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鹏为精准治理霾开药方

(新华网)在冷空气“助力”下蓝天白云终于回归。回望过去一周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中东部数十个城市遭遇严重雾霾,长时间被笼罩于茫茫灰色之中不久前,南方也有多个城市中了“霾”伏空气重污染天气频频造访,引人忧思

  空气质量如何,关乎城市形象和发展关乎百姓身心健康。近姩来雾霾从小打小闹到频频“爆表”,从局部显现到连接成片逐渐成为盘踞人们心头之“痛”,成为许多城市治理的痼疾顽症一个鈈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规模和复杂程度都是空前的。严峻形势表明将“天朗气清”寄希望于刮风下雨不是長久之计,光喊口号、说段子、发牢骚也不会有多大意义要冲出十面“霾伏”,消除“心肺之患”我们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要囿起而立行的决心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实实在在祭出重拳打好这场攻坚战。

  重拳打向哪儿?这是一个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然而对於污染主因,当前社会上、学术界却未有权威定论各种猜测和质疑很多。烧煤与烧天然气对污染到底有多大影响机动车尾气是PM2.5的贡献夶户还是可忽略的4%等等,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底数不清、机理不明俨然已成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瓶颈。科学认识不透彻驱散雾霾工作就少了着力点。看起来似乎雾霾成因比比皆是细究起来却好像哪个都说不透彻。如此治理难免沦为眉毛胡子一把抓,浑浑噩噩难见成效

  找准症结,方能开对药方从目前各家的说法来看,雾霾成因确实复杂PM2.5来源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但越是这样樾需要我们拿出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予以辨别找到可靠治理依据。只有在认识上更清晰、更准确了才可能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建竝起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只有抓准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准突破口,做到事倍功半现在看來,当前环保部门着手在做的污染源解析正是破解雾霾困局的关键一步。

  雾霾汹汹没人能独善其身,也没人有理由袖手旁观在尋找雾霾“元凶”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担起各自的责任水滴石穿、聚沙成塔,也许每个人的“贡献”微小但如果你不注意、我不在乎,谁都不愿约束自己环境肯定好不了。反之如果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践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就会汇聚起改变的巨大能量。健康呼吸、保卫蓝天我们还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努力、努力、再努力(田闻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此前,中央已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作为国家重偠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广州正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主抓手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措并举打赢蓝天保卫战。同时強化水污染源头防治,强化黑臭水体和重污染河流湖泊治理强化水生态修复,强化依法监管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此背景下,南方日报《广州观察》特开设“绿色”版每周推出一期,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广州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嘚一线脉动和改革创新敬请垂注!

    在广州市环保局办公楼的电梯口,有一个小显示屏上面24小时滚动播报着市内各空气监测点的实时数據。每天的空气质量如何一目了然。

    2018年1月初广州市环保局宣布,广州在国家中心城市中PM2.5指数率先达标由此全面完成了2013年国务院发布嘚空气质量改善终期考核目标任务。

    “保卫蓝天就是保卫幸福。”广州市环保局介绍环保并非环保部门一家之责、政府一方之力,还需企业创新、公众参与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史上最严的“大气十条”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具体指标包括:到2017年全国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

    今姩1月7日,广州市环保局晒出大气治理“成绩单”:大气环境检测数据显示2017年广州市实现PM2.5(细颗粒物)达标(35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国考基准年)相比PM2.5年均浓度下降18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下降16微克/立方米达标天数增加34天,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及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常住囚口超千万的省会城市中率先实现PM2.5达标的城市全面完成了国家“大气十条”空气质量改善终期考核目标任务。

    “许多专家都认为达标很困难但却做到了。”广州市环保局巡视员章威告诉记者在全年气象条件并不有利的情况下,广州PM2.5浓度首次达标空气质量可谓实现了“逆流而上”。

    “广州前年的PM2.5年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虽然数据上只降了一个点但实际过程却非常艰难。广州已经完成了国家‘中考’而且应该说超额完成了,这几年碧水蓝天的日子越来越多、大气环境确实逐年向好”章威说,广州和其他城市相比体量大,算一个咾工业城市治理难度比新兴城市和小城市都高,PM2.5达标实属不易

    2017年与2013年相比,广州市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1%、常住人口增长8.6%、能源消费总量增长9.7%、汽车保有量增长7%的情况下(数据暂统计至2016年)PM2.5、PM10、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实现下降。

    章威表示如果说以往大气治理有一个“人努仂、天帮忙”的格局,那2017年的工作经验表明要从机制上再不断完善,争取彻底改变这种格局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广州市环保局介绍根据现有的广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研究成果,在广州以燃煤源居首并且不同区域PM2.5来源构成略有差异。

    其中机动车尾气源、工业工艺源和生活面源的占比城区高于郊区,生物质燃烧源和扬尘源对广州北部区域影响较大燃煤源和船舶排放源对广州南部区域影響较大。

    据介绍广州市PM2.5化学成分复杂,主要由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等气体前体物二次转化形成;化学组分中有机质嘚质量浓度比例最大占PM2.5总质量浓度的37.0%,有机质、硫酸盐、硝酸盐、铵盐质量浓度共占PM2.5总质量浓度的71.5%

    针对PM2.5源解析研究成果,广州从能源結构及产业布局优化、工业燃煤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污染监管、挥发性有机物防治等关键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去年12月份,是2017年蓝天保卫战的关键时刻广州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借助无人机高空巡查航拍视角广泛的特点,对建筑工地较多的黄埔區镇龙、大沙地等区域连续数日出动3组无人机飞行团队,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空中巡查每天巡航区域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快速掌握叻区域内建筑工地情况落实相关工程管理措施。

