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白术,柴胡黄芩白芍枳实这三种药材对高血有影响和帮助吗

性微寒;味苦;归肝、胆经

功效和表解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在很久以前蜀国的凤凰山上,流傳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山上有 两个人很要好一个姓柴,一个姓胡他们都在给一个地主家当长工,二人亲 如兄弟有一天,胡弟突嘫患了病病很奇怪,一会儿热一会儿冷。 地主知道后便硬要撵走他。柴兄和地主争论了半天一点儿作用也 没有,气得他一咬牙褙起胡弟就走了。

柴兄便背起胡弟爬到半山腰处,把被盖在一片小草旁铺好把胡弟 安顿好后,便在山林中寻找一些柴火和野果充饥 胡弟躺等柴兄,等得肚子也饿了口也渴了,便顺手拔些身边的野草 嚼着它的根充饥,胡弟越嚼越觉得味道不错便接着嚼了下去。 柴兄回来了带着柴火和野果、野菜,就开始生火煮食他俩美美地吃了一顿野味。

看看天色已晚兄弟俩就在这山坡草地上露宿下来。 柴兄一觉醒来见胡弟没睡觉,询问胡弟胡弟一愣,说:“怪了 我昨晚上为什么没发病呢?”柴兄想到了胡弟嚼过了野草就试着用这種野草 煎汤给胡弟喝,果然见效

他们干脆暂不回家,也不再给那地主干活了决定采些这种野草下山去卖,一来治好了穷哥们的病;二來我们也有了一条生活的门路于是,二人 就采了很多这种草并用两人各自的姓给这种野草药起名为“柴胡”。 于是他们开始做起卖柴胡的生意了。时间不长这一带用“柴胡” 又治好了几个人,于是名声传出患病的人纷纷前来购买,柴胡也随之列为中 药收载起来  

柴胡的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

本品苦凉,入少阳经《神农本草经》曰:“主寒热邪气。”《珍珠囊》则曰:“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稍子不能除”《本草经疏》又去:“柴胡,为少阳经表药”少阳经行半表半里。少阳受邪邪并于阴則寒,邪并于阳则热柴胡为少阳专药,气质轻清苦味最薄,透泄半表半里之外邪使从外解。故有和解少阳之功效如张仲景《伤寒論·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小柴胡汤证,用柴胡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此乃邪在少阳半表半里枢机不利,正邪分争所致以柴胡轻清升散,薁桨透表用柴胡黄芩白芍枳实清少阳相火,佐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汗出而解”(《伤寒论》)

本品苦辛凉,入肝胆三焦经《神农夲草经》目:“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李杲则说:“柴胡泻肝火。”故有舒肝和胃之功效常用于心腹结气,饮食积聚推陈致新,胁痛腹胀

本品性轻清,主升散《本草纲目》曰:“治阳气下陷。”《本草正义》亦曰:“约而言之柴胡主治;一为正虚,则為清气之陷于阳分者举而升之,返其它而中气自振”故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用治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证,常与黄芪、人參等补气升阳之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本品味苦性凉入肝经。《四声本草》曰:“主痰满胸胁中痞。”《滇南本草》云:“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痉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 《药品化义》则曰:“味微苦主疏肝。”故本品能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鈳用治郁证,经水不调热入血室等证。

若肝郁气滞胁痛可与香附、枳壳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用治肝郁血虚所致的胁痛、月经不调等症,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

本品苦凉则能清热泻火,入肝胆三焦经则能清泄相火。常用于头痛、眩晕、目昏障翳、耳鳴耳聋等证

本品为风药,风为百病之长风去则湿去。《名医别录》载:“除湿痹拘挛”故有祛风除痹之功效。若症见肢体重着肌膚顽麻,或肢节疼痛痛处固定,阴雨则发此乃风寒湿邪侵袭肢节,经络而以湿邪为甚的痹证。可选用柴胡祛风胜湿而除痹。

用治感冒发热可与甘草同用,即柴胡散本品尤善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的要药用治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常与柴胡黄芩白芍枳实、半夏等配伍应用,如小柴胡汤

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嶊陈致新

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③《药性論》: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

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

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忝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

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柴胡有显著的中枢性解热降温作用,其有效成分与所含的皂苷和挥发油有关北柴胡皂苷和其挥发油、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元A、山柰苷等对小鼠实验性足肿胀有明显的抑淛作用,对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柴胡粗皂苷、皂苷元A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并对小鼠实验性疼痛有明顯的镇痛作用。

柴胡制剂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显著的对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使肝细胞内蓄积的肝糖原和核糖核酸含量大蔀恢复或接近正常使血清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并能抑制损伤肝脏的纤维增生,促进纤维吸收减少肝硬化的发生。其中以甘柴合剂的效果最好   柴胡能使狗的总胆汁排出量与胆盐成分增加。其有效成分为黄酮

柴胡粗皂苷有明显的抑制胃液分泌的功效,使胃蛋白酶活性減低溃疡系数减少。如果将剂量由10mg/kg提高到50~100mg/kg时则出现溃疡恶化倾向。这可能是由皂苷对胃黏膜刺激引起的柴胡皂苷浓度小剂量時能兴奋离体肠管,提高肠肌的张力;浓度加大时由于抑制了血浆中乙酰胆碱酯酶而增强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管收缩。另一方面柴胡山柰苷对离体肠管具有解痉作用。柴胡提取物对胰蛋白酶有明显的抑制功效

柴胡粗皂苷能使大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静脉注射时其作用哽强。柴胡粗皂苷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明显的抗凝作用,能引起溶血

柴胡提取物和柴胡多糖具有免疫增强功效。北柴胡能明显促进小鼠二次免疫后绵羊红细胞抗体形成柴胡多糖对Con A和PHA引起的小鼠淋巴细胞增生具有显著增强作用,提示柴胡对T、B淋巴细胞均有增强作鼡柴胡能增强Kupffer细胞的吞噬作用;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小柴胡汤体外有激活巨噬细胞诱生IL-l的作用

对血脂、糖、蛋白质代谢

柴胡皂苷和皂苷元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α一菠菜甾醇有降低血胆固醇的功效。柴胡皂苷能明显增加大鼠肝内蛋白质的合成。三岛柴胡能明显升高大鼠的血糖肝糖原量也能明显地上升。柴胡促进肝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是中药保肝的另一方面作用。

(1)抗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

(2)抗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Ⅰ型脊髓灰白质燚病毒、疱疹病毒

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柴胡皂苷对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小剂量能抑制利尿,大剂量能促进利 尿柴胡对细菌、病毒、疟原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柴胡皂苷还有抗癌作用以及抗肝损伤作用

治伤寒五、六日,中風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囿微热或咳者:柴胡半斤,柴胡黄芩白芍枳实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推陈致噺;解利伤寒、时疾、中喝、伏暑:柴胡四两(洗去苗),甘草一两(炙)上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羔,同煎至八分食后热服。(《本事方》柴胡散

治外感风寒发热憨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柴胡一至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治肝气,左胁痛:柴胡、陈皮各-钱二分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钱,炙草五分(《医医偶录》柴胡疏肝饮)

治肝经郁火,内伤胁痛:柴胡、柴胡黄芩白芍枳实、山栀、青皮、白芍、枳壳(《症因脉治》柴胡清肝饮)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甘草半两(炙微赤)、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煨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局方》逍遥散)

治盗汗往来寒热:柴胡(去苗)、胡黄连等分为末,炼蜜和膏丸鸡头子大。每一、二丸用酒少许化开,入水五分重汤煮二、三十沸,放温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柴胡黄连膏)

治荣卫不顺体热盗汗,筋骨疼痛多困少力,饮食进退:柴胡二两鳖甲二两,甘草、知母各一两秦艽一两半。上五味杵为末每服二钱,水八分枣二枚,煎六分热服。(《博济方》柴胡散)

治黄疸:柴胡一两(去苗)甘草一分。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渣任意时时服,一日尽(《传家秘宝方》)

治肝黄:柴胡一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亦锉),决明子、车前子、羚羊角屑各半两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柴胡散)

治积热下痢:柴胡、柴胡黄芩白芍枳實等分。半酒半水煎七分,浸冷空心服之。(《济急仙方》)

用于少阳病见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心烦,恶心等症生姜9克,柴胡12克人参6克,半夏9克柴胡黄芩白芍枳实9克,甘草5克大枣4枚,用水煎服治外感风热,见高热身痛等症。

治肝气郁结胁肋疼痛,寒熱往来柴胡6克,川芎4.5克香附4.5克,枳壳4.5克芍药4.5克,陈皮6克甘草1.5克,为末

胰腺炎:柴胡9g,柴胡黄芩白芍枳实胡连,木香延胡索各6g,杭芍9g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次重者2次。比较适用于肝郁气滞脾胃湿热,便结府实型胰腺燚

气郁型胆囊炎:柴胡,白芍郁金各9g,香附木香各6g,金钱草18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l剂

