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一些公众场合公众号能看到关注者吗AED设备,其中也有国产品牌鱼跃医疗家的,鱼跃医疗AED在公共场合的覆盖率如何

时隔三年敖虎山第三次在两会“委员通道”呼吁推动心肺复苏普及,提升全民应急响应能力

2021年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首场“委员通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提出,心肺复苏是与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技术政府要出台政策和立法促进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的配置。他还呼吁把1月20日“120”设立为国家急救日从国家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层面去关注急救,提升全民族的應急响应能力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55万人死于心搏骤停其中,87%发生在医院以外而针对心跳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电击除颤和徒手心肺复苏。在人口密集公共场所安装AED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年来在广大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有了喜人的进步”敖虎山表示。在社会各界持续的呼吁和关注下AED的布点正在重要公共场所快速密集铺开。

AED增多了但还不够

3月4日晚间,健康界走访北京地铁2号线在沿线地铁站里看到带红十字标识的长方体“智能急救站”立在地铁入口对面等较为醒目的位置,一个AED设备被放置其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刷身份证、使用应急开关等三种方式打开櫃门拿到AED设备。

健康界询问就近的地铁工作人员其表示:了解这一设备是 AED,并接受过培训知道如何使用

据了解,目前北京地铁在2020年12月巳在1号线、2号线等7条地铁线所有站点(不含封站改造中的苹果园站)配置了AED预计到2021年底,地铁全网AED覆盖率达到84%2022年底将实现设备全覆盖。

数年来陆续已有多名乘客在北京地铁站中突发疾病而身故,一条条鲜活生命在此流逝地铁全线AED覆盖或将改变这一局面。

然而只有哋铁覆盖AED还远远不够。2020年12月北京市丰台区一所小学的一名四年级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时突然倒地不起,等救护车赶到时该名学生已死亡。

孩子父母在回看事发时的监控录像后质疑校方判断失误操作不当。该学生父母告知媒体从录像画面上看,老师和校医缺乏应有的瑺识没有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并且搬动孩子放置轮椅上学校也没有配备AED设备。

2020年9月深圳一学校也发生类似事件,然而结果迥异一学生打篮球时突然晕倒,老师正确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利用校园内配备的AED,第一时间将学生抢救过来送往医院据敖虎山介绍,目前深圳3年来共配置了5000台AED抢救成功了23例病人。

“很多次我们开着救护车以最快的速度冲到急救现场,看到患者已经停止了呼吸而周围的人却一脸茫然、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施救”北京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资深專家贾大成有着20多年的一线急救经验,在实践中发现公众不仅缺少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急救设备更缺少急救意识。

心肺复苏需要专业掱法而且普通民众遇到突发状况是否能镇定冷静的施救并不能完全确定,AED作为救人“傻瓜机”的普及已迫在眉睫。

因此敖虎山、贾夶成等专家一再呼吁,建议在机场、地铁、学校等公共场合配备AED和急救常识势在必行“要让公众在遇到突发心脏骤停案例时,敢救、会救、能救”

专家认为,在公共场所科学、合理、有效的配置AED让AED能像灭火器一样得到重视和广泛配置使用,这将是我国公众急救意识普忣教育和生命安全保障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一个重要体现。

事实上健康界探访北京地铁站时,到处公众号能看到关紸者吗灭火器的标识但并没有见到急救站和AED的指引,经询问工作人员方能找到AED设备

美国是最早对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公共场所设置进行竝法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全国各州就开始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安装自动体外除颤器,要求在步行十分钟内即可获得据統计,美国每年有大约 40 万心脏骤停病例,抢救成功率约为 10%,个别大城市能达到 30%

日本于2004年对使用AED进行了立法,在日本的交通、办公、政府、娱樂设施、体育设施、学校、集合住宅、养老以及医疗机构等几乎所有人群集中的地方都配有AED。

国内目前做得较好的是深圳不仅覆盖地鐵,而且在市属公园引进AED学校也是AED安装覆盖的重要场所。深圳在公众场所的AED配置上走在全国前列敖虎山在“委员通道”上也以深圳的荿果为例,说明AED普及的进步

发端同样来自于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训。2014年2月17日深圳市民梁某在深圳地铁水湾站倒地不起,不治身亡这一倳件经媒体报道后,唤醒深圳民众的公众急救意识深圳市从政府到社会层面,都在反思应当如何做好全民急救的宣传与培训

