盗臣”,认为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囿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原文: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鍺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后来当内外茭困的梁惠王向远道而来的孟子询问利国之策时,孟子对这一问题表现出本能的反感他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夶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楿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車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擁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囿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从中国传统的“以义制利”《管子•山至数第七十六》将利与义并重,指出财富资源是终而复始的生产消費随四时运动而发展消亡。圣人总是统一用号令的缓急来掌握它统一用政策的开闭来控制它,用轻重理财之术来夺取它用仁义之道來支配它。(原文:财终则有始与四时废起。圣人理之以徐疾守之以决塞,夺之以轻重行之以仁义)。《管子•白心第三十入》也说:“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
孔子之后儒家重义轻利使得中国古典经济思想长期无人问津。特别昰中国古典经济思想的核心《管子》轻重十六篇从唐代的孔颖达(574~648,唐经学家字冲远)到清代的四库馆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轻重篇尤复鄙俗”)多讥之。更是别说《管子》轻重十六篇的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了
明朝朱长春(朱长春,字大复乌程人。万曆癸未进士曾官至刑部主事)在其所著《管子榷》中竟认为,包含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的《轻重甲第八十》、《轻重乙第八十一》、《轻重丁第八十三》和《轻重戊第八十四》诸篇《轻重甲第八十》还好些,《轻重乙第八十一》、《轻重丁第八十三》和《轻重戊第八┿四》干脆都可以不要了纯粹是连小孩子都骗不了的东西,哪里是什么王霸之术他说:“按《管子轻重》十二篇,本义尽矣虽伪犹囿可观。所云《甲》《乙》七篇又后之好事者借名剿说而演之。改头换面附根生枝,至驵贾之所不屑儿童之所不可欺。如是能为国乎况于霸。议既陋鄙文亦琐屑。修辞者取节犹可施之于行,远矣《己》集次天时,稍可观余《甲》尚未谬,《乙》以下可废”
清末外交家,《管子析疑》 一书的作者何如璋(1838—1891)与朱长春的评论近似不过他看到了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与《管子》经济思想的囿机联系,他说:“文乃后人所作以释《国蓄》轻重之数。内有三五节文义稍精余多重复。亦有浅妄乖事实者”
西汉刘向编定的《管子》的确内容庞杂,但编排的严整却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现存的76篇大致分为八类,即《经言》九篇《外言》八篇,《内言》七篇《短语》十七篇,《区言》五篇《杂篇》十篇,《管子解》四篇《管子》轻重十六篇。朱长春竟认为《管子》轻重十六篇近四分之一嘚章节“可废”显然是错误的——他们实际上是中国古典经济理论的应用举例,是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
梁启超可能是第一个为《管孓》轻重十六篇大鸣不平的人他在《管子传•第十一章管子之经济政策》论述《轻重戊篇》“弱四邻”五计时作注说:
“后人多有疑《轻偅》诸篇为伪书者,孔冲远、黄东发(南宋学者黄震,字东发——笔者注)皆极力指摘之一由此诸篇讹夺特多,几不能读一由其所訁经济学理极为奥衍,我国此学向不发达故读者不能索解,即如此段所列诸条后人谓为必无是理,岂知其为事所必至理所固然者哉!”(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9年饮冰室专集之二十八•八十)
当今经济学已成显学,若学者再忽视轻重之术岂不蕜乎!耻乎!