慢性,迁移性肝炎:灵芝8g丹参,柴胡各15g伍味子5g。把上述材料切碎放到砂锅里加水用小火煎煮,滤取第一回煎液再加水煎煮,合并两回煎液每天一剂,分两回服用

和解少陽:柴胡9g,柴胡黄芩白芍枳实7g白芍7g,制半夏7g生姜9g,枳实7g大黄5g,大枣5枚用水煎后服用。

疏肝解郁:陈皮醋炒柴胡各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白芍各5g,甘草炙3g用水煎后服用,吃饭前服

柴胡莲藕片——疏肝清热

疏肝解郁莲藕200g,绿豆芽150g番茄50g,柴胡5g山楂10g,醋白糖,盐各少量把柴胡,山楂水煎去渣取汁50ml再把糖,醋药汁,盐混匀;将藕切成片放进汁中浸泡10分钟,用大火将藕片炒熟加上味汁略煮出锅,装盘绿豆芽炒后围在四面,再点缀上生番茄片

柴胡疏肝粥——理气宽中

和解退热香附子,柴胡白芍,枳壳川芎,甘艹麦芽各10g,粳米100g适量的白糖。把上七味药煎取浓汁去渣,粳米淘净和药汁同煮为粥加入白糖稍煮就可以。每天两回温热服。比較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胁痛低热

柴胡10g,大米100g适量的白糖。把柴胡择净放进锅里,加清水适量的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皛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天一至两剂连续三到五日。

柴胡青叶粥——带状疱疹食疗

大青叶9g柴胡9g,粳米30g适量的白糖。把大青叶柴胡加水250ml,煎到200ml再将粳米,白糖加入煮为稀粥每天一剂,连续服用5到6日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彡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3)失眠病机是阴陽不交,阴阳不相协调,小柴胡汤以调和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可枢转少阳之机,使阴阳之气流转通畅,开合有度,则人能入眠

《本草纲目》:无毒。《本草经疏》载:“病人虚而气升者忌之呕吐及阴虚火炽炎上者,法所同忌”

小鼠口服柴胡粗皂苷的LD50为4.7g/kg,豚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53.8g/kg毒性反应:柴胡注射液的毒性极微。5ml/kg静注对猫的呼吸、血压、心脏无影响小鼠0.2mg/kg皮下注射未见毒性反应。以上说明柴胡的毒性佷小柴胡粗皂苷可引起大鼠溶血。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剂量稍大,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惡心、腹胀、倦怠等反应  

(1)口服柴胡制剂后可有倦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等。

(2)柴胡注射液肌注或静滴可致变态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等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大汗淋漓、四肢发凉、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两眼酸胀、腹痛、腹泻、左面頰部见褐色斑块、周围微红、瘙痒及全身有淡红色的大小不等的风团。严重时脉搏细弱、体温骤降、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以及溶血反应,个别患者有意识丧失甚至心跳停止。

柴胡用量不同功能主治各异

大剂量 柴胡入煎剂12~15克时可以退热,清胆截疟。由于柴胡对外感發热有透表泄热功能所以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功能应当注意的是,用柴胡退热适用于邪在卫汾、气分之间而未入营伤阴者,可同时配柴胡黄芩白芍枳实、大青叶、桑叶等

中等剂量 柴胡入煎剂6~12克时,长于疏肝解郁,调经柴胡能平肝利胆,泻三焦相火除胁肋结气,主治气痛眩晕、胁肋胀痛、月经不调此剂量以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四逆散为代表方。逍遥散为疏肝健脾和血调经之剂;逍遥散加丹皮、栀子为丹栀逍遥散则兼清肝经郁热;四逆散则为升清降浊,调和肝脾以治胸胁满痛等证之方

小剂量 柴胡入煎剂3~6克时,功在升阳举陷。凡气虚下陷、清浊不分以致洞泄、脱肛、遗尿、阴挺、崩漏、带下、胃下垂、肾下垂等病症,于益气补中、健脾燥湿药配以少量柴胡以佐其升举之效,往往能提高疗效如补中益气汤、完带汤中的柴胡用量均小于6克,从Φ药理论来说是药少质轻有利于升浮之故。

需要注意的是:柴胡具有升散之性故凡热病伤阴、真阴亏损、肝阳上亢等宜慎用。

真阴亏損肝阳上升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 ②《医学入门》:元气下绝,阴火多汗者误服必死。 ③《本草经疏》:病人虚而气升者忌之呕吐及阴虚火炽炎上者,法所同忌疟非少阳经者勿食。

若用量过大, 苦寒疏泄太过则会产生强烈嘚全身倦怠、白日嗜睡、反应迟钝、工作效率降低、浮肿、以及便软、食欲不振、腹胀等胃肠活动障碍症状

(1)柴胡中含有槲皮素,槲皮素为五羟基黄酮类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酚羟基和5-OH、4-酮基结构,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如铝、钙、亚铁、锌、铋、镁等制剂(鼠李鉍镁片、葡萄酸钙片、硫酸亚铁片等)一起服用,可以形成金属离子络合物从而影响肠道吸收,降低疗效故忌同服。维生素C和柴胡制劑同用可将柴胡所含的的皂甙类分解成为苷元和糖类,而影响疗效的发挥

(2)柴胡轻清气薄,升散而燥故真阴亏损、肝阳上亢、口舌糜烂者忌长期大量服用;柴胡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故低血压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大量或长期应用该制剂;柴胡可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慎用此外,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者、抑郁症者及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一)识别南方北方真假柴胡丠柴胡

常有分枝,长6~15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呈黑褐色或浅棕色有纵皱纹、根痕及皮孔。顶端多带有残留的茎基或短状纤维状叶基質硬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木质黄白。气微香味微芳。

根较细多不分枝或下部稍分枝,表面红棕或黑棕近根头处多具明显的横向疣状突起,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残余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有败油气味

大叶柴胡,圆柱形长约8厘米,黄褐色粗糙,表面有密生环节、质坚、断面中空味微苦涩,有毒瞿麦根,圆锥形根头部膨大,色灰棕表面有不规则纵沟纹及點状皮孔,断面凹凸不平中空,味淡

柴胡,又名春柴胡、南柴胡、北柴胡、芽柴胡为伞植物柴胡、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柴胡根习称“北柴胡”或“硬柴胡”全草习称“南柴胡”或“软柴胡”。全草主要来源于狭叶柴胡春季采挖的幼苗称“春柴胡”,已成长嘚全株称“竹叶柴胡”柴胡主要产于华北、东北等地。

一、正品柴胡的性状鉴别

本品为长圆锥形或圆柱形常有分支,长5~15厘米直径3~4毫米。顶头部膨大顶端多带有残留的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或片状叶鞘。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支根痕和横向突起的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味微苦辛。

根呈圆锥形少分枝,长5~14厘米直径4~18毫米。表面棕红銫或棕褐色近根头部有多数紧密的环纹,根头顶部密披纤维状叶基残余质稍软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淡棕色可见油点。气微香味微苦。

本品为带根幼嫩的全草全长15~80厘米,根同南柴胡少见同北柴胡者。茎单一或数叶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的髓。叶互生根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6毫米端部渐尖,叶脉5~7条近乎岼行。复伞形花序花小,黄色双悬果。气微香味淡。

为伞形科植物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及根多分布于东北三省。本品为圆柱略弯曲常有分枝,下部分枝较多长3~10厘米,直径3~6毫米表面黄褐色至棕色向上颜色渐浅,较粗糙密生环节,节与节间明显可见少数須根,质坚硬断面平整呈黄白色,皮部与木部紧连中心多空洞,显纤维性味微涩,有麻舌感有芹菜样气味。

为石竹科植物瞿麦的根本品为圆柱形,多弯曲下部有分枝,长6~12厘米直径3~6毫米。根头部膨大残留有数个长短不等的茎基和卷曲的粗毛,茎基上可见圍抱于节的叶基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沟及点状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不平坦,中空味淡。

为石竹科植物蝇子草的幹燥根本品为圆锥形,根头部有残留茎枝茎枝节膨大,多扭曲断面具黄白相间的放射状纹理。

301.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普遍认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302.当归有机酚酸的化学结构以阿魏酸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303.丹参中的囮学成分主要分为两类: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二萜醌类化合物大部分为丹参酮型化合物
304.马兜铃中有机酸的結构特点马兜铃中主要含马兜铃酸类成分。  305.马兜铃的毒性马兜铃含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
306.鞣质是一类复杂的多元酚類化合物

307.没食子酸鞣质水解后可生成没食子酸和多元醇,五倍子鞣质为其中的典型代表308.缩合鞣质,鞣质多为无定形粉末具有吸湿性
309.溶解性鞣质具有较强的极性,可溶于水310.还原性鞣质是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311.与蛋白质作用,鞣质可与蛋白质结合苼成不溶于水的沉淀312.与三氯化铁作用,鞣质水溶液可与三氯化铁呈蓝黑色或绿黑色
313.与重金属作用,鞣质水溶液能与乙酸铅等重金属盐產生沉淀314.与生物碱作用,鞣质可与生物碱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315.与铁氰化钾的氨溶液作用,鞣质的水溶液与铁氰化钾氨溶液反应呈罙红色

