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吧一位有精神分烈证的龟头给弄爆怎么解决

一个人的精神强度决定他的社會地位与未来命运

有朋友在留言里问:我也想努力,成就事业但就是受不了打击,遇到挫折很难恢复过来这有没有什么快点的解决办法?

但效果如何见效时间多长,亦或需要几个疗程因人而异。

取决于你精神状况有多强

一个人的精神强度,决定着他的社会地位与未来命运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跟踪过一组人的成长

其中有个叫尼奥的老兄,让英国人震惊了

尼奥,叼着金钥匙出生家境中产,环境岼顺

7岁时,梦想成为亚瑟王一样的骑士击杀毒龙救个公主,享受幸福生活

14岁,尼奥骑着单车如飞一般穿越最好的社区,阳光少年嘚背影带给人无限希望。

考大学首选是牛津——失利了。

只好读个不那么有名的学校——辍学了

再转型成功,成为流浪汉一枚漂泊在英格兰那为浓雾所笼罩的大地上。

眨眼功夫他已经56岁了,终于迎来命运转机成功大逆袭——成为地区议员。

但这个逆袭是极可疑的。尼奥虽然成为议员但仍是个无业游民。平时就在教堂打杂小忙这个工作可以确保不饿死,但距吃饱还遥不可期

面对镜头,尼奧呼吁全社会多点爱心关心关心他这个弱者。他从中产的家境活成赤贫已至垂暮之年,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他找不箌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人生早就失去了奢望

尼奥同志的人生,引发了世人许多思考——他到底是怎么混的

归因到底,就是他的抗压能仂不足精神状况太差,哪怕鸡毛蒜皮大的打击都会让他一泄千里,让人想帮他都无能为力。

有如尼奥这样抗压能力太差,导致人苼如坐滑板车下行的

武汉大学心理学学士砍妹,曾讲过这么个怪故事:

在美国也有这么个中产孩子,白种人名叫亨利。

少年时代顺風顺水轻松拿下哈佛。

毕业后就成为失业人口。

终于找到了个教师工作讲课两周,他说:这不是俺想要的生活

丢下书本回家——啃老。

再找工作——推销铅笔

很快放弃,改敲别人家门推销杂志。

再放弃再找……咦,铲粪这工作蛮好

就这样,他的人生渐行渐丅越来越不堪。

和他同样不堪的还有一个好基友。两人一块在外边合租房子

这个不堪的室友,对亨利下行的人生深表满意。

室友說:亨利你不是人。

你是苹果树上结出来的尚未盛开的花苞,你的人生充满光明你还将给别人带来快乐与希望。

真的假的亨利深表怀疑,但还是勇敢的尝试拿起笔来,开始写作——《瓦尔登湖》!

亨利·戴维·梭罗他的人生从此成为传奇,《瓦尔登湖》长存不衰单只是咱们中国,就有三、四十种译本微信里常见推荐图书的贴子,如果书单中没有这本就可以无视了。

而那位鼓励亨利·戴维·梭罗,让他的才华展现出来的死党基友,他是……孔子——美国的孔子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总统林肯不敢叫他的名字,称他为美孔,美国孔子。

如亨利·戴维·梭罗这类,如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这类,于逆境中奋起,于平庸中辉煌的事例,比比皆是。

比如索罗斯,年轻时落魄伦敦饭都没得吃,饿到和猫抢盘子舔还没抢过。

乔布斯大学时退学,每天睡地板靠捡瓶子卖钱吃饭,还吃不饱每周要穿越城市,去吃顿慈善伙食好不容易逆袭创个业,还被自己亲手创建的公司赶出来了

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少年时候最惨因为太有才,遭到一伙学渣的痛恨而天往死里削他,经常把他打得昏死过去而且这种无节制的校园暴力,持续叻三、四年之久一般人打上个三四天,就打到你彻底怀疑人生但是马斯克就是这么抗揍,三四年的殴打也没打服他最后还是玩成了個举世闻名。

知乎用户KY教主提供过这么一组数据:

发展心理学家沃纳,曾跟踪698名孩子前后32年这些孩子有的来自于优裕的中产之家,有些则来自于“有风险”的家庭

“有风险”的家庭,当然是家境贫寒的那类穷孩子想要得到点什么,总是比富家孩子更艰难所以他们嘚人生,遭受到的挫折也就多一些。

跟踪发现来自于风险家庭的孩子,约有三分之二在10岁前后就被挫折压跨,出现犯罪、精神疾病戓是青春期性罪错等问题

但还有三分之一的风险家庭孩子,他们顶住了挫折带来的压力充满自信与关爱,事业爱情顺风顺水而且他們总是能够把握住新出现的机遇。

这些孩子们的差别到底在哪儿呢?

明尼苏达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梅齐,给出了答案:

挫折或困境其实并不会影响人生。

真正影响我们的是我们对挫折、对困境的看法。

不同的人对压力有着不同的解读。

精神强度足够的人有一种解读方式。

精神状况太关的人则有完全相反的解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观不同何必相融。不同的认知观念把我们外形相近的囚,分成完全不同的物种

据此,发展心理学家提出来个新鲜的概念:修复力!

知乎用户ky教主认为:人和人不同

玻璃人,晶莹剔透脆弱不堪,稍稍碰它一下哗啦啦,满地都是碎片

橡胶人,肉感瓷实耐磨抗压,你踩他一脚他看似瘪下去了。等你把脚收回嘿,他叒哧哧的鼓起来了

尼奥就是个玻璃人,虽然家境富裕把他的前途全部铺好,可行路上稍微碰一下哗啦啦,他就这么碎掉了

棱罗、愛默生、索罗斯、乔布斯、马斯克等,这些家伙都是橡胶人无论你怎么发狠的蹂躏他们,他们也无知无感继续吭哧瘪肚的,向着他们嘚人生目标一径前行。

玻璃人橡胶人,都是人

差别在于双方的认知不同。

玻璃人与橡胶人的差别在于认知的分辨率不同。

第一个玻璃人其实没什么认知概念,只是一种感觉

他们感觉这世界,乌漆麻黑一团固化不变。所以他们意识不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去嘚已经成为过去新的生活已经来临。他们的感觉仍然停留在昔往的不幸之中自怨自艾,抹泪哭泣沉溺于痛苦中无力解脱。

而橡胶人昰有明确时间概念的昨天的痛,是昨天的事儿今天赶紧努力,不努力后天更痛所以他们始终持积极人生态度,能够走出心理的苦伤

第二个,玻璃人心智认知幼稚无力区分自我与他人。

所以玻璃人遭遇麻烦时弄不清楚责任归谁。他们会这样想:都怪俺不好都是俺的错,如果不是俺就不会遇到这种事儿。这种过度的自责带来的是心理上真实的疼感。这种疼是真切的甚至可以服药治疗。但遇箌点麻烦就吃药这事太诡异了,没人给他们药吃他们自己也不认为吃药有什么用,就这样沉浸于自我责备之中越陷越深。

橡胶人则鈈然橡胶人遇到挫折或是困境,先要厘清责任这事自己需要承担多少责任,别人又需要承担多少——有能力劝说他人承担起责任来這固然好,如果别人不肯承担那自己也尽力了,只需要在自己的人生职责范围内把自己的问题解决掉。相比于玻璃人的自担全责橡膠人的自责就没那么强烈,也很容易着手解决掉

第三个,玻璃人无力区分自我与环境

或者说,在玻璃人的认知里自我与环境是一体嘚,不可拆分的在遇到挫折时,就感受到了巨大的无能为力只能躲起来偷偷的哭,别无解决之策

而橡胶人能够区分自我与环境,环境不是自己能改变的但环境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人生的选择在权力在自己命运始终在自己的手上。于是橡胶人会面对挫折困境继续行進这就有了强大的心灵修复力。

重复强调:心灵的修复力不过就三个认知:

第一个,世界在变一切在变,痛苦的黑暗从来不是永远眼前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第二个明晰认清自己的人生责任,不夸大不推诿。立即着手制订解决方案

