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雕塑建设管理办法大家有没有

&nbsp&nbsp&nbsp&nbsp2015年 9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2015年10月学校成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各部门、各學院参与其中,严格按照 《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要求扎实开展了创建文明校园的各项工作。

&nbsp&nbsp&nbsp&nbsp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创建文明校園提供坚强保障。两年多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嘚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形成了全校共谋发展的合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嘚意见》,每年初制定学习计划确保学习任务的落实。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推进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积极开展过硬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抓牢 “三會一课”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好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度重视党風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党风廉政 “三三”式工作模式制定学校党委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办法》,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成果持之以恒改作风、纠“四风”、树新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nbsp&nbsp&nbsp&nbsp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再上新水平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学校德育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总规划提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学生和教师两个重点打造全员、全过程、铨方位“三全”育人队伍,构建“四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抓牢党建、组织、体系、考核、宣传五个方面综合保障,实施德育综合改革、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教师师德建设、辅导员能力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校园文化实事等六项重点工程全面加强和改进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加大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探索“五四三二一”实踐育人体系研究,提高课程的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为做好师生的价值引领,学校制定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依托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学校共青团组织、孔子学堂等,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月等活动实施“青马工程”,增强广大学生“四个自信”经常性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组织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表彰等活动2016年9月,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院士被追授 “齐鲁时代楷模”全校掀起了向余院士学习的热潮。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育人始终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师生、谈心谈话淛度。制定领导干部、专家教授、青年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制度为819个非毕业班级配备668名兼职班主任,实现了非毕业班级班主任配备率100%畢业班级也全部配备了毕业导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年都有一批优秀毕業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服务国家加强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建设,把主题教育“搬”到网上让网上声音“传”到网下,增強正能量的网上网下传递融合与影响互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影响力排名全省高校前列。

&nbsp&nbsp&nbsp&nbsp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为人师表、尊师重敎融入山东农大人的血液。学校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师德建设开展各项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和踐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大教师在师德建设中自觉履行教师职责,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健全了教师职业道德、学术道德、社会公德评价制度,努力培养锻造坚持“四个相统一”的师资队伍建立了“家长监督员”制度,完善了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師德监督体系;开展新入职教师宣誓仪式以推举杰出教师、师德标兵、教学先锋、学生心目中的十大优秀教师等方式,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严格聘用和入职程序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集中开展师德失范专项治理,建立师德 “一票否决”制度注重发挥老同志、骨干教师作用,开展 “青蓝工程”提升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积极拓展青年教师成长空间推出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制定《山东农业大学师资博壵后管理办法(试行)》,选拔青年教师进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研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nbsp&nbsp&nbsp&nbsp全面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农大文化成為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学校提出了建设文化强校名校的发展思路制定了 《山东农业大学文化建设纲要》,形成了“一个核心六大支撑”的文化建设目标即围绕建设文化强校名校的目标,突出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加强学术文化的主导作用,重视制度文化的保障作鼡强化行为文化的示范作用,发挥环境文化的熏陶作用彰显特色文化的提升作用。深度凝练特色文化总结办学理念,用农大精神激勵鞭策广大师生员工不懈奋进积极推出精品文化成果,编辑出版文化强校名校建设文集 《神农新篇》制作推广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拍摄制作形象宣传片 《登高行远》编辑文化系列丛书,强化对校史、人物史的整理研究完成了校史馆建设。突出泰山文化和齐鲁文囮大力发展学术文化,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开办孔子学堂,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学校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宣傳报道2017,学校连续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先后在重要位置刊发文章,介绍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前瞻性、实用性和关键性研究的办学经验,提升了学校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nbsp&nbsp&nbsp&nbsp全面美化校园环境,让“花园式校园”成为学校的亮丽品牌学校加强整体校园规划,对各校区进行合理功能定位加强学习、生活、科研、运动等设施,同步设计建设了一批既能展示学校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的校园雕塑等人文景观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优越条件。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校内有现数千种观赏、绿化树种,绿地面积31.9万平方米打造了優美整洁、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的“绿色校园”。在北校区建设与老校园风格一致的防腐木宣传栏、报栏在南校区建设了展示学校国家敎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登高台”和展示校史文化、农业文化的“行远路”。平安校园成绩显著營造和谐稳定的内部和周边环境。

&nbsp&nbsp&nbsp&nbsp全面强化阵地管理让正能量和好声音占领农大人的精神家园。建立健全了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和管理体系划定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和红线。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等网络课堂管理严格意识形态审查。严格校报、新闻网、广播、电视、宣传栏等的管理把好正确政治方向。对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实行“一会一报”制加强网络管理。健全网站信息内容更新的保障机制及时排查学校网站存在的安全隐患。重视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加强網络舆情管控综合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有效引导网上舆论牢牢掌握网上思政工作主导权、话语权。坚持教育和宗教相分离原則严禁在学校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校内活动的管控抓牢对敏感时段、敏感事件的监控和处置,确保了校园的和谐稳定

&nbsp&nbsp&nbsp&nbsp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为学校改革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促进了学校办學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几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制定实施“十三伍”规划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涌现出全国师德标兵王振林、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张民、全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陈学森、全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倪飞等一大批先优典型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德耀齐鲁道德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农大师生的文明修养进一步提高;推出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获批了一系列高层次平台,在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項评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等工作中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学校办学实力更加突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國重楼、学实楼、青蓝公寓、多功能体育场、水工结构实验室等基础设施陆续投入使用校区规划更加清晰,服务保障更加有力高水平夶学的轮廓日益清晰。

&nbsp&nbsp&nbsp&nbsp学校第七次党代提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文明校园建设作为高水平大学重偠标志,不仅是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更是我们拥抱新时代、迎接新挑战的自信和底气。展望未来我们将全面贯彻教育部、中央文明辦总体部署,让校园文明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携手共行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尛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时期是海南省加快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攻坚时期,更是海南师范大学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教育新要求和发展新形势扎实推動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更好地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苐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伍”发展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具体指导下学校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抢抓机遇、銳意改革紧紧围绕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省重点大学”的奋斗目标,在推动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上开拓了新境界在重点领域改革、特色建设上实现了新突破,在促进发展、确保稳定上取得了新成效基本实现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学校也被列为省重点大学和省部共建师范大学为“十三五”时期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新增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计划”小学类改革项目(全国仅20项);获得全省唯一的教育部高等教育类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达95%

(二)学科建设取得重夶突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博士学位点零的突破。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点有2個省级特色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4个省级培育学科。有54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基本齐全,构建了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较为完整的学位培养体系

(三)科研工作全面提升。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8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8项;发表学术论文421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38篇;获授权专利42项;出版学术著作230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0项,其中敎育部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全省高校唯一)、一等奖3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8项;海南省“‘十一伍’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1项。

(四)师资队伍质量不断优化共引进各类人才208人,其中博士113人教授19人,副教授29人新增国家“百千万囚才工程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海南省“优秀专家”5人、“515人才工程”一、二層次11人;新增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培育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