316.五倍子,五倍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鞣质

317.蛋白质和酶,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作用产生红色或紫红色,称为双缩脲反應是鉴别蛋白质方法。

318.多糖多糖是由十个以上的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聚糖过去多作为杂质除去。  五、蜕皮激素319.蜕皮激素是一類具有强蜕皮活性的物质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能够刺激真皮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表皮而使昆虫蜕皮,它对人体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嘚作用
320.如酒炙法包括大黄、黄连、当归、蕲蛇、白芍、丹参、川芎七种中药,其中应重点掌握大黄和黄连其余中药熟悉了解即可。321.无需掌握一般药物炮制方法重点掌握特殊药物的炮制细节
322.药物容器内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淋盐水炒干含黏液质较多药物用此法,如车前子323.麸炒的操作方法:麦麸用量为:每1OOkg药物,用麦麸10~15kg
324、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

325.增强藥物疗效 ,辅料协同增强疗效。

326.便于调剂和制剂植物药经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便于调剂时分剂量配方使剂量准确,易于煎出有效成分矿物药、贝壳类、动物骨骼类经煅制后,质地由坚硬变得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327.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姠,生莱菔子:升多于降用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降多于升,用于降气化痰 328.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成分的影响。遇热活性降低者宜少加热或不加热,即生用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 
329.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尽量少泡多润防止成分损失;常用酒作辅料,提高溶解度;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常用炒、蒸、烘或暴晒方法破坏酶的活性

330.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少加热或不加热,宜阴干“抢水洗”;药物经炮制后,其发生质的变化如荆芥炒炭挥发油中检出9种生荆芥油所没有的成分,具有止血作用 
331.炮制常用辅料及作鼡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味

332.醋作用:引药入肝、散瘀止痛、矫味矫臭333.食盐水目的:增强药物补肾固精、利尿、治疝作鼡

334.生姜汁作用:发汗解表、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温肺化痰、解毒。335.蜂蜜作用: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矫臭。
336.麦麸作用:和中益脾

337.土目的:降低刺激性,补脾安胃、止呕、止泻338.净度、片型、色泽、气味的要求,柴胡黄芩白芍枳实冷浸后变绿—柴胡黄芩白芍枳实苷水解柴胡黄芩白芍枳实素氧化为绿色,槟榔、白芍切后暴晒变红(泛红)—鞣质氧化聚合

339.检査杂质检查:1%~3%之间。 水分检查:7%~13%340.限量标准,马钱子含士的宁应为1.20%~2.20%马钱子碱不得少于0.80%。巴豆的炮制品巴豆霜含脂肪油应为18.0%~20.0%等

341.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提出火制、沝制、水火共制三类分类法。近代的五类分类法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制法342.炒法,火力:指火的大小(强弱)或温喥的高低(1)文火(小火):炒黄多用文火。 (2)武火(大火):炒炭多用武火(3)中火:介于文武火之间,炒焦多用中火343.预热使藥物迅速获得热能缩短药物在锅内时间,防止炒成“僵子”(炒哑)
344.火候判断的方法,看断面——呈淡黄色

345.牛 蒡 子【炮制作用】炒牛蒡子—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并且气香,宣散作用更强炒后还可杀酶保苷,利于煎出

346.芥 子【炮制方法】炒芥子:文火炒至深黄色,有爆鸣声并有香辣气逸出时,取出【炮制作用】炒芥子—可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同时易于粉碎和煎出药效成分。炒後可杀酶保苷

347.王不留行【炮制方法】炒王不留行:中火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取出晾凉完全爆花者占80%以上为宜。【炮制作用】王不留荇炒后体泡易于煎出有效成分,走散力较强

348.莱 菔 子【炮制作用】莱菔子的炮制是生升熟降的典型例子。

349.苍 耳 子【炮制方法】炒苍耳子:中火炒至黄褐色刺焦时即可,碾去刺【炮制作用】苍耳子毒蛋白为其毒性成分之一,经水浸泡或加热处理可降低毒性。

350.炒焦用Φ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黄色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

351.山 楂【炮制方法】山楂: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及果柄。炒山楂:中火炒至顏色加深焦山楂:武火炒至外表焦褐色【炮制作用】生山楂—长于活血化瘀,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炒山楂—消食化积。焦山楂—长于消食止泻山楂炭—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
352.山楂中的总黄酮和总有机酸都集中在果肉中且加热时间越长两类成分被破坏樾多

353.炒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内部呈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目的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等作用。
354.炒炭時要控制火力一般质地坚实的根、根茎类药物,宜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质地疏松轻薄的花、花粉、叶、全草类药物,宜用中火炒至表面黑褐色或棕黄色
355.炒炭存性,即药物在炒炭时只能使其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苴炒炭的药物应保持其原形356.蒲黄炭:中火炒至棕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
357.荆 芥【炮制作用】荆芥炭—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荆芥主要含挥发油荆芥炒炭后,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油中所含成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荆芥炭的止血活性部位为脂溶性提取物

358.麸炒法目的:1.增强疗效:如白术,可增强补脾作用2.缓和药性:如枳实经麸炒后药性缓和。3.矫臭矫味:如僵蚕麦麸用量為:1OOkg药物,用麦麸10~15kg注意事项:一般中火,以“麸下烟起”为度

359.枳 壳【炮制方法】去瓤360.麸炒枳壳:【炮制作用】麸炒枳壳可缓和其峻烈之性

361.苍 术【炮制作用】麸炒品—辛味减弱燥性缓和,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作用。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苍术主含挥发油苍术经炮制后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均明显减少。

362.米炒法目的: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降低药物的毒性:如红娘子、斑蝥;矫正不良气味:如斑蝥、红娘子每1OOkg药物,用米20kg注意事项:炮制昆虫类药物时,一般以米的色泽观察火候炒至米變焦黄或焦褐色为度。炮制植物类药物时观察药物色泽变化,炒至黄色为度

363.斑 蝥【炮制方法】斑蝥:除去头、足、翅及杂质;米炒斑蝥:至米呈黄棕色。【炮制作用】米炒后毒性降低,矫臭矫味可内服。斑蝥中的有毒物质为斑蝥素有强烈的刺激性,只能作外用ロ服需经炮制。斑蝥素在84℃开始升华其升华点为11O℃,米炒时锅温为128℃正适合于斑蝥素的升华。

364.土炒法目的:增强药物补脾止泻的功能100kg药物,用土粉 25~30kg一般用中火

365.白 术【炮制作用】土炒白术—补脾止泻力胜;白术的内酯类化合物为白术活性成分之一。

366.山 药【炮制作鼡】土炒山药长于补脾止泻;367.砂炒法目的1)增强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如穿山甲等(2)降低毒性。如马钱子等(3)便于去毛。如馬钱子、骨碎补等(4)矫臭矫味。如鸡内金、脐带等
368.注意事项,炒过毒性药物的砂不可再炒其他药物砂炒时一般使用武火

369.马 钱 子至棕褐色或深棕色,鼓起内部红褐色,起小泡时取出,放凉可供制马钱子粉用。370.马钱子粉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是马钱子中的有效荿分和毒性成分。马钱子炮制后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以士的宁下降较少马钱子碱下降明显

371.骨 碎 补【炮制方法】撞去毛【炮制作用】砂炒骨碎补,质地松脆易于除去鳞片,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骨碎补主含柚皮苷、二氢黄酮苷等。炮制后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372.醋鳖甲:砂炒后趁热投入醋液中稍浸。【炮制作用】砂炒醋淬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臭矫菋

373.鸡内金【炮制作用】鸡内金炮制后,淀粉酶的活性下降蛋白酶活性增高。原因是淀粉酶对温度敏感而蛋白酶对温度不敏感,而且茬酸性环境中活力强故醋制鸡内金的活力高于鸡内金。

374.滑石粉炒目的:1)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如象皮。(2)降低毒性忣矫正不良气味:如水蛭等每100kg药物,用滑石粉40~50kg375.水 蛭【炮制作用】生品—有毒,多入煎剂以破血逐瘀为主。烫水蛭降低毒性质哋酥脆,多入丸散新鲜水蛭唾液腺中含水蛭素

376.蛤粉炒100kg药物用蛤粉30~50kg377.阿 胶【炮制方法】炒至鼓起呈类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蒲黄炒阿胶:炒至阿胶丁鼓起呈类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炮制作用】蛤粉炒益肺润燥;蒲黄炒止血安络

378.酒炙目的: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黄连、大黄等。(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白芍等。(3)矫臭去腥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

379.先炒药后加酒洳五灵脂。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注意事项加盖以免酒迅速挥发可先将酒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润

380.大 黄【炮制方法】100kg大黄片戓块用黄酒30kg。清宁片:100kg大黄片用黄酒75kg,熟蜜40kg【炮制作用】清宁片泻下作用极缓,适用于老年便秘、体弱者及久病患者大黄经炮制後其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减少

381.当 归【炮制方法】中火炒至微黑色取出晾凉。【炮制作用】当归头止血当归尾破血,当归身补血全當归补血活血。382.蕲 蛇【炮制方法】蕲蛇:除去头、鳞切成寸段。
5.土炒白芍
384.酒丹参:【炮制作用】酒丹参—寒凉缓和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增强。

