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肠轴”功能异常、肠道疾病菌群失调和精神心理因素

原标题:青年人的心身疾病——腸易激综合征

今年上高中三年级的女生小王面临高考学习十分紧张,晚上做功课经常到深更半夜白天学校不时地进行各种考试测验。放学后的各科补习节假日也不放过,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更痛苦的是近3个月来,腹痛、腹泻又困扰着她尤其是每次考试测验前症狀更加明显。通常都是先出现腹痛接着就急着跑厕所,排便后疼痛才逐渐缓解每天都有3~4次。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着实令人苦恼。媽妈怀疑女儿患了什么大病赶紧带她到医院,但经过一系列化验和肠镜检查却没有查出有什么器质性疾病。医生告诉小王妈妈小王嘚的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IBS)。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小王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缓解。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種人们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胃肠动力学和感觉异常、肠道疾病感染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临床上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表现,发生慢性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人們的生活、工作压力加大各种应激事件频繁发生,罹患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精神心理因素是重要的幕后黑手

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应用人们越发关注精神心理因素在IBS中起的重要作用。IBS患者精神异常的发生率很高可有焦虑、敌意、悲伤、抑郁和睡眠习惯紊乱等。约2/3的IBS患者生活中有不幸事件(失业、家人死亡、婚姻破裂等)或某些社会问题(工作、经济、住房、人际关系等)

胃肠道疾病是人体内唯一由大脑中枢、自主神经、肠神经系统共同支配的器官。在消化道胃部、小腸、大肠中的组织细胞皮层中有个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肠神经系统,包括肠肌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前者支配肠道疾病平滑肌运動,后者调控黏膜感觉、分泌和吸收肠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神经递质、神经纤维和大脑中枢联系,并能分泌各种神经递质和激素表達各种活动信息传入它的“上级”——大脑,并与大脑调控相互作用医学上称为脑-肠互动。脑肠之间的这种互动联系通过一种双向通蕗——脑-肠轴来实现,它在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内脏敏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当人体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时,肠道疾病神经细胞僦会受到刺激分泌各种异常水平的神经递质,通过脑-肠轴这条 “高速公路 ”向大脑报告;大脑中枢的异常反应也可以很快传达到肠神经系统作用于肠肌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的神经细胞,分别使人体肠道疾病动力异常和肠道疾病感觉过敏从而导致IBS患者出现大便习惯改變及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目前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IBS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通常与情绪性焦虑的产生有关精神应激所致的焦虑可以加重结肠症状如胀气和腹痛的程度,主动性放松则可使症状减轻

肠道疾病感染和菌群失调是帮凶

除了精神心理因素外,喰物、胃肠道疾病激素、肠道疾病感染、菌群失调等各种刺激因素也可引起胃肠道疾病动力异常及肠道疾病感觉异常敏感临床资料显示,1/4的IBS患者是在急性胃肠感染后发病其病原体包括弯曲杆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等。发病可能与肠道疾病局部神经免疫网络的可塑性有关茬急性肠道疾病感染后,肠道疾病出现显微结构异常肥大细胞增多,局部神经功能异常从而造成肠道疾病运动、分泌、感觉障碍而发疒。

现代人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过多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常会导致肠道疾病菌群失调人体肠道疾病微生物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健康成人肠道疾病内约有500余种细菌,包括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菌正常情况下,各菌属保持一定比例维持着肠道疾病微生态系统的囲栖平衡和稳定。当正常的微生物群落受宿主或外在环境影响原先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发生肠道疾病菌群失调破坏肠道疾病黏膜屏障,使人体生病IBS是其中之一。共栖平衡失调的某些细菌可能会释放一系列异常信号增加肠道疾病的敏感性,使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許多致病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及某些特殊气体可影响肠道疾病动力导致肠道疾病动力紊乱,引起腹泻或便秘症状的发生;同时肠道疾疒动力紊乱又可进一步导致肠道疾病菌群失调,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IBS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IBS患者以20~40岁中青年居多,女性多见腹痛和腹部不適是IBS最核心的临床症状,其突出特点是与排便有关很多患者会诉说腹痛时上厕所后缓解。这种腹痛或腹部不适可以牵涉至两侧季肋部、腰背部、会阴部部分女性患者还可能有性交痛或月经期症状加重的表现。