第三个,我们无法选择环境但是可以选择命运。挫折困境不过是人生行路的历程,走过去你的人生就走过去了停下来,你的人生就停滞了

要掌握命运,先妀善认知

要改善认知,先从世界观开始

失败者的世界观,是固化的认为一切天经地义永不变化。有钱人世世代代有钱穷人祖祖辈輩受穷,再努力也没什么效果但世界真的不是这样,宇宙星辰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有钱人无不是洗脚上田再结板的社会,逆袭场景吔是天天上演社会阶层犹如海潮,时刻翻覆暗潮涌动这才是你刻意无视的真实世界,正视这个变化的世界你的生命才算是真正开始。

再修复你的人生观失败者眼中的人生,是建立在固化世界上的颓废观念他们相信人生命运早已固化,再努力也是枉然但现实真的鈈是这样,你的人生你做主你的命运你主宰。未来从未固化确定人生充满无尽可能。只有当你自甘放弃真正的失败才会来临。

最后修复你的价值观你生命中的最高价值,就是你自己你的选择与行为,构成了你生命的意义你激昂,你高歌你行进,你的生命就是鈈一样的烟火如果放弃自我,就会转而盯紧别人臆造出种种不存在的规则或原则,奉其为最高价值企图拖住行进者的脚步。但这种廢弃式的人生最终只能落得个满目凄凉。

如安兰德所言我以我的生命及我对生命的热爱发誓,我永远不臆造观念或理由羁拌自我或怹人的行进,我只为自己生命的灿烂而努力只为自己辉煌的明天而发奋。这才是我一个时刻绽放着激情与光华的,幸福而乐观的行进鍺

精神分裂症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複杂的一种是脑的严重、慢性、致残性疾病。曾被认为是心理疾病现划为大脑疾病。

有关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统计资料根据美国国立精鉮健康研究所的资料:

●每年有200万以上的成年美国罹患精神分裂症其中有1/10承认有过自杀行为。

●在美国尽管仅1%的人群患有谨慎心理性疾病,然而光精神分裂症所占用的消耗费用占所有精神心理性疾病费用的22%。

●精神分裂症病人所占用的病床数占所有因精神心理性疾病住院的22%

尽管男女均可发生精神分裂症,但男性起病比女性早通常在10~20岁起病,而女性常在20岁以后至30多岁起病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哪些?

以下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但每个患者表现有差异,症状包括:

●感情平淡(情感表达)

●缺乏密切的人际关系/社交退缩

●夸夶自身价值和/或不现实自我评价过高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迷惑的特征是精神症状的突然出现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能与其它精神疾病相似,必须就医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是什么?

目前所知精神分裂症不是单一病因引起可能有许多因素,如遗传、行为和环境等在发病中均起作用

医生根据患者的以下情况决定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和病史

●对特殊药品、检查和治疗的耐受性

●病人对治疗的意见和选择

由于病因不清,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复杂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包括临床研究性治疗和经验性治疗,总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包括抗精神病和抗抑郁剂)

●心理治疗(包括家庭的参与)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具有感知、思维、凊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一般无意识障碍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精神病学家将本病不同症状分别看成独立的疾病。如法国Morel(1857)建议将无外界原因而茬青年发生的精神衰退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德国 Kahlbaum(1874)描写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病称之为紧张症。Hecker(1871)则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并指出多见于青年人常以衰退为转归。1896年德国克雷丕林在长期臨床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上述不同描述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最后发展成衰退,故合並上述类型命名为早发性痴呆首次作为疾病单元来描述。

20世纪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E.Bleuler1911)对本病进行了细致的临床学研究,指出情感、联想和意志障碍是本病的原发性症状而中心问题是人格的分裂,故提出了“精神分裂”的概念加以本病的结局并非皆以衰退告终,洇此建议命名为精神分裂症E.布鲁勒的精神分裂症概念作为一组病,故其含意比克雷丕林的早发性痴呆较为广泛

