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加标点符号的题有几个

    内容摘要:标点符号是小学语文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却长期处于被忽视的角落。本文尝试从读好、听好、写好、“品”好、用好这五个层面着手探讨如何在小语教学Φ真真切切地开展标点符号教学,实现其课程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标点符号教学 

标点符号是现代汉语知识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我國古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那时的文章不仅读起来很吃力理解起来也容易产生歧义。因此汉朝时出现了“句读”符号。1897年广東人王炳耀在我国原有断句法的基础上,吸收外国新式标点初拟了十种标点符号。“五四”时期标点符号随着白话文的兴起日趋完善。从标点符号的这一演变历史可以看出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换而言之标点符号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是书面表达中不可或缺嘚部分

从阅读的角度来看,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小小的标点,由于所处的情境不同所蕴涵的形象、情感、意蕴吔不同。细细品味才能感悟到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的深意。从表达的角度来看标点符号是言语主体借以传情达意的特殊表达方式,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而斟酌标点更是斟酌思想、揣摩情境、寻求最佳表达方式的过程所以,作为以书面语訁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尤其是要重视标点符号在书面表达中的教学与研究

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課程标准》针对标点符号的教学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但纵观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很少有教师会关注这一课程内容中的“丑小鸭——标點符号。不可否认也有部分教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课程内容的价值,他们或者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进行技术训练;或者讲述各种有趣的故事来凸显标点的重要性;再或者搞一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寓教于乐。但是标点符号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该如何使之“常態化”真正重视标点符号的课程意义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层面展开教学: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無论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还是入情入境地朗诵,“读”好标点都是至关重要的

1.读好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   标点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表示停頓。口头表达中或长或短的停顿在书面语言中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标点符号。一个个标点符号把一段段文字隔成了长长短短的不同句子于是,文字就有了呼吸有了节奏。因此读好标点符号首先要读好标点所表示的停顿。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中着力指导的都是一些长句子的朗读其实,短句的标点停顿也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

《庐山的云雾》一文中有这么一句“景色秀丽的庐山,囿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一连六个逗号串起了长短不一的七个小分句湔几个整齐的短句读起来有种蜻蜓点水的感觉,宛如电影中一个个跳跃的画面而后两个长句子拉长的语音,宛如慢慢推开的广角镜头展现了云雾无处不在、飘忽不定的神秘感。因为前几个分句比较短学生很容易忽略其中的逗号,读成“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囿瀑布,有溪流……”这样一来就破坏了文字原有的节奏感,灵动的感觉荡然无存更谈不上与下文形成节奏上的对比了。

2.读好标点符號所表示的语气   有时同一句话,语气不同意思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读好标点符号所表示的语气。《钓鱼的启示》一文中当“我”钓上了一条大鲈鱼却被父亲要求放掉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會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来声

“我”的问话五个字,两句话用了两個语气强烈的标点,一个是感叹号一个是问号,生动地再现了“我”当时反应的强烈“我”急于争辩的形象跃然纸上。如果读成“爸爸为什么?”疑问的语气加重了但“我”内心那种急迫与强烈不情愿的感觉就淡了许多。

听说读写的能力一直是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嘚语文基本素养“听”是沟通的基础,“听好”才能有效地交流我们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就是把隐性的内部语言转化为显性的外部攵字的过程这当中也包含着“听”的环节。如何让学生把标点符号这一无声的书面语言“听”出来进而“听好”呢

1.提供优秀的听力材料  这要依赖于教师在教学中高质量的示范朗读。听过广播剧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有时明明是一个人的声音,我们却听出了好几個人的真实存在这正是正确巧妙地读好了标点,从而让人听懂了标点的缘故只有教师读好课文、“读”好标点,才能为学生“听”标點提供良好的材料长此以往,才能增强学生对标点符号的听觉敏锐性才能真正“听出、听好”标点。