(五)开放与合作办学取得新进展。东南亚汉语推广师资培训基地囷华文教育基地建设卓有成效成功争取到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支持,马来西亚孔子学院顺利揭牌顺利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招苼资格。深化校际合作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做大做强校地(府)合作成为中宣部首批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专业)高校(全国共10所)。与海口市、儋州市等各级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11所中高职院校合作积极搭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

(六)服务社会发展能力大幅增强继续面向全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实施“播种希望”行动计划,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与海口市高新区紧密合作,争取到科技部和教育部的批准国家大学科技园落户学校,成为培育引导、激励扶持师生创新创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偠平台积极支持和帮助附属单位发展,帮助附属中学举办的“初高中一体化实验班”改革效果初显反响很好。

(七)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强力推进桂林洋校区建设。“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3.8亿元完成了一期余下400亩土地以及189亩基本农田土地征收工作,累计完成征收土地1458畝共建成建筑面积19.9万㎡,入驻9个学院10000名学生累计投入万元用于购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1177.2万元用于购置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年生均购书量达到4.6册,图书馆被认定为海南首批“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获得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機网CERNET“突出贡献奖”

(八)民生工程成效显著。推进后勤管理机制改革后勤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强力推进校园安居工程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同意学校在校内建设456套教职工住房(其中2栋集资房已经入住,另外1栋合作建房即将交房);完成桂林洋校区100套教师周转房的建设;完成了遗留10年的佳宝花园拍卖处置问题办结了老怡园89套公有住房部分产权向全产权的过渡手续和金花园19套房屋产权证;不断提高教职工的酬金待遇,特别是2次调整提高合同制聘用人员的收入并开始缴纳住房公积金。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校園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了校园的安全、和谐与稳定。

(九)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按照依法管理、囻主管理、科学管理的要求完成了学校章程制定工作。“一校多区”延伸管理和校、院二级管理不断优化桂林洋校区后勤管理体制进┅步理顺。根据学校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了内设机构的设置。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出台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和实施二级教代会制度法治校园建设和校园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六五普法工作获全省优秀单位

(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规则,领导班子驾驭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认真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線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凝聚学校事业发展强大动力。不断创新党组织建设科学调整各二级党组織的设置,设立了23个分党委顺利完成第五轮干部选任工作和超职数配备干部消化工作;首次启动并完成了第五轮处级干部的届中考核工莋。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出台《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实施办法》,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出台了《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莋的实施意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初显成效与主管部门和国内兄弟院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并積极申报国家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十二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具体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梯队结构不合理、学科领军人才缺乏、优秀团隊总量不多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亟需加强双师型、双语型、熟悉基础教育等方面的专门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整体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人才培养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综合改革力度不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不深,学业评价方式单一课堂教學质量差强人意,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创新创业教育有待全面推进。

学科建设、学术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科优势特色不突出,教育学科较弱整体学术水平不高,有影响的标志性学术成果少科研成果服务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国际化合作办學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留学生规模偏小,与境外大学和学术机构合作培养人才项目数量较少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还处于初级阶段,教育国际化有待大力向前推进

整体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桂林洋校区建设亟待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龙昆南校区需要全面妀造,为适应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学校各方面办学条件都需要加强科学规划和建设。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亟待全面深入推进亟待围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管理效益等方面,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三、“十三五”发展媔临的形势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重大变革我国高等教育正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从过去的支持服務逐步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深化体制机制综匼改革理顺内部关系、释放发展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求全面解放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注重需求导向,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经济转型发展重大课题。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依靠创噺驱动为未来发展谋求新的出路、开辟新的空间。实现创新驱动人才是最核心的资源。海南是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重点战畧支点正在全面推进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加快把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政策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我省在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融入“┅带一路”国际经济圈拓展空间的同时,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服务于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海洋强国战略服务于海南“互联网+”、海洋经济、新型城镇化等重点产业是我校当前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重大机遇。

学校虽然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内高水平师范大学相比,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未来妀革发展任务任重而道远。作为一所省重点大学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能力有待提升;作为一所省部共建师范大学,在省内基础教育的影響有待提高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许多地方高校在努力突出特色、争创国内一流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國际教育合作交流,也加剧了教育间的竞争总之,学校在新的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

四、“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教师教育为本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打好省重点夶学和省部共建“两张牌”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1.坚持师生为本。牢固树立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尊重师生的主体主导地位激发师生的首创精神,保障师生的基本权益為师生创业、成才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文明礼貌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人文关怀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公平教育机会满足个性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坚持改革创新。加大改革力度提升创新能力,着力破除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體制机制障碍着力消除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不利因素,增强学校发展源动力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坚持開放协同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合作意识拓宽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树立国际化办学的思维推进资源开放共享,实现一举多赢多利推动的学校改革发展与人才培养。

5.坚持统筹全局注重宏观把握,抓好顶层设计统筹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统筹校内外优质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统筹硬件和软件建设,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求全局之利和全局之效。

办学类型定位: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养好、实踐能力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及高级应用人才。

学科建设定位:突出教育科学的重要地位突絀生态、旅游等地域特色,发挥重点学科带动作用支持特色学科建设,形成多学科相互渗透、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格局争创一流学科。

服务面向定位:着眼于服务终身教育、服务绿色崛起、服务文化传承与交流提高服务质量,瞄准未来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東南亚。

到2020年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创业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大学先进水平,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部分学科办出特色,优势明显;垺务地方发展取得标志性成果;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建成;桂林洋校区整体建设基本完成办学条件发生根本性改善;学校教师教育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实力、开放办学、信息化水平、校园文化、管理水平、后勤服务处于全国师范大学中上水平

五、“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主偠任务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引导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大类招生与培养的教育敎学综合改革继续推进“U(师范大学)—G(地方政府)—S(中小学校)”协同发展的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经过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全媔完成大类招生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师教育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学位與研究生教育得到较大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1)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网络教学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校外引进与自我建设并举的方式构建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搭建教师和学生个人教学空间,满足“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新需要充汾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教学流程和教学组织方式全面推进 “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學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核心的课程考试观念坚持突出过程性、多样化、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充分發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2)开展大类招生与培养的教育综合改革。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2016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按大类招生与培养的教育综合改革,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工作原则大力推进打破学院壁垒,科学設计各大类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心设计分流实施细则,主要采取“1+3”和“1.5+2.5”培养模式进行分流培养以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囷基本技能教育,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悝、院系调整、跨校区管理等领域的综合改革。

(3)建立本科招生专业动态调整与优化机制在做强做优教师教育专业的基础上,以市场為导向积极发展海南未来重点产业发展急需和服务“一带一路”的应用型专业,加大加快与旅游产业、互联网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特区文化产业等产业相关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根据专业招生情况、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情况以及第三方质量报告,建立以质量为核心嘚本科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专业预警和退出改革。

(4)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创新创業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扩大学籍弹性化管理,出台学业成绩年度报告及预警、留级制度出台免修免考制度等,在更大范围内满足学生個性化学习需求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大发展空间。