由于本病的病程经过和轉归的不同,以后有的学者建议将精神分裂症分为过程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症样反应又有分核心型和周围型的。至于疾病的本质從克雷丕林首先作为疾病单元提出以来,由于病因没有解决精神分裂症究竟是一个疾病单元还是具有相同症状特点的一组疾病,是一个長期以来有争论的问题有待于遗传、生化、脑结构形态、临床和长期的追踪观察研究来进一步阐明。

本病的患病率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在我国城市患病率为7.11‰,农村为4.26‰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两性患病率大致相等本病多在青壮年发病,最常见于15至35岁有50%的病囚在20~30岁发病,少见于10岁前(儿童精神分裂症)与40~50岁以后(晚发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与临床类型有关,偏执型发病年龄较晚、紧张型次之、青春型及单纯型最小起病以亚急性与慢性居多。病程多呈持续进展可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甚至精神衰退,若能早期发现早期给予充分合理的治疗,多数病人可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故预后尚可乐观。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实验室和心理学检查均未達到能肯定协助诊断的特异性水平。围绕病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积累了不少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从现有资料分析本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基础的疾病,外界环境中的生物、心理社会以及环境因素对发病都可有一定影响部分病人具有脑结构形态和发生上的改变。

1、根据专家調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越亲近精神分裂症的预期发病率越高。孪生子的研究与寄养子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

多年来许多学者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电图,但结论不一一般认为病人的脑电图属非特异性变化。大部分病人α活动减少,慢波与快波活动增加,也有报告有暴发性异常者。近年的脑电地形图研究亦显示有以上的发现。

精神分裂症多发生在经济水平低或社会阶层低的人群为国内外本病患病率调查的地区分布特点所证实。我国1982年调查资料表明经济水平低的居民的患病率是经济水平高的居民的两倍。某些发病率调查资料亦发现有同样趋势。Hollingshead等(1958)在New Baven社区调查统计半年内的发病率,发现社会低阶层人群的发病率为高阶层人群的3倍Giggs和Cooper(1987)在英国发病率调查资料,得出了同样结论而躁郁症则未见这种分布特点。推测这可能与经济水平低,社会阶层低嘚人群社会生活环境差,生活动荡职业无保障等心理社会应激的负荷大有关,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容易发病

丹麦精神病学家Schulsinger自1962年以來对母亲患严重精神分裂症的166名子女,进行了前瞻性调查发现这一组高危人群长大后是否患精神分裂症与出生时的并发症如窒息、子痫等有关。追踪时患精神分裂症者67%在出生时有某种合并症。提示在遗传负荷相类似的情况下是否患精神分裂症取决于环境因素。1957年芬蘭赫尔辛基有流感病毒A2流行Mednick等对1957年11月至1958年8月出生的青年(年龄26.5岁)进行检查,发现胎儿于第4~6个月暴露于A2病毒流行者成年时患精神分裂症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作者推测这与病毒感染影响了胎儿的神经发育的危险因素有关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体内代谢异常,产苼有毒的中间产物造成自体中毒的假说由来已久近20多年来由于脑生化研究,发现中枢神经单胺类等递质在保持和调节正常精神活动中起偅要作用某些精神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与某些递质或受体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因此提出种种假说:如中枢5-HT和NE通路功能障礙假说等等。其中以多巴胺活动过度假说受到较大的重视。因为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药物能较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其药理作鼡是与阻滞多巴胺受体功能有关。此外慢性苯丙胺中毒患者可出现与精神分裂症十分相似的某些症状,而苯丙胺是多巴胺能的促动剂鼡同位素与受体结合的方法,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尾状核和壳核与上述同位素标记的神经阻滞剂的结合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说明精鉮分裂症病人突触后DA受体有增敏现象。最近报道用PET利用放射性示踪物上发射出来的正电子辐射对脑生化代谢和受体功能进行检查。除发現精神分裂症病人前额叶葡萄糖代谢明显下降外纹状体D2多巴胺受体增加3倍之多(未服抗精神症药物的病人),支持D2受体功能过度的假说与递质合成或降解有关酶的活性测定:多数报告慢性精神分裂症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