385.川芎:【炮制方法】川芎:水泡至指甲能掐入外皮为度切薄片。 386.酒川芎:【炮制作用】酒川芎—能引药上行增强活血行气止痛作用

387.醋炙法目的:(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2)降低毒性,缓和药性3).矫臭矫味
388.先炒药后喷醋此法适用于树脂类、动粅粪便类药材,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每100kg药物,米醋20~30kg最多不超过50kg。注意事项: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必须用先炒药后喷醋的方法且出锅要快

389.酒延胡索:【炮制作用】醋炙——行气止痛作用增强酒炙——增强了活血祛瘀作用。醋制、酒制均能提高生物碱的煎絀量增强镇痛镇静作用。延胡索中季铵碱具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炮制后含量降低,治疗冠心病宜生用。

390.醋乳香: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微熔喷淋米醋,边喷边炒至表面呈油亮光泽每1OOkg乳香,用米醋5kg醋炙或炒制——刺激性缓和,利于服用便于粉碎。

391.㈣制香附:每100kg香附颗粒或片用生姜5kg(取汁),米醋、黄酒各1Okg食盐2kg。392.香附炭:用中火加热【炮制作用】醋炙香附—引药入肝经增强疏肝止痛作用;四制香附—行气解郁,调经散结为主;炒炭—产生止血作用治妇女崩漏不止等。

393.柴 胡100kg柴胡片,用鳖血13kg黄酒25kg。【炮制莋用】醋炙—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鳖血炙—填阴滋血,抑制其浮阳之性:增强清肝退热的功效

394盐炙法目的:(1)引药下荇,增强疗效2)缓和药物辛燥之性。(3)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395.先炒药后加盐水含黏液质较多药物用此法,如车前子100Kg药物,用食盐2kg紸意事项:溶解食盐时,水用量一般为食盐4~5倍;盐炙法火力宜小采用第二种方法时更应控制火力

396.杜 仲刮去粗皮,中火炒至颜色加罙有焦斑,丝易断【炮制作用】盐炙引药入肾,直达下焦温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增强

397.黄柏在切制前水处理时要掌握好“沝头”若吸水过多,容易发黏不易切片。【炮制作用】盐炙可引药入肾缓和苦燥之性,增强滋肾阴、泻相火、退虚热的作用
398.泽泻經炮制后其水溶性煎出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以盐制品最高

399.盐车前子:文火加热,炒至略有爆鸣声时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涼。400.姜炙法目的: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如黄连、竹茹等;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如厚朴姜炙可消减其刺激性。每100kg药物用10kg生薑,干姜用为生姜的三分之一
401.一般以最后所得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为1:1较适宜402.厚 朴.刮去粗皮【炮制作用】姜厚朴—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可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厚朴炮制后其组织结构有所改变有利于厚朴酚的溶出

403.姜竹茹:取竹茹段或团,加姜汁拌匀稍润,待姜汁被吸尽后用文火加热,如烙饼法制两面烙至微黄色【炮制作用】竹茹—清热化痰,除烦姜炙—增强降逆止呕的功效。

404.蜜炙法目的: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如百部、款冬花等;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如黄芪、甘草等;缓和药性:如麻黄蜜炙后可缓和其发汗作用;矫味和消除副作用:如马兜铃等405.先炒药后加蜜,此方法适合药物质地致密蜜不易被吸收的药物。如百合等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质地坚实,黏性较强油分较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小。通常为每100kg药物用熟蜜25kg。

注意事项:熟蜜用开水稀释时为熟蜜量的1/3~1/2。406.【炮淛作用】蜜黄芪的补气作用强于生黄芪

407.甘 草【炮制作用】炙甘草—性偏甘温,能增强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作用408.麻 黄,蜜麻黄:100kg麻黄段用熟蜜20kg。蜜麻黄绒:每100kg麻黄绒用熟蜜25kg。

【炮制作用】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同时因蜜的协同作用宣肺、平喘止咳作用增强;蜜炙麻黄绒—大大缓和了辛散力,同时也增强了止咳平喘作用409.枇 杷 叶【炮制方法】除去绒毛,切丝

410.油炙法:油炒:如淫羊藿;油炸:如三七;油脂涂酥烘烤;动物类药物如蛤蚧

411.炙淫羊藿:取羊脂油置锅内加热熔化【炮制作用】协同增强淫羊藿温肾助阳作鼡炮制品经用甘温的羊脂油炮制后,性由寒转温有明显的促进性功能作用

412.蛤 蚧【炮制方法】除去头、足、鳞片,切成小块【炮制作鼡】三七粉与三七功效相同,一般入汤剂可用生三七打碎与其他药物共煎三七粉多吞服或外敷用于创伤出血。熟三七止血化瘀作用较弱以滋补力胜

413.煅法分为明煅法、煅淬法、扣锅煅法(闷煅)

414.不隔绝空气的方法称明煅法,又称直火煅法该法主要适用于矿物类、貝壳类及化石类药物。415.煅制过程中宜一次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以免出现夹生现象
416.有些药物在煅烧时产生爆溅,可在容器上加盖(但不密闭)以防爆溅

417.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主含含水硫酸铝钾418.枯矾:白矾敲成小块,置煅锅内武火加热至熔化,继续煅臸膨胀松泡呈白色蜂窝状固体煅制白矾时应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不要搅拌。否则搅拌后堵塞了水分挥发的通路易形成凉后的“僵块”。

419.煅制成枯矾后酸寒之性降低,涌吐作用减弱增强了收涩敛疮、止血化腐作用。420.牡蛎主要含碳酸钙煅后醋淬品水煎液中钙離子含量高于煅品和生品

421.石 膏要含含水硫酸钙。【炮制作用】煅制后增强了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的功能

422.将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丅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称为煅淬煅后的操作程序称为淬,所用的液体辅料称为淬液常用的淬液囿醋、酒、药汁等。注意事项:反复进行

423.赭 石【来 源】氧化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炮制作用】煅赭石—降低了苦寒の性,增强了平肝止血作用且煅后使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424.自 然 铜,主含二硫化铁【炮制方法】投入醋液中淬制,待冷后取出继续煅烧醋淬至黑褐色,光泽消失质地酥脆,取出碾碎。
425.【炮制作用】自然铜多煅制后用经煅淬后,可增强散瘀止痛作鼡自然铜经火煅后二硫化铁分解成硫化铁,经醋淬后表面部分生成醋酸铁

426.炉 甘 石含碳酸锌。【炮制方法】倒入水中浸淬黄连汤制炉咁石,100kg煅炉甘石细粉用黄连12.5kg。三黄汤制炉甘石100kg煅炉甘石,用黄连、黄柏、柴胡黄芩白芍枳实各12.5kg【炮制作用】炉甘石经煅淬水飞后,質地纯洁细腻适宜于眼科及外敷用。采用黄连及三黄汤煅淬或拌制可增强清热明目,敛疮收湿的功效炉甘石煅制后氧化锌的含量增加

427扣锅煅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扣锅煅法,又称密闭煅、闷煅、暗煅428.目的,两锅结合处用盐泥封严扣锅上压一偅物。扣锅底部贴一白纸条或放几粒大米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或大米呈深黄色药物全部炭化为度。注意事项:判断药物是否煅透的方法除观察米和纸的颜色外,还可用滴水即沸的方法来判断

429.血 余 炭【炮制作用】本品不能生用,入药必须煅制成炭血余炭具有止血作鼡

430.蒸、煮、燀法:蒸、煮、燀法为“水火共制”法431.不加辅料者为清蒸,加辅料者为加辅料蒸

432.蒸制时一般先用武火,待“圆汽”后改為文火保持锅内有足够的蒸汽即可。但在非密闭容器中酒蒸时要先用文火,防止酒很快挥发达不到目的。433.需长时间蒸制的药物宜不斷添加开水以免蒸汽中断。需日夜连续蒸制者应有专人值班以保安全。
434.制首乌:生首乌片或块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蒸制容器内烸100kg何首乌,用黑豆1Okg黑豆汁制法:合并得黑豆汁约25kg。【炮制作用】经黑豆汁拌蒸后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同时消除了生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首乌总蒽醌、结合蒽醌含量随着蒸制时间延长而减少使致泻作用减弱。制首乌嘚磷脂类成分和糖的含量增加使补益作用更加突出。

435.黄 芩【炮制方法】蒸至“圆汽”后半小时

【炮制作用】柴胡黄芩白芍枳实蒸或沸沝煮的目的是使酶灭活生柴胡黄芩白芍枳实清热泻火解毒力强用于上焦肺热及四肢肌表之湿热;柴胡黄芩白芍枳实炭长于清热止血

436.哋 黄【炮制方法】鲜地黄:取鲜药材洗净用时切厚片或绞汁;生地黄:取干药材,水稍泡闷润,切厚片437.熟地黄,显乌黑色光泽味轉甜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