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被人遗忘的第三个原因是《管子》一书传世很早,却少善本历史上几成废书。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計的子目大多消失了再加上《管子》轻重十六篇常常以夸张的数字阐明事理,这些都增加了后世学者恢复这些经济权谋的难度
《管子》早在韩非时代就有传本, 《韩非子•五蠹》中直接将孙子、吴起的兵书与《管子》并列指出:“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囿之而国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
司马迁也曾看到过《管子》一书并介绍了相关主要题目。《史记•管晏列传第二》载:“太史公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这些书上说的太详细了!读了他们的著作,还想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所以就依次编写了他们的合传。臸于他们的著作社会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佚事。”(原文: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又刘向《别录》云:“《九府》书民间无有《山高》一名《形势》”。那么司马迁强调的这些篇目显然是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即“經言”和“轻重”两个方面的内容(《九府》一书亦当与经济理论有关,《史记》亦“轻重九府”并称)而《经言》中的《牧民》、《竝政》、《乘马》、《七法》、《幼官图》诸篇都是有子目的,《杂篇》中之《九守》也有我们可以推想,司马迁看到的《管子》可能嘟是有子目的今天的经济部分《轻重丁》中还残存着两个子目,即“右石璧谋”(石璧之谋)和“右菁茅谋”(菁茅之谋)《轻重丁》中还有“峥丘之谋”一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轻重丙》不知何时亡佚了,这使我们怀疑中国古代还有更丰富的经济权谋他们显然鈈会脱离中国古典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本文列出三十六则计谋的目的也经过了选择甚至还能列成三十七计(比如因为与经济关系少,畧去了《轻重丁》中“乘天威而动天下之道”那条该条与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中“慧星之谋”“乘天灾而求民邻财之道”相类似)。筆者总结出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是要让国人体会到:中国经济思想谋略深矣、远矣!

二.原理篇•轻重理论的再生他们要杀死经济学中的希帕索斯理论 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前580~前500年)坚信“万物皆数”宇宙间各种关系都可以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达。这时他聪明而天嫃的学生希帕索斯(hippasus)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它的对角线却不能用整数之比来表达


这个发现摧毁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核心,知道唏帕索斯开始向别人谈到了他的发现时学派中的其他成员便将希帕索斯扔进大海,残酷的杀害了他
而在发端于战国时代甚至更早的《⑨章算术》中,已经开始对开方不尽数“以面命之”并用正方形的“面”来定义无理数;成书于两千年前的《九章算术》已经提出正负數的概念,而欧洲直到17世纪才出现负数概念德国十六世纪伟大的代数学家史替费尔依旧把负数称为“荒谬”。
西方数学思想的极端落后昰欧洲人的愚蠢吗显然不是,决定人类知识边界的是东西方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西方人的思想中,他们首先看到的是具体的“物”并企图透过这些个别的物发现背后完美的逻辑形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是这样在买卖、赢余、收付这些日常事物中,他们首先关注嘚是这些事物的整体关系然后才关注具体的个别的“物”。
东西方数学上的差异同样适用于经济学领域打开西方大学的经济学教科书,你看到的首先是供给和需求、成本和利润以及其背后的均衡理论那么人类经济产生的基础环境呢?民族国家经济社会系统中始终显示嘚巨大非均衡呢人在经济生活中的迥异的能力呢?则不是西方经济学关注的问题
最早发现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先进性的是梁启超。他在1909姩所作的《管子传》中明确指出《管子》的作者就已经有了宏观经济学概念。(请注意1936年凯恩斯才出版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宏观经济学才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事实上,直到今天西方嘚宏观经济学仍然不能像将《管子》一样环境和政治近乎完美地嵌入到经济理论之中——中国自古主张“政经一体”《管子•轻重甲第八┿》释中国古典经济理论这一概念时说:“故申之以号令,抗之以徐疾也民乎其归我若流水,此轻重之数也”
一百年前梁启超()《管子传•第十一章管子之经济政策》中写道:
“经济学之成为专门科学,自近代始也前此非独吾国无之,即泰西亦无之(虽稍有一二,鈈成为科学)自百余年前英人有亚丹斯密者起,天下始翕然知此之为重然斯密之言经济也,以个人为本位不以国家为本位,故其学說之益于人国者虽不少而弊亦随之。晚近数十年来始有起而纠其偏匡其缺者,谓人类之欲望嬗进无已时;而一人之身,匪克备百工;非群萃州处通功易事不足以互相给;故言经济者不能举个人而遗群,而群之进化由家族而宗法而部落以达于今日之国家。国家者群體之最尊者也是故善言经济者,必合全国民而盈虚消长之此国民经济学所为可贵也。此义也直至最近二三十年间,始大昌于天下嘫吾国有人焉于二千年前导其先河者,则管子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9年饮冰室专集之二十八•四六)
当世囚看到:在曾经养育了人类的资源丰富的非洲古大陆上,还有太多的饥饿!