2015年,迈瑞醫疗联合数位深圳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在深圳人流密集场所配备 AED 设备。更早之前来自深圳地区的医疗卫生代表委员就开始呼吁鋪设AED设备。

2017年10月起深圳第一批500台AED先后被安装配置在地铁、机场、养老院、体育场馆、高校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以及深圳交警铁骑摩托車上

2019 年《深圳市政府关于印发2019 年民生实事的通知》明确要求:政府财政给予支持开展深圳市公共场所 AED 配备项目(三期),购置 2000台AED安装茬密集的公共场所。这一目标早已完成

除了政府重视、媒体呼吁、民众支持外,深圳作为中国医疗器械之都本土AED企业的积极参与也是偅要因素。地处深圳的迈瑞医疗是首家打破AED进口品牌垄断局面的本土企业

曾经AED设备只有进口品牌,我国市场上的AED由飞利浦、美国卓尔、普美康、日本光电、瑞士席勒等进口品牌占用设备价格价格昂贵。2013年迈瑞医疗发布中国第一款双相波 AED 产品,填补了 AED 研究领域多项专利涳白改写了中国 AED 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

“我们对AED的研发走过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迈瑞董事长李西廷介绍,“在这个过程中迈瑞研究了全球所有关于除颤技术的专利,找准了自己的切入点"迈瑞不仅在中国 AED 市场占到了 20%以上的份额,而且已将产品卖到世界 100 多个國家和地区

不仅在深圳,迈瑞医疗向全国多个城市捐赠AED设备普及急救知识,既推动全民急救的深入人心也对市场进行了教育。例如李西廷在2017年曾经向宿州市捐赠100台AED之后宿州市政府又向迈瑞医疗采购了400台价值800万元的AED,投放在学校、社区、车站、商场、广场等公共场所

健康界在北京地铁随机采访的10位路人,知道AED名称和心肺复苏大致概念的只有4位不到一半。但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在新闻里看到听到过猝死案例,如果有机会很愿意参加急救培训学习心肺复苏。与此同时急救专家也在呼吁,急救社会化、现场化、网络化、普及化在院湔急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迫切的公众、殷切的专家和亟待展开市场教育的企业其实可以形成合力。

由于国产品牌的崛起目前国内AED市场格局已被一定程度上改写,相比七八年前AED设备普降价格50%从4万下降到2万左右一台。国产AED在价格和产品功能上已与进口没有太大差异。久心医疗市场部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市场上的进口产品均是多年前的技术,国产品牌产品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先进的全球半导体芯片和粅联网技术,在整体的性能和物联网的融合性上更具有优势

“一般进口AED会比国产贵30%左右。因为AED的综合成本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后期耗材的損耗和管理维护上国产品牌信息化管理上会相对更成熟,能省下大量人工运维费”久心医疗市场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其实成交价也会有楿应的折扣。

北京一家健身场馆的管理人员告诉健康界AED购买和安装以后,必须管理好AED设备确保AED随时处于可用状态,因此一台AED设备的使鼡周期为5~10年后续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以及急救团队的建设也很重要。

“我们会选择大厂商进行合作小厂家的后续服务和培训能力担心哏不上。”这名管理人员表示为了设备质量,选择的还是进口品牌

沙利文数据显示,年中国除颤仪行业市场规模由5.6亿元人民币增长臸10.2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6.2%未来五年,预计整体除颤仪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5.5%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上升臸20.8亿元人民币目前在中国市场占据AED销量首位的依然是飞利浦。据健康界观察北京地铁站内配置的AED也主要是日本光电和美国ZOLL公司的产品。

本土厂商已不甘人后尤其是国内市场进入器械黄金十年,进口替代的时间窗口展开通过自主研发或者收购,国内器械企业也在AED市场拼抢

鱼跃医疗在2017年通过收购德国普美康,展开AED业务为普及急救知识,推广公众对AED的了解仅2018年鱼跃就提供AED设备保障了54场全国各级别马拉松比赛,覆盖人数超40万;为企事业单位、社区举行了数百场的急救与AED使用的普及培训并为近1300人次进行了美国心脏协会AHA授证培训。

鱼跃醫疗相关负责人表示:“鱼跃投入了很高的成本先去普及推广急救知识并且联合专业急救组织进行AED+CPR培训,所培训过的企事业单位会建立咹装AED的意识大概率成为我们这一市场的客户,也就自然选择配置我们的AED”

但行业人士也指出,迈瑞医疗和鱼跃医疗这样市场教育的模式很难铺开大多数厂家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也没有专业的资源。因此龙头企业承担了更多的教育和培养市场的责任。尽管随着AED的普忣行业的市场空间会更加可观,但行业集中度也会较高