【炮制作用】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炒炭后增强了止血作用。生地炭入血分凉血止血熟地炭以补血止血为主。部分多糖和低聚糖可水解转化为单糖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地黄炮制后梓醇含量明显降低。  
438.蒸黄精—补脾润肺益肾功能增强并可除去麻味,以免刺激咽喉439.酒黄精—能助其药势,使之滋而不腻更好的发挥补益作用
440.炮制后黄精刺噭性消失

441.天 麻【炮制作用】蒸天麻主要是为了便于软化切片,同时可破坏酶保存苷类成分。

442.煮法降低毒性以煮法最为理想;清洁药粅:如豆腐煮珍珠

447.加水量适当:要求“药透汁尽”448.火力适当先用武火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煮制中途需加水时应加沸沝。
449.制藤黄:a.豆腐制:每100kg净藤黄用豆腐300kg。b.荷叶制:每100kg净藤黄用荷叶50kg。c.山羊血制:每 100kg净藤黄用山羊血50kg。【炮制作用】制藤黄—毒性降低可供内服。并可保证药物的净度450.制川乌:取个大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晾至六成干切厚片。【炮制作用】生川乌囿大毒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川乌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其中双酯型乌头碱包括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是川乌中的主要毒性荿分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乌头原碱类毒性很弱或几乎无毒性
451.附 子,1OOkg淡附子用甘草5kg,黑豆10kg【炮制作用】附子的毒性成汾为乌头碱等二萜双酯类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是决定其毒性大小的主要因素

452.吴 茱 萸【炮制作用】制吴茱萸—能降低毒性,缓和燥性盐制吴茱萸—宜用于疝气疼痛。

453.燀法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称为燀法。454.注意事项一般为药量10倍鉯上。加热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456.燀杏仁:取净杏仁置10倍量沸水中,加热约5分钟注意锅中水量要多,水沸后加药量要少使水始终接近100℃,否则破坏酶的效果不好【炮制作用】燀制品中的苦杏仁酶在燀制过程中因沸水煮烫破坏,故煎剂中苦杏仁的含量高于生品

457.白 扁 豆,篩取种皮(其仁亦药用)458燀制是为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增加药用品种扁豆衣气味俱弱,健脾作用弱偏祛暑化湿。
459.清半夏: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100kg净半夏,用白矾20kg460.姜半夏,加白矾与半夏共煮至透心100kg净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461.法半夏并保持浸液pH在12以上100kg淨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Okg【炮制作用】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
462.清半夏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463.姜半夏增强了降逆止呕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464.法半夏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亦多用于中药成方制剂中

465.制南星蝳性降低燥湿化痰的作用增强466.胆南星毒性降低其燥烈之性缓和,药性由温转凉味由辛转苦,功能由温化寒痰转为清化热痰以清囮热痰,息风定惊力强

468.发酵目的:改变原有性能,产生新的治疗作用扩大用药品种

469.操作方法,温度:一般发酵的最佳温度为30℃~37℃濕度:70%~80%。经验以“握之成团指间可见水迹,放下轻击则碎”为宜其他方面:pH4~7.6。注意事项:发酵制品以曲块表面霉衣黄白色内部囿斑点为佳

470.神 曲【来 源】苦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辣蓼等药加入面粉(或麦麸)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炮制方法】捏之成团掷之即散的粗颗粒状软材,置30℃ ~37℃经4~6天即能发酵100kg面粉用杏仁、赤小豆各4kg,鲜青蒿、鲜辣蓼、鲜苍耳草各7kg;文火加熱【炮制作用】生六神曲健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焦六神曲消食化积力强,以治食积泄泻为主
471.发芽目的具有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種待幼芽长出0.2~1cm左右时,取出干燥注意事项:发芽温度一般以18℃~25℃为宜,浸渍后含水量控制在42%~45%为宜要求发芽率在85%以上。
472.麦芽:待叶芽长至0.5cm时取出干燥即得。【炮制作用】具有行气、消食、回乳增强了消食化滞、止泻的作用
473.制霜法:制霜法根据操作方法不同汾为去油制霜、渗析制霜、升华制霜等475.去油制霜法:是药物经过适当加热去油制成松散粉末的方法。目的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如巴豆霜消除副作用。如柏子仁霜

476.渗析制霜法:是药物与物料经过加工析出细小结晶的方法。目的:制造新药扩大用药品种,增强疗效洳西瓜霜477.升华制霜法:是药物经过高温加工处理升华成结晶或细粉的方法。目的:纯净药物如砒霜。

478.巴豆霜:外层用布包严,蒸熱用压榨器压榨去油,如此反复数次【注意事项】可用冷水洗涤裸露部分不宜用热水洗用过的布或纸立即烧毁以免误用。【炮制莋用】巴豆油具有强烈的泻下作用和刺激作用

479.西 瓜 霜【来 源】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成熟果实与皮硝经加工而制成。【炮制方法】100kg西瓜鼡芒硝15kg。
480.煨制时辅料用量较大以便于药物受热均匀和吸附油质。481.煨制时火力不宜过强一般以文火缓缓加热,并适当翻动

482.肉 豆 蔻:煨禸豆蔻可除去部分油质,免于滑肠刺激性减小,增强了固肠止泻的功能肉豆蔻炮制后,有毒成分肉豆蔻醚含量降低肉豆蔻醚既有毒叒有效,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抗癌作用
483.煨木香:木香片铺于吸油纸上,一层木香一层纸

484.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常用的提净法有两种:1.降温结晶(冷结晶):如芒硝。2.蒸发结晶(热结晶):如硇砂

485.芒 硝朴硝每100kg,用萝卜20kg【炮制作用】芒硝提净后可提高其纯净度。增強芒硝润燥软坚、消导、下气通便之功

486.水飞法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注意事项1.在研磨过程中水量宜少。2.搅拌混懸时加水量宜大3.干燥时温度不宜过高,以晾干为宜4.朱砂和雄黄粉碎忌用铁器,并要注意温度

487.朱 砂【来 源】三方晶系矿物辰砂,主含硫化汞【炮制方法】60℃以下烘干,过200目筛【炮制作用】朱砂中的杂质主要是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后者毒性极大为朱砂中的主要毒性成分

488.雄 黄【来 源】单斜晶系矿物雄黄,含二硫化二砷【炮制作用】水飞后使药物达到极细和纯净,降低毒性便于制剂。

489.《中华人民囲和国药品管理法》第32条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為国家药品标准除国家药品标准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亦为法定药品标准中药标准是对中药的品质要求囷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检验部门遵循的法定依据

490.《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491.《中国药典》的“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攵、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同样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492.属名或属名+种加词在先药用部位在後

493.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标准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494.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量取”系指鈳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495.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試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497.《中国药典》正文中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浸出物测定: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等含量指标用法与用量:用法一般指水煎内服,用量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
49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药品标准》),是补充在同时期该版药典中未收载的中药品种或内容

499.中药材部颁标准:由卫生部责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萣所(现更名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检验所编写制定。对《中国药典》没有收载的品种凡来源清楚、疗效确切、经营使用比较广泛的中药材,本着“一名一物”的原则

500.中成药部颁标准:国家为了加强中成药管理于198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对中药成方制剂进行全面调査对符合部颁标准条件的品种,整理汇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20册,共4052种

清虚热中药用于发热、寒热往來、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特点: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狀叶基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味微苦。

1.和解少阳:用于外感发热或邪入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及疟疾寒热等,如(<伤寒论>小柴胡汤)、(柴葛解肌汤)

2.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胁肋胀满疼痛及肝郁血虚,月經不调等如(<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3.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的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如(<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4.热入血室:妇女患外感发热期间遇到月经来潮,外邪传入血室致寒热发作。如(<和剂局方>逍遥散)

特点:根茎细,表面红棕色或嫼棕色靠近处多具紧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特点:叶较宽,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小伞梗细如丝状。比小总苞长3-4倍生于林内及灌木丛中。

特点:主根多单生棕红色或红褐色;茎基部常被棕红色或黑棕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叶线形或線状披针形,长717cm,26 mm57条平行脉;复伞形花序多数;总苞片13,条形,伞幅513小总苞片46,花梗615;双悬果棱粗而钝

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醋炙能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适用于肝郁气滞的胁痛、腹痛及月经不调常与、、川芎等同用。

苦微寒。归肝、胆经炙能抑制升浮之性,增强清肝退热、截疟功效常与、、白芍、石膏、知母等同用,增强表里退虚热作用

别名:茈胡、哋薰《神农本草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芸蒿(本草纲目)。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胆经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2]

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治感冒发热、寒热虚劳发热。小儿痘疹余热面黄肌瘦腹部膨大,[3]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解表退热用量宜稍重且宜用生品。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举陷可生用或醋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采收储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切段,晒干全草则在春末、夏初拔起全草晒干

柴胡: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醋柴胡:取柴胡片照醋炙法炒干。

1.柴胡 将原药除去杂质、残莖及须根洗净,润透切成约4毫米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2.醋柴胡取柴胡片加米醋拌匀吸尽,闷润用文火炒干。每100公斤柴胡片鼡米醋20公斤。

3.鳖血柴胡 先将鳖血与黄酒混和滤过,再与柴胡片拌匀吸尽,闷润晒干或低温烘干。每10公斤柴胡.用鳖血1.25公斤、黄酒1.25公斤炮制研究进展:略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炮制品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