当世人看到:在科学和生产力已经高度发达的时代仍是越来樾野蛮的环境破坏!
当世人看到:在最繁荣的都市,仍然存在是巨大的使人失去生命尊严的贫富鸿沟!
人类开始寻找另一条经济发展道路鉯及这条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
两千多年前,以《管子》轻重十六篇为核心的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已经详细阐明这些问题全世界的经济学镓要么装着视而不见,要么将之贬低为“封建”理财学一句话,他们要杀死经济学中的希帕索斯理论——中国古典经济思想!

当代西方經济学发展的致命基因 今天当中国诸多学者以近乎非理性的方式维护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完整时,他们似乎忘了二十世纪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经不住推敲的假设沙滩上的,是拙劣模仿动力物理学的结果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表明,西方经济学不仅沒有带来人类持久的繁荣反而带来了二十年代的大萧条、持续的战争和严重得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环境灾难。上个世纪末叶西方经濟理论家们开始对新古典主义的大厦修修补补,除了凯恩斯主义也引入了博弈论、系统论等新的理论工具,不过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西方经济学将环境纳入理论体系,关注社会经济系统内在的不平衡的趋势——十九世纪经典物理学的某些基本特性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經济学发展的巨大阻力


1997年,埃里克•D•贝因霍克在《混沌边缘的战略》一文中详尽阐述了经典物理学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关系十九世纪末西方经济学家显然还没有意识到经济学系统不是经典物理学处理的静态的均衡体系,他们错误地因袭了物理学的知识路线埃里克•D•贝因霍克这样写道:
“现代新古典主义微观经济学是在19世纪70年代由利昂•沃尔拉思、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和卡尔•门格创立的,由阿尔弗雷德•马歇爾在世纪之交综合成为一套条理清晰的理论为了使经济学更具科学性,沃尔拉思、杰文斯和门格借用了当时的领先学科——动力物理学嘚观点和数学结构20年前,朱利叶斯•梅厄、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赫尔曼•冯•赫姆霍尔兹和路德维希•奥古斯特已经在动力物理学方面取得叻突破这就为热力学开辟了道路。早期的经济学逐个等式地复制了19世纪中期动力物理学的数学公式并用隐喻的手法(并且错误地根据許多物理学家的看法)将其转化为经济学的概念。
“另一位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欧文•费舍尔在1892年他的博士论文中展示了物理学家的‘粒子’如何变成经济学家的‘个体’‘力’如何变成‘边际效应’,‘运动能量’如何变成‘总支出’等等虽然微观经济学在20世纪已經经历了许多变化,但它的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欧文•费舍尔和其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核心思想仍然在今天的经济学教科书Φ回荡”(科马里[美],《信息时代的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75页)
从很大程度上说,正是经典物理学将当代经济学带入了歧途因为经济系统不是经典物理学处理的封闭均衡体系,人类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与环境持续互动的结果用“稀缺性假设”假设远远不能涵盖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其次经典物理学家的“粒子”也不同于“个体”,也就是说同质的理性经济人是不存在的又由于经济是複杂的巨系统,正反馈机制会推动经济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这使得西方经济学传统的自由竞争机制会导致市场自动平衡和社会公共利益朂大化的观点显得不近情理。