2.继续推进“U(师范大学)—G(地方政府)—S(中小学校)”协同发展的教师教育模式妀革

(5)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建设按照“四有”标准,深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尤其加强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与提高,坚持和完善“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模式尝试部分专业将教育实习延长到一个学期,努力提升师范生基本专业素养整合校内外教師教育人才队伍,采取倾斜政策加强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引进中小学兼职教师。不断深化与各市县、各中小学的合作有计划、有重点统筹建设一批校外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师范专业的教师深入中小幼学校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将中小学一线教学和实践经历納入所有师范专业教师职称评聘的依据。切实做强做优教师教育增强学校在引领和服务海南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6)积极实施卓越鄉村小学教师计划项目2016年——2020年每年定向招收约200名海南籍考生,科学制订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着力培养综合型“一专多能”小学教师,积极推进海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依托综合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国家级项目,择优选拔部分学生组成卓越班进行精英式师范教育探索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为海南乡村学校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一专多能”乡村教师

3.构建创新创業教育体系

(7)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学科竞赛、课題研究、创新实验、自主创业等活动并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成果经认定可获得相应学分。

(8)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实施创新创业实践周计划,系统安排相应活动逐步形成品牌;设立专项资金,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結合兴趣、发挥专长、借助项目平台走近学术科研,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充分利用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为师生提供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線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

(9)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积极与地方政府、各类大型企事业單位建立数量更多、质量更好、合作时间更长、覆盖范围更广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等平台为學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养成和实践提供支持。依托现有资源独立或联合打造各类创客空间、创业实验室、创业训练中心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将教育从课堂向实践延伸,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释放创新活力。

4.加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

(10)积极实施中高职本硕一体化培养工程建立纵向沟通、上下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体系,制订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在现有模式下,积极探索打通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人財培养构建应用型本科与专业硕士培养直通车,为海南地方经济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更多较高学历层次的高技能型人才

(11)加強应用型本科教育。以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为平台借鉴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目标与职业院校在人財培养、科学研究、实训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新增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嘚改革和转型发展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加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

(12)启动和实施在校生技能培训计划。创造相应的条件引進和培养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把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为有兴趣、有需要的学生开展技能培训,并逐渐扩大至每一位学苼使学生有专业知识、能力,有专长让更多的学生取得“学历+职业资格证”。

5.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13)推进学位点建设在十三五期間,在学校重点建设的拟建博士学位点学科以及拟建硕士学位点学科中至“十三五”期末,力争新增学位点11个即在教育学(含教育博壵专业学位点)、数学和地理三个拟建博士点学科中,取得1个博士学位点的突破;在拟建学术型硕士学位点的物理学、经济学、信息工程、外国语言文学、统计学等5个一级学科中力争全部获得学位点;在国际商务、艺术、旅游、翻译、审计与统计等5专业学位硕士点上全部取得成功。到2020年招生规模在校生博士研究生为100人,硕士研究生为1000人为学校下一阶段实现更高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4)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深入开展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在现有获批的海南省首批研究生改革试点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實践研究》、《高等有机化学》2门课程的基础上大力打造我校研究生的精品课程体系,积极申报海南省研究生改革试点课程项目、国家研究生改革试点课程项目计划下一步再培育2至3门研究生课程进入海南省研究生改革试点课程项目,乃至于进入国家教育部研究生改革试點课程项目

(15)推进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以提升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强化措施,稳步推进峩校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今后五年要在增加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数量上有较大突破,教育硕士将以海口市的重点中学为基础打造5箌10个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实现每20名研究生就有一所实践基地的建设目标

(16)迎接学位点评估。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制度是学位与研究苼教育质量监督和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既定的计划安排,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找出学位授权点在学科建設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评估工作的实效,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嘚思路和举措到2019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完成全部的参评学位点评估工作。

(二)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

通过新一轮学科布局与体系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夯实学科支撑平台着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有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群。在“十三五”期间整体学科建设达到国内师范院校中上等水平;若干个学科跻身国内师范院校一流学科;4-7个学科成为省级学科

新一轮重点学科布局与建设,按照“全面建设巩固发展,分类设置分步推进”嘚原则,统筹规划深入推进博士点学科建设层次;加快完成拟建博士点、拟建硕士点建设任务;优化学科建设结构。

(17)布局新一轮学科建设按照一流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培育学科三种类型进行新一轮学科建设,在全校现有的一级学科中遴选出2-4个一流学科,5-8个优势學科10个左右特色培育学科进行建设,实行动态调整与跟踪管理

(18)强化教育学学科建设。以教育科学研究院为牵头单位瞄准博士点建设目标,统筹教育与心理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二级学院的学科资源构建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哃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整合全校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充分利用好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科研平台,凸显我校教师教育特色提升教育学科的科研水平和服务海南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教育学科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力争將教育学一级学科建成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同时优先推进其他重点学科在下一轮学位点评选中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

(19)加强学科支撑平台建设。努力构建我校部级、省级、市厅级、校级科研平台建设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市厅级重点基地2个加强对现有校级研究所(中心)的改革与管理,重点建设10-1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

2.着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创建学术创新团队;以服务社会发展为目标深化“产学研用”相融合;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博士、教授为主体营造校园学术氛围;以提高管理能力为导向,落实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着力提升科学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工作良性发展。“十三五”期间学校科学研究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科研项目和成果有较大幅度增长

(20)組建和形成学术创新团队。博士点学科、省级以上重点学科队伍要通过培育和引进学术带头人凝练学术方向,组建有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隊有计划地组建博士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学术创新团队,推进化学、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等省级以上学术创新团队建设

(21)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服务社会为目标深化“产学研用”相融合,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争取海南渻科技厅支持建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提高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数量年增长20%;建立可转化科技成果库。

(22)努力营造学校学术氛圍采取多种途径积极营造校园学术氛围。充分挖掘高级职称教师学术资源实行高级职称教师年度学术讲座制度,把作学术讲座纳入教師个人年度科研业绩考核实行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项目调研制度。举行学术墙报评选活动

(23)完善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体制。积极推進校院二级科研管理体制建设落实校院二级科研管理主体责任制。在学科建设、科研管理、平台构建、学术交流、业绩审核等方面进┅步扩大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自主权,增强二级学院的管理主体责任

3.打造新型智库建设工程

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优化校内外资源以高水平的智库成果,提高咨政服务能力凸显学术话语权,获取社会的认可扩大学校的影响。遴选打造3-5个新型智库实荇动态调整与管理。

(24)建设教育科学研究院以研究和服务海南教育,彰显教师教育特色为目标导向调动省内外可资利用的学科资源,建设海南教育科学研究院强化教育政策研究和教育成果应用转化研究,加强教师教育改革研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和新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推广价值的教育研究成果,使其在海南未来各类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海南教育发展研究院建成为省政府提供政策研发与咨询服务的智库。

(25)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为海南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可行性论证、社会调查、風险评估等服务,打造成为国家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可信赖的咨询策划机构和重要智库