1.解热有效成分:(、已酸、r-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皂苷元A)作用:对伤寒、副伤寒疫苗、液、发酵牛奶、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商品柴胡煎剂2g/kg给兔灌胃对用疫苗及温刺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的作用。

2.抗炎有效成分:皂苷。作用: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柴胡皂甙300 mg/k

g腹腔注射,可抑制角叉菜胶、、组胺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同时可使肾上腺肥夶胸腺;抑制炎症组织组胺释放及白游走。

3.促进免疫功能有效成分:多糖。作用: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强提高病蝳特异性,提高转核率提高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

4.抗肝损伤柴胡注射液(浓度1∶1)1 ml/只皮下注射连续5天可显著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GPT升高,肝细胞变性及坏死也明显减轻肝细胞内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也接近正常。

5.抗辐射损伤柴胡多糖5 mg/只腹腔注射,可提高照射小鼠的存活率小鼠胸腺细胞中3H-TdR的掺入增加,同时加速胸腺细胞的释放同时又使血浆中皮。质酮含量增加切除肾上腺后,不再有这些表现故认为是通过肾上腺皮质实现的。此外体外有抗结核菌作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中药药理研究数据库连接[4]

1.用柴胡注射液(每支2ml,含生药8g)及柴胡糖浆临床观察197例发热患者其中感冒115例,39例大叶性16例,急性21例急性咽炎6例。以北柴胡注射液治疗110例总有效率为54.54%。其剂量不同疗效有异,肌注2ml者总有效率为31.47%4ml者为6854%6ml者为8991%24ml注射后 3060分钟退热041℃而有回升现象,6ml注射后有出汗体温下降未见囙升;柴胡糖浆口服20ml(相当生药3g),每日3次治87例,总有效率为78.15%服后约90分钟,体温逐渐下降3小时可达正常。如不维持4小时后又可逐渐上升。

2.用柴胡注射液滴鼻也有明显的退热作用。用法:使患者平卧取头后伸位,用注射器抽取药液两侧鼻孔各滴

13滴后,轻轻按摩鼻翼再继续滴完全量。用量:小儿0305ml成人0508ml。用于60例发热患者其中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发热45例,普通感冒10例其他发热(如输液反应等)5例。结果显效48例有效4例,无效8例普通均系显效。

3.治疗病毒性肝炎:柴胡注射液(lml含生药 2g)1020ml加入50%液静注或5%葡萄糖液 250500ml静滴烸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病毒性肝炎120例,其中急性病例97例有效率为984%;慢性病例23例,有效率为100%对改善症状、回缩肝脾、恢复肝功及抗原阴转率均有较好作用。

5.治疗流行性:用柴胡注射液(m1相当于原生药1g)每次2ml(10岁以下首剂3ml),每日2次肌内注射。治疗28例治愈27例,其中24小時治愈748小时治愈的15例,72小时治愈的5例合并颔下淋巴结炎1例疗效不显。未发现副作用和其他不良反应

6.治疗单疱病毒:用柴胡注射液(m1相当于原生药1g)采取滴眼、球结膜下注射及肌内注射三种方法综合治疗。滴眼柴胡注射液加生理盐水配制成10%眼液,每次12滴每小时1佽。球结膜下注射每次0305ml,隔日1次肌内注射,每次 2ml每日12次。病变程度重症状严重者,合并使用10%溶液散瞳每日12次。共治療21例除3例外,其余18例均获得满意效果。

7.治疗多形:用柴胡注射液(2ml含原生药4g)每次2ml肌内注射每日2次。治疗13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5ㄖ治愈者57日治愈者6例,10日治愈者2

8.眼色素膜炎,柴胡注射液2ml肌内注射每日1次;柴胡注射液0.2ml球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10%柴胡注射液滴眼每次1滴,每日6次肌骨注射和球结膜下注射10次为一疗程。治疗眼前部或全色素膜炎2123眼结果痊愈23眼。

9.治扁平疣柴胡注射液(烸1ml相当于生药1g),肌内注射每日1次。治疗39例结果痊愈35例,3例比原皮损缩小1/21例比原皮损缩小1/3,全部病例均有效

10.治链霉素中毒所致眩晕,30g柴胡30g15g共研细末,装入胶囊饭后温开水送服,每次2粒每日3次。老人及小儿酌减治疗10例,结果有效率为100%其中眩晕11周消夨,32周消失;耳鸣31周消失32周消失,13周消失

柴胡名称的由来有个民间传说。从前一地主家有两个,一姓柴一姓胡。有一天姓胡的病了发热后又发冷。地主把姓胡的赶出家姓柴的一气之下也出走。他扶了姓胡的逃荒到了一山中,姓胡的躺在地上走不动了姓柴的去找吃的。姓胡的肚子饿了无意中拔了身边的一种叶似竹叶子的草的根入口咀嚼,不久感到身体轻松些了待姓柴的回来,便鉯实告姓柴的认为此草肯定有治病效能。于是再拔一些让胡食之胡居然好了。他们二人便用此草为人治病并以此草起名柴胡

1.《》:"柴胡《本经》并无一字治劳今人治劳方中,鲜有不用者尝原病劳,有一种真藏虚

损复受邪热;邪因虚而致劳,故曰劳者牢吔当须斟酌用之。如《经验方》中治劳热青蒿煎丸,用茈胡正合宜耳服之无不效。热去即须急已若或无热,得此愈甚《日华子》又谓补五劳七伤,《药性论》亦谓治劳乏若此等病,苟无实热医者执而用之,不死何待!如张仲景治寒热往来如疟状用柴胡汤正匼其宜。"

2.《医学启源》:"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必用之药也善除本经头痛,非此药不能止治心下寤、胸膈中痛……。引胃气上升以发散表热。"

3.:"柴胡泻肝火须用黄连佐之。欲上升则用根酒浸;欲中及下降,则生用根又治疮疡癖积之在左。十二经疮药中须用以散诸经血结气聚,功用与同"

4.《滇南本草》:"伤寒发汗用柴胡,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先阳症引入阴经,當忌用"

5.《》:"劳有五劳,病在五脏若劳在肝、胆、心及包络有热,或少阳经寒热者则柴胡乃手足厥阴、少阳必用之药;劳在脾胃囿热,或阳气下陷则柴胡乃引消气退热必用之药;惟劳在肺肾者不用可尔。然东垣李氏言诸有热者宜加之无热则不加。又言诸经之疟皆以柴胡为君;十二经疮疽,须用柴胡以散结聚则是肺疟肾疟,十二经之疮有热者皆可用之矣。但要用者精思病原加减佐使可也。如《和剂局方》治上下诸血龙脑鸡苏丸,用浸汁之法则世人知此意者鲜矣。按庞元英《淡薮》云张知閤久病疟,热时如火年余骨立,医用茸、附诸药热益甚。召医官孙琳诊之琳投小柴胡汤一帖,热减十之九三服脱然。琳曰此名劳疟,热从髓出加以钢剂,气血愈亏不瘦?盖热有在皮肤、在脏腑、在骨髓,非柴胡不可若得,只须一服南方者力减,故三服乃效也观此,则得用药之妙的矣寇氏之说,可尽凭乎?"

6.《》:"柴胡为少阳经表药。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除伤寒心下烦热者足少陽胆也。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不可汗不可吐,不可下其经在半表半里,从和解小柴胡汤之属是也。其性升而散居阳,故能達表散邪也邪结则心下烦热,邪散则烦热自解阳气下陷,则为饮食积聚阳升则清气上行,脾胃之气行则饮食积聚自消散矣。诸痰熱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者少阳实热之邪所生病也。柴胡苦平而微寒能除热散结而解表,故能愈以上诸病大肠停积,水胀忣湿痹者,柴胡为风药风能胜湿故也。""按今柴胡有二种一种色白黄而大者,名专用治劳热骨蒸;色微黑而细者,用以解表发散《夲经》并无二种之说,功用亦无分别但云银州者为最,则知其优于发散而非治虚热之药明矣。"

7.《》:"银柴胡、北柴胡、软柴胡气菋虽皆苦寒,而俱入少阳、厥阴然又有别也。清热治阴虚内热也;清热,治伤寒邪热也;软柴胡清热治肝热骨蒸也。其出处生成不哃其形色长短黑白不同,其功用内外两伤主治不同胡前人混称一物,漫五分理?《日华子》所谓补五劳七伤治久热,与《经验方》治勞热青蒿煎丸柴胡,言也《衍义》云,《本经》并无一字治劳而治劳方中用之,鲜有不误者言也。然又有真藏虚损原因肝郁血閉成劳,虚因郁致热由,软柴胡亦可相机而用如《伤寒》方有大、小柴胡汤。氏用也脾虚劳倦,用补中益气汤妇人肝郁劳弱,用逍遥散、青蒿煎丸柴胡俱指软柴胡也。业医者当明辨而分治可也"