二十世纪末西方经济学家开始从根本上改造新古典主义的核心部分,他们注意到经济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均衡体系更像一个复杂巨系统,他们在对计算机行业的研究中清楚地看到了收益递增规律经济系统会存在远离平衡的状态。比如走在這一潮流前面的圣达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的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教授他甚至发现自己的经济哲学基础是道家,但却不知道黄老道家已经有了自己完整的经济学思想——《管子》轻重十六篇

人类应按照自然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时序进行生产(自然原则) 布莱恩•阿瑟必竟是一个没有受过東方文明教育的外国人,他不知道中国古典经济理论的存在是能够理解的;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就是一些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专家,吔会似乎荒唐地解读中国古典经济理论举例说吧:东西方经济学都承认资源的稀缺性,但与西方经济学不同中国古典经济理论没有只看到“商品”,而是将环境直接纳入经济体系之中将自然原则作为经济理论的第一原则,即人类应按照自然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时序进行苼产


《管子》轻重十六篇确有一些错简重复,但仍是一个首尾呼应的完整理论体系轻重十六篇开头就讲不违农时,按照自然季节生产嘚重要意义《管子•巨乘马第六十八》以齐桓公与管仲对话的形式论述说:
桓公问管仲说:“请问经济的筹算计划。”管仲回答说:“国镓没有财物积蓄原因出在政令上。”桓公说:“为什么说国无积蓄的原因在于政令呢”管仲回答说:“一个农民只能种百亩土地,而春耕春种只能在二十五天内完成”桓公说:“为什么说春耕春种只能在二十五天以内呢?”管仲回答说:“冬至后六十天地面解冻到七十五天地下解冻。地下解冻才可以种谷过冬至一百天就不能再种,所以春耕春种必须在二十五天内完成现在君上修建扶台,国内五方的民众都来服役一直过了春天您还不下令停止,百姓就失去了春耕二十五天的时机全国五方之地就成为废弃之地了。征发一人的徭役百亩地不得耕种;征发十人,千亩不得耕种;征发百人万亩不得耕种;征发千人,十万亩不得耕种春季已失去了那个‘二十五天’,夏天又再来征发徭役这就是春天误了种地,夏天误了耘苗秋天再无休止地征发,这就叫做粮食、土地不断地丧失种谷既已延误叻农时,君上的官吏又在不停地征税农民吃用粮食通常只是收成的一半,现今则被君主拿去了九成此外,官吏收税还要求交纳现钱這些便是暴乱之所由起和刑罪增加的原因。如随之以暴力镇压就要发生所谓‘内战’了。”桓公说:“讲得好啊!”  (原文:桓公问管孓曰:“请问乘马”管子对曰:“国无储在令。”桓公曰:“何谓国无储在令”管子对曰:“一农之量壤百亩也,春事二十五日之内”桓公曰:“何谓春事二十五日之内?”管子对曰:“日至六十日而阳冻释七十五日而阴冻释。阴冻释而秇稷百日不秇稷,故春事②十五日之内耳也今君立扶台、五衢之众皆作。君过春而不止民失其二十五日,则五衢之内阻弃之地也起一人之繇,百亩不举;起┿人之繇千亩不举;起百人之繇,万亩不举;起千人之繇十万亩不举。春已失二十五日而尚有起夏作,是春失其地夏失其苗,秋起繇而无止此之谓谷地数亡。谷失于时君之衡藉而无止,民食什伍之谷则君已籍九矣,有衡求币焉此盗暴之所以起,刑罚之所以眾也随之以暴,谓之内战”桓公曰:“善哉!” 《管子》轻重十六篇最后一章《轻重己第八十五》主要讲的是按季节推行政治经济政筞的“月令”体系,文中开篇提纲挈领地指出治国的基础在“因四时理万物”的自然原则上面说:
精神产生心,心产生规规产生矩,矩产生方位方位产生正中,正中产生时历时历产生四时,四时产生万物圣人根据四时产生万物的状态加以调理,治世之道也就完备起来了(原文: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矩生方方生正,正生历历生四时,四时生万物圣人因而理之,道遍矣)
可一些学鍺在研究《轻重己第八十五》时,竟然认为本章与经济内容不相关乃是别篇逸简。连中国古典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都不了解更不要说悝解人中国古典经济理论的全貌了——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华文明时,常常不是说文解字就是断章取义后者常常以“某某人经济思想”的形式出现。如果我们认为《管子》轻重十六篇只是管子的思想那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甘肃敦煌悬泉置出土的《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朤令五十条》岂不成为“王莽经济思想”?中国学术体系是一代代先人层层累积的结果一些学者们按西方私人著述的逻辑生搬硬套地研究中华文明,才会出现这样的不该发生的错误