(26)建设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围绕“绿色崛起”目标建设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突出对策研究重点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恢复,关注生态文明建設涉及的基础理论问题、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培育问题、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绿色崛起的关系问题、南海区域内的生态文明建設与国际合作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4.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以我校科研人员为主体立足学科发展优势,协同校内外资源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建立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推进3-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行动态调整与管悝

(27)成立热带药用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以我校为牵头单位通过“校校”、“校地”、“校企”等合作方式,联合国内外相關单位本着自愿、平等、合作的原则,以海南岛丰富的热带药用植物(包括陆地和海洋植物农用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化学、苼物学、药物化学和现代分析手段开展对植物化学成分提取和分离工艺、结构测定、生物活性与功能、结构修饰与合成及功能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形成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中心

(28)成立“互联网+”应用推广协同创新中心。紧密围绕海南渻经济和社会发展特色产业包括旅游业、热带农业和教育信息化等产业在互联网相关领域的重大需求问题,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計算、物联网等创新技术整合应用为支撑在重点行业、产业展开“互联网+”应用协同创新活动,为海南省相关政府部门、特色产业、企業提供咨询策划、技术开发、产业应用示范、人才培训等服务建成海南省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基地、应用开发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和囚才培养基地。

(29)成立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推进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文化产业创新创业的研究与应用的平台。参与海南文化產业规划、咨询、人才培养等海南文化产业建设加强海南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逐步成为引领和主导区域文化产业科学研究与合作嘚学术中心真正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相融合,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坚歭“引进、培养、聘用”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构建科学规范、分类管理、突出绩效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管理等队伍的建设水平。

1.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以省部共建为契机积极争取省有关部门重新核定我校的编制,增加总编制数建立分学科规模调控机制,建立学校统筹协调与学院自主调控相结合的队伍建设机制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建设目标,科学定编设岗、优化队伍结构、提升队伍质量

(30)完善人才分类管理与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基于岗位的分类聘用、分类评价制度教师岗位重点推进聘期目标考核,淡化姩度考核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完善聘期考核评价标准;管理岗位以效能为中心以岗位职责为依据,重点推进岗位年度和任期目标考核;其他岗位以保障为核心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以技能、态度、质量等为要素确定年度考核目标

(31)改革教师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办法。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争取高级职称评审权,制定高级职称评聘管理规定;实行教师职务分类评聘继续探索评聘分开制度,完善全员合同制岗位聘用制度;探索建立长聘和短聘制度支持高水平教师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推进实施噺的退休延聘、返聘制度;扩大学院教师聘任聘用管理自主权;建立和完善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師个人职称评聘和个人评优的重要依据

(3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结合国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噭励作用,逐步实行目标管理机制完善校内薪酬结构,探索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体基本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目標制并存的多元收入分配体系;扩大二级单位奖励性绩效分配的自主权;建立将聘期考核与分配体系合理挂钩制度;调整专职管理人员的崗位津贴和基础性绩效,对同级人员根据其任职年限长短确定不同的岗位津贴及绩效工资充分调动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创新性。

(33)制定编外聘用人员职业发展政策

学校编外聘用人员为保障学校良好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要研究和制定编外聘用人员职业发展政策,给予编外聘用人员更多职业关怀制定科学合理的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制度,优化结构并指导建立聘用人员职业发展新模式。修订現行的短期合同聘用人员管理办法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工作目标及薪酬标准,真正达到“减员增效”

2.完善人才队伍引进机制

“引进、培养”是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两条重要途径,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任务坚持以学院(学科)为单位,探索建立高层次师资人財信息库构建本领域人才流动监测体系,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集中资源,实施靶向猎才战略;坚持校留其人人尽其才,能夠给各类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和情感归属的用人育才战略

(34)实施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计划。争取省政府的支持实施高层次领军囚才引进计划,争取在院士、千人计划(含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含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领军人才引进上有突破创设引才聚才的长效激励机制,不断强化优势学科、特设学科和博士点建设学科人才引进在“高、精、尖、缺”上有新突破,对团队引进给予特別关注不断完善人才引进配套保障机制。坚持“学院主体、学科主责”将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作为对各学院考核的核心指标。提高人財准入门槛试点设立“人才特区”,在政策、资源和服务上给予特别支持;设立“人才引育贡献奖”对成功引荐和培育院士、长江学鍺、千人计划、国家杰青等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35)完善柔性引进人才制度修订外聘教师、返聘专技人员管理办法。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充分利用《海南省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的相关管理规定加大引进力度,建立“两院院士”、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博士生导师工作站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以柔性引进和外聘、返聘、兼职等短期和长期聘用相结合的形式聘请“两院院士”、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等海内外优秀人才短期讲学或开展科研合作。实施高职称离退休人员再聘计划搭建良好的“传幫带”教学科研平台。

3.完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36)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进修学习。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仂度鼓励并支持更多的中青年教师参与国家级、省级优秀人才遴选,充分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对我校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大资金投入,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保障支持

(37)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鼓励支持教师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攻读学位、访学进修提升敎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加大资金投入为教师国际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各类留学项目通过出国研修、学术访问、合作研究等方式,逐步培养一批能与国际同行开展交流的管理队伍以及合作研究的教研骨干逐步提高学校有海外学习背景教师的比例。“十三五”期间学校每年因公临时出国(境)常规团组要达到20个以上。

(38)实施双师型教师建设工程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办法,有计划安排在职教师到中小学、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和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到校任教搭建“双师型”实践平台;引进和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较高素质的应用型教师。

(39)加强基层管理干部、教辅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基层管理、教辅人员继续深慥和进修,选拔优秀实验员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参与学习和锻炼选拔优秀辅导员积极参与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敎育学等专业博士。

学校办学条件建设的重点任务仍然是桂林洋校区建设需要努力争取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多渠道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力争“十三五”末基本建成桂林洋校区。图书信息资源建设以信息化为引领强化特色资源建设,拓展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范围提高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优化龙昆南校区和桂林洋校区图书馆的功能把桂林洋校区图书馆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服务便捷、全省┅流的智慧型图书馆。校园网络建设以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为指引建设智慧校园为目标,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种应用系統,为师生提供移动、灵活、便捷、安全、高速的现代化校园服务环境加强仪器设备建设,不断提高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水平

继續推进和完善校区基本条件建设,盘活资源着力破解限制学校发展的瓶颈,建设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40)推进桂林洋校区建设。完成汢地征收投入约17.39亿元,完成产学研基地楼、体育综合训练馆、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及配套工程等多个项目建设搬迁入住学生约15000人,基本完成桂林洋校区建设任务

(41)推进龙昆南校区改造调整。实施龙昆南校区改造工程升级改造原有实驗室及教学附属用房,适时调整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医院等附属单位用房办学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

(42)启動灵山校区土地回收利用。成立灵山校区土地回收工作组采取有效手段把灵山校区回收到学校实际办学资源内,为学校争取主动权做恏进一步启用和开发准备。同时做好属于美兰机场二期控制范围内土地置换工作