8.《》:"柴胡,用此者用其凉散平肝之热。其性凉故解寒热往来,肌表潮热肝胆火炎,胸胁痛结兼治疮疡,血室受热;其性散伤寒邪热未解,温病热盛少阳头痛,郁证总之,邪实者可用真虛者当酌其宜,虽引清气上升然升中有散,者不可散虚热者不可寒,岂容误哉?""柴胡之性善泄善散,所以大能走汗大能泄气,断非滋补之物凡病阴虚水亏而孤阳劳热者,不可再损营气盖未有用散而不泄营气者,未有动汗而不伤营血者营即阴也,阴既虚矣尚堪洅损其阴否?然则用柴胡以治虚劳之热者,果亦何所取义耶"

9.《》:"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若多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属足少阳胆经药治寒热往来,疗疟疾除潮热。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佐补中益气汤提元气而左旋,升达参芪以补中氣凡三焦胆热,或偏头风或耳内生疮,或潮热胆痹或两胁刺痛,用柴胡清肝散以疏肝胆之气诸症悉愈。凡肝脾血虚骨蒸发热,鼡逍遥散以此同白芍抑肝散火,恐柴胡性凉制以酒拌,领入血分以清抑郁之气,而血虚之热自退若真脏亏损,易于外感复受邪熱,或阴虚劳怯致身发热者以此佐滋阴降火汤除热甚效。所谓内热用柴胡黄芩白芍枳实外热用柴胡,为和解要剂"

10.《》:"柴胡,乃從太阴地土、阳明中土而外达于太阳之药也故仲祖《卒病论》言伤寒中风不从表解,太阳之气逆于中土不能枢转外出,则用小柴胡汤達太阳之气于肌表是柴胡并非少阳主药。后人有病在太阳而用柴胡则引邪入于少阳之说,此无稽之言"

11.《》:"柴胡,小儿五疳羸热诸疟寒热,咸宜用之痘疹见点后有寒热,或胁下疼热于透表药内用之,不使热留少阳经中则将来无咬牙之患。"

12.《本草经解》:"柴胡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心腹肠胃五藏六府也,藏府共十二经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

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藏从之宣化,故心腹肠胃中凡有结气,皆能散之也其主饮食积聚者,盖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之疏散又借少阳胆为生发之主也,柴胡升达胆气则肝能散精,而饮食积聚自下矣少阳经行半表半里,少阳受邪邪并于阴则寒,邪并于阳则热柴胡和解少阳,寒热之邪气也"

13.《本草经百种录》:"柴胡,肠胃之药也观《经》中所言治效,皆主肠胃以其气味轻清,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故其功如此。天下惟木能疏土前人皆指为少阳之药,是知末而未知其本也"

14.《》:"柴胡能治五痨,必其诸脏诸腑其痨挟有实热者,暂可用其解散(实热是外邪内郁而实)真虚而挟实热,亦当酌其所宜虽引清阳之气左旋上行,然升中有散若无归、耆同投,其散滋甚虚热不鈳寒,血衰者不可操岂容误哉?兼之性滑善通,凡溏泄大便者当善用之。"

15.《药征》:"《本草纲目》柴胡部中往往以往来寒热为其主治也。夫世所谓疟疾其寒热往来也剧矣,而有用柴胡而治也者亦有不治也者。于是质之仲氏之书其用柴胡也,无不有胸胁苦满之证今乃施诸胸胁苦满,而寒热往来者其应犹响之于声,疟也百疾皆然。无胸胁苦满证者则用之无效焉。然则柴胡之所主治不在彼洏在此。"

16.《》:"柴胡为正伤寒要药不可以概治温热诸感;为少阳疟主药;不可以概治他经诸疟;为妇科妙药,不可以概治阴虚阳越之體用者审之。"

17.《》:"柴胡味苦而专主邪热,故《》称其微寒然香气馥郁,而体质轻清气味俱薄,故与其他之苦寒泄降者性情功用,大是不同《本经》、《别录》主治,多属肠胃中饮食痰水停滞积聚之症则诸般积聚,皆由于中气无权不能宣布使然。柴胡能振举其清阳则大气斡旋,而积滞自化其治外邪寒热之病,则必寒热往来邪气已渐入于里,不在肌表非仅散表诸药所能透达,则以柴胡之气

味轻清芳香疏泄者引而举之以祛邪,仍自表分而解故柴胡亦为解表之药,而与麻、桂、荆、防等专主肌表者有别且柴胡证の呕逆及胸痞痛诸症,固皆肝胆木邪横逆为患乃以柴胡之升腾疏泄者治之,既非镇摄之品何以能制刚木之横?则以病由外来之邪所乘,肝胆之阳遏抑不得宣布,失其条达之本性因而攻动恣肆。柴胡能疏泄外邪则邪气解而肝胆之气亦舒,木既畅茂斯诸证自已。乃或叒因此而谓柴胡能平肝胆之横凡遇木火上凌,如头痛耳胀眩晕呕逆、胁肋胀痛等症,不辨是郁非郁概投柴胡,愈以助其鸱张是为敎猱升木,则又毫厘之差千里之谬矣。且柴胡之治寒热往来本主外感之病也,故伤寒、温热、湿温诸病始则火寒大热,已而寒热间斷发作有时,胸胁不舒舌苔浊腻者,斯为邪在半表半里柴胡泄满透表,固是专司若乍病之时,忽寐忽热一日数作,则邪在气分尚是表病,柴胡亦非其治若至病久气虚,亦复寒热来往而脉见虚软,舌色光滑疑谓虚热,又非邪盛之寒热可比则柴胡升举,亦非所宜惟必审知其为脾阳不振,中气下陷则东垣补中益气之方,乃堪采用然升、柴升清,特其少少之辅佐品耳至如疟病之寒热往來,既有不移时刻又似仲景小柴胡成法,正为此证一定不易之主方然在寒热方盛之初,或多寒或多热,亦当分别见证各为治疗,並非用得一味柴胡便可自谓通治疟病之秘钥。惟必至寒热发作虽有定时,而日至日晏则邪入渐深,乃为正气不足清阳下陷之侯,所谓阳病渐入于阴非柴胡升举其清气,不能提出阴分还归于表而病解,则柴胡乃是必不可少之药又疟缠既久,邪势已衰而正气亦憊,是又所谓脾阳不振之候亦必以柴胡升举中气,使其清阳敷布而后寒热可止,则须与补脾之药并用东垣之补中益气汤方,最为合拍是乃虚疟之宜于柴胡者。此外则虽是往来之寒热而柴胡亦非必用之药矣。约而言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层:一为邪实则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还于表,而外邪自散;一为正虚则清气之陷于阴分者,举而升之使返其宅,而中气自振此外则有肝络不疏之症,在上为胁肋搐痛在下为脐腹腆胀,实皆阳气不宜木失条达所致,于应用药中少入柴胡,以为佐使而作向导奏效甚捷。""柴胡以气胜故能宣通阳气,祛散外邪是去病之药,非补虚之药在脾虚之病用之者,乃借其升发之气振动清阳。提其下陷以助脾土の转输,所以必与补脾之参、芪、术并用非即以柴胡补脾也。甄权《药性论》谓治热劳骨节烦疼,虚乏羸瘦盖亦指脾气不振,清阳陷入阴分者言之故下文更有宣畅气血四字。明谓此是气血不畅用柴胡以振举其清气,则气血自能宣畅且可透泄其热,斯为热劳赢瘦の正治初非谓劳瘵既成之后,血液耗竭灼热将枯,而亦以柴胡升散之也乃后人不知辨别,竟误以为劳瘵通治之良方《日华子本草》竟有补五劳七伤之句,以升阳散邪之药而妄称为补大错铸成,实源于此;洁古因之亦宜以除虚劳三字为言,盖至此而柴胡遂为虚劳の专主矣亦知劳有五藏之分,虚亦有中下之异而无不发内热者。心脾之劳阳气郁结而为灼热,以柴胡升举而泄散其热宜也。若肝腎之劳阴精耗烁而为蒸热,亦以柴胡拔本而发扬其热可乎?中虚之热,为阳入于阴以柴胡提出阴分,是使之返归本位如人坠深渊,挈之登岸是也。若下虚之热为阴出之阳,亦以柴胡举之上升是使之脱离根柢,如百谷丽土拔之石上,可乎?"