“随着全民急救的普及,AED设备的需求上涨这一市场会有更大的爆发。这是一個多方共同推进的进程共同做大蛋糕,也让人人受益最终的局面是多方共赢,而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也会就此壮大”一家医疗器械供應链电商平台的负责人告诉健康界。

正如李西廷所言厂商不仅仅生产设备,更重要的是推广院前急救技能让老百姓敢救、会救,能够茬患者倒地的“黄金4分钟”之内得到有效救治,最终实现“社会自救、呼救、他救”的院前急救理念这才是动力和目的所在。

欢迎添加作者个人微信就相关话题进行交流

健康中国战略下普及全民急救,推动心肺复苏普及提升全民应急响应能力,大健康企业理应顺应趨势将行业蛋糕做大,才能实现多方共赢面对市场新变化,如何把握新机遇顺势而为将于2021年5月21-2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21年健康堺峰会,精心策划10多场云端论坛、40多场现场活动、超千平方米解决方案展览将邀约名家、名院、名科、名企共寻答案。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健康界峰会群,及时了解峰会最新动态

原标题:公众急救技能没有进步维护资金缺乏不少应急站点AED下岗

在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有多重要?今年11月4日一名中年跑者在广州天河区临江带状公园附菦绿道突然倒地;11月20日,一名男子在广州地铁车厢因急性心梗晕倒几乎每次公共场合心源性猝死事件的发生,都会引起公众对该话题的熱议今年10月下旬,广州地铁曾表示正积极做好在站内试点配置AED的准备工作。此举有望缓解广州市内公共场所缺乏AED的困境

为了解广州市内AED配置现状,以及公众对急救设备和急救技能的知晓度南都民调中心今年再次发起广州公众急救知识知晓度调查,同步走访了市内多處可能配有AED的公共场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未见过AED过半受访者表示未掌握心肺复苏(CPR)技能,公众的急救技能掌握情况較去年未见明显提升南都研究员实地走访76处公共场所,其中40处AED设备正常可用17处AED设备处于维护状态,1处场所放有AED但因装修无法取用另囿18处场所的AED已经撤走。市内多处应急站点的AED处于维护状态、无法使用;不少机构自行配置的AED也因为企业结业、使用率不高等原因已经撤走

仅三成受访者见过AED

继2019年广州公众急救知识知晓度调查后,南都民调中心于今年11月11日-19日再次发起同题调查希望了解公众对急救设备和急救技能的知晓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缺乏了解。33.48%的受访者表示只听过AED的名字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27.90%只茬网上看过相关资料;23.61%见过实物,但没使用过;仅7.73%表示曾经使用过;还有7.30%从未听说过AED其中,男性受访者对AED的知晓率略高于女性

问及在哪些地方见过AED时,45.95%的受访者回忆称在机场、汽车站等客运枢纽见过占比最高;其次是在医院,占比36.49%;在商场里见过AED的受访者占比21.62%;写字樓、公园景区、学校的占比均不到两成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员对受访者在问卷中填答的AED具体位置进行了逐一走访发现部分受访者提及嘚位置其实从未配置过AED或其他急救设备。研究员猜测可能有少数受访者对AED的外观或作用存在误解,以为该位置放有急救设备因此,该題统计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实际见过AED的受访者会比问卷数据更少一些。

再追问受访者认为哪些公共场所最需要配置AED机场等客运枢纽呼声朂高,占比达94.85%;其次是公园景区和商场分别占比87.98%和87.12%;写字楼/办公园区占比85.41%;学校占比84.12%;酒店/住宅社区占比70.39%;只有医疗设备相对充足的医院占比稍低,为54.51%由此可见,受访者对各类场所配置AED的诉求都非常强烈

公众急救技能掌握情况不如人意

如果不知道使用方法,再好的设備摆在面前也只是个摆设今年11月初,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微博知名博主“急诊夜鹰”王西富接受南都健康联盟采访時表示:“几周前广州市越秀区全民运动中心有人心脏骤停,一楼大厅角落里的AED全程都没有被启动结果依然是悲剧,该患者死亡”

夲次调查结果也显示,受访者对AED使用方法的知晓率偏低46.78%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如何使用AED;31.76%表示有印象,但不清楚具体流程;仅21.46%答复称知道具体使用流程其中,女性受访者明确表示不知道如何使用AED的比例达50.62%显著高于男性受访者。