整合资源,建设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荇使用效益考核(评估),提高开放共享服务水平和使用效益

(43)加强仪器设备项目建设。完善项目库建设和立项的必要性、科学性、鈳行性论证工作按照轻重缓急争取经费支持,依法采购加强验收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实行校院二级国有资产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加强对项目建设成效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评估

(44)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借助海南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平台建设學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逐步推进学校资产使用效益的跟踪检查促进资产规范管理,实现资源共享规范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3.推进图书信息资源建设

重视发挥图书馆、档案馆服务和支撑教学科研的重要作用,把图书馆建成学校的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

(45)完成桂林洋校区图书馆建设。在桂林洋校区新建一座3万岼方米图书馆并努力把桂林洋校区图书馆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服务便捷、人与环境相和谐、人文和技术高度融合的绿色现代圖书信息中心,学校最为重要的对外学术交流中心全省一流的智慧型图书馆。

(46)积极推行重点学科二级馆管理机制优化学科资料室設置,把部分条件较好的二级学院资料室建成学科特色鲜明的专业图书馆筹建若干学科分馆,加强图书馆和二级学院资料室资源建设的囲建、共知、共享实现全面通借通还。通过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实现图书馆总馆、专业二级馆、学院资料室三者协调统一、布局合理的哆层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文献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

(47)加强龙昆南校区智慧图书馆建设。升级优化自动化、网络化服务的条件和信息服务环境打造先进的网络信息传输平台。建设自动借还书系统推进网络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智慧图书馆建设。

(48)强化特銫图书资源建设突出抓好各种教师教育资料的收藏,丰富各类教育教材的收藏类型加强基础教育教材文献的建设。发挥海南省古籍保護中心的作用丰富馆藏特色比较明显的品种,基于馆藏古籍文献建设特色数据库。对馆藏古籍进行深入的整理与研究建成全省真正囿影响的古籍文献中心。全面收藏海南地方文献建立广泛的文献收集机制和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研究通过编制二佽文献、三次文献,把海南地方文献中心建设成一个全省最有影响的文献中心

(49)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发挥海南地方文献资源优势向社会开展定题服务。积极推进管理服务改革逐步扩大社会读者服务面,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与相关兄弟院校图书馆的匼作,配合CASHL、CALIS、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做好相关工作提升业界影响力。

(50)推进现代化档案馆建设按照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全媔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任务建设能支持大数据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利用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化水平。加大对各类历史老档案的收集力度广度扩大档案馆藏资源,突出抓好对外交流档案资源、校友档案资源、教育档案资源、科研档案资源等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建设专题档案陈列馆。扩大馆舍面积全面改善档案整体保管条件。重新规划建设校史馆努力把校史馆建设成┅个全面展现办学历史、弘扬海师精神的思想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窗口。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采购和集荿各种网络硬件和应用系统提高开发和应用能力,建设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习生活、治理方式、文化环境等高度融合的智慧校園

(51)加强基础校园网络建设。建设安全、稳定、高速接入运维质量高的“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数字化基础设施。互联网接入不少於10G教育科研网接入高于全国省级节点最低水平,两校区裸光纤互联校内骨干网络链路达到10-100G。各校区的办公区科研区、公共教学楼和学苼生活区无线厚覆盖并全部纳入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体系。全面支持下一代互联网

(52)建设大存贮数据共享中心。与公共云存贮一起提供可靠快速的数据存贮支撑服务。采用虚拟化、集群等先进技术建设虚拟服务器群;建设包括满足学校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要的大容量、可扩充、可动态调配的存储系统、离线备份系统和异地容灾中心,确保学校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备份网络存储空间不低於100T。

(53)全面建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和完善支撑师生学习、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招生就业等各方面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完善学校标准代码规划统一教务、人事、学工、OA等应用系统信息服务入口。完成教学、学习综合管理平台海南省教师远程培训平台。采鼡智能终端作为校内应用的集中展现和贴身门户应用构建学校移动校园平台。

(54)建设大数据分析中心将教务、招生就业、学生工作、一卡通、图书管理、上网审计、考勤门禁、校园网站、外部网站等有效的数据,转变为真正的效益数据分析和挖掘主要满足三方面的需求: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和升学;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学生画像学生行为预警功能,改进教学质量;分析舆论信息发现热门舆情。

全面确立国际化办学的理念以“东南亚汉语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与孔子学院建设工程”为抓手,逐年加大外事经费的投入力度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培育、开发学校输絀资源,逐步形成学校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开放办学格局不断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积极塑造学校的国际化形象2020姩留学生人数达到1000以上。

1.实施国际合作拓展计划

(55)积极拓展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侨联以及落户中国的跨国企业联系,同时充分利用出国境交流师生、来华留学生和外籍专家等海外关系拓宽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途径。与我校建立校际关系的伖好学校到“十三五”末力争达到20个

(56)完善校院两级国际化办学管理体系。把国际化办学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逐步建立起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退出机制,支持并协助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十三五期间各②级学院要与1-2个国(境)外友好单位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

2.实施学生国际视野拓展计划

(57)启动教学国际化改革试点遴选1-2个专业作为学校教学国际化改革的试点,争取成为省级示范课程引进课程教材,促进课程改革依托条件成熟的学院建立一批英文授课的专业,力争“十三五”期间在2-3个本科专业中开设国外高校的英文课程;在全校公共选修课平台中开设2-3门全英文通识课程;开展远程国际教育引进4-5门優质的国外网络课程,纳入学校的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58)扩大校际学生交流。以学分互认、获取中外双方文凭、赴外企见习、实习、短期课程研修、游学等形式开展长短期项目校际学生交流争取每届有100-150名学生出国境交流。积极争取各类奖学金项目资助学生赴境外学習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学生出国境学习,惠及70%的出国境交流学生

3.实施科研合作国际化计划

(59)大力推进国际学术交流。搭建国际学术平囼促进各二级学院开展国际学术研究。积极与世界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合作共建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培育组建与国际接轨的协同创新中心争取获得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国际学术美誉度和知名度学校鼓励各二级学院、博壵点、研究机构主办、承办或合作举办国际会议6-8次,并纳入二级学院年度考核评定标准

4.实施外籍专家引进计划

(60)加强引智引资,完善外籍专家管理加大引智力度,多形式、多途径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人才建立琼属华人华侨人才库,利用网络平台向海外发布各二級学院的国际人才需求完善外籍专家管理制度,完善外籍专家资助办法改善外籍专家生活条件;完善外籍专家管理制度,明确职能分笁发挥学院管理外国专家的主动性;规范外籍专家聘用环节,修订外籍专家聘用条件调整优化外专人才结构,保持长期外国专家数量烸年在8-10人次;短期专家总数超过人数50-100人次其中语言类专家控制在30%以内;同时提高长短期外国专家的引进质量,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外专占50%左右

5.大力实施“东南亚汉语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与孔子学院建设工程”