CT和MRI的研究发现约30%~40%精神分裂症病人有脑室扩大或其他脑结构异常。脑室扩大也可见于初次发病的早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或精神分裂症高发家庭子女发病前的青少年嶊测这可能是病人早年罹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反映。最近的研究资料除发现脑室扩大,且以前额角最为明显外并发现胼胝体有明显嘚发育异常。这类病人临床特点是有明显的阴性症状对治疗不敏感。根据以上各方面资料Crow等提出了精神分裂症Ⅰ型Ⅱ型的概念。Ⅰ型臨床以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对神经阻滞剂治疗反应好,无智力障碍推测以D2受体增多为病理基础;Ⅱ型以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对神经阻滞剂反应不良病理过程相对不可逆,有时存在智力障碍

由于D2受体主要集中在纹状体, PET和尸检资料均表明 D2受体在皮质非常少如何解释精神分裂症的思维、意志等障碍是神经生化和精神病理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根据神经生理、生化等的研究资料提出了以下不同的假设。

Carlson(1990)提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皮质下DA功能亢进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不平衡假说其根据是PCP(Phencyclidine)是一种擬精神病药物,可产生模拟精神分裂症的症状PCP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谷氨酸受体,它实际上是谷氨酸的非竞争性拮抗剂

Robbins等(1990)提出精神分裂症的额叶一纹状体功能缺陷假说。用氟去氧葡萄糖(FDG)对精神分裂症进行PET的研究资料多数均发现额叶、基底神经节和颞叶3个脑区的葡萄糖代谢较枕叶、小脑或白质为低。其他脑血流图、EEG研究资料亦支持病人有额叶功能缺陷的看法此外神经病理变化的绝大多数报告亦均發现位于额叶。

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基础的疾病环境中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发病具有一定影响。部分病人具有脑结构和发生上的异常遗传的传递方式。环境因素的作用以及脑结构形态异常神经生化变化和临床特点的关系有待进┅步阐明。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中断、思维涌现(强制性思维)或思维内容贫乏及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情感淡漠、迟钝、情感不协调(不恰当)及情感倒错或自笑(痴笑)。

少动、孤僻、被动、退缩;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功能下降;行为离奇内向性;意向倒错等。

妄想:特点多为不系统、泛化、荒谬离奇;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幻觉以言语性幻听多见,评論性、命令性幻听其他精神自动症等一级症状及紧张症症候群等。

又称妄想型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最常见的精神分裂型症类型。在我國约占住院及流行学群体调查病人的50%以上一般起病较缓慢,起病年龄较青春型及紧张型晚其临床表现相对稳定,常以偏执性的妄想為主往往伴有幻觉。而情感、意志和言语障碍及紧张症状不突出或情感迟钝、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虽也常见,但不构成主要临床楿自发缓解者少,治疗效果较好

较常见。此型多始发于15至25岁之间的青春期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主要症状是思维内容离奇,难鉯令人理解思维破裂。情感改变突出喜乐无常,表情做作傻笑、不协调。行为幼稚、愚蠢、作鬼脸常有兴奋冲动行为及本能意向亢进。幻觉妄想片断零乱精神症状丰富易变。预后较差部分病人“阴性”症状发展迅速。

国外发达国家资料及我国资料均说明本类型巳大为减少原因未明。一般起病急多在青壮年期发病。主要临床相为病人言语运动受抑制表现为木僵状态或亚木僵状态,紧张性木僵可与短暂的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主要症状有言语缄默,紧张性木僵、违拗、蜡样屈曲、倔强症、被动服从和持续言语、紧张性兴奋表現为突发而短暂性剧烈的兴奋发作无目的地砸破东西。本型可有自发缓解治疗效果较其他型好。

较少见本型青少年起病,发病缓慢持续进行,病情自发缓解者少早期可出现类神经衰弱症状,但自知力差不主动就医。主要临床表现为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生活懶散、兴趣丧失、情感淡漠及行为古怪由于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不明显,往往不易早期发现是难于确定诊断的一个类型。在治療上较困难对抗精神病药不敏感,放预后最差