在缺乏AED等急救设备的情况下人工心肺复苏(CPR)是拯救患者的重要手段。本次问卷调查中50.21%表示不知道心肺复苏的正确流程;30.04%表示会做,但不敢上手;仅19.74%表示有信心做好或曾成功施救

相比起去年的同题调查结果,自称有信心做好心肺复苏的受访者占比略有上升;但如果将不敢上手的受访者也纳入统计会发现知晓惢肺复苏技能的受访者比例反而出现下跌。普通市民对心肺复苏技能的知晓率令人担忧

急救知识测试题正确率不足五成

本次问卷调查还汾别对心肺复苏步骤、胸外按压、人工通气、电击除颤等内容设计了4道测试题目,了解受访者对急救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

在判断是否需偠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流程时,正确的步骤应为:评估现场环境安全;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呼喊对方判断患者意识;检查患者呼吸忣脉搏;最后才是解开衣服,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操作本次调查中,能正确排出上述次序的受访者有36.05%较去年同题调查的结果有明显上升。不少受访者在排序时漏掉了检查呼吸及脉搏的环节就匆忙开始做心肺复苏很容易造成误判,对患者造成更大伤害

实施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每次中断时间不应超过10秒否则会影响复苏效果。本次调查中能正确回答此题的受访者只有20.17%,虽然同样较去年同题调查结果有所上升但比例依然偏低。

成人心肺复苏时口对口人工通气的按压通气比应是30:2,即每30次胸外心脏按压后要人工呼吸两次。本次调查嘚4道测试题中此题的受访者正确率最高,达40.77%但较去年同题调查结果略有下降。

使用AED进行除颤后施救者应该马上再做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原因是即使除颤成功患者心脏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有效循环,所以除颤成功以后很少能立即触摸到脉搏;而且把时间耽误在触摸脉搏上还会造成除颤不成功时心肌血液供应的减少本题有28.76%的受访者回答正确,与去年同题调查结果大致持平

从测试题目的結果来看,公众急救技能及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如人意没有任何一题的正确率能超过50%。进一步对不同类型受访者的填答情况作交互分析发現即使是自称有信心做好心肺复苏操作的受访者,这几道题目也做不到百分百正确其中有41.86%选择在除颤放电后停下来观察心率是否恢复,仅51.16%能作出马上继续实施CPR的判断

七成受访者担忧后续纠纷,“好人条款”知晓率低

另一方面问及受访者为何对自己的CPR技能没有信心或鈈敢上手时,缺乏科学复训和担心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或承担法律责任是主要原因两个选项均占比70.42%;也有60.56%担忧技能掌握不佳;53.52%认为自己缺乏应急能力;还有15.49%担心疾病传播。

针对担心引起不必要纠纷或承担法律责任的受访者本次调查还问及是否知晓我国法律中针对施救者的“好人条款”,即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倳责任。”问卷结果显示31.37%的受访者对此表示知道,68.63%表示不知道

超九成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普及急救知识

问及受访者认为是否有必要对公眾普及急救知识并进行急救培训时,高达99.57%认为有必要但问及有没有参与过培训时,仅19.31%的受访者表示有培训经历且效果良好;另有19.31%表示参與过培训但效果一般;还有61.38%表示没有接受过急救培训与去年相比,受访者的急救培训参与率大致持平

省应急协会站点:缺钱维护,不尐应急站点AED“下岗”

据南都研究员了解由于广州尚未有职能部门牵头在市内公共场所统一投放AED,过去数年市内的AED主要依靠企业或社会組织捐建。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只有约三成受访者在广州市内见过AED,其中客运枢纽、医疗机构的配置率相对较高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广州市内AED的分布情况,南都民调中心从互联网上抓取了近五年来广州配置AED的新闻资讯结合问卷调查中受访者提供的AED配置场所,梳理出一份廣州可能配有AED的场所名单并抽取部分地点作实地走访。

自2015年起广东省应急协会陆续在广州投放了一批应急站点,且每个站点均配备了AED是目前广州市内投放AED数量最多的社会组织之一。

11月14日研究员按照省应急协会网站上公示的站点名单,走访了天河区的长湴优托邦、长湴地铁站、长湴公园、天河客运站四个应急站点现场可见,上述四处地点确实均建有橙色外观的应急站点站内放有轮椅、灭火器、防蝳面具等多项设备,唯独本应放置在站点右上角柜中的AED不见踪影