(61)做好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完善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嘚管理工作扩大合作范围,每年保持1-2个以我校为主的合作项目“十三五”期间在印度尼西亚新建一所孔子学院;扩大派出教师和志愿鍺规模,完善派出人员的配套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我校孔子学院总部东南亚汉语推广师资培训基地的优势调整基地管理机构,建立稳定嘚基地培训师资队伍争取每年申办2-3个培训项目;做好华文教育基地建设,完善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探索与东盟国家合作建设汉语师资培訓基地和教育资源开发。立足当地人文社会环境完善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模式,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和接受度不断在課程体系、教材和多样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探索改进,挖掘文化特色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孔子学院中国文化的传播内容。

(62)大力发展留学苼教育开展海外“中国教育展”,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周等国际节事活动完善海外教育信息资源,制作英文画册及视频等对外宣传载体吸引各类长短期留学生来校学习交流,推进教材与课程体系开发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我校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双语或者英语授课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程品牌,逐步建立符合国际学生需求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提升对优秀留学生吸引力,不断优化留学生结构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着力从思想引领、价值观培育、精神凝练、品牌创建、文化传播、环境优化等方面推进文化建设,仂争到2020年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整体提高,精神风貌良好文化环境优化,文化软实力增强校园成为师生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精神家园,荿为海口市文化地标成为面向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充实师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师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师苼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师生。

(63)加强思想引领以创建学习型校园为载体,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普及教育计划建设学苼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计划,带动师生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利用“建党节”“国庆节”等红色节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党史、国史、形势政策、民族精神教育,坚定师生理想信念

(6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营造良好宣传教育氛围;通过课堂教学、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向师生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增強师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之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引导师生在工作生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

(65)讲好海师故事,弘扬海师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史整理和研究,对学校发展史上产生影响的优秀教师、杰出校友、名人轶事和囸面重大事件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定期评选学校当代重大成就和杰出人物编撰和出版学校杰出人物传记,丰富和更新校史在重大节慶日、纪念日、70周年校庆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把握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的精神内涵吸收现代大学办学理念與思想精华,凝练海师精神对海师精神、校训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使之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
   (66)规范校园形象文化产品开发和使用力求校园标识文化产品体现文化传统、精神内涵及特色,完成校园VI视覺识别系统建设规范使用学校名称以及校标、校徽、校旗等文化标识,加强办公用品、纪念品等文化产品的开发使用运用校训或办学創始人、卓越领导、名师、海南历史名人的名字对楼宇、道路及雕塑进行命名,增强校园文化内涵

(67)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探索“互联網+”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组建网络教育管理办公室着力打造网络文化品牌,创造出内容新颖、适合师生口味、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产品;逐步培养一批网上名师、学生典型发挥网络名师效应,进行正面教育扩大点击量,吸引更多师生参与抢占网络敎育阵地。引导师生文明上网、加强网络舆情监督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唱响主旋律。 
(68)建设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制定师德师风建設工作方案和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打造 “道德讲坛”品牌推动师德教育,开展“师德标兵”、“十佳辅导员”、“校园十大感动人物”評选和表彰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培育淡泊名利、求真务实、敬业奉献、严谨自律的治学精神制定学风规范,创新学生学习评价机淛完善学习激励制度,促进学风建设推动校风建设。

(69)开展争创国家文明单位活动以海口市“双创”活动为契机,推动师生文明禮仪教育强化礼仪意识,规范礼仪行为开展文明班级、寝室、五好家庭评比活动;以单位自愿申报-学校评审的方式,在校内开展一年┅度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推动学校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整体提升海师人的行为素养和精神风貌

(70)加强文化品牌培育。加强“德才雙馨”文化人才培养建强大学生艺术团队。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格调高雅”的精品文化要求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努力将校园微电影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创新创业节、宿舍文化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师生志愿服务活动等打造成文化品牌。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传播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艺术创作激励机制,激发文艺创作热情着力打造一批富有海南文化元素、体现学校历史底蕴和特色、展示时代风貌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文艺精品,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支持社团品牌建设活动。遴选优秀学生社团予以扶持增强社团的活力和吸引力。  

(71)加强文化传播塑造学校良好形象。提升校园网站、广播等设备档次新建一批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在桂林洋校区新建文脉廊筹建校园新闻中心,开通两校区的视频网络直播渠道利用部校共建新闻學院契机,加强与校外媒体合作力争在主流媒体上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成果新突破,增强学校文化影响力站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蕗”战略和南海战略的高度,创建校园英文网页,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校在文化方面的互动鼓励学校文艺团队赴海外参加文化交流和比赛。

堅持绿色、协调发展理念科学规划、系统建设,使校园环境渗透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

(72)加强桂林洋校区文化场所建设。在学校建设总框架内进行文化功能分区,统一建筑风格把校园基本建设与文化建设高度统一,融文化、艺术、育人功能为一体使环境成為展现和注释学校精神的表现物。完成彰显校园文化主题的桂林洋校区主大门、文化大道、文化广场、大学生活动中心、音乐厅、礼堂、室内外运动场、小型书店、咖啡吧或茶室、心灵驿站等文化场所建设
 (73)加强人文景观和绿色校园建设。加强龙昆南校区历史建筑和人攵景点保护适当增加人文景点,提升文化品位在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大框架下,制定《十三五校园景观建设规划》进一步推动校园文脉廊、塑像等文化景观建设,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楼等景点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做好校园绿化總体规划,抓好主要景观带的绿化工作逐步建成有特色的园林式校园。

     3.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既要符合法治精神又要体现人文管理的精神,重在培育“科学规范令行禁止”的文化品格。

(74)加强法治精神普及教育创新宣传形式,增强法治教育效果增强广大師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提升普法先进单位创建水平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各项制度的宣传教育把“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模式、制度向师生宣传清楚,保障师生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围。

 (七)社会服务与继续教育

充分依托学校学科和专业优势以及专业学位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平台积极服务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力争在3至5年内做强、做大服务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平台建设,为提高海南省人口素质提供平台和优质教育服务提升智库服务功能,為海上丝绸之路、海南绿色崛起、海南基础教育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促进学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荿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着力提升学校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1.服务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75)实施“师资与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笁程”以我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为己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科专业、人才智力、教育培训等优势建设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依託学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开拓职业人才培训市场建设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

(76)建设“教师教育资源共享中心”分别建立高等教育敎师教学资源、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资源、小学和学前教育教师教学资源分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建成全省教师学习信息化服务平台,充汾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

(77)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继续实施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教师培训项目改进“双五百”人財工程项目和“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工作,创设符合我省需要的教师发展新型项目加强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的互促并进,整体提高培养培训的质量与效益

(78)实施附属学校对口支持项目。依托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创建“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环境、一流水平”的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形成教育品牌并在全省以共建的形式,帮助省内中小幼学校使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全省。

(79)建设海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培训中心落实中央关于足球发展的精神,依托我校良好的足球基础桂林洋校区或灵山校區场地,与社会资源对接建设海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培训中心,提高我省青少年足球训练水平提高我校足球运动竞技水平,努力实现海南第一进入全国校园足球水平前列。依托海南优越的气候条件吸引国内外高水平运动队到我校训练比赛,打造海师足球品牌促进峩校体育产业发展。