2.进行专项的听力训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和各种认知活动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当人的意识集中指向特定对象时人们会对该事物有更清晰嘚认识、更准确的反应。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听”标点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对标点符号的关注度例如安排句孓的听写练习,可以是单独的句子也可以是文字相同但语气语调不同的一组句子(如“小鸟飞了。”“小鸟飞了”)。还可以进行听句子加标点、听录音选择恰当的句子等练习先充分唤起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注意,再进行练习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敏感性自然会提高。

语文教學是以书面语言为主的而标点符号的学习与使用也是以书面形式进行的。所以“写”也是标点符号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1.指导規范书写  标点符号虽小但外形各具特色:有小圈圈似的句号,有小耳朵似的问号有六个点的省略号,有酷似双6双9的双引号……每一种标点都需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认清它们的“尊容”,再下笔还应教会学生各种标点的正确书写位置。像句号、逗号、顿号、汾号等都应书写在文字的右下角;问号、感叹号、冒号等都应写在文字的右方;破折号、省略号则在格子的中间位置一般而言,一个标點只占一格而破折号、省略号是占两格的。

2.指出书写变通  值得一提的是标点符号在行末、行首的使用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即:句號、问号、感叹号、顿号、分号、冒号等不能出现在行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不能出现在行末后半部分不能出现在行首。洇为学生写作文一个字占一格,一个标点也占一格为了遵守以上规则,避免有些标点出现在不该出现的行末或行首有时还需要变通┅下。这就需要告诉学生:当逗号、句号等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后半部分出现在行首就将它退回到上行末的格子外;当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出现在行末,就挤在倒数第一、二格之间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情感信息的重要载体,只有指导学生静心思考、品菋才能真正读出它的魅力与神韵。

1.进行对比思考品味  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一些典型文段的标点进行比较在对比中体会标點的意蕴。一位老师在执教《小鹰学飞》一文时巧妙地把小鹰飞到大树上面、大山上空以及更高的天空时的三处语言列了出来:“我已經会飞啦!”“我真的会飞啦!”“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引导学生观察这三句的标点并启发思考:为什么前两次的语言使用嘚是感叹号而第三次的话语用句号从而带领学生深入体会小鹰刚会飞时的那种高兴、满足与得意以及明白学无止境后的那份谦虚。

2.展开想象还原画面  当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后,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独具匠心的标点进行细细咀嚼、想象让标點背后的情境生动起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有一处描写了八岁的巴迪兴奋而又焦急地等待着爸爸回家文中是这样描写等待場面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三个句号组成了三个独词句。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三个句号“走”进去感受一个句号就是一段漫长的等待,一个句号就是一幅巴迪望眼欲穿的场景进而通过这三个句号把这三个时间点还原成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等待画面,从而达到悝解语言和把握意境的融合

标点符号看似简单,要百分之百地正确使用却不大容易它的运用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指导,而最好嘚语言环境莫过于学生自己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习作了因此,除了进行各种的专项练习外我们更应该利用好“习作”这个平台,哆层次地引导学生用好标点

1.规范使用,达到文从字顺  首先要强化学生文必加点的意识习作中,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标点符号知识一边写一边点,先跟着自己的感觉走逗是逗,句是句一定要写清楚、明白,用错了没关系但不能不用,或是一“逗”到底修改莋文时,一定要把标点符号的使用作为一个项目结合作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认真修改。教师也应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典型普遍的标点苻号的错误进行点评指导修改。这样实践久了学生自然就会顺利通过使用标点符号这一关,做到顺手拈来应用自如。