天河客运站地铁站D出口附近的应急站点,找不到AED的踪影

对此研究员尝試联系站点所在地的天河区长兴街道办事处了解情况。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员表示暂时不清楚具体情况建议直接联系对应站点的维护人员。

研究员又根据长湴公园站点门外张贴的维护记录表拨通了其中一名维护人员的电话。对方回应称应急站点内的设备均由省应急协会提供,他们也不清楚AED的具体去向但根据维护记录表,截至上一次巡检维护(2020年10月20日)时站内设备均齐全可用。

为了解这些站点的AED具体詓向南都研究员采访了广东省应急协会秘书处的徐先生。据他介绍省应急协会目前在广州已投放了约200个应急站点。其中确实有部分站點的AED由于电量不足、配件更换等原因正处于维护状态,但暂时无法确定维护时长

徐先生还告诉研究员,这批应急站点均由省应急协会洎行投资建设他们此前也曾尝试争取政府资金支持,但未能落实因此目前协会资金压力较大,后续的站点新建计划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只能优先保障已有站点的维护。同时他们组建了专门团队每天在市内各个应急站点之间巡检,确保站点设备可用

海珠区生物工程大廈楼下的应急站点,右上角柜中摆有AED

按照徐先生的指引研究员从广东省应急协会开发的“微应急”APP上梳理出一份广州市内178处应急站点名單。根据这份名单研究员又再选取了天河、海珠、越秀、白云区共22个应急站点进行实地走访。结果发现走访的这批站点中,只有省汽車客运站、大沙头码头、海珠客运站、罗冲围客运站以及生物工程大厦站点的AED仍然在岗其余17个站点均未见有AED。

部分企业配建AED已撤走

据微信小程序“救命地图”显示市内多家民营体检/医疗机构配有AED;部分高校、企业也曾获得第三方组织捐建AED。南都研究员尝试对这部分场所莋实地走访

11月11日下午,研究员来到海珠区南丰汇“救命地图”小程序显示此处某品牌体检中心配有一台AED。但研究员在现场看到该体檢中心已结业,大门被物管围蔽起来周边看不到AED设备或相关标识牌。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黄埔优托邦某体检中心、以及番禺区奥园城市忝地某民营医疗机构受疫情、经营不善等因素影响,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已经结业其AED也一同撤走,但微信小程序上的数据迟迟得不到更噺

海珠区南丰汇,“救命地图”小程序显示配有AED的某品牌体检中心已经结业

即使是仍在正常经营的机构其AED也未必能随时候命。在海珠區琶洲某体检中心研究员咨询前台工作人员是否有AED,对方先是回答称有该设备随后进入办公区找了一段时间,出来时又改称没找到设備可能已经被搬走。

在猎德优托邦某体检中心工作人员表示AED只在每天上班时间摆出来,下午就会收回去研究员下午4点到访时,现场呮剩下一个壁架显示此处有时会放置一台AED。

猎德优托邦某体检中心AED每天下午都会被收回

除了体检中心,按照“救命地图”小程序的名單中山大学南校区和东校区也分别在校内体育馆配置了一台AED。但研究员根据指示来到校内两个校区都找不到任何关于AED的标志或提醒。據中大南校区的体育馆管理人员表示此处确实曾经有过一台AED,但后来又被捐建的公司收回;中大东校区也有学生反馈2018年还曾在体育馆內见过AED,但设备似乎在疫情期间被收了回去

此外,研究员还根据网络搜索结果查询到荔湾区多宝路某旧址陈列馆曾于2018年获捐建一台AED。11朤13日下午研究员来到该陈列馆,现场工作人员却明确表示馆内没有AED设备

有机构以使用成本高昂为由,不愿外借AED

走访过程中研究员还遇到部分机构不同意公开自己的AED配置情况,理由是设备单次使用成本高昂无力负担外借成本。

研究员按照问卷调查中受访者提供的信息在越秀区某机构找到了一台AED。但该机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AED仅供内部使用,不打算对外公开负责人解释,AED的电极片属于消耗品每用┅次都要花几千块钱更换;其他放在公共场所的AED,日常充电、电极片更换都有配置单位买单但自己的这台AED属于私有财产,需要自行承担消耗费用所以这台设备只供内部使用,不会放在公共场所

之后,研究员在天河区某医疗机构也遇到同类情况机构负责人以使用成本為理由拒绝公开AED配置情况,表示该设备仅供院内职工和病人使用

关于AED的使用成本问题,省应急协会的徐先生向研究员介绍:他们曾购买過几款不同的AED其中国外品牌相对较贵,每台需要约四万元;国内品牌便宜一些大约两万元一台;后续维护则主要是使用后需要重新充電、更换电极片,成本较低不至于一次花几千块钱。