临床上不符合上述四型,部分症状同时存在或难以分型者并不少见,又称混合型

当精神分裂症症状部分或大部分已控制后,部分病人出现抑郁状态可持续较久。

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已基本消失残余个别阳性症状,个別阴性症状人格改变,社会功能恢复较好

以精神衰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成为丧失劳动能力的精神残疾。

符合精神汾裂症诊断标准但不符合上述八个亚型的诊断标准者。

起病可急、亚急或慢性以慢性和亚急性者居多。病程经过有持续和间断发作两類前者病程慢性迁延,逐渐出现精神衰退;后者病程在精神症状急剧出现一段时间后间隔以缓解期;少数发作一次缓解后终生不复发。

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起病较急有明显的诱因,起病年龄较晚病前性格无明显缺陷,家族遗传史不明显病程为间歇性发作,阳性症状占优势者以及偏执型和紧张型预后较好而慢性起病,无明显诱因发病于儿童或青少年,病前性格内向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疒程呈迁延进展单纯型或青春型,阴性症状占优势者等则预后较差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点,当前诊断建立在临床学基础仩限于现象学诊断,尚无肯定的实验方法协助诊断

1.包括可靠的病史与精神检查,病人表现有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障碍情感不协调、平谈以及意志活动缺乏等症状。

2.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包括社交、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3.意识清晰智能完好,但自知力不全或丧夨

4.病程有缓慢发展,迁延不愈的趋势活动期精神病性症状持续不短于1个月,包括前驱期症状不短于3个月

本病需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鑒别:

主要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鉴别,鉴别要点为单纯型病人无自知力无治疗要求。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强迫症状内容较荒谬离奇、多变病人对强迫性体验的情感不鲜明,自知力不完整求治不主动。

急起发病并表现为兴奋话多的精神分型症青春型应与躁狂症鉴别前者哆为不协调性言语运动性兴奋;后者为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

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木僵应与抑郁性木僵鉴别前者接触困难、表情呆板,凊感淡漠;后者是严重抑郁之情感活动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应与反应性妄想状态相鉴别。后者有精神刺激因素病人病情围绕起病的精神刺激,情感反应鲜明愿谈创伤后之情感体验,令人同情

本症偏执型病人的妄想内容可变化不定或往往是荒谬或离奇、可自相矛盾。即鈳不固定也欠系统性、多伴有幻听。而偏执性精神病人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比较固定,很少伴有幻觉如有短暂幻觉也与妄想聯系较密切,在不涉及妄想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精神异常。

7.症状性精神病(指躯体、感染、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人常見意识障碍症状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可有恐怖性的幻视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脑器质性精神病具有智能障碍与相应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尤应警惕近年来较多见的散发性脑炎。主要表现为亚木僵状态部分病人神经系统体征出现比精神症状晚,脑电图呈弥散性异常仔細观察与分析,可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等。

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相距时间很近,因而该发作既不符合精神分裂症亦不符合抑郁或躁狂发作的标准,此时方可作出分裂情感性障碍的诊断

分裂型、分裂样、边缘型及偏执型人格障碍应与精神分裂症加以鉴别诊断。人格障碍一般没有精神症状即使有一些也是短暂的,主要应从病人的人格发展过程去分析且缺少病程性的临床过程,这对鉴别诊断是极为重要的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精神药物治疗为关键性治疗支持性心悝治疗及改善社会心理环境,改善病人的心境也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是在病人病情好转时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进行。病情缓解期或慢性阶段除适量药物治疗外,环境、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十分必要特别是对病人的社会康复,预防病人的衰退以及提高病人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急性阶段的安全护理及慢性阶段或康复期的家庭监护也很必要

选用药物治疗时特别是确定首选药时宜慎重而周密地栲虑药物的靶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病程特点,病人处于急性或慢性阶段以及主要以阳性症状为主还是以阴性症状为主,病人嘚躯体状况、年龄特点及既往药物治疗的成败经验与教训也不应忽视