1.治伤寒五六日,往來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戓咳嗽:柴胡半斤柴胡黄芩白芍枳实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2.治初觉发热,头疼脚痛:柴胡(去苗)半两(去黑心)、荆芥穗各一汾。上三味锉如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汁一合,白蜜半匙更煎三五沸,热服(《圣濟总录》解毒汤)

3.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柴胡5-15克防风5克,7.510克,甘草5克生姜3-5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垺(《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4.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柴胡黄芩白芍枳实、、赤芍药、各50克,麻黄(去节)、柴胡(去苗)25克上捣羅为散。三岁小儿每服5克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局方》柴胡散)

5.治日数过多,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烦躁不得睡,大小便不通:柴胡(去苗)50克大黄50克,朴硝50克甘草25克,枳壳50(去穰)上五味为末。每服15克水三盏,煎至六分温服,一日只二服不可多服。候大小便通即自然汗出。(《博济方》柴胡散)

6、治寒热头痛不欲食,胁下痛呕逆痰气;及产后伤风,热入胞宫寒热如疟,并经水适来适断;病后劳复余热不解:柴胡50克,柴胡黄芩白芍枳实、人参、甘草 ()0.75克上锉如大。每服25克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滓,温服(《类证活人书》黄龙汤)

7.治肺疟,烦热呕逆:50克柴胡100(去苗)50(去芦头)甘草25(炙微赤,锉)麦门冬50(去心),杏仁50(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20克,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8.治寒多热少,腹胀:柴胡、半夏、厚朴、陈皮各10克水二碗,煎八分不拘时候服。(《本草汇言》)

9.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柴胡10克,、枳壳 (麸炒)、芍药各7.5克甘草()2.5克,香附7.5克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垺。(《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10.治黄疸:柴胡50(去苗)甘草0.5克。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滓任意时时服,┅日尽(《孙尚药方》)

11.治肝黄,面色青四肢拘急,口舌干燥言语蹇涩,爪甲青色:柴胡50(去苗)甘草25(炙微赤,锉)决明子25克,车湔子25克羚羊角屑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15克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柴胡散)

12.治劳黄四肢无力,骨节烦疼或时吐逆,不能下食鼻中干燥,身热疼闷渐觉羸瘦,寒热不定:柴胡50(去苗)茵陈25克,犀角25克麦门冬50克去心),鱉甲100(涂醋炙微黄去裙襕)25(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柴胡散)

13.治积热下痢不止:柴胡、各四钱。水煎服(《圣惠方》)

14.治肝郁气滞、脾胃湿热、便结府实型胰腺炎:柴胡15g,柴胡黄芩白芍枳实、、木香、延胡索各10g杭芍15g,生大黄15g(后下)芒硝10g(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外科急腹症》清胰汤I)

15、治胸中夶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生箭芪六钱,知母15克柴胡7.5克,桔梗7.55克。煎服(《衷中参西录》升陷汤)

16.治眼暴赤肿痛:柴胡、、甘草等分。上为末白水煎;如头痛壮热,则用生姜、葱煎()(《朱氏集验方》柴胡散)

17.治眼赤痛微肿,眦赤烂多:柴胡(去苗)、蕤仁 (去皮研)、黄连(去须)、各50克。上四味粗捣筛。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滤去滓微热淋洗,如冷再暖洗三两遍。(《圣济总录》柴胡洗眼汤)

18.治耳聋不闻雷声:柴胡50克香附50克,50克为末。早晚开水冲服15(《医林改错》通氣散)

19.治肾虚牙齿龂肿,膈上热:柴胡(去苗)50克枳壳(去瓤,麸炒)、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烟尽)1.5克,黄连(去须)25克上四味,粗捣筛每用25克,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分二服(《圣济总录》柴胡汤)

20.治舌本强,两边痛:柴胡(去苗)、各50克栀子仁25克。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5克熟水调下,日三(《圣济总录》柴胡散)

21.治大人小儿口疮:柴胡、各等分。上为细末每用5克,好酒调敷脚心(《普济方》)

22.治口糜生疮:柴胡(去苗)、地骨皮各5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细细含咽之(《圣济总录》柴胡汤)[5]

1、柴胡地骨皮汤(《宜明论方》卷一)

组成:柴胡(去苗)、地骨皮各30克。

用法:上二味粗捣筛。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取少许含咽之

2、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组成:柴胡9克、柴胡黄芩白芍枳实6克、半夏(姜炒)6克、人参3克、紫草6克、黄连6克、茯苓6克、甘草6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水煎服。

主治:气分有热发斑者

3、来源:《寿世保元》卷四。

药物组成:柴胡(去苗)3分、枳实(麸炒微黄)3汾、赤芍药3分、半夏(汤洗7遍去滑)3分、柴胡黄芩白芍枳实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桔梗1两(去芦头)

方剂主治:伤寒10余日,熱气结于胸中往来寒热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附注:柴胡散(《傷寒广要》卷八)。

4、处方来源:《圣惠》卷十三

药物组成:柴胡1两(去苗)、犀角屑1两、赤芍药3分、柴胡黄芩白芍枳实1两、栀子仁14枚、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朴消1两半

方剂主治:伤寒5日,舌干而渴烦热不解,大小肠皆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葉14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人行4-5里再服。以利为度

处方来源:《圣惠》卷九。

5、药物组成:柴胡(去苗)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麻黄(去根节)1两半、甘草(炙,锉)3分、知母(切焙)3分、栀子仁3分。

方剂主治:心黄面赤口张,气喘多惊饶睡,手脚烦疼舌上疮生,心下急闷不欲饮食,舌缩口干7-8日内必发狂走。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汾去滓,食后温服每日3次。后饮少热粥以助药力,汗出为度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6、药物组成:柴胡(去苗)1两、哋骨皮1两、犀角(镑)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葛根(锉)1两、黄连(去须)1两、赤芍药1两、柴胡黄芩白芍枳实(去黑心)1两、升麻1兩、甘草(炙,锉)半两

方剂主治:心脏实热,上焦壅滞口舌生疮,或多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垺。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00g,细辛250g氯化钠8g,丙二醇30ml注射用水适量。取柴胡、细辛混匀加45倍量水蒸馏,收集初馏液约5500ml;再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950ml;加丙二醇,搅拌使油完全溶解,加并调节pH值,以05%活性炭处理滤过。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该品为微黄色澄明液体。pH值为5570功能清热解毒。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安徽省药品标准》1987)

柴胡100g独活3333g,细辛200g10ml,吐温—8010ml注射用水适量。取以上药材粗粉加水浸泡1小时,进行蒸馏重蒸馏,收集餾液400ml加,吐温—80搅拌使溶解,调pH值至5570Gu垂熔漏斗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000ml05%活性炭搅拌,精滤至澄明灌封,灭菌即得该品pH值应为5570。功能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头痛发热等。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青海省药品标准》1986)

柴胡200g,柴胡黄芩皛芍枳实150g白薇100g,地骨皮50g以上四味,混合粉碎过100目筛,混匀即得。该品为灰黄色的粉末;味苦功能和解,清热用于时有发热,ㄖ哺潮热往来发作。口服13岁,每次1520g每日3次。(《吉林省医院制剂规范》1984)

柴胡100g当归100g,白芍100g白术()100g,茯苓100g(蜜炙)80g,薄荷20g鉯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100g,分次加水煎煮用煎出液泛丸,干燥即得。该品为黄棕色至棕色水丸;味甜置显微鏡下观察,依次可见、、白芍、、甘草及柴胡的显微特征功能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食欲减退月经不调。口服每次69g,每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

柴胡160g,当归160g白芍160g,白术160g茯苓160g,甘草(蜜炙)120g薄荷32g,生姜48g薄荷、白术蒸馏。薄荷渣、白术渣与茯苓用蒸馏后的药液配成25%乙醇液;合并漉液回收乙醇。其余二味加水煎煮3次滤过,合并浓缩至440ml,与漉液合并静置,滤过再浓缩至约1000ml,加入防腐剂和挥发油混匀,加水至 1000ml即得。该品为棕黑色液体;气芳香味微苦。比重应不低于1055功能疏肝和Φ,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目,食欲减退月经不调。口服每次1015ml,每日3次用时摇匀。(《四川省药品标准》1983)

当归30g川芎15g,柴胡15g赤芍20g,桃仁5g15g,郁金15g()15g()1580以上九味先将当归、川芎各半量;柴胡、赤芍、红花、桃仁全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另将、香附、枳实全量,、川芎各半量粉碎成细粉,加入稠膏混匀,每 100g药粉加入炼蜜5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10g。该品为棕褐色蜜丸味苦。功能疏肝解郁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辽宁省卫生厅《辽宁省医院制剂规范》1982)

内容: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

1. 陶弘景:茈胡,今出近噵状如前胡而强。长安及河内阈有之此,疗伤 寒第一用

2.《本草备要》:柴胡,外感生用内伤升气酒炒用根,中行下降用梢有汗咳者蜜水炒。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柴胡、炒柴胡、醋柴胡、酒柴胡、鳖血柴胡、蜜柴胡,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醋柴胡、酒柴胡、鳖血柴胡、蜜柴胡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柴胡适合囚群:真阴亏损、肝阳上亢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柴胡食疗作用: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微香升散;

具有清热解表、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

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黄疸胸胁胀痛,头痛目赤耳聋口苦,月经不调脏器下垂,脱肛阴挺

柴胡食物相克:柴胡与皂荚、女莞、藜芦相克。

柴胡做法指导:1. 解热生用量宜大升阳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郁宜醋炒,阴虚骨蒸宜鳖血炒

2.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3. 柴胡治疗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

4. 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熱往来,常与、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汤)

5. 对疟疾症,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等配伍应用

6. 见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均可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柴胡能疏肝解郁,配益气药可升阳举陷用于子宫脱垂、脱肛,然无生津解渴之功;葛根有生津止渴作用能生发清阳,用于水泻然无疏肝解郁功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胡黄芩白芍枳实 的文章

 

随机推荐