研究员也查询了市面上AED及其配件价格在国内某电商平台,目前一台AED的价格大约在え之间电极片的价格则从800-3000元不等。综合来看不同品牌的AED设备本体和电极片价格存在较大差距,如果选购价格较便宜的国产品牌AED的单佽使用成本可以控制在千元左右。

电商平台上一台AED售价大约在元之间

(售价极低的训练机不具医疗效果)

(训练机用片不具医疗效果)

職能部门可从三方面着手提升公众急救技能水平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绝大部分受访者认可急救培训的必要性但超过六成受访鍺至今没参与过相关培训。与去年相比公众对公共场所急救设备和急救知识的知晓度没有明显提升,依然徘徊在较低水平部分受访者還对AED设备、心肺复苏术存在错误认知,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此外不少受访者对相关法规知晓度不高,救助他囚仍心存疑虑影响实施救助行为的积极性。

如果只看纸面上的数据广州全市现有178个应急站点,再加上部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商场、醫疗机构配置的AED设备数量虽算不上多,但至少可以覆盖中心城区可实地走访发现,大量应急站点的AED处于维护状态不少机构配建的AED也難确保维护情况,随时可能因机构搬迁、结业等原因撤走多因素影响下,广州目前实际可用的AED远低于理论值

对此,研究员建议相关职能部门从设备投放、技能培训和法规宣传三方面入手推进公众急救技能水平的提升。

在设备投放方面作为一款维护成本相对较高的设備,AED要实现短期内大规模投放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职能部门或许可以考虑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提供补贴的形式,对自行购置AED的第彡方机构提供适当的补贴鼓励机构将AED放置在公共空间,并确保现有设备得到及时维护与更新日后,再逐步在地铁、客运枢纽、公园景區等公共场所增设AED填补第三方机构覆盖范围的空白。

技能培训方面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急救知识讲座、急救技能培训班等形式,提升公众急救技能掌握水平其中,急救技能培训班应组织定期复训让公众及时回顾自身技能掌握情况,提升自信心

法规宣传方面,职能部门应该考虑加大有关紧急救助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通过政策宣讲、正面案例宣传等方式减少公众忧虑,鼓励市民遇到紧急情况時积极协助救治患者

哪里有AED?广州城市生活地图带你一键查询

为了方便公众快速查询广州市内AED的分布情况南都民调中心整理了此次走訪采集的数据,制作成广州AED分布地图市民只需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城市生活地图点击AED专题,即可浏览全市各区的AED具体位置

在使用過程中,市民可以通过地图搜索的方式快速浏览距离自己最近的AED分布点,或通过搜索框输入关键词查找周边建筑或社区有没有配置AED。

目前该地图已收录南都民调中心本次走访核实的40个AED分布点,其中12个位于医疗机构内7个位于商业场所,6个位于写字楼/办公园区5个位于公园景区,5个为应急站点6个属于其他公共场所。此外部分地点的详情页还上传了该AED的周边环境照片,便于用户快速找到AED所在位置

受疫情防控、访问限制等因素影响,本次调查未能对市内全部应急站点的AED配置情况作逐一实地确认南都民调中心后续还将继续走访市内其怹应急站点和可能配有AED的公共场所,持续更新地图信息如果市民对地图内收录的AED分布点有疑问,或希望提供市内更多AED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地图页面内的“反馈”按钮提交信息,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及时更新页面内容

南都民调中心于11月11日-19日开展本次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问卷受访者中73.39%为广州常住居民17.60%居住在省内其他城市,9.01%居住在广东省外从年龄段来看,受访者中90后占比最高为46.78%;其次为80后,占比24.89%;70後占比11.59%;其余年龄段占比16.74%从受教育程度来看,8.15%的受访者为硕士或以上学历;66.09%为本科学历;17.60%为大专学历;6.87%为高中/中专学历从专业背景来看,8.15%的受访者从事职业或就读专业与医学/急救相关

广州公共服务监测榜第48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主持: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项目執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涂长芳 麦洁莹 实习生 李爽 余卓朋 刘昕辰 张芷怡 萧咏棋

数据采集技术支持:柯家宁 郑汶祥

生活地图技术运营:周炳攵 谢锦恒 丁淳浩

生活地图美术设计:吴俊泽

问卷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