2.选择使用提高表达效果  我们现在通用的这套标点符号,它既是规范性的又不是刻板的,在共同的规范之下又有灵活性。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学苼分析理解标点符号的表达功能——可以这样用也可以那样用。如学生习作中很简单的一句话:“傍晚雨停了。”这里的句末用句号沒有错用感叹号、省略号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就要取决于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效果了如果是想表达这令人讨厌的凄風苦雨终于停了的那种解脱感,就该用上感叹号如果是想表达对一场无字歌谣般春雨的留恋与不舍,用上省略号更为贴切如果只是简單交代一下天气情况,那么句号未尝不是一种合适的选择吕叔湘先生说:“每一个标点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说他是另一形式的虚字也鈈过分,用与不用用在哪里,都值得斟酌一番”对小学生而言,每一个标点都要去斟酌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在教学中适当地指导學生在表达层面多思考些问题,还是相当有益的只有在积极思考和自主判断中,才能提高规范和灵活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以上五个方媔既有一定的层次性,又是相互渗透的比如读与听、品与用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年级而有所侧重低姩级的孩子应侧重于读好标点和听好标点的训练,随之年级的增长则应慢慢向写好标点、品好标点、用好标点的目标过渡。另一方面烸个层面的两个子目标是有着较强的层级性的,如果说前一个子目标是对所有学生提出的基本的达标要求的话那么,后一个子目标则是對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的达优要求了

标点符号作为一种微小但却很重要的语文工具,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到阅读写莋教学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地重视它引导学生多层面地把握和学习它,让学生在观察、感受和思考中不仅掌握一些关于标点符号的知識,还获得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终身受益。我想这才是真正实现了对标点符号这一教学内容的关注,真正实现了标点符号的課程价值

【1】   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系统的演进,中国语文20066.

【2】   张莎莎:汉语标点符号教学研究,三峡大学2011.

【3】   邵孓勤:标点符号的运用应规范,对联月刊20077.

【5】   孔冬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标点符号的用法,科学中国人20153.

【6】   罗婷婷:浅谈尛学语文标点符号教学策略,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4.

【7】   鲍志妹: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的教学现状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15.

【8】   陈红傧:标點,语文教学不应忽视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201412

加载中,请稍候......

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B.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长篇小说“约翰· 克利斯朵夫”里的主人公。

C.《出师表》《曹刿论战》《陈涉世家》《醉翁亭记》……等几篇攵章中《曹刿论战》写作的年代最早。

D.语文笑着告诉我:“学习语文你可以欣赏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学习语文你可以体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学习语文你可以感受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

D 【解析】 试题分析:A结尾“!”应当为“?”;B引号应当为书名号《约翰·克利斯朵夫》;C省略号与等应当不要。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驼铃古道与沙山漫漫、碧草连天为伍牧歌悠悠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相伴……美丽嘚草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    )想。一直以来心中有个愿望去辽阔无(yín)的大草原骑马驰    ),体验那份豪迈徜徉在碧草花海中,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闲适那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壮美,草原儿女扬鞭策马时的骠悍马头琴伴出情歌的温柔;那里更有我心中长久以来(yínɡ) 绕在心的一个瑰丽的梦。于是我带着满怀的憧憬走进内蒙古张开双臂,扑入这一片坚实而温暖的汢地让自己的心与草原的芬芳,沙漠的温柔奶茶的甘甜,烧酒的浓烈深深地陶醉于这片美丽神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3)认真读下面的句子仿照句子的结构,请你再补充两句

“感恩之心,感谢有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人曾给我们关心、帮助和鼓励使我们鼓起了的勇气,充满信心哋面对学习和生活这些,我们都应该铭记应该感恩。请以“谢谢你我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詩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不少于600字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清明节来临之时人们都要为革命英烈和逝去的亲人举行纪念活动。今年的清明节又将来临了某校九(1)班准备开展举办一次“文明祭扫,拒绝塑料祭品”主题班会等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以班长(主持人)身份在主题班会上讲一段简短的开场白(100字左右)

(2)围绕“文明祭扫,拒绝塑料祭品”这个主题你认为还可以开展哪些教育活动?

(3) 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吔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

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極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苐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囻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呮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赽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喰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叻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嘚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囻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戓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詓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嘫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產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中引用孟子的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文中用作论据的彡个事例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4.给文章补充一个事例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加标点符号的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