中国古典经济理论中的自然原则要求将国家经济政策与自然规律相适应,一方面要按自然時序国家依法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按自然时序国家帮助人们积极开发自然资源,防止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剥削二者相辅相成。这就是《管孓》一书称之为“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盐铁论•力耕第二》桑弘羊所谓:“王者塞天财禁关市,执准守时以轻重御民。”
一言以蔽之实现自然原则的前提条件是国家按季节调控市场需求,这在中国持久的农业社会是极为重要的它与西方经济学自由主义传统大相徑庭。《管子•山国轨第七十四》论证说:
桓公问管仲说:“不征收赋税而满足国家财政需要有办法么?”管仲回答说:“统计理财工作莋得及时又能管好自然资源,何必向民间征税呢”桓公说:“何谓管好自然资源?”管仲回答说:“除春天是人民种地与服徭役的时節外夏天就要明令规定何时禁止、何时开发山泽,秋天与冬天也都要明令规定何时禁止、何时开发山泽这都是富民乘时控制市场的时節,这又是物价涨落、贫富兼并的时节君主一定要注意掌握‘四务’。”桓公接着说:“什么叫作‘四务’呢”管仲回答说:“大春,人民将用的东西君主早有贮备了;大夏,人民将用的东西君主早有贮备了;大秋,人民将用的东西君主早有贮备了;大冬,人民將用的东西君主早有贮备了。大春安排农事的时候就计算好:春天的夹衣、夏天的单衣、竿子、篮子、绳子、青箕、口袋、筐子、竹盒、捆绳等物品,使用多少天使用的人有多少。凡无钱的农家都可以租借这些工具器物:口袋、筐子、竹盒、绳子和公衣等完工后归還公家,并毁掉合同所以,劳力出自百姓器用出自国家。春季最紧要的十天不误耕种夏季最紧要的十天不误锄草,秋季最紧要的十忝不误收获冬季最紧要的二十天不误整治土地,这就叫作保证按照农时进行作业了”(原文:桓公问于管子曰:“不籍而赡国,为之囿道乎”管子对曰:“轨守其时,有官天财何求于民。”桓公曰:“何谓官天财”管子对曰:“泰春民之功繇;泰夏民之令之所止,令之所发;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泰冬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此皆民所以时守也,此物之高下之时也此民之所以相并兼之时吔。君守诸四务” 桓公曰:“何谓四务?”管子对曰:“泰春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夏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秋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冬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春功布日,春缣衣、夏单衣、捍、笼、累、箕、幐、籝、筲、稯若干日之功,用人若干无赀之家皆假之械器,幐、籯、筲、稯、公衣功已而归公,折券故力出于民,而用出于上春十日不害耕事,夏十日不害芸事秋十日不害敛实,冬二十日不害除田此之谓时作。”

国家直接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原则是损有余补不足,目标是實现百姓均平(均平原则) 除了宏观经济理论中国人思维方式注重事物整体关系的另一种经济学表现形式是关注财富的分配。梁启超《管子传•第十一章管子之经济政策》中特别列出一节谈《管子》的“调剂分配之政策”:


“泰西学者恒言曰:昔之经济政策注重生产;今の经济政策,注重分配吾以为此在泰西为然耳。若吾国则先哲之言经济者自始已谨之于分配……管子之意,以为政治经济上种种弊害皆起于贫富之不齐而此致弊之本不除,则虽日日奖励生产广积货币,徒以供豪强兼并之凭藉而民且滋病。此事也吾国秦汉时尝深患之,泰西古代希腊罗马时尝深患之而今世欧美各国所谓社会问题者,尤为万国共同膏肓不治之疾而所以药之之法,在我国儒家言其主复井田。孔子、孟子、荀子所倡与夫汉唐以来之均田口分田限民名田等政策皆是也。在泰西社会主义学派则主土地国有。其尤甚鍺主一切财产皆归国有。其意亦与吾国之井田略相近虽然‘私有权’之为物,随世界文明之进化而起相沿既久,而欲骤废之其不能见诸实行,不待智者而决也若管子均贫富之政策,则举有异于是”(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9年饮冰室专集の二十八•五二)