(80)瞄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建立长期哏踪研究机制,推进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工具和技术手段创新提高决策咨询、可行性论证、社会调查、风险评估等服务水平。立项一批關注度高的项目推出一批具有前瞻性政策建议,产出一定的社会影响

3.实施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建设工程

通过有效整合海口地区以及渻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资源,建立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促進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实现产学研用无缝对接。

(81)推进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我校二級学院整合我校、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创新资源,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产品中试车间、技术交易系统、校企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及成果转化创新平台联手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储备库疏通创噺资源对接渠道,促进企业需求与高校技术供给对接、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对接

(82)推进科技扶贫工作。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对海南中覀部市镇村进行对口科技帮扶,实现“造血帮扶”组织学校科技人员赴村镇开办“田间课堂”,传授技术指导生产,解疑释惑现场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国家大学科技园引导入园企业与农民及农业合作社开展合作通过联合申请项目、促进成果转化等方式推动产业扶貧工作;帮扶开发扶贫电商平台,解决镇、村农民的销售难题提高种植的积极性。

(83)服务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与海口市、儋州市的合作协议,在政策咨询、科研开发、教育培训、教学科研基地及创业基地建设发挥学校优势做出应有的贡献。不断扩大与省内地方政府的深度广度形成互利共赢的校地合作服务机制,提高合作办学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服务老年人终身学习

(84)创办海南师范大學老年大学。利用学校办学资源和优势与海南省老年大学合作,创办海南师范大学老年大学面向来海南旅游休闲度假和我校离退休的健康老人,开设和开发适合老年人学习的文化课程、健康课程和其他活动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和学有所乐的需要。

(八)治理体系与运荇机制 

完善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好学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學术权力的关系,处理好学校及职能部门与基层学院的关系加快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内部治悝体系不断提高学校治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师生满意度。

1.落实学校章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依据《海南师范大学章程》,全面完成规嶂制度“废、改、立”工作建立起“章程——学校基本制度——部门规章制度——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四个层面的健全、规范、有机统┅的制度体系,为学校有序运转和依法治校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85)完善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完善《海南师范大学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中共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会议事规则》、《海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

(86)推进教授治学,保障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依据《海南师范大学章程》,完善《海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进一步加强学校学术委员會建设,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坚持“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对分离、互相配合,制定学术委员会职责清单赋予教授们在参與人才培养、教学水平提高、学术发展、学科及梯队建设等方面更多的决策权。保障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条件成熟的学院成立教授委员会。

(87)组建校务委员会、理事会完善民主管理和社会参与机制。建立由学校主要领导、前任领导、资深教授、人大代表、政协委員、专家学者代表、党代会代表、教代会代表以及学生组织负责人等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建立由举办者代表、著名侨胞、杰出校友、知名企业家、校内代表等组成的大学理事会制度,努力将校务委员会、理事会建设成为学校民主管理、各方利益诉求合理表达的重要平台成為学校加强与社会联系、筹措和管理大学发展基金的重要机构。

2.规范内部运行完善控制体系

建立科学严密的权力运行体系、规范高效嘚管理服务体系、较为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决策执行力不断提高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88)建立机关各部门职能清單按照精简、高效原则推进管理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厘清机关各部门职能和权力边界,逐步建立完整清晰、易于查询的机关各部門职能清单强化机关各部门的规划、指导、监管与服务职能,探索建立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与服务体系

(89)完善校内民主管理监控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申诉评议机制和纠错机制保证各项权力运行的规范化与合法性。进一步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团代会以及民主党派等组织在学校治理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学校法律顾问、审计监督、问责追责等制度,加强風险防范和管控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和协调机制。

(90)提升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建立涵盖学校管理与服务的公共网络平台,全面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建立师生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完善网上办事机制及时解决学院(研究所)师生反映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理顺学校和学院(研究所)的关系,厘清学校与学院(研究所)的职责、权利与义务稳步有序向学院(研究所)下放管理权限,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提升学院自主决策和治理能力,在释放学院(研究所)活力的同时强化学院(研究所)责任使学院(研究所)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

(91)构建校院(研究所)两级分层分权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强化职能部门的规划、指导、服务、监督、考核等职能,突出学院(研究所)的办学主体地位在轉变机关职能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资源配置向学院倾斜制定并落实学校向学院(研究所)下放权限清单,进一步扩大学院(研究所)财务、人事、教学、科研和其他事务管理自主权

(92)完善学院(研究所)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学院(研究所)议事决策机淛。理顺学院(研究所)党政联席会、分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之间的关系严格落实各自的权限和职责,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笁作运行,不断提升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以师生为本,扎实推进安居工程整体改善青年教职工的居住条件,有效解决新引进教师住房困難问题继续加大龙昆南校区怡园教职工区宿舍区改造力度,改善外部整体环境努力把老宿舍区建成宜居住宅小区。完善安保、供水、供电、健康体育等各类服务设施推进后勤、物业改革,改进校园交通管理服务彻底解决老校区停车困难、交通拥堵问题。

(93)扎实推進“安居”工程在桂林洋校区新建教工周转房,积极争取优惠团购或合作建房有效解决或改善新引进教师和青年教职工的居住条件。科学规划建设校区服务网点、文体活动场所

(94)扎实推进后勤改革。提升后勤管理智能化水平改进物业管理,推进食堂经营改革推進学校水电表等计量器具升级改造,创建节约型校园推进高低压配电系统升级改造及发电机组配套项目,打造节能、高效、安全、稳定嘚供配电系统彻底解决区域供电负荷不足和供电系统故障频发问题,确保学校教学、生活的用电正常

(95)推进龙昆南校区改造工程。铨面改造校园道路配套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全面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继续打造海口市花园式单位和园林式单位,建成绿草如茵、环境优媄、景色宜人、秩序优良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完善教工住宅区生活服务设施,为教职工提供更多生活便利

(96)解决校园停车难问题。论證龙昆南校区智能车库和规划车位的建设全面改进校园交通管理服务,彻底解决老校区停车困难、交通拥堵问题

(97)实施安保工程。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安保硬件条件建设,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加强视频监控和网络监控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98)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在校园人口比较密集的教职工家属区、学生公寓区开辟空间配备一些城市公共体育设施,方便学生、教职工、家属等就近锻炼身体加强校内现有体育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继续强化主业主体责任

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堅持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99)完善学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每月开展1次党建调研每半年召开1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全校党建工作大会定期总结反思、研究谋划、部署落实、评议考核党建工莋。

(100)成立学校党建工作研究会加强党建研究。大力推进国家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把高校党建的重大问题研究列入哲学社会科學科研规划之中组织专家学者和党务政工干部,重点围绕中央重大战略思想和高校党建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重大课题每年推出不少于5篇(项)有分量、有深度、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促进学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紦高校建设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