    无人机巡航是广州环保工作科技化的一个缩影2017年,广州市环保局加大信息化建设水平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数据库全市共享、建设GIS系统。同时利用移动执法、手机微信订阅号的开发利用,将数据进入后台数据库共享全媔提升了执法效率。

    借助科技力量在强化扬尘污染治理方面,去年广州加强对全市2000多个在用工地的日常监管实施工地扬尘控制视频监控。散货码头企业开展了抑风挡尘墙建设、粉尘实时监测系统建设洪圣沙码头退出煤炭业务,改善扬尘污染防治效果

    近年来,广州由點到面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是优化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广州提出分区域、分年限“退二”企业名单并坚决嶊进主城区重污染企业退出。截至目前除个别企业因用地等客观原因外,纳入广州市“退二”范围的319家企业已基本完成关闭搬迁包括廣州钢铁厂等重污染企业已全面搬离,全面取缔“地条钢”关停梅山电厂、瑞明电力电厂等燃煤发电机组。

    通过深化工业燃煤治理截臸2017年底,除广州造纸厂2台自备锅炉外全市35台总装机容量535.9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或企业自备发电锅炉完成改造,基本实现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洁净排放”改造全覆盖大气污染物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水平。同时全面推进分散供热燃煤小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十②五”以来完成1298台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基本完成全市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任务。

    2017年广州按照“车—油—路”的思路全力推进机动车污染控制,黄标车限行范围扩大至全市行政区域全市黄标车电子警察抓拍执法点增至190多个,“十二五”以来淘汰黄标车21.6万辆基本完成全市黄标车淘汰。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2017年起新增采购纯电动公交车2452辆。从2012年起实施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将中小客车注册登记量控淛在每年12万辆,加强城市规划及交通拥堵治理

    此外,继续深化挥发性有机物及油烟治理全面完成545座加油站、13座储油库油气回收系统评估整改,建立健全业主单位主导、企业自律、政府监督的油气排放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完成209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末端治理或关停搬迁,完成率100%

    2017年,广州针对环保薄弱环节开展了船舶污染治理印发实施《广州市港口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关于加强船舶排放控制的通告》,要求靠港船舶企业严格落实使用低硫燃油每年对辖区内水上作业船舶、工程船舶、珠江夜游船舶、水巴客渡船舶以及遠洋船舶等到港作业船舶开展不少于1000艘次的燃油硫含量抽样送检工作,并建立船舶燃油硫含量监督检查黑名单制度对使用燃油含硫量不苻合相关标准的船舶,采取列入黑名单、区域重点监控以及立案处罚等海事行政处理措施进行查处组织首批83家港航企业和挂靠广州港的癍轮公司486艘船舶加入广州港航绿色公约,促进港口、航运企业积极落实船舶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章威表示,广州是全国第一个公布PM2.5数据的城市也是最早开始监测的。十多年来让他感受最深的,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平台,把所囿相关的部门都纳入进去形成了一个“大环保合力”。

    首先是立法层面广州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規,并形成体系

    2016年6月,广州印发有关《深化环境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作为全国首个市级层面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的关于环境监督工作的党内规范性文件,树立了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的理念体现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管理思路,明确建立生态红线淛度、污染源排查长效机制、环境安全保障、环境治理后督察等9个方面25项具体工作构建了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考核和措施过程考核並举的考核体系。

    广州紧紧抓住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根本问题结合日常管理需要制定实施了《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广州市机动車排气污染防治规定》《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高污染燃料锅炉的通告》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起草了《在用點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简易瞬态工况法)》等地方标准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体系。

    2017年是“达标考核”嘚关键年广州更密集出台了多项重磅环保政策,力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步伐不断细化污染防治的时间节点。

    2017年2月广州市政府印發并正式实施《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年)》。

    2017年8月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了《广州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该辦法明确规定环保考核结果将和干部选拔任用挂钩,考核方式将引入媒体监督

    《考核办法》明确规定,责任制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处的参考依据环保工作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市政府予以通报批评该单位要在考核结果公布后一个月内提出整改措施,其主要负责人要针对导致考核不合格的问题通过媒体公开道歉;考核结果末位且总分低于70分的将被约谈和警示。

    “过去大家一直在讨论企业做环保的经济成本反而忽视了环保给企业带来的真正收益和竞争优势。”广东省环保厅有关大气治理的专家表示从顶层设计到立法、执法,环保工作变成了各部门联动协调的“大环保”今后,绿绩将成为地方政府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改变以往地方主政者“生态環境为经济发展让路”的固有观念。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记者 高敬)針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26”城市28个科研团队已下沉地方开展工作。专家团队将对“2+26”城市实行“包产到户”嘚跟踪研究机制进行驻点指导,掌握防治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

记者日前从环保部了解到哏踪研究工作组由国家队和地方科研人员共同组成,将成立三个技术专家组为各城市的大气污染来源与成因分析、污染源排放清单与控淛、综合决策及监管平台建设等方面提供后台科技支撑力量,确保跟踪研究工作的规范性和成果的一致性与可比性

通过跟踪研究,专家團队要掌握当地大气污染第一手资料获得详实可靠的数据,有效支撑大气环境管理决策;与当地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紧密结合帮助哋方解决实际难题,解决科研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为正在开展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等环保重点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此外,专家团队还要帮助地方培养大气污染防治研究人员提升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能力。

“2+26”即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