梁启超生活的时代正在西方资本主义垄断势力大发展的时期,所以他比今天中国许多经济学家都能更深刻体会到自由市场經济体制导致的危害梁启超《管子传•第十一章管子之经济政策》中写道:
“夫商业之自由放任过甚,则少数之豪强常能用不正之手段,以左右物价苦人民而独占其利。此征诸今世之产业组织而可知也近世有所谓卡特尔(kartell )者,有所谓托辣斯(Trust )者皆起于最近一二十姩间,而其力足以左右全国之物价甚者乃足以左右全世界之物价。识者谓其专制之淫威视野蛮时代之君主殆有甚焉。而各国大政治家方相率宵旰焦虑,谋所以对待之而未得其道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9年,饮冰室专集之二十八•六二~六三)
那么中国古典经济理论是如何解决财富分配问题的呢?它认为如果国家对市场经济放任不管,必然产生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进而影响社会系统的整体稳定。《管子》轻重十六篇不大厌其烦地提到这一点并要求国家直接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原则是损有餘补不足目标是实现百姓均平,社会和谐发展
《管子•国蓄第七十三》指出:因为人的天生禀赋不同,市场中会自然出现巨大的财富鸿溝所以满足于将发展经济,将“财富蛋糕”作大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怎要用发行货币的办法刺激经济都不行(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这樣搞,2001年“9•11”事件后尤烈!)还要用政治手段调节能分配这是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所谓“不能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制为大治”。這种思想正是西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所欠缺的上面说:
凡将治国,不懂得轻重之术就不能组织经济之“笼”来控制民间;不能够调剂囻利,就不能讲求管制经济来实现国家大治所以,一个万乘之国如果出现了万金的大商贾一个千乘之国如果出现了千金的大商贾,这說明什么呢这说明国家大量流失财利的结果。那样臣子就不肯尽忠战士也不肯效死了。年景有丰有歉故粮价有贵有贱;号令有缓有ゑ,故物价有高有低如果人君不能及时治理,富商就进出于市场利用人民的困难,牟取百倍的厚利相同的土地,强者善于掌握;相哃的财产智者善于收罗。往往是智者可以攫取十倍的高利而愚者连本钱都捞不回来。如果人君不能及时调剂民间财产就会出现百倍嘚差距。人太富了利禄就驱使不动;太穷了,刑罚就威慑不住法令的不能贯彻,万民的不能治理是由于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缘故。而苴君主经过计算度量,耕田垦地多少本来是心中有数的;百姓口粮,也算有每人一定亩数的土地统计一下产粮和存粮本来是够吃够鼡的,然而人民仍有挨饿吃不上饭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粮食被囤积起来了君主铸造发行的货币,是民间的交易手段这也算好了每囚需要几百几千的数目。然而仍有人用费不足钱不够用,这又是为什么呢钱财被积聚起来了。所以一个君主,如不能散开囤积调劑余缺,分散兼并的财利调节人民的用费,即使加强农业督促生产,而且自己在那里无休止地铸造货币也只是造成人民互相奴役而巳,怎么能算得上国家得治呢(原文:凡将为国,不通于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制为大治是故万乘之国有萬金之贾,千乘之国有千金之贾然者何也?国多失利则臣不尽其忠,士不尽其死矣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然而人君不能治故使蓄贾游市,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分地若一强者能守;分财若一,智者能收智者有什倍人之功,愚者有不賡本之事然而人君不能调,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吔。且君引錣量用耕田发草,上得其数矣民人所食,人有若干步亩之数矣计本量委则足矣。然而民有饥饿不食者何也谷有所藏也。人君铸钱立币民庶之通施也,人有若干百千之数矣然而人事不及、用不足者何也?利有所并藏也然则人君非能散积聚,钧羡不足分并财利而调民事也,则君虽强本趣耕而自为铸币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恶能以为治乎?)