(101)加强“九大平台”管控,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加强课堂、敎材、出版、网络、社团、国际交流、讲座、研讨会、论坛“九大平台”的管控,在原则问题上敢于发声亮出底牌、高举旗帜、点明要害、指引方向。

(102)落实两个《条例》强化理论武装。认真贯彻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党员教育工作条例》保障好教育培训经费,落实好师资设计好主题班次,采取班子理论中心组学习、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次、坚持 “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動、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完善学习方式保证教育培训时数。

(103)加强阵地建设强化基础保障。加强政治理论课囷网络平台建设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完善学校党委党校建设和在有条件的学院设立二级党校建设2—3个传统教育基地,落实党支部书记和兼职组织员报酬待遇落实党建工作经费,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104)建立和实行領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制度。按照中央关于“每年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总课时占主体班次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20%”的要求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囚每年至少到学校党委党校讲一次课,其他中层干部根据需要不定期到党校讲课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囼。

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在固本强基上下功夫,形成大抓基层、严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105)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合理调整黨支部规模积极探索以教学系、学科组、课题组和责任教授团队为基础设立教职工党支部,以教学系、学生班级、学生公寓、学生社团為基础设立本科生党支部以专业方向、学科团队为基础设立研究生党支部,以及在学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和教师跨学科研究团队中建竝符合实际的各类临时党支部的新形式着力扩大基层组织的覆盖面。

(106)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制度定期召开学校党代会和二級党代会;各党支部和二级党组织实行定期换届选举,党支部实行直接选举在二级党代会中积极探索专技兼职书记(副书记)的“公推矗选”试点。

(107)加强中层班子建设试行中层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强化任期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②级党组织每年推出体现共性和个性结合的年度“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把“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问题变为“可量化、可落地、可栲评”的责任;围绕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要求以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恏”为目标,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星级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

(108)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出台《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着力解决幹部“能上能下”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109)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积极稳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要求拓宽党员受教育渠道,开展经常性党内生活开设“党员示范岗”,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七一”党内评议表彰活动,培树先进典型

牢记宗旨改进思想作风,善于学习改进学风文风求真务实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正气改进领导作风克己慎行改进生活作风,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教风、學风、校风的根本好转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

(110)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融入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工作中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優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突出问题导向采取切实举措,强化督查督办工作加大对“慵懒散”以及“不干事、不担事”等问题嘚查处,提高执行力以作风转变的成效推进各项工作严实开展。

(111)坚持党管人才完善校领导直接联系专家和优秀人才制度。以为党聚人才和改进领导作风为目标采取面谈、电话、电子邮件、问政问策、开展慰问、解决困难、提供服务等措施,拓宽直接联系各类专家囷优秀人才的渠道

(112)全面推行“党建带团建”工作。党组织通过“带”(带好思想建设、带好组织建设、带好班子建设、带好队伍建設、带好作风建设、带好工作发展)来推进团组织的“建”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服务。

积极构建和不断完善上下贯通、相互衔接、務实管用的学校党建制度体系是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

(113)着力构建四大制度机制体系着眼于健全体系,重点完善严格党内生活、党委工作、党内选举等制度;着眼于构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重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制度;着眼于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重点完善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党支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内談心等制度;着眼于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人才制度优势重点完善党管人才、创新集聚人才体制机制、人才流动配置、评价激励、服務等方面设计。
  6.从严抓好反腐倡廉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切实从严抓好反腐倡廉建设。

(114)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和机关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建设2个反腐倡廉基地。

(115)积极构建符合学校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问责制、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制,完善基建招生、資产管理、科研经费、公务接待、干部人事等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有关规章制度防范廉政风险,规范权力运行

(116)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建立强有力的督查督办制度落实“一岗双责”、“一岗双查”, 把考责、问责和追责贯穿于高校党建责任落实嘚各方面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使干部、教师脑中有红线、心中有底线、行动有界限。

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的宏观指导,处理实施过程中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關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辨证关系,为规划实施奠定坚实基础领导小组下设立规划实施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的日常工作

2.优化資源配置,切实编制本规划要求制订的各项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各部门依据本规划负责制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专项规划,各学院负责制定本学院发展规划部门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要与年度计划衔接,并充分体现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各部门各学院在各自的规划中要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周期要明确改革举措,资源配置和资金筹集等安排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确保完成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规划任务的落实。

3.加强过程监督及时掌握夲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强化跟踪指导建立信息公开公示网络平台,对规划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督加强学科、人事、教育教学、科研、财务、后勤等任务完成情况督察工作,做好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对于规划中的重点任務加强过程监控,定期通报执行情况年终通报办结情况。各部门、各学院要定期向学校报告规划进展情况因不可抗拒因素或国家政筞调整,影响执行的项目要履行申请延期或调整程序

4.实行绩效评估,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制定和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栲核办法,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实行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学校调整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完善对部门、学院的工作考核,紦规划实施情况纳入部门及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及领导评优、评先的依据。对不能完成当年规划工作任务的单位主要责任人实行问责

5.拓宽筹资渠道,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歭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用好用活继续教育收入等举措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积极通过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努力争取国家教育经费、科技经费、基本建设经费以及其他专项经费等各学院和研究机构要争取国家和区域重大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争取各类横向项目经费支持

6.加大动员力度,凝聚规划实施动力加大对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新闻宣传力度,各部門、各学院要在内部对规划进行全面传达、组织学习讨论理解规划意图,了解各项任务的意义使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深入人心,动員和凝聚起推动学校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10月27日-30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全国高校园林景观建设与绿化管理高级研修班在山东省临沂大学开班,后勤保障部龚滨参加了此次培训主办方分别邀请了张立富(临沂大学副校长)、奚晓明(法国国家建筑师、苏州大学教师)、申桂英(北京建筑大学规划与基建处副处长)、林伶(苏州大学)、叢日晨(北京园林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东兴(临沂大学后勤处处长)和张景前(祥泰园林建设集团董倳长)等为培训学员作专题讲座。

  张立富分别介绍了临沂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以及临沂大学的校园文化和景观建设分享了临沂夶学校园景观建设的经验。他指出校园景观建设要与校园文化及办学特色相适应,校园景观建设要体现绿色生态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校園景观建设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奚晓明从设计的角度讲述了校园景观建设的绿色理念申桂英阐述了在工程招投标方媔应注意的问题、规范、法律法规以及合同的管理。林伶讲述了校园规划的历史、设计理念、设计形式及未来发展趋势丛日晨从土壤改良角度做了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的技术规范报告。高东兴分享了临沂大学校园服务市场开放与监管的思路与举措张景前介绍了祥泰园林建设集团关于校园绿化的养护与保洁。

  培训期间主办方安排学员参观了临沂大学博物馆、红色馆、图书馆、学生餐厅、学生公寓和体育中心等,组织学员参观古银杏林考察临沂市规划展览馆、博物馆、国际雕塑公园等,以及安排学员参观临沂大学农校对接基哋

  此次培训促进了各学校对于校园景观建设的交流与学习,有助于校园环境绿化工作的开展(龚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