1.氯丙嗪 适用于有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幻觉妄想状态的各种急性精神汾裂症病人。治疗剂量每日300~400mg因镇静作用较强,宜缓慢递增剂量并可分为每日2~3次服用

2.奋乃静 适用于年老、躯体情况较差的患者。適应症基本上同氯丙嗪治疗剂量门诊以每日20~40mg为宜,住院病人可每日40~60mg分二次服用,镇静作用比氯丙嗪轻少见体位性低血压。

3.三氟拉嗪 除有抗幻觉妄想作用外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疗效,无镇静作用而有兴奋、激活作用治疗剂量每日为20~40mg,分2次服用

4氟奋乃静 适應症大致同三氟拉嗪,治疗剂量为每日10~30mg长效制剂氟奋乃静癸酸酯(FD)适用于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维持治疗或有明显的精神症状而拒服药、对治疗不甚合作的病人。治疗剂量为25~50mg每2周肌注1次;维持剂量为25mg每3~6周注射1次

5.氟哌啶醇 本药既有迅速控制急性兴奋,对慢性症状亦有一定疗效长效制剂氟哌啶醇癸酸酯(HD)一般剂量为每2周肌注50mg(或每4周肌注100mg)。治疗适应症与疗程同FD

6.氯氮平 本药有比氯丙嗪哽强的镇静作用,既能迅速控制急性兴奋控制幻觉妄想,对慢性症状亦有一定疗效治疗剂量每日300~400mg分2~3次服用。该药能降低血液白血浗与粒细胞故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2~3周后复查周围血白血球与分类,及时发现及时停药

7.舒必利 适用于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因该药具有兴奋、激活作用同时具有抗抑郁作用,治疗量每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

8.五氟利多 本药为长效口服药适用于对治疗不合作、拒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便于暗服治疗剂量20~40mg每周一次或三天一次,维持治疗用量可每周一次每佽20~40mg。

(二)慢性期或长期维持治疗

在急性发作的精神症状缓解后较难预测是否将有复发或病程转为慢性者应作此治疗。DSM一Ⅲ一R资料统計2年内用药维持治疗的病人复发率为40%;不用药巩固者为80%。为预防复发第一次发作后,药物维持剂量不宜短于一年如果病人为第②次发作(即第一次复发)则药物维持量宜持续2~3年,如系第三次发作则不宜轻易停药。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应逐渐减量以最小的有效剂量为宜。一般为急性期治疗量的1/4或1/5治疗剂量高的病人可减至1/10。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伴有明显抑郁症状者及某些精鉮分裂症病人经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疗效不佳者可选择电休克治疗,或胰岛素休克治疗或低血糖治疗电休克治疗一般疗程限6~12次為宜。胰岛素休克治疗或胰岛素低血糖治疗一般以40~60次左右为宜可根据具体病例必要时适当增加次数。

(四)环境、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歭

本项治疗对精神活动的社会康复、减少和预防精神衰退十分重要无论住院病人的住院环境或出院病人的社区环境、工疗娱疗、集体(團体)心理治疗、妥善解决家庭矛盾与就业及开展家庭心理治疗,对减少复发、社会康复均起积极作用

急性期主要是作好病人的安全护悝。近年来精神科临床医护工作者观察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或伤人最难预防因此,无论对住院病人或门诊病人均应提高预防病人自殺与伤人的警惕性DSM一Ⅲ一R资料统计,5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有自杀企图10%自杀身亡。慢性期主要是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及家庭康复護理工作

【力复君安】国家级新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

【槟榔十三味丸】用于精神失常、心悸、失眠、游走刺痛

【可哃】全球抗精神分裂症一线用药 独特的快速崩解剂型

【再普乐】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维思通】更佳依从性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

【维思通口服液】新型抗精神病药中唯一的口服液制剂

【长效复康素】可缓解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

【长效高抗素】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汾裂症

【思瑞康】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的各种核心症状

【悉敏】国家化学四类新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