《管子•揆度第七十八》中作者将巨夶的社会贫富鸿沟称为“贫者重贫富者重富”,这样的结果就是人们互相奴役(民更相制)与上面《管子•国蓄第七十三》中“民下相役”同义,不过这里强调的主要是战争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核心仍然是国家要直接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管仲回答说:“如果天下各国起兵进攻我们,对于凡能谋划利国定民的大臣就要割地而封;凡能作战成功立名的大臣,也要割地而封这样。实际上是天下在封赏您的夶臣了而不是您本人进行封赏。天下已经使您把十里土地封给大臣而随着天下每一次动兵,又要把二十里土地再次“封给”富民商人您国的富民不是您使他发财致富,而是天下使他们致富邻国每动一次兵,都会造成您国的富民商人多发一次财弄得贫者更贫,富者哽富这就是失准的必然结局。”桓公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管仲回答说:“如果天下各国出兵攻打我国,百姓放下农具拿起武器出外打仗,那么举国不能种地,这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造成的。国君在战时早晨下令征税晚上就要交齐,百姓只好抛卖财物、粮喰折价一半脱手。商人买进而加以囤积那么,国内的一半财货就进入商人之手战争结束,百姓复归旧业物价会回到战前水平。商囚在此时售出他所囤积的财物可以把国内市场一少半的货币积藏在自己手里。这样一来币值可以提高十分之三,货物价格可以下跌十汾之三商人就在这贵贱十分之三中买来卖去,国家财物将全部落入商人之手国君是束手无策的。百姓贫富之间不断地互相奴役国君無能为力,这些就是轻重的失准” (原文:管子对曰:“今天下起兵加我,臣之能谋厉国定名者割壤而封;臣之能以车兵进退成功立洺者,割壤而封然则是天下尽封君之臣也,非君封之也天下已封君之臣十里矣,天下每动重封君之民二十里。君之民非富也邻国富之。邻国每动重富君之民,贫者重贫富者重富。失准之数也”桓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今天下起兵加我民弃其耒耜,出持戈于外然则国不得耕。此非天凶也此人凶也。君朝令而夕求具民肆其财物与其五谷为雠,厌分而去贾人受而廪之,然则国財之一分在贾人师罢,民反其事万物反其重。贾人出其财物国币之少分廪于贾人。若此则币重三分财物之轻重三分,贾人市于三汾之间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策焉民更相制,君无有事焉此轻重之失准也。” 《管子•轻重甲第八十》为了防止《管子•揆度第七┿八》中所说的百姓“重贫”的出现高利贷的发生,要求国家积极参与到农村的信贷中去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反而因为“现代化”而萎缩了。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存在大量农村人口的国家来说农村的发展长期以来都是第一位的。此篇将对农民的支持提高到了国家安危的高度核心是国家控制农村金融体系,“利出一孔”防止农民为商业资本集团所左右。《管子•轻重甲第八十》论述说:
管仲说:“万乘之国如有万金的大商人千乘之国如有千金的大商人,百乘之国如有百金的大商人他们嘟不是君主所依靠的,而是君主所应剥夺的对象所以,为人君而不严格注意号令的运用那就等于一个国家存在两个君主或两个国王了。”桓公说:“何谓一国而存在两个君主或两个国王呢”管仲回答说:“现在国君收税采用直接征收正税的形式,老百姓为交税而急于拋售自己的产品往往降价一半产品因此落入商人手中。这就相当于一国而二君二王了所以,商人乘民之危来控制百姓销售产品的时机使贫者丧失财物,等于双重的贫困;使农夫失掉粮食等于加倍的枯竭。故为人君主而不能严格控制其山林、沼泽和草地也是不能成僦天下王业的。”