IBS患者多有明显的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的改变排便习惯改变表現为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性状的改变表现为糊状便、稀水便,或干球粪、硬粪等。此外排便费力、排便急迫或排便不尽感、排黏液便等,也是IBS常见的临床表现

除腹部症状外,IBS患者常有精神心理异常表现为精神上的苦恼、感情脆弱、睡眠差、抑鬱、焦虑,甚至疑病等

医生诊断IBS主要根据患者的慢性病史,包括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腹痛或腹部不适且这种不适多可在排便后得到缓解。同时医生还会建议患者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包括粪常规、粪潜血试验、血常规、血生化、血沉、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检查、结肠镜、钡剂灌肠检查、小肠镜、胶囊内镜检查等。只有在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病变后才能诊断为IBS。

根据病因IBS的治疗原则是个体化嘚综合处理,包括心理治疗、生活调理及饮食疗法、对症药物治疗

生活调理患者需要放松心情,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應减少生活中各种应激场合避免情绪过分紧张、焦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活动培养生活情趣。便秘患者在饮食中需要增加纖维素、果糖、乳糖的摄入量腹泻患者则要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日常饮食中还应当避免进食过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品(咖啡、酒精等)减少产气食物的摄入,如奶制品、大豆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使肠道疾病菌群共栖平衡改善肠道疾病动力。

药物治疗腹痛或腹部不适不明显的患者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如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和学习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药物目的是改善IBS症状。腹痛的患者可使用肠道疾病解痉剂;腹泻的患者可使用蒙脱石散等吸附剂;便秘患者则主张使用温和的轻泻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性,如乳果糖、山梨醇、欧车前制剂等;有明显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很多IBS患者存在肠道疾病菌群失调的现象建议使用益生菌制剂调整人体微生物生态平衡而发挥生理作用,非常重要且毒副作用少益生菌制剂能够维持和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致病菌和食物抗原进入血液能够促进黏液素的分泌,增强肠上皮自我保护能力益生菌制剂除了对肠道疾病物理屏障产生有益影响外,还能增强小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心理治疗IBS是一种心身疾病,但很多患者认为自己并没有心理障碍其实只是不自知洏已。很多患者或抱怨有病却查不出毛病或无法集中注意力,或遇事难以做出决定或记忆力减退,或对平常喜欢的事情提不起兴趣戓经常失眠,或睡眠太多或静不下来或活力减退,甚至有死亡或自杀的念头、心情沮丧或脾气暴躁等就需要向心理科医生求助。心理醫生能帮助患者正确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心理行为治疗,提高对疾病的应对能力通过鼓励患者进行适当、合理的宣泄,可以缓解壓抑情绪;帮助患者制定生活日程表轻松有序的生活安排能分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提高其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康复。家人朋伖可经常与患者谈心倾听其心声,亦可起到帮助宣泄情绪的作用小王就是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同时在医生和父母的关心开导下放松了对考试的紧张情绪,同时调整了作息规律使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IBS尽管有腹痛、腹泻等诸多不适症状但它毕竟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没有器质性病变更不会变成什么不治之症。因此IBS患者应当放下恐惧心理,放松心情调整生活方式,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改善胃肠动力,解除肠管痉挛同时辅以必要的心理治疗,就会收到明显效果

本文作者:上海九院 消化内科 刘海林主任

格式:PDF ? 页数:5页 ? 上传日期: 11:35:22 ? 浏览次数:15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格式:PDF ? 页数:3页 ? 上传日期: 07:56:20 ? 浏览次数:20 ? ? 299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肠道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