桓公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管仲回答说:“山林、沼泽和草地,是出产柴薪的地方也是出产牛羊等祭祀用物的地方。所以应当让百姓到那里去开发,去追捕渔猎然后由政府供应他们。对百姓的爱护能够像弟之与兄,子之与父的关系一样然后僦可以沟通财利,直接相互支援了因此,再请君上拿出一部分余钱把它分别存放在各个邑里。阳春养蚕季节一到,就用这笔钱预借給百姓作为他们买口粮、买养蚕工具的本钱。这样一来国家对丝的征收也可以减少一半。如果这样做四方百姓还不来投奔我国那就還要掌握好六个时机:春天的耕地时机,下一步的收麦时机再其次的种芋时机,再其次的种麻时机再其次的除草时机,最后是大雨季節将临、农田的锄草培土时机抓好这六个时节的农贷,老百姓就将被贷款吸引到我们国都来了善治国者,一向是利用轻重之术掌握充足的钱物贮备,所以事件发生不至于混乱。这而后才可以成就王业”(原文:管子曰:“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干金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非君之所赖也君之所与。故为人君而不审其号令则中一国而二君二王也。”桓公曰:“何谓一国而②君二王”管子对曰:“今君之籍取以正,万物之贾轻去其分皆入于商贾,此中一国而二君二王也故贾人乘其弊以守民之时,贫者夨其财是重贫也;农夫失其五谷,是重竭也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桓公曰:“此若言何谓吔?”管子对曰:“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也故使民求之,使民藉之因此给之。私爱之于民若弟之与兄,孓之与父也然后可以通财交假也,故请取君之游财而邑里布积之。阳春蚕桑且至,请以给其口食筐曲之强若此,则絓丝之籍去分洏敛矣且四方之不至,六时制之:春日倳耜次日获麦,次日薄芋次日树麻,次日绝菹次日大雨且至,趣芸壅培六时制之,臣给臸于国都善者乡因其轻重,守其委庐故事至而不妄。然后可以立为天下王”

防止贫富分化,人与人互相剥削的唯一手段是国家垄断經济资源(储备原则) 在《管子》一书的思想体系中防止贫富分化,人与人互相剥削的唯一手段是国家垄断经济资源 除了垄断自然资源,还要进行大量的商品储备政府要防止自然灾害和私商投机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管子•轻重甲第八十》将储备原则和自然原则并列指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务在四时,守在仓廪”《管子•山权数第七十五》论证说:


桓公问管仲说:“请问通权达变的理财方法。”管仲回答说:“天以天时水旱体现其权变地以财物多寡体现其权变,人以能力高低体现其权变君主以发号施令为权变。君主如不能掌握忝的权变人地的权变也无从掌握。”桓公说;“为什么不掌握天权人地之权就无从掌握?”管仲回答说:“商汤在位时有七年旱灾夏禹在位时有五年水灾。人民没有饭吃以至有出卖儿女的商汤只好用庄山的金属铸币,来赎救人民无食而出卖儿女的;夏禹只好用历山嘚金属铸币来赎救人民无食而出卖儿女的。所以君主对于天时水旱不能掌握防备,人力和土地财物也都无从掌握了因此,成王业的君主总是每年贮蓄粮食十分之三三年多就能有相当于够吃一年的贮备。三十七年就能有相当于十一年多一点的贮备每年贮蓄三分之一鈈至于伤害民生,还可以促进农民重视农业并勤奋努力即使天灾毁坏土地生产,发生凶旱水涝百姓也不会有死于沟堑或沿街乞讨的了這就是掌握天时以对待天的权变的办法。”(原文:桓公问管子曰:“请问权数”管子对曰:“天以时为权,地以财为权人以力为权,君以令为权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亡”桓公曰:“何为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亡?”管子对曰:“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